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融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金融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精选9篇)

以金融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 篇1

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资金问题,单纯依靠市场手段和地方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介入,特别是需要政府合理的制度安排,培育市场化的解决机制引导资金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动。这就要求必须重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政府信用的重要作用。开发性金融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将市场融资推动和政府组织增信相结合,不断运用和放大国家信用在物质生产力建设和制度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成为市场经济分配资源的重要基础性平台。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于1994年,按照既要防范金融风险,又要支持经济增长的要求,积极开展开发性金融实践的探索,明确了把政府组织协调优势与开行融资优势相结合建设市场的方向和路径,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在实践中,大力推动银政合作,共同构造市场化融资平台,实现了项目“政府入口―开发性金融孵化―市场出口”的全过程,形成了金融财政良性互动、共同拉动城市建设的良好局面。

一、开发性金融对促进新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家开发银行新疆分行是1999年开行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设立的分支机构,10年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开发性金融在新疆的实践和发展,努力探索“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有效途径。截至2009年底,累计发放各类贷款1361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730亿元,涉及交通、电力、城市基础设施、水利、农业产业化、煤炭、化工等20多个重点领域,有效改善了新疆生产、生活条件和投资建设环境,为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开展开发性金融合作,支持重点项目。开行新疆分行致力于加强与自治区、兵团及重要行业的政银企战略合作,推进市场建设、制度建设和信用建设,充分发挥融资优势,对新疆基本建设领域投入大额中长期贷款,在关键时期确保了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从成立之初的2000年末至今,贷款余额在新疆金融机构中的占比由4.12%提高到了18.08%,支持新疆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主要支持了电网及电源点、高等级公路、农村及县乡公路、三大河流开发等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建设,拓宽了重点建设资金来源,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了新疆经济增长。

二是改善边疆民生,支持瓶颈领域。开行新疆分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 “政府热点、雪中送炭、规划先行、信用建设、融资推动”的指导思想,密切关注民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累计贷款147亿元支持自治区新农村建设和县域发展;贷款16.4亿元支持全疆281家中小企业;贷款3.91亿元支持乌鲁木齐市黑甲山、青峰路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及经济适用房建设;同时积极支持新能源、节能减排、环保类项目,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和青年创业小额贷款。

三是服务国家战略,开展国际合作。认真贯彻国家“走出去”战略,2006年实现了外汇贷款“零”的突破。截至2009年,累计发放外汇贷款24.9亿美元,余额19.15亿美元。提高了新疆中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中亚地区资源开发的能力,深化了我国与中亚国家油气资源领域的合作,支持了国家外交战略的实施。

二、开发性金融支持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措施

坚持规划先行,深化开发性金融合作。要全面参与新疆“十二五”规划工作,结合当前新疆政治以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策划大战略、谋划大规划、构造大项目。与自治区发改委等部门共同推动对新疆长期和全局发展具有重要影

响力的《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新疆天山北坡区域综合发展规划》、《新疆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新疆煤炭开发、煤电、煤化工“十二五”发展规划》、《新疆沿边向西开放“十二五”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级战略规划,谋求更为有利的发展空间和国家政策倾斜支持。

继续以基础设施为重点,支持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新疆处于经济发展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艰巨。开发性金融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等瓶颈领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快推进水利、公路、电力、铁路、民航、农业等基础领域的开发前期工作,做好已开工项目贷款发放的统筹安排,通过融资推动为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按照区域经济梯度、点轴、网络开发的有效模式,优先支持天山北坡经济带、天山南坡产业带建设,支持乌昌一体化进程、准噶尔循环经济区试点,以及铁路、公路沿线区域的开发建设。

围绕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支持在产业链中居于关键地位的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以煤炭、化工、农业产业化、装备制造业为重点,支持新疆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统筹提供中长期投融资服务,促进产业整合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支持央企在疆项目建设,以及一批新疆本地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按照专业分工和综合布局优化相结合的原则,支持产业基地建设,发挥产业聚集的规模化效应。以工业园区为依托,以煤电、煤化工基地为重点,支持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探索股权投资等投行业务对产业项目的支持模式,支持新疆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大力开展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

以“民生富民”领域为重点,推进基层金融业务。对 “三农”、县域经济、中小企业、文教卫生,以及南疆四地州扶贫开发等领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抓住重点、关注热点、突出特点,积极帮助政府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推进

以政府合作为基础、以风险分担和补偿为保障的运行机制建设,从民生富民领域入手启动内需,促进新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跨越式发展。特别是针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显著效果的“三高”农业、节水灌溉、反季节蔬菜、瓜果、食用菌,以及设施农业等领域,采取特殊措施和信贷倾斜政策,予以大力扶持。

以金融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 篇2

1.1 国外研究综述

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的一种类型, 国外关于县域经济的理论研究主要基于区域经济理论, 包括区位理论、空间经济理论、增长极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等。缪尔达尔 (Myadai, 1957) 提出, 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非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 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具有初始优势而超前发展, 并不断积累有利因素从而使区域间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弗里德曼 (Friedman) 将经济系统的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 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 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 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外围区向中心区净转移。弗农 (Vernon) 引用生命循环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 认为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及转移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盛衰, 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主导产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

国外学术界从区域层面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较少, 这方面的研究通常涵盖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之中。近几十年经济学家基于多国视角进行研究, 较为一致地认为金融发展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 动员更多储蓄、促进储蓄以更高的比例转化为投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从而对经济产生积极作用。20世纪90年代, 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逐渐向区域中观层面延伸, 这些研究认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的区域差异导致不同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差异。Katherine A.Samolyk (1994) 研究了美国各州银行经营状况和经济绩效间的关系, 结论是贷款质量较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 各区域间存在差异。Sheila C.Dow (1998) 通过研究发现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呈现阶段性特征, 并结合地理空间理论提出金融机构发展存在空间上的转移和变化现象, 造成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

1.2 国内研究成果

我国对县域经济发展及金融支持的研究起步较晚, 且多数是基于金融发展理论和农村金融理论分析县域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阐述县域金融支持所面临的困境及成因, 探讨相关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袁钢明 (2005) 认为县域经济集中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所有难点, 如生产力不发达、城乡矛盾拉大、收入分配不公平、就业率低下等, 从金融方面看, 县银行基本只具有收集农村资金的功能却没有使用资金的能力。李行 (2008) 等认为, 县域经济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 融资环境差、资金制约严重、财政经济运行难, 民营经济发展迟缓, 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技术配套能力差, 特色经济发展不明显。

近年国内学者开始对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一些实证研究。如马瑞永 (2006)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发现由于体制转轨、金融部门规模不经济、“门槛效应”约束等原因,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最大, 其次是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最小, 且东、中部地区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均出现下降趋势, 西部地区则出现上升趋势。杨垂成等 (2012) 利用帕加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玉林县域信贷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提出推动县域金融制度创新、完善县域金融体系、优化外部金融环境等建议。左晓慧 (2013)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效率进行实证分析, 认为投资投向率对县域经济增长率影响最大, 县域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与可支配收入比重的影响次之, 金融机构储蓄投资转化率的影响最小。郭艳玲 (2013) 以山东省91个县为例, 通过构建随机前沿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 考察了县域金融发展、金融体系效率与县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银行体系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县域金融发展规模、银行体系效率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显著的同向影响, 但影响程度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异。

总的来看, 目前关于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研究大多是从金融深化发展的角度展开, 较少将财政金融政策、人力资源、资金投入、科学技术等多种经济因素统筹考虑, 分析各因素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同作用力及其影响程度。本文将在分析阳江县域经济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从县域经济主要发展要素的综合角度建立实证模型, 研究县域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影响程度和性质, 探讨如何促进县域经济要素的相互整合, 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2 阳江市县域经济金融发展现状

