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成绩分析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成绩分析(精选10篇)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成绩分析 篇1

“岁岁年年题相似,年年岁岁卷不同。若想今年登金科,仍需埋头把卷析。”做为一名教师不分析试卷是不行的,不能把试卷分析透是万万不行的。对学生来说,考卷是对他们综合能力的考查;对教师来说,它将成为他们开展下一学期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

进入初三第二学期以来的段考已经结束,现在针对这次考试成绩作分析如下:

试卷分析:本次试题是黄龙初中语文教研组命题的。包括四个大题: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及作文。从试题的难易程度来看,这次考试比较接近中考考试试题,基本上是按照中考试题的模式来安排试卷题量和题目构成,难度适中。整套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次的语文试卷体现了教学大纲和新课改的要求,有利于学生考出真实而满意的成绩,更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指针,也给我们敲响了中考的警钟。

学生成绩分析:本次考试就本班而言,具体情况是:120分以上,1人,110—119分人,15人,100-105分,12人。90-99分,7人,未及格人数,6人,本班平均分107分。从总体情况上来看,相较于上一次月考,有所提高,但高分的很少,很多学生在很多题目上面丢分比较严重。现在我结合本次考试试题来具体分析一下:

基础知识部分:

名句名篇默写,如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的“凌”字,很多同学都把它写成“光临”的“临”。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的“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欲”字,很多同学写成“出入”的“入”字,再比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炬”很多同学写成烛光的“烛”,等等,说明很多同学再背书的时候没有注意每个字的写法,平时很少留心。2题中多了对世界名著的考查。例:《水浒》的相关情节,学生做这部分的题,真有点中考味道,这部分真和去年中考题型相若。回想,我在教学时对这些考点的把握还是比较到位的,在我多次准备的月考试题中全都出过,容易错的字也强调多次。但从评卷的结果来看,学生考的分值,也不尽人意,不该错的都错了。

语文知识的应用需要进一步提高,这次语文将突显对语文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靠机械记忆应对已远远不够,即使是字音、字形等考点也以将以理解为基础,以应用为重点。本次考试,此类试题的失分,主要原因是理解不够准确,又不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进行辨析,导致思维错误

第二部分是阅读理解,共55分,总分值不变。

现代文阅读,这次考试依然有文体之分,尽管没有明确标识出议论文《追求与舍弃》、记叙文(《汽笛。布鞋。红腰带》),但一看选文,以不言而喻了。细看,现代文阅读中纵横交错的考点,也能看出一种趋势,完全弱化了对文体知识的考查,像以前只填举例子、比喻、承上启下等等的能得分的日子,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现代文阅读更加注重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对文体知识不是不考了,而是对它的考查更强调了文体知识对理解文章的作用,如第5题(拟标题)、6题(语段调换)、7题(论证方法)。等等换句话说,这部分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并且理解的基础上把握文章,能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不能在拘于文体知识答题。

重点语句的理解(第11题)“文中多次提到汽笛,结合9-10段,谈谈你对试题的含义的理解标题含义的理解?它考查的是学生筛选并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赏析文章的主要人物(12提),一方面与材料结合得十分紧密,一方面又给学生留有较大的余地通过对阅读题的分析,再从评卷的结果来看,筛选信息、重点语句的理解、赏析文章人物等考点失分学生也笔笔皆是。开放性试题反映的问题更多。开放性试题虽然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但这种自由是建立在对材料的理解之上的,提供的答案应当符合原文和题目的要求,而有的学生答题平原跑马,离题千里。总之,对以上知识点的教学一定甚之,细之。

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和去年一致。

考查的是课内篇目《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比较阅读。学生对它不是很陌生。我平时对此抽查较勤,该部分主要设置了六道题:文学常识、字词解释、解释句子、内容理解,主旨把握。题型没有变化,这是本套试卷中最为稳定的部分,学生失分应该不会很多。但从评卷结果来看,字词解释、内容理解、主旨把握等考点仍有失分情况。作为教师,对这部分的教学更应细化了,一定要学生“读读背背,了解大意”。

最后是作文,55分,分值不变。

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行者”,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抒写生命的美丽。鲁迅以直面人生的呐喊唤起民众的觉醒,“我”以满腔的热情帮助迪龙实现生命的蜕变,而面临危机的美丽汉语需要我们用行动去拯救。

当我们抱怨环境脏乱时,为什么不俯下身去?当我们接受善意的微笑时,为什么不报以同样的微笑?当我们自怨自艾时,为什么不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行动,就在举手之间。

做一个“行者”,行动着,感悟着,收获着……

请以“做一个‘行者’”为题写一篇文章。

从这次考试情况看,作文选材单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成绩分析 篇2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的结构体现出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全面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更重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关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考查九年级上册的内容为主。对于学生的语文知识与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摸底考查,试题很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1、试卷贴近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关注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生活体验和亲情体悟。从第6题的古诗词名句的填空题,第5题对中外名著阅读的温习与回顾,到现代文阅读板块记叙文阅读《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和议论文阅读《学会转身》散文阅读《江南柳》的选材及考查点的设置,都很注重语文能力的考查。

从全卷来看,面向全体学生,但为了甄别出学生不同的语文水平,特别关注试题的梯度,考察能力的题量和难度较以前的考试有所增加和提高。不过,因为学生这一段时间来一直是学习新课,少有时间复习学过的知识,难度值较大的题目所占分值不是特别多,避免出现极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

3、作文考查倡导“真实作文”,命题作文《说真话》。是想让每一个考生都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感受做到有话可写、有事可叙、有情可抒,避免套话、空话。

二、答题情况和典型错例分析

1、语言的积累和运用部分,第1题根据拼音写汉字,第2题考察错别字字形,第6题根据古诗词名句的填空,第8题综合性学习完成得较好好。

2、卷面是语文考试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是有少部分学生字迹潦草或卷面有较多的涂改被扣分,其中有一位学生卷面采用两种颜色的笔答题,这显然是中考时第一大忌,这也可以看出学生的考试应变能力不强。古诗文积累部分,完成得很好。

4、写作来看,存在不少的问题。选材不够新颖,思想不够积极,立意意识不强。篇章结构较随意。这个文题更多地考察学生的语言功底和选材的新颖角度,作文中暴露的学生的不足之处必须引起我们语文老师的重视。卷中的能力题是区别分数的关键。从做题情况来看,学生生答题能力不强,是今后要重点加强的地方。

