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教育》观后感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成长教育》观后感(精选11篇)

《成长教育》观后感 篇1

《成长教育》观后感

中文11004班方秋玲

珍妮在女子学校里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父母对她的期望是考上牛津大学。她很喜欢拉大提琴,但爸爸告诉他:“爱好只是爱好”(hobby is hobby)。在一次意外的大雨中,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大卫闯入了她单调的生活中,给多情的少女珍妮带来了缤纷的艺术生活,这样的生活犹如从平地里跃入云端。他们去听高雅的古典音乐会,去参加名流艺术品拍卖会……珍妮享受着大卫给他带来的美好。大卫向珍妮求婚,珍妮的父母以为自己的女儿的豪门美梦就要实现了,就在去协调婚礼具体细节的路上,珍妮发现了大卫的信件。原来大卫是个已婚男子,并且还有孩子。一切犹如从天堂坠入地狱,几分钟前,她还以为自己可以拥有全世界,可一转眼此刻一无所有:她刚放弃了进入大学的自学考试,还和疼爱她的导师们翻脸,父母也帮不上什么忙。这个聪明的女孩在恍然大悟后平静地找到了老师的帮助,她通过自己的努力,重读了一年,最后如愿的考取了牛津。

“我想要的生活,没有捷径”。珍妮在对学校老师申请回校时镇定地表达了她的领悟。伤害令人成熟,这几乎是女人成熟的第一捷

径,但捷径,往往是以最快的速度把你引到你最不想去的地方的那条路。珍妮足够聪明也足够幸运,还有点迷人,换做在中国国情,或许这个女孩已经遭到了周围环境的抛弃。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宽容善良的老师,看到了一位勇于面对另类挫折的坚强女孩,所以最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心智趋于成熟后的珍妮看起来和周围的同学没什么不同,她依然有着天真烂漫的脸庞和笑容。过去的愚昧已经成为了一种历练,它幻化成心底的坚实部分,保护着她,带她成长,长成一名真正宽容,善良,精明的女人。

有人说珍妮的痛苦根源是由于她的叛逆!丢下脚踏实地的学习之路,去追求她自己眼中的幸福人生。我认为使珍妮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的原因是——对当下的抗拒!珍妮从刚开始的品学兼优的优等生,到滑落到及格线边缘;从学校的好好学生,到离经叛道的退学生;从前途光明的聪明女孩,到陷入爱情、学业双双离去的困境……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对当前的学习、生活、教育制度的不满!正是因为这种不满,使单纯的她产生逃避当下生活的冲动,正是因为这种冲动,使她堕入了看似美丽的深渊。如果她不抗拒现状,而是接受它,就不会上演出退学的闹剧,更不会到爱情、前途两空的地步。

《成长教育》观后感 篇2

一、强化意识

正确认识、感悟教育科研的内涵, 并对教育科研产生向往的情感倾向, 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科研的定义有多种不同的表述, 通俗点来说, 教育科研就是主动以科学的态度去探索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 并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绩效的各种研究活动。很多教师既对教研神而往之, 又对它敬而远之。这是对教研的一种误解。教研应该是“来之于教, 作用于教, 回归于教”, 作为一个老师, 我们每天都在教学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教研工作。因此, 积极引导教师科学地认识教研、积极主动参与教研、融入教研活动中去、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是大有益处的。

二、创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1)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制度建设是开展教育科研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障, 把教育科研的各项指标、要求量化体现在学校的各项计划、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中, 使教育科研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制度为载体互相融合、互为支撑。

(2)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如果说学校是一个生命体, 那么, 教育科研就是它的血液。为了使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工作落到实处, 除了要求学校各职能部门在制订各自的工作计划时量化体现教研含量之外, 还立足于教研的可感性, 精心设计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各类活动。在活动中使教师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感受教研的真谛和参与教研的快乐。

(3) 保障充足的教研经费。虽然学校的经费是非常有限, 但还是应该将有限的经费倾斜性地用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师资队伍的整体优化上去。

(4) 校长要高度重视教研工作。叶圣陶先生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虽然校长不是全才, 也不一定是教研方面的专家。但如果校长能从理念上理解教研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 经常指导或参与有关教研活动, 就自然可以增强教研氛围, 鼓舞教师进行教研的信心和干劲。

(5) 以点带面, 举一反三。让教师从工作中碰到的某一个问题开始, 分析问题产生的背景和规律, 谋求解决该问题的答案, 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学会教研和养成善于进行教研的良好品质, 实现“点—线—面—体”的螺旋上升。

三、精心提炼教研课题

搞教育科研, 既要防止敬而远之, 又要防止盲目跟从, 片面追求“空、大、多”, 更要防止产生教研是“门面”“摆设”的不健康思想, 应让教研进入课堂, 实现“课堂——课题——课堂……,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良性循环。

(1) 打造学习型团队是开展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

(2) 请进来, 走出去, 开展合作型教育科研活动。如请导师进门, 组建骨干教师研修班;与其他单位合作, 开展课题研究;送教下乡, 请兄弟学校参与教育研讨活动等。

(3) 结合教师专业成长开展课题研究。为了保证课题的质量, 也保证教师研究的价值, 并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 在进行课题研究之前, 首先应该向全体教师征集教学问题, 筛选出课堂中的典型难题, 然后再从实际出发, 按照合理科学的程序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原则围绕课堂实际开展主题式教学研究。即使拉长了选题和立项的时间, 也要结合教师专业成长, 开展多层次的课题研究, 力求通过教研活动使教学活动收到实效。

(4) 重视资源、成果共享。为避免产生“深藏闺中无人晓”的现象, 应采取开展学校教科节暨校级课题研讨会等形式, 达到资源共享, 信息互通, 进一步推广经验, 使每位老师、每个学科都受益, 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 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育科研密不可分, 教育科研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常锡光.中小学幼儿教师实用教育科研方法[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7.

