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演讲稿(精选10篇)
“创优”----一场公民品德竞赛 兴义,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这里有以“贵州龙”古生物化石为代表的自然遗产;这里有以马岭河峡谷和万峰林为代表的自然景观;这里有以南龙古寨为代表的民族风情„„这里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中药材和经济林木资源;这里交通便捷,铁路、公路四通八达;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终年温暖湿润,这里,享有最佳人居环境的美誉---但是这样美丽的城市,却不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什么?
答案很遗憾,因为在这块秀丽的土地上,还有另外一幅画面:城区道路上,公交车、出租车、摩托车、大车、小车你超我赶,见缝插针,前面稍有停顿,背后就会响起一连串急促刺耳的喇叭声,好像行驶在兴义城区的每辆车都有十万火急的任务要忙着执行似的;城区各主要街道上,除了留下来往行人匆忙的足迹外,还留下了一些行人随手扔下的烟头、果皮、纸屑„„有的路边还流淌着洗菜、洗衣、洗碗的污水„„城区内路边的花台,一眼望去姹紫嫣红、生机勃勃,但细看之下会有很多发现:花草掩盖之下,烟头、烟盒、各种零食的包装袋、瓜子壳、雪糕的棍子、酒瓶的盖子„„等等杂物垃圾随处可见,最多的是用过并揉成一团的纸巾---它们在花草里显得十分扎眼。
2008年第一季度全省整脏治乱专项行动检查结果表明:在全省88个县市区整脏治乱考核中,兴义排名第62位,处于倒数三十名之列;在全省各市县群众满意度调查中,兴义位列81。
---难道这就是我们引以为骄傲的美丽金州?难道我们就准备以这样的姿态迎接八方游客?
不!
2008年7月5日,州委州政府、市委市政府在州人民会场召开了“创优”动员大会,部署“创优”工作,动员全体市民积极行动起来,掀起创建高潮、全力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这次动员大会吹响了兴义,乃至整个黔西南州全民总动员、建设美好家园的集结号!
作为这块美丽富饶土地上的一名普通市民,喝着兴义的水,吃着兴义的饭,呼吸着兴义的空气,享受着兴义的阳光---我们就有义务和责任让这座城市焕发出它应有的光彩!
自7月5日“创优”动员大会召开以来,截止8月31日,桔山城市中心区管委共投入“创优”工作硬件建设资金300万元,这仅仅是桔山片区的投入,如果算上黄草、坪东、下五屯„„那全市每个月的人力、资金投入将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可这么大的投入,却仅仅因为少数市民的不文明行为而没有产生它应有的效果,我们的城市没能迸发出它应有的光芒和活力!
兴义是一个拥有80万人口的城市,80万人,“联袂成荫、挥汗成雨”,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地爱护公共设施,维护环境卫生,那我们的城市就完全变成一座干净整洁、文明美丽的新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州明珠”!
一、构建诚信旅游,促进企业发展。诚信经营和规范服务是建设“信用永城”、打造优秀诚信旅游品牌的需要,是旅游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更是广大游客和社会公众的强烈要求和希望。芒砀山旅游景区(点)将把自身发展与优化旅游大环境结合起来,牢固树立“游客至上,安全第一,诚实守信,合法经营,优质服务,有诺必践”的宗旨,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切实维护广大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展示我市旅游景区(点)重合同、守信誉、恪守诺言、优质服务的良好形象。
二、公开服务内容,杜绝欺诈行为。公开服务项目,建立和完善旅游报价体系,对旅游产品实行价格“公示制”,尊重游客知情权、选择权,杜绝违规虚假广告。向社会和游客公开收费项目和服务标准,保证价格合理,选择自由。及时处理游客投诉,让游客“开开心心旅游,明明白白消费”。
三、加快景区建设,打造一流环境。坚持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科学合理开发资源。完善景区道路交通、住宿饮食、商业摊点等基础设施,保持景区卫生清洁,秩序优良,为游客提供安全、优美、舒适的旅游环境。
四、坚持以人为本,倡导文明服务。热情接待每个游客,努力做到有问必答,不与游客发生争执,坚持服务标准化,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依靠优质服务、良好形象进一步拓展客源市场。努力做到不让一个游客在景区受到委屈。
五、坚持生命至上,落实安全第一。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严格按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完善经营场所设施、设备的安全,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检查,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杜绝安全隐患,始终把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自启动以来,在省旅游局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把创优与迎冬旅工作结合起来,广泛发动社会各行各业,不断掀起了群众性的创优热潮。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创优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旅游区(点)建设初具规模,旅游商品开发步伐加快。着力打造了以
“阳光温泉度假之旅”为主题的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区,“大裂谷奇异风光之旅”为主题的格萨拉生态旅游区、二滩国家森林公园,以“大三线工业探秘之旅”为主题的攀钢工业示范点,以漂流、探险为主题的长江国际漂流基地等有较高游览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旅游区(点)。成立了**市旅游商品研究发展中心,已开发出钛金制品、苴却石和宝玉石制品的手件、挂件、摆件、壁挂、生肖、印章及小型化苴却砚等旅游商品。二是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旅游功能进一步完善。全市实施了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对城市主干线和通往主要旅游区(点)的公路进行了改造或新建,并新建、改造了旅游厕所、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设置了旅游地图广告牌、街牌、路名牌、交通指示牌及各种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更新了公用电话亭。三是建章立制,规范了旅游秩序。制定并实施了《**市一日游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社会餐馆、旅馆、旅游购物场所和旅游团队餐、旅行社团队档案等的规范管理办法,开展了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旅游市场秩序明显规范。四是加强旅游培训,提高了服务质量。积极开展了旅游知识、普通话、客运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志愿者、民航优质服务等相关培训,全市共培训旅游及涉旅行业人员6.5万人次,旅游从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旅游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五是加大扶持力度,推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我市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设立了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全市旅游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近三年全市旅游总收入的平均增长幅度达46。六是广泛宣传,营造了浓厚的创优氛围。通过图片展示、送发宣传资料、创优知识问答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系统的创优宣传。**日报、**晚报、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开设了创优专版、专栏,提高了市民对创优工作的知晓率。在主要街道、车站、机场和公交车张贴了创优宣传标语。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全社会参与创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也得到了来**旅游的国内外游客的好评。七是实行双套制,创优迎检资料收集基本完成。创优迎检资料制作实行纸质资料和电子资料双套制,已收集整理创优纸质及电子文档3万余份,图片600余幅。9月下旬,我们进行了创优自检,得分达883分。
