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文章

2024-1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文章(精选8篇)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文章 篇1

[标题示例]

1.实现大众创业创新重在人才“破茧” 2.点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星星之火 3.优化创业创新制度环境 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 4.让“大众创业”为青年人争一个未来 [开头示例]

1.2015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人民勤劳而智慧,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在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经济发展现状下,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增强发展后劲是应有之义。这其中,创新驱动必不可少,“创客”,也将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只要给“创客”搭好舞台、留好空间,点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星星之火,经济社会定能迸发出勃勃生机。

2.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鼓励大众创业者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市场、打造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3.创业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创业创新始终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掀起过多轮创业创新浪潮,每一次都给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可以预期,随着新一轮创业创新大潮的到来,通过深化改革将激发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的创业和创新潜能,从而为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打造不熄引擎。

[分析示例]

1.大众创新创业是保持“中高速”的新动力。从扩大消费需求看,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将加快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业生态,帮助创业者制造出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高质量利基产品,挖掘产业“长尾”中蕴藏的富饶金矿,充分激发和释放新的消费潜力;从增加投资需求看,大众创新创业将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不断创造新的投资空间,创新投融资方式,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2.大众创新创业是迈向“中高端”的新途径。大众创新创业能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融合的领域培育出铺天盖地的初创企业,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这些初创企业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洗,一部分势必脱颖而出,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科技“小巨人”,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3.大众创新创业是创新产业组织的新方式。随着互联网、开源技术平台等对大众创业者的开放普及,个体能够成为产业资源的组织配置者,去中心化的自组织生产开始出现,从而

带动传统大规模生产逐渐向柔性化、智能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按需生产、规模定制正在变为现实。开放的社交网络使用户作为产业生态中的重要角色,直接参与到产品构思、设计、制造、改进等环节,与创业者充分交流产品创意、体验及个性需求。“众筹”“众包”“众创”的融资模式和生产方式,将优化封闭的产业资源配置方式,让智力资源、产业资源、社会资本更加自由流动。

[结尾示例]

1.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会一帆风顺。“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只有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时不我待的改革精神和破釜沉舟的改革勇气,破除制约大众创新创业的各种障碍,才能充分调动起亿万人民群众的创新创业热情,激发出全社会的智慧才能和创造活力,助力经济发展实现“双中高”目标,推进我国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2.正是从这些意义上说,我们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稳经济作用的同时,还要密切跟踪其可能产生的其他积极效果。因此,我们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赴基层实现梦想而喝彩,为大量城市“白领”、“金领”有勇气从头创业而叫好,为已经取得成功却再起航的二次创业者而鼓掌,更期待着政府部门能够与创业创新者良性互动,使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充满动力与活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文章 篇2

一、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性

李克强总理在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2]可见,创业创新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永远不能放松的一项工作,也是中国经济能否转型升级的关键。

(一)激发市场需求需要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目前,国际国内经济情况不容乐观,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有待进一步开发。因此,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推动经济的转型发展成为了必然的选择。一方面,随着国际市场需求需要的加大,以往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和使用效能已完全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改变我们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从而增加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也要求我们必须创造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需要,这要求我们必须走集约发展、高科技含量发展、高附加值发展的道路。

(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目的就是要推动经济的良性发展、激活市场需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就需要大众创新创业去增加市场动力、活力和竞争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具体来说,大众创新创业是保持经济“中高速”的新动力,因为大众创新创业不仅能够帮助创业者制造出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高质量产品,而且还能引导创业者不断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投资力度。同时,大众创新创业还以互联网、智能制造为依托,激发市场活力,培育新的初创企业,改变传统的融资模式,优化封闭的资源配置方式,让智力资源、产业资源、社会资源更加自由流动。

(三)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需要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一经提出就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和期待,并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这是因为大众创新创业促进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一是大众创新创业满足人的最高需求,让自由发展的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让每个有思想、有创造的人都拥有积极的精神和良好的状态;二是大众创新创业将打破传统的体制机制障碍,让每个人都有成功出彩的机会,让每个努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三是大众创新创业将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体现政府的服务职能,让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之风,让政府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根本上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消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认识误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新时期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十分重要的手段,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参与和支持,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创新创业氛围越来越浓的情况下,也出现了一些不太和谐的声音。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去创新创业

中央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不是要每一个人都去创业创新,而是鼓励大家去闯一闯、试一试,能创就创,不能创也可以从事其他方面的就业工作。因为在当今条件,确实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创业创新条件的。但是从客观实际来看,我国是人口大国,就业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道难题,如果就业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压力,也会给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风险,而创业创新本身也是一种拓宽就业渠道的有效途径,如果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创业创新中来,积极主动地去创业创新,尽管可能会出现多数不成功的现象,但是成功的概率也会越来越高,新成长的企业越来越多,就业的人数也会越来越多,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因此,大众创新创业虽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去创新创业,但也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创新创业的意识,一旦拥有创新创业的机会或者条件,要毫不犹豫的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大潮中,为我国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升级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不只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任务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社会上也出现了这样的观点,认为创新创业存在一定的成本和风险,一旦创业失败就需要承担应有的风险,往往会造成社会动荡,不宜在全社会广泛号召动员,为安全起见,创新创业应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事。而实际上,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经不起推敲的,在实践中也已被证明是错误的。因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经济体而言,如果只有少数市场主体参与,很难满足全国统一市场的需要。因此,只有万众一心,不断培育“双创”人才,激发众人的奇思妙想,让“双创”成为众人之事,而非少数专业人士的任务,才能在最大范围内推动人、财、物等各种市场要素自由流动,才能倒逼不合理的体制机制实现改革突破,最终提升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

