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th技术与维护(精选6篇)
摘 要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宽带接入技术不断进步,各大运营商加大了“光进铜退”的投资力度,ftth作为目前唯一的一种在接入网段全部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光接入技术,得到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本文重点对ftth网络在安装及维护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 ftth;安装维护;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4-0185-02
0引言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网络带宽的需求日益增长,视频点播、视频电话、大型网络游戏等各种数据业务飞速发展,“三网融合”国家战略的启动,推动了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这些都对宽带接入网提出了更高的网络带宽和用户线路带宽要求。而按照目前以铜线资源为传输介质的接入网要满足这样的带宽需求那是非常困难的,带宽瓶颈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具有高带宽的ftth光接入网无疑是解决接入网带宽瓶颈问题的有效方式,同时光纤及相关器件成本大幅降低以及ftth采用的epon技术的基本成熟,使得ftth在近年来得以迅速发展。ftth简介
ftth是指仅利用光纤媒质连接核心网和用户住宅的接入方式,其光网络单元安装在住家用户或企业用户处。ftth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基于以太网的pon技术,即epon技术。epon技术是以以太网为载体,采用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方式,它由局侧的olt(光线路终端)、用户侧的onu(光网络单元)以及odn(光分配网络)组成。
ftth作为全部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光接入技术,能够提供更大的独享带宽,为新业务的开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具有接入距离长,与现有的以太网标准或设备相兼容等特点,对环境条件和供电等要求有所放宽,降低了设备开通、管理和维护的复杂度,成为当前最具竞争力的接入技术。在安装维护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目前我国加大了宽带接入建设的力度,从2009年开始,电信运营商加快了宽带升级提速的步伐,全力推进fttx的发展,尤其是加快了ftth方式的建设。ftth工程作为一种较新的通信工程,具有独特的工艺和技术,下面我们将逐一进行介绍。
2.1 ftth设备安装要点
ftth工程的设备安装,主要包括olt和onu设备的安装。olt主要集中安装在端局,应选择安装在数据宽带设备区域或靠近odf集中跳接场的区域,便于光缆跳纤布放。首先将设备安装在机柜上,连接好地线,要满足olt供电采用双路直流供电方式,接地电阻达到要求。然后安装pon模块,做好接口电缆的连接。onu通常安装在用户家中,应根据建筑物提供的安装条件和用户要求,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避免安装在潮湿、高温、强磁场干扰的地方。原则上
采用本地供电方式,为保证断电时语音业务的正常开展,可根据需要提供onu断电保护。
2.2 光缆敷设技术
ftth网络光缆主要包括馈线光缆、配线光缆和入户光缆。馈线光缆宜采用管道敷设方式,配线光缆可采用管道或架空敷设方式,入户的室外光缆可采用管道或架空敷设方式,室内光缆可沿建筑物竖井、墙面线槽、暗管布线或在天花板吊顶内布线。光缆敷设前必须进行光缆检测,确认光缆的规格型号及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外护套是否完好无损,光缆纤芯有无断纤现象,盘测是否合格。然后根据具体的光缆敷设方式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敷设光缆。由于光缆特有的抗张能力小、容易断裂的特性,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光缆敷设的机械强度,保证布放光缆的牵引力要在允许范围内,且应加在光缆的加强构件上,连接质量是确定通信质量的重要因素,要保证连接损耗在限定的范围内。
2.3 接续技术
光纤接续技术主要有光纤熔接接续技术和机械式光纤接续技术。目前ftth工程的主干光缆及配线光缆还是采用光纤熔接接续技术。在入户光缆段由于ftth光纤接续点具有用户数量大、地点分散等特点,当用户规模到一定程度后,传统的熔接方式不能满足用户开通服务的时间要求,多采用机械式光纤接续方式,该方式技术成熟,操作简单,人员培训周期短,工具投资小,成本效益很高,是光纤大规模部署的理想接续解决方案。与熔接技术相比,机械光纤接续
技术具有独特的连接方式,它以光纤匹配液和闭合设计的专利v型槽为核心技术,使用简单的工具,仅需30s就可以实现损耗低于0.1db的光纤固定式接续。它的接续过程包括剥覆、清洁、端面切割、对准、压接、盘纤和接续点光纤损耗测试,既可用于单模光纤,也可用于多模光纤的接续。
2.4 网络测试技术
由于网络中使用了大损耗的无源器件,使得光纤链路的损耗特性成为最为关键的评估对象。主要的测试内容有:1)光损测试:使用一个标有刻度的光源产生信号,用光功率计来测量实际到达光纤另一湍的信号强度,它测试的是信号在通过光纤后的衰减程度;2)光回损(orl)测试:orl为入射功率与反射功率之比,在被测试设备的输入端进行测量,orl测量值越大表示反射越少,也就越好;
3)链路检测:为了了解光纤的传输情况,发现网络中的光纤故障,使用otdr进行检测,通过反向散射光的突然减少来判断链路中是何原因引起的光损;4)系统现场测试:是为了保证网络中不同测试点功率级别处于要求范围内,主要包括连通性测试、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2.5 故障排查与抢修技术要点
主要包括有源设备和无源光网络的故障排查和抢修。olt和onu设备故障排查首先应了解设备正常的工作状态,olt设备可利用网管系统、离线检测方法进行故障定位、诊断和排除;onu设备故障排查只能是工程技术人员依靠onu状态指示灯初步判断故障范围,再
使用便携式仪表和本地管理系统等其他技术手段排查故障。而无源光网络的故障往往是由器件损坏、人为操作不当或受自然的影响造成的,处理这部分故障首先采用otdr寻找光线路的故障点,实现故障点定位后由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勘察,判断造成故障的原因并进行抢修。结论
