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检查分类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安全检查分类(共9篇)

安全检查分类 篇1

检查包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日常检查,企业领导进行巡视检查,操作人员对本岗位的设备、设施和工具进行经济性检查。各类人员经常深入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有利于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一、安全检查分类

安全检查可分为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的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1)日常性检查,即经常的、普遍的检查。企业一般每年进行2—4次;车间、科室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班组每周、每班次都应进行检查。专职安技人员的日常检查应该有计划,针对重点部位周期性地进行。

1)生产岗的班组长和工人应严格履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

2)非生产岗位的班组长和工人应根据本岗位特点,在工作前和工作中进行检查;

3)各级领导和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在各自业务范围内,经常深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问题及时督促有关部门解决。

(2)专业性检查是针对特种作业、特种设备,特殊场所进行的检查,如电焊、气焊、起重设备、运输车辆、锅炉压力容器、易燃易爆场所等。

(3)季节性检查是根据季节特点,为保障安全生产的特殊要求所进行的检查。如春节风大,要着重防火、防爆;夏季高温多雨多雷电,要着重防暑、降温、防汛、防雷击、防触电;冬季着重防寒、防冻等等。

(4)节假日前后的检查包括节日前进行安全生产(如职工考虑过节,易精力分散)综合检查,节日后要进行遵章守纪的检查等。

(5)不定期检查是指在装置、机器、设备开工和停工前,检修中,新装置、设备竣工及试运转时进行的安全检查。

二、安全检查表

1.安全检查表的类型

安全检查表的类型有:

(1)设计用安全检查表,主要供设计、工艺人员从事设计工作进行系统安全分析时使用。其具体内容应依系统安全分析的对象而定。如用于新建工程设计的安全检查表,其主要内容应包括项目选址和总图设计,工艺流程的安全性,机械设备的安全性,物料储存与运输的安全性,安全设施与装置,消防设施与器材,防尘防毒措施和安全组织与管理等。这类安全检查表也可以做为本质安全审查的依据。

(2)厂级安全检查表,供全厂性安全检查时使用。其主要内容包括各重点危险部位,主要安全装置与设施的灵敏性、可靠性,危险物品的贮存、使用及操作管理等。

(3)车间安全检查表,供车间进行定期安全检查或预防性检查时使用。其主要内容包括工艺安全,产品原料及产成品的合理存放,通风照明,噪声振动,安全装置,消防设施,安全标志及操作安全等。

(4)班组及岗位安全检查表,主要用于日常检查和安全教育。其内容应根据岗位的工艺与设备的防灾控制要点确定,要求内容具体、易行,具有针对性。

(5)专业安全检查表,主要用于专业性的安全检查和分析,如特种设备的安全检验,危险场所、危险作业的危险性分析等。其内容应突出专业特点,如对特种设备检验的安全检查表,其主要内容应包括设备结构的安全特性、设备安装的安全要求、安全运行的参数限额、安全附件报警装置的齐全可靠、安全操作的主要要求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考核等。

2.安全检查表的制定

安全检查表的制定过程包括:

(1)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检查项目和内容。由本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工人和安技人员共同总结生产操作的经验,分析工艺过程和设备特点,从中查明可能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各种潜在危险因素和环节条件。要特别重视总结工人的实际经验,因为它们可以作为科学分析的基础和补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可以组织工人开展事故预测活动,就可能发生的事故、触发事件、事故原因、事故后果、影响范围、预防对策措施等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总结。这样做不但可为制定安全检查表奠定基础,也可使工人群众从中受到深刻的安全教育,增长预防事故的知识和本领。

(2)确定检查标准和要求。确定的依据就是国家的各项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以及企业自身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技术要求参数,安全操作规程等等。

(3)确定检查时间。要根据检查的范围和对象的具体情况确定检查间隔的时间,如月、日、班、时等等。

(4)做出检查表。检查表的每项内容、标准、要求都应力求简洁明了,以便于识别判断和填写检查结果,如可以用是否、有无等提问式的语句,对设备的检查表可直接写明其工作参数的允许范围等等。

制定安全检查表要在安技部门的指导下,充分依靠职工来进行。初步制定出来的检查表,要经过群众的讨论,反复试行,再加以修订,最后由安技部门审定后方可正式实行。

三、安全检查的基本作法

安全检查要深入基层、紧紧依靠职工,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好检查工作。

(1)建立检查的组织领导,配备适当的检查力量,挑选具有较高技术业务水平的专业人员参加。

(2)做好检查表的各项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思想、业务知识,法规政策和物资、奖金准备。

(3)明确检查的目的和要求,既要严格要求,又要防止一刀切,要从实际出发,分清主、次矛盾,力求实效。

(4)把自查与互查有机结合起来,基层以自检为主,企业内相应部门间互相检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和借鉴。

(5)坚持查改结合,检查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整改才是最终目的,一时难以整改的,要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

安全检查分类 篇2

从2007年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首次提出企业分类管理模式, 到目前各指定强制性认证机构采取具体的管理方式, 通过对获证企业跟踪检查的分类管理,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指定认证机构的风险, 提高了认证有效性。2009年9月1日新修订实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 (国家质检总局第117号令) 第十九条“认证机构应当按照认证规则的规定, 根据获证产品的安全等级、产品质量稳定性以及产品生产企业的良好记录和不良好记录情况等因素, 对获证产品及生产企业进行跟踪检查的分类管理, 确定合理的跟踪检查频次。”明确规定指定认证机构应建立和实施强制性认证企业跟踪检查分类管理的基本要求。《消防类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第4.6.1.2条规定, 若发生下述情况之一可增加监督频次:

(1) 获证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或用户对产品有投诉并经查实;

(2) 认证机构有足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标准安全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质疑时;

(3) 对监督审核、监督检验不合格项较多的产品认证企业或对产品认证企业有投诉时;

(4) 有足够信息表明生产者、生产厂因变更组织机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等, 从而可能影响产品符合性或一致性时。