(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提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3]毛泽东同志也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4]因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也不是要在社会上刮一阵风,而是人的创造性社会实践过程。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各种新兴技术和一系列政策制度安排,让普通人也有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让创新创业从“小众”走向“大众”,让创新创业的理念深入民心,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新创业的新浪潮,打造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引擎。

三、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途径

新时期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要统筹各部门营造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完善各项体制机制,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效的政策保障。

(一)全社会共同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形成发展共识和合力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鼓励大众创业者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市场、打造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这就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部门持续发力,形成发展共识和合力,共同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一是政府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除了积极营造向上的创新文化,宣传先进典型和创业事迹外,还应让市场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在各地区之间建立联系机制,让先进企业传授自己的工作方法与经验,让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创业资源在地区间自由流动,甚至在每年考核中也要把创新创业环境作为一项重要政绩考核指标,对创新创业环境予以评估,切实发挥政府职责,踏踏实实为百姓做事。二是企业要集聚整合创新创业资源和政策,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机构。企业要有敏感的触觉,善于利用国家和社会已有的创新创业资源,努力把已有设施条件用好,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资源,同时,还要敏锐地抓住国家及地方的有关创新创业的相关扶持政策,把优势资源用到极致,让每个创业者都能“用其智、得其利、创其富”。三是高校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改变以往传统的就业观念,制定相关政策或提供相应设施,帮助和激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具体方法:可以通过成立创业沙龙、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等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创新创业活动,帮助大学生找到创业项目,掌握创业技巧,实现创业梦想。四是科研院所要努力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加强分类指导,盘活存量资源,善于利用传统的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机构,努力把现有资源转化为实物,不断满足创新创业新需求。

(二)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突出特点,任何国家和地区如果离开信息化,都将会被全世界所遗弃。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也深入千家万户,不断地改变着我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在“互联网+”时代要想更好地发展经济、改变我们的生活,各行各业就要主动、广泛、深度地与互联网结合,在“互联网+”发展中创造更多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正如李克强总理说:“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5]因此,我们需要持续以“互联网+”为驱动,鼓励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惠及社会民生,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与转型升级。在企业信息化方面,要深入挖掘互联网价值,高效利用互联网平台资源,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获得先进经验和创业创新发展空间,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在政府治理方面,也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大力发展“互联网+ 公共服务”模式,利用新媒体、社交网络等互联网平台,建立“智慧城市”的管理和服务体系,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互联网+”的福利,在市场中公平自由地竞争和发展,从而营造出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三)完善体制机制,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政策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因此,政府部门要完善各种体制机制,积极发挥作用,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政策支持。一是要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为市场主体松绑加力,把该放的放到位,把该给的给充分,把该管的管起来,健全制度、完善服务、优化管理,落实相关鼓励政策,给创新创业者送去实实在在的“红包”。二是完善普惠性税收政策,加快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对初创企业的扶持方式要从选拔式、分配式支持向普惠式、引领式转变,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用政府对创新创业的“小投入”吸引来社会资本的“大投入”,形成市场化的创新资源配置格局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秩序。三是加强舆论宣传和政策落实情况督查。大力宣传创业创新相关政策、典型案例和经验、优秀创业者、创新人才和团队,努力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同时,组织开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政策执行评估体系和通报制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新华社,2015-11-03.

[2]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N].光明日报,2015-03-26.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0.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篇3

本届人才科技周新闻发布会于10月10日上午 10点在宁波泛太平洋大酒店举行。本次新闻发布会由宁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海娟主持,宁波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办主任张良才,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周永全和本届人才科技周的各工作部负责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张良才、周永全代表组委会致辞。与往届相比,本届人才科技周更加突出创业创新、人才资本融合发展、人才发展理念创新。

以“众创”、“共赢”、“品牌”为关键词的“宁波‘才·富’对话第二季”于10月11日下午举行,活动邀请了海内外有着不同经历的数位创业嘉宾向观众分享他们的故事。从中国药物研究所辞职创业的黄道飞在宁波成立了天衡制药有限公司,开始了在创新路上的坚守,经过两年多技术创新后,天衡制药的主打产品盐酸吉西他滨成功投入市场,并获取了专利,打破了原本由美国公司垄断的专利壁垒。

宁波高交会作为人才科技周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05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届,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记者在活动现场观察发现,相较往年,今年的高交会有两大亮点,首先是各个展区在技术领域上重点突出专业化,更贴近宁波市产业实际;其次是参展展品多,科技含量高,更贴近民生。比如在展區中的“360度全景影像系统”,这个系统突破了现有技术的局限,实现了全车360度无死角,汽车安装这个系统后,就可以从显示屏看见车身周围所有的障碍物,不会出现视觉盲区的问题,也让出行更加方便。此外,记者也在现场看到了很多让生活变得更方便的科技产品。

记者还了解到,本届高交会除了在展区有所创新之外,活动内容也和往年不太一样。今年的高交会首次尝试举办企业技术难题竞价活动,这个活动不仅在浙江省内尚属首例,在国内也屈指可数。企业技术难题竞价活动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企业存在的技术难题,为企业寻找更多意向合作单位,并在最终通过竞标的方式使企业获得最优最合适的技术难题解决方案和技术合作团队。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标语 篇4

发展创业服务 构建创业生态

创新改变生活 创业成就你我

创新无止境 创业践于行

创业与时代同行 创新携梦想齐飞

睿智创新始于心 激情创业践于行

信念信心信自己 创新创业创未来

倡导自主创业,建设绿色水城。

潮起水城,业创天下。

崇尚自主创业,缔造美好生活。

创新创业新福地,宜商宜居新环境。

创新创造创辉煌事业,通江通海通广阔世界。

创新改变生活,创业成就你我。

创新无处不在,创业只等你来。

创新无止境,创业践于行。

创阳光事业,展青春风采。

创业,改变未来。

创业,就从这个想法开始!