2.1 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的比重上升, 县域财政投入的拉动作用明显

1996年至2012年, 阳江市县域经济总量从75.4亿元增长到456.7亿元, 年均增长13.7%, 比同期全市经济总量年均增速13.4%略高出0.3个百分点。县域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从64.2%上升到66.7%, 县域经济的提速发展, 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此16年间, 阳江市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增长16.5倍, 年均增长19.6%, 比县域经济总量年均增速高出5.9个百分点, 财政投入的不断扩大, 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运作、县域民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2 县域金融发展相对滞后, 存在金融抑制现象

1996年至2012年, 阳江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长8.8倍, 贷款余额仅增长4.7倍, 贷款年均增速10.2%, 比县域经济总量年均增速低3.5个百分点。县域贷款占全市贷款的比重从43.7%下降为38.9%, 县域金融供给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 县域金融深化指标从48.8%下降为29.6%, 2012年末县域存贷比为48.3%, 较全市存贷比低12.8个百分点, 反映县域资金外流较为严重, 与城市金融发展的差距扩大, 县域地区存在金融抑制现象。

2.3 县域劳动力资源呈回流趋势, 但单位劳动力的产出效率增长落后

2012年末, 阳江市县域劳动力总人口占全市的73.4%, 比1996年占比68.1%上升了5.3个百分点, 尤其是2000年以来, 国家出台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一系列政策, 使县域地区劳动力资源回流的趋势增强。但分析按劳动力人口平均的地方生产总值, 2012年阳江县域劳动力人均产值4.9万元, 为全市劳动力人均产值的85.4%, 与1996年的比例94.2%相比, 县市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 反映县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不明显, 产出效率偏低, 经济质量提升不足。

3 实证分析

3.1 指标的选取和数据说明

考虑到本文以经济欠发达的县域地区为研究对象, 而影响该类地区最主要的经济因素包括金融信贷资金、财政投入和人力资源, 结合数据的可得性, 本文选取了四个变量进入模型, 重点研究县域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 县域经济发展指标 (GDP) :采用最能充分反映县域经济综合发展能力的当地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考察指标。

(2) 县域财政投入 (FI) :采用县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作为考察指标。

(3) 县域信贷规模 (LA) :采用县域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作为考察指标。

(4) 乡镇从业人员 (RE) :采用乡镇从业人员数量作为考察指标。

数据来源及处理:本文采用1996-2012年间阳江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县域各项贷款、乡镇从业人员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来源于《阳江市统计年鉴》及人民银行统计系统。为减弱序列的波动性误差对统计结果的影响, 我们对原序列取自然对数 (取自然对数不影响序列的变化趋势) , 见下表。

3.2 计量模型的建立

本文采用计量分析方法, 建立县域经济总量与其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模型, 得出县域经济发展与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影响程度和性质。由于上述各指标均为时间序列数据, 实证分析将依次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回归分析, 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阳江县域的实际情况对实证结论进行解释。应用Eviews6.0进行分析, 本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如下:

其中:C为常数项, εt为随机扰动项。

3.3 变量单位根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1) 平稳性检验。在进行具体的经验方程估计和相关检验之前, 通常需进行单位根检验, 以考察经济变量是否具有时间趋势, 进而确定是否有必要采用协整分析方法。本文利用ADF (Augmented Dickey—Fuller) 法检验变量LG-DP、LFI、LLA、LRE的平稳性。从各统计变量原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结果来看, t统计值均大于t统计量的临界值, 表明原序列是非平稳的。在此情形下, 继续对各变量的差分序列进行ADF检验。在对其二阶差分ADF检验得出的t统计值都比在1%、5%、10%显著性水平下t统计量的临界值小 (结果如表2) , 表明各变量的二阶差分是平稳的, 进而采用协整方法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处理。

(2) Johansen协整检验。对LGDP、LFI、LLA和LRE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 结果表明 (见表3) ,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 四个变量相互间至少存在2个协整关系, 表明阳江市县域经济增长与财政、金融、人力资源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即将建立的回归模型是稳定的。

3.4 回归分析

运用最小二乘法OLS对模型1进行线性回归, 结果如下:LGDP=0.804+0.193*LLA+0.298*LRE+0.59*LFI (1)

此时, 回归方程可决系数R2=0.996, F=1184.55, DW=1.22, 方程总体拟合度很好, 模型的整体检验效果较好, 说明县域经济增长、县域财政支出、县域信贷规模之间的相关性较强。且0

方程估计R2=0.998, F=1184.76, DW=2.403, 此时, 2

注:括号内为T统计量, T (=0.01) =2.977, T (=0.05) =2.145, T (=0.1) =1.761, dt=0.90, du=1.71;***、**、*分别表示1%, 5%, 10%的显著性水平。

3.5 实证结论

(1) 上述回归模型结果显示, 阳江县域地区财政投入和金融信贷均与县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二者对县域经济发展均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其正向的作用力分别为0.576和0.241, 即县域一般财政支出、县域贷款余额每增长一个单位, 分别可以带来县域生产总值0.576个单位和0.241个单位的增长。由此,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应更加注重发挥财政与金融支持的催化效应, 从加大县域财政和金融的投入入手,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2) 县域金融信贷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弱于县域财政投入, 反映当前阳江县域地区经济发展仍然是财政主导型的, 对财政投入的依赖度较强, 而金融体系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其中既有县域经济主体的弱质性导致融资承载能力不强的原因, 也有县域金融政策力度不足、与财政政策缺乏良性互动。因此, 应调整县域金融政策, 加强县域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进一步发挥政策合力, 增强县域金融支持的导向效果。

(3) 县域人力资源因素并未能解释县域经济增长。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阳江市这样的县域地区而言, 人力资源的增长对地方经济增长的作用虽然为正, 但并不显著。分析其原因是由于阳江县域以第一产业为主, 产业层次低, 产业结构落后, 单位劳动力的经济产出率低, 单纯的人力资源数量的增长, 并不能明显促进经济总量的发展变化。

4 政策建议

(1) 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 打造县域经济亮点, 提高县域经济对金融信贷的承载能力。各级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 科学制定县域经济产业规划和发展战略, 明确当地经济发展的方向, 通过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制定, 引导社会资本投向, 优化产业结构, 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等行业, 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提高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水平, 依托特色农业产业和龙头企业, 以规模化带动市场化, 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地方特色产业聚集区, 提升县域经济实力, 从而增强县域经济对信贷资金的有效需求和吸纳能力。

(2) 完善县域金融体系建设, 加大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县域的金融管理, 综合运用窗口指导、政策评估、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等手段, 建立有利于减少县域资金外流的机制, 促进县域金融资源整合。鼓励金融机构合理调整授权授信制度, 适当下放基层金融机构的信贷决策权, 促进信贷资金向县域倾斜, 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县域工业升级等有利于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领域, 增加县域地区的有效信贷投入。引导县域金融机构理性确定金融产品价格, 实施差别化的利率政策, 提高县域产业的融资满足度。进一步促进县域金融机构改革, 引导各类金融组织细分目标市场, 形成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 加快县域金融产品创新, 扩大抵押担保物范围, 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3) 加强县域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 增强政策的互补性和互动性。一方面, 要统筹安排好县域财政激励政策, 发挥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作用, 充分利用财政资金为县域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需扶持的经济主体提供贷款贴息, 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 调动和激发金融机构参与县域市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要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 搭建县域政银企沟通和服务对接平台, 及时、发布和反馈信息, 建立重点企业、项目精品库, 为金融机构择优扶持、加大信贷投入提供依据, 并规范有关部门行政收费, 减免评估费用, 降低企业贷款成本, 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向县域集聚。

(4) 完善县域金融服务配套, 加强金融生态建设, 为县域金融支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扩展县域金融基础服务, 改善支付结算环境, 增加各类银行服务终端在县域地区的投放率, 大力发展农村自助银行和银行卡业务, 提高县域金融电子化建设水平, 逐步缩小城乡金融服务水平的差距。加快建立区域性的企业产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 扩大县域企业和农户抵押担保物的种类和范围。完善与贷款投放相关的资产评估、抵押、登记、公证、担保等规章制度, 规范收费行为, 降低收费标准, 便利县域经济主体进行融资。完善县域金融法治环境,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强化社会信用宣传, 创建信用企业、信用乡镇, 严厉打击各类逃废银行债务等行为, 通过提高县域企业信用等级, 争取到更多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石全虎.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思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9, (2) .

