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路线的教学设计

2024-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认识路线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

认识路线的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

2、智能目标:发展学习有关方向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能结合路线图介绍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难点:根据路线图介绍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点,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材出示了1路车的路线图,让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起点说出1路车所经过的地点,使学生看懂简单的路线图。以教材中的路线图为例,将往返路线、回家路线这一系列的认识路线和方向的教学活动融于教学情境中,并通过游戏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认识路线,并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还记得我们认识了哪些方向吗?

生: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师:现在我们把这些方向标在方向板上(出示方向板,用开火 的形式让学生说,教师把八个方向标在方向板上)快看,你们能在图上指出这些小动物分别在蓝猫家的那个方向吗?指名回答。

生:回答。

师:大家真棒,谁能告诉老师你平时玩过哪些棋类游戏啊?我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棋盘,你们来看这个青蛙是棋子,这有一个骰子,我轻轻的点动骰子,几?二,谁能说一说这个青蛙他能怎么走?指名说。

生:西北两格,南走两格等等。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这个棋子有那么多的走法? 生:因为他们没有说向哪走?

师:你们同意吗?他没有告诉我们方向。我这有一个方向骰子,这次方向骰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南走两步。

师:为什么刚才那么多走法,现在只有一种走法了呢? 生:刚才只告诉了我们走几步并没有告诉我们方向。

师:刚才只告诉了我们走几步,走几步就叫做距离,看来我们在走棋子的时候不仅要知道方向还要知道距离,这样才能把走棋的路线说清楚,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大家一起齐读课题《认识路线》刚才的游戏好玩吗?(板书:认识路线)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淘气的行车路线图

师:这是淘气周末乘1路公交车从广场到动物园参观所经过的路线图,从图中你发现了那些信息?

生:我看见有个向上的箭头指着北方。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生:我还看到一些地方,像广场、科技馆、电影院„

师:像广场、科技馆„我们叫做站点,也就是公交车停靠的地方,谁来说一下“从广场到电影院有几个站点?”分别是什么?

生:有3个站点,分别是广场、科技馆、电影院

师:从广场到电影院有几站呢?(两站)我们发现的信息可真多,结合路线图,自己先独立想一想“淘气从广场到动物园的行车路线(生独立说)

师:现在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听要求:说的时候要

“从哪儿出发行驶几站到哪儿”说清楚,看谁说的最完整!(同桌互相说,师巡视点评)师:谁来把淘气的行车路线说一下?(个别学生说,教师适当的进行补充,对回答完整的同学进行表扬)

现在请打开数学书翻到24页,把淘气的行车路线补充完整。(学生写,师巡视指导)师:谁来把你写的跟大家说一说?(生说)好!现在我们一起 把淘气的行车路线说一下!(学生说,教师出示答案)2.出示笑笑的行车路线

师:刚才淘气从广场到动物园,现在笑笑要从动物园回到广场,你能像刚才一样把笑笑的行车路线说一下吗?好!自己在下面先小声的说一说。(生说)师:谁来说一下笑笑的行车路线?(个别学生说)3.比较淘气和笑笑的行车路线

师: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淘气和笑笑的行车路线,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他们的方向是相反的

师:你有一双挥发现的眼睛!这是相同点,有不同点吗? 生:我发现他们经过的地方都是一样的 师:你可真善于观察!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师:大家可别小看这小小的路线图,里面隐藏着许多数学问题,你愿意解决这些问题?请看大屏幕!

师:小明是在哪站下车的呢?(少年宫)你是怎样想的? 生:从广场出发,到少年宫一共有4站,所以是少年宫

师:我们一定要认真观察,接着往下看,小红说了什么?(出示课件)小红从哪站上车的? 生:可能是光明街也可能是育才路

师:你是怎样想的?(生说)所以小红可能是在光明街上车,也可能是在育才路上车,你们考虑问题真全面!找到了两种答案。

师:你想做公交车吗?你想从哪儿到哪儿去?在小组内交流你的行车路线。(小组交流)师:谁来说一下你的行车路线?先告诉大家你想从哪儿到哪儿去?(生汇报)

师:我们在介绍路线时,既要介绍行走的方向还要介绍行走经过了几站,这样才更清楚!你们真是认识路线的小能手!

师:学习了这么长时间,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放松一下,想做吗?(出示课件)“情报大搜寻”,根据指示,我们就能找到隐藏的情报,(师读指示),这个女孩会是谁呢? 生:笑笑

师:你怎么知道是笑笑?(学生说自己的想法,课件演示)

师:我们一起来揭开谜底!真棒!下面看一下笑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情报?(课件出示)你愿意把小猪送回家吗? 生:愿意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有爱心!现在请你认真观察路线图,怎样走才能把小猪送回家?(生说)

四、层层推进,突破难点

师:你们真了不起,把小猪送回了家!为了奖励我们班的同学,老师带大家去参观旅游景点,想去吗? 生:想

师:好!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有关方向和路线的问题?(多个学生提问题,并找其他学生回答,对提的问题比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师:老师也有一个问题,居民区的居民怎样走可以到达山洞? 生1:先向东走到中心花园,再向东北走到山洞。师:你的方法真不错!还有其他的路线吗? 生2:先向北走到海底世界,再向东走到山洞。

生3:我的和他们的不一样,我是先向东走到气象站,再向北走到山洞。师:大家的方法都非常好,你喜欢哪条路线?为什么?

生:我喜欢先向东走到中心公园,再向东北走到山洞。因为这条路线最近了!师:我们在选择路线时,一定要选择最近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说一说!(生说)

五、课外作业

认识路线的教学设计 篇2

一、从毛泽东同志前后对“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否是个独立的社会形态”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来看

毛泽东同志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认识在1951年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 此前, 他更多地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是不可移易的必要形式”, 在《共同纲领》中也并未写入社会主义的目标, 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也的确进行了一段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实践。但从1951年开始, 毛泽东同志对新民主主义社会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他开始批评刘少奇“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提法, 日益强调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 在实践中更加注意社会主义因素的增加, 就其变化的原因, 大批学者都认为, 这种变化是矛盾的、中断的, 但笔者认为, 这一变化具有其一致性, 这种一致性就是毛泽东同志在考虑新民主主义社会时的策略思考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立场, 而且这种策略思考更多的是为战略立场服务的。

毛泽东同志在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时候, 正值抗日统一战线面临危机, 国民党在日本侵略者的诱惑下抗日决心有所动摇, 不断增加与中共的各种摩擦。中间势力也发生动摇, 此时是中共面临严重考验时期, 在决定抗战胜利与否的关键阶段, 能否巩固抗日统一战线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而就在此时, 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描述了胜利后我们的国家将是一个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政治上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经济上保护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极大地鼓舞了参加抗日统一战线的各革命阶级。不可否认,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毛泽东同志在准确分析国情的情况下选择的, 但他提出这一理论更多考虑的是要在策略上巩固统一战线, 而且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也能看到这一点:“这种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形式, 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式”,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这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共和国”, 从某种意义上说, 毛泽东同志正是用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团结了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新中国刚成立时, 西南、东南广大地区还有大量国民党残余, 军事上还没有完全解放, 土地改革还没有完成, 新中国一穷二白, 这不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可以解决的, 而解决不了就无法向社会主义迈进, 毛泽东同志深刻了解到这一形势, 也更清楚新中国还需要各革命阶级的共同奋斗, 所以他仍然坚持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

