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门诊医生

2024-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针灸科门诊医生(精选10篇)

针灸科门诊医生 篇1

1、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与理论提高工作。

2、参与本科会诊、出诊和病例讨论。亲自参与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和治疗。解决科室疑难技术问题。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严格履行告知义务。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的开展基本功训练。帮助下级医师提高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并担任教学。

4、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担任并指导科研,指导年轻医师提高科研能力,组织技术公攻关和科技成果鉴定,撰写学术论文。

5、定期检查病历质量。

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在医疗技术、教学、科研、预防工作上,对本科各岗位医师进行全面的技术指导、业务考核和理论的提高。

2、制定本人及本专业组的工作计划、科研课题的设计,并参加科研及论文的书写,按期总结汇报;向科主任提出有关科学发展、专业设置及人员培训等意见。

3、参加医院专家门诊、普通门诊及院内外会诊工作。

4、指导和培养下级医师做好各项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工作,并担任一定的教学任务。

5、协助科主任进行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医德医风建设,完成科主任下达的各项医疗数量和质量指标。

6、副主任医师按照以上规定执行。

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

2、参加和指导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3、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医疗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4、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主持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

5、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遵守并督促下级医师贯彻包括处方、入院、会诊、转科,病案书写、医疗统计、首诊负责、传染病报告等在内的各项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6、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撰写学术论文。

7、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

8、在本院医生较少的情况下,要兼做一部分下级医师的工作。

住院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工作,按照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负责一定数量病人的医疗工作,参加一线值班工作,做好交班工作。

2、对病人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及时登记谈话记录。

3、及时书写病历,检查和修改实习医师的病历记录,完成一定临床带教工作。

4、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人病情的变化,提出需要转科或出院的意见。

5、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实习和进修医生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6、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定期参加院内和院外培训讲座、学习班等,参加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

实习医师职责

1、应按照实习大纲和实习计划的要求,完成医院临床实习任务,以巩固和丰富医学理论知识,掌握最基本的医疗技能,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工作能力。

2、应主动参加所在医院组织的政治学习和各项政治活动。

3、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服从所在实习医院的领导,尊重各级各类医师、护士及其它工作人员。同学之间应相互关爱,并注重搞好兄弟院校实习医师之间的关系。

4、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树立良好的医德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对病人或其家属的馈赠一律婉言谢绝。

5、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参加门诊、急诊及值班等工作。在工作中要服从上级医师的统一安排。

6、在工作和学习中:必须谦虚谨慎,踏实细致,刻苦钻研,循序渐进,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良好学风;反对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单纯追求技术操作,忽视基础训练的倾向。

7、男同学检查女病人时,必须要有护士或第三者在场。

8、遇危重病人急诊入院时,应立即去病房,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对病人认真检查,及时处理。实习医师对重危病人不但负有医疗任务,还应学会护理、特别护理的基本功,养成对重危病人关注的习惯,掌握观察病情的特点,以防突变。遇有病情突变情况应立即向上级医生报告,并要学会处理。

9、根据病情需要,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填写各种化验单、特殊检查申请单、会诊单、转科记录等医疗文件。陪同病人进行各种检查,如CT、超声、心电图等。保持病历资料的清晰完整,各种检查报告单要按规定及时整理。

10、实习医师在实习期间,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手段用病人的名义开药。不得以工作之便提供特殊服务。

11、实习医生因病因事不能上班者,要按规定办理请假手续。针灸推拿科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执行医院休、请假、奖金发放等制度,工作时间不准擅自离岗、吸烟、打闹、喧哗。

2、对伤残病人,行动困难或卧床患者,应坚持床边会诊及治疗,急病人之所急,帮病人所需,以极大的爱心,最大限度的帮助他们恢复身心健康。

3、坚持周会制度,贯彻医院工作方针。科室工作,每月有总结、有计划。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拒收红包,不开大处方,不期瞒病人。加强科室各室间的协作。同志间的团结,以大局为重,不搞小团体。

4、坚持专业学习制度,每日组织业务交流,专人主讲,提出新问题,总结新方法,制定新的操作方案,以患者为本,不断提高科室医技人员业务水平。

5、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消除火、电隐患,各治疗室明确责任人,出现意外事故,按医院奖惩条例追究当事人和责任人的责任。

针灸室工作制度

1、严格无菌操作,针具必须严密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凡留针治疗者,术者不得离开岗位,注意观察病员变化,取针时注意防止遗漏、断针。采用措施预防晕针、滞针和断针,如有发生迅速处理。使用电针时,应首先检查机器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并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强度,治疗完毕后将开关关闭,输出扭到零位。

2、针灸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解剖部位,防止发生意外。

3、对初次接受针灸的患者,如情绪紧张时,要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疑虑,争取患者积极配合。

4、针灸室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应诊病人,做好门诊病历及就诊登记,建立治疗观察卡。定期分析总结本科前五位病种的针灸治疗效果,不断改进提高针灸治疗效果。

5、针灸室外作人员应坚持岗位学习和临床科研,定期参加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6、针灸室工作人员上班时,严禁在工作室内吸烟和喧哗。

推拿室工作制度

1、凡需推拿治疗的病人,需经推拿室医生详细检查病情并根据病员的体质强弱、老幼、性别、肥瘦等不同情况选择推拿部位及手法后,选好适当的体位,让病人暴露治疗部位,术者应按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慢到快的原则进行施术治疗。

