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PPT制作与大学英语教学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摘 要:任务型教学法与学生自行设计教学PPT 的结合,极大调动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增强了师生互动。通过自主教学,对整体上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PPT 课件;教学大纲;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 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44(201005-0180-02 当前,现代化英语教学发展迅猛,为了更好体现语
言学习的与时俱进,充分发挥e 时代多媒体教学特点,PPT 教学已被纳入众多高校外语教学课堂,成为演示教学内容的有效教学手段。但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PPT 课件都是任课教师自己动手制作,成为教师备课及授课的主要手段,因而在一定程度
上,只是纯粹单方面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侧重,而忽略了学生层面对语言素能的各种需求。这是个角度问题。为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班级里进行了课件教学的改革,把语言学家George Yule(1982提出的任务型教学法(task based pedagogy理论和语言学家A ll w right and Ba iley(1991设计的计划与结果
关系流程图[1]P573-574 融入教学大纲的设计中,并结合学生的英语实际能力,让他们带着任务去制作PPT ,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技能和习惯。
为了能客观评估英语本族语的青少年语言交际的有效性,1982年至1984年,Yule 及Bro w n 联手研发了
任务型教学法[2]P103-104。它通过向语言学习者布置一系列的事务型语言任务,例如叙述、描绘、说明等,要求语言沟通的听说双方能交换、传递、理解信息,从而完成任务。其目的在于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制造一种自然、真实的语言氛围,以便参与者能通
过目的语的交流学会语言交际[3]P468-469。该教学法不仅关注语言本身,同时更着重学习过程,因此,在课件的教改中,我们尝试着让学生制作PPT,让他们专注在课内的语言学习与社会的语言活动相互结合的过程以及整个制作流程中亲自感受语言学习的重要意义和无穷乐趣。而在传统教学法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师,此刻也转换角色,成为课堂教学的监控者(m onitor与诱导者(fac ilitator,其职能就是明确教学的核心并指导学生成功完成任务。
鉴于任务型教学法的主要实施场所仍为课堂,它满足语言学者A ll w right 和Ba iley 在1991年设计的一个语言学课堂教学关系模式。(如图所示
The rel ationsh i p b et w een p l an s&outcom es
(fro m A ll w ri ght and B ail ey 1991 他们一致认为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设计
教学内容:1选择大纲(syllabus可取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可以实现语言输入;2选择合适的教学法(m et h od,可以为学习者创造语言实践机会;3营造自然(natura l而又真实(au t h entic的教学氛围,可以辅助学习者获得并增强语言适应性(receptiv ity。
这正好让我们尝试的PPT 自主学习找到了比较中肯、合理的教学理论切入点。具体来讲,运用程序如下:首先,在大纲内容的取舍环节,提前告知学生所学课文的语言重点、难点部分,把它们作为input 的主要构成,分割成若干部分,让学生分组接受任务。当然,为了使教学能够达到最充分的良好预期,有必要让学生在动手制作之前,对任务的要求有一个总体的感知,让他们先大声朗读课文、开展头脑风暴(brain stor m ing或是搭建一个框架式的思维图(m i n d m ap。其次,再要求他们以PPT 的形式去设计、构思、排制、说明等。通过切身参与课件的制作,师生之间容易形成一种合作生产者(co pr oducer的亲密关系,共同完成教与学的整个流程。最终,不难发现,这种打破传统的开架式教学手段,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适应能力
1802010年第5期(总第123期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 l of G u i zhou U niversity fo r N ationa lities(Ph il o sophy and Socia l Sc i ence N o.5O ct.2010 *收稿日期: 2010-07-08
作者简介:邓昌勇(1965-,四川江油人,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language recepti v ity,也有助于最大范围地开发学生 的语言思维能力。
与之几乎完全相对应的任务型教学法(Geo r ge Yu le 1982理论也惊人的一致。匹配该理论三个关键的组成部分是: 1.教学目标(purpose。任务型教学是以具体的语言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语言学习的过程,以演示任务成果体现教学成就。它尽量规避传统教学法中以考试分数衡量学生语言能力的消极作用,从而减轻了学生学习语言的无形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焦虑和害怕心理。摒除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占主导地位的应试式教学,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students oriented轻松、自由 的语言综合素质学习[4]P104-105。
2.符合教学内容的语境(con tex t或氛围(at m os phere。能清楚地看到任务型PPT 自主学习的可行性和良好的教学示范作用。以我校研究生英语教材 研究生英语阅读教程!(提高级为大纲,根据不同单元的内容(有新闻报道、人物传记、散文、小说等要求学生完成PPT 的分组设计。在PPT 的制作过程中,语言点讲解固然是重点,但更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所以在PPT 的形式上不给学生限制。可以用下载图片,也可以使用自己生活中的照片;可以用等同原文的体裁,也可以用小话剧的角色扮演设计PPT ,或者模仿某些电视栏目,用PPT 画外音的形式演绎一篇原始的散文。
3.所产生的教学结果(pr oduct/outco m e。使用如此等演示方式,原来传统课堂上那些可能过于呆板、教条、瘀滞的教学流程就会诧然开阔、畅通起来。毕竟,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演示自己制作的课件,是一项有趣而又光荣的任务。更何况,当这项
任务在同学面前取得成功时,它所回报给制作者的不仅仅是心理上的愉悦感,更多的是增强了语言学习者对所学目的语的亲近感和兴趣。再者,每次学生演示完PPT 之后,教师都会给予褒奖,特别要找出每组(或每人的设计亮点;对不足或小失误给予温和提醒,让学生课后总结、反思。在或大或小的成功之后,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语言学习和使用的技巧和经验,唤起并激发语言学习的主动性,刺激起自身学习的兴趣。而这正是教学所期
待的良性循环。以2009级三个研究生班(每班学生数
