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对使用教材的评价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生对使用教材的评价(通用8篇)

学生对使用教材的评价 篇1

工业制造学院学生对所用教材总体感觉较好。普遍认为:

1、教材充分反映了学科前沿研究成果,注重结合国民生活实际。

2、充分地体现了工科特色,概念既准确又没有复杂繁琐的证明与推导,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

3、举例针对性强,难易适中,有助于对概念的理解和对实际问题的求解。

4、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中有多种互动章节和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5、教材注重拓展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章节最后有诸多阅读材料,增加了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6、插图精美,易于理解,符号标识清楚,印刷美观,纸张质量好。

学生对使用教材的评价 篇2

①调查目的:了解在校旅游专业高职学生对目前使用的旅游专业英语教材及综合英语教材的认可程度, 并对学生的旅游英语学习情况进行分析。②调查对象:主要为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高职一年级、二年级学生;新疆农业大学学生、伊犁州技工学校酒店服务与旅游管理专业12级学生;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③调查时间:2013年3月-2013年5月。④调查地点: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农业大学、伊犁州技工学校、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⑤调查方法:以调查问卷形式。⑥调查的主要内容:旅游专业学生对现行英语教材的使用情况;旅游英语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旅游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学生对基础英语与旅游英语相结合的校本教材开发的态度。

2 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

本次调查以问卷形式, 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52份, 有效回收率为84%。问卷调查共计25道题:

①学生对目前使用的教材感兴趣程度:有36%的学生喜欢目前使用的教材, 有19%的学生一点也不喜欢目前使用的教材, 有51%的学生认为目前使用的教材很一般。②学生对英语学习成绩的自我评价: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学得很好, 有49%的学生认为自己英语学得不好, 有43%的学生自认为英语成绩一般, 有26%的学生自认为英语学得不太好。③学生对旅游专业英语重要性的调查结果:有63%的学生觉得学习旅游专业英语很重要;有26%的学生认为学习旅游专业英语较重要;有5%的学生认为学习旅游专业英语不重要;有6%的学生认为学习旅游专业英语一般重要。④对影响学生旅游英语学习动力因素的调查:有31%的学生认为兴趣与喜欢是他们学习旅游英语的最大动力;有9%的学生认为考试是他们学习旅游英语的最大动力;有48%的学生认为就业竞争与职业发展是他们学习旅游英语的最大动力;19%的学生认为与外国人沟通交流等实际需要是他们学习旅游英语的最大动力。⑤对于学校开办英语培训班, 学生选择情况的调查:有4%的学生愿意选择基础英语班;有43%的学生愿意选择旅游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相结合的旅游基础英语培训班;有14%的学生愿意选择趣味英语班;有3%的学生愿意选择考试强化班;有42%的学生愿意选择实用英语口语班。⑥关于旅游英语课堂授课哪一学习模块最重要的情况调查:有49%的学生认为自信与学习兴趣最重要;有11%学生认为团队合作最重要;有14%学生认为能帮助顺利通过考试的词汇、语法知识最重要;有16%的学生认为口语训练最重要;有11%学生认为听力最重要;有7%的学生认为阅读最重要;有1%的学生认为写作最重要;有14%学生认为翻译 (口译与笔译) 最重要。⑦对于改进英语课堂教学状况的调查:有74%的学生认为应突破传统, 运用不断更新的现代元素教学;有17%的学生认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36%的学生认为应完全按考试标准的要求来学, 不考的内容不学习;有12%的学生认为应以学生自学为主, 老师指导为辅。⑧针对“旅游基础英语”校本教材编写的必要性的调查:12%学生认为没必要;31%学生一般必要;57%学生认为很有必要。⑨对学习旅游英语专业知识的必要性的调查:4%的学生认为没必要;28%的学生认为有一些必要;66%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⑩对于现行所使用的英语教材, 学生难易程度的情况调查:29%的学生认为比较难;23%的学生认为很难、看不懂;61%的学生认为有点难, 但还能接受;6%的学生认为一点也不难。輥輯訛对现行使用的英语教材哪个模块最难的情况调查:24%学生认为语法较难;8%学生认为词汇较难;28%学生认为课文内容较难;13%学生认为翻译较难;14%学生认为听力较难;26%学生认为口语对话较难。輥輰訛对于现行使用的英语教材, 学生感兴趣的模块调查:5%学生认为对语法感兴趣;22%学生认为对词汇感兴趣;17%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感兴趣;7%学生认为对翻译感兴趣;13%学生认为对听力感兴趣;45%学生认为对口语对话感兴趣。輥輱訛对于学生自我剖析英语学习中的强项和弱项的问题调查:经调查分析, 有50%的学生知道自己的强项及薄弱环节;18%学生不清楚;32%的学生只了解一点。輥輲訛对于是否会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英语的情况调查:24%学生会在课余时间学习英语;15%学生不会在课余时间学习英语;61%学生想学, 但没有付出行动。輥輳訛对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时的态度情况调查:41%学生会选择查字典;36%学生会选择向他人寻求帮助;19%学生会自己猜测其意;4%学生会不理会。輥輴訛学生愿意选择的学习方法情况调查:20%学生认为做笔记学习方法最适合自己;9%学生认为机械记忆方法最适合自己;42%学生认为做练习最适合自己;11%学生认为采用分类法、分组法、对比法最适合自己;8%学生认为小组讨论最适合自己;24%学生认为口语练习最适合自己。輥輵訛认为英语学习教材及教辅材料应该由谁来选择的情况调查:5%学生认为应该由老师选择;14%学生认为应该由学生自己选择;46%学生认为应该由师生共同选择;12%学生认为应该主要由老师选择;9%学生认为应该主要由学生选择。輥輶訛认为现行使用的旅游英语教材编写是否合理的情况调查:20%学生认为教材有缺陷, 不合理;9%学生认为教材没有缺陷;48%学生认为还是存在一定缺陷;18%认为不清楚。輥輷訛对于现行使用的旅游英语教材具体存在的缺陷问题情况调查:28%的学生认为课文理解较难;4%学生认为词汇较难;5%学生认为口语对话太简单, 很难促进对自己旅游英语专业知识的提高;9%学生认为口语对话太难;5%学生认为语法太难, 难以接受;15%学生认为语法不够系统;4%学生认为听力部分太简单;7%学生认为听力部分听不懂;26%学生认为教材涉及内容与自己专业联系不紧密。輦輮訛对于“旅游基础英语”校本教材内容的编写重点情况调查:11%学生认为应将酒店服务英语作为重点;30%学生认为应将餐饮英语作为重点;40%学生认为应将导游英语作为重点;53%学生认为以上内容都作为重点。輦輯訛较之高中时期的英语水平, 上大学后英语能力的提高程度情况调查: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提高了很多;23%的学生认为英语能力有一定的提高;17%学生认为没什么起色;18%认为没有提高。輦輰訛学生的旅游英语课程课堂参与情况调查:5%的学生积极参与;31%学生参与, 但不太主动;21%学生偶尔参与;4%学生没有参与。輦輱訛通过学习现行的旅游英语教材, 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程度情况调查:5%的学生认为了解了很多;41%学生认为有所了解;18%学生认为没什么了解。輦輲訛学生在使用现行的旅游英语教材时, 同学们之间是否有过合作学习的情况调查:9%的学生经常在课堂课外合作学习;37%学生有时在课堂集体讨论;23%的学生偶尔在课下探讨;3%学生没合作过。輦輳訛对于旅游英语中专业英语知识与基础英语综合知识区别是否大的问题调查:1%学生认为二者完全一样;18%学生认为有很多相似之处;26%学生认为知识基本都是相互贯穿的;16%学生认为二者有一定区别。