[2]王世祥.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宁夏同心县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10) .

[3]闫丽瑞, 田祥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宏观经济研究, 2012, (3) .

[4]杨垂成, 李志华, 梁才, 等.县域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持的差异性比较分析——广西玉林市实证[J].区域金融研究, 2012, (11) .

以金融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 篇3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城镇化;金融支持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欠发达地区城镇化不断发展,表现出来的特点是起点低,速度快。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带动下逐年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实现了就业转移,从而改善了我国城乡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推动了社会结构得到了深刻变革,使得经济进一步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呈现全面上升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欠发达区域经济基础较弱、财政收入规模较小,对金融资源的需求较大。同时,在相同政策环境下,欠发达地区与中东部发达地区比较而言,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度不够,金融资源难以在欠发达地区得到有效沉淀和试用,即城镇化过程中金融支持不到位,从而无法实现促进城镇快速发展的目的。因此,本文以贵州省为案例,探讨城镇化建设以及金融在城镇化建设中的支撑作用,试图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可行性建议。

二、文献综述

吴桂华(2011)分析了贵州省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金融约束,贵州省金融供给总量偏低、金融结构类型和业务品种单一,存在功能缺陷。在“十二五”施行期间,城镇化带动战略需要探索建立与之行之有效的资本形成机制,使得金融在支持城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王娟,呼文博(2013)认为 ,金融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城镇化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城镇化率的提高得益于金融业的发展,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在促进经济利好的同时,也会进一步带动金融业的发展,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促进循环。

三、贵州省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作用现状分析

伴随着贵州省金融业的成长,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随之增长,2015年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增至10540.06亿元,从而有更多的存款转化为贷款,用于占用资金多的城镇建设当中,对城镇建设的资金供给增加,从而推动贵州省的城镇化进程。

贵州省目前正处于对农村金融的改革进程中,农村金融体系稳步推进。条理清晰、覆盖面广的农村金融服务系统已基本形成。贵州省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支撑着近四分之三的农业贷款和近四分之三的乡镇企业贷款。随着农村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为乡镇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得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生活品质不断提升,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变。

随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事农业活动的农业人口在不断下降,同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接纳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变。但是,在产业结构的调整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注入予以支撑。近几年,贵州省对各个产业的资金投入额均成上升趋势,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额明显大于第一产业。合理的资金投入与配置,可以使得产业结构调整更加合理,以适应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的进程。

四、贵州省对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城镇化进程中,科学合理的城镇建设需要资金支持,推动农村城镇化需要资金支持,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资金支持。总之,城镇化带动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金融业不断发展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贵州省的金融业得到快速发展,多项增长指标位于全国前列。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面临的资金短缺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金融缺血是推进贵州省城镇化的一个重大阻力。即便贵州省的金融机构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城镇化的建设当中,但投入总量仍无法与其建设中的需求相匹配。因此,打好“金融牌”,对推进贵州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贵州省城镇化建设主要的资金来源于贷款,这是一种间接的融资方式。未来解决好城镇化建设中的融资问题,就一定要在稳定现有的融资渠道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城镇化建设中多种多样的资金需求应该利用各种新型金融工具进行融资以满足其需求。同时,积极完善小城镇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信社改制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着力提升农信社营业网点覆盖范围和信贷能力。稳步推进地方金融结构建设,逐渐形成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考 篇4

3、人口近1/2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腾飞吹响的进军号。这些地区能否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快速发展迎头赶上,事关改革开放的成败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对于我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尤为重要。

根据多年来在市、县工作的实践和体会,借鉴沿海发达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作为国民经济首要基础的区域经济单元——县域经济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大系统中属于中观层次,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充分激活这一区域经济主体,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点和市场竞争力,可以推动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的区域经济,对于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腾飞是至关重要的。

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由于受经济基础、地理环境和政策因素等制约,呈现出的特点主要有:经济起点低,发展速度慢,规模总量偏小,市场化水平不高,区域特色不明显,财力有限,对经济发展贡献率显弱,经济增长质量有待提高。就拿朔州市来说,全市国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32万,1998年六个县区的GDp仅为59.46亿元,财政收入3.37亿元,人均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地区的60和45。六个县区现有工业企业5154个,总资产48亿元,工业总产值48.9亿元,平均每个企业资产和产值分别为93.2万元和94.9万元;煤炭工业占总资产和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8和4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4417元和2306元,人民生活水平同经济发展程度一样不够理想。目前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支柱产业受到严峻挑战,后续的多元特色支柱产业尚未形成,发展出现了低速徘徊状态。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思想观念落后。长期以来受封闭保守、固步自封、小富即安等传统观念的束缚,仅满足于对自然资源的低水平开发,吃老本,坐吃山空,抱残守缺,形成了一种惰性经济。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经济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不够,没有很好地发挥、挖掘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形不成向外拓展的区域性特色产业群体,在市场环境变化的新形势下,使原有的资源优势萎缩甚至丧失,劣势却更加明显,经济发展处于被动局面。另一方面是受物质基础的局限,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造成与外界经济交往的负面影响,失去了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信息流与外部环境交换的大好机遇,使自身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经济发展的差距愈来愈大。

县域经济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社区,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结合部。因此,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应该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中心,坚持“固农、强工、兴商”的方针和“协调发展、重点突破、总体推进”的原则,坚持以比较优势和市场导向相结合,发展特色产业,转变增长方式,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形成区域经济极具活力的增长极。具体来说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找准一个切入点——潜力项目

振兴县域经济必须调整经济结构,由过去的“资源指向、短线定位”转变为“市场导向、竞争定位”,从发展潜力项目入手,在产业上求特色,在项目上求突破。这里所说的项目概念是广义的。内涵包括开发项目、引进项目、调产项目、科研项目、扶贫项目、技改项目和社会公益项目等。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载体,覆盖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应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头戏来抓。要通过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工程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向高层次发展。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热情很高,但苦于找不到好的项目。

对于衡量项目的好坏,应该有个正确的长远的观点。要立足市场需求和自身的资源优势来评价和选择项目。尤其是产业投资项目要瞄准市场,服从市场,通过对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结构和需求规模的深入调研去选择项目,把握项目的发展定位,并结合县情作出科学决策。因为项目建设的成败功过是市场说了算,要经得起国内外市场的鉴定和检验。市场需求是周期性变化的,任何项目都不可能是常胜不衰。这里的关键在于选择项目要迎合市场需求周期性变化的节拍,否则就会造成风险和损失。这就是说项目建设应是动态性的。目前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主要靠传统产业,而且多为“夕阳”产业。因此,要发展,要扩大经济总量,就要积极进行项目储备,做到“储备一批、建设一批、开发一批”,否则就会坐失良机。当前发展的关键是要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以高新技术来改造和嫁接传统产业,高起点地建设一些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骨干产业投资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再造新优势;同时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机遇,加快农林水利、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重要项目的建设,以增强县域经济的实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突出两大基本点——特色产业和“双非”经济