三、成绩情况

参加考试人数:52人,100分以上3人,90分以上17人,80分以上11人,70分以上10人,60分以上8人,50分以上2人,40分以上1人。

三、考试暴露的问题及反思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但引发的思考还时时留在自己的心中,接下来要在九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关注语言逻辑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句子和段之间的关系。

2、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审题和答题意识。答题时要结合语段的内容。要完整地理解所给的材料的内容。

3、现代文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还要强化,特别要关注词语和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强调答题的完整性和抓住重点答题。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成绩分析 篇3

---李应林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已经结束,半期已过,现就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分析和两个多月以来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一下。

一、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这次考试从整体来看,学生学习情况正常,但整体分数(平均分)压低了10分左右,学优生人数正常范围,但中等生人数减少了,学困生人数增加了,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本期主要学习的是电学部分,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难点,掌握消化起来较慢且困难。

2.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又遇到电学难点知识,对于中等生和学困生来说尤其雪上加霜。

3.学生复习时间少。半期考试前,学生开展了一些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如“醉美七中”诗歌朗诵、运动会等,导致学生复习时间少,没有系统的复习。

4.本次考试的试卷难度和题量有所增加了。学生基础掌握不牢,稍不注意就会出现时间不够,做不完题等等一些问题,从而导致学生整体(平均分)下降,但属于正常波动范围。

5.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尖子生还是不突出,人数偏 少,需要进一步培训辅导。培优转差还要继续加大力度。

二、学生近期学习情况

从本期开学至今,学生整体学习情况一般,但也有以下一些问题:

1.由于物理是自然实验科学,需要学生精力集中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而物理课又都是下午,对于学生来说注意力不够集中,课堂学习效果达不到最佳。

2.学生完成课内外作业情况:课内作业在教师的指导下正常完成,但课后作业特别是家庭作业,学生完成情况不好,完成质量也不高,多数家长辅导监督力度不够。

3.学生主动问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同学间交流氛围也不好。当学生在作业时遇到困难后,很少有同学主动问同学、老师,老师也不可能去时时刻刻追着学生问,都是少数辅导。

三、总结与展望

就目前来看,各班班风、学风已经逐步形成,基本稳定了,希望能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势头。这次考试也给了师生们一个提醒,也是一件好事,只要在后期学习中,师生、家校共同克服以上这些问题,相信学生在期末考试中能够更上一层楼,考出理想成绩。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篇4

1、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试题答案一律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在考卷上作答无效;

3、保持答题纸的整洁,不准折叠。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xīn(),景色优美tián()静,令人心旷神怡。极目远tiào(),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荫中女神雕塑婷婷而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雕塑fēng()姿多态,美不胜收。中/华-资*源%库

别具匠xīn()tián()静 极目远tiào()fēng()姿多态

2.下面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1628年8月10日,“瓦萨”号开始它的处女航,人们从四面八方疯拥而至,都想来见证这艘历史三年才峻工的战船扬帆启航。除了火力,这艘战舰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同于其他战舰,船体装饰得金璧辉煌,船楼上雕刻着象征勇敢和力量的图案……

3.默写古诗文、现代文名句,并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作品。(10分)

①万籁此俱寂。(常建《 》)

②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读之竟日……(《赵普》)

③钟子期曰:“善哉!”(《列子》一则)

④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童

年的朋友》)

⑤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我咬紧了牙。(《一面》)

⑥……高大的皂荚树,;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西游记》名著推荐与

阅读(5分)

这一番斗,比前果更不同。你看他:宝杖轮,钉钯筑,言语不通非眷属,只因木母克刀圭,致令两下相战触。没输赢,无反复,翻波淘浪不和睦。这个怒气怎含容?那个伤心难忍辱。钯来杖架逞英雄,水滚流沙能恶毒。气昂昂,劳碌碌,多因三藏朝西域。钉钯老大凶,宝杖十分熟。这个揪住要往岸上拖,那个抓来就将水里沃。声如霹雳动鱼龙,云暗天昏神鬼伏。这一场,来来往往,斗经三十回合,不见强弱。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1分)

(2)从打斗的两人中任选一个人物,写出你熟悉的另外一个故事。(2分)

(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西游记》的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

口的对联是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B.《西游记》中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界三军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山为妖,后经太白金星点化,保唐僧取经。

C.他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养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却也神通广大。牛魔王使他来镇守号山,乳名叫做红孩儿,号圣婴大王。

D.《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修得正果,最后唐僧被如来佛封为旎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圣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

5.不断有人把生活垃圾倒入河中,昔日清澈的水中漂浮着杂物……为此,学校组织小记者开展社会调查,呼吁大家保护环境。假如你是小记者,遇到了一位在河边晨练的老人,你想去采访他,你会怎么提问?(3分)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诗歌,回答第6-8题:(6分)

春思 贾至①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①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②历乱:烂漫

6.本诗前两句写出了春天的盎然春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目的?(2分)

7.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2分)

8.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

描写

春天的诗句。(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第9-13题:(16分)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梁君①出猎,见白雁群。梁君下车,彀弓②欲射之。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行者不止,白雁群骇。梁君怒,欲射行者。其御③公孙袭下车抚矢曰“君止!”梁君忿然作色怒曰:“袭不与其君而顾他人,何也?”公孙袭曰:“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④之,曰:‘必以人祠⑤,乃雨。’景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言未卒,而天大雨者方千里,何也?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袭谓主君无异于虎狼⑥!”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入庙门,呼万岁,曰:“幸哉今日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选自刘向《新序杂事》)

【注释】①梁君:即魏国国君。②彀gu弓:拉开弓。③御:车夫。④卜:占卜,古时迷信活动。⑤祠:祭祀。⑥无异于虎狼:跟虎狼没两样。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①尝奏荐某人为某官()②普明日复奏其人()

③必以人祠,乃雨()④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

10.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跪而拾之以归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B.寡人将自当之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C.卒用其人 卒逢暴雨

D.未有其比 其两膝相比者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凡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

②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12.从甲文赵普的事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乙文公孙袭给梁君讲景公的故事,他的目的是告诉梁君。(均用原文回答)(2分)

