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报告管理知识培训总结(共12篇)
2013年2月25日,为
加
强
我 院
传
染
病
报
告
管
理
工
作,进
一
步
规
范
传 染 病 疫 情 报 告,经 院 委 会 研 究,在张 店卫生院会议室 组
织 开
展 了 传
染
病
报
告 管 理
知 识 培
训。
培训内容:《传染病防治法》,《
传
染
病
信
息
报
告
管
理
规
范
》,由本院 从
事 传 染 病 疫 情 报 告 管 理 的 刘战旗医
生
授
课
。培
训
人
员
共
参加60人,均
进
行
了
测
试,培
训平
均
成 绩
分
以
上,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意识,杜绝了传染病瞒报、迟 报、漏
报 现 象。
为了解北京市城八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诊疗现状,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及管理者对传染病的认知及培训需求,于2010年1月15日~1月22日之间对北京市4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传染病知识培训需求的问卷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城八区65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随机抽取4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对抽中的卫生服务机构中所有全科医生及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
1.2 研究内容
调查工具分为医生和管理者两份问卷,医生问卷的询问内容包括:教育背景、文化程度、专业技术职称等一般情况,传染病诊疗工作现状,对传染病控制和管理工作的认识,目前传染病培训是否满足需求及存在的缺陷等。管理者问卷在医生问卷的基础上减少了传染病诊疗工作现状的相关问题,增加了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问题。
1.3 资料整理与分析
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社区传染病诊疗现状、医生对传染病管理的认识、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需求进行描述,计算相应率和比例。采用卡方检验等分组比较方法分析相关因素对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需求等的潜在影响。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共抽取4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模不同,医护人员总数在6—230人之间,平均66人。服务人口数从1.2万至30万人不等,平均7.9万人。此次共发放医生问卷377份,回收有效医生问卷369份,回收率为97.9%,发放管理者问卷43份,回收有效管理者问卷43份,回收率100%。
除一般情况外,医生与管理者在教育背景及文化程度方面无显著差异,但专业技术职称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主要是初级(45.4%)和中级职称(45.4%),而管理者以中级(69.8%)及高级职称(16.3%)为主。
2.2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诊疗工作现状
在调查的4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有24家(55.8%)机构设有发热门诊,22家(51.2%)设有肠道门诊。同时设有发热和肠道门诊的有17家(39.5%)。38家(90.5%)机构有专人负责传染病信息上报工作。
2.3 传染病知识培训的需求
2.3.1 社区医生对传染病诊断能力的认知
对传染病诊断依据的认识调查项目显示,社区医生认为对发热、腹泻患者做出传染病诊断最重要的依据是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94.0%),其次为问诊(72.1%)和体检(66.4%),最后是试验性治疗(21.4%)(见表1)。分别有89.7%的管理者以及82.9%的社区医生认为,根据目前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情况,他们做出发热和腹泻重症和传染病诊断的能力不足(表2)。社区医生最缺乏的是实验室和影像检查能力,其次为问诊能力、体格检查能力和试验性治疗能力。
2.3.2 社区医生对传染病知识培训现状的评价
调查发现,64.6%的医生和69.8%的管理者认为目前对社区医生的传染病知识培训不能满足需求。他们认为传染病知识培训不能满足需求的具体原因见表3。
注:*P<0.05
从表3中可以看出,对于传染病知识培训不能满足需求的原因,不论医生还是管理者,没有专门机构提供相关培训是最主要原因。对于医生来说,依次是没有机会参加培训(47.9%)、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参加培训(41.7%)以及没有经费支持相关培训(40.4%)、培训内容对临床工作意义不大(28.3%)。对管理者来说,传染病知识培训不能满足需求的原因依次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参加培训(50.0%)、培训内容对临床工作意义不大46.7%)、没有机会参加培训和没有经费支持相关培训(43.3%)。在培训内容对于临床工作的意义方面,医生与管理者的认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管理者更倾向于认为培训内容对于临床工作的意义不大。
2.3.3 社区医生传染病培训的具体需求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医护人员应该加强那些有关传染病知识方面的培训,医生与管理者之间进行比较,见表5。
注:*P<0.05**P<0.01
由表5可知,对于医护人员应加强的传染病知识,医生认为:首要的是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86.4%),依次为传染病病情评估及转诊标准(78.5%)、传染病职业防护(67.1%)以及传染病患者的隔离(63.3%)、环境的消毒处理(57.3%)。而管理者认为首要的是传染病职业防护(93.0%)依次为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和传染病病情评估及转诊标准(88.4%)、传染病患者的隔离(83.7%)、环境的消毒处理(74.4%)。在传染病患者的隔离、环境的消毒处理和职业防护方面,管理者中持赞成态度的比医生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医生侧重于学习传染病的诊疗方法以及转诊标准,而管理者更侧重于传染病患者的管理及控制传染病扩散。
3 讨 论
3.1 社区医生的传染病诊断能力现状
在被调查者中,89.7%的管理者以及82.9%的社区医生认为根据目前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情况做出发热、腹泻重症和传染病诊断的能力不足。缺乏最多的正是诊断传染病最重要的实验室和影像检查能力。这提示一方面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实验室和影像检查能力的建设,另一方面应通过加强社区医生传染病知识的培训,提高社区医生依据现有实验室和影像检查技术对传染病相关症状和体格检查的综合分析鉴别能力,以提高社区医生对传染病的诊断水平。
3.2 社区医生传染病知识培训现状
