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商务习俗

2024-12-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印度的商务习俗(推荐5篇)

印度的商务习俗 篇1

1947年8月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宣布为印度共和国,为英联邦成员国.印度各地大小寺庙和殿塔比比皆是,每天香客络绎不绝。进入寺庙大殿都要脱鞋,但允许穿袜子。有时能够在大殿旁租用套鞋,穿上即可入殿。进入锡克庙时,头上必须罩一块洁净的布,如手绢等。

虔诚的印度教徒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天清晨冲完凉后做祷告,然后才开始工作。教徒们常在河水(特别是“圣河”恒河)中沐浴。他们相信,入河沐浴,可以洗刷过错。

牛被印度教教徒视为“圣兽”,印度教徒认为,牛既是繁殖后代的象征,又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基本保证。就是在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印度人对牛仍然是敬之如神。印度教不准吃牛肉,印度虽有养牛业,但只能提供牛奶、黄油及牛粪作燃料,喝牛奶允许的。特别是水牛奶,印度人格外喜欢。牛虽然不能宰杀吃肉,少数地方有用作役牛(民间运输、耕地)。因此,在印度的一些城市、乡村里,老牛、病牛、残牛比比皆是,牛可以到处自由游荡,神圣不可侵犯。这么多的牛,成为国家的一个负担。印度拥有的牛达到3亿多头,人均拥有量居世界第1位,但经济上的作用并不大。印度僧侣每年还要举行一次仪式,叫“波高”,表示对牛的尊敬,

他们还和商人举办了许多“圣牛养老院”,将那些年迈体弱,不能自己觅食的老牛收养起来,一直到老死。

信奉伊期兰教的印度人不吃猪肉,虔诚的教徒不喝酒。

正统的锡克教徒不剪发,头上缠着头巾。他们不吸烟,也不吃牛肉。正统的穆斯林妇女一般不见男客,但邀请印度人参加社交活动时,也应邀请他们的妻子。

1947年6月实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印度独立。1949年12月30日与我国建交。

如果进行某种商业谈判,他们会自自然然地说:“你们的资本比我们的多,所以,这一笔费用该由你们支付”。外国商人和印度人谈生意的时候,就常常因遇到这种场面而闹得啼笑皆非,钱较多的人,或是较受欢迎的人应该付钱--他们认为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印度是一个讲礼节的民族,又是一个东西方文化共存的国度。有的印度人见到外国人时,能用标准的英语问候“你好”有的则用传统的佛教手势--双手合十。印度教徒见面和告别多施双手合十礼,并互相问好祝安。行礼时要弯腰触摸长者的脚。印度人在双手合十时,总是把双手举到脸部前才算合十。这种招呼,显得比握手高尚、文雅,令人有一种“仙风道骨”之感。你必须注意的是,切莫在双手合十的时候,也同时点头(外国人在印度常有这种动作,容易引起当地人的嗤笑),那就破坏了亲切和气的气氛,显得有点不伦不类了。

印度的商务习俗 篇2

作为对古巴比伦的社会关系、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做出最为系统规范的《汉谟拉比法典》在规定婚姻法方面的法条多达67条, 将近占到法条总数的1/4。

本文通过对《汉谟拉比法典》和《摩奴法典》进行对比, 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性研究:

一、关于结婚的程序以及形式

关于结婚程序和形式, 古巴比伦婚姻条款规定:婚姻应当以契约为基础, 然而契约双方却是男方与女方父亲, 作为“准”新娘的女人只能是标的物。法典第128条规定“倘自由民取妻而未订契约, 则此妇非其妻”。 (1) 除此之外, 还要履行一项“聘金”。然而这两项并不意味着和婚姻成立, 反而是内心真实的“意思表示”起了决定作用。第160条规定“倘自由民将聘礼送至其岳家交付聘金, 而后女子之父云:我不将吾女给你。则彼应加倍归还一切致送与彼之物”。这种“意思表示”固然倡导了婚姻“自愿”, 但在古巴比伦社会乃至古代东方社会以父权为主导的社会条件下, 妇女并不能真正从程序上否定这场婚姻, 在形式上依然折射出法律对于男女不平等的肯定, 妇女无权行使自己对婚姻的“意思表示”。