ftth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宽带接入的最终发展方向已不可逆转,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及ftth技术的发展,ftth将迎来一个高速增长期,光纤宽带网络规模将不断增大,我们知道ftth工程是一项复杂、科技含量很高的通信工程,这就要求施工维护人员必须掌握施工及维护中的各项工艺和技术,保证ftth网络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维护效率。
参考文献
1、宽带接入简介
目前, 主流的宽带接入技术主要有基于铜线接入的x DSL技术、LAN接入、无源光网络 (主要是EPON、GPON) 接入和WLAN接入等。
(1) x DSL接入技术。x DSL是各种DS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路) 类型的总称, 包括ADSL、VD-SL和HDSL等。是以铜芯电话线为传输介质、可同时实现语音和宽带数据传输的宽带接入技术。
(2) LAN接入。LAN (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 接入, 是采用五类或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 (UTP) 连接到交换机的接入方式, 其速率可达10Mbit/s、100Mbit/s甚至1000Mbit/s。
(3) PON接入。P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 接入, 是目前最流行的宽带光纤接入技术, 主要包括EPON (Ethernet PON:以太PON) 和GPON (Gigabit PON:千兆PON) 接入技术。
(4) WLAN接入。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络) 接入, 是采用无线方式提供宽带服务, WLAN的技术标准是IEEE 802.11a/b/g/n等, 目前802.11g最大速率可达54Mb/s。
2、什么是FTTH
FTTH (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户) , 顾名思义就是一根光纤直接到家庭。FTTH的显著特点是不但提供更大的带宽, 而且增强了网络对数据格式、速率、波长和协议的透明性, 放宽了对环境条件和供电等要求, 简化了维护和安装。
二、PON技术原理
1、什么是PON
P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 是指OLT (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 和ONU (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 之间的ODN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配网络) 全部采用无源设备的光接入网络。
PON是一种点对多点 (P2MP) 的光接入系统, 它能够节省光纤资源、ODN无需供电、用户接入方便和支持多业务接入, 是运营商目前大力推行的宽带光纤接入技术, 主要有EPON和GPON两种技术。PON系统可以支持语音、数据和IPTV等业务。
2、PON网络结构
PON传输体系主要由OLT, ONU, 分光器组成。如图1所示。
光线路单元OLT位于接入网的局端, 为光接入网提供网络侧和业务结点之间的接口, 并通过一个或多个ODN与用户端的ONU通信, 实现业务的聚合和下发。
光分配网络ODN是一个连接OLT和ONU的无源光分配网络, 功能是分发下行数据并集中上行数据。ODN是由光缆、无源光器件 (光分/合路器、光连接器等) 组成的无源光配线网, 一般成树型分支结构, 实现光信号的分路下行和上行。
ONU是光网络单元, 放在用户侧, 提供多种业务接口, 实现用户综合接入。一个ONU最多可接入64个用户。ONU终结来自ODN的信息, 完成网络侧光口之间的光电和电光转换、信号处理、复用和维护管理功能。
3、PON传输方式
(1) 下行方向为广播方式。下行数据广播发送, 每个ONU根据下行数据的标识信息接收属于自己的数据, 丢弃其他用户的数据, 其传输方式如图2所示。
(2) 上行方向为TDMA方式。上行TDMA (时分复用) 方式, 使各ONU上行数据分时发送, 各ONU的发送时间与长度由OLT集中控制, 其传输方式如图3所示。
三、FTTH组网模式
在PON系统下FTTH的典型组网结构如图4所示。根据用户的不同业务需求及家庭布线情况, 家庭用户可采用不同的组网方式。既可采用有线模式, 也可采用有线+无线AP的接入方式, 灵活方便地接入语音、宽带数据、IPTV、WLAN等业务。
四、故障判定
由于FTTH在PON接入下是全光网络, 对光纤及接入设备 (OLT、ONU等)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光路指标的敏感度大幅提高, 因此对施工规范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针对FTTH接入的以上特点, 我们判断故障可按线路、设备、施工工艺三个部分考虑。
1、线路方面
(1) 光纤:从机房OLT端口到楼道ONU, 光纤需要经过ODF架及一级、二级光分路器等, 整个光路熔接点较多, 而ONU端的接收光功率又要求大于-24.0DBM, 所以整个光路路由需要专业施工和布放。
(2) 连接件:光分路器、法兰盘等连接件, 是光功率衰减的主要环节, 而且大都位于室外或楼道的机柜内, 其防尘条件较差, 发生此类故障不容易判断、不易检测, 因此需要加强巡检, 做到良好的保护措施。
光路存在质量问题时, 通常会出现ONU管理地址时通时断现象, 用户上网就会出现丢包、看IPTV电视就会有卡的感觉。
2、设备方面
(1) OLT端口:OLT端口故障通常会导致其下的OUN全部或部分不能正常工作, 而且重启难以恢复。这是由于此时光纤及ONU等均处于正常状态, 现场维护人员单靠眼力往往难以判断处理, 需要和网管人员及时沟通, 在OLT端口所在设备上查找原因。必要时需要重启端口、板卡, 或更换光模块解决。
(2) 光网络单元ONU:ONU是PON接入网中的关键设备, 由于ONU上传采用时分复用原理, 其中任何一个ONU发光不正常, 都会导致OAM (运行管理维护) 混乱, 从而使该OLT端口下的ONU不能正常工作。在排除该故障时, 需要逐个拔插该OLT端口下的ONU, 同时通过命令查看ONU的FER/BER, 来确定异常的ONU并进行更换, 使该OLT端口下的ONU全部恢复正常工作。
(3) 用户端:用户端故障除用户电脑、网卡原因外, 较常见的还有环路、病毒攻击等, 可通过环路检测、流量监控等方法锁定用户, 进行排除。