调查发现,64.6%的医生和69.8%的管理者认为目前对社区医生的传染病知识培训不能满足需求。对于传染病知识培训不能满足需求的原因,没有专门机构提供相关培训比例最高,这提示应该成立一个传染病知识培训小组,这个培训小组可以由专门从事传染病防治或诊疗的医生承担,由他们讨论制定出一套适合社区医生如何识别传染病并转诊的培训教材和培训方式,并有计划地向社区医生提供传染病知识的培训,以满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传染病知识的需求。
3.3 社区医生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需求
对于社区医生传染病知识培训需求的具体情况,从医生的角度来看,从高到低依次为: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86.4%)、传染病病情评估及转诊标准(78.5%)、传染病的相关检验知识(75.5%)、传染病职业防护(67.1%)、传染病患者的隔离(63.3%)、环境的消毒处理(57.3%)。这几个方面所占比例均超过50%,说明社区医生对于传染病知识培训的需求很大,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和传染病病情评估及转诊标准,这关系到社区医生对于传染病的正确判别并转诊到相应机构以及进行相应的防控与管理,关系到整个社区居民的健康。
加强社区医生传染病知识的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于传染病的识别能力对于居民健康和社会安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3年的抗击非典和2004年的禽流感防控以及2010年的甲型H1N1流感使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传染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防控传染病的前沿阵地和关口,应该成为今后公共卫生建设的一个主要环节,并使之成为一个长效机制。从而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防控传染病的能力[4]。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八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及管理者对传染病的认知及培训需求。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4.6%的医生和69.8%的管理者认为目前对社区医生的传染病知识培训不能满足需求。对于社区医生传染病知识培训需求的具体情况,从医生的角度来看,从高到低依次为: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86.4%)、传染病病情评估及转诊标准(78.5%)、传染病的相关检验知识(75.5%)、传染病职业防护(67.1%)、传染病患者的隔离(63.3%)、环境的消毒处理(57.3%)。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于传染病知识培训的需求很大,应成立相应的培训组织加大对社区医生传染病知识的培训,以提高社区医生对于传染病的识别能力。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培训,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少贤.从SARS看社区在疾病防控中的作用[J].医院管理论坛,2003(8):57-58.
[2]张红梅.社区传染病访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1(19):57-58.
[3]杨松,曹伟涛.常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10(22):45-46.
[4]闰文.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善基层传染病防控体系[J].山西中医,2006(12):7.
[5]杨海,王琦,雷新跃.西安市民营医院传染病相关知识考核现况[J].疾病监测,2005,7(20):389.
工作小结
2014年5月29日晚19:00我院在四楼会议室开展《传染病报告与管理服务规范》的培训工作。院内全体职工及村室所有人员全部到场参加培训,并签到。培训工作由储昭龙副院长主持,现就培训情况小结如下:
一、本次培训共计39人参加,培训率达100%
二、通过这次培训,使全体职工对《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国家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三类,三十九种,指导发现传染病怎样报告,向什么机构进行报告和报告的时限。
三、培训结束后,每人都做试卷,考试成绩都很优秀。总之本次培训取得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天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单位: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传染病报告实行。监测病例遵循的原则。
2、履行传染病报告职责的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主要
是、、、;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人员为,主要是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
员、、、。
3、甲类传染病:、。
4、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和。卫生部规定按和的传染病。
5、仅可录入阳性检测病例,别的疾病不允许录入此类病例。
二、选择题:(每项2分,共38分)1、、、、、民工等职业相对应的工作单位为必填项,其中学生、幼托儿童工作单位填写,民工填写。
A、学生B、幼托儿童C、干部职员D、其所工作的工地或建筑队E、其所在的学校或托幼机构F、工人
2、病例“”的小时为必填项,不能大于录入时
间;现住详细地址必须具体到;填卡为必填项。
A、村B、医生C、诊断时间
3、“”的病例分类只能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的病例分类只能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的病例分类只能为“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的病例分类只能为“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的病例分类只能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和“病原携带者”。
A、梅毒B、生殖器疱疹C、淋病D、尖锐湿疣E、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4、14岁以下患儿家长的、为必填项。
A、联系电话B、姓名
5、网络直报工作、的原则进行管理。
A、属地管理B、遵循分级负责
三、简答题:(每题16分,共32)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流行性出血热属于哪类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 属于哪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是指 哪几种传染病?
