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研究在班主任教育中的应用

2025-0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个案研究在班主任教育中的应用(精选10篇)

个案研究在班主任教育中的应用 篇1

青少年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许多人而言,是一段充满紧张与混乱的时期。青少年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会在生理心理遇到种种问题,如交往沟通、学习考试、人生规划等;面对困难、挫折、压力时,有些青少年呈现出无法适应的状态,于是一些问题则凸显出来,诸如焦虑、自卑、恐惧、睡眠困难、学业成就较低等。这需要我们的特别关注与对待。班主任工作中的个案研究,正是在这种前提和背景下进行的,通过对班级有特殊问题学生的介入,着力培养他们正向的思考习惯,使之转化为他们成长的催化剂,从而避免种种心理适应不良问题和扭曲行为的发生。

一、个案研究的概念及特点

个案研究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就教育领域而言,个案研究(casestudy)是指针对一个人的偏差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此过程须透过各种方式及管道搜集资料,加以分析整合,以了解案主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适当辅导策略,协助改善问题,以增进个人适应。

个案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个别而是与其他个体相联系的,是某一个整体中的个别。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个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究,揭示出一般规律。

(2)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个案研究既可以研究个案的现在,也可以研究个案的过去,还可以追踪个案的未来发展。个案研究可以做静态的分析诊断也可以做动态的调查或跟踪。由于个案研究的对象不多,所以研究时就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透彻深入、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3)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为了搜集到更多的个案资料,从多角度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就必须结合教育观察、教育调查、教育实验、教育测量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各种研究手段。

二、班主任教育的内涵及趋势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与日常管理过程中一个特定而复杂的社会角色。中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正处于一生中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教育和引导。班主任的特殊身份使班主任容易成为青少年学校生活中的主要依靠对象,成为影响学生的“重要他人”。

班主任要努力使自已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这是班主任教育工作过程中的主导角色;班主任还是班级群体组织的领导者、学校教育计划的贯彻者和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本质规定,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完整人格的培养是当今世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共同趋势。要想适应新时期的班级教育与管理人性化的需要,班主任的传统角色要在许多方面加以转换。班主任要走向多元型、对话型、感染型与专业型等。

三、在班主任教育中进行个案研究的意义

首先,它适用于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的研究,如对班级中优差两头学生的研究,对个别品德不良学生的研究,对某个学生采取特殊教育的追踪研究,对某个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人格偏差的诊断研究等。其次,个案研究还适用于对那些不能预测、控制,或由于道德原因不能人为重复进行的事例的研究。

个案研究是特别适合教师使用的一种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说,每个教师都应该是一名教育研究者。但由于教师主要时间和精力还是放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上,开展大规模的教育调查和严格控制实验,往往有一定的困难。而个案研究的对象少,研究规模也较小。教师可以抓住一两个典型的学生,结合教学、教育工作实践进行研究。对于每一个教育实践工作者来说,总可以在班上找到研究对象,而且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处理,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活动。

个案研究是因材施教的基础,具有实践意义。个案涉及的人与事较少,教师有条件对个案的方方面面进行细致的研究,便于掌握个案的全面情况。便于掌握个案动态发展。我们只有在对个案全貌研究和了解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对于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出更高、更难的要求。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就要采取措施,进行补缺补差。

四、在班主任教育中进行个案研究存在可能性与必然性

(一)、可能性分析

1、班主任的特殊身份使班主任容易成为青少年学校生活中的主要依靠对象,成为影响学生的“重要他人”。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与日常管理过程中一个特定而复杂的社会角色。中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正处于一生中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教育和引导。

2、班主任开展个案研究具有很多便利条件。作为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个案的问题,通过观察、交谈了解个案的资料。为开展个案研究提供基础。

(二)、在班主任教育中进行个案研究存在必然性

1、开展个案研究是班主任工作的需要。在班主任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见一些“特殊”的学生,他们有着厌学、焦虑、与人交往障碍、情绪管理能力较低等问题。(班主任)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个案研究,改变学生现状,使学生健康成长。这是班级建设一项重要内容。

2、开展个案研究也是时代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本质规定,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完整人格的培养是当今世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共同趋势。要想适应新时期的班级教育与管理人性化的需要,班主任必须要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与专业素养,通过开展个案研究可以提升班主任的专业水平,推动班主任工作走向理论化、专业化。

五、班主任在其教育工作中开展个案研究的过程

1、确定研究对象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班主任可以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情绪与行为。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测试结果、凸显出来的问题确定个案。个案研究的对象通常是:生理心理障碍者、学业低成就者、行为偏差学生、情绪异常学生、资优学生等。

2、收集个案资料

全面地收集个案资料是个案研究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全面系统的个案资料有助于研究者对个案的完整认识。收集资料的方式是多样的,可采用书面调查、口头访问的方式,也可采用观察、测验、评定的方式,还可以通过查阅个案的个人资料的方式获得信息。个案资料的来源大致有:

(1)个案的个人资料。个人资料众多,除了收集个案的基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籍贯等,常常还涉及个案的身心健康状况,如身高、体重、病史、性格、气质等。另外,还要收集个案历年来的学习手册、考试成绩、作业、日记、周记等相关资料。

(2)学校有关记录。个案的学校记录资料比较规范,又有延续性,易作前后对比。资料包括各种情况登记表,成绩记录,能力、兴趣、人格、智商等测验结果,操行评语,奖惩情况,教师和学生的评价等。

(3)家庭和社会背景。家庭和社会背景涉及个案的个人生活史,是个案研究的重要的信息源。这方面的资料往往涉及父母的教育程度、职业、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管教方式、家人与个案的的关系,个案在家庭中的地位,所在社区的文化状况。

3、诊断与假设

在广泛收集个案资料的基础上,常常还需要对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测试,以诊断问题的症结所在,推论原因——主因、次因、远因、近因等,形成初步的假设。

4、个案分析与指导

个案研究收集到的资料往往比较粗糙、琐碎,难以直接解释问题,因此需要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对有关资料进行理性的加工。个案研究不仅仅要提出研究的问题,还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指导性意见,因此在对个案问题作出明确的诊断和假设后,接下来需要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行为矫正的方法。

5、实施个案指导

通过跟踪、观察、记录等方式验证先前的诊断和假设。在个案研究的诊断与假设、分析与指导过程中难免会有错误的判断和推论,因此需要在实际的个案实施过程中,通过多方面的信息和资料来检验先前主观推断的合理性。

6、形成结论

对个案的表现进行讨论和评估,提出建议,得出结论,撰写个案研究报告。个案研究除了收集个案相关资料外,还需与个案进行沟通,以达到辅导、咨询、解决问题的目的。

五、在班主任教育中开展个案研究的积极作用

1、对于个案本身。对个案问题进行分类、设计个案辅导的策略,探讨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的方法与模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与难题,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面对个案时,班主任不再停留在一个层面去看待,通过个案研究资料收集,班主任能够重视案主的成长经历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了解案主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帮助案主学习和掌握恰当的行为模式与反应模式,获得对世界的正确的认知或完善其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促进案主与环境的适应,帮助案主重建自我形象,激发个人的自尊心和动力,促进问题的解决。

2、对班主任老师。

(1)班主任老师更加客观、全面、深入的去了解个案,提出更为优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了解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挣扎。

(2)通过个案研究,可以帮助班主任及时了解整个班级的情况。及时收集到对自己教育措施的反馈信息。通过对个案的辅导,还可以不断总结和评价一些积极的教育措施的实施经验与效果,从而得出对以后教育工作的有益启示。

(3)班主任认同个案研究的重要作用,使个案研究更加规范化,从而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与专业素养,推动班主任走向专业化。