创业,我们能行;创业,我们同行。

创业从行动开始,梦想在青春点燃。

创业大舞台,有你更精彩。

创业点亮生活。

创业艰难百战多,彩虹总在风雨后。

创业路千条,创新加速跑。

创业路书写新人生,小买卖成就大事业。

创业起飞,梦圆水城。

创业全方位,创新无止境。

创业是船,创新是帆,成功是岸。

创业水城,创新中国,创意未来。

创业天不负,立志事竟成。

创业要敢拼,创新才能赢。

创业一起来,水城更精彩。

创业赢天下,创新强中国。

创业有益,梦想向阳。

创业与时代同行,创新携梦想齐飞。

创业转变观念,创富敢为人先。

创意·创业·创新,融智·融资·融合。

点燃创业激情,成就人生梦想。

点燃创业梦想,崛起和谐水城。

点燃创业星火,建设魅力都市。

点燃创业之火,照耀创新之城。

耕耘银土地,收获金世界。

和谐水城,创业舞台。

机会稍纵即逝,创业只争朝夕。

崛起新形象,创业我添辉。

开创事业,青春有为。

绿色城市,全民创业。

魅力水城,创业沃土。

梦从青春起步,业从创新开始。

梦起巴蜀地,业创新水城。

梦想在心中点燃,创业在脚下实现。

青春创业,幸福你我。

青春创业,展翅圆梦。

青春领航创业,智慧塑造未来。

青春展风采,创业赢未来。

青年创未来,青春更精彩。

融古融今融天下,创业创新创未来。

睿智创新,激情创业。

睿智创新始于心,激情创业践于行。

生态人居画廊,创业文化天堂。

水城创业精彩有约,科技创新魅力无限。

水城魅力无限,创业激情有约。

水城因创新而精彩,你我因创业而辉煌。

拓宽创业门路,建设和谐城市。

我的事业我做主,我的`创意我打造。

相信自己,创业我能。

信念信心信自己,创业创新创未来。

幸福水城,创业领航。

选择自主创业,演绎财富人生。

选择自主创业,演绎自强人生。

宜居宜商新城市,创业创富新天地。

有心创业岂畏难,立足水城莫等闲。

自主创业演绎精彩人生,艰苦奋斗收获满园春色。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总结(共) 篇5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技术创新工作,认真落实“科教兴市”战略,大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有力地推动了科技事业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后,我们把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核心位置,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重优化创新环境,更加注重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全市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科技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一是创新平台及创新能力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已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4个、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研发机构9个,各类科技咨询服务机构10家。二是科技人才结构更趋合理。目前,全市共有各类科技人员4.96万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600多人,其中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70多人,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达992人。科技人员组成结构趋于合理,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8.3%,中级职称人员占44.2%,初级职称人员占47.5%。五是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提升。全市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率由2010年的20%提高到2014年的37%。

二、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要做法

(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充分发挥人才在企业的支撑作用。人才是创新驱动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关键。为此,我们坚持“高级人才靠引进,中级人才靠培养,初级人才靠培训”的人才开发之路,初步建立了一支科技与企业兼容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一是紧扣产业发展,在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以实施“3121”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引进计划为抓手,围绕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化工循环产业、新能源产业“三大重点产业”,着力构建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采取技术合作、高薪聘请、短期租赁等柔性引才方式,聘请重点产业的领军人才和科技顾问,鼓励他们参与全市产业发展规划、招商引资和项目咨询等工作。大力推行“人才+项目”、“人才+产业”、“人才+课题”开发模式,积极引进带着项目、技术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实现项目与人才的有机对接。

二是强化载体建设,在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上下功夫。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创业平台,重点抓好金川公司新材料创新创业示范园建设。支持企业围绕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开展科研攻关,催生一批万隆实业公司等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实用型科研成果。

三是完善政策机制,在优化人才特区建设环境上下功夫。围绕加快推进“人才特区”建设,制定出台了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认定、财税金融扶持等9个配套办法,从安家补助、岗位津贴、住房保障等13个方面,进一步落实好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和现有人才的待遇。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市政府给予每个团队50—200万元的资金资助,经评审认定的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一次性资助20—50万元的安家补助,并给予每月1000—3000元的岗位津贴。急需紧缺人才可享受免租住房,并配备家俱等基本生活设施。对急需紧缺人才在金昌购买住房,实行由同级财政一次性发放5—10万元的购房补贴。同时,强化“为发展服务、为企业服务、为人才服务”的理念,使各类人才享受优惠待遇和个性化便利服务,确保高层次人才能引得进、留得下、用得上。