对于用户称的能上网但下载较慢的情况, 首先应登录设备查看端口物理建链是否正常。如果建链速率达不到配置速率, 则从线路、干扰等方面排查;如果建链正常, 还需要确认上联设备分配给相应端口的实际可用带宽。当然, 可在用户端抓包查看是否有洪泛流量, 对于洪泛报文, 可在上联口进行过滤。
3、工艺方面
(1) 熔接:由于ONU对光功率要求的范围较窄,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熔接衰减, 否则会使ONU工作在光功率的临界值边缘。随着设备和线路的老化, ONU可能频繁UP/DOWN, 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
(2) 线缆固定:设备箱内的尾纤需在绕纤盘上正确盘绕。如果线缆在设备箱内乱放, 会导致其折损、变形、弯曲半径无法满足等, 最终使衰减量过大, 设备工作不正常。
(3) 进线方式:设备箱的进缆方式, 应充分考虑防尘、防水。因灰尘是导致光纤接口处衰减加大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上进线的箱子, 一定要在进缆处封堵。
五、结束语
FTTH的规模应用和推广是各运营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只有严格按照行业技术规范设计、施工、维护, 才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FTTH全业务解决方案。面对三网融合及宽带提速, 各运营商需积极应对、主动维护, 积累FTTH网络建设和维护经验, 实现维护资料动态管理, 提高FT-TH维护力度和质量, 从而有效提升品牌效应, 推动中国FTTH的发展进程。
摘要:随着三网融合及宽带提速的推进, 宽带接入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高速率需求的作用下, 电信运营商需进一步加快光纤接入网的建设和运营, 使FTTH真正意义上走进千家万户, 实现中国宽带梦。
【关键词】FTTH;GPON;光纤接入网
GPON标准的制订考虑了对传统TDM业务的支持,继续采用 125s固定帧结构,以保持8K定时延续。为了支持ATM等多协议,GPON定义了一种全新的封装结构GEM(GPON encapsulation method),可以把ATM和其它协议的数据混合封装成帧。对各种业务类型都能提供相应的服务质量保证。从设备侧来看,全球排名前10的PON设备厂家中,有9家做GPON,而做EPON的只有4家,并且没有一家是只做EPON。从运营商方面来看,全球排名前10的有线运营商中,9家支持GPON,还有两家同时支持GPON和EPON,即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
随着各通信运营商对运营支撑系统的不断完善,针对光网络系统相关业务的受理施工、网管集中监控系统等业务支撑平台,不断进行优化升级。目前很多省份均已完成上层OSS系统与设备网管的对接工作,根据省公司的统一部署,信阳联通在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的前后台业务维护支撑系统的升级改造,实现了从早期的PSTN网到 DSLAM和GPON/EPON统一的自动业务开通、告警监控等功能,在生产维护上很大程度地降低了各级运维人员管理维护多种设备的难度,为将来FTTH的大范围推广提供了维护平台。
1.GPON基本原理与结构
1.1 GPON基本原理
GPON采用点到多点的拓扑结构,现双向数据传输。一套典型的EPON方式实,下行采用广播方式、上行采用TDMA系统由OLT、ONU/ONT、POS/ODN组成。
OLT放在中心机房(CO,Centra1Office),它可以是一个LZ交换机或者L3路由器。在下行方向,它提供面向无源光纤网络的光纤接口;在上行方向,OLT提供了GE接口、10/100Base-T、10GBase-X、EI、STMI等接口标准,OLT通过支持El接口来实现传统的TDM话音的接入。
GPON数据下行时,OLT将数据包广播传输给PON上所有的ONU,每个包携带一个具有传输到目的地ONU标识符的信头;此外,有些包可能要传输给所有的ONU,或者指定的一组ONU,当数据到达ONU时,它接收属于自己的数据包,丢弃其他的数据包。GPON数据上行时,利用TDMA技术,多个ONU的信号在经过不同长度的光纤传输后,进入光分配器的共用光纤,占据分配给它的指定时隙,以避免发生相互碰撞干扰。
ONU/ONT(区别为ONT直接用户网络,ONU与用户之间还有其它的网络连接)放在用户驻地侧CPE,GPON中的ONU主要采用以太网协议,实现ONU对用户数据的透明传送。OLT到ONU之间可实现高速的数据转发。ONU/ONT的主要功能:(l)选择接受OLT发送的广播数据。(2)响应OLT发出的测距及功率控制命令,并做出相应的调整。(3)提供多业务接口,对用户的以太网数据进行缓存,并在OLT配备的发送窗口中向上行方向发送。(4)在部分ONU中实现了成本低廉的以太网二层交换甚至是三层路由的功能这种类型的ONU可以通过堆叠来为多个最终用户提供很高的共享宽带。
1.2 GPON帧结构
由于采用GFP映射,GPON的传输汇聚层本质上是同步的,并使用标准SDH的125ps帧,因而使得GPON可以直接支持TDM业务。一个物理层帧中可以包含多个ONT的GEM的帧,不论是上行帧还是下行帧;帧中分两部分:帧头和净荷。帧中信息有两种,一是数据信息,二是控制信息;其中控制信息又分为OMCI、EOAM,PLOAM,数据信息都是在净荷中,而控制信息有的在净荷中,有的在帧头中。下行帧的净荷部分只有两种:ATM信元、GEM信元。上行帧的净荷部分有三种:ATM信元、GEM信元、DBA帧。
1.3业务承载能力
在GPON系统中,其业务承载主要分为三层:GTC、GEM、Ethernet/TDM。
GTC层主要负责GEM帧的传输,完成GEM帧的成帧和适配处理,以及上行业务的QoS和下行数据安全性保证。其主要传送数据的控制单元是T-CONT。
GEM层通过GEMPort来标识ONU/ONT不同的业务流,每个GemPort即可以承载单业务,也可以支持承载多业务方式。所有的业务转发和QoS处理均基于GEMPort承载的每个业务流来处理,GEMPort可以仅做为标识用户业务流的逻辑承载管道。在GEMPort支持多业务的方式下,可以解决ONU/ONT不能对用户业务进行精细流分类问题,即使ONU/ONT使用一个GEMPort把所有的用户业务流发送给OLT,OLT也能对用户业务流重新进行分类识别,并进行相应的转发和QOS处理。同时,这种多业务方式可以将OLT和ONU/ONT的业务配置完全分离开,两者之间在配置操作上没有约束关系,极大降低系统处理的复杂度。
2.GPON的关键技术
2.1 OBA技术
