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喜欢写作文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共9篇)

如何让学生喜欢写作文 篇1

现在的学生习作普遍内容空洞,或是没有中心,或是陈芝麻烂谷子。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习作缺乏兴趣,平时不愿去关心,写时是硬挤出几句话。怎样提高学生习作水平?首要的还是让学生喜欢上习作。

怎样让学生喜欢上习作呢?

一、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让学生作文成功的环境。

1、更新教师对作文的评价观。

长期以来,在作文评价中,存在着教师对学生尊重、理解不够的倾向:一是对学生的情感理解、尊重不够。我们喜欢用挑剔的眼光来审视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和感情,总认为学生抒写的思想感情不够成熟,不够深刻;二是对学生的实际生活理解、尊重不够。学生真实地书写自己的生活,常常被判为幼稚、琐碎、不典型。这样一来,学生面对写作常常怀疑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的价值,不敢写自己的普通的生活和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只好撇开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而编造生活,装腔作势,故作高深。因此,教师首先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其次,不要求全责备。在作文评改时,我们喜欢用范文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把评改的着力点放在挑毛病上,有一点毛病就意味着作文的失败。事实上,任何一篇文章都能挑出毛病,即使经典之作。对于学生作文的评改,当然应该指出问题所在,并指出问题之后帮助他们找出原因,但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应是发现、发掘学生在作文中所表现的语言表达、思维发展的优势和特长,并帮助其进一步发展。

第三,要学会欣赏。在以往的作文评价中,教师缺乏欣赏的意识和心情,即使学生写出了在教师看来是“优秀”的作文,教师给予的往往是“表扬”而不是欣赏,更不是激赏。表扬是馈赠,是“我”与“他”的关系,而欣赏才是平等的交流,是“我们”的情感共鸣;表扬诉诸价值判断,而欣赏诉诸审美价值。欣赏更易于通达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享受到尊重、理解的快乐。因而,对于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或作文中的某一闪光点,最重要的不是堂而皇之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激赏。一次对学生作文发自内心的激赏,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作文态度和精神生活。

第四,评语要恰入其分,富有个性。每一篇作文都是学生的心血,每一个少男少女都羡慕身边有文章发表的人,如果千辛万苦创作出来的作文,得到的是千篇一律、浮光掠影的评语,学生就会觉得劳而无功、无所适从,学生对写作的亲近感、热情心就在一次次“外行人”的空洞指导下逐渐消失,甚至走向逆反。

2、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课堂是学生的主要阵地,他们的活动天地毕竟不宽广,他们的见闻和情感体验有限,因而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就是教师的一大任务。教师要多组织一些活动,如参观、游览、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劳动等,指导学生组成各类兴趣小组,如科技制作、摄影、美术、音乐、民俗等,让学生去观察四季的变化,体验世间的嬉笑怒骂,让他们将笔触面向家庭、学校,深入到社会。“一根鱼刺”、“一盘棋局”、“一次改选”、“一场战争风云”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来源。用眼 1

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这样,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表现生活的能手,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利用写作“干预生活”的能力。

3、给学生一个锻炼写作的广阔空间。

教师要努力更新作文教学观念,不能将写作局限于一种文体或特定的要求中,可以让学生写一些应用性强的文字,如消息新闻、对联谜语、知识小品、故事新编、文章赏析、打油诗顺口溜等,一者使学生有话可写,二者联系了生活,达到了作文的功利性目的。

教师要根据现实生活的需求,及时寻找让学生写作的机会。如学校举行文体活动,可组织学生创作开幕词、闭幕词、出简报、写新闻报道;充分利用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积极撰写稿件,组织投稿。

教师要拓宽学生写作的渠道,不能将作文局限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景中,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练笔的空间。如:让学生准备一个“随笔本”,随时进行作文练笔。随笔本上的作文,内容不限,体裁不限,让学生将当天、本周、近段时间内自己感触较深的人或事写下来,并持之以恒。

二、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成绩的平台。

1、优美句段欣赏。

学生的作文如果不是“做”成的或“凑”成的,而是认真写出来的,它都有习作者认为写得满意的句段,教师要认真分析,特别是起步作文或学困生的作文,教师更是要去找寻。在作文评讲课上,让学生朗读这些满意的句段,并阐述满意的理由,让全班同学欣赏。教师要对有创新、有个性的妙语,给予充分肯定,即使是有创新、有个性的妙语只有一两句。这些妙语其价值往往会超出那些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四平八稳的整篇作文,况且那些名篇名著之所以“名”,有哪篇又少了妙语的功劳呢?