(二)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围绕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与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加快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科技服务水平。重点扶持体制创新、机制灵活的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强化能力建设,提高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服务水平。鼓励和引导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和组织举办各种类型的产学研洽谈会、产学研对接会、技术供需交流会,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构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对接平台。围绕企业的创新发展需求,提供技术转移、科技咨询、企业诊断、经营发展路线、技术发展路线等全方位、专业化、高水平的“一站式”服务,推动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二是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和引导产学研各方创新合作,采取共同出资、技术入股等方式,共同建立合作载体,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技合作的实施意见》,开展了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钢铁研究总院、中国建材科学院、有色金属冶金研究总院、四川大学、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甘肃省农科院、甘肃农大等70余家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与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在有色金属及贵金属新材料、化工材料等方面实施了80余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科技开发项目,推动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动科技创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精神,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创新体系。

一是坚持制度创新,激发社会创新活力。近年来,我们鼓励支持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申请设立科技型企业,对科技人员创办的科技企业,允许将知识产权等无形科技成果按不高于70%的比例折算为技术股份。允许和鼓励职务发明成果的所得收益,按不高于60%的比例划归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及其团队拥有。

二是有效整合科技资源,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根据我市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加快科研机构合并重组,优化整合化工循环、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资源,支持科研机构挂靠企业集团。不断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对新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在申报项目中优先申报项目。近三年来,工信委争取上级技术创新扶持资金 1560万元,我市万隆实业公司被国家列入301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得到扶持。2014年全市共

(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把培育创新型企业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支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14年,金川公司31项重点科研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镍电解活性硫化镍除铜研究”等课题取得重大进展,“充填新材料的研发”等成果已应用于工业实践,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6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科技项目被列入国家和省级计划,争取国拨资金4000万元。完成15项国行标、17项企标的修制定。全市工业企业申报专利420件,工业企业授权专利343件。

一是结合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和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在充分发挥已有研发机构作用的基础上,围绕发展和壮大我市重点产业,支持和鼓励大中型企业独立组建或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同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联合承担重大科技任务(金川集团公司已与兰州大学联合创建了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支持中小企业联合组建研发机构或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研发活动;鼓励企业“走出去”,在省、市外设立研发机构,提升企业研发水平。

二是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围绕在新能源、有色金属深加工、化工循环、现代农业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双自”创新型企业。制定出台了《金昌市创新型企业培育管理办法》、《金昌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创新型企业的评价和认定工作,引导企业争创省级和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促进社会资源要素向创新型企业转移,发挥创新型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市级各类科技计划对创新型企业予以优先立项和支持,对新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奖励30-50万元。

三是营造良好投融资环境,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争取财政扶持政策,引导担保公司加大对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担保,解决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使之快速做大做强。项目进行10%的配套,落实国家关于企业研发费用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加大中小企业融资力度,协助银行系统做好科技项目的考察论证工作,促进金融与科技有效结合。同时,广泛吸引社会和涉外资金,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撑。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我市企业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目前,我市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研发投入不足;担负知识和技术传播任务的中介机构门类不全,力量薄弱,服务能力差。二是科技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科技政策体系不够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相对不足,科技资源的配置不尽合理,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率不高。三是科技人才队伍有待进一步壮大。在全市科技人员中,高层次人才和优秀科技人才缺乏,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所占比例偏小,尤其是缺乏高精尖制造业、信息产业和新材料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科技力量67.8%集中在金川公司等省属企业分布不够均衡,且年龄老化。四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以新材料为主的接续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实现经济转型和跨越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孵化器建设,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以培育科技创新企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途径,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动经济发展为目标,努力加快形成设施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服务一流,“人才——技术——环境”三位一体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在借鉴其它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孵化器建设,努力打造具有金昌特色的科技孵化器发展模式。

(二)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用更加紧密结合。建立和完善知识创新体系,通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资源和力量凝聚到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上来。

(三)建立人才开发机制,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围绕落实“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特区”建设,抓住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着力聚集一批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造就一批解决重大企业技术难题的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队伍,培养一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先进适用技术人才队伍。采取合作研究、专项技术开发、建立联合实验室或博士后流动站、公开招聘学科带头人等方式培养和引进人才,对引进的人才提供较完善的实验条件和研发启动资金,安排住房,提高生活待遇等,营造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四)创新科技投入机制,拓宽科技融资渠道。从建设创新型城市、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高度出发,加大科技投入,逐年增加科技经费,积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全社会用于科技研发经费在“十二五”期间达到GDP的2.5%,贯彻落实促进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引导企业逐步提高科技投入。建立多层次科技创新资本市场,引入风险投资公司,开展高新技术保险业务,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外汇管理制度,落实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加快成果转化等税收优惠政策。

(五)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完善科技开放体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科技人才、两种知识资源、两种技术市场,进一步拓宽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渠道,鼓励支持企业和科技机构与国内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建立产学研紧密关系,鼓励并支持国内外企业和科技机构参与我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公开招标和竞争,创新科技项目的双边与多边合作,扩大多种形式的地区性与国际性合作和交流,引进管理、技术与智力。大力推进高新产业技术发展,加快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及产品出口。鼓励并支持企业与知名跨国公司进行多种形式的战略合作,参与全球竞争。

五、几点建议

(一)完善科技创新经费保障体系方面:一是建议省上出台政策,建立各级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稳定增长机制,逐年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二是建议省上制定鼓励科技投入的优惠政策,加强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配置,促进科技和金融有机结合。

(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一是建议省上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和扶持不同类型的中试基地和专业性孵化器的建设。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围绕经济发展需要开展科研工作,促进产学研结合。二是建议省上制定中小型科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资助政策,合理配置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投入比例,加大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 篇6