“十五”期间和未来十五年间,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一体化大潮的到来,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一样处于战略性大调整阶段。因此,产业优化调整是全国面临的大问题,也是县域经济应当解决的突出问题。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区域经济,一个地市、甚至一个省的产业结构都不可能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自求平衡,更何况县域经济这一层次。而且如果这样做既不合理也不经济,无法获得比较经济优势,也无法得到区域分工所带来的好处,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因此,不应该把一、二、三产业的均衡和行业门类是否齐全看作考察县域经济结构是否合理的依据。而应是在吃透县情,面向国内外市场,搞清优势的基础上,宜重则重,宜轻则轻,宜农则农,宜商则商,追求“专”、“精”、“特”、“优”,切忌别人抓啥我抓啥,从而走出产业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在特色抓对了之后,要通过产业整合把人、财、物等资源、要素集中配置到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上,努力把产业链中关键的一段做优、做好,并长期坚持,锲而不舍,不断开发新产品,靠品牌拓展市场,靠质量赢得市场,就会在区域分工中获得比较优势,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市在煤炭支柱发展受阻的情况下,坚持地下地上并举的方针,以发展“龙头企业特色县”为重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了山阴乳业、应县梨花春、右玉汇源果汁、朔城区亚麻等龙头企业,夯实了县域经济的基础,壮大了经济实力,对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全国先进发达地区的成功实践来看,“双非”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强。目前,欠发达地区县乡财力困难,部分国有经济萎靡不振,因此应按照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原则,改变国有经济战线拉得过长的局面,降低国有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和份额,推进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努力把“双非”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增长的内动力和生长点。担当起发展县域经济大舞台的“主角戏”。“双非”经济不仅机制灵活,不用政府投资,生产成本不高,是一种富有效率的产权制度,而且是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老百姓有一句话,“增加一个企业主,就养活一批特困户,增加一个个体户,就减少一个贫困户。”因此,要大胆并善于发动群众举办经济实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启动民间投资,扩大引进外资。不失为县域经济发展开出的一剂良方。就拿朔州市来说,1998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7384亿元。这是一笔可观的社会投资,如何把储蓄转化为投资,放“虎”出笼,从而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是县域经济应该做好的一篇大文章。这里的关键是政府要搞好积极的引导,通过调控市场来推动县域“双非”经济的发展。当然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投资门槛越来越高,要以股份合作方式推动民营经济进行资本积累和体制创新,不断增强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强化内部管理和机制转换,推动由商贸流通、社会服务向产业投资领域的转换,实现“双非”经济质的飞跃。在生产力布局方面,要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双非”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向

小城镇的集聚和规模发展,发挥好中心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三、抓住三个支撑点——政策、资金和人才

首先是政策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除了部分资源匮乏的贫困地区外,多数地方资源较为丰富。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国家在一些地方投巨资建设了一些重点工程和大中型企业,对支援全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由于中央与地方的分工和利益关系处理不够协调合理,中央企业的税收全部上缴,中央企业所在地受益不上,使得当地财力得不到应有的份额,中央企业具有实质意义上的带动作用发挥不了。例如朔州市作为能源基地的优势区位,有年产1500万吨洗精煤的平朔露天煤矿和装机235万千瓦的神头一、二电厂,服务由地方搞,但在税收上地方享受不上。因此,建议中央财政按照一定比例以转移支付方式反哺县(市),同时,要加大政策性贷款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在产业布局上,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长远考虑,在国家重点建设的同时,与之相配套建设一些关联产业项目和资源加工延伸转换项目,比如在“十五”期间神头二电厂二期扩建的工程中,应对朔州三元碳素等高载能项目予以支持。同时对地方拟建的硅铝合金、争取日元贷款建设的1100万吨洗煤厂项目予以优先考虑和重点倾斜安排。对生态环境建设、交通通讯等项目也应予以适当的补助投资,以形成中央企业和地方经济“双赢”的格局,这不仅是对中央企业的支持,也是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另外,要选择有区域特色的县(市),进行试点、示范,赋予其特殊的开发、开放政策,为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探索新路。

其次是资金保证。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有稳定的资金投入和资金来源。从目前来看,资金缺口较大,瓶颈约束明显。因此,如何筹措大量的发展资金已成为迫切要求。在当前市场化程度愈来愈高的形势下,国家财力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投资的比重占到95以上,这就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已不可能是国家投资。因此,要改变“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要把经济发展的重点建立在依靠自身发奋图强和开拓进取的基础上。为此,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巧辟蹊径。一是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运用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吸引民间资金加盟,引导和扶持农村合作基金会、职工股金会等民间融资形式,将社会资金吸引到县域经济发展上来;二是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县外、省外和国外资金,靠外力启动内部的经济活力,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道路;三是用足用活国家掌握的政策资源,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项目投入和金融部门的信贷资金。

第三是人才开发。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资金短缺是制约因素,但相比之下,企业家资源、科技开发和管理人才的短缺却更为突出。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谁拥有了人才便拥有未来。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是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当务之急。我们建议中央加快东部加工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横向转移的步伐,实行东西互帮,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加强对口产业扶贫和“产、学、研”联合,结成“队子”,增强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制定区域经济联合政策,积极鼓励东部人才、技术向西“位移”,鼓励科研人员到欠发达地区领办企业和兴办科研经济实体,结成互利互惠的利益共同体,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提升;县域经济还要把开发人力资源,启动“跨世纪人才工程”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充分激活作为生产力内生力量的核心要素——知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在产品开发、研究、创新上取得突破,为县域经济注入知识含量和新的活力,才能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

四、攻克四个突破点——政府职能转变、企业体制创新、居民需求扩大、硬件环境优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成为必然趋势。政府逐步改变了过去既扮演组织者又扮演实施者的角色,身份由资产所有者转变为社会管理者,变为县域经济的调控者、引导者和推动者。因此,要结合地方机构改革,把政府从宏观到微观、大事小事都要管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真正把职能转变到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强化监督、增强保障上来。工作重点要从抓项目、抓企业转向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更多地运用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来调控社会经济运行,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有作为的政府。

企业体制创新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县属企业采取包、租、股、卖等放小改制的有效办法的同时,要加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培养和壮大懂经营、会管理、善营销、素质高的企业家队伍,还要通过产业联合、兼并重组和资本运营等方式,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整体创新。要在国有资产的运营改革中,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做法,建立起资产管理层——资本运营层——生产经营层为构架的新的县域企业管理体制。

居民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县域经济发展中,无论是工业产品还是农副产品,目前都出现了较大范围的销售难。因此,如何加强市场开发,是关系县域经济能否正常发展的关键。一方面加强市场网络建设,开发农村市场潜力对县域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同时要积极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加快房地产开发和住宅建设,使之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要加快基础设施包括农田水利、农村电网改造、村村通广播电视、修路、引水等方面的建设,通过以工代赈、退耕还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等措施改变贫困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五、紧扣五个着力点——增长极、开放度、竞争力、市场化、调控力

(1)增长极: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还处于农业经济向工业化过渡阶段,因此,按照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县域经济发展轨迹,要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的同时,把工业经济作为县域经济主体的意识仍需进一步强化。这是县域经济一个重要增长极。要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推动乡镇工业的集聚和扩散,不断提高辐射带动作用。同时,要结合城镇规划、投资建设、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努力开拓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2)开放度:“入关”在即,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县域经济要积极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一方面积极继续争取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加强同跨国公司和大财团的合作,通过老企业挂靠嫁接外资,改造老产品,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强经济发展的外向度。同时,拓宽利用外资领域,优化外资投资导向,扩大向基础设施和技改项目投入。另一方面还要借鉴和利用国外的信息、技术,特别是管理模式和经验,提高对国际市场的亲和力,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和全球经济竞争,尽快形成新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扩大在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外引”和“内联”对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同等重要。因此,要做好国内的开放,加强同发达地区的经济联合与协作,促进人才、技术、资金“为我所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以金融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 篇5

欠发达地区水利经济发展的途径--关于响水县水利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再次重申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明确指出要把以水利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作为水利部门如何发挥这一政策优势,加快发展水利基础产业,确立水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振兴水利经济,增强服务实力,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创建水利基础产业,无论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都迫切要求大力发展水利经济.笔者结合江苏省响水县水利实际,就欠发达地区水利经济的.发展谈一些看法.