2、班内优秀习作展示。

班内的墙报开辟优秀习作专栏,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及时张贴,以便本班的师生阅读、欣赏。经常组织演讲比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作文、锻炼演讲才能的机会;每期班级黑板报都要选用学生作文片段。最好每学期教师编印一至两期班级作文专刊,专刊中,班上每位同学的作文至少有一篇,在班内、校内传阅(如果举办报纸性的个人专集、班级专刊邮寄出去也很方便,既节省了眷抄作文的时间,又节省了邮费,增加作文发表的机会),有条件的话,可以每人印发一份,作长期保存。假期让学生将自己在本期内的作文汇编成集,自编文集,自制封面,自取集名(如:“深思集”“一叶集”“草虫集”“鼓呼集”“一得集”“学海萍踪集”),自写序言,假期结束后在全班交流甚至学校展览。

3、校内优秀习作展示。

对那些有一定水平、有较高欣赏价值的作文,教师要及时推荐给学校广播站、校园板报、校园作文专刊,扩大习作者的社会影响,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

4、作文发表。

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各种作文竞赛活动,并且力争获奖,利用竞赛主办单位的权威性、竞赛活动的高等级性、竞赛舆论的社会性刺激学生写作的热情。

由于网上发表作文比在报刊公开正式发表难度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达网络发表自己的文章,达到“奇文共欣赏”。如:通过电子邮件传送给亲朋好友,先睹为快;通过老师或学生的个人网站上传作文,在学校或者一些大的语文网站发表作文,这就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发表文章的机会,使学生尝到成功的欢乐。

当教师发现学生中的作文有一定的品位,要迅速指导修改,在确认到达发表质量后推荐给有关报刊。由于报社的发行周期短,日报、周报的发稿量大,发表文章的速度和几率也相应大和快些,因此最好先投递给报社。

第一个作文发表的学生要成为教师树立的典型,要不吝啬给他(她)的赞美,并要时时提起。如果一个学生多次发表了作文,可以封其为“班级作家”,作文课上请他(她)交流自己撰写、修改作文的经过、感受,介绍自己的“经验”和下一步的作文目标,学生的成功作文要复印给全班同学学习,甚至张贴在学校的橱窗里展览,在家长会上一定要点名表扬,一定要让家长知道这件事,让家长也享受到儿女成功的快乐,在学期结束时还要写入成绩报告册以及学籍簿。

如何让学生喜欢写作文 篇2

现在初中生写作文的一些情况: (1) 从作文兴趣看, 初中生缺乏写作兴趣。 (2) 从作文内容看, 初中生写作内容内容虚无, 学生希望写自由作文。 (3) 从作文习惯看, 初中生的良好的作文习惯没有养成。 (4) 从课外积累看, 初中生不太会阅读。那么我针对学生的写作现状有以下一引起改善方法:

一、巧设命题,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教师精心设计作文命题, 诱发学生的生活积累, 引起写作欲望, 以培养作文兴趣。首先, 命题要尽量新颖别致, 含蓄隽永, 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要留有想像的空间和驰骋的余地, 使学生看到题目就大有愤悱之感, 大有话在喉头, 一吐为快的劲头。命题的成功, 关键在于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 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命题要注意中学生“成人感”的心理特点, 有意识激发他们的这种情感。例如, 《假如我是班主任》《我对父母亲的评价》。 (2) 命题要注意学生“觉醒感”的心理特点, 应在分辨是非、认识美丑方面启发学生进行严肃的思考。例如, 《生活告诉我……》《对生活的反思》。 (3) 命题要注意学生的成长意识, 要充满对未来的憧憬, 对理想的追求, 以适应学生这种心理愿望。例如, 《当我30岁的时候》《2000年回母校》。 (4) 命题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注意学生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以及常用的归纳思维、类比联想的思维方法。例如, 《我喜爱的一句箴言》。其次, 作文指导课, 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所写内容, 通过对生活认识或写作角度的交流, 激发写作兴趣。如写《童年趣事》, 交流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讲故事, 交流个人的童年生活片段, 把作文指导课变成讲故事课、口头作文课, 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 激发学生的发表欲望。交流之后, 打开了思路, 学生思维异常活跃, 内心会产生一种自发的冲动, 以前储存的生活感受便一下子串联起来, 沿着新的神经通路涌现出来。如果说, 学生头脑里有一座紧锁着的材料宝库, 那么建立这种“优势兴奋中心”, 便是一把开锁的“金钥匙”。同样, 写议论文亦可组织讨论, 交流写作角度, 广泛开掘对生活的认识, 帮助学生建立“优势兴奋中心”, 激发写作兴趣。

二、增加课外阅读, 积累写作材料

“读书贵有新得, 作文贵有新味, 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 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文笔优美、含义深远的文章,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新的发现, 并由此而感悟、联想到其他的事, 对这些感悟和联想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吐不快的心理, 自然地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逐步对作文产生兴趣。选作阅读的材料, 可以是优美的散文、迷人的科学小品或富有哲理的诗歌。通过阅读积累素材, 为写作准备材料。

三、注重生活积累, 养成写作习惯

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周围事物习惯, 自觉地写“生活札记”。当前学生害怕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感到没有什么可写。这不仅与教师命题不当有关, 而且还与教师平时忽视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与事物的习惯;忽视引导学生自觉地写“生活札记”有极大关系。茅盾在《创作的准备》中指出:“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 你要竖起耳朵, 睁开眼睛, 像哨兵似的警觉, 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这是老一辈作家的经验之谈。我们比较重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 认真实践, 养成把感受和认识随时写下来的习惯, 不断克服作文内容空泛, 感情贫乏, 思路狭窄等等要害问题。实践证明, 引导学生经常写“生活札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 还对他们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及其他各项工作也有帮助的。