均为50人为教学对比实验对象,我们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尝试。其中A 班按照传统教学法授课,教师自己设计教学PPT。B 班和C 班用任务型PPT 自主学习法。经过16周的对比教学,在针对教材内容选择精准度i(1~5分、教学法适合度ii(1~5分、教学结果满意度iii(1~5分、提高成绩预期度i v(1~5分、师生互动关注度v(1~5分五个方面作了随堂调查,得出以下数据(平均值: i ii iii i v v A 班3.423.673.544.013.39 B 班4.034.424.464.274.31 C 班 4.06 4.38 4.42 4.22 4.34 A、B、C 三个班在考试分数上差距不明显,但B、C 班学生学能进步显著;B、C 两个班学生学习热情一直高于A 班,主观能动性也强于A 班,且对教学满意度始终处于较高均值;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在B、C 班形式多样且趣味性强,教学效果明显优于A 班,且对其自身提高学习成绩预期值较高。
诚然,在对比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同时也注意到几个变量因素的干预性,诸如教师本身的英语能力、学时限制、应试考试的影响、对任务型教学法的评估体制等等。但是,在国家大力扶持并倡导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提高学生实际语言综合素质的大环境下,我们有信心,如果再实施更长的学时,克服困难,把实践工作再做得精细些,教学预测再科学化些,并且最小化各种干扰因素,那么,任务型PPT 自主教学法势必还会对教学质量、考试评估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Rod E lli s.The Study of S econd Language A cqu i s i ti on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E l a i ne Taron e&G eorge Yu l e.Focu s on Language Learn er[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Jack C.R i chards ,J ohn P l att&H ei d iP l att.Long m an D i cti onary of L anguage Teach i ng &App li ed L i ngu i sti cs[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4]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责任编辑:李一平
Task-based PPT M aki ng and College English T eachi ng DE NG Changyong
Abst ract :It is assum ed that the co m binati o n of task-based teach i n g m ethodo l o gy and st u dents ∀PPT m ak i n g can pro mo te the ir initiatives and partic i p ation in class and i m prove the interaction bet w een teachers and st u dents.Such an approach is i n ducti v e to the fosteri n g of studen ts ∀i n terest in Eng lish learning.K ey w ords :Task-based teaching;PPT;teaching sy llabus;interaction bet w een teachers and st u dents 2010年第5期(总第123期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工作型PPT设计原则
1.1 简约
简约就是运用最少的元素取得最大的效果。过多信息会导致人们的认知紧张, 人们有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你用太多本应作为辅助功能的视觉元素“轰炸”观众, 他们就更难理解了。简约的精髓在于结合主题及中心思想的需要, 在能清晰表达观点的基础上进行最大限度的简化。
1.2 信噪比最大化
对于幻灯片, 信噪比等同于相关内容与无关内容的比率。PPT设计要使该比率达到最大值, 以减轻人们在认知上的负担。为确保信噪比最大化, PPT设计应力求清晰明了, 避免使用削弱主题的内容, 如不恰当的图表、线条、标识等。如果去掉某些元素后不妨碍理解, 那就把它们最小化或不用。
1.3 图效优势
图效优势是指图片较文字更容易被人们记住。人们在较短的时间里接受信息时, 图效优势尤为明显。PPT设计少用文字, 多用图片似乎已成公理, 其原因就在于图片的视觉冲击力强过文字, “文不如表, 表不如图”和“一图抵千言”就是这个道理。图版率在50%左右时, 受众的好感度会急剧上升, 但超过90%, 好感度反而会降低, 文字的地位还是不能代替的。
1.4 对比、重复、对齐、就近
对比是指突出事物的不同之处。运用对比原则的PPT更能引起受众的注意, 并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演说思想。几乎所有的设计元素都能成为对比的对象, 如布局的远近、详略, 颜色的深浅, 文字的字体、字号等。重复是指在一套PPT中多次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对比的作用是突出不同, 而重复则为了达到协调和统一。PPT模板就是重复原则的体现, 但一套PPT中不要出现太多的重复元素。对齐是指幻灯片上各元素间被无形的线条贯穿在一起, 不要随意摆放。内容对齐的版面更加整洁和清晰, 受众理解更快。就近原则是指根据需要把某些相关元素摆放在一起。这样画面紧凑, 结构清晰, 受众更容易理解。
2 工作型PPT制作技巧
2.1 版面与色彩
版面布局是指将文字、图片、图表等可视化元素在版面上调整位置、大小。利用版心线和三等分原则可以完成最基本的版面布局。套用PPT模板和模型未尝不可, 但最好熟悉模型之后再适当采用, 并要善于组合模型, 而不是一味套用模型。色彩能起到衬托、突出主体信息, 统一风格的作用。色彩使用应遵循同族原则、对比原则和同一色原则, 并控制色数, 一般不超过三种。工作型PPT可以选择公司主色并反复使用这种主色调。色彩有象征意义, 思想政治类可用暖色, 体现理性、严谨的主题则用冷色。
2.2 文字
文字的能辨度通常依赖字体、字号、对比度、对齐和间距等因素。字体最好采用系统自带字体, 常用黑体和微软雅黑, 宋体效果较差。斜体和下划线对阅读干扰较大, 尽量少用。字号看演示场合, 通常标题至少30点阵, 正文至少24点阵。反衬和颜色或许是文字最好的突出方式, 但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搭配尤其要注意。突出的文字原则上不应该超过1/10。
2.3 图表
PPT中数据展现的重点不在于数据本身, 而在于数据要传达的含义。使用表格时必须考虑怎样表达观点, 数据可否归类?有无重点?能否图形化?用图表来表现数据时, 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很重要。文献[9]介绍了图表的基本类型和选用原则。建议不用3D图表, 直接用对比色凸显重点比画框效果好。如果一张图表的信息量很大, 建议分拆图表。
2.4 其他元素
三等分原则的黄金交叉点是整个画面表现力最强的地方。学会剪切图片并重新组合, 让关键要素落在交叉点上, 以强化图片的冲击力。公司标识对演示没有半点帮助, 反而增加画面的“噪声”, 建议只在首末两张使用。动画和声音在工作型PPT中建议慎用或不用。
3 结语
工作型PPT设计应遵循简约、信噪比最大化、图效优势、对比、重复、对齐、就近等原则。掌握版面、色彩、文字、图表等元素的处理技巧, 有助于制作出更加有效的PPT, 但“技是末”, 内容和逻辑才是PPT的生命。
参考文献
[1]郑静华, 范婷婷, 李百怡等.PowerPoint—PPT课件设计原则和实用技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26) :115-117.
