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简约化

2024-1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简约化(精选9篇)

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简约化 篇1

南京市上元中学 胡景明

曾经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个渔夫,每次出海打鱼之前,都要到市场上去看看,什么鱼的价格高,就决定去捕什么鱼。有一年春天,墨鱼的价格最高,他便去捕墨鱼,结果打上来的全是螃蟹,他非常懊恼地空手而归。等他上岸后,才得知市场里螃蟹的价格涨到了最高,于是他决定下次去捕螃蟹。然而第二次出海,他打上来的全是墨鱼,他再次一无所获。回到岸上,他后悔不已,原来墨鱼的价格又高了。于是他发誓下次不论是墨鱼或是螃蟹他都要带回来。可是第三次出海他什么也没有捕到,那个春天他一无所获。

而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虽然没有这样愚蠢的“渔夫”,但也常常出现这样的愚蠢行为:认为我们的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而不再“节外生枝”;老师总期望学生能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否则就会努力的引导学生,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任凭在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当然偶尔也会为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陷阱”而兴奋不已;为自己在课堂上规范的流程,缜密的操作而暗自得意;我们为学生的默契配合,亦步亦趋而深感欣慰。而如今,新课标新理念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是知识的奴隶。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现代的教育者,再也不能停留在过去,捧着一本教案,在课堂上掩盖矛盾,忽视合理的诱导,弹性处理的方式,将教案进行到底了。

一:首先,简约化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1.从“学生的困扰——数学有什么用?”谈起。

刚进入初中,学生常常会感到一种学习上的压力和不适应。因此,经常会有学生问道:学习数学究竟有什么用?的确,这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但作为老师,我可以告诉学生们数学是一门应用科学,还是一门实验科学……它是所有科学的核心,它更是一种文化;我可以告诉学生数学能够处理数据、分析资料、进行计算、完成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我可以举出天气预报、优选原理、交通事故、股市行情、电话收费、统计图表、家用洗衣机的电路甚至海湾战争的“沙漠风暴”计划等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我还可以在谈话的结尾告诉他们:数学作为中小学的核心基础学科,对大家的理性思维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同学们学习其他学科的必要基础,对大家现在或者将来参与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实,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学习做人的过程。

但这样的回答能否解决他们心中的困扰,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呢?倘若冷静地审视一下我们的数学教学,其实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绝不是关键,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很好地解决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割裂的事实。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本来就是零距离的,而我们的数学的教与学与生活的距离有多远?这些活生生的现实不得不使我们对下列问题进行思索:

能否实现“大众数学”?——大众数学的提法已经提出很多年,大众数学意义下的数学教育体系所追求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让每个人都能够掌握有用的数学。我们的新教材也在试图使“大众数学”成为现实。但新教材的实用功能与智力价值在追求短期效应的功利心和变味了的频繁考试压力下还是否能得以体现呢?

数学应用意识的失落与反思。——数学应用意识的失落是数学教育的缺陷,课堂教学中我们很少讲知识的实际来源和应用,学生陷在解题瓶颈里,很多学生甚至到了初二就对数学内容的枯燥、教学的形式化表现出厌烦和恐惧,这也难怪不喜欢学习数学的中学生的比例一直很高。

数学教育中的德育功能何在?——本来一个学生经过多年的数学学习和研究及应用数学的实践,应该形成严谨、求实、灵活、坚韧、讲求效率、崇尚简洁完美的科学态度。学会通过设问、探索、合作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去适应环境,从而通过自身主动的学习和交流走向自觉的完善和发展。数学的教与学对于学生思维和学习的习惯,做人和做事的态度,面对未知世界挑战的举止等都应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遗憾的是现实中的数学教学现状确是或多或少地忽视了数学教育的德育功能。

学习的真正动力是兴趣,而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兴趣之源。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好的内因。“兴趣——乐趣——志趣”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必由之路。倘若数学课堂教学完全脱离生活,只能导致更多的学生厌学,因此有更多的学生问:学习数学有什么用?数学教学也只剩下“应试”这一功利性的价值,这是可怕的,更是可悲的。

因此我认为,让学生能够学会数学、会学数学,并有意识地应用数学,这不仅数学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它的归宿;而实现这一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的过程,终究要回归到课堂教学上来。只有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才能够使得数学教学的更有魅力,更具简约力。2.从“陶行知的生活教学理论”谈起。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因为生活是变化的,所以教育是动态的;因为生活是丰富的,所以教育是全面的。由此而展开的教育是有利于受教育者终身的。“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支柱,是生活法与教学法合一,“教、学、做合一”是以“做”为中心的整体过程,把教、学、做三位一体化,“一面做,一面学,一面教”。根据陶行知的博大精深的生活教育理论,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含义可以演绎为三层:(1)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即关注学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2)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即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3)教学活动方式生活化(即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关注学生的情感与需要,关注丰富的社会生活,提高数学应用意识,促进素质全面发展)。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与学问题的存在,启示我们去思考教与学角色的重新定位与转变。教师和学生都应有着双重身份:作为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另外一个更重要的身分应是努力从生活中寻找课题的探索者、学习者。作为学生,一重身份是学,另一重身分应该是“做”——关注生活,有应用数学于实践的意识。但是,学生的双重身分绝不能是靠他们自己来领悟到的,这种意识是教师通过合理而可行的方式教给学生。这样的想法如何得以实现?解决的思路何在?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挑战课堂教学——交待问题的实际生活背景,提出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教师把握教学目标时应立足于“做”而不是讲,立足于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对解决问题过程的理解,而不以仅仅有正确的解答为满足。要让学生在问题、困难、挑战、挫折、成功的交替体验中,在选择、判断、协作、交流的轮换操作中,经历一个个学数学、用数学,进而发现问题,走向新的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比如:可以把数学建模引入课堂教学。

挑战学习方式——新教材的出现,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那些既能体现数学的发展方向,反映现代数学的全貌,又能从学生的现实背景中发展并为学生所掌握的内容。这必将带来学习方式的变革。一方面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从生活中寻找课题,这样就能有的放矢地去收集、编制与现行教学内容相关但可操作性和活动性又特别强的题目,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教师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在日久天长之中显现潜移默化之功,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甩掉负积累——这里的负积累提的是我们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之中所不自觉地接受的消极负面的东西(如“分数永远是第一位”的观点,过分形式化等),只有甩掉负积累,我们才不会把自己固化在一个旧的模式里面,使创新成为无本之木。也只有我们老师甩掉了负积累,才能帮助学生甩掉负积累,使他们从初中到初中顺利实现学习方法的转变,逐渐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