四、各持己见, 多样评改, 表彰激励, 提高写作水平

叶圣陶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说过:“我当过教师, 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 得到过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所以他注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 多次在文中倡导让学生自己改作文, “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他认为“改与作关系密切, ‘改’的优先权属于作文的本人”。既然埋头于文山的“包干”评改事倍功半, 那么教师不妨尝试把评改的主动权还于学生。新课标指出, 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 取长补短, 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 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在典型评改中, 发展学生的比较思维;在点面结合评改中, 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在质疑反思评改中, 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认真挖掘学生每篇习作中的闪光点, 哪怕是一个开头或结尾, 一个句子或一个词语, 都应作充分的肯定, 及时表扬, 处处注意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

五、自由写作, 发挥特长

在每学期重点练习写作某一文体的前提下, 教师可在开学初、期中、期末安排几次自命题作文, 连体裁、题材也可不限, 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写自己长于表达的文体,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这样, 必然会涌现出许多有真情实感的优秀习作, 显示出不同的学生写作某种文体的特殊才华。教师充分肯定这些习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写作特长并加以引导, 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达到培养作文兴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消除学生“厌作”心理》来源:互联网

[2]《初中生写作心理倾向及策略的探析》作者:王永俊

[3]《中学语文教育心理研究》作者:周庆元

[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来源:浙江武义县武阳中学

如何让农村小学生喜欢写作文 篇3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小学生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识字、断句、阅读,还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因为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表现,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学习中的“愁”点。相对城市小学生而言,农村的小学生更加愁写作文。针对此问题,笔者根据十几年的教学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让农村小学生喜欢写作文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农村小学生写作文现状

本人长期在农村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每次要求学生写作文,就会听到一片“唉”声:“又写作文,烦死了!”“写什么呀!”“不知道怎么写。”“好难写呀!”……看着一张张天真、活泼的小脸愁得眉头紧皱,自己也很想帮助他们。因此,每次布置作文时,本人除了给他们讲解写作要求和方法外,还要给他们列出提纲,并且给出大量的范文。结果,学生交上来的作文还是不令人满意:要么作文题材雷同,千篇一律;要么内容空洞,欠真实,语言贫乏、平淡;要么非常简短,根据教师给出的提纲每一点都只是三言两语。学生作文写成这样实在是令人担忧,作为教师每次批改作文后我都陷入了深思,对其存在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二、学生愁写作文的原因

1.阅读面狭窄,积累不足,表达能力弱

由于条件有限,农村小学无论是教学条件,还是家庭经济条件,都与城市有差别。农村小学的学生除了课本外,几乎很少有其他的阅读资料,即使条件好能买得起课外书的,父母也不懂得为其选择适当的书籍。因此,阅读面较狭窄,积累不足,从而导致表达能力弱,一写作文就觉得无从下笔。

2.学生平时对事物的观察不够细心,缺乏对生活的体验,没有真实的感受可写。

由于年龄关系,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发现,却又缺乏细致的体会。因此,作文教学内容往往会让他们感觉脱离生活实际,没有真实的感受可写。一旦布置作文,他们不是凭空编造凑字数,就是干脆不写。

3.教师没有正确有效地给学生作文指导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學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少,知识积累也不多,因此,写作文时教师要先给他们解题、引导、列出提纲,慢慢地让学生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

然而,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往往讲完授课内容,就直接布置作文,让学生一写了之或是讲几个范文让学生参照,结果是:学生写的作文有的文不对题,有的只顾模仿范文而毫无创新,有的则是寥寥几行字。这些都是教师没有正确有效引导造成的。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要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朝夕的事,需要教师慢慢引导,切不可急功近利,否则物极必反,造成学生对写作产生反感情绪。

三、如何让农村小学生喜欢写作文

在作文创新的今天,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而作为一些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见识狭窄,了解新事物机会少,表面看起来写作题材要窄一些。那么,如何让农村小学生喜欢写作文呢?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1.通过专题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为写作文提供素材

教师应经常组织学生在校内或校外观察各种植物、小动物或是某处景物,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及时记下来,整理成文字。有时,利用一些特殊节日,如“六一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让学生去观察节日的特点、节日里的人或事,随即让他们把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如此一来,既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又积累了写作素材。

2.引导学生充分体验农村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农村的学生就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成长的,他们在家中会经常帮助父母干些活,如放牛、割禾、晒谷子等。同时,他们平时玩耍的内容与城市学生的也有差别,但这些游戏也同样给他们带来无限乐趣,如小溪捉鱼、草垛里捉迷藏、地里打红薯窑等。教师要非常注重引导学生总结这些生活的体验,并让他们把干农活或玩耍的经过和感受写下来,这些都是学生的真情实感,他们写起来非常轻松,也很乐意写,成文后生动有趣。