13.赵普和公孙袭的劝说都成功了,但两人所用的方式不同。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两人所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4分)

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14-17题。(9分)

书斋凝石

①书斋,顾名思义,是读书的房间,同时也是藏书的地方,还是书写的地方。读书、藏书、书写是书斋的基本功能。后来,文物古玩的收藏和鉴赏常在这里进行,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讨也常常在这里进行。书斋是以个人名义建立,以主人和密友为主体,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书斋姓“文”,所以别名称作“文房”。

②早在春秋时期,与朝廷兴建的学校一“官学”不同,诸子百家大兴私人讲学之风,诸子家中的讲学之处往往白天是课堂,晚上就成了读书的地方。这应该就是书斋的雏形。汉代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均有自己的书斋从事文化艺术活动。因此,可以说汉代是书斋兴起的时期,唐代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多元化的时期,文化艺术繁荣而发达,学术氛围也比较宽松。可以说盛唐是书斋成熟的时期,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就是典型的文人书斋。

③书斋有三大特点。

④。书斋的主体――读书人或做学问的人,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以往优秀的文化,在这里以研读、考证、校注、阐发的方式得以传承;中华民族文明之光在这里化整为零,熊熊燃烧,然后又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甲】

⑤二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书斋是个人的领地,是书斋主人个性得以施展的空间。在这里,他们的创造力得以迸发,从而产生出新的思想,创造出新的艺术,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乙】

⑥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书斋宜明朗、清静,不可太宽敞。明净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神气清爽,太宽敞便会损伤目力。窗外四壁,藤萝满墙,中间摆上松柏盆景,或剑兰一二盆。石阶周围种上青翠的芸香草。书斋中宜设长桌一张,放古砚一方,置笔筒一个,墙壁上挂古琴一把;书斋右边设一书架,书架上陈列《周易古占》等书及字帖画卷。【丙】

⑦进入21世纪,人们对传统的兴趣在逐步衰减。有些人认为,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也将被“读图时代”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然而,从文化发展的宏观趋势上看,在新的时代,书斋仍将成为现代社会持续存在的文化现象。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必然促进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这为书斋的普及提供了基础。

⑧今天,历史传统和科技时尚在现代书斋已和谐统一在一起。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14.阅读文章,回答我国书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怎样的时期?(3分)

15.第②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6.请在第④段的划线处填上合适的中心句。(2分)

17.下面这个句子应该放在【甲】、【乙】、【丙】中的哪一处?(2分)

“人独坐于书斋之中,或对日吟诵,或对月夜读,于书斋里享受一份清福,从学问中得到一份快乐。”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第18-22题:(13分)

老师!老师!

阎连科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③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辞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可是,现在,面对耄耄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裸年迈的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

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

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

18.这是一篇写自己初中老师的文章。有人认为文章题目可以改成“我的老师”,你觉得哪个题目好,为什么?(2分)

19.文章详细地写了我读初一时在一个酷暑天带同学逃课帮母亲捉蚜虫,后来还强词夺理顶撞张老师,结合全文分析有什么作用?(2分)

20.赏析文中的划线句子。(2分)

21.说说你对“张梦庚老师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这个句子的理解。(3分)

22.文章作者最后写道“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写道“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在阎连科的眼中张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魏巍又为什么对自己的老师有这样的评价?请结合文章作分析。(4分)

第三部分(60分)

23.作文(60分)

有没有这样一首歌,长留在你的心底,在你开心时响起,在你烦恼时响起,在你得意时亦响起?有没有这样一首歌,回荡在你耳旁,轻轻唤醒你沉睡的心灵,让你想起一个人、一段往事、一段时光,唤醒你美好的记忆?

请以“有一首歌长留心间’,为题,写一篇

三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篇5

汪忠炜

一、试卷特点:本次三年级语文试卷,覆盖面广,既考查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语言的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分析及习作能力。较为充分的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考试结果及分析

(一)总体情况分析:三年级18人,参考18人,总得分1131分,平均分62.83分,其中不及格4人,比率为22.22%;及格14人,比率为77.78%;优秀率为16.67%。

(二)具体情况分析

第一题:多音字。让学生写汉字,重在考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从答题情况看,得分率较高。但是,竟然还有个别学生未全对,值得细究。

第二题:看拼音写汉字。考查的是形近字的区分。

第三题:按要求查字典。这一题得分率很低,很多同学没看清题目。“爽”字的查字典,选择词的意思,学生理解能力差,得分低。

第四题:用“心”组词填空。这题减分也很严重,平时积累不够,学生应变能力不够。老师这块的积累工作也不到位。

第五题:按要求写句子。题目很简单,但是还是很多人失分。平时要多练习,确保每个人都会。

第六题:按课文内容填空。主要靠背诵,平时反复强调,还有少数分不会。要想办法确保每个人过关。

第七题:课内阅读。很简单,出自《灰雀》,反复讲了很多次。平时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总结。老师传授的答案,不如学生自己思考的记忆持久。

第八题:课外阅读。

第九题:作文。写一件自己的错事,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有同学没看清要求,写成了一件普通的事。还有个别同学没动笔。有相当部分学生书写潦草。

三、存在问题

1、从整体上看,个别学生答题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卷面欠整洁。

2、学生阅读题答的不够好,出错率较高。

3、学生的习作普遍篇幅较短,审题不认真,组材方面还有待加强, 有些学生有偏题现象。

4、重点扫清不及格同学,提高及格率。把简单的题目,反复讲,确保每个学生过关,取得基本分。

四、整改措施

1、更加重视基础知识,提升及格率。第一,要求联系田字格,加强书写联系,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第二,严格把控字词、多音字、背诵等基础分,要求不会的同学反复记忆,一个一个的过关,不放弃任何一个,具体办法就是利用空闲时间要求后进生在黑板上写词语古诗等基础知识。

2、改变重默写轻应用的状况,从试卷情况看,学生死知识答的不错,涉及应用的题丢分较多。背诵部分、“爽”字、“心”字组词应用,这些都是应用性的题目。

3、重点培养几个优等生,提升优秀率。挑选几个学生,重点分析,量身定制,查缺补漏,弥补弱项,发扬强项。培养他们的信用,增强荣誉感。组织他们定期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4、增加孩子的阅读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上下功夫。要求每个学生书写认真规范,尽量美观,一定要达到字数要求,通过增加平时阅读量,扩大见闻,尽量写亲身体验的事,还有多分享佳作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成绩分析 篇6