打开自然书——我们学的知识从哪里来?若一直追问下去,归根结底都来自于自然这本书,因此,我们教师应当适时适度地带领学生去读自然书,在学习前人间接经验的同时,应当学会读自然这本书——知识发生的本源,去探索、发现前人未曾涉足的新问题、新规律。

二、行动是数学课堂教学简约化的开始,创造是数学课堂教学简约化的完成。

举个例子:

1.教学内容生活化----数学美是动态的平衡,变化中的永恒。

例如:在探究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后,课本利用求根公式求得了x1+x2和x1x2的证明,是否还有别的证法呢?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终于由学生自己探究出利用“对比系数法”证明的新证法。

方程ax2+bx+c=0(a≠0)的两个实数根为x1和x2,则有a(x-x1)(x-x2)=0,整理得ax2-a(x1+x2)x+ax1x2=0,对比系数得-a(x1+x2)=b,ax1x2=c,从而x1+x2=-b/a,x1x2=

c。a这里还没有结束,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仿照上述证法,“回去再当一回科学家”,探究一元三次方程ax3+bx2+cx+d=0(a≠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这样探究性学习的内容超越了课本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又比如:我在平方差公式ababa2b2的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有一位同学设计出了这样一种方案—图中阴影部分是一个直角梯形根据梯形面积公式,其面积=abab=1abab,另外,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也221212ab,所以22是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差。其面积 =1abab1a21b2,两边乘以2,得ababa2b2。222除了给学生介绍自然率的历史外,我还告诉学生阿基米德等速螺线的画法,让学生在课后借助于几何画板自己去探索。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更可贵的是它点燃了学生探索的热情,为他们打开丰富世界的一扇窗。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能够使得很抽象的东西建立在学生原有生活的经验上或和现实模型形成对应,便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如数学归纳法的生活化,椭圆的定义与性质的生活化、充要条件的生活应用(几个家用电器中的重要电路),讲排列组合可以去发现快餐店配菜方案的秘密等。

2.教学目标的生活化----模拟函数的建立。

在初一数学第二章函数的应用举例一节中,我通过天气预报和生产预测的实例给学生介绍了数据拟合的概念,并举了二次函数拟合与指数函数拟合的例子,同时给他们留了一道课外作业:以本班期中考试的数学和物理成绩为样本,研究同学们物理成绩与数学成绩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并用我们学过的函数进行拟合。并提示同学们可借助于几何画板来研究。课后同学们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兴奋、苦恼、困扰、欣喜的过程。使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以致用的成功感,增强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数学活动方式生活化----让数学软件进入课堂。

几何画板被引入中学数学课堂,真正体现了数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投入地去动手实验、去发现、去创造成为可能和现实,学生可以利用这个软件去构建生活中的数学模型,去研究他所关心的个性化的问题使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以发展。如研究和发现二次曲线的性质,模拟无法用其它工具描绘的图形(如分形)及头脑中想象的图案等。一个小小的数学软件,可以使教与学的地位发生变化,学生成为双重主体——既可成为课堂的主体,又成为课下研究和探索的主体。如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总结图象几类变换和规律,用几何画板研究分形等等。

4.有应用数学于实践的意识----善读自然书。欧拉公式的生活应用,用数学观点解释生活现象。

例:出示局部地图,地图中蕴含着引人入胜的数学问题,如“四色猜测”,“货郎担(一笔划)问题”,“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等等。如问:交叉路口、小区和道路的数目三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简约化 篇2

关键词:数学课堂,简约化,有效性

简约化数学教学不仅能节约教师有限的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克服学生学习数学时可能出现的畏难、焦虑心理,实现数学教学的最优化和数学学习的高效化。然而目前部分数学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迷失了方向,过分追求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堂的互动氛围,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大量的课堂活动,以期增强教学形式的多元性和活跃性。当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联系程度较低或学生的学习能力跟不上这些活动时,数学课堂将可能出现各种低效现象,造成教学上的本末倒置。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调整教学理念,追求简约、轻松、求实的教学境界,从实质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简约化数学教学的实践原则

当代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在他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中提出,为了实现最优化,教师在设定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策略、评价方式时都应将简约作为重要的执行理念[1]。简约化数学教学符合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认为教师在深入掌握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应通过有选择的放弃、有目的的筛选和有深度的提炼,以更自然、经济、实用的方式呈现教学语言和教学行动,推动数学课堂走向简洁、清晰、明确,并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从而实现有效教学。实现简约化数学教学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可接受性原则。教师在实行简约化数学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使学生既能够跟上课堂进度,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所设置的“挑战性”内容要适合学生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以期给予学生学习自信的同时激发其求知欲。

二是直观性原则。这一原则强调简约化数学教学应尊重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形象直观的描述建立数学内容的清晰表象,并尽可能地将数学规律或相关的图像呈现在学生眼前,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知,进而强化其理解数学知识和发展认识的能力。

三是情感性原则。学生的情绪状态对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的知觉状态产生深刻的影响。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比较容易形成学习枯燥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为了实现简约数学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客观认知因素和学习情感因素,在教学及交流过程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简约化数学教学的课前准备

1. 研读教材,明确教学主线

数学知识体系具有显著的结构性,相关教材在编排上往往有明确的编写主线,呈现出结构化的特征。数学教师在课前准备中应深入研读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抓住教材主线及关键内容,提高教材的分析高度。澳大利亚心理学家John Sweller提出的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资源具有有限性,当所有活动所需的认知资源总量超过个体所具有的认知资源总量时,就会出现超负荷现象,降低学习效率[2]。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较多的资源分配到较为重要的活动中,通过有目的的筛选来细化教材内容,以期提高重要活动的效率。当教材表达的精简度较低时,教师应提取出关键句,提高学生对重点内容的关注度;当教材总结不够深入和全面时,教师应适当进行延伸,扩大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当教材内容过于抽象且不易理解时,教师有必要将其单独列出,进行针对性讲解;当教材内容次序缺乏条理性时,教师应打破原有的框架,建立新的教学内容结构。通过有目标地梳理知识体系,教师能更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形成明确的教学重难点,为简约化数学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2. 编写学案,明确知识结构

