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精选8篇)

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 篇1

姓名: Xxx

出生年月: xxx

学历: 专科 性别: 女 民族:汉族 工作经验:5年 毕业学校: 深圳大学 联系电话:xxx 专业: 法律事务(国际贸

易法律)

住址: XX市XX街XX号

电子信箱: xxx

求职意向:

目标职位:

目标行业:

期望薪资:

期望地区:

到岗时间: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开朗自信,严谨细心,责任心强,有创新能力。

扎实的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知识,能熟练地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持有全国电子商务师中级证书;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一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等证书,持有港澳通行证

除了自身的专业知识外,还熟悉人事行政,经济法律,网络行销学,金融等方面的经济知识,灵活运用互联网,了解电子商务,能够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业务策划推广。

工作经历:

2008.3-2009.3 广州市佰世誉贸易有限公司外贸跟单 外贸业务员、涉外事务人员 外贸类 面议 北京 一周内

职责和业绩:1.公司从事牛仔裤、T恤、摩托车、自行车等产品的外销

2.我负责装箱单、商业发票、购货合同、海运提单、商检文件、原产地证、报关单等全套外贸单证的填制,出口退税的申报,跟进外国客户的邮件,参加广交会等

3.工作期间认真负责,取得领导的一致好评

2009.4-2010.1

广州市捷胜咨询有限公司外贸跟单 职责和业绩:

1.公司从事外贸服装包括衬衫、牛仔裤、T恤和电脑周边产品的外销

2.负责外商的接待,带领外商去广州和深圳等市场采购、跟单、翻译等

教育培训:

2002.9-2005.7

2005.9-2007.7

技能证书:

CET-4 455

商务英语中级

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 篇2

1 国际贸易欺诈的概述

1.1 国际贸易欺诈的含义

国际贸易欺诈是相关贸易主体在长期的国际贸易过程中对各种欺诈行为所作出的统一性的概括, 不同国家可能会对国际贸易欺诈的含义作出不同的解释和理解, 所作出的定义也各具本国特色。但是, 虽然各国对国际贸易的基本定义不尽一致, 但是其本质内涵是一致的, 目前理论界所形成的主流观点是, 所谓国际贸易欺诈即在国际贸易的进行过程中 (包括国际货物运输、国际保险订立、国际货物贸易结算等等) , 一方当事人为了获取非法利益, 利用信息不对称、对方当事人的重大误解或者国际贸易规则的漏洞进行故意隐瞒真实贸易情况或冒充合法贸易主体, 进而以欺诈、胁迫等非法手段取得对方当事人的金钱、货物或者相关相关权益的行为。

1.2 国际贸易欺诈的基本特征

首先, 国际贸易欺诈具有多边性。国际贸易欺诈一般发生在两个国家或者多个国家进行的商贸活动中, 因而该种欺诈行为具有国际化和多边性特征, 其主要体现在实施欺诈行为的一方当事人与被欺诈的一方当事人往往具有不同的国籍或者两者的主要营业地点不同。另一方面, 国际贸易欺诈的多边性还体现在贸易欺诈的行为实施地和损害结果发生地往往不处于同一地区, 而是分布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中, 因此, 由国际贸易欺诈所引起的纠纷不论在案件的管辖法院的确定或适用法律的界定方面, 还是在判决裁定的执行机关方面都具有复杂性, 不利于纠纷的及时快速解决。

其次, 国际贸易欺诈具有专业性。实施国际贸易欺诈的主体往往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 精通国际贸易的基本规则, 并且具有非常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和国际航运、保险、金融等专业知识。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繁荣, 实施国际贸易欺诈的主体也开始由原来的单个人作案演变成有分工、有组织、有目的的集团作案, 这种作案集团由于专业性和伪装性很强, 因此在国际贸易中难以有效识别其欺诈手段, 并最终导致自身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

1.3 国际贸易欺诈的表现形式

国际贸易是跨国性的大型贸易形式, 不论在贸易的组织形式还是在贸易程序的设计方面都具有复杂性, 因此给国际贸易欺诈行为的实施提供了较多的空间和机会, 国际贸易欺诈的表现形式方面也具有多样性。

现阶段, 较为常见的欺诈形式:有利用国际货物贸易担保条款进行欺诈、通过虚构合同主体和合同内容进行欺诈、利用非法提单和保险单进行欺诈、利用各国贸易规则的差异性进行欺诈等等。虽然国际贸易欺诈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但是各种欺诈行为的本质是相通的, 即每一种欺诈行为都是利用虚假手段取得对方当事人的信任, 进而进行非法活动获得一定数额的金额或其他财产。

2 国际贸易欺诈的促成因素

2.1 国际贸易规则存在漏洞

现阶段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以WTO为主要框架的国际贸易规则, 该国际贸易规则体系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和遵守。但是, WTO贸易规则是各个贸易国之间利益协调的综合产物, 因而在很多规则的制定上由于得不到某些国家的认可而产生制度漏洞和空白, 为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埋下了隐患, 不少国际贸易欺诈行为就是依据相应的规则漏洞而进行的不法行为。然而, 制度方面的缺失使得受欺诈方在受到经济损失后却无法通过有效的法律途径对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行积极维护, 所以, 积极掌握国际贸易规则实施细则和相关规则漏洞是避免国际贸易欺诈的关键。

2.2 尚未对国际贸易欺诈行为形成有效制约

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 各个贸易国越来越重视国际贸易欺诈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都试图通过法律等手段对其进行制约。国际贸易具有多边性特点, 其往往涉及到多个国家之间的利益, 各个国家都有本国的贸易法律但其司法管辖权只能局限在一国的主权范围内, 无法对涉及多国利益的欺诈行为进行有效地规制。惩罚措施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欺诈行为的发生, 尤其是当该种欺诈行为能够获得极为可观的经济利益时, 更是导致国际贸易欺诈案件呈急剧上升的趋势。

2.3 贸易国之间文化的差异

国际贸易的当事人在意识形态上和语言使用上以及对贸易规则的理解上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 再加上国际贸易的程序复杂, 需要经过较多的贸易环节和手续办理, 这一系列的贸易活动极有可能将现有的差异进一步扩大。很多进行国际贸易欺诈的不法分子就是利用各国文化方面的差异性来制定明显有利于己方的贸易合同条款, 过分限制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导致国际贸易的结果显失公平。

3 解决国际贸易欺诈纠纷基本途径的类型化分析

3.1 国际贸易欺诈纠纷的司法解决途径

国际贸易的司法解决是指在国际贸易欺诈发生之后根据相关的国际贸易规则确定某一个国家的司法管辖权来进行贸易诉讼活动。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国际贸易欺诈纠纷的当事人因为贸易的多边性, 往往需要在多个国家的法院进行法律诉讼。那么, 这种国际化的诉讼活动会因各国法律制度的不同而变得异常复杂, 同时也会因不同国家的法院对案件的法律适用和理解差异而使诉讼的最终结果具有不确定性。虽然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国际贸易欺诈已经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但是其仍然需要通过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来使得诉讼活动更加具有可行性和便利性。

