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的十七大精神思想汇报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党的十七大精神思想汇报(精选7篇)

关于党的十七大精神思想汇报 篇1

敬爱的党组织:

随着十七大的召开,全国掀起了学习十七大精神的热潮。我作为一名高中生,一名以实际行动希望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分子,更应当深入学习,并且指导自己的行动。

党的十七大,是一次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髓、团结、胜利、奋进的大会。通过平时看电视、读报纸、上网、特别是参加了党校的培训,我认真学习了十七大的报告,深刻地了解到十七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也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大会的这一主题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等重大问题。十七大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十三年来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对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改革著做出全面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纲领。

跨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1世纪,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态势日趋明显,前进的路上将有许多困难和艰辛。我深信:党的十七大指明我们胜利前进的方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将在本世纪的中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预备党员的我,更作为我们伟大祖国的一员,年轻是我们的骄傲,与时俱进,努力学习也正是我们爱国、报国的真实体现。

我将深入学习十七大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七大报告的灵魂和主线,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反映

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也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通过学习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到自己学习与生活之中,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指南。

汇报人:高二(9)班 姚煌玲

关于党的十七大精神思想汇报 篇2

十七大继承和发扬了我党一贯的求真务实作风, 再次向世人郑重宣告了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 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 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干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通过一年来的学习, 我认为, 十七大的伟大功绩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了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工作报告。

二、通过了党章修正案。

三、平稳顺利地实现新老交替。

四、为今后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功绩之一:

十七大报告共分十二个部分。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重要讲话, 是十七大报告的政治基调, 他的关于“旗帜”、“道路”、“一个始终不渝”、“四个坚定不移”、“四个一定要”等等重要思想, 核心内容都在十七大报告中得到进一步体现。

党的十七大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郑重地、鲜明地、完整地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并将其载入党章。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旗帜。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最根本的也在于进一步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学习十七大报告, 要深刻领会“五个深刻理解”:

1、深刻理解主题

十七大的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这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强大动力、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继续解放思想是思想保证 (也称之为“一大法宝”) , 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大动力, 促进社会和谐是基本要求,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奋斗目标。

2、深刻理解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至今已30年。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 我们党在实践中取得了宝贵经验, 即“十个结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进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工程结合起来。

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是围绕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来总结和概括的。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是以摆脱贫穷落后为出发点、以实现民富国强和共同富裕为归宿、为十几亿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历史进程。经过30年来的不懈奋斗, 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基本解决了贫困问题, 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 也是对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表明, 我们党既是一个善于理论思维的党, 也是一个善于总结实践经验的党。这十条经验, 都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 回答了当代人类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问题。

3、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科学发展观, 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深刻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重大部署

我们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 也就是建党100周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50年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周年, 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也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过程。因此, 我们要在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布局下, 全面落实一系列的重大部署, 扎扎实实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5、深刻理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根本思路,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我们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 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进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是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作出的新概括, 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必须加深理解, 认真贯彻落实。

功绩之二:

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 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成果, 体现了党的十七大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 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既保持了党章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又实现了与时俱进。贯彻落实修改后的党章, 必将更好地发挥规范和指导我们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重大作用。

功绩之三:

党的十七大和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 选举产生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是一个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深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中央领导集体, 是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坚强核心。一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奋发有为的同志进入中央领导机构, 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生机勃勃、后继有人。

功绩之四:

十七大报告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我们要坚定信心, 埋头苦干, 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明显提高全民文明素质, 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 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 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到实处, 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 原原本本地学习报告、党章及文件, 把学习十七大精神的过程, 作为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 加强党性锻炼的过程, 作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促进工作的过程。

摘要: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十七大的伟大功绩, 并指出应把学习十七大精神的过程作为提高党性修养和加强党性锻炼的过程。

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阔步前进 篇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科学地总结了十六大以来我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经验和客观规律,为今后一个历史时期我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以及其他领域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他在政治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他强调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我国社会在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大发展之后,许多新的更为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提上了日程。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又适时地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很好地体现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要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今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全面、准确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使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他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又进一步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我们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阔。

20多年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9.4%的速度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机,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与此同时,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如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沉重的能源资源压力,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增长而忽视了安全生产,城乡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等等。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愈加重视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矿产、淡水、海洋、森林等资源,实行严格的耕地、林地管理制度,注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改善能源结构,加强生态示范区的建设,建立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保障体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统筹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结构得到改善,自主创新取得新进展,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得到了持续提高。特别是中央和国务院机关,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带头节能减排,在全国做出了表率。由于党中央和国务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避免了前些年曾经出现过的大起大落。2007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11.5%,呈现出快速增长持续时间长、波动小的特点。这一增速延续了过去4年10%或略高于10%的增长势头,继续处在快速上升的通道,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呈现了令人满意的大好局面,特别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解决民生问题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正在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如同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所说,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为此,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百姓得到的实惠不断增多,人民群众正在共享改革与发展的各项成果。例如,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取消实行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全面取消“农业三税”后,9亿农民每年减轻负担约1250亿元。为了解决广大农村居民的购物难,商务部2004年推出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把城里人熟悉的连锁超市开到农村。这一措施实施两年多来,中央财政投资7.5亿元,带动地方和企业投资约117亿元。截至2006年底,全国已有2287家流通企业在1817个县市进行试点,累计建设连锁化农家店超过16万个,覆盖了全国63%的县市,扩大了农村消费近600亿元,1.4亿农民直接受益。在城市,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工作有序进行。今年,中央财政计划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19.27亿元,比2006年增长13.9%。为了促进企业提高普通职工工资水平,政府还采取了多项有关措施。2006年,全国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整了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实施了小时工资最低标准。政府对工资的调控,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随着就业增加以及其他各项政策的共同作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加快,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5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人2111元,同比增加31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的收人,也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已经有6.85亿人,达到农民总数的85.70%,提前完成了全年政府工作目标。随着这项工作的推进,以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普及和完善,到“十一五”末期,覆盖我国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将基本形成。