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以防止哪些情况的发生?《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实行什么制度?
一、1、谁接诊、谁报告属地管理
2、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卫生检疫机构责任报告人疾病控制人员、乡村医生、开业医生
3、鼠疫霍乱
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
5、HIV
二、1、ABFCED2、CCAB3、ACDBE4、BA5、BA
三、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流行性出血热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属于丙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单位: 姓名: 得分:
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
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B)。A.1989年2月21日 B.2004年12月1日 C.1989年3月21日
2、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A)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A.预防 B.控制
C.治疗
3、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办法是:(C)A、个人检讨 B、批评教育 C、依照刑法处理 D、向受害人道歉
4、系统报告质量综合评价指标(E)
A.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 B.及时报告率 C.及时审核率 D.重卡率 E.以上都是
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B)类传染病。A.甲类 B.乙类
C.丙类 6、2008年5月2日国务院正式将手足口病列为几类传染病(B)A.甲类 B.丙类 C.乙类 丁类
7、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B)。A.传染源 B.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 C.动物宿主和易感儿童
8、传染病流行是指:(C)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9、病源携带者是指:(C)
A、接触病原体的人 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10、传染病爆发是指:(C)
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 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D、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11、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D)
A.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采供血机构 D.以上都是
12、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类,分别为多少种?(B)
A.2,25,10 B.2,26,11 C.2,26,10 D.2,27,11
13、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的法定报告时限为(A)
A.2小时、24小时、24小时 B.2小时、6小时、24小时 C.6小时、12小时、24小时D.12小时、24小时、24小时
14、传染源是指(D)
A.体内有病原体的人 B.体内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C.体内有病原体繁殖的人和动物 D.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15、传播途经是(C)
A.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的 B.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可以波及到的范围 C.病原体从受感染的机体排出后,在侵入易感机体前在外环境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D.体内有病原体繁殖
16、传染病的责任报告人主要是(E)
A.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 B.疾病预防控制人员 C.乡村医生 D.个体开业医生 E.以上都是
17、传染病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A)A.传染期 B.潜伏期 C.感染前期 D.隔离期
18、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A)
A.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 B.重大、较大和一般 C.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
19、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过程报告包括(B)
A.初次报告 B.进程报告 C.结案报告 D.以上都是
20、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C)年
1 成立领导组织, 建立管理制度
1.1 成立疫情报告管理领导组织
我院成立了由业务副院长、保健科负责人、专职人员及各科室具体人员组成的疫情报告管理组织, 明确了各级人员在组织中的作用和责任, 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全院各科室。
1.2 建立和不断完善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和办法
在成立管理组织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疫情报告制度和办法, 具体包括疫情报告培训、疫情自查、奖惩、阳性结果的反馈、资料管理、门诊日志、住院登记、化验登记、影像检查登记、法定传染病报告登记及网络直报等内容。制定了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的处理机制与流程, 并组织各成员学习, 督导实施。
2 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法律意识
2.1 加强临床医务人员的学习和培训
通过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讲课、发放资料、理论考核及一对一的方法来加强本院职工、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对《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培训率100%, 对于专职人员外送省、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习培训。从而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的传染病报告知识。
2.2 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及职业道德修养
通过学习和培训增强临床医务人员对疫情报告重要性的认识和法律责任感, 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 做好保密工作。
3 建立考核标准认真督导实施
3.1 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标准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 结合本院的实际工作情况, 成立质量考核小组, 制定了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考核标准, 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标准, 掌握标准, 明确所负的责任, 并与奖惩制度相联系。
