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知制度情况

2024-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告知制度情况(精选12篇)

告知制度情况 篇1

1执行护理告知制度的前期工作

1.1加强护士自身法律意识, 学习法律知识, 明确告知制度的意义。在医疗法律法规逐渐完善的今天, 医护人员有告知患者实情和尊重患者意愿的义务, 患者及家属有知道各项操作内容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承担的风险的权利[1]。为增强法律意识, 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疗相关法律知识, 学习并讨论一些发生的重大医疗纠纷案例, 使大家认识到患者在就诊中所具有的知情同意权等合法权益。明确对患者实施护理告知的必要性, 明确实施护理告知制度对护理安全及减少护理纠纷发生的作用。遇到问题, 能主动地运用法律知识, 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 从而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医院的正当权利。

1.2培训护理人员工作礼仪, 掌握沟通技巧, 提高服务态度。注意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语气、表情、行为举止, 提高护士的服务意识, 提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护士在执行风险管理中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解释到不到位, 直接影响到患者及家属理解、配合的效果, 影响到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1]。在护理告知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掌握沟通技巧, 使护士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时, 具有主动性和亲和力, 主动与患者沟通, 做好宣教, 对患者疾苦关心, 对患者服务热心, 护理治疗细心, 解答问题耐心, 听取意见虚心, 并充分尊重他们的权利和隐私。

1.3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注重学习医学知识, 了解医学动态, 尤其心内科专业知识。医学知识拓展是实施护理告知制度的基础, 患者及家属在平时的生活和网络上学习了一些医学知识, 使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了初步认识, 但也存在一些误区, 所以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时, 扎实的医学知识展示是获得患者及家属信任的重要因素。可以更科学、更全面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 减少不必要的误解。

1.4制定护理告知计划每月对护理工作进行总结, 发现所存在的问题、护理安全隐患以及新的临床护理技能实施情况, 针对心内科患者护理特点, 作出相应的护理告知内容并坚持执行。

2护理告知制度的执行

2.1护理告知方式

2.1.1图文告知在病房重要及相关位置张贴图片和文字警示, 提醒患者及家属注意, 如地面湿滑、保持安静、请勿吸烟等。

2.1.2书面告知以《患者住院须知》、《患者住院护理告知协议书》、《住院患者离院责任书》、《健康教育宣传知识》等为书面内容, 告知患者或家属在住院后及离院、出院时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并签字, 完成后夹入病历。出院时另行将《健康教育宣传知识》复印交给患者。

2.1.3口头告知进行护理工作时遇到问题, 随时在病区告知患者及家属应对方法和行为方式。

2.2护理告知内容 (1) 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的图文警示标志展示的内容。提醒患者及家属慎重与陌生人交流, 保护自身及财物安全。 (2) 患者入院时, 由责任护士介绍病区及医院环境、心脏病患者应注意的事项、主管医师及护士的姓名, 讲解书面告知的内容, 让患者或家属了解其内容后并签字。 (3) 在实施护理工作前, 告知患者相关的护理内容, 包括其必要性及重要性、护理操作方式、需患者及家属注意和配合的事项以及护理操作的风险等内容, 如饮食、体位、特殊检查、药品使用、管道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对特殊的护理治疗措施和操作, 由主管护师再次讲解实施护理治疗的必要性, 并将其内容记录于护理病历。对某些特殊药品如地高辛、地西泮等应加强管理, 并告知患者和家属, 以防服药不当。 (4) 心内科患者经常反复住院, 生活质量下降, 应及时了解、发现患者情绪变化, 提前通知医生, 并进行心理疏导, 若存在精神异常, 及时如实告知患者家属, 预防自杀, 并履行签字手续。 (5) 健康指导告知:因心内科患者常常顾虑心功能恶化, 不敢运动, 而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方法及锻炼时应注意的事项, 出院后的门诊复诊, 饮食结构, 出门时应携带的相关信息, 如急救药品、患者的姓名、年龄、家庭地址, 家属的姓名及联系方式, 以往所患疾病名称, 以应对突发事件等。

2.3严格遵守收费制度对医院的收费进行公示, 实行“一日清单”, 让患者明白花费的内容, 让医疗收费透明化,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 耐心解释, 减少争执。对于一些特殊费用的收取, 应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 提前告知并签字。总之, 让患者明明白白看病。