2、在对异性病员推拿时,治疗部位暴露要适当,在进行治疗时要严肃认真,不得与病人开玩笑、聊天等。

3、在治疗室推拿时,术者要文明施术,选用手法要得当,不得为省力用肘部或脚跟等粗暴手法,更不能敷衍了事。

4、在保健性推拿时,病人应穿背心、裤衩、盖好按摩大单后可从上而下,先背后腹,先上肢后下肢,先舒盘扣点穴的原则进行施术。

5、推拿医生应坚持不懈的练功,不断提高推拿技术,真正达到有力、持久、均匀、深透的手法要求。

6、推拿医生在治疗后应及时洗手,注意清洁卫生。

针灸科门诊医生 篇2

1 合理制订教学计划, 做到因材施教

我校选用的是全国中等中医药教育规划教材《针灸学》 (2002年8月, 第1版) 。这本教材包括了针灸学的基本理论 (经络和腧穴) 刺灸和治疗方法, 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时间为76学时, 而我校实际教学时间为38学时 (乡医学员是利用周六、周日来校上课) , 课时较少, 而所讲授的内容却要面面俱到, 尤其面对乡村医生这个特殊群体, 这无疑为针灸学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认真学习教学大纲, 深入钻研, 明确各章节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明确所授课程的目的是使乡医学员能够运用针灸预防及治疗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要增加实践训练, 提高乡医学员的动手能力, 以培养其针灸实用技能, 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医疗工作。其次教师要结合本校实际教学情况对教材进行删繁就简, 采取的办法是:经络部分少讲, 主要突出十四经的大致循行路线及病证;腧穴部分主要教会乡医学员掌握腧穴的各种定位方法及重点学习近80个腧穴;重点掌握各种刺灸方法;在讲授针灸治疗部分时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对针灸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的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 (如扭伤、落枕、肩周炎、颈椎病、中风后遗症、腰痛、胃脘痛、痛经等) 应重点讲授并补充新知识、新治疗方法。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应注重对乡医学员的实践操作训练。

2 改革教学手段, 采用多种形式教学

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要求, 因此, 根据针灸学教学的特点, 教师应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 激发乡医学员的学习热情, 强调对其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以充分调动乡医学员的思维能动性。

2.1 活化课堂理论教学

虽然乡医学员与普通中专学生相比, 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但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培训, 基础理论知识比较薄弱, 因此在强调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同时, 也不能忽略对他们的理论教学, 在课时安排上理论课时应占总课时的2/3。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开发智能的主要途径, 而针灸学具有内容较多且抽象、理论性强的特点, 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注意语言要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讲解精炼, 还要尽可能用当地的俗语来阐述深奥的中医理论, 少使用一些古汉语及华丽词汇, 这样乡医学员会感觉教师是他们中的一员, 而不会因为语言障碍影响教学效果。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通过板书设计、模型、挂图、多媒体等辅助教具来突出教学重点, 只有讲示结合才能达到较好效果。

2.1.1 经络部分的讲解

先用多媒体动态图像展示经络的循行路线, 然后教师一边口述一边在身体 (教师或学生) 上划出经络的大致循行路线, 同时要求乡医学员一起在体表划线, 在这里不必强调经络详细的循行路线, 这样乡医学员对经络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又有一定的理性认识。

2.1.2 腧穴部分的讲解

这部分的讲解重点在腧穴的定位方法及常用穴 (80余穴) 的定位、主治、操作知识要点上。如足太阳膀胱经上分布的腧穴是最多的 (67个) , 按教学大纲的要求需要掌握的背俞穴及膝关节以下的穴位近30个, 要在2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是非常困难的, 因而需要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通过图像、声音、三维动画以及文字等多种媒体视听效果, 配合教师的现场讲授, 使教学方式丰富多彩且教师的讲授富有感染力, 这样教师在讲授时比较容易, 学生也易于理解和记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对背俞穴的定位关键是定出肩胛下角对应的第7胸椎及髂嵴对应的第4腰椎, 只要乡医学员抓住这2个重点解剖标志就很容易定出背俞穴及背部其他穴位的位置, 从而能够完成课后自学, 节约授课时间。在授课方式上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点穴练习, 在课堂结束前15分钟教师先在一名乡医学员背部定出较难掌握的穴位, 然后乡医学员两人一组依样定位, 教师巡查;对于位置难记的穴位, 可采用歌诀形式帮助记忆, 如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可以编成“一大杼二风门, 三肺四厥五心俞, 六督七膈八没得, 九肝十胆十一脾, 十二胃十三三焦十四肾, 气大关小膀中白” (数字为椎体数) 这样的歌诀。

2.1.3 腧穴主治的讲解

采取启发引导的方法, 以穴名为中心、以所属经脉为基础, 以所联系脏腑的生理及病理现象, 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归纳穴位的功效、主治, 然后教师系统讲解原理、理顺思路, 再结合实际病案的治疗方法和经验使乡医学员加深记忆。2.1.4针灸治疗部分的讲解有少数乡医学员可能有治疗体验, 但主要是根据“以痛为腧”的原则进行选穴, 而不能完成配穴操作, 因此对针灸治疗部分的讲授重点要让学生掌握配穴及选穴原则。在病证内容上重点讲授农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 同时注意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若与其他学科有重复的内容, 在授课时应注意突出重、难点。如“中风病证”一节已在中医内科学中学习过, 因此在病因病理及临床症状中就一点而过或采取启发式提问进行学习, 而该内容的学习重点在针灸的治疗配穴方面, 教师同时要补充新知识, 增加临床上的一些针灸新型疗法, 及时把本学科的科研新成果、新进展反馈给乡医学员, 以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2 鼓励乡医学员动手做, 培养其研究意识

