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作文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告别作文(通用8篇)

告别作文 篇1

淡淡的萧瑟的秋风,吹醒了校园中沉睡了冬春夏三季的老桂树,吹醒了因熬夜补作业而昏昏沉沉的我。又一阵凉意逼人的秋风,将一股若隐若现的桂花

香送到我身边,我顿时清醒过来。

一下课我就冲到走廊边,肆意地呼吸着丹桂散发的芬芳。桂花仍欲开未开,那嫩黄、鹅黄、金黄、橘黄的一点点锦重重地缀在枝丫上,隐藏在嫩绿、浅绿、草绿、深绿的一片片间。

几时未曾闻得这般醉人的桂花了!只是这一幕似曾相识似的,仿佛……

那时你我只是不谙世事的孩童,尚沉浸在刚换了新校舍的喜悦之中。

依旧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毫不起眼的日子,小学的桂树静静地开花了,那几株桂树就在我们班窗下,不遗余力地散发着香味,试图勾引我们的注意力。一开窗香气就顺着墙爬上来,钻进二楼的教室,钻进每个人的心里。

秋风起兮桂香飘四方,在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里,我们都干了些什么呢?那个在小山丘上教我唱歌的诗怡呢?那个在大花坛里帮我捉蚂蚱的澜儿呢?那个在老桂树下偷采花蕊的瑶瑶呢?

为什么我总会在这悲凉的秋天想起你们?你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像这吹个不停刮个没完的秋风,侵入我的身体,侵入我的每一寸肌肤。

依稀记得毕业典礼上,除了英语老师带着我们唱了一首歌,再无其他。没有挥泪而别的感伤,没有依依不舍的留恋,就连毕业前认真填写的同学录也不知去向。一切的一切仿佛空气里的水分,在那个炙热的夏天蒸发得一干二净。亘古不变的,只有你们的甜美的声音,灿烂的笑脸,和发生在那个秋天的一幕幕。

如今秋风又起,又一次的告别在即,我们却谁都不言语,机械地低着头刷题。我是否又将失去你们,我的朋友?而我麻木的心能否再装下一个秋天和一段依依惜别,以便在明年、在下一次告别时惦念?

告别作文 篇2

一、挖掘生活作文资源,实现“吾手写吾心”

陆游曾在《剑南诗稿·文章》中写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强调的便是好文章是自然天成的道理。可见“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指导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写他们自己的生活。

(一)留心生活,积淀生活

学生在参与习作训练时,碰到最大的问题就是觉得作文没有什么内容可写,为了完成习作只能进行胡编乱造,作无病呻吟。造成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学生平时没有留心生活造成的。学生常常对丰富多彩的生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缺乏收集资料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那些有趣的、新奇的、有感触的作为作文材料记录在平时准备的练笔本上。比如,有一次课间活动时刚好下大暴雨,天暗得很,一个捣蛋鬼把灯关了,教室里乱成一团,几个玩游戏的同学碰倒在地。无意中我听那个捣蛋鬼说:“好险哪!”我连忙加以引导:“险在哪里?当时班级是什么情景?你心里在想什么?”并让他把这件事记在练笔本上。过后在一次习作中他写到了这件事,原本作文水平不高的他在心理描写和场面描写上都写得很成功,那种悔恨之意溢于言表。我们常说只有真情流露的语言才是最生动、最精彩的语言,学生只要时时、处处留心周围的事物,便能发现和积累作文的素材,做到言而有物,有感而发。

(二)参与生活,感悟生活

古人常在游山玩水中、开怀畅饮后、心情苦闷时诗性大发,写下多少流传千古的诗作。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套模子作文,学生机械、艰涩,兴趣殆尽,内容总有枯竭的时候。只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写起来才会饶有趣味、一泻千里。因此,教师还要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课余活动,充实学生的生活。如公益劳动、参观采访、布置会场、诗文朗诵会、体育竞赛、主持队会……只有当学生情绪饱满地参与了生活 , 对生活有了体验 , 他们才会产生写作灵感。如在引导学生完成习作《我学会了做家务了》,在习作完成前,我先引导学生在家中跟父母学习做一次家务。在这个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做家务的经历进行作文训练,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二、改变作文评价手段,实现快乐习作

在批改学生的习作时,不少教师只是进行模式化的评价,评语千篇一律,或是评语对学生批得一无是处,缺乏针对性和鼓励性,造成学生不喜欢阅读教师的评语,也根本不能从评语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收效甚微。有的教师,在作文批阅中的评语甚是苛刻,吝啬的分数,大刀阔斧的删减,如判官一样居高临下恣意否定,使学生心灰意冷,写作兴趣在这样的打击中丧失殆尽。因此,作文评价要重点放在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优点,并放大其闪光点,用充满鼓励的话语来评价学生作文,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快乐地阅读教师的评语,从评语中获得习作的动力,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优点,促使学生兴趣高涨地参与到习作训练之中。

(一)让学生习作的优点闪闪发光

作文教学实践表明,一个学生如果把习作当做一件苦差事,学生的习作兴趣就特别低下,学生写出的作文质量就差;反之,学生如果把作文当做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学生参与习作的心情是无比愉快的,其作文质量就高。在习作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习作中的优点,并巧妙利用这些优点进行放大,使其闪闪发光。学生也会因为受到老师的热情鼓励而焕发习作的激情。这样也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敢于写自己真实的感受,表达真实的想法。例如,我教过的一个作文基础较弱的学生,我在一篇习作中发现他写的字比之前工整了,虽然作文还是跟以前一样差,但我在评语中这样写:“好哇,老师没想到你这次的作文态度是如此认真,你那工整的字告诉老师:你的作文开始进步啦,加油哦!”这个学生看到我的评语后,我发现他两眼放光芒,眼神中透露出喜悦之情。更为可喜的是,接下来的作文中,他写得一篇比一篇工整,作文质量也提高了。

(二)让学生从评语中得到有益启示

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所写的评语如果是泛泛而谈,没有针对学生习作的优点与缺点进行中肯的评价,学生根本不能在评语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不能明白自己作文的修改方向。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相关习作的要求,针对学生作文的优缺点,用心写出评语,让学生从阅读评语中明白怎样进行习作修改,使学生在修改作文中提高习作能力。例如,我在批改学生的一篇题目为《我还选他为班长》的作文,我发现一位学生的作文详略处理不当,他把班长学习成绩如何好、如何刻苦学习的内容作为重点来写,而班长如何关心同学、如何为班级做贡献的相关内容写得很少。我在评语中这样写:你想一想,“我还选他为学习委员”与“我还选他为班长”这两个作文题目的作文侧重点会一样吗?你的作文是侧重写班长的学习方面,还是热心为班级做奉献方面呢?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根据具体作文放映出来的优缺点,运用恰当的作文教学策略,用教师的爱心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让学生的个性在习作中得以彰显。

摘要:从表面上看,现在的孩子习作水平好像是提高了,而实际上都是从一个模子里走出来的孩子。写出的文章大多千篇一律,犹如模子印出来的一般。大而化之的作文,只讲“社会化”,不要“个性化”,学生就范于刻板的教条,让原本充满着稚嫩真诚的语言,荡然无存。

如何让农村小学教学告别作文难 篇3

一、农村小学作文课现状以及“心里烦”的原因

1.写作教学的无序性

“写作教学比之阅读教学存在系列性不强,没有很好的写作教材。由于长期以来对写作教学的研究不够,写作教学一直处于效率低下的状态……教学缺乏系统性”。我们农村小学写作教学的研究偏重所谓的教法的研究,强调开头、结尾、层次段落、排比抒情等,忽视学生学法的研究,忽视学生作文心理的研究,忽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关注和培养。再加之作文教材的匮乏,教师在课堂基本是纸上谈兵,不去“下水”,也不研究技法、构思,这样要求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是一件难事。

2.写作指导上的不当性

对于命题作文,教师总是先根据自己有限的经验介绍某种表达方式或者结构方式,或念读一篇范文就成为作文的一种模式。例如:指导学生写眼睛,就是黑葡萄,脸是鹅蛋……千篇一律,别人写“赶羊”,教学生就写“赶牛”出现了雷同作文。另外,为了应试凑齐字数,老师片面强调篇幅,学生作文时就出现反复拼凑、组装,敷衍成文,编空话、套话、假话,言不由衷,这种做法,消解了学生作文的兴趣、激情和真情,使他们对作文产生了厌烦和对抗心理。

3.作文教学中的教条性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有灿烂的文化,在作文教学中适当进行政治的、道德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好的文章,是通过文本不露声色透射出作者的气质、人生观和道德修养。但是,如果作文教学的指导过分强调政治教化或道德教化,那么势必严重挤压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自由想象和表达的空间,不可避免地出现牵强附会的语境表达,这样将限制孩子的天性、个性、想象力的自由发展,使作文出现空洞的一些空话、套话、大话,显得文章不自然。