[2][美]Garr Reynolds著.演说之禅——职场必知的幻灯片秘技[M].王佑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3]王茜.浅谈PPT课件制作技巧[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6 (2) :418-419.
[4]胡壮麟.PowerPoint—工具, 语篇, 语类, 文体[J].外语教学, 2007.28 (4) :1-5.
[5]张志, 刘俊, 包翔.说服力:工作型PPT该这样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6][美]芭芭拉·明托著.金之塔原理[M].汪洱等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10.
[7][美]Nancy Duarte著.演说:用幻灯片说服全世界[M].汪庭祥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8]王晓东.Lonely Fish的PPT世界并不孤独[J].职场, 2012 (7) :44-46.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一、我国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现状
2007年教育部出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在高等教育阶段,提高大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在入学时存在着一个共性的问题——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较差。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过分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弱化了听说能力的培养。
《要求》指出教学模式的改变不应只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变,而应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既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育。随着外语教学研究地不断深入,各种教学法层出不穷,其中任务型教学模式更加契合《要求》的理念和思想。
二、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一定的任务,使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习得语言知识,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观点最早由Vygotsky在1962年剑桥出版社出版的《思维和语言》一书中提到,他指出:有效地体现语言学习的社会性和互动性的方式是“任务教学”。20世纪90年代,“任务型教学”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模式和体系,并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实践中。朗(Long),理查兹(Richards)等学者先后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任务”的内涵和意义。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履行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实施
为了有效提高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到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十分必要。
为验证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实施的效果,本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在我校大二两个专业的大学英语听说课上实施了任务型教学法,所选用教材为《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听说教程第三册》。课前,教师对每个试验班级学生进行分组,5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学习内容。下面以本教材第四单元“Symbols of America”为例阐述任务型教学法在课堂上的实践:
1.pre-task(任务前阶段):(1)巩固读写译课堂所学内容,让学生查找“代表美国文化特征的标志”,结合图片、PPT文件等资料展示并讲述其由来。(2)每组介绍两个“中国文化特征的标志”。(3)指导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听力练习的内容,提炼重点词汇及语言要点。
2.during task(任务中阶段):(1)各小组在课堂上结合资料展示讨论结果。(2)教师给出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中的一些元素,学生抢答这些是否都能代表各自的文化,说出理由。(3)探讨听力部分答案,就问题题目让学生复述及回答问题。(4)由学生归纳听力部分关键词汇、短语,教师总结。(5)学习“Practicing Conversational Skills”中表示“确定性”和“可能性”的短语,两人一组练习情境对话,教师给予纠正和指导。(6)选取几组同学到台前表演,同学互评。
3.post-task(任务后阶段):(1)课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Supplementary Listening”剩余的听力练习。(2)没有表演对话部分的学生回去继续练习,并于下次课前对学生进行抽查。(3)复习课上总结的语言点和词汇。(4)学生课下录制自己介绍家乡一个文化标记的录音(2-3分钟),并上传电子版文件至教师邮箱。
四、任务型教学法在听说教学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
通过一学期的大学英语任务型听说教学实践,研究小组发现任务型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有效提高了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的教学质量。
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任务型听说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较好,在学期末的听说技能测试中,学生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任务型教学模式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它能够提高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成任务的过程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师生角色的转变更加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一转变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然而,任务型教学法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不足,如任务的选择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避免给学生布置的任务太多,毫无重点等。这些问题都有待在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解决和完善,使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效力。