针灸学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 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乡医学员掌握临床所必需的针灸操作技能和相应的理论知识。针灸理论是基础, 但动手操作是关键, 因此实验课的重点主要是腧穴的定位及掌握各种刺灸操作。因此在有限的课时内实验及实践课应占总学时的1/3。刺灸法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在教材的中篇, 但如果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间短、练习少, 显然难以完成使乡医学员掌握各种常用刺灸操作方法的教学任务,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让乡医学员学习练针方法, 使对乡医学员动手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针灸教学的始终。在实验教学中, 以“人”为主要模型, 并结合多媒体人体点穴图, 针灸穴位挂图, 人体结构模型进行教学。强调以乡医学员为主体, 教师在实验课堂教学中充当指导者、把关者的原则, 把更多的时间交给乡医学员。如可先选出成绩优秀的乡医学员或有针刺操作经验的乡医学员为组长, 教会他们准确地对较难穴位进行取穴、针刺等的操作练习, 然后让其回到各小组中, 将学到的方法依样传授给组员,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巡回检查或辅导, 纠正乡医学员在操作中出现的错误, 并就难点穴位进行抽查 (为了弥补时间的不足, 先让其他乡医学员对一些较易掌握的穴位进行取穴、针刺练习) 。乡医学员在点穴练习的过程中, 可参考使用上述实验模型。乡医学员点穴练习完毕后, 教师进行总结, 就点穴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 让乡医学员把新学的穴位与已学过的穴位进行比较归纳, 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这样不但教师教得轻松, 也使乡医学员容易掌握。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 百见不如一试。教师应鼓励乡医学员自己练针或互相练针, 亲自体会针灸感应现象。这样既使乡医学员获得了针刺的感性认识, 又培养了其在刺灸操作时应具有的责任感, 加深了对穴位的认识和掌握。由于有了自己动手的机会, 乡医学员的自信心、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很大提高。我校乡医班学员是周末上课, 其他时间他们还要在乡村医疗站工作, 因此我们可以鼓励一些操作技能较好的学员在工作中对一些用针灸治疗效果显著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进行治疗, 之后把针灸治疗的效果及体验反馈给其他学员并进行交流, 这样既提高了乡医学员的实践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尽可能安排乡医学员利用课后时间进行临床见习, 以进一步提高其实践能力。

作为乡医班教师, 不能仅限于对教材中文字的讲解, 狭隘地认为乡医班学员只获得一些简单的知识就行了, 而应不断学习新知识, 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不断深入临床、社区、农村进行学习并了解针灸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情况, 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摸索出一套适合乡村医生的教学方法, 才能对其进行指导。要充分把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才能让乡医学员抓住学习重点, 为其今后的农村卫生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型医疗体系建设的进程。蒉

摘要:通过深入临床、社区、农村学习和了解, 从乡村医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出发, 结合针灸学的教学实践, 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笔者在改进课堂教学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尝试, 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 激发乡医学员的学习热情, 强调对其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摸索出一套适合乡村医生的教学方法。

针灸科门诊医生 篇3

提到《杏仁医生》,我们就不得不提到“看处方”这个针对患者的健康互助平台。正是由于有了“看处方”的经验积累,《杏仁医生》才能应运而生。

作为“看处方”平台的联合创始人兼CEO,沈扬的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是澳大利亚公立医院的临床医生和澳洲皇家海军军医,既参与过维和部队,也在悉尼奥运会的反恐行动中工作过。除此之外,他还担任过西门子医疗信息服务业务发展总经理、iSoft集团亚太区解决方案和临床总监,以及和睦家医院副总经理。正是由于常年在医疗行业的从业经历,让沈扬在医疗信息领域对业务扩展、销售、运营、产品管理和研发有着深厚的理解。

在来到中国之后,凭借自己的独特理解,沈扬创办了“看处方”平台,帮助患者利用互联网以更好的方式解决医疗问题。可是,在“看处方”的运营过程中,沈扬发现由于国内和国外大环境的差异,国内患者似乎对自己的治疗方案了解并不多,也不太愿意分享相关经验。而且,对于国内患者而言,一个好医生远远比一个最佳的治疗方案看起来更靠谱,而找到好医生正好就是“看处方”的薄弱环节。于是,沈扬开始酝酿改变,策划推出一款新产品来补强自己的产品线。

要推出一款什么样的产品呢?沈扬很快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医生。医生最熟悉疾病,也对各种患者最为了解。以医生为切入点,让医生自主的对患者进行选择,并对一些需要长期跟进的患者持续关注,反而能提高医疗的效率。于是,经过大半年的酝酿,“看处方”团队在今年9月推出了国内首款以医生为主导的移动医疗跨平台APP《杏仁医生》。

让患者对医生更信任

打开《杏仁医生》,或许很多人都会感觉奇怪,因为和市面上的所有医疗APP不同的是,这款APP看上去并不是给患者使用的。的确,这款APP针对的用户并不是普通的患者,而是为患者解决病痛的医生们。

在实际使用中,《杏仁医生》相当于一个集成了诸多功能的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平台。医生可以在《杏仁医生》上解答患者遇到的问题,对已经诊疗过的患者进行随访,对自己手下的患者进行管理,安排自己的行程,和其他医生交流意见,甚至可以经过简单设置提醒自己的患者按时吃药等。而患者则通过《微信》平台与医生进行交流,不仅免去了单独安装APP的麻烦,也让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性延伸到了医疗领域。

为什么要采用这样模式?十几岁起就开始接受西方医学教育和训练的沈扬说:“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应该是人与人的关系,医生本来想看的不是一个病,而是一个人。患者需要医生的,不是‘我提一个问题你回答一个问题’,而是对自己真正的关注和全盘的考虑。”可在国内现行的医疗体制之下,普通患者对医生的感情非常复杂纠结。无数的医疗事件和媒体宣传让患者对医生充满了不信任,他们不相信医生在为他们做最好的决定,因为听说医生都是为了拿回扣。给医生塞红包这种普遍行为就是患者这种不信任最好的注解,一个小小的红包承载的是患者希望医生能对自己的病情更上心。曾经有人做过统计,医生对患者只需要“表现出”多关注一点点,患者对医生的治疗方案的信任度会从26%上升到83%,这和医生的职称、头衔以及治疗方案没有关系,仅仅是沟通上的一点点区别。

毕竟医疗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关系患者的健康甚至生死。从目前的网络医疗来看,大部分都局限于单纯的线上沟通。可是医生在没有和患者进行接触的情况下,只能做出一些低质量的问答,这样的问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看诊。而《杏仁医生》的医生和患者在线上沟通之前都曾有过线下接触的经历,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有一定了解,这就让线上的沟通更有效率。同时,这种类似私人门诊的操作方式也可以加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与理解,让医生通过APP对患者进行更多的关注,以便改善医患关系。而随着医患关系的不断改善,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和依赖性也在不断提升。而医生也在为自己的患者提供更好治疗方案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着自己的名气、口碑、影响力和收入,打下个人品牌基础,并最终实现“患者跟着医生”走的粉丝经济,从而实现一个双赢的效果。