**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旅游局、省旅游局的大力支持。王怀臣副省长在今年2月23日向省委、省政府汇报工作时,提出要“把创建国家旅游城市作为筹备冬旅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措施”,“2005年内必须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申办成功”。近日,王怀臣副省长在攀检查指导首届冬旅会筹备工作期间,强调指出:“**市创优工作必须在2005年前完成”。国家旅游局、省旅游局领导来我市创优办进行了具体指导,有效地推动了我市的创优工作。[本文出自-http:///]
我们恳请省旅游局在今年10月底或11月初对我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进行初审,以便我们进一步整改,在今年11月底前做好迎接国家检查验收的准备。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时间:2006-8-2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今天,国家旅游局终审验收组和省旅游局的各位领导莅临我市,检查验收平凉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这是对我市三年“创优”工作一次全过程、全方位的检验,是对平凉旅游产业开发一次高层次、面对面的指导,是对我们加快建设黄土高原人文生态旅游基地的极大鞭策和鼓舞。这次终审验收,对于进一步理清平凉旅游业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提升产业层次,做大做强平凉旅游,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此,我代表中共平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224万人民,向不辞辛苦,远道而来检查指导我市“创优”工作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关心、支持平凉旅游事业发展的国家旅游局、省旅游局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平凉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作以简要汇报:
一、平凉旅游资源及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平凉市地处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交汇处,是甘肃东部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市辖泾川、华亭、崇信、灵台、庄浪、静宁6县和崆峒区,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4万人。
——平凉地域独特,交通便利,旅游区位优势明显。平凉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重镇,地处西安、兰州、银川三大省会城市几何中心。312国道横穿全境,宝中铁路纵贯南北,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兰州中川机场、庆阳机场分别为270公里、380公里、160公里,为发展旅游提供了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随着平定、银武两条高速公路和西平、天平两条铁路的陆续建设,平凉将成为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旅游洼地效应将日趋明显。
——平凉生态良好,山川毓秀,旅游自然资源丰富。平凉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省级森(园)林公园10余处,森林覆盖率22.3%,是甘肃最大的煤电产业基地和主要的优质果品基地、绿色畜牧基地,被农业部划定为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庄浪县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梯田化模范县”,静宁县、泾川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和“中国红富士之乡”。鲜明的地域风情、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在黄土高原实属少见。
——平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旅游文化底蕴深厚。早在7000多年前,人类先祖就在此创造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文化。境内有仰韶、齐家、商周等古文化遗址465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3个,馆藏文物3万多件。黄帝问道广成子于崆峒山,西王母降生于泾川县回中山,伏羲诞生于静宁县古成纪,周文王祭天于古灵台,秦皇汉武等帝王将相登临崆峒,留下西巡足迹,李白、杜甫等文坛巨匠驻足平凉,赋就绝妙华章,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转战静宁县界石铺,在平凉大地播下革命的种子,使这方水土充满了神奇和灵气。历史上曾出现过针灸鼻祖皇甫谧、唐代名相牛僧孺、明嘉靖八大才子之一赵时春等一批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以崆峒山、西王母、大云寺、皇甫谧四大“文化名片”为主的文化旅游特色明显。
——平凉风物绮丽,魅力独具,旅游景区景点众多。全市有人文、自然景区(点)100多处,国家4A级和2A级旅游景区6处,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天下王母第一宫——泾川回山王母宫,人类开元第一城——伏羲诞生地静宁古成纪,神州祭灵第一台——周文王伐密所筑古灵台,秦皇祭天第一坛——华亭莲花台,全国实现梯田化第一县——庄浪县和
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的静宁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等名胜古迹闻名海内外。平凉太统森林公园、宝塔博物园、龙隐寺、柳湖公园,泾川温泉、南石窟寺,崇信华夏古槐王、龙泉寺-五龙山,华亭石拱寺、双凤山公园,庄浪云崖寺、紫荆山、陈家洞石窟、关山天池朝那湫,静宁成纪文化城等景区景点星罗棋布。道教文化寻根之旅、人文生态观光之旅、绿色清凉休闲之旅、佛教艺术溯源之旅、黄土风情体验之旅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红色之旅等独具特色。
——平凉发展提速,生机无限,旅游产业开发初具规模。经过近年来全市上下的艰苦努力,旅游产业已成为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凉煤电”、“平凉红牛”、“平凉金果”、“平凉旅游”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十五”期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38万人(次),综合收入11.9亿元,分别比“九五”期间增长了1.8倍和3.12倍,旅游综合收入占GDP的比重由“九五”末的2%提高到“十五”末的3.59%,旅游产业前景广阔,生机无限,开发潜力巨大。
二、平凉市“创优”工作的主要做法
自2003年11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来,我们把“创优”作为加快全市旅游资源开发,打响平凉旅游品牌,打造平凉城市名片的有效载体,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推进器,作为一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举措和战略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为特色,以景区开发、城市建设、环境治理为载体,深入开展“创优”活动。全市上下围绕“创优”理思路,围绕“创优”争项目,围绕“创优”抓发展,经过三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定位,优化思路。结合“创优”,我们在广泛开展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深刻认识市情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统筹谋划,将旅游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002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把旅游业作为全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集中做大做强。2004年,提出了“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的指导思想。