父亲教育我成长 篇3

1976年,我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军人家庭。童年有一段时间我和父母过着三地分居的生活,父亲在广东工作,母亲在沈阳,我则在武汉的亲戚家生活。那个时候对父亲的印象很模糊,只是电话里一个颇有磁性的声音和每次相见时,扎人的胡须和没完没了的亲吻。

“调皮捣蛋”的我吃了父亲的巴掌

我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在幼儿园上台表演从不怯场。父亲对我这样的表现颇为得意,觉得我是得了他的真传。我的父亲十几岁时就已经是一名优秀的话剧演员了,在部队文工团的时候,唱歌、跳舞、吹拉弹唱样样都能来一段。小时候我没事就去看父亲排练,觉得舞台上的父亲特别了不起。

崇拜归崇拜,私下里我对父亲却没有半点怕的意思。武汉有一句土话叫“七八九,嫌死狗”。我从小就好动淘气,幼儿园的老师甚至在我五岁时求我父母:“快点让撒贝宁上学吧,他在我们幼儿园影响其他的小朋友!”

有一次,我带着好几个小朋友去捉毛毛虫,害得他们回家的时候浑身都是被各种蚊蝇叮咬的包。一些家长找到幼儿园老师投诉,父亲来接我的时候,老师又一五一十地讲给父亲听。看到父亲的脸色很难看,我想,回家肯定会挨揍。没想到,那天回家的路上,父亲还是和平常一样。等我提心吊胆地跟在他后面回到家里,父亲问我:“你知道错了吗?”我低着头小声地说:“知道了。”同时,抬起头来偷偷瞅了一眼父亲,出我意料,父亲和颜悦色地问我:“好吧,那你是想挨顿揍,还是想我们坐下来好好谈谈?”

我当然不愿意挨揍了,虽然我不懂得好好谈谈意味着什么,但我明白父亲对我的态度,就像是对待一个和他同样的大人,没有以大欺小。听到我的选择,父亲笑了。然后,哇哩哇啦对我说了好半天。我现在是一个字都记不得了,但父亲给我的那份平等,却让我收藏至今。

父亲那次恳谈,我到底还是没听进去。后来,我又因为捣蛋吃了一回大亏,正应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那一次父亲的巴掌结实地落在了我的屁股上。

8岁那年,我带着妹妹和别的小伙伴到一个大游泳池边玩耍,一个孩子拉开了一个水泥盖,我们发现一个放水的铜水管阀门。我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欢呼,充当孩子王的我更是勇敢地跳了下去想要拧开那个阀门,“叭”地一声,盖子砸在了我的头上,一阵剧痛之后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四周一片黑暗。

不知过了多久,我迷迷糊糊地听到了爸爸的声音,我面部三角区因撞上铜水管阀门,被拉开了一个大“V”形的伤口,伤口处鲜血直流。父亲一边气急败坏地打我屁股,一边飞快地抱着我到水龙头边冲洗伤口中的污垢。父亲的巴掌不由分说地落在我的身上,狠狠地,利落地打了几下。那种疼痛和着伤口的疼痛,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我第一次知道了,要想生活得平安快乐,就必须遵守一定的规矩。在后来的很多年里,我都会想起父亲的这次巴掌,我想这次父亲没有给我选择的机会,不是因为父亲不爱我。父亲的爱是坚硬的,他用那样坚决的巴掌告诉我,不守规矩的下场,只有创伤和承受。

父亲教我直面挫折,迎头赶上

平时我的学习成绩很好,可小学考初中时,我竟以0.5分之差没能考上市重点。爸爸也替我惋惜,但还是鼓励我:“只要你能吸取教训,机会还是有的,哪能遇到一点挫折就退缩不前呢?”我感到很受鼓舞,那以后,玩心收敛了不少,后来初中毕业时,终于考上了重点高中。

1994年,我作为文艺特长生被北京大学法律系录取。到了大学,我已过了顽皮的年龄,当然不再淘气,而当年一直被父亲小心呵护的活泼好动的天性则保留了下来。我成了学校里的活跃分子,各类活动都尽量参加,特别是演讲比赛几乎场场不落,被人戏称为“演讲专业户”。

我想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四快结束时,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到学校招聘,老师才极力推荐了我。若是父亲当年对那个顽童横加打击、声色俱厉的话,我在大学里怕也不会有什么声息了。如今,在父亲的调教下,我坐在了央视主持人的位置上,我想告诉他:爸爸,您当年的苦心没有白费,您那个爬高下低、“惹是生非”的顽皮儿子已经长大了。

在那次改变我命运的央视主持人大赛上,有一道题目是自己制作一期节目。我准备到湖北采访两个被遗弃小女孩的故事。想到自己父亲拍了多年电视剧,就打电话听听他的意见。父亲果然有一套,教我怎么抓住人物的内心,如何把一个故事讲得更生动。这是上大学以来,我第一次就“业务”内容向父亲请教,父亲毫无保留的传授,让身在北京的我真想离他近些再近些。凭着父亲告诉我的经验,我把一个血淋淋的案子,拍摄得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而受害者,仿佛就是邻家小女孩。这个透着成熟之风的作品,自然是为当年那个尚未出校门的25岁的研一学生增了不少分。我脱颖而出成为大赛冠军。当我在接受鲜花和掌声时,我多想告诉父亲,这些也是属于他的。多年来正是因为他的言传身教,才有了我的今天。

我和父亲成为好朋友

真正和父亲做了同行后,我们之间反而很少谈论工作上的事情,主要是我工作学业太忙。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和学业矛盾太大,一方面作为北大保送的研究生一二年级课业繁重,另一方面,“今日说法”作为一个新开的栏目竞争也相当激烈。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个法治工作的宣传者,二者都是我的所爱啊,鱼和熊掌我都想要。但是一个人的精力实在有限,每天恨不得变出48个小时来,还不顶用。

