2022年宣传工作思路(精选7篇)
2008年亮点:市党群机关档案管理中心于2008年4月正式建立;围绕民生档案工作建立协调体系、法规体系、馆藏体系、利用体系等4个综合体系, 突出了档案服务民计民生的工作重点;完成了《哈尔滨市职工档案管理办法 (草案) 》的修改和审定工作;筹办了改革开放暨市档案局建局 (馆) 30周年全市档案事业成果展;《哈尔滨文书档案数据接收格式标准 (试行) 》正式下发执行。
2009年思路:一是着重抓好经济领域和重大事项档案工作。对实施城乡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新增规模以上企业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惠民行动项目等6个方面各100个项目的档案工作及时登记, 加强监督与指导;实行重大事项档案办法执行情况通报制度;出台《市级领导干部重大公务活动档案管理意见》;对2008汶川大地震哈市支援灾区档案、大冬会档案、科学发展观活动档案以及无法预期的其他重大事项档案接收进馆。二是把“三农”档案工作做深做细。要面向农村, 确定“档案开放日”;抓好农产品种植、检测、加工等方面专门档案。三是进一步优化机关档案资源。提高两个机关档案管理中心的服务职能;开展有特色的家庭建档活动;做好档案馆进馆名册和接收范围划定工作;修订出台《哈尔滨市电子公文归档与管理实施细则》, 制订颁布《多媒体档案管理规范》、《数码照片档案管理规范》。四是保持档案法制工作持续发展。市直各部门要依法全面完成档案登记审批工作。五是促进档案馆基础工作协调发展。创新征集方式, 扩大馆藏门类;进行馆藏调研, 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 打造档案文化精品;编制《哈尔滨市民生档案资料汇编》 (1990~2000) ;办好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示范基地;对各区、县 (市) 和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人员实行分片上门培训。六是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建立知青档案人名数据库;开展区、县 (市) 婚姻档案数据接收试点工作。七是确保安全发展。制定涉及档案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管理、重点档案专人管理、档案原件封存保护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国家局和省局档案抢救经费的使用制度, 做到专款专用;出台《市档案馆重大事故及突发灾害应急预案》;电子文件要异质备份, 重要档案应异地、多套备份。八是以档案团队建设实现科学发展。
齐齐哈尔
2008年亮点:通过广播电台直播热线、电视台市民热线等新闻媒体, 为全市7 138人补建了职工档案;将全国第十一届冬运会、克山县毛岸青纪念馆等6项重大事件档案材料征集进馆;继续推进一重集团、齐车集团等企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
2009年思路:一是进一步深化档案工作“精品战略”, 全面提升档案工作管理水平。总结推广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馆库标准化、档案业务规范化精品典型, 提高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进程。注重发挥县区协作组的作用, 总结推广县 (市) 、区档案局 (馆) 精品典型经验。二是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提高档案工作服务水平。继续抓好民生档案工作, 继续推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 继续建立与完善农村基层组织选举档案、村务公开档案、农村社会治安档案、纠纷调解档案和计划生育档案,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和稳定;加大对国有企业档案工作指导力度, 努力完成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建档率100%的目标;继续促进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以全市2009年重点建设工程为重点, 切实加强对城建、土地、城市管理和建设项目等方面档案工作。三是发挥主体功能, 切实加强各级档案馆工作。继续深化国家档案资源建设工作, 更新接收单位名册和调整接收范围, 拓宽档案馆接收渠道;按期做好档案接收进馆工作;提前介入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建档指导和进馆协调工作。启动档案数字化建设, 市档案馆要使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录入数量达到馆藏的80%, 案卷级目录数据库录入数量达到馆藏的100%;县区两级档案馆要使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录入数量达到馆藏的50%, 案卷级目录数据库录入数量达到馆藏的100%。切实做好档案保护与抢救工作, 要注意加强经费管理, 实行专款专用。积极开展综合档案馆测评工作, 提高档案馆管理水平。加大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宣传力度, 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一站负责制的服务机制。四是依法行政, 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进一步规范全市档案工作。五是加强档案科教工作, 提高社会档案意识和干部队伍素质。
牡丹江
2008年亮点:全市10个县 (市) 区886个行政村全面建档;市直机关档案信息与市档案馆网络系统数据实现对接;争取资金150多万元, 投入到重点档案保护抢救等各项档案事业;牡丹江历史时期档案展览布展工作已完成。
2009年思路:一是做好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及牡丹江市专题档案展览两个展馆的建设。二是加强档案馆库建设、档案整理、数字化电子文件工作管理, 做好政务公开信息和开放档案提供利用;做好档案事业评估和档案馆测评的各项准备。三是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重大活动, 开展档案宣传和服务。加速新农村建设档案规范化和现代化进程, 整合与开发新建立的民生档案;开展家庭档案服务;加强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和专项督查的力度。四是建立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五是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档案工作。
佳木斯
2008年亮点:印发了《佳木斯市国有改制企业会计档案销毁、移交办法及操作规程》;对海棉钛项目做好档案服务工作, 并将农村搬迁安置工作全过程专项立档;制定《佳木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提出了建立东部地区高端档案服务中心, 以实现档案资源共享。
2009年思路:一是“三个继续深化”。继续深化民生领域档案工作, 重点抓好社保、社区、教育、流动人口、失业、就业档案的建立和服务, 并制定法规性文件, 社区档案建档率100%;继续深化农业农村档案工作, 实现“百乡千村”建档率80%,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继续深化民营企业档案工作, 使民营企业建档率达到80%。二是“强化四项建设”。强化档案法制建设, 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强化档案资源建设, 搞好编研, 提高档案利用率, 为经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档案服务;强化档案基础设施建设, 以改善档案保管环境为重点, 为档案管理提升档次打下基础;强化档案信息建设, 推广档案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标准管理软件。
大庆
2008年亮点:市档案馆和萨尔图区、让胡路区、大同区档案馆一次性通过国家二级馆的考评验收;市档案馆新馆重建项目已进行项目设计招标;拨款60万元资金用于设备及软件采购, 市档案馆和9个县区档案馆的档案管理软件均已得到全面升级。
2009年思路:一是全力抓好在建、新建、续建项目档案工作。特别是抓好机场、庆南、庆北新城、让胡路铁路枢纽项目档案的指导和协调工作, 抓好哈大齐工业走廊、开发区、开发园区、经济园区等承载项目的各类园区的档案建设, 为项目尽快发挥效益和投资监管提供服务;加大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力度, 建立起“企业能够认同, 档案部门能够融入, 能够推动企业全面发展的”民营企业工作机制;继续加大对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服务力度, 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强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档案的管理。二是抓好新农村建设档案, 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服务。对粮食产能基地、优质安全牧业基地、绿色无公害食品基地、特色旅游观光农业基地、高产优质粮食基地实施跟踪服务, 同步建档;市县 (区) 档案局正、副局长要每人确定一个乡 (镇) 作为农村档案工作联系点进行调研、总结经验、业务指导以及政策和经费支持;认真做好农村各立档单位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修改与完善工作;积极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 加强林地承包、经营处置、勘界等各个环节及时建档和实现规范化管理。三是加强档案资源建设, 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对于新形成的民生档案目录要定期向县级以上综合档案馆移交备份;市县 (区) 档案局要认真组织民生档案建设调研, 摸清情况, 确定范围, 编制民生档案目录, 条件许可的优先对民生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 推进整合开发和利用。四是依法继续做好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 抢救工作要坚持标准, 跟踪问效。项目完成后要及时上报结项报告, 保证专项经费管好用好;集中开展一次档案家底大普查;加强服务窗口建设,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鸡西
2008年亮点:市档案馆将游泳协会、收藏家协会、名人协会档案接收进馆;跟踪接收重大活动档案资料;市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利用中心正式对外开放;投入5万元经费, 建立了两个档案试点村。