在国际贸易欺诈诉讼中, 案件的处理会涉及到不同国家法律规范的适用问题, 一个特定的国际贸易欺诈案件究竟采取哪一国实体法律是顺利进行诉讼活动的关键。按照国际贸易争议处理的一般性原则, 争议的当事人可以在公平自愿的基础上协商选择诉讼活动所适用的法律。但是, 如果当事人的意见无法达成一致或者其协商确定的具体法律不明确的, 管辖法院可以适用与案件具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作为裁判案件的准据法。

根据国际贸易的一般性惯例, 某个国家的法院所作出的判决或裁定具有地域限制性的特征, 即该法律裁判文件仅仅能够在该国主权管辖的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力, 外国法院对该判决裁定没有承认和执行的义务, 除非两国或多国之间签订了相关的国际公约或者根据互惠互利关系进行司法协助。在具备国际公约或者互惠关系的基础上财产执行地法院可以作出承认外国判决的法律效力, 并动用本国的国家强制力对相关败诉方财产进行强制执行。但是, 该种承认的作出将受到严格的条件约束, 其中包括对原审案件法院管辖权、适用法律依据、采用的法律程序等进行审查。此外, 对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和执行还不得损害本国的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

3.2 国际贸易欺诈纠纷的国际商事仲裁管辖

与国内诉讼相比, 国际贸易诉讼所经历的程序环节要复杂的多, 而且因为涉及到多国之间的利益问题以及各国法律制度的差异性, 使得案件的诉讼进度十分缓慢, 即使最后能够赢得诉讼也往往因为外国法院不承认判决效力而难以弥补所受到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 国际商事仲裁越来越受到国际贸易欺诈纠纷当事人的青睐。

国际商事仲裁是一种基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愿, 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愿解决贸易争议的机制。通过国际商事仲裁的方式解决争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仲裁条款的具体内容, 仲裁程序的进行一般采用非公开方式,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涉及商业秘密的国际贸易欺诈纠纷。通过国际商事仲裁所作出的裁决与法院的诉讼程序所作出的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由于相关的国际商事仲裁公约在国际社会中的广泛存在, 因此,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比法院判决具有更强的国际执行力。

进行国际商事仲裁的关键在于提请仲裁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订立国际商事仲裁协议, 该仲裁协议是有关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取得案件管辖权的前提条件, 同时也是排除某国法院对该案件进行司法管辖的法律依据。根据目前国际贸易纠纷解决的法律实践,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一般可以分为专门的仲裁协议书和合同中的仲裁条款两种。如果当事人在纠纷发生后意欲对订立合同时所约定的仲裁协议进行变更, 只要双方当事人协议达成一致那么即可以对该仲裁协议进行内容上的变更, 由此可见国际商事仲裁程序充分重视当事人的自主选择权, 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重要体现。正是因为国际商事仲裁具有灵活性、高效性和便利性等特征, 所以其越来越成为解决国际贸易欺诈纠纷的有效途径。

4 WTO争议解决机制的法律适用

WTO是目前最具有影响力的国际贸易组织, 它对促进国际贸易的开展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WTO争议解决机制在该贸易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 该争议解决机制的应用有力地保护了WTO各项规则和程序的履行, 使得多边贸易体制具有安全性和可预见性, 全面维护了贸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WTO争议解决机制解决因国际贸易欺诈而引起的法律纠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WTO争议解决机制建立在DSU的基础之上, 既包括各个贸易成员国在国际贸易过程中争议的具体解决方式, 又包括对该争议解决结果的监督机制和执行机制, 具有非常强的可执行性。

WTO争议解决机制具有统一性特征, 适用于世贸组织全体成员国之间的国际贸易纠纷, 其管辖的范围非常广泛, 不仅可以解决涉及传统的货物贸易纠纷, 而且还可以解决因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所产生的国际纠纷。为了更加有效地解决包括国际贸易欺诈在内的国际贸易纠纷, WTO设立了专门的贸易争议解决机构来处理各种贸易纠纷。同时, WTO争议解决机制还建立了相应的上诉机构, 一旦国际贸易欺诈纠纷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即可以通过该机制去进行法律申诉, 更好地维护了多边贸易争议解决的公正性、稳定性和统一性。WTO争议解决机制最大限度地统一和协调了各国相关的国际贸易管理法律法规, 并在贸易争议解决中具有中立性地位, 因此, 国际贸易欺诈纠纷的当事人应该积极掌握WTO争议解决机制的具体规则, 通过该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将因国际贸易欺诈所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在这个全新的时代里, 国际间的贸易和交流越来越频繁和密切, 一方面对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另一方面也为国际贸易欺诈等不法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机会和土壤。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国际贸易欺诈问题越来越被国际贸易主体所青睐, 因此, 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与国际贸易欺诈有关的法律介入途径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际贸易欺诈,促成因素,法律,WTO

参考文献

[1]孟宪伟.关于跨国欺诈法律对策的探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8 (4) .

[2]笪恺.国际贸易中银行担保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9.

[3]牛文军, 范晶晶.国际贸易欺诈的防范对策探讨[J].前沿, 2006 (4) .

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 篇3

一、 案情简介

原告:上海FB国际货运代理公司

被告:CJ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公司九江分公司

2006年底至2007年4月期间,原告多次接受被告委托,为被告办理多票进口货物的上海转关代理业务和出口货物的运输代理业务。其中进口转关业务费用以包干费的方式收取,40尺集装箱装运进口货物收取每吨93元,20尺集装箱收取每吨83元,代理事项包括换单、报关、报检、报验、THC、港杂、拖箱、理货、还箱、拆箱、落驳等。上述业务完成后,原告于2007年4月至5月期间开具了14张发票,总计向被告收取人民币69万元。

2007年5月27日,被告向原告支付人民币10万元。

2008年2月10日,原告委托代理人梁琪律师向被告发出律师函,要求被告立即支付拖欠的货运代理费人民币59万元,或告知不予支付的合法理由。

2008年2月22日,被告业务员周某向梁琪律师传真了一份确认函,并对其中一张发票的金额人民币23万元提出异议,认为应付金额为人民币18万元,并确认应付原告欠款总计为人民币54万元。

