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分类(共8篇)
一、.古代诗歌按体裁分:古体诗、近体诗。
(一)古体诗
1.古体诗特点:唐以前的诗歌及唐以后这种形式的诗歌。篇无定句,句无定字,自由换韵,不讲平仄,不讲对仗。
2.古体诗包括:
(1)古诗:古诗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诗经》开创现实主义诗歌传统。
(2)楚辞:六言为主
开浪漫主义先河。
(3)乐府诗:五言为主
奠定了中国古典诗歌以五言、七言为主的基础。
(4)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均属古体诗。
(5)古体诗的发展轨迹: 《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唐以后以上这种形式的诗歌。
(二)近体诗
1.近体诗特点:出现在唐朝,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2.近体诗从体裁上分为:诗、词、曲。
诗:诗又按其体裁可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是由
(四)联
(八)句组成,每联两句,第一联被称为(首联),第二联被称为(頷联),第三联被称为(颈联),第四联被称为(尾联)根据每联的字数,律诗又分为(五律)和(七律)。绝句是由
(四)句组成,根据每联的字数,绝句又分为(五绝)和(七绝)。
词: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1)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2)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3)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
(4)词在结构上多数是分段的,一段在音乐上叫“一阕”(或“一片”)。(5)词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至90字)、“长调”(91字以上)。
曲:曲特点:(1)曲盛行于元代。(2)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我们鉴赏的元曲一般指散曲。(3)曲有曲牌。(4)散曲的体制又分为小令(叶儿)和套数两种
二、古代诗歌按题材划分:
1、写景抒情诗;
2、即事感怀诗;
3、咏物言志诗;
4、怀古咏史诗;
5、边塞征战诗;
6、惜别送别诗;
7、思乡怀远诗;
8、山水田园诗。
三、古代诗歌按表现形式划分:
1、叙事诗;
一.并置叠加式意象
并置叠加式意象, 是将几个单一的意象组合起来, 创造出超出它们简单相加所产生的效果, 这是某种感觉的浓缩与强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通过枯藤、昏鸦、瘦马等意象, 十分生动地渲染出天涯游子萧瑟愁苦的心境。
并置叠加式意象跳跃性大, 在时空上呈快速更迭的特点, 但并非散漫, 而是为明确的主题所牵掣。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草屋、榆柳、桃李、深巷、树颠。一个个意象迭出, 于质朴恬淡之中, 传达出一种内心深处的激动, 归隐田园后的欣喜与舒畅, 而这种感情与整首诗的主调是和谐一致的。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这四句诗, 以明月、青松、清泉、石、竹、浣女、莲和渔舟等意象, 组成一幅洁净无暇的画面, 表现了诗人心灵的纯净和高洁, 是诗人的内心独白和心灵颂歌。
意象的这种并置叠加方式, 符合诗歌的本质规律, 诗人运用直觉采集意象, 目的就是在读者面前展现物质事物, 利用意象的并置叠加, 造成诗歌的活动视点, 扩大了诗歌的空间延展和语言的张力。
二.具有象征意蕴的意象
意象的象征意蕴, 是中国古代诗歌在意象运用方面的重要特色。有人认为:中国古诗语言是由整个象征意象所组成的富于隐喻的语言, 这种种的形象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 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想象和希望。分析诗人如何创造自己的象征意象, 就可破译蕴含在其中的人类心灵里的信息, 揭示诗歌的深层结构。象征是中国古诗的生命, 而诗歌中的象征形象的深刻寓意往往超越文学本身, 蕴含于丰富的文化、思想乃至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之中。可以这样说, 不懂象征, 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深层蕴含。象征意象, 是诗人对客观物象的心灵表述。由于直觉活动中强烈的主观因素的作用, 诗歌作品呈现出更多的主体改造的痕迹, 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投射, 是诗人把自己的人格和感情投射到对象中, 与对象融为一体。
比如李白的《蜀道难》, 在诗人笔下, 蜀道的一系列意象, 极具人的性格、人的情绪。太白鸟道是黄鹤“不得过”、猿猱“愁攀援”, 山中景物, 悲鸟“号古木”, 子规“愁空山”, 枯松“倚绝壁”, 飞湍“争喧豗”, 远行者“听此凋朱颜”, “侧身西望长咨嗟”。这一切, 都是诗人仕途的象征。它来自诗人积郁在内心深处的怀才不遇的愤懑感和思虑国事的忧患感对直觉对象的外射, 从而使意象带有象征意蕴。
三.对情感和思辨作总体透视的意象
对情感思维作总体透视的意象, 是直觉到了最高层次的产物, 其中包含着浓情、领悟和顿悟。“悟”的过程, 是观察、感受、经验、记忆、理智在一瞬间总的爆发, 是从内到外的透视, 由表及里的深化。因此, 对情感和思维作总体透视的意象, 具有超重的内涵。
意象的超重内涵指向宇宙人生、客观物理的彻悟, 诗人面对滔滔长江感慨人生:“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人登临古迹, 探索世间沧桑,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这些诗的意绪, 并非都是消极悲观, 宣扬超脱尘世的, 而是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追思、彻悟, 有一种催人昂扬奋发的力量。
意象的超重内涵使诗歌境界壮阔高远, 含蓄蕴藉。境界, 是感性与理智契合后产生的高级表现形态。它使心灵和宇宙深化, 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烛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以对人间真情的执着的追求和无畏的牺牲精神, 表达出崇高的境界。
[关键诃]骨针 分类 形制特征
一、骨针概念及相关研究情况
骨针是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到秦汉之后都存在的一种生活工具。跟其他质地针一样,骨针也是用于穿针引线、缝制衣服。其质地为鱼骨或动物肢骨,是古人选择形状、大小、质地合适的骨料进行削刮、磨制、钻孔制作的缝纫类生活用具。与骨针相关的工具还有纺轮、针筒、骨锥等。
骨针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出土,前人对骨针进行过相关的研究,如对小孤山旧石器遗址出土骨针的制作工艺研究等。但目前还没有全面系统对骨针进行产品分析研究的。骨针作为骨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还原史前到原史到历史阶段的缝纫史有重要意义。
二、骨针研究难点
骨针研究难点多。一是骨针系经过全面磨制,往往找不到原来骨骼特征,难以鉴定种属。只能通过与鱼骨的明显区别,区分鱼骨制针与非鱼骨制针。二是在大多数报告中,骨针材料往往罕见,容易被考古人员忽视,在简报、报告中简单描述。当然这和第一个难点相关,考古人员若没有学习过专业的动物考古学,也没法对骨针进行准确描述。三是现在考古工作并没有对全国各地非常均衡地进行发掘,当然这也是和史前的、原史的、历史的人类居住活动区域分布不均匀有关。四是骨针作为骨制品,在南方的某些酸性土壤中没有北方干燥土壤中保存得好。所以南方出土骨针整体质量、数量都不如北方。而这样对比出来的反映当时人类活动、手工业分布也较不准确。
所以,本文将按照现在发掘出土的骨针,参考前人的各种分类形式,试图以统一标准来分类骨针。然后用骨锥、纺轮、骨管在发现骨针遗址中的出现比例,来说明与骨针伴出的这类工具出现的大致时段和区域。
三、目前全国出土骨针的情况
从全国目前出土骨针的情况看,分为北方、南方、西北、青藏4个地区,包括东北平原、山东半岛、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东南沿海、西南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8个区域。包括旧石器时代遗址3个,中石器时代遗址4个,新石器时代遗址149个,青铜时代及以后77个。骨针数量大致统计,旧石器时代5件,中石器时代9件,新石器时代900多件,青铜时代及以后1000多件。
其中骨针数量在十件以上的有29处,对骨针进行分类描述的有26处。四、目前国内对骨针进行的分类情况
因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发现的骨针数量有限,不能形成较大的对比,确立统一标准,所以本文主要以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为主。
(一)新石器时代出土骨针的分类情况
1.1990年,辽宁北吴屯遗址,下层文化遗存中出土骨针9件,用禽类肢骨和鱼骨制成。可分三式:一式,6件,有孔;二式,2件,无孔,顶端刻一凹槽;三式,1件,鱼骨制成,顶端留有脊并穿一孔。
2.1990年,辽宁北吴屯遗址,上层文化遗存中出土骨针3件,动物肢骨或鱼骨制成。可分三式:一式,动物肢骨制成,尖锋光滑,后端略扁,刻一凹槽,长5.8cm;二式,鱼骨制成,有孔,长4.7cm;三式,动物肢骨制成,圆锥锋,后端略扁,残长6.2cm。嘲
3.1992年,辽宁大连大潘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在H7、F5中发现有骨针,共27件。分两型。A型,22件,有孔,分两个亚型:Aa型,10件,体粗长,通体磨光,横剖面多为长方形,较为扁平,长10~16cm;Ab型,12件,体纤细,通体磨光,长3~6cm。B型:5件,无孔,体略带弧度。
4.1985年,吉林省农安县左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二期皆出土骨针1件,第三期文化出土骨针4件。分两式:一式,2件,扁体,有孔;二式,2件,圆体,无孔。
5.1973年,1976~1977年,辽宁大连郭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下层文化遗存出土骨针129件。分三式:一式,36件,圆锥型,尾扁平,对钻孔;二式,1件,无孔,弧形,尾上端刻三道,尾下端磨一斜面,长5.2cm;三式,92件,带棱,弧形,尾部上端有一突棱,下有一斜面。
6.辽宁大连郭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上层文化遗存中出土骨针59件。分三式:一式,15件,有孔;二式,3件,无孔,弧形,顶端刻一凹槽;三式,41件,带棱,同下层三式骨针。
7.1975年,山东省茌平尚庄新石器时代遗址,龙山文化遗存中出土骨针7件。分为二式:一式,6件,磨制精细,一端有小孔,其中一件三棱尖锋;二式,1件,长锥形,横断面呈椭圆形,磨制粗糙,长10.7cm。
8.2001年,贾湖遗址,在H437、F50、M430、壮年女性墓M477、男女合葬墓M449、中年男性墓M521中,皆发现骨针。依器形特征可分为有孔和无孔。有孔:其一,长13.7era,器体较扁,横竖剖面呈圆角长方形,径0.5-0.64cm,通体磨光,针尖锐利,针孔端两面磨薄,纵剖面呈三角形,针孔很圆,一面钻,径0.14cm;其二,长10.94cm,器体扁圆形,横剖面椭圆形,通体磨光,针部锐利,孔端两面磨薄呈钝尖状,中间最宽处穿透为针孔,长0.1lcm,宽0.09cm;其三,长7.8cm,器体圆,直径0.28em,器身近直,通体磨光,针孔一面钻,很圆,孔径0.1cm,针尖锐利。无孔的,其一,长13.75cm,器体圆,通体微弯曲,直径0.4cm,针尖锐利,另一端磨成扁锥状。
9.1959年,安阳后冈新石器时代遗址,在仰韶文化遗存中发现骨针8件,大部分完好。分三式:一式,3件,其一顶端扁薄,身细长光滑,两面钻孔;二式,4件,其一顶端扁薄,身粗短,断面呈扁圆形,两面钻孔,长5.7cm;三式,1件,孔口细长,系两面挖槽而成,长5.2cm。
nlc202309090442
10.1962年,河南安阳鲍家堂仰韶文化遗址,出土骨针11件,纤细,通体磨光,锋尖锐利,上端有孔,孔多为两面钻成,少数为一面钻成,近孔处较扁。可分三式:一式,2件,形体较短粗;二式,3件,形体较细;三式6件,形体粗且长。
11.1962年,河南安阳大寒村南岗遗址,在龙山文化遗存中出土骨针7件,有粗细两种,其中细针2件,粗针5件,均有孔,8-16cm。
12.1959年,河北省磁县下潘汪遗址,在龙山文化遗存中发现骨针2件。分两式:一式,1件,一端尖锐,顶有圆孔;二式,1件,两端尖锐。
13.1969年,洛阳西吕庙龙山文化遗址,在早期遗存中发现骨针3件。分两式:一式,2件,一长一短,同装在一截动物肢骨腔中,针的形状与今日钢针相似,制作很精细,长度3cm、10.8cm;二式穿部残,磨制,剖面呈扁圆形,残长8.5cm。
14.1958年、1960年,广东陈桥村贝丘遗址出土骨针,均用鱼骨制成,尖端锋利,末端穿孔,有笔直的和微弯的两种,出土骨锥,用作骨、木器物的钻孔相当适宜,也是骨针的辅助工具。
15.1992年、1993年,香港涌浪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出土骨器仅有骨针5件,均利用半边肢骨制成。分两式:一式,4件,平顶,下端磨尖;二式,1件,残,身上两个钻孔,残长3cm。砺石,有见有磨针类器物形成的较窄磨槽。
16.江苏常州圩墩遗址,马家浜文化遗存中发现,墓中骨针1件,长条形,长4.1cm。文化地层遗物中骨针9件,完整器4件,分二型:A型,5件,完整2件,针尖锋利,尾部有一道或二道细线凹槽,通体磨光;B型,4件,完整器2件,针体扁平,尾部钻一小孔,用以穿线。
17.1993-1998年,江苏金坛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M232出土骨针筒21件,呈圆筒状,两端贯通,内外壁均磨光,有的还刻有规则的几何纹。筒内有骨针伴出,其一长10.5cm,直径1.5cm。同时M198、M275、M467出土骨针,共计97件,针体光滑。分三型:A型,54件,一般型针,其一长21 cm;B型,8件,空心针,利用动物的管状肢骨制成,一端平齐而另一端斜尖,中部贯通,其一长11.5cm;C型,35件,挖针,器形较小,呈拐角状,尖部锋利,是挑挖螺蛳肉的工具,长度有4.2cm、5.5cm。