二、从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与中心任务的“二元论”来看

七届二中全会上, 一方面指出党的工作重点和中心任务, 另一方面又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不决定中心任务, 产生了主要矛盾与中心任务的二元论。然而,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彻底的一元论者, 因此, 这种认识上的二元论绝非偶然的偏差。笔者认为, 看似“二元”实则“一元”, “二元”始终由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这一“一元”决定。建国后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毛泽东同志关于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是主要矛盾的看法始终没有变, 并在实践上予以配合, 而在发展生产事业这一中心任务上, 虽允许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但在思想上更强调限制和使其绝种, 并在实践中从活动范围、税收政策、市场价格和劳动条件四个方面予以限制, 同时建国后党就已经开始了对个体经济进行改造, 一系列限制与反限制已经使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十分艰难, 最后不得不接受改造。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 反复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最终推动新旧社会的更替, 而建国后在实践上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实际上正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隐蔽斗争”, 所以说这种看似矛盾的认识在毛泽东同志看来并不矛盾。因此, 在他看来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才是主要的, 发展生产事业随时都可能改变。

可见, 毛泽东同志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想法不完全像我们今天所思考的固定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他心中的新民主主义社会随着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而这种变化“万变不离其宗”, 从这一角度来看, 就不能简单地说新民主主义社会与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矛盾的。

要想真正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 必须要从过渡时期总路线本身的内涵出发来分析。1953年6月,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是要在10—20年或更多的一些时间内, 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此可得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三点内涵:

第一, 从建国开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都是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需要15年左右;

第二, 方式上从现在开始逐步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

第三, 一体两翼, 即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主体,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两翼。

以下从这三点内涵来分析一下两者的关系:

(一) 两者在时间和方式上的关联

新民主主义社会和过渡时期总路线都认为,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一个长期的过渡阶段。毛泽东同志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多次讲到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楼梯, 一个过渡形式, 刘少奇也认为, 新民主经济是一种过渡经济, 而过渡时期总路线也明确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这是一个过渡时期。”两者都认为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间是个过渡阶段, 而且这个过渡时期是长期的, 从中可以得出:时间上, 两者的认识几乎是一致的, 只是在方式上, 一个主张采取突然过渡的办法, 一个主张和平过渡的办法, 但有一点始终未变, 那就是, 都要在这么多时间里向社会主义过渡, 因此, 笔者认为, 两者只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不同, 而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而且就逐步过渡与一举过渡来说, 逐步过渡更符合中国的国情。

(二) 一体两翼与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关联

集中力量实现国家工业化向社会主义过渡, 这是毛泽东和党中央的一致看法, 也是新民主主义社会题中应有之意。而过渡时期总路线通常被称为“一体两翼”, 按总路线本身的规定, 一体两翼是有主次之分的, 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主体, 这与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工业化建设为工作重点是一致的。在七大的政治报告和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 党都明确把实现工业化, 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确定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要内容和同步目标。发展社会主义因素, 这本身也是新民主主义建设的重要之点。建国后, 党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 在老解放区提倡互助合作运动, 这实际上成为对个体农业和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端和最初步骤。而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可以说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些步骤的承认、延伸和进一步发展。

由此可见, 过渡时期总路线与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基本精神上是相通的, 失误的地方在于总路线在实际操作中对“一化、三改”主次位置的颠倒和执行中的过急过快。如果按总路线原定的用15年左右的时间稳步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 其结果不一定比进行15年左右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差很多。所以, 不能把失误了的总路线与总路线本身等同起来, 而与新民主主义社会对立起来。

毛泽东同志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 这种变化中始终贯穿着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一战略立场, 而过渡时期总路线只是他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认识发生变化的一种内在结果, 因此, 在他看来,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过渡时期总路线不仅不是矛盾的, 而且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的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675-677.

认识路线的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主体性;存在;认识

中图分类号:B50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082-03

在近代哲学的认识论思考中,时间问题总是与主体性问题纠缠在一起。同时我们也发现,不同哲学家的时间考察总是不约而同地指向奥古斯丁。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如果近代哲学被认为是主体性的觉醒,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奥古斯丁的思想中,已经具有时间和主体性的某种本质关联?而奥古斯丁思想中丰富的存在论思考,则将此问题进一步带入广阔的存在论考察之中。

一、时间和存在:古希腊的时间图景

在阿那克西曼德和赫拉克利特等早期希腊哲学中,时间是在本原和存在物的循环关系中被理解的。正如阿那克西曼德指出:“各种存在物由它(本原)产生,毁灭后又复归于它,都是按照必然性而产生的,它们按照时间的程序,为其不正义受到惩罚并且相互补偿。”[1]本原和存在物之间的循环关系不仅揭示了时间和必然性之间的一致性,更赋予这种一致性以伦理意义。赫拉克利特则采用“逻各斯”这一基本的概念,把循环理解为“逻各斯”自身的转化,“火”的燃烧与熄灭是其感性隐喻。时间于是成为“逻各斯——时间”,同样兼具逻辑和伦理意义。可见,时间最初是在一种整体的宇宙论图景中被理解的。

随着巴门尼德区分存在与非存在,一方面存在与思想的同一性被提出,另一方面时间则被这种同一性所驱逐,降格至“非存在”领域。同时,时间的伦理意义也随之丧失,伦理原则被限制于“存在”领域:“正义并不放松它的锁链,听任存在物产生或消灭。”[2]可见,随着“本原”概念的式微,时间也从一种与“本原”相关的整体性视野中退让,存在与非存在的分离实际上造成了存在与时间的分离。时间不再从宇宙论的整体图景中得到理解,本原与存在物之间的循环论时间被放弃,代之以存在与非存在相分离的区域论时间。时间的逻辑和伦理意义被“存在”所剥夺,“存在”与思想的同一性则开辟了对“无时间”的逻辑确定性和伦理确定性的追求这一哲学方向。

作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柏拉图对以上两种理解进行了综合。他首先将存在理解为由生成中的东西、生成过程的承载体和生成物所模仿的存在这三类存在所构成的存在整体。显然,这种理解是对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思想的一种综合,它既保留了时间和存在的关联,又恢复了时间的宇宙论图景。在此基础上,时间被理解为永恒者,即生成物所模仿的存在的形象。它表示的是永恒者和生成者、原本和摹本之间的关联,这一关联即生成者对永恒者的模仿。可见,时间既沟通了永恒者和生成者,也使三种存在之间的整体性关联得以确立。只有借助时间,三种存在之间的联系及其整体性才能得以保证。甚至可以说,时间是存在论体系不可或缺的内在支柱。在此意义上,柏拉图认为区分可度量的时间和不可度量的时间是必要的,在不可度量的时间中,唯有“现在是”准确地描述了永恒者。对此,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推断,时间的可度量性和不可度量性具有不同的存在论意义,并且后者乃是更为基本的,因为它沟通的是不同类型的存在。