自2002年5月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实施以来, 共有火灾报警设备、自动喷水灭火设备、消防水带、汽车消防车四类消防产品纳入强制性认证, 共有获证企业近300家获得CCC证书2 800余张。近几年来, 公安消防监督部门组织对部分CCC获证消防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 发现了一些CCC获证产品存在着不合格的现象。因此, 切实提高获证后的跟踪监督效果, 确保强制性认证的有效性, 建立和实施强制性认证企业跟踪检查分类管理是可行和必要的。

2 一般认证机构企业跟踪检查分类管理现状

经调研分析, 一般认证机构企业跟踪检查分类管理, 首先, 根据企业获证产品类别, 分别将同一类企业根据综合企业诚信度划分为A、B、C、D类或分为第一类企业、第二类企业、第三类企业、第四类企业。然后, 考虑该企业的诚信得分来确定该企业该类产品的跟踪检查频次。一般A类组织 (第一类企业) 为质量控制良好、认证风险低的组织; B类组织 (第二类企业) 为质量控制一般、认证风险中等的组织; C类组织 (第三类企业) 为质量控制基本有效但问题较多、认证风险高的组织; D类组织 (第四类企业) 为工厂检查发现严重问题的组织。并规定了各类企业的一定比例。对于A类组织 (第一类企业) , 可免于跟踪检查或延长跟踪检查周期。对于B类组织 (第二类企业) , 按规则实施正常周期的跟踪检查。对于C、D类组织 (第三、四类企业) , 采取一个正常监督周期 (一般一年) 两次的跟踪检查。

通过上述对获证企业跟踪检查的分类管理,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指定认证机构的风险, 提高了认证有效性。但笔者认为获证企业跟踪检查的分类管理不应千篇一律, 各类强制性认证产品本身的产品特性、生产过程、发展水平等不同, 各指定认证机构管理水平、行业背景、应对认证风险也各不相同, 在获证企业跟踪检查的分类管理模式和具体操作措施也应有不同。笔者认为: (1) 对于A类组织 (第一类企业) , 采用免于跟踪检查或延长跟踪检查周期的措施, 在没有修订相应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前, 是有悖于现行实施规则的。建议在各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中增加相关内容。 (2) 因为考虑认证机构人力资源等因素, 人为规定了各类企业的一定比例, 难免在操作中带来一些人为因素而使划分不合理。

3 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企业跟踪检查分类管理的建议

3.1 引入认证风险管理机制建立跟踪检查分类管理制度

应充分认识分类管理的重要意义, 引入认证风险管理机制, 建立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企业跟踪检查分类管理制度。认证企业分类管理是根据在各种渠道获得的相关信息, 按照评价标准对已获得认证企业质量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以确定获证组织质量控制的能力、认证风险级别, 并采取相应的管理。为了提高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的有效性和效率, 降低认证风险, 促进指定认证机构加强认证风险管理, 按照相关规定, 制定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企业分类管理规定, 以对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企业实施以认证风险为基础的跟踪检查分类管理。

3.2 确定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分类管理规定适用范围

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分类管理规定适用于火灾报警设备、自动喷水灭火设备、消防水带、汽车消防车四类强制性产品认证领域已经获得CCC认证资格的认证企业。适用于上述产品获证认证企业的跟踪检查工作。

3.3 企业分类管理评价应贯穿整个认证流程

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企业分类管理按不同消防产品类别, 将同一类企业依据整个认证流程的相关信息评价得分分类。认证企业分类依据的信息:认证企业具有稳定的信息以及个别组织的特定信息和临时需要所有组织提供的信息。认证行为是一个闭环行为, 包括认证申请受理、工厂检查、产品检验、认证评定、证书发放、监督检查以及各方信息收集与处理 (包括存在质量投诉或经媒体曝光并经核实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的和相关国家、地方或行业产品监督抽查不合格) 等。企业分类管理评价也应贯穿整个认证流程。企业分类管理评价项目包括:

(1) 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和质量控制总体评价, 如资源的充分程度、关键岗位人员的能力及人员稳定程度、内审的有效程度、不符合整改及时有效程度、产品一致性现场检查结果等;

(2) 企业年度监督检查情况 (含非例行检查) ;

(3) 产品检验结果情况 (含抽检样品送样的及时性与样品防护情况等) ;

(4) 顾客投诉的情况;

(5) 国家、行业、地方抽查不符合的情况。

3.4 认证企业分类的评价方式和原则

评价方式采用评分和直接评价两种方式。当两种评价方式产生不同的结果时优先采用直接评价的结果。认证企业分类的评分评价依据设定的评分标准进行, 评分标准从认证要求中选取关键、重要的内容形成, 包括认证审核/查信息、产品检验和认证管理信息等部分。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分类管理认证企业分类的直接评价通过申诉、投诉、专项检查、国家或行业的监督检查等渠道获取的信息对认证企业进行评价。

3.5 认证企业分类的级别划分

认证企业分类分为A、B二类, 其中:

(1) A类企业:质量控制正常、认证风险中等的企业;A类企业的评分结果不低于75分 (含75分) ;

(2) B类企业:质量控制基本有效、但问题较多、认证风险高的企业;B类企业的评分结果低于75分。

对于质量控制失效、问题严重的企业, 按认证机构《批准、保持、扩大、缩小、暂停和撤销/注销认证控制程序》处理。

3.6 认证企业分类管理原则

指定认证机构每年根据企业的评价结果对获证企业的认证分类级别更新一次。当认证企业出现重大问题时, 将及时采用直接评价法进行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即时调整认证分类级别。

3.7 常规管理措施

对A、B类企业均进行正常监督, 对A类企业不免于跟踪检查或延长跟踪检查周期的措施, 同时, 对B类企业进行增加监督频次的加强管理。

3.8 非常规管理措施

需要时, 根据获取的信息对任何级别的组织实施专项检查或飞行检查。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任一级别组织, 将进行重点监管:

(1) 有顾客投诉;

(2) 有国家、行业、地方抽查不符合的;

(3) 其他可能影响认证有效性的情况。

3.9 分类级别的企业信息保密

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分类管理认证企业分类的级别为指定认证机构内部管理文件, 为对企业信息保密, 有关认证企业分类的级别不对外公布 (除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时) 。

4 结 语

建立和完善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企业跟踪检查分类管理, 科学地制定消防产品认证整个流程中每个环节的评分依据和指标, 合理地划分企业跟踪检查分类, 有效地实施跟踪检查工作, 将大力提高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的有效性, 切实降低指定认证机构的认证风险。

参考文献

[1]国家质检总局第117号令.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S].