2008年4月19日,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被告支付上述费用及利息。

被告辩称:原告未提供能够支持其诉讼请求的证据材料的原件,而复印件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原告未能举证证明其已经履行了运输合同义务,原告发票所附的收条、证明、情况说明等无任何付款凭证印证,不能作为审理本案的依据。据此,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裁决:上海海事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中,关于原告向被告开出的涉案14张发票的金额是否真实和合理。根据确认函的内容来看,函中列出了涉案14张发票的号码及相应的发票金额,而被告仅对其中1张发票的金额提出异议,对其他发票的真实性以及对被告的关联性均未提出异议,并确认应付人民币54万元。该确认函系被告业务员周某传真给原告委托代理人梁琪律师,而周某正是代表被告负责人确认原、被告间业务费用的工作人员。因此,该确认函代表了被告的真实意思,可以据此认定被告确认欠付原告人民币54万元的事实。为此,法院判决被告应向原告支付人民币54万元及相关利息损失。

二、案例分析

本案中争议的主要事实是数据电文(传真)能否作为证据使用、作为何种证据使用以及能否成为书证原件,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数据电文法律效力的认定。在本案的审理中,法官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正确适用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规定,最终作出了符合逻辑和事实的裁决。

(一)该数据电文(传真)能否作为证据使用

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第2条规定:“就本法而言,数据电文是指以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受或储存的信息,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电报、电传或传真”。同时该法第9条规定:“(1)在任何法律诉讼中,证据规则的适用在任何方面均不得以下述理由否定一项数据电文作为证据的可接受性;(a)仅仅以它是一项数据电文为由;(b)如果它是由举证人按合理预期所能得到的最佳证据,以它并不是原样为由。(2)对于以数据电文为形式的信息,给予应有的证据力。在评估一项数据电文的证据力时,应考虑到生成、储存或传递该数据电文的办法的可靠性,保护信息完整性的办法的可靠性,用以鉴别发端人的办法,以及任何其他相关因素。”该条确立了数据电文在法律程序中,作为证据的可接受性及其证据价值。同时该条对如何评估一项数据电文的证据力,提供了有用的指南。

我国《合同法》第11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该规定虽明确了数据电文可以作为合同的载体形式之一,但却未明确数据电文的证据地位。2005年4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7条规定:“数据电文不得仅因为其是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而被拒绝作为证据使用”。由此可见,作为数据电文之一的传真拥有证据资格是毋庸质疑的。但是《电子签名法》仅仅是表明了传真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采用标准,或具有了法定证据的形式外表,至于它能否证明待证事实,或者说对于证明待证事实有多大份量,则往往是法庭争论的焦点,也是法官认定传真证明力的棘手之处。

本案中,被告辩称:确认函(传真)不能作为证据使用。本案原告向法庭提交了确认函等证据,该确认函能否在本案中作为证据使用,法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9条,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包括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这里不能认定是指此复印件、复制品是孤证的情况。本案中,原告提供了业务发票和被告人的确认函等证据,此确认函并不是单独作为证据来使用的。(3)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本案中,被告对自己主张的事实却不能提出证据和理由加以证明,因而被告的主张实难成立。

综上所述,该确认函(传真)能作为证据使用。

(二)该数据电文(传真)作为何种证据使用

研究该数据电文(传真)的证明力,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问题是确定传真在证据类型上的归属。一方面,不同类型的证据有不同的证明力;另一方面,证据类型不同,法官认定的方法也不同。确定传真的证据效力和证明力,必须首先确定其在证据类型上归属。我国没有制定证据法,从体现于各大诉讼法中的有关证据的规定来看,证据包括:(1)物证;(2)书证;(3)证人证言;(4)当事人陈述;(5)鉴定结论;(6)勘验笔录;(7)视听资料。其中,未涵盖数据电文(传真、电子邮件等)。

对于数据电文证据的定位问题,我国学界存在很大争议。笔者认为,数据电文证据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电文证据,如电报、电传、传真;另一种是电子证据,如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与计算机紧密联系的证据。而对电文证据的种类,本人认为,电文证据是以电报、电传、传真等记载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这与书证的本质属性更为接近,因此将其视为书证,更为适宜。

(三)该数据电文(传真)能否成为书证原件

在将传真作为书证使用时,面临的问题是法律对书证的“原件”要求。由于传真的生成、发送、接受和储存均是以纸张为介质,在技术上就像是一种“远程”复印,所以传真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原件形式。数据电文(传真)与传统的书面原件之规定有所不同。数据电文的原件一般应具有下列特点,既除了具有可阅读、复制和保存的特点外,它能确保其所载的原始数据的完整性与不被改动性。如果把数据电文的“原件”界定为信息固定于其上的媒介物,则根本不可能谈及任何数据电文的“原件”,因为数据电文的收件人所收到的总是该“原件”的副本。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运用功能等同法重新确定了数据电文“原件”的概念。《电子商务示范法》第8条规定:“(1)如果法律要求信息需以其原始形式展现或留存,倘若情况如下,则一项数据电文即满足了该项要求:(a)有办法可靠地保证自信息初次以其完成形式生成,作为一项数据电文或充当其他用途之时起,该信息保持了完整性;(b)如要求将信息展现,可将该信息示给查看该信息的人。(2)无论本条第(1)款所述要求是否采取一项义务的形式,也无论法律是不是仅仅规定了不以原始形式展现或留存信息的后果,该款均将适用” 。

该示范法强调了作为数据电文原件信息的完整性,规定了在评定信息完整性的标准应当是:除加上背书及在通常传递、储存和显示中所发生的任何变动外,有关信息是否保持完整,未做改变;并且应根据生成信息的目的和参照所有相关情况来评定所要求的可靠性标准。

根据我国《电子签名法》的相关规定,本案中所采用的数据电文(传真)作为确认函,其能够有效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供随时调取查用;能够可靠地保证自最终形成时起,内容保持完整、未被更改。因此这份确认函(传真)符合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原件形式要求。同时,这份确认函(传真)能够有效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供随时调取查用;格式与其生成、发送或者接收时的格式相同;能够识别传真的发件人、收件人以及发送、接收的时间均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文件保存要求。综上所述,该数据电文(传真)为原件。

三、此案对国际贸易实务应用数据电文的启示

(一)数据电文法律效力确认的非歧视原则

在国际电子商务的实践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非歧视原则内涵:其一,保证使用传统纸质媒体的用户和使用传真机、计算机媒体的用户享受同等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保护,对数据电文的使用不应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其二,一项数据电文的发件人与收件人之间不得以事先的声明或协议排除数据电文的法律效力、有效性和可执行性;其三,数据电文的使用交易双方的自愿选择,交易双方均可同意或拒绝数据电文的使用,任何一方不得将交易形式的应用强加于他方;其四,在任何法律诉讼中,证据规则的适用在任何方面均不得以仅仅以它是一项数据电文为由或者如果它是由举证人按合理预期所能得到的最佳证据,以它并不是原样为由而否定一项数据电文作为证据的可接受性。对于以数据电文为形式的信息,给予应有的证据力。在评估一项数据电文的证据力时,应考虑到生成、储存或传递该数据电文的办法的可靠性,保护信息完整性的办法的可靠性,用以鉴别发端人的办法,以及任何其他相关因素。