(4)促进班主任整理教育管理思想,归纳出某一个案或是一类问题的规律。

3、班级环境建设。通过开展个案研究,体现人性化、现代管理,有利于班级风貌的建设。通过整个的班级教育系统对学生的发展予以全方位的关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存在问题及改进

1、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工作繁忙,除了教育管理,还有自身的教学工作,有些班主任不善于积累、总结,没有形成文字的成果。有些班主任认为个案研究只是简单的谈话,于是很多个案只是停留在了谈心的层面,并没有深入研究,从而影响了个案研究的深入性,专业性。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很多个案问题来自于家庭系统,家长教育观念的固化及不合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班主任教育时的个案研究的开展。

2、改进方法

加强宣传指导,使班主任明确进行个案研究的积极作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相关举措,建立个案评估机制,鼓励班主任开展个案研究肯定班主任开展个案研究的付出。

多举办家长论坛讲座,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

个案研究在班主任教育中的应用 篇2

关键词:外语教学,文化习得,个案研究

1. 引言

长期以来, 人们发现在外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学习一门外语, 仅掌握语音, 词汇和语法知识是无法满足同外国人实际交往需要的。缺乏一定的文化知识, 易导致交际失误。对于重在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大专院校, 其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尤为重要。随着文化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说的介绍引进, 许多学者致力于在外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教学。但对于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的讨论方兴未艾, 新观点, 新建议, 新体系层出不穷。笔者以在一所大专院校所做的个案研究为列, 试图寻找有效的文化教学策略。

2.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

不同学科文化定义的提出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并考虑它的可行性。文化定义的分歧集中到外语教学中即是:文化应包括什么?

在由文化热引发的文化教学大讨论之前, 国内外语界基本上沿袭和采纳中外人类学者所作的文化定义, 如E.Tylor提出的“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 (E.Tylor, 1871) ;Big Culture和small culture的区分等。语言习得研究中心跨文化习得课题小组 (Paige, Jorstad, Siaya, Klein, Colb) 认为“文化习得是获得具体和抽象的文化知识、技能以及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交际的态度。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过程, 从中糅合了学习者的认识、行为、感情等因素。”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张占一等独树一帜地将文化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所谓知识文化, 指的是那种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 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所谓交际文化, 指的是那种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 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 (即引起偏差或误解) 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 (胡文仲, 高一虹, 1 9 9 7:7) 。这种文化两分的做法引起一些争论, 胡文仲, 高一虹表示接受此观点, 并进一步指出, “就‘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而言, 我们主张二者并重, 且应将知识文化贯穿于交际文化的传授之中” (同上:9) 。他们在合著的《外语教学与文化》一书中较为详尽地分析了文化定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并主张在文化教学中采用人类学家已作的定义。Kramsch (1993) 在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一书中深入地批判了外语教学中的“两分法”, 提出了“多元合一”的文化观:过去以国为界的单一民族文化的描写已经不符合当今现实。陈申 (2000) 认为Kramsch的后结构主义语言文化观给外语教师展示了一种新的思维, 别开生面。此外, 顾嘉祖, 王斌华 (2002) 从知识、行为和意义这三个方阐述语言教学中的“文化”。

国内外学者对于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定义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根据各自的定义, 文化教学的内容也各有侧重。因此, 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策略也不尽相同了。接下来, 笔者着重论述E F L中的个案研究方法。

3. 个案研究在文化习得中的界定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开始, 个案研究就已运用于跨文化交际培训课程 (W i g h t, 1 9 9 5) 。一般来讲, 它是指“发生在两个以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之间的故事。随着事件的展开, 读者得到各种有用的信息、解释、或事变。结论通常包含人物之间的误解, 或除了人物努力以适当的文化方式表现事件发生地国家价值这一事实以外, 有关事件本身的困惑” (Wang, Brisilin, Wang, Williams and Chao, 2000:7-8) 。个案研究最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对目的文化知识的欠缺, 案例中的人物虽怀着良好的目的, 并尽力保持对第二文化的敏感度, 但交际最终均以困惑或不快而告终。优秀的案例会抓住第二文化中的重要观念, 突出人物之间的矛盾。下面, 笔者通过实验来说明个案研究是否是有效的文化教学方法。

4. 设计和方法

4.1 本研究具体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1) 个案研究能否使学生以目的文化参与者的身份来审视案例?

(2) 学生能否通过个案研究提高对本国文化的敏感度?

(3) 通过该方法的学习, 参与者能否运用跨文化交际概念 (如高语境、低语境等) 而不是依赖文化僵化来解释跨文化现象?

4.2 设计

笔者在一所省属大专院校的外语系进行个案研究文化教学的调查, 选取的个案为Do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 (Linell, 2001) 中的Dinner with Friends。为了排除干扰因素, 授课教师均为有十年教龄的讲师, 授课班级也均为外语系大二的学生, 每班均为47人。上课步骤为:1) 、教师提出与个案相关的问题 (如:家里有客人, 你父母都做些什么?你又做些什么?等等) ;2) 、阅读材料;3) 、讨论个案中的主要矛盾;4) 、角色模仿;5) 、选择最佳文化解释。笔者作为听众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作为对比, 两位讲师分别选取本系的一个平行班, 采取传统的文化教授方法:1) 、讲解跨文化交际概念 (如高语境、低语境等) ;2) 、阅读材料;3) 、选择最佳文化解释。

4.3 数据收集和分析

围绕前面提出的三个问题, 本研究将观察结果以学生的参与度、选择最佳解释的正确率以及对所教授的跨文化交际概念的掌握程度等三个维度做了比较分析。

5. 结果和讨论

5.1 学生的参与度

表一为相比较的两种方法为学生所提供的参与次数 (1表示个案研究方法;2表示传统教学方法) 。结果显示, 两种方法共为学生提供了38次参与机会, 个案研究方法占了78.9%, 传统教学方法占21.1%。课后, 授课教师反映, 通过个案研究方法, 有的原本很沉默的学生得到了锻炼的机会;有的学生对笔者说, 她认为这个方法比简单地讲述文化更加有趣、生动;有的学生很希望能参加到role-play中去。学生参与度的提高有助于他们以参与者的角度看待第二文化, 并客观地对待本土文化。

5.2 选择最佳解释的正确率

表二为两班学生选择最佳文化解释的正确率 (1表示个案研究方法;2表示传统教学方法) 。从表二可以看出, 两个班共有76位同学选择了最佳解释, 其中采用个案研究方法的班级占53.9%, 比传统教学方法略高。

5.3 对跨文化交际概念的掌握程度

为了检验教学效果, 两位教师选取同一篇案例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 反馈结果如表三所示:两个班共有68位同学选择了最佳解释, 使用个案研究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各占55.9%和44.1%, 均比课上的正确率低。

6. 结论

经过分析, 总结出该方法的几个明显特点:1) 、促使学生客观地对待本国文化;2) 、提高对本国文化的认识;3) 、以参与者的角度看待第二文化;4) 、提高对待第二文化的认识。不过, 该方法需要的时间较长, 大概一个个案需要50分钟, 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较高。此外, 被试者生活的地域差异 (经济发达地区与非发达地区等) 、语言基础的差距、生活阅历的不同都可能成为影响调查结果的因素。所以, 本调查只是在特定时间、特定范围中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不足之处只能待以后补上了。

不管什么方法都是慢慢走向成熟的, 我们要看到个案研究作为一个文化教学方法, 广泛地应用在跨文化交际中, 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那么, 它作为大学课堂教授文化的方法, 经过外语教师的努力, 也会成为一个中国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第二文化习得的方法。

参考文献

[1]Tylor.E, PrimitiveCulture:ResearchesintotheDevelopmentof Mythology, Philosophy, Religion, Language, Art, andCustom, London:John Murray:1871

[2]Paige, R.M., Jorstad, H., Siaya, L., Klein, F.&Colby, J.Culture LearninginLanguageEducation:AReviewoftheLiterature.Centerfor AdvancedResearchonLanguageAcquisition (CARLA) Retrievedfrom http://carla.acad.umn.edu/

[3]胡文仲, 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4]Kramsh.CContextandCultureinLanguageTeaching, 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

[5]陈申.Kramsh的后结构主义语言文化观[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1

[6]顾嘉祖, 陆昇.语言与文化[C].上海:上海外语与教学出版社.2002

[7]Wight, AlbertR.“TheCriticalIncidentasaTrainingTool”in InterculturalSourcebook:Cross-CulturalTrainingMethods, vol.I.editedby SandraM.FowlerandMonicaG.Mumford, Yarmouth, ME:Intercultural Press.1995.