参考文献:
1.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Nunan,D.Communicative Tasks and the Language Curriculum[J].TESL Quarterly,1991(2)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教学课堂也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黑板粉笔也逐渐远离教学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为特征的多媒体课件。传统的教育模式也早已成为了历史,把图、文、声、像等各种多媒体信息引入课堂,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本文就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制作与使用PPT演示课件的所得经验,与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演示课件 课堂高效 课件制作与使用
多媒体演示课件是多媒体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目前多媒体改革的一个标志。利用多媒体演示课件,可以代替传统的黑板板书,而且还能把各种与教材有关的多媒体素材融合在演示课件中,在增加知识信息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课堂的高效只能通过构建高效的课堂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充分利用这一时代的先进的教育产物——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我们的教学双边活动。多媒体课件都具备一定的交互性,使得师生间能通过课件进行交流,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现在比较流行的制作软件是flash、authorware等,PPT似乎是已经落后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教师还是比较喜欢用PPT来制作一些课件,PPT的使用率还是很高的,对于我们农村学校,更是百分之百,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教师制作自用教学软件来说,对软件的要求一方面是无需特别安装,几乎所有计算机里都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简单易学,方便实用,而且的确效果不错。就一般而言,PPT的功能虽然不及flash、authorware强大,但用在日常辅助教学中应该说还是游刃有余、应付自如的。在课件实际制作过程之中,我们常常要选用和配制一些影片、图片、动画、声音等素材,而怎样灵活自如地用好这些素材,就成为提高PPT课件制作质量关键所在。
我这些年在PPT课件的使用和制作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一些使用技巧,现将一些收获在此与大家一同分享,就算是班门弄斧了。
一、巧设PPT课件母版
我认为,一个好的课件,就应该有自己特有的东西,同时也是宣传自己和学校的最好阵地。
(一)版图片的选择
至少两种母版图片。一种色彩美观的图片用于开头欢迎和结尾欢送等。二种是浅色不影响教学内容和不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图片,主要用于教学内容的展示。
(二)母版音乐的添加
多数老师喜欢直接用插入音乐的方式,我认为这种方式有很多缺点,一是必须打包才能用,若不小心链接出问题,或是播放器不对就不能放音乐了,二是每
张都要去添加,这太麻烦。我们若将音乐永久放入PPT母版,就可少很多麻烦了。具体做法是:先将自己喜欢的音乐转换成WAV格式,再进入幻灯片切换,在“声音”菜单框中进入“其它声音”,在相应文件夹中找到WAV格式的歌曲,点击“确定”,这相应的音乐就进入你的母版了,我们就能在自己想出现音乐的任何一张幻灯片中自由出现音乐了。
(三)母版按钮的设置
按钮的设置要统一。至少四个按钮:直接进入首页,前一张,下一张,直接进入尾页。在课件中按钮相当于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它可以采用文字、图片或图标来设置。一般来说,在主目录里除“退出”按钮以外都采用文字来作为按钮(即导航条),而在具体的内容里,一般采用图标作按钮。在设置时要注意:①按钮的大小、位置要适当。尽量放在底部角落里,不要覆盖在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上。②按钮尽量不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在需要时能让操作人很容易的找到,而且效果相同的按钮尽量使用统一图标,否则容易让人模不清头脑。
(四)装饰性小画的插入
一个课件虽然要简洁,但也不能太单调,让人感觉太枯燥。特别是开头结尾更要让幻灯片丰富多彩一些,给人以美的感受。这就要插入一些装饰性小画,或是学校图标,个人特色性可爱的小图标。如思考性的幻灯片,就可有一些动感性的问号,或是动感书、笔类似的小图画。
二、在幻灯片中插入对象
一张幻灯片上可以插入多个对象,幻灯片就像一个舞台,而对象就像演员一样。PPT支持的对象种类非常多,包括文字、图片、剪贴画、自选图形、艺术字、组织结构图、影片、声音、图表、表格等,正是由于种类丰富的对象,PPT才拥有了诱人的魅力。
(一)插入文本框
(1)点击绘图工具栏的文本框按钮。(2)在幻灯片上单击(单行文本框)或拖动(多行文本框)。(3)输入文本框内容。(4)利用“格式”工具栏为文字的编辑修饰。
(二)插入图片
PPT插入适当的图片,就能让课件更美观。插入图片的方法是:(1)单击“绘图”工具栏“插入图片”按钮。(2)在弹出的“插入图片”对话框中找到需要插入的图片,双击。(3)利用“图片”工具栏是对图片进行处理。从左至右依次为:插入图片、颜色、增加对比度、降低对比度、增加亮度、降低亮度、裁剪、向左旋转90°、线型、压缩图片、图片重新着色、设置图片格式、设置透明色、重设图片。
(三)插入自选图形
自选图形是Office系列软件的一大特色,通过使用自选图形和自选图形的组
合,用户可以自己创作复杂的矢量图。在“绘图”工具栏有4个常用的自选图形:直线、箭头、矩形和椭圆,使用自选图形的一般方法是点击图形按钮,在幻灯片上拖动即可出现该图形,使用缩放控点和旋转控点调整大小和旋转角度。Office还提供了一个自选图形集,内含几十种自选图形供用户选用,单击“绘图”工具栏“自选图形”按钮,选择其中的一个子类别,找到需要的自选图形单击,然后在幻灯片上拖动作图。插入自选图形后,可以通过“设置自选图形格式”来改变图形的填充色、线条色,精确控制图形的大小、旋转角度和在幻灯片上的位置。
(四)插入艺术字
使用文本框输入的文字在颜色和形状上都缺乏变化,因此,Office又创造了艺术字,用于制作丰富多彩的文字。插入艺术字的方法是:(1)单击“绘图”工具栏“插入艺术字”按钮。(2)出现“艺术字库”对话框,从中选择一种艺术字,点击“确定”按钮。(3)出现“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输入艺术字的内容,设置字体、字号,确定。(4)艺术字出现在幻灯片上,并处于选中状态。“艺术字”工具栏提供了多种对艺术字的编辑操作,从左至右分别为:插入艺术字、编辑文字、艺术字库、设置艺术字格式、艺术字形状、艺术字字母高度相同、艺术字竖排文字、艺术字对齐方式、艺术字字符间距。“艺术字”工具栏与“图片”工具栏相似,只有当选中艺术字时才会出现,若未出现,右击艺术字,选择“显示艺术字工具栏”。