18.1973年、1974年,甘肃武威鸳鸯池墓地,出土骨针15件,多残断。分两式:一式,12件,圆柱状,细长,磨制精细,后端有鼻穿,最长15cm,最短5.4cm;二式,3件,扁平长条状,中间较粗,一端磨成尖峰,另一端有鼻穿。
1 9.1975年,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属齐家文化遗址,出土骨针24件。分两式:一式,22件,器身细长,一般制作精致,一般长4-5cm;二式,2件,横断面呈椭圆形,穿长孔,磨制精细,长约10cm。
20.1959年、1960年,甘肃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出土针30件。分两式:一式27件,横剖面作圆形,单孔;二式3件,横剖面作椭圆形,穿双孔。
21.1959年、1960年,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出土骨针29件。分两式:一式,28件,器身细长,磨制精细;二式,1件,器身粗大,横剖面圆角方形,顶端针孔处较扁。
新石器时代骨针的分类,主要区分禽骨、鱼骨,粗细长短,曲直度,有无刻槽,有无孔,两面钻孔、单面钻孔,粗糙、精细,剖面圆形、椭圆形、方形、橄榄形,特殊的包括两端尖针、空心针、挖针。笔者认为给骨针分类,应该先明确骨针的标准。河北磁县下潘汪遗址的二式针两端尖锐,不属于针的范围,类似牙签,无法灵活地用于穿刺衣物;江苏金坛三星村遗址的二式空心针、三式挖针也不是传统的针形,应该单独分类。
本文按照骨针形制分类,可将分其为两类。第一类,以非鱼骨为主,分两大型。
A型:粗针,分三亚型。
Aa型:刻槽。辽宁北吴屯遗址二式。
Ab型:穿孔。分两式,Aa型I式,圆孔,安阳后冈遗址一式,Aa型II式,槽形孔,安阳后冈遗址三式。
Ac型:无孔无槽。大何庄遗址二式。
B型:细针,分两亚型。
Ba型:有孔,一端尖锐,较短。下潘汪遗址一式。皆为槽形长孔,安阳后冈遗址二式。
Bb型:无孔,较长。武威皇娘娘台遗址一式。
第二类,以鱼骨为主。鱼骨都有一定弧度,有孔。目前鱼骨发现量少,但鉴于鱼骨与非鱼骨细部特征差异明显,所以单列一类,待以后考古发现增加,再另行具体分型分式。
新石器时代的骨针多见粗细兽骨、鱼骨,尤以粗细兽骨为主,细针磨制精细,粗针磨制较粗糙,且有突棱或一定弧度的骨骼特征。而器形在区域分布上没有太大的分别,仅就鱼骨多发现于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北平原、海岱地区及东南沿海,这与当地的生计方式渔猎中渔捞比其他地区多有关。
按照功能分类。鉴于目前发现的骨针,主要分正常形制的骨针具有缝制功能与特殊形制的骨针尚待考证的其他功能。在内蒙古、河西走廊发现大量装在针筒中的骨针,及对比数量上,多于东部沿海,其缝制皮质衣物的使用较多。特殊的江苏金坛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挖针类,用于食用螺蛳肉的观点,以及该遗址出土的空心针尚未有研究其功能,笔者认为空心针可能为吸食骨髓或硬质水果取果汁的使用。当然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二)青铜时代出土骨针的分类情况
1.1963年,黑龙江宁安县莺歌岭遗址,出土骨针若干,其中完整的6件。分三式:一式,磨制精致,有针孔;二式,较粗,尾端刻出凹槽;三式,鱼刺磨制,尾端穿孔,孔较大,制作粗糙。时代大致近似西周。
2.1979年,山东牟平照格庄遗址,出土骨针135件,为骨器中数量较多者,磨制极为精细。完整的21件,大致可以分为粗、细两种。粗针29件,完整9件,横断面多为扁圆形,直径(长轴)0.25-0.6cm,针鼻一端较扁薄,针孔有圆形和橄榄形两种,孔径一般为1~2mm。有的先在两面刻成沟槽,再穿孔;有的针孔断损后,在下方重钻一孔,继续使用。最长15.7cm,最短6.2cm。细针106件,完整12件,直径1-2mm,细而匀直,最长9.05em,最短2.65cm,孔径一般0.5-1mm,最细不到0.5mm。属于东岳石文化。
nlc202309090442
3.1958年,山东临淄齐故城,属西周时期,在农场T101出土骨针10件。一种呈方形,下渐圆较粗;另一种细长,两端粗细略同。
4.1977年、1980年、1983年、1984年,内蒙古朱开沟遗址,在早商时期文化遗存中出土骨针若干,大型骨针仅1件,长12.3cm。黄蕴平分析鉴定,骨针均制作得非常精美,包括宽身型和细长型两种。前者共6件,长8.78-12.4cm,宽3.3-4.8mm,厚2.2-2.9mm。细长型共26件,仅1件保存较完整,该标本尖部稍残,其余25件均残断,针径为1.3-2.2mm。残骨中保存有截取骨针原料的废品和半成品。
5.1982-1985年,成都方池街古遗址,在夏至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中发现骨针2件。分两式:一式,1件,尖端已折断,色牙黄,一端有孔,两侧对钻而成,残长8.5cm,腰宽0.8cm,厚0.6cm,孔径0.4cm;二式,1件,细长而扁,色牙黄,磨制精致,一端有孔,单面钻孔,孔端截面呈长方形,长11.7cm,腰宽0.5cm,孔径一侧0.2cm,一侧0.15cm。
本文按照器物形制分类,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以非鱼骨为主,分两大型。
A型:粗针,分两亚型。
Aa型:刻槽。莺歌岭遗址二式。
Ab型:穿孔。山东牟平照格庄遗址一、二式。分两式:Aa型I式,两面钻孔,成都方池街古遗址一式;Aa型II式,成都方池街古遗址二式。具体到钻孔形状,有圆形、橄榄形之分。见于照格庄遗址一、二式。
B型:细针,分两亚型。
Ba型:有孔,一端尖锐,较短。莺歌岭遗址一式。
Bb型:无孔,较长。武威皇娘娘台遗址。
第二类,以鱼骨为主。有孔,粗糙。莺歌岭三式。目前这一时期鱼骨发现量特别少,但鉴于鱼骨与非鱼骨细部特征差异明显,所以单列一类,待以后考古发现增加,再另行具体分型分式。
按照功能分类同新石器时代分类,且主要为缝制衣物。且在新疆、西藏发现数量极大的骨针出土情况,更证实骨针作为缝纫皮质衣物的巨大作用,在高寒地区需求极大出现生产量大,且后期甚至出现铁针、铜针等。
五、总结
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骨针出土量都较大,但早期的发掘整理工作欠缺对骨针种属的鉴定。一直以来,虽然对长短、粗细、曲直度、粗糙度、是否有孔、钻孔方式、孔形等方面有描述,但未对骨针进行统一化标准的定性研究。笔者通过能搜集到的材料,大致对骨针进行了分类。下一步针对骨针分类工作还有很多需要做的,需要全国考古工作者一起努力。尤其是对早年发掘的骨针进行种属的鉴定,具体测量某些具有分类价值的数据,以及对鱼骨的鉴定,还有对整体标准的统一。对骨针的研究,也能有助于对伴生较多的骨锥、骨管、纺轮等相关器物的研究,对还原古代缝纫工艺史有重要的意义。
一、山水田园诗
二、赠友别离诗
三、思乡怀人诗
四、咏物感怀诗
五、边塞军旅诗
六、咏史怀古诗
赠友别离诗
江淹《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世间的“生别离”而浩叹、而惆怅。发而为诗,便出现许多传世的佳作。严羽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沧浪诗话〃诗评》)因为这一类作品一般都感情真实充沛,极少造作,故最易打动人心。
送别类的诗词在唐宋诗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内容丰富,可谓“说尽故人离别情”。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亲友们“相见时难别亦难”,而诗人们对亲情和友情又看得很重,抒写了大量的这类诗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大多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余味深长,令人击节叹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无尽的友情熔铸在诗情画意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深挚的情谊包含在殷勤的祝福中;“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人的相思之情充塞在天地春色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的质朴与豪爽寄托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晶莹透明的冰壶装下了理解和信任……
一、情感特点 :赠友送别诗,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氛围,抒发难离或勉励之情。情感1:茫然、怅然若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情感2:宽慰 别董大(情深意长的勉励)
千里黄云白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情感3:劝慰中带难分难舍 送元二使安西(情深意长的勉励)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情感4:表达诗人志节 芙蓉楼送辛渐(坦陈心志的告白)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情感5:想象友人别后的怅惘、孤寂、落寞。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情感6:朋友间的友谊。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小结:古代送别诗一般表达对友人的留恋、关怀,或对友人的宽慰,对友人的思念,表达自己的志节,依依不舍,分别后自己的孤寂、惆怅、落寞。
二、常用表现手法
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烘托渲染、对比反衬、虚实结合、借景抒情(乐景哀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三、鉴赏方法:
1、掌握送别诗的作法(结构):第一联写景渲染或叙题写意;第二联写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写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第二、三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警,意味隽永为佳。
2、把握送别诗中常见意象(1)、杨柳
从《诗经》中“昔我往也,杨柳依依”开始,“柳”便与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柳” 与“留”谐音,古人送别时折柳相赠,所以杨柳便成了一个离情别绪的意象。(2)、长亭、短亭、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3)、南浦
也是一个表离情别绪的意象,多用于水边送行,如:江淹“送君南浦,伤如之何”。(4)、寒蝉、船(舟)、阳关、古道、夕阳、明月、西风、灞桥、美酒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
四、实战演练
(一)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答: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 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送魏万之京(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函谷关。
御苑:皇家的宫苑。
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答:“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答: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三)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1.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答: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拓展阅读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丹阳送韦参军》是一首送别的好诗,它感情真挚深厚,造语清丽流畅,读之余味无穷。
首句“丹阳郭里送行舟”,交代了送别的地点——丹阳的内外城之间,友人出行的方式——由水路乘船。古代城防有内外两道,内为城而外为郭。丹阳是江城,故郭里也能行船。
次句“一别心知两地秋”,交代送别的时间——秋天。“一叶落而知天下皆秋”。“两地秋”之语,并不是说两地秋色有何不同,而是说同样秋色,而人已分两地。惜别之情,溢于言外。值得注意的还有句中隐含着的“愁”字。“愁”字可以被分解为“心”、“秋”两字,故诗人往往用“秋心”、“心上秋”之类的辞藻来暗指“愁”字。本句“一别心知两地秋”,一语双关,明写秋而隐写愁,耐人寻味。
第三、四句写别后的情景。“日晚江南望江北”,点明友人远行的方向——江北。兰舟已逝,离情难舍。天色向暮;连成群的寒鸦也纷纷飞尽,各自归入巢中。但是,诗人仍在江畔伫立,久久地凝望着友人离去的方向。“寒鸦飞尽水悠悠”,是望中之景,然而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有虚有实,合为一体。友人远去,相见无期,鸟儿飞尽,无踪可寻。天地间显得多么空阔、多么寂寞。只有那无尽的江水在无言地流淌,恰如诗人心中无限的忧愁。
这首诗的特点是感情深挚自然,情景高度和谐,妙语连珠,余韵无穷,辞有尽而意不尽,的确是唐人送别诗中的精品。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舟行,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反复不断的离别,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一层离愁了。
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
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江淹《别赋》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借美好的春色反衬别离之悲,与此同一机杼。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的艺术辩证法。