[2]CNCA-09C-044:2001, 2007版.消防类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火灾报警设备[S].

[3]CNCA-09C-045:2001, 2002版.消防类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消防水带产品[S].

[4]CNCA-09C-046:2001, 2006版.消防类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喷水灭火设备[S].

农药的毒性分类与安全使用 篇3

一、农药的毒性分类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将农药分为以下三类:

1.高毒类农药。高毒类农药包括3911、苏化203、1605、甲基1605、1059、杀螟威、久效磷、磷胺、甲胺磷、异丙磷、氧化乐果、磷化锌、磷化铝、氰化物、呋喃丹、氟乙酰胺、砒霜、杀虫脒、西力生、赛力散、溃疡净、氯化苦、五氯酚、401、三溴氯丙烷等。

2.中毒类农药。这类农药包括杀螟松、乐果、稻丰散、乙硫磷、亚胺硫磷、皮蛆磷、高丙体六六六、毒杀芬、氯丹、滴滴涕、西威因、害扑威、叶蝉散、速灭威、抗蚜威、倍硫菌、敌敌畏、拟除虫菊脂类、克瘟散、稻瘟净、敌克松、402、福美砷、稻脚青、退瘟特、代森铵、2,4-D,燕麦敌、毒草胺等。

3.低毒类农药。这类农药包括敌百虫、马拉硫磷、乙酰甲胺磷、辛硫磷、三氯杀螨醇、多菌灵、托布津、克菌丹、代森锌、福美双、萎锈灵、异稻瘟净、乙磷铝、百菌清、除草醚、敌稗、阿特拉津、去草胺、拉索、杀草丹、2甲4氯、敌克隆、氟乐灵、苯达松、茅草枯、草干磷等。

二、农药的安全使用

安全检查分类 篇4

一、基本情况:

宝鸡市公路管理局(以下简称宝鸡公路局)是陕西省公路局下属的全民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宝鸡地区国道与省道的养建,共养护干、支线公路21条,主管路网总里程5043公里。该局管理的收费公路共有6条,各路段已全部完工并投入营运收费。目前管理的收费公路共有3条,主要是宝虢凤、县功、长桥、收费站。各路段已全部完工并投入营运收费。该局资金管理体制采取“收支两条线”方式运作。

截至2012年6月底,该局总资产66816.65万元,总负债39661.76万元,总收入12400.06万元,总支出6470.97万元,收支结余5929.09万元。该局2009年通行费收入6962万元(6个收费站)、2010年通行费收入6077万元(5个收费站)、2011年通行费收入4782万元(5个收费站)、2012年1-9月通行费收入约450万元(1个收费站)。

截至2012年6月底,该局在辖内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22533万元,贷款投向为交通基础设施,担保方式为保证,其中:工商宝鸡分行贷款余额16700万元、贷款五级分类为次级类;农行宝鸡分行贷款余额2750万元、贷款五级分类为可疑类(该贷款已于2009年逾期至今);建行宝鸡分行贷款余额3073万元、贷款五级分类为次级类。2012年到期应还贷款本金5240万元,其中:工行宝鸡分行2012年12月到期贷款本金1300万元;农行宝鸡分行到期贷款本金2750万元(该贷款已于2009年逾期至今);建行宝鸡分行到期贷款本金1190万元。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依据《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2011年撤并西安市黑河大桥 1

等33个收费站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2011年12月31日该局撤销了所属的太平庄、陇县东河桥和凤县3个收费站,撤站后,该局目前暂时保留县功和长桥二个收费站(计划2012年撤站)。现存的二个收费站中,县功收费站在2011年9月因水灾致使道路损毁关闭至今无收入,长桥收费站2012年月通行费收入平均50万元左右,通行费收入已无法维持其正常的经营性支出,更无力偿还贷款本息。

该局还贷资金来源主要是省交通厅每年从撤站还贷平衡资金中下拨的专项资金,由于近年来全省高速公路及二级公路的还贷压力逐年加大,这部分资金省交通厅在调剂使用,自2012年以来未向宝鸡公路局拨付偿还贷款本金的专项资金,根据目前情况看,该局已基本不可能依靠这部分资金偿还贷款本金。

随着国家燃油税改革及二级公路收费站撤站的实施,国家财政计划按照陕西二级公路负债总量的60%资金提供支持,用于撤站安臵、债务补助,并由各省配套40%自筹资金给予解决,但从目前情况来看,陕西二级公路撤站后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何时到位、到位多少尚不明确,如果财政补助无法足额及时到位,未来辖区内金融机构贷款将面临到期无法收回的风险。

成因分析:

一是贷款回收过于依赖有限的地方财政。由于平台公司投资的项目大都具有非经营性和公益性,项目本身往往不产生现金流或者只产生少量的现金流,依靠项目本身的收益难以归还银行贷款本息。大部分贷款第二还款来源作为支持。然而即使有第二还款来源作担保,这些贷款仍面临着很大的风险。

二是贷款与投资项目现金流错配。由于大部分基建项目大都存在着建设周期长、收益回收分散的特点,而投资平台贷款期限相对较短,从而给平台公司带来投融资期限错配的风险,同时由于这些基建项目存在变现能力差的特点也会给平台公司带来流动性风险。当地方政府无法按时支付贷款本金及利息时,即使一些项目在长期看来是盈利的,流动性的缺乏也可能会使得该项目最终成为半拉子工程,并最终影响金融机构贷款本金及利息的收回。

三是投融资双方信息不透明。由于平台公司一直对自身的财务状况讳莫如深,至今其债务仍缺乏准确的数字,这就使得金融机构无法对贷款风险做出正确的估计。同时考虑到国内银行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在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合作过程中,大多数的银行会因为对方有着政府背景而提高对其偿债能力的信任度,导致出现种种问题,使银行资金面临较大的风险。

