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环保教育渗透教案(精选9篇)
化学是当今社会一门重要的学科,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知识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是化学教师应尽的职责。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逐步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作为化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担当起提高全民环保素质的教育任务,从学生抓起,不失时机地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对此,我谈以下几点:
一、在传授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
把化学知识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又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学习“空气”时,让学生了解空气本来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适合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但近几百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污染改变了空气的组成成份,从而改变了我们的生态环境。在讲煤时,我让学生了解煤的组成,煤燃烧时会释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其中一氧化碳是剧毒物质,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使雨水变酸,形成酸雨。在讲授水与氢时,让学生在认识水对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水资源有限性的基础上,知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水质恶化,以致给人类造成灾难。学习水的净化等知识时,向学生介绍硬水对人体健康、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使学生了解硬水软化的方法和基本原理,学会处理硬水。在二氧化碳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循环对生态系统的作用,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的关系;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煤气中毒、吸烟危害健康与一氧化碳毒性的关系以及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在介绍氮、磷、钾等化肥时,既介绍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积极作用,又要介绍其对农产品、土壤、水体造成的污染。
二、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为环保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契机,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环保的现实意义。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学生惟恐现象不明显或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按要求取用药品;有的学生为了图快省略了必要的气密检查,在实验过程中气体泄露,致使实验室毒气弥漫。对此,教师应不失机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通过亲身体验污染带来的危害,使学生在化学实验中逐渐树立“定量”意识和按实验要求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实验结束后,对废液、废渣的处理也不能一概而论,应区别对待。有回收价值的,教师应在课后组织学生进行回收,既可消除污染,又使废物得到充分利用;二则提高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无回收价值或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不能回收的,教师应要求学生在指定处倾倒,然后统一处理。严禁随意乱扔废渣,乱倒废液,造成污染。此外,一些难度比较大、毒性比较强、时间比较长的有机演示实验,如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等,可采用实验录像替代,既可使学生获得有关实验的感性认识,达到演示实验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三、结合本地实际,在课外进行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由于受时空的限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难免纸上谈兵。因此,在课外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环境污染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威胁与危害,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样更为直观地让学生接受。可安排时间,带领部分同学进行环境调查。到工厂区(冶炼厂最佳),观察企业排烟孔,就会看到褐色的浓烟从粗大的烟筒中喷涌而出,附近树木枝叶枯黄,公路、房屋顶到处是黑色尘粒……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环境污染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危害。结合课本知识,设想对尾气二氧化硫的处理意见和废渣的转化利用,如何变废为宝,一方面对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以巩固和应用,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感受了人类和环境互相依存的辩证关系。
四、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开展环保教育
结合化学教学的课外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能相应开展环境教育。1.组织学生参观化工厂。结合课堂知识,带学生去参观附近的化工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车间的生产流程,并提醒学生留意工厂对废水、废渣、废气的处理过程。2.举办环保科技知识专题讲座。结合目前国内外形势和环境科学的热点问题,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可定期给学生举办环境保护知识专题讲座,如“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吸烟与健康”、“温室效应”、“酸雨的形成与危害”等,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环境教育。3.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利用课余时间,可指导学生阅读与环境知识有关的报纸、杂志和科普读物,搜集整理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的资料,并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另外,还可利用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栏、广播室、手抄报等多种媒介,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营造环境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人人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4.组织环保知识竞赛。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积极性,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可定期组织环保科技知识小论文竞赛,使学生通过竞赛增长学识。
