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杜甫赏析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登高杜甫赏析(共8篇)

登高杜甫赏析 篇1

古人喜欢登高,或登山,或登台,或登楼,而且“登高必赋”,留下了不少名篇。

《韩诗外传》卷七:“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山必赋,小子歌者何?’”《汉书·艺文志》:“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而赋可以为大夫。”“登高必赋”或“登高能赋”就成为古代大夫必备的九种才能之一,于是登高与赋诗就紧紧地连在一起。

综合历史文献,可知“登高”有三种情况:

1、笼统地说升至高处。如明代开国功臣之一、写《卖柑者言》的刘基的《旅兴》诗:“登高望四方,但见山与河。”这是随意而登,不指明时间地点。

2、九月九日登高。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记载着一段传说:“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这则道家的传说显然是要让人们关心家人,要“常回家看看”。后人每至九月九日都要登高饮菊花酒,其内涵也泛化为对亲人故交的怀念。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称代表。

3、指正月初七(人日)和十五日登高的风俗。

晋陶渊明《移居》之二:“春秋多佳节,登高赋新诗。”可见,登高赋诗的佳节,春秋都有。秋当然指九月九日即“重阳节”,春则指正月初七和十五。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初七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登高赋诗。”《隋书·元胄传》:“尝正月十五,上与登高。”

总体上看,登高历经魏晋唐宋诸代,都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主题,而怨春和悲秋则成为主要题材。登高之作的总体基调也必然是忧愁、悲哀、痛楚,具有强烈的悲情特征。其情感内容同社会生活的变化、国家的分合治乱有着基本同步的规律。周秦之际多是亲情之念,如《诗经》中的《东山》、《陟岵》等篇,汉魏之时则偏于乡国之恋,如王粲的.《登楼赋》、曹植的《杂诗》,唐宋以下更多友情之思,如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确是佳作。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写亲情之念,乡国之恋,友情之思的作品中往往饱含着作者对社会、国家、人生的忧患意识,使悲情更加浓重。杜甫的《登高》堪称典范: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杜甫赏析 篇2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对于这首诗, 历来评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胡应麟《杜诗详注》称:“此章五十六字, 如海底珊瑚, 瘦劲难移, 沉深莫测, 而精光万丈, 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 前无昔人, 后无来学, 此当为古今律诗第一, 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杨伦《杜诗镜铨》评其为“杜集七言律第一”, 近现代及当代很多评家也都各自从此诗的章法、句法、字法、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独到的点评, 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只意图从景和情的关系角度, 对此诗作论述, 借以体味杜诗的苍凉悲壮之美。

此诗前两联写景, 后两联抒情, 从结构上看, 情、景泾渭分明, 写景似乎只为抒情起兴, 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细细品味, 方觉此诗绝非如此简单, 而且作为“诗圣”的杜甫, 写诗的手法也断不会如此平庸。此诗景中含情、情寓于景, 整体感觉意境高阔深远浑厚, 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给人以苍凉悲壮的美感。

先看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独自站在高台之上, 仰望:风急、天高, 空谷中传来哀啭久绝的猿鸣, 俯视:水清、沙白, 猎猎秋风中鸟群在低低地盘旋。这里写了六种物象:风、天、猿、渚、沙、鸟, 每一种用一个字形容:急、高、哀、清、白、回, 这六个物象就像六个镜头, 表现了夔州江滨景色特有的形、声、色、态。我们可以想象:农历九月, 两鬓斑白、形销骨立的诗人, 独自站在峡口的高台之上, 凌厉的峡风掀起了他单薄的衣衫, 吹乱了他的头发, 面对眼前这灰白黯淡的景物, 他怎能不心中生出苍凉悲壮的情感?陶道恕评论此联:“十四个字, 字字精当, 无一虚设, 用字遣词‘尽谢斧凿’, 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此联诗人的视野更为阔大, 他写落木、江水, 用“无边”、“不尽”来形容, 更用“萧萧”、“滚滚”来写其动态的气势, 好比画家的写意, 着意渲染浓厚的秋意, 而这浓厚的秋意, 不正是作者心中的悲秋之意吗?悲自然之秋其实也是悲自己的人生之秋。听着落木窸窣之声, 看着长江汹涌之状, 作者心中那人生老大、壮志难酬的感怆恰如这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一样推排不尽, 充满无限的苍凉悲壮之意。此联作者用大手笔, 写大景物, 读者的思绪也仿佛被这浩大、浓郁的秋色、秋意所浸染, 淹没在这满地秋叶、满江秋水之中, 与整个意境浑然融为一体, 陡然间产生一种情感共鸣。所以陶道恕先生评价这一联:“大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这两联写尽了秋景, 也饱含了秋意, 两联28字, 无一秋字, 却处处都在写秋景、抒秋意, 正表现了杜甫诗艺的炉火纯青、手法的不露痕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又说:“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物皆着我之色彩……”用在此处, “我”即作者胸中之情。你看, 他写静景:天高、渚清、沙白, 色彩是清、白的, “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那种温暖的色调在这里难觅踪影, 整个画面恰似一幅清瘦的水墨山水画, 苍凉凄清, 动景:风、猿、鸟, 也是“急”、“哀啸”、“飞回”, 凌厉、哀婉、低回, 更强化了这种苍凉凄清的感觉, 这种惨淡的色调、低回的旋律无不是被作者内心的色彩所浸染过的, 也正是作者心中之境在外在之境上的映射。从美学的角度来看, 作者写峡风之急速, 天空之高远深邃, 落木的“无边”、“萧萧”, 长江的“不尽”、“滚滚”这一系列阔大、雄伟的意象, 给予读者的是一种崇高之美, 更显人类在大自然威力面前的渺小、无奈, 进一步呈现了作者心中的那种悲壮之情。所以我认为前两联看似在单纯地写景, 其实是景中含情, 情寓于景, 是在渲染一种浓烈的悲秋氛围, 这样也使得后面的情更为蕴藉深厚, 更具感染人的力量。

