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课堂精彩生成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灵动课堂精彩生成(精选8篇)

灵动课堂精彩生成 篇1

《行道树》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在语文学习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重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本节课首先让学生了解行道树的精神,从而由树及人联想到现实生活中象行道树一样无私奉献,努力追求的人。

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的思考讨论,发表不同见解,以及教师及时的点拨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知道行道树象征无私奉献者,懂得“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案例描述

一、情景展示

多媒体上给大家展示了三幅画,并配上《好大一棵树》的背景音乐,第一幅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森林景象;第二幅是气笛轰鸣,烟尘弥漫的街道树的情景;第三幅是婀娜多姿,盘虬卧龙的盆景树情景,(表达要有情感,语述稍慢)。

二、情景问题探究

根据对多媒体上的三幅画的描述,引领学生思考。教师:同学们,如果你们是一棵树,你愿意做一棵什么树?为什么?

生:我愿意做行道树,因为它有很大的作用。生:每一种树都有自己的作用!

生:我愿意做林中树,因为森林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我们可以健康快乐的生活。

生:盆景树也不错,它可以装饰我们的生活环境,而且能受到特殊的优待。

生:我愿意是行道树,尽管我没有优越的生活环境,也没有特殊的优待与照顾,但是我却能给人一个好的生存空间,给别人一些照顾啊!(老师鼓掌,学生也一起鼓掌,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兴趣随之而来。)

教师:同学们,如果我们生活在第二幅画的环境中,内心又将如何呢? 生:受不了„„

教师:同学们刚才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不过,别急,让我们大家一同走进张晓风的《行道树》一文,看看她是怎么说的,(引出本课要讲的主要内容)

三、学生质疑、合作、探究

我建议学生进行思考,并与学生进行讨论,提出问题,接着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接连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行道树说自己的事业“神圣”呢?但为什么又是“痛苦”的?

2、怎样理解“唯有这种痛苦才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3、为什么说行道树的存在“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4、我们是一棵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忧愁什么?“快乐”什么?

学生以小组讨论,整理讨论结果,互相交流。老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结果

生:因为行道树为城市制造了新鲜空气,为行人献出了浓阴,还每天为人们迎来光明,所以事业是神圣的。

生:行道树没有森林中的树快乐自由,它们的生活条件很差。生:和城市的人相比,它们是孤独的,苦熬的。老师:很不错,大家都能围绕课本去认真思考。

生:可以这样说,行道树所做的事是为大家服务的,这就是神圣,而痛苦指它们自己生活的环境不好。师:(表示赞语)然后继续启发学生思考。

生:行道树还为人民破坏了环境,不珍惜自己的生存条件而痛苦。

师:对啊,这也是他们痛苦情感的一个方面。

生:我认为行道树也是幸福的、快乐的。因为它的“清新”,“浓阴”、“光明”都是我们必须的,它给了人们这些,所以是幸福的。

师:对啊,为我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多么深沉的幸福啊!

生:我认为文中写到人类的“不断制造烟尘,污染城市,这说明居民不珍惜清新的环境,这让行道树感到悲凉!生:它们改变不了人们的思想、认识,更悲凉!

生:我认为行道树辛辛苦苦创造了一点清新,第二天又被人们破坏了,所以它悲凉„„

师:你们想的都有道理,我们可以这样说,现实是悲凉的,一行绿树根本无法改变悲凉的现实,所以只能是“悲凉的点缀”。

生:老师,前面有同学说行道树为条件不好而忧愁,我认为这样理解不对,它真正忧愁的是居民的生活条件恶劣。生:对,我也是这样想,它是为他人的健康而忧愁,为它无法改变这一切而忧愁。师:说得好,那么快乐呢?

生:快乐的是他们做了许多事,比如,“创造了清新”“献出了浓阴”“迎来了太阳”。

生:别人认识到他们的重要,所以它们高兴。

生:行道树还在想,总有一天人们会珍惜自己的生存条件,所以它高兴。

师:你们想的还真远,看来作者在文中应加入这一点。(师生都笑)

教师小结:行道树的自白可谓发自肺腑,它的富于牺牲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着实令人敬佩。老师在学生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作必要的补充。

通过我们的讨论、学习,同学们对行道树的形象,有一定的理解,明白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现实生活中,不乏象行道树一样“奉献自己,快乐别人”的奉献者呀!

学生各抒己见(如:清洁工人,抗震救灾的白衣天使,武警官兵,教师、航天英雄等)

教师小结:我们都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员,我们的生活能如此美好快乐,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象行道树一样,默默奉献的人的存在。

他们承受着痛苦,努力追求,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他们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不断创造着世界的奇迹。他们牺牲自己,照亮别人,让爱的阳光洒满大地。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你又将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有一首歌中唱到:“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教师:是的,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爱心,世界将永远充满阳光。让我们把爱心传递下去吧!反思和启迪

一、注重学生主体,体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文章内容以及文中所蕴含的问题,学生真正做到了自主的去学,快乐的去探究。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问题的空间和平台,使课堂灵动起来,达到了超乎想象的效果。

二、拓展发散思维,创设新颖情境

如何导入,是一堂好课的先决,它有着奠定授课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因此,将行道树的画面配上《好大一棵树》的背景音乐,带入课堂教学,进行情景设置,意在引导学生对行道树形象的深层思考。

针对“行道树是神圣的,又是痛苦的”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上,我及时引导学生讨论,适当指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发散思维。

至于结尾,当把行道树的形象推及到现实生活中的奉献者时,紧扣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中的英模,“神七飞天人”2008年奥运会甘当陪练员的夏焙泽等学生耳熟能详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爱的奉献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时我再穿插一段激情洋溢的演讲,并不失时机地播放韦唯的《爱的奉献》,这样我发现学生兴奋不已,激情澎湃。

三、反思教学问题,促进今后发展

1、在《行道树》一文的主旨上,没能引导学生深思与体会,给其贴上“奉献者”这样一个狭隘的标签,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灵动课堂精彩生成 篇2

一、从生命的视角关注当前课堂教学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寓言:有个渔夫, 每次出海打鱼之前, 他都要到市场上去看看, 什么鱼的价格高, 就决定下海去捉什么鱼。有一年春天, 墨鱼的价格最高, 他便去捉墨鱼, 结果打上来的全是螃蟹, 他非常懊恼地空手而归。等他上岸后, 才得知市场里螃蟹的价格涨到了最高, 于是他决定下次去捉螃蟹。然而第二次出海, 他打上来的全是墨鱼, 他再次一无所获。回到岸上, 他又后悔不已, 原来墨鱼的价格又高了。于是他发誓下次出海不管是墨鱼还是螃蟹, 他都要带回来。可是第三次出海他什么也没有捉到, 那个春天渔夫一无所获。