这一句并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读者可以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 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也使整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带有一点逼仄忧伤、骚屑不宁的意味。这和诗人当时那种并不和谐安闲的心境是相一致的。
诗的前后联之间有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绪不佳,竟不胜酒力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天色变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眼前的江面,两岸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而朋友的船,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时间和色调的场景组成。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而一、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二、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诗题“重送”,是因为这以前诗人已写过一首同题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同病相怜,发为歌吟,感情真挚动人。
首句描写氛围。“猿啼”写声音,“客散”写情状,“暮”字点明时间,“江头”交代地点。七个字,没有一笔架空,将送别的环境,点染得“黯然销魂”。猿啼常与悲凄之情相关。何况如今听到猿声的,又是处于逆境中的迁客,纵然不浪浪泪下,也难免要怆然动怀了。“客散暮江头”,也都不是纯客观的景物描写。日落西山,暮霭沉沉,旅人扬帆,送者星散,此时尚留在江头,即将分手的诗人与裴郎中又不禁更加动情。
第二句“人自伤心水自流”,切合规定情景中的地点“江头”,这就越发显出上下两句有水乳交融之妙。此时日暮客散,友人远去,自己还留在江头,更感到一种难堪的孤独,只好独自伤心了,而无情的流水却只管载着离人不停地流去。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伤心”与“水流”联系到了一起,以无情水流反衬人之“伤心”,以自流之水极写无可奈何的伤心之情。
三句从“伤心”两字一气贯下,以前两句更推进一步。
第三句在“远”字前缀一“更”字,自己被逐已经不幸,而裴郎中被贬谪的地方更远,着重写出对方的不幸,从而使同病相怜之情,依依惜别之意,表现得更为丰富、深刻。
末句“青山万里一孤舟”与第二句的“水自流”相对应,而“青山万里”又紧承上句“更远”而来,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孤舟”写出了作者旅途的孤寂,“万里青山”又表达了作者恋恋不舍的深情。随着孤帆远影在望中消失,诗人的心也随着眼前青山的延伸,与被送者一道渐行渐远。
从通篇来看,基本上采用了直陈其事的赋体,紧紧扣住江边送别的特定情景来写,使写景与抒情自然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情挚意深,别有韵味。前人论刘长卿“诗体虽不新奇,甚能炼饰”(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此诗写得如此清新自然,正见他的“炼饰”功夫。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此二句重在写景,景中也寓之以情。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公元769—770年(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刘长卿于公元761年(上元二年)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 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方回评其诗“细淡而不显焕,观者当缓缓味之”;方东树评其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则成句皆有余味不尽之妙矣”。从这首小诗中,也能够体会到这一特色。
静景与动景结合巧妙。诗的一、三、四句,写的是静景,二句写的是动景。动、静互相衬托,互相映辉。古寺、斜阳、青山等静物一经渲染,令读者对钟声这一动景印象犹深,仿佛耳旁久久地萦绕着那悠扬的响声;反之钟声从远处传来,更显出郊野的宁静肃穆,而此时,诗中人物的离情别绪更强烈了。这就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写景与抒情妙合无垠。全诗四句,句句写景,也句句写情,尤其是后两句,乍看好像是写郊野向晚的景色,实则蕴含着诗人的无限情思。“荷笠带斜阳”一句,最易误解为纯属自然景物的描写,无甚用意。其实不然。作者写斜阳经天,不是光照山峦火树,而是映现于荷笠者一身,是为了突出“荷笠”这一人物形象和整个画面构图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感情的专注。画面上的光束、景物,是和送别之情紧密相连的,这就不仅是景物的烘染,时序的变换或感情的陪衬,而是对全诗的立意、构图、设色和抒情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首诗正是既写景,又抒发胸臆,注意景物选择和人思想感情的协调统一,使客观的景和主观的情和谐合拍,故能把感情表达得更含蓄、更贴切、更完美。
这种诗能给人留下欣赏的余地和珍视友谊的启示。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 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是一首送别词。起拍“水是”、“山是”两句,含意丰富,启人遐想。词人把明澈的水流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漂亮可爱。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对鲍浩然心事的设想:波光漾动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脉脉传情;青黛的山峦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满怀愁怨,眉头都蹙起来了。词人通过这一设想来写出了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与此相应,上片结句“眉眼盈盈处”也可以有两层理解:一是鲍浩然是去山水透丽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一是他是去与“眉眼盈盈”的心上人相会。
下片抒发词人的情怀。“才始送春归”,点明这里春刚逝去,说明词人心中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心情就更痛苦了。最后两句是词人对鲍洗然的祝愿:希望他生活在“春”里。这个“春”既是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也喻指他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
这首词构思新巧,词语明丽,很有表现力。且俏皮话说得新鲜不俗,颇受人们喜爱。比起那些敷衍应酬之作,显然有死活之别。[2]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此词写离情。梅残、柳细、草熏、风暖、暗示着离别。征人之路,渐行渐远;闺中人的愁绪,愈益深重,直教人揪心落泪,肝肠寸断。
上阙从远行人着笔,写他途中见到恼人的春色而引发的愁绪。旅舍周围的梅花已然凋谢零落,溪畔桥边的柳丝弱不禁风,起首二句写征人旅途中所见初春景象。在这草春风暖的美好季节里,征人却不得不离家远行。一个“摇”字既写旅途颠簸之苦,更写孤独跋涉心神不定的糟糕心情。“离愁”二句直接表达心中离愁,随着离去的路途越来越远而愈益加重加深,宛如春水绵绵不断、无穷无尽。此以春水喻愁,正如李后主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个“渐”字,承接紧凑而又对比鲜明,形象真切,合符情理。
分类:(一)写景咏物诗:咏物诗一般表面写物,而实际上往往在这一表面的形象下寄托了诗人的情怀或思想。
杜甫《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翼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二)咏史怀古诗:叙古事,融入诗人自己的感受与评论。有时则是借古讽今,感时伤事,曲折地反映自己对现实的关注。刘禹锡、杜牧、韦庄
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闺怨宫怨诗,思妇思夫,哀怨缠绵
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四)羁旅行役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的旅途寂寞、艰辛,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五)山水诗:主要通过景物的描绘,给读者展现出一种自然美,表达作者对山水的热爱(谢朓、谢灵运、李白、王维)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田园诗:田园诗主要描写田园风光或劳动场景。清新、自然、质朴,富有生活情调。田园诗主要描写田园风光或劳动场景,大都反映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朴素的思想感情或表达诗人隐逸闲适的心情,对独立不羁、淡泊高洁人格的坚守。(陶渊明、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六)边塞征战诗是唐诗中的一朵奇葩。奇特的边塞风光,悲壮的沙场征战,寂寞艰苦的军旅生活,凄楚的对月思亲。传统题材是写思妇征人的忧怨,或者渲染边塞苦寒的处境,或者状写兵士的艰苦生活,或者抒发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卢纶)(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情景交融。)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王昌龄)(冷月照边关,景象苍凉,诗人希望有良将,早日平息战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王翰)写征戍战士饮酒的情景,具有浓郁的边塞军营生活,略带悲凉之意。
出塞曲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八)谈禅说理诗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观书偶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九)悼亡游仙诗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语言特色:
平淡或称质朴,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用白描,不加修饰,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返朴归真。
陶渊明的组诗《归园田居》,用平淡的语言,如话家常,写的都是家事,不事雕琢。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开仓见人亦不走。健儿少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绚丽(工丽)。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工整的对仗。
李商隐的诗歌《无题》
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音乐一段等。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自然。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李白的诗《静夜思》《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秋浦歌》《赠汪伦》等 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四景,有动,有静,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辛弃疾的《西江月》和《清平乐》,语言清新明丽动人。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雄奇奔放 李白、苏轼、辛弃疾、悲慨沉郁 杜甫、陆游、辛弃疾
古诗语言特色有:
清新自然、平淡朴素、委婉含蓄、缠绵哀怨、准确洗练、简洁生动、绚丽明快、深沉隽永、悲慨沉郁、奔放雄奇、清幽恬淡、生动形象、辞藻华丽、通俗易懂、节奏感强、富有韵律、准确传神、绘声绘色、词藻优美、平字见奇、色彩丰富 诗歌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 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林升《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保家卫国的决心:王昌龄《从军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山河沦丧的痛苦: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屈原《涉江》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羁旅愁思 :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亲念友: 王维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边关思乡: 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闺中怀人: 王昌龄《闺怨》