(五)插入影片
影片指可被系统识别的外部视频文件。PPT支持的视频文件种类非常多,包括asf、avi、mpg、wmv等,影片可从网络下载,也可从VCD截取,或者通过视频采集卡从视频源获取,在插入影片前,由于视频文件容量较大,为提高效率,应使用视频处理软件把有用部分截取出来,然后将截取出的视频文件拷贝到与PPT文件相同的文件夹中。插入影片的方法是:(1)直接播放视频:选择菜单“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片”。(2)插入对象播放视频:选择菜单“插入”→“对象”→“ Windows Media Player”,再双击播放器→“属性”→“自定义” →再链结到源影片。(3)插入控件播放视频:选择菜单中的“视图” →“控件工具箱” →,再从下级菜单中选中[其他控件]按钮→“windows media player”选项→单击鼠标右键,→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 在“file name”设置项处正确输入需要插入到幻灯片中视频文件的详细路径及文件名。(4)用超链结插入影片。插入文本框,输入视频文件名→点击右键→选择“超链结”→找到需要插入到幻灯片中视频文件的详细路径及文件名。
三、制作特效字幕
我们平时看电视影片等,知道有些字幕是从画面中升起或落下,还出现不同特效。更特别是那些广告字幕,更是让人感觉美不胜收。其实我们可以利用ppt强大的演示功能,制作出这样一张幻灯片。
首先,我们要在字体上多收集一些不同的好看的特色字体,安装在自己的电脑里备用。其次,在字体效果上进行特殊的设计,具体的方法很多,现选取几种说说。
(一)特殊的字体背景效果的制作
选在新建的PPT演示文稿中插入艺术字→点右键下拉菜单中选“设置艺术字格式” →选择“填充颜色” →下拉菜单中“填充效果” →选择“图片”进入预定的文件中找到相应的图片→点击“插入”“确定”。
(二)字幕的进入效果的制作
先选定字幕文本框→菜单中“幻灯片放映”中选择“自定义动画”→点击“添加效果”→(这有强大的各种“进入”“强调”“退出”“动作路径”的效果)选择自已称心的效果→预览好后“确定”即可。
PPT教学课件是很多一线教师的最爱,他简单易学,功能强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PPT教学课件集图、文、声、像等各种多媒体信息为一体,让教学课堂更生动、更形象。让我们用心、用情制作设计好PPT教学课件,使我们的教学课堂真正的活起来,使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更大的提高。
参考资料:
1、《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祝智庭 电子工业出版社
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 谢幼如等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3、《教学设计》 乌美娜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比赛背景
当今,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计算机已应用在通信、监控、科研、视频会议、网络教育、传媒、医疗、旅游、电子商务等领域,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离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越来越近,提高了工作与学习的效率。因此,有必要举办此次应用大赛。
二.比赛目的目的:加强文化宣传,拓展网络影响力,促进学术交流
三.比赛意义
有利于本校学生提高对网络工作的重视,有利于进一步使网络走向正规化,促进各专业之间的学术交流
四.比赛名称
2012年11月份上海师范大学PPT制作大赛
五.赛程设置
1.比赛主题:PPT制作大赛
2.参赛形式:个人或组队参加(一队不超过三人)
3.参赛对象:上海师范大学在校所有学生
4.比赛要求:以专业为主题举办PPT制作展示大赛,内容自选,以专业知识做背景为宜,最好浅显易懂以促进学术交流。比赛共分初赛与决赛,初赛提交参赛作品,决赛中将增加5分钟以内的幻灯片讲解。
5.比赛时间和地点:时间: 12月1日 初赛 上午 9:00—10:00 12月1日 决赛 中午10:00—12:00地点:教学主楼
6.评分细则
7.奖项设置: 大赛奖品丰厚,颁发荣誉证书,设置一等奖一名 8G优盘(55元);二等奖两名 4G优盘(45元); 三等奖三名2G优盘(35元).六.工作安排
1.赛前工作
(1)在比赛之前,11月28日由谢歆主讲PPT制作技巧,内容涵盖正规PPT制作流程及演示PPT制作细节等知识。
(2)赛前宣传工作
A.11月18日,校内通过飞信、短信、班委进行班级宣传
B.11月20日校内进行海报宣传
(3)邀请评委四名,其中包括辅导员和导师。
2.比赛当天安排
(1)场地安排:a.30至40张桌子,用于评委席以及观众席的搭建。
b.安置电脑设备
c.参赛作品的拷入
(2)人员安排
a主持人2名
b.赛场接待人员
c.计分评委
(3)设备安排
A.投影仪一台
B.话筒2个,音响。
3.比赛流程
初赛:(1)主持人介绍比赛规则
(2)各组员上交参赛作品
决赛:(1)主持人介绍各代表队
(2)各队按安顺序解说PPT
(3)评委评分
(4)宣布比赛结果并颁发证书和奖品
七.赛后工作安排
1.采集比赛照片
2.写活动总结
3.比赛结束后以海报形式公布获奖名单
4.各参赛获奖作品上传至网站
八.比赛经费
证书及奖品控制在300元以内
九.主办单位
课程时数:3H
授课方式:演讲,小组研讨,演练 必备条件:电脑,投影,白板,小音响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是为培养企业员工进行公司介绍或活动演讲的职业素质而开设的,分为授课与演练两部份,重在实操式的进而全面介绍演讲前的准备,演讲过程的控制与演讲后的总结,使学员学会如何消解心理的紧张感,如何大胆走上讲台,能对现场进行控制,如何展现自己的肢体语言,如何设计出吸引人的PPT,以便更好的适应将来岗位的需要。
适合对象:企业基中层干部与有兴趣参与的人员 课程题纲:
引言:演讲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
建立良好的形象
流利的表达
能与学员建立共识
能建立和保持一定的训练威望
激发学员的学习热诚 有系统地整理培训资料
具有同理心
自己也能不断地学习、追求进步
第一部份:建立演讲者的专业
A:手
手势的忌讳 手的位置: 活动范围:
B:眼
要敢于用眼神与学员进行交流。 控制自己眼神的力量主要来自内心。当然,眼神也是完全可以练习的。C:立 抬头
双肩放松 挺胸收腹 双臂放松
两腿并拢立直 D:表
自然,亲和
肯定,正面 微笑要点
如何训练自己的微笑?!
展现有效肢体语言的秘诀 演练:我爱上了一朵花
练习眼神的方法步骤
眼神训练:视摆法,对视法,扫描法 演练:眼神练习 男士站立要点 女士站立要点 练习:一比才知道! 讲师的站姿与走动要点 练习:优雅的移动! 如何让培训鲜活起来
语速,语调,语气 练习:《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 音频分享:海燕
第二部份:PPT的制作
1.PPT制作标准说明
2.页面设计要点
3.字体字号设计要点
4.颜色效果设计要点
小游戏:请你讲述一件自己认为最开心的事情5.图表影音的设计要点 6.投影仪使用的技巧 7.自我介绍的公式应用
8.PowerPoint 基础
PPT界面介绍
创建新的演示文稿
如何保存和退出演示文稿 如何加密演示文稿?