2009年思路:一是继续加强《档案法》、《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等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争取档案事业经费。二是继续加强涉及民生领域的档案工作和全市重点工程档案工作。进一步做好优抚档案工作试点、医疗保险档案工作试点、低保档案工作试点的各项工作。三是继续加强档案的收集和征集工作。扩大档案收集和征集范围, 优化馆藏结构。四是加强档案抢救保护工作。开展对民国时期破损档案的抢救修裱及全面保护工作。五是继续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快档案全文数字化扫描和案卷级、文件级目录的录入工作。六是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七是进一步加强机关形象建设。八是认真做好档案事业评估工作。
双鸭山
2008年亮点:市档案馆将名人和家庭档案整理成盒移交进馆;对集贤、宝清、岭东、四方台等县区档案馆综合评估进行了自检;为全市348名贫困生建立了“贫困生救助档案”;制发了《双鸭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办法 (试行) 》;打破常规, 开展特例服务, 将馆藏科技图纸免费提供给建龙钢铁使用, 帮助其顺利实现了预期生产目标。
2009年思路:一是继续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活动, 加大对档案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推进依法治档进程;加强档案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规范执法人员行政行为, 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二是按照建设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具有地方特色档案馆的发展方向, 依法开展档案接收征集, 不断完善馆藏档案资源体系。三是大力构建民生档案体系。抓紧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重点抓好社保、医疗、教育、教学、贫困学生救助、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档案工作。四是围绕农村“三大工程”、农村综合改革和农业发展以及村务公开等问题, 着力做好生产、经营、农畜产品检测检疫、土地山林水面流转、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村镇规划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档案的建立和利用工作。五是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伊春
2008年亮点:以市委办和市政府的名义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加强伊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将档案馆纳入党务、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对全市会计档案管理情况进行检查;争取资金150多万元, 改善全市档案保管条件。
2009年思路:一是提高五个方面的服务水平。提高对民生领域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重点抓好社保、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档案工作;提高对林权制度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对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林业局进行档案管理跟踪服务, 帮助建立规范的林改档案;提高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和逐步规范村级建档, 落实好村级档案的收集管理制度;提高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重点抓好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规范化建档;提高对旅游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加强对机关、企事业、社区等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 加大对会计档案的规范管理力度。二是加强档案业务发展的五项建设。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实现电子文件网上接收和提供利用;加强档案资源建设, 加强档案的接收工作, 建立完善的征集工作机制, 将反映地方文化特色、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等方面的档案征集进馆, 改善馆库和设施等保管条件;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工作, 利用档案资源举办专题展览。
七台河
2008年亮点:重新建立了乡、镇、村指导名册, 建立了村级指导记录;开展了岚峰有机红小豆种植协会试点工作, 目前该协会已按要求建立了档案。
2009年思路:一是继续做好全国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工作。从我市的基本情况入手, 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各项工作成果, 做好迎接省档案事业发展评估领导小组的检查验收工作。二是认真做好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加强对区、县档案部门的层级监督检查工作, 同时将档案执法与档案指导相结合, 经常深入到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指导、监督、检查, 使档案工作更加规范化。三是加强对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进行指导。在宝泰隆和双叶家具有限责任公司的基础上, 带动其他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四是继续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 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核心, 开展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五是加强民生档案工作。做好社区、社保、医保等单位档案工作的指导力度。
鹤岗
2008年亮点:市档案局与省档案局、华能集团总部三家联合对鹤岗市新华电厂二期工程进行了重点工程建设档案验收;利用婚姻档案服务民生, 已经完成2万件婚姻档案的录入工作;向社会公布第二批开放档案———将1950年至1976年中共鹤岗市委等馆藏41个全宗33 868件文书档案向社会开放。
2009年思路:一是加大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力度。做好我市棚户区改造和小鹤立河水库扩建等重点工程档案指导验收工作;从实际需要出发帮助民营企业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档案工作机制;切实指导企业做好资产与产权变动中档案的处置工作;抓好旅游景点建档工作。二是加大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力度。加强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建设;探索对新形成的民生档案实行定期向县级以上综合档案馆备份制度;社区建档巩固率保持100%, 建立社区档案工作考核标准, 培养推广社区档案工作先进典型;加强和改进婚姻档案接收、管理和查阅利用, 市档案馆年内完成已进馆婚姻档案数据库建设。三是加大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力度。抓好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合作组织建档试点, 培养和推广典型;指导相关部门建立规范化的土地承包档案和林权制度改革建档试点;做好农村建立档案单位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修改与完善工作。四是创新发展档案工作。把常态性执法与阶段性检查相结合, 市、县 (区) 档案局年内要集中开展一次档案保密和安全保管的专项检查;对全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摸底调查, 重新编制进馆全宗名册;对重要档案实行多套、异质备份制度;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重大活动, 开展各种宣传和服务工作。
黑河
2008年亮点:全市共投入专项资金500余万元, 用于档案基础设施设备建设, 黑河、北安、嫩江、逊克、五大连池等县市新建2 000余平方米档案馆新馆库;黑河、北安、孙吴等档案信息网站开通, 并连接了政府网;黑河市档案馆建立了电子档案信息录入中心;2008年8月, 黑河市档案馆被政府确定为政府信息公开场所, 并正式挂牌;全市65个乡镇557个行政村建立健全了乡镇、行政村指导名册和指导记录;指导爱辉区、逊克、孙吴等县市狐貉养殖示范基地、西瓜协会、大豆合作社、五味子专业合作社等建档试点29个;制发了《黑河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标准 (试行) 》。
2009年思路:一是加快建立档案信息网站与政府信息网的连接工作, 基本实现档案信息远程在线查询和服务。二是扩大档案资料接收范围, 积极做好国家重要档案保护和抢救工作。要利用馆藏档案资料拍制档案专题片, 编辑出版档案史料, 加快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步伐。三是加强对民政、社保、劳动就业、林业、土地、农业、卫生、医疗、教育等民生档案体系建设的监督指导, 不断规范民生档案管理, 尽快建立起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四是认真贯彻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 积极开展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 完善行政执法的常态化。五是重点加强和完善农村合作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土地承包流转及规模化经营等档案的监督指导和管理,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全面优质服务。六是认真做好我市档案事业发展评估工作, 力争达到优秀档次。
绥化
2008年亮点:全市166个社区的民生档案工作的建档率达100%;对海伦等地采取超强措施, 实现到期应进馆档案一次性全部接收进馆;7个档案馆建立了局域网。
