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精选8篇)

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 篇1

促进班主任成长

—自贡市“知行中国—初中班主任”培训工作全面启动

8月18日,自贡市教育局隆重举行了自贡市“知行中国—初中班主任”培训启动仪式,各区县教育局的分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部分学校校长和主任、骨干班主任、一般班主任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就扎实开展“知行中国—初中班主任”培训作了全面而精心的布置。

会上,首先听取了自贡市派往北京参加骨干班主任培训教师的汇报,他们全面介绍了在北京参加培训的收获和体会,表示在即将在全市开展“知行中国—初中班主任”的培训中起好示范作用,并在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作好管理工作。市教育局在会上传达了四川省“知行中国—初中班主任”培训的要求和希望,同时就全市如何做作了全面部署和要求。市教育局“知行中国—初中班主任”培训项目主任徐晓春副局长在讲话中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高度重视“知行中国—初中班主任”培训工作,做到“三加强”、“四落实”。“三加强”即一是加强领导,确立专人抓“知行中国--初中班主任”教师培训工作;二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提高教师的认识,主动参与培训;三是加强管理,确保培训质量,顺利完成培训任务。“四落实”即一是培训经费要落实;二是培训人员、时间要落实;三是培训责任要落实;四

是培训管理要落实。从而有效地完成班主任培训任务,做到“参与”、“有效”、“合格”三个100%。

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 篇2

1.1 是贯彻国家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针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 ([2010]14号) 中指出,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是中等职业学校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 建设一支思想观念先进、创新能力强、素质高的班主任队伍, 是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关键, 是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1.2 是推动我省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 人们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我省卫生职业院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 教师队伍也不断壮大。我省大部分卫生职业院校主要由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他们文化素质较高, 思想观念较先进, 事业心较强, 但大多经验不足, 缺乏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 对学生思想工作缺乏耐心, 班级管理效果不太好。同时, 由于职业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显得尤为重要。举办全省卫生职业院校班主任专业能力技能大赛, 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加强卫生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 促进卫生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筹备过程

2.1 认真组织专家研讨, 集思广益, 制定班主任专业能力技能大赛方案

为有效推进甘肃省卫生职业院校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 充分展示优秀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和风采, 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和水平, 2012年3月甘肃省卫生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室 (以下简称“省医教室”) 决定筹办2013年全省卫生职业院校班主任专业能力技能大赛。2012年5月, 省医教室在广泛查阅资料、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起草《全省卫生职业院校班主任专业能力技能大赛方案》, 借2012年7月全省卫生职业教育学术会议召开之机, 组织全省卫生职业院校的学生工作负责人及班主任代表对大赛方案进行讨论。专家们对参赛条件、比赛内容、比赛形式、评分标准、奖项设置等进行了认真、充分的讨论, 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省医教室在吸纳专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修订大赛方案。比赛内容包括教书育人典型事例演讲与主题班会设计两部分, 各占总分的50%。其中, 教书育人典型事例演讲要求参赛班主任对工作中亲身经历的、印象深刻的典型事例进行现场演讲。时间8分钟。主题班会设计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参赛班主任通过PPT幻灯片展示自己的带班经历、班级荣誉及成绩等;二是从爱国守法、集体观念、感恩、心理健康、珍爱生命、学生成长6个主题中任选1个, 预先进行班会设计, 制作PPT课件, 然后现场阐述。时间8分钟。

2.2 模拟演练, 积累大赛组织经验

2012年12月, 省医教室按《全省卫生职业院校班主任专业能力技能大赛方案》组织了甘肃省卫生学校首届班主任专业能力竞赛活动。比赛结束后,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针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完善比赛方案, 为成功组织2013年全省班主任专业能力技能大赛奠定了良好基础。

2.3 严格把关, 做好参赛资格审查及评委选拔工作

2013年3月, 省医教室对报名参赛的55名教师进行参赛资格审查, 仔细核对相关信息, 最终确定49名教师参赛。为提高大赛整体水平, 确保公平、公正, 4月, 省医教室下发了《关于推荐2013年全省卫生职业院校班主任专业能力技能大赛评委人选的通知》, 从各学校推荐的22名候选人中选出14名从事过学生管理工作或具有多年带班经验的优秀班主任担任本次大赛评委。为确保比赛顺利、成功举行, 6月又下发了《关于举办2013年全省卫生职业院校班主任专业能力技能大赛的补充通知》, 对参赛注意事项、赛事安排、报到时间、地点等做了详细说明。

3 实施过程

3.1 制定大赛工作流程

比赛前夕, 省医教室制定了大赛工作流程, 包括准备工作流程、报到工作流程、竞赛工作流程、竞赛后期工作流程、就餐工作流程等。每项流程中细化职责, 确保每项工作有责任人, 有完成时限。