柏拉图的这一时间理解为亚里士多德及后世的希腊哲学家提供了基本的视野和框架。比如,亚里士多德通过将三类存在转化为三类本体(ousia),即运动的且不与质料分离的本体、不动的且不与质料分离的本体、不动的且与质料分离的本体,将柏拉图的存在论进一步予以体系化。其中对第一类本体的物理学研究,提供了可度量时间的研究范式,为近代科学意义上的物理学时间划定了方向。不过,强化可度量时间的同时也弱化了对不可度量的时间的研究,时间的存在论意义不同程度地被遮蔽了。

简单来说,通过对本原和存在物的整体关联、存在和非存在之间的分离、体系化的存在论的不同考察,古希腊哲学家对时间的理解也经历了循环论时间、区域论时间以及存在论时间这样一个演变进程。最终,时间与存在的关系成为理解时间的落脚点。这也成为奥古斯丁谈论时间的重要背景。

二、时间和永恒:奥古斯丁的创世时间观

与古希腊哲学不同,基督教哲学中无中生有的创世图景成为了哲学思考的基本架构。无中生有的创造者和受造者之间的基本关联,取代了古希腊哲学中本原和存在物、存在和非存在以及存在论体系自身的关联。在这一基本关联中,时间必须得到重新理解,因为本原和存在物之间的循环关系已不再适用于创造者和受造者的单向关系;存在和非存在的分离,虽然对指明创造者和受造者的根本差别有所助益,但无从指出两者之间的根据性关联;同样,存在论(本体论)体系的自身关联,也不再适用于创造者这一超越性的绝对存在和绝对自由。

对奥古斯丁而言,一个古希腊哲学未曾遭遇的难题成为当务之急:无中生有的创造是否预设了时间?因为人们会很自然地发问:“天主在创造天地之前做些什么?……如果天主为了创造从未创造过的东西,有新的行动、新的意愿,那么怎能说是真正的永恒?……既然天主创造的意愿是永远的,那么受造为何不也是永远的呢?”[3]239这一由时间问题引出的发问,其实涉及对上帝的永恒性和创世性的怀疑,涉及基督教哲学的根基。

对此,奥古斯丁首先指出了上帝的超时间性和时间的受造性。上帝“在一切时间之前,而不是在某一时间中没有时间”,是“一切时间的创造者”;上帝“不在时间上超越时间”,而是在“现在的永恒高峰上超越一切过去,也超越一切将来。”[3]241这样,时间就不能成为上帝创造的条件,或作为某种衡量上帝创造活动的东西,因为它只是上帝创造的产物。于是,时间和上帝的永恒决不能相互比拟:“时间不论如何悠久,也不过是流光的相续,不能同时伸展延留,永恒却没有过去,整个只有现在。”[3]240可以看出,上帝的永恒或超时间性并非一种时间中的内在超越,或无时间性,而是对时间的绝对超越和创造性。

其次,在永恒和时间之间,奥古斯丁指出了另一种卓越的受造物,即智慧、理性或思想。在上帝创造这一受造物之前,“找不到时间,因为它是在创造时间之前;在它之前,是创世者的永恒,它来自创世者,不在时间方面,因为时间尚未存在,而是由于本身的受造。”[3]270可以看出,奥古斯丁区分了时间意义上的开始和受造意义上的开始,并将时间意义上的开始归属于受造意义上的开始。时间本身具有一个不属于时间的开端。时间和永恒之间,有一段时间永远无法跨越的距离。这段距离属于“虚无”的距离,因为时间是从虚无中被造的。它也属于“道”(逻各斯)和万物之间的距离,因为上帝用永恒无声的“道——言语——创造万有”[3]236。“虚无”的距离既揭示了时间相对于“逻各斯”的缺失,即“逻各斯”(智慧、理性)在本质上是无时间的,先于时间的,同时也揭示了“逻各斯”与时间的同源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使得奥古斯丁认为能够“在时间之中昭示时间的创造者。”[3]301所以,“逻各斯”与“时间”的结合虽然是一种在时间中的言语和思想,一种有限的逻各斯,但却能够揭示上帝的存在。

在此意义上,奥古斯丁一方面改造了古希腊的存在论时间。在古希腊哲学中,时间主要与一般存在以及存在的统一性相关,但在奥古斯丁哲学中,时间首先与绝对存在相关。在前者,存在与无时间性、时间性纠缠在一起,但在后者,存在与超时间性的关系是第一位的。对于奥古斯丁而言,通过指明时间的受造性,以及永恒对于时间的绝对超越性,才能捍卫上帝的绝对存在和绝对自由,才能提供一个以绝对存在为基础的存在论体系。在这一新的体系中,古希腊的一般存在被降格为绝对存在的受造物。逻各斯(道、智慧、理性)作为一般存在虽先于时间,但也与时间同源,并能与时间相结合。先于时间揭示了逻各斯的无时间性,与时间同源揭示了逻各斯的受造性,与时间相结合则揭示了逻各斯的时间性处境。上帝、逻各斯和时间的关联可谓提供了一个新的存在论体系。

另一方面,人类主体在认识论上的重要意义得以凸现。对于奥古斯丁而言,人类主体的存在根据虽来自于上帝这一绝对存在,但亦需在自身中明见上帝的存在。这就意味着,人类主体需要在逻各斯中,尤其是在一种具有时间性的逻各斯中明见上帝的存在。奥古斯丁也承认相对于言说永恒之物,言说在时间中伸展的思想要容易得多[4]257。于是,对于认识而言,一种有限的“逻各斯时间”成为思考的出发点,成为昭示创造者的关键。这一思路可谓既承担了基督教哲学明见上帝的存在这一基本任务,也将为近代的主体性思考打开空间。

三、时间和认识:近代的主体性道路

随着奥古斯丁把时间理解为思想的伸展,时间与人类主体性的认识论关联这一主题开始凸现出来。

首先,奥古斯丁确立了思想主体相对于感官外物的认识论确定性:“没有人怀疑他生活、记忆、理解、意愿、思想、认识和判断。至少,如果他怀疑,他就生活着;如果他怀疑,他就记得他为何正在怀疑;……如果他怀疑,他就思想;……你可以对任何别的东西加以怀疑,但对这些你却不应有怀疑。”[4]275毫无疑问,我们仿佛看到了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的中世纪版本。

其次,奥古斯丁指出了思想的时间性特征。时间作为思想的伸展不像永恒那样整个是现在,而是某种伸展的现在,即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的不断伸展。这三种“现在”只能在心灵中被找到与被度量。这一度量与人的思想的三个阶段,即期望、注意和记忆相关,“过去事物的现在便是记忆,现在事物的现在便是直接感觉,将来事物的现在便是期望。”[3]247这三种现在具有一种整体连续性的关联。比如说,所期望的东西,经过注意,进入记忆。