[8]WangMaryMargaret, Brislin, R.W., WangWei-zhong, Williams, D., TurningBricksintoJade, Yarmouth, ME:InterculturalPress.2000

个案研究在班主任教育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书法训练;个案分析;结论;作用

弱智,又称精神发育迟滞、智力障碍。患有此病的儿童,其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儿童。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就是运动、语言方面较差,坐、立、行及语言方面发育都比较迟缓,并伴有理解能力、计算能力、动作协调性、自控能力、情绪稳定性、社会适应能力及人格等方面的问题。

由于弱智儿童是因为先天性脑发育不全或脑损伤造成的智力水平低下,目前在医学上尚无有效的医疗康复手段的时候,教育训练尤为重要,医疗的尽头即为教育的开始。书法训练治疗是一种结合调心、调息、调身三类方式对身心(形体与精神)进行锻炼,利用书法或书法相关的活动作为治疗的媒介,以增进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的心理治疗措施。希望能通过书法训练作为治疗手段,一方面提高弱智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技能,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使其心身状态得以改善,增强其各种心理能力,使其各种心理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补偿。

長期以来,社会各界人士以及特殊教育学校和各类机构都在对弱智儿童进行多种康复训练:音乐治疗、运动康复、观察力试验……并配以文化知识教学。在此期间,我到一所特教学校实习,接触到了不同方面的特殊儿童。在校方的指导下开设了兴趣小组,开始对智障儿童进行书法运作训练。以下是我实习期间对一个案例进行简单的总结分析。

一、研究对象

姓名:小明(化名)性别:男年龄:12岁

入学时间:2007年9月 类别:唐氏综合症

二、特殊表现

1.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很难注意到老师或者同学与他讲话。注意力差,目光呆滞。2.语言能力薄弱。语言问题比较大,有语言障碍,发语音困难,只懂几个极简单的命令。3.动作发育迟缓。很少离开座位参与到同学们的集体活动中去。4.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会被别的声音、鲜艳色彩的事物所吸引。5.对周围的任何环境都缺乏兴趣。老师在上课时自顾自在的发呆,不能跟着老师融入到课堂上去。6.喜欢音乐。一听到歌曲,就情不自禁的靠近甚至手舞足蹈。7.无目的活动多。经常一个人游走,使老师或家长很难理解。

三、情况分析

该生属于典型的唐氏综合症,先天智力障碍、学习障碍,程度为中等,除了对数字不敏感外,对文字的认识还能慢慢接受。由于家长的不理不睬和缺少同伴的生活,使得他十分任性和自卑,不懂的如何与人交往以及融入群体,对新环境恐惧。

四、措施

以书法训练(软笔书法)为切入点,在每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加以关注、引导,提高他注意力的持久性,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培养他的恒心与毅力,增强他的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

五、治疗过程

第一阶段:第一次接触毛笔时被研究对象对这种笔感到很好奇,于是我趁热打铁将文房四宝的名称、功用和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介绍了一遍。他对此产生了兴趣,这对接下来的治疗有着里程碑式的进步。

这个阶段主要是引导孩子入门,了解书法的大概,想办法使其对书法产生兴趣。

第二阶段:学习书法已有一段时间,经过对握笔、用墨和楷书横画的训练后,小明在练习过程中出现了懈怠情绪。在写横画的过程中,运笔不到位、匆匆了事,写的“横”完全没有笔法可言。对此,我将训练方法和内容及时做了调整。示范用毛笔画画,画了一个人形,小明却嫌麻烦又将其简化。我顺势把他的“画”修改成一个篆书的“人”字,开始引导他学习篆书。

此阶段孩子已经略微进入状态,并且出现了常有的懈怠期,这个时候老师应该要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方案,使之更加符合被治疗者的实际情况。

第三阶段:当我空余时间在教室练习书法时,他会主动靠近并在一旁默默的观看着,等我写完时会对我露出一个天真的笑容,表达他的想法说“老师写的真好”。

到了这个阶段,被治疗者已经能时常对教他书法的老师微笑了,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说明他已经不再完全封闭自己的内心,而是试着与外界进行沟通。

第四阶段:接近最后阶段的时候,带领学生参观书画展,一幅幅装裱过的书法作品无疑对孩子们有着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孩子们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而小明表现出来的则是非崇拜和钦佩,并在回学校时告诉老师希望长大能当一名书法家。与此同时,回家后的小明也让父母看到了可喜的变化,对他的态度大有改观,这更让他的内心逐渐阳光起来。

治疗进入到了尾声,小明的情况也让人十分惊喜。他已经能主动用简单的话语与老师同学或者父母进行沟通,并能简单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对自己的注意力也能较好的掌握,而父母的肯定也让他信心十足。

六、阶段效果评价

经过一段时间的书法教育,小明对书法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能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学习习惯也慢慢养成,开始能够与同学友好相处,社会交往能力也得到锻炼,自信心增强了,注意力的持续性也有所提高。书法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刻苦、反复的训练。

七、讨论

通过这个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书法行为干预对弱智儿童的注意力(包括注意的稳定性、选择性和灵活性等)的提高都有明显的康复作用。而对他们的心理康复也有了显著的治疗功能。书法行为干预就是书法艺术和书法相关的行为活动的成效来实现干预的目标,使书者能恢复、维持和促进个体生理、心理健康的作用。

八、结论

书法运作训练对弱智儿童的康复确实存在着治疗作用,并分为以下几点:

1.书法训练能帮助弱智儿童改善心理情况。在训练过程中,明显改善了弱智儿童的阴性症状,减轻其精神紧张和焦虑情绪,对唐氏综合症也有一定的康复效果。香港大学的高尚任教授指出:书法除具有文字、艺术的功能以外,也同时具有心理治疗的高附加值。它结合运用调心、调息、调身三类方式对身心进行锻炼,实不可以轻视。

2.书法训练有利于提高弱智儿童的注意力。弱智儿童大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知识范围狭窄。而让他们练习书法运作,通过手的触觉、眼的观察、直接书写,手眼并用,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既容易做到,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书法运作可减少多动儿童的分心行为,在注意力、对自己的能力、成就及对外界接纳的态度方面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3.书法训练能有效的培养弱智儿童的良好性情和道德情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书法给人情感上的冲击力更加直观与明显。一幅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有的描绘各种情景,有的表达不同情感。通过欣赏这些书法作品,可以帮助弱智儿童明白,他们自己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想法,宣泄内心的情感。实践证明,经历一定书法训练的弱智学生,往往性情温和,情绪稳定,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

