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春节作文

2024-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蒙古族春节作文(精选8篇)

蒙古族春节作文 篇1

蒙古族的人们认为白色是最吉祥的,所以就将农历的正月称为“白月”。把过年节称为“白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的时候就要开始准备过年了。前一天要将自己的蒙古包从里到外打扫得一层不染,还要去沐浴,把自己头一年的不顺利都给冲刷掉,要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还要人人身着新装,马配红缨和新鞍。

要把大块的牛肉煮熟,挂在自家门口,让高原的风把牛肉吹干,制成牛肉干,不加作料也是十分的美味,给小孩子当零食就行了。

送礼嘛,可不能马虎了,要把脖子上挂着哈达的整只牛,或者整只羊送给至亲或好友,祝福他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平安,心想事成。

除夕夜,通常都是要先干一杯草原上特色的奶酒,然后吃奶豆腐。妇女们把“手扒肉”端上来,以示合家团圆。他们边唱歌边喝酒,十分的开心。蒙古族还要守岁,到了午夜的十二点,他们就开始到附近的蒙古包去串门。

正月初一一大早,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飞驰而去。他们去干什么了呢?他们三五成群地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的时候,要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主人还要给客人敬酒,习惯上这一杯敬酒是一定要喝的,如果不和就是对别人的不尊敬。

蒙古族春节作文 篇2

由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与全m中语会联合举办的第十五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颁奖大会于2014年7月11日至7月13曰在神奇草原美丽赤峰隆重举行。与会的获奖师生代表和专家学者逾20 (1人, 人气火旺.盛况空前P

颁奖会由本刊主编晓苏教授亲自主持。首先由赤峰文工团奉献了精彩的男女声合唱《迎宾酒》, 热情拉开了颁奖会的序幕。动人的歌声飘远之后, 李发舜社长代表主办单位激情致辞, 对获奖师生表示热烈祝贺, 对全国中语会理事长顾之川先生的大驾光临表示衷心感谢。接下来, 赤峰学院张无为教授为与会者介绍了迷人的赤峰文化, 让代表们大开眼界, 。紧接着, 由颁奖嘉宾、内蒙古作家史雁飞和李学江分别为获奖师生颁发了奖牌和奖金。颁奖之后, fT西赣县第二中学的叶子代表获奖学生讲话, 江苏南京湖熟初级中学的谢乐予代表获奖学生演唱了《在水一方》, 安徽阜阳市成效中学胡付彪老师代表获奖教师讲话, 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的甄艳老师和重庆市第九十五中学的寇田老师代表获奖教师表演了重庆方言小品 (1庆言子儿》。随后, 赤峰文工闭又为大家演奏了马头琴OJ马奔腾》和呼麦《我的蒙古》, 让与会者大饱耳福。然后, 著名语文教育家、全国中语会理事长顾之川先生为大家作了题为《作文教学与作文考试}的学术报告, 报告站得高看得远, 说得新讲得活, 嬴得听众阵阵掌声。顾先生报告结束后, 本刊印刷厂厂长李卫华先生专门为顾先生献上一曲《我的马儿是不卖的》, 深得顾先生喜欢。之后, 著名文艺理论家、华中师范大学王先霈教授为大家作了题为《作文语言的规范性与创新性) 的主旨演讲, 他的大智慧与冷幽默让听众忍不住像啄木鸟啄木头一样频频点头。最后, 赤峰文工闭的一群草原美女又为大家奉献了终场舞《祝福》, 颁奖会在欢快的舞蹈中美满落幕。

颁奖大会之后, 主办单位还组织与会者游览了赤峰著名的红石主题公同。徐荣木、李学东、唐毓亮、黄大洋、沈中尧、蒋玉成、寇章云、夏安 高、吴征翠、王凯等与会专家都说, 这次的赤峰会议开得别开生面, 永远难忘。

作文博客:春节话“吃” 篇3

小编的话:一年一度的春节又要到了,小朋友们肚子里的馋虫一定又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是啊,吃是春节的一个“重要内容”,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得高兴,谈得高兴,如此乐趣,真是让人万分期待!这期的“作文博客”,小编我就特地给大家准备了一顿美味的大餐,一起来看看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的同学们是如何在自己的作文中“做”出一道道美食的。

春节话“吃”

梅花糕是苏州的名小吃,我非常喜欢它。

梅花糕历史悠久。你知道吗?关于它的得名,历史上还有一段小小的故事呢!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行至苏州时,在集市上看到此糕点,见它色泽诱人、形似梅花,一时兴起,便赐名“梅花糕”。

我觉得可以把梅花糕当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来欣赏:精白的面粉上五彩缤纷,一条条红绿瓜丝点缀其间,妙不可言;上面一个个球形“花朵”其实就是小元宵、红枣和白果。烤熟了的梅花糕呈金黄色,看起来松脆可口。面对这么一朵美丽的“梅花”,谁不会食欲大振呢?