2005年,市上成立了由市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任主任、副主任的“全市创建活动指导委员会”和“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领导小组”、“全市人文生态旅游产业协调领导小组”,进一步确立了“打造人文生态旅游新形象,把平凉建成极具活力的区域性旅游中心”的目标定位。今年初市人大审议通过的《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建设“小康平凉、和谐平凉、魅力平凉”的重要途径,全力建设西部高原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努力将平凉建设为区域性旅游中心和“丝绸之路”旅游联结点,使平凉在中西部旅游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目标任务。制定出台了《平凉市“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确立了以完善旅游中心城市功能配套为重点,以加大景区景点建设为突破口,以创新机制为动力,以强化宣传促销、拓宽旅游市场为主导,加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全面夯实旅游产业基础,软件硬件齐抓,管理服务并举,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合力攻坚,推动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凸显了旅游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和引领作用,形成了政府主导、上下互动、左右联动、市场运作、各方支持的工作局面。
(二)加大投入,夯实基础。按照“创优”要求,我们立足于构建大的旅游经济圈,针对具体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基础设施和基本配套抓起,累计投入29.91亿元,用于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突出抓了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加大景区(点)规划与建设力度,着力增强平凉旅游的吸引力。以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组织制定了7县(区)及主要旅游景区(点)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先后投资3.73亿元,实施了崆峒山二期国债等一批旅游景点建设项目,对崆峒山、王母宫、龙泉寺、紫荆山、柳湖公园、太统森林公园、宝塔博物园等景区(点)进行了修缮、扩容、功能配套建设。崆峒山景区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首批4A级旅游景区,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评为“中国
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现正在积极开展申报5A级旅游景区的各项达标建设和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二是加大道路交通建设力度,着力提高旅游通行能力。近三年,我们把改善交通条件作为加快平凉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性工程,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积极争取和实施了以铁路、公路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建了平定高速、银武高速、罗长高速,论证上报了“十一五”期间实施的西平铁路、天平铁路、宝平高速、西平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概算总投资达210多亿元,已实现交通建设总投资21.2亿元,全市各重点景区均实现了通等级油路。特别是随着二条铁路、三条高速路网的建成,平凉将形成市内2小时、西兰银3小时旅游交通圈,以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融入陕甘川宁旅游经济圈。三是加大中心城市建设力度,着力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以平凉城区、六县县城和景区路、水、电、通讯为重点,集中开展了基础设施改造和硬件的配套完善,先后组织实施了“一线三点”、“六纵九横”、“两路一园八配套”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平凉中心城区三年多来累计投资22.03亿元,初步形成了“四纵十横一环”的道路网络,平凉城区城市面积由2002年的16.8平方公里扩大到36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21.6%。四是加大旅游接待能力建设力度,着力扩大游客的容纳量。先后投资4.15亿元,新建和改扩建星级宾馆(饭店)8家,总数达到12家,其中三星级宾馆3家。投资1.5亿元的广成山庄宾馆按照五星级标准建设,现已完成主体工程。全市建成了40多个高档中西餐馆、近10处高档娱乐场所和20多家大型购物场所以及以温泉为特色的西王母浴苑理疗中心,开通了兰州至平凉的“崆峒旅游号”专列和13辆旅游专线车。全市共注册旅行社9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家,共有注册导游人员46人,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要素逐步完善,可以基本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旅游消费需要。
(三)创设环境,丰富内涵。我们从不断丰富平凉旅游的内涵入手,全方位创设旅游环境新形象,努力打造独具平凉魅力的旅游新品牌,先后启动实施了“四大创建”活动。一是以弘扬优秀旅游文化为目的,开展中国特色文化名市创建活动。对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包装,加大了推介力度,初步打造了崆峒山道教文化、大云寺佛教文化、西王母远古文化、皇甫谧医学文化四大“文化名片”;重点开发培育了以平凉红牛系列产品为代表的地方风味小吃,以平凉金果、平凉山药为代表的地方特色产品,以崆峒文化为主题的邮册、纪念币、书简、平凉纸织画、道教八十一化壁画画册等特色旅游纪念品,彰显了地域文化特点,提升了平凉旅游的层次和水平。二是以塑造旅游城市新风貌为主题,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在全市大力开展以“建文明窗口,树行业新风,创文明行业、做文明市民”为主题的文明创建活动。先后有11个旅游景点管理单位和定点接待单位被评为省、市级文明单位和文明窗口,有13个集体被评为“青年文明号”,有100多人获市级以上表彰奖励。平凉城区规模最大的新世纪商厦获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店”称号。平凉汽车西站、东站被评为全省文明行业客运汽车站。一个以讲文明、树新风、促旅游、塑形象为主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正在深入开展。三是以建设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为目标,开展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活动。以广大游客吃得放心、住得舒心、游得顺心为主题,相继开展了以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为重点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企业和门店,下大气力对一些旅游景点和城市街道的卫生死角进行了全面清理,建成了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场,平凉市区垃圾清运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城市饮用水质达标率达到100%,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已于去年通过达标验收,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四是以做优平凉生态名片为目标,开展国家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经国家环保局批准,于去年启动了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持续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活动,组织实施退耕还林、世行二期贷款、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一批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特别是围绕平凉城区,开展了环城大生态圈构建、面山绿化、在城区各单位实施花园式单位创建以及公园扩建、道路风情、绿化小品等系列建设,平凉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崆峒区被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平凉中心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城市空气污染指数平均值为84,噪声平均值为54.8分贝,国家生态