医生多点执业松绑,未来大有可为

目前,已经有几千名医生入驻了《杏仁医生》。而沈扬也惊喜地发现,在这个虚拟平台上,医生的行为在发生转变,他们也带动着患者的行为观念发生变化。沈扬说:“在杏仁医生虚拟平台上的环境,也就是欧美发达国家现在的现实环境”。

针灸科门诊医生 篇4

陈能太①

郑文俊①

施高瞻①

关键词

数字化医院

门诊医生工作站

门诊流程改造

摘要

江门市中心医院结合数字化医院建设开展以门诊医生工作站为核心的门诊流程改造,充分发挥了IT技术的优势,门诊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作者阐述了门诊医生工作站与门诊流程改造的关系及门诊流程设计的技术环境,介绍了门诊各流程相关系统主要功能,讨论了改善就诊环境对提高病人满意度的重要性。1背景

我院年门诊量110多万人次,早在1997年就建立了比较完善的HIS,门诊挂号、收费、发药实行了计算机管理。虽然这一次工作方式的变革,在相关环节收到一些效果,但是“一长一短”(挂号、收费、发药、检验、检查、治疗、就诊等候时间长,就诊时间短),退方退费多,患者理怨多的现象仍没有解决。分析原因,一是多年沿袭下来的就诊流程没有改变,就诊环节没有减少,二是除挂号、收费、发药外的其它环节仍是手工,各个环节没有形成信息共享的整体,信息(单据)传递仍是人工,收费仍由收费员录入处方,效率提高有限;三是医生手写的处方难认,药品和检查、检验项目名称不统一,造成收费错误较多;四是没有配套服务设施。

2003年下半年我院开始了一体化数字医院建设,主要体现在一体化方法、一体化技术、一体化产品和全院信息高度共享的一体化应用系统。2004年年底基本完成了包括临床信息系统在内的主要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建设,实现了建设的高效率和高性价比。我院被列为广东省信息化示范单位,被推荐为卫生部数字化试点示范医院。在门诊方而,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以数字平台为手段、以门诊医生工作站为核心、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目的的门诊流程改造。近三年的运行证明,数字平台是解决门诊“七长一短”的理想平台。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医院的有限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患者就诊平均在院时间减少了16分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 以门诊医生土作站为核心的门诊流程改造

2.1 流程设计的技术环境

门诊流程是指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全过程。门诊流程设计的宗旨是: 减少患者在门诊停留时间;从患者角度设计就诊过程;简化门诊流程的各环节,以达到管理科学,提高门诊整体服务水平。从我院及其它诸多医院门诊流程改造的实践看,可以减少、合并的环节并不多,解决“七长一短”的关键是进行整个流程的数字化。充分利用数字平台的信息共亨、辅助支持和网络化传递等优势,避兔重复录入,提高各环节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发生,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整个门诊流程包括了挂号、收费、就诊、发药、检验、检查、治疗七个环节,相关系统包括挂号、发卡、分诊、候诊指示、门诊医生工作站、收费、医保、门诊西药房、急诊药房、门诊中药房、发药指示、门诊注射室、急诊注射室、检验、全院PACS等系统,其中医生的诊疗是中心环节,其它各环节都是为了辅助医生完成诊疗行为而设计的。因此,门诊医生工作站是门诊信息流的关键结点和连通的桥梁(如图1),只有实现了门诊医生工作站的数字化和各环节-相关系统的一体化,才能使整个门诊大系统运行顺畅。

2.2 流程和相关系统主要功能

2.2.1 挂号和发卡

我院实施了门诊、住院、体检“一卡通”的就诊卡,患者初次来院时需挂号并领卡,若再次来院则不需挂号,直接到分诊台,也可直接到诊室就诊,大大减少了挂号高峰期的排队现象;鼓励患者通过电话、互联网提前挂号,分散患者来院时间;挂号费在收费时一同收取。

随着持卡患者的不断累积,挂号排队问题得到很好解决,以前挂号一般需要10分钟,现在持卡患者是零时间等待。挂号点由以前6个减少为3个,将减少的挂号点改成收费点,直接缩短了交费时间。

就诊卡是患者基本信息的索引,为各环节提供了可靠的患者基本信息,是提高各环节效率的基础环节。

2.2.2 分诊

护士分诊台、医生工作站和分诊LED屏三者相联,实现患者、分诊、医生三者的沟通和互动。患者根据导诊屏上显示的在班医生及其候诊人数选择医生,分诊台通过刷卡将患者分给医生并排队,患者在候诊椅上等候分诊屏提示信息,医生按自己的排队患者的先后顺序叫号,叫号信息通过导诊屏提示患者,患者根据提示到诊室就诊,患者诊后信息即自动从分诊屏上消失。患者、分诊、医生三者的沟通和互动保证了诊室中“一医—患”,患者可以放心地向医生陈述病情,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患者隐私。

2.2.3 就诊

门诊医生工作站是医生的工作平台,医生在这个平台上完成日常工作和方便快捷地得到相关咨询。查询自己的候诊患者,点击叫号,开处方,写检查申请,调阅患者以前的处方,调阅住院、门诊、体检病历,调阅检查、检验报告及影像,法定传染病、发热及呼吸道疾病报告卡填报等。平台可自动为医生提供以下几方而辅助支持: 一是提供权威的在线药品咨询,包括配伍禁忌、不良反应、作用、用途、剂量、禁忌症、注意事项等,保证合理用药;二是提供医疗保险信息;三是处方费用信息;四是病历模板和处方模板,包括常用项目、处方模板、病历模板、申请模板的定义和使用;五是避免违规,我院将《处方管理办法》和我院的有关规定融入系统之中,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处方超过7天用量必须说明原因,3岁以下小孩注明体重,门诊处方必须填写诊断、地址,一张处方不能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不能使用自己无权使用的抗生素(我院将抗生素分为三级,不同级别的医生使用的抗生素不同),无麻醉处方权不能开麻醉处方等,系统强制医生执行这些法规和制度。