关于结婚的程序和形式, 古印度《摩奴法典》的婚姻条款规定严格遵循种姓制度, 每个种姓按照各自种姓内婚的仪式完成。法典第14、15条还诅咒说“婆罗门或刹帝利虽处困境, 但以奴隶种姓女子为正妻, 是古来任何史书所不曾记述过的”。在男方给付女方家人聘金上, 法典明令禁止, 以示婚姻的纯洁性。第51条规定“通晓法律的父亲嫁女时不应该接受些微的馈赠, 因为人若因为贪婪而接受这样的馈赠, 被认为是鬻女”。第54条“当父母不把给予姑娘的取为己用时则非鬻卖, 这纯粹是取悦新娘, 也是珍爱的证据”。

这两部法典相同点在于都强调坚持奴隶社会的风俗伦理, 男人娶妻的程序要符合当时的规范, 也都提到了“聘金”。然而, 古巴比伦的婚姻中“新娘的父亲退还聘金, 表明古巴比伦的婚姻不是买卖婚姻, 加之在有些婚姻中新郎并不曾送聘金, 所以收受聘金只是一种处罚悔婚的手段 (2) ”。

二、关于夫妻的日常生活形态

关于夫妻日常生活, 古巴比伦在已经将妻子视为标的物并将妻子置于从属地位的情况下, 大篇幅的阐述了婚姻的目的即在保证繁衍后代的于维护社会的伦理秩序, 进而保证奴隶制社会家庭的稳定, 因此, 对于女性不忠, 利用神判、水审等剥夺生命的形式使女性保持专一。第129条规定“倘自由民之妻与其他男人同寝而被捕, 则应捆缚此二人而投之于河”。为了维护婚姻关系的继续, 对于男性纳妾等方面也进行了限制, 对女性权益也进行了维护。第134条规定“倘自由民被捕为俘而其家并无养活资料, 则其妻得入他人之家;此妇无罪”。

古巴比伦“婚姻法”给予了女性有限的权利, 但仅限于有条件的可以回家、是否准许丈夫纳妾, 对于生活中有关财产归属、家庭地位、社会生活地位的为题却所涉无几, 看似通过法律使她们得到的部分权利实际上夹杂了更多的义务, 从法律上维护了对女性地位的压制。相对而言, 古印度“婚姻法”只是形式上的尊重, “对于那些追求世俗快乐的人来讲, 对所有强大的女神的崇拜都是必要的, 因为她是无限的知识, 她是宇宙的母亲, 弥漫于整个世界 (3) ”。

三、关于离婚的程序

关于离婚程序,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第137条规定“倘自由民意图离弃曾为之生子之妾, 或曾使之有子之不育妇女, 则应将此妇女之嫁妆归还, 并应给她一部分田园及[动]产, 使她能抚养子女。至她已将子女抚养成人, 则应就给予其子女的全部财产中, 以相等于一继承人之一份给她, 而后她得嫁与她所喜爱之夫”。

关于离婚程序及规定, 古印度《摩奴法典》并未详细予以规定, 实际上古印度宗教、风俗是不允许离婚的。曾尔述教授提出“实际上丈夫可以抛弃妻子, 妻子却不可以再嫁, 妻子必须谦卑的对待丈夫, 奉丈夫若神明, 无论丈夫行为多么恶劣, 都不得离开丈夫。 (4) ”

从两者中, 我们可以看出在奴隶制父权社会中, 男性占主导, 左右着家庭。婚姻更多的起到了它的生物性和社会性作用, 即繁衍后代和为生产力发展、军事征战所服务。婚姻关系的稳固既维护了古巴比伦和古印度社会倡导的君主专制、等级制度, 又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客观上也对国家的政策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两部法典中的婚姻条款并没有真正解放妇女, 而是隐含的将妇女固定于家庭生活的位置上, 使其“成为贤妻”。娶妻是为了繁衍后代, 增加社会劳动力, 创造社会财富, 而并不是婚姻生活的幸福程度, 因为人性的欲望可以在婚姻之外得到满足———尽管“婚姻法”对于女性有许多禁止性条款, 但却纵容了男人对婚姻的不重视。用法律手段规定的婚姻制度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然而却并不注重妇女的权利, 婚姻的本质作用, 客观上抑制了妇女对社会生活的实际作用。尽管两部法典不尽相同, 但目的却一致, 就是维护自己的统治秩序, 只是手段不同罢了。

摘要:婚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 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制度, 对于古代直至现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经济基础, 风俗习惯, 历史传统, 精神信仰等的不同, 古代东方社会的婚姻法也呈现出不同差异。

关键词:婚姻制度,法律视角,反作用

注释

1杨炽译.汉谟拉比法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2国洪更.古巴比伦婚姻习俗若干问题的再考察[J].史学月刊, 2004 (11) .