(二)数据电文法律效力承认的法律途径

数据电文是独立于口头、书面等传统意思表达发生之外的一种电子信息及其记录。作为一个类概念,它不仅内涵丰富,外延广泛,而且具体形式与作用,灵活多样。法律不应当也不可能对它在国际贸易实务中的特定化应用做出千篇一律的规定,而只能指示一些标准,以判断其在个案中的作用,即功能等同法。具体包括:(1)数据电文的书面功能等同标准,即满足了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书面形式。(2)数据电文的签名功能等同标准,签名是传统纸面国际、国内贸易中的形式要件之一,数据电文在何种条件下可执行此功能,是国际电子商务法必须确认的问题。(3)数据电文的原件功能等同标准,如果一项数据电文,能够有效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供随时调取查用以及能够可靠地保证自最终形成时起,内容保持完整、未被更改。那么此项数据电文,就可以视为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原件形式要求。

(三)数据电文的特别确认收讫规则

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 篇4

国际航天保险市场的发展及相关的国际法律问题

1967年<外空条约>中规定的“外空探索和利用自由的`原则”以及航天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得越来越多的私营和民营企业参与航天活动,从事有关的开发和利用.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大约有350家大型公司直接或间接从事航天活动,尤其是空间商业利用和开发活动.它们的活动范围已逐渐从简单地参与航天科学研究、实验设计和星箭生产转向独立发射和经营航天器.

作 者:尹玉海 作者单位:刊 名:中国航天 PKU英文刊名:AEROSPACE CHINA年,卷(期):“”(10)分类号:F8关键词:

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 篇5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半年多的时间内,农畜等产品出口不断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困扰,严重影响了这些产品的出口,且有加重趋势。首先,农产品出口受阻的品种增多。受阻的农产品从蜂蜜到冻鸡,进而延伸到整个畜产品和水海产品。2002年1月到5月期间,欧盟全面禁止进口中国的动物源性食品和水海产品。其次,中国成为美国“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进口最多的国家。1月到3月,美国药品管理局扣留的进口产品共达12025批次,其中,中国为1140批次,占同期被扣产品总批量的9.48%,居受阻国家和地区的首位。最后,对中国进口农、畜产品检验项目增多。如欧盟对中国茶叶的检验项目已从过去的6种农药残留的检验增加到62种,“绿色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我国发达地区省市的出口。1月到3月,我国沿海地区被美国药物管理局扣留产品累计896批次,占我国被扣产品总量的78.6%,其中,广东省240批次,占21.05%,居第一位;福建省201批次,占17.63%。2002年前4个月,经深圳口岸出口的冻鸡出口量和贸易额均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0%。2001年,我国约有70多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加入WTO后,一方面意味着我国要按照全球通行的“游戏规则”参与国际经济博弈,这不仅有利于我国获取比较利益,提高国家经济实力,也间接地对环境保护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运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环境条款及世贸组织环境议题的漏洞,开始推行“绿色贸易壁垒”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新形式。

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如何处理经济发展、贸易增长和环境保护问题上面临着两难处境。一方面它们希望通过谈判达成一个包括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广泛协议,以有助于其较为清楚、透彻地解释各种基于环境问题的市场准入限制;另一方面,又担心这种协议难以阻止发达国家单方面滥用这种限制。如果它们拒绝谈判达成新的协议而维持现有体制,则将会使发达国家按《关税和贸易总协定1994》(《GATT1994》)第二十条第二款的规定,以保护环境为由实施进口限制。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对该条款的解释也较为宽泛,这也有利于发达国家以此为由滥用该条款及争端解决机制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在WTO有关贸易与环境问题规定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关税和贸易总协定1994》,《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农产品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以及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做出的《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决议》,都对贸易与环境问题作了规定,但是都存在有缺陷,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比如以下三个方面。

1.WTO有关贸易与环境的规定,可能或已经成为各国设置与环境有关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契机,从而使乌拉圭回合规范贸易及其非关税壁垒的效用递减甚至化为乌有。“绿色贸易壁垒”越来越成为令人担忧的对自由贸易的障碍。特别是其绿色关税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生态环境标志认证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等缺乏透明度,但是目前WTO规则对此尚无有效规定。

2.WTO的有关环保条款,过于向发达国家利益倾斜,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一是现有环保条款涉及的领域都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要价较高的领域,而发展中国家关心的领域,如在国内被禁止或严格限制的商品的出口问题、危险废物及垃圾的跨国转移问题、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问题等则不予限制;二是由于发展水平不同,发达国家的环境管制和环境标准远比发展中国家复杂严格,这就严重地限制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三是世贸组织对各国制订自己的环保措施和标准未形成实质性的约束,也未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别对待,仅建议各国的环保措施和标准应以国际标准为依据,如《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SPS)甚至允许成员国在没有科学根据的情况下临时采取高于国际标准的措施,这就为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优势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开了绿灯。

3.在国际标准的制订过程中发达国家也起着主导作用。发展中国家因技术、人才的缺乏不能有效地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结果国际标准主要考虑发达国家利益,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大多难以达标。

加入世贸组织,不仅使我国经济发生重大变化,而且使我国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日益密切。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环境与贸易组织机构的联系。如世贸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分别成立了“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签署了双方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两个委员会有合署办公的趋势,促进了环境与贸易的结合。

二是环境与贸易在法律政策上的联系。环境和贸易在法律上属于不同的国际法律体系。目前两个法律体系联系越来越多。一方面,贸易规则中规定了很多保护环境的条款,力图通过对贸易体制和贸易措施的改进,使贸易活动和由此引发的经济活动减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WTO的规则允许其成员以保护人体健康、动植物健康、环境和自然资源为由,限制贸易活动。2000年12月20日,克林顿卸任之前签署的一个长达300多页的法律就规定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必须3年以上不施用化肥农药。

三是环境与贸易在市场趋向上的联系。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多边环境协议的实施和消费者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因素,除了传统的价格、质量外,绿色环保也成为影响购买力的重要取向。国际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市场,为了适应消费者可持续消费和环保的要求,实行环境标示制度,扩大环保友好型产品的市场。因此,企业ISO14000认证、产品获得环境标志认证、农产品得到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标签、商品实行绿色包装,就成为占有市场、扩大贸易的重要手段。

