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基站装修施工方案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移动基站装修施工方案(精选8篇)

移动基站装修施工方案 篇1

1.1.1 室外走线架材料宜采用 40mm×40mm×4mm 的热浸锌角铁和扁铁。室外走线架宽度宜为 400mm,横挡间距宜为 400mm,支架间距宜2000mm 左右均匀排列,支架在楼顶设置时应垫黑胶板。

1.1.2 从增高架或桅杆到馈线孔应有连续地走线架。

1.1.3 室外走线架安装应牢固、顺直水平偏差应不大于2%;垂直偏差不大于

1.5%。连接件应为镀锌件。如需焊接必须作防腐防蚀处理。

1.1.4 室外爬墙走线架支撑应牢固。宜采用角铁制作直角担为支撑架,用膨胀螺栓固定。

1.1.5 所有支撑加固用的膨胀螺栓余留长度应一致。(紧固后,螺帽余留5mm左右)

1.1.6 严禁在楼顶防水层上打眼加固走线架。

1.1.7 室外走线架在楼顶平面水泥墩和墙面上固定应稳固,与楼顶平面或墙面平行。砖垫的部分应用水泥墩固定。

1.1.8 基站外接交流电源引入,检查缆线的规格,敷设方式及路由,和电源配电箱空开负荷,安装接入操作必须由专职电工进行。

1.1.9 多雷暴地区应采用铠装电缆,地埋进机房,低压电缆入机房时,埋地长度应大于15米,且电缆两端铠装层接地。

1.1.10 缆线严禁系挂在避雷网或避雷带上。

1.1.11 穿墙入室时要使用专用开孔工具开孔,并注意留回水弯和做好防水处理。入室动力电缆禁止走馈线窗。

移动基站装修施工方案 篇2

1 移动基站的通信电源的实用性设计方案

良好的移动基站通信电源设计可为基站的数据输出提供更加可靠电力供给, 可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下进行工作运作, 来保证通信的畅通无阻。所以在基站的通信电源设计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在电力的供给上, 一般需要采用具有较宽的电压输入范围, 最好是控制在±30%以上, 而在电压的控制上, 我国目前大部分基站的电网输入操作过电压、雷电过电压都较为严重, 所以, 在基站通信电源应的设计上有可靠的过电压和防雷保护措施。此外, 最好不要采用农网供电, 由于受环境、地域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农网电压普遍较低, 且不稳定, 从而会影响到基站通信电源的供电质量。

(2) 在基站通信电源使用过程中, 必定会伴随着潮湿、高温高寒、粉尘等情况的出现, 会影响到基站通信电源的工作效率;所以在电源的内部设计上, 必须要有防潮、防尘及温控等功能, 来确保移动基站的正常运行。

(3) 由于移动基站数量较多, 且无人值守, 所在基站通信电源的设计上, 需要具有维护方便、操作简单及恶劣环境抵抗性强等特点, 并同时具有远程监控能力与故障诊断能力, 从而方便检修与维护。

2 移动基站的通信电源的可靠性设计方案

针对移动基站对通信设备的具体要求, 在设计方案上提出了通信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使电源系统可更好的对基站进行电量供给, 从而保证了基站的正常运行。

2.1 基站通信电源的可靠性设计

移动基站通信电源的可靠性设计主要取决于特殊环境对通信电源的影响, 所以在电源的设计上提出如下设计方案:

(1) 将电源模块的交流输入电压范围由国家标准要求的±10%提高到±30%, 这样可使电源系统可以在各种特殊的环境下进行工作, 从而更加适应移动基站的供电电网, 保证了基站的有效运行。

(2) 电源模块需要采用自然冷却方式, 自然冷却的方式比传统的风冷却方式有着较大的优势, 首先可从根本上避免由于风机的损坏对于电源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其次还可以杜绝在若干年后大面积更换到寿命到期的风机的现象。所以, 自然冷却方式不仅节省了成本, 对基站的未来的高效发展也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3) 需在移动基站通信电源系统上增加电源模块监控单元, 对电源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 同时对于电源输入异常、防雷失效、干节点告警等状况的发生进行了实时监控, 来确保移动基站的通常运行。

(4) 抗雷击设计, 目前我国大部分移动基站的通信电源系统可承受的雷击电流冲击为15KA, 是国内防雷要求的3倍。

(5) 在移动基站的通信电源的防潮设计上, 在对电源任意角度的喷水需要达到国际IP55的防水等级标准;而在温控系统中, 要满足—55至65的温度工作范围, 此范围以达到军用标准的要求。

2.2 基站通信电源的可维护性设计

移动基站通信电源的可维护性设计是指电源系统中出现故障时维修尽量简单的原则, 主要表现在电源模块更换的方便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的简单性, 其设计方案如下:

(1) 在电源模块的安装设计上需采用带点插拔方式, 使电源模块可在任何的条件下任意拔插。因此, 在设计上需要添加电源模块拔插过程识别电路, 该电路可使保证在电源模块的拔下或插入时不影响到基站系统的整体运行。

(2) 移动基站通信电源系统监控故障诊断功能为电源系统的维护提供了方便。故障诊断软件对电源模块的内部故障、输出故障都会进行有效的监控与定位, 并将所产生的故障及时有效的传输至控制中心, 进而可对电源系统的维护提供了准确的信息服务。

3 结语

移动基站的特殊工作环境决定了对移动基站通信电源的特殊要求, 结合以往的移动基站提供电源的实践与经验教训, 对移动基站通信电源提出了可靠有效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在现有基站中进行了实现, 并得到了具体的验证。而实践表明, 电源模块的拔插性、故障及时诊断性、宽电压输入控制性及自然冷却性等特点在移动基站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大伟, 张竣尧, 张明明.环境应急监测车载复合式电源供电系统[J].北方环境, 2010 (06) .

[2]李鹏, 王京顺, 刘树晓, 刘成印.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用性分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04) .

[3]强生泽, 曹均灿, 杨贵恒.固定通信台站电源及其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构建[J].通信电源技术, 2010 (02) .

移动基站装修施工方案 篇3

关键词 光缆 基站 融合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目前拉远基站在配套传输建设项目中存下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例如管控和杆路资源相对被大量占用,无法有效的满足现有的业务需要。并且拉远基站的建设成本过于高额,需要加强结构上的优化调整。

1 拉远基站的含义和特点

拉远技术是一项信息传输上相对先进的技术,其通过射频拉远和中频拉远以及基带拉远进行有效的表现。目前通信公司的光纤拉远基站主要通过射频的拉远技术进行光纤的有效传输。其通过将原有的基带信号进行合理的转化成需要的光信号,并通过对其进行放大处理,通过BBU室内基带处理单元和RRU射频拉远单元进行相互间的配合,达到信号在光纤中的有效传输。目前的拉远基站与宏站相比较其具有体积较小和效率较高的优势,并且有源设备相对利用较少,使得整体的结构更趋于优化,并且在信号质量保障上也与传统的宏站相比有较强的表现。其具体的优势表现为对覆盖和相应容量可进行独立的规划,并有效的减少了干放的因素依赖,其大容量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共享效果并使得扩容能力获得提高。同时期相对的光纤损耗低,更便于布置,其射频拉远单元也相对可以控制。因而拉远基站的特点相对明显,其获得了广泛应用。