化学是一门应用科学,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很多都与化学有关。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环境保护知识,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环保教育。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许多与环保相关的纪念日或宣传日,如每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等,发动学生收集或剪贴报刊杂志上的相关照片或短文,开展“我与环保同行”等形式的主题征文和演讲活动。抓住时机对学生进环保教育,认识到环境保护不仅是政府的头等大事或环保局的具体工作,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而作为学校,我们应该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为以后的学习或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应从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等角度引导学生,使其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并以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去关心他人、关心生命、关心自然,最终使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一、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 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 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 工业化程度逐渐提高, 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带来了新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加重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如黄河断流、北京的沙尘暴等。所以, 在化学教学中, 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将环保意识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中, 使学生养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中做起的习惯, 是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针的必由之路。
二、在化学理论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
作为化学教师平时要多收集环保信息和先进科技成果, 把收集到的材料自然渗透到教学中, 使化学课堂教学既生动活泼, 又紧密联系实际。如有关大气污染的教学:
1、CO污染。
在进行初中化学CO性质教学时, 向学生介绍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它可以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 重者使人死亡。例如1984年印度地下毒气 (CO) 罐泄漏, 造成25000人死亡, 5万人双目失明。
2、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污染。
氮氧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矿物质的燃烧, 硫酸厂、硝酸厂的废气, 发电厂的“黄龙”等是重要的污染源。SO2为大气污染的元凶, 有一定的致癌作用。氮氧化合物对人体有刺激作用, 其毒性为CO的五倍, 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强于CO。如空气中NO2浓度达到0.5ppm可使树叶全部掉光。空气中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含量过多会形成酸雨, 酸雨对土壤、水体、森林、建筑、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均带来严重危害。如我国的乐山大佛、加拿大的议会大厦等均遭酸雨浸蚀而严重损坏。
3、CO2污染。
结合讲CO2性质, 介绍空气中CO2含量的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会导致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物种变迁、疾病流行、海平面上升等生态问题。防治措施:大力开发利用电能、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 减少空气中CO2的排放量;有计划地植树造林, 使其消耗空气中的CO2。
4、卤代烃污染。
讲卤代烃时介绍氟里昂 (C F C) 和哈龙 (HALON) 的两大类化学合成产品排入大气后可破坏臭氧层, 减弱臭氧层对阳光中紫外线的阻挡作用, 使人类患皮肤癌和白内障。近年来, 我国青藏高原上已出现了儿童白内障患者。我国政府制定了保护臭氧层的政策, 且每年的9月16日都要组织一系列活动, 纪念9·16国际臭氧日。在氟利昂 (CFC) 和哈龙 (HALON) 这两大类化学合成产品中, 有近百种物质在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中被列为“受控物质”, 并被规定了淘汰期限。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境教育的内容很多, 我们要尽量因地制宜地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在实验教学中充分贯彻环保理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中学实验室的污染源多, 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中的有毒物质有21种, 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因此, 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首先就要从学生做起, 从课堂做起。
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以身作则, 规范实验操作。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 教师要言行一致, 做到实验操作规范, 药品用量适当, 废液、废物不乱倾倒。如在药品的取用和称量、液体的量取和转移、过滤等基本操作中准确熟练的动作可避免药品的洒落、挥发造成污染;药品取用少量, 废液、废气经过化学处理再排放, 可把污染降到最小。如硫在氧气中燃烧时, 硫粉取少量, 并事先在氧气瓶中装适量NaOH溶液, 这样能把污染降到最小, 有利于师生健康, 从而树立环保意识。