各位领导、老师们:

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狠抓教学质量也是我们工作的主旋律。自本学期开始,作为九年级每位老师深感自己肩负的重任,不敢掉以轻心,更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为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发扬成绩,今天特召集九年级老师们召开期中考试分析会。

今天分析的主题是挖实情、说实话、抓实效。大家都知道,这次期中考试非常重要,甚至要超过期末考试,因为这是本学期第一次重要考试,这个时候开这个分析会,恰到时处,我们要把这次分析会当做一个凝聚力量、统一思想、攻坚克难、继往开来的分析会。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这次分析会的精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

为此,希望老师们要以务实的态度来交流看法、分析问题、挖掘原因、讨论解决措施。

一、成绩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

(成绩考得好与差,需要用数据来见证,下面咱一起来看几组数据:)

1、各科试卷赋分值: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物理:100分;化学:100分;政治:100分;历史:100分。

2、从各班优生平均分和总体平均分看:

班风正、学风浓,基本上没有不学的学生,即使拾不起挖刀的也坐在那里老实的。

一个班级取得优秀成绩绝非偶然。这与班主任与各科任老师的付出是密不可分的,大家有目共睹。另外,在他没课的时候还经常巡视其他科的课堂纪律,确保每一节课的高效。

3、从年级前20名和前100名学生人数看:

之所以要从这两个分数段的人数来看,就是在保证大面积丰收的前提下,对于这部分学生,级部从开学就制定了动态管理措施,希望各班也要想办法、出点子,多开动脑筋,加强优培优生。

从年级前20名和前100名看:两个班比较,这部分学生就是将来中考的统招对象,个别班级要看到弱势,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加强这一分数段学生的培养。至于抓到100名,有的老师曾提出异议,基于这级学生的基础抓的有点多。你应该这样想,连想都不敢想,明年中考能丰收吗?奇迹的出现就需要敢想、敢干。对于这部分学生,任课教师要和班主任密切配合,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和辅导工作,防止偏科现象的蔓延。

4、从各分数段人数看:

一级不如一级这是大势所趋,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所折服,所以老师们要树立明年必胜的信心,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了希望。

5、从备课组成绩看:

从备课组老师的平均分看也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数学组,在这里我先深刻检讨,给数学组拖后腿,我个人得分比李娟老师查了6分。针对这个成绩,我进行了反思:(1)、这四年没教初三对教材及学生把握不够;(2)、讲的过快,忽视了学生的接受程度;

(3)、对于偏科生的个别辅导没跟上。今后我将多向三位数学老师学习、请教,后面多去听听她们的课,多批改,多辅导,我有信心期中考试缩小差距。

同时,希望各备课组通过差距要发现我们前阶段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找出差距的原因,找到症结所在,备课组长牵头,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例如加强集体备课,从教材处理、教法学法指导、难题突破、作业布置等方面加强合作研究,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差距。

二、近期工作举措:

(一)、明确目标,增添措施。

俗话说,生活没有目标就像航海没有罗盘。同样,年级、教师、学生都应该明确各自的奋斗目标。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有压力,有了压力就会产生前进的动力,再加上踏踏实实的行动,才能获得理想的结果.明确本届中考的目标:115、117两个班最低35人,116班5人,每班要抓到前45名。116班应抓到10人,困难的确摆在面前,30名——45名之间,有的学生偏科现象非常严重,例如英语、数学有的考二三十分,若抓的太少,明年中考没有机动人选。为此,我们应该怎样去进行教学,如何做培养高密一中苗子,如何转化偏科生?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职中分流之前,我们总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保优生,抓中层,促差生;强化常规管理,正学风,抓课堂,求效率。

各班级要制订出各班级的目标,把目标落实到学生个人身上,各学科要有学科目标,教师个人、学生个人也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使总目标与分目标形成一个目标锁链,环环相套。

(二)、及时召开班级月考分析会。

各班要尽快拿出时间及时召开班级分析会,要对班级考试情况和前面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既要找出优点,还要找出各自班级自己的不足。明确今后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让每位同学表态,制定出后面的打算和计划,明确自己的赶超对象,并从好、中、差三个层面选部分代表,利用班会时间进行交流。

同时,借助这次考试分析,对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教育,为将来职中做准备。另外,后面要经常利用班会进行人生规划教育,尤其是班里25名之后,要对这部分人进行洗脑。就像信邪教这些人,最初你做他的工作,他也很烦气,就是经过多次洗脑后他才信的。

另外,各班将级部百优学生、进步之星、优秀学习小组长、优秀班干部等学生名单,写在后黑板的表扬栏中,引导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下周我要到各班检查黑板报办的情况。

(三)、狠抓课堂,优化教法,指导学法。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尤其到了初三,学生的时间很宝贵,只有科学有效的安排好课堂,才能减少浪费。因此,初三各备课组要切实落实“精讲、精练、精批、精评”的教学要求。

1、是发挥教师自身作用,抓好备课关;发挥教师主观能动作用,抓好上课关;结合学生实际,重视方法研究,抓好学生学法指导关。

2、是级部管理要从常规抓起,突出对教学常规的检查。按照学校要求每周检查一次教师的教学常规,并将优点与不足及时反馈教师那里去。

3、是要坚持不懈地做好辅优补弱工作。

首先要抓前100名当中的偏科生转化工作,应采取低起点、小步子,鼓励他们战胜学习上的困难,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对于补弱,我有一个设想,打算在大型考试中设补弱奖。以期中考试成绩为基准,按照A20%;B20%;C20%;D20%;D20%,找出前100名当中各班偏科生,到期末考试再按照这个标准算出这些同学的等级,每个偏科生每升一个等级奖励一定的钱,这六位同学总共进步了几个等级乘以每个等级奖励的钱数就是你的补弱奖金。目的就是杜绝将偏科生分给老师,而平日相应老师没去辅导、转化。这次月考先模拟一下试试,老师们也先思考着,升一个等级奖励多少钱钱合适?

