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整合与教改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整合与教改(推荐12篇)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整合与教改 篇1

一、相关学科的整合。

1.《机械制图》与《公差与配合》的整合。

中职现行的《械制制图》教材中,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相关的国家标准中的规定,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和绘制机械制图的基本图样,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进而培养具有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在机械图样的识图和绘制中,学生离不开尺寸公差、形为公差、表面粗糙度的识读和标注、理解,因此要求学生能正确理解公差的意义,对于读懂图样,分析装配文件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机械制图》和《公差与配合》应作为加工制造类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理论课,这两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机械制图》与《Auto CAD》的有效整合。

与传统的机械制图相比较,《Auto CAD》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对绘图的准确性有了保证,绘出的图质量高。第二是减轻了绘图者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第三是《Auto CAD》绘图便于图样的编辑、修改、管理、交流。第四是《Auto CAD》绘图清晰。便于使用者识读。现在的教学科研机构,企业大多使用《Auto CAD》,这些软件操作方便,界面汉化,并且命令齐全,功能强大,实用的领域广,所以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绘图能力成为加工制造类专业学生就业的法宝。

通过上面的几方面分析,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人为的把《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和《AutocaD,这门课程教学,阻断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得各深程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本质上的提高,并且学生综合能力获得下列效训级,所以教学中把这三门课程的学科目标知识总结,归纳整合,可以培养加工制造类各专业学上利用机械图样进行技术浏览的综合能力

二.《机械制图》教学引发

中职学上学习机械制图,不但要学会基本的识图,读图能力还要学会基本测量技能,同时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传统的黑板、挂图、教学模型,的教学方法和不适应当今的职业教育对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需求,故此在对机械制图、CAD、公差与配合的整合教学中,教学组织以培养学上能力为原则,灵活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使中职学生的学习计划由被动变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分析内提,解决内提的能力。

1.注意《机械制图》与《AutocaD》和《公差与配合》的联系,体现专业核心优越性,如在学习点、线、面的投影中,要强调教学教材中坐标系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明确学习课程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印象思维能力,中职加工制造类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这一专业核心课程,目的是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获得读图和绘图能力,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分析内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形象意识培养和制图的规范性培养,为学生学以专业知识打下基础,为对今后的工作中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让学生培养规律性和逻辑性,养成学生学习的习惯。

3.拓宽中职学生服务方向,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学以机械制图、ACD技能职业资格认证和机械制图基础理论。让职业中学的在校学上到达所要求的教学要求,又掌握了CAD技能考试应具备的制图理论知识,满足学上获得双证的要求提升了中职学生的能力。

4.巧妙应用生活素材,把素材应用在教学中,《机械制图》在讲点、线、面时,我们可以巧妙的应用教室的黑板、墙壁、地面来作为我们技能的方法,W面、H面学上耳熟能详加深了学生对几何体轮廓的记忆,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分析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中职学生来说由于文化知识的欠缺,理解水平的有限,对机械制图上所表达的术语具有要求教学中教师更具备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准确精炼的专业术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启迪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机械制图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6.通过讨论式,启发式,讲练结合式和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针对零件表达,测量,公差,以及CAD绘图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更有助于吸引学习该课程的注意力,更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表达机件空间认识,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

三,加强《机械制图》教学研究,在中职加工制造类学生机械制图的教学中,教学研究是相当重要的一项工作,从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环节上进行,改革,探索和研究,专业教师之内加强教学研究和改革,取人之长,补人之短,采用教学的多样话,可以和大的提高学上的学习积极黑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是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技能的提高,更有效的提高了《机械制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整合与教改 篇2

中等职业学校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使教学内容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对工科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做过一些尝试,收到一定的效果,但那只是单门科程的,非综合的。通过为中国农业出版社编写《机械制图》担任主编后,对教学内容改革的实践、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机械制图》与《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这两门课程的整合,对中等职业学校而言是必要的,是可行的。结合《机械制图》教材的编写,谈谈是如何对《机械制图》与《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这两门课程进行整合的,与同仁商榷。

1 整合的必要性

1.1 课程的任务和性质

机械制图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基本的绘图能力,具有一定的识读机械图样能力和初步的图示表达能力,能够绘制简单的图形。具体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其中内容有技术要求,极限配合、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的符号及代号,这些内容正是《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中的教学内容。二是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部件装配图,其中内容有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配合性质、连接形式,配合性质仍然是《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中的教学内容。三是绘制简单的图形。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课程的任务是,熟悉极限配合标准,了解形位公差基本内容,了解表面粗糙度概念及内容。具体要求有:一是掌握极限配合的计算方法及代号的标注和识读。二是掌握形位公差代号的含义和标注方法。三是掌握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的标注方法。四是掌握计量器具的使用方法。

这两门课程都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教学内容是密切相关、紧密配合的,对学生动手能力、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课程内容虽然不可相互替代,但是具有强烈的互补性。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既能看懂机械图样,又能准确把握技术要求,两者缺一不可。

1.2 学生及课程设置现状

毫不讳言的讲,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数量在骤减,同时学生的知识基础也大幅度降低,升学无望不得已进入中职校,学校也降低门槛招收一部分初中没毕业的学生,给教学造成很大的困难。而机械制图课的学习需要空间想象能力,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课的学习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并且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课又是的机械制图课基础,学生在学习时非常吃力,因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工业生产,树立不起来尺寸公差、配合等概念,感到难学。任课老师想尽千方百计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但有一个障碍任课老师不好逾越,那就是这两门课是单独开设,教学内容相互独立,就像是火车路上的两条钢轨,并行而进,任课老师各教各的。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的迁移,多数是靠学生自己去实现。事实上,效果是不太好的。如果我们把这两门课整合在一起,学习内容互相渗透,融会贯通,那么就大大降低难度,便于老师教,便于学生学,对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1.3 人才市场对中职学生的需求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这是由其学校性质和办学层次决定而区别于大专、大学。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数是进企业工作,随着现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企业不缺少大学毕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而大量需求的是技能型人才。中职学生在企业中更多的从事产品的制造、装配、设备维修等一线工作,这就需要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期间,一定要学习好机械制图、极限配合等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性与独立工作能力。

2 具体做法

整合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把《机械制图》与《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这两门课整合为一门课,以机械制图为主,名称仍为《机械制图》。二是以使用为主,够用为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取舍。三是降低难度。四是减少课时数。

