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焦裕禄》、《杨善洲》观后感

2024-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影《焦裕禄》、《杨善洲》观后感(精选11篇)

电影《焦裕禄》、《杨善洲》观后感 篇1

近日,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再次观看了《焦裕禄》、《杨善洲》等几部影片,思想上再次受到教育,心灵上再次受到撞击,灵魂上再次受到洗涤。

焦裕禄同志1962年来到当时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的河南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积劳成疾的焦裕禄同志因病逝世,年仅42岁。在兰考工作短短的470天中,他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力拼搏,自强不息,大力治理风沙、内涝、盐碱“三害”,亲自种植泡桐树,创造性地制定了一套简便、易行、实用而又符合规律的治理“三害”方法;他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在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带领干部访贫问苦,送救济粮款;他抱着病痛的折磨,常年奔波在农舍、田地,臵身于群众之中,当风沙、洪水来临时,他带头到现场查风口、探流沙,观看洪水流势及变化。他靠着一辆自行车,走访了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奋力改变了兰考的贫困面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人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

象。

杨善洲同志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区、县主要领导,担任保山地委书记近20年,多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举办林场20年,植树造林7万亩,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

焦裕禄、杨善洲二位同志的共同特点是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亲民爱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一心为公,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是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位党的干部,一位人民警察,要从以下几方面学习体会并指导自己的行动。

一是坚定信念,为民服务。一个人的理想信念至关重要。没有理想信念,就会迷失方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利益,克己奉公,多做贡献。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紧紧依靠群众,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深入扎根群众,大力改进工作作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

关心群众,多为群众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做人民群众满意的好干部。

二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学习,是干部健康成长的根本需要。我将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成人生的一种常态,一种习惯甚至一种精神追求,始终保持对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的激情,自觉增强学习的自觉性、紧迫感和责任感,从工作需要的被动型学习,提升到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的主动型学习。努力提高工作标准和目标追求,坚持学用结合,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发自内心地多学习,多思考,少一些浮躁和肤浅,把学习变成一种生活习惯,持之以恒,一以贯之。

三是勤政廉政,扎实工作。学习焦裕禄、杨善洲精神,就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图虚名,不事张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工作中尤其要注重在细节上下功夫,面对每一件大小事情,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坚持认真再认真,细致再细致的原则。每一句话、每一个电话、每一件小事都要据实情、讲实话、重实效。同时,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工作作风,事事做到想在先、跑在前、服务跟得上。

焦裕禄同志和杨善洲同志的事迹给与广大共产党员新的感

电影《焦裕禄》、《杨善洲》观后感 篇2

一、人物品质:家国情怀、公私分明

由陶虹扮演的二女儿几次三番说尽好话向父亲求情帮其申请调回, 而杨善洲并没有利用这个职权之便, 为家人谋求任何方便。

主人公心中根深蒂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不容许他有半点私心, 即使是最亲最爱的人亦是如此。他的一生惟一一次开后门, 是为周波, 这个跟随他上山种树一种就是十七年的热血青年。

无自我意识形态由更多人群所组成, 他们处在社会生活的底层, 为一日三餐的温饱而忙碌奔波, 他们思考的永远是:我是谁?我能干什么?他们重视现实利益, 他们通常会一丝生活的阳光而感慨不已, 他们会为获得他人的肯定和表现而感到羞涩。二女儿与周波都是这类人。跟着杨书记上山种树, 因为怕丢面子拒绝上街捡果核做种子, 夸口要带着新娘上山生活, 周波的真诚与毅力打动了书记, 打动了观众。二女儿最终依靠自己的努力调回工作, 看着一纸公文, 想到父亲的言传身教, 留下了动情的眼泪。

影片当中, 杨书记公车私用时执意要周波为其打表, 否则不坐。这在杨书记看来是原则问题, 这在常人看来是十分不可思议的, 这是其道德意识的体现。

二、人物性格:淡泊名利、克己奉公

个体的自我与社我的众生形成一股力量, 可以称之为主流意识形态。而更多个性化, 拥有独特自我主张的群体力量, 可以称之为非主流意识形态。精英意识形态, 他们是由社会的精英份子组成, 包括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思想者、企业家以及学科带头人, 他们思考的问题永远是:我们要去哪里?我们为什么要去那里?去哪里有什么好处?我们怎样才可以到达那里?一系列围绕着这些思考方向所出现的言论、主张、计划、策略, 都在有形或无形的影响着我们。