3.2 营造温馨的比赛环境和浓厚的比赛氛围

在我校教学楼一楼大厅入口处和比赛报到处设置了欢迎水牌及报到流程图, 一楼醒目位置张贴赛场指示牌, 电子显示屏滚动显示大赛相关信息。这一切充分展示了省医教室举办大型比赛的能力与水平, 给参赛学校班主任留下了良好、深刻的印象。

3.3 比赛结果

3.3.1 参赛学校获奖情况

2013年7月17—19日, 由甘肃省卫生厅主办、省医教室承办的2013年全省卫生职业院校班主任专业能力技能大赛在甘肃省卫生学校成功举办, 共有11所卫生职业院校的49名班主任参加比赛, 其中10名获一等奖, 15名获二等奖, 24名获三等奖 (见表1) 。

3.3.2 参赛学校一、二等奖获奖情况

本次大赛一、二等奖获奖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51.0%, 三等奖获奖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49.0%。省卫校获得一、二等奖的班主任占获奖总人数的10.2%, 在11所学校中排名第一, 这说明省卫校班主任专业能力突出, 人才优势明显。另外, 酒泉卫校师资力量也较强, 尽管没有教师获得一等奖, 但有4位教师获得二等奖, 占获奖总人数的8.2%。实力最弱的是甘南卫校, 没有教师获得一、二等奖项。其余学校获奖人数差别不大。

3.3.3 参赛班主任基本情况 (见表2)

表2显示, 49名参赛班主任中, 女性41人, 占参赛总人数的83.7%;男性只有8人, 占16.3%;年龄在31~40岁之间的班主任较多, 共40人, 占81.6%;教龄和任班主任年限6~10年的占绝大多数;具有本科学历者41人, 占83.7%, 研究生8人, 占16.3%。这说明本次大赛参赛选手基本都是各个学校的骨干教师, 以中青年教师为主, 学历层次较高, 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 教学、带班经验丰富。他们年轻而充满活力, 易接受新鲜事物, 能够了解“90后”学生的思想, 与学生代沟小、易沟通, 整体素质较高, 对全省卫生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具有带动作用。

4 班主任专业能力技能大赛对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推动作用

4.1 为班主任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1]

近年来, 省医教室组织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 而以班主任为主体的技能大赛是第一次, 这项活动为全省卫生职业院校班主任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班主任人格魅力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书育人典型事例演讲比赛中, 一个个生动感人、催人泪下、发人深省的故事, 深深感染着赛场的每个人。在主题班会设计比赛中, 班会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新颖, 思想性、实践性、针对性强, 教育效果显著。

4.2 为班主任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学会交流沟通往往能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班主任专业能力技能大赛现场, 一个个经典的教育故事演讲和精彩的班会设计, 对于分享者是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2], 对于聆听者是一个借鉴他人经验, 反思自己班主任工作的良好机遇。这样的交流增强了班主任的创新意识, 促进了我省卫生职业院校班主任队伍建设。

4.3 增强了班主任团队的凝聚力

集团队智慧于一体的教书育人典型事例演讲、主题班会设计, 展示的不只是参赛选手台前的精彩演说, 还是幕后班主任团队的群策群力[2]。班主任团队一次次地从业绩展示、主题确定、学情分析、活动过程、实施步骤、资源整合到活动成效、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全面阐述和系统分析, 共同探讨, 集思广益, 不断提出改进建议, 不仅增强了参赛班主任的信心, 更提高了主题演讲、主题班会的质量和效果。

4.4 带动参赛班主任所在学校的班主任工作

本次参赛班主任40岁以上的只有3人, 其余年龄均在40岁以下, 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他们思想活跃, 善于学习、思考, 班主任技能大赛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在大赛中获奖的成就感使他们的工作内驱力更足, 进而示范、引领、辐射校内班主任团队工作。

4.5 促进了班主任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赛班主任通过教书育人典型事例演讲比赛, 就教书育人中有价值的个案进行梳理、归纳、总结, 并撰写成文章, 提高了班主任的写作水平、演讲能力。主题班会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重要途径, 好的主题班会教育效果明显, 在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本次主题班会设计比赛使班主任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另外, 通过此次活动, 班主任应用计算机制作PPT的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使班主任的专业理论素养得到极大提升, 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柏萍, 傅玉峰.以班主任技能大赛助推班主任专业化成长[J].卫生职业教育, 2013, 31 (8) :20-21.

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 篇3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班主任要有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意识。教育是面向未来,为未来的新社会培养人才。作为传授者,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与时俱进。班主任自身要树立专业理念,学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体验感悟,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今年我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班主任网络培训,给了我一个专业发展的好机会,从中领悟到班主任不仅是一项工作,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一种教育情怀和职业使命。

以前在与家长的沟通中都需要费很大精力,但往往事倍功半,经过培训后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意识到与家长交流沟通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处理好家与校的关系,会使班主任的工作事半功倍。我班的赵伟同学,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不得不寄宿在他姑姑家。他行为习惯差,还有轻微的多动症,有时上课都坐不住,下课后就去疯赶,而且家庭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可以说是班上认为的那种无可救药的讨厌的学生了。他在班内的影响力也很大,有少数人跟着他干一些无聊的事。后来,我跟他姑姑多次谈心,从正面、侧面去了解他。在这期间,只要他在课堂上积极回答了问题,或者主动帮忙整理了教室,我都采取不同程度的鼓励,使他产生了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老师沟通了,这样使他逐步认识到了错误。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尽量给他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消除了自卑的心理,感觉到了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愿意为班级争光。