整合方案: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12学时)。第一节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2学时),图线、图纸的幅面及格式、比例。第二节尺寸标注(2学时),基本规则、尺寸要素、常用尺寸标注方法。第三节几何作图(8学时),绘图工具、斜度与锥度、圆的等分与圆弧连接、平面图形的画法。第二章投影制图(32学时),第一节正投影法与三视图(2学时),正投影法、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第二节点、线、面的投影(8学时),点的投影、直线的投影、平面的投影。第三节几何体的投影(6学时),基本几何体及投影、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第四节截交线与相贯线(8学时),平面截切棱锥、平面截割圆柱、平面截切球、两圆柱相贯。第五节组合体的投影(8学时),组合体的类型、组合体的画法、组合体的识读。第三章轴测图(4学时),第一节正等测图(2学时),第二节斜二测图(2学时)。第四章机件的表达方法(14学时),第一节视图(2学时),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第二节剖视图(8学时),剖视图的形成、剖视图的画法与标注、剖视图的种类。第三节断面图(2学时),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第四节其他表达方法(2学时),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第五章标准件与常用件(14学时),第一节螺纹连接件(6学时),螺纹、螺纹连接的画法。第二节齿轮(4学时),齿轮的种类、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要素、直齿圆柱齿轮的画法。第三节键、销连接(2学时),键连接、销连接。第四节滚动轴承(1学时),滚动轴承的结构、滚动轴承的画法。第五节弹簧(1学时),弹簧的画法。第六章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10学时),第一节极限与配合(4学时)尺寸的术语及定义、偏差的术语及定义、公差、尺寸的标注。第二节形状和位置公差(6学时),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内容含零件的几何要素、形状和位置公差、形位公差的项目及符号;形位公差的标注,内容含形位公差的代号和基准符号、被测要素的标注、基准要素的标注、形位公差标注示例。第三节表面粗糙度(2学时),基本术语、表面粗糙度标注。第七章紧固件与装配图的识读(14学时),第一节、零件图(8学时),零件图的基本内容、识读零件图。第二节、装配图(6学时),配合的术语及定义、基准制、配合的标注、装配图的基本内容、识读装配图。

3 心得体会

3.1规定了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数,两门课的总学时由240学时降为102学时。删掉了大量的理论性过强,对中等职业学生不使用的内容,解决了《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材的学科本位思想,理论体系较深,与学生就业岗位有较大距离,学用不一致,极不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问题。

3.2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的内容穿插在机械制图课的内容中间,两者紧密结合,浑然一体,学习了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的内容,紧接着就能为学习机械制图内容所用,做到学以致用。

3.3新编《机械制图》总体难度降低,易于学习。制图课以识读图样为主,课程难度大大降低,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克服了概念多,名词术语多,原则规定多,使学生感到枯糙、乏味,兴趣不高,造成“理论一套套,实际难做到”的问题。

3.4课程的整合绝对不是两门课程的简单叠加,而是以知识的综合应用为线索,将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整体优化,形成新的课程。课程整合减少了知识的分割和学科间的隔离,把受教育者所需要的不同的知识体系统一联结起来,从内容上说,涵盖了两门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对中职生来说已经够用。

3.5教学改革必须以中职教育的特点为基本点,以学生的特点为出发点,以市场的需求为落脚点;以就业目的,按需设教,按需施教,不能照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必须创新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

摘要:《机械制图》与《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两门课程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教学内容是密切相关、紧密配合的,对学生动手能力、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机械制图》教材的编写实践,谈谈是如何对《机械制图》与《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这两门课进行整合的。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整合与教改 篇3

【关键词】CAXA;机械制图;教学;整合

《机械制图》是中职机械及机械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这门课程既有讲述绘制工程图样,读工程图样方法的理论知识,同时又有需要学生自己画图的实践环节,是理论紧密联系实践的一门课程,是后续学习机加工工艺,数控编程等机械专业课的基础课。

中职机械及机械相关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很多人将来都会从事数控加工的工作。因此,学好《机械制图》对中职生来说至关重要,对中职毕业生自身的持续发展也极其有利。

一、传统《机械制图》的教授方法

由于刚从初中毕业,中职学生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在学习机械制图时,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难学难懂,对《机械制图》有恐惧感,很多人在学习中感觉枯燥乏味,知难而退。所以,为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树立信心,尽快建立起空间想象力,有必要研究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引入CAXA实体设计软件,运用三维实体造型进行辅助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间形体,使枯燥的教学过程趋于灵活化,形象化、生动化和过程化;有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和深化,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启发式教学。

二、CAXA实体设计软件

CAXA实体设计是北航海尔公司研制开发的国产绘图软件,全汉化环境,集二维草绘、三维实体造型等于一体,将设计全生产过程集成到一起,让用户能够同时进行同一产品的设计,制造等工作,受到众多用户的广泛认可。

CAXA实体设计具有以下优点:

1.易学、易用、界面友好、操作过程直观简单、功能强大。

2.具有强大的实体造型功能,可快速设计出三维实体零件。

3.可使用造型的实体零件进行仿真装配,动态观察可运动零部件的运动情况。

三、CAXA实体设计与中职《机械制图》教学的整合

(一)截交线和相贯线

截交线和相贯线是机械制图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在刚刚接触制图不久就开始学习截交线、相贯线的内容,若只靠数量不多的模型和平面挂图,让他们去想象基本体的截切、相贯,画出截交线的形状,往往是不容易实现的。

在讲截交线时,可以利用CAXA实体设计,先建出基本体模型,然后在三维操作界面中直观地演示各种切割方法及各种切割位置下截交线的变化。通过演示,使学生深刻理解截交线的实质:截交线既在截平面上,又在立体表面上,截交线是截平面和立体表面的共有线。教师尝试让学生自己总结截交线的求法:求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点。在CAXA建模时,被截切立体的形状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展示,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如图1所示开槽圆球的截交线。

在讲解相贯线时,可先用CAXA实体设计建立两个相交体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交线的形状并判断出相贯线的性质:相贯线是立体表面共有点的集合。教师趁热打铁总结出相贯线的求法:表面取点法和辅助平面法。在观察模型的过程中,可不断转换各个角度让学生观察,慢慢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如图2为圆柱与圆柱、半圆柱的相贯线。