影片前半部分讲述了杨善洲在任保山地委书记时的作为。旱情来势凶猛, 面对灾情, 书记始终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 为百姓着想, 为地里的秧苗着想。他与百姓为喝不上水一起犯愁, 在地里临时召开会议, 果断叫停了正在修建的办公大楼。作为地保书记, 他是地方的领导者, 是决策者。他的主张、决策关系到每一个村民的生活。民生问题一直以来就是人们最最关注的问题, 直接关系到官员的政绩。

他不要所谓的政绩, 只求能为百姓做实事, 这就是他的信仰, 不能白吃国家的公粮。深度打井没有成效, 眼看着地里的秧苗浇不上水, 书记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实汇报, 向国家申请救济粮。被誉为“滇西粮仓”的保山县, 如今却要靠救济粮过活, 可以看出杨善洲不怕名誉扫地, 在他心里, 人民始终摆在第一位。

或许英雄人物都会或多或少受家庭的牵绊。对于妻子, 杨善洲有太多太多的愧疚;女儿婚礼, 他没出现, 只是让人捎了两床被面。

三、人物精神:雁过留声、受人爱戴

坚定的理想信念, 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动力之源。杨善洲30岁担任县级领导, 39岁担任地委副书记, 50岁担任地委书记, 在地方党委部门工作的40多年间, 保持平民干部本色, 带草帽, 穿草鞋, 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草帽书记”;他60岁退休又毅然奔赴深山植树造林20余年, 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到收获劳动成果的时候, 把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 自己不要任何报酬, 这就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共产党员矢志不渝的无私奉献精神。

我们更能深切的感觉到, 无论财富与物质的如何丰富, 我们始终像是带着脚镣跳舞, 在来来去去的轮回世界里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 以至终老。伟人亦是如此, 杨善洲对家庭的愧疚, 化作一种动力、一种倾尽全力的栽培, 他退休也不忘带走的背篓里, 那棵成长中的小树苗, 他的精心栽培, 也是内心化不开的网的象征。

杨善洲“忠以报国、诚以修身、勤以自强、检以养德、信以立业”的优秀品质, 在当前社会大背景下被广泛宣传和学习。电影的结尾以西南大旱一幕告终, 保山因植被良好, 当地居民不愁水喝, 外地来此取水的车辆排成了长队, 此时的杨书记已躺在病榻上, 起不了身。但是人民没有忘记他, 来医院看望的人站满的一坪, 一位老人从山上挑来干净的水, 递到他跟前, 大声说:“你没有白吃国家公粮!”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篇3

4月20日,安装公司党支部组织全体职工观看了电影《杨善洲》,当时我有重要工作,并没有参加观影,4月21日,我利用工作之暇独自观看了这部电影,即使过了几天,想起电影的内容,我仍然感觉眼眶有湿润的欲望,我称这部电影为一次洗涤心灵的旅程。

电影《杨善洲》公映于2012年,讲述的是当时已逝的原保山地委书记,后来的植树造林并将成果无偿捐献给国家的党员杨善洲一生的数件大事小事。从杨善洲同志数山头,巧遇红事送水老倌谈天讲起到他生命走到了尽头,老倌再送水结束,电影中几乎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少有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画面,但就是那和风细雨般的寥寥数语,素描般轻巧的勾勒出了一位值得尊敬的共产党员,一心为国,一心为公的光辉形象。

伴随着清幽的吟唱,一个略显佝偻的身影出现在大亮山光秃秃的山头上,手拄树枝逶迤而行,他就是即将退休的保山县地委书记,故事的主人公杨善洲同志。“数山头”,数的都是秃山,树木都被砍伐了,与一位挑水去送礼的老倌对话中,杨善洲似乎有很多心事,他心里想的是治下的百姓,是怎样为国家多做一点事,怎样让人们过得更好。

年景缺水,家乡大旱,省内闻名的滇西粮仓面临着讨要救济粮的窘境。人们参加红白事送的是清水,不仅体现民风淳朴,也看出了世道的艰难。“开闸放水,责任我来担”,“向省里回报,救济粮再难吃也得咽”,一场干旱中寥寥几句,让我们看见了一位敢作敢为,坦坦荡荡,心系民生的国家好干部形象。天降大雨不是老天救保山,而是