在GPON系统中,OLT通过向ONT发送授权信号来控制上行数据流。PON结构需要一个有效的TDMA机制控制上行流量,这样来自多个ONT的数据包在上行过程中不会发生碰撞。然而,使用基于碰撞的机制需要在PON的无源ODN里管理QOS,这在物理上是不可能实现的,或者需要承受效率的严重损失。鉴于这些问题,管理上行GPON流量的机制一直是GPON流量管理标准化过程中的首要关注焦点。这便促使ITU-TG.983.4推荐标准的发展,该标准定义了用于管理上行PON流量的动态带宽分配(DBA)协议。
2.2层次化技术
GPON作为新一代的光接入设备,具有高速率、多业务的特点。GPON在组网方式上主要以树型拓扑结构为主(包括星型和链型),网络业务开通后,数据的转发路径基本固定。在上行方向,由于是低速线路的流量汇聚到高速线路上,在没有流量收敛的场合,将不会出现拥塞,因此可以不考虑QOS处理的问题;对于有流量收敛的场合,可以通过在每个节点进行简单的优先级或WRR调度,来保证业务的QOS,如在ONU节点,可以通优先级调度,保证IAD的流量优先转发,在OLT节点,可以通过WRR调度,来实现ONU之间“公平地”占用带宽资源。在下行方向,由于是高速线路的流量转发到低速线路上,如果不进行QOS处理,将可能出现拥塞,从而导致承载业务的QOS不能够得到保证。如果BRAS/路由器能够根据报文的转发路径和从BRAS/路由器到终端的所有链路的承载能力,对报文在接入网中的转发过程中是否会出现拥塞进行“预知”,并采取相应的QOS处理。
2.3 TDMOGEM技术
针对GPON的定长帧传输特点,TDM在GPON线路上承载具有天然优势。TDMOGEM的实现是将TDM帧直接封装到GEM帧中进行传输。在GPON线路上给封装有TDM帧的GEM给与最高的优先级,保证TDM的传输质量。在同步方面,系统采用统一的SK时钟进行全网同步。
【参考文献】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
呼吸机的分类
一. [1] 按使用或应用的类型分类
(一)控制性机械通气(CMV)1.定义:病人在自主呼吸减弱或消失的情况下,完全由机械通气机产生、控制和调节病人的呼吸。2.应用于:疾病造成的自主呼吸消失或减弱;自主呼吸不规则或频率过快,机械通气无法与病人协调时,用人为的方法将自主呼吸抑制或减弱。
(二).辅助性机械通气(AMV)1.定义:病人呼吸存在的情况下,由呼吸机辅助或增强病人的自主呼吸。机 械通气的各种主要由病人的吸气负压或吸气气流所触发。2.应用于:自主呼吸虽然存在且较规则,但自主呼吸减弱而通气不足的病人。
二. 按机械通气的使用途径分类
(一)胸内或气道加压型
(二)胸外型
三. 按吸、呼气相的切换方式分类
(一)定压型:呼吸道内压力达到预计值后,呼吸机打开呼气阀,胸廓和 肺被动性萎陷或由负压产生呼气,当气道内压力不断下降,呼吸机再次通过正压产生气流,并引起吸气。
(二)定容型:通过正压将预计潮气量送入肺内,达到预计潮气量后,停 止供气,进入呼气状态。
(三)定时型:按照预先设计的吸气及呼气时间供气。
(四)混合型(多功能型)。四. 按照通气频率供气
(一)高频通气:通气频率>60次/分。1. 优点:低气道压,低胸内压,对循环干扰小,无需密闭气道。2. 缺点:不利于二氧化碳的排除。3. 分类:高频正压通气,高频喷射通气,高频振荡通气。
(二)常频通气:通气频率<60次/分。五. 按是否有同步装置或性能分类
(一)同步型呼吸机:病人的自主呼吸的吸气开始时可以触发呼吸机,使 其向病人呼吸道内供气,并产生吸气动作。
(二)非同步型呼吸机:病人的呼吸或吸气负压不能触发呼吸机供气,一 般只用于控制性机械通气的病人。六. 按适用的对象分类
(一)婴儿呼吸机
(二)幼儿呼吸机
(三)成人呼吸机 七. 按工作原理分类
(一)简易呼吸机
(二)膜肺
呼吸机呼吸机的模式与功能
呼吸机框图
一. 主要的机械通气模式
(一)间隙性正压通气(IPPV):在吸气相是正压,呼气相压力为零。1. 工作原理:呼吸机在吸气相产生正压,将气体压入肺内,压力上升到一 定的水平或吸入的容量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呼吸机停止供气,呼气阀打开,病人的胸廓和肺被动性萎陷,产生呼气。2. 临床应用:各种以通气功能为主的呼吸衰病人,如COPD等。
(二)间隙性正、负压通气(IPNPV):吸气相为正压,呼气相为负压。1. 工作原理:呼吸机在吸气相和呼气相均可以起作用。2. 临床应用:呼气相负压可以造成肺泡萎陷,造成医源性肺不张。
(三)持续正压气道通气(CPAP):指病人在有自主呼吸的条件下,整个 呼吸周期内,均为人为的加以一定的气道内正压。1. 工作原理:吸气相给予持续正压气流,呼气相也给予一定的阻力,使吸、呼气相的气道压均高于大气压。2. 优点:吸气时持续的正压气流大于吸气气流,使病人的吸气省力,增加 FRC,防止气道及肺泡萎陷。可以用于脱机前的锻炼。3. 缺点:对循环干扰大,肺组织的气压伤大。
(四)间隙性指令通气和同步间隙性指令通气(IMV/SIMV)1. IMV:没有同步装置,呼吸机供气不需要病人的自主呼吸触发,每次供 气在呼吸周期中出现的时间不恒定。2. SIMV:有同步装置,呼吸机在每分钟内按照事先设计的呼吸参数给病人 指令性呼吸,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不受呼吸机的影响。3. 优点:在脱机中发挥自身调节呼吸的能力;较IPPV对循环和肺的影响小;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震静药的使用。4. 应用:一般于脱机时才考虑使用,当R<5次/分时,仍旧保持较好的氧合 状态,可以考虑脱机,一般加用PSV,避免呼吸肌疲劳。
(五)指令每分钟通气(MMV)1. 当自主呼吸>预设分钟通气量时,呼吸机不指令通气,只提供一个持 续正压。2. 当自主呼吸<预设分钟通气量,呼吸机作指令通气,增加分钟通气量,达到预设水平。
(六)压力支持通气(PSV)1. 定义:在有自主呼吸的前提条件下,每次吸气多接受一定水平的压力支 持,增加病人的吸气深度和吸如气体量。2. 工作原理:吸气压力随病人的吸气动作开始,随吸气流速减少到一定程 度或病人有努力呼气而结束。与IPPV相比其支持的压力恒定,受吸气流速的反馈调节;与SIMV相比其每次吸气均可以得到压力支持,但支持的水平可随需要不同而可设定。3. 应用:SIMV+PSV:用于脱机前的准备,可减少呼吸作工和氧耗量 4. 适应症:锻炼呼吸机;脱机前的准备;各种原因所致呼吸机无力;严重 的连枷胸致反常呼吸。5. 注意事项:一般不单独使用,会产生通气不足或过度通气。
(七)容量支持通气(VSV):每次呼吸均由病人的自主呼吸触发,病人 也可以不要任何支持进行呼吸,并能达到预计的TV和MV水平,呼吸机将会允许病人进行真正的自主呼吸,同样适用于脱机前的准备。
(八)压力调节的容量控制
(九)双相或双水平正压通气 1. 工作原理:P1相当于吸气压力,P2相当于呼吸压力,T1相当于吸气时间,T2相当于呼气时间。2. 临床应用:(1)当P1=吸气压力,T1=吸气时间,P2=0或PEEP,T2=呼气时间,相 当与IPPV。(2)当P1=PEEP,T1=无穷大,P2=0,T2=O,相当于CPAP。(3)当P1=吸气压力,T1=吸气时间,P2-0或PEEP,T2=期望的控制呼 吸周期,相当于SIMV。
二. 主要的机械通气功能