(二)组合体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有叠加型和切割型两种。学生一般能分析并正确补画叠加型组合体的三视图;但对于切割型组合体,学生往往不知如何下手。可以采用CAXA实体设计三维模型进行授课,如图3所示的切割型组合体可以看成是由一个四棱柱体经3次切割而成的。先用CAXA实体设计做出四棱柱(如图4所示),然后依次用不同的截平面去切割它,得到所求的立体。讲课时,可先让CAXA的模型回溯到完整的四棱柱状态,再动态依次演示整个切割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剖视图

在讲述剖视图时,传统教学往往是采用挂图直接讲解,一旦题型发生改变,学生就不能合理选择剖切方法及剖切平面。

利用CAXA实体造型后,可以采用“剖面视图”工具对不同立体位置进行剖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先由学生来选择最合理的剖视图,发现最合理的剖切方法,分析出不同的剖切位置对剖视图的影响,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剖切方法。图5所示为表达机件内部结构的全剖视图。当机件内部结构呈对称形状时,又可采用半剖。当大部分形体已表达清楚,只需表达局部结构时,又可采用局部视图。不同的情况都可在CAXA实体设计中快速、方便的表达出来,并采用合理的剖切方法。

(四)装配图

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学生难以理解装配体的工作原理,零件装配、联接关系,更不能对装配体进行独立分析。

CAXA三维实体设计中,可动态仿真产品的装配关系。CAXA还可以旋转、剖切、模拟拆分零件,对学生理解装配图中各零件之间的装配位置关系极为有利。

四、结语

CAXA软件操作方法简单易学,在教学中可利用CAXA软件将图形的分析和想象过程形象地表达出来,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要求,可随时随地调整现有模型或建立新的模型。

CAXA实体设计与中职《机械制图》教学的有效整合,可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认知过程主体,学生主动参与双边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也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将抽象、生涩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北京数码大方科技有限公司.CAXA实体设计2011用户手册[S].

[2]张正辉.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等职业教育,2008.

[3]潘美祥主编.浙江省课改教材.机械识图[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整合与教改 篇4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非机械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优化过程中,有必要以职业能力、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在做好人才需求调研、校本教材课程开发工作的基础上,重视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真实的工作情境、工作项目引入教学当中,从而为非机械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力,赵建平,李俊敏.非机械类专业工程制图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0(6):114-115.

[2]陈岳坪,靳龙,谌炎辉,等.提高非机械类《工程制图》教学效果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3(5):50,86.

[3]谌炎辉,胡义华.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的《工程制图》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机械管理开发,2013(2):137-138.

制图教改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篇5

【论文摘要】通过自己的制图教改实践,研究了对改变传统制图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具体解决方案,并对实践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制图教学一直是高职教育的重要课程。如何在计算机技术大量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的今天切实地贯彻教改思想,形成新的制图教学体系.是当前制图教学中的一个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重要课题。

图纸是工程设计和制造的技术语言对机械类的职业教育来说,要在较短的时间培养一个实用人才.必须把制图教学与各种岗位特点相结合,将制图教学与其他课程进行有机整合.针对不同的教育任务形成有特色的课程才能使一直被独立出来,脱离了实际岗位的制图教学,从基础理论教学的模式中走出来,成为一门实用好学服务于岗位技能的课程。

1、传统制图教学的问题分析

1.1内容陈旧、一成不变,强调课程的基础性而忽视学科的发展性

在传统产业中平面图纸是主要的信息载体但CAD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自1960年诞生以来有了极大的发展已经普及到了涉及“设计”的各个领域,在机械制造领域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现代制造产业已经到了使用计算机直接绘制三维实体模型并直接转换为投影图,甚至直接使用数控设备加工的时代。而传统的制图课程完全没有反映设计领域的这个巨大变化。

1.2学科孤立,教学脱离实际应用。强调课程的独立性而忽视学科的交叉性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传统制图课过分的强调了图解法。由于与应用环境分离.使知识的衔接性差,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我们纵观一个产品的诞生的全过程你会发现,人们最初设计的原创模型是三维的,制造出来的零件也是三维的最后人们使用的还是三维的。但是,自画法几何问世以来,在过程中间传递信息的却是二维图样,机械制图课程的核心就是教授学生用平面图形表达空间立体。因此为使学生具备绘图和读图能力,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三维立体与二维图形之间相互转换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也必须进行大量的训练才能建立起空间思维和构形能力这就势必要求有较高的授课学时而所进行的训练却不是人的正常思维方式。更不用说让学生理解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关系了。

1.3培养目标偏差,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在从创意到成型的整个设计过程中绘图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它仅仅是将设计思想或设计结果用图样的形式表达出来,其本身不具创造性。因此.这样的环节理应强调效率。但后来的制图课为追求纸介质图面外观质量而让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保证图线均匀、图面整洁等重复性劳动上,使学生疲于应付。这不仅效率低下,更无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传统的机械制图课强调学生垂直思维、强调独自工作.却没有横向思维和团队协同工作等方面的教学环节,而这恰恰是现代教育需要培育强化的。

2、教改的基本思路的探索

2.1将制图教学与技能培养、岗位训练结合起来

制图是设计和生产工作的一种技术.它不应该独立于实际应用存在。因此。我们的教改首先就要解决脱离应用的问题。

要到设计、生产中去发现最具有代表性的工作岗位.寻找典型的零件,紧紧围绕具体工作和零件开展制图教学。这样不仅给了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还使教学体现出一定的实用性。例如讲公差的表示法.就以测绘一个零件的公差情况为例来讲.并让学生实际去做。用具体的量具测量出来.用图形表示出实际的零件,并用图形将公差信息表达清楚。

2.2引入CAD、CAM思想与工具,使制图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

传统的手工制图技术的应用范围正逐步缩小制图基本原理和技术的实现形式有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绘图笔、绘图纸正逐步被计算机取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学就必须引入CAD、CAM等思想和具体的工具软件.并把他们直接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新的制图技术。

2.3提倡数字化教学、强化三维课件教学

多媒体技术以其强大的功能成了当今教育技术手段的热点.带来教育、教学的重大变革。机械制图课程要介绍三维物体和二维图形之间的变换过程及其结果,因此特别适合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改造.尤其是二维、三维动画仿真可以大大降低学习的难度.CAI正是在教与学之间起着沟通的作用。3、教改实施条件的研究