学案是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知识构建而编制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案。学案作为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和应用。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学案编制都是以年级为单位,由教研组共同合作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学案与教案之间的区别,并对学案进行简化,合理调整“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检测”等部分的比例。例如,在“课堂检测”部分,教师应紧紧围绕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设置简单、明了、直接的检测题目。题目数量应不超过3题,避免课堂检测过于繁琐[3]。

三、简约化数学教学的课堂组织策略

1. 以清晰的教学主线贯穿数学课堂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部分教师逐步讲解概念、定律、例题、习题,形成全面而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但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不断走神,实际教学效率较低。除了数学知识理论性强、教学方法刻板等原因之外,还受课堂知识主线的影响。为了形成简明清晰的教学主线,实现简约化数学教学,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紧扣重点,梳理教学问题层级。课堂教学的展开需要围绕一个核心问题,而核心问题则又能够细分成多个不同层次的小问题。为了构建简约课堂,教师应深入掌握这些小问题之间的层次关系,形成精简高效的问题层级,进而层层深入,最终引导学生解决核心问题,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如果教师没有形成重点分明、层次清晰的教学问题,而是平均分配课堂资源,将可能淡化主题,导致课堂教学内容繁杂无序,且加重学生的认知负荷,降低课堂学习实效。二是留足时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应通过课堂观察、课后交流以及调查报告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及学习需求等情况,进而将主要时间分配到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上,同时大力削减课前导入阶段、过渡阶段的时间分配,从时间控制上实现数学教学的简约化[4]。此外,教师还应适当简化教师讲解环节,将时间从繁复的理论知识讲解转向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探索和巩固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以精练的教学内容充实数学课堂

教学效率的高低并非由内容大小、时间长短来决定,而是取决于知识量的有效性。然而不少教师受传统理念的影响,认为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解题方法越多,学生的数学能力就会越高[5]。这一理念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会加大学生的认知负荷,引起对数学学习的消极情绪。为了知识量的有效性,教师应从教学内容的条理、结构和活动等方面着手,对课堂内容进行精简化处理。

一是提高教学内容的条理性。“条理性”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学生心理的认知顺序。教师在构建简约化数学课堂时应结合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来组织教学内容,例如从已知的经验过渡到未知的知识、从具体的例子过渡到抽象的定理、从浅易的题目过渡到高难的题目等,以促进教学内容规范化和法则化。其次,教师应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顺序,结合学生群体现有的数学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习惯倾向等调整教学内容,力求做到精简化,提高知识量的有效性[6]。

二是增强教学内容的结构性。碎片化的课堂知识给学生的印象往往是凌乱、繁多且琐碎,不仅耗费课堂时间,而且减低教学实效。为了避免知识碎片化的问题,教师应建立简约的知识体系结构,以核心概念、重点解题方法等作为体系中心,整合零散的知识碎片,实现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和条理化。这不仅能有效简化课堂知识体系,而且能培养学生处理知识信息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是提升教学内容的活动性。在数学课堂上,长时间的持续讲解容易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倦怠感,形成沉闷、枯燥的学习体会。为了提高课堂的简约性和生动性,教师应结合现有条件设计一些简明有趣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实践,并帮助他们在活动中建构清晰明确的知识体系,探索知识应用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

3. 以严谨的时间控制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无效知识过多会导致学生的思维缺乏方向和深度,且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导致课堂热闹充实但缺乏实效。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传授有效知识,以防教学中因无用知识而导致的无效劳动。教师构建简约课堂时应密切结合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实际接受能力等,精心计算和分配课堂时间,从整体上把握课堂教学容量,使课堂知识量、能力量和训练量处于合理范围内。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环境时,会感觉时间是“一日三秋”;而当学生感到焦虑疲惫时,就会对时间感到“度日如年”。因此,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保持学生课堂的轻松和谐状态,使学生在安全放松甚至是享受的状态下学习,其专注时间也会相多延长,用于学习的时间比就高,学习效果就好。保持学生注意力集中,课堂教学时间应该保持在25分钟左右最好,剩下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掌握,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7]。

四、简约化数学教学的实践策略

1. 锤炼简捷思维,实现简约化思考

简捷思维能让学生快速地在海量信息中提取关键内容,并经过分析、比较、概括、归纳后,掌握信息的核心和本质,从而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各类数学问题。教师的简捷思维有利于简化数学课堂的流程,不仅能引导学生快速了解重难点教学内容,还能提高教师对课堂动态资源的把握能力,捕捉师生交流过程中形成的生成性资源,并及时调整教学手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秩序性。简捷思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数学基础及学习习惯,以期正确、迅速地利用相关的数学概念、公式和法则,引导学生快速解决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锤炼简捷思维,尤其是在课前规划教学思路时,应注意抓住数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关键定律等,削减旁枝末节,提高课堂教学主线的清晰度,突显教学主体。教师还应及时总结教学经验,通过自我反思、教法对比等方式,了解自身教学的不足以及其他教师的简捷教学方法,探索最简捷、最高效的教学途径。

2. 筛选典型例题,实现简约化示范

典型例题或事例往往能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运用典型例题或事例进行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筛选出典型例题、习题和事例,以实现“简约化”教学。教师应深度挖掘例题资源,综合重难点知识及学生对公式定律的理解度,筛选具有针对性的关键例题,在课堂中着重分析,而对次要例题进行削减或让学生课后练习。这将形成具有简约性的解题示范,有利于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智力,强化解题能力。典型例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能够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解答,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提升他们对于高中数学问题的探索兴趣,进而能够很好地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塑造直观形象,实现简约化认知

抽象化、符号化是高中数学的特点,对此很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把高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形象直观化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遵循直观性原则,即学生的感性认识往往依靠课堂呈现的直观形象,进而形成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理性认知,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目的。直观化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观念和意向,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能提升学生对新知识的内化程度和应用程度,并提高思维策略能力。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入具有针对性的直观模型、生活事例、典型例题以及历史案例等,塑造直观形象,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的简约化。

参考文献

[1]王春华.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评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2(10).

[2]庞坤.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高效益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3(7).

[3]李玲玲.试谈“图形直观”的表现形式及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3(23).

[4]朱长江,郭艾.以生为本多元融合推进大学数学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5(5).

[5]张胜利,孔凡哲.数学抽象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2(1).

[6]刘岳,康翠.初中数学简约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5(25).