3 对此次问卷调查的分析

经调查发现:目前造成旅游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以及英语能力不高的问题主要在于以下几点:①学生英语基础差, 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②学生对旅游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③学生对英语教师的授课不是非常的满意;④在学习英语口语的过程中, 不敢张嘴, 不敢与同学、老师交流;⑤旅游专业的学生认为基础英语与旅游专业英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非常有必要, 势在必行;⑥旅游专业学生认为基础英语中的听、说、读、写、译等专项技能对于他们的旅游专业业务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 结语

根据这次问卷调查, 提出一点小建议:英语教师结合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学习状况, 结合学生自身特点, 集思广益, 深入开展全面的调查研究, 积极编写和开发一本适用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英语与旅游英语相结合的校本教材。

摘要:本文分别从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论述了高职学生现用教材使用情况问卷调查的分析报告。

关键词:旅游英语,基础英语,学习兴趣,学习目的及方法,教材选择

参考文献

[1]魏凤琴, 张海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0 (7) .

[2]刘欣.模拟教学对师生互动影响的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 2013 (4) .

浅议对现行小语教材的使用 篇3

关键词:用足教材;用好教材;用活教材

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讲明白教材就可以了,而是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训练学生,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在教学中才能依标扣本、放飞思维、取舍自如、创新教学。那么,如何正确使用教材呢?

一、要用足语文教材

重视教材,研究挖掘教材,让教材的魅力以及内蕴尽量展现出来。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进程中,尽可能发挥其例子典范作用。教材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方法的载体,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丰富学生人文修养的主渠道。只有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让一个个生动有趣,富于哲理、闪射灵思、蕴含智慧的鲜活篇章走进学生的心灵,形成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不断丰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广泛搜集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教学信息,预设好清晰的语文知识能力框架。在教学进程中,让有限的语文课堂,绽放海量的知识信息。

二、要用好语文教材

在备课过程中,要预设恰到好处地处理教材,让教材这个例子真正起到范例的作用。如果说用足语文教材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用好语文教材就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作为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范例,我们不能穷尽其示范作用,有的只能是更好地引导学生挖掘到精妙之处,并运用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处理教材上要突出其典型性,选准展开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训练点。提倡一课一得,不要面面俱到。

三、要用活语文教材

我们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们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教材学语文,跳出教材看教材,跳出教材学语文。让课堂通过教材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走进学生的课外生活,得以验证、践行和巩固。用活语文教材能解决学生学语文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教材“活”起来呢?那就是要敢于对语文教材增删修补,灵活运用,运用例子,牵出更多的例子,由课内走向课外,由名著节选的学习迁移到名著的深度阅读。课内得法,课外受益,活用教材,反复训练。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學生,用教材不唯教材。

参考文献:

郭荣琴.浅议恰当地解读小语教材[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6(06):83-84.