我没有把自己的烦恼跟父亲说。因为我觉得我是一个成年人,应该有能力去面对了。父亲也没有在电话里过多地追问,只是每次打电话来说,这些天晚上是不是没有休息好,看到你的黑眼圈了。也只有我的父亲,才能从我的节目里听出我的感冒,听出我的心情好坏来。父亲在电话里和我谈话的内容还包括关于我服饰的搭配,演播室的灯光。我不得不感叹父爱的伟力。它能让一个原本粗犷的男人变得无限细致起来。

后来,我终于完成了研究生学业,并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中央电视台,成为一名正式员工。虽然比原定计划晚了两年毕业,但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人时,竟听到父亲在电话里说话的声音有些微微发颤。

不知何时起,父亲对我依恋起来,家里重要的事情都会和我商量。比如妹妹大学毕业后,适不适合到北京去发展?如果去,做什么?我知道,这些事情,作为一家之长的父亲是可以做主的,他问我的想法,只是他有意让我感受到家庭的责任罢了。

《成长教育》观后感 篇4

之后那懂得音乐,高雅的品位深深的吸引着年轻的女孩,她似乎可以提前看到自己想得到的一切。之后大卫带着珍妮频繁的出入高级场所,音乐会,高级酒吧,拍卖会,旅行,少女渐渐迷失在这些灯红酒绿之中。她觉得这就是她想要的一切,而且大卫可以让她得到一切而不是辛苦的去考牛津,她唯一的底线是等到她17岁生日,最后她退学了。然而大卫并不真的童话里的王子:她发现他所谓的房贷工作就是给黑人介绍住处,然后一些害怕有色人种的白人老太太就会害怕,他就低价收购她们的房子再高价卖出来赚取差价;所谓艺术品工作就是以手段骗取或是低价收购普通人手上的文物和艺术品。并且就在他们订婚后,她才发现大卫已经结婚生子,她更不是第一个和大卫一起的女孩了。梦醒了,所谓的王子充满了谎言。值得庆幸的是,珍妮最后还是回到了自己努力地道路上,并且明白成功之路没有捷径可走。

这部影片并不是说教,相反是用切肤之痛来让人清醒。然而电影之外的我们要成长,并不用非得真实经历一番不可。这部影片就告诉了每个女孩,在成长为一名公主的路上时没有捷径的,当现实生硬的告诉你,这个世界没有王子,你还会相信童话吗?王子和骗子只是一个男人的两面,那么经历一番过后,我们还是会回到起点,回到努力成为公主的艰辛道路上。

《成长教育》观后感 篇5

01我们都是珍妮

珍妮是个理智的年轻人,她学习优秀,人缘很好,长的很漂亮。她对艺术有着自己的见解,在高中应该也是很多同学心中的女神一样的存在,当然这一切都深深吸引了中年多金男大卫。从一开始的搭讪就能看出大卫是个情场老手,年轻的我们和珍妮一样,自认为什么都懂,自认为自己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奢靡享乐的生活。但珍妮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放弃了牛津大学,放弃了本来属于她的种种可能。当得知自己被骗之后,她幡然醒悟,通过老师的帮助重返学校,考上了牛津大学。结局虽然是happy ending,但个中滋味,只有自己体会。

可能,任何一个在各种约束之下规规矩矩的普通高中生,都拒绝不了享乐,奢靡,随心所欲的生活的诱惑。既然生活可以因为外貌带来捷径,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去奋斗?在努力升学和辍学进入上流社会之间,珍妮毫无疑问选择了后者,但是大卫的话已经预示了结果,那些高档餐厅,不是树上长的,不是天上掉的,现实不存在摇钱树。就像人们对断头皇后的评论:她那时候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浪费的时间,出卖的灵魂,便是灯红酒绿之后无限空虚的来源。

02生活处处都有诱惑

现实残酷的一点在于,生活处处都有大卫。当然不只是说想要泡妞的有钱的中年男子,还有很多事物诱惑着少年少女,甚至,有些父母也在传递这样一种思想。有的学生曾经问,老师,我爸说以后等我结婚了,就把房留给我,那么我们现在学习是为了什么啊,以后吃饭也用不到欧姆定律呀?

突如其来的这个问题让我不知所措,因为在我的初高中时期,说实话,从来没有质疑过学习的意义。我出生在一个小县城,家庭情况一般。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我都坚定的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才能离开我的家乡,从小县城的人事物中逃离出去。初二那一年,我的同桌对我说,她可能考不上高中了。我问她那你要去哪里?她说,可能去上班吧。辍学-上班-结婚-生子是大多数人的生命轨迹,但我不想这样。而我逃离这里的唯一途径只有学习,就是这样,从来没有想过学习的意义。

但是现在的孩子不一样,一出生,就被全家人所关注,被给予最好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上最好的课外班和补习班,他们的父亲母亲或是富商,或是从政,最普通人家也至少有一两套房子可以继承。他们大部分都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学,大批的青少年在家庭中应付父母,在学校中应付老师。他们打游戏打的不亦乐乎,他们谈恋爱谈的轰轰烈烈。他们口口声声要追求最好的,最无悔的青春,但他们的青春是怎么度过的?或许,打一场游戏可以锻炼团队合作能力,或许,谈一场恋爱可以看清楚人性善恶,但是,当这一切发生在拥有空洞大脑的人身上之时,可能只是为了最原始的享乐。

03读书的意义

一天,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说他无法忍受现在的人际关系,我说,你可以刻意的独处一段时间,摒弃外界的浮躁。他的一个习惯让我觉得很佩服,当他感觉无法忍受的时候,就去拼命读书,开阔自己的眼界。人活着很容易,有空气,水和食物就行。人活着又很艰难,因为喂饱大脑需要大量的见识和思考。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或许不能喂饱你的肚子,但可以喂饱你的大脑,让你知道你是在真正的活着,而不是别人笼子里的金丝雀,或者北京高楼中的一只猪。