——时尚《梅花糕》

先选择上等的面粉和不含任何有害物质的和面剂,再按照传统的方法和面、揉面、打面,最后醒面、揪面剂子,这样,面团就做好了。接下来,拉面师傅便要使出他们的绝活了。只见面团在他们手中来回伸拉着,不一会儿工夫,一团面就变成一根根粗细均匀、互不粘连的面条。拉面师傅可以把一团面拉成大宽、宽、韭叶、二柱子、二细、细、毛细、一窝丝、荞麦棱子等十余种不同形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兰州拉面的汤汁用牛肉、牛肝、牛骨、牛油及十多种天然香料熬制而成,香味扑鼻。 尝一口,你更会觉得回味无穷:汤汁清爽,牛肉软中带筋,面条爽滑可口。想吃吗?快去尝一尝吧。

——戴薇骊《兰州拉面》

在众多的臭豆腐烹饪法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油炸。油炸臭豆腐做起来非常简单:先把几块臭豆腐干浸到热油里,几分钟后,把变成金色的臭豆腐干捞出来,放进一只装有卤汁的小碗里,然后撒上孜然和辣椒粉就可以吃了。

刚炸好的臭豆腐香味直钻鼻孔,把我肚子里的馋虫都引了出来。我顾不上烫,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往嘴里送。唔,炸得焦黄的臭豆腐外酥里嫩,刚咬开皮,一股汤汁就涌了出来,里面的豆腐很软,入口即化,既有豆腐原有的豆香,又增添了鲜味和淡淡的辣味。不一会儿,一碗臭豆腐就被我“报销”了。嗯,一碗不过瘾,再来一碗……

——陆扬《油炸臭豆腐》

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你看,大闸蟹们又急不可待地想让我们品尝它们了。

蟹最好选壳背呈黑绿色、带有亮光、肚脐凸出来、蟹足上绒毛丛生的大蟹。选好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清蒸大闸蟹了。

清蒸大闸蟹做法很简单,首先把张牙舞爪的螃蟹放进装有盐水的盆里洗干净,再往锅里倒半锅水,放上蒸笼,最后把洗净的螃蟹逐个放入锅中用大火蒸上30分钟,出笼即可食用。

蒸熟后的螃蟹变成了一个个披着红衣的大将军,浑身上下红彤彤的。看雄蟹的样子,就知道它曾经是多么“不可一世”,母蟹则脚爪缩在一起,显出一副很拘束的样子。

——董润南《清蒸大闸蟹》

鸡汁汤包的卖相很好。刚刚出炉的汤包晶莹剔透,仿佛是静卧着的玉兔。汤汁透过薄薄的面皮儿,显出淡淡的黄色,让人看着都想流口水。

鸡汁汤包不仅好看,味道更是鲜美。

吃汤包时,只要轻轻地在皮上咬一个小口子,美味的汤汁便会流入你的嘴里。可口的汤汁会立即激活你所有的味觉器官,俘虏你所有的味蕾,让你沉醉在这一“味觉盛宴”中不能自拔。这时,你一定会很想把包子一口吃掉,没错,咬下去,剩余的一点汤汁和着肉馅、面皮,那味道可真没得说。

——汤思齐《鸡汁汤包》

翡翠烧卖一上桌,我的脑海里就闪现出“春色满园关不住”这句诗。说它像翡翠一点不为过:烧卖的皮如薄纸一般,里面透着碧绿的颜色。整体上看,烧卖形如石榴,底似钱币,上端突出部分如莲蓬头,让人看了心情很愉快。我轻轻地夹起一个,咬上一口,真不错。当吃到里面的虾仁、青菜时,你会觉得清新爽口。咽下这一口,你口中还会留着虾仁的鲜美和青菜的清香,真可谓齿颊留香,余味无穷。

朱自清曾经这样赞美翡翠烧卖:滋润利落,决不腻齿腻舌,不但味道鲜美,颜色也靓丽悦目。

今日的富春翡翠烧卖更是好上加好,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天天排着长队,等着品尝富春茶点一绝——翡翠烧卖。朋友,如果你去扬州,千万别忘了去品尝一下哟!