四是“绿色贸易壁垒”成为环境与贸易关系的热点和焦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产品关税不断下调,一些发达国家借助WTO规则中保护环境的条款设置“非关税壁垒”,集中体现在环境标准上。它们试图统一全球环境标准,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及对外市场的开拓,这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斗争的焦点。入世后,环境对贸易的影响扩大,“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中国一系列产品出口的重大障碍。而WTO关于环境的文件,允许其成员在贸易过程中附加环境要求,也为各国筑就技术壁垒提供了空间。目前国际市场上最常见的环境壁垒主要有:环境技术标准、绿色关税、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卫生检疫制度、绿色补贴等几种主要形式。因此发达国家日趋严格的环境标准和各种临时性环境措施,已经对中国贸易出口造成越来越显著的影响。

此外,入世后对环境及贸易还产生以下的负面影响。发展中国家由于环境标准较低,很可能成为发达国家转移技术和污染项目的场所。据有关部门调查,1991—1995年5年间,中国共进口各类废旧物品3030万吨,用汇68.8亿美元,并由此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关于“„洋垃圾‟围攻中国”的恐慌和争论。同期引进的外资企业中污染密集型企业达4000多家,协议投资额约占投资总额的40%。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规定,发达国家要在规定期限内淘汰和停止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发展中国家则有十年的宽限期,有资料表明,过去几年在与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和消费相关的行业,包括溶剂、冰箱、空调和发泡材料行业,在华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率很高。由此表明,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贸易自由化进程有可能会加剧国内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我们如何对待加入WTO后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问题?

首先,对有关绿色技术壁垒问题,我们既不能因其是某些发达国家用来限制发展中国家进口商品的一种手段而笼统地加以反对,也不能因其出于保护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目的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而盲目接受;其次,我们必须认识到:世界上任何一个主权国家,为了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动植物的安全和健康,对产品也会提出必要的技术要求,筑起适当的技术壁垒,以防止不合格产品的进入。因此,我们对此必须采取下列对策:

(一)加快制定清洁生产法。按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清洁生产(clear production)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的理念着重强调三方面的内容: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以及清洁的产品。企业通过清洁生产降低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使产品达到国际绿色技术标准,尽快获得环境标志认证;还可通过清洁生产降低生产成本,获得经济与环境双效益,以减少政府的补贴。

(二)加强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逐步修订各种产品的标准,包括环境标准,使我国产品标准和相关环境标准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ISO14000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是本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我国对ISO14000一直持积极态度,早在1995年就成立了“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委员会”,1996年成立了“国家环保局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中心(CCEMS)”开展认证工作。积极采

用国际环境标准,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环境标志的国际认证,是打破环境技术壁垒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禁国外不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废旧物质和污染产业流入国内。大量污染项目进入我国,在绿色贸易壁垒下对我国的出口构成了潜在的危险。

(四)积极准备世贸组织新一轮贸易与环境谈判,充分发挥“环境外交”的策略,促进发展中国家法律与WTO环境议题的互动。一是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中环境条款的谈判。为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我国应与发展中国家一道,积极参与新一轮环境与贸易的谈判,在一定期限内拒绝接受超越自身承受力的环境条款,努力促成发展中国家法律与WTO环境议题的互动。二是以国际规范为依据反对进口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对进口国以环保为借口单方面设置的绿色壁垒,或进口国将其国内环保法规实施到境外,或进口国以隐蔽形式做出的各种贸易歧视,我国应通过外交途径与进口国谈判,或向WTO争端解决机构(DSB)提出起诉。

参考文献:

1:周汉民:《中国走进WTO》,文汇出版社

2:曲格平:《中国加入WTO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环保产业》

3:朱晓勤:《绿色壁垒法律制度研究》,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论文集

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 篇6

一、考情分析

本章是2007年新修订教材中增加的部分,本章的篇幅较长,内容比较多,知识点比较零散,但基本仍是一些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二、重要考点

第二节“国际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经济全球及地区经济一体化

第三节“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工具

第四节“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货物贸易运输保险,国际贸易的支付与结算

第一节国际贸易概述

(一)国际贸易的概念

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也是各个国家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二)国际贸易的分类

1、商品流向分类: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进出口贸易。

2、按商品形态分类:货物贸易,服务贸易

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 篇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 国际贸易的范围也不断扩展, 世界市场的容量越来越大, 各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增大。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 使各国的产品生产者、服务提供者及进出口商在一个更加开放、广阔的市场上展开竞争,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于增进全世界人民的福利都大有助益, 因而, 发展国际贸易、促进贸易自由化成为世界的主流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 (WTO) 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 (GATT) 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国际社会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努力, 也标志着世界贸易向着自由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然而, 这还远不能说, 世界贸易已经实现了自由化。因为, “WTO是世界上唯一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 其核心是《WTO协议》, 这些协议……本质是契约, 约束各国政府将其贸易措施限制在议定的范围内。” (1) 也就是说, WTO主要是对各种政府采取的关税以及非关税壁垒措施进行严格限制, 它只是极大程度地削减了WTO成员方政府筑建的贸易壁垒, 为各成员之间的贸易提供充分的竞争机会。与此同时, 各种私人限制竞争的行为却愈演愈烈 (2) , 比如企业之间通过固定价格、瓜分市场、限制产量等卡特尔协议, 或者滥用垄断地位, 或者通过合并等行为阻碍外国产品、服务进入本国市场, “减少甚至颠倒了自由贸易带来的好处” (3) , WTO对此却暂时无能为力。因此, 国际贸易中的私人限制竞争行为日益得到国内及国际社会的重视。

“在国家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减少后, 要真正实现自由贸易的目标, 还需要通过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竞争政策来配合和补充, 以防止企业的限制竞争行为在政府障碍已被消除的领域建立起新的市场障碍。” (4) 统一的贸易政策与统一的竞争政策相互配合, 才能有效地推动国际市场的自由化。

目前, 针对国际贸易中私人限制竞争的各种行为, 仍然是以各个国家或地区 (如欧盟) 的单边规制为基础, 事实上, 竞争政策传统上就属于国内经济政策, 它主要适用于管理国内私人商业行为, 维护国内市场的有效竞争。然而,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 各种限制竞争行为也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私人限制竞争行为的影响力往往超出了单一的国内市场, 因而, 出现了竞争政策和竞争执法的国际协调问题。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不懈的努力, 在双边、区域性以及多边层次上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合作, 为实现竞争政策的统一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美国和欧盟的竞争立法对此问题早已作出明确规定, 域外适用本国竞争法规制私人限制竞争行为。在国际层面的讨论中, 美欧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该问题的解决方向, 欧盟主张在WTO的框架下探讨竞争法的统一化, 美国则提出一个“全球竞争政策的动议”。国外学者已经对国际贸易中的私人限制竞争行为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思考和讨论, 不仅探讨域外适用一国竞争法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 而且对竞争法的统一化问题也进行了深入讨论, 提出了很多选择模式, 并从经济学、法理学等多种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 对未来的竞争法走向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国际贸易中私人限制竞争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危害