在前两联营造的深厚意境的基础上, 后两联水到渠成, 直抒胸臆, 把心中的苍凉悲壮之情淋漓尽致地加以展现。先看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常言道:“久客最易悲秋, 多病独爱登台。”无人陪伴的诗人, 寂寥之中登上高台, 他视通万里, 思接百年, 联想到自己离家万里, 常年漂泊, 独在异乡为异客, 时值季节之秋, 又逢人生之秋, 怎能不和前人一样, 生出悲秋之情呢?诗到此处, “秋”字才被点了出来, 承上启下, “万里”和“百年”分别从时间、空间的角度, 极言自己漂泊之远、作客之久, 感时多病, 寂寞孤单。宋人罗大经分析此联说:“万里, 地辽远也;悲秋, 时凄惨也;作客, 羁旅也;常作客, 久旅也;百年, 暮齿也;多病, 衰疾也;台, 高回处也;独登台, 无亲朋也。”这也正与前面的写景互为呼应, 情和景水乳交融。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安史之乱方休, 地方军阀混战又起, 自己又年老多病, 好友一个一个离开人世, 知己日渐稀少, 国难家愁, 怎不让人徒生“艰难苦恨”之叹而两鬓斑白呢?酒可解千愁, 然而此时诗人却百病缠身, 欲“借酒浇愁”而不能, 人生旅程行将结束竟至于“潦倒”, 这种痛苦谁人能解?谁又能解?所以我感觉:此联十六个字力重千钧, 蕴涵丰厚, 有晚景凄凉的感慨、老病缠身的哀伤、半生漂泊的愁苦, 更有忧国忧民的情志, 在此, 诗人把自己个人的命运、悲哀和远在视线之外的战乱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并把它放在开阔宏大高远的时空中来展示, 把悲哀写得相当深厚博大, 具有一种崇高感和悲壮美。而这种崇高和悲壮美又是在前面淋漓尽致、大笔泼墨的景物描绘的大背景之下, 得以充实并充分完美地表达出来的, 没有前面大场面大手笔的描绘、渲染, 此处的抒情就不会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和如此强烈的感染力。

这首诗以“悲秋”为主题, 格调苍凉悲壮, 具有悲剧一样的震撼力。其实, 秋在人们眼中不一定都能引发悲伤的情感, 文学史上也有很多喜秋的诗歌, 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还有王安石的《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都让人感觉秋天的明净爽朗, 精神勃发。杜甫的《登高》之所以以“秋”为描写对象, 以“悲”为情感基调, 固然是因为“悲秋”历来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 但主要还是和他一生的悲剧命运有着更直接的联系。所谓悲剧, 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从而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产生崇高悲壮之美。年轻时的杜甫, 怀抱着“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理想, 积极入世, 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 然而却每每不被重用, 遭到排挤、贬谪, 到晚年还要“支离东北风尘际, 漂泊西南天地间”, 竟落得个“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境地, 写《登高》两年多以后, 贫病交加, 凄凉地死于漂泊湘江的小舟中, 他的一生不正是一出让人闻之落泪的人生悲剧吗?此时的诗人仿佛于冥冥之中已料知自己的悲惨结局, 所以他写景抒情都渗透着浓郁的苍凉悲壮的情感色彩, 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杜甫》里说:“他在风雨雷电中挣扎, 血污的翎羽在空中缤纷地炫舞, 他长号, 他哀呼, 唱的越急切, 节奏越神奇, 最后声嘶力竭, 他卸下了生命, 他的挫败是胜利的挫败, 神圣的挫败。”正是他“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的炽热情感和国难家愁、仕途坎坷的激烈碰撞, 使得他的一生结局为“胜利的挫败, 神圣的挫败”, 才发出了如此苍凉悲壮的一叹三喟。

总之, 杜甫的这首《登高》所呈现出的苍凉悲壮之美, 深深地打动、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让人们认识了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歌的深沉内涵和独特风格, 它的艺术感染力真可谓是“前无昔人, 后无来学”。

参考文献

[1]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1.7.