当前及今后十几年,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同时加速发展的时期。要让人民群众从科学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就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所提出的要求和“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不断深化各项改革,进一步释放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确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从而有力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

关于党的十七大精神思想汇报 篇4

关于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活动的通知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胜利闭幕。为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把我院党员、干部职工思想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党委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教育,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贯彻十七大精神,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交通教育事业持续发展”这一主题,按照“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学习,卓有实效”这一工作思想,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宣传活动,使全院党员,干部职工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把十七大精神贯穿到具体实践中,为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我院健康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

二、学习要求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大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成果,体现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必将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挥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对于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对我院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认真学习,全面准确把握党的十七大的基本精神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灵魂。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主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重大成就,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努力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共同进步;深刻领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通过深入学习领会,切实把学院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释,进一步统一了全党的思想。要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改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学院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引导到推进交通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上来。

要认真学习党章,特别是新写入党章的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成果,进一步增强党章意识,不断提高学习、遵守、贯彻和维护党章的自觉性。

要通过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学习十七大文件,潜心研读、深入思考,全面准确地领会十七大精神,找准为学院事业发展的着力点。

(三)联系实际,努力推进我省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遵循“立足交通办教育,融入市场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狠抓校园环境改善、师资素质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为我省交通“六大工程”建设,全面实现浙江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和职业教育的腾飞做出新的贡献。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思想政治工作坚强有力,精神文明建设与学院日常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紧密结合,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广大教职工精神面貌奋发向上,为人师表,尊师重教,文明教学,团结互助的优良校风更趋成熟,力争创建省级文明单位。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文明素质养成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道德素质。要特别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进一步增强教师的爱岗敬业意识,提高育人水平,塑造良好的师德师风。要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对学生从进校到毕业各个阶段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整体规划,开展深入细致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学习、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良好风尚。

按照新党章和“三个代表”要求,切实加强学院党组织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加强学院和部门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养、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构建教育、预防、惩治体系。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重视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促进学院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实施方案:

(一)党委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带头学习,采取个人自学,集体讨论交流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办法,以创建“学习创新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读书日”学习活动为载体,坚持“学理论、议大事、定措施、出成果,”提高领导班子学习的实效。

(二)11月下旬,由各部门负责人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党员、干部,进一步通读“十七大报告”。

(三)12月上旬,组织全院党员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书面知识竞赛。

(四)12月中旬,以支部为单位组队,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现场知识竞赛。

(五)12月下旬,由党委组织一次全院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的党课活动,邀请„„党校教授来校作有关学习十七大精神的辅导报告。并组织一次支部委员及中层以上干部集中学习研讨会,要求参会人员每人提交一篇2000字以上的学习十七精神体会文章。

(六)明年1月初,各支部要对开展十七精神主题教育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报党委,党办汇总全院开展主题教育的情况,形成书面总结经党委审阅后报厅党组。

党政办公室

关于党的十七大精神思想汇报 篇5

各分会、各商会、各会员企业:

按照市委十届二次全会决议要求,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努力开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批准了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这次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极大地统一了全党的思想,振奋了全国人民的精神。这是一次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政治任务。当前,我区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情况复杂、任务繁重,各企业也遇到不少困难。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是提升我们的思想理论水平、开创企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保证。我们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深入发动、务求实效,把智慧和力量凝聚经济建设上。

二、深刻领会、全面准确把握十七大精神 学习十七大精神,主要是学习十七大报告和新修正的党章,特别是要重点学习好十七大报告。报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报告高屋建瓴、旗帜鲜明,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我们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新的历史起点,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要认真研读文件,全面准确领会,力求融会贯通。在学习中,要牢牢把握以下五个重点。

1.牢牢把握大会的主题。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个主题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党心民心,对于全党和全国人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牢牢把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大意义。报告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29年来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基本经验。要深刻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要深刻理解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3.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要全面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必须坚持与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更加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

4.牢牢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的伟大事业,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非常丰富的内容。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我们要加深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其新要求的理解和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上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5.牢牢把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根本保证。要深刻理解完成十七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企业家、职工队伍为重点,以和谐企业为基础,以“两个健康”成长和发展为目标,使我会员企业及其企业家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加快我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本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