三、监管建议:

一是控制信贷规模,防止银行业信贷资金的盲目过度投放。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负债的管理,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建立并完善地方政府财政监管体系;限制地方政府负债总量规模,抑制地方政府的过度融资冲动,从源头上防止同类风险地继续扩大。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等的信贷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等要严格规范信贷管理,切实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要落实借款人准入条件,按商业化原则履行审批程序,审慎评估借款人财务能力和还款来源,防止银行业信贷资金的盲目过度投放。

二是强化管理,确保贷款风险处在可控范围之内。对融资平台公司贷款,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坚持按照“逐包打开、逐笔核对、重新评

估、整改保全”的原则进行全面清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信贷资产安全;同时应加强贷后管理,对于贷款的使用、借款方的财务状况、抵押品情况以及贷款的偿还情况进行重点监测。一旦发现潜在风险,就应及时发出风险预警提示,并提出风险预控措施,防止潜在风险恶化,如若潜在风险恶化,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充分运用法律手段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积极推动地方财政透明化,最大程度减少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确保银行能及时发现潜在风险、进而采取相应措施将其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

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分类 篇5

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分为重大事故隐患、严重事故隐患和一般安全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致使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严重事故隐患。

严重事故隐患是指特种设备存在严重安全缺陷或使用时未采取有效监控措施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恶劣社会影响或较大财产损失的情形。主要包括下列情况:

1、使用非法生产的特种设备的;

2、超过特种设备规定的参数范围使用的;

3、缺少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或者安全附件、安全装置失灵而继续使用的;

4、应当予以报废或者经检验检测结论为不允许使用而继续使用特种设备的;

5、使用有明显故障、异常情况或者责令改正而未予以改正的特种设备的;

6、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不予报告而继续使用的。

华泰电力安全帽分类简介 篇6

石家庄华泰电力工具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张女士欢迎广大客户的选购 按材质分可以分为:ABS和玻璃钢

ABS材质安全帽分为:V型平顶型(两侧带透气孔)玻璃钢材质可分为:盔式

ABS安全帽特点:冲击穿刺性能好 400V以下可以使用 玻璃钢安全帽特点:绝缘性能好

帽衬可分为侧面有孔吸汗性好和全棉

帽衬按锁紧方式:按钮式和插接式

人的头顶和帽子内顶部空间距离为25-50mm。不小于32mm为好 颜色有:红、黄、蓝、白

单个安全帽重700g左右带帽衬

保质期为30个月 每半年一检测

生产安全帽要有的三证:生产许可证、劳安证、产品合格证 安全帽标志分为:国家电网、南方标、内蒙古标

安全检查分类 篇7

1 落实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标签管理

根据相关资料,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9年收到80多万份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 其中处方药的不良反应占97.4%, 不良反应和严重程度远远高于非处方药。出现如此众多的药品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非处方药 (特别是抗生素类药) 的滥用。早在2001年, 国家就出台了药品分类管理办法, 在强化对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放射药品实施特殊管理的同时, 积极推进医院和零售药店的药品分类管理。其核心是有效加强对处方药的监督管理, 大容量注射液、针粉剂类药品和所有注射剂必须凭处方销售, 未列入非处方药目录的抗菌类药物须凭处方销售。为了贯彻国家药品管理制度, 克服药品的使用不当和药品滥用造成的用药危害, 我们应该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 落实处方药与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的分类管理, 在药品采购过程中, 注重核对药品标签、使用说明书和内外包装的标识, 拒绝采购未印有非处方药专用标识的非处方药。在药房管理中, 以“OTC”标识为分类标准, 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摆放, 对处方药设立“仅凭处方销售”醒目标志, 让人一目了然。

2 严格执行抗生素类药品的凭处方销售

抗生素药品的滥用使得越来越多的病菌产生耐药性, 令患者产生针对相应抗生素的抗体, 导致抗生素类药品的药用效果越来越低。因此, 国家规定从2004年7月1日开始, 未列入非处方药目录的抗菌类药物必须凭处方销售。然而, 由于现行“医药不分家”, 医院“以药养医”的模式, 抗生素类药品的凭处方销售还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 特别是一些药店, 受利益驱动, 销售或变相销售抗生素类药品的现象屡禁不止;一些医生出于种种原因, 给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类药品的患者开具抗生素类药品处方。造成了患者用药安全的隐患。因此,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大检查力度, 对于不能严格执行抗生素类药品凭处方销售的单位和不按规定滥开抗生素类药品处方的医生给予必要的惩罚。药事工作者要担负起自己神圣的职责, 重视并严格执行凭处方销售抗生素类药品, 拒绝不符合相关制度和规定的抗生素类药品用药要求, 对患者的不合理用药要求提出科学的解释, 把好抗生素类药品的流通关。

3 提高执业药师的业务素质

执业药师是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者, 我国执业药师的职责包括:对药品质量负责, 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规、政策, 对违法行为或决定, 提出劝告制止、拒绝执行或向上级汇报;在执业范围内负责对药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参与制定、实施药品全面质量管理及对本单位违反规定的处理;负责处方的审核及监督调配。提供用药咨询与信息, 指导合理用药, 开展药物治疗的监测及药品疗效的评价等临床药学工作。由此可见, 执业药师的良好素质是推动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贯彻实施的保证。因此, 要更好地实施药品分类管理, 必须根据《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精神, 切实抓好执业药师的培训和管理, 提高执业药师的业务素质, 使执业药师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 以病患者和消费者为中心, 开展药学服务, 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综合给予恰当的用药指导和健康咨询;不断提高依法执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认真履行职责,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4 普及患者的科学用药常识

由于种种原因, 在我国相当多的患者缺乏用药知识, 将抗生素视为“万能药”, 去药店习惯性地购买抗生素, 用药不正确和药品胡乱搭配导致的不良反应和用药事故时有发生。为此, 药事工作者应该提供广泛的宣传和指导, 在广大患者中普及科学用药常识, 让患者了解什么是处方药、什么是非处方药, 为什么许多药品 (特别是抗生素类药品) 必须凭处方购买, 随便服用抗生素类药品有什么严重后果, 药品说明书中的慎用、忌用、禁用的区别, 在疾病治疗中坚持先食疗后药疗、先中药后西药、先外用后内服、先成药后新药的意义。只有在患者中培养起科学、分类用药的基本认识, 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和用药效果。