只要班主任掌握沟通技巧,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定能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心灵之桥,赢得教育的主动权。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教师以爱为出发点,同时也以爱为终点,把教师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展露给家长,让家长深切地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学生的,班主任工作就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规范,教师的观点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为全体学生作出表率作用,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能促进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班从外校转来了一名双差生,开学初他和同桌因为座位问题发生了争吵,他的同桌先向我告状说他欺负人,当时我听说是他的问题,就把他狠狠教训了一顿。可后来经过了解,并不是他的错。通过这件事,我反思到自己未能真正走入学生中间,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方法简单,没有多关注学生,爱护学生,平等待人,尤其对差生更应给予较多的关怀。从这以后,我尽量抛弃“师道尊严”,更多的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克服心理失衡,避免偏激行为。如果教师人在气头上往往容易出言不当,不但会破坏教师自身的形象,也会破坏师生感情,有时甚至还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情感隔阂。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就显得非常重要。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学生身心不能健康发展。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忧惧等情绪,以及由这些情绪造成的心理氛围,必然会对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我发现当我表现开朗活泼时,学生也受到积极情绪的影响,也会保持愉快向上的情绪状态,反之,如果老师经常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或经常发脾气,学生必然会感到压抑与沉闷。因此我放下架子,以自己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来影响感化学生,平等交流,善于包容学生的缺点,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旦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了情感的沟通,学生就会信任教师。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方式,灵活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地就达到了教育目标。

在这次学习中,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要把班主任工作内化为自己最快乐的事情,能够愉快幸福地享受工作。对于那些学生可以预知的教育方法,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如果班主任能够在教育行为中恰当地打破常规,往往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使我们的教育目的在这种逆反中得以实现。习惯决定成败,学生的一个特点就是自制力较差,可能一个故事甚至一句话就能激起他们好好做人、努力学习的冲动。因此我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力求创设平等民主、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读敢说、敢想敢问,往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自己也有心旷神怡的感受。

学习策略、学习资源、学习过程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有机融合,从而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督促我们在今后工作中树立良好的风范去影响学生的心灵,培养出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新一代。

开展技能竞赛 促进专业成长 篇4

6月4日下午,软件与传媒艺术类专业群在北院“孵化园”会议室召开周例会,会议由专业群书记张振华主持,各系主任、书记、教研室主任及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为着力打造一系(部)一特色文化,创新学生文化活动,张振华就近期各系(部)组织专业技能竞赛等工作进行了布置,对比赛形式、内容等作了具体说明,他希望各系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热爱信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促进专业成长的目的。

会上,传媒艺术系主任李永利还对学院《第三届职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和制订2014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工作进行了布置。

软件与传媒艺术类专业群

撰稿人:付玉霞

第一审稿人:

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 篇5

促进专业成长

【摘要】:作为行动研究的校本教研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的专业成长亦对校本教研有着积极的反哺效应;综合而言,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有效路径。我校以“全员动态”为平台,以“高效课堂”为抓手,利用“青蓝工程”和“片区交流”等手段,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在个体培训反思,集体备课研讨,组群互动学习,校级展示交流中不断得到成长。

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技能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新课程改革必须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入手,而校本教研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力抓手。我校立足校本教研,开展了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现从以下几方面介绍我校校本教研相关做法及成功经验:

一、实施“全员动态”,营造教研氛围。

为加强教研活动的管理,我校每月分教研组创造性地开展“全员动态”校本教研活动,把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全员动态校本教研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学校规定了语文教研组每次利用周二整个下午开展“全员动态”教研活动,数学教研组每次利用周三上午早读和前两节课开展“全员动态”教研活动。每次的“全员动态”校本教研都随机抽取一个备课组承担主持与课例展示活动,课后再抽取教师通过中心发言和自由发言形式进行点评,以全员动态为活动的保障手段,确保每一次高效课堂研讨活动的成效,加速高效课堂改革的深入推进。

“全员动态”教研活动由四个环节组成:第一环节是现场抽取下一次活动的组别、专题及活动主持人,所抽专题的备课组长应对主题的确立进行阐述;第二环节是通过集体备课形成共性教学设计,然后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生实际和教学风格形成各自的教学设计,在教研活动时当场抽签决定上课展示人,再集体观摩他的教学课例;第三环节是互动交流,临时抽取中心发言人和评议团人员。中心发言人必须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与台下教师互动交流。台下教师也可主动要求发言。教研活动结束时,评议团按一定的评分标准对本次活动的主持人、教学课例展示人、中心发言人以及参与互动交流的教师进行分数评价;第四环节是活动结束后,活动主持人要及时在校园网站“校园论坛——教学教研”板块中上传主题帖,其余教师跟帖,参与网站研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教研火花时刻绽放。