3.1教师必须深入企业.改变观念

要教改必须知道我们的教学欠缺什么?不到企业实际的劳动环境中向工人师傅请教,不去了解实际的工作内容是绝对不能搞好教改的。只有站在实际岗位上才能懂得我们最应该教什么!才能真正转变我们的观念,把制图教学的教改落到实处。

3.2教学条件与教材建设必须配套

要实现数字化环境与多媒体教学.就必须把配套教学条件完善好在具体的教学计划安排上把软硬件配合问题考虑进去,把教材的实用性、创新性和先进性考虑好。不仅要直接使用象:AutoCAD.CAXA这样的实际的CAD类软件还要使用制作精良的CAI课件。使制图课程教学中CAD.CAM应用和思想贯穿于教学始终既不偏重,又精彩引入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思想。CAD不仅是新的教具.更是新的思想的载体。

4、教改的实施与效果

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及深入工厂实践调研的基础上,研究了目前企业生产中制图技术应用现状并致力于这项工作的实践。

4.1直接使用AutoCAD做教具进行教学同时引入CAD思想

在制图教学中适当增加CAD的基本思想与概述的教学,以AutoCAD为具体例证,直接应用于制图教学中是我进行教改实践的一个重要措施。这一教改措施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良好作用,特别是针对职教中心的特点,搞好这一工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进步,有利于学生接受最新的技术.增强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通过大量教学实践证明,这一思想既切合实际,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4.2将零件测绘及公差测量技能向制图教学内容中进行整合学习制图课程的学生往往尚无实践经验.对诸如常用零件和标准件的加工工艺、装配体的工作原理和装配工艺等没有概念这些内容在课堂上讲解起来又非常抽象、枯燥,因而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而结合到具体的某项实际工作中,例如测绘过程,将相关的知识的意义得到具体的诠释使学生在课堂上犹如走入工厂现场一样,学习和了解实际知识。它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展了学生知识面。从而使教学摆脱了以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束缚,让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拥有自由的学习空间,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

4.3开发制图教学课件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整合与教改 篇6

【摘 要】 本文就中职学校机械制图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以实体表面截交线和相贯线、组合体三视图以及剖视图等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为例,介绍了Pro/E软件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认为通过应用Pro/E软件可以直观地演示各项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三维空间想象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 Pro/E软件;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应用

Pro/E软件在机械三维造型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作为机械专业领域的集成软件,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和推广,是当今最成功的机械软件之一。Pro/E软件采用了模块化的方式,可分别进行草图绘制、零件制作、装配设计、工程图绘制、钣金设计等,保证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使用。而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目的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这也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培养学生读图和绘图能力的基础。由于中职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及对机械产品零部件结构的感性认识,导致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本人从事机械制图教学多年,在实践过程中,对该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反思,摸索使用Pro/E软件建立三维模型,以立体的、着色的画面来表达立体模型和零部件,同时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其呈现在学生面前,很好地达到制图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升。

一、中职机械制图教学现状分析

机械制图课是中职学校机械、数控类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它对于培养中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识读和绘图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该门课掌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职学生毕业后能否适应相关专业工作。然而,这门课程相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却比较抽象难懂,缺乏空间想象力,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畏学的情绪。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常常采用实物、模型和挂图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教学效果虽有所改善,但仍不能完全满足机械制图教学的需要。这是因为,挂图展示只能是平面的、单一方位的,内部的很多结构都得不到展示;模型或实物教学固然有很好的直观教学效果,但由于其体积大,重量也大,不仅携带不方便,而且数量有限,不能表达所有的形状。最终导致教师讲解空洞,学生理解费劲的局面。

二、Pro/E软件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三维设计软件的兴起,采用三维设计软件辅助机械制图教学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目前,在机械专业领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三维设计软件,Pro/E软件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应用较为广泛的一个软件。利用Pro/E三维设计软件,可以对零部件进行动态的、多角度的三维实体演示,能够将它们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充分地表达出来。教学因此变得更加直观、立体和生动,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便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同时帮助学生重树信心,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通过Pro/E软件这个桥梁,学生能很好地将二维图纸和三维实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有助于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也为日后掌握工件的表达方法奠定基础。

Pro/E是功能强大的三维设计软件,它的建模功能十分强大,用参数化设计,是基于特征的实体建模系统,可以任意勾画草图,容易改变模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随时地、根据情况重新建立教学模型和改变教学模型,还可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学目标调整模型,这样就能够起到减少教学成本、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Pro/E软件在机械制图课教学中的应用

1、在实体表面截交线与相贯线的应用

截交线和相贯线是机械制图课中比较难想象的一部分。因为零部件都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由一些平面切割立体、或者是两个立体相交而成的。学生初识机械制图,缺乏空间想象能力,难免感觉吃力。但是利用Pro/E软件可以很方便地建立如图1所示的三维模型,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平面切割立体的位置,从而得到不同的截交线。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很直观、清楚地看出截交线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绘制截交线的投影也变得容易,同时降低了教师讲授的难度,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相贯线也是学习机械制图的重点内容之一。典型应用案例则是两圆柱正交所形成的相贯线,通过Pro/E软件可以方便快捷地建立三维模型,并且根据需要改变或移动其中一个圆柱的大小或位置,从而得到不同的圆柱间的相贯线图,学生就能很容易直观地理解相贯线产生和绘制方法。

2、在组合体三视图中的应用

读图是机械制图课程的重要内容,中职机械、数控类专业旨在培养学生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而零件图的识读是我们中职学校学生必需掌握的知识,以后用人单位首先要考察的也是这方面的内容。组合体视图是零件图识读的基础,也是机械制图的一个难点问题,但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感觉,由于缺乏一些模型,学生的想象力得不到开发,从而丧失学习的信心。然而,我们可以采用Pro/E三维软件来绘制三维模型,让三视图与三维模型一一对照,学生一目了然,这样多次重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另外,对于一些已知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或已知三个视图,补画其他视图中的漏线这类较难的题目(如图2所示),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配合三维实体展示,教学效果更好。