依依惜别的深情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昔盛今衰的感慨: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青春易逝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
仕途失意的苦闷: 白居易《琵琶行》
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诗歌的个人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清新幽雅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
(孟)郊寒(贾)岛瘦(冷峻峭拔)、辛弃疾的雄阔豪壮、苏轼的雄奇奔放 诗歌的形象
人物形象
思想、品质、性格、节操及情感(诗中人物包括作者自己)
意象
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意境
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意象
(1)芳草——多比喻凄婉离恨或生生不息。
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李煜: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即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生生不息或离别的愁绪。
(2)芭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3)梧桐——表示凄苦、寂寞、惆怅或孤高、正直、坚强。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更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王安石《孤 桐》: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4)梅花——象征高洁、坚忍、超尘脱俗、不屈不挠的品格。《卜算子》(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5)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劲。《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 凋也。” 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6)菊花——高洁、坚贞、隐逸、脱俗
桃花——美女的容颜
牡丹——高贵、富贵
莲花——爱情、高洁
竹子——坚贞、高雅、气节/敬老爱幼、世代相传
杨花柳絮——飘零、离散。柳树——分别
丁香——愁思情结
红豆——爱情或相思
长亭短亭——离情
精卫鸟——意志
喜鹊 ——报喜、喜讯
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刘禹锡《赏牡丹 》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薛涛《柳絮咏》 二月扬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苏轼《绿竹筠》: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风池。
代赠二首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摊破浣溪沙 李璟
青鸟不传云 外信
闺情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7)杜鹃——又名子规、杜宇,古代有“望帝啼鹃”的传说。在古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表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或忠贞。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文天祥《金陵驿》: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8)乌鸦——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杜甫《孤雁》)。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李商隐: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柳有暮鸦。(9)猿啼——表现凄厉、哀伤。
白居易: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郦道元: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10)鸿雁、青鸟(鱼):传书的信使,常用来表达相思。
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 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孤雁(孤鸿、断鸿):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
闻雁 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寒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11)燕子——春天的象征,表欢快、生机。杜甫: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2)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
寒蝉——凄凉伤感的氛围
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3)鹧鸪——鸣声悲婉凄切,喜雌雄对鸣。含离别,悲情,爱情,相思之意。《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选取了意象尽锦衣的战士、如花的宫女、宫殿、鹧鸪等。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或“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
辛弃疾: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14)羌笛、胡笳、琵琶:古代西部的乐器,所发出的是凄切或悲壮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
王之涣: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5)浮云—— 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有时也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小人)
(16)月——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明月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象征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它周而复始,又是永恒的象征。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17)水——常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流水又象征着韶光飞逝,永不回头。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18)砧声、捣衣——征人 离妇、远别家乡的惆怅伤感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行香子 李清照 天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意境 寥廓、雄奇、悲壮、旷达、开阔、悲凉、凄冷、孤寂、恬静、闲适、恬淡、缠绵、清新、明丽、秀美
语言特色
平淡质朴,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用白描,不加修饰,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返朴归真,体现了作家的真功夫。
陶渊明的组诗《归园田居》,用平淡的语言,如话家常,写的都是家事,不事雕琢。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开仓见人亦不走。健儿少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绚丽(工丽)。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工整的对仗。杜甫的一些诗歌 李商隐的诗歌《无题》
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音乐一段等。
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自然。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李白的诗《静夜思》《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秋浦歌》《赠汪伦》等 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四景,有动,有静,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辛弃疾的《西江月》和《清平乐》,语言清新明丽动人。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清平乐 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雄奇奔放 李白、苏轼、辛弃疾、悲慨沉郁 杜甫、陆游、辛弃疾
古诗语言特色有:
清新自然、平淡朴素、委婉含蓄、缠绵哀怨、准确洗练、简洁生动、绚丽明快、深沉隽永、悲慨沉郁、奔放雄奇、清幽恬淡、生动形象、辞藻华丽、通俗易懂、节奏感强、富有韵律、准确传神、绘声绘色、词藻优美、平字见奇、色彩丰富
诗歌艺术技巧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议论、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描写 间接描写
清江引
咏梅 贯云石 芳心对人娇欲说,不忍轻轻折。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包藏几多春意也。
白描勾勒、工笔细描
苏轼的《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李白 赠汪伦
梦游天姥吟留别
(2)间接抒情:
①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②情随景生(即景抒情)③托物言志: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④用典抒情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二)修辞手法:夸张、拟人、对比、比喻、双关、衬托(反衬)、用典、借代等。
比喻: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对比: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 双关: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衬托:
1、以景衬情(衬托):诗人在描摹细微婉曲、隐秘难言的情感或浓情密意时,往往通过景物来渲染衬托。
清江引 秋 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乡思情。然而这种乡思情有多深有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从而衬自己浓浓的乡思情
2、乐景哀情(衬托):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3、明暗相衬: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以动衬静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动静相衬 凉州词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 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 应驮白练到安西。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情感深沉内敛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辛弃疾的词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以物喻人(象征)、用典抒情、借古讽今、联想想象、虚实相生、烘托渲染、欲扬先抑、意象连缀、对面落笔等。
以物喻人(象征、托物言志):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以“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丽;等等。联想和想像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虚实相生: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眼前为实,想象为虚
意象连缀:一系列连续的意象组成鲜明的画面,渲染了当时的氛围。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对面落笔:不写自己,而从对方落笔。曲折含蓄地表达内心深沉的情思。
杜甫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欲扬先抑: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景结情:
从军行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古诗鉴赏常用术语类举
1、语言风格: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