这则寓言, 令人不禁哑然失笑、感慨良端:审视我们当前的课堂教学, 又何尝没有这样的“渔夫”?课堂上, 教师总是小心翼翼地围绕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 跟着教案预设的呆板线路, 一步一步上下来, 不敢避让, 不敢逾越, 更不敢转弯。教师是那么期望学生按教案的设想做出回答, 牵着学生亦步亦趋……每当学生落入“圈套”, 我们会为学生的回答“正中下怀”而“暗自窃喜”。虽然我们身边的教育情境因学生的思维碰撞而千变万化, 因课堂演绎而节外生枝, 遗憾的是, 我们很多教师却常常因自身的“没有准备”而“底气不足”, 或视而不见, 或轻描淡写, 任凭学生那些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特别是在公开课、示范课上, 我们更是生怕发生“出乎我们预料”的意外, 教学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 课上得是滴水不漏。再看我们的孩子, 表情木讷、思维狭隘, 缺乏求知的热情、缺乏创新的激情。精心设计的教案仿佛成了“看不见的手”, 支配、牵动着教师与学生, 课堂成了“教案剧”演出的舞台。我们的课堂教学过分地遵循教案, 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行为, 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反思吗?

新课程理念认为,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 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 它五彩斑斓, 生机勃勃, 活力无限, 因此我们应当从关注生命的高度, 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课堂不再完全是预设的课堂, 它应当具备“市场经济”的特点:依据学生学习中的实际情况, 根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知识的需要随时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它不可能近乎完美、滴水不漏, 应当允许偏差的存在, 允许与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的发生, 而这一切, 又都应当成为一种新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

二、让“预设”与“生成”共舞

1. 精心预设, 把握生成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程生活中,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 乃至新的教学目标。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因此, 课堂不能再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 而是珍视孩子们变化的学习需要, 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

关注生成, 我们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天马行空。因此, 关注生成, 我们并不否定课前预设。精心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基础, 没有预设的生成将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那么, 如何进行预设呢?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世界, 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学习活动的, 这些资源已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改变过去“过于严谨, 过于封闭”的线性设计模式, 采用框架设计的模式进行课前预设, 留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呼吸的“空间”, 随时接纳课堂上有价值的生成资源, 教学流程在生成中可以即时“变奏”, 研究的主题在生成中可以适度“更换”, 预设的目标在生成中可以随机“升降”, 环节的推进在生成中可以相应“增删”……框架式的课前预设, 将会为课堂的动态生成播下美丽的种子。

2. 不拘预设, 机智生成

新课程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质量观。在课堂上, 孩子们会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问题, 看问题的角度也是各具情态。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会自然生成许多资源信息, 如果我们没有关注生成的意识, 一些偶发的宝贵资源就会一纵即逝, 使真正的学习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和解决, 课堂有效教学就会大打折扣。

前次, 有幸参加“龙川之秋”名师教学观摩活动, 浙江名师在教学柳宗元的诗《江雪》时, 就有个学生提出“这么冷的天, 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这样一个出乎我们预料的问题。这位教师非常机智, 她及时地捕捉并利用了这一生成资源, 鼓励学生大胆地设想原因。这时, 有的学生认为老翁家里很穷, 以捕鱼为生, 天冷也来要钓鱼;有的学生认为老翁是个钓鱼爱好者, 所以也就顾不上天冷了;有的学生认为可能老翁在想鸟都飞走了, 没人和自己抢了, 可以独享一份清静;有的学生认为老翁可能是遇见上什么伤心事了;还有的学生提出可能是他犯了错误, 被流放在外, 用钓鱼排遣心中的郁闷。这时, 教师再让学生阅读柳宗元生平简介, 最后问学生你赞同哪一种理解, 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此时, 学生对诗人是在借这个“蓑笠翁”排遣心中郁闷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我们看到, 由于教师对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及时把握, 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解读, 尽管认识有高下之分, 但这些答案都融入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在多元解读中, 学生获得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也掌握了“知人论诗”这种新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但有时课堂中, 学生的生成会远离主题, 纠缠不清, 这种漫无边际的生成挤占学生有效的学习时间。或许, 学生活跃了, 课堂热闹了, 但表面的浮华终究掩盖不了实质的苍白。因此, 在动态生成中, 教师还要高屋建瓴, 甄别优劣, 选择恰当的问题作动态生成的“课眼”, 引导教学进程, 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

3. 发挥教学机智, 构建生成式灵动课堂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理论, 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 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 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种种偶发事件。它可能是客观因素的干扰, 可能是教师的临场失误, 也可能教师对学生的预见不够等等。面对生成, 教者该如何正确处理呢?保持冷静很重要。“不管风吹雨打, 胜似闲庭信步”, 冷静, 能让我们的头脑更清楚, 思维更敏捷, 灵感便会在刹那间迸发出来。教师还要随机应变, 灵活处理课堂中的意外情况。对于部分学生提出的自己还没有把握回答的问题, 教师可以把这些问题还给学生, 同时也给自己一个思考的机会。这样的随机应变, 打破了僵局,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生成的问题各种各样, 教师还要加以选择, 对于共性的问题, 教师要善于转换成大家的问题, 让大家共同来关注;对于个性的问题则可以个别处理。对于那些有当场发挥价值的生成问题要重点处理。对于那些当堂发挥价值不高的生成则可以少花时间个别处理。

4. 转变角色, 提供有利于生成的和谐学习环境

教学环境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 让学生大胆地想象。教师还要提供学习的新材料, 诱发学生的认知, 激发学生的思维。人天生就有好奇的心理, 学生对新的学习材料, 兴趣十分浓厚, 让他们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 这样, 学生就会有生成的兴趣, 就会有生成的学习资源, 从而实现生成的感受与体验。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 学生要有思考的自由, 要有说话的自由, 要有抒情的自由;教师要放弃“话语霸权”“情感霸权”“价值霸权”, 蹲下来, 平视学生, 用温暖的眼神关注每一颗敏感的心灵, 用真诚的心灵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教师要学会投入地笑, 学会感动地读, 学会忘我地与文本融为一体, 与课堂融为一体。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的情感去引发学生的情感反应, 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从而使学生敢于创造, 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