其次抓特优生(即级部前20名),加大训练,引导他们自学,解答他们的疑难问题,让他们向高层次发展。

最后抓临界生:一类是临界合格生,另一类是临界优生,这两类学生要集中精力抓好,对他们要因材施教,要“四优先“:课堂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课外辅导优先,家庭访问优先(不一定非得到家里去,可以通过电话,或将家长请到学校);“五跟踪“--思想跟踪,课堂跟踪,作业跟踪,测试跟踪,学法跟踪。通过努力,使大部分临界生在每次考试中取得长足进步。

(五)、加强学生管理,营造良好的学风(或氛围)是取得成绩的保证。在各班主任及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自进入初三以来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较初二有了很大的转变,但与学校领导的要求及我们预期的目标还有一段差距。

为此,恳请各位要以班主任为主,各任课教师协助,加大管理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学风管理模式。(1)抓好班级日常工作管理,确保正常有序的班级教学环境;对学生实行量化管理(有的班级一直操作中,量化表张贴在教室前)。(2)通过班会营造气氛。如列举前三年的中考分数线,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水平,正确评估自己。同时,通过一些列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理想和前途教育,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让学生树立“进步就是成绩“、“进步就是100分的观念,让他们人人都有信心,教育学生要讲究方法。

(六)、班主任要加强交流学习,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1、强化班主任的责任意识,协调好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融洽的,积极向上班集体。

2、加强班主任之间的工作交流,通过沟通,交流,丰富管理经验,提升管理层次。除了借助每周例会时间,召开班主任座谈会,扩大优秀班级管理资源外,各班主任私下里要多留心观察、学习其他班主任的先进管理做法,多请教学习。

3、关注对差班的追踪管理。通过调查,了解落后根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七)、分层次召开家长会。

因为后面职中招生还要召开家长会,所以现在咱就不搞大呼隆了,要分层次召开。级部打算召开前20名特优生家长座谈会,班里可以通过约谈、飞信、电话等形式,跟边缘生、后退生、偏科生等家长交流。

同时,通过飞信将学生成绩反馈到家长那里。以便家长结合成绩,进行今后的配合教育。

三、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分析

通过老师们刚才的冷静分析、集思广益,分析了我们现阶段最现实、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认真扎实地工作,在教学中不断探讨教学方法和总结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老师们,成绩属于过去,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我衷心希望各位能恪守“一个声音、一个动作、一盘棋局、一个目标”的原则,根据我们级部的现状,发扬苦干、实干、巧干的精神,要有决心和信心,乘胜前进、奋勇争先,把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全面推向前进。

最后送给老师们三句话,与各位共勉:实干就是能力,务实就是方法,团结就是智慧。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篇7

韩集中学何君霞赵斌昱

本次期中检测,通过细致地阅卷和分析,发现在本次九年级语文考试中,大部分学生卷面整洁,答题态度认真,发挥出了正常水平。考试的平均成绩90分,总体成绩还是不够理想。现就本次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题评析

本次九年级语文题是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试题难度较高,题型规范,考察知识点紧贴课本和课标要求,是一份比较理想的试卷。试卷在题型上仍由四大板块构成,分别是积累和运用、综合性学习、现代文和古诗文阅读、写作,各板块题量分值紧扣白眼中考语文试卷,试题主要有这几个特点。

1、注重语言积累、识字写字和语言运用。

试题中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修改句段语病、现代文填空等题重点考察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2、联系社会感悟人生,学会习作。

本套试卷中出涉及教育、亲情、人生感悟等热门话题,不仅考查了学生语言基本技能的掌握,还关注了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学生答题分析。

本次阅卷后进行了分析统计,发现学生在答卷中表现出了一些共性特点。修改病句和古诗文填空的4题和古诗文鉴赏7题及现代文阅读

(二)出错较多。

三、存在问题

纵观本次考试,反思教学过程,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在审题上不够细心,特别是对题干信息准确的把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2、部分学生书写潦草,不够规范,尤其在古诗文默写中,没有做到“字迹清楚,笔画清晰”。、基础字词﹙易错词的读音与字形、常用文言实词﹚的掌握不够扎实。

4、写作中还存在问题模糊、主旨不鲜明、语言空洞不够形象、优美、甚至出现文不达意等现象。

﹙二﹚教学方面

1、复习中注重了知识点的讲解,忽略了方法的传授与归纳现代文的阅读方法、写作中文体及主要表达方式的确定方面。

2、重点词语、诗句、文学常识的听写力度不够。

四、改进措施

今后的复习中,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勤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端正态度,用心学习。

2、重视方法指导,及时总结易错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多训练句子准确、有文采的表达,力求做到落笔成篇效果。

4、复习中注意学科渗透,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自身的成长相关的话题。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成绩分析 篇8

一、试卷分析:

1、学科命题的依据:

(1)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导。(2)以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为依据。

2、学科试题结构:

(1)采用闭卷形式,满分70分,全部以选择题的方式呈现。

(2)各种题型比例。单选题23个,每小题2分,共计46分。多选题6个,每小题4分,共计24分。

3、试题的主要特点:

(1)注重基础,立足课本。

此试题紧扣课标,贯穿了“试题在书外,答案在书中”的思想,强调对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线索的识记和历史现象、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结论的理解,重视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考查,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内容占90%。从学生答题情况反映,历史试题不偏、不怪、不难,难易适中。

(2)注重图表运用,试卷图文并茂。

用图表设置问题情景,能够传递多元的历史信息,给考生营造“活生生的历史”氛围同时也考查了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5题是人物图,18题是石油产量统计图,27题是三次科技革命实物图。多角度、多形式的图片运用,既增加了试卷的信息量,又增加了考查的广度,生动了试卷。

(3)注重材料题型,重视能力考查。

通过设置材料型选择题,多层次考查学生能力。如第1题要从材料中准确解读有效信息,在充分利用材料信息的基础上与所学相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二、考试情况分析:

1、得分情况:

(1)总人平:参考人数348人,人平48分。

(2)优秀人数:109人 优秀率:31%

(3)及格人数:242人 及格率:70%

2、失分原因:

从试卷的结果来看,学生普遍失分较多的题是第1、13、19、22和25题。归纳综合学生失分的原因有:

1、读懂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如第1题,此题首先要读懂古文,而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地获取信息,造成答题困难,从而失分。