2009年思路:一是围绕民生需求, 选择条件好的单位实施民生档案资源整合, 研究探索建立健全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围绕服务民生, 转变传统观念, 建立起查阅、公布、网上传输等多种形式的民生档案利用体系。二是认真开展对全市10个县 (市) 区档案事业的评估工作;努力做好市局本身的自我评估工作, 力争达到优秀等级。三是适时推广村档乡管的档案管理模式, 保证村级档案的安全;采取试点方式, 整合乡镇档案资源, 各县 (市) 应确定一个乡镇开展试点工作, 全面整合本乡镇范围内的各种档案, 并争取在规范化、现代化方面有所突破。四是更新调整县 (市) 区档案馆档案接收范围, 丰富档案资源;做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五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配齐配全计算机、扫描仪、刻录机、打印机和档案管理软件等软硬件设施;全面开展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工作, 各馆要确保完成10 000条目录数据的录入任务。六是做好保管满30年档案的开放工作, 编制和公布开放档案目录。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为内容, 举办综合或专题展览。
大兴安岭
2008年亮点:重新制定了进馆单位名册, 加大了接收力度;对三县、四区档案事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估, 形成报告14份;对漠河机场工程档案进行现场指导并提出归档要求。
会上,郭猛厅长总结了2007年老龄工作情况,对2008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陈如昌副厅长传达了全国老龄办会议的主要精神;铜仁地区老龄办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对2007年度省老龄委成员单位和各市州地老龄工作目标考核情况以及省老龄委成员单位优秀联络员进行了通报和表彰。
2008年,贵州省老龄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老龄办主任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第二次全省老龄工作会议精神,弘扬抗雪凝精神,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树立“情系老龄、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的工作理念,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加大维权力度。
围绕上述思路,今年全省老龄工作将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省老龄委第八次全体会议精神 各级老龄办和各成员单位要积极贯彻省老龄委第八次全体会议精神,按照会议部署认真开展各项工作。没有召开第二次老龄工作会议的市(州、地),年内要积极筹备召开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狠抓落实。
二、推动建立健全老年社会保障制度 针对老年群体,尤其是城乡贫困、高龄、病残、空巢、失地等老年群体在养老、医疗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各成员单位要积极开展专题调研,为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依据。
三、进一步加强老年人维权工作 各级老龄办要切实将老年人维权工作落到实处,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增设维权机构;要加强培训,提高维权工作者的素质和工作水平。针对老年人权益保障需求尤其是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为党和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多开展涉老法律法规专题讲座。认真做好老年人信访工作。
四、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和“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工作 各市(州、地)要普遍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试点工作首先在城市进行,各地要选择、至2个条件比较好的区、街道、社区开展试点工作。在试点工作中要认真贯彻全国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的领导。同时,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关于“实施爱心护理工程”的具体要求和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安排部署,在贵阳市先行试点,建设一所“爱心护理院”。积极探索解决城市高龄、失能老人长期护理和照料难的问题。
五、切实加强老龄宣传工作 加强同新闻媒体的联系,进一步抓好老龄工作方针、政策和有关法规的宣传,大力宣传老龄工作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和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事迹,在全社会营造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认真指导老龄报刊征订发行工作,积极组织稿件,精心策划宣传,努力扩大老龄工作的社会影响。今年,全国老龄办将举办首届“中国老年文化艺术节”,各地要结合实际,抓好“多彩贵州,魅力晚晴”首届老年人健身舞蹈大赛,为构建和谐贵州做出积极贡献。
六、开展全省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比活动各地各单位要在总结第一轮创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按照广泛、深入、持久、规范的原则,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
七、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各地要深入研究农村社会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高度关注农村老年人的民生问题。省老龄办今年将重点开展对我省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工作,要深入基层摸清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批准影响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突出问题,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八、加强基层老年群众组织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的要求,积极培育和发展基层老年群众组织。要为基层老年群众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其在反映老年人诉求、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协助村(居)委会做好老年人工作、开展文体活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效促进基层老年群众组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
九、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年省老龄办将分期分批组织市(州、地)老龄工作干部和成员单位联络员培训班,开展省内省外相结合的学习交流。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协调能力、学习研究能力和组织指导工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机关建设。
此外,继续开展敬老助老主题教育。继续开展“银龄健康助老服务”,深入街道、社区、乡(镇)为老年人办实事。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和老龄统计工作。继续组织开展省老龄委成员单位和各地老龄办业务目标考核工作。
2022是**大跨越发展的一年,更是**社区转型提质的一年。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按照区委十四五规划总体发展目标,在街道总体安排和部署下,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做好社区发展规划,为辖区居民谋一域和谐,为辖区单位谋一方发展,为社区成员谋一段成长。
一、聚焦团队建设,着力提升为民服务根基
(一)强化能力培养,加速主干成长
2020年10月社区居委完成换届工作,新人,新班子;新人,新气象。面对新老兼顾的居委班子,一是以第三方社会组织为媒介,对接高校、政府职能部门等单位,引入具有丰富社区发展治理知识储备与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对两委成员进行专业化、连续性的系统培训,培养形成紧跟时代发展、具备实现能力的社区治理新思维;二是以市内外各大社区发展治理成功案例为范本,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有计划、有方向、有重点地进行实地参访学习,开阔视野,汲取经验,提升团队整体治理能力,从而弥补班子成员能力参差不齐、干事创业信心不足的问题。
(二)强化优势发挥,创新工作举措
一是持续开展社区“睦邻.兴家”自治管理体系,加强院落党支部书记包片负责制,深入了解需求,切实解决问题,不断扩大支部在院落居民心中的影响力;
二是实施社区“T”行动—项目认领计划,以三人为组,认领社区治理项目,以项目督促成长,以项目彰显价值。(三)强化监督机制,夯实红线壁垒
面对社区管理人口不断增加,工作团队也在不断壮大,严格规范监督机制,是确保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2021年社区将从专项、日常、人事三个方向开展社区事务监督管理。一是专项监督,主要针对社区财务管理、保障资金项目、社区营造项目等重点专项工作,以居民监督委员会、专家评审组为监督主体;二是日常监督,主要针对民生、文化、安全、网格化等社区各项主线工作,以社区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等为监督主体;三是人事监督,主要针对社区人员在岗情况、工作作风等内容,以社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为监督主体。
(四)强化制度管理,筑牢社区发展本底
一个班子运行的好坏,必须要依靠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执行到位,管理到位,才能工作到位。一是社区会议规则制度。严格按照会议召集与出席、会议列席范围、会议议决范围、会议议题、会议议决程序、会议召开、会议记录、会议纪律等会议流程事项召开会议并归档会议材料;二是完善社区财务制度,提高底线意识,确保社区运行过程中的规范性;三是社区人事制度,严格执行社区人事管理制度,包括社区工作人员休假制度、加班调休制度、请销假制度等。
二、聚焦形态重塑,着力提升社区全域品质
一是完善街区形态整改到位:实现路面微景观,空中花满院。