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简约化 篇3

一、“导学案”中“四基”的导学策略

初中数学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将原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目标发展为“四基目标”,四基目标不仅强调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同时强调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在教学中进行数学探究和数学发现当作教学的重要目标。导学案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根据落实四基目标的要求,针对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学案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一)导学案设计要以旧知引出新知,落实基础知识

初中数学知识是一个体系,教学知识不是凭空出现的,新知与旧知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在落实基础知识时,教师要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知识,有效地处理教材,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上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探究,获得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有效体验,跳一跳发现新知,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上《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课内容时,在导出新知一块,我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了下面的几个问题:(1)列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并进行求解。(2)同桌互动分析,什么是“一元”,“元”是指什么?什么是“二次”,“次”又是指什么?(3)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并根据自己所给这个方程,归纳“一元”与“二次”的含义,并指出相应的未知数的系数和常数项,并思考二次项的系数要满足什么条件。在本课内容中,要求掌握的认知目标是能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能指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我在学案中根据前后知识间的联系,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既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让学生通过旧知的回顾,实现知识的迁移。这样的学案,对于学生学习新知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也实现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二)导学案设计要以教材为本,落实基本技能的培养

数学基本技能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能力,是教学中要达成的一项基本目标。导学案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的基本知识设计问题,作为学生思考和探究的载体,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导学案,能有效克服传统课堂中学生看看懂、做做又不会的状况。

为了使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我在导学案中,列出一个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后,让学生根据教材例题以及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探究方程式的解法:(1)要解上述方程,你可以有几种解题方法,请你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题。(2)请比较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解题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和公式法,各有什么特点?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基本的方法是什么方法?通过让学生对不同解题方法的探究,不仅能锻炼学生各种解题方法,提高解题的技能,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想和创新意识。

(三)以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落实基本思想的培养

通过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构建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知识的迁移,扩大知识的容量和加深对知识的认识。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获得途径应该是“操作——领悟——应用”,教师要通过导学案,设计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在学生进行问题探究的操作过程中,领悟数学的基本思想,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课中,设计题目:6x2-x-12=0,要求学生能够认识一元二次方程,指出其中的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并能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在这一解题过程中,就包含着转化的方法,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能够解决的问题,把未知转化为已知。这样的数学思想,不是通过教师口述能让学生掌握的,在导学案中,教师通过有意识地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探究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领悟蕴含在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自觉地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四)通过导学案增加学生的活动,实现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不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导学案的设计要提高可操作性,以增加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践活动,积累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

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课的导学案中,为了让学生领会方程的几种常用解题方法,我根据教材设计例题,并以例题示范解题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然后再辅以几道相似的练习,可以是对例题的简单模仿,也可以使用对例题的变式进行训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巩固例题中的解法。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从对例题的模仿以及辅助练习中,将教材的解题方法积累为自己的知识经验,并在练习中进行反思,实现思维的发展。

二、“导学案”的简约化设计

导学案在落实“四基”教学目标时,还要注意简约化的要求。所谓简约化,并不意味着是降低难度的简单,以导学案作为初中数学课堂有效学习的载体,在设计上要注意突出教学的重点,围绕四基目标的落实,创设有利于学生落实知识,提高能力的活动,为学生学习新知、构建新知搭建有效的平台。

(一)导学案的形式要简洁化

教师在给学生设计的导学案上,不要太过花俏,把学生搞得云里雾里的。要使用简洁的形式,精炼的语言,整齐的版面和节约的纸张,使学生便于理解。简洁化的导学案要立足于教学的重点,为落实新知构建有效的探究活动,体现活动的目的性。导学案在练习的设计上要防止低效、乏味的练习,以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这样,通过简洁的导学案形式实现学习的高效化。

(二)导学案的内容要精炼化

导学案不能搞题海战术,堆砌练习题,盲目增加学生的负担,使学生疲于应付。教师要从服务于教学内容出发,分析学生的特点,提高练习设计的质量,要体现以少胜多,一题多练,触类旁通的原则。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这课内容时,我就以一张16K的打印纸,其中包括知识准备、新知探究、例题演示、知识梳理和能力提升几个环节,围绕教学重点,设计简单清晰的导学案,在能力应用提升环节,设计两个层次性的问题:(1)已知矩形水箱的一个侧面中,长比宽多1米,这个面的面积是12平方米,求这个水箱的长与宽。(2)若x=1是方程ax2+bx+c=0的一个根,求代数式2012(a+b+c)的值。通过这样的两个问题,让学生既巩固所学新知,又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一题多练,提高练习的效率。

(三)导学案的问题不能过多

问题是引起学生思考的“导火线”,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开始。导学案就是要通过问题的设置,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然而,过多的问题即不利于集中精力突出重点,在教学中迷失方向,又容易让学生患上问题恐惧症,降低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一课的设计学案中,我设计了由旧知探究新知的3个前后联系的问题,让学生从旧知中迁移出新知;又比如在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这一环节中,根据例题,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解题,体会解题的方法,实现一题多解,一练多能。再比如,在巩固练习阶段,设计如上所述的两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导学案的方式,能够给学生以更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学生中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落实新课程的“四基”目标,提高针对性,设计简约化的导学案,为学生学习新知、发展能力构建平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打造高效、灵动的数学课堂。

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简约化 篇4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高中化学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在高中化学中实现简约化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潜力,让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具有高效性,学生会自觉地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在高中化学简约化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采取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首先从高中化学简约化教学的教学原则为出发点,并对简约化教学流程、教学的实践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简约化教学具体实施方法,希望高中化学简约化教学方法对学生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 简约化教学 理论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64-02

目前,化学教学中学校以及教师为学生考虑过多,对化学教学精细化较为严重,这会让学生渐渐失去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能力,使很多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在制定化学教案时,教师对方案制定的非常完美,甚至连课堂上衔接阶段也被设计在内,这便会造成一系列课堂问题。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高中化学新课程也进行了改革,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慢慢引入新型教学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出现同学合作、共同谈论等良好现象。高中化学的简约化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一、高中化学简约化教学的教学原则

在高中化学简约化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简约的言语描述教材上复杂的知识,让学生有效学习化学,教师还要明确教学目标,进行简约化的教学原则。遵循简约化教学原则,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激发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潜能。同时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认知以及思维习惯等进行整合后,再进行对学生的简约化教学,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在高中化学简约化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教学原则:

(一)遵循“删繁就简”和“同类合并”原则

在对化学教材内容的学习中,教师要对化学教材仔细研究,以学生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为基础,并考虑学生思想、思维,选择出适合学生学习的化学内容,摘选出重点知识,删除没必要的知识,并将教材内容重复的部分删掉,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合并整合,使学生能够将知识上下连贯,构建化学知识体系,简单而又轻松的进行对化学的学习,实现教师在化学中对学生实行高效教学[1]。

(二)“适当留白”原则

在高中化学简约化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适当留白”,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与自我探索。在传统课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偏重于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把课程内容不间断的进行讲述,并不会考虑为学生留些时间进行学生的自我想象和自我发挥,对学生个人情感也存在疏忽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运用简约化教学,不仅能够明确教学重点,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思维结构。

(三)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指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认识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看法。在高中化学简约化教学的实施中,教师要把教材内容与学生情感认知结合起来,加以整合,从而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结合自身认知会自觉地对化学知识进行转化,从而变成自己的知识,有效提高化学的学习能力[2]。

二、简约化教学流程

(一)在简约化教学中进行点拨启发

在合适的时机下进行点拨是对教师能力的考验,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铺垫来完成[3]。想要在化学课堂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就需要教师做出相应的引导,使学生们对此产生兴趣,也就是我们提到的点拨启发。

1.在学生对化学认知冲突时进行点拨

当学生对原有的陈旧观念与新现象之间出现冲突时,会感到疑惑不解,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简单的点拨。无论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点拨,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达到对化学知识的有效学习。

2.在学生对化学思维定势时进行点拨

学生在对化学的学习中,很容易产生对化学知识的思维定势现象,很难理解新知识,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在这时进行对学生的点拨,让学生重新正确认识新知识。例如,在对高中化学进行强酸的稀释时,其中有这样的问题:当一个容器中,PH=5的HCL溶液稀释1000倍后,容器中的溶液PH是多少?由于思维的定势的原因学生会认为PH=8,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进行点拨“若是厨房中的食醋稀释1000倍后会变成碱性溶液吗?”学生便会对知识了悟,然后教师就可以扩展化学知识补充说:“HCL溶液也是如此,不管稀释多少倍,PH只能接近7,不能大于7。”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化学学习印象,实现学生对化学思维定势时教师及时的进行点拨的目的。

(二)简明的情境创设

教师在设计情景时可以用开门见山的形式把知识渗透到学生思维中,也可以进行引入式的提问,但不能过于浮夸,否则会弄巧成拙。简明的情景创设都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印象,达到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优质的化学课要有自然、简明的教学情景,并且在情景过程中,目的明确,不造作。

三、高中化学简约化教学的实践

高中化学简约化教学中,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和目的性,对教师的知识功底有一定的要求。简约化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掌握学生基本情况下再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实现简约化教学效果。

(一)教学重难点

在化学教学中,实践简约化教学时,教师要对教材的重难点进行简约化的总结,大多数重难点在考试中出现的几率较高。因此,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重复的知识删除掉,重新整合,让学生轻松的掌握化学教材中的重难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提升学生化学成绩。

(二)教学目标

教师要在对学生在化学的学习上订立教学目标,根据订立的教学目标再实行学生的有效化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教师备案水平,提高课堂上的教学质量,还能够对学生的深入发展提供了保证,让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具有明确性,从而有效地进行对化学的学习,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简单的导入知识点。例如,在高中化学中学到C3H8O时,可以让学生写出它的同分异构体简式,然后继续询问学生这些同分异构体中的哪个结构和乙醇相似,当学生得出它们都含-OH结构时,教师就可以对官能团进行讲述,还有碳碳双键与碳碳三键也是官能团的一种,他们代表烯烃和炔烃,而有机化合物分类的方法就是对官能团来进行区分,并对学生讲解官能团所属类别,以及讲解同系物概念,最后由教师总结出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4]。只有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够实现高中化学的简约化教学,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具有高效性。

四、简约化教学具体实施

(一)课堂教学简约化

在传统教学中,比较重视教案设计是否精准以及教学内容层层推进,学生在老师安排好的思想价值上进行启发思维,束缚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例如,做烧不坏的手帕实验演示时,教师在进行实验时,大多数教师会使用教材中引用的手帕作为化学工具,这种做法学生不仅看不到手帕变干了一些的变化,还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简约化学教学的提出,使教师可以运用简约化教学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把手帕换成滤纸,并且人手一张,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手帕的变化,从而经过亲身实践得出:酒精着火点较低,使滤纸中酒精先燃烧,然后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滤纸中水分蒸发,因此,实验中才会出现滤纸无损却干了许多。这个课堂实验的成功让学生对实验记忆深刻,对课堂重点掌握较为熟练,有效培养了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对化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必要的,但在改革中也会出现追求情景、只追求外在感觉等将课堂复杂化的现象,对实行简单化教学有了一定的影响。将课堂教学简约化,使化学回归本质,教师必须要进行重视。

(二)实验教学简约化

目前,大多数学校出现实验室不够用的现象,而化学课中有很多需要试验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活用课本,以学生为主体,不拘泥于教材,将要去实验室才能完成的试验内容简约成室内的探究性试验,有效的解决实验室不够用的问题[5]。教材上多为已经设计好实验方案,实验室也有实验中需要的化学仪器与药品,学生只要按照教材步骤进行实验,然后对实验报告进行填写,整个过程就结束了,但这却忽视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有效探究过程,即使做完实验,学生对实验课内容印象也不是很深。

(三)解题教学简约化

在解题教学中,由于很多教师不重视命题机制,在告诉学生答案时,忽视学生对解题的思考角度,这种教学方法是低效的。因此,解题时教师要考虑学生思考问题方法,从而对解题内容有时效性以及简洁可行。高明的教师可以将复杂的解题思路变成简单的知识点,让学生学习的更轻松,简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设计简约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流出了辛勤的汗水,保持着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智慧,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组织者、领导者,应当适当的进行简约化教学,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简约化的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高中化学教材内容上,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出适合学生的简约化教学模式,并帮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有效掌握,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生命化教育 篇5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生命化教育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树立“生命化课堂”的观念。生命课堂是基于教育的生命意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创设出新的生活经验,使生命融入新质,从而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因此,我们要提高生命化教学意识,创设良好的和谐氛围,改进教学方法及评价机制,使生命化教育寓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1.创设和谐学习氛围