4.书法训练有利于提高审美意识,培养一技之长。书法以汉字为载体,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通过一定时期的教育和训练,弱智儿童完全可以用自身特有的书写工具,运用自身特有的艺术手段,通过笔法、结构、布白等进行审美理想的追求,创造出一个变幻无穷的艺术境界。

总的来说,在书法教学中,我们通过组织弱智儿童观看有关录相、参观书法展,欣赏拙朴浑厚的隶书、遒丽趣味的篆书、精致的欧体、秀媚的赵体、刚劲的柳体,可以使弱智儿童在轻松、愉悦的条件下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怡情养性,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欣赏美、评价美、塑造美,领悟到书法作为文化艺术瑰宝的魅力。同时,弱智儿童直接参与书法练习又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意识,对于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将来自立于社会都至关重要。

但是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书法教育也是这样,对于弱智儿童而言,教育者需要更多的是耐心和爱心,并且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书法课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既相辅相乘,又相互促进),要合理选择,有所侧重。我们深信,通过书法运作训练治疗,弱智儿童的注意力、动作、情绪及心理健康定会有所改善,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理义,刘新民.智力障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

个案研究在班主任教育中的应用 篇4

我自从接管一(4)班,心情一直很不好,因为那是行为习惯在年级组属于最差的班。全班男孩子就像一盘散沙,懒懒散散,毫无纪律性可言,而且学习习惯也很糟糕。在这个班级里,有几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学生,小刘同学就是其中之一。小刘是一个课堂上吹口哨,随便走动,老师讲东他就讲西的人,例如,地理老师说东南西北,他就数麻将,老师讲东经、西经,他就说月经,还有很多大人也讲不出口的话,他却可以随时随地从口里嘭出来。他的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偷工减料,有时候别人的作业都交了,总差他的没交上来,非要老师一个劲地催着,盯着他做作业才能马虎完成一点。他还经常欺负弱小,大清洁表现出很积极,一定要参加,实际上就想方设法偷懒,在校园里到处乱跑,也不愿到自己的岗位好好清洁。各科任老师都说上这个班的科非常头痛,我都快要拿他没办法,急得我忍不住直皱眉头:我怎样才能改变他?

怎样来改变他呢?成了一个让我头痛的问题。据了解,他在小学就是一个“自由人”,他家长为了让他不再跟小学的“好友”在一起,才想办法给他来我们学校,而来到我们学校后一直闹情绪,责怪家长让他来了我们学校,一定要转学去他小学“好友”所在的中学,数不清给他做了多少天多少次工作才逐渐安定下来。后来我发现他身上所出现的陋习和不良学习习惯主要是由于家庭的培养方式不当,言语乱说,动作乱做,他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他要怎样做,家长就随他怎样做,什么都顺着他,宠着他,怕他年幼做不好事情,总主动为孩子承担一切杂务,结果不但使孩子失去了做事的兴趣,而且会对别人为自己做事习以为常,自己却什么都不会干,什么都不愿干,这样形成的畏难、依赖、惰性还会扩展到其他方面。经过调查知道小刘的父母对这个儿子是非常宝贝的,什么事情都处处护着他,而他的爸爸上班比较轻松,一有时间就打麻将,妈妈开了一个小店铺,也没有多少时间看管他,就这样小刘的胆子越来越大,不但没有人管,家长还处处护着他,就算管也管不了,这样就成了一个想怎样就怎样的孩子。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想孩子是由于长期的家庭影响使他养成了这些不良的习惯。孩子其实是好孩子他能够改正他的不良习惯的。针对他的情况我对他做了如下工作。

1、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爱护。我主动和他亲近,和他做朋友,“亲其师,信其道”。

经常在课间找他谈话,帮助他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认清在学习上有惰性的危害。口出乱语,手脚乱动,惰性扩展不但给家长增加负担,给周围的人带来危害,削弱自己的斗志,而且会最终落得平庸、失败的下场。

2、让学生体验集体的温暖。动员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让他在集体活动中接受教育,感受集体温暖。在学校学习时规定他写作业的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决不迁就他在学习上出现的消极抵抗。

3、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方法。了解该生的情况后,我与孩子的家长分别进行多次交谈,交换看法。让其家长改变处处癖护的教育态度,并能多花精力培养孩子。教师、家长都积极地让学生学习、劳动,鼓励学生动手做自己感兴趣的有益的事情。

4、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该生已经有明显的进步,课堂上的胡言乱语少了很多,明

专家系统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篇5

学院

专业

研 究 方 向

学 生 姓 名

学号

任课教师姓名

任课教师职称

2013年 06 月 20 日

专家系统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作为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专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在介绍专家系统的内涵、基本结构原理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专家系统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作了探讨,分析了专家系统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远程教学的结合应用以及在辅助教育教学方面的其他应用。

关键字:人工智能;专家系统;ITES;ICAI;IDSS

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其中,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关注和研究一直领跑于信息技术的前沿,标志着社会发展的智能化趋势。而人工智能中最接近实际应用、发展最快、效益最显著的当属专家系统。可以说“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从幻想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主角川¨。从1965年世界上第一个专家系统诞生至今,随着知识工程的深入研究,以及专家系统的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专家系统的应用渗透到几乎各个领域,并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当今社会对教育现代化的呼吁和关注,使专家系统在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专家系统与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远程教学的结合,更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体现了教与学的灵活性、互动性和适应性,同时,专家系统在辅助教育教学中的其他应用也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二、有关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是人工智能应用研究中最活跃、最成熟的一个领域。专家系统的实质就是一种具有特定领域内大量知识和经验的计算机智能程序系统。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专家系统是一种智能程序系统,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程序系统,是一种能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判断与决策并对结论的推理过程作出解释的启发式程序系统。其次,专家系统的智能来源于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人类专家求解问题的思维过程求解领域内的各种问题,其水平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人类专家的水平,而且能够在运行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更新知识,和人类专家相比更具持久性、灵活性和一致性。专家系统又可称为“基于知识的系统”。这种基于知识的系统以知识为中心,以逻辑推理为手段解决问题。因此,专家系统的核心内容是知识库和推理机制,其主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库、推理机、综合数据库、解释机构、知识获取机构和用户界面。其一般结构如图1所示:

领域专家、知识工程师

用户

用户界面 知识获取机构 推理机 解释机构知识库综合数据库

(图一)

图1专家系统的一般结构其中,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被事先存储在知识库中,用户通过人机界面与系统交互,运用推理机和综合数据库的协调工作,完成推理过程,得出最终结论。在这里,专家系统还可以通过解释机构对结论、求解过程向用户作出说明解释,如:系统为什么要向用户提出该问题(Why),计算机是如何得出最终结论的(How)。领域专家或知识工程师通过专门的软件工具或编程实现专家系统中知识的获取,不断地充实和完善知识库中的知识。专家系统的发展非常迅速,KDD技术、遗传算法,模糊理论、神经网络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可视化开发环境等为专家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开辟了新的领域,使专家系统的发展不仅出现了功能集成化、技术集成化、智能集成化的新趋势,对多专家系统、分布协同式专家系统、模糊专家系统、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新型专家系统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三、专家系统在教育中的应用

(一)专家系统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及网络远程教学的结合应用 将人工智能中的专家系统应用于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及网络远程教学之中,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专家、教授的教学思维过程,形成开放式交互教学系统,给学生带来更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也更加符合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同时,专家系统与具体学科的的结合,可以使学科教学专家的优良教学方法和成功教学经验得到继承和发扬,有助于克服个人教学方法及教学水平的局限,提高教学质量。