——邓文君《扬州名点——富春翡翠烧卖》

米粉看起来滚圆滚圆的,晶莹透亮,暗红色的卤汁衬着金黄的花生、油绿的葱花、红红的肉片、雪白的米粉,让人垂涎三尺。

米粉的做法很简单,用夹子夹一把米粉放在木制的漏勺里,在开水锅里来回地晃动。米粉烫熟后,捞入碗中,然后舀一勺卤汁倒进去,再把切好的牛肉等撒进去,最后抓一把花生米、葱花放进去,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米粉就好了。

味道嘛,还真是不赖。咸咸的卤汁透着淡淡的中药味,爽滑的米粉透出新米的清香,牛肉、葱花等配料也十分鲜美。

相信,吃完一碗米粉,你一定会精神百倍。

——缪天润《美味的桂林米粉》

豪放的蒙古族作文 篇4

豪放的蒙古族

在我国北方,有着茫茫的大草原;草原上作文 作文人网 你也可以投稿,散落着各式各样的蒙古包;在蒙古包里,有着勤劳、豪放的蒙古族。他们的性格豪爽,待人热情,有着“马背上的民族”之称。

蒙古族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总共有五百多万人,主要居住在我国的.北方――内蒙古自治州。蒙古族中“蒙、古”二字,代表着“勤劳、勇敢”的含义。他们主要是养羊、养牛、养马为生。

蒙古族煮东西与我们大不相同。我们汉族一般是把肉、蔬菜切成片状,在放入锅中煮、或炒。而蒙古族一般把整只羊拔了毛后丢入锅中煮到六分熟,再用柴架起来点燃,又用一根木棍从羊头穿到羊尾,再架起来烤,火越来越旺,白羊变成了金羊,它表面浸出一层金黄色的油,亮闪闪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垂延欲滴。

蒙古人吃东西与我门不同,他们是直接用手抓、撕,再送入嘴中细细品尝,也有人用尖刀划一下,在撕下来吃,因此他们魁梧彪悍。

蒙古人是游牧民,在大草原上转悠迁移,因此没有固定的房子。于是,他们用厚帆布、木桩搭成的圆锥形帐篷,他便于携带,容易四处搬迁。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作文400字 篇5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在蒙古语只有娱乐或游戏之意。内容丰富又摔跤,赛马,射箭以及物资交流等。除此之外,解放后,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表演等,成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盛会。)

手抓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也是蒙古族日常生活中食肉的主要方法,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去蹄,洗净,卸成若干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手拿蒙古刀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着食用而得此名。

内蒙古作文 篇6

那里的人无比的热情,我们刚一下车,令人惊讶的是:穿的蒙古服的叔叔阿姨们,拿着一条白丝绸和一个小铁碗,那里住装着他们的那里的特产马奶酒。让我们品味在吃饭的时候,蒙古人还为我们高歌一曲。看!蒙古人够热情地吧?

大家一定都爱吃奶片吧!内蒙的奶片比咱们这儿的好吃得多,,我觉得苹果味的奶片味道更为突出,首先吃到嘴里还没什么味道,过一会儿一下子,那香香的苹果味一下子涌上来了,那味道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可见那味道有多好吃。

奶酒也是哪里的特产关于奶酒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一天孛儿帖兀真在做酸奶时锅盖上的水珠留在下面的碗里,一种特殊的奶味扑鼻而来,他端起碗喝了一口,不仅奶香浓郁,还可口甘甜,而且还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在成吉思汗西征胜利的庆典上,孛儿帖兀真把自己亲手酿造的奶酒献给丈夫和众将士。大家喝了连连赞颂奶酒美味香甜,从此,成吉思汗把奶酒封为“御膳酒”。

我去哪里可没白去:我们还骑马了,在骑马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趣事呢!我的马总是跟着其中的五匹马,我就赶紧问马倌这是怎们回事?哦原来是我们五个人的马是一家人,原来马也分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呀!世界真奇妙!