3.2 督导实施
根据我院制定的疫情报告管理质量考核标准的要求, 考核组每月认真对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质量进行检查考核, 对于考核结果通过每月召开的会议及时进行上下反馈, 对于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对我院本月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常规分析, 使医务人员充分掌握传染病发病的动态趋势, 为传染病的预防和医疗救治提供可靠信息。
4 工作有标准, 评价有依据
在疫情报告考核质量标准的基础上, 进一步细化各项考核指标和数据, 主要包括:考核传染病疫情漏报率、及时率、正确率、完整率及各项登记本的漏登率等。
4.1 漏报率的考核要求;核查门诊日志、出入院病人登记本、检验及影像部门登记本有无漏报疫情。
4.2 及时率的考核要求严格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中规定的甲类、乙类及丙类报告时限进行规范报告。
4.3 正确率的考核要求考核每一张疫情报告卡的各项内容填写是否正确, 特别是疾病诊断不能填报错误。
4.4 完整率的考核要求考核每一张传染病报告卡填报的项目是否齐全, 特别是"*"号, 缺任何一项均视为不完整。
4.5 漏登率的考核要求考核各科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本是否有漏登报告病例。
4.6 各项登记本登统完整率的考核从门诊日志、出入院病人登记本、检验及影像部门登记本的填写项目是否完整来进行考核。
5 提高管理水平, 确保报告质量
5.1 加强专职人员的监督管理。专职人员必须每天下科室2次以上,
核查、登记并及时网络直报, 在网络直报前、后必须经保健科负责人再次核查。并且每月还进行一次大查对。
5.2 确保疫情信息报告通畅, 保健科负责人及专职人员的手机号码全
院医务人员人人知晓并且24h保持通畅, 从而保障疫情报告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5.3 各科室设立一名疫情报告监督员, 负责监督本科室每天有无漏报、迟报传染病疫情。
5.4 保障专用电脑安全, 严格保密用户编码及密码, 确保网络直报系
统处于正常、安全的运行状态;使每天收取的疫情报告卡能及时、准确网络直报。
5.5 每年有完整的年初工作计划和年终工作总结, 总结工作中的优点与不足, 使来年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有计划、有目地的进行。
5.6 重视各级督导组每一次对我院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检查, 对于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 从而不断的提高我院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水平。
6 效果评价
医院是发现传染病的主要场所[3], 承担着传染病疫情报告的任务, 因此, 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管理也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我院通过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全员培训、责任落实、督导到位使我院的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 做到疫情连续15年漏报率为"零", 并荣获2008年《云南省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先进集体》奖。证明了加强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是及时、准确上报疫情的重要保障, 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疫情的重要依据, 也是为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决策部门提供准确卫生防病的重要信息, 同时也是及时控制和扑灭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朱相远, 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释义[M].第1版.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4:124.
[2]王羽, 主编.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及适用指南[M].第1版.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68.
训考试题
姓名: 工作单位 :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A.预防 B.控制 C.治疗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A.甲类、乙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A类、B类 3.手足口病属于()类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4.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报告。
A.政府卫生部门 B.公安部门 C.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5.医疗机构上报麻疹病例时,病例分类应选择()病例。A.实验室确诊 B.临床确诊 C.疑似
6、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乙、丙类传染病诊断后()小时内进行网报,提高传染病网报及时率。
A.6小时内 B.12小时内 C.24小时内 D.48小时内
7、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A.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B.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传播 C.共同进餐和接吻传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
1、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中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应于()小时内网报。
2、手足口病属于()类传染病,只上报()诊断和()确诊病例
3、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报告。
4、根据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及行政区划三项原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个级别:()()()()。
5、病例职业为()、()、()、()、()、()、()、()、()、()、()的应填报其所在“工作单位”的全称。
6、传染病登记本和报告卡要求保存()年。
三、是非题(每题4分,共20分)
1、甲型H1N1流感属于甲类传染病。()
2、手足口病不能报疑似病例。()3、14岁以上病例的职业可以填报为“散居儿童、幼托儿童”。()
4、乙肝病原携带者也可以网报。()5、15岁以下儿童要填写家长姓名。()
四、简答题(15分)
单位: 姓名: 总分:
一、填空题:(10题 每题3分 共30分)
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2、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为、、、。
3、传染病疫情报告应当遵循
原则。
4、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并重新填写。
5、传染病报告卡中诊断时间和 为同一天。
6、责任报告人发现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可疑的 或发现其他传染病有暴发、流行趋势时,应及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现场调查。