2、历史概念的理解不透彻,不能把握本质内涵。如13题,部分同学选A或B项,原因是没有理解俄国1861年改革的本质。

3、解题方法与技巧运用能力欠缺。如第19题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之处,如果学生对课本知识不熟容易出现错误,误选其他项的原因主要是审题不清,没能抓准关键词。

4、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如第22题失分较多,原因是不能理解。理性就是人性中的正确、合理的部分。理性在文艺复兴中就已经萌芽,在启蒙运动中得到广泛的提倡。凡是属于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主张都属于当时提倡的理性。故答案为A。

5、多选题失分较多。原因是综合性比较强,训练也较少,学生没有注重方法,随意性比较大。

三、今后的对策:

1、强化训练。广泛收集资料,进行筛选整合,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适时组织复习和检测,巩固知识,深化理解。检测试卷要创新,问题情境要精妙,要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比较、综合的能力。

2、个别辅导。对于各科成绩都较好,而历史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对差生进行个别辅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全年级整体水平的提高。

3、激发兴趣。只有激发学生兴趣,才能增强历史学科的吸引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兴趣牵引着他们探究历史的奥秘,靠强制手段强迫他们去死记硬背是不行的。

4、在平时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知识点的讲授,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提一些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每堂课的小结部分都出几道与本课知识点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5、注重学生养成教育∶

①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读懂题,明确问题。

②加强记忆训练,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③认真钻研教材,教给学生答题的方法。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成绩分析 篇9

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迁徙(xǐ)

炽痛(chì)

谆谆教导(zhūn)

挑拨离间(jiàn).....B、卷帙(zhì)

迤逦(lǐ)

戛然而止(jiá)

如法炮制(páo)....C、恐吓(hè)

戏谑(nüè)

浑身解数(xiè)

相得益彰(zhāng)....D、虬须(qiú)

襁褓(qiǎng)

白驹过隙(jū)

鳞次栉比(zhì)....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热忱

矫健

翻来复去

一泻千里 B、栅栏

羁绊

持之以恒

兴高采烈 C、拂晓

沉湎

不可明状

锐不可当 D、惘然

隔膜

消声匿迹

孜孜不倦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王小雨同学从小不注意整洁卫生,满的学习材料随意乱放,错落有致。....B、一个胸襟狭隘的人,一定是个喜欢见风使舵,时刻准备让自己心灵下跪的人。....C、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我市各初中学校因地制宜,开设了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D、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有抓住学科特点选择合运的学习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满足人民群众凵益增长的精神文需求,改变普通百姓没有机会接触高雅艺术,莱芜市文

化馆邀诮中国歌剧院的演员到我市进行行为为一个月的演出。

B、李老师为了同学们能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天天和学生吃住在一起,不到五十岁的人头上的头发就全白了。

C、调查结果显示,近90%左右使用过空中无线网络服务的乘客胞意牺牲舒适的座位,来换取无线网络服务。

D、通过运用大数据智慧,以及对人脑经验的高效、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有望解决人脑难以 1

解决疾病死角,人脑疾病电脑诊断将成现实。

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注释】①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

A、上片首句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寄情于纵饮的心境。

B、“归来仿佛三更”句,一方面表明作者回寓所的时间之晚,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当时酒醉的情态。

C、上片后三句写家童鼻息如雷导致作者无法入眠,只好转而谛听江涛汹涌的声音,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无奈。

D、下片前两句写出了作者的叹息:遗憾自己总是身不由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总免不了劳苦奔波。

二、积累与运用(共15分)

6、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4分)

天真冷。空中浮着些灰沙,风似乎是在上面疾走,星星看不甚真,只有那几个大的,在空中微颤。地上并没有风,可是四下里发着寒气,车辙上已有几条冻裂的长缝子,土色灰白,和冰一样凉,一样坚硬。____A 在电影院外立了一会儿,已经觉出冷来,可是不愿再回到茶馆去。他要静静的独自想一想。那一老一少似乎把他的最大希望给打破。(1)选段中A是_________。(1分)

(2)“那一老一少似乎把他的最大希望给打破”请具体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0字左右)(3分)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2分)

3月10日14时,从徐州传来喜讯:在2018年世界室内拔河锦标赛成年混合600公斤级比赛中,山纲集团莱钢拔河队喜获世界室内拔河锦标赛公开赛混合600公斤级冠军,这 ①

是中国首次获得该级别冠军,也是本次比赛中国代表队的首枚金牌,尤其令人自豪的是莱钢拔河队是唯一支拿冠军的业余队伍。

2018年世界室内拔河锦标赛是国际A1级别赛事,是仅次于奥运会综合赛事的国际单项最高级别赛事。比赛由国际拔河联合会主办,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拔河协会,江苏省体育局、徐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55个俱乐部、800多名参赛人员同堂竞技。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3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里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假如你参与了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请语文张老师参加这次班会活动。请你将对张老师说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填空。(6分)

(1)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3)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4)《游山西村》中,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夜雨寄北》中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词中有许多诗句都与我国传统节日有关,请写出完整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选自《三峡》)

【乙】

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①,独高垂,如匹练界②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其崖高穹⑥溪上,与对崖骈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选自《游大理日记》)

①派:量词。②界:隔断。③清碧:溪水名。④下流:河流的下游。⑤蹑:踩、踏。⑥穹:隆起。

10、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沿溯阻绝 绝:___________(2)虽乘奔御风 虽:___________ ..(3)有峰东环而下 东:___________(4)与对崖骈突如门 骈:___________ ..

