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达·芬奇密码经典读后感(共6篇)
——一部令人无限着迷的推理小说
文/jydfy
当我想写这篇读后感时,我却又有些不敢动笔,名著达·芬奇密码读后感。也许,较真的朋友会提出疑问,“你写得是‘悠悠读名著’,自然是对名著的读后感,这部小说或许还不能归入名著之列吧?”诚然,我们印象中,所谓名著应该是经过时间检验,已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中形成共同认识的文学作品。比如,之前我所读并写了读后感的那几部小说,将她们归入名著应该是没有异议的。但,话又说回来,《达·芬奇密码》高达2500万册的销量,至少应该算是一部畅销书了,在全世界有这么多的读者对这部小说能够趋之若鹜,形成一个粉丝群体,那么这部小说就自有其生存之道,以及深受到欢迎的“真功夫”所在,所以,姑且将之归入名著,或许从若干年后的眼光来看,也并不有多少的差错。于是,我也就宽容一下了。
现在,言归正传,谈谈读这部小说之后的一些感受。
《达·芬奇密码》是美国作家丹·布朗的代表作。小说从卢浮宫博物馆雅克·索尼埃被人谋杀引出了有着近千年历史的郇山隐修会与梵蒂冈教廷之间关于耶稣是神还是人的争斗。对于郇山隐修会来说,他们坚持耶稣是一个人,他曾有着常人同样的情与爱,也曾有着与常人同样的家庭生活、有爱人、有后代;而对教廷来说,耶稣是一拯救人类的神,读后感《名著达·芬奇密码读后感》。在长期的斗争中,最终郇山隐修会选择了沉默,他们永远地保守着相关能够证明他们观点的秘密,直到新的千年来到之际,才能公之予众。然而,在新千年到来之际,以雅克·索尼埃等为首的郇山隐修会的四名主管,依然作出了保守秘密的选择。这让长期以来始终关心和期待解开这个秘密的一些研究者感到气愤不堪。雷·提彬爵士就是其中之一了。他想方设法要知道并最终公布这个秘密,为了达到目的,不惜派塞拉斯接连杀死了郇山隐修会的四名主管。
提彬,一个英国学者、骑士,在小说中有二个身份,公开的是对圣杯的研究者,秘密的实际是一系列谋杀案的策划者和主导者——号称“导师”。而白化病人塞拉斯与天主事工会的阿林加洛主教都不过是被提彬所利用的一枚棋子而已。兰登与奈芙为找到并保护圣杯作出了艰辛的努力,在受到一连串的追杀之后,凭借她俩的智慧与勇气,最终获得了胜利。
作为一名读者而言,圣杯固然是吸引你读下去的一个源动力,但其曲折、离奇、有趣,而且充满智慧的故事情节,一定会让你欲罢不能,大有非得一口气读完的逼迫性。小说悬念叠起,朴素迷离,层层推进,惊心动魄,难怪在世界各地读者云集,自是有其过人之处。相对于小说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与对一个又一个迷团的解析,兰登与奈芙在这期间所产生的爱情,已多少显得有些苍白,而对于圣杯到底为何物的追求,也似乎已并不重要。
客观地说,吸引着我的,除小说跌宕起伏的故事之外,对于达·芬奇一些耳熟能详的名画所作出的传奇性的解释,我同样看得如痴如迷,这倒并不是由于作者对这些名画所作阐述的新颖与另类,而是仔细想想是那么一回事,再仔细想想又似乎并不那么一回事,这样的感觉真得很奇妙,这也许是读这部小说的又一收获吧。
试看,提彬对《最后的晚餐》的解释:“耶稣右手边上的那个是个女人!”我们都知道《最后的晚餐》画得民耶稣与他的十二个门徒,画面上应该是十三个男人,但作者却给出了其中有一个是女人的解释,这个女人就是耶稣的妻子——抺大拉的玛利亚。这还不算,兰登还给出了一个更为离奇的解释,“如果你数一下他们的胳膊,就会发现这只手属于……它不属于任何人,一只无名之手。”恐怖吧,画面上会多出一只“无名之手”。
类似的解释,还发生在《蒙娜丽莎》、《维特鲁威人》等达·芬奇的名画上,仅这些似是而非的故事,也许就足以吸引你的了。难怪这部小说是如此引人入胜。
1.限制产生力量,自由导向死亡。
2.美貌的青年穿戴过分折损了他们的美,山村妇女穿着朴素无华的衣服反比盛装的妇女美得多。
3.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4.真理是时间的女儿。
5.智慧是经济的女儿。
6.人的肌肉不应该被画成一袋核桃或者一捆胡萝卜一样的东西。
7.你如果要做一个艺术家,你要牢记:必须开拓你的胸襟,务使心如明镜,能够照见一切事物,一切色彩。
8.愚昧将使你达不到任何成果,并在失望和忧郁之中自暴自弃。
9.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的财富的荣誉不知大多少倍。古今有多少帝王公侯,可是却没有在我们记忆中留下一丝痕迹,就因为他们只想用庄园和财富留名后世。岂不见多少人在钱财上一贫如洗,但在美德上却是富豪呢?