示范区创建活动进展顺利,人与自然更趋和谐。
(四)强化宣传,拓展市场。围绕“创优”,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多层次、多形式宣传推介的办法,加大了平凉旅游品牌的推介和市场开拓力度,有效提升了平凉旅游的知名度。一是扩大了对外宣传。先后在《人民日报》、香港《文汇报》、《大公报》、《中国旅游报》、《甘肃日报》等报刊上开辟专版,多角度、深层次宣传介绍平凉旅游,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等媒体先后对平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旅游线路、佛教遗珍、“红色旅游”等资源采录了专辑,报道了我市旅游产业开发和“创优”工作情况,使平凉的旅游特色和市场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和提升。二是加大了产品促销。2002年以来,先后在上海、深圳、成都等17个城市举办了平凉旅游产品推介活动,组织“旅游大篷车”赴西北五省(区)14个城市开展专题宣传,积极参加省上组织的赴欧、美、加旅游宣传活动,组团参加了香港、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和桂林国内旅游交易会及“西北风情”旅游联合会宣传推介活动。制作了反映全市旅游资源概貌的《平凉旅游》光盘,出版了《平凉市旅游交通图》、《平凉旅游》中英文画册和服务指南,建成了“平凉旅游”网站,使平凉旅游对外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旅游半径进一步扩大,来平游客比三年前翻了一番。三是推进了区域联合。近几年,我市先后举办了由四省十六方参加的西部商品交易会、第五届全国武术馆校武术比赛、全国机器人足球竞标赛,并同步举办崆峒文化旅游节,有效地开展了市场对接和区域联合,发起并成立了由“陕甘宁蒙青”五省区十六个城市参加的“西北风情旅游”联合会,与毗邻九个城市签订了共建旅游经济圈框架性合作协议,建立了以平凉为中心的旅游线路联盟,推出了10条精品线路,初步形成了“大开放、大联合、大市场”的旅游资源开发格局。
(五)创新机制,推动落实。围绕加快推进“创优”工作,注重从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强化督查入手,齐抓共建,合力推进。一是建立政府主导机制。把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全市突破性重点工作之一,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奖罚,先后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四大家”联席会、领导小组协调会,研究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市旅游工作会议,进行全面的安排部署和调度。市县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优”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平凉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方案》和行事历,市政府与7县(区)和28个责任单位分别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做到了组织机构、保障经费、办公场所、责任目标“四落实”。二是建立政策支持机制。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001年以来,市财政先后拨款300万元,用于发展旅游事业;从2005年起,除正常的工作经费和旅游项目投入外,市财政每年列支100万元作为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各县(区)财政也都列支50万元资金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市上制定了《关于整合项目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意见》,从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旅游产业开发等方面出台了具体的鼓励优惠政策,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格局。三是建立行业管理机制。在几次政府机构改革中,市、县对旅游管理机构均给予保留,今年又把市旅游局确定为政府工作部门,在稳定机构的同时,加强了队伍建设。2005年,设立了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与公安、工商、交通等部门建立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制定了《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安排意见》等制度,每年均安排开展2次以上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顿工作,大力加强了旅游行业规范管理。深入开展旅游行风民主评议活动,加强行业自律,保证了旅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四是建立督查落实机制。针对“创优”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存在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组织开展专项督查,现场检查督促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并按照责任书要求严格考核,强化各方面抓落实的责任心,确保了整改到位、“创优”措施及时落实,特别是今年省旅游局对我市“创优”工作初审验收后,我们根据反馈的意见建议,成立了6个工作小组,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牵头,各县(区)、各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广泛参与,进一步靠实责任,查漏补缺,狠抓整改,逐项落实。在下大功夫整改提升的同时,对照“创优”标准,逐条逐
类建立了300多万字的资料档案,形成了比较全面、完整的“创优”资料库。经过自查自验,基本达到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验收标准。
三、“创优”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经过三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创优”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得到较大提升,特别是以“创优”为契机,带动了全市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了平凉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收到了多方面的成效。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好势头、一个好格局”:一是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通过“创优”,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谋发展、促发展、快发展的热情和干劲,为建设“小康平凉、和谐平凉、魅力平凉”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近三年,我市经济每年以两位数速度增长。止2005年底,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10亿元,同比增长12.7%;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8.55亿元,增长33.3%;大口径财政收入迈上12亿元台阶,增长29.3%;地方财政收入5.1亿元,增长18.6%;农民人均纯收入1820元,增长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34元,增长10%。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业生产、财政收入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发展势头强劲。