3Michael Allen&S.N.Mukherjee, Women in India and Nepal, Canberra, 1982, p.112.

韩国的商务习俗礼仪 篇3

1、随着关税总水平的降低,各种减免税政策逐步减少或取消,但对自动化设备、存储有高科技软件的磁盘磁带等还是保留了免税政策。对用于高科技工业的机器和设备实行临时免税政策,对部分中小产业所需要的设备、机器和建筑材料实行分期付款制度。这些减免税政策措施,从1994后开始逐步减少或废止。

2、前,韩国每年将降低高科技、船和飞机的使用等特殊行业的关税税率,同时逐步废止这些行业的关税减免政策。

3、为符合wto的规定,韩国将改变原先对特殊行业实行减免的做法,代之以对一些特殊职能实行减免关税政策,如科研、自动化、环境污染、预防灾害等主要的材料和设备实行关税减免。

4、加快通关速度,改革关税清算制度。1990年以前,进口商在缴付关税情况进行核查。核查完毕前,不允许货物进口。从1991年起,进口商在缴付关税后,即可得到进口许可,在货物进口以后海关再复核关税缴付情况。

1、随着经济的增长进口量的增加,韩国已变成世界上一个主要的贸易国。自 1992年起,韩国已成为应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8款和关贸总协定第11款的国家之一,主要某地场已经开放,几乎全部商品都可自由进出口。关税调整作为唯一正常贸易措施,其其地位将变得更加重要。今后韩国经济将继续外向型增长策略,追求经济自由化、开放化、国际化。

2、为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建立有相当优势的.经济基础,韩国关税政策重点将放到工业保护和财政收入方面。工业保护的手段,将符合国际惯例和有关国际协约规定。

3、继续降低关税税率达到国家的关税水平。适当调整关税税率,增加农产品进口的自由度。

4、加强弹性关税制度,改变经济环境。韩国将充分运用符合wto保护条款的紧急关税和符合有关国际协约的关税手段,使用国际协定的反倾销税、反补贴税、防止不正当贸易的增长。运用关税配额制度,稳定物价水平。

韩国财政经济院海关关税局由关税制度课、产业关税课、海关协力课组成。主要负责:

1、关税政策的计划协调;2、起草和解释有关关税法律、法规;3、提出关税税率调整方案;4、多边和双边谈判;5、国际海关协定的实施及运用。

1、“海关法”韩国在外贸方面有三个重要法律:“海关法”、“外汇管理法”和“外贸法”其中“海运法”于1949年11月23日颁布,是海关管理的基本法律。 “海关法”由11章243条组成、包括总则、估价和税收、运输设备、保税区、海关运输、海关清算、海关当局、弄事规定、调查与处理等内容。海关关税税率作为“海关法”的附件。

2、“海关退税特别法”为鼓励出口、简化通关手续,韩国对部分 生产出口商品用的原材料实行退税制度。“海关退税特别法”颁布实施于1975年7月1 日。

3、“海关社法”韩国有关海关经纪人的规定原设于“海关法”中,7 月1日起,将有关内容人“海关法”中分离出来,颁布实施了“海关社法”

新加坡商务习俗 篇4

内容摘要:

自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开始逐步摆脱了仅仅依靠转口贸易维持生计的局面,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发达国家,并因此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促进种族和谐自然是政府治国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也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作为全球富裕的国家之一,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新加坡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新加坡是继伦敦、纽约和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工业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重工业方面,主要包括了区内最大的炼油中心、化工、造船、电子、生物制药和机械等,拥有著名的裕廊工业区。近几年,我国民间商务对外业务日趋增多,且新加坡是一个华人聚集较多的国家,在语言、习俗上有较多相近之处,在商业上的往来也会较多。但也存在许多不同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要了解的,方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新加坡在世界上有“花园王国”的美称。在社交场合,新加坡人与他人所行的见面礼节多为握手礼。在待人接物方面,新加坡人特别强调笑脸迎客,彬彬有礼。对新加坡人而言,在人际交往中讲究礼貌、以礼待人,不但是每个人所应具备的基本修养,而且业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对每个人所提出的一项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在开国之初,政府就注重“礼治”,立志要将新加坡建成一个礼仪之邦。政府不但强调“不学礼,无以立”,而且专门编定了《礼貌手册》,对于人们在各种不同场合所作所为是否符合礼仪,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人人讲礼貌,生活更美好”,“真诚微笑,处世之道”,在新加坡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新加坡,不讲礼貌不仅会让人瞧不起,而且还会寸步难行。