医生有了这样一个操作简便、信息获取快捷而全面、融入管理规章、辅助支持功能丰富的工作平台,完全避免了手工书写,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使处方规范化、标准化,减少了收费、发药等环节差错的发生,管理部门也不会因为管理制度不能落实而烦恼。

如果收治患者住院,门诊医生还可立即启动住院医生工作站进行写病历、开医嘱等。2.2.4 收费

收费员通过刷卡或输入流水号直接调出医生录入的处方,即刻完成收费。因处方由医生亲自录入和审核,彻底解决了因处方难认或收费录入错误而造成的收费差错。收费前屏有处方金额、交钱数、找回数、取药窗口等提示。如有检验项目,则同时自动打印出检验申请条码单(收费站带有两台打印机),单上有检验标本留取方法、取结果时间等说明,患者凭此抽血或留取标本,还可用于检验报告单的自助打印。如是医保患者,系统实时连接医保前置机,即刻完成医保相关处理。

2.2.5 发药

为分流患者,我院门诊按楼层设了四个药房,处方收费后自动传到指定药房并自动打印出摆药单,后台摆药,前台发药,并在发药屏上提示患者。系统权衡各发药窗口的发药总处方数和当前等待发药处方数自动分配处方。以前是“人等药”,现在是“药等人”,病人满意度大为提高。

2.2.6 检验

检验采用联机数据自动采集,加快了发报告速度,一般临检项目即到即做,生化项目一般可在40分钟内发报告。检验报告审核完成后医生即可在自己的工作站上查到报告,患者凭交费时打印的检验条码单自助打印检验报告。检验速度的加快,使患者在医院的停留时间大为减少。

2.2.7 检查

全院所有检查均实施PACS,包括CT, NIR, DR, CR, DSA,ECT, B超、彩超、胃镜、肠镜等38台设备,不能采集的设备(如脑电图等)实行了申请和报告的电子化。放射科的数字化设备照片后即刻可阅片和发报告,减少了冲洗片环节,加之报告模板的支持,报告时间大大缩短。不需预约,随到随做。系统还支持疑难病例的追踪,医生先对疑难病例作追踪标记,以后与“金标准”(如病理、CT、MR等)对比,有利于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2.2.8 治疗

在门诊建立了小手术室和内窥镜中心,简单的小型手术在门诊完成。若打针输液,在注射室打印出注射单和贴瓶单。2.3减少的环节

对于再次来院患者,减少了挂号环节;医生站输入检查申请时,已选择了准确的项目,不需再次定价,减少了检查项目的定价环节;收费时自动打印检验标签,减少了在标本采集时的标签打印环节。

2.4 改善就诊环境

门诊医生管理制度 篇5

1、无特殊原因,医生不得随意停改诊。

2、需停改诊(各专科必须保证有医生出诊的情况下),必须提前3天填妥停诊申请单,如需替诊者(原则上是同级别或以上的医生才能替诊,并请注明替诊医生姓名与职称)由各专科行政主任签名后,再由门诊部主任审批,然后交到门诊大厅预约中心,并进行登记签收,并签名确认。

3、遇重大抢救或其它紧急原因不能按时出诊的医生,可电话通知门诊部,由门诊部通知预约中心暂停诊,并同时约定出诊时间。因科室工作轮岗需改诊,应提前3天通知门诊部。

4、咨询台护士接到门诊部主任签名的停改诊申请单后,应立即通知已预约的病人,通知相关人员更改电脑资料,及时将停改诊信息通知分诊护士和挂号处。

5、客服中心将每季度统计各科的停改诊情况,反馈给门诊部及各科主任,并在院内网上公布。

电子病历-门诊医生工作站 篇6

1.概述

易迅电子病历门诊医生工作站主要功能就是帮助门诊医生规范、高效的完成日常处方、病历的书写和维护。查阅医院药品信息。完善个人、医院、科室的病历、处方、申请单、诊断模板,操作快捷、方便。

2.功能模块一览表

功能模块 门诊病历书写模块 门诊检查、检验申请单模块

门诊电子处方模块 检查检验报告单浏览模块

门诊转诊模块

历史病历、处方、申请单查询模块

统计报表模块

病历、处方、申请单模板维护模块 门诊挂号、门诊收费、检查检验接口模块

3.分诊叫号

分诊叫号系统是为改善医院传统管理所存在的一些混乱、无序等弊端而开发的。该系统能很好地解决病人在看病中所遇到的排队、等候、拥挤和混乱等现象,保护了病人的隐私权,同时,也给医生专心治病带来了良好的环境。

工作流程:

用户持指引单到分诊台,分诊护士扫描指引单条码登记检查信息。

分诊台根据排队情况打出相应的排队号,病人持排队号在候检区等候。

医生按“下一位”操作,系统会自动呼叫或电子屏字幕通知候检区轮到的候检者前往某号房间、某台设备进行检查。功能特色:

系统能够和其他临床系统进行无缝连接,例如HIS系统

支持多种显示设备,如LED,大屏幕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可多行显示,支持显示广告信息,排队叫号时,显示就诊者号码(或姓名)、诊室等。显示内容可自由排版。