作 者:单以东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水利局 刊 名:治淮 英文刊名:HARNESSING THE HUAIHE RIVER 年,卷(期): “”(3) 分类号:F1 关键词: 

浅析欠发达地区金融效率问题 篇6

有限,根本满足不了。

由于欠发达地区长期存在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资金一直短缺,加以政策的针对性不强原因,经济发展仍受到极大制约,尤其受资金短缺的制约更为突出,造成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至今仍有许多欠发达地区没有摆脱贫困状态。同时,欠发达地区的有限资金在管理、使用上,在发挥金融效率上也还存在着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为此,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金融部门在千方百计地争取多方面的资金扶持外,更应关注这些来之不易的稀缺资源的使用效率。以下笔者浅谈提高金融效率的途径,与同行商榷。

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支出和信贷投入,这两方面的资金使用情况怎样呢?据有关资料反映国家审计署最近一次对财政支农资金进行专向审计是在2003年10月至2004年2月。期间,审计署组织17个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对50个县的2001年至2002年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结果表明,50个县挤占挪用财政支农资金4.95亿元,主要用于平衡财政预算、弥补经费、出借、经营、建房买车等,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额的10%。《经济参考报》日前在部分乡镇进行的采访调查,结果也十分惊人。乡村债务成为乡村发展的巨大障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稀有资金可能被用作偿还债务或其它方面所占用,而最需要或急需的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却无米下锅。

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们肩负的长期复杂的历史重任。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及新农村建设政策明确,目标清晰,作为主力,财政和金融部门应该义无反顾地按照中央政策要求和行业规范不遗余力地支持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这是应尽的义务;不管是来自哪个方面的钱,一定要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资金安全,这又是不可摆脱的责任。

一、加强欠发达地区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欠发达地区信用体系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目前,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着信用观念淡薄、信用基础薄弱、信用体系缺失等问题,已经成为融资渠道不畅的瓶颈。其表现为:地方保护主义横行,地方政府制定政策的透明度不够、执行没有连续性,朝令夕改;一些企业恶意拖欠贷款本息或借改革之机逃废、悬空银行债务等等,直接威胁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损害着金融效率的提高。信用缺失,使得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发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使企业难于获得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因此,欠发达地区尽快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改善融资环境,吸引更多资金投入,既是欠发达地区缩短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关键所在,又对提高欠发达地区合理利用有限资金,提高金融效率,促进欠发达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今后的任务就是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要用制度建设来保证良好的信用环境,只有信用制度建设培育欠发达地区良好的信用环境,才能促进欠发达地区企业培植特色经济,实现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保证其经济健康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才能进一步推动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效率,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二、努力提高地方政府部门金融工作水平。

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要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当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和投入,尤其是需要通过银行信贷、证券市场操作和债券发行等方式筹集大量的生产发展和技术改造资金。而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各级政府,更应思考的应该是如何在保证国家金融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金融效率,快速发展经济,实质上就是如何提高金融工作水平,更好地为地区发挥金融效率。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随着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各级地方政府金融工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处于中国经济金融转型与发展的大背景下,仍然存在差距。因此,需要提高地方政府的整体金融工作水平及提高地方金融效率作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抓好抓实。

首先,各级政府及部门要把金融安全提高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认识。不良的经济行为和金融行为可能会影响到国家的金融安全进而影响到国家安全。因此,在政府的各项工作中都应该增强金融安全意识。其次,各级地方政府要提高对信用建设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认识。一个地区社会信用环境好,企业进入该地区市场的成本和各项交易成本,经营成本就会降低,就会吸引大量企业和民间资本流入该地区,金融部门也会把大量资金调往和投入该地区;相反,信用环境不好,各项市场成本上升,不仅不能吸引企业和民间资金流入,不能利用好金融资源,更会抽走本地资金。而且,信用环境不好,还会使企业丧失良好的发展机遇,增加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机会成本。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把以改善信用环境为核心的金融生

态建设作为关键问题来对待,从战略高度认识其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花大气力抓好抓实。第三,各级地方政府要提高对欠发达地区中小金融机构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如何,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该地区金融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该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和地方金融是否稳定。因此,必须把推动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健康发展摆到地方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第四,各级地方政府要提高对加强金融知识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只有掌握现代金融知识和运行规律,增强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金融意识,才能有效利用区域内各种金融资源,发挥金融资源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步伐的作用。第五,要努力提高管理金融、有效利用金融资源的水平。要管理好地方金融机构,并为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造条件。要努力提高金融总体运行效率。通过创造良好信用环境、严厉制裁逃废、占压银行贷款等浪费金融资源行为,发挥财政贴息作用,健全信用担保体系等措施,提高其信贷投放和市场营销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促进金融资源在欠发达地区配置和循环。

要切实推进社会诚信文化建设,规范政府和社会的不良经济行为。推进社会诚信文化建设是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之一。作为主导部门,地方政府要把建立和健全诚信文化作为本地改革和发展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并列为对下级政府政绩考核重要指标。要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金融机构与有关部门的合作,使重要非银行信用信息能够纳入到中央银行信贷征信系统当中。要加强对干扰正常市场交易的经济信息和造假行为的查处,消除统计失真现象。进一步推进信用村镇建设,扩大农村信用网络,持续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健全农村金融安全区。

要加强司法环境建设。就一个地区而言,如果该地区法制环境不好,不能公正司法,企业、个人、银行的合法利益就不能得到保证,经济秩序就会失衡,失信行为就会层出不穷。因此,加强司法环境建设是提高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金融工作水平,提高地方金融效率的一个主要着力点。

三、用政策机制消除金融腐败

欠发达地区铲除包括商业贿赂在内的金融腐败,对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高金融效率,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在良性运转的基础上实现平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反腐败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有注重预防、着眼长远,既注重加强对金融部门权力的监督约束,又注重构建有效的权力监督约束机制,才能从源头上遏制金融腐败行为的滋生,金融反腐之战,攸关金融机构改革的顺利进程,攸关金融业乃至整个欠发达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攸关这个地区金融效率的提高。当前,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已经架起了道道“防护网”,严防金融腐败的入侵。欠发达地区的政府、金融机构应该积极配合,同力合作,以胜利的佳绩,还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发展一片明净的蓝天。

以金融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 篇7

平凉中支定期调查的8户企业:华能平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平凉福利制革厂、平凉佛明制药厂、平凉市祁连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平凉市普业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丰收机械厂和平凉虹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期以来, 其对于扩大平凉市经济总量, 增加财政收入, 促进就业, 拉动相关行业发展,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调查, 截至2010年6月末, 8户调查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4.14亿元, 同比增长46.6%, 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2亿元的47.98%;实现销售收入48.15亿元, 同比增长63.2%, 占全市工业产品销售总产值92.02亿元的52.33%;实现利润总额4.86亿元, 同比增长284.7%,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6.5亿元的74.77%;上缴增值税6.05亿元, 同比增长77%,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3.07亿元的46.29%。