在新加坡,人们普遍讲究社会公德。政府通过采用“法”与“罚”这两大法宝,去促使人们提高社会公德意识。在今日的新加坡,讲究社会公德,可以说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前往新加坡,对于这方面的情况,必须心中有数。例如,在新加坡,在公共场所人们不准嚼口香糖,过马路时不能闯红灯,“方便”之后必须拉水冲洗,在公共场合不准吸烟、吐痰和随地乱扔废弃物品。不然的话,就必受处罚,需要交纳高额的罚金,有时还会吃官司,甚至被鞭打。在商务和公务往来中,男士通常要穿白色长袖衬衫和深色西裤;女士要穿套装或深色长裙。在公共场所,穿着也不能过于随便,尤其不能穿露肩、露背、露脐等服装。

绝大多数的新加坡人都非常喜欢红色。他们认为,艳丽夺目的红色,是庄严、热烈、喜庆、吉祥的象征,而且还具有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过多地采用黑色、紫色不为新加坡人所欢迎。在他们的意识里,黑色、紫色代表着不吉利。另外,新加坡人对白色也普遍看好,视之为纯洁与美德的象征。新加坡的国旗,就是由红色和白色两种色彩构成的。

新加坡人对“4”与“7”这两个数目字的看法不太好,在华语中,“4”的发音与“死”相仿,而“7”则被视为一个消极的数。在新加坡华人看来,“3”表示“升”,“6”表示“顺”,“8”表示“发”,“9”则表示“久”,都是吉祥的数字。

在日常生活里,新加坡人对传统民俗非常讲究,吉祥字、吉祥画在他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最受他们喜爱的吉祥字有“喜喜”、“福”、“吉”、“鱼”等等。最受他们欢迎的吉祥画,则有表示“平安”的苹果,表示“和平”的荷花,表示“力量”的竹子,表示“幸运”的蝙蝠等。

与新加坡人攀谈之时,不仅不能口吐脏字,而且还要记住多使用谦、敬语。与此同时,对于话题的选择务必加以注意。最受新加坡人青睐的话题,主要是运动、旅游、传统文化及有关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对于新加坡国内政治、宗教、民族问题,执政党的方针、政策,以及新加坡与邻国的关系问题,最好不要涉及。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那就是新加坡人对“恭喜发财”这句祝颂词极其反感。他们认为,这句话带有教唆别人去发不义之财、损人利己的意思。

案例分析

我食品进出口公司有意跟新加坡华裔客商A先生洽谈一笔大蒜生意,将我国的大蒜卖给A先生。在第一轮谈判中,我公司洽谈代表身着白色白色长袖衬衫和深色西裤,笑脸迎客,彬彬有礼,一见面就友好的于都方代表握手,A先生显得很开心。第一轮谈判我公司报价每吨720美元,而A先生只肯出705美元,显然,双方在价格上有分歧,经过谈判,均未能做出让步,双方只能握手告别。几天以后,双方决定举行第二轮谈判,再次坐到谈判桌前。因为当时大蒜收获期即将开始,我方既要抓紧收购工作,同时又要考虑如何售出。新加坡一方考虑到要在大蒜收获季节买到新鲜大蒜,不能错过大蒜收获季节,如果错过,不但质量没有保证,而且价格也会上涨。我国食品进出口公司与新加坡A先生从各自角度出发,都想到这批大蒜生意还得要谈,所以双方又举行第二轮谈判。我公司权衡利弊后,愿以每吨705美元成交,一下子让了15美元,交易似乎到此应该举杯祝贺了,可A先生又发出了一个“怪招”,提出给我方每吨加价5美元。等合同正式签字生效后,我公司问新加坡A先生为什么加价,他说:“新加坡华人多,而我们的老主顾都是北方人,对蒜的食味要求是越辣越好,嘉定蒜牌子虽响,但辣味不如山东蒜浓,所以,我愿意出高价买山东蒜。但多添5美元并非没有考虑,这批货虽说少赚了1万美元,但你们谈判时很有礼节,笑脸相迎、彬彬有礼,我也想借此交个朋友,我们双方日后还要长期交往,一旦有求于你们,我想你们是乐意帮忙的。有些同行,对一点蝇头小利也不放过,这样会使对方产生反感,对方也会反过来对你斤斤计较,虽然生意做成了,但并不愉快,表面上看是赢家,实际上却是输家。”在发货时,果然验证了A先生的话,事情是这样的:本来定在青岛口岸发货,可青岛口岸只月初有到达新加坡的船,要想抢在其他卖主之前上市,卖个好价,就得早装船,可A先生买的货刚好错过月初的船期,要等一个月后再发货会给A先生造成很大损失。A先生把自己的处境和盘托出,请我方把发货口岸由青岛改为上海,因为上海近期就有到新加坡的船。我方考虑到:第一,从大蒜产地把大蒜运往青岛是用汽车,运往上海可换成火车,虽然路程远一倍,但火车比汽车运费便宜,所以并没有增加费用;第二,A先生从价格上已先给我方便利;第三,从长远利益考虑,A先生可以作为我们的老客户,是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所以,我方便答应了。