药品分类管理是科学的药品管理模式, 是患者用药安全的基本保证。尽管完全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路还很长、很艰辛, 但只要全社会对此有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通过广大药事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药品分类管理一定能早日落到实处, 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一定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摘要:药品分类管理是国际上通用的药品管理模式, 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要有效实施药品分类管理, 药事管理工作者应该积极参与临床实践, 着重抓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标签管理、抗生素类药品的凭处方用药、执业药师的素质提高和普及公众用药常识等环节, 实现“药品”管理与“患者”合理用药管理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药品,分类管理,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2004年至2005年工作规划[J].国食药监安[2004]262号.

[2]陈巧, 马爱霞.规范抗菌药物销售, 促进合理用药[J].中国药房, 2005 (3) .

安全工器具的分类与管理 篇8

一、安全工器具的分类:

(一)、电气绝缘工器具

绝缘工器具包括:高压验电器、高压绝缘棒、绝缘鞋(靴)、绝缘手套、绝缘垫、绝缘夹钳、绝缘台、绝缘挡板等。

(二)、安全防护工器具

防护器具包括:防护眼镜、安全帽、安全带、腰绳、绝缘布、耐酸工作服、耐酸手套、防毒面具、防护面罩、临时遮栏、遮栏绳(网)等。以及登高用梯子、脚扣(铁鞋)、站脚板等。

电气绝缘工器具和安全防护工器具按其功能和作用分为三个部分:

1、基本绝缘安全工器具;

是指安全工器具的绝缘强度能承受工作电压的作用,可以直接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接触或可能接触带电体的工器具。如电容型验电器、绝缘杆、绝缘隔板、绝缘罩、核相器、携带型短路接地线、个人保安接地线等。

2、辅助绝缘安全工器具;

是指绝缘强度不能承受工作电压的作用,只用于加强基本绝缘安全工器具的保安作用,用以防止接触电压,跨步电压、泄漏电流电弧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属于这一类的安全工器具有:绝缘手套、绝缘靴(鞋)、绝缘胶垫、绝缘台、绝缘用品等。

3、一般防护安全工器具(一般防护用具);

是指防护工作人员发生事故的工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梯、安全绳、脚扣、防静电服(静电感应防护服)、防电弧服、导电鞋(防静电鞋)、安全自锁器、速差自控器、防护眼镜、过滤式防毒面具、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SF6气体检漏仪、氧量测试仪、耐酸手套、耐酸服及耐酸靴等。

(三)、安全围栏(网)和标示牌

如安全网、安全围栏、设备标志牌、安全标志牌等。

安全标志牌按其作用分为六个部分:

1、禁止标志:其含义是禁止或制止人们预做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由红色组成。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未经许可 不得入内、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等。

2、警告标志:其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由其黄、黑两种颜色组成。如止步,高压危险!、当心触电、当心坠落等。

3、指令标志:其含义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取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由蓝色组成。如必须戴安全帽、必须系安全带、必须通风等。

4、提示标志:其含义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图形标志,由其绿色组成。如从此上下!、从此进出!、在此工作!等。

5、消防标志:其含义是向人们提供消防设施信息的图形标志,由其红色组成。如灭火器、地上消火栓、地下消火栓等。

6、其他标志:如导向箭头标志、紧急出口标志、限高标志、限速标志等。

(四)、其他类别

如绝缘安全工具柜、工频高压发生器等。

二、安全工器具的管理:

(一)、管理规定

1、各单位应制定安全工器具的管理细则,明确管理分工、责任和工作接口,实施全过程管理。

2、各单位安监部门是管理安全工器具的归口部门。安监部门设专责人(或兼职),负责安全工器具管理。

3、安监部门主要职责:安全工器具选型、选厂,监督检查工器具试验、使用和报废。应指定本单位各类安全工器具的电气、机械试验部门,统一安排、管理试验工作。

4、购置安全工器具资金按照《安全生产工作规定》,每年从更新改造或其他生产费用中提取,并优先予以安排。

5、车间管理职责

(1)车间应制定安全工器具管理职责、分工和工作标准。

(2)车间安全员是管理安全工器具的专责人,负责制定、申报安全工器具的订购、配置、报废计划;组织、监督检查安全工器具的定期试验、保管、使用等工作。

(3)车间应建立安全工器具台帐,并抄报安监部。

6、班组管理职责:

(1)班组应建立安全工器具管理台帐,做到帐、卡、物相符,试验报告、检查记录齐全。

(2)班组在交接班时应检查安全工器具,发现不合格或超试验周期的应禁止使用。

(3)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格执行操作规定,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不熟悉安全工器具使用操作方法的人员不得进行相关作业。

(4)班组应每月对安全工器具全面检查一次,并指定专人保管,保管人应定期进行日常检查、维护、保养。

(5)班组公用安全工器具应编号定置存放,个人工器具自行保管。使用前按照规定对工器具进行检查,无异常方可使用。

7、工作考核

(1)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应明确分工、责任、工作接口和标准,有关人员工作应到位。

(2)安全工器具管理哪个环节出现问题,考核对应责任人和责任部门。

8、安全工器具的购置

购置安全工器具必须是集团公司入围合格产品。新购产品必须具有以下证件:

①产品许可证;

②出厂试验合格证;

③产品鉴定合格证书;