3实施护理告知制度时注意事项

3.1护理告知须遵循医学知识, 围绕患者病情特点, 告知要具备严谨性和逻辑性, 注意措辞和语气, 不要让患者产生说教感和枯燥感。

3.2护士在进行告知前, 应与主管医师对告知的知情信息进行初步的沟通和探讨, 与医生保持高度一致性, 避免患者及家属产生不信任感, 发生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

3.3掌握患者所处的疾病阶段、身心状况以及文化水平、性格等, 在实施护理告知制度时, 应灵活运用告知方法, 不能千篇一律, 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方法, 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理解和配合, 顺利完成护理告知。

3.4定期检查告知制度的执行情况, 召集护士对告知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探讨目前遇到的问题, 相互促进, 以期使护理告知工作进一步完善。

4体会

医疗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 医疗工作突出了以人为本, 所有的医疗行为应以患者为中心, 围绕患者进行。而患者在此过程中享有知情同意权、选择权, 一切应以患者的意愿和利益为主。

4.1患者和家属在获得知情同意后, 初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发病后应该怎么做, 这些纠正了患者和家属对疾病认识的一些误区, 对临床诊治过程有了更深的认识, 增加了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和临床工作的理解。在疾病突然转化时, 能够认识到医疗工作尤其是心内科疾病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 使他们更能客观的对待医疗行为, 大大减少医患矛盾, 降低医疗纠纷。

4.2护理告知制度的执行, 使医疗工作更加趋于透明化, 促使护理人员更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更细心、谨慎、踏实完成护理工作, 提高了护理质量, 也提高了患者的认可和满意度。实施告知护理内容后, 护士在注重护理质量和护理技能的同时, 增强了全方位服务意识及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真诚关心照顾患者, 主动询问患者, 满足患者需求[2]。而护士法律意识的增强, 建立护理告知、签字制度, 规范护理记录, 一旦医疗纠纷发生后, 能为护士提供更大的法律保障。

总之, 护理告知维护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 可以杜绝或减少护理工作中的事故、差错的发生及潜在的法律问题[3]。护理告知制度的执行, 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也使护理服务规范化、透明化和人性化, 有效保护了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进而减少医疗纠纷。

关键词:护理告知制度,法律意识,医患纠纷

参考文献

[1]孙海英, 张红伟.护理风险管理的讨论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5) :145.

[2]丁晓芳, 邢丽娟.重症监护室实施告知护理内容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30) :66-67.

规范医疗告知制度 减少医疗纠纷 篇2

众所周知,医院是一个高危人群集聚的地方,发生猝死等急性事件的危险性远远高于正常人群。特别是在患者多、医务人员少的状况下,医务人员焦躁与患者不满情绪交织在一起,严重影响医疗质量的提高,医疗安全的隐患时有增加,医疗纠纷时有发生。为了增强医务人员医疗安全的防范意识与行为,加强重点病人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我院特别规范了医疗告知制度,在安全医疗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医疗告知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应尽的义务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实施手术、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应当征得患者同意,取得患者家属或者关系人的签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26条规定: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1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以上法律、法规均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要履行相应告知义务。

医疗告知伴随病人诊疗的全过程

医疗告知内容包括病情(目前病情及今后估计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当前的诊断;准备实施的医疗措施(包括检查、治疗等)及预计的治疗效果和伴随的危险;影响病情的注意事项;正常医疗行为不予进行可能出现的后果;药物使用的目的、使用原则、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病人或家属提出的有关医疗问题等。上述医疗告知内容要伴随在病人诊疗全程中,做到“事前告知”。

被告知的对象是知情权主体

被告知的对象是知情权的主体,要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年满16周岁以上,意识清醒,能够辨认自己的行为,对医务人员提出的决定有充分理解力的病人可作为知情权主体;未满16周岁的病人,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和思维的病人,其家属为知情权主体,可代理行使病人有关权利;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时,病人可书面委托其家属作为知情权主体。

根据医疗行为采取相应告知方法

根据医疗行为采取公示告知、口头告知、书面告知三种方法。医院有关管理规定,如医保政策、住院須知、安全保卫、医疗价格、医疗费用使用等,采取公示告知;一般的医疗行为、无医疗风险或人体侵害,以病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信任为基础,可以实施口头告知,但病历中要有详细记录;涉及重大医疗行为,如手术、麻醉、输血、尸检、切除脏器、肢体、眼球等,对人体有侵害或费用较高的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实验性医疗等,风险较大的医疗行为,如新技术应用等,存在多种治疗方法,各方法存在利弊,取舍困难时;医保基本医疗以外的用药、检查、器械及其他需要自己承担费用;正常医疗行为不予进行或其他可能出现不良后果等,都要采取书面告知。