分析 首先,我洽谈代表能够很好地了解到与新加坡商人洽谈业务时需要注意的礼节,这是新加坡商人很看重的,这样可以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可以很好地继续洽谈业务。

其次,A先生的观点很正确,他符合商务谈判的互利即双赢的原则。事实证明,—赢一输,谈判必然破裂,到头来都会成为输家。只有互利“双赢”下,谈判才能走向最大的成功。

心得:

沟通是一门艺术,商务沟通更是一门高级艺术。“只有具备高超的沟通技巧,才能增强职场竞争力,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在错综复杂的商务活动中游刃有余。”《商务沟通与谈判》这门课就从沟通的基本含义讲起,浅显易懂,层层深入,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广阔的“高级艺术”领域,其中的智慧闪着幽默,幽默包含技术,技术服务智慧,含盖职场沟通的各个方面,不仅如此,也对平时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有莫大帮助,是门十分科学有用的课程。

一个人成功的因素75%靠沟通,25%靠天才和能力。沟通能力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掌握成功沟通的技巧,助您在工作、生活中游刃有余。在日常生活中,善于与人沟通的人,一定是善于与人合作的人;不善于与人沟通的人,也一定是不善于与人合作的人。善于与人沟通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善于同有思想、有修养的人沟通,就能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就是对交谈意义深刻的总结。英国文豪肖伯纳曾经说过:“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可见,广泛地沟通可以交流信息、深化思想、增强认识能力和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俄罗斯商务习俗&风土人情 篇5

专业:(11级)税务 姓名:黄思达 学号:20110244240

上课时间:周日5、6节

一、了解商务习俗的必要性

商务往来是人际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与“礼仪”有着密切的联系,了解商务习俗有利于展现礼仪,也是对别人的尊重。“知礼而后作”,是将人的内在修养以外在表现。商务礼仪是礼仪在商界的具体应用,并对商务活动效果有重要影响。现代商务礼仪是塑造个人、企业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工具。商务工作中,不同区域的文化碰撞、交流也日趋频繁,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和现代商务礼仪,很有必要。在市场经济的氛围下,更多地了解学习商务礼仪,能帮助自己顺利走向市场、立足市场。

总体来说,了解商务礼仪有以下意义、作用:

*掌握商务礼仪知识,塑造职业形象 *避免礼仪错误,赢得尊重与赏识 *运用商务礼仪知识,推动事业成功

二、俄罗斯商务习俗及风土人情 1.中俄贸易情况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第3大贸易伙伴,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的第8大贸易伙伴。

俄罗斯的主要港口有三个,分别是:VLADIVOSTOK(海参崴)、ST.PETERSBURG(圣彼得堡)、VOSTOCHNY(东方港)。

2007-2011年中俄贸易数据统计图 800

6004002000

出口额进口额进出口总额

中俄贸易的主要港口城市

2.俄罗斯经济发展现状

2001年以来,俄罗斯GDP增长率基本都保持在5%以上(除2002年),2007年俄罗斯GDP按当前汇率计算排在世界第十,但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则名列世界第七。2003年以来,俄罗斯对外贸易快速发展,2006年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位居全球第16位,出口位居全球第13位。俄罗斯对外贸易从1992年以来一直保持贸易顺差,外汇储备越来越多。目前,俄罗斯外汇储备仅次于中国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作为“金砖国家”的之一的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之一。2010年俄罗斯GDP增长4.0%,为14769亿美元。在IMF公布的2010年各国GDP排名中,俄罗斯排名第十。在原料出口型经济结构下,俄罗斯经济长期与国际能源市场密切挂钩,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几乎成为俄罗斯经济的“命根”。俄罗斯经济形势与经济发展往往与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密切相关。