捕捉精彩生成 演绎灵动课堂 篇3

精心预设,提高生成的有效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需要精心预设。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内容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不仅要深入理解教材,还要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当然,预设要适度,要留有空间,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位教师教学《荷花》时,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启发学生说:“面对这一池美丽的荷花,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跃跃欲试,积极发言:

生1:亭亭玉立的荷花,你应该和百花交朋友。

生2:荷花,你不要骄傲,比你美丽的花儿还有很多。

生3:荷花,总有一天你会枯萎的。

听了学生的发言,教师的表情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显然学生的回答不在教学的“意料之中”,让教师有点措手不及。但教师依然表扬了这三个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肯定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听着教师对学生的夸奖,我不禁陷入了沉思:难道这就是对作者笔下的这一池荷花所产生的感受吗?“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我想,叶圣陶先生当年写《荷花》时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绝非有那位教师认同的感受。由此可见,教师能否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关系到能否正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关系到学生在阅读中汲取到什么样的精神食粮的问题。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无可非议的。但尊重既包含肯定与赞扬,也包含有效的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剔除一些“非学生本意的”误导信息,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沿着文本的价值取向得到发展。不是吗?面对一池美丽的荷花,当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再去读书,针对学生的感受作出恰当的引导,使学生懂得亭亭玉立的荷花那“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才是我们的追求和向往。只有这时,学生与文本之间才实现了真正的交融和沟通,学生的独特体验才有了正确的归宿。

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预设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在不断变化的课堂上发现、判断、整合信息,根据师生交往互动的具体进程来整合课前的各种预设。这样教师与学生才能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创造出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课堂。

合理调控,促进生成的实效性

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开放,使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导致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与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我曾在全国新课程教法研究大赛上执教《只有一个地球》,并荣获一等奖。在设计教案时,我确定了从中心句入手,抓住文章重点段层层推进深入教学的构想。教学流程的设计是: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围绕重点,品味理解——移情体验,升华情感。

为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思维,一番激情导入后,我就提出预先设计好的两个问题:1.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2. 为什么用“只有一个地球”作为课题?带着问题,学生立即投入到与文本的对话中。就在我巡视的时候,一个学生悄悄地举起了小手:“老师,文中‘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句话中,‘地球’的后面为什么用逗号断开呢?去掉逗号连起来行吗?”听了他的提问,我不禁稍稍迟疑了一下,心想:这句话本身不具备理解难度,况且教辅资料上也没有着重强调这个标点符号在文中的含义,有探究的必要吗?于是,我就指导他联系上下文自己先试着进行理解。可是,类似的疑问接踵而至。甚至有个学生这样问道: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为什么课文中说,“即使能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这一个个为什么让我有点“思路混乱”。

片刻的犹豫后,我冷静地一想,这一句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其实不也正是作者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的直接原因吗?以此为切入口,顺着学生的思路合理调控教学策略,岂不更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当机立断,我调整了预先的教学设计。首先,我真诚的肯定学生很会学习,不仅能带着问题去读书,而且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有的同学还敢于向作者质疑。然后,让学生们围绕文本展开讨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学生们很快从文中找到相关的描写,并能带着自己的体会去揣摩字里行间蕴含的意思。此时,我让学生们去掉逗号,试着读一读这个句子。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激动地说:加上这个逗号,读起来充满深情,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与赞美。听着他们的激情表白,我体验到了语文“字词句逗”皆有情呀!此刻再解决接下来的几个问题已是水到渠成。这个教例表明,教师要关注课堂的“突发事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法,合理调控、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同时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动态生成,使教学富有灵性。

推波助澜,创造生成的精彩性

生成的教学是可遇不可求的,生成的条件有很多,我们不能刻意追求生成,但教师应做有心人,多营造个性化学习氛围,组织开放性活动,及时给予学生引领指导。

《槐乡五月》这篇散文,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文中一句“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有一阵清香。”真实反映了槐乡孩子快乐幸福的情景。自由读完这段话后,一个女生皱着眉头问:“老师,这里为什么用‘飘’不用‘走’呢?”这是一个多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啊!为什么不用‘走’,而用‘飘’呢?用哪个字更好呢?同学们,相信你们能提出问题,通过读书也能解决问题。”老师卖起了关子,把“球”巧妙地踢给了学生。一石激起千层浪……朗朗的书声顿时响起。接着,我们听到了七嘴八舌的讨论,片刻后,教室里小手如林:“老师,‘飘’是因为孩子们心情快乐,所以脚步轻快,走起路来才会‘飘’的。”“老师,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会‘飘’吗?不会。小姑娘用‘飘’字形象、生动。”“你看,槐花把小姑娘打扮得这么漂亮,小姑娘高兴极了,飘飘欲仙,成了小仙女,当然会‘飘’了。”多么充满个性的解读,多么真实的独特体验,这使学生真正体验到阅读再创造的乐趣。

是啊,课堂教学从来都不应该只有一种模式,灵活顺应实际学情,以“学”定教,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教学智慧,放飞学生的心灵,并让其为教学推波助澜,就能够创造出更加精彩的课堂。

关注课堂生成,演绎精彩 篇4

——听课后再读崔波校长写的《课程运作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一文后的反思

作者:国玉虎

5月下旬,我十分荣幸到喀喇沁旗锦山第一小学参加了赤峰市第十二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的听课观摩活动,聆听了来自赤峰市各旗县区21位教师的语文课。在5天的听课活动中,让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收获颇大。诸位赛课教师的精准提问和学生们的精彩回答言犹在耳,那一幕幕近乎完美的课堂预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此行,我收益颇丰。回到学校后,我再读了贝子府中心学校崔波校长的《课程运作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其不能言述的疑惑和感受,立刻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串串文字符号,可谓茅塞顿开。这时,我悟到了“课堂生成”这个词语。就此方面而言,21节课中,每一位授课教师都用心进行了课堂教学预设,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力求完美,多数教师反复磨课。在实际赛课中,有的教师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下抓住了课堂生成,演绎出了精彩。也有近乎四成的教师与精彩的课堂生成擦肩而过。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跟着自己的“课堂预设”走,不惜抹杀掉孩子们的“视角和思路”。上课之初,学生往往有着一定的“言论空间”,偶时,有的学生利用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且精彩地道出了自己的见解。这时,有的教师往往用了一句“你再想想吧,看谁说的更好”等语言让正在回答问题的孩子“闭嘴”,直到有的学生切合了教师下一步“预设”才罢休,在课程运作中,教师的角色根本没有有效地实施转变。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这无疑成为“课堂生成”的沃土,这些“生成”演绎着课堂的精彩。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推进,而应是因有价值的“课堂生成”不断调整的过程。