所以,什么是最无悔的青春?与猪队友打游戏,与渣男谈恋爱,找大叔求包养?欲望和享乐会不断的腐蚀你的骨骼,直到捏住你的心脏,让你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到头来才发现,命运为这一切贴的价签,就是人生中本来应该有的无限精彩和无限可能。成长的魅力也在于,当你回顾这一切的时候,才会明白当时的选择有多么的幼稚。

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读后感 篇6

朱小蔓,她的思考和写作是用八小时坐班之后的工余时间;她做了三十几年的行政,却不在乎“官位”,更不善于“权术”,保持着教师、学者的本色和天真;她长期在师范大学工作,率先办起我国第一个本科小教专业,对教师教育、尤其是小学教师教育比较熟悉,也很有情感;她入读博士生前从教二十多年,对教育研究有着很宝贵的现场经验感受。我喜欢她的勤奋、她的执着追求、她的善于将生命经历转化为新知学习、转化为学术灵感与想象力的悟性、活力与自觉。更吸引我的是,她骨子里喜欢教书、喜欢学术、喜欢诚实地生活。借用她的话来说:“我相信,自己的研究虽然浅薄,但皆由现实关怀而生,而且,所思所想、所言所说尚能秉持一以贯之的价值立场,并且有着生命热情、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悟融入其中,有一点‘我写我心、抒心写真’的味道。”这样的人写出来的文字是贴近生活、贴近教育实际的,读来也没觉得生硬和拗口。

对于这本60万字的着作,我没有本事一口气读下来,但对于其中有关德育的理论,还是给予我很多的启示。我不是学校领导,有些对于学校教育管理方面的理论我选用跳跃的方式阅读。而对于德育与价值观中“教育的重量与承载”,温总理的那句“只要孩子在,教育在继续,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更给予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一句警醒,更感受到肩上所承载的分量之沉重。

对于目前学校道德教育的解读,让我了解到目前的教育现状是因为长期以来教育管理体制上的分割和“五育”的划分,导致道德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错位。书中德罗布尼斯基的观点:道德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现象,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浸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道德的表达方式也是多样的。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方式完成,由此产生的影响将变成人的内在稳定的心性品质。这不就是“全员德育”的理论基础吗?

过去的观点认为,成人比孩子、老师比学生掌握更多的道德真理。而书中所述的研究表明,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中都具有一些较成人更为可贵的道德品质,提倡“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这一理念,不正是我们现在越来越觉得孩子不容小觑的理论支撑吗?

在可能的道德教育资源极其表达方式列举中,我发现自己从教的数学学科,从学科内容上,有公理、公式、原理、计算、数学家和发现;可用的学科方法:推理、演绎、归纳、计算;而蕴含的道德价值“严谨、理性、坚韧、审美”更让我茅塞顿开。原来这些就是属于数学学科的道德教育范畴,并不是原来我们狭隘的认为,一提到德育渗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生硬的创设情境,死板的加入爱国主义教育!

《成长教育》观后感 篇7

关键词:德育工作,感恩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

一、当前学生的德育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对学生发出了各式各样的挑战, 也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反观现在的学生, 独生子女越来越多, 加上家庭教育的误区、学校教育不当及社会的不良诱惑, 他们的智商在进步, 而情商并未随之发展, 甚至在倒退。在学校教育中, 身为班主任的我们, 不难发现, 总有一些学生在性格方面存在缺陷, 成为高智商、低情商者。在我所接触的学生中, 常见的性格缺陷者有以下三种。

(一) “理所当然型”

这一类的学生最为常见突出表现在, 认为一切所得都是理所当然, 受之无愧的, 他们无尽地向身边的人索取, 却不愿意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需要付出, 不懂得索取与付出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他们在家时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父母再苦再累, 也不懂得帮父母分担;在学校, 不懂得尊重教师及同学, 上课不认真听讲, 扰乱课堂秩序。

(二) “自卑懦弱型”

这一类型的学生, 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平时沉默寡言, 不善言语, 不敢或不愿与外界沟通, 包括自己的家人、同学和教师。遇到事情, 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我不行”, 所以在机遇面前, 常畏首畏尾, 错失很多的良机。

(三) “自大易受伤型”

这一类型的学生, 一般比较有优越感, 要么是家境优越, 要么是学习成绩优越, 所以在性格方面, 表现为特别要“面子”, 喜欢别人夸奖他们, 容不得别人的批评或斥责。一旦他们这些自大的“资本”消失了, 如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成绩时, 他们就会觉得天塌地陷, 无地自容, 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

二、原因分析

育儿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一个婴儿从呱呱坠地, 到长大成才, 每走一步, 都与周围的教育环境密不可分。这个环境, 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

在家庭方面,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家长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 影响孩子的一生。很多家长不管家境富贵或贫穷, 当孩子一出生, 便把他当做家里的“小太阳”, 以他为中心。而且现在很多家庭都是隔代抚养, 父母外出工作, 由爷爷奶奶等代养, 教育方式难免落后, 缺少科学性, 因此很多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大、傲慢、任性等不良的性格。当然, 也有部分家长的育儿观依旧停留在“棒打出孝子”的年代, 对孩子的管教过于苛刻、粗暴, 让孩子屈服于棒棍之下, 产生了懦弱、胆小、极端、叛逆等性格上的缺陷。

在学校教育方面, 虽然提倡素质教育, 但在中考、高考等升学率的压力之下, 很多学校的治学方针依然以学业成绩为主, 重智育、轻德育, 造成学校德育工作的盲区。对于部分学生的性格缺陷问题, 大多数教师也是以简单的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处理, 没有因材施教, 造成事态的恶化。