学生对使用教材的评价 篇4

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发行使用以来,新一轮的英语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英语教师掀起了一股学习《新课标》,讨论新教法,探索新教材的热潮。本人通过一轮的摸索和实践发现新教材选材广泛,任务明确,时代感强。如能利用好新教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将大有裨益。

在编排内容上,它一改以往教材大多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赋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语言综合知识能力的责任,通过大量贴近社会生活的真实材料,向教师和学生展现了一幅实际的语言学习场景。教师和学生均可按照自己的喜好,有侧重地展开教和学,从而全面提高运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来表达情感,展示内心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在编排步骤上,采用了分课型任务教学的方式。对教师而言,这无形中减轻了年轻教师在课型设计上的迷惑,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素材的收集上,从而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新教材的推行,兼顾了农村与城市之间差异的许多方面,缩短了城乡学生在认知世界上的起点间的距离,且符合现行新课标的目标和任务。

对新教材在使用中的几点认识

1. 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跟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新教材在听说的要求上相对较高,很多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由于基础和胆怯可能难以完成教材要求的听说任务,所以,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喜欢一位英语教师,也往往喜欢听他的英语课,并能主动接受这位老师所传授的英语知识。因此,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将欢乐带给学生,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使他们真正地喜欢自己,爱上自己的英语课,从而能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为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应当精心设计作业,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及时为后进生补缺,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都能克服胆怯、自卑心理,善于发现自身的长处。要联合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广大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等来共同关心帮助,营建一个良好的氛围,使他们无论在家庭或者在学校,都沉浸在这种良好的心理感受中,从而激发起不甘落后、迎难而上、奋勇直追的意志和行动。

2. 紧扣现行课本广泛收集教学素材

增加一些贴近社会生活的经历和感受,且符合高中学生喜欢参与、求知欲强的特点,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上DESTINATIONS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讨论自己的旅游梦想,激发学生的热情,然后我把自己收集的一些当今我国的国外旅游热点目的地(如:新马泰、韩国、欧洲等)进行介绍。之后,我与学生一起展开了讨论。这使得学生在接受教师教学内容的同时,产生了共鸣,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获得真才实学的强烈愿望。

3. 在组织课堂教学上,坚持以英语口语为主,适当利用母语,再辅以一些必要的现代技术手段。

教师可在课前简单默想一下这堂课可能用到的课堂用语,包括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如何应对学生课堂上提出的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问题)。农村中学学生的英语听力普遍较差,这就需要教师在语言组织上力求通俗易懂,语速要慢,还得伴以必要的表情和手势,只要长此以往,不愁学生听不懂。

4.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不必过分拘泥于教学参考书的标准。

只要符合农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只要能完成当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可在教学环节上作一定的删改,开发出合适的校本教学环节。例如:在教高一(下)册第14单元Warming Up时,课本中出现了几个学生不太常见的节日画面,这对于他们在认知和感悟上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就将后面的讨论题目设为中国传统节日the Spring Festival和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Christmas之间的比较,等到做完这些题目后,再转向上方图片话题的讨论、总结,并采用听写的形式将背景知识告诉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5.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挖掘潜能

《新课标》基本理念处处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它要求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共同基础,又要使教学适应个性需要;既要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又要关注学习情感,提高人文修养;同时要求建立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所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英语学习,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要做到以人为本就要仔细分析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建立平等,开放的师生关系,在分析学生个性的基础上,要善于给不同学生开不同的“药方”。有的学生拼写不好,有时学生阅读能力差,有的学生不愿开口,…,我们英语教师就要善于抓住契机,克服他们个性中的弱点,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让每个人都得以进步,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多媒体培养学生学习潜能和学习热情

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网络和多媒体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网络资源包罗万象,应有尽有。网上既有数不尽的英语资源供老师学习和研究,也有无数的英语教学网站供学生学习,给学生提供辅导与帮助,激发其学习的潜能。

其次,新教材提倡任务型教学,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利用网络可以很好地开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拓宽他们学习渠道,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如果多媒体教学与任务型教学法能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师生互动,那么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探究潜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7.结合新教材开展富有时代气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各种英语活动。

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时代性极强,所以设计一些好的,特别是时代感强具有挑战性的活动非常重要。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各种英语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我进行了 “单词之星” “口语之星” “背诵之星”,“阅读之星” 等的评选活动。这有助与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 ,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潜能自然就被激发出来了,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课标》虽然给了我们极大的挑战,但同时也给了我们新的机遇。它让我们英语教师认识到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的重要性。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创新,教材的更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等等,这一切都值得我们深思: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各种学习潜能。但我深信:在《新课标》指引下,只要我们大胆实践,不断探索,努力创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就肯定能在新世纪将我们的英语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8.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怎样批改和点评学生作文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呢?确立以肯定为主的评价风格,着力挖掘优点。兴趣与自信对英语学习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而二者的产生和保持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付出努力后所获得的成就感。因此,学生每完成一篇作文,我们都应尽量发现其可取之处,给予恰当的表扬并提出中肯的意见,让学生期待下一次完成得更好。除了优秀学生的作文展示,我还特别注意基础较差学生的每一次进步。他们只要在结构、段落、思想或用词用句上有较好的表现,我都给他们以“笑脸”或“五角星”。

学生对使用教材的评价 篇5

实验研究方案

作者:大名镇北关小学数学课题组安满香

一、问题的提出

1、国外现状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原有的教材体系和学习方式已不完全能适应以国际化、信息化等为标志的社会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已在致力于教材与学习及其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课程改革。如欧美各国纷纷打破原来课程重知识的倾向,倡导“主体探究”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性学习时间”,其目的是“追求学科的、综合性的学习,并确认这种学习对培养儿童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是十分必需的。”