《女娲补天》的一节课堂教学中,来自敖汉旗贝子府中心学校的赵志荣老师在抑扬顿挫的引导中,便充分利用了课堂“生成”,演绎出了精彩。学生在阅读文本后,谈及发现的时候,有的学生回答:“我发现女娲非常了不起!”赵老师立刻追问:“他发现了女娲很了不起,那么,我们从哪些语言可以读出女娲很了不起呢?请再读,并作批注。”之后,教室里开始充斥着刷刷的写字声和郎朗的读书声。在激烈的汇报中,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女娲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她将炼好的的特殊液体“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补好了”,自此以后,便在天边留下了五彩的云霞。赵老师便微笑着说道:“你真善于发现,的确很了不起。他说自此以后,便在天边留下了五彩的云霞,多美多神奇呀,请你大胆地想象一下女娲补天后的情景,拿出笔来写一写。”至此,非常顺畅地开始了课堂练笔,再次地演绎出了精彩。

这样的课堂生成处理,成就了一堂堂精彩的课,给听课者以真正的享受。与此反之。在《三个儿子》的一节课堂教学中,教师让3名学生到前面演绎3位母亲的语言,给学生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在研读关于三个儿子的文字时,教师提问:“你喜欢哪个儿子?”霎时,小手全部举了起来,一致地喜欢第三个儿子。谈及理由时,有孩子说:“我喜欢第三个儿子的理由是因为他孝顺,同时他也有一位好母亲。”教师示意该生坐下,继续问:“谁能说的更全面一些呢?”后来,一位学生回答道:“他孝顺父母,懂得感恩”。教师终于露出了微笑,便要求大家送给他掌声。原来,这位同学的回答切合了教师的预设。“他还有一位好母亲”,难道不可以作为这位同学喜欢第三个孩子的理由吗?为了导出自己的预设,进行板书。教师没有任何评价地忽略了这样的课堂生成。试想,如果这位教师抓住前者学生的那句“他还有一位好母亲”,势必会引出三位母亲教育孩子的态度差异,继而利用课堂生成地拓展了文本。在《鱼游到了纸上》的一节课堂教学中,在课堂练笔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围观“画”的人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在展示中,有三位学生进行汇报。第一位学生的语言抓住了描写,第二位学生抓住了细节,第三位学生语言的精彩体现在了用词上。教师一一点评:“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太好了,你真棒!”。因为教师完成了预设,对于生成的习作特色,教师却错失了“方法与技巧”的整合和指导机会……

赛前,天津市南开区实验学校的李卫东老师作了一节示范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讲课中,李老师让学生提疑难问题时,有学生提出文章里面有一句话读不懂,是:“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李老师笑了,让男女同学分角色读这句话。并问:“作者问这句话的时候想没想过自己养花给别人看?”有的学生起立回答:“没有,他认为养花是给自己看的。同时,女房东也没有想过养花给自己看。”李老师立刻抓住了这一课堂生成,问道:“你从哪里发现了女房东也没有想过养花给自己看?”学生回道:“我从‘莞尔一笑’这个词看出来的。”李老师就此引导学生学习了“莞尔一笑”一词,并找学生到前面表演“莞尔一笑”,立刻引发了连连笑声,课堂再次演绎精彩。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读书心得 篇5

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和魅力十足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经常会感觉到自己的课堂欠缺一种灵动和生命力,还需要很多的学习和不断磨练。恰好同事推荐了《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这本书。在本书中,各位名师都表现出了高超的分析细节能力,善于品味细节、分析细节,能从一些细小的动作,从一闪而过的表情,从一句简单的话语中,体会学生内心变化,感悟学生的兴趣点,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育教学更完美。书中的那些文字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而每个教学案例都值得我去思考。这本书充分地展现了教学的艺术和教学的智慧,让人领会到课堂真的是因生成而精彩。

一堂充满精彩的语文课堂,来自于生成。这本书通过四个篇章选用了多篇文章来说明课堂是怎样生成的这个问题,这也是我在平常教学中的一大困惑。课堂上怎么走生成的路?只要生成就都是有效的好的方面吗?怎样才能催生更多有效的生成?读了《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一书,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造良好的氛围,有着重大的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最高水平。”小学生好奇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那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必要的活动,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语文天地中,在识字语言中激起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获取知识。比如在教学案例《雾凇》一课中,让学生充分运用多种视觉感官来发现自然之美,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冬天美景,观看雾凇奇观的画面,生动、直观地感悟自然美语言,进而让整个课堂充满了童趣,学生们在互动活动中感悟到了语文的魅力。

读完这本书,我体会到课堂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把教学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们感受到语文就在身边,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生活交流中发现文字的魅力、语言的多样化。

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在现代课堂上应该尽量避免过去教师讲的多、学生听的多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使学生学得生动、学得积极。例如在教学案例《北风和小鱼》这一课时,可以分三个步骤:先是要求学生能把每段文字有感情地朗读出来,通过对课文的朗读、生生与师生之间的交流,初步认识北风吹一吹青草、梧桐树和小鸟与吹一吹小鱼的不同。然后组织小组之间交流,想一想为什么小鱼不怕北风吹,那勇敢的小学生在上学的路上也不会怕北风吹。最后要求学生结合生活,把自己的理解、认识和启发讲给同学听。通过独立尝试、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过程,使学生对本篇文章作者的真正想表达的想法给予认知、理解和接受。

模仿学习是小学生学习方法之一,但模仿仅仅是手段,模仿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从模仿到创造,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模仿、创造落到实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不断地产生“为什么”。在教师的有意引导下,虽然学生有的想法还不很成熟,但这激发了学生的很多创造灵感,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使用人性化的评价语,如“善于观察,肯于动脑,敢于提问,太好了!”、“我很佩服这位同学的分析!”、“我很佩服这位同学!”、“真了不起,给他掌声!”等这些自然、精炼的评价语,要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不同的见解,来享受成功的愉悦。这样在课堂生成中才能更好的有精彩的生成。