所谓私人限制竞争行为, 是竞争解决的实质问题和关注的主要对象, 也是扭曲贸易和竞争格局的症结所在。尽管各国的竞争政策及其具体执法体制不尽相同, 但其对私人限制竞争性行为表述的基本框架大致相似,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 限制竞争性协议。

限制竞争性协议在各国 (含地区) 的表述不同, 如卡特尔 (欧盟) 、不当交易限制 (日本) 等。市场上的竞争者可以通过订立协议或通过其他的协调方式来排除竞争。它们或者达成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价格和其他贸易条件的协定;或者对生产数量和技术进步等条件进行约定;或者划分市场 (5) ;或者实行价格歧视。

限制竞争性协议存在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领域, 对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具有严重破坏性, 对于未参加限制竞争性协议的经营者而言, 限制竞争性协议往往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业务发展, 严重者导致业务量锐减、损失惨重, 甚至不得不退出这一经营领域;同时, 也能将欲进入特定市场的经营者排除在这一领域之外, 使其丧失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 (6) 典型的案例是1998年柯达诉富士案, 在这个案件中, 富士公司作为日本的一家胶卷生产企业, 在日本市场上占有70%的份额, 并与4家企业签订了长期独家供货协议, 其后果是, 这四家企业只能从富士公司购入胶卷。这是一个典型的纵向限制竞争行为, 制造商和销售商联合, 从而排斥其他企业的产品 (柯达) 进入日本市场。该协议减少了同类产品的进口数量, 实质上已经影响到了日本的对外贸易, 在这种情况下, 日本政府向WTO所做的关于降低关税和减少非关税壁垒的任何承诺都将失去意义, 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本国产业的发展。

2.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相关市场上占有支配地位的企业一般可以不受限制地开展经营活动, 企业拥有支配地位本身并不违法, 因为企业具有可观的市场份额是其拥有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必要条件, 但是其滥用这种优势排斥或者限制竞争则可能构成违法。主要包括: (1) 价格垄断行为, 其一为超高定价, 即向消费者和客户索取不合理的垄断高价;其二为掠夺性定价, 即以排挤和损害竞争对手为目的, 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 (2) 差别待遇, 即在提供相同商品或服务时, 对条件相同的不同交易对象实行不同的待遇。 (3) 拒绝交易, 即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拒绝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 (4) 强迫交易, 包括强迫他人与自己交易、强迫他人不与自己的竞争对手交易、强制安排他人之间的交易等。

随着国际贸易的纵深发展, 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也日益不容忽视, 尤其是一些跨国公司, 一般不仅拥有雄厚的财力和世界驰名的商品品牌, 有着势力强大的销售网络和广告宣传, 而且在资金和生产技术方面可以得到母公司的帮助, 从而可以迅速在相关市场上取得支配地位, 占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滥用优势的案例更是屡见不鲜, 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危害尤其值得警惕。在我国, 媒体上经常提到微软公司在中国从事价格歧视, 中文版的Windows98开始在中国发行, 其销售价格定为1998元, 而在美国的价格是109美元, 约相当于1000元人民币, 在日本的价格也不过折合人民币1200元。据保守估计, 我国消费者因为微软公司的价格差别一年就要多支出10个亿。 (7) 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尚没有制定竞争法, 消费者和经营者即使遭受损失, 也缺乏有效的法律救济。

3. 企业合并。

市场上作为竞争者的企业, 可以通过合并的方式建立经济上的垄断地位, 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其他企业的部分股份或资产取得对其他企业的控制权;或者通过委托经营、联营方式形成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或者通过其他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其他企业的业务和人事。

一般认为, 横向的同类产品生产商之间的合并或者同类产品销售商之间的合并, 由于直接造成竞争对手减少, 合并者市场份额增加进而形成垄断, 容易受到竞争法的规制;而非横向合并, 即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间合并, 以及企业间既不存在竞争关系, 又不存在商品买卖关系的合并, 则因为往往能实现合并者之间的优势互补, 有利于经济发展和资源有效配制, 受到积极评价。 (8)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企业合并所涉金额也水涨船高。2000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和美国Honey-well公司的合并, 交易金额高达420亿美元。而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金额则高达1660亿美元, 成为美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合并案。美国企业界人士公开宣称:“在你的竞争对手发展得越来越大时, 你几乎不得不发展得越来越大, 以便平起平坐, 这就是连续不断的你追我赶的竞争。” (9) 令人咋舌的合并金额向我们传达出一个重要的信息, 即随着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航空母舰化”, 企业合并更加容易形成支配地位, 产生限制竞争的效果, 各竞争主管当局必须面对这一挑战。

三、各国竞争法的国内实施概况———单边规制

众所周知, 现代国际贸易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 竞争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以上所述私人限制竞争的行为虽然表现形式各异, 但是, 其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即有可能直接妨碍市场竞争机制应有功能的发挥, 对自由、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造成严重破坏。因此, 各国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无一例外地都在创制符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宪法”即竞争法律制度, 用于调整市场竞争关系, 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以实现国家的“效率与公平”的社会经济目标。

1. 单边规制的内容。

私人的限制竞争行为虽然表现形式多样, 但大致都可以归属于上述三种分类, 即限制竞争性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以及企业合并。所以, 各国及地区的竞争立法也主要围绕上述三类活动制定规制措施, 比如, 美国1890年《谢尔曼法》宣布任何旨在限制贸易的合同、联合或共谋行为是非法的, 也禁止任何垄断或企图垄断市场的个人或工商组织;1914年国会又通过了《克莱顿法》, 这部法律把价格歧视行为视为非法, 禁止反竞争的协议, 禁止有可能削弱竞争关系的某种合并行为。司法部颁布的《企业并购指南》, 最早颁布于1968年, 经过了1982年、1984年和1992年、1997年等多次修订。欧盟竞争法主要有三个基本法律依据, 即《罗马条约》第81条、第82条以及1990年合并条例, 三者分别禁止限制性协议、滥用支配地位的行为和控制合并 (集中) 。

2. 单边规制的演变。

各个国家的国内市场构成了整个国际市场的基本组成单位, 从一定程度上讲, 国内市场的有效竞争是实现国际市场有效竞争的基础。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贸易中, 私人限制竞争行为首先面临的是来自国内竞争法审查的压力, 因此, 各国竞争法在规制私人限制竞争行为的过程中发挥着第一道“安全阀”的重要作用。

在竞争法发展的相当一段时间内, 各国主要致力于通过竞争法的国内实施来调整限制竞争行为。根据属地原则, 一国可以对发生在其领土上的任何行为主张管辖权。不管该当事企业所属的国籍如何, 只要在一国实施垄断行为, 就受该国的管辖。该原则已被广泛援引, 其地位已在国际法上被牢固地确立, 在世界各国的立法中并无太多异议。依据该原则, 各国竞争法对国内贸易中的私人限制竞争行为具有当然的管辖权。例如, 1909年美国最高法院在美国香蕉公司诉联合水果公司的判决中指出, “一个行为是合法还是非法, 只能根据行为地国家的法律来判断。” (10)