7、现住地址是指病例发病时
的地址,可以是家庭地址,也可以是寄宿地址或宾馆、旅店。应详细填写到村民组(门牌号)。
8、病人属于中本县区:指。
9、病人属于中本省其它地市:指。
10、现住地址中病例如有一处以上住址时,应填写。
二、选择题:
1、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年。A、一年 B、二年、C、三年 D、四年
2、对于乙丙类传染病(除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核时限是()A、12小时 B、24小时 C、18小时 D、36小时
3、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起施行。A、2004.8.28 B、2004.12.1 C、2005.1.1 D、2004.12.31
(注:试题正反面)
4、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法定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A、1张 B、2张 C、n张 D、4张
5、甲类传染病是指:()。A、鼠疫、炭疽 B、鼠疫、艾滋病 C、霍乱、炭疽 D、鼠疫、霍乱
6、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有()。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脊髓灰质炎;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 C、艾滋病、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7、传染病报告卡病人属于:用于标识患者常住地址()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
A、居住时间≧6 个月地址 B、居住时间≧3 个月地址 C、居住时间≧1个月地址 D、户口所在地
8、传染病报告卡中“单位”的填写要求为()
A、没有可不填 B、没有单位时应填“无” C、可填可不填 D、以上都不对
8、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传染病是()
A、肺结核 B、梅毒 C、乙肝 D、疟疾
9、医源性感染事件是否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不属于
B、属于
C、看病例的多少
D、看医院的级别具体分析
10、下列哪些职业项患者工作单位填写无字()? A、农民 B、其它 C、散居儿童 D、不详 E、家务及待业
2016年医疗机构疫情报告培训班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10题 每题3分 共30分)
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 2014 年 12 月 01 日起施行。
2、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为 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肺炭疽。
3、传染病疫情报告应当遵循 属地管理 原则。
4、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 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 传染病报告卡。
5、传染病报告卡中诊断时间和 填卡日期 为同一天。
6、责任报告人发现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可疑的 新发传染病 或发现其他传染病有暴发、流行趋势时,应及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现场调查。
7、现住地址是指病例发病时 实际居住 的地址,可以是家庭地址,也可以是寄宿地址或宾馆、旅店。应详细填写到村民组(门牌号)。
8、病人属于中本县区:指
病人为本地(县区)长住居民。
9、病人属于中本省其它地市:指
指病人为本省其他地(市)的常住居民。
10、现住地址中病例如有一处以上住址时,应填写
患病期间能上门随访到的住址。
二、选择题:
1、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C)年。A、一年 B、二年、C、三年 D、四年
2、对于乙丙类传染病(除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核时限是(B)A、12小时 B、24小时 C、18小时 D、36小时
3、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B)起施行。A、2004.8.28 B、2004.12.1 C、2005.1.1 D、2004.12.31 3
4、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法定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C)A、1张 B、2张 C、n张 D、4张
5、甲类传染病是指:(D)。A、鼠疫、炭疽 B、鼠疫、艾滋病 C、霍乱、炭疽 D、鼠疫、霍乱
6、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有(B)。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脊髓灰质炎;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 C、艾滋病、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7、传染病报告卡病人属于:用于标识患者常住地址(A)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
A、居住时间≧6 个月地址 B、居住时间≧3 个月地址 C、居住时间≧1个月地址 D、户口所在地
8、传染病报告卡中“单位”的填写要求为(B)
A、没有可不填 B、没有单位时应填“无” C、可填可不填 D、以上都不对
8、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传染病是(C)
A、肺结核 B、梅毒 C、乙肝 D、疟疾
9、医源性感染事件是否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
A、不属于
B、属于
C、看病例的多少
D、看医院的级别具体分析
一、强化组织,精心准备
针对全院医务人员平时在工作中担当的专业特点专、培训的内容与重点各不相同的实际情况,在培训前我科强化了组织领导,精心准备了课件和培训资料,在选取资料的时候注意了理论政策和时效性,有丰富了培训内容,为此次培训成功打下了基础。
二、明确目的突出重点
开展医务人员培训是再医职务工作者学习和提高的有效途径。为了使我街道传染病报告管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上一个新台阶,培训是保障。所以在寻配教材选用上,我们既选用了法律法规,又引用了大量的规范文件;既考虑了辖区群众春季的多发病常见病,也准备了重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在培训结束后还采取了书面考核对所学进行了巩固。
三、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此次培训内容我们以常见的春季传染病、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监测网络直报工作以及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等,并采取理论学习与实际演练相结合,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立体式的培训格局,满足了医务人员的学习需要,确保了培训实效。
四、培训工作取得的成效
此次培训的开展,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的欢迎和好评,有利于发展卫生服务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对传染病法,重点传染疾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培训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参训人员基本掌握了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传染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意识得到了提升。