三、对策:“感恩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护学生健康成长

身为中学德育工作一线的一名班主任, 我认为, 要让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成才, 应该重视德育教育, 更应该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用“感恩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护学生健康成长。

(一) 用“感恩教育”感化“理所当然型”

“理所当然型”学生的潜意识里不懂得感恩, 认为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不会自我反思, 不会感激, 一旦别人中断了对他们的给予, 他们就会埋怨。我在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 把“感恩教育”作为一大使命。我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 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打招呼, 不管是教师还是同学, 都应用微笑或眼神与人交流。同时, 学校召开名家的“感恩, 我们在行动”等大型演讲会, 让学生在感动中, 反思自己与家人的关系、与教师的关系、与同学朋友的关系。我还利用班会课等场合, 鼓励学生回家帮父母洗碗、倒茶;反复告诫学生, 出门前要知会家长, 不要让家人操心;鼓励学生有爱就要大声说出来, 勇敢表达自己的情感;角色互换, 模拟生活的场景, 让学生与父母、教师、他人进行角色互换, 将心比心, 体会别人的难处。渐渐地, 我们都惊喜地发现, 校园内外, 学生主动打招呼的多了, 笑容多了, 打架斗殴的少了。在与家长的聊天中, 家长反映孩子会主动与他们聊天了, 还会主动帮忙。这就是“感恩教育”的神奇之处。

(二) 用“赏识教育”改善“自卑懦弱型”

所谓赏识教育, 不是纵容或娇惯学生, 而是在他们的成长中, 用心欣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多肯定和赞赏他们, 让他们从骨子里产生自信, 但不自傲。“自卑懦弱型”学生的成因就在于缺少自信。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 自信的教育。教师的一个眼神, 一个笑意, 一句赞美的话, 都可以激起学生的勇气。我们班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 家境一般, 文化底子弱, 造成很多学生骨子里怯懦。刚给他们上课的时候, 只有我一个人自问自答, 鲜有学生回应。事后深入了解, 原来大多数的学生都担心回答有误引起他人的嘲笑。于是, 我利用课堂内外的时候, 给学生订立一个班级积分管理制度, 比如上课积极回答者, 可以一次加一分, 以此鼓励大家踊跃发言。对于回答错误者, 大家不可以嘲笑, 而是应该报以掌声鼓励。渐渐地, 回答问题的人数明显增多。

(三) 用“挫折教育”治愈“自大易受伤型”

“自大易受伤型”的学生, 因为生活中的优越, 常常会自认为是完美无缺的人, 特别爱“面子”, 不容许自己失败。一旦成绩不理想, 或是未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便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 无法原谅自己。近年来提倡的“挫折教育”, 便是提倡平时多磨炼学生的意志力, 让学生的内心足够强大, 以独立承受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压力、失败等。我在班级管理中, 常常给学生灌输一种人生态度:从容。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 没有谁能永远是第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别人总有我们所需要学习的地方, 所以不要轻易看轻别人。允许自己犯错误, 重要的是能知错能改, 不要重犯同一个错误。班级的座位采取全方位轮坐制, 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大家都有机会轮坐到。通过这样一些班级管理办法, 学生渐渐接受了一个理念:平等。于是, 再骄傲的学生, 也会渐渐放下那颗骄傲的心, 尝试与同学平等相处。当然, 在“挫折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灵活运用“批评”的艺术, 尤其是这些“自大易受伤型”的学生, 要因人、因时、因地区别对待。对于冲动爱面子型的学生, 尽可能不当面斥责他们, 而是寻找时机, 另辟蹊径, 用一些事例从反面来阐明道理, 这些学生一般会在案例中自省。

《成长教育》观后感 篇8

关键词:成长日记;开发;学生;健康成长

一、成长日记写些什么

在新学期的登校日,我在第一次讲话时说:“老师知道你们每天都渴望进步,不论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中的,一次大胆的发言、一次认认真真的值日、一次改掉不良习惯的开始等等,只要是跟自己比,进步的点点滴滴都可以在每天睡前记录下来,同时写上最少一个你希望明天可以达成的目标,愿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三年后留下一串串进步的足迹。”

一学期以来,全班每周(除期末复习阶段以外)都大约有35人(全班参考人数45人)以上自愿上交记录本,大约有10人左右能保证每周必交。我除因特殊情况少批一次,基本上做到了周周批阅。

二、写成长日记的目的

1.让学生掌握自我教育的主动权

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目的。所谓自我教育,是指教育的客体在主体意识的基础上把自己作为教育的对象,根据教育主体规范和自身发展的要求,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内化、自我控制等有意识地改造和提高个体主体性,使自己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高度自省和自律的活动。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对强制的教育不理解甚至敌视,通过写成长记录能让学生有意识地努力超越自己,为了达成自身设定的目标,他们更愿意配合老师的要求,从而减轻了我们在教育中的负担,也让学生掌握了自我教育的主动权。

2.弥补学科不足,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向

作为班主任,当然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但这种方式比较生硬,有时又很难在学生需要你时及时帮助他。

截止到本学期末,班级大约有十几人愿意在成长记录上与老师保持较深层次的沟通。

三、写成长日记给师生带来哪些收获

1.学生学习上的变化

(1)使一部分尖子学生及时反思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更好调整学习状态。

(2)使一部分中等学生在学习上“顿悟”。

(3)使一些落后学生时刻提醒自己,以小的进步树立自信心。

2.学生行为习惯的变化

我班的学生行为习惯普遍较差,许多孩子把老师日常行为习惯的要求写在成长记录中,如:

小易同学说:“老师今天表扬全班同学都系了红领巾,今天的升旗仪式我站得不错。”

遥遥同学说:“今天早晨我按照老师教我们的方法把要交的作业都放在一个袋内,在一分钟之内就交完了作业,并且值日也很认真迅速,有充足的时间上早自习,不过我今天在走廊内跑跳了,明天要改正。”