在奥古斯丁看来,思想的这一时间性结构体现的正是思想主体自身内具的“三一形象”,即“记忆、理解和意志”三位一体的形象。“我记得我有记忆、理解和意志,我理解我理解、意欲和记忆,我意欲我意欲、记忆和理解。”[4]279这三者相互包含统一,三者为一体。在此基础上,奥古斯丁重提明见上帝的存在这一神学任务。他指出,借由心灵主体这面照着上帝形象而受造的镜子,通过将知识提升至智慧(逻各斯),能够在“记忆、理解和意志”的三一形象中体会到上帝的三一形象。其中,圣父相当于记忆,圣子相当于理解,圣灵相当于意志的爱,在时间上则分别对应于过去、现在和将来。可以说,奥古斯丁再次强调了一种理性论的神学倾向,即上帝的三位一体虽然是超时间的,但就其形象被人认识而言则只能在时间性的思想中被洞见。

奥古斯丁的时间考察固然有其神学辩护的基本动机,但时间性主体在认识论上的重要意义也随之揭示出来。这既为近代主体性哲学带来了一个重要方向,也在某种程度上规范了笛卡儿、洛克等人的思考。

笛卡尔从两个方向上追随了奥古斯丁的时间路线图。一方面他肯定了时间的受造性:“如果我们思考时间的本性,或事物的绵延,我们就会明白看到上述解证的事实。……我们不能根据我们目前存在的这个事实,就必然断言说,下一刻我们也将存在,除非某种原因(原来产生我们的那种原因)好像会继续产生我们,……他就不能不是上帝了。”[5]对笛卡尔而言,时间性存在者的根据是上帝,对时间性存在者的追溯最终都会导向上帝。时间只能出于上帝的创造,“时间的本性”是受造性。另一方面,笛卡尔从主体性角度拓展了时间讨论。他指出:“我们所称为时间的那种东西不是加于一般绵延上的东西,乃是一种思想方式。”[6]26以此为基点,他指出:“我思维多长时间,就存在多长时间;因为假如我停止思维,也许很可能我就同时停止了存在。”[6]150可以看出,时间、“我思”和“我在”的主体性关联开始进入近代认识论考察的视野。

洛克进一步从认识论角度考察了时间的绵延及其观念性特征。他首先区分了绝对绵延的时间和相对时间。绝对绵延的时间具有均质性和方向性,而相对时间,即实际度量的时间,由于度量条件的限制,却不能保证被度量者的相等及其均质性。绝对时间和相对时间的区分实际上隐含着认识论时间和物理学时间的区分,洛克已经觉察出这两种时间的根本差别。其次,洛克认为绵延时间并不基于运动观念,而是基于人们对前后连续的一长串观念的反省。通过在时间中排除运动观念,时间被他理解为人类主体对内在经验的反省,时间的观念性特征得以凸现。与笛卡尔一样,在对绵延时间的认识论考察中,洛克也为传统的存在论时间留下了位置,比如他认为绵延观念也可运用于不反省时,即可以想象上帝的绵延与人或其他优先存在者的绵延不一样。不过也可以看出,随着认识论方向的进一步清晰和觉醒,洛克的时间考察中所附带的上帝存在论色彩已愈趋淡薄。

康德则从先验主体性角度把握时间,将时间理解为先验的观念性和经验的实在性的结合。他一方面悬置了奥古斯丁式的对时间和上帝的神学或形而上学思考。因为这些思考都越出了现象领域,不具有经验的实在性,无法被理论认识所把握,只能陷入辩证论。另一方面,康德继承了奥古斯丁所主张的时间在认识上的确定性。因为时间的观念性并非只是一种经验意义的观念性,而是可能经验的认识条件,具有客观有效性。康德的时间理解可谓既拒绝了理性的独断论对不可靠的实在的许诺,也摆脱了经验论和怀疑主义对认识确定性的威胁。或许可以说,通过康德的理性批判,由奥古斯丁所引发的时间思考终于在认识论中获得其明晰的形式。

总体来看,时间的受造性和人类主体性特征是奥古斯丁时间观的核心。通过时间的受造性,奥古斯丁改造了希腊的存在论时间,捍卫了上帝的永恒存在和绝对自由,巩固了基督教哲学创世意义上的存在论体系。而时间的“人类主体性(主观性)”既为上帝的存在提供了神学证明,也为近代主体性的觉醒开辟了思想道路。同时亦须注意到,相对于近代思想家在认识论方面的偏爱,奥古斯丁将认识、情感和意志熔于一炉的时间理解,或许亦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87.

[2]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55.

[3]奥古斯丁.忏悔录[M].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奥古斯丁.论三位一体[M].周伟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笛卡尔.哲学原理[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57.

[6]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 篇4

看这条路线图,你能了解到什么?

生1:能了解经过的地方。

生2:知道路线。

生3:能看出方向。

师:注意看,知道起点和终点吗?

生:起点是广场、终点是动物园。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 ;起点是动物园、终点是广场。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说?

生:因为还可以往回走。

师:现在我们要从广场出发到动物园,应该怎样走?请同学们按照书中的提示自己试着做一做。

生在书上独立做。教师巡视、指导。

师:(学生都已做完)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倾听。

师:谁愿意汇报一下你是怎样做的?

生:我先找出起点和终点,在判断方向,最后数几站。

师:他说出了自己的思路,非常好。那么,在描述路线时哪些地方容易错呢?你有什么提醒大家的?

生:起点和终点容易在变,容易错。

师:谁听懂他的话了?给大家具体说说。

生:比如从广场到电影院,起点是广场;再从电影院到少年宫起点就不是广场而是电影院了。

师:同学们都同意吗?

生:同意。

师:他说的很对,还有什么易错的?

生:我提醒大家正确判断方向。

师:他说的这点很重要,那么怎样正确判断方向呢?

生1:在图上标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标,再判断方向。

生2:用方向板来判断方向。

生3:我不用表反方向标,我是这样做的:比如从商场到少年宫,是往左就是西,又是往上就是北,合计来就是西北。

生4:我也是在心里想的,没用方向标。

师:其实后两位同学是把方向标放在了心里,判断的时候在心里找的方向。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老师也要提醒大家注意正确判断方向。

用课件演示判断方向的方法。

师:除了起点、方向易错,还有什么易错的地方?

生:还有走了几站容易数错。

师:那么怎么数几站呢?

生:两个站点之间是一站。

师:他说得对吗?为什吗?

生:他说的不准确,应该说相邻两点间是一站。

师:用课件演示,从广场到动物园不是一站,从广场到科技馆才是一站,数的是相邻两点间的一段路,而不是数点。强调相邻两点间才是一站。

师:现在按照同学们的提示,我们一起出发吧!

生汇报结果。小组检查、改错。

师:我们顺利到达了动物园,那么,回来的路线你能说清吗?

生:能。(汇报回来的路线)

师:和来的路线相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1:方向改变了,比如来时从广场到科技馆是向西,回来就变成向东了。

生2:起点和终点变了,比如来时广场是起点,回去时广场变终点了,动物园变起点了。

生3:行驶了几站没变。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现在我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生做两个游戏:

1、小明从商场出发坐了4站,他在哪站下车?

2、小红坐了3站在少年宫下车,她可能从哪站上车?