三、切实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各项工作安排好、组织好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各位企业家必须加强认识,联系实际,务求实效。因此,工商联希望: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抓好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工作。各位厂长、经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要带头学习十七大报告,学习新修正的党章,在掌握基本观点和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组织学习中要结合各自实际,对员工提出具体要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广泛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活动,使十七大精神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形式多样、注重特色。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可以采取报告会、座谈会、培训班、理论文章等多种形式,注重特色,务求实效。把企业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通读文件与专题研讨结合起来,力求多学一点,学深一点。使学习活动覆盖企业所有人员,不留死角。

3.结合实际,促进发展。要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紧密联系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员工和群众的思想实际,联系本职工作,着眼于进一步做好发展和稳定的各项工作,认真解决当前本企业中的突出矛盾和突出问题。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奋发进取,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为实现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打造北京CRD,构建和谐石景山,建设现代化首都新城区”宏伟目标,为本企业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石景山区工商业联合会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篇6

努力开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新局面

——在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桂 建平(2008年3月2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2007年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经验,研究部署2008年工作。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2007年全省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进展情况

2007年,是全省国资系统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的一年,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的一年,是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和全省国有企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省国有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态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

-1-极贡献。

2007年,省属企业实现销售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到2278.9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润190亿元,增长57.3%;上缴税金160.9亿元,增长23.7%。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有7户,其中,马钢突破500亿元,铜陵有色超过400亿元,分别达到520.7亿元和420.3亿元。从9月份开始,省属企业的月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企业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利润超过10亿元的有6户。有7户省属企业入选中国500强企业。到2007年底,资产总额达到3891.8亿元,增长26.8%;净资产达到1208.7亿元,增长15.2%。有11户企业资产总额超过百亿元,其中,马钢集团公司达到793.5亿元。省属企业对全省经济的拉动和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

过去的一年,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一)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全面加强

一是全省国有资产监管组织体系和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截止目前,省辖市全部建立了国有资产监管机构,部分县也建立了国资监管机构。2007年,市县国资监管机构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制度建设、机构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市县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省政府去年专门转发了我委制定的《关于加强市县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意见》。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安徽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为核心,以省政府和省国资

-2-委规范性文件为配套的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框架体系,为依法监管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推进以总法律顾问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二是出资人财务监督进一步加强。全省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工作稳步推进。省属企业财务动态监测体系不断完善;财务报表编制管理不断加强;扎实开展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统计稽核、会计规范、审计监督三结合的财务监督,为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发挥了较好的基础作用。

三是国有资产经营责任进一步落实。修改完善了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办法。省属企业第一个三年任期业绩考核工作进展顺利,省属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继续深化,企业年金覆盖面不断扩大,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规范管理得到加强。企业重大投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2007年,省国资委备案和审核投资项目46项,涉及总投资25亿元。

四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进一步强化。2007年初,省政府颁布省属企业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办法,省国资委会同省财政厅及时出台了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实施细则。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工作进展顺利,当年组织征收国有资本收益8.03亿元。淮南、合肥两市市属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开始起步。

五是国有产权管理进一步规范。全省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基本完成,企业国有产权评估管理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已按照新的制度规定进行监管。企业国有产权进

-3-场交易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2004-2007年底,4家省里选定的产权交易机构共完成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458宗,交易金额71.8亿元,溢价增值7.8%。

六是监事会工作进一步改进。深入开展过程监督,监事会监督时效性得到提高。2007年,监事会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10份质量较高的监督检查报告。这些报告揭示了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监事会监督工作对促进企业规避经营风险,规范经营行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监事会创新监督方式及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的充分肯定。

(二)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

股份制改革稳步推进。先后完成了江汽集团公司、铜陵有色集团公司整体改制工作;完成了巢东集团公司向英国昌兴矿业公司和海螺水泥股份公司转让巢东水泥股份公司全部国有股权工作;省石化集团公司、省军工集团公司的改革方案正在组织实施。马钢集团公司等省属企业的整体改制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中小企业改革迈出较大步伐。全省列入《安徽省“十一五”期间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革规划》的企业,2007年底实现改革任务过半。其中,列入规划并给予省级特定政策补助的268户国有工业企业,已完成56.3 %。马鞍山市国有、集体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部完成;淮北、池州、亳州等市中小企业改革进度较快;蚌埠、宿州、六安等市中小企业改革积极推进。

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和改革脱困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省属工

-4-业企业所办中小学校移交已完成了93.3%;省农垦企业所办中小学移交工作基本完成。省属企业公安、供水、供电等社会职能基本移交完毕。省级党政机关所办经济实体和管理的直属企业脱钩改革扫尾工作继续推进,57户脱钩托管企业第一批改革专项补助资金已经到位,有望在2008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上市融资和不良金融资产打包处置工作进展顺利。由于我省45家上市公司股改完成并率先享受到了资本市场融资的优惠政策,自2006年5月资本市场恢复融资以来,我省共融资约220亿元。其中,2007年融资约147.4亿元,有6户企业首发上市,融资约34亿元,国元证券成功借壳上市。全省不良金融资产分包处置工作已大头落地。目前,已有淮北、阜阳、合肥、池州、亳州、淮南、芜湖、滁州、安庆等9个市签署了分包转让协议,巢湖、铜陵、宣城、黄山等4个市初步商定分包方案。