为落实备课组研讨效果,学校教导处还针对每次研讨进行检查记录和分档评价,并纳入每学期末进行的优秀备课组评选。目前,我校每周的备课组研讨正十分有序、高效地进行着,将提高全体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落到了细处。

“全员动态”校本教研由于承担教研活动的主持人、上课人和评课人都是通过电脑随机抽签,具有不确定性,让每位教师每次的教研活动都紧绷高效课堂教研之弦,从选题研讨到听课评课再到网站跟帖,大家都全身心地参与其中,大大促进了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六年来“全员动态”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师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彻底的改变,不再像原来一样盲目地毫无压力地被动地参加活动,每次活动目的明确,责任分明,并且时刻都作好了展示或点评的准备。压力就是动力,近年来,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举行各类比赛,创新“四自”模式。

为将校本教研进一步细化、常规化,我校积极营造教育科研氛围,利用每周固定的教研时间开展各备课组同课异构研讨,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创新运用我校“四自”模式进行集体备课,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教学特点和具体班级情况进行个性化修改。我校高效课堂“四自”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自我准备——铺垫导入;自主学习——导学探究;自主检测——巩固内化;自我提升——总结评价”为主要环节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四大模块大致按照时间划分为:5分钟+20分钟+10分钟+5分钟。本模式总的设计理念是: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自身学习的意识、情感、方法、态度的培养,课堂教学方式要从传统的关注教师讲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为主,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四自”的内涵旨在以学生为中心,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充分发挥学生潜能,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并存的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完成学习目标。

为深化高效课堂改革,让各学科老师进一步熟悉并运用我校高效课堂“四自”模式,我校每学期分学科定期举行课改经验交流会,开展了各项教学比赛。如:开展了实习老师“高效课堂”汇报课活动,以检查备课组指导跟组实习教师情况;组织语、数学科老师开展了导学案问题设计比赛和导学巩固练习设计比赛,检查教师导学设计能力;举行了新调入老师“高效课堂”汇报课活动,促进新调入老师融入高效课堂改革;组织了全体教师高效课堂过关课比赛,每位教师带领本班学生为同学科各备课组展示了自己对高效课堂理念的理解和运用“四自”模式的情况;组织了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在多功能室举行了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暨教学开放活动,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营造了良好的课改氛围;组织了语、数、英学科共13个备课组的高效课堂同课异构教学比赛,引领教师由熟练用模走向破模创新,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堂风采。比赛中,各学科教师在数十堂课中,不断观摩比较,学习他人长处。比赛结束后,各教研组还组织了点评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教师对高效课堂理解,解决了模式运用中的许多困惑。

我校还承担了吉安市南路片高效课堂推进会,展示了课改成果。市教育局曾宪锋副局长对我校活动的精细组织安排,校园文化的营造以及高效课堂展示所取得的良好效果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在一系列高效课堂教学研讨和比赛中,我校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全部班级已经行动起来了,课前预习的布置规范,小组合作交流效果已见成效,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习积极性前所未有地高涨。在省、市、县各学科的高效课堂比赛活动中,我校教师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学校被评为吉安市高效课堂示范校,课改的成功经验还在《中国教育报》得到宣传。

三、落实“青蓝工程”,促进片区交流。

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和传、帮、带作用,进一步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我校大力开展了“青蓝工程”。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合理划分胜任型、骨干型、专家型教师三个梯队。专家型、骨干型教师按“一带二”的形式与胜任型教师结成对子,任期为一年。学校制定了具体而可操作性强的“青蓝工程”实施方案和考评细则,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领导小组,对青蓝双方提出了具体的职责和要求。教导处每月坚持了定期检查或随机抽查,有力地促进了青蓝双方的教学指导与交流,实现了共生共长。

为积极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我校牵头成立了万安县高效课堂第一责任片区,并制定了实施方案,每月组织了交流活动,实现了以研促教、以研兴教,为学校之间搭建了共同参与、联动合作的平台,促进了片区内六所学校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发展。通过开展片区高效课堂教研活动,构建新型的片区教研平台,资源共享,以点带面,促进了片区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全面提高了片区六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结合上级有关教师培训计划,制定了教师培训方案。落实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制定好培训计划,采取顶岗置换研修、校本研修、远程培训、片区交流研讨等多种培训模式,达到每人每学年参训不少于90学时的目标。

学校积极组织教师观摩学习的万安县教育大讲堂视频和资料,邀请其他县和我县兄弟学校名师骨干到我校上示范课和做讲座。学校自主选派部分优秀教师到山西太谷等外省市名校参观学习,派出大量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教研活动。外出学习坚持给任务、定目标的原则。活动结束后,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汇报成果、上示范课等有效形式,使多数教师受益。