但是,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 全球范围内的私人限制竞争行为日益严重, 竞争法所赖以存在的经济环境已从国内竞争走向了国际竞争, 竞争法的国内控制日益弱化, 国际控制日益强化, 由此导致的域外适用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945年, 美国在其著名的“铝公司案”中突破和发展了属地原则, 率先创立了“效果原则” (effects doctrine) 。在该案中, 美国指控加拿大铝业有限公司加入了在美国域外订立的由英国、法国、瑞士等国签订的铝业出口价格协议, 产生了限制美国铝业生产和出口的效果, 主张《谢尔曼法》第1条 (11) 具有域外效力, 从而确立了美国法院对外国企业适用谢尔曼法的广泛的治外法权。在此案中, 法官怀特认为, “那些发生在美国领土之外的、意图限制美国对外贸易且实际上确实产生了这种限制效果的协议和安排, 属于违反谢尔曼法, 美国法院具有管辖权。” (12)

按照美国的“效果原则”, 美国竞争主管当局一经宣布域外管辖权, 就可以请求甚至命令提供在外国的文件或传唤在国外的证人出庭作证, 可以命令任何承认违反反垄断法的企业采取措施结束违法行为, 可以判令被告承担三倍的损害赔偿责任。1995年美国司法部及联邦贸易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国际经营活动中的反托拉斯指南》中进一步指出;“外国交易一旦对美国商业发生实质性的和可预见的影响, 不问其发生于什么地方, 均受美国法律管辖”;克林顿政府在阐释其竞争法域外效力的理由时也强调, 竞争法首先应促进和保护开放的全球竞争市场, 其次是保证竞争法在全球市场的执行。因此, 美国反垄断法的执行必须涉及于发生在美国境外的或涉及外国企业的各类行为, 尤其是当这种行为对美国的商业产生了直接的、实质性的以及可以合理预见的反竞争效果的时候。 (13)

美国独创的“效果原则”问世之后, 德国、欧盟等受其影响, 在其反垄断法中不同程度地涉及了域外效力问题。如德国反限制竞争法第130条规定:“本法适用于在本法适用范围内具有影响的所有限制竞争行为, 由于本法适用范围以外的原因引起的限制竞争行为亦同。”欧盟在其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管辖权问题上, 显然也接受了美国反垄断法的“效果原则”。例如在Bendix案中, 欧共体委员会明确指出:欧洲体的竞争法适用的依据是协议 (当然也包括所有违法行为) 在共同市场领域内的一切直接、间接的效果, 而非违法乱纪企业营业处所的所在地。 (14) 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 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 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 适用本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 效果原则被视为国内竞争法单边生效的一种工具, 为单边适用本国竞争法提供了依据, 但是也造成了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冲突与紧张关系, 迫使美国近年来不得不采取一些妥协与灵活的措施。最典型的是美国法院在司法实践中确立的“利益平衡”原则, 即在实行域外管辖时应考虑国际礼让与公平。根据该原则, 如果美国行使域外管辖引起与外国利益的冲突, 法院就应当考虑外国的利益并努力公平衡量外国与美国之间的利益冲突, 以便决定是否对某项国际反垄断争议主张管辖权。换言之, 美国法院必须通过“平衡原则”来决定是否行使域外管辖权。这种做法实际上是美国为了缓和与外国的利益矛盾并解决法律冲突或对抗而采取的一种自我限制措施。虽然在他国的强烈反对下, 美国对其域外管辖政策有所调整, 但总的态度是积极的, 没有太大的变化, 而且其奉行的效果原则确实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影响, 有可能发展成为通行的域外效力原则。

3. 单边规制的效果分析。

单边规制经历了从严格的“属地主义”到“效果原则”再到“利益平衡”的演变过程, 赋予单个国家及区域组织的竞争主管机构对内对外的管辖权, 既有利于保障国家及区域内部市场的有效竞争, 又适应了限制竞争行为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 由于在国外实施的损害本国市场竞争的垄断行为越来越多, 影响力也越来越强, 必然促使国家将反垄断之手伸到国外, 以保护本国的利益。

但是, 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自其出现起, 就引发了各国间的政治、经济、法律冲突。如上所述, 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 各国普遍采用“效果原则”域外适用本国竞争法, 然而, 域外适用因为要与外国发生关系, 这在事实上和法律上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其一, 单边适用本国竞争法容易引起国家之间的管辖权冲突。这特别表现在企业合并的案件中。例如, 在巨型石油企业埃克森和莫比尔的合并中, 因为这两个企业几乎在全球每个角落都有生产和经营活动, 它们的合并不得不向美国、欧盟、加拿大、挪威、瑞士、墨西哥、巴西、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俄罗斯、日本等12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反垄断主管机关进行强制性的申报, 甚至还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反垄断主管机关进行了非强制性的申报。戴姆勒—奔驰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的合并也是如此。因为这两个公司在全球共有141个生产厂家, 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经营活动, 为了能够顺利地进行合并, 它们曾研究过40多个国家的反垄断法, 并向其中10个国家进行过申报和批准程序。由此人们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上述这些国家或者地区的反垄断主管机构对合并有不同看法, 有些国家批准了合并, 有些禁止合并, 那么, 哪个国家最终有权审查或者批准这些对全球竞争有着重大影响的合并?哪个国家的法律对合并有最终的管辖权? (15) 管辖权的冲突与不确定性, 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利益, 甚至造成企业在相当长时间内处于经营不稳定的状态, 不符合日益增多的企业跨国经营潮流。

其二, 单边适用本国竞争法容易造成国家之间的法律冲突。一方面, 由于国家之间竞争法存在很大的差别, 一个发生在甲国境外的商业行为按甲国反垄断法可能是违法的, 但按行为地国家的法律却可能是合法的, 造成甲国与他国的法律冲突。另一方面, 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 许多国家认为扩大他国反垄断法的管辖权对本国的商业利益是有害的, 因而会制定特殊的对抗性立法, 保护本国企业免受他国竞争法管辖。比如, 一些国家纷纷制定特殊的对抗性或保护性立法, 来保护他们的企业不受美国反垄断判决的管辖, 澳大利亚制定了《1979年外国反托拉斯判决法》, 加拿大颁布了《1980年外国诉讼与判决法》, 新西兰制定了《1980年证据修正法案》, 英国颁布了《1980年贸易保护法》等等。这些特殊的保护性立法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政府当局有权禁止将任何为外国法院实行域外管辖所需要的文件和证据送到本国的管辖范围之外;二是这些保护性立法能够使外国的反垄断判决无效或削弱该判决的效力。例如, 澳大利亚的《外国反托拉斯判决法》第3条规定:“如果外国反托拉斯判决对其他国家的贸易或商业产生有害的影响, 这种判决在澳大利亚是无法律效力的。”根据新西兰的《证据修正法案》, 总检察长有权禁止为外国当局提供任何资料和证据。