3.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开阔视野,养成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好文的习惯,积累语言,让作文美起来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写下来,但由于文字积累少,学生作文中用词、造句不够丰富或不恰当,因此,在教学之余,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或是向学生推荐一些好文章,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还可要求学生把阅读过的书籍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好文摘抄下来,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慢慢让作文“美”起来。

4.循序渐进,先让学生模仿例文写作,再逐渐创新,写出自己的特色,从而提高作文水平

例文模仿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一篇教材就是一篇例文。一方面,例文能把文章写作手法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另一方面,例文又能帮助学生习作时扩充知识,开阔思维,丰富想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先让学生阅读例文,当受到了例文中思想感情的感染或写作技巧的启示时,就会产生尝试写作的冲动,此时作文兴趣很高,从而写出自己的特色,进而提高作文水平。

5.培养写作习惯,勤写小练笔、周记或日记

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写作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学阶段素材的积累源于身边的点点滴滴。

年级写作要求:

第一学期(1~2年级):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第二学期(3~4年级):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第三学期(5~6年级):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由此可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三个学段的“写作要求”中一再强调留心“周围事物”,提醒学生从身边的事着手,从生活着眼,从“周围”采集素材,寻找作文的出发点。如果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养成勤于观察、善于记录的习惯,时间久了,就会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这样既为作文积累了素材,又培养了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因此,小练笔、写周记、写日记是非常必要的。

6.注重鼓励和赏识,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评价,展示优秀作文,提高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

作文评改中,教师重在对学生的鼓励和赏识,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优点,“小题大做”地给予表扬,培养学生写作文的自信心。而且,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与学生共同欣赏本班学生的优秀作文,让写作优秀的学生有成就感,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之,要让农村小学生写好作文,首先就是让他们有材料可写,乐意写;其次,就是让他们多写,在写作中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最后,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引导,让他们最终喜欢上写作文。

参考文献:

吴鹰,张清.读写结合提高能力[J].文学教育:上,2011(06).

如何让小学生写好作文 篇4

提起写作文,有很多小学生都感到头痛,觉得没什么可写,那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感受到写作文的乐趣,根本还没有学会写作。特别是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到作文,还很陌生,觉得无从下手,认为要写一篇作文出来好难呀!因而会对作文产生恐惧心理。要想让孩子写出一篇好文章,首先要克服畏难情绪,让自己喜欢上作文,有了写作的兴趣,就会想写、愿写、敢写、会写,在写作中获得乐趣。我们写作文就是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事情,用比较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我在教学生写作文时是从以下几方面来教学的:

一、让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学生写作文必须要有一定的素材,要有所写。那就要求学生要在平时的生活中,仔细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基本特征,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具体生动。还要求学生要多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在实践中去积累、收集信息。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提起笔有写的,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是写好作文的必备条件。

二、让学生养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阅读不但能拓展视野,提高认识,陶冶情操,丰富作文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写作技巧。这就要求学生要学好语文课本,还要在课余时间里多阅读书刊杂志。我每周都会用半节班会课来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并

引导他们如何去读,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如果一个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那他的写作能力也自然会提高。

三、让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我们在学习课文时,都会让学生知道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从中你能领会出什么道理,这篇课文有什么教育意义。在生活中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仔细洞察身边的事物,不但要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样学生在写作文时才会写得更深一些。学生在写作文前,要想好选什么材料,这些材料怎么安排,写作时该怎么谴词造句。选好了材料,再围绕这个材料运用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来写作文,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有深度,而且学生不会感到很吃力了。

四、让学生养成多练习的好习惯。

写好作文,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好的事,那需要多练笔。把自己观察到的,积累的素材,按照一定的思路写下来。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五、让学生养成反复修改的好习惯。

一篇作文写好了,还要进行不断的修改才会变成一篇好文章。在修改时,看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得当,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精炼。养成反复修改的好习惯,在写作文中是很重要的一步。

如何让学生喜欢写作文 篇5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小学中年级的作文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这个目标对于三年级的农村学生来说,还是有点头疼的。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开始写作,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看图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因此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一到写作文时就感觉不知从何下笔。如何激发农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让农村学生写起作文不头疼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让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

观察是学生认识周围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还没有直观感性的认识时,就让他们去描写、评论无疑是很难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农村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农村的事物,仔细的观察农村的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写作的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写出的文章才会真实可信,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因此,农村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应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在学《石榴》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关于石榴园的资料图片或者视频电影,使学生对石榴的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石榴子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通过观察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有用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再觉得难了。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大家都知道,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的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以外,还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例如习作七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自然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会比较充实生动,显得比较出色。

三、鼓励学生大量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农村的小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农村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语言积累比较薄弱,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我们可以布置学生用日记本每天摘抄好词好句,老师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会运用。在课外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语言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要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的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各种有用的小实验,咨询老师和同学,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如何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篇6