支持自动排队:根据先后顺序自动排队叫号,可急诊优先和人工干预。

可以为诊室的不同状态设置不同的颜色,让护士一目了然,如空闲、忙碌等状态。

对于已经叫号的受检人员,在暂时不符合检查要求时可退回分诊台。

可以方便的修改病人状态。

可以设定语音叫号重复次数。

诊室可以查看叫号列表、选叫受检人员,并可以将叫号受检人员自动设置为当前受检人员,可以通过设置不使用此功能。候诊病人分诊界面

诊室候诊队列界面

4.门诊病历编辑

该功能主要帮助医生实现病历的书写,全仿真式的书写界面,全WORD式的编辑风格,可以调出以前保存的模板样式,也可以将病历保存为模板供以后用。

支持多种病历模板录入方式,医生基本不需要打字。

支持病历内容以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描述和存储。

支持即时动态医用词库模版,简化信息输入方式。

比WORD更方便的病历书写方式,图片、表格、排版所见即所得。

符合医生传统书写习惯,且病历内容更有利于临床统计及分析。

对于病历中需填写的检查检验申请及处方信息,可以自动从电子申请单和处方中提取过来,避免多次录入的繁琐。

可以根据医院情况支持直接打印和套打病历方式,简单方便。

门诊病历书写界面

使用病历模板录入界面

使用病历子模板录入界面

5.开检查、检验申请单

该功能主要帮助医生完成各种申请单的书写工作,可以通过维护好的模板自动调出

可通过预设好的申请单模板直接选取,无需录入即可生成电子申请单。

也可以通过拼音简码直接添加需要申请的项目。

生成的电子申请单项目将自动传送到收费处和检查检验科室。

如果需要打印申请单,可根据医院现有的申请单格式进行打印并带有条码识别信息。

开完的申请单信息可自动填入到病历中无需二次录入。申请单编辑界面

申请单预览界面

6.检查检验报告查看

如果系统与LIS、PACS系统已做接口并数据已经生成,医生可以自动查询病人检查结果

7.门诊开处方 该功能主要帮助医生完成处方的书写工作,全仿真式界面,处方类型多样:分普通处方、医保处方、儿童处方、毒麻处方、急诊处方等。自动判断药房库存,可以根据事先维护好的处方模板快速书写,自动计算药品费用。主要功能特点:

可根据不同的处方类别设定不同的处方编辑模式。

通过医生开出的电子处方,以及在开处方时和现有的药房库存管理相结合,能避免病人在收费处和医生之间的往返次数,例如:划价时,出现病人钱带的不够、药房没有处方中的药品等情况,病人就要到医生处重新改处方再到收费处缴费,要往返多次,使用医生工作站后,医生直接就能判断出药房有没有药品,并能自动计算出处方的价钱,减少了病人的往返。

医生开出的处方,直接传递给收费处和药房,不用病人拿处方进行划价,避免出现跑方的情况,能提高医院的药品收益。

对医生开除的处方,能进行有效金额限制,避免出现高价处方,能随时统计医生开出单个药品的数量,医生开出所有药品的名称和数量,统计单个药品所有医生开出的数量,对医务科可以对医生开出的药品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处方编辑界面

处方预览界面

普通处方预览界面

医保处方预览界面

儿童处方预览界面

8.历史病历查询

9.门诊转诊模块

10.统计分析 门诊日报表:

病人随访记录表

11.病历模板设计

全仿真式的编辑风格,WORD式的操作界面,用户可以自定义维护本院的门诊病历格式 病历封面设计界面

12.处方模板维护

该功能主要帮助医生维护处方模板,类型分全院、科室与个人,可维护不同处方类型

13.申请单模板维护 用户可以维护各种类型的申请单,如检查、检验、治疗,维护的越明细,开申请单的时候越方便,可以通过医院的收费项目自由组合

14.诊断模板维护

该功能主要是帮助医生通过ICD10M维护诊断模板

15.用户组设定

该功能主要用于维护系统中的用户组。用于分配权限

15.用户组设定

该功能主要用于维护系统中的用户组。用于分配权限

16.用户组成员设定 该功能主要用于根据系统中的工作人员,给工作人员分配用户组权限

17.权限设定

针灸科门诊医生 篇7

1 系统环境

我院系统采用星形网络拓扑结构,主数据库服务器采用惠普585系列,数据库采用oracle9i,编程工具为powerbuild 6.5。

2 系统主要功能

2.1 门诊病历

门诊医生站系统为每个患者的每次就诊建立门急诊病历,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通过输入法和病历模板等手段把患者的主诉及病况保存到电脑中。门诊主要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初诊病史、既往史等,医生还可以使用已有的病历模板或自己创建病历模板为以后的书写提供方便。

2.2 电子处方

分为开立处方和查询处方。开立处方又分为西药、成药、草药三种,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为医生处方的录入提供多种方式:医生可以逐条录入,也可以选择使用已定义的套餐方式录入,还可以复制以往处方的方式。尤其是最后一种,大大方便了医生。门诊医生站系统还为医生提供了一些常用的功能,自动提示药品的基本信息,药品的库存和供应情况,显示药品价格、规格和分装规格,并自动检查药品的配伍禁忌等。医生可以根据提示的价格、不良反应等信息征求患者意见,如果患者不接受或配伍检查提示为不合理处方时,医生可以立即修改处方。该功能的提供使医生从繁重的记忆中脱离出来。

2.3 查询功能

系统提供了各种丰富的查询功能。诊疗日志:可以查询当前就诊病人及待诊病人信息;门诊日志:可以提取就诊病人的即往史及以前处方信息;药品字典:对所有药品字典信息进行查询;配互禁忌:可以对所有药品的配伍禁忌设置进行管理、添加;处方打印:可以打印病人当前处方(不顾一般该功能放在导医台统一管理);医生工作量:可以对该当前医生的一天工作量进行精确的统计。

2.4 常用维护

医嘱套餐定义与维护:对组套名称进行录入维护的管理,医生可以自由定制自己输液套餐;用药频次维护:对药品的用药频次进行设置维护的管理;给药方式维护:对药品的给药方式进行设置维护的管理;给药方式、收费项目对照维护:对药品的给药方式进行附加医疗收费设置维护的管理;药品常用方法维护:对所有药品的常用方法进行设置维护的管理。

3 系统应用体会

3.1 系统成功应用经验

医生站运行需要领导支持、部门配合、培训到位。应用的好坏与领导支持、各科主任的配合、以及计算机中心的培训是最重要环节。因为毕竟叫医生从手工开处方向电脑开处方的转变,不仅仅是操作流程的改变,更主要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如果没有一个强大从上而下的氛围,推行起来的阻力是可想而知,使用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同时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尽量考虑系统的操作性和简易性,在投入使用的时候,考虑大家电脑水平的参次不齐,我们采取手工处方与电子处方并行使用,但使用最终期限为三个月。到现在投入运行了已经二年,对我院门诊业务的改进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极大地改善了我院的服务质量和社会形象。

3.2 系统应用成效

1)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的应用,减轻了医生书写病历的工作量,提高了开方的准确性,使医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病人交流;

2)在病人就诊的同时,就让其准确的了解即将产生各项门诊医药费用信息;

3)为门诊科室和医生个人的成本核算提供原始数据,为医院领导的决策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马锡坤,吴艳君.病房护士工作站系统的应用[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4):32-33.