④使用说明书。

新购进的产品到货后,需经安监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9、安全工器具的配置

各车间安全员负责本单位安全工器具的申报配置计划,领用、发放、建档建卡等工作,主要是按需配置。

10、安全工器具的试验

(1)车间安全员按照工具试验周期规定,安排到指定部门进行本车间的工具试验。

(2)安全工器具经试验合格后,必须及时贴上试验合格证标签,工器具要有试验报告,一份交使用部门,一份由试验部门存档。试验报告保存两个试验周期。

(3)使用中或新购置的安全工器具,必须试验合格。未经试验及超试验周期的安全工器具禁止使用。

(4)安全工器具的试验时间一般选择春、秋季检修工作之前进行。

(二)安全工器具的使用

1、安全工器具必须有本单位统一规定的设备名称、编号。

2、安全工器具每次使用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不合格严禁使用。

3、安全工器具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和温度适宜的橱柜内或构架上,按编号定置存放,妥善保管。安全工器具不得移作它用。

4、橡胶制成的绝缘器具,应放在避光的橱柜内,橡胶层间应撒上滑石粉。绝缘器具不能与金属、注油工具混放保管或运输。

5、防毒面具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和存放要求管理,并做好登记。

6、各班组的安全工器具,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台帐,做到帐、卡、物相符,试验报告齐全。安全工器具应随班交接。对不合格的安全工器具由车间安全员负责报废、销毁,做好记录。

7、班组每月对安全工器具外观检查一次,安全员参加;车间对所辖班组安全工器具,每季检查一次,抽查率达到30%,由车间领导、安全员负责检查;公司每半年对各车间进行抽查,抽查率不低于10%,所有检查均要做好记录。

8、安全工器具应时刻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使用后应妥善保管。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或安全员的许可,班组不得将安全工器具转借外单位(及个人)使用。

9、常用安全工器具使用

(1)安全帽使用:安全帽的使用期,从产品制造完成之日起计算:

塑料帽不超过两年半;

玻璃钢(维纶钢)橡胶帽不超过三年半。

(2)每顶安全帽应有以下四项永久性标志:

①制造厂名称、商标、型号;

②制造年、月;

③生产合格证和检验证;

④生产许可证编号。

(3)安全帽必须按规定颜色使用:管理人员红色、检修人员蓝色、运行人员黄色、参观人员白色。

10、验电器的使用

(1)高压验电器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绝缘部分(含手握部分)和验电部分(俗称验电器头)。绝缘部分要保持干净、干燥、连接牢固;验电器头本身是一个导体,要保持可靠有效,防碰防摔,要与绝缘部分连接牢固。使用中要保证最短有效绝缘长度。(见安规4.3.2条)

(2)验电器内的电池,要定期检查是否失效,以便随时更换。

(3)验电器按规定进行试验。(见安规附录J)

11、接地线的使用

接地线的作用:接地线是用于防止设备、线路突然来电,消除感应电压,放尽剩余电荷的临时接地装置。

电业安全规程第73条规定:当验明设备确已无电压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接地并三相短路。这是保护工作人员在工作地点防止突然来电的可靠安全措施,同时设备断开部分的剩余电荷亦可因接地而放尽。

(1)接地线应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应符合短路电流的要求,但不得小于25m㎡,长度应满足工作现场需要;接地线必须有透明绝缘外护层,护层厚度大于1毫米。

(2)接地线无毛刺、卡子无锈蚀、无损坏,整组有编号。有专用存放柜,存放位置编号与地线本身编号一致,盘绕长度一致,悬挂整齐。

(3)接地线应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接地线是否有断股散股,接地线夹是否松动、损坏等并有记录。损坏的接地线应及时修理或更换。接地线经受短路后,根据短路电流的大小和外观检验判断是否还能使用,一般应予以报废。

12、装拆接地线的注意事项(安规4.4.9条)

(1)为什么先装接地端,后接导体端?先装接地端,后接导体端这是操作安全的需要,因为在装、拆接地线的过程中,应始终保证接地线处于良好的接地状态,这样当设备突然来电时,能有效的限制接地线上的电位,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所以,操作人员在操作第一步即将接地端与接地级一定要可靠连接,这样才能有效的限制接地线上的电位。拆接地线时,只有在导体端与设备全部脱离后,才可拆除接地端。

(2)在装拆接地线时为什么要戴绝缘手套?未接地的设备和导线都有感应电和剩余电荷的存在,人体直接接触将有可能发生触电,因此,装设接地线时必须要戴绝缘手套并使用操作杆(绝缘杆)

13使用高压验电器的注意事项(安规4.3.1、4.3.2)

验电是确认设备已无电压,防止发生带电挂接地线、合接地刀闸恶性误操作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验电器应选取与所验设备电压等级相同的接触式验电器,如果验电器电压等级低于设备电压时,绝缘强度无法保证,操作人的人身安全将受到威胁,而高于设备电压时,可能达不到验电器发光、发生的启动电压,造成设备是否有电压的误判断,所以;验电器应选取与所验设备电压等级相同的接触式验电器。

为了防止泄漏电流对人体造成危害,验电人员对高压设备进行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在验电时,应将验电器的伸缩式绝缘杆全部拉开,以确保验电器绝缘杆达到设计时安全长度,将手握在护环以内的手柄处,保证验电人员的手与被验电处的安全距离满足安规要求。验电时人体与验电设备还要保持安规表2-1中规定的安全距离,防止高压设备对操作人员放电,雨雪天气时不得进行室外直接验电,以避免验电器绝缘杆被淋湿后发生沿面放电或闪洛,造成人身触电伤害。

为保证员工在生产作业中的人身安全,确保安全工器具的正确使用,应严把六关,加强安全工器具管理。

一是严把购入关。在购置安全工器具时,对生产厂家进行严格考察,确认其是否有系统内许可从事安全工器具的进网许可证,并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抽样检查,以检测其耐压等级是否达标,严把安全工器具的试验质量。

二是严把配置关。在对生产单位配置或添置工器具时,严格按照工器具配置标准以及以旧换新的原则,用多少配置多少或添置多少,从源头上消除安全工器具重复配置、添置的现象。

三是严把试验关。按照安规和公司安全规章制度规定,要对所有安全工器具统一进行试验进行轮换,以便让合格的安全工器具上岗,严禁工作现场使用不合格的安全工器具,消除安全隐患。

四是严把日常管理关。将安全工器具进行编号,定置存放管理,及时更新台帐,严格执行借、用流程,坚决杜绝安全工器具来源、去向不明,生产人员使用混乱、不规范现象。

五是严把教育培训关。利用安全日活动、技术培训之机,加强对一线生产人员进行安全工器具管理、使用和技能的教育培训,确保安全工器具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山东省煤矿重大安全隐患分类明细 篇9