4.作文教学中的淡化性

近年,我们农村小学,每一年的公开课或优质课赛几乎没有作文课,老师们因为自己的写作水平差,从来没有一篇散文、诗歌、小说在纯文学刊物上发表过,明显表现出自信心的不足,都认为作文课难上、难评,而且不容易见效。所以,大多数教师不愿意在作文教学上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举办方也不愿去开展这种没有把握成功的“观摩课”。长此以往,作文教学的逐步淡化,小学生写作普遍下降,令人堪忧。

二、培养学生良好写作习惯,解决学生作文上的“心里烦”

作文涉及个体知识储备、个性、个人角度、喜好的语言表达。那么,在学生作文前,怎样培养、化解他们写作上的心里烦呢?我认为,教师针对作文题目或作文材料,通过启发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其中的好的“情景”“意境”中,这是缓解他们心里烦的较好办法。如:要学生写春天的自然景色,教师最好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亲近大自然,即走向果园、田野、河边……每到一处除了让学生自己有顺序有重点地仔细观察大自然的景色外,教师还应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可爱,便有了写作文的欲望和冲动,学生就会变得逐渐乐于写作了。写作素材丰富了,每个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心里不烦了,没有畏惧感了,可命题要活,题材要广、要宽。要改变单凭教师发指令,学生写作文的做法。应当提倡学生自由命题,多写放开胆子的作文。如果题目的内容和要求符合学生生活实际,有广阔的选择余地,那么学生的“心里烦”也就减轻了。

减轻学生的“心里烦”,还可以及早把题目或写作要求告诉给学生,把教师的作文教程改变为学生的作文学程。例如: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题《我们的课余生活》,我提前安排一节活动课,这节课要同学们搞一次最开心的活动,必须人人参与,可自由组合。同时,提醒大家尽量要活动内容、形式多样化,要有组织、有程序地进行。活动结束后要求人人都把今天的活动过程写下来,最后还要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积累了素材,在准备比较充分的情况下进行作文,也就不至于出现临渴掘井、望题生畏的现象。

在教学中,教师还必须热爱自己所教的语文课,喜爱写作,以满腔的激情指导学生写好作文,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感染学生,让学生知道写作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当然,课堂气氛要活跃,师生之间要和谐,课堂语言要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形象性和说服力,努力使每个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要特别关心和理解作文困难大的学生,具体帮助他们解决學习上的困难,鼓励他们写好作文。

学生习作的兴趣培养起来了,还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信心。有畏惧作文的学生主要是习作困难的学生,这是由于对作文的厌倦、畏惧心里长期潜伏未能消除的结果。教师要真诚地热爱他们,从心理上解除他们的作文负担;对他们要适当降低要求,要耐心指导,具体帮助,要面批面改,多挖掘他们作文中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等微不足道的闪光点予以肯定鼓励,更好地帮助他们树立习作的信心,使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赶上来。

初中优秀作文告别作文 篇4

我躺在床上闭目养神,“砰砰砰——”屋子里的寂静突然被轻轻的敲门声打破。我懒懒地说:“谁啊?自己进来吧!”门轻轻的推开,一个少年走了进来,银色的碎发披着淡淡的星光,衬得他本来就很白皙的脸庞如月华般耀眼,修长纤细的身姿裹在银白色的衬衫下,领口敞开,露出他无暇的肌肤。有如童话里的白马王子。他一手拿着咖啡,向我问好:“夜冉洁,你好啊!回来啦?先喝杯咖啡吧!”说完,纤细的手指握住杯子的手柄,递给我。

他是我的哥哥夜季凉,大学毕业以后,到了国外留学,好几年都没有见着他了,今天怎么就回来了?我接过咖啡,说:“你也太没有礼貌了吧!我是你的妹妹!你干嘛叫我的大名!我最讨厌别人叫我大名了!”“那我还是你的哥哥呢!你为什么不叫我哥哥呢?”

沉默。

不语。

还是我率先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气氛,对他说:“你知道么?爸爸今天怪怪的耶!”“他又不是第一次这么怪怪的!”哥哥听到我的话,有点想笑。“别打岔!会不会出了什么事?”我们静下来,思考着。过了好久,哥哥说:“走吧。先去吃晚饭,我饿了。”“好吧。这么说起来,我也有点饿了。”

要吃饭时,爸爸郑重其事地对我们说:“冉洁,季凉,我要出国去了!”“什么?”“爸......爸爸,这......这是真......真的么?”我感到我的眼睛起了雾,然后一颗晶莹的泪珠滑落下来。“为什么?”“爸爸?”“爸爸?”“到底是为什么?”“不为什么,你们自己照顾自己吧。好了,吃饭吧。”

我眼里闪烁着泪花,抓住爸爸那温暖又宽大的手掌,他的手掌,我有好几年有没牵了吧!我哭着说:“爸爸,你不要走!不要丢下我一个人!”哥哥上来拉我:“冉洁!”“爸......。”我只觉得眼前天旋地转,耳边传来“冉洁!”“冉洁!”还有救护车的声音。

雪白的床单,雪白的被子......一房间的白色快让我喘不过气了,看见一旁的哥哥,问:“哥哥!哥哥!爸爸呢?爸爸去哪了?”“他?他......他......走了。”“他去国外了?”我还是很难以置信。“嗯。”

一天下午,哥哥面色苍白,眼睛红肿地走过来,递给我一张报纸,上面写着:年轻富豪夜尚飞,因私人飞机有故障,坠海而死。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我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我来到花海,那儿已经是一片黑暗,只是花香依然存在,这有我和爸爸美好的回忆。我望着天上的星星,爸爸和妈妈好像在向我招手,坐在草地上,我想:“爸爸妈妈,你们上了天堂,还会回来看冉洁吗?

告别——初三作文 篇5

(一)告别

鱼儿告别池塘,你认为它会没命?不,它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江河。鸟儿告别竹笼,你认为它会饿死?不,它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树林。石子告别高山,你认为它会孤独?不,它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天地。

自然界的万物都在努力地尝试着告别,因为他们懂得,告别,其实是一个新的开始。诸葛孔明深居隆中,以躬耕为本,以吟唱为乐,看似胸无大志,与世无争。但他常自比于管仲,乐毅,可见他早已有出将入相,辅佐明君的决心。因此,他告别了隆中安逸的生活,投身到艰苦卓绝的政治斗争中,终于让蜀国在三国之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成就了为人称颂的千秋伟业,青史留名。

陶渊明本为朝廷官员,但他厌恶官场的黑暗,摒弃世风的污浊。于是他告别了高官厚禄,荣华富贵,隐居到秀美的山水之中,享受着恬淡安逸的桃源生活,留连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与闲适。终于为后世留下了永恒的佳作。

一番告别成就了诸葛亮与陶渊明各自的理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人因为对告别太过恋恋不舍,沉浸于原来的回忆中而忘记了告别之后的崭新开始。其实,告别又何尝不是一丝心绪,一番情怀,一种胆魄呢?“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是一种多么无奈的告别啊。“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是一种多么惆怅的告别啊。然而我不喜欢这种依依不舍的告别。我所倾心的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那种自在,洒脱的告别,因为告别过后,你将面对的是新的起点,新的希望,新的挑战。

何必留连,那已闪耀过的辉煌,何必叹息,那已悔恨过的失败。挥挥手,告别昨天的一切,转过头去,崭新的明天在等待我们去挑战。

鱼儿告别池塘,可能面对干涸,鸟儿告别竹笼,可能面对饥饿。石子告别高山,可能面对寂寥。可是,在它们心中,都有着一份未来的理想,所以他们选择了告别。去迎接属于自己的,崭新的未来与希望。

(二)告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题记

挥手,告别,告别年少的负气,告别悄悄流走的时间。向曾经铭刻在心中的笑脸告别,向曾经那张天真的脸告别,向那流过的年华告别。

那编织在六瓣雪中的年华,留给我们无限回忆。在过往的那段年华中,我们用青春的心灵,青春的眼光,生活在这缤纷的世界里。

那段年华有过固执,有过倔强,有过远大的梦想,但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承认自己的平凡,承认年少的梦,终究会有实现不了的一天,但我们仍要坚持。

成长中总需要一些伤痛来让自己哭泣,总需要一些伤痕来证明我们成长的痕迹。

站在空旷的草地上,望着天上那飘过的淡淡的云,天空是那么遥不可及,就像我们的未来,伸出双手却不可触碰,那就告别我们年少的单纯,多一些成熟;告别曾经幼稚的梦,多一些对现实的期盼;告别曾有过的固执,多一些体谅和理解。