3、在剖视图中的应用

剖视图是表示工件内部结构和形状的常用方法,利用多种类型的剖视图对工件进行正确的表达,是中职生学习机械制图的难点之一。很多复杂零件的内部构造,对于中职生来说很难想象出来,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正确的选择剖切方法及剖切平面的剖切位置,制图时不清楚哪些部分被剖切平面剖切,哪些地方要画剖面线。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用Pro/E软件建立不同类型的剖视图,从不同角度展示各种剖视图,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用三维模型的各种剖视与自己所画的图形做比较,查出问题,分析原因,积累经验。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

4、建立Pro/E模型库

工件的形状都是非常复杂的,购买各种模型和挂图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本人在授课过程中,将课本和习题册上涉及到的工件用Pro/E软件建模,并生成相应的工程图。这样,既方便教师授课,又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随着时间的增加,教师会不断积累,将建立机械制图Pro/E模型库,上传到学校教学资源库平台,让广大教师和学生方便使用,使其真正成为机械制图实践性教学的素材库。

总之,在机械制图教学中使用Pro/E软件,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对多项内容进行灵活、生动、真实地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解决机械制图学习中遇到的空间想象、立体建模、零件装配或拆卸等具体的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实现了教学互动,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整合与教改 篇7

(一) 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图》整合,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基础课, 学好这门课需要学生具有坚实的几何知识和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中职生的总体素质较差, 学生厌学、惧学情绪严重。要学好这门课, 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首先, 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机械制图》过程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使学生爱学、乐学,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水平。

(二) 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图》整合,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能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到人类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所积累的规律性知识。但是,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 知识呈爆炸性增长,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所呈现的各种矛盾, 特别需要综合素质强、能不断吸收新知的创新型人才来解决实际问题。新课程教学改革努力探索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旨在改变学生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模式, 传统的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和学生的题海战只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现代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为学生的学习建构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 提供多种渠道获取知识, 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从而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 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图》整合,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营造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 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情并茂, 恰当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可以变抽象为具体, 解决教师难以讲清, 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多媒体技术有效地和《机械制图》学科融合, 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 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变得更容易,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图》整合的实践和方法

(一) 内容组织

学习内容的组织是基于学习目标达成的需要, 根据教材内容重新组织建构的, 包括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等。在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图》整合中, 课程内容的组织是关键。教师必须提炼出各部分内容的共性作为线索贯穿学习单元, 实现有意义的课程整合, 并要搭配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 使学生能对所有学习内容有深入地理解。例如讲授第二章第二节的《三视图的形成及对应关系》, 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让学生理解三视图所反应的物体的方位关系, 在内容的组织上应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利用Auto CAD建立三投影面体系将学生的思维从二维平滑地过渡到三维, 认识三维图形, 为识别三视图的方位关系打下基础, 利用3D软件将教师事先制作好的物体模型从不同的方位展现给学生, 用Power Point展示物体三视图的形成过程。激发起学生兴趣后, 引导学生上网搜索Auto CAD和3D软件, 指导学生下载、安装和应用, 为学生提供接触信息、利用信息、处理信息的机会,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机械制图》的乐趣, 实现培养信息素养的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去探究三视图的形成及对应关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思维引导

思维引导是基于引领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需要而设计的一组具有逻辑递进关系的“问题链”, 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展开和提升, 最终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第二章的投影法和视图的基本概念,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影子形成的视频, 展示同一物体用不同的方法所形成的不同影子。给学生设计引导问题:1.影子形成要具备哪些条件?2.投影和生活中我们通常所说的影子有什么区别?3.投影的方法有哪些, 正投影有哪些基本性质?4.什么是视图?通过学生对一系列教学问题的讨论,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投影法的视图的深度思考, 提升了学习效果。

(三) 学习活动设计

在讲解基本体的投影时, 教师可设计的活动:1.借助因特网搜集基本体的相关资料并分组讨论;2.网上搜集基本体模型或者利用3D软件建立基本体模型;3.利用橡皮泥或普通泥土建立基本体模型, 作品拍照后发布到校园网上展览。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提高学生的群体活动参与度, 促进相互交流;借助因特网搜索资源, 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 拓展知识面;开展辩论更容易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使得教学过程活泼生动, 富有趣味, 强化学生的成就感, 优化和促进了课程教学效果。

(四) 资源组织

有关教学资源的组织, 现代多媒体技术能与《机械制图》完整的有机融合。绪论中制图的作用所要的需要的资源可以从网上搜集, 也可以购买光盘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投影基础、组合体、轴测图、物体的表达方法、常用的标准件、零件图和装配图等章节资源的获得更离不开现代多媒体技术。

三、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图》整合的误区

(一) 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图》整合的极端化

认为凡是《机械制图》授课必用多媒体技术, 无多媒体技术不能上《机械制图》, 走上了极端。多媒体技术和《机械制图》的整合只是用多媒体技术为《机械制图》服务, 是一种辅助手段, 并不代表全部《机械制图》教学。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人与人的交流。不要单纯地为了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图》整合而牵强地运用多媒体技术。

(二) 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图》整合的形式化

认为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图》整合, 只是样板戏, 只是在玩弄教学游戏, 上公开课和研究课时做表演用。这是对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解, 没有领悟到整合的内涵。

(三) 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图》整合的专家化

认为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图》整合是专家学者的事情, 我们只是被动地应用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 这样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始终处于被动, 不能和课程有机地结合。达不到课程整合的目的。

(四) 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图》整合的单边化

一是认为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图》整合是教师的事情, 教师用好多媒体技术, 学生只要接受教师传给的知识就行。二是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上课时, 老师分配给学生学习任务, 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图》的整合由学生去做就行了这两种观点都是极端错误的, 教学始终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总结

综上所述, 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图》的整合是把多媒体技术当作《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资源、手段和环境, 使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图》教学“有机”结合以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 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 教师用多媒体技术的最新理念, 来指导教学活动, 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和效率, 培养学生具有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让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世民.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机械制图教学[J].学周刊, 2013 (24) .

[2]付远新.《机械制图》中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J].考试周刊, 2013 (19) .