2 拉远基站配套传输建设的问题

首先需要进行有效的举例分析,通过选定某通信公司的LTE一期新建基站的建设要求,其光纤拉远基站需要建设比例大于90%。并且要保证拉远基站和信源基站的有效连接光纤数额在30个以上。通过采用室内基带处理单元和射频拉远单元协调统一方式使得拉远基站可以获得有效的满足,但其纤芯资源需要数量较多,因而其接入的的光缆资源需要的纤芯资源先对较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拉远基站新设置49条纤芯光缆,使得信源基站可以获得有效的建立。

(1)管控资源和杆路资源的大量占用

首先,相对两点之间的光缆新建方式是不会是的原有的主干配线资源产生大量占有的,但会让相对有限的管控资源和相应的杆路资源被大量占用,管道和杆路资源存在建设难度偏大的状况。因而其相对建设需要的资金保障较为多,产生了建设数量相对不能获得大规模保障。进而使得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管道和杆路资源被大量占用吗,造成其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2)光缆职能用在配套的拉远基站

目前的光缆线路不能获得更多业务的有效共享,其主要的应用以及尺在配套的拉远基站上进行唯一的贡献,并且相对新建的拉远基站都处在覆盖偏远的地区,因其区域资源相对缺乏,使得管道的布置相对较少,并且也缺乏足够的杆路保障。使得拉远基站的建设中需要的厂距离管道和杆路没有办法获得有效的保障,并且其整体的基站建设周期相对较漫长,其开通效果也需要进行有效的检验,造成了拉远基站的建设效率偏低。

(3)长远战略规划相对较少

无线基站的布置需要在有效的区域内实施一个相对长远的规划,但目前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基站站址变动存在频繁,并且区域内的传输光缆网不能满足长远的建设要求。进而造成了配线光缆是一个相对工期补偿的建设,每个阶段的 工期处在一周左右,进行阐述了阶段性的大量重复建设,没有形成有效的长期建设规划方法,进而使得管控和杆路在后续的分段建设中不断的增加投资需要。

3 拉远基站光纤配套传输的优化建议

整个工程的建设需要经过4年的规划实践,并要经过1300公里的主干配光纤建设,对其偏远区域要实现有效的覆盖。针对目前的管控和杆路资源缺乏的实际状况要保障配线光缆的有效覆盖,因而让拉远基站的建设有效性获得保障。同时实现一条光缆实现多种业务的有效接入,避免建设重复性的发生,进而降低总体的投资成本,使得相对缺乏的管控和杆路资源获得有效的合理应用。

首先,建设方案的要求是需要在二级分光纤点出进行有效的96/144芯的光缆到信源基站的建设,保证长度在2KM,其不进行分纤点的建设。并要保证拉远基站和相应的GPON业务在天窗开启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光缆接入,实现GPON业务的有效二级分纤对接,实现拉远基站和信源基站在方向中的连续接入,进而避免附近的室分业务造成的割接拉远基站的光纤的不有效接入,影响到信源基站的建设。

其次,需要注意光纤在芯数数量较大造成的占用分纤点融纤现象的发生,使得光缆可以布置在二级分纤位置。使得一级分纤位置的资源获得有效的保障,避免过量的占用。要求设计进行专业的总体规划,保障各拉远基站获得有效的设计保障,对光缆不能进行长距离的考虑,要通过网络安全的考虑角度进行设计。

同时,可以和无线相关部门进行资源的有效共享,并在拉远基站中要保证光纤放置空间的重组,使得后期业务接入获得保障。也要进行要相应的其他GPON等业务的协调,使得各类型业务可以互相获得协调促进,

4 结论

根据现有的拉远基站的建设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得出了其进行光纤线路优化的指导性方法。使得资源被占用的现象得到了减少,进而降低了投资成本,使得工程的有效率获得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成现.项目进度管理在达州移动TD四期项目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3.

[2] 唐连雷.高压直流远供在LTE基站设计中的应用指导[J].通信电源技术,2014,06:59-60.

移动基站装修施工方案 篇4

关键词: 蓄电池 空调 节能降耗

随着通信建设的发展,移动通信基站数量的增多,基站耗电总量的需求越来越大,降低电能消耗、减少电费的支出,成为移动通信公司所关心的问题。主设备方面,越来越多的使用低能耗产品,高能耗老型号的产品即将被低能耗产品替代。在配套设备方面,湖南移动亦注重节能降耗,主要从蓄电池、空调及动力环境监控等三方面“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具体方案如下:

一、合理利用蓄电池

由于湖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山地丘陵,气候环境比较恶劣,不利于蓄电池的长期正常工作,因此,如何有效管理蓄电池,怎样再利用蓄电池同样是通信网络节能降耗一个方面。

首先,有效管理维护修复在网容量下降的蓄电池。

蓄电池现在都由集团公司采购,采购对蓄电池的质量、性能要求十分严格,目前国内几家大型阀控式密封电池厂家生产电池的质量来讲应都能满足各运营商要求,虽然各厂家生产蓄电池质量、性能上有所差别,但从现网调查使用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厂家生产蓄电池的质量因素应不是影响目前各运营商基站蓄电池容量下降过快、使用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因为从阀控式密封电池产品结构、产品性能与基站蓄电池使用过程现场勘察情况等综合因素来看,结合交换局站使用情况,阀控式密封电池在正常情况下使用1~4 年后其容量下降应不会太快。因此我们认为造成基站蓄电池容量下降过快、使用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应在于其基站本身蓄电池使用特点及维护的理论及方法有关,传统的蓄电池维护理论和方法已不适合移动通信基站蓄电池维护。我国采用的蓄电池额定容量是10小时率标称值,即在环境温度为25℃蓄电池以10小时率电流放电、在放电终止电压为1.80V/只时蓄电池放出的容量为其额定容量.并且对环境比较严格要求。蓄电池各项参数设定按照各电池生产厂商的充电要求进行蓄电池充电参数的设置和进行日常维护,但是大多数移动通信基站蓄电池以20,30,40小时率电流放电,并且使用环境差。如果以常规维护理论和手段来进行移动通信基站蓄电池维护将必然造成蓄电池容量下降。我们知道影响基站电池使用寿命的原因后,在目前市电供应不能改善的前提下仍可采取相关措施来弥补或改善,从而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A)基站开关电源和蓄电池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密不可分。很多开关电源具有完善的电池管理功能,充分利用开关电源的功能来保护蓄电池。

开关电源有蓄电池低电压保护功能,但是部分基站蓄电池低电压保护设置为关闭状态,容易引起蓄电池过放电而严重损坏蓄电池。因此禁止开关电源关闭低压脱离功能,所有基站蓄电池低电压保护设置应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一般电池放电中止电压应当设置在1.85V/单体左右。具体设置要求如下,开关电源一次下电设置电压要求不低于46V,二次下电设置电

压必须要求大于44V(建议设置在44.4V)。

B)蓄电池组浮充电压应根据蓄电池温度变化进行修正,很多开关电源均有自动修正蓄电池组浮充电压的功能,但是很多基站在安装开关电源时没有将温度传感器正确安装至蓄电池处,导致开关电源无法正确修正蓄电池组浮充电压。应该将温度传感器正确安装至蓄电池处。