“今天我没在班车上打闹,我班已经有人因为在班车的不良表现给班级抹了黑,我可不想那样。”

小杜是一个有多动症的学生,他的同桌上课时得立一个牌子:

“转过去,别跟我说话”,就是这样一个让许多同学和科任教师都伤透脑筋的孩子,一次次在成长记录中写道:“明天一定不犯错

误,明天如何如何”,他也曾乞求“老师,请您帮帮我,我该怎么办,我不停地在挫折中站起来,可家长又不停地给我狂风暴雨,让我好不容易有了信心又落了下去……老师,千万别放弃我”每每读到这样的话,我仿佛看到了他那颗柔软的心,他有时会不交作业,可他几乎每周都交成长记录,而我给他的长长的批语也曾经让别的同学嫉妒。

尽管淘气的学生总是不停地出状况,但我们必须学会等待,我们必须让他看到希望,我总是偷偷告诉他们:老师很喜欢你努力的样子,不会放弃你!

3.让班主任更全面、更真实地了解班级

班主任有时总是自以为很了解学生,往往习惯了用同样的标准审视每个学生,忽视了那些看起来平凡的学生身上也闪动着不平凡的却很自然的美德,当我们了解了,我们便学会了用不同的眼光欣赏每个孩子,鼓励每个孩子。

4.随时渗透积极正向的教育思想

每个坚强的人都是在经历风雨之后磨炼出来的,我们要争取一切好的结果,但我们不能因为结果不好就否定自己真诚的努力,只要无愧无悔于我们的付出,我相信你会比以前更坚定,更执著。

我想,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懂得,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于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班主任应抓住机会,在学生经历挫折时对学生进行积极、正向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在逆境中依然健康成长。

5.帮助部分求助于老师的学生,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

小天是班级里感情最丰富的女孩,真诚地爱着每一个教她的老师,她很有文采,可就是学不好数学,但是对我充满了信任,我们经常通过成长记录沟通学习方法,谈心,她告诉我她喜欢这种方式,也许这对于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建立她的自信心来说相当重要,我为她高兴,也为自己高兴。

四、还有哪些不足

1.还有几个问题较多的学生自己的目标不明确,很少写成长记录,通过一学期的对比,这些同学在各方面与其他同学比,更为懒散。

2.学生在每天的目标设定上想法较单调,还需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目标,以此有针对性地、更强地解决自身问题,同时还要加强具体做法的指导。

五、我的感受

一学期下来,总是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批阅学生们的成长记录,真的很累。

记得曾经把《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的一段话写在了学生升入初中的第一次板报中:“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记得自己当初对学生的郑重承诺:“只要你们交成长记录,我一定会批阅,咱们比一比,看谁能坚持到最后!”所以我坚持,因为教师应有诚信!

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一个春风化雨、自化化人的过程,你在改变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品位,提升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班主任的我,正是在批阅成长日记的过程中将教育化于无形中,真正实现了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提升自己的意义。

《成长教育》观后感 篇9

作为未来教育家培训工程的一员,我认真吸收着工程所提供的各种养料,积极开展岗位实践,努力从思想与实践能力上朝向教育家应有应为的目标迈进,更渴望把成为教育家的使命感升华为自然的人性,实现境界的提升。我来自基层学校,从事管理工作,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其中包括问题及对问题的思考。当学校管理与工程学习成为交集的时候,引发了我进一步的思考,我用“基层”的眼光仰望教育家的星空,心里生发出几许感慨。这是个教育家呼之欲出的时代,然则校长成为教育家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时代环境孕育教育家

(一)政治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过60年的探索,政体更趋科学与民主,社会发展的规律被尊重与遵从,人权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得到了保障。这其中,个人的发展权占据了显要的位置,成为教育家是我们的权利之一,这个时代给教育家的出现与生长提供了肥沃的政治土壤。

(二)价值观多元并存。政体与国体的不同并未压抑人的主观思维,人类的智慧成果终于成为人们共享的食品。中外哲学的主张、政策的角力、思想的特质等等都给了我们重要的启迪,让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中外教育思想史呈现的养料,还有意识的多元、思维的求异。如今,我们处在思想自由如春秋战国时期而社会有序性胜春秋战国时期的美好时代,东方与西方兼容,民族与世界并蓄,在历史的传承与创新中,价值观呈现出多元的色彩,人的精神世界日益丰实,这便为教育家的生长提供了适合的思想土壤。

(三)教学观解放,更富有人文关怀。

其一,我们的教学曾经是必须遵从凯洛夫教育学的体系,必须遵从赫尔巴特教育学的原则,否则被视为不敬权威。如今诸多教育家及其思想都被引入了教育过程中来,为我所用,这便给我们自己的教育观点与主张设置了一个出口。

其二,我们以往是对“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刻板要求与执行,弱化了人的主动性。如今返朴归真,讲求师本、生本、学本,一切为了学生学会、会学,注重生成与体验的教学观给了我们施展的舞台。强调教师为学生服务,而服务的质量取决于教师、校长的高端素养,这种服务的需求给教育家的生长提供了实践土壤。

二、政府职能呼唤教育家

(一)教育是政府的当然职能。政府的职能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不断提升人类文明与延续,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毫无疑义地要首先提高教育质量。建国60年以来的八次基础教育改革,与其说是教育领域的变革,倒不如说是政府职能的一次次完善与整合。谁能更好地落实政府的这一职能?教育家首当其冲。

(二)教育肩负强国的重任。人类社会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教育发展传承史,这部传承史充分证明教育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教育是改变现状的决定性力量。国家富强的内涵赋予了更多教育的因素,教育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谁拥有了高质量的教育,谁就有了发展的智力资源。我国的人才规划纲要提出了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目标,转变与否、转变的程度高低,取决于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没有教育家的引领与召唤,这个进程会变得很慢很慢。同时,教育的导向功能要求我们把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变成学习者个人的自觉选择和意识,这是教育的责任,更是现实的挑战,应对教育挑战是教育家神圣的职责。