2、传统的学生学习方式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变革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转变学习方式究竟意味着什么?就是要转变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理论上,转变学习方式,是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教育实践中,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知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践上,转变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3、教材的使用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是一套较为集中地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又具有很强的实施可行性的教材。我校2005年9月选用这套教材以来,通过二年的使用,我们体会到了这套教材的许多优点。教材中题材选取生活化、现实化、趣味化;形式设计情境化、活动化、开放化;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为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改善学习方式搭建了平台。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认识,我们提出了“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与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本课题通过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使用开展行动研究,根据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特色,以冀教版教材为研究载体,自觉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衡量、分析教材内容,创造性地用好、用活实验教材;充分发挥新教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功能,把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数学课程的首要目标;试图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渐形成学生主动探索、自主思考、合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努力把静态的教材资源转化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活动的动态的活动资源;开发新的教材信息资源;精心设计教育教学方案;

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逐步体现了教师角色的转换,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真正成为新课程教材的创生者、开发者、体验者、实践者,成为教育教学的决策者。

二、研究的意义和条件

1、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使实验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理解透彻,教学中积极挖掘冀教版教材的优势,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适当拓展教材,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改变原来过于注重模仿记忆、机械训练等接受式学习的状况,初步形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和富有个性、创造性的过程,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高。

2、挖掘冀教版教材优势,创造性地使用这套教材,依据新课程中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先进理念,精心设计、大胆探索,深入实践,定会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

3、通过课题研究,丰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理论,推动我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课题采用实验研究的方式,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三、课题的界定

学生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等方面的特征。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自己对数学(包括数学事实,数学观念,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活动)的理解的过程。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致力于数学教学观念的变化,注意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提供给学生的素材能联系学生生活,对学生有吸引力、有挑战性;注意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为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供必要的保证,让学生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认识数学,获取知识,积累学习方式,充实学习情趣。“教材就应该让孩子们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不是教孩子们学习,而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促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研究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师在操作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自主权。要充分相信学生,在各个环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充满激情,主动活泼地参与学习,得到发展。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和实际参与。”留给学生充裕的实践时间和探索空间,而不是用演示来替代学生的实践。

2、过程性原则:通过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问题性原则:即通常不是提供素材让学生理解记忆,而是创设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领悟并提出一个或几个需要学习研究的问题,让学生沿着发现问题、选择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轨迹进行探索研究,不仅使解决问题有所突破和创新,而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研究目标:

1、使参与实验的教师能够具备先进的课程观、教学观、开放的教学思想,会取材、善设计、能组织。即会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科学合理取材,设计出学生需要的、乐于探究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内容,并能够组织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活动。

2、使学生能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学习活动,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立自主的尊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为我校及兄弟学校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先行经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师生校园生活的质量。

六、研究的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对改善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和作用:

(1)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对小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学习的影响和作用;

(2)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对小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习的影响和作用;

(3)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对小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学习的影响和作用;

七、研究的对象

我校正在使用冀教版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学生。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

八、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计划在两年内完成。为能顺利进行课题实验,我们将实验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7.1——2007.4)

1、深入学习理论,分析教材,确定研究方向。

2、制定实验研究方案。

3、实验教师确定子课题,制定阶段计划。

第二阶段(2007.5——2007.10)

1、按方案进行研究。

2、积累研究资料,分析实验效果。

3、及时进行阶段总结,效果分析,并针对问题调整方案。及时积累资料和成果展示。

第三阶段(2007.11——2008.3)

1、修订实验方案,深入实施。

2、继续积累研究资料,展示优秀课例、优秀教学设计和优秀论文。

3、分析实验效果并进行阶段性成果汇报。

第四阶段(2008.4——2008.12)

1、全面总结,撰写结题实验报告。

2、整理论文辑,典型案例,相关教学设计。

3、准备鉴定验收相关材料。

4、申请鉴定验收。

九、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取行动研究为主,实验研究、调查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

1、以教师的常规教学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行动保证。

2、实验教师的个体实践为主,课题实验小组集体研究为辅。

3、各实验教师要确定子课题,按学期分阶段制定计划,做好记录,完成总结,并及时撰写体会,总结成果。

4、以控制对学生有损害因素为起点,以完成常规教学任务为前提,以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

十、研究的可行性分析与条件保障

1、主持人、参与者大都具有专科以上学历,都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或小学数学教学多年,主持人是省骨干教师,其他人都是县级以上教学能手。实验教师都是年轻教师,他们教学改革热情高,基本功扎实,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具有较深的研究潜力。因此,这支研究队伍是专业知识、研究经验、年龄结构较合理的队伍,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定成果奠定了基础。

2、主持人和专业人员把握研究方向,进行理论指导,参与实验过程及解决疑难问题,总结成果,组织推广。学校领导和实验教师以行动研究为主承担实验具体任务。

3、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本齐全,图书、音像等资料齐全,具备一定的科研经验,有较完善的课题管理制度。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这项研究,将会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设备更新、资料订购、教师培训。

4、实验班的学生均为自然分班组成,使课题研究具有合理性,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

十一、预期成果

完成的时间:2007.1~2008.1

2最终结果形式:教学设计集、案例分析集、学生能力展示、图片、照片、影像资料、原始资料、实验报告。

十二、课题组织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安满香

负责课题研究的设计、课题管理、实验指导、研究人员的组织协调。

课题组长:孙志强

负责研究方案的设计、实验指导、研究报告的组织和撰写

如何更好的使用教材 篇6

教师使用教材的智慧,就是教师在精通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教学风格,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和实际学习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处理,合理分配课时,妥善安排教学顺序和每一课时教学内容,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既不能脱离教材,又不能照本宣科。教师能否有针对性地灵活使用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关系极大。因此,教师使用教材时必须做到“四度”