[2]游国恩, 王起, 萧涤非, 季镇淮, 费振刚.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5.

[3]中等师范学校阅读和写作 (试用本) 第三册教学参考书[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7.

杜甫《登高》解读 篇3

《登高》这首诗是杜甫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是作者站在高台之上,看到、听到的。诗人描写的主要意象有风、天、猿、渚、沙、鸟。风急、快,突出风的迅猛。风儿急急而去,是那样的无情。无人陪伴已觉可悲,连那风儿也好像故意欺负作者,匆匆离作者而去,可以想见此时他那悲苦的心境。天高带给人一种苍凉、空旷感,登上高台的人是何等的渺小。猿呢?作者用啸声,并且是哀凄的啸声。诗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哀凄之声让人动容,声声刺透他那几近破碎的心。

渚,用“清”来形容,可见洲渚之上草木凋零,凸显萧瑟,传达凄凉之意。沙白,可见岸边白沙漫漫,这冷的色彩,又增一份寒意。鸟,正是没有依靠所以徘徊而不肯离去,就像这时候飘泊无依的杜甫,这只鸟是不快乐的。这也充分说明了“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本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和“长江”。“落木”用“无边”、“萧萧下”形容。体味诗句,我们似乎看到秋风染得草木醉,苍翠的群山上弥漫着枯黄的叶子,一阵秋风吹过,那枯黄的叶子从枝头飞下,纷纷扬扬飘落而下,走向自己生命的终结。远望群山,好像被黄色染过一样。面对这一切的人自然也会想到人生就像这落叶一样慢慢地走向生命的终结,于是会为年华的逝去、青春的流逝而感到痛彻心扉。杜甫写这首诗时55岁,已经到了生命的晚秋。那秋风中慢慢飘落的枯叶,正是他漂泊一生的象征。秋风劲吹,无情地把他卷下树梢,他的飘舞因命运不青睐反而变得更加壮美,纵然已经枯黄,他甘愿化做泥土,滋养着大树,融入那片他所热爱的土地。

“长江”用“不尽”、“滚滚来”修饰。奔腾万里的长江浩浩荡荡奔涌而来,这是何等的气势。长江水一去不复返,让人想起“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个体生命、个人的成败在浩荡的长江面前是何等的渺小,个体生命是有限的,而自然却是永恒的。作者因个体生命的短暂和个人的渺小感悟到生命的悲哀,他用酣畅的诗句为自己的生命唱出一曲悲歌。

通过以上各个意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首联和颔联中的景物描写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这里有无边落木和滚滚不尽的长江,凄凉之中有壮阔和深远。所以杜甫虽然悲愁,但是不哀婉,细细读来,景物描写字字关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作客”可看出客居他乡,漂泊流浪,而“万里”可看出地域之广,漂泊之远,“常”可看出时间之久,杜甫经安史之乱,十多年来一直漂泊在外,虽然有过短暂的稳定生活,但是一直漂泊西南天地间。“独”正是说明漂泊的结果,孤独一人,无亲无友,“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漂泊中适逢九月九日登高祈福之日,“独登台”,自有对家的一种思念。

人生百年,杜甫早已是垂暮老朽,总想叶落归根,终老故里,在“多病”的登高中自有对生命的叹息。而杜甫早年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壮志。纵观杜甫一生,他仅仅做过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等低微的官职,回想自己一生能不苦闷、能不忧愁吗?他在为自己的生命流逝、功业无成而悲歌。

满目秋景,凄凉萧瑟,满怀愁绪无法排遣,秋景添悲意。杜甫虽然是年迈多病孤单一人却依然要登上高台祈福。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一种对不幸的抗争精神。所以杜甫的诗歌虽悲却悲而不伤,悲而能壮。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苦恨”中虽有个人境遇的叹息,但年迈多病的诗人为何会长年漂泊,不能终老故里,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动乱。这时安史之乱虽已经平息,但地方割据乘机争夺地盘,民不聊生。而杜甫却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所以“艰难苦恨”中自有忧国的情怀。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纵使“吾庐独破”他依然想到“天下寒士”,所以“艰难苦恨”中还有忧民的叹息。杜甫是宁苦身以利人,这样的一个悲天悯人的伟大诗人独登高台,想到自己的漂泊、人民的流离失所,可以说是悲从心中来。