三级医师加强病人告知

医疗告知采取“谁主管,谁告知”的原则,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及实施操作医生(术者)要及时与病人及家属谈话,同时要报告上级医师(主治医师、科主任),上级医师(主治医师、科主任)要再次完成高风险环节的谈话工作,并在谈话记录签字,履行三级医师告知义务,并且要采取相应有效治疗措施。

一级病人:①急、危、重、疑难病人;②诊断不清病人;③治疗效果不好病人;④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病人;⑤家属要求隐瞒病情的病人;⑥患者或家属对病人预后期望值过高的病人;⑦交通肇事或各种纠纷致伤病人。

二级病人:①病人在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有一定缺陷(包括病历书写缺陷等),但未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②病人或家属对医疗服务质量存在不满意情绪;③病人或家属有投诉,但病人无不良后果;④病人出现较严重并发症,影响预期治疗效果;⑤诊断不清或治疗效果不好的危重病人;⑥有创检查或治疗方案(如手术、介入、各种复杂性穿刺等)失败的病人;⑦病人或家属对医院或医务人员有不信任思想。

三级病人:①病人在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存在缺陷,有不良后果发生;②有创检查或治疗方案(如手术、介入、各种复杂性穿刺等)失败需再次有创检查或治疗的病人;③病人出现功能障碍、残疾、死亡等不良后果,患者或家属不理解,提出异议;④事先无法预料或医疗风险未向病人或家属进行书面告知,出现不良后果的病人;⑤病人或家属有投诉经科室负责人多次协调无效,或反复投诉3次以上。

总之,为减少医疗纠纷;同时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我院相继完善了有关规章制度,各级医务人员对各级警示病人做好相应防范预案,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手段保存医生告知的历史记录,同时,医院成立医疗质量考核小组,负责不定期检查各级人员执行情况,对违反规定者,给予责任人或责任科室负责人相应的经济处罚。

护理操作告知制度 篇3

一、护理人员遵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应向病人讲解操作目的和必要性,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二、操作前向病人讲解该项护理操作的程序和注意事项,使病人了解由此带来的不便。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三、严格遵守、执行各项护理操作的程序,注意语言、行为文明规范。

四、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病人隐私,做到关心、耐心、细心,不训斥、命令病人。

五、护士应熟练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尽可能减轻由此给病人带来的不适。

职业健康检查告知制度 篇4

1. 在职业健康体检工作中,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检查过了办法》及《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有关规定与用人单位签署协议,前台人员对每一位职业健康检查者要签署职业史,详细询问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接触史,总检医师出具科学严谨的职业健康检查评价报告。

2. 发现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应通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及时调离原作业岗位,并妥善安置,每季度上报给医政科,医政科按要求上报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

3. 对检查中发现的未确定的,为疑似职业禁忌证或未确定为疑似职业病的劳动者,应通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尽快安排复查,明确诊断。对此次检查总结报告中判定的疑似职业病者应安排其到职业病诊断门诊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按要求上报医政科,医政科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4. 对体检中发现的其他异常体检结果的,应通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尽快安排复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检验科、心电室和总检医师等岗位发现急性病症及时上报科主任,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尽快安排进一步检查。

单位一次性告知制度 篇5

二、一次性告知制度应遵循群众至上、热情服务、便民高效原则。

三、对申请人申请办理的事项,有关经办人应当场受理,审核其所提供的手续或资料,对符合条件、材料齐全并能当时办理的要即时办理;

对手续、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规定的,应一次性告知其所需补充的全部手续和资料,或不予受理的法律依据。

四、当事人按要求补齐所需手续和材料后,经办人应及时受理即办或出具《受理通知单》,在规定时限内办结。

五、申请人申请事项涉及多个单位或手续、材料不清楚,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未作明确规定的,经办人应及时向分管领导或股室负责人请示,并将结果告知申请人,不能一推了之。

六、有关股室要按要求将项目申报材料、办理流程、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承诺时限等进行张榜公示或印制服务告知单,以方便申请人参照。

七、凡需一次告知申请人的审批事项,除电话咨询一次性告知外,均应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请人。