(三)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

省属企业兼并重组迈出较大步伐。先后完成了省建工集团公司与路桥集团公司、省国贸集团公司和省进出口股份公司、中煤三建集团公司与中煤特凿公司3对重组项目;完成了省国贸集团公司对省丝绸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38所对长安电子集团军品部分生产经营的托管工作;淮南煤机厂破产后的有效资产重组工作已经结束。

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进展顺利。自2006年以来,全省有50个项目进入国家正式计划。其中,省属企业下属单位列入国家正

-5-式破产计划的有33户,目前已破产终结3户,进入破产程序16户,其他企业正在进行破产前期准备。

(四)省属企业“4321”行动计划进展顺利

省属企业按照规划,继续抓好重大投资项目建设。2007年,省属企业计划内重大投资项目300多个,完成投资超过600亿元。“4321”行动计划中的一批重大项目实现竣工投产,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省属企业提前完成“4321”目标已成定局。10户省属企业自主创新示范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招商引资工作有较大进展,省属企业全年共引进外资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2%。

(五)企业党建和稳定工作不断加强

企业党建工作成效明显。按照“五个一”的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中心、搭建一个平台、夯实一个基础、突出一个创新、实施一个延伸,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加强。深入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收到了明显成效。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江汽集团公司等一批企业建立了富有时代特征、体现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省属企业积极开展了争创文明单位活动。

企业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加大交流力度,领导班子活力明显增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创新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制度。2007年,首次面向全国公开招聘的8名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走上省属企业领导岗位,实际效果良好。

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深入推进。建立健全了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认真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

-6-规定,建立了省属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谈话、述职述廉制度和廉洁从业档案。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积极开展省属企业效能监察活动,强化监督约束机制。注意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监督和监事会监督的作用,创新监督体制机制,探索国有企业巡视制度,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建设。

企业稳定工作不断加强。围绕强化和落实工作责任,初步形成了“五大机制”,即信访和维护稳定工作领导责任机制,信访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机制,重大信访案件领导靠前处理机制,信访隐患定期排查和信息报告机制,信访和维护稳定形势定期分析机制。开展“开门接访”活动、领导“带案下访”活动,实施“温暖帮扶”工程、“信访为民”工程等,增强了维稳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

2007年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广大国有企业锐意进取、辛勤劳动的结果,也是全省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大胆探索、扎实工作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抗雪防冻救灾中,全省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和广大国有企业快速反应,紧急行动,全力以赴“保安全、保生产、保生活”,在实现交通顺畅,确保煤电生产和供应,确保安全生产和职工群众基本生活不出问题等方面,体现了保障能力,履行了社会责任。我代表省国资委和国资委党委,向奋战在全省国资战线和国有企业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国资监管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国资监管法规体

-7-系尤其是地方性法规制度体系还不健全,国有企业改革深层次问题还比较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够完善,个别企业管理还比较粗放,部分企业反腐倡廉工作还有待加强,市级国资监管工作开展得不够平衡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准确把握2008年的国资监管工作思路 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也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一年。做好2008年的各项工作,关键是要继续解放思想。要通过解放思想,把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精力集中到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上来,集中到推动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上来。王金山书记在省委八届六次(扩大)会议上强调,以解放思想扫除障碍,以观念突围开辟空间,通过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王三运省长在省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把解放思想体现在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上,必须把自己摆进去,必须把本地区本部门摆进去,必须把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摆进去。就新一轮解放思想问题,我讲4点意见:

一是在解放思想中进一步增强搞好国有经济的信心。解放思想,是增强搞好国有经济信心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曾培炎副总理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强调要做强做大国有企业,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

-8-用。从总体上看,国有经济在调整中比重虽然有所降低,但是总量和质量大幅提高,国有经济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支撑力量,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全省经济中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这一成果的取得,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得益于解放思想。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还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继续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这不仅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也是提高我省综合经济竞争力的需要。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为一定的量、一定的规模,更要体现为控制力和影响力。从安徽来看,要在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矿产资源领域,保证国有资本的绝对控制地位,如煤电产业;要在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如高速公路、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汽车和工程机械等领域,发挥国有企业的骨干作用;在一些竞争性产业中,也需要发挥国有企业的排头兵作用,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增强影响力。在市场经济中,不断壮大国有经济实力。

二是在解放思想中创新企业发展理念。解放思想,是国有企业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就不可能实现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企业的负责同志更应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开展解放思想与加快企业

-9-发展大讨论活动,以大讨论促进思想的大解放,推进思维方式的大转变,实现企业的大发展。要通过大讨论,实现“五破五立”:破除单纯追求经营规模、粗放发展的观念,树立更加注重质量的科学发展意识;破除固步自封、安于现状的观念,树立敢闯敢试、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破除无所作为、消极等待的观念,树立抢抓机遇、开拓奋进的进取意识;破除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的观念,树立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忧患意识;破除只顾眼前、不顾企业长远发展的观念,树立着眼长远、放眼全局的战略意识。解放思想,就要拿出敢于突破的勇气和决心,开拓发展的空间,寻找跨越的路径。要全面加强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从战略上和全局上谋划企业的发展。