3.俄罗斯贸易政策:

(一)提供财政支持和政府担保扩大出口潜力;(二)举办各种展览会推动俄商品走向国际市场;(三)实施灵活的关税调节措施;(四)实施贸易救济措施;(五)实施贸易促进措施。

4.俄罗斯宗教信仰

俄罗斯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2001年调查显示,俄居民55%信奉宗教,其中91 %信奉东正教,5%信奉伊斯兰教,信奉天主教和犹太教的各为1 %,0.8 %信奉佛教,其余信奉其它宗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犹太教是俄罗斯的传统宗教,较小的基督教教派(如天主教)和各种新教教会也同样存在;还存在一些小的原始宗教,如萨满教、雅库特和楚科奇、泛神论等。俄罗斯宗教信仰与民族有关,斯拉夫人主要信仰东正教,突厥人以伊斯兰教为主,蒙古语民族一般都是佛教徒。

5.俄罗斯商业习俗

俄罗斯商人有着俄罗斯人特有的冷漠与热情的两重性。商人们初次交往时,往往非常认真、客气,见面或道别时,一般要握手或拥抱以示友好。俄罗斯商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名片,一般不轻易散发自己的名片,除非确信对方的身份值得信赖或是自己的业务伙伴时才会递上名片。大多数俄罗斯商人做生意的节奏缓慢,讲究优柔尔雅,因此,在商业交往时宜穿庄重、保守的西服,而且最好不要是黑色的,俄罗斯人较偏爱灰色、青色。衣着服饰考究与否,在俄罗斯商人眼里不仅是身份的体现,而且还是此次生意是否重要的主要判断标志之一。对商品的看法,俄罗斯商人认为,商品质量的好坏及用途是最重要的,买卖那些能够吸引和满足广大消费者一般购买力的商品是很好的生财之道。

6.俄罗斯见面礼仪

在人际交往中,俄罗斯人素来以热情、豪放、勇敢、耿直而著称于世。在交际场合,俄罗斯人惯于和初次会面的人行握手礼,但不能用左手去握手问好。对于熟悉的人,尤其是在久别重逢时,他们则大多要与对方热情拥抱。在迎接贵宾之时,俄罗斯人通常会向对方献上“面包和盐”。这是给予对方的一种极高的礼遇,来宾必须对其欣然笑纳。

在称呼方面,在正式场合,他们也采用“先生”、“小姐”、“夫人”之类的称呼。在俄罗斯,人们非常看重人的社会地位。因此对有职务、学衔、军衔的人,最好以其职务、学衔、军衔相称。依照俄罗斯民俗,在用姓名称呼俄罗斯人时,可按彼此之间的不同关系,具体采用不同的方法。只有与初次见面之人打交道时,或是在极为正规的场合,才有必要将俄罗斯人的姓名的三个部分连在一道称呼。俄罗期人与初次见面时握手为礼,同时报出他或她的姓名。朋友之间见面问候时常用拥抱和亲吻面颊。

应邀去俄罗斯人家里作客时可带上鲜花或烈性酒,送艺术品或图书作礼品也是受欢迎的。

7.俄罗斯谈判禁忌

在进行商业谈判时,俄罗斯商人对合作方的举止细节很在意。站立时,身体不能靠在别的东西上,而且最好是挺胸收腹;坐下时,两腿不能抖动不停。在谈判前,最好不要吃散发异味的实物。在谈判休息时可以稍为放松,但不能做一些有失庄重的小动作,比如说伸懒腰、掏耳朵、挖鼻孔或修指甲等,更不能乱丢果皮、烟蒂和吐痰。许多俄罗斯商人的思维方式比较古板,固执而不易变通,所以,在谈判时要保持平和宁静,不要轻易下最后通牒,不要就想着速战速决。