(一)吸气末屏气 1. 在吸气结束后与呼气开始前,呼吸机不供气,呼气阀继续关闭一段时间,以保持肺内压力 在一定的水平。2. 临床应用:(1)延长了吸气时间,有利于气体的分布。(2)有利于气体的弥散(3)有利于雾化吸入的药物在肺内的分布和弥散 3. 可加重心脏的负担。
(二)呼气末正压通气 1. 在呼气末,气道压力并不降未0,仍旧保持一定的正压水平。2. 临床应用:适用于肺内分流所致的低氧血症,如ARDS 3. PEEP纠正ARDS的机制(1)减少肺泡的萎陷,减少肺内分流,纠正了肺内分流所致的低氧 血症(2)减少肺泡的萎陷,增加FRC,有利于肺泡-毛细血管两侧气体的 充分交换。(3)肺泡压升高,使肺泡-动脉氧分压升高,有利于氧向毛细血管 弥散,肺泡始终处于膨胀状态,能增加肺泡的弥散面积。(4)肺泡的充气增加,能使肺的顺应性增加,还可以减少呼吸作功。
4. PEEP的主要付作用(1)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2)对肺组织的气压伤(3)能够压迫肺毛细血管。使肺血流量减少,可能增加无效通气。(4)可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5. 最佳PEEP的选择:保持FiO2<60%的前提下,能使PaO2》60mmHg的最低 PEEP水平。6. 内原性PEEP:由于呼气时间太短或呼吸阻力过高,导致肺泡内气体滞留,能使肺泡压在整个呼气周期均保持正压,相当于PEEP的作用,可以由疾病造成,也可以由应用呼吸机人为的造成。
(三)呼气延长和呼气末屏气:适用于COPD伴二氧化碳滞留的病人。
(四)叹息:每50-100次呼吸周期中有1-3次相当于1.5倍-2倍的潮气 量的深吸气,为了使易于萎陷的肺底部的肺泡定时膨胀,改善这些部位的气体交换,防止肺不张。
(五)反比通气(IRV)1. 优点:延长吸气时间,有利于气体的弥散和分布,有利于纠正缺氧。2. 缺点:对循环干扰大,对肺组织的气压伤大
呼吸机呼吸机的发展应用现状
1、呼[2] 吸机微机化程度 呼吸机微机化程度决定呼吸机的档次,表现在:(1)开机后有自检功能。(2)发生故障时有屏幕提示,便于维修。(3)完善的报警功能,如氧供,气体供应,分钟通气量,压力上限,压力下限,呼吸频率,潮气量,窒息通气,背景通气设置,机器断开,漏气及漏气量,流量传感器,工作状态,氧流量等诸多环节确保机械通气过程安全,临床医生可根据病人状态调整参数设定的报警范围。(4)其他特殊功能,包括吸痰功能,雾化功能,屏气功能(包括吸气和呼气屏气,满足照胸片需要),锁机功能(防止通气参数被任意改动)。
2、通气机的监护功能 通气机的监护功能是决定呼吸机档次的关键环节之一。完善的呼吸机监护功能是实现呼吸机适合患者肺脏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前提,不仅要显示常规通气及肺机械参数数值,如VTe,VT,R,c,f,气道温度,Fio2,Pp阻k,P,Pn一,VA,VAleak,I:E而且能进 一步显示:(1)压力一时间,容量一时间,流速一时间曲线可单一或同时在一个屏幕上显示。(2)spo2,ETCO2并计算VD/VTe,co2产量。(3)监测Paw—V,V—Flow,Flow—Paw,V—co2,Ptrach—V,Flow—Ptrach等曲线环的描记。(4)趋势回顾(24—48小时)。(5)logbook即通气机应用事件设定值的回顾。(6)定标功能,包括co2,Flow,o2的定标。(7)通气及各种功能的设置:音量的大小,屏幕显示不同组合,任意通气方式选择(10余种常用方式),多种语音设定等等。(8)通气机允许用户用低流速法描记P—V曲线[1,2,3 J,以进一步了解患者肺静态顺应性(c),阻力(R)及内源性PEEP(PEEPi)。进而为较好的调整通气参数提供依据,通过曲线描记可计算上下拐点,复张量,并可与计算机联机打印记录。(9)呼吸机整合其他装置(呼吸力学监护仪“Bi— core”)增强了在通气过程中单用呼吸参数不能了解问题的解决,如呼吸力学监护,放置食管压,胃内压监测以了解跨肺压,跨膈压及动态auto—PEEP可进一步阐明呼吸力学状况,为临床专业医师提供科研空间。(10)经过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国外呼吸机厂家及时整合一些有用的参数如RVR,MIP,Po.1,PlP,au栅P放入到监测系统中来_4J,为临床医生设置的调整及脱机提供依据。近年来自动化的脱机模式悄然升起_5. 5,通气机又整合了患者的重要参数、体重及理想通气参数、BGA,提高了机械通气的水平,缩短了带机时间。总之,呼吸机的微机化,网络化,提供了机械通气的科研平台,促进了机械通气应用水平的发展_6J。
3、通气机模式的发展是呼吸机档次水平的重要体现不管通气机是容量控制还是压力控制,均在不同程度上导致通气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Lung Inj~y VILI)E3],近年来,国外在这方面作了很多基础和临床研究,在原有IPPV、IMV、SIMV、PSV等基础上作了重大的改革,很多研究表明压力的自主模式能很好的实现非保护策略,最大限度的减低VILI的发生,进一步拓展呼吸机作为临床一种治疗手段的作用。(1)当今呼吸机应用从新生儿到成人,仅需更换湿化器及管路;机械通气从无创至有创,无创通气有较强的漏气补偿。(2)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增加Autoflow(自主气流)或flow—by更增加患者的自主性,降低气道压,增加患者舒适度,克服了容量通气模式的缺点。(3)呼吸机送气反应时间(30—40ms),送气波形(方波一恒流,减速波),触发灵敏度是流速触发可调,弃用压力触发,PSV模式的呼气敏感度(Es.end)可调。在呼吸机监护下,临床医生很容易调整患者的Esem,由此解决人机相互作用方式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心肺功能的干扰及VILI的发生。(4)国际上的临床实践进一步证实压力通气方式,在维持气道正压,减少心肺干扰,改善氧合方面优于容量控制方式,而且最大限度减少VILI的发生。在PCV的基础上,近年来推出了BiPAP/PS,APRV。尤其BiPAP通气模式以其具有压力控制,人机协调好,万能通气模式被诸多呼吸机厂家所采用,命名为:Bilevel,duoPAP等不同名称。(5)自主通气与闭环通气模式:实验及临床应用表明最大限度缩短控制通气时间,以此最大限度减少VILI的发生,而为缩短带机时间。很多研究表明,自主呼吸有诸多优点,有利于患者病生理学改变的恢复,对自主呼吸不再是过去简单的Spon模式,而是一种伺服模式(servo)及闭环通气模式,其最大优点在于系统内输出信息可得到精确控制。可在零误差的前提下迅速达稳态,并能排除各种外源干扰。采用闭环控制原理的机械通气技术可以使相当简单的,也可以是较为复杂的。最简单的闭环控制是根据输入一个信息,对一个输出变量进行控制,如PSV。相对复杂的闭环控制则可根据多个输入信息,对多个输出变量进行连续调控。双重控制就是在一次通气或对每一次通气时输出压力和容积进行同步控制。采用一次通气内双重控制原理的通气技术有容量保障压力支持通气(Ⅵ)和压力扩增(PA)。其通气目标是在保证最小吸入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的前提下,减少患者吸气做功,其他还包括:PRVC,autoflow,VTPC(容量标定压力控制),其技术原理是呼吸机随患者呼吸力学特征变化自动调整吸气压和吸气流速,以保证每一次通气时vT趋于恒定。呼吸机对每一次通气均进行负反馈控制。依据闭环通气控制原理将闭环通气分为:正反馈通气(PAV),负反馈通气(APV,ASV,PRvC),呼吸间闭环通气(MMV,APV,ASV)以及呼吸内闭环通气(nw)。