“繁霜鬓”是自然的规律,更是“艰难苦恨”所致,而这更使杜甫“艰难苦恨”。

千般悲愁压于心头。在贫病交加中,杜甫连喝酒浇愁的权利都没有了,更要命的是“新停”,刚刚不敢喝酒,悲愁之深总对酒有一份向往,情感的需要而理智却告诉自己不可以,真是“长恨此身非我有”。这是个人多大的不幸,想到此真是又加一層悲愁。

综观全诗,杜甫为萧瑟秋景而悲,为长年飘泊流浪而悲,为孤独登台而悲,为年老多病而悲,为壮志未酬而悲,为国家百姓而悲,为潦倒穷困而悲,为不能饮酒解忧而悲。《登高》是杜甫在乱世中为我们唱出的一曲悲歌。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漂泊、思乡、孤独、悲秋、年迈、多病、抗争、潦倒、贫困、忧国、忧民的杜甫。

时代用冷酷的目光选中了杜甫,让他受尽了种种磨难,他用满含泪水的双眼审视着这片他所热爱的土地,他用枯瘦的手拿起饱蘸人间悲苦的墨汁的巨笔书写下生命的感怀。

杜甫如落叶,又如一株寒梅。在凄厉的冰霜下,他开得高洁如明月。他病弱憔悴,衣衫褴褛,却目光如炬,心宽如海。对天下之人报以亲切的怜悯,还有什么比这样一位老人博大的胸怀更震撼人心呢?心中的光明,驱散了阴霾与黑暗。留给人间的,是清风携来的寒梅的幽香。在凛冽的寒风中,他开得坚硬如磐石。千般无奈,万种悲愁压于心头,他却高扬起不屈的头颅。他的身体是残破的,精神却是完整的。无论经历多少艰难坎坷,他始终不曾向命运低头,面对浩荡的江水一吐胸中块垒,永不屈服的呐喊伴随清风融入天地的正气,摇撼人间。

杜甫《登高》内蕴赏析 篇4

杜甫一生困顿踬踣,而心忧社稷苍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疾呼呐喊,让人感受到的是诗圣舍已为民的悲壮,而当衰朽残年的杜甫在夔州长江边上出字字顿出“艰难苦恨“时,其悲抑之气又何以堪呢?本文将进行体验剖析。

登高遣怀,是士子文人的抒发难言之隐的惯用方式,唯其如此,心中奔流激荡的郁积情感才能得以宣泄疏导,如陈子昴《登幽州台歌》,一经吟出千苦为之悲怆。大历二年(767)客居夔州的杜甫,饱经人生沧桑,已是衰朽残年,此时再也无力谈理想、谈民生,唯有终其一生无法摆脱的困顿失意和无奈。这满腹愁绪也只有到风口浪尖去倾泄。

首联极写登高所感受到的特定环境,诗人心中深沉的忧郁,充斥于天、地、沙渚之间。首句前两个节奏点连用四个平声既形成句内对偶,又渲染悲情或如疾风劲草般凌厉,势不可挡,或如波涛汹涌,奔腾翻滚,不可遏制。但急风恶浪还不足以烘托出悲情之浓郁悲凉,然后用一个仄声“啸”,使悲郁之情充刺于天地之间,接着用一个平声“哀”,延伸悲情在时间上的悠远绵长。诗人借助猿的哀鸣长啸呼出心中的悲郁之情,使之在天地之间膨胀,在东西南北间奔突。猿之哀与诗人人生境遇之哀相互渗透,可谓是以哀景衬哀情,而愈显悲凉之气。尽管如此,诗人心中郁结的悲情还是难以消除,在这种抑郁之情遍布苍穹时,诗人幻化为一只小鸟,翩飞于清渚白沙之间无所归依。

颔联写这只翩飞的小鸟在萧瑟的秋景中,穿越过无边无际,落叶萧萧的树林,低飞过前后相续滚滚奔腾的.长江。深切地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无边的落叶悄无声息,就象这滚滚奔腾的江水不可遏制。生命的时光像自然时序中的落叶江水一样疾速流逝,而命运无法把握。这不是一个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时代,虽然诗人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但在现实的生活中,诗人就如同这只“小小鸟,想飞怎么也飞不高”,只能低回徘徊,在“无边”的空间和“不尽”的时间里,这只抑郁的小鸟都无缘展翅翱翔,一如诗人的美政理想无法实现。美好年华已在困顿失意中消磨渐逝,而壮志未酬,空留余哀,徒留消颓。

颈联写这只抑郁低飞无法冲天的小鸟停落在长江之滨的高台上,恢复为诗人的形象,面对现实,悲情依然浓郁。“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既点明自然的季节“秋”,又点明生命的时序“百年”。而且还点明了抒情的方式是登高遣怀。因为诗人在现实的世界中感受不到温暖,人生多半是离家万里客居它乡,更何况现在是年已过百,疾病缠身,乡愁愈加袭人。“秋”在诗人目力所极的范围,甚至在诗人遥想的空间,都透着彻骨的悲凉。诗人人生境遇凝练为一“悲”字,所以在前两联所描绘的壮阔秋景是诗人心中深沉的悲凉的外化,不一定是实景。“悲”也是全诗的情感基调。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老态尽显。诗人一生的困顿潦倒都浓缩在“艰、难、苦、恨”四字中。“艰难苦恨”四字顿挫起伏,诗人郁闷之情,一字一顿地吐出,其苦之状难以形容。“繁霜鬓”则是这种困顿生活的结果。尤其是近来越加潦倒衰弱,连平日里用来消愁的酒也无力再饮了。