五、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教学反思。

为了深化校本教研,形成专题成果,我校成立了各学科课题组,并扎实开展了专题研究和交流。学校在课题立项、实施研究、总结结题等方面为各课题组教师提供指导和经费保障。重点抓好课题研究实施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抓好研究过程的管理和指导,督促课题组成员按计划积极开展实验研究工作,提倡教师之间的合作、探究,提倡将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有机结合,大力推广优秀课题研究成果。对已结题的课题研究人员,学校将按对课题贡献的大小,应用和推广的价值,予以不同奖励,并在考核适当计分,以提高教师进行课题研讨的积极性。

为使校本教研落到实处,我校还加强了教师教学反思的检查和督导。我校教师每学期都能在认真完成所有新授内容的二次备课的基础上,坚持每课认真完成“课后反思”,并认真完成学校统一设计的《反思与成长》,促进教师在不断反思中提高业务水平。教导处每月定期进行检查和等级评价,将检查结果纳入优秀备课组评选和教师个人考核。

六、搭建网络平台,营造书香校园。

我校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将每学期的电子备课,举行各项活动的课件、导学案等资料进行梳理,并上传到学校网站,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并借助实小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和“校园论坛”等平台,积极引导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促使教师专业水平在研讨中不断提升。

为满足我校广大师生阅读学习的需要,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全面开放图书室,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每周增设一节阅读课,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让教师在图书室静心阅读,摘抄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每学期要求教师撰写不少于3篇的读书心得,并形成电子稿上交教导处。学校将组织“读书心得展评”活动,被评为优秀的将在我校《实验园》发表。每学年举行一次教师读书沙龙或青年教师读书演讲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使读书学习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七、加强管理考核,注重激励评价。

为将校本教研落到实处,我校加强了过程监管。学校坚持每周不定期进行一次巡课查课查岗,一次行政随堂听课;每月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在学校网站、校讯通平台或每月教学例会上通报,记录到教师个人电子信息档案中。发现教师不良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对教师进行思想教育,并依据考核制度对违反教学行为的教师进行处罚。通过有效监管,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落实了教学常规。在全县及学校组织的每次教学质量考核之后,教导处将及时召开教学质量研讨总结会。回顾总结阶段性教育教学工作,分析教学质量监控成绩。

为加强对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综合考评,我校每学期末对教师的教学常规、教学研讨、课题研究、个人获奖等方面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与教师奖励挂钩,并作为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每学年,学校开展了“三星”教师评比活动和校级骨干教师评选活动,三星教师分别指“成长之星”、“质量之星”和“管理之星”。评为了星级教师和校级骨干教师则在综合考评中给予加分鼓励。

校本教研是全体教师专业成长最基础的平台,也是最有效、最常态化的形式。我校特别注重校本教研在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把校本教研工作做得扎扎实实,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们相信,校本教研只要常抓不懈,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定能更上一个新台阶,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万安县实验小学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核制度 篇6

为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快速、持续、有效、稳健地发展,培养一支适应实小教育教学工作的思想正、理念新、工作勤、业务精、学术深,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和建设学习型、书香型的学校,特制定本条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地、县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意见要求,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着眼教师专业发展,着力校本教研开展,以“面向全员、突出骨干、适度区分、均衡发展”为原则,以“教学规范和素质提升”为重点,全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构想思路

构建一个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制(即把教师每学期的学习的量与质以学分的形式进行积累),并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使学分制成为教师工作和学习的导向、“优秀教师的催化剂”、“青年教师走向成熟的快车道”,从而促进广大教师“终身学习发展”意识的确立、习惯的养成,使学校不仅是学生发展的场所,也使之成为教师发展的场所,并根据“作用与反作用”的自然规律,通过学分制及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校有关管理职能部门的管理效能,从而进一步优化学校教育教学资源。

三、评估方案

1、教学准备认真学习和钻研课程标准,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合理应用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其中包括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时安排、教学步骤、板书设计和作业布置等内容。可采用文本或电子备课形式,须有两天的提前量。(10分)定期、不定期进行抽查,符合备课要求的得5分。听课结束后当场检查上课教师教案,备课与教案基本吻合的得5分。

2、课堂教学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不拖堂;语言精炼,脉络清晰,启发学生动手、动脑、动笔、动口,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和能力的培养;教法得当,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精神,教学效果好。(满分20分)提前半小时通知上课教师,教务处组织3位以上相关教师随堂听课,课后根据标准按比例对上课教师进行评分。

3、听课评课准时参加听课,认真做好听课记录,书写字迹工整。听课记录包括:时间、地点、授课学校、班级、执教者、听课老师、课题、教学活动过程、板书、简评等。认真参加评课,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态度参加评课,发表自己有主见的看法。

一学期听课、评课不少于10节。(15分)根据参与听课、评课活动的登记表和听课、评课记录本(纸)进行核实。听课满15节得7.5分,评课满15节得7.5分。听课评课每不足1节扣0.5分。