告知制度情况 篇6

关键词:护理告知,知情同意制度,防范,护患纠纷

医务人员有告知义务, 患者有知情同意权, 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 这就要求我们对患者进行告知时、应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后果[1]。心血管内科是高风险科室, 这是医疗行业内部人士均了解的情况, 患者一旦住院, 患者和家属根本预料不到病情的发展变化, 有时连医护人员对愈后都很难猜测, 比如, 大面积心肌梗死, 死亡也有可能是瞬间发生的事情, 有时连一句话都说不上来, 就会命丧黄泉。因而在住院期间, 很容易发生护患纠纷。这就要求我们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及时的耐心细致的沟通。通过护理的告知, 健康教育, 可以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相关的情况及注意事项, 取得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从而减少护患纠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选择入住心血管内科的275例住院患者, 平均年龄 (58±0.6) 岁, 按住院号随机分组, 单数为实验组145例, 双数为对照组130例, 其年龄、职业分类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表格的设置

对心内科半年来发生的护患纠纷病例进行分析总结, 根据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及护理工作的要求, 经讨论, 自觉设计了告知与知情同意项目表。

1.2.2 内容

包括住院环境及制度告知, 安全防范措施告知, 护理操作告知与知情同意, 用药及治疗不良反应的告知与知情同意, 住院费用告知与知情同意等4个主题20个条目, 具体内容见表1。

1.2.3 告知方式

包括落实告知的人员及场所。病房为告知的主要场所, 责任组长负责专职宣教告知。患者入院时有责任小组长负责接待, 安置患者住院。根据告知内容、患者病情、治疗方案, 患者对疾病认识接受程度等的不同进行告知。

口头讲解、书面告知、图片告知。①口头讲解。责任组组长安排患者住院后, 对病区环境的告知;如卫生间的位置、用餐、开水供应时间, 地点, 病房的管理要求等。对人员告知:如介绍病区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病区的探视陪伴作息制度等进行介绍。②书面告知。安全防范措施的告知是使用一份住院告知书, 让患者或家属阅读后签名确认。护理操作, 贵重物品的使用及治疗不良反应等, 在执行治疗操作前根据情况让患者或家属阅读, 并在知情同意项目的同意书上签名确认。③图片告知。设置有彩色的专科宣传知识小册, 内容包括有饮食指导, 健康保健知识、专家回访电话、专家坐诊时间、责任组长负责发放与解释。在科室通道设有醒目的安全标识, 规章制度专栏, 收费项目价格表, 护理级别的收费标准及内容, 监督电话, 法律法规专栏供患者、家属阅读。④对照组入院后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 健康教育等患者进行知情同意签名, 由责任护士完成。⑤资料收集。实验组发表格145份, 回收保存145份, 对照组发放表格130份, 回收保存130份, 回收率100%, 住院告知书与知情同意书随病历存档。⑥护患纠纷的统计。分别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对护理过程中提出的质疑、不满、争议、投诉和冲突等进行登记汇总 (P<0.05) 。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 进行处理,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总结实验组共发生护患纠纷8例, 对照组共发生护患纠纷17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4项之间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比较:除第一项住院环境及相关制度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其他3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3.1 护理告知, 知情同意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中成为双方建立互信的桥梁。通过沟通, 取得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 与患者营造了良好的护患关系。表2显示, 在护理操作、安全防范措施、住院费用等项目中, 发生的护患纠纷都与缺乏告知、知情同意有明显的关系。知情同意签名项目中发生纠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患的沟通与护理纠纷成正比关系。

3.2 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告知, 知情同意的落实, 需要护理人员充分认识, 患者知情同意原则, 也是医学法律原则[3]。

3.3 要提高护理告知、知情同意制度的重要性, 落实护理人员的沟通技能, 学习相关法律知识, 规范护理人员服务行为。在与患者、家属交往过程中, 做到文明礼貌, 举止文雅, 语言亲切, 对他们提出的疑问及过激语言行为能心平气和的解释、安慰体谅, 换位思考, 能起到有效告知效果, 防范护患纠纷发生的目的。

3.4 灵活告知。重视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对知识丰富、理解能力强的患者及家属多用科学依据让患者深入理解病情, 对情绪不稳、性格脆弱、孤僻的患者要耐心解释、安慰、倾听了解患者需求, 因人而已的进行告知。重视患者家庭状况, 减少因为不当语言对患者心灵伤害而引起的纠纷。总之, 护患纠纷可影响医院正常秩序, 使医院的经济受到冲击, 护理告知、知情同意制度的落实, 即履行医务人员的义务, 也尊重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护理告知及知情同意权的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王羽, 王北京, 尹远芳, 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汇编.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3-54.