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

实施意见

(讨论稿)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省、市有关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按照“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引导、全民参与、自主创业”的工作思路,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大力弘扬创业创新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完善创业政策、降低创业门槛、优化创业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发展,为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奠定坚实基础。用3到5年时间,把我县建设成为创业环境优良、创业人才辈出、创业服务配套、社会就业充分的创业创新型城市。具体目标为平均每年各类创业主体吸纳新增就业3000人;平均每年开展创业培训2000人;平均每年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亿元以上。

二、政策措施

(一)加大创业扶持力度。

1、放宽创业准入条件。进一步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

证合一”。全面实行“五个放宽”:即放宽投资领域,建立负面清单,非禁即入;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落实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企业出资方式,支持投资人用商标专用权等知识产权,以及股权、债权转股权等方式作价出资;放宽企业名称条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中小微型企业后,在不侵害他人权益的前提下,允许其保留原有字号和行业用语;从事电子商务网上经营的,可使用“××网店”、“电子商务”等字样为名称中的相应字段。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实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政策。从事电子商务网上经营的,可依法使用自有或租用的住宅办理工商登记。

2、设立创业扶持资金。县财政广泛筹集创业扶持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县财政统筹各类创业扶持资金,年投入创业创新扶持资金不低于2000万元,年投入创业担保贷款基金不少于2000万元。

3、加大创业补助力度。对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就业困难人员、复转军人以及残疾人初始创办科技型、服务型、小型微型企业的,2016年1月1日后领取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一年以上、吸纳3人以上就业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给予一次性初始创业补贴,高校毕业生补贴标准为1万元,其他人员补贴标准为3000元。

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从事个体经营、合伙经营的失业人员,一次性发放应领取的失业保险金。对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一年以上的,除一次性发放应领取的失业保险金,并从失业保险基金中给予每人2000元创业补贴。对主动吸纳失业人员,并与之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按每安置一名失业人员给予1000元的标准发放安置补贴,所需资金从县财政创业扶持资金中列支。

4、扶持创业项目转化。充分发挥人社、科技、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职能优势,积极举办全民创业大赛、科技创业大赛、青年创业大赛、巾帼创业大赛等各类创业大赛,加大对创业大赛项目落地转化的扶持力度。对各类创业大赛获奖入围项目在**落地转化提供启动资金资助,经认定给予省级以上一等奖项目3万元,二等奖项目2万元,其他奖项1万元;市级一等奖项目2万元,二等奖项目8000元,其他奖项3000元;县级一等奖项目1万元,二等奖项目5000元,其他奖项目2000元。同一项目重复获奖的,按就高不就低、不重复享受的原则执行。同时,每年开展一次“创业之星”评选活动,表彰奖励创业两年以上的优秀创业者,由县政府给予获奖者一次性奖励,所需资金从创业扶持资金中列支。

5、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财政部等部委《关于继续实施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4‟39号)等文件规定,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就业创业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毕业内自主创业税收政策”)的毕业内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零就业家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劳动年龄内的登记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政策执行截止期限为2016年12月31日。对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在人社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且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就业创业证》(注明“企业吸纳税收政策”)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000元,最高可上浮30%,政策执行截止期限为2016年12月31日。税收优惠政策在2016年12月31日未享受满3年的,可继续享受至3年期满为止。本条政策实施后,如遇国家和省相关税收政策调整,按照调整后的政策执行。

6、支持创业带动就业。企业新招用就业困难人员、毕

业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按照当年新招用人数,给予企业一次性人均1000元的就业岗位补贴和相应的社保补贴。企业接收高校毕业生见习且留用率不低于50%的,按留用人数对企业给予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补贴,所需资金从创业扶持资金中列支。本条政策暂定执行到2018年底。

7、鼓励外来人员创业。各类外来我县创业群体创办实体企业,除享受国家、省和市规定的创业扶持政策外,优先安排园区厂房租赁或用地支持,优先安排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子女就近就学,享受免费的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档案托管、用工招聘、培训等服务。符合高层次人才引进条件的创业对象,按有关规定享受住房补贴、生活补贴、学术资助、成果奖励等相关政策待遇。

(二)拓宽创业融资渠道。

1、支持创业担保贷款发展。一是放宽借款人条件的限制。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凡有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和创业条件的,经工商登记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个体工商户,没有商业贷款余额的,均可在创业所在地申请创业担保贷款。不得将户籍性质、家庭地址、参加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等条件与申请创业

担保贷款挂钩。二是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可放宽到10万元;合伙创业贴息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50万元。三是完善财政贴息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按最高10万元、合伙创业贷款按最高50万元、期限最长2年,由财政给予全额贴息。四是对自主创业失败的高校毕业生,确因家庭困难无力清偿小额担保贷款的,经人社、财政部门认定,对逾期贷款债务给予30%的补贴,最多不超过3万元且不得超过内贷款量的3%。上述贷款,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贴息范围的贴息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中支出,超出就业资金贴息范围的贴息资金,由县财政从创业扶持资金支出。

2、充分利用省市创业资金扶持创业。积极推荐、争取省、市创业引导资金扶持项目,利用省、市创业引导资金为创业发展阶段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含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和返乡农民工创办的小型微型企业提供贷款额度不超过200万元,期限不超过2年的抵押放大2倍的贷款。具体政策按省、市有关文件执行。