4、开课讲座学科教研组开课1节得5分,之后每节得1分,校级、乡镇学校开课每节得6分,区级或受区内学校邀请开课每节得8分,省级以上或受省内外学校邀请开课每节得15分(同一节课,按级别倚高一头计算)。在学校进行教育论坛每次得2分,受邀在乡镇学校作讲座每次得3分,受邀在乡镇级活动中作讲座每次得5分,受邀在市级以上活动中或区外其他学校作讲座每次得10分。教研组内开课提前一周向教研组长申报,上报后由教务处协调排入学校周工作计划。学校教育论坛提前一周前向教科室申报,审核通过后排入周工作计划。在其他学校开

课、作讲座必须向教导处提供讲课稿及邀请书、证明等印证材料。

5、作业批改作业批改应认真仔细,及时反馈校正,杜绝只布置不批改或只批改不讲评,注意面批和课后批相结合;批改符号要规范,书写要端正。批语要简明具体,作文批改的评语要有针对性、指导性、鼓励性;注意学生作业习惯的养成,要求学生书写工整规范,作业本保持整洁,批改后让学生及时订正。(5分)按批改要求检查学生作业本,根据批改情况酌情加0—5分。

6、课外辅导加强培优补差和兴趣小组指导工作,要针对学生不同情况加以辅导,以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语文、数学每学期安排学科竞赛,学生获校三等奖每人次得1分,二等奖每人次得2分,一等奖每人次得3分,指导学生文章在县级以上报刊发表的每篇加0.5分(同一篇文章重复发表只计一次)。音乐、美术、体育、科技、电脑等学科获区团体一等奖(一、二名)加15分,二等奖(三、四名)加12分,三等奖(五—八名)加10分,获地个人一等奖每人次得5分,二等奖每人次得4分,三等奖每人次得3分,团体和个人同时计分的倚高一头。省级以上获奖双倍加分。

7、服从学校工作安排,积极认真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和各种培训活动,提升自身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参加县级以上或其他学校教研活动学校不安排代课的每半天扣1分。学校安排代课的实际得分为该得总分减去代课节次乘以0.5的差(扣完为止),扣除的学分以每节0.5分划归代课教师。主动为公出、事假、病假教师代课的,每学期酌情加0—5分。公出1天内必须自行调课。参加县级以上培训须教导处安排,培训后次日把活动记录交教导处验证,每次培训后要在教研组上好移植课或做好信息传达。

8、教育科研每完成1篇教学案例得3分(每学期1篇);每学年完成1篇教学论文得5分,在县级论文案例评比中获三等奖每篇得5分,二等奖每篇得7分,一等奖每篇得10分(同一篇论文,按级别倚高一头计算),在县级以上论文评比中获奖加倍加分。每项校级立项课题得10分(其中课题负责人得学分的1/2,其余由参与者均分,下同),每项县级课题得15分,每项县级立项课题得20分。课题成果获奖按同级别论文双倍计分。

9、学习反思完成读书摘记15篇得7.5分,不足每篇扣0.5分;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完成1篇800字以上原创读书心得3分;每学期完成1篇说课稿得3分;完成2篇300字以上教学反思得3分;每学期在学校教育博客发布自创教学叙事8篇以上的,得4分,不足每篇扣0.5分。每学期通过信息处组织两次技能测试的得10分。(读书摘记、读书心得、说课稿、教学反思等以材料检查计分。信息技术按技能测试过关情况计分)。

10、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无过失性 事故发生。管理中作风民主,方法得当,管理目标到位,气氛和谐的。(5分)根据学校安全事故记录和学生问卷调查、家长有效投诉酌情加0—5分。

11、教学成果语文、数学等考试学科由教导处每学期安排质量监查,对班级平均分与年级平均分的比率大于上次统计情况的酌情加分。音乐、体育、美术、科学、英语、信息技术等考查学科根据学期教学质量抽测情况酌情加分(10分)。在基本功、优质课评比中获三等奖的加5分,二等奖的加7分,一等奖的加10分。在教坛新秀评比中获三等奖加7分,二等奖加10分,一等奖加15分。县级以上加倍得分。(教导处学期安排统一考试或抽测,根据考试或抽测结果由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小组进行评分。教师个人课堂教学或基本功比武等业务竞赛根据有关文

件或奖状计分)。

四、几点说明

1、为力求考评工作的客观、公正,作为考核组成员的所有中层以上领导不参与学分考核。其教师专业成长奖金不得超过所有被考核者的平均数。

2、周课时少于8课时的非专职教师,其教师专业成长考核按照后勤管理人员要求执行。

3、为兼顾年龄差异,满40周岁的教师,其学期汇总学分可乘以1.1作为最后核定学分。

五、奖励措施

1、每学期设立教师专业成长奖金,按照核定学分对自身专业成长效果明显、成绩突出的老师进行一定的奖励。

2、学分高的教师优先推荐各级学科骨干、名师的评审。

3、考核结果作为教学能力和教学实绩重要组成部分归入年度考核。

促进专业成长,切实减负增效 篇7

关键词:学业负担,师德修养,探索,反思,减负,增效

新出台的《江苏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针对未成年人学业负担重的问题, 作出了“不得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的专门规定。有人因此担心给学生“减负”势必会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 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减负”进行全面的认识。长期以来,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学业减负”只是要减掉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重负担, 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自由发展, 获得培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空间, 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减负”决不意味着降低对学生学业和素质上的要求, 更不应该放松对学生的管理, 降低教育教学质量。相反, 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当今学校的生命线, 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显然, 以往在时间上做文章, 搞题海战术的“粗放型”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减负”新形势, 低投入、高效益的“集约型”教学成为必然。因此, 要将“减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应该是新的教育形势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首要任务。