一、挖掘教材的深度。

教师认真备课是使用教材的先决条件。在备课过程中,一些教师习惯于把教科书、参考书或资料抄写在教案本上,从表面上看教案写的满满的,而实际上在教学中却没有太大的用处。有些教师为了应付领导检查教案,几天就能写满满的一本。有些教师一本书教了多年,年年备课时再把老教案原封不动的抄写一遍,实际上是一个教案用了多年。这些教师除了缺乏教学的责任心之外,更缺乏的是挖掘教材的深度。所谓教材深度,是指某一学科知识的纵向发展的深浅程度。一方面,教学的深度要有限度,因为不同的学生和同一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阶段,接受知识的能力各不相同。教学内容在深度上必须使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另一方面,教学的深浅要有分寸,教学内容过深学生会接受不了,教学内容过浅既不能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又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无止境,教无深浅。教师教学是良心活。教学的深浅取决于教师道德和教育智慧。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深挖教学资源的潜力,凝聚优质教学资源,注重挖掘教材的深度。教材的深度是指促使学生人生发展的影响程度:一方面是指教材中知识的深度,一方面是指教材的思想深度。一方面是指思维的深度,一方面是指科学的深度。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能够透视教材,真正读懂教材,研究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非常娴熟地驾驭教材,灵活地使用教材。教师挖掘教材的深度,就是要挖掘教材中对学生人生发展真正有用的东西,挖掘能够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的东西,挖掘能够让学生感悟和体验人生价值的东西,这些有价值的东西越大,就证明挖掘的越有深度。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怎样挖掘教材的深度呢?一是要充分认识生命教育的价值,确立生命教育的价值取向,这对明确教育目标和确定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是要有敏锐的教学眼光,能够及时发现和捕捉有利于学生发展,能够提升人的生命价值的教学内容。三是要有灵敏的教学思维能力,能够快速有效的整合有生命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把零散的生命教育之光凝聚成生命教育的能量。

二、拓展思维的广度

所谓思维的广度,是指某些知识纵向和横向联系的范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不能让学生局限于教材,学一知一,学二知二,而应当引导学生善于分析、总结、比较,找出学习的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另一方面,又不能违背学习规律,盲目联系。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使用教材,不是为使用教材而使用教材,而是以教材为载体,把教材作为引导学生思维的素材。教材是师生心灵沟通和交往的媒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要通过教材拓展思维的广度。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教材拓展思维的广度,就要利用教材来扩大学生思维的空间,这一点有十分重要的教学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思路,影响学生的学习思路。往往有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放飞学生思维的风筝,总是让学生紧贴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走,学生在思维活动中稍微离开教师的教学思路一点儿,就会被教师立刻收回来。大概凡是与教师思维相一致的东西,就是正确的东西,这时就会受到老师的正强化,即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和表扬,而那些与教师思维不一致的东西,就有可能会被老师认定是错误的东西,这时就会受到老师的负强化,即受到老师的否定和批评,或者是教师认为教学时间紧,把学生才展开的思路立即又中断了,这是一种无情地斩断学生思维翅膀的教学行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教材中的真问题,让学生多想几个为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出几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多发现教材中的问题,提出问题,生成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正确对待学生与老师不同的想法,说法和做法,要注重正确看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新思维和新的思维方式,要大胆放飞学生思维的风筝,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去充分的思考,尽情地想象,不断地联想,让学生智慧的火花,生成创造的火焰。

三、把握好教材的难度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把握好教材的难度,就是要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对教材的接受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难度往往不是一个静态定量,而是一个动态变量,不仅是取决于教材的本身,而且是取决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对教材的可接受程度。天下事有难易乎?则难者亦易矣,则易者亦难矣!关键是一个字,可为则易,不可为则难。在备课过程中,什么是备教材要备学生?就是要慎重把握教材的难易度,也就是学生对教材的可接受的程度。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主张分层教学。什么是分层教学呢?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把教材内容分成若干个层面,把教材的难度划分成几个区分度,使班上优、中、差各类学生都能对教材难度感到适宜。这就要求教师用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不同的学生,根据学习实际提出不同的要求,能够让优生吃得饱,让中等生吃得好,让后进生吃得了,各获各的益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就要进行分层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大一统的教学相当普遍,一个教师上课,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教学要求,统一的教学评价标准,学校成了生产标准件的加工厂,这是造成教学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可以让学生同样感悟学习生活的人生价值,同样获得成功和成功的喜悦,同样地自信和自强,同样的自尊和自爱,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人生的旅途,在不同的岗位上同样感悟和体验人生的价值,同样感受到人生的幸福。世界上没有安全一样的树叶,但却有一样的生命价值。世界上也没有完全一样的学生,但却有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育的公平,即不是让学生接受大一统的教育,而是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学习的权力,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感悟和体验教育人生的权力和机会。

四、加大学生发展的力度

人生苦短,在短暂的一生中,一个高层次的人的发展一般有人生的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因此,社会学家不仅把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而且把学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储备库。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加大学生发展的力度问题,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根本问题。

《学记》中说,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人的发展要循序渐进,与时俱进。科技的飞速发展推进了社会发展,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加大学生发展的力度。

加大学生发展的力度,不是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心态提出来的,而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规律提出来的,教育不能揠苗助长,而是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让学生自然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科学的使用教材,加大学生发展的力度,就是要用识才的慧眼善于发现学生发展的潜力,真正能够发现学生的生长点,切实抓住学生发展中的好的苗头,及时对学生的优点或长处给予充分的肯定,为学生随时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学习素材,保证学生发展所需要的营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和保障。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有效使的用教材,加大学生的发展力度,就是要能够增强教育的责任心,增强教育服务意识。教师一方面要尽可能的丰富物化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材料;另一方面要能够为学生提供主体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活教材。教师要使自身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真正起到身教胜于言教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优秀的东西,把学生作为活教材,让学生真正感悟和体验到身边的榜样力量教育作用,自我发现,自我激励的教育作用,以形成学生发展的强大动力。