1.智能教学专家系统

智能教学专家系统ITES(IntelligentTeaching Expert System)是利用计算机来模拟教学专家的教学思维过程,使用AI、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以及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所形成的开放式交互教学系统。瞌1它以计算机为媒介,集中教师的经验与智慧,为学生提供一种智能化学习环境,通过人机交互,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模型等主动地提供助学信息(如学习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等),帮助学生有选择地自主学习,真正实现无人化、个别化自适应教学。ITES中以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ICAI(Intelligent Computer AssistedInstruction)为主。ICAI实际上是在CAI中引入人工智能的思想,即使用专家系统的方法和工具建构智能化的CAI。ICAI通过研究人类学习思维的特征和过程,寻求学习认知的模式,具有更加良好的人机界面和诊断、调试修改功能,使学生获得个别化自适应学习。它具有自然语言的生产与理解能力,能够较科学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与学习情况,通过智能系统的搜索与推理,‘得出智能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并在教学中不断地改进教学策略。还可以通过分析学生以往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预测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常犯错误,动态地将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与不同的学生匹配,诊断学生错误并智能地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进而有针对地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学习建议以及改进方法,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满意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对教师教学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和科学的方法。

2.多专家系统支持的网络教学

多专家系统支持的网络教学可以发挥网络、教学专家及多专家系统的综合优势和智能优势,将有关教学实践的多方面专家知识、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数据和信息的利用结合到系统中。所谓多专家系统是在专家系统的基础之上,根据综合问题的不同方面应用多个专家系统,动态地配置相应合适的任务,增进执行的并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应对师生各种问题的灵活性,改善网络教学的整体性能。通过加强各子专家系统之间的通信处理、协同调度、以及与之相应的各知识库、综合知识库和整体求解机制的优化,多专家系统能以正确的方式调配网络教学系统的运行,选择多种推理方法动态地组织求解。多专家系统支持的网络教学在对学习者的适配、认知模型构建、任务分析、个别指导策略、学生错误诊断、协助合作学习、网络教学系统监视和教学复杂性问题的适应性求解等各个方面都显示出其特长,大大提高了网络教学的适应性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3.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IntelligentDecision Support System)是决策支持系统DSS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尤其是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产物。目前,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已成为DSS的发展方向。支持服务是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重要构成要素,高效的支持服务子系统是有效地开 发、管理和实施远程教育项目的保证。针对当前网络远程教育中学习支持服务的缺乏主动性、针对性和策略性的被动状况,IDSS能够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实现支持服务的智能化,因此,IDSS在网络远程教育领域的应用方面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和美好的前景。

(二)专家系统辅助教育教学的其他应用

除了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以及远程教育中的不同应用之外,专家系统对于辅助教学管理、促进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教学资源利用专家系统

高校教学资源利用的优化是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学资源利用专家系统是一个可自动分析与优化的教室资源管理规划专家系统。它基于从事教育和教学管理领域专家的知识及其相应的产生式规则来替代教学管理人员解决学校的教室资源使用安排规划的决策问题,具有快速的资源分析与规划优化、信息存储、快速资料检索以及严谨的推理与决策等功能。将专家系统应用于管理高校的教学资源,能更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物质基础,以适应现代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学习成绩分析专家系统

在高校学生管理中,成绩分析是一项经常性的基本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精力。随着考试科目、考生人数的增多,教师阅卷量的增大,对试卷质量分析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出了考验。因此,将专家系统应用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分析中给以上问题的解决带来了便利。学生成绩分析专家系统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综合相关政策、文件规定分析出学生在校期间历次考试成绩变动的过程,时效性强,在实际应用中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成绩评判的误差。

3.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专家系统

基于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学生指导工作的需要,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专家系统利用心理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模拟心理专家诊断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推理过程,能够从性格特点、价值取向、心理素质、职业兴趣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综合测评,从而有助于学生对自身的优势和潜力的了解以及教师对学生专业方向选择、就业等方面的指导。H1

四、结束语

专家系统的思想和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当中,并且愈加的成熟与实用。不仅能够适应个别化教学的需求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对优化教育教学手段,以及实现教育现代化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然,对于专家系统的研究以及专家系统在教育教学中的推广应用还存在着许多瓶颈和缺陷,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相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程良伟.广义专家系统[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苏新彦,陈三丽.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教育中的应用[J].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1(2):90-92.

[3]肖曼.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应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2,2(2):54—57.

[4]石坚.对网络教学及其多专家系统的探索[J].信息技术教育,2002,11. .

[5]骆洁嫦,陈定昕,李文斐,陈伯玲,陈凌珊.教学资源利用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20(4):217-220.

[6]姚晟,李龙澍.学生成绩分析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榜样教育的个案研究(定稿) 篇6

1.1 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榜样教育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且为人们常用常新的很传统教育方法或模式。从古代《诗经》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之”、孔子的“见贤思齐”,到近现代教育对榜样示范法德强盗,应该说,它一直受人们的重视。在这种教育方法中,榜样范例是思想道德信息的承载体,是社会对其成员提出的道德期望的具体体现。由于榜样本身具有生动鲜明的形象,榜样教育一方面能引导受教育者学习榜样的模范行为,另一方面也会使之通过接受榜样精神的感染、熏陶和激励,使道德行为动机得到激发和强化,思想境界得到净化和提升。因此,榜样教育具有强烈而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

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人们对物质、金钱、利益的崇拜,是的榜样教育教学一度陷入低谷,千百年来屡试不爽的“法宝”不灵了,榜样教育出现了“剃头挑子一头热”“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宣传榜样、树立典型殚精竭虑,不愧余力,但公众对榜样事迹是“听起来激动,看上去感动,行动上无动”,对普天盖的的有关榜样的宣传推广活动,有人甚至产生逆反行李,依然我行我素,榜样教育实效不断下滑。

有人说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走进现在的校园,少部分教师为了自身利益,不惜与昔日要好的同时吵得面红耳赤,为了评先评优,晋升职称到处走后门送礼,使得现在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评价失去了往日的光辉。转眼在看学生的评优评先,往往是照顾那些自己的亲朋好友,或者曾给教师送过礼或对学校有赞助的学生。由此,笔者从是五个方面来分析榜样教学一度在社会、学校低迷现状,然后加以分析研究,获取第一手有关榜样教学失去往日光环效应的原因。同时开展榜样教学的个案研究,来找准结症,研究其解决途径,为榜样教学重归纯洁校园而做出应有的努力。1.2 所解决的问题

1.2.1 运用榜样教学法矫正小学生不良行为的案例研究 1.2.2 榜样教育教学出现低迷现象的原因分析研究 1.2.3 榜样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研究

1.2.4 榜样激励教育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 课题界定及研究的意义

2.1 课题的界定

榜样: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将“榜样”解释为:作为仿效的人或者事例(多指好的),英语中,通常认为“榜样”对应的词汇为“model”,其义为:某人或某事,被认为是其同类中的优秀者,同时是值得效仿的。教育学领域中,通常以德育方法的形式对“榜样”进行界定,如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即有“榜样示范法”条目,从中可见榜样是那些具有刚上思想、模范行为、卓越成就等的人,他们“课使道德准则及行为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人格化,因而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鼓动力”。

榜样教育:是以他人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在做月成就影响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使之形成优良品德和技能的教育理念、精神、模式及方法,是向公众进行认知规律、思想道德、知识技能等教育的有效途径。综上所诉,榜样教育法,就是借助于影视、文化和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形象,以正面任务的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向学生施加德育影响的一种德育方法。事实上,榜样教学的个案研究,就是在学生中选取一些具有高尚情操、模范行为、优秀事迹、品学兼优或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等来影响受教育者的一种研究手段和方法。