C)由于部分基站停电过于频繁,蓄电池频繁充放电导致蓄电池经常欠充,对于这种基站可以考虑对目前基站组合开关电源中对蓄电池充电限流值参数进行调整,将开关电源中对蓄电池充电限流值由0.1C10A调整为0.15~0.2C10A(应根据季节做响应调整),以缩短蓄电池充电时间,但最大充电电流不能超过0.25C10A,增加蓄电池充电前期充入的电量。根据该基站停电次数及时间,如果停电次数多且停电时间长,建议对开关电源中均衡充电时间判别参数(充电时间和充电电流值判别)进行调整,延长均衡充电时间,可比原设定延长20%~30%;另外建议调整开关电源均衡充电时间周期设置,把原设置一般3个月时间周期调整为1个月或更短,对蓄电池进行均衡充电。但这种调整只适合停电过于频繁,蓄电池连续欠充的基站,并不适合于所有基站。

D)部分基站将动力环境监控设备电源直接接在蓄电池母排上面,小电流长时间放电容易导致蓄电池组过放电严重损坏蓄电池。应此动力环境监控设备电源应该接开关电源直流输出单元上的输出熔丝,对于有二次下电功能的开关电源动力环境监控设备应该与传输设备处于同一级。

第二、利用电池活化、修复仪等对蓄电池离网修复

现在,由于环境的恶劣导致了较多的蓄电池没有达到设计的寿命,而蓄电池容量急剧下降,象这种电池绝大部分是可以修复的,所以,湖南移动部分分公司利用电池修复仪对蓄电池离网修复。正常的免维护铅酸蓄电池设计寿命为(完全充满、放电350-700次)3-5年以上,而90%的铅酸蓄电池都是在放电过程和充电过程时过充或欠充导致生成硫酸铅结晶(硫化物),阻碍铅酸反应而降低蓄电量,致使蓄电池缩短寿命.蓄电池一般在使用1年后(完全充满、放电不到200次)蓄电量很低,充电不足,基本上不能使用了。而电池修复仪利用间歇脉冲可变电压电流技术、谐波磁振扫频充电等多项技术,具有分解硫酸铅结晶(硫化物),还原铅、硫酸的功能,彻底清除硫化物的阻碍,让铅、硫酸充分发生电化反应,达到修复电池变新的目的,恢复蓄电池原有的容量90%-110%。可见,蓄电池活化液、修复仪对容量落后蓄电池的修复有一定的效果,但我们发现有的蓄电池经过修复仪修复能够长时间正常使用,也有的短时间内效果不错但长时间后容量下降亦不能正常使用,可能这种蓄电池在修复前就存在缺陷, 或者修复没有彻底清除硫化物、铅、硫酸没有充分发生电化反应。因此,这些情况仍然需要我们继续动态跟踪和探讨。

第三、请原蓄电池厂家回收利用

湖南移动向通信行业的合作蓄电池厂商发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倡议,切实履行创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责任。对于达到报废年限,而且核实确实可以报废的蓄电池,湖南移动督促厂商切实履行集团采购的框架协议,引导厂商与分公司签订合同:用废旧电池换新电池。在回收再利用报废蓄电池方面对于我们来说刚刚起步,一个怎样的机制、平台来创建节约型社会、节约型企业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

二、空调节能

根据资料统计分析,平均每个基站空调的电费支出约占整个基站电费支出的54%左右,空调成为基站机房中的主要用电设备。因此,降低空调的能耗是基站节能的主要工作。湖南移动在空调节能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第一、直接自然通风

随着通信建设的发展,移动通信基站数量的增多,基站建设越来越偏远,对于气候条件为冬暖夏凉,昼夜温差不大个别高山偏远基站,这种基站空气湿度适中、洁净度好,因此可以直接开窗,采用活动的页片自然通风(取消空调),当通风时页片开启,不通风时页片自动关闭,这种百页窗形式有效的隔离了室外空气,对防尘、防鼠有一定的效果。根据怀化公司今年夏天基站运行情况来看,配置小、偏远高山站采用了直接自然通风后,机房温度基本能满足无线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由于取消了空调还节约了运行成本。这种方式适合于设备发热量小的小容量边际网基站,边际网基站本身可以建造在室外,可见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对于气候条件适宜、空气湿度适中、洁净度好的边际网基站,可以考虑直接采用自然通风方式。

第二、使用空调机双机切换器

目前,基站设备较多的基站配置了两台空调,怎样合理使用两台空调成了运维人员思考的问题,长沙移动分公司在长沙、浏阳、望城、宁乡四县陆续安装了ATC-2空调机双机切换器,解决了空调不合理运行的难题。

经过实际运行和维护人员的跟踪测试,该空调机双机切换器运行情况良好,控制可靠。

1、空调自动切换可靠、有一定节能效果

这种空调双机切换器是根据空调的好坏、机房室内环境温度逻辑关系自动控制两台空调。切换器根据温度不断调整空调的开关机,当环境温度只需要一台或不需要空调的情况下,能够起到一定的节电功能。

2、提高了基站设备的安全性

建设时配备两台空调机的原因之一是防止空调机出现故障后有备机可用,通常采取双机同时运行或者由维护人员到现场倒换机器,非常被动、不及时。安装了双机切换器后,双机切换器的故障倒机功能能够确保运行的空调机出现故障后及时启动备用空调机。另一方面,双机切换器的温度控制功能保证当一台空调机制冷能力不够时备用空调机能自动启动。因此,双机切换器使基站设备运行的环境更加有保障,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3、降低了空调机的故障率、延长了空调机的使用寿命

双机切换器使空调机由长时间连续运行变成间歇式工作,明显降低了空调机的故障率,使空调机的实际使用寿命接近设计值。

第三、空调压缩机内使用添加剂

从空调系统的工作过程看出,为了使制冷剂由低温低压气态状变成高温高压气态状,压缩机需要做功,系统内部需要高速运转,因此压缩机内必须有润滑油(通常称为冷冻油),主要润滑压缩机的机械部分,使之降低磨损,有益于压缩机的运行。但润滑油的使用也带来不利的一面,会有部分冷冻油与制冷剂一起进入到循环系统中,这样将导致:

1、液态状的制冷剂与冷冻油混合物循环经过蒸发器开始蒸发时。制冷剂变成气态蒸发了,而冷冻油此时会生成大量的油泡,而油泡不载冷,且阻碍制冷剂的循环,使空调系统的热交换效率降低,出风口温度升高。

2、冷冻油与制冷剂进入到循环系统后,冷冻油会黏附在管道内壁上,由于冷冻油的导热性差,只有铜的1%,这就像给管壁加入一层隔热膜,使热交换性能大大降低,空调效果就会变差。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油膜越积越厚,空调的效果也就越用越差。

3、空调运行时,压缩机内部高速运转,冷冻油在压缩机内的流失使磨损不断增加,造成压缩机的密封性能变差,使压缩机输出气态制冷剂的输出量变少,压力变低,冷量输出减少,为了弥补制冷量的不足,压缩机要不停地做功,造成空调用电(油)量增大。