做到让学生喜欢,这是我们每一个老师所追求的目标。我们都知道,“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学生也可能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当一名教师不容易,要做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更不容易。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处处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理解学生,有过硬的教学本领,才能用真心换得真情。

一、教师要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情感。陶行知提倡“爱满天下,”鲁迅强调“教育植根于爱”,别林斯基则认为“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爱心。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关心、爱护、宽容、尊重,要善于发觉学生的优点,充分鼓励他们自尊、自信。如对待差生,教师应该先找出他们差的原因,而不能只看到差生的劣面,忽略了他们身上所存在的闪光点。我们作为一名肩负着培育下一代重任的人民教师,应撒种爱心,用爱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我们班有位学生,因家庭因素,父母关系不和,疏于管教,在学习上无热情,缺乏自制力,情感教育方面比较缺乏。我就经常找他谈心,并特别注意发掘他的闪光

点,希望给他带去温暖。果然,他在各方面都有所转变。但是教师的爱并不是一味地对学生宠爱、溺爱,教师的爱应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的。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严要在爱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如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溺爱,在家里是“小太阳”、“小皇帝”,从小就养成了事实占先的坏习惯。平时贪玩成习,不爱学习,作业拖欠,而且喜欢惹事生非。为了帮他改掉这些坏习惯,一方面我经常找其谈话,让其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与家长联系,做到家校一起抓,坚决帮其改掉缺点。另一方面,在教育的同时,不是一味地批评,而是以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使他自觉地努力,从而得到了进步。

所以说,爱学生首先就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与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

二、尊重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皇帝和鞋匠的灵魂是用同样的模具刻出来的。”他是说我们人生下来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现在所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也已打破了传统的师道尊严,在肯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应受到人们尊重的同时,也把受教育的对象——学生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求我们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要学会尊重学生。

几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都有着不同于别人的思想,个性和行为。这种个体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在生活中不可能整齐划分,思想上有不同、行为上有差异、成绩上有高低。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必须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用一颗赤诚的心去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只有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才会爱老师,相当一部分教师就是因为在这方面出现了“爱”的倾斜,致使学生议论满腹。在这里,我想对同仁们说的是:“好学生需要我们及时的鼓励和赞许,差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尊重,理解和安慰。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学生,也可以毁掉一个学生。前几天我在班上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表上,一个学生这样写道:“不摆架子,在课下能与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一直是我们追求的,这样的教师,才会像朋友一样值得交往,像家长一样值得依赖。”听到这样的呼声,我想我们教师一定会明白很多吧。

所以说,爱学生首先就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与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一个好老师而言,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人学,是对灵魂的引导和塑造。其次,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把每一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子弟。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他们最不满意凭个人爱好,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公正,这是学生信赖教师的基础。再者,爱学生还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创造欲。

三、要具有宽容心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我们犯了错误,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学生也是,所以我们不要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给他一次淋漓尽致的打击,让他有心理负担。告诉他这件事的破坏性和影响性,给他改正的机会就行了。对于那些在上学前已养成坏习惯的学生,别指望一两次的教育就出效果,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时需要几年才能看到你教育的成果,所以一定到沉住气,不要被这些学生气坏身子。

教师要具备心胸开阔,善解人意的教师会使学生产生好感。作为教师尤其要具有宽容之心的教师,比如说;由于学生记忆能力差,认知能力弱,从而分辨是非能力差,时常会做出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行为,这时需要育人者特别要宽容的对待,包容理解他的过错,会给学生很好的印象。比如,学生在教室随地吐痰,其他学生告诉老师后,老师指出他的行为对他人的危害,同时告诉他师生都理解他的病痛之苦,但怎样做才最恰当,让学生认识到行为不当之处,并明确了应该如何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豁达、心胸开阔的老师会获得学生的喜爱。

四、要具有春风化雨,言传身教的精湛技艺。

这是对教师情感素质的要求。革命导师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类的感情,就没有人类对真理的探求。”教育不仅是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交流过程。我国著名教育家夏大尊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经验表明,情感可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诲,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行为习惯。师生情感交流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心里有

了学生,学生就愿意和教师在一起,且有亲近感;教师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学生就将更尊重老师,师生诚坦相待,心心相印。

五、教师要提高业务素质。

我认为作为教师并非有多高的学历,而是要有终身学习的信念,严谨治学的态度,这应该是教师人格和魅力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教师德才兼备,才会成为学生的表率、榜样和楷模。此外,教师还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能及时发现或共享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在教育活动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以最佳的方法解决问题,更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

如何让学生写个出性化的作文 篇7

新颖是作文的活力。写文章,总是要在选材、立意、构思等方面下功夫, 总是要在语言上尽可能表现得完美以显示主体的创造才能。这种创造才能表现得愈充分,作品愈新颖,作品愈有价值。它表现在两个方面, 内容的新颖和语言的新颖。内容上,善于选材,巧于提炼,精于立意,拥有“我”的自得之见,自然之情和自在之趣。语言上, 要善于用自己特有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能够创造出新鲜活泼的语言,拥有“我”的自由文笔。这样的作文才有个性,才能吸引读者。

风格是作文的气质。喜爱读名著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感觉,最能使人拍案叫绝、最能震撼人心灵的不是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作品深邃的描绘。这是用语言塑造出来的具有风格的个性。我们读作品, 一看到工笔画式的描写,马上感到那是屠格涅夫的,一看到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 马上觉得那是托尔斯泰的。风格就是作者的显著的个性。真实与新颖内化为个体稳定的倾向, 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充满个性魅力,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便形成作文的风格, 作文具备了风格,便饱含了“个人”的成分,充满了个体的灵性, 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成为文与文最大的区别标志。

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呢?