一、加强师德修养, 实现自我完善

师德修养是教师专业的核心要素。加强师德修养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 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 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因为教师不仅用自己的学识教人, 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不仅要通过语言传授知识, 更要用自己的灵魂去“传授”品格;不仅是青少年学生步入社会生活的引路人, 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德育课程, 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 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其核心是完善学生的人格。身教胜于言传,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 更应该完善自身人格, 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 他们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 但缺乏对真假是非、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 需要正面的引导和教育。陶行知先生曾说:“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具有高尚健全道德人格的教师, 他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感、严谨的治学态度、好学向上的进取精神、公正无私的处事方式、关爱学生的真情实感、谦逊有礼的良好文明习惯, 无时无刻都会直观示范地给学生以熏陶和影响。一方面, 一个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的教师, 更容易在学生中形成威信, 并形成一种强烈的感召力。学生愿意以这样的教师为榜样, 他们尊重教师, 信任教师, 模仿教师, 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诲。在熏陶和感化中, 教师教会学生真善美, 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有利于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 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 热爱教育事业, 关心爱护每个学生, 才有可能为教好每一个学生、传授每一份真知而不断努力学习, 不断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和压力, 积极探索教学新思路、新方法, 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 从而不折不扣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师德高尚的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善于赞赏学生, 对学生抱有积极的态度和较高的期望, 与学生相处时的心理气氛比较和谐、融洽, 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 从而在施教过程中促成教学相长, 增强教育的理想效果。

二、在探索中进步, 积累教学经验

教师担当着培养人才的重任, 教学素质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 成功没有捷径, 最关键的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无论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还是自身内涵的丰富, 或是课堂教学的研究, 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同样需要不断地学习、借鉴、探索。

首先, 要乐于阅读。教无止境, 学海无涯。在工作实践中, 教师肯定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 需要不断地“再学习”。一方面,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提高, 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思想品德教师不仅要潜心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及时了解国内外教改的动态信息和理论导向, 以便不断地积累知识、更新观念、充实自己, 为教书育人储好源头活水, 适应时代和未来的需要;还要关心本课程教研的最新动态, 借助他人的教研新成果, 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 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另一方面, 教师的学科知识越丰富、越深厚, 就越能受到学生的敬重。思想品德教师只有在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落实思想品德教学与时俱进的理念, 多关注社会动态、时政热点, 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提取丰富的教学素材, 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增加教学内容的新鲜感, 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引导学生主动热情高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智育效果, 还能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责任意识, 实现德育目标, 使减负增效得到了有效落实。

其次, 要善于借助集体智慧的力量, 发扬学科教师间的团队协作精神。思想品德教师经常开展集体备课, 在和谐、平等、民主、互动的氛围中, 集体成员就情境创设、问题设计、时事渗透、德育目标等教学环节各抒己见、相互启发, 通过有效协作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 对教学相长、教师的专业成长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虚心向有经验的名师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严谨的课堂结构、独到的教学风格, 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 教师能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不仅可以使自己少走弯路, 还可以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效率, 为减负增效提供有力的保证。

当然, 教师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最终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上。课堂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地方, 教学技能也只有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才能得到磨炼与提高;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只有优化课堂教学, 减负增效才会成为可能。值得注意的是, 科学合理的教案是有序、高效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 备课质量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以确定目标、吃透教材、了解学生为前提, 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理念,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既备教法, 又备学法。其中, “备学生”更是上好课的关键之所在。了解学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方面, 思想品德教师只有深入了解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道德认知水平, 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和道德现状设计教学过程, 才能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 把传授知识和开展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培养学生的觉悟、发挥德育优势作为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归宿, 从而发展学生潜能, 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最终有效落实教学三维目标。反之, 思想品德教师如果不注意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不讲究教学方法, 学生便会感到失望, 教师的威信也会一落千丈, 德育目标难以实现, 教学效果何以提高?