编辑背景和版式
幻灯片版式的编辑
9.PowerPoint 技巧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策划制作:
制作大赛
一、活动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就业形势的日渐严峻,掌握计算机的相关技术和知识已成为提升个人硬件素质的必要举措。尤其是以OFFICE为代表的日常办公软件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现在处理业务的必备技能。为使我校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素养,特此举行了以“让我们的思维飞起来”为主题的PPT设计与制作大赛活动。
二、活动目的:
为了提高信息学院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动手能力,促进专业知识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在学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活动主题:
让我们的思维飞起来
四、活动时间:
六月至九月
五、活动地点:
大学生活动中心、课室、机房
六、策划主办单位:
学院各分院学生会
七、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6月12日—7月17日)
1、PPT动画设计与制作大赛动员大会。
活动时间:7月18日晚
活动地点:大学生活动中心
面向对象:某学院全体学生
目的: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本届PPT动画设计与制作大赛的主题和目的,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兴趣和激情,使他们积极参加本次活动。同时,让同学们开始筹划PPT 动画的设计制作。
二、中期活动:(8月上旬)
1、开展PPT制作技巧讲解讲座
活动时间:8月5-7日(暂定)
面向对象:学院全体学生
目的:提高学生的对于PPT设计与制作的专业技能和科研素养,促进对PPT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子们更早的踏上设计开发之路,更好的规划自己的PPT。
2、PPT动画设计与制作比赛初赛暨各分院选拔赛
活动时间:8月10-20日(暂定)
参赛对象:学院全体有意愿学生
目的:检验同学们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一个竞争交流的平台,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鼓励同学们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3、PPT动画设计与制作比赛分院竞争赛及总决赛
活动时间:8月30日-9月15日(暂定)
三、后期活动
1、PPT动画设计与制作大赛颁奖会
活动时间:8月30日
面向对象:学院学生
目的:为在“IT文化节”中获奖的选手及团队颁奖,展示IT文化节的成果并由参赛者分享其参赛心得,为IT文化节画上句号。
2、推优引导
面向对象:获奖团队或学生,项目潜力较大的团队或学生
开展方式:针对各项竞赛中获奖或较有潜力的项目进行跟进,由专业老师指导改进项目设计,引导并鼓励团队项目参与省级或国家级竞赛、立项。
目的:避免优秀项目半途而废。
八、比赛规则及要点
1、在初赛环节,先以班级为单位,从班级中挑选出不超过3组的1-2人的制作团队;然后挑选出的团队再拿作品参加分院的选拔赛,最终每个分院挑选出5份优秀的作品参加大院的比赛。初赛环节由各分院学生组织负责。
2、比赛共分3个环节:
(1)明确具体要求及主题后,给定10天左右的时间进行PPT的设计与制作。
(2)制作完成后,参加答辩,包括制作技巧、制作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3)制作品的完善工作,给定5天左右的时间。
(4)作品完善后,统一参加大院比赛。
3、所有作品必须都为原创作品,不得抄袭。所有需要的素材可以到网上搜索,但不能搜索已经过设计的素材。否则,按0分处理。
八、活动经费预算
来源: 张 灵的日志
不同于一般课程的PPT课堂展示,本科论文答辩学术气氛较浓,因此制作的PPT应显得较为严肃。PPT的制作过程与现场展示的效果是有很大差别,因此还应该考虑到投影后的效果。以下从PPT制作的各个角度,以个人经验以及见到的问题做一总结,共享之。
==================
========模板======
==================
1.首先做一个母版,可以考虑校徽、系徽;
2.回归简单的模板,显示出严肃认真的学术气氛;
3.尽量选择同一个底色的模板;
4.文字或图片颜色不能过于接近底色,要有一定对比度。比如我一般选择白色作为底色(白底:可以选择黑字、红字和蓝字),当然也可以选择蓝色,但最好不要选择黑色因为这样极易与周围混在一起;
5.一张幻灯片上的颜色尽量不要超过3种,即底色、字体颜色;
6.整个幻灯的配色方式要一致,即标题、字体整个PPT下来统一配色;
===================
========文字=======
===================
##整体要求##
1.文字不能太多;
2.一般不必用完整句子表达,尽量用提示性文字;
3.比例适宜,避免缩在半张幻灯片内;
4.每一张幻灯,一般都要有标题和正文;
##具体要求##
1.字体大小:标题为黑体,40号(字多的话可以略小);正文黑体,29号(不得小于24号).英文选Times New Romans;
说明一下为什么中文用黑体。黑体各个笔划粗细一致,投影效果好。
2.一行字数在20个,不超过6~7行,段间距大于行间距;
3.字体颜色:黑、红(强调)、蓝(强调);
4.层次分明:题目-->大纲-->内容-->结束(致谢);
5.每页内容中又分几小点时,最好在有个小标题;
6.尽量不使用动画;
===================
========流程图=====
===================
1.特别在描述研究过程的时候,最好用流程图进行说明;
2.建议用mirosoft visio来画,使用简单;
3.使用visio画PPT的流程图,一定要注意将字号调到16pt以上,不然投影后看不清楚,另外不要太详细,大致流程即可。
========图片=======
===================
1.JPG格式;
2.图片较多,最好统一格式,如大小,位置;
3.加入公式,就是复制->粘贴->调试大小->调试位置;
4.图片的大小要适中,考虑现场投影的效果。
===================
==毕业PPT特点=====
===================
##需要包含的内容
1.一般概括性内容
1.1课题标题
1.2答辩人
1.3课题指导教师