(三)强化支撑服务体系。

1、培育创业创新载体。鼓励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创办或领办创业孵化基地,鼓励支持大型民营企业投资建立创业孵化园区、创业见习基地。组织实施“创业见习行动”,从各类创业成功的实体中开发组建一批创业见习基地,组织符合条件的有自主创业意愿及创业能力人员参与创业见习,增强创业实践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建立创业孵化绩效评估体系,给予创业孵化效果好、企业存活率高的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孵化园区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建园补贴。各有关部门单位投资兴建的创业孵化基地,给予每个基地10万元的建园补贴;民营资本投资兴建的创业孵化园区,给予每个园区5万元的建园补贴。此外,对认定为省级创业孵化基地给予一次性40万元补贴、市级创业孵化基地20万元补贴,所需资金从县级创业扶持资金中列支。总结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加快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和发展空间。

2、增强园区持续孵化能力。建立能进能出机制,一般企业孵化3年后必须搬离孵化基地,对于重点扶持的行业可延长1年。对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复转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拟创办或已创办(限营业执照登记注册日期起3年内且上年营业收入不超过200万元)的各类创业实体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在办理相关手续后,减免相关运营费用,补贴标准为5000元—10000元,其中第一年按100%、第二年按70%、第三年按50%给予补贴。县人

社局会同财政等相关部门每年对孵化基地进行评估,评估不合格的停止资金扶持。

3、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稳步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引进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在我县落户。积极培育电子商务平台和龙头企业,培育壮大电子商务经营主体。逐步进行县域资源整合和数据共享工作。不断扩大电子商务应用范围,引导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推进网络零售规模化发展,强化电子商务应用创新,加快发展农村和旅游电子商务。打造电子商务公共平台,加快构建电子商务产业体系和商务支撑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电子商务园区建设、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区域仓储配送体系建设、促进电子商务企业做大做强和本地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方面给予相应补贴和奖励,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4、建立健全创业服务绿色通道。建立县、乡镇(街道)、社区、创业园区创业服务一站式窗口,统一服务项目,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能,促进各项创业扶持政策落实兑现。加强创业指导师队伍建设,为创业者提供开业指导、项目开发、创业孵化、融资服务和跟踪扶持等创业服务。加快发展法律援助、产权交易、信息咨询、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知识产权代理等各类创业中介服务机构,推动创业咨询工作开展。

(四)着力提升创业能力。

1、进一步加强创业培训。全县公共创业培训机构面向社会各类有创业意愿者,免费提供多层次、全过程、阶梯式的创业培训,有效提升劳动者创业能力,每年培训不少于2000人。对开展创业培训的机构给予创业培训补贴,具体标准为:创业培训、创业培训及跟踪服务分别按照1000元/人、1800元/人的标准执行,所需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同时,根据创业者、创业企业的需求,设置创业培训内容,优化创业培训形式。加强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信息库,开展创业培训观摩教学交流活动和评优活动,不断提高创业培训质量和效果。

2、深入实施青年创业计划。从普及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培训、提供工商登记和银行开户便利、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提供创业经营场所支持、加强创业公共服务等方面综合施策,为青年和大学生创业提供有效支持和服务。实现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全覆盖,确保每一个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青年都有机会参加创业培训。积极推进青年创业园建设,培育符合青年创业特点和产业发展方向的“互联网+”和现代服务业等高成长性项目,打造一批青年创业精品项目,引领更多青年投身创业创新活动。

三、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为全面落实大众创业政策,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大众创业顺利推进,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组织部、工会、妇联、团委、残联、工商联、工业园区、农业示范园区、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科技局、工贸局、教育局、中小企业局、广电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人民银行**支行和**镇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各成员单位要系统梳理制定创业创新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扎实推进“立、改、废”工作,将初创企业的扶持方式从选拔式、分配式向普惠式、引领式转变,不断增强政策的普惠性、连贯性和协同性,确保各项工作有效推动、全面落实。

2、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短信等大众传播渠道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广泛深入开展大众创业活动的宣传。大力弘扬崇尚创业、敢闯敢干、自强不息的创业文化,使尊重创业、推崇创业成为全社会的良好风尚,使服务创业、支持创业成为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责任,真正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加大创业先进典型的宣传推介力度,积极组织各类创业大赛,以先进创业典型和

事迹引领大众创业,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3、完善考核体系。建立完善创业创新统计指标体系,把改善创业环境、落实创业政策、提高培训效果、优化服务质量和提高创业初始成功率、创业稳定率、创业带动就业率作为创建工作的主要指标,纳入对各乡镇、各单位的目标责任考核,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责任,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优惠政策真正惠及广大中小微企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建议浅析 篇7

1 大众创业的含义

大众创业是在2014年的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并且在国务院会议上, 总理又提出, 政府应该将部分的权利还给企业, 让企业自主进行创新, 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提升他们的创新热情。并且在2015年再次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政府报告中提出, 并且把这一观点当成了重要的发展目标。

大众创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建设。提出万众创新的理论和观点, 是因为万众创新可以促进社会发展, 开发新的技术和产品, 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发展, 另外对于大众创业具有推动作用, 只有推动大众创业才能够为经济带来全面的增长, 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市场, 为待业人士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 为经济的提升带来更多的空间。

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相辅相成, 他们相互支持和帮助, 通过对大众创业的推行, 可以给很多的待业人员带来就业的机会, 可以最大限度地将人才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并且还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大众创业的基础是建立在万众创新的基础上的, 企业只有进行创新, 才能真正达到创业的最终目的。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经济停滞的现象, 若想真正地发展经济, 将我国建立成经济强国, 最主要的策略就是对市场进行调节。