4、随着空调系统使用时间增加,系统内普遍存在腐蚀性酸,这是由于长期高温工作使油氧化引起的,它使制冷系统的组件被腐蚀,衰耗增加,使用寿命缩短。

因此,在压缩机使用一种添加剂能有效的解决以上四个问题,使空调能长效运行。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添加剂加入到空调系统后,会与制冷剂及冷冻油混合,它所含特有的表层活化剂,能抑制冷冻油产生油泡,解决制冷剂循环过程中油泡阻碍热交换的问题,提高系统的制冷效果,降低出风口的温度2-8℃。

2、添加剂的出现使得空调系统能效不再明显衰减。添加剂加入到空调系统后,它与制冷剂一起循环,达到系统的各个部分。添加剂的活性极化分子带有负电荷,与金属表面的正电荷有很强的结合力,会穿透管道内的油膜组织,嵌入金属表面晶格间隙中,逐渐分解并取代沉积在金属表面的油膜,让原来附着在管道内壁的油膜重新回到压缩机中,并且在空调系统内的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管路等组件内表面形成一层添加剂永久性保护膜,提高热传导效应,恢复和提高系统的热传递效率。

3、添加剂含有两种抗摩成分。一种是黏附活性抗摩剂;另一种是摩擦活性抗摩剂。黏附活性抗摩剂是压缩机的第一层保护,它能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强抗压保护薄膜,就像操作部件之间的一个润滑垫子,减少金属之间的摩擦和表面损耗。摩擦活性抗摩剂是压缩机的第二层保护,它能够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对被磨损的表面进行填补和修复,并且在黏附活性保护膜失效时,提供保护作用,形成新的保护膜,使压缩机的密封性能大大提高,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4、添加剂中还添加特殊的防腐抗氧化剂来保护压缩机组件。如前所述,添加剂加入空调系统中,与制冷剂一起循环,到达系统的各个部分,并且在组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这种保护膜含有防腐抗氧化成分,使金属不被腐蚀及氧化。降低系统的衰耗,提高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

因此,湖南移动较多基站空调使用了添加剂,具体情况如下:

益阳、长沙、常德、湘潭、郴州、衡阳、永州、株洲等八个移动通信分公司从05年7月到06年12月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空调使用了添加剂。使用添加剂效果怎么样呢?为此,我们组织厂商和分公司进行了现场测试,具体方法为:对空调不加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和加添加剂后使用的用电情况进行对比。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误差,因为使用前和使用后机房周围环境温度是不一样的,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大多数分公司反映的情况来看,还有一定的节能效果的,但也有分公司表示节能效果不是特别明显。该添加剂使用时间不长,对长时间使用的效果仍然有待观察。

三、利用动环监控节能

第一、直接利用动环监控系统控制空调

湖南移动进行动环监控系统工程三期,其中较多基站采用了完全独立监控。完全独立监控系统可以对基站的监控量进行遥测和遥控。因此监控人员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对基站的空调开关机。所以减少了维护人员的维护工作量,同时亦可以节电节能。这种方式对节能有一定的作用,但人为方式较多,不够智能化。

第二、利用动环监控系统智能通风

动环监控系统通过检测室内外的温湿度的变化,利用室外低温空气(经过过滤)给机房设备散热,关闭空调达到节能的目的,并大幅度降低电能消耗和运行成本,延长空调使用寿命。

假定机房设置温度Ts,湿度为RHs,则系统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当Te-Ti、RHe落在通风机组可以工作的范围时,则开启通风机组,关闭空调(e表示外部,i表示内部);否则,关闭通风机组开启空调。当室内温度仅需一台空调可以降温时,则只开启一台空调,然后按规定的时间轮流倒换。系统采用优先降温原理设计,采用模糊控制理论控制,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系统留有2个隔离的标准RS232/RS485接口,一方面保证与SC的联网及提供SC的全程实时联网监控。另一方面,系统可以级联多个带有接口的智能空调,充分利用智能空调的资源实现对空调的控制、温度调整、设置等。对于已建动环系统的本地网,则可以利用接口协议及对多种连接方式的支持,很容易接入到监控系统中。

在一年四季中,由于机房热源的发热量基本恒定,而环境温度变化较大。可供室外空气交换的热量随季节不同而变化,因此,使用动环监控系统智能通风后,除开天气炎热的夏季白天之外,几乎一年四季的其它时间都有机会利用通风来降温。在中秋到春末基本上可以不使用空调而只使用通风机组工作。在夏季的早晚时段,很多地区仍可以使用通风机组工作。由此可见,在使用动环监控系统智能通风后,一年四季开启空调的时间会大大降低,由于动环监控系统智能通风耗电非常低(一般基站为200W左右),由此带来的电能损耗则大大下降。

环监控系统智能通风对节能降耗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在基站直接开口安装智能通风设备,改变了基站的土建结构,导致了室内室外空气同为一体,空气的湿度、洁净度得不到保证,同时这种直接通风有可能遭鼠害。所以为基站移动通信设备带来了更多的维护量,不宜大规模使用。气候条件适宜、空气湿度适中、洁净度的基站可以尝试。

东莞移动基站用电申请证明 篇5

电话:(+86769)22388044

传真:(+86769)22332077

东莞移动基站用电申请证明

为了满足东莞移动网络信号的覆盖需求,尽快建设开通基站给东莞市广大用户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务;我司急需在 建设 移动通信基站。因基站设备需要 V、kw的机房用电,望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给予的大力支持,根据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文件(东电市[2008]23号文),恳请 批准办理基站用电申请手续。

特此证明!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工程建设中心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篇6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向数据化、分组化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宽带化、大覆盖面建设及IP化。本讲座主要介绍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GSM基站简介、GSM基站的优化、GSM基站的维护及移动通信基站对健康的影响。。

GSM数字移动通信发展非常迅速,从早期规划的大区制,到后来的小区制,直到现在的微蜂窝、微微蜂窝,相对应的天线从早期架设在屋面铁塔上,到后来天线降到屋面上,直到现在要把天线设置在屋面下的外墙侧面上。所有的这些变化都说明,对GSM基站站点的优化在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思路,只有不断更新思想,才能建设和优化好GSM无线网络的通信质量。

在GSM建设初期,建设基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无线覆盖面,尽可能力移动用户提供较为满意的连续覆盖,所以基站数量相对较少,无线网络也相对简单。

随着GSM移动电话用户数量的飞速增长,GSM基站只有不断地进行扩容与新建,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随着无线网络的不断扩大,网络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日益突出,因此,在GSM基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应重视对基站的优化。

下面以福州市区GSM基站为例,从3个方面阐述影响移动通信质量的原因,并提出采取优化的方法。

一、预测模型的影响及其优化

1.预测模型的影响

根据所使用的频率不同,通常有两种不同数学模型预测GSM基站无线覆盖范围。

(1)Okumura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

GSM900MHz主要采用CCIR推荐的Okumura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该模式是以准平坦地形大城市区的中值场强或路径损耗作为参考,对其他传播环境和地形条件等因素分别以校正因子的形式进行修正。

(2)Cost-231-Walfish-Ikegami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

GSM 1800 MHz主要采用欧洲电信科学技术研究联合推荐的“Cost-2-Walfish-Ikegami”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从对众多城市的电波实测中得出的一种小区域覆盖范围内的电波损耗模式。