挥手跟曾经告别,打开尘封的门窗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走向生命的原野踏上另一段新的征程。

告别那段年华,告别我们那时的年少无知,告别昨日,告别今朝,向那满树枝桠的春天告别,向那落英缤纷的吉光片若告别,向那流逝的水,易逝的春光,伤感的风告别。

总想在去那棵香樟树下看看我们以前的故事,想把那段时光装进口袋,想在多年以后坐在阳光下静静看口带中的那段年华。

——可终究要告别,告别那以往的日子,告别那段美好的年华,把它悄悄地装在心里,无需更多的言语,走向更美的远方„„

(三)告别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徐志摩先生的那首诗《再别康桥》,引发了我们对告别的思考。

在古今诗人的笔下,告别往往是一种不舍,一种愁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是一种多么惆怅的告别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又是一种多 么失落的告别呀!然而我并不喜欢这种依依不舍的告别,我更喜欢的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那种豁达的心胸开阔的告别。因为告别其实是人生又一个新的开始。

当爱迪生离开关心他的母亲到各地去找工作时,这与母亲的告别意味着爱迪生发明事业的开始;当比尔 盖茨离开故乡西雅图去到其他地方建立微软公司时,这与他故乡的告别意味着他的创业的一个新的开始;当鲁迅放弃医学而回国开始他的写作生涯时,这与他的恩师藤野先生的告别就意味着他人生旅途的又一个开始。由此可见,告别旧的事物就意味着一个新的事物的开始,所以,告别并不是一个令人伤感的事。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以开阔的心胸来面对告别的。许多人因为对告别过于伤感而会忘记了告别之后的崭新开始。这些人往往因为太留恋过去的事情,也就无法面对新人新事物,也就甭谈新的开始了。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告别之类的事。人们会与同学朋友告别,会与父母亲人告别,如果我们把这些告别都看作是新的开始,就可以在后来的人生路上走得更好。历史上有无数的伟人名人给我们提供了范例:海伦告别了聋和哑,成了一位盲人女作家,社会活动家;莱特兄弟告别了玩耍的竹蜻蜓,却发明了飞机;霍金告别了绝症的痛苦,写下了《时间简史》。因此,只要以宽阔的胸襟、顽强的毅力对待告别,成功或许正向你招手。

告别过去吧,你定会迎来新的开始,你的未来定会更加美好。

(四)告别

如果没有勇敢的告别黑夜,怎能看到朝阳将阳光洒满大地;如果没有努力的告别失败,怎能迎来不易的成功;如果没有坚强的告别伤痛,怎能学会微笑着面对困苦„„时间在不停行走,时光只留下回忆。

分别是最难以令人实践的问题,就像毕业一样,小学时与同学们分别总会是带有伤感,毕竟大家一起朝夕相处了六年之久。但,如果没有勇敢的抛开过去,怎能够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如果在每次离开家去远方都没有自信与独立,怎能够抑制遇到困难时不必要的哭泣?相反,如果只是一味的回忆从前的美好,那就会止步不前,与现实拉开差距;如果没有信心,一个人遇到问题就不会做到冷静,学会处理。花亦开亦败,只要青春与信念还在。失败,固然是人人都不愿得到的结果,可如果因失败而一味沮丧,则会坠入逆境的深渊,成为负面情绪的奴隶。转眼往身后看,如果爱迪生在研究发明电灯时因失败而就此告终,人们哪里能够在寂静黑夜中见到光明?如果人人都害怕失败而不敢实践,假如爱迪生失败后,谁又能给世界的夜晚带来一片光明呢?如果戊戌变法的失败让人们都望而生畏,那毛泽东的抗日建国大业又怎能实现?如果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人们都不敢改革,不找到适合本国的主义道路,那邓小平的特色社会主义又怎能在中国施行?所以,不要怕失败,因为付出总有成功的回报。

因为有勇气告别黑夜,才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因为有努力告别失败,才迎来了成功的喜悦;因为有坚强的告别伤痛,告别过去,才学会了微笑面对,才追上了时代的步伐。

(五)告别

坐在窗前,明月依旧。月光扬扬洒洒的从窗前滑落,如丝,如绸„„

不知是谁将这一轮满月推上天空,我望着如镜的圆月,望着寂静的黑夜,显得无比惆怅。我对着月亮诉说我的故事,诉说我的烦恼。初三最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分数击打着我的心,在不停给我敲响警钟。月亮高高地挂在枝头,月光凄凉的扫向大地,更增添了我的愁绪。

噢!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月亮正是经历了弦月才赢得现在的满月啊!在无数个黑夜她不停的奋斗,默默的努力的奋斗着,有自己的行动和美丽叙述着满月的故事。

自古以来,有多少人望着这轮月饮酒做诗,是谁举杯邀月,和月亮影子一起失败?是谁站在清楼上对着月亮等待夫君?又是谁沐浴在月光中饮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他们将自己的愁思寄托在这月亮上,我却要告别这月夜的沉寂。

我要告别月夜的沉寂,我要告别这忧伤的气氛。我打开窗子,不是为了诉说,不是为了悲伤,我仔细端详着这轮满月,明亮而又端庄,清爽而不妖媚,这就是月亮本来的色彩吧!使我的心潮荡漾。我能看到她奋斗的历程,我能看到她失败的痕迹,原来月亮是不沉寂的,她是成功的。

月光依旧,我坐在书桌前,开心的一笑,我知道我要告别月夜的沉寂,告别我的烦恼,告别我的过失,我又要重新上路了。

告别童年作文 篇6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告别童年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告别童年作文1

记得一年级时,在即将成为少先队员的时候,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上布满了灿烂的笑容,哥哥姐姐们为我们系上了鲜艳的红领巾,虽然我们只是个懵懂的孩子,但心里总有一股骄傲的劲,举起右手,四指并拢,行了个并不标准的少先队礼,握紧拳头大声地跟着宣誓,却还不明白少先队员的含义。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懂得了少先队员不止是一个名称,更是一种责任。现在,我们即将摘下红领巾,从少先队员走向共青团员,我才知道,童年已经悄悄的离开了我,对于我来说,童年是一种记忆,是美好的记忆。尽管我们谁都不希望长大,谁都不希望告别童年,但我们别无选择,让童年的快乐永贮我们心中。

大人们都曾年轻,都曾拥有过属于自己青春,奉献过自己的青春,走过自己的青春道路。但是时光的无情迫使他们告别那段时光,永远也不能再次拥有。还是少年的我们,也许没有大人们那样知识渊博,没有他们的业绩成就,没有他们的处事能力,没有他们的丰富经验,没有他们对社会的认识深刻;也许我们才刚刚踏上充满坎坷的漫漫人生长路,前面会有意想不到的艰难险阻,但现在的我们拥有青春——它是最大的财富。

走进青春,我们不再是孩子了,展望未来,在心中许一个愿望,对未来的梦想,珍惜青春的时光,留下美好的记忆,珍惜青春就不应该迷失在青春的河流中,最美好的时光是青春,最斑斓的季节也是青春。让青春绽放光彩。

告别童年,即使风景再美,也无法复返;展开怀抱,拥抱青春。

告别童年作文2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儿停在上面,阳光下蜻蜓飞过来,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水彩蜡笔和万花筒,画不出天边那一条彩虹。多少的日子里,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就这么好奇,就这么幻想,这么孤单的童年……”每当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总会让我想起小时侯无忧无虑的生活,想起小时侯那些天真烂漫的想法。

我喜欢这首歌的歌词,它是那么的贴切-----“等待游戏的童年;心里初恋的童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么孤单的童年;盼望长大的童年。”人总是矛盾的,当你拥有的时候你不喜欢,而当你失去的时候却又渴望再次得到。然而,花落了,还有再开的时候,春天走了,还有再来的时候。但童年走了却不会再回来。

现在你就要与童年说再见,就要与这美好的时光说再见。你对未来有多少美好的憧憬?你想对已逝的童年说些什么?是客套的感谢的话语,还是憎恶的痛恨的骂语?是高兴的欢乐的话语,还是悲伤的惋惜的悲哀?或许更多的是道歉吧,因为白白浪费掉了这样美好的时光而向童年道歉。不过这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该怎样对待接下来的生活,该怎样迎接新的挑站,该怎样面对人生的又一个十字路口。

让我们以欢乐感谢的话语,来向童年说再见。

告别童年作文3

童年犹如一首抒情优美的诗,童年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童年犹如一首时而舒缓时而高亢的旋律,让人万分的不舍……