(三)教育可以提升政府的执行力。对国家政策的解读、执政环节的运作、民生环境的营造、政群人际的沟通、为人民服务意识的形成等都依赖于政府公职人员的修养。信访、民声、公平、正义、和谐等要素的保持,离不开执政的透明、规范与高效,而这些都发轫于教育。政府管理效能高低、执行能力大小与教育水平成正比,需要教育家作前沿引领。

(四)教育投入的递增。把国家财政按比例投入到教育中来,既需要勇气与胆识,更需要追问产出。随着教育投入向GDP4%的标准递增,国家财政保障与激励措施给教育家成长营造了适度的经济空间与物质基础,使教育家的培养更加人文化、科学化、持续化、高效化。

(五)规划纲要的宏伟蓝图迫切需要更多的教育家去描绘。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内涵用两个词概括就是:公平与水平。实现教育的均衡公平,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既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更是我们的自在行动,这给教育家的生长提供了发展长度与美好愿景。

(六)教育督导为教育家的出现搭建了平台。我市现代化学校的达标建设,既是学校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也为教育家的出现提供了客观的平台。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是思想的现代化,这面大旗无疑由教育家扛起。让教育现代化从形到质、由表及里与先进接轨。

三、教育改革需要教育家 教育改革不是某个人头脑发热的冲动之举,是具有比较充足的精神思想与物质载体储备的、渐进有序系统的创造行为。目前我们的教育改革,从深化内涵提高效益的角度讲,迫切需要教育家的带领与躬行。表现在:具有时代气息的我国特质的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需要教育家,新课程改革的破冰前行与深化需要教育家,高效优质的教育理想的实现需要教育家,师资队伍的品质提升需要教育家,现代化学校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效益最大化需要教育家,国民教育的普惠性、公民的文明性的扩展需要教育家。

四、个人发展追求教育家 向善是人的本性,向上是人的本能,绝非外力强加,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遗传使然。当代教育工作者固有的自驱力、自觉性都催生着教育家的出现。自我实现是个人发展终极目标,其最大化的标志之一就是成为行业的权威,教师追求当如孙维刚,校长追求当如魏书生。无论校长或教师,努力成为教育家,是教育岗位的“选择性”赋予的优势。

五、师生成长离不开教育家 成长去雕饰,是一种自然态,可以成长的好,也可以成长的不好。作为“师生”而存在的,绝非个体自然的成长,是融合了国家要求与个人追求在内的主客观统一的成长过程,需要学习和汲取成长养料,教育导向功能要发挥作用,要能保证师生成长在程度上的好与更好、在速度上的快与更快,而这个实现,与教育家的存在息息相关。 所以,成为教育家是幸福的,是可能的,是必需的,我也热切期盼着更多的校长、教师成为有真正实力的教育家,去营造一个符合师生人性、引流师生天性、滋润师生品性的“教育场”,服务祖国,造福人类。 但从教育现实(现状)上分析,还存在着制约教育家快出现、多出现的瓶颈因素:

一、用人机制僵化 实现教育家办学的前提是构建适宜教育家成长的学校制度。 解读“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的理解是:校长的办学思路决定了学校的出路,校长的办学意志决定了学校发展的程度,校长的教育思想决定了改革的力度,校长的管理素养决定了工作的效度。从“教育家”的标准来度量校长,尤应把教育思想、办学意志这两点作为特质。而这两点在现今校长中鲜见,与蔡林森、崔其升、康金等难望项背,更遑论要立于教育家的行列。现行的学校管理体制,学校办学大都体现为校长办学。学校校长的位置有限,加之用人机制僵化,导致“校长”良性流动的可能性极低,“校长”的发展优势不能泽及其余的人。而占据校长位置的却绝非都是教育家的坯子,也就难以将行政的权力与便利转化成教育的胜利与福利,不能很好地成为行政权威与学术权威高度融合的化身。因此教育家的出现就失去了科学用人、选贤用能的机制与体制的依托,出现教育家很难,实现教育家办学更是难上加难。

二、先天智力不足 教育家并不亚于科学家甚至诺贝尔奖获得者,首要的是智力基础。因为科学家的工作有尺子界定,而教育家的“学说”不能尺量,况且“学说”是来“度人”的`,容不得推倒重来。故更需要谨言甚微,这便对教育家的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智力平常,教育智慧可怜,教育思维及其鲜活的状态就脆弱,无法支撑成为教育家的需要。强调这一点,并非妄自菲薄或者给那些有教育家梦想的人泼冷水,而是为达到目标做好校正。

三、后天实践的匮乏与浅薄 教育家是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的结合体。对于教育领域的实践而言,一般可作如下区分:

一种是就业层面的实践,主要是为了谋生而选择教育的那部分人,其教育实践行为即如“和尚撞钟”。一种是职业层面的实践,是把教育等同于三百六十行中的一种的那部分人,其教育实践行为杂糅了策略性成分,但限于智慧的不足和坚持性的不长而缩小了实践的包容量。一种是事业层面的实践,是把教育当作生命能量增长与释放的那部分人,其教育实践行为遵循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扎根实践、反思实践、完善实践、升华实践、坚持实践,在良性循环中提炼概括出具有原创性和生命力的教育理论与学说。目前的现状是,中间那种人居多,两头的人少,第三种人更少的可怜。我们看到的是忽视实践、盲于实践、机械实践等现象几乎为一种常态。为什么做、怎么样去做、做到什么程度、做得怎么样等都被漠然冷淡了。因为行与思的不同步,所以导致我们的实践徘徊在原点上,更好的经验得不到提炼,更高的境界得不到升华。

四、功利心的膨胀与坚韧心的萎缩 表现为:

(一)急功近利。根据教育家成名的一般规律看,过程上,教育家的出现是一个厚积薄发兼收并蓄的发酵,要有板凳须坐十年冷的坚韧与气魄。结果上,基本是盖棺才定论,被命名为教育家,教育家三个字成为“谥号”,所以,一般人等不到出名的那一天。还有的人,工作没几年就想出名出风头出噱头,急于造势造假,底蕴单薄无以维继成为教育家的需要。

《我们快乐成长》观后感 篇10

戏中主人公酷爱设计机器人,而他的奶奶每天要让他做很多的作业,他没有了“玩”的时间,家长的这种望子成材的“爱”让他感到很累。他过的一点儿也不快乐。

我觉得戏中的奶奶的这种做法固然不错,是为了孙子的“好”但她却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奶奶的这种“爱”是变味的。人生中童年是很重要的,如果童年都不能快快乐乐无忧无虑,那成年或许也不快乐。如果过早的让孩子愁,过早的让孩子累,那成长中就谈不上快乐了,想必家长们都不愿意这样。

家长们望子成龙,忘女成风,这种企盼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你们千万不要忘记,如果你们的孩子不愿意做的事,你们强求了也没用,那样反而起反效果,以至于大人累,孩子也累,你们应该放养我们,适当地给我们教育和指导用眼睛看着我们,那一定会成长的更好。

如果一个人对待任何事情都能尽所能地认真地去学、努力地去做,那我们就能像“丑小鸭”一样成为“美丽的天鹅”一定会“飞起来”的!

窗外正是蓝天白云,人生是多么美好,生活是多么多姿多彩。我要大声地说:家长们,我们在也不要被你们束手束脚;我们不要做温室里的小草;我们不要成为“负担”的奴隶。把我们放养吧,我们一定也能像戏中小闯一样能够成功、胜利。

《广东教育》助我成长 篇11

笔者出身于贫困家庭,父兄早逝,家中只剩下我和老母亲两口人。母亲昼夜辛勤,饲肉猪、养三鸟,最大限度地供应我在韩山师范学校读了三年书。此后我就步上教育工作岗位。原本的我,才疏学浅,后来为何能肩负沙溪镇中小学教学工作的重任,为何能当选为潮州市小学语文教研学会的副会长,为何能在省内外十多种报刊上发表一千三百多篇文章,并被多家报刊杂志聘为特约通讯员、特约记者呢?这除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外,更重要的是从客观上有了《广东教育》这一“良师益友”的关心、帮助和教育的结果。

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我自从步上讲台之后,懂得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的哲理,开始与《广东教育》结识了,拜其为师,勤学苦钻,在教育战线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屡次荣获县、市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立功受奖。后来,被调进沙溪镇教委办主管中小学教学工作的领导职务之后,更感责任的重大、《广东教育》的重要。祝刊为宝,以书为镜,孜孜不倦地去读、去钻,并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每每品阅到刊上一些言简意赅、理在其中的有关教学教育的名言、格语、典句时,都一一把它们摘录下来,积财聚宝。同时还把刊物上有参考价值的名人佳作,剪辑成册,作为积累知识的资本,不断扩大自己的教育视野,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理论,提高教研水平,使自己逐步从幼稚走向成熟,更好地带领全镇教师教改工作,开展专题教研活动。自1973年以来,我先后总结了《谈谈“课题”教学》《我们是怎样进行识字教学的》《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造句》《小学中年级词语教学体会》《结合讲读教学,加强写作指导》《如何指导学生写好“小作文”》等十四篇教学经验,刊登在《广东教育》杂志上。并经常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师生,及时了解全镇教育教学情况,发现一些离开方针和原则的问题时,也及时把情况写成书信寄给编辑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例如:有不少教师反映一些校长“只教人,不教书”“只管政治,管不了教学”“听了课提不出中肯意见”等情况后,向编辑部提出了“要重视中小学校长的培训提高”的建议。同时还根据各时期教育上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先后写出《赛出早勤的做法不宜提倡》《学校要加强无神论的教育》《要重视学校环境美化》等读者来信,都一一被刊登在《广东教育》上。“班主任园地”栏目,还发表了我撰写的《学生打架之后》《淘气的小孩服气了》《让失却母爱的孩子得到温暖》等教育文章,尽了自己微薄之力,为《广东教育》的创新添砖加瓦。1983年至1985年,我连续三年被评为《广东教育》优秀通讯员,出席表彰会。编辑部还编写了我当通讯员的优秀事迹刊登在《广东教育通讯》上,鼓舞着我,鞭策着我。激励着我一如既往,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尽心尽责尽力为《广东教育》多写稿、写好稿,当个名副其实的通讯员。

笔者能在党刊上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离不开编辑老师的启发、引导、修改、润色;我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取得点滴成绩,更离不开《广东教育》这一启蒙老师和知心朋友的厚爱与栽培。1989年4月,李学明、陈湘年两位社长还特地到我镇教委办访问、坐谈、合影,为我增光,给我力量,催我奋进。当我退休后,还念念不忘“娘家”的“母爱”,继续撰写了《莫把学生拒之门外》《教育要尊重生命》《为教师健康有奖叫好》《教师对自己的教案享有著作权》《老通讯员的一席话》等的体会文章,发表在《广东教育》的“教师心声”“读编频道”的栏目上。后来,由于老伴的半瘫痪,搬家离舍,忙于护理,才不得不搁笔了好几年。如今,“娘家”又找上门来了,让我继续投进“母爱”的怀抱,倍感亲切、温暖。回顾自己人生旅途上的点滴业绩,都是《广东教育》一步一个脚印地指引着我,助我成长。

在《广东教育》创刊60周年之际,我道上一声:“谢谢!”并衷心祝愿《广东教育》在不断创新的征途上,龙腾虎跃,越办越好,办成全国最优秀的教育刊物。

上一篇:建筑资料员实习总结下一篇:政治第三单元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