加快“碧草芳庭”**街小巷整治项目建设,探索建立相关管理机制,以确保项目有效持续开展,不断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二是完善空间布局功能到位:推动建设完成社区综合体建设,完善服务中心功能设置,实现“服务、文化、商业、公益”多种功能融入,加强对儿童之间、妇女之家、青年之家、日间照、双创中心、志愿者之家等建设,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力求在项目上有创新,在方式上有突破;三是完善业态转型增速到位:推动街区业态更新,引入兼具代表性高品质的业态入驻,引导居民消费转变,逐渐完成街区业态全面升级。三、聚焦治理创新,着力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
(一)基层治理
一是以社区“睦邻.兴家”自治管理体系为蓝本,保持“四级联动”基本构架,突出“居民自治”重点,以“人的改变”为参考标准,收集试运行期间的问题短板,提炼经验成效,自我修复完善,最大效率推进社区居民自治;
二是加大志愿者队伍骨干培力,提升团队整体项目策划水平和执行能力,引导志愿者队长拓展思维,创新项目类型与开展形式,打造精品志愿者项目,同时通过定期招募、活动转化等方式吸收更多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扩大社区志愿者团队数量规模;三是在延续前两届微创投 “居民”、“单位”两类实施主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动员社区党员、居民小组长和居民代表承接微创投项目,进一步壮大社区发展治理力量;四是融合政府、社区、物业、居民骨干等多方力量,全力推行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以**社区为起点,撑起全区环境保护巨伞。(二)安全自治
以“维稳”、“消防”、“防汛”、“禁毒”等工作为重点,一是严密监控重点维稳对象,尤其是涉及拆迁安置问题和**景忆产权证办理问题的人员,积极对接相关职能部门手段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达成诉求,消除维稳隐患;二是定期开展消防、防汛知识培训,普遍提升居民安全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强化安全排查巡防,完善问题处理台账,确保安全管理有迹可循,无安全死角;三是总结禁毒工作经验教训,结合网格化管理强化禁毒管控排查和发现上报处理,加强禁毒宣传,提升居民禁毒意识,让“毒品”不入小区。
(三)智慧治理
一是全面升级更新院落技防系统,集成智慧门禁、电子围栏、可视监控、一键报警等信息设备,以智慧手段实现安全管理,同时将疫情防控工作纳入院落管理核心内容,运用人脸识别设备、红外测温仪器、轨迹传输软件等科技力量,精准管控进出人员,严防死守疫情入侵;
二是依托社区综治中心,集成社区办事大厅居民智慧服务终端,联通可视终端,增加宣传终端,通过“视频监控+大联动平台”,利用大数据实现街区监控可视化、发现问题迅速化、追踪溯源精准化、整改落实高效化。四、聚焦体质提升,着力加快建设体育运动社区
围绕打造具有显示度和吸引力的“体育运动社区”这一工作主题,一是在现有篮球、羽毛球等传统体育种类的基础上,以“酷时尚、潮街区”为方向,以**公园为基地,扩展诸如溜冰、轮滑、高尔夫、网球等运动项目,孵化培育更多类型的运动队伍;二是设立“哆啦A梦的运动口袋”租借室,通过智慧社区平台线上预约的方式实现体育器具的租借流通,随时为每一位想运动的居民提供便利,激发居民运动意愿;三是结合辖区现有运动场所布局及规模,补充设立社区运动角,让运动“触手可及”。
五、聚焦全龄服务,着力提升居民幸福体验
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需求特点,以项目方式实现服务全龄覆盖,温度无处不在。
一是针对老年群体,一方面有效利用一表三实基础数据,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携手建立“健康档案”,掌握每一位老人健康状况,有计划、有方向针对开展老年医疗健康服务,另一方面成立“老干部俱乐部”,为长期扎根社区、服务居民的退休老干部搭建沟通交流平台,获取社区最新发展规划和活动信息,为现任社区工作人员出谋划策,保持社区参与度,增强价值认同感;
二是针对中青年群体,一方面从教育角度着手,以社区学院为阵地开展居民教育服务,分普化教育与精品教育两条主线,普化教育面向辖区全体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厨艺、文化、体育等课程,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升辖区居民整体素养,精品教育以社区“优中选优”的芳华剧团成员为对象,开展情景剧、舞蹈、声乐等强化训练课程,打造社区文化品牌;另一方面从心理健康角度着手,成立健康服务中心,承载压力疏解、情绪疏导、心理健康培训、心理疾病转介等功能,消除年轻群体因疫情、家庭、就业等原因造成的不良情绪,营造阳光、积极、向上的生活工作态度;三是针对幼年群体,依托社区儿童之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服务,为辖区儿童提供快乐童年,陪伴他们健康成长,加大对“儿委会”的培植力度,创品牌,促影响,引资源,同时力争成功评定二级儿童之家;四是针对残疾、低保及特殊困难群体,以社区基金为支撑,在政府保障的基础上,扩展服务范围,提供社区康复、再就业技能培训等服务,帮助该群体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六、聚焦动能转换,着力孵化可持续造血能力
同志们:
市国资委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战略决策部署,聚焦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总目标,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国企改革、国资监管和国企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的实力、活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做大做强,奏响实力倍增“主旋律”。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保持战略定力,创新战术打法,全市监管企业在深化提质增效、奋力拼抢市场中保持强劲发展态势,资产总额首破万亿元关口,市属监管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位居全省地市国资前列。据快报统计,2021年,全市监管企业资产总额XXXXX亿元、营业收入XXXX亿元、利润总额XXX亿元,同比分别增长XXX%、XXX%和XXX%。市城市、市交通集团资产总额分别突破1100亿元和700亿元,规模实力位居全省同类国企前列。(二)聚焦中心大局,勇当赶超发展“急先锋”。
抓牢项目建设“牛鼻子”,加大城市基础设施、重大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发挥国有企业公益性、保障性作用,市属三大集团共实施重点项目XXX个,完成投资超XXX亿元,申嘉湖高速安吉孝源至唐舍段、内环(北线)快速化改造东段、铁公水内河枢纽港、滨湖高中等项目建成投用,长东片区CBD、沪苏湖高铁、湖杭高速、西塞“科学谷”和人才大厦等项目加速推进。着力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在供水、供气和公交出行等领域积极作为,实现供水供气全业务“零跑”,“清亲好水”项目入选市第二批“共富班车”,成为全省首个全域公交一体化城市。(三)聚焦改革攻坚,提升国企转型“竞争力”。
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要求,出台我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挂图作战、跑表推进。治理效能显著加强。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分层分类制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清单,完善董事会专委会建设,推进外部董事制度试点,在全省率先实现“外派内设”监事会体制改革,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进一步理清理顺。资本布局深度优化。市本级基本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基本实现国有资本向重点企业和优势产业集聚;会同市科技局出台《关于提升市属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指导意见》,推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市产业集团下属安达汽配成功入选省级科改示范行动。混改上市全面发力。市属三大集团全年完成混改企业11家、累计混改企业104家,稳步推进2家混改企业“一企一策”开展更加市场化的差异化管理试点。经营机制试点先行。印发《XX市属企业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操作细则(试行)》,在6家市属二级企业开展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试点,科学合理确定契约目标,强化薪酬激励约束,加快从传统的“身份管理”向市场化“岗位管理”转变。稳妥推进3家混改企业开展超额利润分享、项目跟投、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试点,进一步强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四)聚焦放活管好,锻造国资监管“大格局”。
按照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要求,深化监管职能转变,完善监管制度体系,创新监管方式手段,提升监管质量效率。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市属国有企业外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出资人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等统筹衔接,增强监督合力。积极争取市委组织部等部门支持,完善市属三大集团和XX银行监事会设置,强化对企业“全过程”监督,当好国有资产“忠诚卫士”。加大监管制度供给。聚焦企业对外投资、产权交易、债务管控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研判,精准施策,出台《市属国有企业战略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市属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加强全市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属国有企业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等15项制度,织紧织密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保障。改进监管方式手段。加强国有产权管理,严格执行国有产权首席代表报告制度,注重发挥产权纽带作用,推动国有资本在“有进有退”中优化调整。开展国有资产交易、对外股权投资、商品贸易、租金减免落实情况及资金管控情况等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提升综合监管水平。强化企业投资、经营、财务、债务、法律和安全稳定等各类风险隐患防控,推动国企加强内控体系建设,规范资金信用管理,健全完善监督问责机制。深化国企收入分配改革,制定《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核定办法》,强化分类考核、优化指标体系、规范公司治理。实施产权管理、改革发展、国企运营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深化阳光国资、法治国企建设。(五)聚焦党建领航,把牢立心铸魂“方向盘”。