三、在反思中提高, 增长教育智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及教学效果。教学反思作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基本方式, 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作为一种隐形的教育资源, 它有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

在减负增效的教学实践中, 思想品德教师需要对教育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多一点反思的意识, 经常带着疑问思考自己所面对的教育现象, 从中发现一些提高教育水平必须解决的问题。譬如, 为了确保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可以有针对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针对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情境创设是否能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是否体现了德育为先?课堂教学是否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问题设计是否巧妙恰当?学生是“要我学”还是“我要学”?实际的教学现象、教学效果与自己预想的情形、预设的教学目标有怎样的差距?差距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学生的原因还是教师的原因?今后的教学应该奉行什么样的理念?……教师经常这样以研究的视角反思教学, 追问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具体问题的成因, 探索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不仅能累积过去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还能在反思中孕育对未来教学乃至专业发展前景的规划。可以说, 教学反思是自我超越的过程, 是教师成长的阶梯。

没有一门课程可以直截了当地教给教育工作者教育的智慧。教育智慧不可能从外面灌输进去, 教育智慧只能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生成。教学反思正是激发教师教育智慧的源泉。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 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 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累积。而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日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并且站在新的高度以批判的眼光深刻地审视和剖析自己不成熟的教育教学行为, 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从而使自己在不断的反思中增长教育智慧, 提高教学能力, 实现自我超越。

反思对于教师来说, 始终是一个过程、一种探究, 我们需要把它作为教育教学生活的常态来对待。多一些反思吧, 它将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插上有力的翅膀, 为高效率的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减负增效就不会是空头口号。

总之,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任何一个教师,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肯定都有其自身知识或者能力上的不足。当前要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品质, 切实有效地为教学减负增效, 教师就更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加强师德修养, 不断探索, 不断反思, 促进专业成长, 提高自身素质, 为优化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师德修养与教师专业成长.

践行新课程 促进专业成长 篇8

一、加强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和核心

1.学习新课标,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关系到新课改的成败.作为化学教师必须研究新课程标准,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新时期化学教材教学的理念、目标与要求、内容标准及教与学的评价方式等.新课改的教师应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生存、做人、合作,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创造新思维的开发,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2.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

在科学发展中,真理的探索是没有尽头的.化学科学也正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化学知识量迅速增加,进入新世纪的化学,它在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方法都正在发生变化.教师的职业是一个专业化的职业,教师的职业行为要以专业知识和理论为依据.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化学教师,离不开教师本身对于学科知识的完整把握和不断更新.

在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师的知识必须进一步扩充和发展,特别对与化学密切相关的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地学、计算机、环境科学、医学等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及其与化学知识的综合必须有一个较好的把握.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出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优秀学生.

3.向学生、向课堂学习,做到教学相长

新课程倡导互动教学,在互动中形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氛围,营造一个互励、互助、互惠的局面,使课堂教学积极有效地开展.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真正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他们经常会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感悟.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虚心向他人求教.要尊重和利用学生的长处,向自己的学生学习,经常与自己的学生探讨问题,用虚心好学的态度和行动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相互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师生的各种能力,这无疑是教学相长的好方法.

二、加强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保障

反思是行为主体对自身既往行为自觉进行异位思考的认知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使教师的反思问题受到空前关注.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ner)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的成长=教学过程+反思”.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只能靠自身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教师应该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教学前要反思,教学中要反思,教学后更要反思.那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思什么?如何反思?

1.反思教学过程.课堂是教学实践的主阵地,我们可以通过书写“教学案例”“教后感”等方式反思自身的教学.记成功之举,记败笔之处,记教学机智,记课堂灵感,记学生新见解,记再教新举措.

2.学习观摩,反思对比.通过公开课或教研课,观看他人或自己的教学录像,增强对课堂教学的直观了解.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将先进的教育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教育理念,这是教学反思新的增长点.如在进行《氯气的性质》教学时,笔者以前采用的是讲授和实验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通过观摩第5届浙江省优质课评比活动,结合自己的反思,我改为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实验探究,再通过点拨和引导,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加强集体备课,促进协作反思.教师要充分利用备课组、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和力量,集思广益,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效果.事实证明,反思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反思是化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勤于发现,勤于思考,勤于动笔,相信课堂上的“活水”会源源而来.

三、加强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引擎和阶梯

教学科研是对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或遇到的问题,运用教学理论加以总结、提升,寻找出应对策略,用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和源泉.现代学校鼓励教师加强教研,现代教师要学会教研,教学研究已成为现代学校和现代教师的重要特征,成为学校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尤其在先进的理念向具体实践转化的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迫切需要教师潜心思考、研究,也只有通过广大教师的实践和研究才能解决,在教学中科研,在科研中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教然后知不足,研然后知所用.

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提高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实现的.教师要进行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科研的步骤、方法,并进行科学的选题.选题可从化学课程改革所面临的新情况中去挖掘;从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去挖掘;从新课程下如何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去挖掘,等等.只要我们有进行教学研究的意识,就可以让研究贯穿于我们的教学过程之中,从而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也可加速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总之,新课程具有全新的理念,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巨大转换,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都让人耳目一新,教师专业化发展显得尤为迫切.高中化学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笔者感到自己经历一次教学理念的变革,就是经历一场“头脑的风暴”,笔者应该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上一篇:重庆大学网络学院下一篇:观看《失德之害领导干部》警示录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