五岁时爱幻想

那时候的我,常常听大人们讲故事。如《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西游记》等。我酷爱幻想,于是,我遍对《西游记》。中的主人公产生了无尽的遐想。假如我是孙悟空,就可以斩妖除魔;假如我是唐僧,就可以去西天取经;假如我是玉皇大帝,就会尝尽人间的美味……

七岁时爱做傻事

上了学后我问结识了一堆小伙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狐朋狗友”。于是我便经常和他们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如“捅马蜂窝”、“按门铃”、“扔西瓜皮”等。要说最令我刻骨铭心的就要数“捅马蜂窝”了。当时不知道是谁手滑捅到了马蜂窝,我们一群人便受到了蜜蜂们猛烈的炮击。之后,我像是一只刺猬一样回到家。不仅没有得到同情,甚至还挨了一顿臭骂。当然,除了这些,我还做过许多令人忍俊不禁的事。给小猫洗澡,让人哈哈大笑,让鸡学游泳,令人哭笑不得……

十岁后的醒悟

上了五年级后,我便明白了许多道理:知道了是非有自尊心。当老师在课堂上时,我认真听讲;当学校举行捐助活动时,我主动捐钱;当在路边遇到小猫小狗时,我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拿石头砸他们了;我认真地对待学习;在家里帮助家人做家务……

别了,幼稚的童年!别了,任性的童年!别了,五彩的童年!哟,哟,我要长大了!

告别童年作文4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就要里开培育我,教育我六年的母校了。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是我在小学度过的最后一个节日,我也将从一个幼稚、无知的小女孩,变成一个小大人了。

我已将告别童年,应该懂得关心他人,关心集体了。不管做什么事,心中都要想着别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别人有困难,集体有困难,我们就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到今天,我也明白了“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更美好的人间”。

我已将告别童年,懂得了要辨别是非。以前,我总是单纯地认为,谁长得漂亮,谁对我温和,谁就是好人;谁指出我的缺点,谁长得丑,谁就是坏人。却不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知道了人美不仅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内心深处;我知道了活着就要做对别人有好处的事,对社会有贡献,不要做只求外表漂亮,没有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的人。

我已将告别童年,不再害怕困难,每个人都有心中的梦想……总之,我即将离开梦一样的童年,迎来诗一样的花季,告别幼稚,走向成熟。

告别童年作文5

当我一遍又一遍地敲着记忆的门,翻看着微微泛黄的照片,体味着已成历史的童年荣誉,我才发现,童心在我身上悄然褪去,童年的不成熟被默默带走,渐渐褪去。

小时候,我一直是个坚强的人。我能做的,我很难做的,我擅长的,我不擅长的,我感兴趣的,我不感兴趣的,我要求自己做得比别人好。

我还记得在初三的一次颁奖典礼上,我连续五次获奖,成为了一个认识年级里所有人的人。每当有人从我身边走过,他们就会说:“看,就是那个一次拿五个奖的!”“喂,你看,那不是一次拿五个奖的人吗?”每当听到这些话,我总是骄傲地抬头,虚伪地告诉他们:“哦,没什么,不只是五个奖项,不太简单。”然后享受别人的崇拜。

但如果别人得奖,我也必须得奖,而且至少我必须和别人得一样的奖,绝不允许别人得的奖比我多。如果别人拿的奖比我高,我会吃醋,但会假装微笑:“恭喜你,你比我强多了!”为此我很努力,在自己不擅长或者不感兴趣的地方努力。别人学的我学会了,别人没学的我也学会了。

但是,随着我一天天长大,随着接触的人越来越多,我渐渐发现,虽然我得到了很多荣誉,但总觉得自己并没有真正掌握什么。是时候和我不成熟的童年说再见了。我的人生应该走自己的路,而不是和别人做不必要的比较。

现在我开始学习什么是我所拥有的。我不需要虚荣。不知道就不知道。如果我技术低,我就低。我不需要比别人高。我的目标很明确,正在向自己的目标大步迈进。

告别童年作文6

告别了童年,紧接着就搭上了青春的列车,这是一个新的阶段,也是人生中最珍贵的时期。青春像一只雄鹰,可以展翅飞翔;青春像一个神秘的星球,激发我们探索的欲望,可以使我们的思维超越时空;青春像早晨的阳光,五彩斑斓,充满希望;青春的路上有风有雨,这些磨砺着我们,让我们这些小树苗在暴风雨之中依然挺拔,深深扎根。上了中学后,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青春正朝我们走来,她的气息在整个校园里蔓延着,学习、竞争、比赛,这是青春中的美。在这个时期,是人生的最佳时期,我们应该努力地学习,满怀信心的迎接挑战。

也许你暂时失败了,但是请不要灰心,相信你自己,重新站起来,不能因为挫折而被打败。没有人可以打败你,除了你自己。青春需要自信,而这些挫折只是给你的考验,它会把脆弱的你磨砺的更加坚强、更有韧性。那么,从现在起,让我们一起拥抱青春,追寻青春带给我们的美丽馈赠吧!

告别童年,拥抱青春,让我们插上一双梦的翅膀,飞向理想的天空!

告别童年作文7

时光如水,光阴似箭。转眼间,伴随我们十二年之久的金色童年,就将与我们挥泪而别了。

童年生活中,大家有过多少成功与挫折,多少甜蜜与苦涩。

童年是甜蜜的,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是永恒的….童年,是我生命之旅的开端,也是我人生之曲中最美妙的乐章,更是我走向成熟的摇篮。童年,您凝结着我欢乐的笑语,凝结着我成功的喜悦,凝结着我失败的悲哀…..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无法从童年的日记本中删去的,无论是喜、怒、哀、乐,都会成为人生中最宝贵的一页。

每一首童谣,都会让我神迷心醉;每一串欢笑,都会让我精神抖擞;每一回的挨批,都会让我规规矩矩;每一次的成功,都会让我喜笑颜开;每一次失败,都会让我以此为戒…..追打中留下的血滴将渲染整个童年;运动时摔的跟头将使整个童年充满激情;做操时优美的动作将为整个童年增加活力;欢笑中吐出的唾沫可使童年多一道水之风景线。

童年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只有那天真无邪、童言无忌的日子最值得留念。童年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时光更令人羡慕。

童年啊!我们即将分开。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日日夜夜想念你的,珍重啊!童年!

告别童年作文8

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在告别中,体会着成长的滋味……小时候,乳牙脱落之时的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

“五万……打那个呀!”奶奶如往常一样,带着我,在小区中一个可以避暑的楼下玩耍,耳中不断地充盈着奶奶观战麻将时说出的话语。我早已厌恶极了这声音,便自己连滚带爬地玩儿着那光滑的皮球。

“呜呜,奶奶,奶奶!”我急迫地叫着。“怎么了?刚才还好好的呀!怎么去玩球了呀?怎么还把鼻子给磕破了呀?这该怎么办?”奶奶好像也没有办法了。最终,我的小鼻子被贴上了创可贴。但这,足以让我成长了。至今我仍会在脑海中浮想:难道受伤时的痛就是成长的滋味吗?

恒牙已经长出。午后,一缕阳光从窗缝中射进来,洒落地面,我拿起了爱不释手的风筝,它令我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到了怀府广场,天空已飞满了风筝。我们也准备放风筝,我和妈妈在不停的往返跑,“起来了,起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妈妈和我的齐心协力下,风筝飞向了天空。我手里拿着风筝线,不亦乐乎地玩着。风筝线---在我看来,就是时光线,它可以牵引时间,让我们成长许多许多……

夕阳西下,一天又要结束了,这已天,我告别了童年,且成长收获了很多。

在一次次告别中,我悄然长大,但面对告别时那五味杂陈的滋味,至今仍在我心中深藏。

告别童年作文9

童年如一颗多层夹心的糖果,含在口中,便能尝到它所蕴含的各种滋味—童年,无疑缤纷而多彩。那么,告别童年,它的滋味又会是怎样的呢?还未亲身体验过,又怎会知道,它带来的奇妙感受。

阴雨绵绵,风儿在雨滴中穿行,她哭泣着,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是什么呢?也许跟我一样,在寻找回去的路,在找已迷茫的童年吧!我静静的望着窗外,也许,此时的天气最能表达我的心情—那么沉重,仿佛在挣扎。捏着发下的数学模拟卷,我再次陷入沉思:很快便升初中了,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会不会跟不上……推开后门,引入眼帘的是一对鸟夫妇,他们是在做什么呢?似乎在用翅膀推着某样东西。

定神一看,嗬!原来是在赶长大的鸟儿出窝呀!这大雨天的,不能改天再赶么?人世间为何那样残酷,我不禁叹息道。然而,令人惊讶的一幕发生了!小鸟儿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求生的欲望,他极力地挥舞着不太丰厚羽翼,嘴里发出尖尖的叫声,似乎在为自己呐喊,竟真的飞了起来!很快便找到了一个避雨之处,静静地等待着天晴……我沉默了,同样,我也即将告别童年,很多地方,也早已不用父母帮忙,他能做到的我又何尝不可呢?我再次拿起自己的试卷,凝视着显眼的“85”,坚定的对自己说:“也许我不仅告别了童年,而且迎接我的更是美好的明天!”看着那只屋檐下的小鸟,我镇定下来……

告别童年的滋味是什么?是深晓应努力的踏实,更是为美好明天的喜悦。

告别童年作文10

我们都有一段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有所不同,就让我来跟你们说说我的童年往事吧!