学生对使用教材的评价 篇7

即将做出修订, 甚至可能退出舞台的现思想品德教材都有哪些版本, 这些版本的教材都有哪些特点, 这些版本的教材对于今后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又有何启示?下面就初中思想品德多版本教材进行深入而理性的分析。

一、现有主要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版本的基本情况

从版本上看, 现有教材主要有 (版本不齐, 只作重点说明, 排名不分先后) 人民教育出版社 (以下简称人教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下简称北师版)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以下简称陕教版) 、广东教育出版社 (以下简称粤教版) 、人民出版社 (以下简称人民版) 、江苏人民出版社 (以下简称苏人版) 、山东人民出版社 (以下简称鲁人版) 、教育科学出版社 (以下简称教科版)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下简称都师版)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下简称湘师版) 等不同的版本。这些不同版本的教材虽然都依据同一个课标编写, 但又各不相同, 异彩纷呈。

从结构编排上看, 不同版本教材各具特色。例如:十套主要版本教材单元平均数是22单元, 课的平均数接近65课, 单元数最多的是教科版, 最少的是陕教版, 课数最多的是都师版, 最少的是陕教版;粤教版、湘师版等版本教材每单元课数数量相等;苏人版七、八年级上下学期单元数相等, 课数相等, 但是单元之间的课数不等, 最少的三课, 最多有六课;教科版、都师版教材每册书的单元数不等, 每单元课数也是不等 (教科版两课、三课或者四课, 京师版三课或者四课) 。另外, 都师版五册书的名称不同于其他版本教材, 其他版本教材称为“七年级上册 (或者七年级上学期使用, 下同) ”、“七年级下册”等, 都师版教材称为“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五册”;湘师版每个单元后面都安排一个“单元活动设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鲁人版的教材有两套, 一套5本是用于六三制学校的;还有一套7本是用于五四制学校的, 两套教材在总课数上是相同的, 内容也基本相同, 只是根据学段的不同, 对于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的编排。

二、各版教材的主要特点

1. 依据课程标准, 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这几套教材都依据2003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修订稿) 》编写, 比如, 教材的内容都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 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各版本教材虽然在编排结构上有所不同, 但内容都严格按照“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和“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安排章节。在内容的编排上也大多将“成长的我” (包括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和学法用法的内容) 放在了七年级, 将“我与他人的关系” (包括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放在了八年级, 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包括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的内容) 放在了九年级全一册。

各版本编著者在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编写教材的同时, 也不失灵活性和个性。例如:十个版本的教材大多将学法用法的内容放在了八年级的下册, 但也有三个版本的教材将这一内容放在了七年级的下册, 还有一个版本的教材将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放在了七年级上册。

2. 取材乡土资源, 彰显浓郁的地域性。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 一方文化影响一方人、造就一方情。在我国, 地域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 传承至今, 具有特定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表现。苏人版、粤教版、湘教版、陕教版、山东版等版本的教材都能利用本地区的地域文化, 取材乡土资源, 给学生带来了亲切感, 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乡土情感。

例如:北师大版在九年级第3单元第9课《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各抒己见”栏目中就举了京剧的例子;湘师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与友同行》“善交益友”的内容就选用了毛泽东青年时代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 结交蔡和森、向警予等十几个益友的事例, 还在事例的旁边配上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插图照片。苏人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七课《行为与后果》第二目《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 但是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知识点时就列举了“有情有义的徐州人”——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王集村农民工小张认为自己感染“非典”, 主动隔离的事迹。粤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人生多彩》的“在劳动创造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使用了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的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南山院士的工作照片。

3. 突出育人功能, 凸显鲜明的德育性。

思想品德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德育课程, 而承载这门德育课程的重要载体的就是思想品德教材。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教材, 都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每一个版本的教材都注重对学生进行自觉纪律教育、劳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理想教育等德育内容的教育。可以说, 各个版本的教材都凸显了鲜明的德育性, 起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例如:人民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新天地》第三课《我的自律宣言》明显是在对学生进行自觉纪律教育。湘师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树立团队精神》、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公共利益》、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第三课时“创建新集体”、苏人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善于交往》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中学》第三课“融入新集体”、鲁人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热爱集体融入社会》第四课《我与集体共发展》等都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苏人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立自强》第一课《好习惯受用一生》中“受益一生的好习惯”就包括“勤于劳动的习惯”。同时, 各个版本的教材就用大量的篇幅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传承、法治意识的树立和坚定理想信念的德育教育。

4. 注重创新再造, 力求个性的差异性。

虽然各版本的教材都依据一个课程标准编写, 但是任教过多版本教材的教师会惊喜地发现, 编著者可以编写出这么多异彩纷呈的不同版本教材出来, 让人眼前一亮, 心里一喜。每一个版本的编写都是一次创新的过程, 各版本教材各具特色。各版本教材在内容安排、单元设计、课数安排, 活动设计等方面亮点纷呈。