课堂生成的动态资源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慧眼,敏锐的发现、捕捉、利用这些资源。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文本解读上有个人心得,同时要博览群书提高文化素养,精心预设教学过程、方法和要提出的问题,还需善于运用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做有效的催发者,做生成信息的裁判者,从而才能使课堂勃勃生机。以期在身临课堂“意外”之际,能从容不迫,化“意外”为“不期而遇的精彩”。

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读后感 篇6

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是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关注的焦点,也是很多语文老师困惑的问题之一,课堂应该走预设的路还是走生成的路?只要是生成的都好吗?怎样 才能催生更多有效的生成呢?近段时间带着这些问题我认真读了《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一书,感触颇深,收益匪浅。书中概括的写了随着课改的深入,“预设” 和“生成”这对互相对立的概念已不断的融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对学生“统死”,基本上是按照固定的路线实施“硬操作”,结果和许多“美 丽的图景”失之交臂新课程实施后教师开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不断冲击着旧的 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但冷静分析这些现象,有较多的课堂表面上似乎师生互动非常之好,有问,有答,有操作,而就其实质而言,还是没有超越原有的教学模式。

1、“预设”不够准确,结果导致“生成”时乱了手脚。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其一是“粗处理”,问题设计范围过广,没有穷尽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情况,怎能游刃有余?

其二是“精处理”,问题设计太细,有支解内容嫌疑,学生疲于细枝末节的回答,又怎能动态生成?

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的确如此,本人已有的文化知识常常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尤其是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或是不能根据实际情 况有效的组织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或是置之不理,仍按预设方案进行;或是对文本价值判断不分主次或失察,疲于应付,因此,我不得不思考语文课堂应该“预设 什么”、“怎么预设”的问题,思考如何通过“预设”去促成“生成”,如何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问题。

通过学习我认为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已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一切的预设了然于胸,做到胸中有丘壑,这样才能很好地驾驭新课程的课堂。那么如何有效的预设呢?

1、预设生动的情境

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是新课程课堂的一个最显著的变化。他体现了“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的意图,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 和态度。”我在教学《江姐》一文时,先让学生看江姐就义时的图片,同时在背景音乐“红梅赞”的伴奏下,我声情并茂的讲解了江姐的生平,这样英雄的形象就站 在了学生心头,进而感知学习文本知识就容易多了,自认为这个预设是成功的。

2、充分了解学生,预设“已知” 新课程主张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心里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思想,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把握学生的“现有 发展水平”。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他的作品中有过这样的一段经典表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 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的起点”这 样一个教学理念。而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因此,以后我应该在进行 课堂预设的时候,分外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3、预设学生的“未知”

教师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还应该注重预设学生的“未知”。对于一篇文章,学生可能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多少,又有哪些是有可能不知道的,“未知”的,教师应该“心中有数”,因此,在教学方案设计中要有“弹性区间”,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对过程要多作假设:学生会如何说?我又该如何引?不妨 多模拟些情境,多估计些情况,使预设更有宽度、厚度、深度和广度,在横向、纵向相结合的预设中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这样,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 能胸有成竹的进行对话,也才有可能收到许多预约的精彩。也只有这样,当课堂出现未曾或无法预见的情况时,教师该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从而将课堂引向精彩,而不至于听之任之,甚至手足无措,方寸大乱。

这个方面我曾有过深刻教训,在上朱自清的精短散文《春》,因为没有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那天课题导入后我布置学生自学,忽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 “老师,我对这篇文章有意见。”“什么呀?”冷不丁的,我被吓了一跳。“喏,就是这句话„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太不真实了,孩子们 都上学去了,连四五岁的儿童也上幼儿园了,哪有孩子去放牛吹笛呀?还有从„成天‟这个词里我领会到牧童不是真的只吹一天短笛,而是很多天,这更不可能 了。”她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也是啊,除非是双休日我们才有空。”“哇,骑到牛背上多好玩。”.....其他同学也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我心里却不禁“咯 噔”一下,不觉汗颜,课题引入时我偷工减料,只简单介绍说,本文作者朱自清是伟大的散文家、诗人。预设时也根本没想到这个问题,说实话我对语文知识的教学 环节设计是比较注重的,却忽视了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没有深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预设。更没告诉他们朱自清写这篇文章是什么年代,难怪他们要这么认 为了,我连忙想亡羊补牢,去讲台找寻语文教参,真是要命,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可是我也确实不知道朱自清是什么时候写这篇文章的,也不知道他是那年去世的。只是有个模糊的概念,《春》这篇文章应该是作者在解放前写的,怎么办?公开说我不知道吧,我倒不怕出丑,可这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会打折扣,或者狠狠的 瞪一眼这刁钻古怪的学生,让她永远的记住这样的意见不可以被采纳,因为与语文知识的学习关系不大。可看着那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又怎么忍心?急中生智 我搬出了《义务教育法》,现在我国所有适龄儿童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当然没有空闲的孩子去学放牛吹笛了,作者写的是以前的事,那时侯很多家里的孩子都上不 起学,有的孩子就给有钱人家去放牛做工。(我生怕他们又提出上不起学怎么会有牛的问题,把话给他们封死了)“是吗?”孩子们还是半信半疑,“不信的话,回 家问你们爷爷奶奶去。”搞了好半天,才得以进行下一环节的学习。一下课,我飞快奔回办公室找到教参一看,暗自庆幸没有误导学生,原来朱自清在1948年就 去世了,那《春》这篇文章里写的牧童就是解放前的孩子了。事后我楞了好一阵子,为自己知识的贫乏而难受,也为自己预设不全面而后悔,更为自己在课堂的窘迫 表现而羞愧。孩子在探究自己未知时,他们的创新思维是得到了培养和发展,惟有在以后的课堂预设时多为孩子考虑一些,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多设身处地的站在 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多给自己充充电,以防陷入类似两难的境地。

4、生成-----预设的升华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也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如今的课堂正显现出刚性向弹性转变的趋势,更关注过程和体验,关注过程和体验中即时生成的东西。在动态的生成的过程中出新思想、新创意。”

新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 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的角色从教学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作为 “首席”的教师,离开了引导与调控,教学目标 的达成,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时间的控制就难以得到落实,以至于学生中产生的思维创新 的火花不能引燃。如果说,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那么生成的精彩与否则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因此,我认为在教师转变观念时,也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即 从“教书匠”转变为“艺术大师”,这样,我们的课堂生成才会时时升华、处处升华。而这个“艺术大师”的形成就应该是教师不断的完善自己,反思自己,充实自 己,锻炼自己的过程。