为提高各校医手足口病专业知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以及校医人员对传染病防治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做好公共卫生工作。响应上级要求,我中心于4月8日对本中心管辖的两个托幼机构的校医进行了相关知识培训。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精心准备
针对校医人员专业多、层次多和在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担负的任务、培训的内容与重点各不相同的实际情况,在培训前我中心强化了组织领导,精心准备了课件和培训资料,在选取资料的时候注意了理论政策和时效性,有丰富了培训内容,为此次培训成功打下了基础。
二、明确目的突出重点
开展医务人员培训是再医职务工作者学习和提高的有效途径。为了使我社区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上一个新台阶,培训是保障。所以在寻配教材选用上,我们既选用了法律法规,又引用了大量的规范文件;既考虑了社区居民的多发病常见病,也准备了重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在培训结束后还采取了书面考核对所学进行了巩固。
三、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此次培训内容我们以手足口病理论知识培训以及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等,并采取理论学习与实际演练相结合,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立体式的培训格局,满足了医务人员的学习需要,确保了培训实效。
四、培训工作取得的成效
此次培训的开展,得到了两个托幼机构校医的欢迎和好评,有利于发展卫生服务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对传染病法,重点传染疾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培训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参训人员基本掌握了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传染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意识得到了提升。
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根据上级领导下达的霍乱防治工作精神,结合我辖区实际情况,于 xxxx年xx月xx日,在会议室举办了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本辖区医务人员参与了本次培训班的学习。大多数学员有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经历,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培训采取授课为主,讨论为辅的方式进行。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这次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领导很重视,对培训工作作了重要安排,要求培训内容必须结合实际。培训时xxxx领导参加了培训会议,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由于领导重视,身体力行,培训工作取得了预期成效。
二、精心准备,确保培训效果
这次培训,我们针对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管理专业的业务要求和防制工作特点,明确专业人员的职责,确定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业务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进行了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全面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霍乱的流行病学、疫点疫区的处置、临床表现、治疗、预防措施等内容。通过培训,提高和完善了辖区医务人员的诊断及防治技能,知晓了疫情报告、疫情发生后如何处理及规范用药正确治疗等必备知识,掌握了霍乱防治的控制目标。
在培训总结会上,xxx对培训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对具体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布署,并对防制工作提出了要求。要求本院及各卫生室近期做好3件事,一是制定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成立相关组织;二是4月20日—10月31日恢复肠道门诊,肠道门诊专人负责腹泻病人的诊治、疫情报告等工作;三是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积极进行现场演练,提高应急能力和水平。
培训结束后,对所有参训学员进行了相关知识的测试,全部合格。
一、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特殊病原体引发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有特异的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有一定潜伏期;有特殊临床表现,包括高热、肝脾肿大、毒血症、皮疹等。
二、传染病的预防和救治
(一)传染病防治总则
有效地抑制传染病的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链: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此,要做到:
1、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
2、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能力。
3、按规定接种疫苗。
4、对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二)各季节高发传染病
春季:春季流行的传染病主要包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麻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风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甲型病毒性肝炎;接触传播引起的手足口综合症等。
防治方法:居室常通风;熏醋消毒素;被子勤晾晒;疫苗按时注;春季好郊游;莫去人密处。
夏季:夏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期,主要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病毒性肠炎、伤寒、病毒性肝炎等。防治方法:食物采购严把关;餐具消毒双保险;个人卫生要注意;生蔬凉拌莫多餐;瓜果食前先去皮;大型家宴要消减;室内清洁灭蚊蝇;保证营养足睡眠。
推荐食品:杀菌食品:大蒜、洋葱、韭菜、香葱、蒜苗、醋。凉性排毒食品:苦瓜、丝瓜、黄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
秋季:秋季位于夏、冬之间,因此,夏冬季节的传染病都可能在秋季发生。此外,脊髓灰质炎也常在秋季发生。
脊髓灰质炎预防方法:出生足2个月、3个月、4个月儿童各服一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积极参与各次强化免疫,服食糖丸。
冬季:受气候和人口流动(春运)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局部性大爆发。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流脑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防治方法:按时接种疫苗;注意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