杨善洲的坚持,正确决策保护了保山。

当书记想大局,愧对家乡大亮山,退休后拒绝去昆明疗养,回到家乡去种树,这一种就是二十年。回看生命历程,他感觉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不是一个好丈夫,不是一个好父亲,不是一个合格的家庭成员。林场员工轮流放假回家,而杨善洲下山为的是捡果核。清贫到副省长看了落泪的生活环境,“不近人情”到亲生女儿的条子也不批。

2000年后,杨善洲同志将亲手建立的林场无偿捐献给国家,在打造了滇西粮仓之后,他又创造了价值3.7亿元人民币的雪松林场。县里太穷,奖励的十万他不要,市里奖励的二十万他仅留四万给自己的妻子,这就是他一生的遗产分配。

看完电影,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会告诉别人我眼泪鼻涕一起流了吗?我是真的被感动了,同时我也在思索,是什么感动了我,我能从中学习到什么。

首先是一个“廉”字。就如电影结束老倌和其他乡亲传送的一碗清水,杨善洲的生命是透明的,坦荡的,敢于让后人去考量的。走了一次后门为的是山里的孩子能有学上,批了一张条子为的是跟着他植树造林17年的小伙子的终身大事。他不是不会做,但是要看对谁做——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他只是为难的说,这章,不能盖。中国古话叫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但是我们看到一个地委书记的家庭,不说鸡犬,连直属血亲也没有“飞升”。

然后是一个“诚”字。他对待工作真诚,不爱面子爱家乡;对待同事真诚,一心想他人从来不顾自己,委屈家人;对待党和国家真诚,不搞特殊不占便宜,想的是如何让国家好,从来不想自己。对待天地真诚,打造粮仓,建设林场,你付出多少,自然就回报多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杨善洲虽然已经不在了,但是滇西粮仓还在,大亮山林场还在,这些财富在被子孙享用的同时,我们也在分享他的精神果实,他用有限的生命留下了近乎无限的财产,让他的生命与粮仓、林场一样变得永恒而闪耀。

而后感动我的是一个“情”字。于公,他勤政爱民,与乡民之间有着浓浓的鱼水之情,乡民亲切的称他为“农民书记”。最让我百感交集的还是他对自己家人的情。杨善洲是不懂变通么,不是,他也走“后门”,但是从来不给自己家里人走,他的生命都给了粮仓,给了林场,就是吝啬分一点时间来给自己的家人。阿妈交给妻子照顾,女儿交给妻子照顾。杨善洲是不懂孝道么,不是,没有工作的时候他拉着阿妈的手陪老人家聊天,老人弥留之际他满脸心痛加愧疚,老人辞世他对妻子这么多年照顾家庭充满愧疚,女儿来求他“办事”他不给办充满愧疚,是啊,愧疚,电影里李雪健那张纠结的脸说明了一切,对党对国家对乡民,他无愧,对家庭对妻子对孩子,他充满了愧疚。正是这种愧疚深深感动了我,大禹三过家门只是传说,而在杨善洲的生命里,因公忘私成了现实。

电影《杨善洲》的读后感说不难写,确实不难写,因为我只需要把电影的情节简单复述,我想每一个人都会被杨善洲的一生所打动;说难写,也着实难写,因为我实在找不到语言去尽述他生命中的光辉和给我带来的震撼。但是难写也好,好写也罢,重要的是我们从电影

杨善洲电影观后感 篇4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6月28日,庆祝建党93周年,我司党委组织党员员工观看了传记电影《杨善洲》。

电影讲述了杨善洲同志任中和退休后坚持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身为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投入了大量心血在粮食生产上:亲自下田示范插秧技巧,亲自过问科学试验田的情况,创建了滇西粮仓,实现了粮食增产。然而一场干旱差点让滇西粮仓颗粒无收。杨善洲同志此时向乡亲们承诺:我们要自己当龙王!退休后,他放弃了去昆明静修养老的机会,选择了去因过度砍伐而光秃秃的大亮山。这是他对自己,更是对乡亲们的承诺。二十年的苦心经营,大亮山已苍翠一片,在10年云南大旱中成了水源供给地。