1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或王命急宣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B、即清碧之下流也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C、其间千二百里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D、上耸下削

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13、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4、甲文描绘了哪些景物,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22题。

(一)我那些正直而沉默的朋友们

李城

①我曾有过许多那样的朋友。他们君子般优雅,淑女般端庄,使人心生喜悦。②门前原是一片林子。林子不大,几十上百棵树吧,且是普通的白杨。我喜欢它们。我也是个不善言辞的人,能够有它们陪伴,别无所求。我长久地与它们对视,传达心中的喜悦和感恩。

③雷电交加的夜晚,我不知道它们遭受着怎样的扭曲和撕扯,让人一夜揪心。第二天清晨,它们虽然伤痕累累,但沉静如故,优雅如故。孩子们奔跑在下面,大呼小叫着,捡拾冒出地面的蘑菇。孩子们不懂得与树木对话,它们就献出那些洁白的小礼物,与他们做着浅显的游戏。

④夏天的黄昏,我坐在林边的草地上,看蝙蝠捕捉蚊虫。蝙蝠,那些因自卑而很少露面的小生灵,也是树木的朋友之一。它们在我的耳旁一掠而过,敏捷的翅膀扇动着气流,让人感觉到生命的鲜活。它们是多么脆弱,又多么幸福啊。还有一种月白色的鸟儿,总是将身影隐藏于浓密的树冠,偶尔发出羞怯的叫声。

⑤那片不大的林子,是这座城市最后的一片树林。

⑥终于有一天,我下班回去,那儿只剩了一片空地。几台大型机械正在作业,将褐色的树根从地层抽出来,浓烈的青涩味郁积不散,如同战争之后的血腥。

⑦城市的钢铁履带轧轧推进,鱼儿可以游向源头,鸟儿可以遁入深山。可是树木,执着的树木,难以离开自己的土地。它们静默而安详,轻轻阖上千万只叶片的眼睛。

⑧每一天,每一处,如此的围猎都在进行。而我们能做的,只是怀念。怀念那些兄弟般并肩而立的朋友们,也怀念曾经的风声、雨声,怀念麻雀们不厌其烦的吵闹。

⑨那些羞涩的白色鸟儿,偶尔会出现在高高的烟囱之上。我终于看清它们的模样,它们鸽子般大小,有着长长的尾巴,仿佛是来自另一世界的信使。它们已缄默了歌喉,灰尘污染了美丽的羽毛,一个个成了流离失所的孩子。

⑩有部电影叫《人类消失后的世界》,预言了树木和鸟儿的未来。

⑪人类消失半年后城市成为荒野。那些被人类驱赶、猎杀的动物全线反击,迅速夺回了失地。而树木,那些被禁锢在水泥层之下的沉默者、忍耐者,迅速占领了停车场、街道和广场。所有阳光普照的地方,植物恣意蔓延,爬藤类植物跃上了立交桥。树木的种子和根系在混凝土裂缝里膨胀,使富丽堂皇的建筑相继倒塌,成为一座座丘陵。一匹雄狮在曾经的林肯纪念像前昂首阔步,它重新成为那里的王……

⑫在人类与自然的战争中,打败我们的,只不过是自然法则。自然之神会把我们过多占有的拿回去,重新分配给它们——那些柔弱者,那些沉默者。自然之神会用那看不见的手,重新赋予它们应有的权利。

⑬那些树木,那些正直而无语的朋友们啊。假如它们会在这个星球上重新茂盛繁衍,绝不是来寻衅报复的。它们会重新陪伴我们,与我们默默对视,传递生命的喜悦和感恩。

⑭可是那时,它们也许已经见不到我们了。

(选自《散文》,有删改)

15、文章第①段称呼树为“他们”,后文又改称“它们”,你认为矛盾吗?为什么?(3分)

16、请分析第⑨段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

17、文中引述《人类消失后的世界》电影内容,请联系上下文分析其作用。(4分)

18、文章第②段和第⑬段两次写到“喜悦和感恩”,请分别探究其内涵。(3分)

(二)人在草木间

周晓枫

茶这个字,拆开笔画就是:人在草木间。

每天的日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最后一个是茶,微妙地超越其他。如果是生活需要,水就够了。文人喜欢诗酒茶:诗是对文字的奢侈,酒是对粮食的奢侈,茶是对清水的奢侈。正因为茶是高于生存需要的水,所以象征精神的部分。是啊,对生存来说,精神就是奢侈——可正因有了这些奢侈,我们才不枉此生。

茶是现实中既平凡又堪称伟大的植物。福建安溪,以铁观音闻名,茶香似乎弥散在这里的空气里……香,是气味的奢侈;铁观音,是茶里的奢侈。

这观音托梦所赐的母本茶树,就生长在安溪打石坑的岩缝间。铁观音母株瘦小,每发新芽,每生新枝,收取的手就会到来。它的芽叶幼嫩时就被采摘,它的枝条被不停折断,用以

扦插育苗——就是这样一棵被限制、被切割、被剥守的茶树,守着承诺般,守着它叶片的独特形貌:紫芽斜尾,缘齿疏钝,上面有着拇指按压般的神迹印痕。

茶有近乎神迹之处。折断枝条,插土就能成活——万能地再生。你摧毁,它报以辽阔的丰收,甚至更为勇敢。母株压条繁育时,经过扭转和压扁的伤枝,反而有利更好更多地生根;如果小心呵护的,却事倍功半。一万次酷刑,意味着一万次的繁茂,十万、百万、千万次的慷慨。茶叶制造的过程也是这样。摇青时,芽叶相互摩擦、碰撞,受损的茶青反而分泌香气。每片茶叶,都死于离枝,死于炒制,死于滚水……然后,它们又从中复活,将自己的清香与甘醇,灌注到每一滴水里。从伤害里汲取成长力量的茶,就这样,涓滴灌溉,帮助我们清除体内的毒。

茶,看似羸弱,却隐藏柔韧而惊人的力量。站在这株古茶树旁边,我观察它厚实的叶片,陈旧的花瓣。

我以前觉得,交通的便捷,瓶装水的储存,空调系统的温控,使今人很难体会古人曾经的乡愁。我们可以在全球化的环境里,共享无差别的水土。但是在这棵茶树面前,我改变了看法。也许我们能保留自己所适应的饮食习惯、所乐于交流的乡音,以及,那蓄意维持的心理时差。植物,替我们凝结着乡愁:土壤里的酸碱度,空气中的含水量,海拔和温差,云雾雨雪,都在其中。活着的茶,在冷水里浇着,根系沉默的一切;死了的茶,在滚汤里沏着,重新活过,在袅袅升腾的丰沛水汽里,还你故乡的云雾缭绕。

形如铁、色如铁、重如铁……庄重,就在这一盏琥珀色的铁观音茶中。它是由土生长出的木,经过火上的铁锅炒制,最后水让它复活。一盏茶里,汇聚金木水火土……我们人生的五行,尽在其味,尽在不言之中。茶作,是人与植物的灵魂交流,就这样日月天地,就这样草木山水。