10.交配的行为和交配的器官是如此丑陋,以至于如果不是有美丽的脸庞、漂亮的衣着和行事时的冲动,人类早在大自然中绝种了。
11.墙上的斑点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12.不是数学家请不要读我的基本著作。(一根线条在达芬奇眼中被理解成一个点在平面或空间中的运动轨迹,乃至解析几何中的一个方程式所界定的点的集合,线条无宽度也无厚度。因此对于生活在文艺复兴以后或接受过文艺复兴思想的西方人,对于线条的理解是基于几何学和数学)
13.对某事物的爱好产生于对该事物的理解,理解越透彻,爱得越炽热。
14.热爱实践而又不讲求科学的人,就好像一个水手进了一只没有舵或罗盘的船,他从来不肯定他往哪里走。
15.鸟类之外无蝙蝠。
16.人的确是禽兽之王,他的残暴胜于所有的动物。我们靠其它生灵的死而生活。我们都是坟墓。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发誓再不吃肉了。总有一天,人们将视杀生如同杀人。(稍微了解达芬奇的人都知道他从小就拒绝吃肉且不肯说出原因,被祖父安乐尼奥视为不祥)
17.人类具有说话的伟大能力,但是他们所说的大多既无实际意义又荒谬无理,然而动物说话的能力尽管微乎其微,但是它们所说的有用而真实。
18.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19.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在宗教中,而是在科学中。
20.趁年轻少壮去探求知识吧,它将弥补由于年老而带来的.亏损。智慧乃是老年的精神的养料,所以年轻时应该努力,这样年老时才不至于空虚。
2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22.荣誉在于劳动的双手。
23.不惩罚犯罪的人就是下令犯罪。
24.一幅画中最白的地方要像宝石那样可贵。
25.水若停滞即失其纯洁,心不活动精气立消。
26.欣赏这就是为着一件事务本身而爱好它,不为旁的理由。
27.所有伤害都会在记忆中留下痛苦,而最大的伤害死亡并非如此,死亡在终结生命的同时也抹去了记忆。
28.那些遥远的过往依旧历历在目,反倒是近日种种模糊如前尘韶光。
29.太阳升得越高,它所投放到屋顶上的光越暗。(注意角度问题)
30.人类不断地以欢乐的心情期待着每个新春、每个新夏,期待着新月和新年,总觉得他们所期待的事情姗姗来迟,他们却没想到,他们所焦急盼望着的正是自己的死亡。
31.微少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虚。所以空心的禾穗高傲地仰头向天,而充实的禾穗则低头向着大地,向着他的母亲。
32. 有天资的人,当他们工作得最少的时候,实际上是他们工作得最多的时候。因为他们是在构思,并把想法酝酿成熟,这些想法随后就通过他们的手表达出来。
33.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34.应当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如果他有理,你就修正自己的错误,如果他理亏,只当没听见。若他是一个你所敬重的人,那么可以通讨论提出他不正确的地方。
接下来就说些不好的地方了,我觉得雷爵士这个角色作者没有能够处理好。真实身份的出现虽然出乎人的意料,但显得太牵强,这也是这种手法容易犯的一个毛病。作者为了强调真实身份出现时给读者的惊奇,往往容易在前面故意隐瞒这个人真实的表现,甚至朝反方向写。隐瞒是必要的,不然就没有以后的惊奇了,但朝反方向写,我觉得就是对读者的欺骗了。雷爵士最后的身份表明他才是这个阴谋的幕后操纵者,是个十足的反面角色,而作者在前面却真真把他当作是一个正面人物来写的,为了隐藏身份,让反面人物故意地去做一些好事是能够让读者接受后来的惊奇的,但让反面人物很自然地去做一些好事,却让读者知道真相后发现自己有在前面被骗的感觉。