近20年来,PSVE7,8,9J受到临床医生的欢迎,对通气机依赖患者脱机成功率提高,鉴于PSV是一种恒压吸气支持,在低水平Ps,其VT的产生必然经过支持过度,支持相当,支持不足三个阶段,该模式存在吸气延迟与呼气延迟,应用该模式时,容易发生人机不同步。近年来,很多厂家对呼气相增加呼气灵敏度调整(Esens),大大减少人机不同步的发生,改善临床应用效果,然而临床医生在识别及调节上仍存在很多难点,在波形观察上不能很好识别。近l0年来,PAV或PPS模式通气成为当代危重病研究的重点[10,11,12],该模式依据患者呼吸努力成比例的提供压力支持解决了PSV通气中人机不协调,通过了解患者阻力、顺应性的变化,或采用目标调节方法调整呼吸机的设定(VA及FA),通气机设定压力过高,容量过高及窒息通气报警确保该模式使用的安全性,减少通气机依赖明显缩短带机过程。目前国际上有DI.ea 公司,PB公司,伟康公司具有这种模式,PB840 也已采用自动设置方法是该模式的使用更加方便。该种闭环模式正在被临床医生认可。(6)自动导管补偿(AT℃)自动导管补偿是对建立人工气道导管不同口径流速产生的阻力压进行瞬间补偿,不同口径,不同流速其补偿阻力压亦不同,补偿范围从0-100%不同。通气机可以在曲线和波形 上反映出来。ATC的设定便于临床医生观察评价自主呼吸能力,在实施低辅助通气时容易实现脱机。
4、通气机的调节 现代呼吸机一改过去多旋钮单一功能,采用单一旋钮的调节方式,便于临床使用。采用数字化调节增加了参数设定的精确性。同时对临床医师要求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才能使参数设定更符合患者状况,呼吸机还规定常规参数的安全范围,超过范围需确认,增加了机械通气的安全性。由于呼吸机监测显示功能增强,对所设定的参数均有明确的显示,有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评估,并可通过网络传送也便于对机械通气进行管理指导治疗。
摘要:现代技术的不断革新,有线电视数字化正快速发展。首先对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然后对有线电视广电网的网络结构和网络搭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有线电视广电网的网络维护和网络故障排除进行了相关阐述,最后进行了相关总结。
关键词:有线电视 数字化 网络维护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有线电视开始越来越多的融入高科技技术,有线电视数字化是未来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有线电视数字化的不断推进,其和网络相结合出现了数字电视这一产物,数字电视是指电视节目的全过程都采用数字化传输,它不同于传统的电视播出,能够提高全方位的相关服务,比如语音、图像、数据等。未来有线电视数字化的传输媒介主要是以有线信道为主,辅以地面数字通道、卫星通信通道,进而实现多通信信道加快发展的目的。此外,在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发展过程中,广电网的网络维护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有线电视广电网的网络结构及网络搭建
在进行有线电视广电网的网络结构及网络搭建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网络改造方案及网络结构。第一步应该先选择出合适的网络拓扑,通常来讲,网络拓扑有三种,分别是树枝形、星形、环形,每种方式各有优劣,树枝形能够很好的对信号进行相关分配,但是一旦被破坏就是毁灭性的打击,而星形或环形的网络拓扑能够很好的进行相关信息交换,如果可以把这几种网络拓扑形式结合一来,就可以做好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具体就是把环形结构用于有线广电网的分前端,星形结构用于网络分前端至小区,树枝形用于光节点之后,这样的网络拓扑结构也叫做环-星-树形的拓扑结构形式。其次需要选择出合适的信号传输方式,由于光纤传输具有其他传输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它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能够有效的保证传输质量;它通信容量很大,并且能够传输的距离很远;它从很多的渠道都可以得到,来源丰富,还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所以最好是选用光纤传输方式进行信号传输。此外在设计搭建网络时,不能一味的考虑传输质量,也应该考虑相关的成本和网络维护费用,在保证信号传输质量的基础上,也应该尽量的减少成本和网络维护费用,确定最优的设计搭建方案。有线电视广电网的网络维护
3.1 网络维护的基本概念 由于有线电视广电网规模庞大,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未知的问题,此时为了能够保证网络运行和传输过程中的正常运行,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对其进行网络维护。网络维护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内容:一是对整个有线电视广电网做到了如指掌,掌握其整体的布局分布,包括相关的网络设备的一些具体情况,并对各个网络设备的配置文件进行备份。二是负责网络布线配线架的相关管理,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排查,快速定位错误位置。三是监控整个网络通信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的报告给有关部门。
3.2 网络故障的分类 由于有线电视广电网规模庞大,在其运行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因素都会影响到网络,甚至出现一些网络故障,所以应该采用系统化的网络管理和网络维护方案,做到合理、科学、有效的管理,最大程度的提高管理和维护效率。这些网络故障可被分成两种,一是逻辑故障,二是物理故障。其中逻辑故障主要是指计算机程序配置错误或人为失误配置错误而导致的网络故障。而物理故障主要是指在网络运行的过程中,与网络相关的一些硬件设施受到干扰或者损害而形成的网络故障。