师:同学们做的很好,现在奖励你们做自由游戏:你想从哪到哪?在组内交流行车路线。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认识路线,请同学们回家后绘制一张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线图,下节课我们交流。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些方位之后,结合这些方位在观察行车路线图、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并会用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我认为,本节课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教学时我力求创设真实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自觉的建构知识,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提高。具体如下:

1、注重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MPL),突破难点,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汽车行驶了几站学生误理解为一共有几个站点。我利用MPL制作动画,当动画上的小矮人走了1个站时闪烁一下,学生齐数走了几个站,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电脑屏幕上。通过了直观而形象的教学手段,突破了这一难点,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建构。

2、创设情境,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本节课,一开始我利用MPL插入一张规划建设大运中心的效果图片。由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引入,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课堂。接着,我继续利用MPL出示大运中心的平面设计图,学生好奇极了,一个个瞪大了双眼,在舒缓的音乐中认真的欣赏画面,不时还发出惊叹声,学生高兴极了......就这样,学生在这种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增强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3、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知识建构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的过程,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利用学生熟悉的319路公共汽车,使用MPL制作319路车的路线图,让学生介绍从体育馆到锦绣中华的行车路线;另外在课尾我还利用MPL设计了学校及附近公共场所、小区的平面图,让学生介绍从丽苑阁到西丽小学的行走路线。为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真正还教材以生活的本色。

4、提供线索,开放思维。

课改的理念告诉我们: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独立思考,要鼓励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时教学时教师提出小红坐了3站在少年宫下车,她可能是从哪站下车的?丽苑阁的同学怎样走可以到达西丽小学?你觉得走哪条路较近?等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在各种问题情境中,提高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很多环节我只是提供给学生学习活动的线索,如用今天掌握的本领,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在足够的空间里,放飞思维,主动探索,主动建构方位知识。

对群众路线的认识 篇5

第一,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具体体现和实践运用。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群众、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我理解,群众路线的四句话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两个一切”阐述的是党的群众观点,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问题的世界观;“一来一去”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化,也就是如何把党的群众观点落到实处,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问题的方法论。追根溯源,我们党的群众路线从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都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世界,明确揭示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真理。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著名的《神圣家族》一文中就深刻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847年,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他们还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马克思、恩格斯对1848年和1871年的巴黎革命运动给予了高度赞扬和鲜明支持,指出:“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这些思想和观点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创立者。此后,随着革命实践的不断深入,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革命导师和领袖都对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作过许多重要论述。如:

列宁1908年7月在《社会民主党在俄国革命中的土地纲领》一文中指出:“没有千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没有群众汹涌澎湃的英勇气概,没有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工人在公社时期的表现时所说的那种‘冲天’的决心和本领,是不可能消灭专制制度的。”1917年7月在《论立宪幻想》一文中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和群众在一起。”1917年11月在《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文献》中指出:“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1917年11月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文献》中指出:“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1918年3月在《俄共(布)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文献》中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不是一个党所能实施的。只有千百万人学会亲自做这件事的时候,他们才能实施社会主义。”1919年3月在《悼念雅·米·斯维尔德洛夫》一文中指出:“把千百万劳动群众组织起来,这是革命最有利的条件,这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最深的泉源。”1919年10月在《工人国家和征收党员周》中指出:“劳动群众拥护我们。我们的力量就在这里。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不可战胜的根源就在这里。”1920年4月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谈到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纪律维持时指出:“第二,是靠它善于同最广大的劳动群众,首先是同无产阶级劳动群众,但同样也同非无产阶级劳动群众联系、接近,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同他们打成一片。”1920年7月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文献》中指出:“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经常同群众保持真正的联系的党,善于领导这些群众的党。”

毛泽东1934年1月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1938年4月在《在陕北公学第二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也有他的作风,就是:艰苦奋斗!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革命家的作风。”1938年10月在《抗战十五个月的总结》中指出:“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1941年3月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1943年10月在《切实执行十大政策》中指出:“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部队中的负责同志要替士兵着想,机关、学校的负责同志要替大厨房着想,替杂务人员着想,所有的共产党员要替人民着想。”1943年10月在《论合作社》中指出:“为群众服务,这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1945年4月《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945年8月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中指出:“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同志们,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必须代表得好。”1945年10月在《关于重庆谈判》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1948年4月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和群众的关系的问题,应当是:凡属人民群众的正确的意见,党必须依据情况,领导群众,加以实现;而对于人民群众中发生的不正确的意见,则必须教育群众,加以改正。”1955年7月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指出:“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核心是人民群众主体论,具体可以概括为“五观”,即:人民群众实践主体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的需要、意志和行动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他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最普遍、最持久、最客观的基本实践,他们也自然成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认识主体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出真知,群众生灼见。任何科学理论都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任何脱离实际的谬误和空想都逃不过群众的眼睛。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意见看法、觉悟程度直接决定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认知水准。人民群众利益主体观。马克思主义认为,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民群众创造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产生活资料的过程,也是创造历史的过程。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财富的享有者。不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主体地位,就会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终将被人民抛弃。人民群众权力主体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属于人民。权力顺应民心,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就会得到巩固与发展;否则,终将为新兴的、革命的进步力量所夺取。在社会主义国家,权力不再为少数人所把持、用于压迫人民群众,而是为人民群众所掌握、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人民群众价值主体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最直接地感知客观世界、体察时代变迁和推动社会进步,因而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最有发言权、最有决定权。再完备的理论、再进步的观念、再先进的事物,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认同、掌握和运用,都会失去现实意义,难以呈现其应有价值。人民群众是价值判断和价值实现的主体,人民群众的需要及其满足程度是价值评判的依据和标准。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集中体现和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与以往一切群众观的根本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从社会实践主体的视角,来考察和探索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的重要结论,结束了唯心史观在人类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为无产阶级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核心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一切纲领、路线和政策的理论基础。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老祖宗”这里找到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源头和逻辑起点,从本源上科学认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弄明白群众路线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继承和与时俱进,从根本上解决好为什么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问题。

第二,群众路线是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科学传承和弘扬光大。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思想资源。其基本内涵概括起来就是:民众是国家之根本和基础,只有安众养民、培根固本,才能治国宁邦、长治久安。

民本思想发端于商周时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突出体现了这一时代政治生活中的原始民主色彩。最早的民本思想在《尚书》里已有丰富的记载,如“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它是民本思想的基本原理,也是民主思想的基本原理。在孔子而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包括“勿施于民”,这一原则无形中彰示着民本精神,对君权形成了约束。孟子的民本思想最著名也是最为后世称道的是民贵君轻之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并认为土地、人民、政事是国之三宝。将人民置于国家和个人之上,可见其仁政学说的核心“民本”。先秦后期的儒家泰斗荀子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这一言论集中体现了儒家民本主义精神并为批评君主专制之弊端提供了理论。荀子还以“民水君舟”论对其“民本论”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个论断深刻揭示了民众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作用。春秋早期政治家管仲认为,富以养民是治国为政者的首要任务。在秦汉以后的整个封建社会,民本思想一直是重要的官方意识。封建统治者把民众视为邦国之本,这是基于期望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需要。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就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先秦孔孟荀之后民本思想发展的另一次高峰是在明末清初。其中以黄宗羲最具代表性,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观点,所著《明夷待访录》是中国思想史中唯一阐释民本思想的专著。近人郑观应提出执政者应当把自己看作民众的仆役,谭嗣同明确提出,“民本君末”、“先有民而后有君”、“君者,为民办事者也”。在近代,民本思想被进步人士注入新的理论内容,与西方“民主”相嫁接,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