8.俄罗斯饮食习惯

在饮食上,俄罗斯人讲究量大实惠、油大味厚。他们喜欢酸、辣、咸味,偏爱炸、煎、烤、炒的食物,尤其爱吃冷菜。总的讲起来,他们的食物在制作上较为粗糙一些。俄罗斯人一般以面食为主,他们很爱吃用黑麦烤制的黑面包。除黑面包之外,俄罗斯有名的特色食品还有鱼子酱、酸黄瓜、酸牛奶等。吃水果时,他们多不削皮。在饮料方面,俄罗斯人很能喝冷饮,具有该国特色的烈酒伏特加,是他们最爱喝的酒。此外,他们还喜欢喝一种叫“格瓦斯”的饮料。用餐时,俄罗斯人多用刀叉。他们忌讳用餐发出声响,并且不能用匙直接饮茶,或让其直立于杯中。通常,他们吃饭时只用盘子,而不用碗。参加俄罗斯人的宴请时,宜对其菜肴加以称道,并且尽量多吃一些,俄罗斯人将手放在喉部,一般表示已经吃饱。

俄罗斯人总的饮食特点是“菜汤加稀粥,餐餐上饭桌”,菜肴、小吃、饮料丰富多彩。主食普遍爱吃面食,肉类偏爱牛肉,蔬菜最爱白菜、蘑菇,饮料最爱格瓦斯,酒类最爱伏特加,水果最爱苹果,干果最爱葡萄干。

俄罗斯联邦的西伯利亚乌苏里江和黑龙江右岸地区的乌德赫民族有一种既独特又古仆的烹调方法——咀嚼拌调,“夏伊尼”即是最好的美味佳肴。其制法为:由一个妇女用嘴嚼鱼,另一个妇女用嘴嚼鲜果。嚼烂后,俩人均把咀嚼的食物同吐一个碗内,然后添入适量的海豹油与其混合拌匀,“夏伊尼”名菜即成。因本菜属于当地民族的一种高贵名肴,故招待贵宾时才制作此菜,以示他们对客人最真挚的情谊。

俄罗斯各民族的饮食嗜好各不相同:俄罗斯人爱吃黑麦面包、黄油、酸牛奶、酸黄瓜、咸鱼等食品,喜欢用盐来招待客人,常用面包夹盐待客以示热情和礼貌;俄罗斯联邦境内的鞭靼人以烤面饼、抓饭、面条、馅饼等为主食,以牛奶、羊奶、马奶为饮料;俄罗斯联邦境内的巴什基尔人主要吃奶、肉和面粉制品,也吃土豆、蔬菜,爱吃酸面包、无盐面包、面片抓肉丝、马肉香肠等,喜欢酸乳、马奶酒和茶,茶中乐于加些奶;俄罗斯境内的莫尔多瓦人爱吃油煎薄饼、奶渣饼、馅饼、麦粥、豌豆和白菜,喜欢喝蜜制啤酒;俄罗斯境内的犹太人只吃反刍的、有分趾蹄的动物,如牛、羊等。

俄罗斯人一般对晚餐要求较为简单,对早、午餐较为重视。他们用餐一般时间都习惯拖的很长。他们一般以吃俄式西餐为主,大多都使用刀叉用餐,也有个别人习惯用手抓饭吃。他们对中餐极为欣赏。一般都乐于品尝不同风味的菜肴,菜肴乐于熟透和酥烂。

俄罗斯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①注重讲究餐台设计,注重菜品要量大、实惠;

②一般以咸、甜、酸、辣、油大为适口,天热时吃菜乐于清淡些; ③主食以面制品的烤食为主,也愿意品尝中国风味的清汤饺子;

④副食喜欢猪、羊、牛肉,禽类、蛋类和鱼、虾等水产品;白菜、西红柿、黄瓜、胡萝卜、元白菜、生菜、豌豆、洋葱、紫菜头、蘑菇、土豆是他们常用的蔬菜;调料爱用橄榄油、番茄酱、鱼子酱、月桂叶、丁香、番红花、茄香籽、胡椒、醋、酱、芥末、味精、姜、葱、蒜等;

⑤偏爱炸、煎、炒、烤、焖、煮、烩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 ⑥对中国的京菜、粤菜、川菜、津菜推崇;

⑦欣赏什锦拼盘、冬瓜盅、糖醋鳜鱼、辣子鸡丁、干炸肉卷、脆皮鸡、砂锅白肉、蟹肉鲜菇、酱爆肘子、剪鲳鱼、北京烤鸭、香酥鸡、鱼香肉丝、酱爆鸡丁等风味菜肴;

⑧酒水: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别爱喝烈性酒,而且酒量都偏大,一般人爱饮仗特加,也愿意喝啤酒,也喜欢喝中国的珍珠水酒;对饮料中的柠檬汁、红茶、可可、咖啡、汽水、桔子汁、酸牛奶和矿泉水也很爱喝;