全诗以壮阔凄清的秋景开始,最后归结到一个衰弱得像糟老头的诗人形象上,景之凄清与人生之悲凉相互呼应,诗人越显衰弱渺小无依无助,不用“悲”难言其苦状。诗人于765年创作的《旅夜书怀》抒情结构与此篇类似。开始两联写立体的雄浑壮阔的景物,最后归结到“天地一沙欧”这个点上,通篇也是寓情于景,那时作者如沙鸥飘零,有飘泊无依的感伤。而《登高》篇不仅是感伤,更是年老体衰,孤苦无依时,作为诗人生存信念的,终生为之追求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仁政理想也破灭了,衰弱的诗人已无力为理想疾呼,只剩在生存边缘挣扎的悲怆。韶华已逝,人生的滞障无法逾越,此时的诗人与前两年“飘飞的沙欧”形象相比,已尽显老态,无限悲凄,可以说是诗人去日无多时的悲吟,读罢不禁泪洒衣襟。

杜甫 - 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中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其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

杜甫 - 生平概述

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人,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杜审言(初唐著名诗人)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30岁时回到洛阳,筑室偃师,在那里结婚。天宝三载(744年)也就是杜甫33岁时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当时李白刚刚被“赐金放还”,二人同游梁、宋,建立了千古传颂的友谊。

天宝五年(746年)是杜甫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他参加了由李林甫操纵的一次考试,落入骗局。其后寓居长安近十年,几次干谒汲引,但都落空。可以说长安十年,使杜甫历尽艰辛。但恰恰如此,使杜甫看到了生民的疾苦,国家的安危,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也有了较深的认识。

杜甫《登高》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吟诵诗歌的基本方法,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

2、赏析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掌握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3、感受诗人在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与忧思,并初步感知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教学课时:1课时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首联颔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白,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伟大的两大诗人,有“诗仙”和“诗圣“之称。杜甫作为唐代诗坛上的又一颗璀璨的明星,与李白并成为双子星座,韩愈曾推崇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我们以前也学过很多杜甫的诗歌,如《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春夜喜雨》,《望岳》等等,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学习他的另外一首发自肺腑的诗歌《登高》。(板书课题作者)明朝学者胡应麟曾这样评价《登高》“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可见这首诗歌的地位非凡,那么这诗歌究竟好在何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学习这首诗歌。

(二)相关知识介绍 1.介绍题目

古人有九九重阳节登高的传统,而且登高必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游览众山小”抒发了诗人豪迈的胸襟。那么这首《登高》诗人登上高台又有表达什么呢?

2.作者生平介绍

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 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的一生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3.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杜甫人生的第四个时期,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那天诗人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面对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三)朗读

1.听配乐朗诵,使学生初步体会一下作者的情感,并注意字音和断句。2.个别学生朗读,找出学生诵读的差距,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练习诵读。

3.集体朗读,初步感受诗歌意境,对全诗有个整体认识。

(四)赏析诗歌(从情,景入手)

1.介绍本诗是七言律诗,律诗分为四连: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并让大家给本诗分层(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2.前两联(写景)

问(1):本诗是诗人登高之作,请大家找出诗人在前两联中写了哪些景物? 景物:风

猿啸

沙白

落木

长江

——四句八景,语言凝练 风急:迅疾的秋风,秋气逼人,给人一种肃杀之气。天高:高远的天空,在广阔的天地间更使人显得渺小和孤独。

猿啸哀:哀鸣的猿啼。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色彩,使人听到它的叫 2 声感到非常悲凉。《三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更加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忧伤

渚清:孤零冷落的小岛。青色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沙白:水落而出的白沙

鸟飞回:低飞盘旋的水鸟,在空中盘旋,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这里的鸟其实是诗人自喻,诗人自己也像空中的鸟一样无所归依,长期羁旅漂泊。(后来诗人在《旅夜书怀》中说道:“飘飘何所依,天地一沙鸥”老病孤独漂泊的诗人不正是像这天地间孤零零的一只沙鸥么?)