二是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使旅游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稳步提升的良好势头。“创优”工作为平凉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动力,旅游业整体上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期。2005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12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12.5%和18.6%。其中,组织接待境外游客2001人(次),比上年增长11.1%,旅游境外收入423万元,增长17.5%。旅游社会收入为3.96亿元,占当年全市生产总值的3.59%,全市旅游商品创汇占旅游创汇的27%。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75.7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01亿元,其中“五一”期间接待游客31.82万人(次),综合收入6935.7万元,位居全省前列。
三是提升了城乡文明水平,全市上下保持了心齐、气顺、劲足、合力攻坚、和谐创业的良好势头。“创优”的过程已成为提升平凉文明形象、促进和谐发展的过程。通过“创优”,不仅亮化美化净化了市容市貌,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而且起到了潜移默化作用,提高了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创优秀城市、建诚信机关、做文明市民逐步成为全市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不仅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推动了和谐平凉的建设进程。全市军政军民团结、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已成为一大政治优势,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乡经济同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四是加快了开放开发步伐,形成了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全面开展招商引资、扩大外引内联、加快建设小康平凉的良好格局。通过开展“创优”工作,扩大了平凉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有效改善了城乡基础设施和市政服务功能,促进了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为开放开发、招商引资、推进旅游产业和其他各项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先后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市和“浙商(省外)投资最佳城市”,进一步提升了人气、聚集了财气,全市年招商引资10亿元以上,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户,民营经济生产总值占到全市总量的38%。全市三次产业由“九五”末的29.6:34.2:36.2调整到“十五”末的24.8:40.4:34.8,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我市“创优”工作取得的成效,既是全市干部群众艰辛努力的结果,更是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精心指导和倾心帮助的结果。客观地说,目前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旅游交通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旅游产业总量仍还偏小;旅游基础设施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旅游综合服务功能还需进一步强化;旅游人才队伍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等等。我们将以这次终审验收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宝贵意见建议,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着力研究解决突出问题,不断巩固和深化“创优”成果,继续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知难而进,奋力突破,努力把平凉旅游产业发展提升
到一个新的水平。
【摘要】中国的优秀旅游城市群体中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地级、县级城市的旅游发展存在着目标错位、急功近利、盲目模仿、旅游功能主题不明等典型问题,致使其城市旅游的优势不能突出体现出来。促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群体的整体发展不仅需要国家相应的政策出台与支持,还需要各个城市自身的努力。
【关键词】优秀旅游城市;城市旅游;误区;建议
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由来与数量增长
1995年3月15日国家旅游局发出《关于开展创建和评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的通知》(旅管理发[1995]046号),决定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由此正式拉开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的序幕,紧接着就轰轰烈烈地展开了。1998年,国家旅游局发出《关于印发〈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验收办法〉的通知》,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验收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定和要求。1999年1月,中国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诞生。其后,数量急剧增加,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截止2005年底,我国已有246个城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数量已超过全国城市总数的1/3。具体数量增长与行政等级分布概况如表所示:
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旅游整体发展简况
由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数量上发展比较迅速,并且不同行政等级的城市都有较大比例成为优秀旅游城市。可以说,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群体已基本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头戏。
关于城市旅游,至今尚无一致的概念界定。但一般认为,城市旅游是指以城市为目的地进行的包括城市观光游憩、商务会展、度假娱乐等在内的一系列审美或愉悦活动。优秀旅游城市的评定要求城市的旅游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服务、环境等旅游功能的完善。而且城市往往是一个区域的入口和旅游线路以及旅游流的集散地,所以总体来说,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不仅作为旅游目的地获得了发展,而且还作为各个旅游线路的枢纽促使其对区域旅游的支撑功能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是,现实的优秀旅游城市群体中确实还存在着较严重的城市旅游发展不平衡现象。
如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旅游发展基本呈现出两种状况:一种是比较知名的传统旅游目的地城市(如北京、西安、杭州等)和经济比较发达的新兴旅游目的地城市(如青岛、大连、深圳等),其城市旅游发展较快,也相当成功,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另一种是一些非传统旅游目的地城市,且处于经济落后区域的城市,其城市旅游在区域内某些知名景区的带动下获得了发展,但他们仍未成为旅游热点城市(如郑州、长沙等)。这些占数量多数的地级、县级优秀旅游城市在其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常常走入一些发展误区,从而使其长期不能发展成为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他们空有优秀旅游城市荣誉称号,却始终没有太大的旅游吸引力。这些城市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群体的总体水平,并且不利于更好地带动中国整体区域旅游事业的发展。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旅游发展中存在的误区与现象