2、思想内容:写景抒情、咏物言志、边塞征战、即事 感怀、怀古咏史、羁旅生活、惜春伤春、闺怨诗、爱国诗、乡愁诗等。
3、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4、意境:寥廓、雄奇、悲壮、旷达、开阔、悲凉、凄冷、孤寂、恬静、闲适、恬淡、缠绵、清新、明丽、秀美 等。
5、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比、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6、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7、表现手法:赋、比、兴;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托物言志等。
8、篇章结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伏笔、层层渲染、重章叠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欲扬先抑等。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成为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
下面就让我们漫步在历史画廊中,回顾一下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光辉历程,了解其伟大的艺术成就。
一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传唱的歌谣。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见其历史原貌。
大概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谕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遂有《诗经》之称。《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共有周南、召南、邶、鄘、卫、郑、齐、魏、唐、王、秦、陈、桧、曹、豳等15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有105篇。又因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诗经》所表现的内容较为丰富。“雅”“颂”中有些作品带有“史诗”的性质。《诗经》的精华在于十五“国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是“国风”中最为动人的主题。《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曾经归纳为“赋、比、兴”。“赋”是铺陈叙述,“比”是比喻,“兴”是起兴。《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但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屈原,是楚国的一个没落贵族,曾任三闾大夫和左徒,一度受到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他对内主张“举贤授能”,变 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后因遭到贵族保守派的谗害排挤,被楚怀王放逐了。在放逐途中,他爱国之心始终不渝,把满腔的郁闷写成了一首首感情浓烈、文辞华 美的诗篇。面对楚国的衰落和人民的苦难,屈原忧愁,无以自拔,遂自投汨罗江而死。他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诗人。现在能够确定的屈原的 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中《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歌改作和加工而成的一组诗歌,或写人对神的礼赞倾慕,或写神灵间的眷念、爱恋,语言优美,情思忧伤。《楚辞》所代表的是完全不同于《诗经》的别样的诗歌美学风格,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铺陈华美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诗歌发展的又一重要源头。
汉代诗歌,有直接从《诗经》而来的四言体,但因形式上的僵化,未能出现优秀的作品;有运用《楚辞》形式写成的“楚歌”体,亦少有创新。汉代诗歌的新成就集中体现在汉乐府和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中。
汉乐府的产生和汉代音乐机构——乐府关系密切。史载秦汉立乐府,但乐府的真正繁荣自汉武帝始。它的职责是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后来人们便把乐府所采集和演唱的民歌叫做“乐府诗”或“乐府歌辞”。汉乐府继承《诗经》反映现实的优秀传统,多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它们反映的社会生活相当广阔,有很多抒写下层劳动人民生活和情绪的作品。如《东门行》《妇病行》等,写人民的困苦;《战城南》《十五从军征》等,写战争和兵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有所思》《上邪》等,则歌咏了男女间诚挚坚贞的爱情;《陌上桑》赞美了平民女秦罗敷的美丽和智慧,讽刺了贵族官僚的荒淫无耻;《焦仲卿妻》写的是家长干涉青年婚姻所酿成的一个悲剧。汉乐府民歌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且时有真率稚气。它们句式多样,以五言为主,是中国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一次创新。五言诗的标志是“二三”节拍,较之《诗经》四言的“二二”节拍,韵律上抑扬顿挫,更为优美,表情达意也更丰富自由。
随着汉乐府的流行,文人开始仿作五言诗,到汉末便呈现出五言诗大兴的局面。这是中国诗歌史上民歌影响文人创作的一件值得彰明显著的大事。汉末的许多五言诗,因为作者姓名不可考,自晋代以后就被称为“古诗”,其中有十九首被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代表了当时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主 要表现了夫妇、朋友问的离情别思,士人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流露出感叹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东汉后期政治混乱、社会动 荡环境下知识分子的心态。这些诗语言浅近自然,诗境清远平和。后人把它们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如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明诗》),钟嵘称其“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诗品》)。
二
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也是文人五言诗创作的繁荣时期。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曹操、曹 丕、曹植父子和王粲、刘桢、徐干、陈琳、阮瑀等建安七子。他们一扫汉末文人的颓唐,学习乐府民歌,通过亲身体验,来反映社会的丧乱和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 的现实性。他们的不少诗篇,还表现了期盼乘时建功立业、有所作为、名垂青史的奋发精神,大多情怀慷慨,意气风发,才调纵横。语言上深受乐府民歌的影响,疏 朗明白,不尚雕琢,具有清新刚健的风格。后人把建安诗歌这种建筑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爽朗刚健的风貌,称为“建安风骨”,或者称之为“汉魏风骨”。唐代诗人 曾经把追求“建安风骨”当作革新诗风的一个有力口号。
曹植在建安诗人中成就最为突出。他的五言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在内容之深邃和艺术之精湛两方面,均超迈前人,钟嵘《诗品》誉之为“诗中之圣”,成为后世文人五言诗创作的一个新范型。
建安文学之后出现了正始文学,代表作家是阮籍、嵇康。在魏晋易代之际,为了反对司马氏集团的政治统治,嵇康直接抗争,诗文均愤世嫉俗,最终招致杀身之祸。阮籍不敢公然反对,外表佯狂放诞,内心十分痛苦。其五言《咏怀八十二首》大多采用比兴象征的手法,写得隐晦曲折,意旨深远,创造了黑暗政治下用诗歌进行抗争的新形式。这种五言咏怀组诗的体制,也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西晋时期,诗歌和现实的关系渐渐疏远,文人诗创作走入低谷。只有左思能自出机杼,独立不群。他的《咏史》诗八首,名为“咏史”,实为“咏怀”,把历史现象和个人遭际融为一体,批判当时的门阀制度,倾吐寒士的不平,辞情慷慨,风格遒劲,对后世咏史诗影响很大。
此后诗坛的复兴,要到东晋、刘宋两代,代表作家是陶渊明、谢灵运。陶渊明的诗歌按内容可以分成田园诗和咏怀诗。田园诗是他的独创,代表作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诗》等,或表现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自己怡然自得的心境,或歌颂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的友谊,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后人称之为“隐逸诗人”或“田园诗人”。他的咏怀诗围绕着出仕与归隐的矛盾,表现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崇高品格,代表作有《饮酒》《杂诗》《读山海经》等。他的诗歌出语平淡,不事雕琢,风格清新,意境醇美,是情、景、理的统一。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后代诗人像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柳宗元、韦应物、苏轼、陆游等人,都受到他精神品格的影响,从他的诗中得到了艺术的养料。
当时另一位大诗人谢灵运,则热衷于山水。他的山水诗观察细致,感受敏锐,往往能真切地描绘出山水之美,叙事、写景、说理兼长,像“池塘生春草”“白云抱幽石”等,都是传诵一时的名句,具有清新自然的特点。他又以善于炼句著称,诗句含义深邃委曲,语言富艳精工。他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直接引领了谢朓、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诗创作。
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民歌的新发展。东晋、宋、齐是南方民歌产生最多的时期。南方民歌大多属于南朝“清商曲”中的“吴歌”和“西曲”,内容几乎全是关于男女爱情的,代表作有《西洲曲》《子夜歌》《读曲歌》等。这些作品多为五言四句,情调哀怨缠绵,艳丽柔婉,且喜用双关谐音,语言活泼,当时文人仿作甚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朝民歌题材广泛,感情直率,语言朴实,风格刚健。其中《木兰辞》叙事与抒情相渗透,细腻与粗犷相融合,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与此同时,南北朝文人诗的创作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刘宋诗坛的一般趋向是更重隶事,也就 是好抄书用典。刻画山水成为重要的题材,描写更加工细,用字更加琢炼。鲍照和谢朓是这一时期成就最高的两个诗人。他们除了继承过去的传统之外,又从民歌中 汲取了新的营养,各有新的创造,影响了后来诗歌的发展。其中鲍照的诗歌,偏重表现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对门阀制度的不满。诗风俊逸豪放,矫健凌厉。他又创制了 七言歌行,在诗体发展上大有贡献。谢胱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诗歌合律性高,有些作品已经和唐代的“近体”诗相似。他的一些五言四句短诗,仿自《吴声歌曲》,出语天然,情深味长,对于唐人五言绝句极有影响。
南朝后期,社会风气奢靡,朝纲日益堕落,士人气质纤弱,所作诗歌大多内容空虚,充满脂粉 气。萧纲等人写作的“宫体诗”,更是沦落到浮艳的境地。庾信也是在“宫体诗”创作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且为“徐庾(徐陵、庾信)体”代表作家之一。但是,他 在出使北朝、被羁不返之后,生活境遇大变,故而能突破齐梁体的藩篱,融合南北诗风之长,由冶艳而刚健,成为南北朝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庾信后期的诗歌以《拟咏怀》二十七首为代表,深切地表现了故国乡关之思、羁身异域之痛,以及屈身从仕异国的愧耻不安的心境。他的诗用事贴切,造语新颖,在体制声律上更加接近律、绝等近体诗的格调,着唐人之先鞭。
三
唐宋两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大花园中最为灿烂的两朵奇葩。
唐诗的繁荣,首先体现在数量上。仅据清代康熙年间所编的《全唐诗》所 录,诗人有两千二百余人,作品四万九百多首,共九百卷。不过,更主要的标志是涌现了李白、杜甫、自居易这样的伟大诗人以及陈子昂、王维、孟浩然、王昌龄、高适、岑参、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杜牧等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唐诗的艺术水平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再加上题材、形式和流派的多样 性,使唐诗达到了中国诗歌的高峰。