告知制度情况 篇7

监督站:

按照建设部的规定,以下6种危险性较大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论证:

1、深基坑工程

开挖深度达到5m或超过5m,或有三层或多层地下室,或开挖深度虽未达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其复杂(包括地下水位高于坑底须作降水处理,或开挖可能危及周边既有建筑物)、或地下管线极其复杂的工程。

2、地下暗挖工程

地下暗挖及遇有溶洞、暗河、瓦斯、岩爆、涌泥、断层等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工程。

3、高大模板工程

支撑系统高超过8m,或模板的跨度超过18m,或面荷载大于10KN/m2,或线荷载大于15 KN/m,的模板工程。

4、房屋拆除爆破和土方爆破工程。

5、30m及以上无法使用操作平台的高空作业。

6、大江河中的深水作业。

经查阅施工图设计文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建设单位所提供的地下管线资料以及对施工现场实地踏勘,本工程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认定:

一、本工程不存在上诉6类危险性较大的,应组织专家论证的工程。

二、本工程存在上诉第□1;□2;□3;□4;□5;□6;

种工程,施工企业将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队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

特此告知

本工程的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下管线资料情况;

□已提供有关本工程的毗邻区域的下管线资料

□本工程无毗邻区域的下管线资料

建设单位(公章)施工单位(公章)监理单位(公章)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注:

1、在所选择的“□”内打“√”。在不选择的“□”内打“/”;

告知制度情况 篇8

危险源是危险的根源,是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的危险物质。一般危险源的构成要素有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对危险源属性的分析,有利于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控制。针对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现场存在量大面广的危险源现状,根据建筑业的施工特点,依据《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坚持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重预防、抓源头、控过程、求实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把预防的关口前移至施工现场,这对改进当前建筑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许多管理缺陷、落实对重大危险源实施重点监控并跟踪整改、提高施工现场预防和控制事故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公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合同段施工特点制定本制度,相关内容如下: 第一条 经理部安全管理部门向作业人员提供必需的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并确保其熟悉和掌握有关内容和违章操作的危害。

第二条 推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交底中将施工危险情况、采取的措施、解决的办法以书面告知的形式或告知牌的形式通知作业人员。

第三条 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1、安全风险

2、危险源通报

3、安全制度和规程

4、紧急反应程序

5、个人防护使用要求 第四条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防止重大事故的第一步是确认或辨识重大危险源。对危险源的辨识基本原则是:

(一)本质属性有潜在危险性:

1.有发生爆炸、火灾危险;

2.有中毒窒息危险;

3.有高空坠落危险;

4.有烧伤、烫伤、腐蚀危险;

5.有飞溅物打击危险;

6.有被物体绞、辗、挤压、撞击、切割、挂带危险;

7.有被车辆提升系统伤害危险;

8.有坍塌、倾覆、滑坡、压埋危险;

9.有触电伤害危险;

10.其他容易导致人员伤害、建筑物破坏、设备损坏危险。

(二)隐患容易产生又不易被发觉、且难于控制。

隐患泛指潜在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的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从理论上而言,凡存在隐患的设备、岗位、场所都可视为危险源;但是不能一概而论认为凡是有本质属性危险性的设备、岗位、场所都视为存在隐患,都一概作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根本依据,以造成危险源过多过滥,失去重点监控意义。

第五条 重点告知内容:

1、危险源: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告知措施:

(1)安装、拆卸龙门吊架、吊机等起重设备和高脚手架、模板等设施时,应当编制拆装方案、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报监理单位、营松高速项目办审批,并在施工时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

(2)在高处作业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3)带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拴好安全网。

(4)高空作业点下方不得有人逗留,工作中严禁上下抛掷工具和材料。

(5)严禁用绳索、软线、链条等代替安全带。

(6)开挖深度超过2m时,其边缘上面作业同样应视为高处作业,要设置警告标志。

(7)大雨和五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高处露天作业、缆索吊装及大型构件起重吊装等作业。

(8)高处作业人员和挖孔桩人员严禁穿硬底鞋。

2、危险源:坍塌 告知措施:

(1)桥墩挖孔桩护壁砼达到一定强度才允许继续挖孔。

(2)开挖沟槽深度超过2米时,必须围拦防护和密布安全网封挡。

(3)钻孔桩内泥浆必须按设计及规范要求配置泥浆稠度。(4)隧道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和加强围岩量测工作。通过对量测数据分析处理,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加强初期支护。