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3.1.1 运用榜样教学法矫正小学生不良行为的案例研究

所谓榜样教学法就是教育者给学生提供和树立榜样,然后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榜样的示范行为,并加以模仿和实际操作,从而改变学生原有的不良行为并建立起新的良好行为。为此,我们在本校三到六年级的学生选择具有允吸手指、上课随意讲小话、用手指或者硬物捅戳别人等不良行为的3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同时选取30名遵守纪律、行为表现良好、成绩优异的学生作为学习榜样,然后将他们结成对子,要求30名品行不良的小学生主义观察自己旁边的伙伴榜样,并努力效仿,于此同时要求30名榜样学生起到良好行为的表率作用,而且要学会对身旁不良行为的同学表现出良好行为进行那个表彰性奖励(如肯定、赞赏、鼓励及有价值的筹码或者贴纸卡片等)。经过近一个月的研究,结果表明,30名实验对象的不良行为大大减少,良好行为却明显增加。而且发现具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与伙伴榜样结成对子后,彼此间的人际关系都有了积极的发展,作为榜样的学生本身也表现出了质量更高的良好行为。

3.1.2 榜样教育教学出现低迷现象的原因分析研究

榜样教育曾今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起到凝聚力量、鼓舞士气、塑造精神的巨大作用,从而形成了“见贤思齐”,崇尚榜样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引以自豪的一大优势。然而,伴随市场经济的到来,社会风气日益恶化,致使榜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陷入了低谷,出现了现实中的榜样教育效果与榜样教育者的初衷南辕北辙的局面。通过走访有关专家学者,到相关学校调查发现,导致榜样教育教学出现低迷现象的原则在于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忽视了广大受众(即学生)学习榜样的主题需求,单纯采取行政命令等外力作用强行推行,忽视广大受众(即学生)的心理体验和行为激励,容易使人产生逆反行李,使榜样教育效果归零;二是扭曲了榜样的产生、孵化与展示机制,一些榜样产生式通过人为炒作包装或者按比例非配名额、指标摊派出来的,结果导致年感言该队伍良莠不齐,公性度低;三是夸大了榜样的形象,使榜样伤失了真实性;四是在榜样评选上过于高尚化,学校榜样大多选择成绩优异、家庭贫苦的学生作为学习榜样,且很多优秀、先进都给了那些学生,而那些偶尔调皮捣蛋、家庭比较环境优越、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学生往往成不了先进和榜样,这样致使一部分学生伤失动力;五是忽视了榜样教育者自身的作用和价值,是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3.1.3 榜样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研究

面对当前榜样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低迷现状,我们如果放任自流,不管不问,不开展相应的研究,那将对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环境带来极坏的影响。学校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榜样教学模式,借鉴榜样教学的成功经验,吸取失误教训,探讨榜样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经过近一年的调查、访谈、分析研究,笔者认为榜样教育教学具有三大基本规律。一是榜样现象是永恒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它是由人类成长的自然规律决定的,即榜样的永恒规律。;二是榜样的类型呈现多元化趋势,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及社会分工,致使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会涌现出自己的领军人物,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此榜样教育教学具有类型多元华规律;三是榜样教育者必将成为学习的榜样,成为人们对待榜样主题的榜样,即榜样教育者都要成为榜样的规律。这就要求榜样教育者必须正确处理与榜样主题的关系,满腔热情地宣传榜样,谦虚地学习榜样,要急榜样之所急,想榜样之所想,解榜样之所难。

3.1.4 榜样激励教育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育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榜样激励教育,是新形势下广大体育教师应该掌握的一门教学艺术。如加强这门教育艺术的有氧,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得整个体育课堂生动、活泼、实效,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由此可见,榜样激励教育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此,笔者对此展开研究,希望通过榜样激励教育教学,让学生在肯定评价与成功的反馈中获得快感,增强信心,强化其心理素质,达到在“榜样激励”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榜样激励”的目标。新课改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从中加以引导,给广大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上最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才能和创造性、主动性,使他们都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强大的向心力去试验教师规定的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就应经常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去激励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树立榜样的作用,以此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湖北恩施州图书馆,湖北民族学院图书馆,维普、中国知网及因特网等途径查阅国内外有关榜样教育教学个案研究。

3.2.2 专家访谈法:将初步拟定的调查指标体系,用特尔斐法向省内从事多年榜样教学研究工作的教授,高级教师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征求意见,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及调查指标。

3.2.3 问卷调查法:根据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设计并制定问卷调查表,并采用分层抽样法对当地小学开展榜样教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榜样教学出现短期低迷现状的原因等为开展课题研究,评价课题的研究成效提供定量分析数据。

3.2.4 数理统计法:本研究对所收集到的榜样教学现状的基础材料数据进行归纳和整理,并使用Microsft excel 2003软件包系统完成问卷的统计处理。

3.2.5 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通过“实践+反思+总结”的教学实践研究,探索榜样教学的基本规律、激励作用及其机制构建的方法和策略。3.2.6 个案研究法:通过选取本校3到6年级30名具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最为研究对象,然后选取30名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作为学习榜样,并让他们结成对子,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带动其行为习惯向良好方面转化,不时对其在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获取第一手详实的榜样教学个案研究资料。4 课题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情感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篇7

一、尊重学生,在充分信任、理解的基础上开展班级工作

初中生有独立自主的愿望,却仍保留着依赖成人的习惯;有不断膨胀的物质需要,总受到不可能充分满足的限制;有强烈的成人感,却还是孩子的身份;有着日益多的课外兴趣,却常常缺少正确的引导和发展。他们渴求理解,但他们往往被成人误解;他们好说好动,精力充沛,却又因社会经验欠缺,难免做出蠢事错事;他们渴求友谊,可又不会择友,常被哥们义气所控制;青春萌动常激荡着少年心,可他们又缺乏知识,缺乏道德的约束。他们好奇而又无知。被称为心理断乳期,急需要师长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再则学生离开家庭到学校独立生活还需要适应期。基于此,从学生离开家到学校的第一天起,我始终以尊重学生为主,在充分信任、理解的基础上开展班级工作。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艾默逊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决在于尊重学生。”因此,我对学生的表扬尽可能在学生中间进行,而对学生的任性尽可能在小范围内解决,一般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多听他们的意见,和他们推心置腹地交谈。在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时,对其点滴的变化采用班内表扬,私下督促的方式,激发他们的闪光点,如此再三,便感化了他们。

在处理学生早恋问题上,我更加尊重他们,2002年我教的班里,有个女生竟然谈恋爱了,同学们讽刺她:“学习不努力,恋爱怪努力。”后来其父母来学校找我,说其父在外地工作,其母在家种几亩地,人手少,其表兄初中毕业后常去帮忙,她和表兄因为一来二往的接触,就出现了早恋,致使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我在和她父母谈话后,再和这个女生谈心,我说人生就是不断选择,就是在不同阶段选择自己应做的事情,拒绝自己现阶段不应做的事情。人的青春期,正如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把根深深扎入土壤中吸足营养,把枝叶伸展开来承受阳光雨露,以便开花结果,若是花期早来,凋谢也会提前,万一遇到霜冻,花苞就要脱落。所以春天就做春天的事。初中生职业没有选定,经济没有独立,心理尚未成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为将来生存打基础,不能为倾心对方的承诺就匆匆卷入爱河,这是中学生不够自尊自爱的表现。由于我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她回过头来,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进步。看到她的变化,同学们接受了她。

二、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和班级向心力

中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而当今多彩的世界和多样化的文化,陷阱和诱惑又很多,很容易使他们分辨不清,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就显得尤其重要。