2 大众创业的现状

现在的大众创业还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在大众创业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的推进和调整。政府也不只一次地在大会上对自主创业进行了提出说明与改进, 明确强调将一定的权利还给企业, 让企业自己进行市场的把控、利益的分配, 并且为中小型企业以及现在的广大创业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商机, 还给企业一个干净的、公平的市场。

完善企业市场的监管政策, 对于创业的审计程序进行严谨审核的同时, 还要简化审批的一些不必要的步骤, 并且利用现在的网络信息化简化审核手续, 建立一个全面的信息平台, 公开进行系统评价, 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

对于完善监管制度之后, 还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服务, 通过建立咨询热线的方式为大众创业者提供相应的疑惑解答和问题的解决, 建立一些职业技能训练之类的培训机构, 对其进行详细的辅导, 为创业者提供相应的支持。

3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改善和促进

促进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要通过一定的完善措施进行推进。下面就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3.1 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不管是在创业方面还是在创新方面, 一个公平的市场是现在很多人的期愿, 公平的市场能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机会。现在政府也在从各个方面打击地方的各种不合理保护制度, 对于妨碍创业进行的不正当手段和条款进行严格的惩处, 一定要改变市场垄断的模式, 禁止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通过政府的查收来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

3.2 改变传统, 简化程序

改变传统的商事制度, 实施三证合一的经营管理办法, 并且引进现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将以前很多繁琐的步骤在计算机上进行, 简化目前多余的程序。对于现在企业的注册手续进行放宽, 根据一些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 尽一切努力推动大众的自主创业和万众创新。对于那些放宽注册登记以及税务方面的企业, 同时对于那些钻法律空子, 并且非法经营的企业要进行惩处, 在进行放宽政策的同时也要加大监督的力度, 不能放过那些非法经营的企业。利用网络建立信息监督系统, 进行全民监督, 加大监督的力度。

3.3 对于自主创业的产权进行保护

随着现在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很多企业的产权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些企业产权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果想要尽快促进大众创业步伐, 就必须建立严密的知识产权及其转移方面的政策方针, 并且加快办事的力度, 完善管理的制度。强化企业的有关机构与相关的法律机构的联系, 加强相关的知识产权的概念。对于一些违法的行为要进行集中处理, 并且进行严惩, 一定要建立一个全面完整的管理体系, 加强良性市场的建立。在进行知识产权维护的同时要注重对持有者进行合理划分, 并且要明确提出处理的手段。

3.4 培养具有自主创业能力方面的人才

不管是自主创业还是万众创新其根本都是通过人才来实现, 所以一定要注重人才培养。在现在很多的教育中也已经把自主创业方面的知识提到了教程中, 并且有很多高校将自主创业变成了学生选择的选修课。加强对于自主创业方面课程的教育, 并且进行详细的讲解与培训, 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体系。结合实际的创业经验以及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实际教育。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可以邀请一些创业成功的先进人士举办讲座, 让学生从他们的经验中总结出重点进行参考并借鉴学习。在与成功人士进行交流中了解到创业的细节以及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 促进人才的培养。建立完整的创业体系, 推动那些具有创业想法和精神的人才脱颖而出。

4 新时期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意义

4.1 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是顺应现在的经济发展形势下的方针, 是新时期经济的重大改革

对于大众创业自主创新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 并且这种理念的创新已经发生不止一次。20世纪70年代, 为了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并且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80年代, 正式承认了私营制的经营模式, 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进步;90年代, 取消了在我国实行了很长时间的粮票制度, 彻底将计划经济取消, 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 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4.2 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还为我国的经济注入了很多新鲜的血液与活力

现在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对于新技术的开发与经营模式的创新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实行大众创业, 不仅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 还为建立合理的市场经济及其制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众创业适应现在的市场需求, 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合理的消费模式, 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 创新了消费者的消费观念, 将更多的投资引向了更好的发展模式。

4.3 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对传统创业模式的改变

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利用现在的网络技术, 对于创业者进行开放式帮助, 减轻了很多的创业阻碍, 使创业更加简单容易, 更加自由灵活, 将传统的创业模式慢慢地转变为更加先进化、更加个性化、更加多元化的模式。现在的大众创业的人群大多是高智商人才, 他们对于现在的经营发展模式更加了解, 更懂得利用现在的网络知识以及网络手段进行创业, 他们更了解现在的社会需求以及经济发展形势, 更适合自主创业。现在的大学对于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也进行了系统的教育, 所以, 随着新鲜血液的注入, 创业对于经济的发展会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5 结语

历史是由我们的人民群众创造的, 国家经济的根本发展与进步也是由人民推动的。所以, 人民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推出与实施, 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是我国宝贵的财富。在现在的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 推动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是进行经济变革的基本方针, 利用创业的形式推动就业, 对现在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发表致辞 (全文) [EB/OL].中国新闻网, 2014-9-10.