[3]陈艳.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运用与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04) .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整合与教改 篇8

[关键词]中职机械专业 识图能力 创新精神 考评模式

中职机械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因此,掌握机械图样的初步识读能力是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也是生产第一线高素质人才必备的职业技能。随着职高生素质的逐年下降,在校时间的逐步缩短,教学课时越显不足,故有必要从学生的实际和生产实践对学生的要求出发,以应用为主线,以能力为中心,对《机械制图》课程进行改革。

一、以应用为原则,合理精简整合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目前学校采用的教材多为高教出版社王幼龙主编的《机械制图》,该书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都较强,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如何更好地发挥《机械制图》的基础性和应用性呢?因此有必要以应用为原则,以“必需、够用”为度,对教材内容合理取舍,优化整合,使教材内容更适合学生,更贴近实际需要,以达到识图的教学目标。

培养识图能力的核心是如何用二维平面来表达空间形体,再由二维平面图想象三维空间物体的形状,也即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教材中“点、线、面的投影”这一内容虽对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但由于其理论性较强,缺乏实际应用性,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信心丧失。因此,可将这部分内容精简为点、线、面相对于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以此指导读图。几何作图虽是基础,但对识图帮助不大,随着CAD的普及,手工制图将被淡化,故可将这部分要求降低。

对于教材中难以处理的环节如相贯线、尺寸标注这些内容,要从实用和应用为主的原则出发,对其精简,将重点转化到识读这一任务中来。同样,常用件的特殊表达法是应用型知识,也应将重点放在标注和画法的识读上,而不是如何去画、如何标注。

识图能力是建立在空间想象力的基础上,以识图为主,并不是放弃画图训练。识图是目的,画图是手段,只有“读画结合”、“以画促读”才能取到良好效果。为此,应增加三维形状即由物画图的训练,因为轴测图的直观性较好,可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此外,还可增加简单装配体的测绘练习。在此过程中可加强徒手草图的训练,因其具有快速、灵活、高效的特点,在现场记录捕捉灵感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提高学生读图的正确性和满足生产一线对技术工的要求,还应适当增加公差配合的内容,促使学生的质量意识加强。

如此精简整合后的教学内容更强调了基础性和应用性,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益。

二、以能力为导向,构建开放、创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拘泥于拿来主义式的吸收,从而抑制了创造潜能的发展。而中职培养的是毕业后即能适应社会需求的,能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应用型、创造型人才。

作为职业中学的教师因此要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形成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台,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开放、创新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的教学思路和全新的教学观,然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对象,设计开放、新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他们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组合体视图教学可采用合作学习和探究法。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只起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常用件的特殊表达方法教学时,采用讨论式,教师开设“病图门诊”,由学生会诊。在这种生生交互讨论的创新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变为主动的,探索性和研究性的学习,他们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动手实践能力、利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由于制图课具有较强的空间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在进行识读三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的教学中,可从直观性入手,从学生角度出发,多利用CAD和多媒体手段,将静态模型转变为动态演示,创造一个多层次,多视觉的主体学习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提高其学习兴趣,激活创新思维。

建立开放、创新的教学模式并非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给传统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元素,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由于制图课程自身特点,在讲授应用性、规定性、信息性较强的知识时,仍离不开讲授法。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谨、踏实、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这样,由于教师自身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的创新,将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三、以学生为中心,创建多元、互动的考评模式,推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如忽视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的改革,就难以真正收到实效。传统的评价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平时、期中、期末)为单一评价标准来评定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以此來调控教学,即注重总结性评价,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应用与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察,也即轻视过程评价。这直接动摇了部分学生学习的信心,阻碍了学生识图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制图教学的改革,如没有与之配套的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最终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很难有实质性的收效。

针对制图课程的特点,应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出发,构建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考试内容既要强调科学性,重视基础性,又要突出实用性,可以是书本基础知识的理论题,也可是知识应用的能力题。考核形式要从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笔试转化为多元、互动的考核模式。比如,补视图、补漏线测试可采用自测自评、互测互评形式,让学生参与整个考试过程,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这样,学生的基础知识由于考核形式的变化而掌握得更为主动,实际应用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锻炼和发展。

与考核形式改革相适应地,还需建立一套新的评价体系。在此评价体系中,教师不再是评价的唯一主体,分数不再是评价的唯一标准,评价也不再只是具有鉴定与选拔的功能,它应是一个注重学生学习进步与发展,发掘学生创新与开拓能力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可加大课堂提向,作业测验、学习态度与兴趣习惯、运用知识能力的计算,也即加强形成性、评价性的力度,并将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还应注重学生互评和自评与教师评定相结合。

如此,形成多元的动态的考评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掘了学生的最大限度的潜能。

综上所述,中职机械制图的教学改革要在继承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改革的新途径,不仅让学生获取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思考 篇9

一、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就是在制图教学中运用模型、实物、挂图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理论和复杂视图,变得形象、具体、直观,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掌握、记得牢。例如:在“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教学中,让学生先看一些简单、典型的基本形体,对照这些形体,熟悉这些空间形体所对应的视图,实现从空间到平面的思维转换,帮助他们将复杂视图分解成简单图形,为识读和绘画组合体视图打下良好基础。

(二)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手段更完善、收效更显著。逼真的三维立体与抽象的二维工程图相对照,使那些用传统手段无法讲清或难于讲清的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解决了课时减少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节省了教师课堂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例如:讲“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时,运用多媒体将“正投影”的投影原理和三视图的看图方法有机地结合,可以将三视图的形成及展开过程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

(三)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法包括思维参与和实践参与,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方法。思维参与即提问式讲课方式,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教师在讲课中可以采用自己提问和回答方式来叙述科学或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和转折点,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听课时能积极思考问题;二是教师提问,请学生回答;三是学生提问,教师自己或请同学回答。实践参与有角色扮演方法和情景模拟体验方法。机械制图常用情景模拟体验方法。如在讲解“基本体的截切问题”时,让学生参与模型制作,并亲自动手截切,然后观察截交线的形状,引导他们寻找截交线的求作方法。

二、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科学性指的是讲课概念要清晰,语言表达要准确,引用论据要真实,论证方法要正确。例如:在几何作图时,已知椭圆的长短轴,采用四心法来画近似椭圆,讲课时就要注意不要把“近似椭圆”讲成“椭圆”;思想性指的是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在讲绪论时,除了使学生了解课程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外,可根据当前形势,穿插进行社会发展、就业前景、行业机遇等方面的教育,这样能有力地感染和教育学生。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机械制图》的实践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好基本理论知识,以指导识图、绘图实践,为将来在生产一线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因此,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对实践性强而又反映实际知识的章节如零件测绘、装配体测绘等内容适当地加强学习、指导。