三、几种传染病的症状和预防
(一)病毒性肝炎
1、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特征的一组传染病。我国人群中甲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高达80%,发病率居病毒性肝炎首位,占40%-50%。
2、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肝炎患者或无症状携带者可成为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可分为两种:一种主要经胃肠道传播,如甲型;另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包括母婴垂直传播、医源性传播(如使用不洁医疗器械、输血及血液制品等)及性传播等,如乙型、丙型肝炎。人类对各种病毒性肝炎普遍易感,各种年龄均可发病。急性甲型肝炎起病急,临床表现的阶段性较为明显,可分为3期: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总病程约2-4个月;急性乙型肝炎起病较慢,常无发热,其他表现与甲型肝炎相似,但部分病例可转变为慢性肝炎。
3、预防措施
病毒性肝炎作为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的传染病,其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传染源 对急性甲型肝炎病人应采取早期隔离措施。急性黄疸型肝炎病人如不能住院治疗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在家严格隔离治疗。一般从发病日期起隔离3周(不能确知发病日者,可从确诊日期算起)。必须做到:(1)病人与健康人不在一个床上睡眠,病人的被、褥、衣物要与健康人分开,并进行消毒。(2)病人的食具、漱口用具、水碗、脸盆、毛巾、便盆等也与健康人分开使用。病人要单独吃饭,剩余的食物不要给他人吃。(3)病人的书报、刊物、物品、玩具等不要借给他人传阅、玩耍,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传借别人。(4)在病人隔离期间,邻居、亲友不要到病人家串门,尤其儿童不要与病人一起玩耍。(5)病人在患病期间不要串门,不要到公共场所,更不要到饮食部门用餐。
慢性肝炎也有传染性,应同样注意隔离。对于甲型肝炎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要注意观察,一般观察45天,没有发病的才可视为健康人。
切断传播途径(1)提倡用流动水洗手,注射时要一人一针一管,用后高压或煮沸消毒;不使用他人生活用具,搞好个人卫生。(2)非必要时不输血及血制品;输血员要进行筛选。(3)肝炎病人确诊后,病人家应及时做一次较彻底的消毒,食具、漱口用具、毛巾等要煮沸30分钟,家具、物体表面、地面要用3%漂白粉液擦拭。病人的粪便要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进行搅拌后放2小时倒掉。病人使用的便器要专用,使用后,用3%漂白粉水浸泡2小时后再洗刷。病人和大家应做到饭前、便后用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洗手2分钟。保护易感人群(1)注射人体免疫球蛋白,适用于接触甲型肝炎的儿童,注射越早越好。(2)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用于阻断母婴传播。以上两种都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二)流行性感冒
1、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染迅速、发病急。
流行性感冒潜伏期短,约1-2天。症状轻的,仅觉全身不适,持续1-2天。症状重的,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四肢腰背酸痛、头痛,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2、流行性感冒传播途径
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病人咳嗽、喷嚏等飞沫直接传播,发病三天内传染性最强。
3、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4、流感疫苗的接种
一般来说,年龄在6个月以上,没有接种禁忌者均可自愿自费接种流感疫苗。建议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养老院、老年人护理中心、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司乘人员,商业及旅游服务的从业人员;经常出差或到国内外旅行的人员等要接种流感疫苗。
(三)SARS
1、什么是SARS
SARS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系统疾病,由于其病原体为变异的冠状病毒,传染性强,有极为重症类型引发死亡病例存在,并且易在无良好防护的医护人员群体中传播流行。由于部分患者很快表现出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呼吸衰竭,因此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统称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
SARS的临床症状:SARS潜伏期为1天至11天,大多数感染4天后发病。此病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干咳、气短或呼吸困难,发冷、头痛、食欲不振、身体不适、皮疹和腹泻。没有一般流感的流涕、咽痛等症状,也没有通常感冒常见的白色或黄色痰液,偶有病人痰中带血丝,病人出现呼吸急促的现象,个别病人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如诊治不及时可引起死亡。
2、SARS的传播途径
(1)短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2)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传播;(3)密切接触传播;
(4)人群普遍易感,以医护人员为高发群体,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如军营、学校、工厂等感染率也较高。
3、SARS的防治措施
总则:加强预防,告别恐慌;根除源头,阻断传播;讲求卫生,居室通风;佩戴口罩,经常洗手;勤换衣服,多多饮水;
规律起居,增强免疫;减少出行,人多勿去;家有病人,观察周详;疑似症状,医生帮忙;突发事件,无惧有防。
(四)水痘
1、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
2、水痘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3、水痘的预防措施
本病的预防重点在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对有接触史的高度易感者可在3日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或高效带状疱疹免疫血浆,以减少发病的危险性。隔离患者至全部皮疹结痂或出疹后7天。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晒法消毒。
(五)艾滋病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也称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病死率极高。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艾滋病人是指艾滋病毒抗体阳性,临床上出现条件性感染或恶性肿瘤者。艾滋病感染者是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无症状或尚不能诊断为艾滋病病人者。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可存活数小时到数天。100℃20分钟可将其完全灭活,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经过平均7-10年的潜伏期,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他们在发病前外表上与常人无异,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但能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2、艾滋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传染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已经证实的传播途径有以下3种:(1)性接触传播。(2)经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