门诊中医科医生岗位职责 篇8

1.贯彻执行中医管理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遵守门诊医师负责制度,工作认真,保证诊治质量,尽量缩短候诊时间。

3.热情接待患者,根据主诉重点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或重点的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迅速处理。

4.根据门诊条件及病情需要决定检验项目及治疗方法,并交代清楚注意事项,采用特殊疗法时,务必掌握好适应症和禁忌症。

5.遇有疑难或不能处理的疾病,或两次复诊尚未确诊者,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或邀请会诊,并给与适当的治疗。

6.检查患者前、后应洗手,发现传染病时按消毒隔离常规处理,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

7.注意保护性医疗,对某些预后不良的疾病,避免对患者直接说明,可向其家属或组织详细交代病情及预后。

8.对科室药品、仪器设备根据需要提出添置申请。

门诊医生工作站管理条例 篇9

为进一步加强门诊医生工作站电脑的管理,确保无纸化处方推行工作的顺利实施,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各科室门诊医生工作站电脑由各科主任指定专人负责日常保管。

二、门诊医生工作站电脑程序由计算机中心统一负责安装、维护、调试。内部程序出现问题,科室应及时报告门诊办公室和计算机中心,由计算机中心派专人进行检修。

三、医生工作站电脑为门诊诊疗专用,不得挪作他用。一经发现有违规他用,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四、任何科室及个人不得擅自改动、添加医生工作站电脑内部所设定程序。凡发现私自安装、改动医生工作站电脑内部程序,影响门诊正常诊疗工作开展,造成不良后果的,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针灸科门诊医生 篇10

关键词:2型糖尿病,家庭医生制,预约门诊,管理模式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对糖尿病的防治是家庭医生的主要工作之一。而糖尿病治疗是一项长期而不断调整的管理过程,除了合理治疗外,更需要病人对疾病有深入的了解和正确的认知,并采取有利于自身康复的健康行为[1]。上海市自2011年起就大力推进家庭医生制服务[2],以签约式服务为基础,根据居民的服务需求和家庭医生的服务能力,逐步构建长期稳定的“伙伴”式关系[3]。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是以家庭医生作为责任主体的基本服务范畴,其承担信息管理、知识传递、行为干预、服务指引和健康管理等全方位、综合的服务要求,非常适用于社区慢性病管理。预约门诊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的一项内容,与家庭医生签约后,签约管理对象可享受预约门诊优先诊疗、健康咨询和慢性病管理服务。

本研究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础上,对干预组家庭医生和助理开展糖尿病管理知识培训,规范家庭医生预约门诊时的糖尿病管理,提高家庭医生助理的糖尿病管理能力,充分调动社区资源,以期更有效地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血糖和血压控制及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探索在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背景下,在预约门诊进行糖尿病慢性病管理的实施效果和可行性,以期找到一种规范、实用、有效和经济的糖尿病管理模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均来自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入选标准:必须是在本社区居住6个月以上、18周岁以上的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并已纳入社区2型糖尿病慢性病管理。将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对象进行整群分组,以符合入选标准的虹桥全科团队已签约家庭医生的2型糖尿病管理对象为干预组(152人),社区内另外两个全科团队中的2型糖尿病签约管理对象为对照组(118人),按照上海市2型糖尿病随访管理规范进行管理。

1.2 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检索中的糖尿病防治知识调查[4,5]和糖尿病足诊治指南中的调查问卷内容和知识要点,自制糖尿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内容,如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旨在控制总体研究状况。

1.2.1 干预方案:

(1)预约门诊:每两周1次,由干预对象主动与签约家庭医生预约糖尿病门诊时间,或由经过糖尿病管理培训的家庭医生助理电话为其预约糖尿病门诊时间,以保证干预组2型糖尿病签约管理对象与家庭医生的预约诊疗时间。家庭医生的糖尿病预约门诊主要提供一对一的糖尿病医疗咨询、健康宣教、饮食建议和运动指导。具体内容根据研究对象的健康需求进行适当调整,使干预对象获得更全面的糖尿病综合管理。(2)健康自测: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康自测小屋的资源,由家庭医生根据干预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家庭医生助理协助其进行免费健康自测项目,如血糖自测、外周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1.2.2 社区实践:

以培养自我健康管理技能和树立健康行为习惯为目的,安排一系列足部护理知识讲座和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将干预组152名干预对象分为6个组。具体措施:⑴每月1次由家庭医生和助理组织研究对象参加,根据研究对象的需求共同定制由同仁医院血管外科、营养科和内分泌科专家主讲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讲座。⑵每月1次由家庭医生和助理主持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具体内容包括饮食指导、养生操教导、血糖仪的使用指导和胰岛素笔的正确使用等主题活动。⑶每季度开展一次糖尿病饮食烹饪比赛和养生操比赛,增加干预对象的互动,体现群体干预,同时验证糖尿病知识指导的效果。

1.3 评价指标

本研究选择适合社区的糖化血红蛋白值、血压、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糖尿病自我管理技巧和自我效能评价作为预约门诊干预有效性的主要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组与对照组基本信息比较

由表1的χ2检验结果可知,干预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人口学特征基本信息、伴发高血压和吸烟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与干预组在伴发高胆固醇血症、饮酒方面比较(χ2=15.891、5.780,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间的高胆固醇血症、饮酒者比例不同,但因饮酒与高胆固醇血症对干预影响不大,故暂不考虑排除。

2.2 研究对象总体健康状况评估

2.2.1 研究对象干预前总体健康状况:

由研究对象总体健康状况调查t检验结果可知,干预组与对照组基线的糖化血红蛋白值、身高、体重、血压(高压)和血压(低压)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2 干预组干预前后总体健康状况比较:

由干预组干预前后总体健康状况t检验结果可知,干预组基线与干预组干预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比较,t值分别为3.419、3.177,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干预组干预随访6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收缩压低于干预组基线,经过干预后血压、血糖控制较干预前良好,见表3。

2.2.3 干预组与对照组随访6个月后总体健康状况比较:

由干预组与对照组随访6个月后总体健康状况t检验结果可知,两组干预随访6个月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收缩压比较,t值分别为-2.048、-3.014,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照组干预随访6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收缩压高于干预组,对照组血压、血糖控制不如干预组好,见表4。

2.3 两组患者掌握糖尿病防治知识情况比较

2.3.1 干预组基线与对照组基线掌握糖尿病防治知识比较:

干预组基线与对照组基线掌握糖尿病防治知识率分别为38.8%、3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9,P>0.05),说明干预组基线与对照组基线糖尿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无差异。

2.3.2 干预组基线与干预组干预随访6个月后糖尿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掌握糖尿病防治知识率分别为38.8%、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56,P<0.05。说明干预组干预随访6个月后掌握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比例高于干预组基线。

2.3.3 对照组基线与对照组干预随访6个月后糖尿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对照组基线与对照组干预随访6个月后糖尿病防治知识掌握率分别为39.83%、42.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8,P>0.05)。说明还不能认为对照组基线与对照组干预随访6个月后的糖尿病防治知识掌握比较有差异。

2.3.4 两组干预随访6个月后糖尿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

两组干预随访6个月后糖尿病防治知识掌握率分别为78.9%、4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06,P<0.05)。说明干预组干预随访6个月后糖尿病防治知识掌握比例高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后。

2.4 定性评价结果

本次定性评价共进行7个焦点组访谈,共计56人。其中研究对象组6个,48人;社区家庭医生组1个,8人;病人组男性21人,女性27人,平均年龄(63.4±8.0)岁,访谈对象均按要求参加全部6次完整的干预活动。全科医生组男性1人,女性7人,平均年龄(32.25±3.1)岁。

2.5 参加家庭医生糖尿病预约门诊的收获

通过分析总结研究对象的访谈文稿发现,2型糖尿病签约管理对象参与家庭医生糖尿病预约门诊的收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5.1 观念转变:

多数患者初次得知自己患2型糖尿病后表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类是太紧张,从而导致血糖波动大,难以控制;另一类是毫不在乎,从而导致对治疗措施的依从性不高,血糖控制不良。通过参与群组干预,上述两种观念都发生了转变,大家一致认为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管理好自己的血糖水平,就可以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样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生活。

2.5.2 增长知识:

所有研究对象均表示参加干预活动后增加了糖尿病知识,认识到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尤其是对糖尿病足的认识有了长足的提高。同时,研究对象对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控制血糖其他措施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体会。

2.5.3 糖尿病自我管理技能提高:

自我管理技能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部分,定性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研究对象掌握了糖尿病相关的自我管理技能,包括定期监测血糖、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

2.5.4 行为改变:

当问及“与参加家庭医生糖尿病预约门诊前相比较,你现在有什么新的行为改变”时,绝大多数研究对象都说有行为变化,包括服药依从性增加、规律体育锻炼、饮食控制及戒烟限酒等。

2.6 群组干预的优缺点

综合分析研究对象和家庭医生的访谈文稿结果显示,家庭医生糖尿病预约门诊干预优缺点并存。其优点是门诊时间有保证,医患沟通增加,糖尿病知识的获得有个体针对性,提高了糖尿病管理质量;缺点是患者预约门诊依从性有待提高,单次门诊时间长。

社区家庭医生和助理认为家庭医生糖尿病预约门诊干预增加了病人的知识,既能完成疾控中心要求的随访任务,又能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他们建议增加预约门诊的灵活性和专家团队的多元化。

3 讨论

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医生制预约门诊模式下糖尿病管理模式的有效性,通过对社区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值、血压、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糖尿病自我管理技巧以及自我效能的评价,观察参与干预的研究对象糖尿病管理各项评价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该试点干预研究能够有效地提高参与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技能,促进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改变,加强对糖尿病足危害的认识,增加糖尿病患者保护双足的意识。

本研究在以预约门诊模式为主的健康干预6个月后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血压、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糖尿病自我管理技巧以及自我效能评价与基线和对照组比较发现,随访干预6个月后,干预对象糖尿病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较干预前降低,说明干预对象通过预约门诊干预,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掌握率和配合率明显提高。但患者在体重、外周血管并发症、足部症状发展、预约门诊次数和舒张压有明显改善,可能与干预时间短有关。预约门诊模式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相较于目前开展的糖尿病规范化随访,能更有效地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控制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但家庭医生签约依从性、医疗费用的减轻尚需要时间来证明,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研究在对结果的解释和扩展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由于社区地域的限制,我们并没有对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而是采用以居委为单位的整群分组。因此,有些因素,如婚姻状况、家庭支持、经济能力等方面的混杂因素,我们可能没有很好地进行控制。第二,由于研究本身的组织和公开性,没有应用盲法。第三,由于不能控制研究对象的私人生活,地域差距也不足够远,所以,我们无法避免污染效应的产生。

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肯定了家庭医生制预约门诊模式下的糖尿病健康管理对目标人群血糖、血压控制和糖尿病知识掌握有积极意义。建议作为社区家庭医生制签约服务的项目内容纳入慢性病管理规范,为家庭医生制服务内容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政策依据。

参考文献

[1]肖晓玲,胡秋秋,刘玉萍,等.门诊Ⅱ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防治知信行调查研究[J].护理学报,2012,19(2B):27-31.

[2]陶然.浅谈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历程[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31(6):58-59.

[3]江萍,赵琦,赵晓鸣,等.探索中践行长宁特色的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J].上海医药,2012(6):15-19.

[4]朱建红,林伟芳.社区糖尿病患者防治知识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4(1):97-99.

上一篇:难忘的运动公园700字作文下一篇:体育课结课论文感想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