政治建设全面加强。落实落细“第一议题”制度,及时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示范引领者。扎实开展国资国企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统筹协调、举措有力、入脑入心。国企党建跃迁升级。贯彻落实省国企党建“三十条”,制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XX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召开全市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推进会,一体化推进市区县国企党建工作。深入推进“双创双全”组织力提升工程,标准化“特色”党支部100%达标。深化“一企业一文化、一支部一特色”品牌建设,唱响“XX·国企温暖”系统党建品牌。总结国企特色经验做法,打造党委领导作用发挥、基层党建、党建强发展强、人才强企、企业文化建设、清廉国企建设“六大党建样本”。加强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扎实推进党员分类管理试点。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围绕“庆祝建党百年”,系统开展系列宣传和七一大型主题党日活动。深挖选树先进典型,讲好国资国企党的建设和发展光辉历程,开展全市国资国企系统“两优一先”、国企改革发展先锋、创新创优项目成果奖、国企优秀导师、红色工匠等先进评选表彰,着力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干部队伍不断优化。聚焦“20字”国企好干部标准,进一步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强年轻干部和后备力量传帮带,建立国企“80后”和“90后”“双百人才库”、国企中层后备人才库等,深化“师带徒”双百机制。打好人才“选育用留”组合拳,引进大学及以上学历人才XXX名,其中博士研究生X人。
但对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国资委工作要求,当前我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亟需采取有力举措加以改进:国资国企综合实力不强,市场化盈利能力较弱;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薄弱、布局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有待健全,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有待加强;国企人才短板比较突出,人才引育留用的环境还不够优;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制度还有待完善等。
二、2022年工作思路
(一)坚定不移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牢固树立“抓投资就是抓发展、抓机遇、抓后劲、抓未来”的强烈意识,推动国有资本进一步投向重大战略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等关键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进一步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一是持续发力基础设施项目。聚焦共同富裕绿色样本打造、城市能级提升和民生福祉改善,2022年市属三大集团计划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300亿元以上,重点加快推进长东片区CBD、湖杭高速公路、沪苏湖高铁和安吉两库引水等重大项目建设。二是全面发力补链强链项目。加快国企市场化转型步伐,围绕核心主业补链强链延链,补齐发展短板,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和核心竞争力。2022年市属三大集团计划完成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交通装配式预制构件、长东片区文化步行街区等产业类重点项目投资约30亿元。三是加速发力新兴产业项目。强化新兴产业成长阶段的主动引领,争当引领产业发展的“头雁”,通过合资合作、并购重组、风险投资、基金运作等方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投资。四是精准发力低效无效资产处置。以全省国资国企低效无效资产处置专项行动为契机,“一企一策”加大“僵尸”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清理退出力度,扎实推进国有企业不动产确权,实现闲置资产的调剂优化和盘活利用,推动资产使用效益最大化。(二)坚定不移聚焦聚力改革攻坚。
坚持倒排时间,项目化清单式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项任务,确保6月底前全面完成,分阶段有序推进市属三大集团“十四五”规划任务,确保“刚性执行”。一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细化优化党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流程,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制定印发《市属国有企业董事会工作指引》《市属国有企业外部董事管理办法(试行)》,完善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及其运行制度,推行外部董事制度并开展外部董事占多数试点。强化监事会全过程全覆盖监督,健全完善监事会履职报告制度,加强监事会与各方监督力量的协同配合,构建起“业务监督、审计监督、监事会监督、责任追究”四位一体监督机制。二是推进国企混改上市。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混改试点,在完善公司治理、转换经营机制、市场化选人用人、强化激励约束、对接资本市场等方面加大探索创新。制定混改企业跟踪评价操作指引,评估试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管控模式,对症式纠正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深入实施“凤凰行动”2.0,制定上市培育重点企业培育方案,力争新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1家。三是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以工作实绩为导向,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在市属企业子企业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稳妥推行竞争类企业经营班子市场化选聘,加快在二三级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逐步扩大差异化管理和中长期激励试点范围,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超额利润分享、股权激励、岗位分红、项目跟投等,构建关键核心人才与企业利益共同体,形成长期正向激励。(三)坚定不移推进发展动能变革。
坚持市场化导向,聚焦制约企业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和短板弱项,打好动能增强“组合拳”。一是强化科技赋能。做强做优市科技集团,加快建设西塞“科学谷”、人才创业港等平台项目,充分发挥国企人才创新基金等天使基金作用,谋划组建国企创新投资基金,着力打造“科技+人才+资本+园区”创业创新生态圈。推动国有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牵头或参与重大科研装置、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二是强化人才赋能。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和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注重分层分类培育,深化“雏鹰、飞鹰、精鹰、雄鹰”计划,旗帜鲜明树立忠诚实干导向,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企业家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市属国企中层人员管理,开展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调研,严格做好关键岗位审核把关。完善人才吸引、培养、管理和使用机制,制定我市国企人才新政实施细则,力争新招引大学生500名以上,顶尖领军人才实现再突破。三是强化考核赋能。坚持以定性定量相结合方式,建立健全国企副职负责人考核评价体系,指导企业合理确定薪酬分配系数,适当拉开薪酬分配差距,以灵活高效的市场化机制充分激发企业领导人员干事创业激情。引导企业健全职工薪酬市场对标体系,开展业绩与薪酬双对标,坚持以岗定薪、按绩取酬、岗变薪变,做到职工工资能增能减和奖惩分明,持续调动职工积极性。(四)坚定不移深化监管职能转变。
加快监管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转型,构建市域国资监管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国资监管针对性有效性。一是加大投资和主业管理。修订市属国有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投资计划、基金投资、参股企业管理等各类投资行为,引导企业加强投资论证研判、聚焦主责主业、防止脱实向虚。制定市属国企主业管理办法,结合企业功能定位,重新调整核定市属企业主业范围,企业的核心主业、培育主业分别不超过2个。二是加强风险防控化解。完善国企债务监测体系,进一步规范国企债券发行管理,严格控制计划外发行债券,加强债券结构变化分析和预警,牢牢守住不发生债务风险的底线。扎实开展企业对外股权投资及资产交易、会计信息质量、商品贸易检查回头看等专项行动,全过程跟踪重点难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防范化解经营风险。指导企业加强业务财务融合,开展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的全面预算管理,实现企业资源配置再优化、运行效率再提高、经营效益再改善。进一步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和公司律师制度,重点抓好市属企业经营合规管理和法律诉讼风险评估防控。三是深化监管数字赋能。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国资监管能力和水平为目标,优化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资产交易平台功能,做好迭代升级。加速国资监管信息平台、国企采购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运行,持续推进信息化与国资监管业务深度融合。工作思路