随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 化学实验从内容到形式都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 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化学实验的微型化、化学实验的清洁化, 特别是绿色化学理念的提出, 体现了化学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是社会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新要求, 它对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合第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利用节假日、夏令营, 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查, 使他们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谷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现场对比, 丰富学生环境方面的知识, 结合已学的知识, 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问答。例如, 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防治途径如何?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使环保教育更结合生产实际, 可以到现场去教学, 可以带领学生到一些工厂去参观, (如化肥厂、农药厂、造纸厂、制革厂等) 。去看一看, 了解工厂在处理工业“三废”方面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 用什么样的设备来转化“三废”, 还可以指出尚有哪些不足之处, 让学生开动脑筋, 设想对尾气的处理和废液的转化利用, 如何变废为宝。通过实地参观, 既丰富了学生环保知识, 也加深了学生环保的意识, 从而形成了一种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五、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 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 取得当地环保、水保、森保等部门的支持, 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 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
总之,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 化学知识广泛深刻地渗透进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 适时联系实际, 渗透环保意识, 树立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的观念, 激励学生勤奋学习, 刻苦专研, 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指导工业生产, 优化产业结构, 变废为宝, 保护环境, 这样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人类才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一、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教学渗透环保教育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课中学生最感兴趣的一个环节,我们应充分利用实验手段,并且与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自我动手中构思、设计环保装置,让学生从接受环保教育阶段上升到动脑、动手保护环境的境界,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热情。在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应从以下几方面引导:(1)改进实验,尽量少使用有害物质,尽可能不产生有害物质,遵循“绿色化“原则;(2)废料分门别类处理,垃圾也彻底处理,遵守社会公德,不乱扔乱倒;(3)要有变废为宝的思想,要做到能回收利用的尽量回收利用,节约药品,减少环境污染。如在铜和浓硝酸的反应中,利用注射器代替试管进行实验,取一支10毫升的注射器,抽出活塞,在针筒内装入少量铜屑,推上活塞并吸入少量浓硝酸,观察现象,等反应完毕后将注射器中液体小心排入废液缸中,在盛有无色气体的针筒内再吸入空气,可见到无色气体变成红棕色。改进后的装置是封闭体系,易于对比观察,效果明显,药品用量比改进前少得多,同时能防止有毒气体二氧化氮的泄漏而污染空气。在此,结合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排放废气污染空气而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实例,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实验完毕,启发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对废弃物进行处理,以防止重金属铜和有毒气体二氧化氮的污染,使学生养成从我做起,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高尚品德。化学知识是从事环保工作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使未来世界的主人关心环境状况,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
二、充分结合教材内容渗透环保教育
化学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当讲到涉及的环保知识,如: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电镀、电解、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實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强烈的的环境意识,当然在补充介绍这些内容、实例时,要注意体现常识性,不要超越学生的可接受性,适可而止。另外,结合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回收处理,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思考问题,例如,在生产和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废气,为了不使它们扩散到大气中去,你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别除去?又怎样利用这些废气制得有用的化工产品?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最后归纳为:对于酸性物质,一般可用碱溶液吸收或制成相应的化工产品,同理碱性物质通常就用酸液来吸收,某些有毒物可使它转化为沉淀或不溶物,使学生明白,既要消除污染,又要使废物得到充分利用,变废为宝。
三、充分利用实践活动渗透环保教育