唐诗可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初唐诗歌承梁陈宫体而来,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等人都是 文学侍从之臣。但是他们精研声律,探索出五七言新体诗联间粘缀合律的规律,促成了近体律诗的定型,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始冲破绮靡诗风牢笼 的,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在继承南朝诗歌形式美的基础上,改造了宫体诗,题材和主题由宫廷的淫靡改变为都市的繁华和正常的男女 之爱,由台阁应制扩大到写江山之美和边塞之情;风格也由纤柔卑弱变为明快清新。稍后,陈子昂力倡汉魏风骨,诗歌开始关注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重大的政治问题。经过他们的努力,初唐诗歌逐渐摒弃了轻浮绮靡的诗风,建立起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盛唐诗乃是这座高峰的顶点。盛唐时期,诗坛名家辈出,风格多样,流派纷呈,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是李白和杜甫。
李白主要生活在大唐帝国最为辉煌的年代,是盛唐之音的天才歌手。贺知章称李白为“天上谪 仙人”,后人又将他尊为“诗仙”。但是,李白并不完全是一个超现实的浪漫主义者。开元、天宝时期的其他诗人往往在归隐与出仕之间徘徊,而李白却毫不掩饰他 对功名事业的向往,同时又因为自己不能为富贵利禄而自卑其格,故多苦闷愤激之词。他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对其中不合理的现象毫无顾忌地投之以轻 蔑。这种已被现实锁入牢笼,却不愿意接受,反过来又想征服现实的态度,成为后人反抗黑暗现实与庸俗风习的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他诗中的形象往往是个性化 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想象奇特,手法夸张。他的乐府诗很多,取材广泛。七言古诗往往掺入杂言,雄壮、缥缈而奇丽。他的五、七言绝句,纯任自然,无 意于工而无不工,优悠从容,闲雅超远。明代胡应麟认为唐代五、七言绝句,以李白为最。
杜甫的生活经历跨越了安史之乱,他以积极人世的精神,用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 程。他把个人的遭际和时代的不幸、民众的疾苦紧密联系在一起,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是变乱时代的伟大“诗史”。他的五、七言古诗,格调大 变,沉郁顿挫。七言律诗在他手中正式成立,沉着而痛快。后人认为杜甫律诗为唐律之最,其中五律极尽声律、句法变化之能,七律亦精练而多创造。他的诗歌博大 精深,既有清新刻画的句子,又有议论和用典,有严肃也有诙谐,有柔情也有刚烈。所以,自中唐开始,杜甫就被称为“诗圣”,宋人对他更是推崇备至,谓“杜甫 集开诗世界”,后人似乎从任何角度都能从中各取所需。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
盛唐诗坛还有两大诗歌群体特别引人注目。一是以孟浩然、王维、常建、储光羲等人为代表的 山水田园诗人,一是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人。王、孟等人继承了陶渊明吟咏田园、谢灵运刻画山水的传统,又加以发展变化,以田园的情 趣领略山水,以山水的眼光观赏田园,表达隐逸的思想和情怀,描摹自然幽静和生气之美。他们的诗多采用五古和五律的形式,色泽清淡,意境深幽。其中王维山水 田园诗更是将诗情、画意、音乐美,与道家、禅宗的意趣结合起来,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高、岑等人的边塞诗,其源出自鲍照、刘琨,以边塞战争题材为主,表 现了边塞风情、军中苦乐,以及诗人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和慷慨不平之气。这些诗大都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的形式,景象开阔,气势宏大,情调悲壮,声韵激 越。
中唐诗人力求新变,诗风走向多元。韩愈、盂郊诗歌多“不平之鸣”,喜押险韵、窄韵,意象壮伟瑰怪,诗境奇崛雄豪。元稹、白居易诗风走向平易,用语质朴明白,音调琅琅上口。刘禹锡的怀古诗和政治讽刺诗,语言平易,寓意深远。李贺诗歌重在诉说怀才不遇的悲愤,想象奇特,构思不拘常法,语言峭奇艳丽,诗境诡谲。
晚唐诗坛以李商隐、杜牧、温庭筠为代表。他们感慨盛世之不再,诗中充满迟暮黄昏的情调,极秾艳幽香之美,预示着一个诗歌创作的伟大时代的结束。其中,李商隐诗学杜甫、韩愈,擅长律绝。他的《无题》等爱情诗,内蕴深刻的世情和人生感慨,典雅华丽,哀艳绵渺,堪称诗苑奇葩。杜牧的诗尤以七绝最为有名,其咏史诗议论政治得失,讽刺帝王荒淫,豪健跌宕,意气风发。温庭筠更有“绮才艳骨”。
在唐诗高峰之后,宋人别出蹊径,开启了好议论,重理趣,以文为诗,追求平淡的诗歌发展方 向。苏轼是北宋诗坛最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多达四千多首,才情豪迈,挥洒自如。诗中充满谐趣,饶有禅理,比喻之丰富、新颖,使人叹服不已。黄庭坚不但在创 作上穷力追新,体现了宋诗重筋骨思理的特色,而且总结出一些谋篇、造句、炼字等方面的规律,得到了陈师道等人的响应,开创了江西诗派,对中国诗歌史产生了 长久的影响。南宋诗人的优秀代表有杨万里、陆游等人。他们大多由江西诗派人手,而能自出机杼。杨万里诗写景最工,有机趣,重“活法”,被称为“诚斋体”。陆游继承陶渊明、李白、杜甫等大家的传统,植根于自己的生活实践,在平易晓畅中呈现出一股恢弘踔厉之气,诗歌创作数量极多,是南宋诗坛当之无愧的盟主。
中、晚唐以后尤其是宋代诗坛最值得注意的新现象是词的发展和兴盛。词,原名“曲子词”,就是“歌词”的意思。词起源于隋,所配的音乐是燕乐,即一种供宴会演奏的音乐。它在体制上和诗有很大的区别。首先,词有词调,同一词调又有不同的格律,形 成数体。其次,由于乐调繁简不同,而形成长短不同的诗篇,一般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
词在唐代开始发展,敦煌曲子词中有一些是盛唐时期的作品,具有清新的民歌风格。但是,作 为一种新兴的诗歌形式,不久便引起文人的注意和仿效。中唐文人学习民间词,为词体的建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张志和、韦应物、王建、自居易、刘禹锡等人都写 了一些成功的作品。晚唐五代,文人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温庭筠、韦庄等人为首的花间词人,在填词时往往取当前情事,表现艳遇怨慕与离愁别绪,藻丽浓艳,细美婉约。南唐是五代时期词坛的另一个创作中心,代表作家有冯延巳、李璟、李煜等人。其中冯延巳所表现的士大夫的忧生隐忧,李煜亡国后所抒写的强烈沉痛的 故国之思与深广的人生感慨,均已改变了五代词狭小的题材空间,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北宋前期,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诗人承五代余绪,主要表现士大夫流连光景、感伤节序的 闲愁淡怨,所用词调仍以唐五代文人惯用的小令为主。至柳永、苏轼登上词坛,宋词始能自辟门径。柳永在乐调形式上开风气之先,他采用北宋流行的新曲,大力发 展慢词来表现市井生活与羁旅情怀,并把赋的铺陈手法引入慢词,扩大了词的容量。苏轼是宋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词体革新家。他的词打破了前 人“词为艳科”的旧传统,题材广泛,将怀古、感旧、记游、悼亡、说理等诗中常见的题材引入词中,气象阔大,豪放飘逸。他还“以诗为词”,冲破了词的音律束缚,达到了“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 境地,对词体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苏轼之后,周邦彦妙解声律,善于创调。词法上推陈出新,讲究谋篇,也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女词人李清照善于把自己的 思想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会在一起,含蓄委婉,意境深远,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宋室南渡之后,民族矛盾尖锐,产生了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辛弃疾 等一大批爱国词人,其中辛弃疾成就最高。辛词不但数量居两宋词人之首,而且以文为词,善于用典,将政治、军事、山水、田园以及个人的喜怒哀乐,大胆而自如 地表现在词作中。他的词气盛言宜,无往而不利,感染力极强,尤其是抒写爱国激情的篇章,千古以来一直激励着后人。姜夔精研乐理,能自度曲,词风清空幽冷,于辛弃疾之外另立一宗,在南宋词坛的影响也很深远。
四
代有一代之文学,和唐诗、宋词一样,元代也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小令。小令也叫 “叶儿”,是元散曲中的一种,即单支的曲子。由于它诞生于民间,较之以往的诗词,形式更为灵活,文字更为通俗。在内容上,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很强的现 实性。在风格上,尖锐泼辣,清新幽默,毫无酸腐之气。同时,因有大量的北方方言融入其中,又呈现出浓厚的北方地域色彩。就其发展而言,可分为前后两个时 期。前期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他们的作品大多质朴自然,比较接近民歌,如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等。后期代表作家主要有张可久、乔吉、睢景臣等。他们作品的风格趋于典雅工丽,讲究格律词藻,内容也开始远离现实,有些作品竞与唐宋词的形式韵味相差无几,如张养浩的《双调水仙子·寻梅》、张可久的《越调凭栏人·江夜》等。
元明清时期,诗歌虽然继续发展,但是创新和拓展之处较少。元代诗坛,古体诗宗汉魏两晋,近体诗宗唐,只有杨维桢尚能开宗立派。他的诗以乐府诗和竹枝词著名,一些诗既有藻词丽句,又奇特险怪,人称“铁崖体”。明代诗坛稍有起色,规模有所扩大。明初高启诗才最高,风格豪迈。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虽然都有自己的诗歌理论主张,但在创作上成就不大。明末清初,江山易 主对诗人心灵的冲击很大,诗歌创作亦起波澜。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号为“江左三大家”。吴伟业诗取法盛唐而出入唐宋,形成了声律妍丽的“梅村体”。康熙 年间,有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等“国朝六家”。雍正、乾隆年问,名家迭起,沈德潜持“格调说”,袁枚主“性灵说”,翁方纲倡“肌理说”。但是,有清一 代,还要数龚自珍最具忧患意识和哲理色彩。他的诗大歌大哭,风格瑰丽奇肆。戊戌变法前后,黄遵宪、丘逢甲、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则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响 亮口号,对中国近现代诗歌尤其是白话诗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词尽管在金元时期出现了元好问、萨都剌等颇有成就的作家,但渐趋衰微。清词素有“中兴” 之誉,百余年间,各派并出。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为清初三大家。陈维崧词效仿苏、辛,才力卓著,开创了“阳羡词派”。朱彝尊推崇南宋词人姜夔、张炎,标榜醇雅清空,为“浙西派”的宗师。纳兰性德崇尚李煜,尤以清新自然的小令著称。嘉庆年间,张惠言又开创“常州词派”,主张词应有比兴寄托。清末虽然也产 生了一些著名词人和优秀作品,但在社会现实和人们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小了。
其一, “选修”第19页《越中览古》中的“义士还家尽锦衣”, 而2000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三册第57页为“战士还家尽锦衣”。我认为“义士”与“战士”是有区别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士”解释为“勇于维护正义的人;侠义之士”, “战士”解释为“ (1) 军队最基层的成员; (2) 泛指从事某种正义事业或参加某种正义斗争的人”。从词义产生的时代看, 咏叹越王勾践, 似用“义士”为好, 但新教材的修订未做任何说明, 让人无所适从。
其二, “选修”第30页《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天台四万八千丈”, 而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 第三册第23页为“天台一万八千丈”。我们知道,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 善用夸张手法, 那么是不是用“天台四万八千丈”就一定比“天台一万八千丈”更好呢?如果仅是为了夸张, 为何不用“天台十万八千丈”呢?问题是李白原诗中到底是“一万”还是“四万”, 我们普通读者也没有条件考证, 新教材改动亦未做说明。
其三, “选修”第41页《将进酒》中“但愿长醉不愿醒”, 而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 第五册第140页为“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虽不是炼字的高手, 但也是一代大文豪, 按理说, 他不应该在同一句诗中用两个相同的字 (叠字、叠词除外) , 根据诗意推测, 我倒觉得用“不复醒”比“不愿醒”好些, 可搜狗简拼法只能打出“但愿长醉不愿醒”, 却打不出“但愿长醉不复醒”, 这是不是新教材做如此改动的依据, 我们也不得而知。
其四, “选修”第77页《阿房宫赋》中“有不见者, 三十六年”, 而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 第二册第113页为“有不得见者, 三十六年”。两种版本一字之差, 意思迥异。我认为, 根据前文“缦立远视, 而望幸焉”来看, 意为宫女想见皇帝, 后文接“有不得见者, 三十六年”, 倒是更顺理成章。而新教材改为“有不见者, 三十六年”, 就有歧义, 读者既可以理解为“宫女不想见皇帝”, 又可以理解为“皇帝不想见宫女” (即宫女想见皇帝见不着) 。当然, 前一种理解结合语境看, 意思不通, 但毕竟有可能产生这种理解, 我们讲解病句中的歧义句, 不是常有这种情况出现吗?