5、创设教学环境,生成动态资源

教师要努力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现的新型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教学案例:如我在教学《林海》一文时,有一个同学忽然对文本提出质疑:“„只有画家才能 写出这么多绿颜色来呢。‟这句话为什么要这样说,画家应该用画的,为什么说写呢?”对这样史料未及的问题,我没有草率了事,而是改变原来预设,引发他们就 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同学们各抒己见,都亮出了自己的不同观点,从而获得了更深一步的知识,他们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然后我说:大家想一想,我们今天学 到的这些知识,是谁给予我们的?这时,大家才将目光集中到第一个提出问题的同学,这个学生十分高兴,这对于他以后敢于大胆提出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 这堂课上,老师用睿智的眼光敏锐的发现这一动态的教学资源,并及时营造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因势利导,创造性的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既 让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更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培养了学生敢于提问的精神,使原本尴尬的课堂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收到了不可预约的精彩。

6、提升教育智慧,捕捉动态资源 课堂生成的动态资源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即在每个人身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慧眼,敏锐的发现、捕捉、利用这些资源。当课堂上出现动态 教学资源信息时,教师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辩识其价值,去伪存真,并作出教学决策:是否有用?何时使用?怎样使用?继而确认资源特点,取其精义,并将之融入教 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资源识别力,只有勇于进取的教师才会时自己的教育智慧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不断得到发展。我在教学 《詹天佑》一文时是这样设计的:初读、再读、三读课文后,我请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自己的理解,有兴趣的可以进行小组交流。但我很快发现许多 学生并没有参加小组交流,而是饶有兴趣地在画画,(可能是上节语文课画了温柔的大兴安岭、险峻的秦岭,他们意犹未尽)忽然我发现其中几幅有问题的画,一张 是画了詹天佑采用“中部凿井法”隧道示意图,一张是表示詹天佑创造“人字形”线路的铁路示意图,前一张只画了4个工作面,而且不在一条线上,后一张画了一 个倒立的“人”字。我马上调整教案,就从这几幅图入手,先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正确画出示意图,再让学生闭上眼走一走,体会开凿隧道定点构图的严谨,扛起长 竹条拐一拐,体会“人字形”线路两个火车头的妙用,这样学生就在亲身实践中领略到了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创新精神。------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不再死抱“预设”,而是以智启智,抓住契机,及时关注到了课堂的“生成”。学 生富有个性化的丰富的生活体验、奇思妙想和大胆的探索往往是课堂中的智慧之源,为师者多么需要敏锐地捕捉和推广“画画”这类具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的“生 成”。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 的生成。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的。只有预设与生成并重,课堂才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彩。

灵动的预设精彩的生成 篇7

接着, 教师演变成一个虚拟情境, 用课件演示:甲杯20克水, 加入3克糖;乙杯25克水, 加入4克糖。提出问题:“甲乙两杯水, 哪杯更甜呢?”在不能尝的情况下, 学生一时找不到比较哪杯水更甜的办法。马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 得到了四种解决办法:

(1) 求出糖占水的几分之几, 哪杯的分数值大, 则哪杯更甜。

(2) 求出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 哪杯的分数值大, 则哪杯更甜。

(3) 求出水占糖水的几分之几, 哪杯的分数值越小, 则哪杯更甜。

(4) 求出水占糖的几分之几, 哪杯的分数值越小, 则哪杯更甜。

教师引导概括表示物质的成分含量的意义:“我们用数据表示了糖水的甜度, 也就是糖水的成分含量。”并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课外调查能表示成分含量的百分数, 理解其意义。先在小组内交流, 然后汇报:

生1:我们调查的是衣服。有一种风衣的标签上面写着:“面料100%的棉。”我理解为这种衣服的面料都是棉做的, 没有其他成分。

生2:一张降压药的说明书, 上面写着:“总有效率达92.3%。”我的理解是, 如果病人血压高的话, 服用这种药, 治好的可能性为92.3%。

生3:一瓶饮料的包装盒上写着:“果汁含量≥50%。”我理解为果汁的含量大于或等于50%。可我不明白, 为什么非要写成“≥50%”呢?

生4:我收集的是鲜果乳酸冰棒标签, 上面写着:“热量2.5%、钠盐1.25%、碳水化合物4%。”我理解为鲜果乳酸冰棒中的营养是热量占2.5%;钠盐占1.25%;碳水化合物占4%。妈妈告诉我, 这三个数叫百分数, 可我不明白为什么不写成分数形式?

教师顺势引入课题:“通过我们的调查, 发现了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今天这节课, 我们很有必要研究它。” (板书课题:百分数的意义)

教师提出问题:“校长要求我们班帮助统计我校四、五、六年级学生体育达标情况。”现在我们先观看一段录像, 再小组分工合作, 把从录像里看到的数据记录下来, 并比较哪个年级的体育达标情况最好。随即, 录像画面呈现本校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及学生记者采访体育老师的场面:同学们有的跑步, 有的仰卧起坐, 有的跳远, 体育老师告知学生记录体育达标情况:“四年级总人数290人, 达标261人;五年级总人数360人, 达标342人;六年级总人数450人, 达标441人。”

教师肯定并引导:“你们能灵活运用约分的方法, 真好。这3种方法, 你喜欢哪种?”

第一个学生回答:“我喜欢第二种方法, 因为三个分数都通分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容易比较哪一个年级的达标情况最好。”第二个学生回答:“我喜欢第一和第三种方法, 因为这两种方法有创新。”第三个学生回答:“第三种方法实际上也是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来比较。第一种方法虽然能通过它们都和‘1’相差一个分数单位来比较, 但换一道题, 它就不一定相差一个分数单位了, 所以我还是喜欢第二种方法。”