不管是用哪一种模式来预测无线覆盖范围,只是基于理论和测试结果统计的近似计算。由于实际地理环境千差万别,很难用一种数学模型来精确地描述,特别是城区街道中各种密集的、下规则的建筑物反射、绕射及阻挡,给数学模型预测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有一定精度的预测虽可起到指导网络基站选点及布点的初步设什,但是通过数学模型预测与实际信号场强值总是存在差别。2.采取的优化方法

(1)福州市区GSM基站电波传播的环境福州市区内的地理环境是:

有山(于山、乌山等)、有湖(西湖公园、左海公园等)、有江(闽江等),还有参差不齐的高校大厦。福州市区现有GSM 900 MHz基站198个,GSM 1800 MHz基站也有70个左右(截至1999年底)。这些基站遍布在全市各主要商业区、住宅小区、行政办公大楼、学校以及邮电局(楼)等场所,基站与基站之间最小间距己小于300m。因此,电波传播环境是错综复杂的。

(2)优化的方法

根据福州市区的地理环境和基站分布情况,要得到真实的电波场强覆盖情况,需借助于场强测试仪进行现场实测(路恻)。优化时主要分高话务量密集区和中低话务量区两种情况进行:

①高话务量密集区的场强测试和优化

所谓高话务量密集区是指福州市的五四路、东街口、五一广场等区域。这些区域每平方公里的爱尔兰数一般在120以上(即120Erl/km2);场强值设置应下低于-65dB,以保证在高话务量区内的所有GSM手机都处在强场强覆盖状况。

借助场强测试仪进行现场测试(包括室内、室外覆盖),重点了解并记录各基站覆盖区、重叠区、弱场强值区(小于-65 dB。尤其是小于-75 dB)分布情况。然后对这个区域内的场强值调整及优化。

a.弱场强值区的调整及优化

主要是室内区域的调整及优化,因为电波穿过各种墙体进入室内约有15 dB一20dB的衰减值,因此需加强室内区域的场强值。

对建好且已投入使用的高楼大厦、宾馆(一般是三级以上)等如果在技术上可采取室内分布系统的,应优先考虑建设室内覆盖点:如果在技术上不能采取室内分布系统的(有些物业管理部门不同意施工),则应考虑建设微蜂窝站点;对于在建或拟建的建筑物(尤其是高档大厦)应积极与业主联系,争取在建设阶段就布好室内分布系统。

根据实际情况,对室内覆盖站可独立增加频点建站,也可利用原有室外站频点建站(通过天线分路器共享室外、室内载频);可建成定向无线分布式的室内覆盖,也可建成全向式天线分布式的室内覆盖。

以上是改善繁华地段弱场强值区的有效方法,解决得好一方面可以解决高层建筑干扰问题,另一方面可提高接通率,吸收话务量。

目前在福州市区的省政府新大楼、省邮电管理局、省移动公司大厦、福州电信枢纽大楼、大利嘉城、双子星大楼等基站均采用室内覆盖,在邮电公寓等基站建设了微蜂窝站。

b.场强重叠区的调整及优化

场强重叠区主要是相邻多基站无线电波重叠覆盖区域。由于多基站的多扇区对某一特定区域进行无线电波重叠覆盖,必然使进入该特定区域的移动手机出现频繁切换。掉活率上升。因此,必须减少这类区域的重叠覆盖区域的面积。

对场强重叠区的优化可考虑采用增大下倾角的方法或换成电调下倾角的天线,使覆盖重叠区减小,并减少干扰。

通过调低周围相关基站的天线挂高、发射功率或使用更低增益(如 8dB)的无线等方法,也可改善场强重叠覆盖带卒的负面影响.减少掉话率。

目前在福州市的五四路、东街口、五一广场、三叉街等地段上的基站就应降低天线高度或使用更低增益天线或调低基站输出功率。

②中低话务量区的场强测试和优化

所谓中低活务量区是指除了高话务量区外的其它区域,一般指福州市的二环路以外(行政区域划分的三、四级及以下的区域)。该区域场强值最低可放宽到-90 dB~100 dB。借助场强测试仪进行现场测试(包括室内、室外覆盖),重点了解并记录各基站覆盖区、重叠区、弱场强值区(小于-90 dB,尤其是小于-100 dB)分布情况。然后对这个区域内的场强值调整及优化。

由于这类区域场强重叠区并不像密集区域场强重叠区那样影响移动用户(掉话率),因此应把优化的重点放在改善弱场强值区,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设室外基站,加大场强值,改善覆盖。

总之,因预测不准确,对GSM基站进行调整优化,主要是通过增设室内站、微蜂窝站、室外站,调整基站无线参数以及发射功率等方法,改善无线电波的传播及覆盖,使区域内的无线覆盖更接近数学模式电波传播模型,为用户提供良好的通话质量。

二、环境变化及其优化

1.环境变化

GSM发展非常迅速,基站遍布城市各个角落与街道,另一方面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这样,早先建设的基站在某扇区或多个扇区就有可能被后来建设的高楼所阻挡,基站电波传播环境急剧恶化,因此必须对基站进行优化,使基站的资源配置始终处于最优状态,产生出最大经济效益。

2.采取的优化方法

(1)基站天线调整

最有效且简单的办法是对基站天线进行调整,即把被阻挡的扇区天线移到该楼其它位置,避开阻挡建筑物,这种方法适用于无线及馈线调整相对比较容易的基站。例如.福州市电信枢纽GSM基站建设于1995年,当时该基站第一扇区(朝北面)没有阻挡物,但是在1998年城市规划中,位于该基站第一扇区的正前方新建了一座科技大厦,与枢纽大楼相隔不到15 m,完全阻挡了枢纽站第一扇区的无线覆盖,该扇区话务量直线下降。为了使该扇区的资源能得到有效利用,优化时,对该扇区的两副收发/分集接收天线作了及时调整,移到靠西面的北侧,避开阻挡建筑物。

(2)搬迁基站或扇区

当天线及馈线调整较为困难且基站因阻挡,实际利用率大大降低时,可采用两种优化方法。优化方法之一,搬迁基站。当然采取这种方法,在人员、时间、资金等方面要付出代价,应慎重考虑,尽量少采用。优化方法之二,去掉被阻挡的扇区,在周围适当的区域内另设站点。

城市中的重要基站往往处于城市的中心,而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下断加快,旧城改造、城市重新规划在所难免,基站所处的周围环境也处于不断更新和改变中。基站周围的无线电波环境也随之改变。因此对城市内基站进行优化应适应城市环境的改变。使无线电波处于较佳覆盖,资源配置处于较合理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调整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

三.网络扩建及其优化

1.网络建设的发展

在网络建设初期,往往把基站各相关的参数设置在有利于扩大基站覆盖面的位置上。随着GSM用户增多,网络下断扩建,基站越建越多,GSM无线网络不断向小蜂窝--微蜂窝结构发展,原先的基站参数(如基站的输出功率、无线高度、无线增益、无线倾角等)设置已不适应现在无线网络的发展需要,必须进行调整。

由这个因素引起的基站优化工作量最大,涉及面也最广,而且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整个无线网络能否顺利扩容、增加无线网络容量、满足用户对GSM移动通信的需求等问题。2.采取的优化方法

--这种因素引起的基站优化可从两个层面进行:

(1)对设在市内高层建筑上基站的优化

毫无疑问,这类基站(一般是指天线离地挂高在30m以上)在GSM建设初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基站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这类基站正面作用越来越小、反面作用越来越突出,它阻碍基站的进一步发展(建设、扩容),特别是给频率复用造成困难。--在对福州市内早期建设在高层建筑物上的一些基姑进行优化时。可采取以下方法:

①如果无线能降高的,就采取降低天线高度的办法,便于在其周围建设新基站,提高频率复用率。例如,目前福州市内的邮电公寓基站由原先天线挂在14层屋面的50mn铁塔上,降到现今14层屋面上(还是太高,优化时应调整到8层外侧墙上)。

②如果无线不能降高或降高很困难的基站,有两种办法:

a.对这些高层站使用的频率重新分配(规划),使之与大部分市内低层基站使用的频率不重复,形成福州市内高层建筑物群覆盖和低层建筑物群覆盖两个层面,例如福州市邮政大厦、江滨等基站可调整为高层覆盖区。

b.由于市内高层站也不能设置太多,那样会浪费宝贵的频率资源,因此对一些多余的基站(特别是市中心、繁华地段的高层基站)则应拆除,像福州市闽江饭店基站就应拆除。

(2)对设在低层建筑物上基站的优化

对这类基站(一般指10层以下民用住宅楼,天线离地挂高在15m~30m之间),如果是基站无线覆盖半径要求控制在500m左右时,这样的无线离地挂高是比较合适的。随着基站小区的不断分裂,小区半径间隔越来越小(已达到300m,甚至更小), 这时就要对天线进行调整。

由于对这类基站进行优化,主要是把基站无线覆盖小区半径控制在一个更小的范围内,因此,通常采用调整无线倾角的办法来加以控制。一方面,调整天线下倾角方法简单、施工方便、周期短,且又能使天线在干扰方向上的增益减小:另一方面无线下倾后,提高了本覆盖区内的信号强度,既改善了本覆盖区的场强,又增加了抗同频干扰的能力,因此能有效地对服务区进行控制。

当通过调整天线倾角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时,就要通过更换小增益天线、调整基站的发射功率,或者降低天线的离地高度等方法来控制小区信号强度。--在实际工程中对天线下倾角调整不是越大越好,这是因为随着天线下倾角的增大,水平方向传播特性图将变成扁平。一般下倾角超过10°,水平方向图就会出现失真。因而天线下倾角在0°~10°之间选择较为合理。

另外,有些厂家在设计天线时,把主瓣与旁瓣交界处的场强值设地成0 dB,且天线内部本身又没有设置下倾角度,为了抑制该0dB场强值落在最想覆盖的基站小区内(造成近距离覆盖效果不好),因而无线下倾角至少也要下倾1°~2°。如果运营商选择这类天线,则天线下倾角建议在1°~10°之间选择为宜。

移动基站装修施工方案 篇7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同步技术的支持,移动通信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是同步系统正常,同步质量的好坏对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起作至关重要的作用。3GPP25.402定义了同步要求,其中对采用时分双工(TDD)的系统特别要求严格基站间时间同步,采用频分双工(FDD)的系统需要频率同步。【2】TD-SCDMA,Wi MAX,TDD LTE三种制式都采用TDD方式,为了避免收发干扰,基站必须严格时间同步;CDMA制式虽然采用FDD方式,但CDMA的长码短码都是m序列,不同的m序列通过不同的相位来区别,所以各基站必须严格实现时间同步。【5】

目前,有高精度时间同步需求的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利用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的授时功能实现同步。目前全球主要有6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分别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PS系统、GLONASS系统、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日本准天顶卫星导航系统、印度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等。在移动通信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有可能只需要GPS系统提供的授时信号,也有可能同时需要GPS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等系统提供的信号。【4】

移动通信基站局点需要引入卫星同步信号,只有在基站局点能够接收到良好的卫星信号时,相关工作才能正常开展。但是,传统卫星天线对安装环境要求严格,需要安装在较开阔的位置,需要保证周围无较大的遮挡物,对天线的遮挡不应超过30度,为避免反射波的影响,天线需尽可能远离周围尺寸大于20 cm的金属物2 m以上,这些原因导致处于室内的基站局点难以接收卫星信号;同时,传统卫星同步系统采用射频电缆线进行信号传输,射频电缆线径较粗且韧性很差、不易弯曲,如果为每个基站布设线缆,将导致施工成本高、资源耗费大,同时导致工作开展不灵活、工作环境不美观。【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处于室内的移动通信基站局点能够接收到良好的卫星同步信号,需要寻求可行的方法,为移动通信基站局点科学、合理地引入卫星信号,以满足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随时、随地、随意使用卫星信号的需求。

2 移动通信基站局点引入卫星同步信号的方案分析

2.1 可行性分析及方法描述

为了实现处于室内的移动通信基站局点能够接收到良好的卫星信号,需要寻求可行的方法,为局点科学、合理地引入卫星信号,以满足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随时、随地、随意使用卫星信号的需求。

为了实现该目标,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准备:首先,需要构建一个统一的卫星信号覆盖系统,使移动通信局点能够通过该系统被卫星信号全面覆盖;其次,需要合理选取卫星信号引入点、合理规划机房内卫星信号接入点布局、合理规划施工线路;第三、需要考虑如何解决安全和信号衰减等问题。

在明确了实验室卫星信号覆盖系统的构建思路之后,接下来,需要明确构建该系统需要使用的器件,因为需要接收、转发、放大、发射卫星信号,需要考虑安全措施,所以,搭建卫星信号覆盖系统需要使用的主要器件有:接收天线、发射天线、信号转发器、信号放大器、功分器、避雷器等,它们的功能分别如表1所示。

在需求、思路、方案明确之后,就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系统设计、施工了。

2.2 实例分析说明

以某集团移动通信基站局点的GPS系统建设为例,说明如何为一个室内大型基站局点构建卫星信号覆盖系统,引入卫星同步信号。【1】

首先,由于该局点分布在A层、B层两个不同楼层,且楼层位置较低,受到高楼遮挡影响,把基站天线置于窗边、或引到阳台都难以接收到良好的卫星信号,所以,需要合理选取卫星信号引入点,通过卫星信号覆盖系统将卫星信号引入室内区域。经勘测环境,依据前面所述卫星天线安装环境要求,最终将卫星信号引入点选址在大楼楼顶,将GPS接收天线选址、安装在高楼楼顶,从楼顶将卫星信号引入A层机房的信号转发器,再从信号转发器将卫星信号引入A层、B层各机房。系统连接示意图如下图1所示。

其次,根据项目开展、设备配置需求,合理规划机房内信号传送方式和连接点布局。在该基站局点,从信号转发器输出端将信号连接、传送到每一个机房之后,采用了如下方式进行信号分配:

接入一分四功分器、然后从一分四功分器接入一分八功分器,再从一分八功分器将信号接入发射天线或室内基站,基站既可以通过有线线缆连接方式获取卫星信号,也可以利用安装在室内的发射天线通过无线方式获取卫星信号,信号连接及分配方式如图2所示。

也可以采用先接入一分二功分器、然后从一分二功分器接入一分四功分器、再从一分四功分器接入一分八功分器,再从一分八功分器将信号接入室内发射天线或基站等连接、分配方式。