由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众多,其中副省级以上城市均已是优秀旅游城市,占城市数量主体的地级、县级城市通过评审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在这种快速发展势头下,难免会出现一些城市旅游发展误区与不和谐现象。
(一)城市旅游发展方向的目标错位现象
由于国家评定优秀旅游城市是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来打分并按其分值来确定结果的,许多城市特别是非传统旅游目的地城市、普通中小城市,为了争得和维持其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不惜把自己的旅游发展目标定位于这些死板的标准上。他们不顾自身的旅游资源、旅游环境等客观状况,盲目按照《标准》进行大量的旅游投资与项目开发,试图得到高分值,偏离了城市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城市旅游发展动机的急功近利现象
由于人们习惯认为:城市的荣誉称号越多,就表示其进步;官员为官一任,如果能为该城市多争创一个荣誉称号,就能代表其政绩显赫。于是出现很多城市为了通过旅游城市评定,就不计较长远利益影响,功利性地盲目上一些缺乏科学论证的大项目。如,到处开发旅游资源,大肆创造人造旅游资源,建造主题公园,盲目投资增加酒店、娱乐中心等等。结果不但城市的实际旅游吸引力没有因此而增加,并且造成了巨大的投资浪费。
(三)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的盲目模仿现象国家旅游局的《标准》为旅游城市的城市旅游发展提供了统一的参照项目。各旅游城市在旅游发展中,其城市生态环境、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支持系统在某些方面有些相似尚可理解,但现实中的旅游城市往往习惯于引用经验和盲目模仿。一个城市的旅游发展成功创新很快就会被多个城市照搬或模仿,并且可能涉及到基础设施系统、旅游产品系统、营销系统等旅游系统的各个方面。结果造成中国的优秀旅游城市虽然数量上剧增,但除了少数特色旅游城市特别是副省级以上省会城市外,其他的似乎是一个模子造出来的,这使中国的优秀旅游城市成为批量生产,多数地级、县级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旅游缺乏特色。
(四)城市旅游功能主题的模糊化现象
由于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只能源于《标准》的评定,这致使许多旅游城市只是一味参照《标准》去发展城市旅游,结果搞成了无主题、无特色的多样化发展。很多城市本身旅游资源非优,而是借助于该区域内某些景点的拉动,使其旅游职能获得较大发展,于是通过了优秀旅游城市评审。但其决策者却把该城市当成极具旅游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来开发,集中全力开发城市旅游产品,而忽视其区域旅游媒介功能。结果是城市旅游吸引力没增加,城
市对区域旅游的旅游功能也没突出出来,失去其自身特色,走向平庸化道路。相反的,有些有旅游开发潜力的优秀旅游城市,如历史文化名城,却不能进行深度开发,造成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其优势不能突出,甚至出现“优秀旅游城市无旅游”的现象。旅游功能定位、发展主题的不明确是地级、县级优秀旅游城市常出现的现象。
四、政策性建议与对策
(一)评定政策的改进与完善
1.严把评审关,不求数量,但求质量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根据验收得分高低并结合对海内外旅游者的抽样调查结果评定出来的,其中有些成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如《标准》中的“发展健康有序;有成果;效果明显”等字眼。当初国家旅游局决定开展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活动的初衷无疑是想通过城市旅游发展带动城市及其相关区域的总体发展。但是当其数量和比例达到了一定程度后,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在质量上下功夫,使他们真正成为区域内的特色旅游城市和区域旅游发展的先锋和引导。从国家评选角度说,应严把评审关,杜绝滥竽充数。城市也应从自身长远利益出发,避免盲目攀比,要创建真正的优秀旅游城市。
2.完善评定标准,实行旅游城市星级等级制度
社会在发展,旅游也在发展,《标准》也应与时俱进。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不同行政级别的城市都参与评定,并且副省级以上城市已经100%成为优秀旅游城市。如今我们看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看其行政级别,然而行政级别并不能完全代表其城市旅游发展的真正水平和旅游吸引力。现实中很多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吸引力并不大,同时,也有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却并非优秀旅游城市。数量过多的优秀旅游城市使我们很难区分、识别其旅游吸引力大小,所以很有必要对优秀旅游城市群进行进一步的级别划分,就像星级酒店、星级景区一样,实施星级等级制度。对其城市旅游发展的品位、特色、吸引力等进行合理评价。
(二)城市旅游的特色化塑造
1.端正目标,特色发展
城市旅游发展更重要的是带动城市甚至区域旅游的真正发展,不能仅以创建和维持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为目标,而应以增加城市旅游吸引力,成为具有个性化、特色化的旅游城市为目标。这样的目标才是理性的,才能真正实现旅游发展的意义。
2.目光长远,合理投资
在现实中,并不是说旅游投资越多,其旅游业就能发展得越好。毫无特色的一些项目投资,起不到吸引旅游者的作用时,它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的设施,甚至可能被荒废。只为树立形象工程的投资,即便是开始风靡一时,也很难成为成功促进城市旅游长期发展的有效投资。所以,应在对旅游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上一些有市场和长久吸引力的旅游发展项目。
3.独辟蹊径,谨慎模仿
城市旅游发展成功的优秀旅游城市很多。他们的成功绝不是因为相互模仿,而是他们都有其独特的地方吸引着旅游者。学习经验是件好事,但一味抄袭模仿却起不到预期效果。学习借鉴的应该是基本的发展思想和策略,而具体的措施则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开展。例如城市景观的地方化,举办传统或现代地方特色的节事活动等。
4.主题明确,专而不泛
许多城市往往习惯于旅游全方面发展,结果功夫没少下,效果却不好。如今中国的优秀
旅游城市数目剧增,除了少数大城市的旅游特色已经形成外,其余中小型城市多数尚未显示出自身的独特性。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城市要想获得城市旅游的突破性进展,就很有必要走旅游功能主题化的道路。城市旅游主题不仅可以体现在城市景观、旅游景区景点上,而且还可以体现在游憩娱乐、节事活动甚至是旅游媒介服务上。特色突出的一方面往往就可以带动整体发展。优秀旅游城市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加强城市旅游的主题化发展,而不是喊着特色化发展的口号,走着大众化的道路。
结语
随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数目的增加,城市旅游的发展明显出现了两极分化。大多数特别是地级、县级优秀旅游城市在走着大众化发展道路,这造成他们之间相互区别不大,各自特色极不明显。各个优秀旅游城市不应拘泥于一个空洞的称号,而应根据自身旅游资源的秉赋数量、规模、级别、品味、旅游价值和自身在区域中的旅游职能等状况积极找到适合自身的特色化旅游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为确保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下达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成华区团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围绕中心、精心组织、周密策划,以青年志愿者和青年文明号工作为抓手,强化各项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创建最佳旅游城市工作。
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
为保证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团区委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具体工作人员,把“创佳”工作纳入整体工作目标,同其他业务工作同布置、同考核,明确了工作职责。同时,为确保“创佳”工作的及时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团区委还制定了《共青团成华区委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工作方案》,切实加强对工作的整体指导。