掌握环境科学知识,认识环境,从而激励学生“从我做起”重视环境问题。校园是地球大环境中与我们的关系最密切的小环境,要爱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就要从我们身边做起。组织学生对校园的水质、大气、噪音等进行化验、分析和测定,掌握实验技巧和能力。节约用水,在校园内植树、种植花草,爱护校园,并组织学生为学校服务,通过实践活动,增加了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了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兴趣、责任感和积极性。具体做法是:一方面,可以通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测定大气污染物浓度、测定附近河、湖水的酸碱度,到附近工厂进行污水排放观察及污水处理参观,利用节假日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境观念。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刻牢记环保是每一个公民的使命,充分利用并节约能源,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摘要: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环保意识的培养不仅需要社会的宣传教育,我们教师也应该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都需要使用到化学,对于我们化学教师来说,化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环保课题是我们化学课程一个重要组成,其意义远比教会学生配平化学方程式来的重要!当然学习的一切目标都是为了实践,没有好的知识储备是无法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我们化学教育要在基础知识教育中把环保概念融入进去,把理论教学、环保实践结合一起。
关键词:环保意识;化学;教育教学;渗透;策略;探析
一、现状
环境保护教育非常重要。如何科学的保护环境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环保化学教育,了解其原理才能补救和保护。我们要在化学的课堂里、活动课里和实践课中不断研究如何使用化学知识以保护好环境,提高学生环境保护能力与意识[1]。
二、具体措施
(一)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
我们面临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包括空气污染、酸雨、温室效应、土壤沙漠化这些问题与化学都息息相关,从污染物成分来看百分之九十其实都是化学物质,所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污染问题,必然要采用化学手段[2]。那么我们化学课程设置里就应该把环保知识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
(二)让学生重视化学对于环保的重要
经济、工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比如空气中二氧化硫排放过多,出现酸雨,酸雨又让土壤酸化,植物存活率降低,植被面积减少,二氧化碳不能及时经过植物光合作用分解,这又造成温室效应。全球气温上升,又导致极地冰川融化,全球气候失调等,一个环境因素被破坏往往会导致出一系列的问题,让人类、动物、植物生存受到威胁。所以,一定要先让学生理解学好化学才能正确的保护环境。
(三)利用环保知识在高考中及平时教学中的习题进行教育
教师应该利用好平时的教学习题,将环保知识与考试和作业联系起来,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让学生能关注环保、关注自然。教师鼓励学生去了解环保常识、知识,把理论与环保实践结合起来。
(四)多开展环保课外活动
比如说在一些环保日,像植树节,教师就可以带学生去森林里知识,顺便讲解植物在自然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随后可以讲解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知识,让学生明白这些化学知识也能理解植物在人类生态环境中有多重要,引导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
(五)结合当地区污染实况,进行环境知识教育
城市污染很严重,几乎每一座城市会有工厂,教师可以带学生参观当地的污染地点,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环境污染有多可怕,才能设身处地的去思考环保问题,并讲解污染原理,与学生讨论,制定环保策略,进行深入的环教育,实践是最好的教学。想要保护好环境,就好有强大知识储备,让学生能更用心的学习化学。
三、结语
虽然我们化学教学的.环保内容与考试的联系不大,但是保护环境,人类才能更好的生存,这不是一场考试可以决定的,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所以保护教育力度必修加强。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才能让世界未来更美好。
参考文献:
[1]何晶.浅析环保意识在化学教育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科技信息,2011,07:247-248.
[2]郭艳涛.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8:121-122.
[3]许元明,韦友欢.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的途径探讨[J].科技信息,2013,04:49+51.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对人们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在享受这些现代科技福祉的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和环境正在遭受破坏,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富营养化 ”污染、光化学烟雾污染等等日趋严重,而许多污染源与化学有关。为了增强环保意识,减少环境污染的危害,提高人们的认识,必须从教育抓起。加强环保道德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下面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习惯。
一、课堂教学中环保知识的渗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初中化学教材中的环保知识内容,采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增长环保知识,加强环保意识。如《空气》一节的教学,讲到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时,让学生阅读了解空气的污染来源于矿物燃料的燃烧(煤和石油)和工厂的废气,空气的污染物主要有有害气体和粉尘两大类,气体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再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烟尘,造成空气污染,形成酸雨对人类造成危害的录象和伦敦的烟雾事件,臭氧空洞等资料,加深学生的印象。再结合大宁中学附近的铁厂造成的污染;宁江水的污染事例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们积极畅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燃放烟花炮竹会对环境造成哪些污染?你如何做?