2022年以来,区发改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各项工作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高质量发展中稳经济,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主动锻造硬核力量,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以高质量攻坚平稳推动经济运行。
重点对标省、市主要经济指标,成立“决战六十天、夺取全年胜”工作专班,逐月监测指标数据进展情况,前三季度某大区地区生产总值1674.6亿元、增长8.5%,其中区本级1180亿元、增长6.6%。调整发布“龙腾”企业新名单,新增博菱电器、华美达机械等5家企业,开展龙腾企业常态化运行预测,海天集团荣获2022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会同财政兑现产业政策13批次,组织市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等专项资金申报,推送微科光电等10余家企业获得专项补助资金。(二)以高水平定位精准规划地区布局。
完成《某市某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编制,提交区九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向全社会发布实施。完成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初稿)。开展《某参与ZJ自贸试验区某片区建设产业规划》、《某新型国际能源贸易中心总体方案和实施路径研究》2个自贸区专题研究。联合区委政研室,完成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总体战略下某区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研究,及时提交市委、市政府审议。推动全区共同富裕建设,某《创新工业园区治理,打造产城人融合型未来社区》项目7月初成功获批全省共同富裕首批28个试点示范项目之一,青年某和工业社区集成服务模式2项改革列入全省重大改革事项清单;编制完成《某区共同富裕试点行动计划(2022-2023年)》并上报省共富办,于12月1日正式获批;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中共某市某区委社会建设委员会,顺利通过省委第三督导组对某共同富裕工作的督查。
(三)以高能级平台不断擦亮城市名片。
圆满举办2022年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某站活动,上线数字化改革某试点场景,探索创新4条特色融合路径,形成国家级2家、省级1家、市级8家的两业融合企业梯队。编制完成《某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方案》,成功举办2022年全国“双创活动周”某某分会场活动,长三角融通创新高峰论坛入选全国双创周重点活动,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发展导报》等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编制完成《某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能级战略平台建设申报方案》,某经济技术开发区获评首批省高能级平台。协助芯港小镇做好省级特色小镇申报创建工作,芯港小镇成功入选第七批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协助灵峰汽模小镇做好谋划建设工作,数字化客厅已建成投运。协调推进未来社区建设,6月23日通山未来社区顺利举行开工仪式,成为我市第一个正式开工的未来社区项目。(四)以大项目落地夯实提升投资能量。
抓稳投资运行,工业技改投资、工业投资、高新技术投资、项目投资4个指标位居市排名前列。抓好项目建设,1-11月,列入省重点建设的7个项目已完成目标的108%,其中台塑、中芯和金发3个项目获得省级重点工程“红旗”表彰;列入市重点建设的32个项目已完成目标的108.4%,项目个数和投资额均列全市第二;列入市重大前期的23个项目中,维凯研发中心、春晓污水处理厂迁建项目提前开工;列入省市县长工程的3个项目中,维凯、旭升已开工,落地率66.7%,已超全年目标;列入2022年政府投资建设的213个项目,投资完成率90%;全区共35个项目参加省、市集中开工活动,年底前可全部开工入库、完成目标的127%。抓实首批自贸区重大基础设施20个项目,目前黄山路西延项目、“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配套基础设施项目等5个项目已开工。抓细上级资金争取工作,成功申报国家专项债券项目两批共14个,于9月份成功发行;太河路北延工程明确纳入2022年市级事权项目,已下达市级资金。(五)以数字化改革赋能提效审批改革。
组建数字社会建设工作专班,编制《某区数字社会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创新特色亮点多跨应用场景,其中幸福驿站和青年安居综合服务入选市数字社会第一轮“揭榜挂帅”榜单、“这里帮”智慧救助服务联合体与居家养老智慧监护被列为省民政厅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智慧校园安全卫士系统被列为省教育厅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某区通山社区成为全省首批未来教育重点场景先行先试单位。推进数字政府相关工作,牵头落实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营商环境市场活力5大跑道百余项任务的数据维护、界面完善等综合协调工作。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2022年企业投资项目实现网上申报100%、在线审批100%、数据回传100%,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全过程审批时间全部在80天内完成,累计核准、备案、赋码项目312个。落实“标准地+承诺制”改革,目前完成工业“标准地”出让22宗。做好企业投资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最多15个工作日”改革试点工作,项目备案数、竣工数均居省市前列。(六)以高标准建设有序推进基础设施。
轨交建设方面,甬舟铁路先行用地已获省自然资源厅批复,同时启动征地拆迁等政策处理工作;配合完成某西站站房工程建设方案设计;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双洞盾构已全线贯通;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已启动选址、征拆等工作。电网建设方面,220千伏灵岩变、110千伏黄山变进场施工,继续推进500千伏北姚北江单改双工程、中芯110千伏用户变工程、柴桥临港产业园110千伏双回路工程等配套电缆工程建设;落实电力交易保障工作,做好有序用电、电力配套服务,率先实现客户红线外电力“零投资”。能源管理方面,推进光伏等新能源建设,核定节能改造项目59项,转移支付区内企业中央节能减排补助资金;加强企业节能监察,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强长输油气管道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军民融合方面,拥有军民融合认定企业28家,各类持证企业20家,军民融合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66亿元、同比上升36%。(七)以高水准保障有力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信用方面,印发《2022“信用某”工作绩效考评细则》,指导多领域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谋划大碶岩河社区“信用+社会治理”试点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招标程序;协调推进“美丽城镇”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2022年某区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及新碶小学扩建等8个续建项目。价格监管方面,完成《关于核定某市某区宗瑞医院养老基本服务收费标准的复函》等5个定价文件;对“梅山映海潮”等10多个非限价地商品房实施商品房销售价格备案制;做好全区民生商品、猪肉、重要农资建材等价格监测。对口帮扶方面,4月开始结对四川凉山美姑县,安排在美姑的18个对口协作项目全部开工,和云和县开展产业合作项目3个。粮食保供方面,设立应急供应网点34个,完成功复评省“放心粮油示范县”称号。二、2023年工作思路
明年,我局将持续推进经济运行、统筹规划、项目建设、审批提效、民生改善、对口帮扶等全局重点工作,不断自我加压、主动作为,积极开展特色亮点工作:
一是做好创新示范工作。
纵深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及工业社区共同富裕试点建设,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某案例”。培育发展一批优势企业形成特色产业链,谋求数字化改革与产业、企业、港口等融合新突破,争取形成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谋划打造“信用+社会治理”争省级试点项目,积极推动海天争创产教融合国家级示范企业、某灵峰汽模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争创国家级示范基地。总结提炼我区企业投资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最多15个工作日”改革提速经验,使之走在省市前列。二是做好经济引领工作。
持续开展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力促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抓好区域经济工作,按照省、市、区的工作目标,做好GDP主要支撑指标的季度分解工作,做好相关数据的预测、分析,确保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要求。进一步强化“龙腾”企业服务,及时调整产业扶持政策,全力推动区域经济稳步发展。三是做好项目投资工作。