3、艾滋病的防治措施
由于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疫苗研究尚未成功,而且此病的发生与人们的行为(如不安全性行为)密切相关,其传播途径也明确,因此是可以预防的。
(1)性传播的预防:洁身自爱,无性乱行为,提倡安全性生活,使用避孕套。
(2)血液传播的预防:供输血用的血液应经过艾滋病毒抗体检测; 严禁吸毒、贩毒;尽可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对注射器进行严格消毒;医务工作者应注意避免外伤、针刺伤等意外事故,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分泌液等。
(3)母婴传播的预防:感染艾滋病的妇女不应怀孕;如已经怀孕,要在孕妇分娩前3个月给予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二叠氮胸苷;不用母乳喂养;不接受有危险(如卡介苗等)的免疫。
(4)艾滋病患者家庭预防: 不要与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发生性接触;夫妻间性生活应该使用避孕套;被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的物品及时消毒处理;有创伤、皮肤病时不要去照顾患者或感染者;衣物分开洗涤。接触者定期到医院检查。
(六)禽流感
1、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症,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
人类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也会受到感染,发病后死亡率高达60%。
H5N1型禽流感病毒目前还处于由禽类传染给人的阶段。然而,如反复发作,一旦病毒基因发生变异,就有可能变成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新型流感。
早期症状:类似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年龄较大、治疗过迟的患者会因病情迅速发展成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等多种并发症而死。
2、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1)空气传播:病禽粪便中,以及病禽咳嗽和鸣叫时喷射出的H5N1病毒在空气中漂浮,人吸入呼吸道被感染发生禽流感。
(2)食物传播:食用病禽的肉及其制品、禽蛋,食用病禽污染的水、食物,用被污染的手拿东西吃,都可能受到传染而发病。
(3)接触传播:经过损伤的皮肤和眼结膜容易感染H5N1病毒而发病。
3、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1)洗手:预防疾病最好的方法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2)熟吃:鸡蛋和鸡肉一定要煮熟后食用。不吃半熟的白斩鸡、醉鸡、半熟的鸭鹅肉,不吃半熟鸡蛋。到正规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制品,不自行宰杀食用。
(3)消毒:高温加热的方式:60度下加热10分钟,70度下加热数分钟。阳光直接照射:40到48小时均可消毒。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和常见家用消毒药品亦可。
(4)强身:增强体质,多锻炼,保证睡眠,保证营养。
(5)保护儿童:12岁以下的儿童最容易受到感染。不要让小孩触摸、拥抱禽类动物,更不要带小孩去禽类市场。
(6)鸟类宠物:清除鸟粪时注意消毒。笼舍要保证通风和卫生。与鸟接触后及时洗手。鸟患病后,及时联系兽医诊治。
(七)炭疽热
1、什么是炭疽热
炭疽热是一种罕见的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它通常在动物中出现,如猪、牛、羊、鹅等。人感染炭疽病,往往是恐怖主义蓄意传播的结果。炭疽细菌不能直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疾病症状与患者感染该细菌的方式有关,通常在感染后一到七天内发作,但有时潜伏期可达60天。
2、炭疽热的传播途径
(1)接触性:破损皮肤接触到炭疽孢子。最初的症状是出现使人发痒的小肿块,接着出现疼痛的,中心为黑色的水疱,感染部位的淋巴也会肿大。
(2)食入性:食用感染的肉类。最初症状是恶心、呕吐、缺乏食欲、发烧,接下来是腹痛、呕血、严重痢疾。(3)吸入性:吸入炭疽孢子。最初症状类似于普通流感,包括发烧、咳嗽、头痛、虚弱、呼吸困难、胸部不适等。几天之后,症状恶化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发抖。这种类型的炭疽病如不及时就诊,会导致生命危险。
3、炭疽热的防治措施
死于炭疽病的动物要焚烧深埋;严禁剥食贩卖炭疽死畜的肉和皮毛;可能感染炭疽病的畜牧业、屠宰业从业人员应接种疫苗;如果发现自己出现炭疽症状要及时到医院确诊治疗;收到可能有炭疽细菌的邮件,要轻放,不要动,避免孢子散入空气中,立刻洗手并报警。
(八)甲型H1N1流感
1、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目前正在全球爆发的疫情中的患者感染的是一种H1N1亚型流感病毒新毒株,它包含人流感病毒、北美禽流感病毒和北美、欧洲、亚洲三类猪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H被称为红细胞凝聚素,N被称作神经氨酸苷酶,它们都是糖蛋白,分布在病毒表面。H有1-15个亚型,N有1-9个亚型。由于H和N的组合不同,病毒的毒性和传播速度也不相同。
2、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3、甲型H1N1流感主要临床表现
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4、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措施(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如在境外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
5、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如果发烧了怎么办?
第一种情况,没有到过疫区,未与疑似或确诊病例有过接触史的人,如果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如果仅是嗓子疼,有点发烧,或者发热但很快退烧,一般来说是普通感冒,可以不去医院,只要多喝水,在家注意休息即可。
第二种情况,到过疫区,和疑似病人坐过同一趟车或航班,或是来自同一地区,哪怕只有一点发烧,或者浑身不舒服,都应该及时去医院就医,同时向医生说明有过这样的经历。另外,这部分人要多留意媒体发布的疫情信息,以及乘坐过的航班是否出现病例等信息。
第三种情况,如果发烧39度以上,咳嗽较重,有憋气的感觉,明显嗓子疼,并持续高烧,伴有严重腹泻等症状,也需考虑就近到医院就医。
对后两类人来说,如果突然出现高热,应采取以下步骤就医。
【传染病报告管理知识培训总结】推荐阅读:
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通知06-01
传染病疫情报告知识培训制度投稿范文11-01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汇报总结10-21
传染病管理制度培训07-16
学校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07-08
传染病防治知识基本培训09-09
传染病防治法知识培训10-30
传染病疫情总结报告07-19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职责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