针对个别学生不用心学习,整日无所事事的状况,我和语文教师配合,在讲《生命的意义》一文时,为加深学生理解并背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一段,利用班会组织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观看电影,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他们从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分清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初中生多爱动不爱静,行为习惯差,自制力不强,所以会出现“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现象。令家长和老师十分头痛。针对这一现象,我就讲历史上的周处弃恶从善的事例,讲蔡桓公“讳疾忌医”的故事,告诉他们如何对待错误,使他们明白“防微杜渐”的重要性。为了使学生正确面对困难挫折,我举出范仲俺在遭受打击迫害的情况下仍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情怀的事例和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道理,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生活的艰苦,从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

在激发学生进取心和使命感的同时,创设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要求学生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提出“我是班级一分子,我为班级添光彩”的口号,形成一个以班委为磁场中心,辐射全班同学,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使全班形成“比、学、赶、帮”的可喜局面,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多轮驱动。在过硬的制度和情感交融的气氛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班集体。

三、找准突破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激发兴趣尤为重要。

人的情感行为,思想观念不一定都能直观地显示出来,或者不是一下子都能显露出来,你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因此,想用一个客观标准来测评是比较困难的,可信度是不会高的。然而,也不是无法测评的,有许多家长向老师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现,询问自己孩子今后发展的趋势及其它有关方面的测评,这就需要教师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本领。在校园环境内施行情感思想目标教育,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师主要依靠观察学生的表情、语言、行为、动作、态度等来分析评价,制定一套对其个体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案,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情感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寓情于教,潜移默化,循循善诱”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成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或称心理上的断乳期,是中学生个性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对他们适时进行情感教育的大好时机,同样是一些看起来平淡的教育活动,如听一曲岳飞的《满江红》,朗诵一段李大钊的《“今”与“古”》,讲一个小故事,剖析一个现象,在成人眼里也许不过属于小事,而在少男少女的中学生的心里,却会激起久久不散的涟漪,引发他们心灵深处的巨大变动。

个案研究在班主任教育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教师工作 职业学生 情感教育

社会的不断发展,导致职业学生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多。他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就业压力学习压力还有来自家庭的压力。因此,相较于大众,职业学生的情感需求更大。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当的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用正确的方式帮助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经过笔者多年的探讨和实践,以此作为基础分析情感教育在教师工作中的运用。

1班主任应用情感教育的作用

1.1情感教育能够提高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公信力

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善用情感教育,以适当的方式抹平那些创伤——处于叛逆期的学生所受到的创伤。这种方式既能够帮助班主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能让班主任对这些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学生正确的理解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并产生心理共鸣,自觉自愿的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1.2情感教育能够促进班级形成良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班级里的每一个成员有不同的情绪,气质,意志,兴趣和爱好,针对这些,教师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真诚的情感照顾他们,爱他们,才能深受每一个学生的喜爱。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让学生对老师更加信任,愿意主动与教师开诚布公的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风,学生以班级为家,更加热爱班集体,有很强的班级荣誉感,非常珍惜对班集体的特殊感情,自然会主动学习和督促他人学习,从而使整个班级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3情感教育能促进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

对教师来说所有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培养贫困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对未来有良好发展的意识。他们需要的是更为细致的思想教育,后进生良好发展的关键在于他们的心理变化。为此,老师应该用真挚的情感去感化他们,尊重他们,维护他们的自尊,帮助他们从自卑心理中走出来, 让他们既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看到自己的优势。鼓励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发扬优良的品质,补足自己的弱势,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2如何应用情感教育

2.1善用学生个性扬长补缺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目的,职业教育也不例外。虽然职业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更多的问题,尤其是以理为主的那些学生。他们有畏难心理,厌学,逃学沉迷于网络游戏,打架,早恋等。也是因为基础差,专业(尤其是与理沾边的知识)知识面宽,深,难学。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评价时应该鼓励学生挖掘自身优点并发扬,给予学生更多的认可与赞赏,建立学生学习生活的信心。在教师上课或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根据比较分析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耐心,帮助学生找出问题分析解决,用心记住学生的问题和答案,以便将来处理问题时能够快捷的找到处理方法。

2.2正确的认识师生关系,架起爱的桥梁

职业学生既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拥有天真的笑容,同样需要爱的尊重和关怀,以及素质教育。教师要深刻的认识职业教育的意义:发展我国经济,建立和谐的社会,改变职业学生的未来,具有可塑性和培训的价值。只有这样,教师才会真正重视学生,自然而然的流露出真挚的爱理解学生,欣赏学生,那么理所当然的情感教育才能称作真正的被运行。真挚的爱换来了学生天真的笑脸和对老师的爱与尊重,无形中架起一座爱的桥梁。

2.3以就业为辅,建立学生的目标和信心

学生目标不明确,前途渺茫是导致职业学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原因,他们不知道三年的职业学校要如何度过,这个时候老师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兄弟姐妹,指导他们的职业生活规划以及学习规划,主动的与学生谈心,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并帮助他们找到明确的目标,让他们明白在职业学校三年他们可以做很多事,可以为三年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应该应用情感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借校友平台,开展以理想信念为主的研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辅的活动,给学生机会体验和感悟职业学生毕业后也会有好的发展方向,并不比其他人差,以此激励他们自觉自愿的学习,树立坚定的目标与信心。

总而言之,新的时代,教师面对“90后”的职业学生,正确的应用情感教育,可以提高他们自身的工作绩效。参考和指导职业教师的工作,实践证明情感教育确实是可行有效的。

【参考文献】

[1]杨波.浅谈情感教育在中专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中华少年,2012(09):89.

[2]唐启英.浅谈情感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增刊),2004(05):234-236.

教育管理个案研究报告 篇9

个案跟踪时间 20XX年9月------ 20XX 年 12 月

XX中学“后进生转化的成因和对策”课题组材料

个案名称

胡志强

个案基本资料

胡志强,男,现龄14岁,现暂住罗湖区泥岗村,父亲做生意母亲在公司上班。原为二(4)班数学科代表,因有多次打架和顶撞老师行为,被撤掉数学科代表职务.现为二(4)班代班长。

研究背景

因班里的班长及成绩第一名的同学转到其它班就读,后选的班长在班级管理方面能力十分欠缺,因为是普通学校的普通班,找不出品学兼优的班长,为管理好班级,只能在有瑕稚的同学中找出一个有经验的班长。因此也确定他为研究对象。

主要问题描述

1.成绩不理想。拖欠作业,尤其是数学作业很少能够上交,上课讲话。玩游戏机。

2.主要表现为好逞强、好与人争斗、做事鲁莽、不顾后果,逆反心理强烈,对老师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3.在平时也试着采取鼓励的方式予以教育,但因我是刚来的班主任,他并不很在意,效果并不理想。

诊断与分析

1.因母亲教管很严,学生有较大的心理压力,精神整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

2.家庭的经济状况并不十分理想,,但因母亲的要求较高及该生的世界观还不够成熟,使他看问题比较的偏执,形成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3.父母都为生计奔波,真正用来和孩子勾通的时间太少,只是在出问题之后才请假到学校处理问题。孩子的学习意识较差,学习习惯不太好。