一是抓项目。从源头上抓好项目、抓实投资。继续发挥制度优势和平台优势,做好卡点项目的“冲卡”和难点项目的“破难”,对议定的事项和确定的节点要狠抓落实,晾成绩、晒进度,压实责任。二是抓落地。进一步强化投资计划约束力,做好省市集中开工项目、重点工程建设计划等内容的跟踪落实。同时,盯紧投资总量和新开工两个维度,发挥体系优势解决卡点、难点,加快自贸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某-舟山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数字化”改革项目和“精品线”工程、“凤凰城”青年理想之城、滨江新城和梅山湾新城建设。三是抓基础。按照最新统计口径和工作要求,抓好投资数据质量提升和结构化指标促进工作,确保颗粒归仓和有效体现。同时针对优质产业项目财政专项兑付的重大项目,加大研究力度,确保协议投资“应入尽入”。四是做好平台建设工作。
一是推进某“246”产业建设,协助做好“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特色小镇创建的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大力推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合,加强企业排摸梳理,扩充两业融合项目库,进一步加大培育梯队以及相关政策的谋划。加大新兴产业和战新产业的培育和申报,推进区域产业不断提能升级。三是持续推进双创工作,提升企业主体创新能力、平台建设及成果转化,营造青年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激发区域创业创新活力。四是统筹推进长江经济带、海洋经济、“一带一路”等各项工作。常态化做好长三角一体化、新型城镇化、象山港区域综合利用和保护。充分发挥某沿海临港产业发展带的独特区位优势,重点扶持高端人才、强链补链型临港产业、港口后服务业以及城市功能项目。五是做好审批监管工作。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全年“最多80天”100%实现。继续深化“标准地”改革,按《某区关于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实施方案》,做好出让地块协议签订工作。继续深入推进“三服务”,做好企业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坚持以企业需要为核心,做好项目进度协调及督促工作。进一步强化投资监管,按照“建章立制—现场检查—整改反馈”闭环管理的思路,一方面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分析评价,必要时可以进行修订,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加强现场的监督检查,每年结合政府投资项目投资计划编制和年终考核同步开展小型项目现场检查。对检查过程的发现的问题,发整改通知并跟踪整改情况,问题严重的,将相关线索提交纪检监察部门。六是做好基础建设工作。
推动甬舟铁路、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轨道交通2号线建设进度。大力推进ZJLNG接收站三期、甬绍干线某段的政策处理工作,确保项目早日建成。以碳达峰为方向、以完成市下达的能耗双控为阶段性目标,将能耗资源导流向优质项目和企业。优先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大节能技改力度。利用我区丙烷脱氢项目集中特点,进行氢能可行性研究和上级政策争取工作。推进“民参军”工作纵深发展,鼓励并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军民融合工作,全力做好军民融合示范区(县、市)建设;加快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发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某创新研究院等创新优势,建立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1 我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SWOT分析
1.1 北京-张家口申办冬奥会的优势
1.1.1 国家重视, 政府支持
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为了两会的热议话题, 两会代表及委员纷纷对我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给予了大力支持, 一致认为申办2022年冬奥会意义重大。全国政协委员、原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提交了《发展冬季体育运动, 大力支持北京和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的提案。河北省体育局副局长杨静之在会中也表示非常赞同举办冬奥会。申办城市领导人的做法充分表明了政府对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重视。
1.1.2 经济雄厚, 财政支持
改革开放促使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成为了经济大国引起了世界的关注。2012年中国GDP总量为519322亿元已经超过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中国GDP总量达到588019亿元, 约为日本GDP总量的两倍。2104年我国的GDP总量达到636463亿元仅次于美国, 并且与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小。北京作为我国主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经济实力远远达到了举办奥运会的水平。
1.1.3 场馆设施完备
北京的场馆设施:北京的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和人工体育馆都具备制冷设施, 完全能够满足花样滑冰、冰壶和冰球等七个冰上项目开展的条件。张家口的场馆设施:目前张家口已建成万龙、云顶等国际雪场, 建成高、中、初级雪道82条, 各类索道24条, 总输送人流量每小时4万人, 完全能够满足2022年冬奥会的需要。
1.1.4 城际之间交通便利, 道路通畅
由于我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是两个城市联合举办, 保证两地之间的交通便捷成为了申办能否成功的关键。通往北京至张家口, 有京津高速、京藏高速和110国道相连, 交通非常便捷、通畅。为了缩短两地间的用时, 2015年京张铁路开工建设, 全线长约174公里。铁路建成后, 北京到张家口只需四十多分钟, 张家口也进入“首都一小时经济圈”。
1.1.5 配套设施齐全
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也是我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完全具有接待冬奥会运动员和观众的能力, 目前北京五星级酒店就有33家, 四星级酒店一百多家, 三星级酒店普遍存在。
目前张家口崇礼县有五星级酒店1家, 四星级酒店3家, 三星级酒店7家, 大规模饭店20多家, 农家旅馆100多家, 可同时接待万人以上住宿、就餐。近几年宾馆、酒店等服务设施也将迎来建设高峰。两个城市的联合举办, 为冬奥会申办成6功奠定了基础。
1.1.6 具有成功举办奥运会的经验
2008年8月8日, 在“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下, 中国北京国家体育馆成功举办了“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语) 。[3]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称北京奥运会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届奥运会”。[4]北京奥运会无论在比赛场馆、开、闭幕式、安保、志愿者服务、奥运村以及媒体宣传都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肯定和认可。让世界运动员和观众参与了一场正真的体育盛宴。这也为我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增添了一定得砝码。
1.1.7 扎实的群众基础
我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得到北京和张家口人民的大力支持, 2014年对我国32个城市2500人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人民对北京和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支持率高达94.8%。其中两大申办城市支持率稍有不同, 北京的支持率为91.8%, 张家口的支持率高达96.3%。[5]如此高的支持率明我国申办冬奥会民心所向, 也是我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的重要基础。
1.2 北京-张家口申办冬奥会的劣势
1.2.1 空气质量差, 雾霾天气严重
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各项工作已经相对完善, 但是还存在美中不足。北京人口众多, 城市发展迅速, 工业基地密集, 雾霾天气频繁发生, 实在令人担忧。雾霾严重的时候, 能见度不足五米, 这使的北京市经常陷入雾霾天气的困境。这种环境不符合“绿色奥运”的理念, 是我国能否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关键因素。
1.2.2 我国冰雪项目竞技运动水平不高
我国冰雪项目历史悠久, 但竞技水平不高, 需要整体提升。我国男女自由式滑雪、花样滑冰、男子短道速滑和轮滑等冰雪项目与体育强国存在较大的差距, 也是我国冰雪运动中的劣势项目。2014年索契冬奥会, 我国最有实力的男女自由式滑雪却与金牌失之交臂, 其他冰雪项目成绩更是不尽人意。冰雪项目竞技水平偏低是我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的制约因素。
面对冰雪项目上的成绩劣势, 我国应该考虑建设专项训练计划。学习欧洲冰雪强国训练体系, 引进优秀教练进行训练指导,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目标训练。想法设法提高我国冰雪项目的成绩, 为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奠定成绩基础。
1.2.3 我国冰雪项目发展不平衡
由于我国地理面积较大, 地理位置比较特殊, 南北气候差距较大。北方空气寒冷, 冰雪天气常见。南方高温多雨, 冰雪天气较少。南方人基本上不会冰雪项目, 而北方人以冰雪运动为主要运动项目。冰雪项目的发展不平衡在我国南北方表现明显。
为了促进冰雪运动平衡发展, 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国家提出了“北冰南扩”的发展策略, 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 政府应在经济方面给与一定的支持, 在较为发达的城市 (如上海, 苏州等) 建立了大型的冰雪运动场地, 以供冰雪运动爱好者参与, 达到冰雪项目的平衡发展。
1.3 北京-张家口申办冬奥会的机会