二、立足本职,实施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志愿者行动
通过组建一支规模大、参与面广、服务水平高的志愿者队伍,集中实施“展志愿服务风采,创最佳旅游城市”行动,努力提升志愿服务品质,把志愿服务打造成为城市文明名片,为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围绕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工作开展宣传活动。
通过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宣传,将志愿者实践活动与“创佳”工作有机结合,组织青年志愿者在社区放映爱国主义影片,切实加强对“创佳”工作的宣传,使广大市民了解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任务、步骤和要求,营造全社会参与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围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1、组织开展文明劝导活动。组织志愿者小分队对公共场所吸烟、漠视公共秩序、随意携犬进入公共场所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诫,引导他人除陋习讲文明,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2、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活动。组织志愿者小分队对市民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开展植绿护绿、保护水源、净化空气等各种活动,对损坏花草树木、污染水源、乱排废气等行为进行劝导;
3、组织开展美化蓉城活动。包括清除“牛皮癣”,劝导沿街乞讨行为、沿街散发卡片以及打扫卫生死角等美化蓉城环境的活动,带动广大市民共同维护良好公共环境。
(三)围绕旅游产业发展与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1、组织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医学院、成都大学三所高校的青年志愿者分别深入熊猫基地、昭觉寺车站和五桂桥车站,广泛开展志愿者实践活动,宣传讲解“创佳”知识,提供内容丰富的“创佳”志愿服务;
2、组织志愿者到社区向广大市民推广使用普通话,并鼓励市民学习英语,派遣一批有专长的志愿者,开办社区普通话、外语培训学习班,提高社区居民的普通话和外语水平,营造全民学习使用普通话和外语的良好氛围。
三、围绕中心,在窗口行业开展创青年文明号评选活动
动员和组织窗口服务行业的青年文明号集体和争创集体,开展优质服务,规范诚信行为,为消费者营造舒适、放心的消费环境,为促进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工作做出贡献。
(一)在全区窗口行业推进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
在全区窗口服务行业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以职业文明建设为主题,把弘扬职业道德、提高职业技能、创造一流业绩作为青年文明号活动的基本内容,旨在提高广大青年职工的职业文明素质,推动全区青年文明号成片连线创建,推动我区精神文明建设。
(二)开展评选“创佳青年文明号标杆窗口”活动
在涉及旅游行业的青年文明号集体中,开展“创佳青年文明号标杆窗口”活动,成都市公交商旅公司高速客运分公司青年集体参与了“创佳青年文明号标杆窗口”活动,并以此为载体,提高服务质量,扩大了青年文明号在旅游市场中的影响,为游客在蓉期间提供连续优质服务。
1、共创共建共分享,更优更美更宜居。
2、美丽沭阳我的家,创优争先靠大家。
3、创优工作人人参与,和谐沭阳人人受益。
4、人人参与,给创优添彩,个个尽力,为城市增辉。
5、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创建优秀管理城市。
6、同创沭阳城,共爱一个家。
7、人居环境日日好,幸福指数节节高。
8、创建优秀管理城市,美好环境人人受益。
9、聚全民之智,举全民之力,创省优秀管理城市。
10、优秀管理城市人人参与,美好生活环境人人受益。
11、全民参与创优,共建美好家园。
12、让文明更灿烂,让城市更美丽。
13、创建优秀管理城市,美好环境人人受益。
14、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创成省级优秀管理城市。
15、创建优秀管理城市,建设美丽花乡沭阳。
16、全县动员,全民参与,创建江苏省优秀管理城市。
17、大手拉小手,创优齐步走。
18、创优连着你我他,齐心协力为大家。
19、创建优秀管理城市,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一、统一思想
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对照考核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并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分管领导负责创建工作,真抓实干,强化落实,有条不紊地开展好各项创建工作。
二、工作任务
(一)院容卫生整洁、交通秩序井然
院内环境干净整洁,地面清洁卫生无痰迹,墙面无乱贴乱画、小广告,路面硬化无破损,窗明几净,病房内物品摆放整齐,无蛛网灰尘,生活垃圾及时清理,不裸露存放,卫生间无异味,医疗废物严格、规范处置,严禁随意丢弃。院内电线、网络等强弱电无裸露,无私拉乱接,院内建筑工地按要求设立围挡。环卫设施数量充足,做到院内绿化、美化、净化、亮化。
门诊挂号、收费、取药等各流程井然有序,门诊大厅有预检分诊处,在预检的`同时管理好就诊秩序。院内机动车与飞机动车停车区标识明显,停放整齐有序,院门前禁止停放闲杂车辆,车辆出入通畅、便利,营造优良的就医环境。
(二)医务人员服务文明规范
1.精神饱满、微笑自然、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2.征求患者意见或与患者对话时态度要诚恳,向患者解释时要耐心、仔细。
3.要随时注意患者思想情绪变化信赖、尊重、理解患者,多作解释、说明、安慰工作,对思想负担较重或拒绝治疗的病人要及时逐级汇报。
4.患者如有不礼貌言行或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不得与患者争辩、吵架或以斥责的口吻对待患者,应冷静、理智、克制地向患者讲清道理,必要时提请领导出面解决。
5.工作中有差错时,需向患者道歉并及时纠正及时逐级汇报。
6.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处置制度,及时回复群众投诉举报,并予以妥善处置,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
(三)安全防范体系完善
一是组织制度建设,在规范安全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完善安全防范制度,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实现警医联动,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二是人防队伍建设,包括配备一定数量的保卫人员,夜间定期或不定期巡查,尤其是医院重点部位,并做好巡查记录。对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开展针对性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三是物防系统建设,防护器械装备、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保险装备的配备齐全。包括建立完善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和电子巡查系统,设置安全监控中心,加强重点部位监控等。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优秀管理城市创建活动,是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是不断完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升长效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制定本单位的具体实施措施,周密部署,进一步明确任务,把各项任务传递到每个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切实抓好本院的创建工作。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创建优秀管理城市、建设优美人居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各单位要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开展宣传教育,营造全院关心、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创建卫生城市演讲稿2007-12-18 12:54:5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创建卫生城市演讲稿