记得小时候,我很喜欢听录音带,有一次我想如果把自己的声音录进去会怎么样呢?于是,我偷偷的把姐姐的录音机拿了过来。我按下了录音的按钮之后,就开始鬼吼鬼叫的乱叫一通,然后很满意的按下PLAY。当听到自己的.鬼吼鬼叫,我当场吓得呆若木鸡,现在如果还可以找到那卷录音带,我一定要听听看,当时我叫得那么开心,到底是在叫什么呢?

我还记得,以前我吃饭时每次都是最后一个吃完的,因此我感到无奈。有一次我竟然做了一件非常蠢的事!那一天,我又吃饭吃最后了,我就像发疯似的,把一间空房间反锁上了!当我一回神,那房间早已锁起来了。我偷偷摸摸的坐回位置上安静的吃着饭。最后呢?当然是被臭骂一顿啦!而且好不容易找到钥匙,但是钥匙孔里有我以前塞进去的纸屑,还有铁丝!我回想起这段回忆时,真的是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呀!

时间过的真快呀!一下子又要分班了,也代表我要升上五年级了!不知道现在的我又会为未来的我新添哪些回忆呢?

告别童年作文11

光阴似箭,不知不觉童年已渐渐离我们而去,青春正像我们走来。童年的我是天真的,懵懂的,淘气的……

妈妈说我小时候,对什么事都很好奇,总是不停的问为什么?三岁的时候,我对冰箱产生了兴趣,心想:冰箱里面的灯是咋关上的呀?我开开关关几次冰箱门,还是没搞清楚,这时奶奶来了,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讨嫌佬,冰箱不能这样会坏的,你到底要找什么……”不等奶奶说完,我委屈的说,“就想看看冰箱里的灯是咋关上的?”奶奶愣住了,依然不客气的说“别管这么多,反正你以后不能再这样弄冰箱了。”嘻嘻,只要奶奶不在家,我就会一直守着它,看着它,研究它,可最后还是没能搞明白,这次探究无疾而终。

上学了,我表现特别乖,是我们班第一批入少先队员的。还记得站在国旗下由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为我们戴上红领巾,和我们一起唱国歌的情景,一个个昂首挺胸,队伍整整齐齐,激情高昂的唱着,因为我们是少先队员。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作为文艺骨干的我,总会热心的参加。帮着老师调整队形,排练舞蹈,维持纪律。每天放学后,我们都留在教室里,努力地练习。正式表演那天,我们特别的着装,欢快的舞蹈,赢得了满堂喝彩。

一幕幕的情景浮现在我面前,这都是童年的美好回忆。童年的笑是甜的,苦也是甜的,但现在我只能跟它说再见,因为童年只是我们人生中的一段路,新的旅程将要开启,让我们告别童年,迎接更加多彩的少年吧!

告别童年作文12

此刻,我正站在童年与青春的分水岭上。我回头向后望去,看见童年这条清澈的溪流正逐渐离我而去,等待我的,是成熟的青春汪洋在向我召唤。回头,泪湿眼角……

童年,从我们呱呱坠地时,他就注定有一个美好的旅程,而他却稍纵即逝。

一条条青砖古瓦的破胡同,蜘蛛网正肆无忌惮的蔓延着,泥沙慢慢,枯草遍地,到处散发着糜烂的气息。

回想以前,妈妈总是骑着破旧的黑白相间的自行车带着我走街串巷。小贩们总是把道路围的水泄不通。糖炒栗子、爆米花、糖葫芦、陕西凉皮的香气混合着空气的清新,总是令人禁不住流口水。

小贩的叫声此起彼伏,浑厚嘹亮的吆喝声响彻耳边,似是为这安静的古镇谱写了一首华尔兹。

夕阳西下,老人在树下的石桌上下棋,争论不休。调皮的小孩敏捷的爬上大树,使劲摇晃着,不就红枣纷纷滚落地下。孩子们牵着纤细的风筝线,无止境的向前奔跑着,身后的风呼呼作响。载着梦想,一路向前。

一阵凉风吹过,把我拉回了现实。摇曳着的树枝拨动着我的心弦,内心是何等孤寂。我揪了揪衣角,大步向前走。

告别,童年;展望,青春。

告别童年作文13

今天,可能会和往年不同,因为这是我们的最后一个儿童节,就在这一天,我们将告别童年,拥抱青春。

告别我们的童年,走出了幼稚,走出了无知,跨入了花季,跨入了一片真正属于我们的天地。没有了童年的天真,也没有了童年的单纯,我们告别童年,走向成熟!告别童年,但要记住童年时的欢乐,那些嬉戏打闹,无忧无虑,幼稚单纯的日子,是多么难忘。这些难忘的日子,会被我们永远地记在脑海中。童年是一个温馨多彩的梦,充满幻想,充满甜蜜;童年,凝结着我们欢乐的笑语,凝结着我们成功的喜悦;童年,是我们生命之旅的开端,更是我们走向成熟的摇篮。

告别童年,我们走向了属于我们的青春道路,也许我们会为童年的离别感到惋惜,但我们更应该庆祝青春的到来。这到来,意味着我们由稚嫩转向成熟;意味着我们将告别童年的花园,步入青春的殿堂;意味着我们将走上一段崭新的征程!

青春在这里迈步,新的梦想从这里开始。我们站在浩瀚的大海边,告别童年,拥抱青春。

告别童年作文14

似水流年,今天的我们已不再是在草地里玩过家家的小朋友;今天的我们已不再是大声朗读“床前明月光”的小学生;今天的我们已经告别童年,走向青春。

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我们来到了中学,走进了初一生活。刚踏进教室,我的感觉顿时变得陌生了。面对着不熟悉的老师,不熟悉的同学,面对着那丝丝缕缕的阳光,那优美的环境和一张张亲切的面孔,使我不禁想起我的母校。在母校的六年学习生涯,我是永远都不能忘记的,而且还依然历历在目。

在母校,能听见书声琅琅的读书声;能看见我与旧同学嬉戏、玩耍的场面,能够感觉到老师对我们的关爱,和老师对教学的那份热情……新的一天,新的事物还正向我招手呢!我不要再是以前那个不懂事的小子,我不要再事事让家人担心。因为我在新的学校里面还要懂得许许多多的规矩和人生道理,这都需要我自立、自强,所以我要尽快适应新的世界,新的生活。

上初一了,既激动又期待还紧张。但无论如何,从一点一滴做起,融入到新生活中,让我们以昂扬的心态面对初一生活。

告别童年作文15

童年如歌,伴随着我度过小学时光。回首过去,那一件件趣事犹如欢快的旋律,久久回荡在我的耳边。

还记得有一次,小小的我和朋友约定,在小区最偏僻的树丛中见面。我兴奋了整整一天,提前做了赴约的准备。下午,我悄悄地溜下楼,飞奔到秘密基地——我的游乐场。朋友早已经等候在那儿。

“哈哈!看我给你做的小花圈合不合适!”

“正好!”豆子兴奋地抓起一片叶子,扣在我的头上。“嘿!”我跳起来,扔掉了它。“看看我带了什么?”我拿出那个被我们视若珍宝的旧铁盒,一脸郑重地打开,把东西一件件地拿出来:“看!这是小区的地图,这是我‘偷’来的牛肉脯……啦啦!这里有8块钱耶!今天去‘火车轨道’玩。”我收起‘地图’,小心地抱着,收拾东西去‘轨道’了。这只是一条铺满不同形状的石块路,有一小片常年绿油油的草坪——长青坪。我大摇大摆地穿过轨道,便铺开用绿叶钉好的草坪,放上食物,晒着“夕阳浴”,我们便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聊天,从李白的毛笔谈到颜真卿的墨水,百谈不厌。来运动的老人常望着我们,嘀咕上一句:“俩小丫头又来了,今天又在嚷啥?”