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要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发展,就必须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师生间的平等关系。生命只有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才能成长。在和谐的课堂里,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承担的是“人格引领”和“学业指导”。 教师用自身的生命体验去接受、同化教材,获得属于自己的灵魂认识,即有自己的教学思想,自己的生命真切体会,用自己的生命表达方式,去与学生交流、碰撞,使双方都得到感悟,从而提高生命的质量。教师还要用“师之爱”激发“生之情”,用真挚的感情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阻碍,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2.教学评价生命化

2.1对学习态度的评价评价学生是否遵守上下课的时间,是否尊重教师的劳动,做到认真听讲,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认真做学习笔记,勤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言;学生是否具有探索数学问题的灵活性,愿意尝试各种解决问题方法;对从事数学活动具有好奇心、探索欲,并富有一定创造性,有强烈成功欲望等等。

2.2对任务完成的评价

分为课前预习和完成课业两个方面。课前预习评价学生能否认真完成预习笔记,带全学习用具,包括书、本等;课前要把当堂教学用具齐放在桌面上;完成课业评价学生是否按时、准确完成课后大练习考试及是否认真完成作业,按时上交作业,等等。

2.3对数学思考的评价

对数学思考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时,能否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否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要关注学生在数感与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意识、推理能力、应用数学的意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面对现实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用数学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统计的观念。

3.课堂教学生命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生命化学习方式,学生才能在教学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样每个学生才能得到发展。

3.1让学生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通过动手实践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探索新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课堂中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体验融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知识。学生只有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并把外显的操作过程抽象成数学表达,才能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和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例如:探究“摸到白球的概率”一节的片段:(1)盒子里装有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白球。师:从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白球,从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红球,这两个时间是什么事件?可能性是多少?并用数轴表示。(2)再将5个形状大小和白球完全相同的红球放入盒子中。师: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白球,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求是是红球,这两个时间是什么事件?可能性是多少?并用书桌表示。(3)盒子中有4个白球和1个红球.师: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是红球发生的可能性比上次活动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了还是小了?任摸一红球呢?在用数轴表示出来。师:能否用一个确切的数据表示在此摸球活动中所有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此时一名学生说:“这太简单了能否再难一点?”。学生渴望求知,老师然后提出:(4)在再5个球中(4个白球1个红球)4人共做20次摸球游戏,记录摸到白球的次数和概率——在一个个反馈过来的动态信息中,不难看出学生已经体验到的频率和概率的关系并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到: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基础上,试验的每个结果都会显出其频率的稳定性,可以用频率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这就是数学地思考。

3.2从教材中挖掘生命教育内容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利用好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向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例如:在讲授《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时,提出:(1)从图像中你能看出刹车距离与行车速度有什么关系吗?(2)假如你是司机师傅在限速路段你会怎样做?说说这样做的理由。(3)在你骑车上下学的路上尤其是雨雪天气你会怎样做?结合本节内容谈谈你的体会。这样教育远比单纯说教效果要好的多。

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简约化 篇6

摘 要:随着新课标推行的逐渐深入,趣味化教学的理念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推崇。在如今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教师的辅助作用日益凸出。本文主要以趣味化教学为主,结合北师大版的初中数学教材,简要分析初中数学图形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 数学 图形 趣味化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往往局限于一种“传道式”的教学模式,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教师讲,学生听。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却并不能起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在遇到一些教学内容上的难点时,常常会陷入到学生难以理解的窘境。

在现今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趣味化教学已经成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更重视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复杂的教学内容以更加趣味、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直观化、趣味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们课堂预设的主题。而图形趣味化教学,正是符合这种理念和要求的教学方式。

一、导入生活素材的趣味图形

要开展图形趣味化教学,就不能忽视生活素材的导入。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可谓是,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要开展趣味化教学,就必须抓住数学的生活化特点,将生活中的素材导入课堂。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往往过于沉闷、死板,脱离实际,学生难以形成学习上的兴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引入生活中的素材,不仅可以一改学生对于数学的错误印象,还能让学生在熟知的生活氛围中体验到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从而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某位教师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时,就引入了图形趣味化教学的理念,导入了大量的生活素材趣味图形。这位教师先是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了大量的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如电视机、冰箱之类的家用器具。通过大量的趣味化的生活素材图形的播放,学生很容易就对教师要教学的内容产生了亲近感,并同时燃起了兴趣。随后,这位教师又走到学生中间,从学生的课桌上取以实物进行说明:“同学们,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是无处不在的。从你们所使用的文具盒、书本,到我们所使用的粉笔、黑板擦,都是具有一定规律的立体图形。”生活化味道浓重的教学内容容易获得学生的好感,再加上教师条理清晰、合理到位的解释说明,就能在提高教学趣味性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开展课堂实践组合趣味图形

开展初中数学图形趣味化教学,还不能忽视课堂实践的作用。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不管是以怎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师都必须重视实践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作用。在现今素质教育的大理念下,教师不仅要以科学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右脑,刺激他们的想象思维,同时还要保证足量的实践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左脑,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让学生全面平衡发展。因此,图形趣味化教学不仅仅是要以趣味化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应当重视引导学生开展适当的课堂实践活动,并通过将图形趣味化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学生的实践当中来加深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吸收,最终帮助学生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

某位教师在教学《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这一课时,就以趣味化的图形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教学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位教师先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形象清晰,色彩鲜明的趣味性图形,在第一步就带动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其后,这位教师又放映了各种图形的三面图。在放映的过程中,这位教师不停设问,引起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学生在这位教师的引导下,思绪纷纷变得活跃起来。而后,这位教师又刻意设计了一道难题:他先是播放了一个图形的三面图,让学生不容易认出来,然后再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对图形进行分析,再动手将这个图形做出来或者画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被激发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还同时在课堂上获得了实践动手的机会,其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而这又反而推进了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整堂课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利用趣味图形创设趣味情境

情境教学法一直是广受欢迎的课堂教学方法。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时,结合趣味图形创设教学情境,将更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情趣,带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掌握运用数学的技巧,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就必然要创设许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进来。然而,情境的创设也讲究一定的方法。将图形趣味化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情境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情境法对于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作用,还能简化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从而让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到深入简出。