其五, “选修”第86页《六国论》中“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而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 第三册第84页为“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新教材还在课下注解“‘下’指在六国之后”。我觉得“从”在“跟从、跟随”这个义项里, 本来就是“后者跟随前者, 后人跟从前人”的意思。再从句意看,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就是“跟随着六国走破亡的老路”。新教材为何要在这句话前面又加上一个“下”字呢?如此以来, 真有点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其六, “选修”第111页《项脊轩志》中“内外多置小门墙, 往往而是”, 而旧版本第三册第96页为“内外多置小门, 墙往往而是”。根据文意看, 前后构成的应该是因果关系, 因“内外多置小门”, 故“墙往往而是”。我认为旧版本断句更合理些, 而新教材的改动, 倒是让人费解了。不知新教材是回归原文, 还是另有深意。对于这样的改动, 新教材也未做说明。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 诗歌 赞歌 叹歌 悲歌
两千多年的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留下不少海上丝绸之路诗歌,但由于分散于浩如烟海的众多古文献当中,难以观其全貌,所幸中山大学陈永正教授以其深厚的古文献功底,从茫茫的古籍当中搜罗剔抉、甄别遴选,编注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诗选》(广东经济出版社2014年版)。可以说,这本诗选是海上丝路诗歌研究的开山之作,首先它让我们知道了何为海上丝绸之路诗歌:“‘海上丝绸之路’,顾名思义,是一条以丝绸为主的中国商品海上贸易之路,也是一条包括政治、军事、宗教、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中外交流之路。本书所选录的,即上述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诗歌。”[1]其次这本诗选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选录了从汉武帝时期徐闻开海一直到鸦片战争为止的具有代表性的海上丝绸之路诗歌,勾勒出一部海上丝路发展的历史,它既是一部诗史,又是一部大型史诗。这部史诗既是一曲财富与文明的赞歌,也是一曲壮美与凶险的叹歌,又是一曲生离与死别的悲歌。
一
海上丝绸之路诗歌谱写了一曲财富与文明的赞歌。
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财富之路。自汉代流传下来的有一首民间歌谣《徐闻谚》:“欲拔贫,诣徐闻。”据《元和郡县图志》逸文的记载:“徐闻县。本汉旧县也,属合浦郡。其县与南崖州澄迈县对岸,相去约一百里。汉置左右侯官在县南七里,积货物于此,备其所求,与交易有利。”[1]徐闻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汉代在徐闻海边设官管理,想要脱贫致富的人都到徐闻去寻找机会。明代也有一首相似的歌谣《猫里务华人谚》:“若要富,须往猫里务。” [1]猫里务,在今菲律宾布里亚斯岛。据历史学家考证,万历三年(1575年)开辟了自广州起航经澳门到菲律宾马尼拉中转直至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鲁的航线。万历十二年(1584年),西班牙允准葡萄牙商人和中国商人自澳门到马尼拉贸易的合法化[2]。于是大量华人通过猫里务之路获得了财富,同时也通过猫里务之路促进了菲律宾的开发与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为国家输送了不尽的财富。六朝时“航琛越水,辇赆逾嶂”( 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上句写大船载宝越海而来,下句写运宝的车子逾岭北上。 还有“百国共臻奏,珍奇献京师” (唐·韦应物《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舆琛辇赆无虚岁”(宋·余靖《题庾岭三亭诗·通越亭》)、“万货来从徼外舟”(宋·李光《阜通阁》)、“官船北走输珠翠”(元·郭鈺《赋得越王台送万载敖司令之官》)都写出海上丝路为国家带来的财富。
诗人们还热情地歌颂因海上丝路而富裕起来的城市,最著名的是广州,早在唐代就已经是“此乡多宝玉”(岑参《送张子尉南海》), “戍头龙脑铺,关口象牙堆”(王建《送郑权尚书南海》),宋代时是“望中山积皆奇货”(洪适《海山楼》),“千门日照珍珠市,万户烟生碧玉城”(宋代程师孟《题共乐亭》),清代广州一口通商,更是“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屈大均《广州竹枝词》其四)。
通过这条财富之路输入大量舶来之物,诗人们纷纷写诗赞美:有水晶、琉璃、珊瑚、龙涎香、蔷薇水、火浣布等奇珍异宝; 有鹦鹉、孔雀、犀牛、白象、火鸡、狮子、荷兰马等珍禽异兽;有南天竺花、素馨花、茉莉花、洋山茶、番菊、波罗密、菩提树、淡巴菰等佳果异木;有琥珀酒船、香槎、玻璃花罂、日本刀、木偶等精巧器具,真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之路,联接起沿线各国宗教、文化、科技的交流。特别到了明清时期,伴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传教,西方先进的科技,比如西医西药、眼镜、显微镜、千里镜、凸透镜、多宝镜、玻璃镜、自鸣钟、火器、水匮、机铳等都传入中国,令国人大开眼界,都有诗吟咏。比如机铳,指手枪,十六世纪初经由葡萄牙人传入中国。明代区怀瑞写有《机铳铭》一诗:“有械咫尺,出自岛舶,具铳之型,焰烟小弱。支绪琐陈,炼钢而作。辐辏委蛇,洞空槖龠。节短势大,旋螺屈蠖。鱼乙畛分,犬牙绣错。关键相须,石金喷薄。浑合自然,不焚而灼。激射摧残,等于戏谑。迅击寻丈,不爽锱铢。蜕胎重器,巧捷于兹……”手枪虽然小巧,但威力巨大,让人惊叹惧怕。还有水匮,指的是西方早期的灭火器,清代吴暻的《水匮歌》“我从父老问其制,海客虬须传近世。八闽国工窃天巧,转机削轴若符契。”专门写水匮传入中国后被福建人学会后也同样制造出来的事情。作者自序云:“世传西洋水匮,为救火之具。其制以木为匮,铜为笛,中可贮水数斛,筩之下机轴连环。用人力挤之,水便上射,东西高下,随手所向,远至数十步外。迩来闽人亦能为之,余因作歌以纪其异。”清代牛痘技术传入我国,十三行商伍氏家族的伍秉镛专门写诗做了记录:“牛痘自种始夷域,传来粤海今成风。等此批隙导大窍,化尽阴厄调鸿蒙。” (《丘浩川种痘引略书后》)
在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同时,东方的古文明也让西方人陶醉,清·苏廷魁《西洋人汗得能汉语,略解鲁论文义,介通事杨某谒余问字,歌以纪之》专门写到西洋贾客向他学习《论语》:“宣尼木铎代天语,一警愚聋万万古。圣人御世八荒集,同文远被西洋贾。窄衫高帽款门至,碧眼停观若心醉……自言孝弟是吾宝,更慕有朋来远方……”诗中充满了对本国文化传播海外的自豪。
在诗人的笔下,东西方人之间的交流显得非常滑稽有趣,清代吴历曾入耶稣会,任司铎,和西方人接触较多,他在《澳中杂咏》其二十六写道:“门前乡语各西东,未解还教笔可通。我写蝇头君鸟爪,横看直视更难穷。”当时人就是通过这种对话加笔谈的方式使东西方的文明在海上丝路上交流传播。
二
海上丝绸之路诗歌吟唱出一曲壮丽与凶险的叹歌。
海上风光奇丽壮美,张说《入海》:“乘桴入南海,海旷不可临。茫茫失方向,混混如凝阴。云山相出没,天地共浮沉。万里无涯际,云何测广深。”清代屈大均《观海》其一:“始知元气大,为水竟包天。一片洋船落,微茫在暮烟。”都描绘出大海水天浑融、苍茫辽阔、雾气迷茫、神秘莫测的景象。
宋代李昴英《水调歌头·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万顷黄湾口,千仞白云头。一亭收拾,便觉炎海豁清秋。潮候朝昏来去,山色雨晴浓淡,天末送双眸。绝域远烟外,高浪舞连艘。风景别,胜滕阁,压黄楼。……”描写的是广州黄埔的黄木湾,它是珠江口一个呈漏斗状的深水港湾,在唐宋时期,已成为广州的外港,作者站在斗南楼上,看到万顷海涛,千仞云山,尽收眼底,感觉视野大开,胸襟舒畅。