指导策略

1. 征询家长及原班主任意见,决定在原班主任激将下准备任命其为班长。

2. 在运动会后利用其多次拿奖的机会对其为班增光的精神进行表扬,并予以物质奖励。初步树立其威信。

3. 学校的处分在班里宣布,但给其让其带过立功的机会,让其负责纪律和清洁及其仪容仪表的代班长之职,并强调全班同学支持他的工作,让他可以早日撤消处分。

XX中学“后进生转化的成因和对策”课题组材料

个案指导情况记录

20XX 年 11 月 4 日

撤掉科代表后,在和学生的一场偶然的闲谈中听说此学生小学时做过班长,且和班里的其他同学关系不错,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我发现班里原班长因成绩和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班里纪律明显不如从前,征询原班主任意见后,决定在原班主任激将下准备任命其为班长,同时利用其在运动会为班级争得两次荣誉的机会进行大力的表彰,初步树立其威信。但该同学因为前期的逆反心态较严重,期中考试成绩下滑很厉害,且在和同学开玩笑的过程中又请自己的好朋友打了同学。被学校发现要予以处分。于是我和学校学生出商量,处分由班主任我在班里宣布,胡志强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做检讨并向被打的同学道歉。之后告诉全班同学,因其有诚意,给其负责纪律和清洁及其仪容仪表的代班长之职,让其带过立功。也希望全班同学能帮助他,让他可以早日撤消处分。

现在,他主动为班级事情出谋划策,并想办法执行,在他的努力管理下,班里的纪律和清洁明显好转,同学们的集体意识明显增强,他自己也从一个破坏者变成了一个成功的建设者,其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同学们也普遍认为他是一个乐于奉献的好班长。

XX中学“后进生转化的成因和对策”课题组材料

个案指导情况记录

年 月 日

XX中学“后进生转化的成因和对策”课题组材料

个案指导情况记录

年 月 日

XX中学“后进生转化的成因和对策”课题组材料

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的个案研究 篇10

新课程改革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学力”、培养学生的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上了日程。这里的“创造性学力”,就是指学生在追求真理的信念基础上,能够敏锐地捕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意识与能力。

学习有两种,一种是重复性学习,另一种是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就是不拘泥,不守旧,打破框框,敢于创新。创造性学习应看作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在新课程中的一项重要责任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会提问题,包括学会编习题、出考题、提出课本上乃至学术上尚未解决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这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创新”。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创新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甚至是新课程实施中每一堂课的灵魂。作为肩负着提高中华民族中体素质重任的素质教育,它的更深层次的涵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未来新一代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中有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创新教育的实施要求贯彻于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各学科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造就出大批创造性人才。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对科学有热烈的追求;对大自然、对人类社会,具有强烈的探索热情;对国家、对民族,有深挚的热爱。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都能引领学生超越“苦读+考试”的平庸,都能在新课程教学中创设“好奇+探究”的境界,素质教育的落实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1、实施学科素质教育必须要有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在平等的对话中,充分倾听、尊重、保护和运用好来自学生现场生成的各种新观点、新见解、新方法,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诺贝尔奖获得者、法国心理学家贝洋纳指出,“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被鼓励、开发并发表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善课堂教学行为,重建课堂中民主的、和谐的、人道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从课堂环境和课堂人际氛围的改变中感受到民主、自由、安全、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和关爱,进而形成自己急急急的学习态度和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科学精神,能搞大胆地、独立地。自信地审视周围环境,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独立思考、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探索未知世界。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注意灵活性和创新性,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各种疑问和设想,引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并展开积极的课堂对话。这样,创造性学力才有可能如泉水一般喷涌出来。课堂形式的调整是引发兴趣和改善教学氛围的重要原因。“记者招待会”将传统教学“台上”“台下”的不对等的关系调整为圆桌会议的平等关系,将师生间“你讲我听”的训导关系变成学生“发言人”与学生“记者”间的问答关系,课堂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改变,放松了学生的心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成为推动教学任务完成的一个动力。

从“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则是学生思维活跃的重要原因。在传统的授课形式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其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是压抑的。而在“记者招待会”的形式下,作为“发言人”要漂亮地回答“记者”的问题,作为“记者”要漂亮的设计“上的了台面”的问题,这都需要对本节课的知识及美伊战争的背景作广泛的学习和了解。从上述学生问答的精彩程度来看,正是这种学习的内在需要,才让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如此充分的调动。

政治课历来被认为一板一眼,规规矩矩。老师讲,学生听,一贯到底,被动接受。尤其是分析国际问题,老师垄断了信息来源,学生之友听的份,不准胡乱议论。而本堂课由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让学生收集资料,让学生问、学生答,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由于形式的变化,老师自然走下了高高的讲台,这平平常常的一步,在学生眼里看来,再也不见往常那种师道尊严的感觉、绝对权威的理论以及惟命是从、消极被动的处境,有的只是一种平等、一种民主、一份亲情。老师的热情、角色的变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师生之间的凝聚力,为创设宽松的对话环境奠定了基础,便于课内相互接纳、相互倾听。再加上生生之间“摩拳擦掌”的竞争架势,更是激发了他们的斗志,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主要表现在他们能够深入地,全民地理解问题,抓住直径,半径,周长与乘法分配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突发灵感,发现了更加隐蔽的计算方法,案列非常典型地说明了这几位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他们具有转化解题方法的能力,能够灵活地从一种解题思路转向另一种解题思路。能从隐蔽的数量关系中找到问题的实质。超出习惯来处理并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独特和新颖性,值得褒奖。其中一位学生还通过观察和思考。简约了解题程序,说明他的思维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面对这样的“标新立异”的学生,面对这样的“越位”现象,教师绝对不要急于表态,而要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

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这种“越位”现象、保护他们的创新意识呢?首先,要创设自由、民主、轻松、和谐、合作与相互尊重的课堂教学氛围;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要经常应用开放性或发散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的习惯;第四,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排斥学生的失败或错误,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得经验;最后,要保护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首先要学会聆听,要能够真诚地倾听学生的意见,充分肯定并分享学生的创造成果。

在新课程教学中落实学科素质教育,就应该真正去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时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会倾听,学会发现,学会激励,学会引导;真正把课堂“让”给学生,给学生以尊严、胆量。热情、成功,不折不扣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平等交往、民主对话的本质属性就是主体性。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师过程中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互动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现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与对话,离开了交往与对话,师生关系就是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源泉,有时候倒成了教育的阻力。交往昭示的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简单相加,而是意味着对话、倾听、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意味着师生之间充盈着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教师而言,平等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浪费时间,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平等交往则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和创造力的解放。

2、实施学科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发展学生“创造性学力”的行为特征和学习特点,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扶持学生的好奇和想象力,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进行“创新”的动力,也是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好奇心和想象力。从创造性学力的行为特征来分析也是如此,具有创性学力的学生不在行为上大多具有以下特点:①好奇心,不断地来提问;②思维和行动的独立性,不随大流,不依赖群体的公认;③想象力丰富,喜欢叙述,喜欢虚构,耽于幻想;④喜欢进行试验;⑤探索各种关系,对事物的错综复杂性感兴趣,喜欢用多重思维方式探讨复杂的事物;⑥主意多,思维流畅;⑦灵活性强;⑧顽强,坚韧。而他们在学习上则表现为:①在学习内容上,不满足于对教学内容的记忆,而喜欢自己对未知世界的探求;②在学习态度上,对感兴趣的事物愿意花大量时间去探究,思考问题的范围和领域不为教师所左右;③在时间安排上,不按规定时间去学习,除了完成课堂作业之外,更多的时间花在阅读课外书或从事其他活动上;④在学习目标上,不仅能获得书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对这些知识进行批判性地吸收;⑤在学习方法上,对文本中和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现象特别敏感,能在与别人的交谈中发现问题;⑥在学习动机上,渴望找到疑难问题的答案,喜欢寻找缺点和进行批判,并相信自己的直觉。

上一篇:在机关党委换届选举大会上的讲话提纲下一篇:秦岭生态保护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