苏宁,告别老二 篇7

同为中国家电连锁零售业巨头的掌门人, 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和国美电器董事长黄光裕, 两位有着传奇财富增长奇迹的“巨人”却在同一时间咀嚼着不同的人生滋味。

2009年伊始, 张近东开始为苏宁谋划更长远的发展, 宣布2009年新开200家店面, 而张近东的老对手黄光裕却在北京看守所里, 被传自杀未遂。

这样的对比不得不让人想起两年前, 张近东面对记者时说过的一句话:“我过去跟黄光裕讲过, 苏宁哪一天做不过你, 我一定送给你。”

不过, 两年的时局骤变可能也在张近东的意料之外。

2008年11月, 黄光裕以操纵股价罪被调查, 国美也在港交所遭遇紧急停牌。同年末, 苏宁电器年销售额498.97亿元, 以40亿元的优势在总销售额上首次超越国美, 而在净利润上, 苏宁电器则达到21.7亿元, 是国美的2倍。诸多分析师认为, 张近东在创办苏宁19年后, 终于可以坐上霸主之位了。

对出事后的黄光裕, 张近东从未做出过任何评价。只是, 他对苏宁的定位更加底气十足:苏宁在行业中是领跑者、是标杆, 毋庸置疑。

眼下, 张近东已经开始酝酿新一轮的棋局了。苏宁在香港落地生根, 其第一家“自建店”也成功“入住”江苏无锡。

“美苏争霸”波涛暗涌的步伐

“我们不能通过同行的发展或者某一个市场情况来判断, 耐用消费品应该从整个市场、甚至是整个世界来看未来。”

黄光裕事件无疑是对国美一次重大的打击。而苏宁电器此时却加快了连锁发展的步伐。

苏宁计划在2009年新开店面200家左右, 预计到今年底店面总数将达1000家。相比之下, 国美则审慎地实施防御策略:关闭100家左右效益不好的门店, 同时开一部分旗舰店和优质门店, 总量仍保持目前的1300家左右。

这是在国美离开黄光裕的日子里, 国美原行政总裁、现国美集团主席兼总裁陈晓实施的新政——放弃跑马圈地式的高速扩张, 改为精细化的店面管理。

自2007年底, 苏宁失手大中收购时起, 双方态势还从未曾如此微妙。从成立时间上看, 国美电器集团成立于1987年, 而苏宁成立于1990年, 全面切入综合家电领域走连锁发展道路则始于1999年, 还要早于国美一年。2003年时, 苏宁的收入只有国美的68%, 在2004-2006年苏宁和国美开店竞赛和规模竞赛中, 苏宁逐步缩小差距;2007年初国美收购永乐后, 苏宁与国美的差距再次扩大, 不过很快苏宁又将差距缩小。

苏宁的超越出现在2008年一季度。来自安信证券分析师吴美萍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 苏宁电器的营收超越国美电器, 并且两家上市公司此后的营收差距逐渐拉大。三季度时, 苏宁的销售规模是国美的1.23倍, 这一数字在四季度时扩大到1.42倍。

苏宁单店盈利能力也开始显现。2008年在年销售额上苏宁高出国美40亿, 利润是国美的两倍, 但是店面上国美为859家 (国美共有1300家门店, 其中859家为上市公司资产) , 比苏宁多47家。

一旦国美出现转机, 苏宁是否又将退居第二?国美在上游供应商较大的话语权是否就此丧失?陈晓主政下的国美是否可以挽回大局?这些都尚无定论, 但是对于张近东来说, 对这方面问题的思考已然成为过去时。

在张近东眼中, 苏宁的未来有更宏大的布局。“我们不能通过同行的发展或者某一个市场情况来判断, 而应该从整个市场、甚至是整个世界来看未来。”

未雨绸缪 抵抗百思买

如果还用过去的“中国败局”的观点来看百思买绝对是一种错误。

百思买, 全球最大零售企业, 在2008年财富500强中位居第177位, 全球销售总额为400.23亿美元。这一数额, 即使是国美、苏宁2008年的销售总和也难以望其项背。

2003年百思买在上海设立办事处, 业内曾高喊“狼来了”。2006年, 百思买斥资1.8亿多美元收购五星电器75%的股份;2009年2月, 再以1.85亿美元现金买下五星电器25%的股权。自此, 百思买成为仅次于苏宁、国美, 位居中国电器连锁的第三名的零售企业。

不过, 百思买的中国之行并不顺利。家电连锁难以短期内凑效, 加上其一直立足于高端, 始终未找准在中国的发展方向, 自2006年在上海开设第一家门店以来, 其发展一度停滞, 过了18个月后才新开第2家门店。2008年初, 百思买关闭了在北京设立两年多的办事处。

“苏宁完全没有必要把百思买作为竞争对手。我有两个基本判断:第一, 百思买在中国不可能有大的发展, 5年之内不可能威胁到国美、苏宁的地位;第二, 苏宁也不可能去美国发展, 那里不是中国家电连锁落脚的地方。因为在美国, 百思买非常强大, 苏宁去美国, 情况就类似于百思买在中国。既然如此, 为什么要害怕百思买呢?”关于百思买的进入, 家电产业观察家刘步尘有这样的一段评论。

百思买刚刚进入上海的时候, 张近东曾说三年内苏宁不去考虑它, 言外之意, 初来乍到的百思买必须对中国市场有了深入了解和积累后, 才可能对本土家电连锁企业形成威胁。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百思买决定今年要削减50%的资本支出, 并收缩其在美国、加拿大等地的开店计划。

众多市场中, 中国成为百思买押注的地方, 除了将原本约定4年内完成的收购计划提前外, 其开店也有了新计划, 计划今年在中国新开7~12家门店, 未来的5-10年开店数百家。

张近东说如果还用过去的“中国败局”的观点来看百思买绝对是一种错误, “客观地讲, 如果我们的企业不积累, 一旦他们稳固之后势必会坚如磐石。”

“中国的家电连锁零售行业才刚刚起步, 国外企业凭借多年的积累可以亏本熬上五年、十年。这段时间, 其力量足以打垮一批国内的家电零售企业, 重塑行业格局。”张近东认为, 一旦百思买等国外品牌完成了本土化过程, 对于苏宁, 对于整个中国家电连锁零售行业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因为无论在资本、品牌还是对市场的掌控能力上, 百思买都有非常强大的竞争实力。

主导民族零售业

“如果未来有一天, 国家要参股、控股苏宁, 苏宁愿意做这样的贡献。”张近东曾说。

张近东对百思买的思考或许更多是来自于对国内家电零售行业创业者们的自省。

看看曾经叱咤业界的五位创业元老们如今走出的不同轨迹吧。

永乐电器创始人陈晓, 在2006年国美收购永乐后担任国美行政总裁, 黄光裕被拘后, 陈晓临危受命出任国美集团主席及行政总裁。

大中电器创始人张大中, 在2007年国美收购大中后, 干干净净地离开这个行业, 去年初, 在曾经的大中电器总部成立了大中投资公司。

五星电器创始人汪建国, 在2006年五星与百思买合资后, 担任江苏五星电器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总裁、百思买亚太区高级副总裁。2009年2月, 百思买获准外商独资公司营业执照后, 汪建国离开, 只留下一句“我现在已经不再是什么董事长和总裁, 我只是一介平民。”

只有张近东还在坚守着当初的事业。不过, 他并没有为坚守而得来的市场机会感到幸运, 相反却因为市场格局的变化而隐隐有了一些对于国内家电连锁乃至整个零售行业的担忧。

“零售业是民族制造业进入世界的咽喉, 而把握渠道的主动权才能够把握市场的主动权, 如果这个渠道丢掉了, 命运势必会掌握在别人手上。”在张近东看来, 零售业是一个关乎国家战略的产业, “可以开放, 可以多元, 但必须是中国人自己主导的。如果未来有一天, 国家要参股、控股苏宁, 苏宁愿意做这样的贡献。”

在外资渗透国内超市连锁行业的前车之鉴下, 张近东的这番言辞颇显气节, 不过, 你也可以把它当作苏宁的最新宣言。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勉励张近东, 将苏宁电器“打造成为中国的沃尔玛”, 这也是张近东所坚信的, “13亿人的中国市场一定能够培育出世界500强的现代零售企业”。2006年初, 苏宁制订的五年规划中提出要在2010年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在他看来, 这样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我最大的愿望是:苏宁可以遍布全国乃至全世界。”言语之中, 张近东的重音显然放在后面。

低调积累 等待裂变

从涉足零售行业的第一天起, 张近东就不断告诫自己, 这是一个必须要耐得住寂寞的行业。甚至早在上世纪90年代, 苏宁就规定员工不能炒股, 谁炒股就炒谁。张近东绝对不会把资本放大为主业, 惟一的资本运作计划就是苏宁想出手收购大中, 还因为国美介入而遭致失败, 从此再无计划。