3.3 网络维护的处理流程 一般来说,网络维护的处理流程有以下三个步骤:一是一旦出现故障应及时进行故障识别,并记录整个检查故障的过程,以便能够更快的排除故障。二是分析故障原因,由于造成网络故障的原因有很多种,应该依据已经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排查出造成网络故障的原因。三是根据已经找到的网络故障原因,对症下药,进行网络故障排除,如此一来,有线电视广电网就可以得到较好的网络维护。
3.4 物理故障与逻辑故障具体分析 在整个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网络故障,这些网络故障有可能是物理故障,也有可能是逻辑故障,需要有关人员依据现有数据进行快速的故障定位,以便及时的采取科学的维修措施。最好在搭建网络系统时就搭建一些备用路,如此在出现一些物理故障时,能够有效地降低一些影响,为修护工作争取了更多的宝贵时间,以便更好地进行网络维护工作。而逻辑故障需要针对网络协议进行细致的分析,严格服从相关标准,使网络能畅通的运转。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有线电视数字化已经是未来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数字电视,继而也就需要完善的有线电视广电网,在进行有线电视广电网的网络结构及网络搭建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网络改造方案及网络结构。同时应该采用系统化的网络管理和网络维护方案,比如建立完善的相关制度、对有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的操作流程等,只有建立了合理、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提高管理和维护的效率,进而保证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的长远发展,实现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一、单项选择题
1.硬盘连同驱动器是一种B A)内存储器
B)外存储器 C)只读存储器 D)半导体存储器
解答:内存储器访问速度快,但是价格较责,存储容量比外存储器小。外存储器单位存储容量的价格便宜,存储容量大,但是存取速度较慢。硬盘连同驱动器是磁性随机存储器,由于它的价格便宜,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较慢,所以通常作为外存储器使用。
2.半导体只读存储器(ROM)与半导体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主要区别在于 A。
A)在掉电后,ROM中存储的信息不会丢失,RAM信息会丢失
B)掉电后,ROM信息会丢失,RAM则不会
C)ROM是内存储器,RAM是外存储器
D)RAM是内存储器,ROM是外存储器
解答:ROM可以永久保存信息,即使掉电,其中存放的信息也不会丢失;而在掉电的情况下,RAM中存储的信息便会丢失。通常半导体ROM和RAM是作为内存器使用。
3.操作系统是C。
A)软件与硬件的接口
B)主机与外设的接口
C)计算机与用户的接口
D)高级语言与机器语言的接口
解答:软件与硬件的接口应该是机器语言;主机与外设之间的接口是I/0接口芯片;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高级语言与机器语言之间的接口应该是编译(或解释)程序。4.微机的诊断程序属于B。
A)管理软件
B)系统软件
C)编辑软件
D)应用软件
解答:微机的诊断程序的作用是对微机的系统功能进行测试,查找系统的错误,如果发现错误,则进行相应的改正。因此微机的诊断程序是用户管理系统的工具,属于系统软件。
5.在下列存储器中,访问速度最快的是D。
A)硬盘存储器
B)软盘存储器
C)磁带存储器
D)半导体RAM(内存储器)
解答:内存储器的优点在于访问速度快,但是价格较贵,存储容量比外存储器小。外存储器单位存储容量的价格便宜,存储容量大,但是存取速度较慢。通常的外存储器包括硬盘存储器、软盘存储器和磁带存储器。半导体RAM通常作为内存储器使用。、下面那种网络互连设备和网络层关系最密切(C)A、中继器 B、交换机 C、路由器 D、网关、当网桥收到一帧,但不知道目的节点在哪个网段时,它必须:(C)A、再输入端口上复制该帧 B、丢弃该帧 C、将该帧复制到所有端口 D、生成校验和
8、术语“带宽”是指:(C)
A、网络的规模 B、连接到网络中的节点数目
C、网络所能携带的信息数量 D、网络的物理线缆连接的类型 9、当一个网桥处于学习状态时,它在:(D)A、向它的转发数据库中添加数据链路层地址 B、向它的转发数据库中添加网络层地址 C、从它的数据库中删除未知的地址 D、丢弃它不能识别的所有的帧
10、下面哪种网络设备用来连异种网络?(C)A.集线器 B.交换机 C.路由器 D.网桥
11、四个集线器采用叠推技术互连,则任意两个端口之间的延迟为(A)
A.一个集线器的延迟 B.二个集线器的延迟 C.三个集线器的延迟 D.四个集线器的延迟
12、在采用光纤作媒体的千兆位以太网中,配置一个中继器后网络跨距将(B)
A.扩大 B.缩小 C.不变 D.为零
13、路由选择协议位于(C)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应用层
14、RIP 路由算法所支持的最大 HOP 数为(B)A.10 B.15 C.16 D.32
15、具有隔离广播信息能力的网络互联设备是(C)
A.网桥 B.中继器 C.路由器 D.L2 交换器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那种说法是正确的(ACD)
A、中继器可以连接一个以太网 UTP 线缆上的设备和一个在以太网同轴电缆上的设备
B、中继器可以增加网络的带宽
C、中继器可以扩展网络上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D、中继器能够再生网络上的电信号、下列协议中,不属于自治系统外部的路由协议是:(ABC)A.RIP B.OSPF C.IS - IS D.BGP 8、下面关于 5/4/3 规则的叙述那种是正确的?(ABC)A、在该配置中可以使用 4 个中继器
B、整体上最多可以存在 5 个网段 C、2 个网段用作连接网段 D、4 个网段连接以太网节点
10、下面有关网桥的说法,正确的是:(ACD)A.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对网络进行分段,并将两个物理网络连接成一个逻辑网络