(5)隧道开挖支护按照“短进尺、强支护、弱爆破、勤量测、早封闭”的原则进行。

(6)施工期间,洞口应常备一定数量的塌方抢险材料,如方木、型钢钢架等,以备急用。

(7)详细控制措施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3、危险源:岩溶及突水突泥

告知措施:风险告知书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4、危险源:触电

告知措施:(1)施工所用电气设备绝缘必须良好,凡有裸露带电的电气设备和易发生电击的危险区,都要设围栏、护网、箱、闸等屏护设栏设施。

(2)施工用电的线路及设备,应按施工组织设计安装设置,并符合供电部门的规定。

(3)严禁将电线线路搭靠或固定在机械、栏杆、钢管、扒钉等金属件上。

(4)手持电动工具应由专人管理,手柄绝缘良好,凡不符合要求的机具严禁使用。

(5)变、配电室严禁使用易燃的材料建筑,建筑结构应符合防火、水、漏、盗、防小动物串入及通风良好的要求;在采用外来电源和自备发电机两个电源交替使用时,必须安设能防止两个电源的连锁装置。

(6)施工现场生产和生活用电要统一规范、布局合理,并保持接地装置可靠,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

(7)电焊机必须接地,电焊机用毕必须切断电源。

(8)接地线应用不小于25mm的多股软铜线,装接与撤除接地线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和设监护人。

(9)直接向洞内供电的馈线上,严禁设自动重合闸,手动合闸时必须与洞内值班人员联系。

5、危险源:窒息

告知措施:

(1)挖孔桩超过六米时必须安设通风设施(鼓风机)。

(2)孔内照明要清晰。

(3)孔外要做好窒息应急措施。

(4)详细控制措施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6、危险源:起重伤害

告知措施:

(1)吊车工、指挥人员要了解起重机械性能。

(2)起吊时必须专人指挥。

(3)起重工持证上岗。

(4)具体起重控制措施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7、危险源:架桥机倾覆 告知措施:

架桥机纵向两条轨道之间及横向三条轨道之间应保持水平、平行,必须设挡铁,有上下纵坡时,应有防滑措施;架桥机拼装后必须进行吊重试运行;天车携带砼梁纵向运行时,前支腿部位要用手拉葫芦与横移轨道固定;架桥机作业必须设专职操作人员、电工和安全员,分工明确,统一指挥;必须按期对设备的提升、走行、液压系统及相关因素进行检查、维护。

8、危险源:机械伤害 告知措施:

(1)操作手要了解机械设备性能。

(2)操作手要掌握机械操作规程。

(3)具体控制措施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9、危险源:爆炸

告知措施:

(1)氧气瓶乙炔瓶固定放置,间隔不小于5m。

(2)氧气瓶、乙炔瓶不能暴晒,气管不能混用。

(3)具体安全控制措施见《爆破安全规程》、《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告知制度情况 篇9

为提高管理者的职业病防治水平,确保劳动者知悉工作场所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后果,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以便于更好地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降低职业危害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卫生培训

(一)最高管理者、职业卫生主管应当参与行政管理部门举办的职业卫生培训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组织和实施,建立职业卫生培训档案。

(三)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在岗劳动者,必须参加本单位定期组织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培训周期根据需要确定,至少一年一次。

(四)新入职、转岗及临聘人员,其工作岗位存在职业危害时,必须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五)培训内容:

1.法律法规:《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的法规,如《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等;

2.本单位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预防知识;

3.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所在岗位的操作规程;

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

二、职业病危害告知

(一)人事部门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或工作内容变更时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健康损害、职业病防护措施及待遇等内容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在职业病危害告知方面的职责:

1.在工作场所的醒目位置公布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2.在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及警示标志,内容应包括危害因素中英文名称、健康损害、预防措施、应急救援措施、防护措施等。

3.通过公告栏、书面通知或其他有效方式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评价告知劳动者。

4.将本单位组织的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及应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应如实告知劳动者。

5.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应上报所属辖区监督管理部门。

告知制度情况 篇10

职业危害防治、告知、申报、教育培训

检验检测制度

纳雍县勺窝乡沙田煤矿

2018年2月

沙田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告知、申报、教育培训

检验检测制度

一、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矿井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人员,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3、认真组织落实矿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听取职工对本矿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有关部门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严格要求矿各科室落实整改。

4、定期召开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5、根据“三同时”原则,矿井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报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事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是使用。

6、参加本矿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7、对本矿的职业并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领导小组的职责

在组长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

1、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执行督促执行。

2、根据矿井机构设置,明确各科室人员职责。

3、制订矿井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4、直接领导本矿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矿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