鲁煤安监发〔2008〕2号

各煤矿安全监察分局、机关各处室:

为建立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依据《安全生产法》、《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等法律法规,结合国家安监总局2008年“隐患治理年”活动要求,联系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实际,制定了《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监察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为抓好落实,要求如下:

一、各单位要迅速组织学习《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监察办法》,深刻领会其内涵和要求,立即对现有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进行检查,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要立即进行修改、补充、完善。要详细界定部门、岗位、人员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中的职责要求,建立一套横到边、纵到底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形成隐患排查、确认、整改、监察(检查)、处罚、档案管理的闭合机制,杜绝责任空档。

二、各煤矿安全监察分局要按规定组织好季度辖区煤矿重大安全隐患报告审查,确定重点监察矿井和重点监察的隐患,并于每年一月三十日前将审查情况报省局安全监察处。省局每年一季度将根据全省煤矿安全隐患排查实际情况,对相关地市和省属煤矿企业开展一次重大安全隐患备案核查,确定全省重点监察区域和重点监察矿井。对列为重点监察的隐患,分别由分局和省局实行挂牌督办。

三、要加强煤矿安全监察人员履行监督责任情况的监督,凡发现不按规定监督煤矿企业排查、治理重大隐患的,按有关规定对单位和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凡对排查确认的重大隐患和挂牌督办的隐患监督不力,导致发生事故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本办法由各分局转发至各煤矿。

二○○八年一月十五日

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监察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煤矿安全隐患按威胁严重程度、解决难易、工程量大小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

一般安全隐患是指危险性不大、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消除的隐患; 重大安全隐患是指危险性较大、发现后一时难以整改、需要列入治理计划或局部停产治理以及依靠企业自身力量难以完成整改消除的隐患,主要指《山东省煤矿企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分类明细》(附件)中所列的90种安全隐患。

第二章 报告审查

第三条 根据有关规定,山东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建立煤矿重大安全隐患报告审查制度。

煤矿安全监察分局每季度初开展一次辖区煤矿重大安全隐患报告审查,确定辖区安全隐患重点监察矿井和重点监察项目。

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根据全省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报告情况,每年第一季度开展一次重大安全隐患备案核查,确定重点监察区域和重点监察矿井以及重大安全隐患督办项目。

第四条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发现煤矿安全隐患的途径,一般为“三项”监察、重大安全隐患报告审查和核实安全隐患举报。

第三章 隐患确认

第五条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监察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必须及时进行确认。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确认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时上报省局。

“三项”监察中发现有附件所列90种重大安全隐患之一的,必须以执法文书的方式确认;

在审查煤矿企业的重大安全隐患报告时,根据审查情况和有关规定,以公文等形式确认重大安全隐患;

在查实举报安全隐患后必须以执法文书的方式确认煤矿企业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

第六条 确认的重大安全隐患实行辖区督办。

第四章 挂牌督办

第七条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确认的重大安全隐患登记建档,并逐一指定专人负责跟踪监控,督促企业认真整改。必要时可通过相关媒体向社会公示或实行挂牌督办。

第八条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下达整改指令,要求限期整改或落实整改措施。

一般安全隐患应在执法文书中明确整改期限和整改目标要求。

重大安全隐患必须以执法文书或公文形式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目标要求。

重大安全隐患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矿井的,应由其共同管辖关系的省属矿业集团公司、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协调治理。

第五章 隐患监察

第九条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下列情况进行重点监察:

(一)煤矿是否存在《山东省煤矿企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分类明细》所列的90种重大安全隐患;

(二)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报告和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煤矿主要负责人)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三)煤矿月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定治理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情况;

(四)安全隐患治理方案和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第六章 检查指导

第十条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隐患排查治理中的下列情况给予检查指导:

(一)建立重大安全隐患登记建档、公示、挂牌督办、验收核销、举报查处等制度情况。

(二)不定期对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情况。

(三)对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组织巡回检查或实行分片包干、督促指导煤矿按治理方案进行治理的情况。

(四)重大安全隐患治理验收情况。

第七章 处罚、移交

第十一条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发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依法从严查处:

(一)煤矿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应责令其限期改正;由此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从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煤矿未按规定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安全隐患未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对重大安全隐患隐瞒不报或擅自降级处理的,依法按处罚上限对煤矿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并按省政府156号令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三)对存在国务院446号令所列重大隐患仍进行生产的矿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安全资格证,责令停产整顿,并对煤矿和主要负责人进行经济处罚;

对3个月内2次及以上有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仍进行生产的煤矿,吊销矿长的安全资格证,5年内不得重新核发。

第十二条 属于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检查中发现、实行挂牌督办并责令停产整顿(含局部停产)的重大安全隐患,在完成治理后,应聘请有资质的机构对重大安全隐患的治理进行评价,出具评价报告。符合规定要求的,煤矿企业应向作出处罚决定的部门提出书面恢复生产申请。

第十三条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发现不属于管辖权限范围以内的重大安全隐患或接到该类安全隐患的报告时,应将有关资料及时移送具备相关管辖权限的部门并记录备查。

第八章 销号归档

第十四条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定期将煤矿企业重大安全隐患情况和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向地方人民政府通报。

第十五条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核实煤矿重大安全隐患治理验收报告,确认合格后,应将重大安全隐患从登记中销号。

第九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

山东省煤矿企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分类明细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煤矿[2005]133号文等规定,结合山东实际,认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煤矿重大安全事故隐患。

一、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的

1、矿井全年产量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的;

2、矿井月产量超过当月产量计划10%的;

3、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布置3个(含3个)以上回采工作面或5个(含5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的;

4、未按规定制定主要采掘设备、提升运输设备检修计划或者未按计划检修的;

5、未制定井下劳动定员标准或者实际入井人数超过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批准人数的。

二、瓦斯超限作业的

1、瓦斯检查员配备数量不足的;

2、不按规定检查瓦斯,漏检、假检的;