在以后的教学中只要和环境污染有关的内容,就渗透环保意识。如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有二氧化硫生成,讨论对空气能否造成污染?如何处理?告诉学生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石灰水吸收处理,学习氢氧化钠时再讲解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原理,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一原理进行尾气处理的。学习《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介绍水的污染与防治,穿插无磷洗衣粉的使用好处;介绍我国某些城市出现的水危机,节水徽记,渗透节水意识;在《碳和碳的化合物》一章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剧增引起的“温室效应”,一氧化碳的尾气处理,煤、石油作能源时产生 的后果和新能源的开发,西气东送等等都是很好的环保意识渗透点。
在化学家眼中,没有废物,只有物质的循环利用。在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介绍日常生活中与环保有关的事例。例如,垃圾的分类;减少一次性塑料水杯、一次性快餐盒的使用;金属的回收;纸的回收;塑料的回收等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环保不但功在当今,利在千秋,而且利在当今,利在企业和个人。
二、实验教学中环保习惯的培养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教室、实验室、学校做起,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在化学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中,都存在着“废气、废液、废渣”的处理问题,从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的第一课就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例如,药品的取用规范,节约药品,不要撒在讲桌上;点燃酒精灯用过的火柴头要放入垃圾瓶中,点燃镁带后的白色固体要回收,不乱丢乱放等等,给学生作出表率。在学生分组实验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固体的回收;制取氢气后锌粒的回收等等,都要预先给学生讲清楚,尽管回收处理比较麻烦,远没有乱丢乱倒方便,如果贪图方便,实验室的下水道的污染物积少成多,就会造成实验室长期的危害和隐患。例如,积累在下水管中的锌粒如果遇到大量的酸有可能造成氢气的爆炸,后果可想而知。从长远利益看,如果贪方便,图省力的不良习惯养成,将来就会产生一些不守法规、污染环境的新一代,就会危害国家和人民。
勿以善(环保)小而不为,莫以恶(污染)小而为之。尽管许多学生不一定会致力于化学事业,但他们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环保的行为习惯,这是每个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身作则,需要花费一些精力培养学生的环保能力和习惯。
三、习题中环保意识的强化
习题包括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考试试题。学生做习题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信息反馈的不可缺少的途径。在设计习题时要把环保知识的内容精心安排在一些习题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例 如:
1.“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A)氧化物(B)盐(C)金属或合金(D)碱。
2.2001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清洁空气,拒吸二手烟”。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吸烟有害健康
B.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7﹕1 C.CO比O2更容易同血红蛋白结合,会导致人体内缺氧 D.尼古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7.3%
3.“汽车”尾气(含碳、氢化合物、CO、SO2、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放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内含催化剂),它的特点之一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1)写出CO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下列方法中,你认为也能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是(填字母代号)A.开发新能源 B.使用电动汽车 C.植树造林 D.戴上防毒面具
环保知识渗透点的题目还有很多,以上只是其中的几个例子。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环保意识也得到了强化,学生的环保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也得到提高。
四、课外活动中环保素质的提高
为了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环保素质,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例如:举办环保知识讲座,观看有关环保专题的录象,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举办演讲会,环保知识小竞赛,办专题宣传栏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环保知识面不断扩大,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环保素质同时得到了提高。
教学目标: 1.掌握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2.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难点:掌握什么时候写0、写几个0。教学重点: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读出下面各数.32000 1200000 1050000 30080000 40500000 186400 1086400 10086004
2、万以内的数的写法.(1)出示9650,读作:九千六百五十
擦去”9650”,让学生根据”九千六百五十”写数.(2)出示”7080”,读作:七千零八十 擦去 7080,让学生根据七千零八十写数(3)让学生说一说万以内的数的写法体会.学生可能回答:
从高位写起,那一位上是几就写几,那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就写0占位。
要注意含有0的数的写法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师:刚才我们写的几个数,都是万以内的数,并从中总结了一些写数的经验,那么今天,我们就将学习新的内容——亿以内数的写法。板书:亿以内数的写法
2、教学例3.2000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保护母亲河”的活动。① 尝试写六千八百五十万.(对照数位顺序表)② 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写的? ③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含两级的数的写法.如: 六千八百五十万含有几级的数?(两级)你怎么知道?根据什么?(读数时有”万”字)万级数位上是多少?个级的数是多少? ④ 写数步骤: 先出示数位顺序表.千 百 十 万 ┆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
位 位 位 位 ┆ 位 位 位 位 写万级上的数.问: 六千八百五十万,写在万级上的数字是多少? 生:6850.板书:(对照数位顺序表)6850 写个级上的数.问:个级数位上有没有数?(没有)没有数怎么办?(用0表示或用0占位)如果不写0,就剩下”6850”性不行?为什么? 板书:(对照数位顺序表)在6850后面写上”0000”,即68500000.⑤ 读一读.同样,把68500000分级,在读做:六千八百五十万,然后和原来的读数(原题目)进行比较,检验.(1)显示:三千零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① 让学生尝试写数;② 引导启发:含有几级的数;万级上的数字是多少?个级上的数字是多少? 与上一题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要注意什么?(同样,这也是含两级的数,万级上的数字是”3080”,个级上的数字是”0000”.在写数时要注意:万级上的“零”要用0表示,个级数位上要用0占位.)(2)写一写: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 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
① 同样,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让学生学出这两个数;②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检验;③ 提出存在的问题,有同学或来势来讲解;④ 全班交流,板书正确写法: 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 写作:15693000 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 写作:6723112 ⑤ 看数读一读.三、巩固练习
1.课文第7页”做一做”
(1)由学生独立完成,请4位同学上台板演(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3)教师奖品,全班校对.2.课文第7页:“你知道吗?”