清代袁嘉言《赤湾谒天后庙》“云随仙佩归金阙,雾卷灵旗下碧霄。岛外鲸鲵沉浊浪,空中鸾鹤舞回飙。”作者站在新安(今深圳)赤湾的天后宫,俯视伶仃洋面,只见云雾腾卷、鲸鲵潜泳、海鸟翻飞,不禁心生壮思,想到万国来朝。钟启韶《澳门杂诗十二首》其一“抱琴游镜海,吹笛泛莲洋。汗漫神仙气,空明水月光。”作者在状如莲花的澳门岛附近游玩,看到海面水平如镜、月色空明,自然生发出道家仙游的浪漫主义畅想。
海面上更让人着迷的是神奇的海市蜃楼,清代梁佩兰的《海市歌》“蓦空无人忽成市,上不在天下不在地。月烟黄黄日烟紫。日之升,气之凝。……海水吹风,吹动龙王宫。水生一片,海市不见。”还有清诗僧大汕于康熙三十四年赴越南弘法,舟行海上,见到“陆沉城阙苍烟出,鬼市楼台白昼生。”这里的“海市”“鬼市”都指的是海市蜃楼的奇观。
然而“至险莫测海与风”(苏轼《伏波将军庙碑铭》),当海面平静时是“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刘禹锡《南海马大夫远示著述兼酬拙诗……时蔡戎未弭故见于篇末》),但随时都可能“沧溟忽见飓风作,雪山崩倒随惊雷”(郭祥正《广州越王台呈蒋帅待制》)。大海上“天地汗漫,人力微茫。渡危走食,冒险驾航。脱免者稀,倾沉是常。”(裴鉶《天威径新凿海派碑铭》)海底还有很多暗礁,宋代就有《古舟人谚》:“去怕七洲,回怕昆仑。”元代有《舟人往西洋谚》:“上有七洲,下有昆仑。针迷舵失,人舟孰存。” 七洲指的是七洲洋,今我国西沙群岛一带洋面。昆仑指的是昆仑洋,今越南南端东部海上昆仑岛附近洋面。古代商船经七洲洋入昆仑洋,途中暗礁分布,不小心就会人舟俱沉。
远洋航行的凶险和煎熬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有切身的体会。元代郭昂在至正年间,任广东宣慰使,曾坐船赴安南,他的诗《开洋》写海上的惊涛骇浪和人晕船呕吐、命悬一线之状:
万叠惊涛走雪山,百年雷吼北风干。
花生老眼乾坤转,食反刚肠坐卧难。
白首命悬三尺柂,青云谁问两资官。
但教了却公家事,也是为人不素餐。
清代广州十三行商潘有原也曾蹈海远行,他的《海船行》“乘长风,驾巨浪,一叶中流任奔放。东西南北水接天,小小神针知定向……险中觅利休轻视,海国茫茫一身寄。漂泊谁怜泛滥行,去住何曾安乐地……”也让人感受到海上漂泊的艰辛和不易。
然而沿海民风进取创业,敢于冒险,北宋章楶到广州,撰《广州府移学记》,其中评论岭南人说:“四方之民,杂居于市井,轻身射利,出没波涛之间,冒不测之险,死且不悔。”[3]这种精神在海上丝路诗歌当中也多有体现。明代汤显祖曾贬官徐闻,他的《看番禺人入真腊》写番禺人不惜离乡背井,抛妻别子的海外经商经历:
槟榔船上问郎行,笑指贞蒲十日程。
不用他乡起离思,总无莺燕杜鹃声。
番禺人冒着巨大的风险海外谋生,却笑着面对,这是一种多么乐观的精神呀。清代曾望颜的《洋舶早发》:
经旬烟雨锁江隈,尽力狂风扫不开。
卷地波声惊海立,接天帆影压山来。
乘槎有客凌空去,鞭石何人拂斗回。
笑煞秦皇徒向往,何曾一日到蓬莱。
写无论海上天气条件多么恶劣,乘槎客都义无反顾,凌空而去的勇敢。
三
海上丝路诗歌又是一曲生离与死别的悲歌。
众多远洋客为了生存,漂泊海上,奔赴他乡,“虹见来朝狂飓起,吞舟鱼势又纵横。不知几万风涛去,归向何人说生死。”(清代吴历《澳中杂咏》其十六)他们经受着狂风与巨浪,每一次航行都生死难料,牵动着家中思妇的愁绪, “客船昨夜西风起,应有江头商妇愁。”(方信孺《琵琶洲》)“一自征夫下番去,南风日日误登楼。” (明代刘嵩《广州杂韵》其六)思妇每日都登楼远望,盼亲人早日归来。
明中期之后,大量葡萄牙人居住澳门,他们常去哥斯(葡萄牙文海岸之意,指的是印度西海岸果阿一带)贸易,被留在澳门的商妇思君断肠,只能每日去望人庙(天主教老愣佐堂)门口眺望祈祷,“郎趁哥斯万里间,计程应近此时还。望人庙外占风信,肠断遥天一发山。”(廖赤麟《澳门竹枝词》)还有另一首王轸的《澳门竹枝词》“心病恹恹体倦扶,明朝又是独名姑。修斋欲祷龙松庙,夫趁哥斯得返无。”通过一个独居澳门的葡商少妇拟在礼拜日到教堂祈祷的心理活动,将其盼夫归来的迫切心情描写得跃然纸上。
为了避免相思,人们只好“庭上不栽红豆树”(梅璇枢《龙山竹枝词》),或者乐观地以为“不用他乡起离思,总无莺燕杜鹃声。”(汤显祖《看番禺人入真腊》),其实这只不过是无奈的自我安慰罢了。
远赴海外求法的僧人义净在印度王舍城学习佛法,也不停地思念祖国赤县神州,希望早日手持锡杖,身携经文回到祖国:“游,愁。赤县远,丹思抽。鹫岭寒风驶,龙河激水流。既喜朝闻日复日,不觉颓年秋更秋。已毕耆山本愿城难遇,终望持经振锡住神州。”(义净《在西国怀王舍城》)
海上丝路上的每一次的生离都如死别,令人黯然销魂,“多少楼台与客使,几回经历几销魂。”(清代今严《南海神祠》)清代屈大均《送沙子雨浮海之日本》其一就记录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东浮穷日出,海舶望如山。五月开洋去,三冬趁国还。省亲旸谷外,题赋岛夷间。若木花莲叶,朝朝为我攀。”沙子雨是谁呢?据《翁山文钞》卷一《沙子游草序》记载:“子雨为名诸生,非海贾比,而辄乘昆仑之舶,蹈不测之渊,与鳅鱼争其出没,与昆岫逐其沉浮,遂东至于日本,西至于暹罗、满剌加诸国,以求其父之所在。”沙子雨的父亲出洋多年未归,其子每年春天乘商舶海外寻找,冬天返回。最终有没有找到呢,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有很多人来不及返家,死于海外,葬在他乡。
达奚司空,印度摩揭陀国人,又有传说为暹罗人,唐贞观二十一年来华,传说其所乘商舶起航远去,达奚日夕翘首东望,化为神灵。因塑其像于南海神庙东廊,举手遮目,作远眺状。“身家隔胡汉,孤生长此毕。犹复盼舟影,左手翳西日。嗔胸带中裂,咙气喷溢。立死不肯僵,目如望家室。” (汤显祖《达奚司空立南海王庙门外》)“狐首自难忘故国,猿肠空断忆还家。游魂缥缈随风叶,冷泪斓斑散雨花。”(陈仕俊《吊达奚司空次苏应机原韵》)
明永乐十五年,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群岛)东王在来我国朝贡完回国的路上,卒于山东德州,“万里遗魂滞北方”(《清程先贞《培宁人先生过苏禄国东王墓……》》遂葬于此。明代宁和有诗《过苏禄王坟》“万里海天愁思迥,百年苏禄梦魂迷。多情唯有芳林鸟,不为凄凉依旧啼。”
清康熙初,暹罗国遣使入贡,使臣勒博瓦绨归自京师,至南昌,道卒,埋葬于新建县宫亭湖上。樊骏有诗《过暹罗国使者勒博瓦绨墓》“占波勤贡使,海外到中原。故国迷归道,他乡寄旅魂。”
在广州城西三角市,有蕃人冢,埋葬着死于异国的外国商人,至清代犹存。宋方信孺《蕃人冢》云:“蕃人冢,在城西十里,累累数千,皆南首西向。鲸波仅免葬吞舟,狐死犹能效首丘。目断苍茫三万里,千金虽在此生休。”死后仍南首西向,不忘家乡也。清杨时济也有一首《蕃人冢》道出了海上丝路上的生离与死别:
窄襟秃袖头鬅鬙,碧眼高鼻如饥鹰。重译扬帆作大贾,巨舶光怪罗琼瑛。客死天涯归不得,狮洋万里波轩腾。三角市旁一抔土,累坟莽莽生长荆。子规尽日啼血碧,繁星中夜飞磷青。刀叉为谁作寒食,卢卑不设空清明。新鬼故鬼作蛮语,云阴黯黯天冥冥。贾夷重利远离别,性命却比鸿毛轻。可怜婑媠闺中妇,求佛尚拜陀罗僧。
现如今,海上丝绸之路还在脚下延伸,海上丝路的恢弘史诗还在继续传唱,让我们承续历史,开创未来,与世界人民一起,吟唱出更为灿烂动听的篇章吧。
参考文献:
[1]陈永正编注.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诗选[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4年(文中所引诗歌如无特殊说明,均引自此书。)
[2]黄启臣主编.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4年
[3]陈大震编纂.大德南海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
[本文受“广东财经大学科研课题专项任务项目”(项目编号:14ZXRW77001)资助]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诗歌探究06-01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10-16
论中国古代诗歌之美01-04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教案12-26
漫谈中国古代贬谪文化对诗歌的影响06-03
古代诗歌鉴赏分类指导12-04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推荐作品”问题解答09-26
中国古代枕头06-25
中国古代军事制度05-26
中国古代感恩故事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