第一, 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是关键所在。作文时,学生常常感到无话可写, 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没有深度, 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生活的积累与感悟。缺乏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人生便缺乏激情与深度, 没有感悟的思想是苍白的,没有感悟的作文是浅薄的。学生一旦具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中, 蕴藏着动人的激情, 只有教会学生用心去感悟生活, 学生才会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作文的品位才能提升。

第二,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必要的手段。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只有灵性的思维,才能产生灵性的语言。首先,要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善于思考,才能使文章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其次,作文的思维要多向并举, 按思维的凭借物分类, 训练形象思维以增强生动性, 训练抽象思维以增强哲理性;按思维的创新程度分类,训练常规思维以增强技巧性, 训练创新思维以增强新颖性; 按思维的直觉性分类, 训练直觉思维以增强语感, 训练逻辑思维以增强严密性。教师尤其要着力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让学生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多做一些求异思维的训练,一文多作,一材料多文,看图作文,话题作文,评点名篇,进行续写。进行选材、立意、构思等多方面训练, 学生的作文能力定会提高。

第三, 培养学生独特的作文形式,是作文个性化的外在表现。

形式是内容的载体, 富有个性化的内容, 如果没有个性化的载体,就没有个性化的形式,这样的文章也会流于一般。培养学生形成构思作文的独特技巧, 需要平时的积累, 要体会各种作文形式为何如此结构, 逐步融会为自己的一种结构文章的能力, 其次要多读,通过阅读,吸收各种好的文章形式, 转化为自己的结构思维和方法。

第四, 培养学生的个性是终极目的, 也是贯穿作文教学的主线。

如何让学生写好作文 篇8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觉得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让学生拥有丰富的写作材料

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来,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拥有丰富的写作材料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在生活中积累

其实,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活还是丰富多彩的。首先,他们有无限趣事:春天田野采花挖野菜,夏天小河洗澡捉鱼,秋天田野里收获庄稼,冬天雪地里捕鸟,这些无不给学生以深切的感受;其次,优美的自然环境,桃红柳绿,硕果飘香,都给学生美的享受;再次,层出不穷的新人新事都给学生以深刻的烙印。

2、在社会实践中积累

陶行知说过“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写作的源头是社会生活,没有丰富的社会生活,没有对社会生活的深刻了解,是写不出东西来的。”因此,学生在平时要多动手,在家帮助父母割草喂猪、洗衣做饭、下地锄草等,通过这些活动,充分捕捉写作的灵感,感悟生活的真谛。我们有美丽的马陵山风景区,古老的花厅文化,这些都表现了当地浓郁的乡土气息,学生可利用双休日和假期去游玩、去观光、去学习。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因此,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就显得尤为重要。

老师要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奇异的自然现象,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随时捕捉写作时机,引导学生获取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还要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观察日出日落,倾听鸟语虫鸣,感受泥土的芬芳,彩虹的绚丽多姿,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班级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身体验仔细观察,在欢乐的气氛中亲自动手、动口、动脑、动笔写出感情丰富的文章。

三、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边学边写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训练,充分发挥教材中所选课文的作用。同时,不拘泥于专门的写作课,使写作与讲读教学、实际生活及学生兴趣结合起来,让学生随时使用材料,随时指导写作。初中语文教材选文文质优美,科学性强,各级各册在文体安排上各有侧重,又相互配合,内容上大多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尤其是每单元都突出一个共性特点,又顾及到写作风格的差别。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阅读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在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及遣词造句上的成功体验,启发学生联系实际,展开联想,唤起感情上的共鸣,激发他们仿写的兴趣,抓住时机,加以指导。

四、坚持写日记、周记

一般地说,学生的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要求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并进行分层次教学,作文水平高点的学生要求他们天天写日记;一般性的学生要求他们写一段精练的语言;成绩比较差的同学给他们几个词语能写成一段话就行了,学生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练习写作文的难度减轻了,作文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五、批改充满温情

浅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书法课 篇9

三台县上新小学 于 敏

[摘要]在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是书法教育的摇篮,目前,小学几乎都开设书法课。然而,现实很不容乐观,尤其是电脑的普及,使书法教学显得更加艰难。书法,它能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书法要写得漂亮且具有艺术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循序渐进,经过一步一步的长期练习,才能掌握书法的要旨。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完成有效的书法教学,需要我们不断的反思,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找到科学、适合儿童个性的书法教学策略,把握儿童心理规律,让学生在书法学习中感到快乐。在此,我作为小学生的书法启蒙老师,试对自己在书法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提出几点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书法教学;现状分析;解决方案;兴趣