民本思想虽然在封建社会没有实现的条件,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不仅哺育了一大批关心民众疾苦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且在我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对其历史借鉴作用和道德价值的积极传承和发扬光大。因此,我们还应系统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并从中汲取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有益成分和精神力量。

第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结晶和制胜法宝。

由于当时历史条件限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没有明确提出群众路线的科学概念。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长期实践中探索、创立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也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一大制胜法宝。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了一条走群众路线的方针。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要让“劳动群众”的势力“发展和团聚”起来,创造一个新的社会。这可以看作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萌芽。1922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大通过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就指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1928年11月,李立三同志根据党的六大精神在同浙江地区负责人谈话时指出,在总的争取群众路线之下,需要尽最大的努力到下层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领导人首次使用“群众路线”这一概念。1929年9月,周恩来同志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不仅使用了“群众路线”的概念,而且赋予比较明确的含义,已包含了群众路线的一些基本思想。1929年12月,毛泽东在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党的工作要“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开始不断完善和成熟。1943年6月,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进行了精辟概括,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还进一步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他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还从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出发,提出把“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这就使我们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进一步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945年5月,刘少奇同志在党的七大上作的修改党章的报告将群众路线提到了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高度,进一步阐明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内涵,他指出:群众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就是我们党的领导骨干和党内党外广大群众密切结合的路线,就是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的路线,就是指导方法上的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路线。”他还详细地阐述了为贯彻群众路线必须坚持的几个群众观点,即: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党的七大通过的新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根据执政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群众路线又作了新的丰富和发展。1956年9月,在中共八大上,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新的概括,系统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人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风;二是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党必须根据群众的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工作。1964年,毛泽东在谈到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问题时,再次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同时还论述了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致性。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群众路线进行了开创性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指出:“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邓小平把“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各方面工作成败的标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的群众路线进行了高度概括,形成了至今一直在使用的党对群众路线的权威规范表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明确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理念,尤其是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这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重要思想,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作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群众路线有了新的阐发和论述,把党的群众路线视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为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发展增添了新思想、新观点、新内容。

重温和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一条精神主线始终如一、一以贯之地贯穿其中,那就是始终都是围绕人民创造历史这条红线来推进和展开的。90多年的历史反复证明,我们党正是靠群众路线起家、靠群众路线发展壮大、靠群众路线走到今天,无论是革命、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都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以及其他工作不可替代的基础保证作用。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新起点,我们共产党人应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极端重要意义。

第四,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和坚强基石。

苏共拥有20万党员时夺取了政权,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希特勒,而到拥有近2000万党员时却失去了政权,其中的教训十分沉痛。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虽然其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之一是党群之间、干群之间“离心离德”和“人心相悖”。国际共运史特别是苏共的历史告诉我们,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巩固政权,靠的是为人民谋解放、谋利益,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丧失政权、失去执政地位,最致命的在于严重脱离群众,被人民所抛弃。邓小平说过:“东欧的事情对我们来说并不感到意外,迟早要出现的。东欧的问题首先出在内部。”江泽民同志谈到20世纪90年代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时作过这样的总结:“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我们党始终视脱离群众为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为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努力,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方针政策,从根本上解除了党偏离群众路线的方向性危险。如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深入推动科学发展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等等。所有这些,都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夯实着党执政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保持长期执政地位,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拓展和巩固执政基础。因此,我们还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生命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事业线”、密切与群众血肉联系的“感情线”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理解群众路线的重大现实意义。

第五,群众路线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对于人大工作有着特定的内涵和特殊的意义。从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来说,它是我国的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国家政权的本质——人民性的集中体现和反映,从根本层面上体现着国家的性质,反映着我国的国体,即: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位和作用来说,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我们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这种性质、地位和作用清楚地表明,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直接执行者,由人民选举产生,受人民委托行使国家权力,其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只有紧紧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保持国家权力机关应有的人民性和人大工作旺盛的生命力。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自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牢固树立群众立场,坚决执行群众路线,始终坚持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人大工作的准则,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贯穿到人大行权履职的各项工作中,牢固树立政治观念、大局观念、群众观念和法治观念,始终做到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毫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毫不动摇,切实增强党的理论、制度和道路自信,更加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党的领导,更加积极地履行好法定职责,更加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谈谈对党的群众路线内涵的认识 篇6

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占才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群众路线最基本的内涵是什么呢?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下面我想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记得当年唱得一首歌,有这么几句:“鱼儿离不开水呀,瓜儿离不开秧。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现在想来,这种表达不完整。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如果比作鱼与水、瓜与秧的关系,那是说共产党离不开群众,群众也离不开共产党。共产党是鱼,人民群众是水,鱼离不开水,鱼一旦长期离开水,不管是多么大的鱼,哪怕是鲸鱼,也会死亡腐烂或者变成标本。鱼在水中才能鲜活,才能游刃有余。如果把群众比作瓜,那么共产党可以比作秧。瓜离不开秧,离开秧的瓜会干瘪或者烂掉。依靠共产党的领导、组织、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用,有效、公平使用资源,把养分供给每一个瓜,使瓜茁壮成长,又甜又大。

毛泽东曾经明确提出:“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邓小平进一步指出:“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江泽民说:“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 胡锦涛说:“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习近平说:“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对于这个命题,我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思考的,即: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切依靠人民群众。

1、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工人阶级给的,是贫下中农给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邓小平提出:“有些同志以为天下是我们打下来的,一切要服从我们。这是非常错误的。”江泽民说:“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胡锦涛说:“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习近平更为明确地提出:“权为民所赋”。

现代民主政治,我们的国体和政体,决定了权为民所赋。执政掌权,从本质上说是受人民群众委托的。共产党没有私利,不谋取私利,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而执政的。人民是主人,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是公仆。

2、一切为了人民。正因为权为民所赋,所以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一切为了人民。毛泽东明确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邓小平说:共产党“之所以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江泽民说:“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胡锦涛说:“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习近平也强调:“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3、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掷地有声地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说:“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归根到底地说来,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江泽民说:“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题,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胡锦涛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4、一切依靠人民。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人民群众”。“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邓小平提出:我们搞四化“面临多方面的困难......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走群众路线,才能够得到解决。”“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胡锦涛强调指出:“一切依靠群众”。近代一百多年代的历史发展强有力地证明了一个命题:中国近代以来,在当代中国,要想办成大事,离开共产党不行;共产党要想办成大事,离开动员群众、依靠群众不行。只有“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才能“敢叫日月换新天”!