浅议蒙古族服饰 篇7

关键词:蒙古族,服饰,研究

一、蒙古族服饰的历史渊源

蒙古民族的服饰是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古代到蒙古汗国, 古老的蒙古人, 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随着历史的发展, 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的精髓, 提高了自己的服装类型、风格、颜色以及缝纫技术, 创造出许多精美无以伦比的服饰。

蒙古民族服饰, 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蒙兀室韦”时期, 《魏书·室韦传》中记载, 蒙古人不论男女, 均穿短衣, 大襟开向反面, 风俗与鲜卑相似。7世纪以后, 蒙古人离开东部密林, 西迁大漠南北, 生计转变以牧为主, 与突厥、契丹等族过从甚密, 衣着受其影响, 逐渐才穿右开襟的长袍。据说后来朝廷曾经颁旨, 令臣民大襟一律右开。但山高皇帝远, 民间往往固守着自己的习俗, 把它视为吉祥。

第二阶段是元明时期, 元代的衣履款式, 有着很大的改变。《蒙鞑备录》中记载:其妇女所衣如中国道服之类, 凡诸酋之妻则有顾姑冠。当时的蒙古人男女都穿上袍, 两侧开口, 胸部折叠, 左开襟, 已婚妇女穿的长袍特别宽松, 前面一开到底。衣分冬夏, 夏季穿绸缎、织锦、棉布, 冬天穿毛皮。一般人的皮袍都有两件, 一件毛朝里, 一件毛朝外。还有一件家穿的便袍。皮袍的材料, 富人用狼皮狐皮, 穷人用狗皮羊皮。

蒙古族第三阶段是在清朝时期, 1644年清兵入关, 蒙古族漠南十六部、四十九旗先后降清。满清在蒙地推行蒙旗制度, 分而治之。在服装上分为朝服和便服。朝服王公贵族们的穿着, 按等级有严格的规定, 其配偶也根据丈夫的官衔品级, 穿着各不相同。普通百姓也有了满清的马蹄袖, 还给官府服兵役, 因而又有了自备的军装。

蒙古族的第四阶段属现代阶段, 服饰属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总的趋势是品种、款式、面料、颜色变丰富和繁多, 以服装业不甚发达的蒙古国而论, 尚有四百种蒙古袍、二十种靴子、十多种布匹的款式品种。如今,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蒙古民族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 人们需求的传统服装, 发展日新月异。但也在风格、颜色、缝纫技术, 越来越强调新颖, 独特、多样化。

二、蒙古族服饰特征

(一) 蒙古族服饰专属特征

1. 长袍

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专属服装, 蒙古语称其为“特尔力克”。这种服饰, 经过后来的改革, 沿用至今, 牧区男女普遍穿用。蒙古袍长而宽大, 长袖高领, 右开襟, 纽扣在右侧, 下端一般不开衩, 衣襟、领口、袖口和下摆多绣花边或用绒布、锦缎镶边, 颜色因人因事而异, 男子喜欢穿蓝色、棕色, 女子喜欢穿红色、绿色、紫色。夏季和春秋季节穿的常为淡绿、粉红、浅蓝、乳白等浅淡颜色, 冬季多为青、灰、深蓝等深色。但一般不穿绛红色, 因为这种颜色过去只用喇嘛才穿。单夹袍以布和绸缎做衣料, 冬袍多数以羊裘为里, 也有人穿光板羊皮衣。蒙古袍适用于牧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穿蒙古袍骑马放牧, 冬季可以护膝, 避风防寒, 夏天可以防蚊虫咬蛰, 一般都系腰带。腰带质料多为布或绸子, 长约丈余, 一般选用与袍子不同的醒目颜色, 两端飘动以为美观。古时候大汗或大领主亦有用金腰带的。男子扎腰带时, 多把袍襟向上提, 束的较短, 既显的潇洒精悍, 又便于骑射。女子则把袍襟向下拉展, 腰带扎的很紧, 体现身体曲线, 显得苗条健美。束腰带还有讲究和规矩.男子都扎腰带, 女子婚后就不再系腰带。第一, 腰带是权威的象征, 女子婚后不系腰带, 表示顺从丈夫的权威;第二腰带是未婚的标志, 一结婚就变成“步斯贵”, 表明这个妇女可以生育了。男子的腰带平时不能随便去掉, 只有因犯罪或直系尊亲死亡是才去掉。腰带还有很多实用。牧民每天要骑马放牧, 有时要放牧到很远的地方, 必须随身带一些生活用品。系腰带后, 上身衣襟内变成了一个囊袋, 能装很多常用物。腰带上也可以配挂很多小物品, 比如蒙古刀、火镰、鼻烟壶等。