三是在解放思想中抢抓发展机遇。解放思想,是把握加快经济发展机遇的关键所在。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安徽要牢牢把握国家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宝贵机遇,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促进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迈上新台阶。王金山书记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我省当前面临的发展环境,形势严峻、总体有利。必须辩证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走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导向和安徽发展阶段性特征,进一步明确前进方向,找准工作重点,在宏观调控下争取主动,在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因此,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和全省国有企业要在解放思想中发现机遇,把握

-10-机遇,用好机遇。当前,要牢牢把握国家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宝贵机遇,在中部地区“三大基地、一个枢纽”的定位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能源、原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大交通枢纽建设上大显身手。要抓住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合作,在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市场融合、资本对接、发展高新技术等方面加强合作,在产业的承接中和广泛的合作中谋求新的发展,实现大的跨越。要抓住抗雪防冻救灾,恢复生产加快发展的机遇。50年一遇的雪灾,给我省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同样也带来了大灾之后大建设大发展的机遇,要及时更新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弘扬抗雪救灾精神,加快恢复生产,实现新的崛起。

四是在解放思想中提高国有资产监管水平。解放思想,是国资监管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全省国资委系统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对中国特色国有资产监管模式的认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要求,不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效能。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严格按照《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权履责,保证出资人在所出资企业中权利到位、义务到位和责任到位;尊重和保护企业的法人财产权与经营自主权,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要创新

-11-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规范监管行为,依法监管,科学监管,提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水平。坚持以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第一要务,做到监管与服务并重,全心全意为企业改革发展服务。

按照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要求,围绕省委、省政府大发展的部署,2008年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坚持稳中求进,深化改革重组,推进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监管机制,实现做强做大,加强企业党建,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促进国有企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安徽做出更大贡献。

三、2008年全省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主要任务

按照上述工作思路和总体要求,2008年全省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要重点从以下6个方面推进:

(一)促进保值增值,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 进一步推进出资人制度建设。首先是要完善市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探索县级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形式,推动国有资本出资人层层到位。抓住当前国资监管中的关键问题和企业管理中的主要矛盾,层层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运营模式。完成省属企业第一个三年任期目标考核,落

-12-实新的三年任期目标。继续完善业绩考核奖惩办法,完善以年薪制为主体的省属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人员收入分配中长期激励机制。

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法规体系。按照急用先立的原则,继续推动地方性国有资产监管法规制度建设。在严格执行现有的法规规章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规章制度。加快国有重点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步伐,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加大现行国有资产监管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强章程管理,组织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公司的章程修订,发挥章程在维护国有资本权益中的作用,提升依法治企水平。

(二)完善监管机制,继续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 进一步强化产权管理。继续做好产权登记、界定和纠纷调处等基础工作;不断提高资产评估工作监管水平;研究探索混合产权的监管方式和方法;加强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监管,规范企业所持上市公司股份有序流转和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行为;继续认真落实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制度;研究探索全省产权市场整合工作,发挥产权交易市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应有作用。

继续强化出资人财务监督。完善统计稽核、会计规范、审计监督三结合的财务监督机制;加强总会计师队伍建设,推动总会计师职责到位;抓好财务预决算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推动企业完善内控体系,切实加强风险管理;进一步加强出资人审计监督,提高审计监督效能;促进企

-13-业加强账销案存资产管理。

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完善省属企业经营预算、利润分配、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制度。实现企业经营预算与企业领导人员考核使用相结合,与企业分配、投资规划相结合,不断提升企业经营预算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加强企业利润分配管理工作,建立省属企业利润分配方案审批制度,对省属企业及其重要子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实行备案管理,确保国有资本的“同股、同权、同利”。各地可参照省里的做法,结合实际,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监事会工作。规范监事会工作程序,逐步形成和完善制度体系,保障过程监督有效运行。加强日常监督,及时掌握企业重要经营管理情况,提高监督时效。加强对重点企业、重要经营管理活动、重大决策及其程序合法、合规性的监督,增强监督的权威性、有效性和灵敏性。必要时,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和敏感性问题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增强警示作用。要继续搞好监事会监督检查成果的运用。各省属企业要进一步强化接受监督意识,认真落实监事会的知情权。

(三)深化企业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积极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实现产权多元化。要在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下功夫,不仅要做好存量改革的文章,更要做好增量改革的文章。加快推进集团公司的股份制改革。坚持分类指导,形式多样,一企一策,不搞

-14-单一化的改制模式。继续推进劳动用工市场化改革,完善企业内部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

大力促进全省企业上市融资工作。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上市,加快企业整体改制上市和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步伐。积极推进《安徽省“十一五”企业上市培育规划》的实施,每年首发企业不少于6户,力争达到8-10户。鼓励上市公司再融资,规范上市公司兼并重组行为,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上市后备企业在股份制改革中探索建立多种方式的股权激励,支持已上市公司按国家有关规定实施股权激励。

加强董事会制度建设。从今年起,凡进行改制或重组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都要同步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制度,已实现产权多元化的企业要尽快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制度,确保国有产权代表到位。探索建立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公司外部董事制度。今年,省国资委将启动这项工作,选择2-3户省属企业进行试点。试点企业要逐步增加外部董事占董事会成员的比例,优化企业董事会成员结构。