-------------------------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无边落木(空间上):无边无际的落木萧萧而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而这些纷纷飘落的叶子使人觉得所有的树木都进入了生命的秋季,这肃杀之景不得不使心力交瘁的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自己也是晚年,也已经走了生命的晚秋,由此感慨到生命的短暂。在动荡的社会中诗人就像这随风飘落的叶子,四处漂泊。而黄叶飘落最后还能落叶归根,而自己却身在他乡达十年之久,年老了却还没能返回到家乡,这更添了一份悲凉之气。

不尽长江(时间上):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滚滚东流。落叶给人生命短暂之感,这亘古如斯,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长江水给人时间无穷之感。在这无穷永恒的时间面前更显得诗人渺小。(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生命之短暂,时间之永恒

问(2):思考这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情感:悲凉,悲壮)问(3):作者又是运用了哪些手法?手法: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有声有色有型,上下联相互照应。(一三山景,二四江景)

3.后两联

问:体会作者写了几重悲?

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

引宋人罗大经评“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千愁万绪集于一端,八重悲意层层叠加,一字一悲,一句三叹,情感更趋沉郁,诗意更见悲慨。

问:作者仅为自己的生世而悲吗?(1)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艰难”可以指国事艰难,也可以指人生艰难。问:“苦恨”是非常恨,诗人恨什么呢?

杜甫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的人,忠君爱国,关心民生疾苦是他思想的核心。此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了四年,可是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这对于杜甫来说是件极其悲痛的事。所以诗人在这里恨国家仍然动荡不安,恨自己已经人到暮年,不能再为国家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啊!

(2)人生潦倒,消愁无途

问:国难家愁一起堆积到诗人胸中无法释怀,诗人该怎么办?

喝酒解愁!(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问:但是诗人却“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刚刚停,这又是为什么呢? 可能是因病不能喝,又或许是因为是穷困潦倒,此时诗人孤苦无依,无朋友的救济,连买酒的钱都没有了。

各种愁苦,悲愁郁积心头。却无法排遣,找不到慰藉,更不能借酒消愁,可见诗人当时是何等的悲伤。

(五)探讨

问:请大家用一个词来概括下这首诗的情感?

悲壮!诗人杜甫将个人情感延伸到国家大事上来,全诗的主题就一下深刻了许多,而杜甫在是诗中描写的恢弘场景和表现出的宏大胸襟,更能表现全诗的情感。

5.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

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藉,语势停顿转折。沉郁顿挫的风格基调是悲慨,杜甫诗歌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在于情感的强烈,这种强烈的感情是杜甫最能打动读者 4 的地方,他的诗歌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

顿挫:声律。以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为例

(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

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

(六)朗读与背诵

1.现在请大家带着对本诗的理解,再次齐声朗读《登高》。2.自由朗读,争取能当堂背下来,请两个同学试着背背本诗。3.全班一齐有感情的背诵此诗 板书:

登高

杜甫

所写之景(首联颔联):风 天 猿啸 渚 沙 鸟 落木 长江-------悲凉

颈联:八重悲

所抒之情:尾联

--------悲壮

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杜甫《登高》参赛教案 篇6

课程名称: 语 文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4. 学会写景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朗读和背诵。

2、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吟诵法。

2、讲析法和点拨法。

3、讨论法。

4、情景展示法。

[教学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

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加强背诵指导。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指导诵读(3 分钟)] -------[作者简介(4 分钟)] -------[赏

析文本(28 分钟)] -------- [本诗小结(3分钟) ] ------- [作业布置(3分钟)]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一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指导诵读(3 分钟)

1、放音乐《二泉映月》。

2、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营造凝重的课堂气氛。

3、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4、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板书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为了更好地诵读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作者,然后具体分析一下这首诗。 ( 孟子曾经说过:“诵其书,读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三、作者简介( 4 分钟)

1.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 自称少陵野老, 世称杜少陵, 出身于河南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少年时期曾漫游各地,20岁作《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千古名句,成为千万有志青年的座右铭。后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西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作品显示了唐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2.写作背景

<<登高>>这一首诗,向来传为名作。前人对他的地位评价极高,杨伦称之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更把它喻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年),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在四川的夔州(奉节)所作。没来夔州之前,他寓居在四川的梓州。在梓州,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觉得中原以定,于是陡然萌发了“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念头,但未能实现。公元765年5月,他的老友严武辞世,他在蜀地便失去了生活等诸方面的依恃,境遇每况愈下,只好离开了经营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们,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才到夔州。如果不是当地都督柏茂琳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地住三个年头,可能还得四处漂泊。就在这三个年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难,身体也非常不好。因此,杜甫这首诗是在极度困苦的情况下写成的。对作者有了了解之后,我们来理解本诗的内涵。

四、赏析文本 ( 28 分钟)

《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共有八句,这八个诗句,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⑴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明确: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⑵ 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明确: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探 导:

① 飞鸟,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明确:(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而且只能是一只,而不是多只。因为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② 诗人毛主席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和杜甫笔下的鸟有什么不同吗?明确:毛主席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因为那时毛主席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由此看来每一位诗人笔下的鸟都是他们的化身。我们也要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