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毛泽东曾明确提出:“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正如毛泽东所说,就是“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对于这个命题,我也是从四个方面思考的,即: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意志、意愿;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具有首创精神;必须动员民众、宣传民众、组织民众、服务民众,团结民众;真理靠人民群众实践的检验,成败得失靠群众评判。

1、代表、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意志、意愿。邓小平提出:共产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江泽民说:“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习近平也强调:“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深入群众听取意见,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意愿。”

多党制和选举民主为主的政体,民意自下而上直接或间接表达出来。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的政体,我们长期执政的党和各级领导干部,本身就必须代表民意。只有到群众中去,才能够真正了解群众需要什么,群众有什么愿望和要求。才能够知道群众的梦是什么。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具有首创精神。毛泽东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邓小平说: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胡锦涛说:“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广泛集中民智”。群众是实践主体,实践出真知,只有到群众中去,才能够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才能够发现、发掘群众的聪明才智、创新精神。

3、动员民众、宣传民众、组织民众、服务民众,团结民众。毛泽东说:“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不发动群众和干部的积极性,就不可能克服困难”。邓小平也说:“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大多数群众发动起来了,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江泽民说:“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力量和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取胜之道。”胡锦涛说:“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习近平也特别强调:“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

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是国家社会的主体,民众是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但民众处于分散的个体状态,必须“唤醒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才能实现中国梦。动员、组织民众又是共产党的伟大使命。

4、真理靠人民群众实践的检验,成败得失靠群众评判。毛泽东从认识论高度指出:“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邓小平指出:“我相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领导不是自封的,要看群众承认不承认,批准不批准。”江泽民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胡锦涛指出:“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科学发展取得了多大成效、是否真正实现了,人民群众感受最真切、判断最准确。......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

认识路线的教学设计 篇7

公路建设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公路路线设计, 它所起到的作用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路线设计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道路的安全性, 也能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优良的路线设计会起到公路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作用。

1 道路线形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分析

公路线形设计处于公路设计的核心位置, 设计的根本宗旨是要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舒适, 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反应, 引导驾驶员的视线, 保持线形的连续性, 使驾驶员有足够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如果公路线形的质量达不到标准, 公路运营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快捷性都不能达到有效发挥。现阶段我国公路路线设计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所规定的各等级公路的线形设计标准值, 采用设计车速为基本设计参数规定的最低设计标准, 其他的设计指标根据设计车速相应取定。应提高道路运输的能力和服务水平, 达到线形设计的经济性, 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案。从多起交通事故不难看出, 公路线形几何要素的不合理和各种不良的线形组合, 是导致交通事故层出不穷的罪魁祸首。

(1) 直线:如果直线段过长, 驾驶员就会因为沿途的景观过于单调而出现疲劳, 注意力难以集中, 反应不灵敏, 此时如果有突发状况发生, 就很容易产生交通肇事。很多驾驶员行驶在长直路段时就喜欢开快车, 行驶到直线路段末段后的曲线部分车的速度还是处于一个比较高的位置, 如果遇到弯道超高不足, 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2) 曲线:研究表明弯道上发生事故的频率是比较高的, 如果再与陡坡和路面滑溜等问题交织在一起, 那么交通事故就会更容易发生。

(3) 平曲线:平曲线和交通事故有着莫大的关系。在圆曲线上, 汽车安全行驶会受到横向力的不良影响。大半径曲线比小半径曲线出现的事故率要低。连续曲线当半径协调时产生的事故率比不协调时低。总而言之, 曲线比径大小和事故的发生率成正比例。

(4) 竖曲线:驾驶员视距会受到道路凸形竖曲线半径的影响, 半径过小时, 驾驶员的视野也会变小, 行驶前方的驾驶员就不甚明了, 很容易产生碰撞, 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2 公路路线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针对公路路线设计研究表明, 国外已经从以前只是考虑汽车的动力学要求转变为更加关注驾驶员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对道路使用上的舒适度比较重视, 还重点研究设计的安全性、连续性、一致性、经济性。在我国主要是在经济评价、财务评价以及工程技术等方面来对路线方案进行评估, 而较少的关注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对线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没有很好的认识, 应该看到最为经济的方案也许不是最好的选择。

3 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各要素与交通安全的关系

3.1 视距的保证与交通安全

行车视距会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通畅性, 是衡量道路使用质量是否标准的重要方面之一。拥有了足够的视距才能保证行车的安全性, 提高通行能力。行驶时, 要想对路况信息进行很好的处理, 需要通过充足的行驶距离来完成。设计视距时, 反应时间应大于所有驾驶员的正常平均值, 尤其是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 在取反应时间时, 需要增加判断时间, 通常情况下取值应大于2.5秒。

3.2 线形设计连续性与交通安全

所谓线形设计连续性就是公路设计中的几何条件与驾驶员的期望驾驶速度相适应的特性。如果两者发生了不一致, 驾驶员通常会情不自禁的以期望的速度行驶, 这样如果行驶路段发生了意外, 驾驶员就有可能采取不太恰当的措施, 此时产生交通事故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所以线形设计的连续性是设计中比较重要的环节。线形设计的连续性通常用运行速度来评价。

3.3 路线交叉与交通安全

交叉道路的路况应该在驾驶员的识别上提供足够的便利条件, 并且在车辆相互干扰最小的情况下让车辆顺利通过。这样就需要使交叉处主线与被交路线平纵指标能够取比较高的值, 还要保证视距良好。如若不然, 对于别的车辆运行和交通管理设施的信息驾驶员就很难进行有效识别, 进而不能很好的控制运行。平面交叉口的车流将促进交叉、分流和合流冲突点的产生, 它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交叉口的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产生影响。所以在交叉设计中应以流量和流向为出发点, 采用不同的交叉形式以及采用灯控或采取渠化分隔等控制方法来最大限度的减少以上的冲突点。

3.4 纵断面设计与交通安全

路线纵断面就是顺着道路中线竖直剖切, 而后进行展开。直线和竖曲线是纵断面设计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直线分为上坡和下坡, 而它的坡度和长度都将对汽车的行驶速度和行车的安全性产生一定的作用。竖曲线通常情况下设置在直线坡度转折的位置上, 也因转折形式的不同分为凹曲线和凸曲线。道路纵断面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主要是由纵坡的坡长坡度决定的。在进行最大纵坡的确定之时, 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自然条件是需要重点考量的。除了之外, 排水也是应该保证的, 这就需要考虑最小纵坡, 应大于0.3%。纵断面上相邻两变坡点间的长度就是坡长。较陡纵坡和一般纵坡的最小长度是坡长限制的主要方面。从行车的平顺性和线形几何的连续性上考虑, 纵坡不适宜太短, 最小坡长规定汽车设计速度行驶9~15s的行程。长距离的陡坡也会对汽车的行驶产生一些负面效应。所以在纵断面设计中对最大纵坡、坡长限制的合理运用是很重要的。

4 路线智能优化技术

智能优化法是基于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和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路线方案的最优解集的公路路线智能优化模型, 获得协调各设计目标的路线方案, 作为交互式公路路线CAD系统初始设计方案, 进而将公路路线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水平和设计层次进行提高, 还有助于公路路线设计智能辅助决策能力的提升。公路路线设计优化过程必须从公路原始空间数据库中真实及时地提取、分析与公路路线相关的空间数据, 为公路路线目标函数计算提供数据资料依据。按所需空间数据的属性和查询方法, 路线设计空间数据挖掘方法可分为点数据挖掘、线数据挖掘、面数据挖掘。公路途径地区的地面高程是路线的位置、工程量的重要决定方面, 在公路路线设计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纵断而地面线和横断面地面线是公路路线设计不可或缺的部分, 所以应将公路路线设计领域知识与空间分析相结合, 这样才能得到所需地理地质和公路区域的相关信息。建设公路路线时, 总会与其他公路、铁路、河流等相交, 在分析了路线所交河流的宽度、流量等信息后就能够确定拟建桥涵的跨径, 进而为公路路线方案的优化提供支撑。通过公路路线智能优化系统模型的有效建立, 对于路线优化过程中模糊性、不确定性的问题能够进行很好的解决, 进而促进公路路线的设计工作, 便于更多的设计精品的涌现。

参考文献

[1]刘鼎兴, 张志国.道路状况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初探[J].公路运输文摘, 2004 (1) .