二、景气调查企业与金融业的互动关系

(一) 景气调查企业发展对金融业的依赖性

被调查的8户大中型企业融资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较为普遍。据调查, 截至2010年6月末, 8户被调查企业银行借款余额45.23亿元, 占总资产223.39亿元的20.25%, 占全市金融机构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余额114.83亿元的39.39%。

(二) 贷款银行对景气调查企业发展的依存度

据调查, 截至2010年6月末, 8户被调查企业货币资金余额17.94亿元, 占全市企业存款余额75.15亿元的23.87%。其中:贷款行工行、农行、中行和建行存款分别较上月净增加1.67亿元、5.9亿元、1.31亿元、1.52亿元。四家贷款行6月份存款净增加总额10.4亿元, 占6月份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净增额16.4亿元的63.41%。

(三) 景气调查企业对金融业的贡献率和影响度

据调查, 截至2010年6月末, 8户被调查企业财务费用余额1.6亿元, 占全辖银行业金融机构利润总额2.58亿元的62.02%, 占贷款行较为集中的国有商业银行利润总额1.64亿元的97.56%。以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因区外金融机构贷款渗透和当地金融机构“争宠”的竞争影响, 其贷款利率不但企业说了算, 且以下浮7%-10%的幅度给予优惠, 全市国有商业银行争相授权授信, 竞争异常激烈。

三、金融支持景气调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信贷投向投量在景气调查企业高度集中

据调查, 截至2010年6月末, 8户被调查企业银行借款45.23亿元, 占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98.41亿元的45.96%。贷款主要集中在华能平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华亭煤业集团, 两家企业新增贷款11.3亿元, 占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的68.1%。贷款投向投量高度集中, 使国有商业银行潜在风险隐患, 特别是平凉中行各项贷款余额27.75亿元, 其中:向上述两家企业发放贷款余额12.25亿元, 占比高达44.14%。

(二) 企业“贷款难”与银行“难贷款”并存

一方面, 金融扶持企业发展, 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 希望通过扩大信贷投放, 实现效益最大化, 但有钱放不出去。另一方面, 企业在发展中信贷需求大, 但求贷无门。据调查, 被调查的8户企业除华能平凉发电公司和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贷款容易之外, 其余6家被调查企业的贷款满足率仅为56%。

(三) 金融支持企业发展的制度安排存有缺陷

全市国有商业银行通常依据准确定义的指标和严格的审查程序审批贷款, 缺乏灵活反应的能力, 手续繁琐、环节多、时间长、使信贷投放与企业经营的资金需求时间上脱节。对于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污染大、高耗能、低效率等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的景气调查企业, 金融支持与政府导向的结合不够紧密。景气调查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产品换代升级和生产技术改造等方面主动性不够, 金融支持缺少导向性。

四、景气调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企业融资以金融机构借款为主

8户景气调查企业融资均采取了以金融机构借款为主要渠道的间接融资形式, 企业资金来源过分依赖于银行贷款, 企业直接融资发展速度较慢, 创新力度不够, 公开发行股票等有价证券融资渠道不畅。

(二) 企业与金融业之间信息不对称

一方面, 银行对借款企业的信用状况、还贷能力以及经营管理水平不完全了解, 企业的有关信息分布在各个金融机构和政府各职能部门, 银行难以全面地收集企业信息, 贷前调查成本较高。另一方面, 企业不熟悉国家的金融政策、银行的信贷政策和信贷产品, 难以创造符合信贷的条件, 部分拥有偿债能力的调查企业, 因财务制度不够健全, 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提供信息的可信度较差, 往往造成银行贷款的基本要件已具备, 但实质上却不具备贷款的条件。

(三) 部分景气调查企业经营状况不佳

8户被调查企业中就有4户企业目前仍没有摆脱亏损的困境, 个别企业在贷款时态度积极, 在还贷时却百般推卸, 甚至赖债, 造成了银企关系扭曲, 致使金融机构产生了“一朝被蛇咬, 次次怕井绳”的“怕贷、惜贷”现象。

五、促进景气调查企业与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 不断完善适合景气调查企业发展特点的金融支持制度

建立信息高度对称的银企关系, 使企业迈过银行贷款较为苛刻的限制门槛, 促使信贷活动以较为简便的方式来实现。金融机构主动通过多种渠道积累企业信息, 逐步建立融入企业社会之中的信贷服务网络, 使银行实时实地了解“企业成长的信息”, 促进金融对企业支持的高效运行。国有商业银行要改进现行的信贷管理体制,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和特点, 制定和运用区域性信贷政策。国有商业银行既要强化总行一级法人的经营体制, 又要使分支机构在授权的前提下灵活应变, 增强对企业的支持力度。

(二) 通过资本市场逐步拓宽景气调查企业的融资渠道

政府应大力扶持和发展民间资本市场, 通过资本和风险投资市场, 构建企业融资选择机制, 发挥资金流动的先导作用, 扶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避免不合理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企业应不断完善财务制度、改善法人治理结构, 积极创造条件筹备早日上市, 在企业上市筹备过程中, 政府、金融各部门要给予多方帮助, 积极推进。鼓励符合产业政策的调查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 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债券市场体系,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适当允许景气调查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并允许其在不同层次的债券市场上流通转让。

(三) 积极发挥产业政策和金融支持有效结合的凝聚力

建立金融业与政府及财政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机制, 互通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重大建设项目、银行信贷投放的主要意向等, 为支持调查企业发展提供交流合作平台。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签订同业竞争规范化协议, 在贷款投放、利率定价等方面, 深化认识, 优化经营思路, 凝聚合力, 共谋发展, 在业务上形成良性的竞争局面。

(四) 通过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不断扩大景气调查企业的融资能力

企业信用评级是用来满足从事信用活动的机构在信用交易中对信用信息的需要, 以此解决借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景气调查企业要在信用档案建设中, 确定专人详细记载本企业的有关信用信息资料, 主动、及时地向金融机构和人民银行报送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报表和相关信用信息报表资料, 充分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建立诚实可靠的信用档案, 主动联合企业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全面推进自身信用等级评定工作, 努力争取各金融机构按照统一评定的信用等级标准授权授信。

(五) 通过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增强企业对金融的吸纳能力

各级政府要把守信用、讲信用纳入目标实绩考核, 营造良好信用建设环境, 建章立制, 扩大宣传, 落实社会承诺, 做到取信于民, 并以此带动社会信用建设。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作用, 扩大信息采集范围, 提高数据入库效率, 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金融机构在提供服务方面, 切实做到思路、政策、资金和行动一致, 对不讲信用的企业, 加大联合制裁力度, 使失信者付出代价;对“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增加授权授信额度, 对其贷款需求给予满足, 促进守信企业加快发展。完善企业公众信用信息和社会信息披露制度, 对采集的企业信用信息, 在严格依法管理的前提下, 依靠现代技术向社会开放。

摘要:开展大中型工业企业景气状况定期调查活动是中央银行判断、分析和预测经济运行情况, 研究金融宏观对策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通过对工业景气企业的生产经营、重组改革等情况实证分析, 全面查找金融支持景气调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以金融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 篇8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文化障碍

人所共知,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自然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之间已不必然呈正比例的对应关系,特别是进入文化时代,经济的落后往往受累于地区内的陈旧观念和落后文化。然而,在实践当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了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的物质因素,却忽略了导致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这些地区的文化状况即文化因素。本文试图从经济与文化的互动中,挖掘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找到经济背后的文化障碍。

一、文化障碍及其形成

许多社会学家指出,虽然欠发达地区表现为一种经济条件,但它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循环的文化体系。而正是这种文化体系在被人们忽略的角落、在更深层次上制约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并不断地使这种落后状态维持、繁衍,以至于其影响越来越深远。