其三, 由于各国实行域外管辖的目的只是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 因此在法律适用方面容易对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区别对待, 不利于企业的公平竞争。比如, 在出口卡特尔 (16) 问题上。出口卡特尔虽然人为地抬高产品在进口国的价格, 影响进口国消费者的利益, 但这种卡特尔可以提高出口国的经济收益, 甚至可以稳定出口数量, 因此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 订立出口卡特尔是合法的行为, 除非这种卡特尔严重损害本国市场的竞争。比如, 德国《反对限制竞争法》第6条第1款规定, 不影响国内市场的出口卡特尔不受反垄断法的管辖;对国内市场有影响的出口卡特尔, 若该影响对保证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必要的, 也可以得到豁免。美国1918年的《韦布—波密伦出口贸易法》允许竞争者之间订立关于价格、数量以及划分市场的卡特尔协议, 只要这些协议仅涉及出口并在联邦贸易委员会进行“登记”。日本政府以“维持出口秩序、防止过度竞争”为理由豁免出口卡特尔。1952年《出口交易法》规定, 允许出口商组织出口卡特尔, 可以就出口商品的价格、数量、品质、设计及其他事项签订行业协议, 确保出口交易秩序。 (17)

然而, 在国际贸易中, 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 所以一国出口商的限制性行为势必对其他国家产生不利影响。但是, 这些行为却受到出口国反垄断法的豁免。与此相反, 当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时, 其反垄断法又要禁止外国出口商的限制性行为, 这种内外有别的做法将企业置于不平等的市场之中, 不利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也容易引起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

国际船舶代理的法律适用 篇8

【关键词】国际 法律适用 一般代理与船舶代理 侵权责任

国际船舶代理是船舶代理的国际化,由于参与到了国际贸易大环境中,在法律规制上不可避免地牵涉到法律的国际间准据适用问题,因此,与国内船舶代理不同的是,国际船舶代理在法律适用上不仅受本国法律的管束,也受国际条约甚至国际惯例的约束。

一、国际船舶代理的含义和范畴

船舶代理的概念在不同著作中表达不尽相同,综合而言,可以概括为:船舶代理是根据船舶经营人的委托办理船舶有关营运业务和进出港口手续的工作。船舶代理分国内水运船舶代理和国际海运船舶代理,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国际船舶代理。国际海运船舶代理有船舶揽货总代理和不负责揽货的船舶代理两种形式。船舶代理单位办理的业务包括组织货物运输,如组织货载等;组织旅客运输;安排货物装卸;为船舶和船员服务,代办各种手续;代办财务有关业务和船舶租赁、买卖等,以及商办海事处理和海上救助等业务。

二、国际船舶代理的法律适用概览

各国的交通或贸易法律法规中均对国际船舶代理大多做出了明确详细的规定。[1]我姑国际船舶代理的法律规定比较零散,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国际航行船舶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口岸检查办法》、《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国际条约方面主要有1965年便利国际海上运输公约、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GC规则)和《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IGC规则)等。[2]

三、船舶代理协议与一般代理协议的法律适用

由于船舶代理将产生航海运输活动,根据中国最大航海运输企业中国远洋集团(COSCO)的数据,一艘远洋船舶往往都是万吨级别排水量的巨轮,船上标准配置人员数百名甚至上千名。[3]因此,国家对国际船舶代理的规定很谨慎。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船舶代理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定资质。国内船舶代理通常由县级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航运管理机构(统称水路运输管理部门)管理,《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第四条)。国际船舶代理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和有关的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管理(《中華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根据《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新成立的国内水运船舶代理应当自企业设立登记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水路运输管理的部门备案。而从事国际船舶代理业务的企业,应当在开业后30日内持营业场所证明文件和有关人员资历证明文件向交通运输部备案(具体由中国船舶代理及无船承运人协会实施)。

问题是:如果某个单位具备了航海资质和船舶管理维护的必要技能——即具有相应的资格技能人才。但没有备案办理船舶代理手续,他与相对人办理了轮船运输代理协议,此种情况下应当如何定性和适用法律呢?

2013年5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取消和下放共计117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包括交通运输部负责实施的国际船舶代理业务审批。目前虽然这只是一个行政性决定,其法律效力未经正式的法律文件确立。但法律是统治者意志的表现,在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立法本意而无限接近立法目的。因此,既然取消审批就意味着对普通主体的代理权的认可。其二,作为船舶业者,应当且必须知道船舶运输资质的条件和责任,其选择合作即是对权力义务的承诺,运输法律关系本质是民事法律关系,因此要尊重民事法律中的平等原则和意思自治原则。

四、侵权责任法在船舶代理中的适用

侵权责任法规制的是民事法律关系中侵权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而制定的法律。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在国际船舶代理的语境中,如果代理人造成他人损害能否适用侵权责任法?有的学者持否定意见,任务侵权责任法只能适用于个人侵权,国际船舶代理一般是单位之间,所以不能适用。[4]笔者对此不予认同。首先,侵权责任法是全国人大党务委员会制定的,具有基本法性质。而正如前文所说,国际船舶代理一般适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等部门规章,从法律的位阶来看,适用《侵权责任法》具有不可辩驳的理由。其次,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等部门规章对个人的要求过于困难,一般而言,前述两个法规(还有更多的类似法规)较为专业,仅仅是理解法律术语和行业术语就已经很困难,更何谈维权?因此,从维权便宜的原理出发,如果当事人(原告)选择适用侵权责任法的,应当予以认可。

五、结论

国际船舶代理由于牵扯的人员数量较大,涉及的履行地域广泛,甚至关联于国际关系,因此国家对国际运输和国际船舶代理的规定较为繁琐明确。但正是由于这些规定过于繁琐,往往不利于当事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尤其是个人权益遭受损害的时候。因此,拉近一般代理和专门船舶代理的距离,使当事人可以引用一般代理的法律规定维权,并认可侵权责任法的适用,大有稗益。

参考文献

[1]张哲辉.国务院取消国际船舶代理业务审批对市场的影响及加强市场监管的建议[J].水运管理.2013(09).

[2]梁士斌.国际船舶代理业务审批减少[J].珠江水运.2013(22).

[3]董仁柱.国际船舶代理企业服务水平的评价[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07).

[4]崔忠亮.基于营销角度的国际船舶代理产品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19).

上一篇:学习习近平五四讲话心得下一篇:白落梅作品经典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