xx的山xx的水,xx的风光惹人醉,金城飞雪从天降,凤山无雨彩虹飞,九龙广场人如织,外滩夜色美如画。xx历经数十载的风雨历程,从泥泞和坎坷中走来,正抖落一身的风霜,微笑着,毅然前行……。群山在绵亘中诉说着它的伟岸,江河在奔腾中书写着它的恢宏,蓝天在宁静中袒露着它的旷远,而岁月就在悄然中见证着它的历史。
在改革开放的号角下,xx人民正沐浴着精神文明的春风,正经历着20多年的巨变,正流盈着不断发展两个文明的火热气息。在这儿,激情与浪漫在冲撞,心愿与憧憬在热动。不必走遍中华大地,身居xx,就能感受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久前还是荒芜贫瘠的土地,如今工业园区正勃然兴起;不久前还是泥泞满布的碎石路,现在已是黑化大道;不久前还是鱼塘菜地的护城河畔,今天一座现代化的文体广场已经崛起。清晨,鸟语花香,到处是晨练的人群;傍晚,万家灯火美不胜收,一派祥和安宁。
然而,当我们再仔细打量这座城市时,我们就不难发现,她确实还缺少些什么——漂亮的街道后面,还有太多的污垢;时尚的霓虹灯下,还有随处可见的陋习......如果说以前“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可以司空见惯,马路摆摊、占道经营可以习以为常,乱扔乱倒,乱贴乱挂,可以归结为经济的不发达。但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卫生与健康,良好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的影响社会环境和人民健
康的卫生问题会越来越多,社会“大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创建卫生城作为一种有效的载体,对于提高市民的卫生习惯和公共卫生意识,推动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都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卫生范畴,不仅仅是改善城市环境和预防消除疾病,更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有力“助推器”。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了市民的健康,倡导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为了给广大市民营造一个干净、整齐、舒适、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我县县委县府站在推进城市化的战略高度,发出了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号召,党政班子一本经,四家领导一条心,打响了轰轰烈烈的创卫总体战。
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看到的变化有:---几十条小街小巷改造,城市建设由表及里。改造后的街道路面平整,不再有污水溢流;---长期困扰我县的垃圾清运系统将发生极大改观。目前我县正在实行
垃圾袋装化,15个垃圾中转站、6个地埋式垃圾库的建成,将使露天堆放中转垃圾让周边群众苦不堪言的状况根本改观;---公共卫生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有关部门将对小饮食店、小米粉店提出明确的卫生标准,改变其脏乱差的状况。---市容市貌将随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不断改观。目前我县正在大力清除小广告等城市“牛皮癣”,整治占道经营和马路市场,清理卫生死角,整治非法营运三轮车,并在着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如此等等。。
“花香蝶自来”,城市的环境卫生搞好了,城市的品位和层次提高了,就可以吸引和聚集人才,使他们乐于在xx工作、生活;就会得到更多投资者和创业者的青睐,从而促进招商引资,促进我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创卫”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我们可以感受到“创卫”带来生活环境的实实在在的变化,但我们或许更应该关注“创卫”带给我们的观念、生活习惯和生活方
式这些精神层面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创卫”是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延续,只是,它也许会在更深刻的层面上影响和改变我们和我们的城市。做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机关干部,自当做时代的先锋,文明的模范,当以自己的行动无愧于头顶这片蓝天的信赖,无愧于脚下这片土地的支撑。我们当用自己的力量化作激情飞扬的音符;用自己的力量乘着“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打造“xx农家品牌”的春风,继往开来,“争做人民满意的好儿女,争做民敬民爱民信的党员干部”,用行动来铸就xx新的辉煌。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每一位共产党员,每一位机关干部都应该有这样一种决心和勇气。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克服畏难情绪,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万众一心,群策群力,就一定能够做好各项工作,创
建省级卫生县城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让我们在前进的浪潮中乘风破浪,排礁远航!愿我们的家乡---xx,更加美丽辉煌!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
黄龙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位于陕西省中北部,延安市东南缘。登临南山之巅,俯瞰县城,黄龙美景,尽收眼底。放眼远眺,群山连绵,青山如黛,风景如画。我们的黄龙有绿色氧吧之称,也被誉为陕西省的一叶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一个不足五万人的小县城。虽然没有喧哗的车水马龙,没有炫丽的霓虹灯闪,但是它沉稳低调的屹立于这片土地上,所孕育那一份宁静却让我们在生活工作之余享受到难得的惬意,夜幕下的万家灯火使我们无论身处哪里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这就是我们的家园,伴随着我的成长,同时我也见证了他的成长,见证了我们所有的黄龙人民为了他的发展和进步所做出的努力和奉献,身为黄龙人的我感到骄傲的同时也要投身于我们城市的文明建设当中,把我们美丽的小城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创建文明城市,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就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作为一名市民,我们在享受美丽县城带给我们优雅干净舒适环境的同时也要竭尽全力的去守护她。我们的大山绿色常青,这一片片的森林为我们提供赖以生存的干净氧气的同时还会我们抵挡了风沙,所以我们更要用心的爱护她。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县城也建立的越来越美丽,干净整齐的街道无不彰显着我们黄龙的文化底蕴,而我们就肩负着让他保持下去的责任,让任何一个路经这里的客人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同时作为一名从事教育的老师,我们更要把这种创建文明的思想和行动带到校园带给学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们要把
这种精神传播给学生,有了爱护文明的意识才能更好地去学习培养精神文明、道德文明,从而更好地落实到文明行动中去。播下一个动作将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将收获一个品格。
为了花儿更芳香,为了城市更靓丽,也为了我们的生活更幸福,我们应该自觉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当识大体顾大局、讲诚信重礼仪、有道德扬正气的文明市民,为我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演讲稿】推荐阅读: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单12-17
省级优秀管理城市创建工作方案06-27
学校创建文明城市演讲稿06-05
创建文明城市演讲5分钟07-19
创建文明城市演讲稿三分钟06-16
创建卫生文明城市英语演讲稿06-19
创建城市文明演讲稿3分钟10-23
交通局创建文明城市演讲稿12-14
应城市创建园林城市07-16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