[2]中国政府网.国务院:部署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N].第一财经, 2014-9-17.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文章 篇8

但是,可以感到现在一部分人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存在着一些片面理解。例如,2015年五四青年节,《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时评认为:“对年轻人来说,只要有一台联通世界的网络终端在手,一切皆有可能。”“创新创业离不开互联网,但也并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领域。在许多类似‘车库咖啡馆’‘众创空间’的地方,年轻人聚集在一起,激发出许多奇思妙想,并付诸实践,甚至以研发的产品带动了市场的需求。”类似的宣传也出现在许多其他媒体上,与此同时,说到大学生,媒体上宣传的就是如何创业,而从来不提在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的生产现场活跃着众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

以这篇文章为代表的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片面理解主要反映了以下3个问题:其一是没有把握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平衡,有过度偏向信息化而轻视工业化之嫌。因为虽然信息化技术是当今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但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所谓发展中国家就是仍然在工业化途中的国家,我们仍要大力提高工业化水平,包括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而工业技术的创新、特别是在工业中技术革新最密集的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显然不可能靠年轻人聚集在“车库咖啡馆”之类的场所“激发出奇思妙想”,必须依靠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百折不挠的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的艰苦过程才可能孕育产生。

其二是没有把握好创业与守业的平衡。我们在大力提倡年轻人创业的同时,也需要提倡“敬业”“守业”和“以厂为家”的精神。一个国家的技术体系就如同金字塔,“九层高台,起于垒土”,在日本,那些由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同一家企业生产现场锤炼一技之长、个个身怀绝技的技术工人、工程师和经营者所组成的中小制造企业的“集群”,正是日本技术实力的基础和底气之所在。如果中国不能培育出若干个由有长心、有毅力,不“见异思迁”,坚持不懈地磨练一技之长的千万家中小制造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中国的民生产业技术(包括军民两用技术)的整体水平就很难赶上先进国家。此外,我们的一些科技宣传还没有把握好科学与技术的平衡,这就是不要过度偏向科学而轻视技术。很多青少年梦想将来做一名科学家诚然可贵,但我们需要更多青少年梦想将来当一名真正有本事的技术工人。从科技知识的传播规律看,科学理论往往是易于传播易于引用的东西;技术本领往往是易于保密难于借用的东西,正如俗话说“武艺难以文传”,技能难以从互联网“下载”,而必须依靠生产实践中的摸爬滚打和老师傅的传帮带。一个技术还不够先进的国家要发展科技,既要有一部分学者从事基础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更要有大批年轻人投身到技术开发和生产实践中来。

最近,赴日旅游购物的中国游客激增成了引人关注的话题,其实,中国人到日本买的“日本制造”的那些东西,在国内大多也有相应的“中国制造”,并非什么了不得的“高技术产品”;那么,消费者为什么偏偏喜欢去日本“淘货”?一些细心的评论者发现,日本的产品在技术上并非有什么“创新”,甚至可以说十分朴素,然而,他们能坚持站在消费者的立场,脚踏实地地进行市场调查;能高度重视生产现场,长年耐住寂寞地苦心钻研;能发挥所谓“一品入魂”精神,精益求精地提高产品质量,并通过尽心尽力“做出好东西”的过程和结果而感受到极大喜悦。有日本学者把这种精神称为“匠人精神”,把精心“做东西”、数十年如一日地锤炼“一技之长”的中小制造企业群称为日本的“国宝”。日本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之所以能推出誉满全球的名牌产品(包括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所依靠的就是这样一种成为日本“技术力”金字塔最重要支撑的、持之以恒的“匠人精神”。笔者考察过日本的一家做刀片的中小企业,该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末创业时,曾制作用于切金属钢笔尖的中缝的刀片,后来他们仿佛迷上了一个“切”字,把刀片做得越来越薄越来越硬,居然可以做出比纸张还薄得多的刀刃,排成一行的几十片刀刃在每分钟3万转的旋转状态下,能迅速而準确地把坚硬的硅单晶片切成数以百计的小芯片,留下宽度仅为头发丝几分之一的切缝,而这些“小芯片”正是在手机、电脑、光伏电池乃至导弹武器等不胜枚举的电子物品上不可或缺的半导体芯片。

还需要指出,在日本,“匠人”“工匠”的平均收入水平高于世界上其他主要国家,“匠人”“工匠”的敬业精神在社会上受到人们广泛尊重,蓝领劳动者的收入甚至超过白领,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8%以上,远超大学生。与之对照,中国白领和蓝领之间的收入差距虽然正在缩小,但总的来说,技术工人、技师、工程师的物质待遇相对于他们所付出的辛劳和作出的贡献仍是比较低的(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如何提高收入过低行业技术人才的物质待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做到在社会上不要形成年轻人“能进写字间的工作”就是“好工作”,“进生产车间的工作”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整体印象。不要形成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的物质待遇不合理地低于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薪阶层的整体印象。近日央视播放《大国工匠》记录片,第四集介绍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全家十几年来居然蜗居在30平米的小房子里,这确实是个问题。此外,由于媒体缺乏对科学技术的宣传和教育,加上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发展滞后和大学工科专业萎缩,导致青少年当中立志长大了要“当科学家”“当工程师”“当有一技之长的工人”的孩子不足,立志长大了“要发大财”“当大款”“当明星”的孩子过多;由于全社会目光都集中在贸易、金融、“虚拟经济”领域而逐渐轻视实体经济和实业,导致社会浮躁现象蔓延;导致全国面临文化素质高、技术精湛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严重紧缺的局面,这对实现《中国制造2025》规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极为不利。

显然,我们既要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创客”概念,也要提倡能将既有的或已经被创客们创造出来的新产品或新服务兢兢业业地做好做精,在其中注入其“魂”的“工匠精神”。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创客理念”与“工匠精神”比翼齐飞!

上一篇:身份证上的号码的意思下一篇:幸福的高二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