1.4时间
2.课题研究内容
2.1研究目的2.2方案设计(流程图)
2.3运行过程
2.4研究结果
2.5创新性
2.6应用价值
2.7有关课题延续的新看法
=================
答辩幻灯制作技巧
=================
1.答辩幻灯的基本要求
1.1篇幅:一般10分钟的演讲时间,做20~25页PPT;
1.2封面和封底:最好是校园风情照片;
==================
答辩态度和心理状态
==================
1.思想准备
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树立信心,通过论文答辩这一环节,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
2.答辩内容准备
在反复阅读、审查自己论文的基础上,写好供10分钟用的答辩报告。反复练习必不
可少,尚需注意以下细节:事前亲临现场,熟悉现场布置,测试设备(如存放答辩幻灯的U盘是否在答辩使用电脑上正常播放;PowerPoint版本兼容问题等(这个非常关键));熟悉讲稿;练习如何表达,尤其着重于引言部分和结束部分。==================
现场展示注意点
1.使用激光笔,需要强调之处才用激光笔中速点击一下,不要让激光笔一直亮着。
2.语速要适中,不要太赶,不要让人以为你在背书;
3.现场展示一般都让排练计时,所以时间一定要控制好。以本科论文答辩10分钟为例,最佳的展示时间为9分30秒到
45秒之间。
4.展示过程中,要注意目光移动,不要一直盯着PPT,要与评委进行目光交流。
5.PPT每一页中的内容不一定全部要提到,只要讲其中精华部分,以节省时间;
6.高级技巧:因为在座的评委不一定对你所做的研究熟悉,因此PPT展示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强调你做的研究的价值与
意义,并且始终贯穿。比如我在开头就强调研究的意义:目前,工程上一个关键性的难题就是如何判断绝缘老化程度,本文首先引入陷阱的相关理论,成功利用陷阱深度来表征绝缘老化程度,为实际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价值。
7.时间合理分配高级技巧:以10分钟为例,我在练习过程中大概分为如下,课程背景与第一部分工作3分钟,第二部
分工作3分钟,第三部分工作2分钟,最后的总结30秒到4分钟。所以控制时间的高级技巧就在于充分利用总结来调整整个展示的时间。30秒能讲完,4分钟也能讲完,这是需要事前准备的。
==================
优秀PPT的标准
==================
1.字体、图片、内容是否突出;
2.演讲语速快慢、时间控制、自然情况;
3.论文工作创新点;
4.论文工作的成果(文章发表,软件工业化);
5.现场展示思路是否清晰,是否紧抓主题;
首届原创教学PPT制作大赛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机操作水平,积极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氛围,拓宽同学们的视野,提高PPT制作水平,全面锻炼和增强文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特面向文学院学生举办原创教学PPT制作大赛。
二、参赛对象: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08,09,10级学生
三、大赛主办方:文学院学生会网络信息部
协办部门:文学院学生会通讯部,宣传部,保卫部,外联部赞助方:XX
四、比赛宣传:
(一)宣传:
1.文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网络信息部出通知下发各班级;
2.文学院学生会宣传部出海报张贴食堂广而告之;
3.文学院通讯部针对本次活动进行通讯稿宣传;
4.外联提供的横幅海报等。
(二)外联:
外联部负责联系一些商家,对此次比赛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五、比赛开展:
(一)比赛形式:
1.初赛
比赛内容:教学课文PPT制作(不指定具体题目)
比赛时间:2010年11月15日——2010年11月22日
比赛形式:选手以附件形式发送作品至网络信息部邮箱()
选手可将作品直接交至我部门工作人员处
备注:决赛名单结果将于一个工作日内(11月23日)发出通知。
2.复赛
比赛内容:教学课文PPT制作(指定具体题目,由选手抽签选择)比赛时间:2010年11月24日下午
比赛形式:选手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按要求完成指定题目
备注:复试要求提供可供联网的电脑,因而地点暂定为网吧。
3.决赛及颁奖仪式
比赛内容:选手解说PPT
比赛时间:2010年11月27日下午
比赛形式:选手在指定8分钟时间内解说所做PPT内容,下面评委参与打分,赛后公布比赛结果,进行颁奖
备注:决赛要求多媒体,因而地点暂定为教室
主持人:陈晓洁
评委名单:胡庆华王照生张杰李瑾王隐玉等(暂定)
(二)作品要求:
1.PPT主题明确、思路清晰、内容丰富;
2.构思新颖,有独到之处,适合课堂教学;
3.参赛作品内容要求健康,积极向上;
4.参赛作品个人自行设计,不得抄袭;
5.幻灯片数量要求至少达到十二张以上;
6.PPT作品基于POWERPOINT 2003平台制作,由文本,图像,声音等信息集合。同时欢迎同学们在PPT中添加自行制作的flash,电子相册,拍摄DV作品等增强推荐效果。
(三)、演示与讲解要求:
1.讲解时间控制在8分钟内;
2.作品播放流畅,运行稳定、无故障;
3.讲解时应与PPT演示相互配合,融会贯通,对作品的中心内容把握良好;
4.要求讲解员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标准规范、表达准确。
六、评分标准:
1.内容在体现主题的基础上创意新颖,有鲜明特色
2.作品画面、色彩、声音、文本搭配好,衔接紧凑自然,演示过程流畅
3.作品富有动感,体现大学生青春气息,内容丰富,感染力强
4.原创元素(包括图片、动画等)适当加分
5.作品富有动感,体现大学生青春气息
6.情景选取、表演适当,语言流畅,与作品同步,结合自然,衔接紧密
7.对主题有较好理解,讲解员对评委提问能够随机应变
七、经费预算:
横幅制作茶叶上网经费一次性纸杯等
八、活动负责人及参与者:
负责人:胡庆华
主要参与者:文学院学生会网络信息部成员
其他兄弟部门成员
团总支
文学院网络信息部
学生会