在近几年的书法教学指导中,我发现小学生书写有以下现状:

1、书写不规范。①笔顺不正确。有许多同学在写诸如“过”“选”等字时,都是先写“之”底再写“寸”和“先”;错别字多,尤其是同音替代现象极为突出;常用字的习惯性误写,将“落”写成左右结构以“三点水”为偏旁,将“睡”字少写一横,“慌”字中的“亡”多写一点等等。②字体不端正。字体歪歪扭扭,横不平、竖不直;字迹潦草,难以辨识,难以将字安排在田字格正中。③书写随意,涂改、擦拭(或用改正纸、改正液)严重,卷面不整洁。④格式不正确、行款不整齐。表现在标点符号的占位不规范,段首空格不按规定,字体大小不整齐,将字体写在方格外等等。

2、学生写字姿势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三个一”大都不到位:握笔离笔尖太近;胸部紧贴着桌边;头偏向左侧;眼睛离本子太近。我曾随机观察、调查过本班和临近班级,发现写字姿势的正确率仅在5%—30%。

为什么学生写字现状会存在这么多的问题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家庭早期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

由于我们身处农村,父母本身的文化素质不是太好,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在上学前很早就教孩子写字,幼儿园从小班开始就对学生有些字任务,且量较为大。这样,孩子过早写字,家长的错误指导便让孩子养成了错误的写字习惯,以致在小学时纠正显得尤为困难。

2、教师的写字基本功不够扎实。目前部分教师自身的写字基本功较差,板书、批改等书写没有起到榜样引领作用,更缺少写字的基本理论知识,这样再去指导学生写字,也就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

3、写字教学落实不到位。

目前的教育教学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教育主管部门的评比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准。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便放在抓学生的成绩上。随着课改的推进,部分教师一味追求形式的花哨,一味深挖文本内涵,一节课下来,只在最后一点时间里抽出师生认为最难写的一两个字进行指导,经常是教师刚指导完,或学生刚刚动笔,下课铃声就响了。时间保证不足,造成了写字教学落实不到位,学生写字基础不够扎实。

4、写字训练量不够。

“三天不练手生”,目前小学生写字的训练量仍不够,严重不足。课堂上经常是识字之后,把写字的任务放在课后,由学生自己完成,特别是中高年级。由于小学生受其认知水平及自制力较差的限制,课后在无老师监督、辅导的情况下,小学生往往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字,只以写完为目的,而不是写好为目的,这样,写字质量无法保证。

经过日常的教学实践和训练,我积累了一些点滴体会,也总结出几点粗浅的教学方法,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激发学习情趣。

如果在写字教学中,老师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一些用笔、运笔、笔画的写法和字形结构等理论知识,空洞而枯燥,只能使学生望而生畏,不敢接近,自然就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了。所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情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1、把握儿童心理,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对书法感兴趣,成了书法教学的第一课。在书法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采用欣赏书法作品和讲小故事的方法。书法欣赏是书法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欣赏是进入书法艺术学习的最初的台阶,学生对书法兴趣的产生最初来源于欣赏。如果没有学生对祖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的认识,没有学生对历代书法名家及名作的崇拜与热爱,则任何技法训练都毫无意义。兴趣、喜欢、崇拜、热爱,虽然只是停留在感知程度上的欣赏,但这足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点燃学生学习书法的激情了。因此,书法教学要先多上欣赏课,等到学生的“胃口”吊足了,开展其他内容的教学就自然水到渠成了。生活中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喜欢听故事,课堂上利用古今书法家故事,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在书法教学过程中适当插入故事还可以调节学生的手指肌肉和大脑的疲劳,提高练习效率,学 生感兴趣亦会产生奋发图强的动力,增强练习书法的毅力。如张芝临池,池水尽墨;智永习字闭门不出十余载,退笔成冢;黄庭坚观看船夫划桨而行笔法等。通过讲述古代书法家的故事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又可以陶冶性情。在故事中再适当渗入教师示范和学生的练习,通过师生互动,把抽象的书法练习和形象的故事自然的融合在一起,课堂显得生动活泼,更可以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2、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以往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把许多古代的碑帖和优美作品集中到课堂上一一展示给学生欣赏。而现在多媒体已被广泛的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成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它那色彩鲜艳的动态画面,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灵活的教学手段,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也便于教师示范,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把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扫描到电脑上,或以投影、录像、图片等多形式多视角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再加上优美的音乐和动情的解说,创造一个悦目、悦耳、悦心的境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学生不仅了解了作品的背景、特点,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和意蕴,受到了启发和感染,而且还强烈的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进一步产生对祖国书法艺术的热爱之情。写字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其间的每一环节,每一步骤给学生作示范,让学生静观每一笔是否到位,细细体味每一笔的运笔。运用多媒体技术则能很好地解决诸多难题,可以利用镜头的定格、放大、慢放、循环播放等形式,突出重点或细节部分,使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思考。慢放画面,使转瞬即逝的动作过程完整、清晰、具体。平时教学中,一般是利用投影片在投影仪上示范或直接用笔在黑板上示范。这些方法由于书写材料和空间的限制,不能把知识点示范清晰,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利用视频展示台,教师在上面直接范写,“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的运笔过程以及用墨的多少、书写时的节奏等用笔方法在银幕上清晰地显现出来,学生对所接受到的知识印象会非常深刻。例如:在一次学习基本笔划的教学中,引入新课时先让学生在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中欣赏一幅幅不同的书法作品,再播放其中几个字的视频书写过程,一笔一画,历历在目,用笔的轻重缓急尽收眼底。学生在行云流水的音乐中,在直观生动的演示里,收到了怡情、激趣、练笔的综合效果。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完全符合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能给小学书法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枯燥的书法课变得生动、形象、有趣起来。