例如:湘师版每个单元后面都安排一个“单元活动设计”, 初中三年共有25个“单元活动设计”, 每个“单元活动设计”里一般又设计了三至五个活动供学生选择完成。“单元活动设计”里的活动有撰写“进入中学”主题小论文、中学生活适应情况调查、“夸夸我同学”主题班会、学习经验交流、寻找成才故事、采访成功人士、制定意志锻炼计划、收集名人名言、讲述伟人明星艰辛历程、介绍好朋友、周日我当家、采访老师、辩论大擂台、查找法律资料、调查乡规民俗、给心理老师写信、庆祝爸妈生日、谈谈看法、写诚信日记、观赏诚信影片、建立诚信档案、演讲比赛、集体讨论、写观察记录、格言创造、时政沙龙、手抄本评比、写科幻小说、参观科技博物馆、设置梦想瓶、听报告会等形式, 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提高了德育效果的实效性。

5. 贴近学生生活, 蕴含明显的人文性。

人文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不论哪个版本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就从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尊重学生出发, 做到以学生为本。各个版本的教材都选用了大量的人文素材作为教材的资源, 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教材, 选取的素材都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 有的版本的教材在某个教材上直接选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这些事例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让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更容易产生共鸣。

例如:教科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在分数的背后》第十四课《分数之外的收获》在列举“在考试与分数之外, 我们有广阔的生活空间, 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时运用了八张照片作为例证。这八张照片有整理房间、踢足球、滑雪、插秧、工厂参观、街头清洁、开学军训和推轮椅车老人过马路等。这些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再熟悉不过的事例, 有些图片能引起学生共鸣, 使其倍感亲切, 同时也升华了学生的人文情怀。值得一提的是, 编著者在选图的时候既考虑到了男生 (如踢足球) 又考虑到了女生 (如整理房间) ;既考虑到了北方的实践活动 (如滑雪) 又考虑到了南方的实践活动 (如插秧) ;既考虑到了城市生活的学生 (如推坐轮椅车的老人过马路) 又考虑到农村生活的学生 (如插秧) 等。可以说, 图片的编排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三、对现有版本教材的使用感悟

1. 做一名“知者”, 认真研读课标。

首先,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出来的。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教材的使用和把握, 都不得不研读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 版》已经发布一年多了, 此版课程标准较上版课程标准而言, 更加符合现在的教学, 更加注重探究, 更加符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叙写方式, 但是是否每一位初中思想品德老师都仔细研读过, 是否每一位思想品德老师都已经将2011版课程标准与2003版实验稿课程标准进行了比对, 是否每一位思想品德老师都对2011版课标较之与实验稿课标在哪些方面作了调整有较为详细的了解?

其次, “教材编写要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更新教育观念”。因此, 除了课标之外, 每位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编著者和使用者都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地了解, 以便更好地把握和使用教材。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再次,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指出, 排在2013年各项工作之首的是“要深入推动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十八大精神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首先就要准确把握十八大的基本精神, 这是学习和贯彻的前提。因此, 无论是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编著者还是使用者, 都要认真学习了解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灵魂的十八大精神, 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党的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2. 做一名“智者”, 学会善用教材。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 应该学会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通过各个不同版本教材的介绍, 老师们可以发现, “唯教材是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教师应该成为教材的主人, 不要被教材牵着鼻子走, 要学会利用教材而不是被教材利用, 更要学会善于活用教材。

有的教师在熟悉了某一版本的教材后, 对于新任教的“新”版本教材有很大的不适应。感觉自己在上一版本教材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的资料和教学经验好像再无用武之地, 甚至出现了短暂的“本领恐慌”, 不知该如何进行教学。其实, 这完全是个误会。

例如:对于消费者权益方面的内容, 各版本教材是这样安排的。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中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粤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中的第三课《维护消费权》;人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法律在我心中》的第八课《做合格的消费者》;苏人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与法同行》中的第十六课《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鲁人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中的第三课的第三课时的《做个聪明的消费者》;都师版教材第四册 (八年级下学期用) 第二单元《法律维护权益 (上) 中的第六课《消费者的权益》;湘师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关注经济生活》中的第三节《做理智的消费者》。由此可以看出, 除陕教版和教科版等版本教材没有编排消费者权益方面的内容之外, 其他版本教材都在相应章节编排了这个内容。在教材版本更换时, 初中思想品德老师完全可以将原来任教的版本中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进行加工, 甚至进行再创造, 可以说是已经“有备而来”。笔者在教消费者权益的内容时, 喜欢将教材的课时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般将这部分内容放在3月15号前后学习, 效果相当不错。

3. 做一名“执者”, 善于搜集素材。

教材上的素材也许在编写进去的时候是最新最近发生的时事, 但是教材里的素材毕竟要经过编写、印刷、分发等程序, 最终到达使用者手中, 也许这时, 教材里的素材已经变成了旧闻, 不再是时事了, 甚至已经不再适合放在教材里使用。一个执着于把书教好的教师, 会用心地去搜集和书本有关的材料。

例如:笔者任教初中思想品德多年, 养成了喜欢搜集素材的好习惯。在电脑不普及的年代, 看到了对思想品德教学有利的素材, 往往喜欢剪贴, 甚至用手抄的方式将有关于教学的素材记录下来。有了电脑以后, 特意在电脑中设置了专门的文件夹, 用于存放搜集来的教学资料。在全国一些同行的热情帮助下, 有幸收藏阅读了人教版、粤教版、陕教版、人民版、苏人版、鲁人版、教科版、京师版、湘师版等多版本教材。在阅读的同时, 将这些版本教材中的素材进行了归并整理, 分类存档。对于还能够继续使用的素材进行了梳理, 这给我任教现在的版本教材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4. 做一名“织者”, 擅长编织教材。