最后就是那结尾,我看完了都好笑。这个算什么,本以为有多么轰轰烈烈的巨大发现,原来就是发现了女主角还没有去世的奶奶,和他们的所追寻的东西相差甚远。大结局还是一场梦,让我觉得是作者在和我开的一个玩笑,浪费了我前面跟着男女主角一起的紧张。
这是一本充满惊悚的书;这是一本充满悬疑的书;这是一本充满奥秘奇异的书。走进这本书,能带你走入神秘的殿堂;走进这本书,能遨游在想象的.天空;走进这本书,能进入密码的城堡;走进这本书,能飞翔在数字的王国;这本书,有着神秘色彩,使故事情节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通过阅读此书,我看到了人类的聪明、机智、狡诈与阴谋。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人类对密码的敏锐,对数字的敏感,对黑暗的无知,对光明的向往;在这里,我看到了正义与黑暗的较量,一行行密码与数字在历史的齿轮中飞逝,在人们的脑海中渐渐消失,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不泯灭。
丹·布朗写《《达芬奇密码》》,却用反叛的眼光要告诉大家,一切都是有组织、有预谋的。一切都是男性为夺取女性权力处心积虑设下的阴谋、隐瞒、清洗、抹杀,谎言重复一千遍终于变成事实。起初的被迫现在成为自愿、自然,甚至进入潜意识,成为超自然——神是这样先被人造,然后才有了自己的生命。假如玛利亚抹大拉真是基督教女传人,又没被男性对手夺权,我觉得男女不平等的历史也不会被改写。男胜女败,是历史必然,看看没受基督教影响的其他文化就知道了。裹小脚虽然比剿巫温和一点,打击面更大。佛教思想算是最接近自由平等的,当与世俗相结合后,也立刻成为性别统治的工具。东方文化好在没有一神独尊,当然小说毕竟是小说,总某种程度上都是虚构的,尽管写得如此真实,但是书中的观点早在六零年代就被提出,美国大型的科幻节目《Discovery》也报到说这个纯粹是某个疯子的恶作剧,当然人们都说历史是不能改写的,但历史毕竟是人记录下来的,所以改写是有可能的,所以会出现很多野史,但是它门毕竟不入主流通常会被遗忘掉。耶酥地位毕竟在基督教稳固了几个世纪,要是能用一本小说推翻真是太荒谬了,但抛开这些小说还是写得很精彩的丝丝入口虽然没有大量文学词汇,但是却让人欲罢不能!
我对于宗教仅仅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往往一些新的信息都会让我重新衡量,所以我实在佩服作者能够如此系统性地评论一个宗教,虽然不能说对和错,但是他有自己充分的理解。而且他对于数字的敏感,密码的解读,密码筒的设定,都让我整个人雀跃不已,我很喜欢这些小东西,虽然我不是很懂,并且用中文看英文和希伯来文,总是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意思,但是单单这样就让我觉得很兴奋,很想能够实物触摸和感受整个解密的过程。并且他对达芬奇几幅画的解释也让我耳目一新,对于达芬奇的了解也让我重新又认识了一次达芬奇。虽然暴露了达芬奇的一些隐癖,但是丝毫没有负面影响,而是加深了我对他的喜爱,他时时刻刻都在开玩笑,不是吗?他那些隐藏性的小动作就让我觉得他极其可爱。在这里,要说的是,书的真实性,可以看出我喜欢作者对达芬奇的解读,不管事实真的是否如此,我在潜意识中已经把它当成是达芬奇真实的意图。虽然很荒谬,但是隐隐约约让人觉得达芬奇画那些画的时候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作者写得如此真实肯定让很多读者都觉得似乎真有其事,已经迷糊了到底这是小说还是纪实,不过我觉得这已经不重要了,就如同最后到底能不能找到圣杯一样,这仅仅是心灵上的一种信仰,不是吗?