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继续做好不良金融资产分包处置工作。今年工作重点是抓紧与尚未落实分包协议的各市继续商谈,尽快完成分包转让。同时做好省属企业分包处置工作。加快分包处置资金回笼工作,千方百计降低不良金融资产处置成本。进一步做好困难国有企业的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加快脱钩托管企业改革步伐,减少国有企业亏损源。

(四)加快调整步伐,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结构

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考察工作时指出,要认清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的道理,加强和规范投资项目管理,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自身资源禀赋确定投资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十一五”全省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规划要求,突出结构优化,突出做强做大,研究全省国有经济需要发展壮大的行业和领域,组织制定全省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战略规划。

进一步调整省属企业“4321”发展规划。充实一批带动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调整省属企业“4321”发展规划,努力实现更高的发展目标。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进度,继续抓好省属企业重点项目建设,争取一批重点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得利。加快建成淮南矿业集团丁集、顾北和望峰岗煤矿等、江汽集团年产6万辆MMPV乘用车、合淮阜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等项目;加快推进淮北矿业集团煤化盐化一体化、江汽年产10万辆A系列轿车、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海螺集团在建水泥熟料生产线、铜陵有色境内外办矿等项目建设;做好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马钢集团重组合钢的结构调整项目和淮南矿业集团循环经济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

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加强地方国有企业之间以及地方国有企业与跨国公司、中央企业、民营优势企业的合资合作。把省属企业的兼并重组与优化结构结合起来,与做强做大结合起来,促进

-16-国有资本更多地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向大公司大集团的主业集中,做大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做强一批富有特色的企业,培育和发展一批行业排头兵,发展壮大一批对全省经济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通过重组,在2-3年内,省属企业户数减少到30户左右。

加强企业内部资源整合。按照构建母子公司体制要求,进一步压缩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加大非主业、非盈利项目的清理力度,退出不符合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缺乏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长期亏损的子企业和业务,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主业、优势企业和优质业务,优化资源配置。

(五)推进自主创新,深入开展省属企业“自主创新年”活动 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战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重点领域,选择主攻方向,排出重点创新项目,组织科技攻关小组,联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系统攻关。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建设。积极开展加强自主创新的舆论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深入推进省属企业“自主创新年”活动。着力实施省属企业“631创新计划”,即在省属企业大力推进煤电煤化工、冶金、建材、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军工装备、建筑交通等领域6大创新板块建设,重点抓好30个创新项目,到2010年,省属企业的高新

-17-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000亿元。要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省属企业国家级技术中心(工程实验中心)研发能力。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办法,汇聚创新人才,壮大研发力量。加快省属企业自主创新项目库建设。每个企业至少要确定1-2个重大自主创新项目。省国资委将采取企业自报的办法,参照国家重大技术创新的要求和产业政策,建立省属企业自主创新项目库。要将省属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纳入经营业绩考核范围。积极筹措省属企业自主创新资金,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和产业化项目的扶持力度。研究制定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省国资委将对这个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进一步加强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各企业一定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省国资委要把省属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纳入经营业绩考核之中,对重点耗能企业,考核“万元GDP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或单位产品能耗等指标;对“一般性”企业,根据不同行业特点,设置定性考核指标。依据考核情况,严格进行奖惩。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纳入全国千家安徽省百家重点节能企业中的省属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要求完成任务。

(六)加强企业党建,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要以改进领导作风为重

-18-点,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良好政治生态,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要切实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进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切实推进党务公开。进一步探索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个环节有效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具体程序和方式。

进一步推进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探索建立省属企业领导人员定期考核与经营业绩考核相结合的有效模式,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约束和监督作用。探索党管干部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的模式,制定省属企业领导人员聘用、任期制和试用期制暂行管理规定。完善省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制度,加大面向社会招聘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的力度,做好2008年公开招聘省属企业领导人员的有关工作。

进一步加强企业党风和反腐倡廉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和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重申并提出“七不准”的要求。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企业领导人员的法纪意识、廉洁意识。加大办案工作力度,重点查处企业领导人员以权谋私、滥用职权、贪污贿赂,在企业改制重组中隐匿、私分、转移、贱卖国有资产以及严重失职渎职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案件。继续

-19-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实施意见》。扎实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完善反腐倡廉制度和国有资产监管法规制度体系。建立省属企业巡视工作制度,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监督、监事会监督和巡视组巡查作用,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深入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围绕企业的效益、效率、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开展效能监察。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安全生产和稳定工作。要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推动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健全和完善企业稳定工作机制,继续强化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企业信访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和对企业信访稳定工作的督查督办,建立重大信访稳定事件报告制度和应急预案等制度,努力构建和谐企业。

关于党的十七大精神思想汇报 篇7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吹响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进军号角,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同时,深刻揭示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眼光描绘了我国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全面部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并对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事业予以高度关注,确定了到2020年我国“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奋斗目标。全省扶贫系统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精神振奋,倍受鼓舞,决心以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按照党的十七大指引的方向,继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进取,进一步增强搞好扶贫开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落实科学发展提高扶贫开发水平,以扶贫开发实效促进社会和谐,从而为我省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创造良好条件、奠定扎实基础,不断开创全省扶贫开发的新局面。