我们景仰杨善洲同志的一身正气,原则分明!他从来不因私事滥用公家车辆;他从来不给自家亲人走后门;他从来不接受任何的形式主义。

我们震撼杨善洲同志的信守承诺,苦中作乐!干旱时他说要自己做龙王,二十年时间,他做到了!光秃秃的大亮山在他的细心呵护下青葱翠绿,干旱已不再可怕。电影中印象深刻的一幕是他调侃周波,即体现了他生活中真实个性,也给山上艰苦的生活找点轻松快乐的调味剂。

我们佩服杨善洲同志的聪明才智,领导魅力!他通过电影《庐山恋》鼓动乡亲们对绿化的需求,通过群众入股盈利分成的方式找到了自己的战友,通过大量查阅资料和反复思索解决了死苗问题。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体现的杨善洲同志的人格魅力,让人为他的办事能力折服。

我们称赞杨善洲同志的不计面子,勤俭节约!他不在乎自己曾经的身份地位,为了节省农场的开支,自己到大街上捡别人吃剩的果核。

我们惊叹杨善洲同志的大爱无私,两袖清风!作为一个地厅级领导,他自己家还是一贫如洗。他始终以身作则,教育自己的家人子女一切靠自己的力量,无论劳作还是工作,都要自己争取。他把农场珍贵的土鸡都给了自己的同事,自己却吃的是咸腌菜。

电影里有一幕浸湿了我的双眼。把林场交给国家后,杨善洲孤身下山,他满含深情跟他的大树孩子们告别。他粗糙瘦弱,青筋暴起的手温柔的抚摸着那一抹抹绿意,眼神里欣慰、骄傲、不舍、期盼交织成一层薄雾,氤氲在满山的湿气里。那满山的湿气仿佛大树们无声的眼泪,倾诉着他们对杨老的不舍。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篇5

何惠娟

电影《杨善洲》深情讲述了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永远把人民群众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前的领导干部形象。在任上,他狠抓农业,专注民生;退休后,他绿化荒山,造福子孙。他一心为民,两袖清风,鞠躬尽瘁。青山作证,他六十年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他用一生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做一个永不退休的共产党员!

杨善洲精神是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把他作为一面镜子、一泓清泉、一剂良方,认真对照、荡涤心灵、惩前毖后,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更大成效。

一是学习杨善洲为民的情怀。退休前,他废寝忘食,忘我工作;退休后,他志在千里,植树造林,把“我要回家乡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这句话讲得铿锵有力,开始了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征程。杨善洲同志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党,献给了为民谋福利的伟大事业中。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像杨善洲一样心系基层、心系群众、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争做“爱民”好干部,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热心、尽心、精心地为群众服务,朴朴素素和群众交流,与基层群众打成一片。

二是学习杨善洲务实的作风。开山垦荒的日子是艰苦的,艰苦环境下的快乐更加珍贵。杨善洲看着漫山遍野的树苗心生欢喜,可毒草飞机

草却几乎毁掉他们的期待。为弥补损失,杨善洲决定种植经济果木,不想却图便宜买了劣质果苗,林场职工两年的劳动化为泡影,杨善洲深刻的自我检讨,为早日还上贷款,从那天起,他开始走上街市,在路人异样的目光下捡果核育苗,在他的带动下,原先怕丢面子的林场职工们都能坦然的上街捡果核。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向杨善洲一样,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研究和把握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边查边改,创造性地开展本职工作,切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教师观看《杨善洲》电影观后感 篇6

杨善洲同志用奉献书写了生命的价值,他的精神让我们每个党员干部敬仰和怀念。学习杨善洲同志,就是要学习他牢记宗旨,鞠躬尽瘁的公仆情怀;学习他一心为民、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两袖清风、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要牢记的宗旨就是全心权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人民公仆来说,首先要具有的基本素质就是公仆情怀。杨善洲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的深刻含义。他光明磊落,心里装满党和人民的利益,唯独没有自己,就像一滴平凡的水,却折射出万丈光芒。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公仆,在工作中认认真真的为人民群众服好务。