小说的结尾处从探寻苏菲爷爷的密码筒,找到圣杯后裔所在之处,变成了苏菲的寻亲。有点小小突兀,但是那种皇室血统的流传还是给人以神秘的气息。每每想到这本书不仅能在脑海中想起人物们逃亡寻密的画面还能在自己心中似有似无的感觉到一种信仰的光芒,虽然宗教自古以来就和权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每当遇到困难和痛苦时,总是不自觉的想起自己的信仰,如同书中兰登在落入井中后,一直在祈祷上帝,希望能救他。信仰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自己给于自己的支持,一种精神的永存。因此,当信仰掌握在自己手中,握紧拳头,感谢那些力量,就是一种潜意识的坚持以及抗争。
《达芬奇密码》,很符合一直对寻找答案充满好奇的求知者们,有关耶稣的答案。有些地方和我近来的想法印合。汤姆汉克斯的台词充满了智慧的反思,“不论是人还是神,取决于你的信仰”,“也许是人创造了神”,“为什么耶稣不能是一个会行使神迹的父亲呢?”关于结局,我想即便教授猜到了玛丽的棺柩所在,他也绝不会说出真相。因为他代表着温和的宽容的像房龙一样的历史人文学者,追随和揭示真想只是一般平庸的历史学者的原则,而教授的原则是“使人们停止杀戮,这才是研究历史的目的”。真相一旦揭晓,对天主、基督等教派都是致命的打击,而重树一个信仰又要需要多少年?流多少血?这似乎和一个国家面临改革、革命等抉择时的命题相同,这也是革命多带来伤痛,古今中外几乎无一成功的.原因!真相和现世的幸福平静相比,真的那么重要吗?这似乎是我和《达芬奇密码》作者都考虑到的问题。况且,所谓的保护耶稣后裔的“隐修派”似乎也和一切教会那样,总有不尽人意之处,他们对女性的崇拜和某种带有性解放色彩的宗家仪式,虽符合人本性,但很难成为普世道德观,因为人类需要秩序和自我约束,秩序要求人们必须适时的收敛天性,不过这从层面也反映了天主、基督教义的苛刻和严厉也让人们不爽很久啦!这其间的修正、平衡、取舍,就像教授说的,“取决于你自己”。
我有时想,人和神很难说谁创造了谁,谁左右着谁,一个人或神,一个名词,被千千万万的人世世代代的信奉,它便获得了永生和申请的力量,形成一个伟大的磁场,每个凡人又从这个磁场力得到各自的感应(试想亿万人同时膜拜一个名字,这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势能,这足以产生世人眼中的灵异现象),实际上他们本身也是这个磁场的创造者。人类是缺乏自律的,只有强大到神的他律才能奏效,智慧的人们,不,或者说人类的本能驱使着人创造着自己的神,当恰当的时机出现,像耶稣这样的充满善良、智慧、通灵的人。历史永远不会再说话,任由人们的私欲操控。《达芬奇的密码》起码向世人展示了一些智慧的人思考的结果,展示了思考的方式和路径,具体如何,似乎只有梵蒂冈的或者熟知宗教历史的人才会有个鲜明说法吧。
另外,能看到久违的天使艾米丽的笑容,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已经快十年啦!有想学法语的冲动。先把英语学好再说吧,嗯,也算是个计划吧,四十岁之后学法语,哇哈哈。本来想逐着路易斯的臭脚,看看他在微博中说的及其血腥的韩国电影《黄海the killer》,但不知怎的,居然想到了一部最热门的时候我却冷眼旁观的达芬奇密码。一口气看到了凌晨3点多,这也是一种缘分吧。
【名著达·芬奇密码经典读后感】推荐阅读:
《达芬奇密码》个人观后感600字07-12
读《天才艺术家达?芬奇》有感09-20
达芬奇观后感12-12
城南旧事经典名著读后有感05-27
浮士德经典名著读后感05-24
经典名著阅读读后感900字10-02
经典名著小妇人读后感11-09
达芬奇的故事07-21
中国经典名著水浒传读后感09-19
外国经典名著老人与海读后感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