2014年3月14日, 国家奥委会公布了2022年冬奥会申办城市:中国的北京-张家口、波兰的克拉科夫、挪威的奥斯陆、哈沙克斯坦的阿里木图和乌克兰的利沃夫。由于索契冬奥会成本已经达到500亿美元, 面对巨大的资金压力, 波兰、挪威和乌克兰陆续退出申办。2014年10月只有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申办2022年冬奥会。申办城市由五个减到两个, 这对我国申奥成功提供了更大的机会, 减小了竞争的压力。
1.4 北京-张家口申办冬奥会的威胁
1.4.1 哈萨克斯坦滑雪设施完善, 环境优美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冰雪城市, 曾在2011年举办过亚洲冬季运动会, 冬季项目场馆设施齐全。对于举办冬奥会具有完备的场馆设施, 十分符合冬奥会举办的标准。同时也依靠具有6座国际标准的滑雪场, 成功申办了2017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滑雪设施上, 对中国申奥成功具有一定的威胁。
哈萨克斯坦的的阿拉木图是现在唯一一个与中国北京竞争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城市。阿拉木图被誉为全球绿化最美的城市, 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 环境适宜, 最宜居住的花园城市。与北京的雾霾天气相比, 阿拉木图具有明显的环境优势。
1.4.2 奥委会不成文的规定
北京申办冬奥会面临国际奥委会不成文的规定的威胁。规定明确指出:同一大洲不能连续举办两届奥运会。[6]韩国、日本和我国同属于一个大洲, 由于2018年冬奥会将在韩国的平昌举行, 2020年夏季奥运会将在日本东京举行, 这就意味着连续两届奥运会均在亚洲举行。如果我国能够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 那将会彻底打破国际奥委会的惯例, 将连续三届的奥运会交给亚洲举办, 这对我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非常不利, 也是我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又一个威胁因素。
2 宣传策略
2.1 开通官网, 网络宣传, 扩大影响
21世纪是一个网络信息时代, 网络平台能够使世界人民快速认识中国, 迅速了解北京-张家口。在官网中, 通过对北京-张家口的地理位置, 人文气息, 文化传统等多个方面进行宣传, 让国内民众和国际友人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两所城市。为我国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奠定人气基础。
官网的开通一方面可以宣传北京-张家口, 增长人气。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此网站发布申奥过程中的动态信息, 可以有效地帮助民众及时地了解申奥情况。
2.2 开展专题活动, 现场宣传
网络宣传有助于城市人民及时有效地了解申奥动态, 但是对于农村和偏远地区的人民来说, 网络宣传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当地政府或者体育协会应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的形式, 大力宣传冬奥会知识和举办奥运会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并动员年轻人积极参加申办冬奥会的活动中。专题宣讲过程中可以以提问, 互动, 互问互答的形式, 提高国民的奥运知识以及对申办冬奥会的热情, 为申奥成功增砖添瓦。
3 结论与建议
1.我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受到国家重视, 政府支持, 申办经费得到了保障, 此外还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 完备的场馆设施, 便利的城际交通, 齐全的配套设施, 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赛事经验等优势, 为申奥成功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2.我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存在美中不足, 北京的雾霾天气严重, 冰雪项目竞技运动水平不高和发展不平衡等不足对我国申奥成功具有一定的影响。
3.波兰、挪威和乌克兰的陆续退出, 增加了我国申奥成功的机会。哈萨克斯坦优美的环境, 完善的滑雪设施和奥委会不成文的规定对我国申奥成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4.面对自身不足和国外威胁, 我国在申奥期间主要采用官网和专题宣讲两大宣传策略进行宣传, 从而达到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效果, 为申奥成功做铺垫。
参考文献
[1]苏本磊.索契冬奥会主要竞争国竞技实力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14, (10) :102-105.
[2]廖莉.我国申办冬奥会的优劣势[J].体育文化导刊, 2015, (1) :9-12.
[3]赵晶.冰雪情, 申奥梦—中国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前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4, 37 (7) :8-11.
[4]苏和.北京申办第24届冬奥会的可行性分析[J].黑龙江体育科技, 2014, 27 (4) :273.
[5]王诚民.申办冬奥会对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 2014, (11) :53-56.
[6]杨柏芳.冬季奥运会与城市发展的历史演进[J].体育文化导刊, 2014, (8) :173-176.
[7]朱志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及其发展趋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1 (4) :75-78.
他们认为,举办冬奥会的目的不应该只局限于办好2022年的一次赛事,而是应该通过筹办举办,真正惠及大众,应该对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冰雪产业打造、冰雪人才培养、生态发展、组织办赛、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产生一系列影响。
根据规划,雪上项目比赛地张家口崇礼南区三个场地的赛道组成一个蝴蝶图案。而2022年冬奥会所展现的蝴蝶效应与崇礼赛区的蝴蝶设计恰好形成了契合,并将在未来愈发显现。
全国人大代表、张家口市市委书记侯亮说,2016年主要是以赛事为核心,搞好相关规划和设计。张家口有决心、有信心同北京一道,向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
“我们要按照‘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总要求,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侯亮说,张家口计划近几年新增植树面积7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37%增加到50%;大气质量要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的质量标准,域内的所有河流都要进行治理。
冬奥为张家口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相信我们的产业结构将会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侯亮说,张家口现在重化工占到了40%,几年内将有200多家矿山企业和高污染企业陆续退出。张家口新确定了大生态、大旅游、大数据、大健康,新能源、新技术,高端制造“四大”“两新”“一高”主导产业。
目前,张家口大大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特别是京张高铁、京蔚高速、延崇高速都要在2020年以前陆续建成。
侯亮说,张家口要大大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建设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等都要向国际标准看齐,虽然任务艰巨,但是都必须达到这个高度。
冬奥除了将对张家口产生巨大影响外,更将极大推动中国冰雪产业发展。
《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滑雪总人次为1250万,较2014年的1030万人次增长21.36%。中国冰雪运动爱好者人数之多,发展速度之快,超出了预期,同时充满了商机。
“我们已经准备做滑板、头盔、护膝等产品了。”全国政协委员、泰山体育产业集团董事长卞志良说。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段世杰说,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对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是难得的机遇,要在筹备冬奥会的过程中把冰雪文化发扬光大,发展壮大冰雪产业。
北京市政府2016年3月7日发布的《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16-2022年)》提出,2022年北京全市冰雪体育产业收入规模力争达到400亿元左右,将有800万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
河北省2016年1月也出台了相关规划,提出到2022年,全省经常性参加冬季项目健身人口比例大幅提高,冬奥会上将有河北运动员参赛并力争获得奖牌。
全国政协委员姚滨说,从中国冬季运动发展现状看,还存在着冬季运动后备人才少、项目发展不均衡、场地设施条件落后且数量不够等短板和不足,这与成功办好冬奥会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相比北京夏季奥运会,我个人认为冬奥会,无论在办赛和参赛上都基础薄弱,特别在办赛的组织能力上,我们需要大量的人才。”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说,将想办法借鉴国外经验,请进来、走出去,强化组织人员的整体水平。
对于中国3亿人上冰雪的目标,全国政协委员韩爱萍说,需要进行大力宣传,特别是在中小学校要宣传。
【2022年宣传工作思路】推荐阅读:
2022年社区工作思路11-03
2022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思路05-30
2022年医院宣传工作计划12-07
2022党委工作思路07-14
2022年“世界母乳喂养宣传周”文件11-04
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心得05-27
2022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总结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