(三)直观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

《机械制图》主要研究绘图和识图。落实直观性原则,即通过具体的实物、模型、挂图展示,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上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获得直观感性认识,这是理解、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和阶梯;启发性原则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除了自己要有渊博的知识外,还要了解学生,讲课时要循循诱导,富有启发性,而不能简单地灌输。学生应使他们在教师指导下,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逐步去发现和掌握规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整合与教改 篇10

关键词: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整合,能力

作为专业基础课, 《机械制图》既具有系统的理论, 又有较强的实践性, 为后续课的学习提供有力的前期准备。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学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又要技能过硬, 所以高职教育基础理论课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学时少, 任务重。如何整合相关的课程, 避免知识的重复, 开发出一门全新的课程, 是我们必须思考的, 此谈一下个人的思考。

1 整合的必要性

《机械制图》主要是讲解机械图样的绘制与识读, 在机械图样的绘制与识读中, 离不开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标注的标注与识读, 所以制图与公差配合是不可分割的;与传统的手工制图技术相比, 计算机绘图易于修改, 大大减轻了绘图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 有利于保证绘图精度, 所绘出的图质量高, 所以计算机绘图大量的应用于图样的绘制;拆装与测绘是机械制图知识的直接应用, 是机械制图课的总结与提升。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Auto CAD》、《拆装与测绘》几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都是围绕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按照以往的教学计划, 四门课程分段、独立的进行教学, 人为地阻断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不利于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主要的弊端, 一方面, 各课程的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本质上的提高。例如:《机械制图》教学中因为学生还没学习过测量和公差的相关知识, 对零件图中技术要求的标注无法理解和掌握;另一方, 导致了教学内容庞杂, 重复与脱节, 学时浪费, 教学效率不高, 学生不能掌握知识间的相互关系, 综合运用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 将几门原本相对独立进行教学的课程整合, 在一门课程中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和操作技能训练, 那么以上由于原有学科体系而形成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从而有效培养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利用机械图样进行技术交流的综合能力。

2 整合的方法

课程整合是指超越不同知识体系、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课程整合的目的是减少知识的分割, 把受教育者所需要的不同的知识体系统连接起来。课程整合绝对不能是几门课程的简单叠加,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整体优化的原则, 对教材内容进行有必要的取舍, 重组知识体系, 不求大而全, 防止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具体的做法是:对原有《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Auto CAD》、《拆装与测绘》几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改革, 调整内容和教学方法, 避免知识的重复和教学的枯燥, 重点培养学生识读、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和测量的实际技能。

制图内容简化投影法、点线面的理论内容, 从学习基本几何体的投影开始, 到机件、常用零件的图样表示, 始终将测量的基本技能训练贯穿进去, 同时学习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 掌握基本测量技能, 将抽象的图样与手中可测量的模型、零件实物联系起来, 既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测量技能, 为机械加工实训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又培养了学生空间想象力。在学习零件图相关内容时, 因为要用到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及尺寸公差的知识, 就结合具体的零件穿插公差中的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尺寸公差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在学习装配图时, 因为装配图中要用到配合尺寸, 就讲尺寸配合的意义及标注方法, 这样, 在学习机械制图的同时学习有关公差配合的知识, 避免了公差教学的枯燥性, 又可在测绘中得到应用,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目的是学以致用, 实用性很强, 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较高, 掌握和记忆也较好。《Auto CAD》始终贯穿于图样的绘制与识读的教学始终, 制图中删去平面图形的画法中有关圆弧连接内容, 在《Auto CAD》中结合具体的绘图命令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讲解, 习题课结合Auto CAD讲解, 边教基本命令边训练绘图与识图, 零件图的识读结合各种典型零件的绘制进行讲解, 以绘促读。这样既避免了知识的重复, 又突出了软件的应用性。

3 新整合课程的教学方法

为了使整合后的课程真正改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效率, 必须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整合课程的教学组织上要本着“学为主体, 教为主导, 精讲多练, 培养能力”的原则,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始终是一个教学重点。现代化的软件教学平台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三维空间之门, 让学生在三维空间中直接去认识和感知空间几何元素, 直观、形象, 易于学生接纳。例如:适当的利用模型或充分利用Auto CAD的三维绘图环境, 创建大量的三维模型, 让学生观察, 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将实物引入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零件、装配体的测量与表达能力是本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 因此将机械零件等实物引入课堂, 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 增加学生对所要表达零件的感性认识, 加深其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拉近课堂教学与实践工作之间的距离, 也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讨论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制图课程里有些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 有些问题的解决只有最合理的方法, 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 比如机件的表达方法一章内容, 一个零件的表达方法很多, 哪一种表达方法最好, 可以在讨论中得到很好的解决。同时以讨论形式解决问题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又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增强学习兴趣, 培养创造性思维。

使用项目教学法, 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项目教学法是通过某个具体项目的实现过程, 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思考,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在整合后的《机械制图》课程中, 将零件表达、测量、公差、计算机绘图等知识与技能在一门课程中进行学习和训练, 有利于教师更好的选择教学项目。教学项目要有实际意义, 尽量按照学生日后在工作中会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项目设计, 例如:在企业设备维修中, 经常需要将已经损坏的零件进行测绘、绘制零件图, 从而加工出新配件, 便于设备维修, 恢复机械原有性能。可设置了典型零件测绘项目, 并且要求最终以使用计算机绘制出的图样作为项目结果, 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在项目的实现过程中, 学生需要灵活运用已经学习过的各种机件表达方法, 需要具备测量、计算机绘图等操作技能, 还需要对零件公差要求有充分的理解, 学生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总之, 以培养学生工作能力为出发点, 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 对机械制图等几门课程进行课程整合, 在高职机械类各专业教学中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程改革思路。我们已经为此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尝试, 今后还将不断努力, 不断提高机械类学生技术表达和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科技经济市场》2008年4期.彭彬.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探索.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整合与教改 篇11

一、增强师资素养, 提高教学技能

要把制图课讲得生动形象, 把抽象的理论变成直观, 让枯燥变得有趣, 除了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外, 还须具有机械类专业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 如教师必须具备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零件与机械原理等, 还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企业生产的实践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只有具备这些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该门课程。同时教师还不断充实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和相关的技能, 具备必须当代机械制造业最先进的知识和技能, 还必须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多种计算机绘图软件, 以便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绘图的训练和指导, 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和绘图技巧。