5、组织干部、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科室或个人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6、经常检查各班、组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措施及时解决。

7、经常听取各科室管理人员、职工关于职业卫生有关情况的回报,及时采取措施。

8、对矿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9、负责建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

10、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11、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研究处理。

12、对本矿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

(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公室职责

1、负责全矿职业卫生工作,落实好《职业病防治法》、《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各项规定要求。

2、负责全矿职业卫生督查检查工作,制订全矿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长期和年度规则,督促相关部门制定尘毒职业危害防治的中、长期规划,年度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

3、组织有关部门,迎接上级职业病防治部门的职业安全健康检查。

4、负责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统计报告和公布。

5、负责定期督促各科室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6、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活动,提高职工自我防范意识。

7、协调好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

8、教培中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要求,制订培训制度、计划,抓好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人员的岗前、岗中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和培训课程时按《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9、建立职业安全健康教育档案。

(四)、安全科职责

1、督促检查全矿防尘措施的落实。

2、对各防尘点设施安装是否完备、设施是否完好进行检查,并对有关班组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3、参与审查各类防尘的技术措施。

4、参加矿职业安全健康危害检查和验收。

5、负责定期检查各班组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1、教培中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要求,制订培训制度、计划,抓好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人员的岗前、岗中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和培训课程时按《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2、建立职业安全健康教育档案。

(五)、财务科职责

1、做好受职业病危害人员的管理、核定工作,按照《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标准》(AQ1051)规定及时落实个体防护用品的计划汇总、上报以及劳保用品审批工作。

2、在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将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通知劳动者。

(七)、通风科职责

1、结合矿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危害治理现状和法规要求,建立健全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预防和治理制度(措施),明确各工种岗位责任制,落实好职业病防护设置(施)的日常维护,按照《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工作,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时申请上级有关部门做好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价工作。

2、确保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国家有关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标准,并配合安全科、医院建立完善职业卫生档案。

3、通风科负责针对粉尘及有害气体危害因素制定应急预案,负责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负责井下采掘工作面和机电铜室温度的检测。

(八)、机电科职责

1、结合矿噪音、振动危害治理现状和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噪音、振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预防和治理制度(措施),明确各工种岗位责任制,落实好职业病防护设置(施)的日常维护,按照《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工作,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时申请上级或集团公司防疫站做好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估工作。

2、确保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国家有关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标准,并配合安监处、医院建立完善的职业安全健康档案。

3、针对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制定应急预案。

(九)、供销科职责

按照有关规定抓好个体防护用品的计划落实,按照质量、卫生要求做好采购验收工作,保留好相关证件。

(十)、地面安全管理员职责

1、负责对地面各地点的职业卫生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2、每月向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公室提供检查情况的总结。

(十一)、各科室职责

1、各科室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学习。

2、认真落实各项规定和职业安全健康制度措施的要求。

3、教育并管理本班组职工遵守职业安全健康规定,做好个人职业安全健康防护。

二、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1、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职工职业卫生保护。

2、全矿干部职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3、职工在已签订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签订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劳动工资科应向员工如实告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并签订职业危害因素劳动变更职业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4、对生产职业危害因素的地点,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和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5、安全科、矿工会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职业危害告知制度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知道,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6、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每年对员工进行职业危害预防控制的培训、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三、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一)、及时、如实向煤炭工业局申报职业危害,同时抄报公司安全生产部,并接受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二)、如实填写《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及下列有关材料。

1、煤矿企业的基本情况;

2、煤矿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或强度情况;

3、煤矿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

4、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5、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

(三)、煤矿职业危害申报采取电子报表和纸质文本两种形式。纸质《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应加盖公章并由主管矿长签字,连同有关资料一并上报。

(四)、职业危害申报为每年申报一次,于每年3月31日前完成上一年度申报工作。

(五)、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六)、遇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在技术、工业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七)、煤矿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内及时进行申报。

(八)、在申报过程中凡因个人工作失误造成申报材料不准确,瞒报、漏报、迟报以及泄漏商业技术秘密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四、职业危害教育培训制度

为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结合高庄煤矿实际情况,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将康法规、职业健康知识、操作规程、职业健康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制度。

(一)、宣传内容

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等宣传手段,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卫生危害因素防治》等知识,增强职工防范职业危害的能力。

(二)、培训内容

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

2、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安全健康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健康防护用品。

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

(三)、培训的对象与方式

1、培训:新职工在上岗前进行不少于4学时的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培训后应进行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2、职工在调动岗位时,也应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健康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