2. 坎肩

很多地方的蒙古族成年男子和已婚妇女都喜欢在蒙古袍外面加穿一件坎肩。青年男子和未婚妇女通常是不穿坎肩的。坎肩多数用锦缎缝制。男子坎肩较肥大, 以黑色、棕色等深暗色居多, 有不镶边的, 也有镶边的。镶边多数采用周身镶, 即挂肩、衣襟、下摆、领口等沿边部位均加镶边。穿起来显得庄重、大方、潇洒。妇女坎肩多用色彩艳丽的绸缎缝制, 坎肩上的镶边更是丰富多变;有细边, 也有宽边;有绣花边, 也有补花边;有单层次的, 也有多层次的;有用单一手法绣的, 也有用混合手法绣的, 真是各显身手, 秀丽精巧。已婚妇女穿看见已形成民族的传统习俗, 若不穿坎肩, 就被认为是对长辈和来客的不尊重, 对自己的放纵。

除了短坎肩, 还有长坎肩。早先, 鄂尔多斯蒙古族女子出嫁时, 要在长袍外面穿上一件四开衩 (前后左右都开衩) 的长坎肩, 作为新娘的礼服。这种长坎肩蒙古语称为乌吉, 是用鲜艳的绸缎缝制的, 四周镶上美丽的花边, 胸襟上还绣上花纹, 华丽而庄重。现在虽还有穿的, 但日常生活中已不多见。因为它具有独特的地方和民族风格, 被公认为鄂尔多斯蒙古族女子服装的标志, 所以在隆重的礼节性场合, 都喜欢穿上它以显示自己的民族身份。

3. 蒙古靴

蒙古靴是蒙古族传统服饰的一部份,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以造型美观、做工精致、纹样典雅而著称, 而且把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融为一体, 既为穿用者所喜欢, 又为工艺爱好者所欣赏。蒙古靴有布制的, 也有皮制的。布靴柔软轻便, 皮靴结实耐穿。这种靴子适用于牧区骑马放牧的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它靴帮厚实, 起码可以保护踝骨;靴头略凸, 骑马不易挂蹬;靴身宽大, 靴里衬皮或衬毡, 还可以套棉袜和毡袜, 在严寒的牧场上能防止腿脚冻伤;靴筒较高, 能免受蚊蜇蛇咬, 还可以防水趟雪、踩沙, 真是功能俱全。而靴帮上浓郁民族情调的精美纹样图案构成了蒙古靴的独特风格, 使其成为蒙古族游牧文化的构成之一。

4. 头饰

蒙古族一般都不裸头, 或扎头巾, 或戴帽子, 妇女还多戴头带。相传蒙古族扎头巾的习惯是从成吉思汗的时代沿袭下来的。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诸部落之后, 希望自己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 就命令大家都带头巾, 过去男女都扎头巾, 现在男子中扎头巾的逐渐减少, 多改戴礼帽或鸭舌帽。女子通常都戴头巾, 质料有布、麻、绸、绢等, 颜色多种多样。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的捆扎方法不同。姑娘捆扎时并不把头顶封住, 只是将头巾在额头上部缠一圈, 然后在右侧挽结, 留出两端飘垂下来。当她们在草原上驰骋时, 袍子、腰带、头巾和草原相映, 构成一幅色彩缤纷的图画。

蒙古族美食 篇8

奶制品

牧民们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有饮用的。如鲜奶、酸奶、奶酒;有食用的,如奶皮子、奶酪、奶酥、奶油、奶酪丹(奶豆腐)等。

卖奶制品的小店里,光奶酪就有十几种,而且东部和西部的奶酪做法也是不同的。酸的,有的会很酸,甚至酸得倒牙;也有甜的,有的很甜,也有的只是淡淡的牛奶甜;有软的,入口即化;也有硬的,必须含在嘴里,慢慢品味。

奶豆腐是用牛奶、羊奶、马奶等经凝固、发酵而成的,形状类似普通豆腐,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浓郁,牧民很爱吃,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远门当干粮,既解渴又充饥。