介绍有关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发展历史,对学生形成树感,感受数字的文化内涵提供了素材。
3、练习一的第6题的一、二排
第6题“看计数器写数”要求学生对照计数器上的数位顺序,看珠子写数
2、练习一的第7题,本题没有数位表来支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数位线或数位格来代替,逐步过度到直接写出.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弄清商的最高位的书写位置,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2)引导学生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异同,使学生在实质上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对学生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探究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商的最高位的书写位置,明白个位商0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1.关注环保,触发情感
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生1:环境被污染得太严重了,„„
生2:面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
师:你们的环保意识真强!同学们,学校决定成立环保小组,你们愿意加入吗? 生:愿意!
师:好,让我们一起加入环保队伍,去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吧!
2、复习旧知,重温除法的笔算方法(1)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生读题:(出示:我们班有68人参加环保活动,每4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师: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生:可以组成多少个环保小组? 师:谁来列式解答? 生:68÷4
师:这道除法的除数有什么特点?(除数是一位数)当除数是一位数时,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除的?
生:当除数是一位数时,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够不够除,如果够,商就写在最高位的上面。
师:每次除后,余数都有怎样的规律? 生: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师:在笔算除法中,每次除后,我们要养成比较余数和除数大小的习惯。(2)复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师:在我们班的影响下,其他班的同学也加入到了环保队伍中,现在(出示:学校有144名学生加入环保小组,每组18人,可以分成多少组?)师:谁来列式解答?(144÷18)
师:这道除法的除数有什么特点?当除数是两位数时,该按怎样的顺序来除的? 生:当除数是两位数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够不够除,如果不够,再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同样每次除后,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二、通过比较,探索算法,发现算理。
1.教学例5: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参加环保小组的同学越来越多。(出示:学校有576名学生加入环保小组,每组18人,可以分成多少组?)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144÷18和576÷18,你发现了什么? 生1:它们都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生2:除数都是18。
生3:144÷18的商是一位数,576÷18的商是两位数。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3:144÷18这道算式,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就要看前三位,除到个位,商就写在个位上。576÷18这道算式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了,也就是除到了被除数的十位,商的最高位就在十位上,商就是两位数。
师:我们找准了商的位置,究竟怎样试商?商是几呢?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9页列竖式计算576÷18,谁愿意到黑板上计算这道题?(教师巡视,生独立计算。)师:请板演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问:“54” 怎么来的,(商乘除数得到的积)它表示多少?(用彩色粉笔写余数3)第二次是用几除以18?(36除以18)(板书商大和商小的情况。)师:根据这两位同学的试商情况,你发现了什么? 生1: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小了,要调大,改商3。生2:商乘除数的积大于被除数,说明商大了,要调小,改商3。
在笔算除法时,先判断商的最高位在什么位,就能确定商是几位数,防止把商写错位置,这对保证计算正确是很重要的。2.比一比:
黑板上这两道除法算式(144÷18和576÷18)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都是两位数。)对!这节课我们主要探究的就是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板书: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三.练习巩固
1、巩固练习:列竖式计算:630÷21 143÷13
2、每位同学出一道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考考你的同桌
3、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异同点?