二、注重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趣味性

1、对于书法的术语,学生肯定不懂,时间一长,就会乏味。能否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就要看老师的教学语言。譬如说,在讲到顿笔、提笔、回锋、逆锋等书法中的笔画术语时,对于初学者肯定难以理解,所以我就会运用有趣的比喻方式去解释这些术语,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如给初学者讲解“横”画的时候,我就会对学生说:“孩子们,‘横’画就和我们上学校一样,首先在家睡一觉(顿笔)第二天起来,咱们就要上学校啰,拐一个小弯(向上提笔),到了学校我们开始上课(顿笔),下课铃一响我们背起书包就开始排好队回家了(提笔回锋收笔)。又如我教学生在田子格中写字时,就会强调:“左右结构的字,咱们要朝格子的左边写,大家听说过男左女右吧,左边是男孩子,作为男孩子当然要让让女孩子啰。”讲过以后同学们在写左右结构的字时都会先靠左写,因为他们知道男孩子要让让女孩子。

所以说教学主要针对小学生,其教学语言的组织要有趣味性,把自己当作孩子,和他们一起交流,使他们带着好奇与欲望进行学习。

2、引导学生学习中坚持“三到”,逐步学会读帖、临帖

练习书法实际上是习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练习探求美,用心领悟美,用手创造美的过程。读帖、临帖是练习书法的重要手段,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会从初步的模仿中体会前人的书写法则,学习他们的运笔方法和结构规律,由无知到感知、由模拟到突破、由吸收到创新。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是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

(1)、眼到:即学会读贴,对字帖中的字的用笔、结构、章法要详察细审,既要在静态上把握笔画形态,又要在动态上理解点画间的呼应关系。

(2)、手到:是临帖过程中最具基础性的环节,是学生把眼所看到的字的运笔、结构如实客观的写出来。手到是学生较难跨越的境界,主要原因有:一是在临帖之初没能做到“眼到”,二是太浮躁,手底的临摹功夫尚未下到。正确有效的“手到”方法是:运用多种方法,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1、教师让学生在书法练习的时候做到目无全字:即把字帖里的每一个字按笔画、按笔顺一笔笔拆开来认真临写。学生因为不用留意字的结构,所以可以很轻松的书写,练习的效果也很好。

2、当学生把每一个笔画练好以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笔画象造房子一样组合起来,在保证每一笔每一画的同时,还要注意结构特点和主笔的运用,保证比例好看、布白均匀各个部分都美观大方,主笔保证字的重心平稳。

3、举一反三法:当学生通过临摹练习已经掌握了新字的写法时,可用此法继续练习,此法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对于学生巩固和提高书写水平有明显的效果。

(3)、心到:包括两个方面:

1、通过一段时间的眼到、手到的练习,学生可以很自然的把 读帖时看到的笔锋、结构记在心里,同时把手到(即书写过程)中的提按顿挫也牢牢记住。

2、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心到更是一种思维的习惯:看到一个字,心里会很自然的去分析每一个笔画的形状、写法、这个字的结构、特点、主笔和通过这个字又会想到哪些类似的字的书写等等。

三、注重课外发展延伸。

为了提高学生的书法成绩,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书法练习活动,增加学生参与学习书法的机会和空间。如举办小组之间、班级之间的“个人书法展”;“迎五·一”、“庆国庆”等书法比赛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为当地村民写春联、寿联和喜联的活动,对获奖的学生除了进行在物质上的奖励和精神上的鼓励外,还可以在学校书画专栏里展出他们的书法作品,并鼓励他们积极向各类报刊杂志社投寄自己的书法稿件,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学习书法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对于那些在学习书法上还存在一定差距的学生,我们要主动帮助他们找出落后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虚心向书法水平较高的学生学习,充分利用放学后或星期天等课外时间进行书法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参考文献】

1、华若帆;江苏省小学书法教育的现状与展望[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邱志文;;小学书法趣味教学论[J];教学与管理;2012年03期

3、孙大星;;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写字教学研究述评[J];基础教育;2012年03期

上一篇:食药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军训的故事初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