某位教师在教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我变高了》这一章节内容时,就引用了图形趣味化教学的理念,提高了教学效果。这位教师先是问到一位同学的身高,然后他又接着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一系列图像,并说明:“XX同学的身高是150cm(这时大屏幕上显现出一个橙色小人形状的图像),这大概等同于XX个奥利奥饼干叠加起来的高度(这时大屏幕上掉下来一连串黑色的奥利奥状的饼干)。”学生们看到这样的图像,纷纷感到新奇有趣,意识也进入到了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之后这位教师又“加”上了两块“奥利奥”,并说:“这时奥利奥又多了两块,这就说明我们的XX同学长高了。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他到底了长高了多少吗?”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一个个都燃起了兴趣,纷纷跃跃欲试。当教师给足了条件后,学生便主动性地运用起了所学的知识算出了答案。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感受到了趣味性,又获得了学业上的进步。总 结:

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就必然要认识到趣味化教学的优越性。开展图形趣味化教学,教师就要注重导入生活化的素材,开展足够的课堂实践活动,利用趣味化图形创设教学情境。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获得学业上的进步。参考文献:

[1]应志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让思维多走一步[J].考试周刊,2011(21)[2]刘辉.抓住基本图形教学,提升数学思维水平[J].中学数学,2011(11)

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简约化 篇7

一、初中语文“简约化”教学涵义及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实现整个教学的优质轻负和高效低能,这就是“简约化”教学,其最根本的表现在于要求课堂教学真实自然,凸显本色,简约却不简单,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于发展,是简单教学和有效教学的总括与发展,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学效率为特点。

初中语文的“简约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得学生科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知,增长见识和完善自身,也有利于师生间的教学互动,让学生在愉悦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进而逐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简约化”教学提倡的发展多样式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为其全方位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空间。

二、初中语文“简约化”教学的实践探讨

(一)课程内容的简要化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挖掘教材的价值,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精选,挖掘出教材中最具价值的地方,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感,发散学生的思维,并起到传承民族文化,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作用。如《中国赵州桥》一文是最具代表性的说明文,教师应对其中的说明文特点、说明方法的应用以及语言的准确性等与学生探讨,加深学生对说明文的了解。此外,还应明确教学目标不宜过高,也不宜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目标,力求学生“一课一得”。

(二)课程设计的精简化

首先,教师要细读文本,提炼问题,新课改下教学问题的设计已不再是那种“问学生问题”的事儿,而是要抓住文本中的关键句等,将其提炼拓展,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我的第一本书》这篇课文,教师可抓住文尾段的“我的第一本书……更枉写了几十年的诗”进行问题的设计:作者为什么说实在应写写?因为这一段的内容涉及文章主题及内容,在行文中作用重大,这样设计出的问题,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且有梯度,使得学生更愿去探索。

其次,要巧借形式,串联问题。如《三峡》这篇课文,教师可采用景点导游的方式,通过在教学中对景点取名字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学习,从“一线天”到“龙潭峡”等,落实字词句,穿插阅读,带领学生完善对此内容的学习。

再次,要比较筛选,整合问题。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应当对文章进行筛选整合,并具体确定出教学中需要探讨的一到两个问题开展教学,相比于课堂上的随意连问、追问等方式,这样更具重点,可实现对课文的整体性把握。如鲁迅的《故乡》一文,大部分教师教学时对其中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写作手法等进行深挖,设置了许多跳跃式问题,既没有教学效率,又让学生不得要点,针对此,应当对全文进行整合,仅需提出:小说实际上写了哪两个故乡?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问题立意高远,可引发学生全方位的思考,使课堂简约而不失饱满。

(三)教评手段的简便化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认识到,繁杂的教评手段对学生视、听觉的干扰,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想象思维及语言品味能力的发展。基于此,首先应简化教学手段,教学中,对多媒体的应用,应坚持两个出发点:一是从教学对象出发,二是从教学大纲的要求出发,二者缺一不可。要使得选用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多读多写,是对文字的感悟,读才是主线,多媒体等工具仅为辅助。

另外,初中语文简约化教学中还要讲求评价手段的简捷化。应当注重评价的可操作性,讲求及时反馈,进而凸显评价价值,只有这样,才可使学生明确努力方向,促进其全面发展。

初中化学简约化教学新探 篇8

中图分类号:K826.1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193-02

摘 要 本文着重论述“简约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新运用。分别从教学设计、多媒体运用、习题选择运用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简约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新的探索和运用。

关键词 简约化;初中化学;教学;新探

“简约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简洁地进行教学设计,选择的教学载体尽可能地体现多方面的功能,从而用较短的授课时间有效地完成授课任务。“简约教学”具有简约性、高效性和重点性,让学生能更好地吸收消化知识,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1 教学设计的简约化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教学设计应力求三维目标的达成,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简约教学的理念的提出,正是为了使三维目标高效地实现,符合新课改对学生素质提高的要求,如何使教学设计进行简约化,让教学设计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工作,是体现教学设计简约艺术的关键。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决定着教学设计的前进方向,对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和态度将会对教学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控制论原理,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可以此为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种反馈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控制,使教学朝着目标方向前进。教师在备课时首要关注的是教学目标,有些教师在教学设计或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超出学习目标,以为知识扩展越多,学生的知识水平越能得到提高。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并且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在把握教学目标上,“简约教学”要求体现重点性,应该把符合新课程要求的重点知识突出。

2 多媒体使用的简约化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具有积极的影响。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各种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化学课程作为中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科学、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趋利避害,是我们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多媒体使用的简约化能够把多媒体的辅助功能更加突出,而让知识的主体地位显得更加明显。

2.1 多媒体的使用要简约。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使用多媒体有诸多好处,但并不适用于所有教学内容。有的教师上课离不开电脑课件。孰不知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的使用要简约,要考虑多媒体的使用能否让知识立体化、直观化、高效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吸收知识。多媒体的过度使用,可能会给教学带来危害。

例如课件的不合理使用,使教师时刻停留在电脑前,眼睛盯着课件讲解,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和应变能力,也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使授课缺乏生动,课堂显得乏味。

又如,由于多媒体课件结合了文字、声音、色彩丰富,模拟各类化学反应更是妙趣横生,有些教师就完全放弃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实验百分之百的模拟化。严重损害了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开发。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不是越多越好,要多考虑在什么条件下用,如何使用,不要滥用。要使多媒体课件能高效地传递知识信息,应该在合适的课时、合适的教学时机使用;要用得恰到好处,要把握好“度”的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教”的主导地位才可得到加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