值得一提的还有奶皮子,是把马、羊、牛和骆驼鲜乳倒入锅中慢火微煮,等其表面凝结一层脂肪,用筷子挑起挂通风处晾干即为奶皮子。属鲜奶中的精华。其味有奶香和脂肪香,略有甜味,酥软可口。

奶茶

奶茶是蒙古牧民生活中最常用的饮料,牧民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熬上一锅香浓的奶茶。因在锅内放的时间长了,锅锈会影响奶茶的色、香、味,所以奶茶煮好后,应即刻饮用或盛于热水壶中。

奶茶的优劣以茶色、香气、形态和味道四个方面鉴别,而且需要细细品尝,才能够体会到其味道之美。要熬出一壶醇香沁人的奶茶,除茶叶本身的质量好坏外,水质、火候、茶乳比例也很重要。一般说来,可口的奶茶并不是奶子越多越好,应当是茶乳相当,既有茶的清香,又有奶的浓郁,茶多了,奶茶会有涩味,奶多了,就会太腻。喝奶茶一般要加少许食盐,才能提味,也可不加食盐,只享受纯纯的奶香与茶香。热情的牧民招待客人时,把一小碟盐放在桌上,由客人依个人口味自主添加。

现在超市里可以见到奶茶粉出售,虽然味道也不错,总是比不上那刚从锅里盛出的茶香奶浓的蒙古奶茶。

果子

喝奶茶,就一定要吃果子。蒙餐中所说的果子和各种植物果实没有丝毫瓜葛,而是一种由牛奶和面制成的点心。将鲜牛奶发酵,呈豆腐脑状后,加入适量的小苏打和黄油、糖等,搅拌均匀,然后放入面粉继续搅拌,当所有面粉均被搅起来呈团状后,饧半小时。用擀面杖擀成片,切成粗条,用烧开的牛油或者胡麻油炸熟。这种果子外酥内松软很有嚼头,松软的面里,含着奶的芬芳,淡淡的酸味,勾起想再多吃一块的愿望。

炒米

炒米是蒙古族人的主食,在蒙古语中,炒米被称做“胡列补达”,是用糜子米经过蒸、炒、碾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在日常生活中,牧民们不可一日无茶,也不可一日无米。因为炒米是他们的传统食品。在蒙古族家庭中,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吃炒米。吃时将米置于碗中,用奶茶泡至柔软时。拌着奶食品吃,或者用白奶油加糖拌着吃,或者用鲜奶煮炒米奶粥吃,也可以干嚼着吃。

炒米味美耐饥,吃法简便,蒙古族同胞有“暖穿皮子,饱吃糜子”之说。日常生活中,牧民们出牧、行猎,炒米是必备的食品,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今。

羊肉

说起蒙古族的美食,就不能不说羊肉。内蒙的羊肉最大的特点是不膻。这也许和内蒙的水土气候有关。这就赋予了内蒙羊肉本身的香味。用这样的羊肉做出来的饭菜,怎能不是美味呢?

烤羊腿是蒙族名菜,肉质酥香、焦脆、不膻不腻。以羊腿为主料,经腌制再加调料烘烤而成,成菜羊腿形整,颜色红润,酥烂醇香,外焦里嫩,唇齿留香。若仍觉得味道不够,可沾上椒盐或酱料。与羊肉的味道在口中混合,咀嚼中体味肉的滑嫩鲜美。

手扒肉是另一道经典名菜,牧民们做手扒肉,是不用放任何调料的。把羊肉带骨煮熟,说是熟,其实还能看到血丝的,很多人接受不了,但是这样却最大程度地保持了羊肉的原汁原味。

沙葱

吃羊肉,要就上一盘沙葱,以解羊肉的油腻。沙葱又叫蒙古韭菜或野葱、山葱,是生长在沙漠边缘或山石缝隙中的野生蔬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不论炒食、做馅、调味或腌渍都很可口。尤其是腌制沙葱,味辛而不辣,色泽深绿,质地脆嫩,口感清爽,煲制各种营养汤,佐餐下酒不可或缺。沙葱是无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还能治赤白痢、肠炎、腹泻、胸痹诸疾,被誉为“菜中灵芝”。也有人讲,内蒙的羊肉好吃,就是因为羊吃了沙葱,说得也不无道理。

上一篇:贾平凹作品的语言特色下一篇: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