3、外来的临时工人,也要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健康培训,确保其从事劳动时不受到危害。

4、本矿的在职职工也应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培训,在每年的6、7月份进行,每年不少于2学时。

5、所有的职业卫生培训应有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时间、日期、培训内容、培训老师、培训地点,受培训人签名等。

(四)、培训应有计划

培训时必须制定详实的培训计划,并得到矿领导批准后实施。

五、职业危害检验检测制度

1、煤矿企业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作业场所职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工作,监测人员应当经资质认证合格的培训机构培训,持证上岗。本矿尚不具备监测能力的项目,委托煤矿安全技术服务中心进行监测。

2、加强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管理,坚持湿式打眼,喷雾除尘,煤尘注水,使用水炮泥以及个体佩戴防尘口罩等。

3、煤矿企业应当每年进行一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评价。监测、评价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技术支撑机构进行。监测、评价报告交煤矿企业存入职业卫生档案。煤矿企业应当及时向作业人员公布监测、评价结果,并报煤矿安全监察分局。

告知制度情况 篇11

为全面准确把握我校安全稳定形势,及时果断处置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稳定事件,进一步提高我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心校有关要求,经研究决定,建立我校安全稳定形势分析研判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校园安全稳定形势分析研判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主任

二、校园安全稳定形势分析研判的主要内容

1、分析研判特殊事件、特殊环境对校园安全稳定产生的影响及其对策。学校所在地区环境和学校自身环境发展变化。

2、分析研判特殊时期、重要敏感时期,校内特殊群体和重点人物可能对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影响,同时研究解决办法。

3、分析研判学生意外伤害、死亡事件等校园安全突发事故、群体性集会游行等事件的信息收集、上报及其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情况。

4、分析研判学籍管理、招生就业、后勤服务、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等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和情况,同时研讨处理办法。

5、分析研判校园交通安全、治安安全、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以及水、电、气、暖等基础设备和易燃易爆、危化物品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如何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6、分析研判学生心理健康安全、饮食卫生安全、校园网络安全、实验实训安全、学生公寓安全、教职工居住区安全、校园公共场所安全等校园安全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有效促进校园安全稳定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三、校园安全稳定形势分析研判的具体方法

(一)班级层面:班主任负责所在班级的学生安全稳定形势研判工作。要通过走访学生、谈心交流等方式,重点排查和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状况,发现异常现象立刻上报学校,并认真填报《班级学生安全稳定情况月报表》。

(二)学校层面:学校要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网络舆情监控等形式,建立健全安全稳定信息收集系统。重要研判信息可是紧急程度随时上报。

四、校园安全稳定形势分析研判的工作要求

1、分析研判工作要认真准备,积极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师生员工和学校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2、分析研判过程中发现的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问题,要认真进行整理汇总,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建议的书面材料。

3、分析研判过程中发现的影响安全稳定的问题,能够解决的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依靠自身力量解决有困难的,要形成书面报告,及时向学校党政领导做出汇报。

可疑情况报告制度 篇12

本制度待批准设立后,在公安部门指导下按规定和要求予以修订完善。

典当公司必须与公安等有关部门建立密切的业务联系,建立建全切实可行的可疑情况报告制度,协助公安等部门及时侦破、盗抢、走私、国家文物丢失等刑事犯罪案件和治安案件,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前来办理典当业务的人员,如行迹可疑、慌慌张张、语无论次、前后矛盾,有作案或

负案在逃嫌疑,应提高警惕,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协助公安机关查清事实真相。

二、对车辆质押典当,如发现车辆与行驶证资料不符,车架号码、发动机号码、车体颜色、车辆厂牌、型号不符,以及车主不符者,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三、财产权利质押典当业务,如发现财产权利与当事人不符或委托代理人、委托人、证(照)

件不符,有犯罪嫌疑者,应向公安机关报告。

四、对来源不明的物品或怀疑是赃物的物品,要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五、对国家重点保护的重要文物,如发现应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

六、对管制刀具、枪支、弹药,军、警标志、制式服装和器械、国家机关公文、印章及其管

理的财物,法律及国家有关规定禁止流通的物品等作为当物典当,均应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

七、必须提高紧急情情况下的处置能力。对于遇到的各种紧急情况,如涉及急救,抢险以及

对某些重要痕迹的保护,均应沉着、机警、迅速果断采取措施。既要达到挽救之目的,又要起到保护现场的作用,还要不放过追捕嫌疑人的机会。

****典当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篇:遗失申请表下一篇:暑假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