B.网桥可以通过对不要传递的数据进行过滤,并有效的阻止广播数据
C.对于不同类型的网络可以通过特殊的转换网桥进行连接 D.网桥要处理其接收到的数据,增加了时延
17、下面有关网桥的说法 , 正确的是 :(ACD)
A.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 对网络进行分段 , 并将两个物理网络连接成一个逻辑网络
B.网桥可以通过对不要传递的数据进行过滤 , 并有效的阻止广播数据
C.对于不同类型的网络可以通过特殊的转换网桥进行连接 D.网桥要处理其接收到的数据 , 增加了时延
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D)A.交换式以太网的基本拓扑结构可以是星型的 , 也可以是总线型的.B.集线器相当于多端口中继器 , 对信号放大并整形再转发 , 扩充了信号传输距离;C.路由器价格比网桥高,所以数据处理速度比网桥快
D.划分子网的目的在于将以太网的冲突域规模减小 , 减少拥塞 , 抑制广播风暴;
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D)
A.MODEM 仅用于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 并在线路中传输 B.MODEM 是对传输信号进行 A/D 和 D/A 转换的 , 所以在模拟信道中传输数字信号时是不可缺少的设备 C.MODEM 是一种数据通信设备 DTE D.56Kbps 的 MODEM 的下传速率比上传速率小
35、下面属于网卡功能的是(ABC)
A.实现数据缓存 B.实现某些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C.实现物理层的功能 D.实现调制和解调功能
37、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BCD)A.集线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 B.集线器具有信息过滤功能
C.集线器具有路径检测功能 D.集线器具有交换功能 40、根据多集线器级联的 100M 以太网配置原则,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BD)
A.必须使用 100M 或 100M/10M 自适应网卡 B.必须使用 100BASE-TX 集线器 C.可以使用 3 类以上 UTP 电缆
D.网络中最多可以连接 4 个集线器
三、判断题
1、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有 : 传输媒体 , 拓扑结构和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 其中最重要的是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2、10BASE-2 单网段最大长度和 10BASE-T 终端与集线器的最大长度分别为100 米和 185 米(×)最大长度分别为185 米和 100 米。
3、用一个共享式集线器把几台计算机连接成网 , 这个网物理结构是星型连接 , 而逻辑结构是总线型连接(√)
4、连接两个 TCP/IP 局域网要求路由器(×)连接两个 TCP/IP 局域网要求网桥
5、双绞线绞合的目的是减少干扰(√)。
6、双绞线的误码率一般10-7 ~ 10-9(×)双绞线的误码率一般10-5 ~ 10-6。
7、在多数情况下,网络接口卡实现的功能处于物理层协议和数据链路层协议(√)
8、在星型局域网结构中,连接文件服务器与工作站的设备是集线器(√)
9、在中继系统中,中继器处于物理层(√)
10、企业 Intranet 要与 Internet 互联,必需的互联设备是调制解调器(×)企业 Intranet 要与 Internet 互联,必需的互联设备是路由器
四、简答题
1、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哪些?其特点是什么?
星形拓扑:特点是结构简单,便于管理(集中式),不过每台入网主机均需与中央处理设备互连,线路利用率低;中央处理设备需处理所有的服务,负载较重;在中央处理设备处会形成单 点故障,中央处理设备的故障将导致网络的瘫痪。
总线形拓扑:多台机器共用一条传输信道,信道利用率较高,但是同一时刻只能由两台计算机通信,并且某个结点的故障不影响网络整体的工作,不过网络的延伸距离有限,结点数有限。
环形拓扑:传输控制机制比较简单,但是单个环网的结点数有限,一旦某个结点故障,将导致网络瘫痪。网状拓扑结构:网络的可靠性较高,但会造成线路的浪费。
2、什么是协议?举例说明。
就像讲不同语言的人无法进行对话一样,计算机网络中双方也需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才能进行通讯,这些规则和约定就叫计算机网络协议,由它解释、协调和管理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相互间的操作。例如IP协议,通过对IP报文格式的定义,以及各个字段含义及其处理方法的定义,规定了通信 双方在网络的操作规则,而工作于网络层的设备路由器,则依据IP协议中规定的地址进行寻址和路由转发。
3、简述VLAN的概念。
VLAN是虚拟局域网的简称,是指位于一个或多个局域网的设备经过配置能够像连接到同一个信道一样进行通信,而实际上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局域网段中。
五、论述题
IPv4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IPv4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许多问题:
地址空间使用效率比较低。例如,当一个组织得到一个A类地址时,就有1600多万个地址被 该组织独占,即便这个组织可能永远也不会有超过100万台计算机;在D类和E类地址中,地址的 浪费也是惊人的。虽然NAT等策略能够减轻所遇到的问题,但这也使得路由更加复杂。
对服务质量没有保障。随着各种应用的出现,人们要求因特网必须能够适应实时的音频和视 频的传输。这些类型的传输需要最小时延的策略和预留资源,却在IPv4的设计中并没有提供。
由于受其诞生时代背景的影响,IPv4对于移动特性并没有很好的支持。
【ftth技术与维护】推荐阅读:
数控操作与维护技术教学06-24
设备维护技术总结11-21
设备维护技术员简历06-15
维护和优化都带来优化技术10-24
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特征及方法论文07-08
广播电视系统技术维护先进个人事迹材料12-31
汽车维护与保养10-02
道德建设与维护能力07-01
《vip开发与维护》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