第三、处理信号衰减问题、安全问题,解决系统功能升级等需求。从大楼楼顶到A层机房经过了10余层楼,加上横向的线缆铺设,信号损耗较大,所以,需要在信号转发器的输入端、输出端设置信号放大器,以确保机房引入的信号强度能够满足项目需求;同时,必须合理考虑系统的安全问题,该局点的GPS系统专门安装了避雷器以确保系统安全(参见图1);该局点第一阶段的卫星信号引入系统只考虑了对GPS信号的引入,后续工作提出了北斗信号需求,所以,在该局点卫星信号覆盖系统二期扩容项目中,从设备和组网等方面进行了改造,使该系统能够同时为局点引入GPS信号和北斗信号。如果工作开展还同时需要GLONASS、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等信号,也可以在系统建设或扩容时统一考虑。

表2为该局点卫星信号引入系统建设的基本设备明细表(设备参数根据系统设计需求不同存在差异):

因为经过了充分的需求分析、细致的环境勘测、详细的方案探讨、认真且高水平的设计和施工,该移动通信基站局点的卫星信号覆盖系统建设非常成功,在该局点工作最繁忙的阶段以及后期工作中,卫星信号覆盖系统都顺利支撑了相关工作开展。

2.3 拓展思路分析

在前面,我们探讨了如何为移动通信基站局点建设独立的卫星信号引入系统,通过建设独立的卫星信号覆盖系统,可成功解决处于室内的移动通信基站局点难以接收卫星信号的问题。但是,单独建设卫星信号室内覆盖系统需要一定的成本、资源、时间。所以,可以寻求更省时、省力、省钱的方法,更有创造性地为移动通信基站局点引入卫星信号。

现有的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是可以利用的良好资源:采用TDD LTE、TD-SCDMA、CDMA等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室内分布系统需要使用卫星同步信号,已有布设好的、性能优良的卫星信号接收天线,已有成熟的室内分布网络,但是,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引入的卫星信号目前只用于辅助移动信号同步,可以利用现有条件,采用创新方案,将卫星信号和移动信号同时覆盖到处于室内的移动通信基站局点。

可以采用如下创新方案,使卫星信号与移动信号同时覆盖室内:首先,将原有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的卫星接收天线接收的卫星信号分为两路,一路卫星信号仍然用作原有室分系统信源的同步信号,另一路卫星信号用于传送到合路器进行卫星信号合路;第二,将用于传统室内分布系统的合路器改造为有卫星信号合路输入端口、可合路卫星频段的合路器;第三,在室分系统的发射天线端,采用支持所需卫星频段的室内多频发射天线,使卫星信号和移动信号可以同时覆盖室内。

为实现该创新方案,需对传统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的合路器进行改造,采用新型合路器,新型合路器在支持原有移动信号合路的基础上,增设卫星信号合路输入端口,支持所需卫星频段合路,使卫星信号能够合路到室分系统中;同时,需采用多频发射天线,多频发射天线在支持移动信号覆盖的同时,可支持所需卫星频段,支持在室内同时覆盖卫星信号、移动信号。

改造方案可利用原有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的网络和资源,为移动通信基站局点引入移动信号的同时也引入卫星信号,采用该方案,不但省时、省力、省成本,而且可借助室分系统的广泛部署得到广泛应用。

3 结语

通过建设移动通信基站局点卫星信号覆盖系统,可成功解决位于室内的移动通信局点难以接收卫星信号的问题,使工作人员在室内即可完成以前需在室外完成的工作,为项目开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该系统建设方法可以被推广到科研教育、业务演示、生产制造、交通运输等室内场所,为我们的工作、生活提供更多的便捷和更高的效率。同时,可以对移动通信基站局点卫星信号覆盖系统的建设思路、建设方法进行拓展提升,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更多、更好的创新和改变。

参考文献

[1]中国电信移动通信实验室GPS分配系统实验方案

[2]张阳.TD-SCDMA网络同步问题浅析.信息通信技术,2011,4:67-72

[3]移动通信一体化卫星授时系统解决方案.http://www.afzhan.com/tech_news/detail/34113.html

[4]全球六大GNSS介绍.http://www.wendangdaquan.com/Wdshow.asp?id=72d498fbf90f76c661371a0c

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法律问题探析 篇8

从现状来看,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设置更多是企业的自主行为,但是从应然层面来看,由于基站所具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利益属性,又适宜作为《城乡规划法》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所说的公共基础设施来看待。

在基站设置使用和日常管理中,始终存在两个维度的法律关系:首先是政府职能部门应对公用移动通信基站的设置使用需要加强组织规划和日常管理,即政府和运营商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其次是电信业务经营者在民用建筑上设置基站,必然涉及公民的物权、租赁权、相邻权、物业管理权等法律关系,即运营商和居民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但由于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电信服务属于公共服务领域,其服务的对象包括社会不特定的公众群体,所以其法律关系又不完全等同于一般的民事法律关系。

在公用移动通信基站的行政法律关系中,目前主要通过行政审批来实现对基站的监管,从相应的布局规划引领、年度计划实施、具体站址认定直到台站执照核发等一系列行政管理手段比较完备,基本实现了对基站设置使用等行为的有效监管;而存在争议较多、矛盾较为突出的则是来源于运营商和居民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纠纷。本文将重点探讨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包括基站通信机房法律属性、基站辐射的损害赔偿认定以及基站租赁合同纠纷等。

通信机房的法律属性

传统意义上居民对于基站的投诉主要集中在电磁辐射影响,但是在《物权法》出台后,公众对于物权保护意识的新一轮升温,从基站通信机房改变房屋住宅性质的角度提出的信访相对增多。

通信机房的法律属性如何认定?由于架设楼顶基站的同时需要设置通信机房,为楼顶基站配套提供电源供给、软件配套等,而从方便管理和运维的角度出发,此类通信机房大都通过租借或收买商品房的方式在居民楼内取得。故此,居民往往以违反经营性改造的限制条款,按照《物权法》第77条“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为由,要求拆除通信基站。鉴别一处房产是否改变了使用性质,主要是看它的产权证上是如何规定的(住宅或非住宅)。如果产权证上规定的是住宅,而实际上是用作非住宅使用,那么即为改变房屋使用性质,是违规的,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有权予以制止。从这个角度看,无论移动通信的公共利益性如何,运营商辩解通信机房不属于经营性用房是于法无据的。运营商解决纠纷的唯一出路就是除了保证机房的运行环境安全可靠,不产生辐射,不干扰居民正常生活外,还需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

通信机房产权纠葛是主要成因。产权的初始界定对于经济运行的效率会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产权问题的不清晰,往往是造成外部性(尤其是外部不经济)的主要原因。具体到基站建设,在其过程中就具有很明显的外部性(包括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基站的外部经济无疑提升了移动通信质量,保障了移动通信发展;而基站的外部不经济主要包括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因设站导致社会矛盾或纠纷等。由于公共通信设施的寄居性,基站往往是依附于城市建筑物及大型项目公共配套设施的一部分,建设投资方、使用方及建筑物业主之间的权责不明确,产权不清晰,往往是造成运营商与居民间纠纷的主要原因。目前的基站建设模式多种多样,运营商可能采取了购买商品房、购买房屋使用权、租赁基站用房,或者委托房屋中介公司落实房源等几种方法。而且由于运营商在设站过程中始终处于不利的被动地位,往往一落实房源就给予付款,期冀以此来确认法律事实,最终结果却往往疏忽了对于房屋产权的界定,导致基站建成之后引发许多潜在风险。