一、立足基本国情,深刻认识扶贫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党的十七大全面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深刻总结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10条宝贵经验,明确指出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并对新时期通过扶贫开发所取得“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作出了我国现阶段“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的科学判断。同时,立足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冷静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在肯定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等问题。这些立足国情的重要论断和论述,进一步阐明了扶贫开发是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的历史任务,为我们正确判断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全面落实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准确把握扶贫开发前进的方向,深刻认识扶贫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党的十七大立足基本国情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科学分析和判断,完全符合江西的实际。从扶贫开发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通过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我省贫困地区贫穷落后面貌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按统计口径已由820万人减少到70多万人,扶贫开发与全国同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总体而言,我省当前仍然属欠发达省份,农村尤其不发达,特别是农村还有一些地方和相当数量人口处于贫困状况。现阶段,国家在我省确定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还有21个,占21.2%;全省确定的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村分布于全省99个县(市、区)中的92个县(市、区),其中:重点乡有563个,占40.2%;需扶持的贫困村有5000个左右,占29.2%,其中被确定为重点村得到扶持的有3000个村,还有2000个左右的贫困村尚待扶持。按现行国家规定的贫困标准和扶贫部门对全省贫困户调查摸底及建档立卡反映的情况,全省农村还有130多万户、500多万人处于绝对贫困和低收入状态,约占全省农村人口的15%,其中仅41个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县(含21个重点县)中,地处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距公路3公里以上需实施移民扶贫搬迁的贫困人口就有67万人。且江西是个自然灾害多发省份,贫困地区因历史的、地理的等多方面原因,基础设施落后,抗灾防灾能力脆弱,每年都有不少人口因灾返贫。全省扶贫系统决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立足国情、把握省情、心系民情,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扎实有效的工作成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落实科学发展,大力促进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步伐

党的十七大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号召全党必须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这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全省扶贫系统通过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充分认识到扶贫开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扶贫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紧密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坚持通过发展解决贫困问题,把发展作为搞好扶贫的第一要义;必须立足发挥扶贫对减少贫困人口、缓解贫困程度的直接功能,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最大限度发挥扶贫对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拓展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认真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必须大力营造“大扶贫”的氛围,改进和规范政府的扶贫行为,完善和落实全社会扶贫的共同责任,把握和运用好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通过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从而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扶贫开发的部署上、落实到推进扶贫开发的实践中、体现到扶贫开发的成效上,在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上处理好提高效率与社会公平、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以发展增加贫困地区物质财富、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活,以发展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加快贫困地区建设和谐社会步伐,进而为全省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按照党的十七大指引的方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扶贫开发重点是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确定的目标,认真落实全国扶贫开发“一体两翼”(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任务,扎实完成省政府“民生工程”赋予全省扶贫系统需办好的5件实事。

1、深入抓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以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平台,在贫困地区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进一步完善全省“十一五”180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规划,重点把握两项基本要求,即:突出发展生产,推进“一村一品”扶贫产业建设,切实帮助重点村群众实现持续、稳定增收;突出整治环境,改善重点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实现“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的基本目标。(2)深化贫困群众参与式扶贫方式,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贫困群众主体地位,发挥贫困群众首创精神,保障贫困群众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发展为了贫困群众、发展依靠贫困群众、发展成果由贫困群众共享。

2、全面推进移民扶贫整体搬迁。对地处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贫困群众继续实施移民扶贫整体搬迁,并将实施范围由21个重点县扩大到41个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县,按每年搬迁安置5万人精心制订实施规划,确保“十一五”期间完成移民扶贫搬迁安置贫困群众25万人以上。按优化人口分布、与城镇化建设结合、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的要求选择扶贫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并多方协调有关部门支持,整合力量加强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移民扶贫搬迁安置对象“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基本目标。

3、切实抓好“雨露计划”的组织实施。围绕改善民生,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大“雨露计划”实施力度,切实抓好贫困地区“就业扶贫”这一民生之本。(1)全面掌握贫困地区劳动力底数。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乡、村尚未转移就业劳动力全面建档立卡,逐户建立纸质档案和电子台账,并加强动态管理,为实施“雨露计划”转移就业培训做好扎实的基础性工作。(2)全面加强贫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按每年培训转移就业对象6万人落实“雨露计划”及培训补助资金,确保“十一五”期间完成培训30万人以上。(3)整合转移培训资源。多渠道加强与用工单位、培训机构及相关部门的对接、合作,提高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转移培训的针对性和转移就业的稳定性。(4)灵活开展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在“十一五”180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开展“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工”转移创业技能示范培训,每年每村安排补助一名贫困户子女接受职业院校技能教育培训;开展“雨露计划”走进乡村活动,引导培训机构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就近就地开展转移就业、创业技能培训。(5)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以创业带动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帮助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实现增收目标。

4、着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在贫困地区把发展现代农业与推进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1)依托全省发展现代农业“双十双百双千”工程,在贫困地区培育壮大各具优势和特色的扶贫支柱产业及龙头企业,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和方式,着力提高产业化扶贫的层次和水平;(2)以服务贫困群众增收为核心,以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载体,加强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建设,着力夯实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基础;(3)以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奖补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等试点和扶贫到户、扶贫项目贷款贴息方式改革等工作为契机,着力创新壮大扶贫开发产业、服务贫困群众增收的新机制;(4)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全产业扶贫服务体系为途径,着力提高产业扶贫的组织化程度;(5)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根本,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综合素质和能力,着力发挥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致富、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5、深入开展社会扶贫工作。重点抓好以“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的部门定点扶贫工作,充分发挥各级部门定点扶贫工作组的作用,帮助贫困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搞好扶贫开发。继续开展党员干部“一对一”包户扶贫活动,在推进扶贫开发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把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扶贫开发的实践中、落实到扶贫开发的实效上。