观看《焦裕禄杨善洲》有感 篇7

龙镇农场学校中学部 武凤彦

在我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再次观看了电影《焦裕禄》《杨善洲》,发现尽管他们的先进事迹产生于不同年代,但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他们自觉坚持每天干好一件事,一生干好一种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与杨善洲是一部书、一部使人常读常新的人生大书。

焦裕禄和杨善洲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出身贫寒,经历坎坷,饱尝了作为一个农民的所有辛酸苦辣。凭着一腔热诚、脚踏实地的奋斗一步一步成长为领导干部后,始终保持恪守信念、清正廉洁、艰苦朴素、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于普通群众中间,如一地践行着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他们一辈子节衣缩食、生活俭朴、清正廉洁,且始终无怨无悔,以苦为乐;焦裕禄和杨善洲一样,生前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一辈子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一辈子对人民负责”的自觉承诺、践行誓言的终生执着。

焦裕禄和杨善洲的共同之处又在于都有“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和“我是国家干部,怎么能搞特殊”的公仆情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和“不要搞花花绿绿的形式”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和“不能向困难低头”的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和“职务可以退休,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的道德情操。

焦裕禄和杨善洲的共同之处还在于都是平凡低调之人,平凡低调得让人无法联想到他们是“大官”,然而,他们又是伟大的,伟大得让人仰视。他们清廉,自上任时起;他们奉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入党为什么,当官为什么,身后留什么”的人生考题。

这些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今天的党员干部,都要像他们一样,在思想上加强党性修养、在成绩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自觉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

观看电影《杨善洲》有感 篇8

保税区青运湖学校孙秀丽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就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杨善洲一生的真实写照。今天有幸观看了影片《杨善洲》,一位高风亮节、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形象跃然在我眼前,使我肃然起敬。

杨善洲是我党培养的一位地厅级领导干部,在位时视百姓为亲人,一心为民办事;退休后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扎根大山植树造林,兑现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主动发挥余热,为地方和国家创造出宝贵财富。他一生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不为妻子转城镇户口,不让女儿进城工作,退休时几乎没有存款,并且把自已所有的积蓄、工资都投入到林场建设中去。林场见效后,他不要一分工资,还将自己亲手建设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上交国家,其高尚品质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许多人流下了感动的热泪。

电影中的两个情节尤其使我感动。一是杨书记的女儿结婚后和丈夫因为工作单位不同,两地分居,已有七年之久,他的女儿是一名老师,通过考试本早都可以调到中心小学,但因为缺少一个盖章,一直没有调走。所以女儿哭着请求父亲帮帮她,把这个章盖了,但杨书记就是不同意。于是,女儿对他说:“你造林都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造林是市里已经批准了的,是公事!公是公,私是私,二者就是不同的概念嘛!”杨书记心平气和地说。女儿见说不动父亲,只好生气地走了!

另一个是在植树造林刚开始时,欠了政府几万元钱,杨书记为尽快还上这笔钱,就对一同上山的几位工友说:“咱们一起去大街上捡果核吧,卖了可以换些钱。”“啊!太丢人了,何况您还是老书记。”“我是书记那是我说的,如果我不说谁知道我是书记,一点都不丢人,这件事自愿。”杨书记说完便扭头走了。

其实,杨书记并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他也有常人的情感,也非常爱自己的家人,也有自己的荣辱观,只不过当这一切与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一起时,他的选择有别于常人,也把感动留给了我们。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共产党人最讲党性、最讲认真,杨善洲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他正是靠着坚定的党性和崇高的精神品质,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创造出了宝贵物质财富和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可想而知,只要坚定信念,讲求党性,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没有创造不了的奇迹,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教师的职业注定安于平凡,淡泊名利,讲究职业良心,它的平凡才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事迹,如果把平凡而神圣的教师岗位看作个人谋生的手段,那它永远也得不到成功。在教师岗位上,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认真负责,必须像杨善洲一样,在一行,爱一行,千万不能坐在这儿,这山望着那山高。我们要像杨善洲一样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展示着一个优秀教师崇高的价值取向。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重任,因而社会对一个教师的品行往往比其他行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今这个社会,尽管拜金主义等在许多人的思想意识中盛行,但它不应该感染在教师的身上。一个优秀的教师要习惯寂寞,习惯清贫,用坦然的心理面对生活,以豁达的思想憧憬未来,始终把教育好学生能力当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能经常自我反思教学的得与失,使自己真正能从教育教学理论的高度去审视自己教育教学行为,领悟教育教学的真谛,这样的老师就做到了“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同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具有示范作用,以身作则,才能真正教育感染学生。