例如在租赁机房时没有进行资质调查,未弄清谁是产权人、谁是使用人、使用人是否具有产权人赋予的转租权;在基站通信机房购买过程中,基站机房的购置款虽已付清,但未履行必要的产权办理和过户手续,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日后对基站用房的合法性产生争议。运营商往往在基站建设过程中忙于应付各类个案情况,以“建成并启动”为最高目标,而忽略了日后产生纠纷的可能性。一方面产权关系不清或者复杂,确定合法的出租人就会有一定的困难,容易导致出租人不具备主体资格而使整个租赁合同无效;另一方面,出租人收取租金后,可能会因产权关系不清或者复杂而导致收益分配不均,纠纷产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即使法律上有对电信运营企业保护的规定,但是处理诉讼或者纠纷同样会消耗电信运营企业的管理成本。综上所述,明确通信机房的产权法律属性,是减少基站设置法律风险、预防纠纷的重要前提。

基站辐射损害的举证责任及司法认定

随着基站辐射导致的投诉事件逐渐增多,政府相关部门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应对市民关于基站辐射的投诉或咨询。从其投诉性质看,虽然可能有部分确属运营商未依法依规进行建设,但是相当部分是源于市民对于电磁辐射的认识存在偏差。

通过对于电磁辐射危害性的剖析可以看出:所谓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信号发射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关于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害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于1996年启动课题研究,包括中国在内有60多个国家参与该项研究,2006年得出的结论显示:“过量的电磁辐射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低频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微弱,儿童白血病及癌症、神经性疾病等与电磁辐射没有因果关系。但儿童对辐射缺乏防御能力,建议幼儿园、学校远离电磁辐射源头。”一般情况下,基站天线安装在离地面15米至50米的建筑物或发射塔上,天线发射出的射频主要向水平方向扩展,很少向垂直方向传输,距水平方向10米至20米处辐射最强,人只有长时间在此范围内才有可能受到辐射影响。

nlc202309041147

事实上,我国对电磁辐射有着严格的技术限值标准。为了防止电磁辐射污染,保障公众健康,国家环保、卫生等部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制定颁发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等7部法规和国家标准,防护标准比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欧盟及中国香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还严格。但即便如此,目前公众对电磁辐射问题仍然存在一定误区,很多媒体也常将电磁辐射视为空中无形杀手,与雷达、输变电工频电磁场等混为一谈,当基站建造在学校、医院、幼儿园、居民区等地方时,更容易导致敏感问题的出现。实际上,移动通信产生的电磁辐射主要在天线附近,只要基站建设天线架设满足保护距离的要求,公众是大可放心的。

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将电磁辐射污染等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归于特殊侵权行列,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但是“损害事实”这一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却仍由受害人(原告)来举证,否则,权利得不到维护。与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不同,电磁辐射污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且对人体危害潜伏期很长,短期内的损害结果可能不明显,除发生事故或其他突然性事件外,电磁辐射污染的损害后果是长期、渐进、累积的。因此,电磁辐射损害的过程虽在持续,但在损害结果出来之前,受害人(原告)是无法举证的。

也就是说,面对电磁辐射的危害在损害结果显露之前,受害人即使诉讼维权也基本很难胜诉,对于这种正在发生的持续性的损害但损害结果尚未明确显露出来之前,法律目前是无法有效保护受害人的。在实际的案例中,合法基站的拆除往往是基于民生问题的考虑后,政府、运营商与居民达成的妥协,赔偿也仅是针对租赁费用纠纷而形成的一致意见,真正因基站造成电磁辐射而成功获得赔偿的情况几乎为零。

实际上,《环境保护法》第24条明确规定了电磁波辐射是一种污染源,因此对于电磁波辐射的举证和认定还可以按照《环境保护法》来执行,适用该法规定的原则、制度,可以考虑专门编制具有操作性的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的具体实施细则,并建立专门针对有害电磁辐射的标准体系和认定机制。

基站租赁合同

一个基站的建成,主要通过在楼顶设置天线及租借房屋作为通信机房以提供天线所需的技术配套及电源等,直接投资成本巨大,如需搬迁则成本更加可观。而正是因为基站搬迁成本巨大,在实际的合同谈判尤其是续租谈判时,出租方往往恶意要价,大大提升建站成本,也提高了电信基础网络铺设的总成本。假使运营商无法提价租赁,则基站被迫拆除,也影响了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整体效果。故笔者认为,出于移动通信基站公共基础设施属性及公共利益性的考虑,不可将基站租赁完全等同于市场上的一般房屋租赁。

首先,应当关注基站租赁合同解除通知期。因为基站的投资成本巨大和全程全网的工作特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基站租赁的合同解除是由出租方提出的。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要求,基站租赁合同的解除权的形成以议定条件或者“因不可抗力”等法定条件为基础,《合同法》第96条还规定了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事实上,在一般的房屋租赁中,出租方都会给予承租人一定的准备时间,这是出于社会公德的考虑,而这个合理的通知期限,因为时间不长,租赁双方往往一般不会对此产生异议。但是就基站设置来说,基站通信机房的租赁不同于一般的住户租赁,一个基站的拆除需要进行整体搬迁的统筹,不仅搬迁本身工程浩大,还涉及对原先覆盖区域在基站搬迁后通信盲点的补足,所以它需要的通知期比一般住户需要的通知期更长。如果没有通过合同条款设定明确的通知期限,那么一旦由于市政搬迁等问题形成纠纷,出租方擅自断电等行为将直接影响基站正常工作,形成覆盖盲区。

其次,应当关注基站租赁合同双方的特殊义务。在一般的房屋租赁合同中,都会明确承租人对房屋的基本维护、不影响邻里、未经同意不得转租等。但是从基站租赁实际来看,双方都需要面临几个较为特殊的义务:从承租方的角度出发,由于基站通信机房并非住宅之用,而是长期存放工作状态下的电机设备等,其产生的噪声、热量、辐射等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违反了合同法217条关于“承租人按照约定的方法或者租赁物的性质使用租赁物”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出租人的周边邻里处于弱势群体且无法基于合同提出异议,如果没有针对此类情况的合同规定,运营商很难自觉地行使对通信机房环境维护的审慎义务,可能会造成扰民情况的发生。而由于移动通信专业性较强,如果不是业内人士,也很难在租赁合同签订中想到并提出对环境保护方面的义务要求。

而从出租方的角度出发,随着共建共享工作的深化推进,相关运营商将不可避免地交叉借用楼顶和通信机房,可能出现合同中出租人只与一家运营商发生权利义务关系,而实际上出租人却与若干运营商都发生了租赁法律事实,如果出租人不同意承租人转租且不愿意出租给后进的运营商,也将导致基站共建共享工作推进困难。因此在合同拟定时,就需要从保障基站共建共享的思路考虑,明确合同成立后遇到此类情况的解决方式。

总之,希望以政府主管部门为主,吸纳相关管理监督部门、执法部门、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和用户代表,组成一个有权威、有公信力的协调组织,统一、及时地化解因通信基站而发生的矛盾,在政府部门、电信企业、行业组织和居民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互动反馈关系,使移动通信基站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

上一篇:给单位的检讨书下一篇:宾客接待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