文化障碍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并不完全相同,它比单纯的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下有着更加深广的涵义,它是指某一群体、家庭或个人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及信仰模式、知识、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生产方式上落后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且以一种封闭的状态固化在人们的思维观念之中,从而影响到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滞后状态。作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文化障碍,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文化教育、社会风尚、政治文化、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落后以及由此导致的人们精神生活的贫乏。在现实生活中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生活单调,节奏缓慢;受教育程度低、文盲率高、科技意识差;生活方式落后,且迷信思想严重,进取心不足,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但却盲目攀比,从众心理严重;精神懒惰,视野狭窄,但又抱残守缺,盲目排外。这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与心态,既是传统人生观、价值观与思维定势的表现,也是这些因素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的一种扭曲表现。文化障碍的存在既是经济落后、物质贫困的结果,也是物质贫困长期存在的深层次根源。

传统的小农经济和长期与外界隔离是文化障碍产生及存在的条件。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数分布在边远偏僻地区,受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如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劣,交通通讯不便、信息闭塞,资本、人才缺乏,人口整体素质低等)区域经济发展缓慢。这样,就为文化障碍的产生、发展准备了条件。反过来,在这些文化障碍的作用和影响下,又会生成一种安于现状,甘于认命的心理习性,长此以往,便成为了一种病态的心理平衡和自我保护机制。久而久之,这些文化价值观念深深地融铸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决定着人们的思维观念、行为方式和日常生活态度,并且一代一代地影响下去,成为一种传递效应,持续性强,且不易改变。于是,阻碍经济发展的文化障碍就这样形成了。

二、在文化创新中大力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当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难以有效推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时,区域文化的创新成为别无选择的根本出路。所谓文化创新,就是要从欠发达地区文化的基本特征出发,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主动吸收异质文化,培育出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又具有该地区文化传统独特魅力的新文化,为其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1.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是培育欠发达地区新文化的起点。因为一个区域内的历史文化是无法人为割裂的。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欠发达地区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因素,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生长出市场经济需要的文化观念,以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如欠发达地区人们的忠厚朴实、中庸平和,与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诚信意识、团队观念是息息相通的;而安稳恬淡的性格特征,有利于外乡人安全地溶入本地人的生活,可以为开放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循规蹈矩也与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按规则出牌”的法制意识有着内在的联系。只要我们积极地去挖掘、宣传这些地区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积极因素,并以现代市场经济的新视角去重新诠释它、整合它,使其在新的经济基础上得到新的升华,开出新花、结出新果,就一定会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2.经济扶持和文化扶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欠发达地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是物质落后和文化落后的综合。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扶持工作中要兼顾经济扶持与文化扶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争取欠发达地区文化与经济同时发展,以增强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劲。

虽然说,经济、文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我们必须注意,经济和文化绝不是截然分开的“两手”,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两手”,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意文化发展,在发展文化的同时,要找到它的经济增长点。具体来看,有以下几条途径可以实现上述目标:

第一,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提高欠发达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平。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文化教育落后的地区,它的经济发展是不会有后劲的。在这里文化教育,单从知识的角度讲,在我们的调研中,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文化程度高的家庭比文化程度低的家庭收入高。但是,一旦知识与人相结合,同技术发生联系时,文化教育的巨大作用就显现了出来。例如,农村培养植棉技术员,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者,分别需要半年、一年、二年后才能胜任,而文盲、半文盲则基本无法胜任。在对外输出劳动力时,所进行岗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也证明了我们的上述观点。而且,我们还发现,文化程度越高,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的可能性越大,创造的价值也越多。

另外,要注重女性的受教育比例和程度。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越是落后的地区,女性受教育的比例和程度就越低。这当然是传统的重男轻女观点在作怪了。但是,正是在这些传统观念盛行的地区,我们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占据者绝对的优势。而在这种家庭模式中,女性几乎完全承担了抚育下一代的任务。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讲,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几乎没有受过教育或受教育程度很低的母亲,能为孩子的将来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孩子在上学接受系统教育前,绝大多数时间是和母亲在一起的。

第二,利用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这些欠发达地区,多数处在山区,由于没有开发,环境的原貌并未遭到破坏,且民风淳朴,完全可以利用这里的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作为一种绿色经济,不仅可以为这些地区带来经济效益,而且由于外来人员的到来,也可以带来新的文化因素,在潜移默化中使旧有的文化观念得到改造、更新。

第三,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增收渠道。由于农业劳动力过剩,又缺乏其他的就业岗位,封闭保守的观念又制约这里的人们不去寻求其他的就业出路。在对这些地区进行扶持时,可以因势利导,对这里的剩余劳动力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这可以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又可以通过外出务工人员,带回新观念,新思想,从而也达到了经济、文化双发展的目标。

但是,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通过先进文化的渗透、培育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改造、重构等方式,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进程,从而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找到自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永佶著:《中国文化现代化》.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

[2]何云峰等:《中国人的心态历程》.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

[3][美]塞缪尔·亨廷顿等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

[4]李晓东著:《全球化与文化整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5][英]理查德·D.刘易斯:《文化的冲突与共融》.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2版

[6]方克立 著:《现代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7]钱宁:《贫困文化与西部的贫困问题》[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2

以金融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 篇9

——浅谈阜阳地区人力资源回流问题

摘要:经济危机对我国各个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同时它也对我国人力资源的流动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本文主要就人力资源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回流给这一地区带来的机遇做些探讨。以阜阳地区为例,首先分析了阜阳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然后说明经济危机下的人力资源回流,最后探讨了人力资源回流给阜阳带来的机遇。

关键词:经济危机、人力资源、回流

人力资源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其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它的本质是劳动能力,这个能力是社会财富的源泉,而且这个能力可以被组织所利用。

1.阜阳地区的人力资源现状

阜阳是农业大市,同时也是人口大市。地处安徽省的西北部,辖四县、一市、三区,总人口880万,农村人口738万,占全市人口的85%。总面积97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59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7亩。农村人口中,年龄18—60周岁的劳动力403万人,按当前农村生产力现状,每个劳动力可耕作土地8亩计算,现有耕地只能容纳182万劳动力,剩余劳动力多达221万人。阜阳人力资源呈现以下情况:

1.1 人力资源大量对外输出

安徽省阜阳市是全国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全国重点劳务输出中转监测地,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都有百万劳动大军流向全国各地,是全国“民工潮”的主要源头之一。为了方便人力资源的输出流动,阜阳建造了在全国地级市中首屈一指的火车客运站,年客流量约800万人次。据统计,2007年,阜阳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余人,全市劳务输出总量已超过215万人,劳务总收入200亿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百亿元。

人力资源质量偏低

由于阜阳地区长期以来都是人多地少的局面,地处皖豫交界处,经济相对落后,人们的受教育观念淡薄,大多只接受完义务教育就外出打工,人民受教育程度偏低,所以人力资源素质偏低。据调查,目前,外出人员中小学文化占24%,初中文化占60%,高中文化占11%,大专以上的占6%。

1.3高素质人才难求

近几年阜阳地区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每年都为国家培养出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青年奔向全国各地的重点高校再深造。然而这些学成后拥有高素质的青年大都不愿再回到经济落后的家乡,而留在了经济条件更好的其他城市。这使得阜阳地区的高素质人才大量流失,而又难以吸引其他地区的人才。

1.4当地政府不够重视对人力资源的长远发展

当前的中国,对官员的政绩主要还是看当地经济的增长状况,这就造成了当地官员只注重当前经济的发展,而不考虑长远人才的储备情况,对人才的渴望程度不够,不能出台大量吸引人才的措施。