一个研究鸡蛋的小组汇报:鸡蛋的总重量是70克, 蛋清43克, 蛋清占鸡蛋总重量的61.4%;蛋黄17克, 蛋黄占鸡蛋总重量的24.3%。食品厂要做蛋黄月饼, 若不知道蛋黄占鸡蛋的百分之几, 就不知道去购买多少鸡蛋, 买多了浪费, 买少了又不够用。同时补充:“蛋皮 (9.5) 克, 蛋皮占鸡蛋总量的13.6%。学生质疑, 蛋清和蛋黄占了85.7%, 蛋皮应该占14.3%, 可是, 我们测量出来的只占13.6%。一个学生回答:“蛋皮破了, 有点损耗, 或者测量有误差。”一个研究橘子的小组汇报:“我们研究的是橘子。橘子的总重量57克, 果肉是46.5克, 占总量的82%, 橘子皮是10.5克, 橘子皮占总量的18%。另一个研究橘子的小组汇报:“橘子的总重量175.5克, 果肉是123克, 占总量的70%, 橘子皮是52.5克, 橘子皮占总量的30%。教师引导性地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研究橘子, 但得到的百分比不一样呢?”一个学生回答:“橘子品种不同, 橘子重量不同, 果肉占总重量的百分比也不同。如果做水果罐头, 就应该选用我们组的橘子, 我们组的果肉占总量的百分比多。”讨论中学生都想到, 如果我买橘子或做罐头, 就要买果肉占总量的百分比多的那一种, 因为这样的橘子水多, 还好吃。如果用橘子皮入药, 就应该用橘子皮占总量的百分比多的。又一名学生发现:只要称的果肉是46.5克, 果肉占总量的82%, 不测量也可以知道果皮占总量的18%, 因为, 橘子是由果肉和果皮两部分构成的。教师赞赏:“这个想法很科学, 一个物体是由几部分组成, 这几部分合在一起应该是100%。”研究花生的小组汇报:“花生总重量50克, 剥出花生米35.5克, 占总重量的77%;花生皮11.5克, 占总重量的23%。如果要做花生糖、花生酱, 只要知道这个数据, 就知道要买多少花生了。”“我们组先测量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花生, 总重量5克, 剥得花生米3.75克, 花生米占总重的75%;还测量了一小兜花生, 总重量50克, 剥得花生米39克, 花生米占总重的78%。实验证明了测量一个不大不小的花生与测量一小兜花生的百分比, 结果都应该是差不多, 我们的想法是对的。”这时引起两个同时研究花生的小组间的争辩。有的学生说:“他们组非常聪明, 测一个花生就知道花生米占总重量的百分比, 测量的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花生, 结果应该是准确的。有的学生争辩说, 你们测一个没有我们测一小兜准确, 我觉得测一小兜也没有把实验做到十次更加准确。如, 分别测量30克、50克、80克、100克花生的花生米占总重量的百分比, 这样会更准确。课末, 老师让学生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有的学生说, ”我知道百分数, 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有的学生说我知道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有的学生说, 我还尝到了和同学一起做实验的乐趣。我们今天学了百分数, 我想, 在以后的学习中, 还会不会遇到千分数、万分数?

深入探析这一典型的课堂生成个案, 小学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天机”便浮出了水面。

1.具体感知的探究性预设, 撞击生成的触点。有效生成其实质就是学生在认识上形成生长点, 实现知识构建, 闪现出知识经验与创新灵性相交织的智慧火花, 从而显现出一种多元性、非线性、创新性与突现性的特征。这种具有生命灵动的生成, 其原点就在于思维的激活, 产生了聚合与发展相反相成的思维灵性。因此, 有效生成的首要条件就是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师就应预设可具体感知的探究活动来撞击学生的思维, 触发思维的灵点。在上述案例中, 学生研究橘子、花生、鸡蛋中的百分数, 不仅领会了这些物品中各部分百分含量的实际意义, 比如, 学生说道:“食品厂要做蛋黄月饼, 若不知道蛋黄占鸡蛋的百分之几, 就不知道去购买多少鸡蛋, ”而且产生了新的猜想、有了新的发现、悟出了更深的道理。一个小组先测得蛋清43克, 占鸡蛋总量的61.3%;蛋黄17克, 占鸡蛋总量的24.3%。二者合计, 蛋清和蛋黄共占鸡蛋总量的85.7%, 据此推测蛋皮应该占14.3%。可他们实际测量的蛋皮只占13.6%。便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出现偏差 (即0.7%) 。这引起了大家的思考, 找到了原因:“蛋皮破了, 有点损耗, 或者是测量有点误差。”测量花生的小组作了大胆的猜想:测量一个不大不小的花生与测量一小兜花生的百分比, 结果差不多。接着通过实验验证了他们的猜想是有道理的。由此引起的争论, 激发了孩子们探究百分数的极大兴致和浓厚的科学研究思维, 使课堂汇聚成了思想奔腾的海洋。以探源的视角反观这一精彩的课堂生成, 我们深深地感到, 这种看似偶然的精彩生成, 却有着预约美丽的必然性, 这一必然性主要缘于具体感知的探究性预设。正是这一具体感知的探究活动撞击了那一精彩生成的触点。教师的预设, 巧妙地安排了既明确方向又开放视野的百分数研究活动, 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 亲自动手操作, 探究鸡蛋、橘子、花生等物品的百分含量问题。就在这种具体感知的活动情境中, 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欲望和研究思维都被激活了。于是, 随着探究活动的展开, 孩子们面前的问题便一个个呈现, 他们的思想也在一层层升华, 闪现出了精彩的生成亮光。

2.多向交往的互动性预设, 搭建生成的平台。作为生长与建构的课堂生成, 不仅是“究自然之象”的生动, 而且还是“究天人之际”的超越, 这种课堂活化的生动与超越, 其唯一路径就是多向的互动交往。在与学生、与家长、与老师的“人———人”交往中, 在与文本、与学具、与生活及其环境的“人———物”交往中, 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在信息多向流动的对话中, 学生的智慧之门得以打开, 闪现出心智与情感交融的灵性。从这个意义上说, 多向的互动交往不仅是有效生成的结果, 也是有效生成的原因。前面我们已经看到, 在“百分数的意义”这个案例中, 学生从“面料100%的棉”的风衣标签, 领会到这种风衣的面料都是用棉做成的;从“总有效率达92.3%”的降压药说明书, 领会到“如果病人血压高的话, 吃了这种药, 治好的可能性有92.3%”;还从写着“果汁含量≥50%”的汇源果汁包装盒, 提出问题:“为什么非要写成≥50%呢?”又从鲜果乳酸冰棒标签“热量2.5%、钠盐1.25%、碳水合化物4%”中的三个百分数, 提出“为什么不写成分数形式”的问题。这些对百分数生活意义的理解以及探究问题的生成, 不正是在调查生活中的百分数时, 与生活用品、与家长等物和人的课外多项交往中产生的?不也是在课堂交流汇报时, 与师生、与媒体环境等物和人的课内多向交往中实现的?正是由于课堂的有效生成需要多向性的交往互动来搭建平台, 案例中的马老师便从解决哪杯水更甜的问题, 到调查生活中的百分数, 再到解决哪个年级达标率最高以及实验研究百分数等主要环节, 都预设了多向性的互动交往, 也就在这些互动交往中, 亮出了课堂有效生成的精彩。