2.2 课件的制作要简约。课件制作作者往往喜好于对素材使用的“多多益善”:为了使课件更加美观,教师在课件的制作过程往往加入了很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片和动画。结果让学生眼花缭乱,虽然津津有味地欣赏多媒体课件,却大大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该记住的知識反而没记住。所以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做到简约,适当地美化课件是可以的,但不可花样过多,要保证美化的课件能让主体知识生动立体,更有效地传递所授知识。另外,课件的庞大也不利于学生的接受。课件制作的简约化,要求有教学科学化的意识。

2.3 幻灯片的内容要简约。把一些文字内容打在课件上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但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过多的文字内容,虽然文字表述很规范清晰,但很容易让学生看不完,记不下,弄得头昏眼花,更别提要理解,还要兼顾聆听教师的讲解。过多的内容在屏幕上出现,忽视了学生吸收知识能力的重要性。将课堂变成看电影一样的学习,严重违背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所以幻灯片上的文字内容要简约,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水平“量身定做”适合的知识内容,使知识有效地被学生掌握,留出时间给学生记录、思考理解幻灯片内容,使多媒体使用高效化。

3 习题选择应用的简约化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不同类型的习题对巩固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有不同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观我国历次化学教材改革,化学教科书在内容的选择和体系结构上逐步有所改进,但习题的配备成为课程改革中一个薄弱的环节。现在,书店里的教辅资料数不胜数,教师们手中的复习资料及练习题也多如牛毛。习题的基本模式与先前的教材无实质性差别。教师不能被这些资料所束缚,应该有所取舍,避免使学生陷入题海。简约教学,要求我们对习题的选择要“准”而“精”。

“准”指的是准确地选择。教师们要选择能紧扣考试大纲,有典型性、有针对性,能提升学生能力的好题。精选近几年化学高考题也是很好的训练方法,题目切忌超纲,繁琐,不切实际。经典好题对于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很好的价值,把这些高考题使用好,既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又能巩固基础知识,同时还可减轻学生的负担,避免陷入题海。

“精”指的是要精讲。对练习的讲评,不在于讲得多,而是要讲得精,对重点例题进行深入评析,既能巩固学生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例题的评讲方式、评讲质量直接影响到复习的效率。讲题,不仅仅是讲一题会一题,而是归纳、演绎并重,注意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这样,学生只要弄懂一道典型的例题,就能举一反三,学会一类题型的解法。

数学课堂简约之美(精选) 篇9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一路走来,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教师也明显感受到数学课堂尤其是公开课可谓花样百出、精雕细刻。课堂变得繁杂,承受着不能承受之重,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疲惫。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从以前不断添加各种因素的做“加法”转变为删繁就简地做“减法”,简约的数学课堂必然是数学教学的终极归宿之一。

关键词:简捷;简约之美;数学课堂

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一句话――“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为什么我们的课堂变得繁杂、臃肿、凌乱,承受着不能承受之重,结果却因40分钟的教学时间所限,要么仓促收兵,要么严重拖堂,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疲惫?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从以前不断添加各种因素的做“加法”转变为删繁就简地做“减法”,简约的数学课堂必然是我们数学教学的终极归宿之一。

简约数学教学是指数学教学中要遵循“简约”的原则,体现“简约”的要求,凸显“简约”的风格,追寻“简约而不简单”的境界,追求一种简约之美。简约的课堂对教师的要求非但没有降低甚至还更高了,教师要以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思想为指导,对繁琐的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提升,不要过分追求教学环节的完美,不要过分强调面面俱到,不要注重多授其鱼,而应侧重授之以渔,从而达到审美化、艺术化、高效化的课堂教学境界。借用一位哲人所说的“简单到极致,就是美丽”。简约之美,美在简洁,美在意蕴,美在灵动,美在创造。

一、教学语言简洁,创造简约美

恩格斯说:“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记住,变成口语,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数学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简约,通过数学图形与数学符号把很多文字表示的内容很简单地表达出来,给人以简洁之美。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的话不厄长,简洁概括,去掉华丽精致的辞藻,删去可有可无的东西。

如,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情境,到超市购买学习用品的实例而导入:“书包16元,文具盒4元5角,你们会不会写?”让学生动笔写,这样得出两种不同的写法:16元,16.00元;4.5元,4.50元。针对这两种不同的写法教师又接着说:“同样的钱为什么用不同的形式表示?你们想不想知道?”这诱人简捷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孩子们的小眼睛都盯着教师想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数学语言的生动、形象,使教学过程不再严肃和僵硬,成为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学生亲身的感受,较好、较快地获得新的知识。

二、探究过程简单,体验简约美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全面铺排,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它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猜想、推理的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价值。因而教师均会花大量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进而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让学生探究什么、怎样探究,老师要心中有数而不是盲目地探究,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主动观察、体验、发现、思考、比较、感悟,经历探究的过程。

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教师先让学生猜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推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方法,猜想可以把梯形转化成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来推导。还有一位学生说:“以前我们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有很多种方法,我猜想推导梯形面积公式也有很多种方法。”然后教师就鼓励学生来证实自己的猜想,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尝试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有的学生用两个梯形,有的用一个梯形,有的用直角梯形,有的用等腰梯形,通过剪拼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得到8种不同的推导方法。通过这样简单的探究过程,把知识获取与形成思维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使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关联,并在知识的转化中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练习设计简洁,感悟简约美

练习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简单练习中蕴涵的数学思想,引领学生从简单练习中发现感悟新知,探索更简洁有效的解题策略,增加知识的厚度。还要为学生提供细细咀嚼和感悟的机会,跳出文本与教师设置的知识藩篱,这样学生思考、消化的时间就充分了,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题的技能技巧,从而使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促进全面的进步。

四、教学环节简化,品味简约美

荀子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对于环节预设,我们应追求简洁厚实的、具有“四两拨千斤”功效的流程。教学的成功靠的不是搭花架子,而是朴实无华、扎实有效的教学环节。从课程的本质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设计简单厚实的环节,留给学生更多思考、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使其快乐发展,这才是数学教学的真谛。

简约是对“冗繁”数学课堂的一种清洗,是数学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一个教师只有将自己的教学内功修炼到一定的境界时,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不简约到简约的磨炼后,在课堂上能像一位魔术师吸引着学生深深地沉浸其中忘记一切,以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教出简单之内的丰富,平淡之中的高妙,普通之外的深刻。只有这样,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彰显简约之美,才能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才能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参考文献:

上一篇:运输服务部2014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学校教学工作总结与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