观看电影《杨善洲》心得体会 篇9

近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认认真观看了电影《杨善洲》,电影使我感触很深。

一、要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全部心血和力量

杨善洲同志一辈子忠诚党的事业,践行党的宗旨,不管客观条件如何变化,他都始终保持着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恪守信念、不畏困难,脚踏实地、扎实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真谛所在。因此,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牢固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不移信仰共产主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做到困难面前不退缩、干扰面前不分神、诱惑面前不变质,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当前,我区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黄金时期。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切实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加快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宏伟事业

中去,做到科学发展不动摇、不懈怠,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二、要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无限事业中

杨善洲同志不论是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还是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他都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殚精竭虑,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站稳群众立场,自觉执行群众路线,深入推行“三五”群众工作法,扎扎实实当好人民勤务员,切实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竭尽全力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扑下身子、沉到基层,深入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真

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

三、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杨善洲同志一生节衣缩食、生活俭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样的精神,不管在什么时代,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历史环境下,都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我们更应该清醒看到,我们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发展的基础仍然还很薄弱。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保持一颗淡泊名利的心,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坚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管得住小节,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抵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切实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自觉

接受党纪法规的约束和干部群众的监督,做到表里如

电影《焦裕禄》、《杨善洲》观后感 篇10

(该文已在相关网站发表,请慎重参考!)

“老书记住院时,来医院探望的人站满了一坪。白须老人从家乡挑来了干净的水,人们把舀好的那碗水从头顶传递着送到老书记的跟前„„”,这是一个很普通,却又寓意深刻的镜头,我感动的泪水在这一刻决堤了!那碗水是如此的清澈、纯净,明晃晃的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照映着这位党和人民的好书记。此刻,我想到一个成语,用做对老书记的评语恰如其分——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此语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它的意思就是“最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所处的位置最自然而不引人注目,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是啊!这里面的全部全部,老书记您都做到了,我深感钦佩!

您,就像水一样!像穿透石板的水滴,昼夜不舍;像叮咚作响的泉水,滋润万物;像汩汩流淌的小溪,无私奉献;像奔流入海的江河,不屈不挠;像一望无际的大海,博大宽广。

您,就像水一样执着、坚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向着大海,不达目的不回头。

您,就像水一样的无私奉献、从容坦荡。滋养万物,使万物得利,而不与万物争。舍己为人,舍小家而为大家,而不与他人争。您,就像水一样谦和、平易近人。流于山川,就是江河的模样;注入大海,就是海洋的面貌;装进容器,就是容器的形状。飘于天上,为云;流于地表,乃河;储于地下,是泉。

您,就像水一样公平,身体力行“一碗水端平”。此是此,彼为彼,彼此不混为一谈。

电影《焦裕禄》、《杨善洲》观后感 篇11

根据XX发„2011‟文件通知要求,XX乡于X月X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各村支书、大学生村官等共计40余人到县电影院观看了电影《杨善洲》,杨善洲老书记的先进事迹使我们深受感动,深受教育,倍受鞭策,倍受鼓舞,取得了很好的观看成果。《杨善洲》主要讲了杨善洲老书记在职时开发了滇西粮仓、引水抗旱、举行割稻比赛并且帮助农民提高稻子的年产量;他离职时放弃去省城昆明过舒适的生活,选择回到家乡并和乡亲们在大亮山这座荒山、在恶劣的条件下开拓了“绿色奇迹”,使大亮山树木成荫,生机勃勃……

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观看结束后,认真总结反思,相互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大家一致认为:杨善洲老书记六十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他恪守信念,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了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以感人的事迹,集中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树立了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和时代风貌,是共产党员和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是我们广大党员干

部学习的楷模。

乡党委书记号召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把学习杨善洲老书记的先进事迹与巩固“三查三看”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四比四促”活动,努力做到“五好五带头”,以杨善洲老书记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立足本职工作岗位,争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中共XX乡委员会

上一篇:高中教师竞职演讲稿下一篇:快乐的中秋节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