3.兼容差异的多样性预设, 张扬生成的个性。有效的教学生成, 是外部情境信息对学生内部心理的有效刺激, 使学生产生心理反应并外化为自己独特的行为表现———或形成独自的问题, 或显现独到的见解, 从而实现认知和情感的升华。因此, 关注差异、张扬个性就成了生成性的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因此, 教师在课前预设中, 就应该充分兼容学生的差异性, 设置具有多种解决的方案问题,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尽可能张扬生成的个性。上述案例中, 马老师先创设一个“比较哪杯水更甜”的真实情境, 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尝一尝就能解决问题, 在激活了学生认知心态的基础上, 马老师又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比较哪杯水更甜”的虚拟情境, 呈现了新的问题:两杯水的量不同, 甲杯20克, 乙杯25克;加入的糖也不同, 甲杯3克, 乙杯4克。这时, 不能用观察对比的方法来解决, 面对一个虚拟情境, 也不能再用嘴来尝。这就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利用已有的分数知识 (通过计算并比较糖水的成分含量) 来解决问题。在这里, 教师预设的问题是“哪杯水更甜”, 而不是固定求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成分含量, 使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有了多样性, 很好地兼容了学生的差异性。于是有了课堂上“求出糖占水的几分之几, 哪杯的分数值大, 则哪杯更甜;求出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 哪杯的分数值大, 则哪杯更甜;求出水占糖水的几分之几, 哪杯的分数值越小, 则哪杯更甜;求出水占糖的几分之几, 哪杯的分数值越小, 则哪杯更甜”四种个性化方案的精彩生成。不难看出, 马老师在其他几个教学活动的预设中, 也无不兼容差异、呈现多样性, 张扬了生成的个性。

精彩预设,灵动生成 篇8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有效设问 教学策略

引言

高中化学知识的增多,知识点琐碎、系统性较差,这些都是化学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而在课堂教学中,设问,是引起学生注意和引发学生思考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怎样设计问题,有效提问,并达到教学目的,应是教师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现状

1. 提问的问题水平亟待提高

在笔者听课过程中发现,有些教师提问的问题,纯粹是为了答案提问,提问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就丧失了“提问”本身引发学生思考的目的,也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甚至会让学生觉得听课完全是在浪费时间。例如,有些教师在氯气一节中向学生提问,“氯气化学式中CL后面的数字是什么?”“氯气是气体吗?”等等一系列问题,整节课教师都在不断的设问,但是学生的热情并不高,配合度也不是很好。

高中学生已经脱离小学时的稚气,他们更希望教师能用理性的思维去与他们沟通,只有让他们觉得自己受到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他们才能够跟着教师的思路,进一步的思索,独立思索。

2. 提问的问题难度把握不当

当然,教师在课堂上的问题也不能太难,不能脱离学生的知识层次。让学生能够回答,并能够进一步深入思考,既不会打消学习的积极性,又不至于太过浅显。

二、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思考

1. 提问的方式和时机要恰当

有效的提问,不仅仅是问题的内容要让学生感兴趣,同时也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时机。在提问时,教师不仅要观察学生的情况,学生积极性很高,注意力集中,这个时候就可以提问一些专业性的问题,严肃的态度和严谨的问题,更能引发学生对知识的重视和深入思考的动力;可是学生情绪不高,甚至出现走神的情况,这个时候严肃的话题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个时候可以用一些学生关心的话题来引出问题,引起学生注意,讨论一些与知识相关又能引起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2. 设置问题要难度适中

课堂提问的内容,是“提问”的关键。只有认真对待课堂设计,在备课时就应设计好本节课引出下一个知识点的问题,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设计问题难易。在元素周期表这节课中,有位教师在上课时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前二十位元素(这是上节课要求背诵部分),并通过提问第几号元素是什么,来让学生加深印象。学生在教师提问期间都保持很高的注意力,通过一遍遍重复,在短短10分钟内,学生都将前20号元素的顺序牢牢记住了。在这个提问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简单问题困难化,逐步提高问题难度,用提问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达到很好的效果。

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不能偏离教材知识点,不能超出学生已有知识范围太远,问题难度要照顾到大部分学生。课堂设计中的问题,既不能太简单,无法引起学生深入思考,又不能过于复杂,学生无法回答,打消学习积极性。

3. 提问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有准确范围可以依照

课堂教学中,问题内容的设定,不仅要注意问题的难度,也要注意答案的具体性。例如有教师在讲述H2S性质时,让学生回答:有毒性的气体有哪些,怎样消除气体的毒性?这样的问题开放性较大,学生搞不清楚教师想让自己回答什么,不知道应该向哪个方面想。在课堂设计时,这个问题可以设计成:大家知道的含有硫元素的有毒气体还有哪些吗?等回答完这个问题之后,再紧接着设问:那么怎么消除它们的毒性呢,逐个回答一下。这样学生有一个具体的方向可以思考,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中得到答案,又通过紧接着的下一个问题,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通过两个问题的联系,同时也促使学生将多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建立知识网络。

4. 教师要及时反馈学生答案,促进师生交流

教师的课堂提问,有时不仅是知识的掌握与否,还可能关系到学生的自尊心问题。教师在提问前要充分了解学生情况,既要照顾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又不能因为答案的不完美而批评或者冷落学生,挫伤学生自尊心,打消学生踊跃发言的积极性。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问题,深入思考学生对于课堂提问的意见、建议,优化课堂问题的设计,更好地让“提问”发挥作用。

结语

在高中的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更好的思考问题,深化对知识点的认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但是,怎样有效的设问,让学生能按照课堂设计中教师的引导走,都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应积极探索,不断改进的。只有优化提问方式,认真设计提问内容,使提问能真正引起学生兴趣,并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才能使“提问”变成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郝燕.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提问策略.内蒙古事发大学学报,2010(10).

[2]胡先锦.对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几点思考.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3(2).

[3]秦青梅.有效提问.促进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课改探微,2013(5).

[4]刘芳云.对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体会.考试周刊,2012(42).

上一篇:重点税源企业走访调研下一篇:初中语文课堂点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