茶,经历水火,是树叶的前世今生。最初,它被揉搓,被携带,在更久的日子里不死。茶,折叠自己,它在自己的抱缩里藏好往昔的春秋。最后,神秘收拢的叶脉打开了,像一个人慢慢摊开手心里的掌纹。铺满刻痕的线条,记载它活过的风雨。制茶时,水分被蒸发,年少青春的饱满汁液消失。茶,是变成老年的树叶,暮色沧桑。的确,茶,是一片树叶的回忆;但这回忆里,饱含变化。是昨天的自己,又不是昨天的自己;是昨天的复活,又不是昨天的复活……浸泡缓慢,体会悠长,如是,恍兮惚兮。

此时,在山岭中。周围是高起来的地势,底端是铁观音的茶枝。冷冽的空气浸泡,让我清醒。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如是,我们在更大的天地茶盏里被时空浸泡,散发出一生微苦里的领悟、回甘里的安慰。

(2018年01月13日《人民日报》)

19、本文的描写对象是茶,为何以“人在草木间”为题?(4分)

20、通读全文,概括作者笔下的“茶”的特点。(3分)

21、本文在构思与写作手法上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任选一例加以简析。(4分)

22、谈谈对“我们我们在更大的天地茶盏里被时空浸泡,散发出一生微苦里的领悟、回甘里的安慰。”的理解。(4分)

五、写作(共5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朗读者》第十期嘉宾张小娴曾经说过:“会因为爱一个人而爱上他身上的味道。”

电影《阿甘正传》里有句台词:“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

味道是一种审美,是一种格调,是一种气质,将味蕾嫁接上了思想,味道就会变得丰富多彩,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一种味道,满目沧桑是一种味道,婀娜多姿也是一种味道。不同的味道能勾兑出不同的人生,生活的味道,文字的味道,总有一种味道让你流连忘返!同学们,你喜欢什么味道呢?

请以“味道”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要有真情实感;(4)600字以上。

2018初中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戏虐.xuè)

2、B(A选项中翻来覆去 C选项中不可名状 D选项中销声匿迹)

3、A(A、错落有致: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B、见风使舵:比喻态度,做法等跟着情势转变而转变。C、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D、事半功倍:只用一半的力气,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

4、D

5、C(C项,“家童鼻息如雷导致作者无法入眠”理解错误,词中是说家童熟睡,作者敲不开门,所以去听江声。选项理解与赏析不正确。)

解析熟读全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C项颔联中“不下旧帘遮”为了迎接新一年里燕子的归来,主人“不下旧时帘”。古诗中燕子往往象征着幸福的生活。它们双宿双飞,本诗中的燕子也在主人的檐下幸福的生活。燕子的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故C项错。

二、积累与运用 6.(1)祥子

7.2018年莱钢拔河队首次荣获世界室内拔河锦标赛冠军。

8、邀请他人型口语交际要注意:称呼、礼貌用语、阐明缘由,发出邀请。

答案示例:张老师,明天下午3点,我们班在教室里开读书主题班会,请您到场指导。

9、(1)濯清涟而不妖

(2)便引诗情到碧霄(3)弓如霹雳弦惊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三、文言文阅读

10、(1)断绝(2)即使(3)向东(4)并列

11、B

12、(1)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的两岸都是山连着山,一点没有断缺的地方。(2)我于是向西寻找小路走入峡谷。

13、【甲】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或全句。

【乙】溪破其中出。

14、山和水 写出了山的连绵不断,高大险峻 水:夏水的迅猛——奔放美 春冬水的优美——清幽美 秋水的幽静——凄婉美

四、现代文阅读。

15、不矛盾。(1)文章开头只说“朋友”,称为“他们”更合适;后面明确是说树木,可称为“它们”。

(2)称“他们”表明作者在精神上平等地对待树木,认为其也有“人性”。为后文写树林的命运及思考做了铺垫。

(3)先称“他们”,用语较新奇,可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思考。

16、(1)比喻。把鸟儿比作“另一世界的信使”,暗示它们原本代表着纯洁、快乐,表明作者对鸟儿的喜爱;比作“流离失所的孩子”,写出鸟儿失去树林的庇护后的悲惨境遇。

(2)拟人。“羞涩”写出作者对鸟儿的疼爱之情,而“缄默了歌喉”则表明鸟儿失去树林就失去了往日的快乐。

(3)对比。将鸟儿昔日栖息在树林中的幸福和失去树林后的不幸相对比,从侧面表明树林的重要性。

17、(1)虚实相生,前文虚写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这里实写自然的“报复”。

(2)照应前文,指出人类破坏自然必然出现的恶果,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18、(1)“我”的喜悦和感恩:树林始终陪伴在人类的左右;树木的坚强给人以启示;树林提供了优美的环境,给人以心灵的愉悦。

(2)树的喜悦和感恩:和人类、鸟儿和谐相处;自然之神的眷顾,让它们重新获得应有的权利;期待人类醒悟后,有人类的呵护。

19、(1)富有诗情画意,更能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揭示文章主旨,人生就如茶一样,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所以应该学会茶的精神。20、略

21、文章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形象而有气势,生动的描述性文字里蕴含着丰富、深刻的生命感悟。

22.(1)人生如茶,人生旅途中遇到挫折、苦难,应该学会用茶的精神面对人生风雨,(2)只有用茶顽强,柔韧的精神面对生活里的苦难,生命才会在苦难中散发清香。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成绩分析 篇10

班级:姓名:

同学们,为了保证今后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请务必重视分析本次考试的失分原因,按要求完成试卷分析,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规范考试答卷的行为,向答题习惯要20分。

一、本次考试实得分_____,应得分_____,不该失的分_____,比上次考试多(少)_____,下次考试得分目标_____。

二、请同学们实事求是地对本次考试进行自我总结分析,从成功方面、失分原因来分析:

1.心理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题速度与时间分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审题(具体到每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写与卷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基础知识的掌握(具体到每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开放性与应变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客观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通过分析,我发现在前一阶段时间,我在本学科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后我打算这样来搞好本学科的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纠错:请用红色笔将错题改在试卷上,不会的问题请再提出,大家共同解决。

上一篇:电力公司电工工作内容下一篇:国际生物多样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