1.5当地形象让人才望而却步

阜阳地区官员一个接一个的由于贪污受贿等腐败问题“落马”;几年前的“大头娃娃”事件等诸多因素严重的影响了阜阳在全国的形象,即使阜阳在其他方面确实有吸引人才的举措,许多高素质人才也会由于阜阳的恶劣形象而重新审视,进而失之交臂。

2.经济危机下的人力资源回流

人力资源回流是指由于某些原因,人力资源从接受地重新流向人力资源输出地的过程。

2.1人力资源的回流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造成:

2.1.1经济环境

受我国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东部发达地区及大中城市的就业量日趋饱和。而在东部沿海经济增长趋势放缓的同时,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依然保持着强进的发展势头,从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向中西部转移。随着经济危机影响的不断加剧,我国沿海地区出口导向型的经济遭到沉重的打击,中小企业大量倒闭,外资企业不断撤走,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回流。

2.1.2国家政策

我国的户籍制度使得外来人力资源遭到户籍歧视、就业歧视、社会保障歧视、教育制度的歧视等,大大降低了外来人力资源在城市可能获得的收益,同时提高了他们在城市生活的成本;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政策出台,使得农业重新被提到更高位置上来,从而吸引了一些原来农业人口的回归;此外国家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对人力资源的流向起到了引导作用,把原来输出到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源重新聚集到了中西部地区。

2.1.3产业转移

劳动密集型的增长方式注重生产要素的数量投入,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利于开辟就业场所,扩大劳动就业。而集约型的增长方式,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为主要特征,劳动数量投入就受到一定限制。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的增长方式逐渐被集约型的增长方式所替代,而东部沿海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向中西部地区大量转移,这就把原来在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源也跟着转移到了中西部地区。

2.2阜阳的人力资源回流状况

2.2.1回流人力资源的数量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受到较大冲击,用工需求明显减少。而上述地区又是阜阳市人力资源输出的重点地区,因此造成阜阳市人力资源回流数量增加。据统计部门对全市1420户6011人调查,2008年返乡农民工294人,占转移劳动力的20%,比上年上升5.4个百分点。其中,由省外返回的占72.8%,上升7.4个百分点。返乡人员中,因金融危机造成失业返乡的占12.6%,占转移劳动力的2.5%。

根据调查结果判断,虽然阜阳市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人力资源集中回流的问题,但是随着危机的不断持续人力资源回流数量仍可能继续增加。

2.2.2回流人力资源的质量

阜阳市的人力资源输出是以较低的劳动力素质为主的,而且在这次危机当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那些依赖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此这就导致阜阳回流的人力资源质量不高,但是沿海企业的倒闭,必然也会造成部分高素质人才的失业,从而也使部分高素质人才回流到阜阳。

3.经济危机给当地政府、企业所带来的机遇

3.1抓住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的机遇

东部沿海地区企业正处在转型时期,它们需要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这就给阜阳提供了莫大的机遇,可以通过一系列优惠措施吸引资本、赢得企业落户阜阳。

人们现在购买的“安踏”、“森仕”、“阿迪达斯”、“即发”、“鄂尔多斯”等一批名牌服饰,都可能是阜阳生产的。去年下半年以来,一大批国内大型服装企业纷入阜阳,香港森仕集团、上海艾肯服饰及阿迪达斯品牌的生产商香港高太公司等落户阜南;在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有安踏品牌的生产基地玉得龙服饰公司等一批项目新进入中部纺织城;在太和,这个名单下也有香港南益集团等一批企业,仅今年1月举行的工业项目开工典礼上,就有浙江工业园暨宏大纺织服装、柏劲服装项目同时开工,浙江工业园计划总投资2亿多元,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服装厂房4.2万平方米,其中宏大纺织服装公司由绍兴方泰缝制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柏劲服装公司由香港AA公司投资兴建。

何以众多服装企业把阜阳选为转移的落脚点?这是成本逼迫下东部地区的理性选择。众所周知,纺织服装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去年以来,沿海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加之金融危机使不少农民工返回中西部,久已有之的服装行业产业转移加速推进,大批服装企业跟踪而来。

这正是阜阳人力资源优势的朴素诠释,只要有机会,大量的熟练工人就会停留在本地。专家认为,在新一轮经济调整中,生产要素的先导性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必将对产业的调整和转移产生重要影响。服装企业加速入阜阳,正是阜阳人力优势释放的必然结果。

3.2可以更好的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满足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要之后产生的。从农村改革到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以及近两年出现回流的情况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安排,不能只盯着非农产业,还要着眼于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业内部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这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

因此当地政府可以引导农民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着眼于未来,提高农业创新。一方面要大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多元化农业,不断增加农民的增收渠道,使农业达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创造出和谐农业。

3.3给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非农产业,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阜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市,农业优势明显,乡镇企业的发展要充分以农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对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不但吸收了农业劳动力,而且还消化剩余农副产品。这样即发展了企业,又使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一批回乡人群领办、创办企业,成为当地乡镇企业中坚力量。临泉县杨桥镇农民张哲到北京打工学到了养鸡技术,回乡创办了养殖公司,现已发展到2100人的规模,带动了200多户农民致富。据统计,全市由返乡民工创办的企业目前有900多家,年产值6个多亿,年创利税8000多万元。个私企业的发展又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4给当地劳动密集型企业带来的机遇

那些回流的人力资源,经过多年的打工、经商的经验,有的逐渐成熟,不仅学到了一技之长,还掌握了一定的管理方法,为阜阳的二、三产业发展准备了人才条件。为阜阳密集型产业带回了大量懂技术,会操作的熟练工人,提高了密集产业的生产效率,继而提高了当地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实力。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新形势下,不但能使阜阳密集型产业免受打击,而且还能得到充分发展。

3.5为吸引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时机

阜阳是人口大市,但是人才资源大量外流。在当前经济危机下,东部沿海地区的高素质人才也出现了失业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阜阳市应当针对人才资源不足的事实,出台一系列吸引高素质人才回流的措施,为人才资源的回流创造有力的条件,提供适合高素质人才发展的空间。

经济危机也使得很多原本打算“一去不复返”的阜阳大学生在东部沿海地区很难找到工作,在这样的形势下,大部分大学生会降低自己的择业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返回自己的家乡工作,因此这又给阜阳地区吸引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条件。

阜阳“凤还巢”工程的实施,进一步落实优惠政策,优化创业环境,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有创业愿望、有实力、有经验、有技术、有资金的回流高素质人才创办经济实体;努力构建平等竞争、充满活力的创业机制和全方位创业服务体系,充分保护和调动回流人力资源创业的积极性,是阜阳的人力资源变成了其发展的又一优势。

“凤还巢”工程为阜阳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回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储备和利用。

3.6为改变阜阳的形象提供了机遇

人才的吸引势必会增强阜阳的发展,而阜阳的发展又势必会渐渐改变阜阳在人们心中的恶劣形象,形象的改变会更好的吸引人才的到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改变阜阳的形象,为阜阳的未来创造基础。为阜阳市又好又快的发展创造条件,打造和谐阜阳。

4.总结

所谓“危机”,就是“危险”加“机遇”,时间有长短,环境有优劣,缩短时间,抓住内外部环境有利因素,趋利避害,是我们战胜这场危机的关键所在。面对到来的经济危机,经济欠发达地区固然有更加严重的危险,同时也迎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在这场危机中,谁能够规避危险,抓住机遇,谁就是这场危机的最后胜利者。经济欠发达地区一定要牢牢地抓住机遇不放松,迎难而上,创造出中国的经济奇迹。

参考文献:

(1)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李涛, 燕少红.百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转移[J].安徽日报.2002

(3)章刚勇 ,阮陆宁.对劳动力回流现象的思索[J].中国信息报社.2009

上一篇:财产保险合同文本范本下一篇:中央国家机关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