⑨果品:爱吃水果,苹果、梨、草莓、蜜桃等,干果一般都喜欢葡萄干、核桃、花生米等。

9.俄罗斯送礼习俗

俄罗斯人认为礼物不在重而在于别致,太贵重的礼物反而使受礼方过意不去,常会误认为送礼者另有企图。一般来说,可以向俄罗斯朋友赠送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小工艺品,如折扇、围巾、丝织手帕、双面绣、景泰蓝制品等,这些工艺品通常是很受俄罗斯人青睐的。另外,也可以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送一些其它礼物,如应邀到俄罗斯朋友家中做客聚餐时,可以带上白酒、香槟酒或蛋糕等。

如对方为女性,则可以在其生日或“三·八”节等一些重要节日时赠送一束鲜花,既显得格调高雅,又不落俗。按俄罗斯人的习俗,正常赠送鲜花的朵数只能是单数,只有当别人家中有人过世出殡或向墓地献花时,才可以选用朵数为双数的鲜花。而且一般不能送一朵鲜花,通常是送3朵、5朵或7朵。在数目方面,俄罗斯人最偏爱7,认为它是成功、美满的预兆。对于13星期五,他们则十分忌讳。

另外按俄罗斯习俗,白色象征着纯洁、清白,所以通常以白花送新郎、新娘;而红色象征着胜利、勇敢、尊严,所以红花既可以送女性,也可以在“5·9”胜利节或生日时送男性朋友。因为黄色象征着别离、背叛,一般不宜以黄色鲜花送人。俄罗斯人通常喜欢赠送的鲜花有玫瑰、石竹、水仙、苍兰等。在俄罗斯,被视为光明象征的向日葵最受人们喜爱,她被称为“太阳花”,并被定为国花。

俄罗斯人主张“左凶右吉”,因此,他们忌讳以左手接触别人,或以之递送物品。

三、收获感言

这学期的商务沟通与谈判课程让我了解到很多谈判方面的知识,包括商务谈判概述、准备、策略、语言技巧、心理、礼仪等内容。

当今社会,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需要处理和协调的经济利益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因而谈判在现代商务活动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生无处不谈判,只要想把自己的想法让别人接受,就需要谈判。不论什么身份,都需要具备面对各种谈判的能力。而商务谈判是谈判的一种,在交易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维护己方利益、争取更多收益的重要手段。谈判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商场上的成败得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只有在谈判前充分预备,才能更好地看清自己,了解对方,才能更好地认清谈判各方的关系,才能有成功的可能。

对于谈判,我有以下理解和认识:

首先了解自己,对己方有清晰的定位,才能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对于谈判地位确立及决策制定十分重要。

其次要了解对方,对谈判对手调查分析,越了解对方,越能把握谈判的主动权。广泛搜集资料,摸清对方虚实。仔细研究剖析对手、竞争者,对实在力和弱点进行分析,走好谈判预备中的必要一步。事前多方摸底,可以对症下药,制定相应对策,为此弄清对方虚实,是谈判者在运筹过程中应首先解决的问题,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对各类相关资料进行广泛搜集,并尽可能详尽正确。

谈判过程中,双方都需要提出各自的条件,都会就各自的目标、彼此间的分歧磋商,直至消除分歧,达成一致。价格固然不是谈判的全部,但毫无疑问,有关价格的讨论依然是谈判的主要部分,在任何商务谈判中价格的协商通常会占据70%以上的时间,很多谈判也是由于双方价格上的分歧而终极导致没有结局。卖方希看以较高的价格成交,而买方则期盼以较低的价格合作,这是一个普遍规律,它存在于任何领域的谈判中。最终达到双赢的局面却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这需要谈判技巧和胆略,第一次报价由为关键。报价应该以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所涉及的各种价格关系、价格谈判的公道范围等为基础。同时,由于交易双方处于对立,报价一方在报价时,要尽量考虑双方利益。若报价的分寸把握得当,就会把对方的期望值限制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并有效控制交易双方的盈余分割,从而在之后的价格磋商中占据主动;反之,报价不当,就会助长对方的期望值,甚至使对方有机可乘,从而陷入被动。

总之商务谈判的目标是使合作双方达成一致的协议,使双方都有所得,有利可图,而不只是一方获利,这将是谈判成功的基础。谈判既是竞争,也是合作。

上一篇:客户文化体系建设下一篇:群众评议省直机关作风活动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