刚才同学们出的题有的除数是一位数,有的是两位数,现在请你们四人一个小组讨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不同点:
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前一位不够除,再看前两位 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再看前三位
4、拓展练习:出示4935÷102
判断商是几位数?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板书:除数是几位数,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够不够除,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
一、在日常化学实验中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离不开实验教学。其实, 化学实验中也产生许多环境问题, 在化学实验中一定要处理好这些方面的问题。
1. 在药品的用量方面。
我们一般是按照所给的量进行实验, 但有时会没有说明用量, 该怎么办呢?我们一般要求按最小量, 固体药品应该把试管底部覆盖起来就行, 液体药品用1~2ml就够了。教师要向学生解释这样做的好处:这样不仅节约药品, 同时减少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 保护了环境。
2. 在教学实验装置方面。
比如, 在用CO还原Cu O的实验中, 对于尾气的处理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该如何去做, 让学生自己选出一个最好的方案。在第七单元燃烧条件探究的实验中, 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让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 往水中通空气或氧气, 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 这种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
3. 废液的处理方面。
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若不能回收利用的, 则应倒在指定的地方, 以便清理。
二、在课堂上结合教材的讲解进行环保教育
课本中实际上是有很多方面都涉及了环境保护的知识, 结合这些内容的讲解, 既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 在大气污染方面。
(1) 在碳的燃烧中产生了一氧化碳, 它可以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 重者使人死亡。防治措施:在燃烧过程中使燃料充分燃烧。 (2) 在化石燃料使用一节中, 煤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硫会造成严重的酸雨, 介绍我国南方酸雨比北方严重, 冬天酸雨比夏天严重。 (3) CO2气体污染, 结合CO2气体性质介绍其是主要的温室效应气体, 含碳燃料的燃烧使大气中CO2含量升高, 温室效应的结果是使全球气候变暖。 (4) 氮氧化合物。能产生光化学烟雾, 主要由汽车尾气造成。防治措施:控制小汽车的数量并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2. 在水污染方面。
(1) 工业三废的污染。我们应该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 达标后再排放。 (2)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比如, 洗衣服用含磷洗衣粉, 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措施: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排放, 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3) 农业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会使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污染。防治措施: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4) 重金属污染物。如含汞废电池的乱扔, 会造成水体的污染, 一节5号电池所污染的地下水可以够一个人饮用一辈子。防治措施:废电池应该分类回收处理。 (5) 自来水处理中使用氯气消毒。因为氯气消毒后残留的氯会进入人体内对人类身体造成伤害。防治措施:使用O3进行消毒。
3. 其他污染方面。
如白色污染。主要是塑料污染, 因为塑料正常情况下分解需要200多年的时间。防治措施:减少塑料的使用和使用可降解塑料等。
三、通过其他手段进行环保教育
1. 结合课外活动的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增加环保知识。
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平时利用节假日对当地环境污染区进行实地考查, 使他们认识到人类与环境存在着密切关系, 通过现场对比, 丰富学生环境方面的知识, 结合已学的知识, 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问答。
2. 结合现有环保主题的节日宣传教育, 加深学生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
每当有环保主题的节日来临时,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知识的宣传, 如每年的植树节、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 向学生介绍本次节日的主题, 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世界上和我国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规定。
3. 可以通过学生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 从而促进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全国各地滥用剧毒化学农药的现象相当普遍, 这不仅危及亿万农民的生命安全, 农药残留在农作物中也祸及全社会的普通家庭。通过学生向亲人、朋友及社会各界宣传正确使用农药的环保知识, 不仅可以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而且还可推动无公害农药的研究和使用, 推进绿色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化学教学 环保意识
一、通过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
初中化学教材中潜在的环境教育因素很多,把它们科学地、巧妙地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明白,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一定要保护环境,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对刚接触化学的中学生,要多举例子,以生动、活泼的形象适当地进行环保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曾经从几方面尝试进行环保教育,自己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1)在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时,除了给学生介绍空气的组成,还列举各国出现的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光化学烟雾”事件,说明大气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来源和危害;(2)在学习“氧气”的相关知识后,说明大量空调、冰箱的使用会破坏大气臭氧层,导致臭氧层出现空洞。自1985年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以来,地球上空臭氧层被损耗的现象有增无减,导致癌症发病率增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人类生存。还利用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危害的漫画,形象地告诉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3)在学习“碳及其氧化物”的知识后,向学生介绍“温室效应”的形成和危害: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0.3至0.6摄氏度,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至25厘米。据专家评估报告表明,到21世纪中叶,大气中的CO2浓度将达到560PPm,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1.5至4摄氏度;(4)在讲水资源危机和污染时给学生介绍:发展中国家约3/5的人很难获得安全用水,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面临水危机,其中有3亿多人处于缺水状态中。全球淡水资源短缺,分布不匀,水污染加剧,给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5)在学习“化学肥料”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土地是我们的命根子”。千百来,我们的祖先对土壤的态度是尊重和爱惜的,中国人知道怎样保护土地。