更换教材版本的时候常听到有教师抱怨说, 这套教材教了几年了, 教惯了原来版本的教材, 现在换了别的版本的教材, “新”版本的教材不会教了!随着2011版新课标的发布, 这种声音似乎又开始在初中思想品德老师中冒出。近期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深入推动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要求给了我们教材要据十八大精神修订的信息, 不少教师对修订后的教材充满了期待, 但也有一些教师对新教材有了“不会教”的担心。其实, 大可不必担心。教材虽然版本不同, 只要大家能够吃透教材, 学会“编织”教材, 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使用教材的教学虽然依据于教材, 但又不应该拘泥于教材。

许多信息表明现有版本教材即将进行或已经在进行修订。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 有的版本教材也许会退出历史舞台。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 虽然很难有机会参与到教材的编写中去, 但我们是直接的教材使用者, 我们在使用这些版本教材所积累的经验将继续伴随我们的教学前进。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既是教材编写的依据, 又是实施教材的指南。

每一个版本的教材都注重对学生进行自觉纪律教育、劳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理想教育等德育内容的教育。

除了课标之外, 每位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编著者和使用者都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地了解, 以便更好地把握和使用教材。

学生对使用教材的评价 篇8

教材作为汇编作品,在其内容的选择或编排上是具有独创性的,是受到著作权保护的。与教材配套的教辅书,是根据教科书的课程内容和编排顺序结构编写的,是和教材有联系,但又相互独立的两种作品,教辅书是依托于教科书而存在的。教辅书是对教材著作权的侵犯还是对教材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本文试从我国有关著作权法的立法精神、合理使用制度的概念及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和范围等方面加以分析。

合理使用的理论基础

1我国有关著作权法的立法原则。我国著作权法第一条:“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这表明了著作权法立法原则:以保护作者权益为核心,以鼓励作品传播为原则,平衡作者利益和公众利益。因此,著作权法在保护作者和作品传播者利益的同时,还要对他们的权利进行一些必要的限制,以平衡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一原则在著作权立法中,通过作品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规定而得以体现

2合理使用制度的概念和规范。合理使用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也不必向其支付报酬而对作品所进行的使用。合理使用制度典型地体现了著作权法保护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的利益与促进知识与信息广泛传播的双重目的。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是对著作权进行限制的制度,关于著作权合理使用的规范应界定为: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基于正当目的而使用他人著作权作品的合法行为;该行为不得与作品的正常使用相冲突,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本应享有的合法利益。这里概括了合理使用的要点,包括:使用有法律依据,使用无须著作权人同意,使用无须支付报酬,使用须出于正当目的。

3我国著作权法相关法律、规章中有关合理使用制度的规定。我国法律体系中,对教材的合理使用没有明确的条文,而我国行政规章却已有较明确的规定,如从《国家版权局关于习题集类教辅图书是否侵犯教科书著作权问题的意见批复》(见国权办【2005】58号)中可以看出,①教科书是享有著作权的。②如果教辅书按照其对应教科书的课程内容和编排顺序结构编写,是对该教科书在著作权意义上的使用;未经教科书著作权人的许可,教辅书即构成了对该教科书著作权的侵权。③国家版权局对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编写的教科书与非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编写的教科书作出了区分,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编写的教科书的课程内容和编排顺序结构编写配套教辅读物,只要教辅读物中没有再现教科书的内容,视为构成对该教科书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教辅对教材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

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是什么,我国的著作权法并没有对这个概念作出清晰的界定。现在国内比较认可和推崇的是美国版权法所引入的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下面本文就这个标准来判定教辅对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是否合理使用。

1使用作品的性质和目的。教辅对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的使用不是简单地摘抄,教辅作品只是根据教材的结构和体例,为巩固学生课堂学习成果,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而重新创作的作品,教辅的作者为此付了出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教辅对教材的使用一方面是为了创造经济效益,同时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教育科学文化的进步,有益于社会公众。

2考察被使用作品的性质。在近年的实践中,义务教育教材的公共文化产品属性日趋凸显。首先,义务教育教材作为义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义务教育活动赖以开展的工具,显然具有公共文化产品的属性。其次,教材是特殊商品,它承载着国家意志,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的、基本的载体之一,体现正确的意识形态、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随着国家对教材经营体制和经营政策的改革,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材的免费供应,并正逐步向城市义务教育教材和高中阶段教材延伸,各级政府在实践上已将义务教育教材视为公共文化产品,并纳入到由政府提供资金,实行政府统一采购,然后进行统一调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

3引用作品的数量和价值。教辅对教材作品的引用数量要根据教辅具体品种而定。一般来说教辅书有以下几类:同步练习型教辅;阅读赏析型教辅;注释性辅导书;翻译型辅导书;汇编型教辅。

阅读欣赏型教辅和汇编型教辅与教材没有相关性,与教材直接相关的有:同步练习型教辅书、注释型教辅书与翻译型教辅书。一般来说同步教辅只参照教材的结构和编排顺序,注释型教辅引用了教材原文进行句解和段解,翻译教辅引用教材原文将文言文译成白话文,或是将外文译成中文。

4引用对原作市场销售、存在价值的影响程度。由于教辅是对教材的重新创作,它的出现不可能影响教材的销售市场或减少其收益。相反适合课程改革需要的,有新意、有特色,适合于综合性课程、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辅导材料对于学生、教师充分理解把握教材还有着促进作用。

根据我国有关著作权法的立法精神、合理使用制度的概念及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以及教材的公共文化的属性,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1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编写的教科书的课程内容和编排顺序结构编写配套教辅读物,只要教辅读物中没有再现教科书的内容,应视为构成对该教科书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上一篇: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合资企业审批程序下一篇:仓库工作晋升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