比起资本运作的迅速扩张, 张近东更喜欢一砖一瓦地搭建苏宁。国美在大规模并购的同一时期, 苏宁的后台建设已见成效, 并且不断投入, 苏宁一开始就选择了“练内功”的发展思路。以其物流平台为例, 未来几年, 苏宁将在全国建设60家物流基地, 整体投资超过120亿元。

在目前已成功投入运行的南京、北京、杭州三个大型现代化物流基地中, 可以看得到的变化是:相同仓储面积下库存数量相比传统库存方式提高一倍, 坏机率将削减90%, 进货和出货的差错率几乎为零, 物流工作人员数量则减少2/3以上。

有意思的是, 物流基地背后的系统支撑由IBM提供, 而IBM曾在20世纪80年代曾为沃尔玛做物流系统, 90年代为百思买做物流系统。

大力发展后台系统对苏宁来说最重要的是提升核心竞争力。而其最终目的无外乎两个:其一, 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并将差距维持下去;其二, 打造一个全球的零售网络。

前一个目的在2008年超越国美的时候已经实现, 这个过程似乎水到渠成, 而后一个需要的时间或许会更长, 投入更大, 但对于始终稳健的张近东来说, 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机会。

告别政治 告别不了的是国民责任 篇8

梁启超在自我检讨时发现,他这个人本质上还是个书生,喜欢感情用事,缺少实际的参政能力,不适合参政。一年多来,虽然勉为其难,鞠躬尽瘁,并没有为国家做多少事,“吾所效之劳,不足以偿所造之孽也”。同时他也看到,现实中的权衡、变通,的确非他所长,就政治权谋而言,他更不及袁世凯这种在官场上泡烂了的人,他不仅过于理想化,而且太天真,太幼稚,以为凭着自己的言论就可以造就理想中的政治人物,简直就是妄想。所以他表示:“故吾自今以往,除学问上或与二三朋辈结合讨论外,一切政治团体之关系,皆当中止。乃至生平最敬仰之师长,最亲习之友生,亦惟以道义相切劘劘,学艺相商榷。至其政治上之言论行动,吾决不愿有所与闻,更不能负丝毫之连带责任。”

他曾有过退回书斋的打算,以为做国民教育,也是“莫大之天职”。既然政治无望,他真就假馆北京西郊的清华学校著书去了。但袁世凯不允许他回归书斋,那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时代也不允许他回归书斋。随着欧战爆发,日本野心膨胀,乘机向中国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条》,以此要挟袁世凯,换取日本对帝制的支持。此时的梁启超很难沉默,他不仅在筹安会成立一周后就公开表态,发表了《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而且与蔡锷、汤觉顿等人策划了反袁护国的对策,他说:“但为四万万人争人格起见,非拼着命去干这一回不可。”他们约定,“成功呢,什么地位都不要,回头做我们的学问去”。

梁启超曾有过实现其承诺的机会。他到上海后得知,父亲已于两个多月前去世,这既使他陷入了巨大悲痛,也给了他一个脱离政治的理由。那些天,他的确以守制为由辞去了所有的职务。记者追问他百日后的出处,他告诉记者,他将以在野政治家的身份,自效于国家或社会。在他看来,“非亟从社会教育上痛下工夫,则宪政基础终无由确立”,所以,“军事稍平,决当献身社会教育”。但现实政治毕竟与他还有某种“斩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不期然,他又一次卷入政治漩涡之中,甚至差点被汹涌而来的浊流所淹没。

不能安于缄默

这种情形在梁启超的政治生涯中应该是第一次,不过,看上去他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切实的教训。他在护国战争结束后也曾想过急流勇退,不再参与政治,而且,为父亲守制不能说不是一个很好的理由,但他却为形势所鼓舞,总不肯放弃自己对于国家的责任,“明知樊笼之下,言出祸随,徒以义之所在,不能有所惮而安于缄默”。结果,先是陷于府院之争,希望调和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而不成,反而引发了张勋“辫子兵”的复辟闹剧;此后,又有护法与威信之战,他则居中调解,欲说服双方不可以兵戎相见。在他不过是想“因应世界大势而为我国家熟筹将来”,但世人如何理解他的苦心?甚至他的朋友都责备他“不能救国而反与他人同蒙卖国之名”,他与研究系的骂名则因支持北洋,反对国民党而一直背到今天仍不能洗清。

事实上,整个民国六年(1917年)他都在为国事而四处奔走,先是鼓吹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遭到几乎所有人的反对,马君武联合国会议员三百余人通电全国,反对绝交、参战,骂梁启超是“阴谋小人”;老朋友伍庄也为之痛心疾首,他说:“兄数十年惓惓爱国之心,其结果则中国乃亡于兄手,兄纵不爱惜其名誉,独不爱惜国家乎?”然而,反对者虽多,并不证明他就是错的。多年后伍庄在回忆梁启超的文章中承认:“张勋既败,先生本不欲复出,但以主张对德宣战之故,欲贯彻其主张,因复就段阁之财政总长焉。卒之主张实现,中国赖以取得国际上之种种便利,出席于欧洲和平会议,先生之功,不可没也。”他甚至有了一些惋惜:“先生当时之志愿尤(犹)不止此,先生力劝段祺瑞亲带兵赴欧洲战场,可惜段氏为宵小所包围,不听先生之言,先生之大志愿仍(乃)不得达。”

伍庄所言只是原因之一,段祺瑞不肯带兵亲赴欧洲,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此时的孙中山刚被召开于广东的国会非常会议选举为军政府大元帅,指望着奋师武汉,直捣幽燕,遂以“护法”为名,发动了南北战争。这时,段祺瑞怎能听从梁启超的劝告,带兵出国呢?他正要借此备战,扩充兵力,以武力解决一直以来鞭长莫及的南方各省。梁启超曾经建议,利用缓付的庚子赔款和币制借款对币制进行彻底改革,整顿金融秩序,发展经济,训练军队,为出兵欧洲战场做准备,结果却被段祺瑞利用来扩充军队,支持对南方用兵。经此一番挫折,梁启超总算对军阀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欧战结束后,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感叹:“去年吾侪力排众议,主张对德宣战,固逆料欧战之结果必有今日,以此为增进我国际地位之极好时机,岂料双方皆利用此为政争资料,而置国家大计于不顾,因此而倒阁,因此而发生督军团围国会,因此而复辟,蹉跎光阴,已历半载。及段阁再现,吾当时以本已厌离政界之身,而毅然入阁者,徒欲贯彻宣战之初志,求能出兵欧洲,当时尽一分义务,即将来享一分权利。吾在阁数月中,无日不提此议,谓无论如何必须赶今年春间决战以前,有数万人到西战场,则将来和平会议之发言权,我国必不在人下,吾之入阁几为此一事而已。而岂料宣战以来,一年之岁月竟为内讧销(消)磨以尽,今千载一时之机已逸,更有何说。”

这一回梁启超真要接受教训了,他把自己关在天津的家里埋头著述,“邈然几与世绝”,除了几个极要好的朋友、学生,外人一概闭门谢客。生活也变得更有规律,“每日晨六时前必起,十一时前必睡”,午前便属稿千余言,每天著书超过两千言,几个月来,已陆续完成十二万言。从夏天开始,他每日分出一半光阴给孩子们,“为群儿讲学术流别”,并准备讲解《孟子》。闲暇之时,写写字、摩挲一下古钱拓片,也觉得很有兴味。晚饭时还要喝点小酒儿。政界、军界的朋友偶有相聚,则“专言学问,不涉政论”,甚至“数月来迄未与合肥(段祺瑞)一通闻问,殊不欲作无谓之缘,以惹魔障”。