通过在教学中渗透环保知识,尽可能地让学生认识到污染给人类造成的极大危害,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二、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观察到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地清晰实验现象,增强直观感性认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验必定会涉及有毒,有害的物质,因此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环保意识是必要的。具体做法是:
1、用最少药品,获最佳效果,减少废弃物,提高环保意识。例如在铜与浓硝酸反应时,可用一只10毫升的注射器代替试管,只需吸入0.1毫升的浓硝酸,观察现象。再废弃物倒入指定容器,然后再吸入空气,观察到气体由无色变红色。改造后的实验就可以减少药品的用量,同时又能防止有毒气体排放。实验完毕,提示学生对废弃物进行处理,使学生养成从我做起,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高尚品德。
2、正确处理废弃物,使学生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在化学实验中不仅要减少药品的使用,还要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决不能随意倾倒,造成环境污染,有的还可以变废为宝,例如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后中的氯化钾告诉学生这是一种肥料,要回收。很多化学实验后的废弃物中的物质都可以回收。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从而在试验中自觉养成环保行为。
三、大力开展环保知识宣传
1、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利用3月12日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了解当地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森林保护的情况,让学生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文化方面的知识。
2、通过对课堂内教学知识点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形成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养成环保意识。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自身的知识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的支持,针对不同的污染方式,做出不同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一套良好而完善的知识体系。
3、利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进行环保知识的学习。通过对当地的自然保护区或者污染严重地区的餐馆来加强学生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尤其是在对人与气温、气候、空气、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环境保护等存在的密切关系的认识,更是可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进行参观过程中,教师应在化学课程教学任务的基础之上,用丰富的知识来对学生在参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结合学生所学习到的书本知识,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的知识问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环保基础。
2007第一学期
实验小学
叶按章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 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为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力求生活化。
在数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尤其在小学阶段,儿童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这直接经验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要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领域,是儿童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的时候,可以充分运用本班中男女生人数、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设计练习。六年级有学生60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27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编题。学生会编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的题目。这样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尽量生活化。
从教学方法看,要坚持启发式,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编拟成科学的探究程序,使学生能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为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质疑,自觉地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另外,要特别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从教学手段看,要重视观察和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还要尽量地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现代气息,使他们感受到现代科技成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学生对几何图形很难区别,我们在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时,就可以先用投影片出示,平时见到的桌子、书、红领巾、皮球等实物,然后抽去实物,留下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三,应用生活化。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每教学一个知识点,可以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 步测和目测”后,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到操场测量一下,体验步测和目测。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味到了解决问题的一种享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要架成三角形的?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又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请学生说明:为什么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更深地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另外要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搜集了自家几个月用水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人口的多少,老人和小孩等诸多因素)的过程,得出了自家用水是否合理的判断,并做出今后用水情况的决策。既渗透了环保的教育,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
【化学环保教育渗透教案】推荐阅读:
化学法制教育渗透教案09-13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12-11
中学化学环保意识论文10-19
加强中学环境化学教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09-25
环保教育教案集05-29
环保主题教育教案07-19
一年级环保教育教案10-18
生活化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10-29
学生环保教育12-09
教案中班环保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