三、提高工作水平,又好又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事业

党的十七大着眼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要求全党齐心协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明确要求“提高扶贫开发水平”;立足改善民生、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明确要求“逐步提高扶贫标准”;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明确要求“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党的十七大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断,指明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全省扶贫系统将坚定信心和决心,牢记责任和使命,紧密结合我省贫困地区的实际,以又好又快的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措施和成效,为全省到2020年实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而努力奋斗。

1、营造“大扶贫”的浓厚氛围。对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对全省实施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以来的扶贫开发形势进行一次深入调研和分析,总结成功经验、找准症结所在、谋划长远发展。坚持把扶贫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多方资源,综合治理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协调、组织和指导扶贫开发的作用,进一步落实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合力搞好扶贫开发。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宣传发动工作,吸引各行各业、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贫困地区、关注贫困和弱势群体,在以往主要依靠专项扶贫计划推动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上,积极营造、巩固和发展“大扶贫”的良好工作格局。

2、强化扶贫开发工作的机制。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不改变,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不摇摆,推进扶贫工作的力度不削弱。(1)加强扶贫资源整合机制,认真落实好党的扶贫开发政策,充分运用好各项惠农政策,整合力量和投入搞好扶贫开发。(2)完善扶贫开发瞄准机制,进一步落实和规范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坚持解决温饱与巩固温饱并举,逐户落实帮扶措施和目标。当前重点是处理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的关系,坚持以扶贫开发提高贫困人口收入,为实施农村低保进一步创造条件,为稳定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提供有效保障,并为国家适时提高扶贫标准提供依据。(3)强化贫困群众参与机制,赋权于民,在扶贫开发的过程中锻炼提高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致富的能力和素质,并为贫困群众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创造条件、提供机会。(4)健全扶贫开发监测评价机制,全面、系统、动态掌握扶贫开发进程,准确考核评价扶贫开发成效,及时纠正扶贫开发偏差,科学决策扶贫开发工作。

3、创新提高扶贫开发水平的方式。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积极适应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扶贫开发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的思考与研究,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前瞻性,探索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方式,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扶贫开发不断推上新的台阶。当前,重点是继续深化正在开展的贫困村建立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小额到户贷款“奖补资金”、“整村推进和连片开发”、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制订和实施贫困村扶贫规划等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绩效考评等制度;规范扶贫到户贷款和扶贫项目贷款贴息方式改革等工作。同时,广泛开展扶贫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国际反贫困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为我所用,外借资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事业。

4、加强革命老区的建设发展。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的重要部署,针对江西是著名革命老区、现有贫困地区主要集中连片分布在革命老区的实际,抓住机遇,加快江西老区的建设和发展。重点是全面认真地开展全省老区现状情况调查,按集中连片开发思路做好制订规划的准备,为国家实施扶持老区贫困地区建设发展战略举措做好扎实的基础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在我省赣南中央苏区先行开展老区集中连片开发建设试点,将江西老区的建设发展纳入全国扶持的重点。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部署和要求,积极建议省委、省政府进一步理顺我省老区建设的工作职能,在工作机构上为组织实施全省老区的扶贫开发和建设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实践扶贫宗旨,全面加强扶贫干部队伍思想、工作和作风建设

党的十七大教导全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扶贫开发面对的是最落后的地区和最困难的群体,肩负的使命更加任重道远,要求扶贫干部惟有时刻保持加倍的警醒、扎实的作风和更加务实的工作,才能把党和政府这项涉及改变千百万人贫穷命运的德政实施好、落实好。全省扶贫系统将遵照党的十七大告诫全党的“四个一定”的要求,不断加强扶贫干部队伍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从思想、工作、作风上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事业奠定坚实的组织保障。

1、牢记宗旨,心系扶贫,实践好、维护好、发展好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契机,要求全省扶贫系统干部职工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以实践扶贫宗旨落实党的宗旨,密切党与贫困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深化对扶贫开发工作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增强搞好扶贫开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端正的态度、扎实的工作、过硬的作风,把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对老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关怀落在实处。

2、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健全和完善科学决策的工作制度。要求各级扶贫办总结、部署工作,要做到调查研究先行,不调研不决策,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调查研究工作制度,从制度上规定各级扶贫部门组织实施扶贫开发,必须经常深入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众,倾心听取基层和贫困群众的意见,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把握动态,及时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把扶贫开发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3、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组织实施扶贫开发的工作能力。要求全省扶贫系统积极适应扶贫开发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加强理论和政策的学习,提高工作的敏感性和前瞻性,积极主动地思考和研究一些涉及扶贫开发的重大战略问题,不断创新机制、探索新路,以对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众、对扶贫开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齐心协力把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推上新的台阶。

上一篇:医院传染病自查报告下一篇:机关干部竞职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