民国七年(1918年)双十节,徐世昌在北京就任大总统,不久,熊希龄等通电发起和平期成会,呼吁南北停战,尊重和平。熊与梁交情很深,社会舆论都猜测梁一定参与其中。实际上,梁虽赞赏此事,却没有加入。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讲了三点理由:其一,大病新起,元气未复,不能太劳累;其二,有数种著述,经营多年,未能完成,都是由于政治的牵扰,现在打算终止政治生涯,以全力尽瘁于著述,任何含有政治意味之团体,概不加入;其三,此事能否成功,绝不在其一人之进退。

nlc202309010403

不过,梁启超选择告别政治生涯,与古代文人士大夫“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的选择绝不是一回事,也并非“不为五斗米折腰”式的不合作主义,甚至不同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古仁人之心,当然更非看破红尘,撒手人寰式的逍遥之游,他曾表示:“至于鄙人生平,向不取消极主义,今中止政治生涯,将从别方面有所积极耳。”他所谓别一方面,著书、做学问,“从社会教育痛下工夫”是一种;再有就是以在野的身份尽一份监督匡救政府的责任,他说:“立宪国之政治事业,原不限于政府当局,在野之政治家亦万不可少,对于政府之施政或为相当之应援补助,或为相当之监督匡救,此在野政治家之责任也。”他的这种态度很自然地使我们想到欧美独立、自由知识分子的精神传统,他们积极地介入社会政治,公开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但不一定非要到政府里面去当官。梁启超在民国七年(1918年)之后所选择的就是这样一条路,这是一条以退为进的路,民初曾任国务院秘书、印铸局局长的湖南湘潭人袁思亮此时致信梁任公,也有类似的劝告:“先生宜以此时结合少数同志,授徒讲学,屏弃一切机权术数,急切近名之说,一以扶植人类信义为归,合古今中外道德家言一炉而冶之,庶几救已死之人心,存未亡之国脉,其功当不在禹下。”

“曲线救国”

巴黎和会期间以私人资格前往欧洲,或许正是梁启超“曲线救国”的方式之一。同行者有蒋百里、刘子楷、丁文江、张君劢、徐新六、杨鼎甫。梁启超说到此行的目的有两点,第一是开阔眼界,为自己求一点学问,看看这台空前绝后的历史剧怎样收场;第二是借助巴黎和会这个平台,以私人资格将我们的冤苦向世界舆论申诉申诉,也算尽一二分国民责任。

这一行七人分途而动,梁启超、蒋百里、刘子楷、张君劢、杨鼎甫五人,取道印度洋、地中海,直抵英国伦敦,丁文江与徐新六则绕道太平洋、大西洋,赶赴欧洲。当梁启超一行抵达伦敦时,丁文江、徐新六二人已在那里迎候他们了。他们中除了丁文江要去美国讲学,提前离开欧洲外,其他人的1919年都是在欧洲度过的。他们这些人的志趣并不完全一致,丁文江偏重科学,尤其关注各国地质、矿产方面的情况;蒋百里则热心钻研战争和军事,专门撰写了一部《德国战败之诸因》,从国家的政治方略和国际关系入手,分析影响战争胜败的诸因素,为中国提供镜鉴;其他人的兴趣却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所以,在欧洲,他们并不总是一起行动,梁启超与蒋百里要去瞻仰法国“一战”中的遗迹,丁文江、张君劢都没有参加,前者要去洛林州调查矿业,后者却要到伦敦列席各国私立国际联盟研究会。

当然,梁启超更放心不下的还是和会本身。初抵巴黎,因为有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承诺,梁启超还是比较乐观的,然而,到了三月,形势突然有了变化,日本代表拿出一纸密约,来要挟威尔逊,声称如果和会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他们就退出国际联盟。为了拉拢日本,威尔逊不惜牺牲中国主权,与日本做了一笔交易,只要日本不退出国际联盟,威尔逊准备放弃对中国的承诺。

得到这个消息的梁启超异常愤怒,他于3月11日致电国民外交协会理事汪大燮和林长民,他希望政府千万不要再做蠢事,授人口实,“不然,千载一时良会,不啻为一二订约之人所坏,实堪惋惜”。这段时间,他利用自己民间代表的身份,以及在国内国外的影响力,做了许多工作。4月8日,张謇、熊希龄、范源濂、林长民、王宠惠、庄蕴宽等致信梁启超,请他担任国民外交协会驻巴黎的代表,主持向和会请愿的各项事务。

国民外交协会成立于民国八年(1919年)二月十六日,是北京各界各团体联合组成的,是民众参与外交活动的先行者。四月三十日,英、美、法三国议定了《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条款,要将原来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面对这种情形,北京政府派出的中国出席巴黎和会首席代表陆徵祥竟考虑准备签字。在这紧急关头,梁启超于当天致电汪大燮和林长民,向政府和国民发出警告,要求他们向和谈代表施加压力,千万不要在和约上签字。其电文称:

“汪、林两总长转外交协会:对德国事,闻将以青岛直接交还,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为所动,吾若认此,不啻加绳自缚,请警告政府及国民严责各全权,万勿署名,以示决心。”

接到梁启超的电报,林长民于次日写成《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文,并于晚间送到隶属于研究系的《晨报》报馆,总编辑陈博生亲自编发,刊载于五月二日之《晨报》,两天后,“五四”运动便爆发了,从此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湖南人的精神,任公与有荣焉”

于是我们看到,梁启超所谓告别政治,只是不再到政府做官而已,并不因此放弃作为一个国民的责任。在欧洲时,他与朋友们就商定了回国后将要做的几件事,核心即全力从事培养国民自觉的教育事业,具体做法就从承办中国公学、组织共学社,发起讲学社,整顿《改造》杂志,以及推动国民制宪运动入手。当时,他很希望能使文化运动与政治运动相辅并行,在《解放与改造》改版后第一期的“发刊词”中,他首次提出了“联省自治”的主张,并由熊希龄策动湖南督军谭延闿推动实施。此论一出,社会各界反响热烈,谭延闿率先发表了“还政于民”“湘人自治”的通电,并得到浙江军阀卢永祥、广东军阀陈炯明的响应。就连沉寂多年,早已退守书斋,著述讲学的一代宗师章太炎,也在大病未愈之时,亲抵湖南长沙,以联省自治游说于谭延闿,接着,又在北京《益世报》发表了《联省自治虚置政府议》一文。甚至初出茅庐的青年毛泽东,也在民国九年(1920年)发表了数篇鼓吹湖南独立、联省自治的文章,并且倡议建立湖南共和国,尽管他们的社会理念和出发点完全不同。

不久,梁启超应熊希龄之邀拟就了《湖南省自治根本法草案》,成为日后湖南制定省宪法的基础。民国九年(1920年)十一月,赵恒惕取代谭延闿掌握了湖南政权,正式宣告自治,并启动了制定省宪法的程序。宪法起草委员会十三人中就有蒋百里、李剑农、彭允彝、王正廷等人,都与梁启超关系密切。于是,次年三月,赵恒惕以本省制宪问题致信梁启超,征询他的意见,同时,又派了萧堃和雷飙到天津当面向梁启超请教。梁氏自然乐于指导,张朋园曾赞叹湖南宪法的民主精神,称:“湖南人的精神,任公与有荣焉。”

本来,宪法起草委员会诸公还因一些细枝末节而争论不休,这时,偏偏在湘鄂之间发生了战争。湘军与直系军阀吴佩孚在鄂南一战,全军失利,吴佩孚一意孤行,乘机攻占岳州。为了阻止战事扩大,不使正在制定的湖南省自治宪法胎死腹中,蒋百里紧急向梁启超求援。在他看来,此时能够挽救湖南危局的,只有梁启超一人。梁启超接到蒋百里的求援信,马上与蹇念益、籍忠寅紧急磋商,决定不用怂恿张作霖背后袭击吴佩孚的办法,而由梁启超直接写信给吴佩孚,晓以用兵的利害,并代黎元洪作书一封,致吴佩孚、萧耀南(吴的参谋长)等人,劝阻他们的行动。与此同时,他也一再写信劝说湖南方面,请他们不要插手湖北的人事安排,更不要斤斤计较于本省和本军的利益,只咬住“联省自治”做文章,才能将题目愈做愈大。他还建议张仲仁尽快到武汉去见吴佩孚,因为有些话不便在信中透露,只能当面对他说。而他要当面说与吴佩孚的话,其实就是让他认清自己所处的形势,北有张作霖,南有孙中山,都虎视眈眈地看着他,如果他把湘军赶回湖南,就等于把湖南给了孙中山,“无异自翦其羽翼以资敌”。看得出来,梁启超最担心的还是湘军与吴军之争被广州所利用,造成“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局面,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事实上,吴佩孚大兵压境倒也促进了湖南制宪的尽快完成。为了不使湖南再次遭受北军宰割,十二月十一日,湖南省经全民投票顺利通过了省制宪法。次年元旦,这部宪法正式颁布实施。当时,浙江的卢永祥、云南的唐继尧、广东的陈炯明等,都把“联省自治”喊得震天价响,然而,他们各有各的打算,在他们那里,“联省自治”不过是割地自雄的借口罢了。湖南省宪实行了四年,也许可以算是例外,但也只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差,不能使实际的政治有丝毫的改变,这个世界依然是军阀横行的世界。这对梁启超是个不小的打击,他终于明白,这些军阀都是“二德”(即曹孟德、张翼德是也)的子孙,靠他们,中国永远不可能走上国家统一的宪政之路。

上一篇:中国梦劳动美活动征文20下一篇:有特点的人三年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