——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

(师生共读)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 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写了几种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

(2)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落木萧萧――①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

②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飘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 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3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杜甫生于7,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朗诵指导: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这两句,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试读,很沉郁)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小结: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着不同,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就是抒情。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登高》营造的空间美赏析 篇7

《登高》一诗具有语句对称工整,意义两两相映的特点,使人感受到一开一阖,一上一下,一虚一实或一明一暗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就形成视境的转移,这种转移让视觉空间变得开阔与对称,从而写出了诗人意味的参差变化,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情感的起伏。正是这样,诗歌给读者在视觉空间上、在思维空间与情感空间上展现了别具一格的美。

一.诗句对立的内容形成视境转移让视觉空间变得开阔与对称

《登高》通过格律营造的视觉空间展现了诗歌画面的开阔与对称之美。首联: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回。从仰望的角度写高远的天空与远处传来的猿啼声。而后句则紧接其上,写俯视,近处的清渚、白沙及风中盘旋的鸟儿,也正是近方能知其“清”与“白”。俯仰与远近及听与视的两两结合,读者的视觉空间就变得开阔而又对称了。颔联也是如此,先写“无边”山上的“落叶”,再写“不尽”的江水,从山到水的视境的变化,显现出空间的广阔与对称。而颈联的“万里”与“百年”则从空间转移到时间上直接给予人视觉的壮阔感。因此,我们阅读时就会感觉到一种壮阔之美始终贯穿诗歌。

二.诗句对立的内容在情感空间上写出了诗人意味的参差变化

《登高》通过格律营造的情感空间展现出诗人意味参差变化之美。首联:从急风、高天、猿啼,给人一种苍茫之感,清渚、白沙却给人以宁静的感受,两句对立的内容让人印象鲜明。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萧萧与滚滚均为拟声词,因此也与首联相映,首联写视觉,而颔联则从听觉入手。但同为听觉,诗人先写山中落叶,再写江水滚滚,然萧萧为凄凉之情,而滚滚却有豪迈之气,诗人由凄凉而转为豪迈之气。颈联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漂泊万里,如今却年老多病”,从苍茫到宁静,从凄凉转为豪迈,从漂泊他乡到年老多病,诗人情感意味的参差变化就在其中了,读者内心也会随之起伏不定。

三.诗句对立的内容在思维上的变化使读者对诗歌意蕴的理解变得丰富而绵长

《登高》诗中诗人的思维是在不断的变化的。全诗分为两个部分,从外部景到内心情,这是一个对称的结构,而借景抒情到直抒胸臆就是情感由暗到明的变化。在首联与颔联之间,从所见的实景(风)到想象虚景(听见无边的落叶之声与滔滔的江水,诗人的沧桑之情转为豪迈之感。颈联则将时间与空间的错位,物候与人生的感应,复数与单数的比较等全都编织在对仗的两句中了。我们从内容意义的对立角度来看:虽已离家万里又在悲秋时节却还要四处漂泊,而此时诗人已是(百年)暮年独自一人,多病缠身,两者之间形成鲜明的落差。诗人不必明言,而读者却从这种反差中形成自己的体会。尾联,与颈联相对,诗人从个人想到了国家。国势的艰危与自身潦倒,却连借酒消愁都无法了。在整首诗中,诗人的情感由暗到明,由自身的沧桑转为豪迈再到晚景的凄凉的变化,最后又由个人想到国家,因为读者是不确定的,而诗歌的意蕴也随着不同阅读的人思维的变化也变得绵长而曲折。

杜甫在《登高》的创作中,别具匠心地通过格律将字法、句法与内容三者有机融在一起,但通过格律所展现的意义空间几乎有说不尽的构思之妙。在这首诗中杜甫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真正的成为了格律的主人,如果说格律成就了诗人的伟大,不如说诗人成就了格律的完美。

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 篇8

通过对诗中意象的赏析,体会它塑造的意境

通过对诗中关键字词的把握,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教学设想:对于诗歌的学习,学生总是感觉很茫然,似乎鉴赏诗歌没有规律可循。通过对杜甫的《登高》一诗的鉴赏分析,以及对有类似特点的诗歌《送友人》的鉴赏,使同学们把握两点学习诗歌的规律,为他们以后学习与《登高》类似的诗歌时提供一些借鉴。

教学过程:

导入:各位同学,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它的作者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作品《登高》。

作者简介:因为以前同学们都学过他的一些诗歌,所以对杜甫有所了解,哪位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人又称他为杜少陵,又因他曾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又称他为杜工部。他的作品大都收在《杜工部集》里。他的诗歌因为多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所以又称他的诗为“诗史”。他和李白、白居易一起被称为唐朝三大诗人。