二、改革教学内容, 明晰课程设置

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我国社会培养大量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这就决定了课程体系的创建, 变革教学内容。针对“实用为主, 必须和够用为度”复种原则, 须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与调整, 对基本理论优化组合, 补充企业需要的、对技能培养有用的知识。《机械制图》主要包括投影理论、组合体、零件图、装配图和计算机绘图几方面内容。要根据教学目标, 以掌握概念, 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如现在采用计算机绘图, 对字体、比例、标题栏、图线以及图纸幅面等标准可以不作要求, 常用的等分线段等几何图形的画法已无多大用处, 可以删掉;轴测投影无足轻重, 可作简单的介绍。学生必须掌握投影作图的原理与方法, 点、线、面的投影和特殊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 基本体三视图及表面上找点等是《机械制图》的基础, 这些内容一环扣一环, 应系统讲解, 全面掌握。学生对机件的表达方法及国标中的相应规定必须熟悉, 徒手绘制草图的训练必须加强, 只有正确绘制出零部件的草图, 才能顺利地在计算机上完成零、部件的工作图。同时, 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作为主线贯穿课程始终, 加强组合体读图与画图、机件表达方法、机械图等内容, 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计算机绘图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占有突出位置, 应把画法几何、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等内容有机地融合。这样, 学生对教学内容更易理解, 掌握更牢, 学生既有理论、又有实践, 既能手工制图、又能计算机绘图。

三、运用多媒体, 提高教学质量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整合与教改 篇12

【关键词】机械制图课程 教学方法 绘图读图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是中职学校机械,数控类专业的主要基础课,担负着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的重要任务,工程图样是机械加工的技术语言,而机械制图课程是解读这门语言的钥匙。因此机械制图教学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后的从事机械加工的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是学生进入中职学校首次遇到的专业技术课程,但最初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难以理解和记忆,空间想象思维难以形成,所以导致一些学生厌学现象。因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把教材中理论概念结合具体实例向学生传授,易于他们的理解、记忆与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一、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提高学生学习制图的兴趣

《机械制图》一向是许多学生畏惧的学科,不但需要学生记忆那些基本概念、投影规律,更需要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如何使他们很好地记住这些概念、投影规律及标准,更容易理解并掌握这些内容,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只有教师讲,单一的沉闷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最烦,最易疲倦,也是最缺乏思维、积极性和主支性的一种教学,教学效果最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使教学在轻松、愉快活泼气氛中进行,让学生思想情绪和学习气氛互补、互齐、互相调节,互相促时,使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如在制图室中实践画图,让学生讨论,各抒已懈,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时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也最有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还可开展其它教学形式。如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参观,组织专题讲座课堂教学中适时进行学生板演与提问,以此调节学习气氛,克服厌学情绪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制图课程自觉性、主动性。学生对课程有了兴趣才会将课程学好。

二、巧妙运用教具和电教手段,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粉笔+黑板式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要书写大量的板书,画大量的图,重复劳动多,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往往无法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

因此应采用图物结合来进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过程,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模型、示教板、挂图等教具能使学生更直观的观察物体的主要特征及各种事物之间联系,教师对这类教具的选用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的将同一内容往往要多次重复演示。教师可采用课件,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学这一辅助手段适时地穿插于教学之中,与模型、示教板相结合,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不仅具有较强表现力,可以用来直接完成教学任务,还能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视觉、听觉、角觉多种知觉系统协同参与学习,有助于知识获得的精确和完善性,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在《机械制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把许多文字教材表达不清楚的内容,通过PPT或幻灯片进行微观和宏观、表态和动态相互转化,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整个教学,内容的连续过程,更突出表现教学对象的本质特征,把细致入微之处,关键转变点充分突现出来。同时对重点、难点可重复播放,加长停留时间、增强教学效果,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易接受,大大提高了短时记忆容量,促进长时记忆。此外利用预先设计的多媒体习题库可以让教师根据需要多举实例,也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较多练习。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交互,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解决问题,同时,结合黑板作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三视图的建立与投影规律,投影作图、剖视等都可自制多媒体习题课件应用于教学中。

三、结合实际图例培养学生实际绘图读图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有能力,能力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形成。实践绘图课堂化就是将绘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到具有优化环境的制图室去面对实物进行实际绘图。教师仅提出要求,作一些必要的指导,学生可讨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三视图书、剖视、剖面、零件图、本专业准件等章节都可进行。绘图是《机械制图》特有的实践教学。通过绘图不仅可以检查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更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应用过程。学生只有经常不断地练习,才能在绘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巩固了知识,促进知识的获取,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还可促进知识的发展,发生飞跃的认识,培养起创造能力与个性品质,在今后实际生产中进行技术革新、小发明、小创造。

此外教师还可以找来实际加工零件图纸,将同学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分析零件的结构以及形状尺寸,位置尺寸。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只用通过以上方法学生将所学机械制图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才能达到机械制图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目标即绘制图,读懂图。

四、开展计算机软件绘图课程,升华机械制图课程知识体系

计算机绘图的三维绘图和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可以进行三维曲线、曲面的绘制,还可以组合造型,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形体分析方法和训练空间构思能力,通过多种媒体的设计,展现几何形体的结构特征,以此来使学生在这种特殊的“情景”中,将大脑中的各种简单形体的认知联系起来,形成对复杂几何形体的认知,从而正确理解利用二维图形对三维几何形体的表达。还能使学生更全面的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内容和技术技巧。为此,我校开设了CAD,CAXA,uG等软件课程将枯燥的机械制图课程从单一的笔,纸绘图升华到鼠标、键盘绘图,这种方法极大的提高了学生们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热情。而且利用三维实体造型软件Pro/ECAXA、uG等制作三维电子模型,并通过使用特殊插件,能够在网络上实现电子模型的仿真模拟,能够随意旋转、移动、翻转模型,使学生通过对电子模型的研究,达到对真实形体的理解,从而较快建立空间概念,培养空间想像能力。使学生懂得只有学好机械制图基础课程才能为以后学习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以上四种教学方法,我校数控类,机械类学生近几年来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热情逐年提高,对本专业的相关知识的掌握也有了长足进步。多名学生在省市级各类机械加工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学生毕业就业率显著提高。

上一篇:【精华】搞笑祝福春节祝福语集合下一篇:个人作风建设剖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