3、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或有超限记录却未采取相关措施的。

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措施的

1、未建立防治突出机构并配备相应专业人员的;

2、未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和抽放瓦斯系统,未设置采区专用回风巷、回风井的;

3、未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的;

4、未采取防治突出措施的;

5、未进行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的;

6、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

7、未按规定配备防治突出装备和仪器的;

8、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执行《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的;

9、有瓦斯动力现象或邻近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本矿井未按要求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的。

四、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放系统的

1、一个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或一个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3m3/min,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而未建立抽放瓦斯系统的;

2、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达到《煤矿安全规程》第145条第二款规定而未建立抽放瓦斯系统的。

五、瓦斯矿井未建立安全监控系统,或者瓦斯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

1、未配备专职人员对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进行管理、使用和维护的;

2、传感器设置数量不足、安设位置不当、调校不及时,瓦斯超限后不能断电和报警的。

六、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的

1、矿井总风量不足的;

2、主井、回风井同时出煤的;

3、两台主要通风机能力不匹配的;

4、违反规定串联通风的;

5、没有按正规设计形成通风系统的;

6、采掘工作面等主要用风地点风量不足的;

7、采区进(回)风巷未贯穿整个采区,或者虽贯穿整个采区但一段进风、一段回风的;

8、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构筑质量不符合标准、不能满足通风安全需要的。

七、综合防尘系统不健全的

1、防尘用水水质、水压、水量不能满足安全需要的;

2、井下积尘超过规定的;

3、防尘系统不健全或未按规定采取综合防尘措施的。

八、自然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1、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时,未编制防治自然发火设计或者未按设计组织生产的;

2、矿井采用放顶煤采煤法采取措施后仍不能有效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的;

3、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矿井,未选定自然发火观测站或者观测点位置并建立监测系统、未建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性灌浆或者全部充填、注隋性气体等措施的;

4、有自然发火征兆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继续生产的;

5、开采容易自燃煤层未设置采区专用回风巷的。

九、爆炸材料和爆破作业管理不符合规定的

1、爆炸材料库设置不符合规定的;

2、未建立爆炸材料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

3、未按矿井瓦斯等级选用相应的煤矿许用炸药和雷管、未使用专用发爆器的;

4、未坚持“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的。

十、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1、未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采空区、相邻矿井(含非煤矿山)及废弃老空(窑)积水等情况而组织生产的;

2、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没有配备防治水机构或人员,未按规定设置防治水设施和配备有关技术装备、仪器的;

3、在有突水威胁区域进行采掘作业未按规定进行探放水的;

4、擅自开采各种防隔水煤柱的;

5、有明显透水征兆未撤出井下作业人员的;

6、防、排水系统不完善、防排水设备和设施不完好的;

7、井口标高低于历年最高洪水位的;

8、未制定雨季三防工作计划或者未组织实施、按时完成计划项目的;

9、开采区域上部采空区有积水水患,未排除隐患、进行采掘活动的;

10、受底板承压水威胁严重、开采前未编制防治水设计进行治理的;

11、地表水下、煤层露头等部位开采,未组织专家进行安全可靠性论证的;

12、矿井施工的防水隔离设施无设计、未经验收或不合格的。

十一、超层越界开采、擅自开采保安煤(岩)柱;

1、超出采矿许可证规定开采煤层层位、坐标控制范围进行开采的;

2、擅自开采保安煤岩柱的;

3、超过规定的煤层上、下限开采的。

十二、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1、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未配备专业人员并编制专门设计的;

2、未进行冲击地压预测预报、未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

3、在现有条件下难以有效防治冲击地压危险,未按规定进行专家论证的。

十三、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的

1、使用列入国家淘汰的煤矿机电设备和工艺目录的产品或工艺的;

2、矿井提升人员的绞车、钢丝绳、提升容器、斜井人车等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的;

3、使用非阻燃皮带、非阻燃电缆,采区内电气设备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

4、采用不能保证2个畅通安全出口采煤工艺开采的;

5、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薄煤层除外)矿井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的。

十四、年产6万吨以上的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的

1、单回路供电的;

2、有两个回路但取自一个区域变电所同一母线端的;

3、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备用回路不能担负全部负荷的。

十五、新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煤矿改扩建期间,在改扩建的区域生产,或者在其他区域的生产超出安全设计规定的范围和规模的

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未经审批擅自组织施工的;

2、违反建设程序,未经核准(审批)或越权核准(审批)擅自组织施工的;

3、对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做出重大变更后未经再次审批并组织施工的;

4、改扩建矿井在改扩建区域生产的;

5、改扩建矿井在非改扩建区域超出安全设计规定范围和规模生产的;

6、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未经竣工验收并批准而擅自组织生产的。

十六、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从事生产,或承包方再次转包,以及煤矿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的

1、生产经营单位将煤矿(矿井)整体承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

2、煤矿(矿井)实行整体承包(托管)但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载有双方安全责任与权力内容的承包合同进行生产的;

3、整体承包方(承托方)未重新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生产的;

4、整体承包方(承托方)再次转包的;

5、将井下采掘工作面或者井巷维修作业对外承包的。

十七、煤矿改制期间和改制后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管理机构,或在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

1、煤矿改制期间和改制后,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进行生产的;

2、煤矿改制期间和改制后,未明确政府监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其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生产的;

3、煤矿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以及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进行生产的。

十八、不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的

1、企业未建立健全安全培训教育制度、经费不足的;

2、未进行全员培训教育或考核不合格仍安排上岗的;

3、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培训合格上岗作业的。

十九、受自然条件或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的

1、开采极薄煤层的采煤工作面支护后空间净高度低于0.6m的;

2、矿井采深超千米未经地方人民政府组织专家论证的,或论证认为现有技术条件难以保证开采安全仍进行生产的;

3、矿井处于低洼地带或附近有河流、湖泊、水库未采取防止地面水溃入井下措施的;

4、未制定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规定的。

二十、有其他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

1、图纸、资料与实际严重不符或故意提供虚假资料的;

上一篇:开学寄语老师下一篇:学生出国日本大学留学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