杜甫一生不得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他34岁时,抱着“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来到长安应试求官。适逢奸相李林甫玩弄权术,应试人无一录取。杜甫困守长安达十年。又值安史之乱。他颠沛流离。闻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他前往投奔,被叛军捉住,押回长安。后来逃出,一人到达唐肃宗的临时驻地凤翔,皇上授他左拾遗的官职。上任不久,因为宰相房琯被罢官。他上疏营救,触怒皇帝,被贬官到华州。公元759年他辞官西行,到了四川,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草堂,就是杜甫草堂,三年后川军叛乱,他又开始漂泊流浪。后来在节度使严武的保荐下,做了节度使参谋等职,严武死后,他失去依靠,再次辗转于江陵、岳州、衡水一带。公元770年冬天,这位饱经忧患的老人病逝在湘江水上一条小船里,时年59岁。(投影)

杜甫的一生四处漂流。他的诗歌大多都是反映他在四处漂流时的所见所感。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的这首《登高》,看看诗人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他又是怎样来抒发他的思想感情的。

本文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诗中意象的赏析,对诗中关键字词的把握,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养成能鉴赏类似诗歌的能力。(投影)

所谓意象,就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提到的景物,并对这些景物赋予了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投影)

我们举个例子来具体了解一下什么是意象?马致远的元曲,[天净沙](秋思)。大家都学过吧?现在齐背一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投影)

在这首元曲中写了哪些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18个字写了9处景物。前三句一个名词一处景物,这些景物写出了一幅秋日黄昏的萧瑟凄凉的画面。面对着这样的景物,远在天涯的游子自然而然的产生出一种思乡之情。曲中的这些景物蕴含着作者的思乡之情,赋予了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这就是意象。

现在大家听我读一遍,注意我读的感情、节奏。

找几个学生再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同学们再齐读一遍,注意读出感情。

鉴赏诗歌:

同学们来说一说看完这首诗,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发言来说一说)

现在我们来鉴赏一下这首诗。

教师: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风、天、猿、渚、沙、鸟。

教师:这六种景物构成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哪位同学来给大家描述一下?

明确:急风在猛烈地吹着,天空寥廓,猿在不住地哀鸣。水中青色的小洲,沙滩上白色的沙子,鸟儿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尤其是猿的啼叫,在作者的耳中听来却是一种哀鸣,鸟儿和雄鹰展翅飞翔还不一样,而是在盘旋。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凄凉冷清的画面。

教师:我们把对景物的领悟与杜甫当时的处境和命运联系起来思考,说说这些景物在诗人看来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冷清而凄凉的画面。

教师:咱们再来鉴赏一下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放眼望去,看到的是落叶纷纷而下,长江波涛滚滚,向东流去。在这样的情境下,想一想诗人能联想到什么呢?

明确:无边的落叶,纷纷落下。遍地一片荒凉的景象。面对滔滔不绝地江水,想自己大半生的漂泊,年华就这样逝去,却没有建立功业。不由得使人悲上心头。

教师:颈联中有一个字可以说很明显的写出了作者的心情,大家考虑是哪一个字?

明确:“悲”字。作客在外,已经是够可悲的了,却又是离家万里,睹物生情,自然是悲伤而愁苦。“百年多病独登台,年岁已大,却又得了病,而且又是孤苦伶仃一个人登高台,作者的心情怎样,自然不难理解。

登高台想到了自己和国家的命运,一生中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现在却已两鬓斑白,岁月已逝。壮志不得申,如果有酒来消愁,那也是一件可以解愁的办法,可是却已戒酒了,只有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这种痛苦。

教师总结:对于这首诗,它的首联和颔联,选取了八种景物,来渲染出一种冷清而悲凉的气氛。为本诗奠定了抒情基调。

在颔联中,一个“悲”字,把作者的悲伤感情直白的表现了出来。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我们总结出两点规律,一是抓住诗中的意象的特点。不同的意象蕴含着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了解这些意象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明显的“猿啸哀、鸟飞还、落木、长江滚滚。”这些意象及其特点明显的为本诗奠定了悲伤的基调。(投影)

其次,就是抓住关键性的字词,颔联中的“悲”字,就是本诗的诗眼。通过这个字,进一步了解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投影)

教师:现在,给大家5分钟时间来读几遍,把这首诗背诵下来。

由学生齐背一遍。

鉴赏《送友人》:刚才我们总结了学习诗歌的两点规律,现在大家就来鉴赏一下李白的《送友人》,这首诗。(投影)。

给学生五分钟时间,由学生来鉴赏讨论。

然后由学生来发言。(略)教师略加指导、分析。

总结本课: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要学到大量的诗歌,对于诗歌的学习,本课只是为同学们学习诗歌提供点借鉴,知道些鉴赏诗歌的方法。鉴赏诗歌的方法以及鉴赏角度很多,希望大家能够不断探索出一些规律,从而能更好的鉴赏诗歌。

上一篇:老师我想对你说四年级作文400字下一篇:中储粮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