[2]屠林冲.道路线形设计与交通安全的关系[J].交通世界, 2010 (5) .

[3]祁文斌.路线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J].青海科技, 2011 (2) .

认识路线的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新理念 高速公路 设计

中图分类号:U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c)-0018-01

交通部于2005年编写发行了《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总结出“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按照国家标准和部颁的有关公路勘察设计方面的现行标准、规范等,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转變设计理念,实现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在总体设计中坚持:安全性原则、服务社会原则、尊重地区特性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自然性原则、节约资源原则,经济合理性原则;同时.加强动态设计,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创新设计理念,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水平,合理运用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争创精品工程,实现公路的“安全、环保、舒适、和谐”。

1 新理念路线设计原则

1.1 景观协调考虑

结合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植被等条件,路线布设顺势而为,线形走向尽可能与山川、河流、大地的势相吻合,接近自然,融入自然,达到自然景现与再造景观的和谐统。同时。对再造景观用连续的手法,通过形态、质地、色彩的渐进,达到“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景观效果。

1.2 贯彻“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 路线设计结合地形,顺势而为,接近自然,融入自然,尽可能减少人为的影响,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原则。

路线方案选择:本工程地形、地质条件较复杂,线位方案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投资规模及施工、营运的安全。路线方案选择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出发,坚持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环保选线和安全选线,并对可能潜在的路线方案进行全方位优化和比较,尽可能避开不良地质路段;对重点、难点路段进行重点研究,选择有利于环保、纵坡平缓、线形均衡、行车安全。占用耕地少、有利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案。根据上述原则本项目,布线时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地、废弃地,劣质地,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1.3 运行车速检验 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合理运用工程技术标准.采用适宜技术指标,确保整体线形的均衡、连续。运用运行车速理念来检验设计指标,严格控制衔接路段的级差,确保相接路段衔接顺适,使相临路段速度差在20公里/小时以内。

1.4 线形指标掌握 根据地形、地物、地质条件,在保证行车安全,有利于环境保护,少占农田的前提下,对强制性条款规定的线形指标严格掌握,对一股线形指标灵活应用,不片面追求高指标.以保持线形连续、行驶顺畅、环境优美、景观协调。

1.4.1 平纵指标

一般地形条件下,路线平曲线半径采用1000~3000m。曲线长度控制1000-2000m,路线纵坡采用0.3%~2%}地形复杂路段,平曲线半径采用400-1000m,最大纵坡采用5%,设置隧道路段,最小平曲线半径采用720m,最大纵城采用3%;设置特大、大桥路段,最大纵坡采用4%。

1.4.2 平纵组合

充分考虑驾驶者在视觉和心理方面的要求,在满足汽车运动学与力学要求的前提下,平、纵面线形的技术指标采用大小均衡,组合得当,做到安全、舒适,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的配合与协调。

1.4.3 路幅布设

根据自然条件,对地形平坦、自然横坡较缓的路段,一般采崩整体式路基断面;对设置隧道的路段,一般采用分离式路基断面;对地形复杂、自然横坡较陡、有条件分幅的路段,一般采用分离式路基断面,或设计为半路半桥、半隧半路,以减少挖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增加路容的多样性。  1.4.4 路线纵断面设计  对现有道路及规划道路的规模及标准等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收集调查,并结合地形起伏情况辅设路线的纵面线形,同时认真考虑司机在视觉上的自然诱导感、心理安全感及操作上的舒适感,井通过路线透视图进行检查,力求路线的平、纵组合更合理,线形更顺畅,构成顺滑的立体线形。与沿线的自然景观取得协调。

2 新理念路线设计原则在路线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2.1 一般路基设计 边坡坡率:一般路基填方边坡高度小于8m时,边坡坡率为1:1.5;当边坡高度大于8m时,上部8m取1:1.5,下部边坡取1:1.75,两级之间设2m宽的平台;填石路基边坡坡率根据填石料种类、边坡高度,上部8m取1:1.1~1:1.5,下部边坡取1:1.3~1:1.75,两级之间设2m宽的平台,挖方边坡坡率视开挖高度、地质构造、岩石风化程度而定,一级为4m,其余分级高度为10m,碎落台宽2m。

对低填方路段(h<3m)、互通区、服务区匝道结合废弃方,在有条件路段和不占有農田的前提下,尽可能放缓边坡,既安全又美观,坡顶土路肩做成圆弧形,形成草皮路肩,与原地貌融为一体,使其成为缓冲带,提高安全性。 对挖方边坡结合路堑地质资料,改變一坡一式的设计方法,对边坡逐段进行细化设计,合理确定边坡坡率,确保安全。

(1)弧形边坡。在边坡高度增加不多的情况下,坡顶、坡角采用弧形过渡,高陡边坡若采用弧形边坡则对原地表植被破坏较多,不宜采用。

(2)边坡侧面。设计中往往比较重视边坡坡面的坡率,由于行车中首先看见的是边坡的侧面,宜适当放缓每段路堑起始处的坡率,使整个坡面在纵向也有圆弧过渡,尽量与周围山体融为一体,从侧面视觉上消除一刀切的现象。

(3)边坡形式。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前提下,适当改變传统的8~10m一级坡与2m平台交错的形式。适当降低每级坡的高度,使坡面形成锯齿形,然后对其进行点式锚固防护,再进行覆土绿化,将来植被恢复后能更贴近自然。

2.2 路基防护工程设计

路基防护工程是防止路慕病害,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景观,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设施。本工程按照“安全、耐久、美观、多變、经济”,的原则针对当地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条件和筑路材料的分布情况.从安全角度出发确定路基防护方案,并与周围环境景观保持协调。

全线以绿色防护为主,增强道路最观,美化环境。沿线绿化追求主体化和四季常绿,植树种草要富有层次,体现多样性、多變性,并注意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路基防护在岩土结构稳定、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提倡“不见土少见石,适应地形、保持原样,披上绿衣”的防护设计理念,坚持刚性结构与柔性结构相结合,多屡层防护与生态植被防护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边坡治理。

防护应灵活掌握,充分考虑生态环保。在半填半挖路段采用以下方式:半填半挖路段设置为抛物线形横断面形式,充分利用废方,在填方处填筑一定高度使之形成类似于路堑的断面,然后采取喷草籽绿化防护。

3 结语

上一篇:江南一年级语文教案下一篇:节水进校园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