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和计算机成为了大学生以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能力。畅想青春英语协会在校团委、社联会等有关部门的领导支持下,现决定举办第一届英语口语暨PPT制作大赛。此次比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比赛活动,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创新的能力,和提高同学们教师计能的水平。通过本次比赛,鼓励同学们大胆说英语、动手实践做课件,将平时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从而提高参赛者的英语口语及PPT制作水平。
二、活动主题:
环球旅行
三、活动时间
报名时间:2011年11月 20日—11月30日
竞赛时间:2011年12月4日
四、活动地点:理工132室
五、比赛流程:
1、前期准备:
A 资金问题,主要由外联部负责。
B 主体宣传部分为内蒙古民族大学三个校区,具体包括: a、放置宣传板(可在合适地点放置3块)
b、粘贴宣传海报(彩纸海报)。
c、悬挂宣传条幅(活动场地)。
2、活动准备期:
(1)活动准备
a、评委的确定,邀请外国语学院老师;
b、如何报名,到事物中心领取报名表;
c、观众的参与,;
d、颁奖仪式的筹备。
(2)场地准备(提前1~2天)
a、活动背景的布置
b、嘉宾席布置:桌椅摆设、纯净水的摆设、选手名单制作 c、座位布置:入场口设置、场地布置确定
d、音响、电脑的搬运和摆放
e、支持及后勤准备
3、活动细则(内容安排):
(1)8:00-10:00 准备舞台背景及嘉宾席布置
(2)11:30:00至13:30 活动节目彩排
(3)19:00至21:00 活动展开
六、参赛规定:围绕主题展开英语讲述及配合PPT展示;参赛对象:全体同学;
七、奖项设定
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最佳口语奖1名,最佳PPT制作奖1名,优秀奖5名
八、经费预算
1、水:2元/瓶*15瓶=30元
2、奖状:2元/张*12张=24元
3、选手奖品:
一等奖:20元/份*1份=20元
二等奖:15元/份*1份=15元
三等奖:10元/份*1份=10元
其他奖项:5元/份*5份=25元
4、评委礼品: 15元/份*4份=60元
5、文件打印(包括评分表,选手名单,签到表,课文资料): 31元
6、会场布置: 20元总计:235元
九、工作安排
1、宣传部:负责做好有关宣传;
2、组织部:负责统计好参赛选手名单,收集选手资料并负责通知选手参赛,确保准时出场比赛,避免临时弃权选手过多。
3、网络部:负责赛场布置、座位安排、维持现场秩序
4、文艺部:负责联系评委、嘉宾,做好评委老师、嘉宾的接待工作(评委安排:可联系各位老师,为我们的参赛者做最好的点评)。
5、学习部:负责安排人员计时、计分、评分表的发放
7、外联部:负责茶水的供应,资料的复印等
8、财务部:请柬,奖状,奖品,礼品的购买
晋城第六小学 董娟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在校园里迅速掀起了一场教育技术革命,计算机辅助教学替代了传统教学手段而成为了学校教学主流。美国微软的课件制作软件PowerPoint以其简单易学好用的特点而倍受教师的推祟。下面谈一下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的优势、技巧和注意事项等。
1、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的优势
(1)操作简单,易于掌握:Power Point就是利用计算机制作幻灯片,一页就是一张幻灯片。在制作每一张幻灯片时,可选择模板作为幻灯片的外观,然后输入教学内容,并根据需求做一些处理。
(2)信息表现形式多样:可把图形、图表、文字、图片、表格、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放在幻灯片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抽象事物的理解。
(3)信息呈现快捷:在展示时,教师只需操控鼠标就可以展示教学内容,省去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4)信息资源共享:教师可把演示文稿存储在计算机中或共享给学生。(5)信息便于加工:演示文稿的制作、修改和加工非常便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发现有瑕疵,可随时进行删改。
2、PowerPoint制作课件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1)选择合适的幻灯片背景我们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模板、母板和配色方案来实现。幻灯片版式设计,美观大方固然重要,但不能喧宾夺主,要重点突出。PowerPoint软件为使用者提供了一定量的模板,设计者可以根据课程特点进行选择,一般用于教学的幻灯片应选择简洁的模板。改变幻灯片外观也可以通过“格式”菜单下的“背景”选项来实现,或在菜单中单击“其他颜色”和“填充效果”来改变背景,也可插入图片作为背景。背景与主题色彩对比要鲜明。一般情况下,白色文字应衬以深蓝色背景为佳。
(2)文字处理 一张幻灯片中放置的教学信息不宜过多,制作时应尽量精简,不必将教案上的文字全部搬到幻灯片上。一般来说,幻灯上的文字只是标题和提纲,必要的补充说明资料,可另附一张幻灯片说明。
1)字体选择。如果连贯的文字较多,应选用隶书为佳;至于标题,可以选择不同的字体,最好少用或不用草书、行书、艺术字体和生僻字体,因为这些字体看起来比较吃力,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字号选择。关于字号的大小要根据屏幕的大小而定。字号太小,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看不清;字号过大,前排的学生看着晃眼。一般来说,标题选用32~36号字为宜,加粗、加阴影效果更好,其它内容可根据空间情况在22~30号字之间选择,并注意主体内容和空白部分的搭配协调。
3)字体颜色。在考虑字体颜色时,可将标题或需要突出的文字改用不同颜色加以显示,但同一张幻灯片的文字颜色不要太多,要注意文字颜色和背景颜色的协调。
(3)图片处理 在幻灯片中添置一张图片可替代大篇幅的文字说明,而且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使用图片之前,一般要经过适当加工和处理。
1)图片格式转换。利用图片处理软件将不同格式的图片均转换成jpg格式,图片像素大小控制在600点以内,这样可以减少课件容量。
2)图片的编辑。利用PowerPoint中的图片设置工具栏,对插入幻灯片中的图片进行简要的编辑:(1)裁剪图片;(2)图片亮度和对比度调节;(3)图片大小及位置调整,通常情况下,图片不宜过大,以占到整个幻灯片画面的1/5到1/4为宜,最大也不要超过画面的1/3;图片布局,一般放在相应文字标题的右下方,为了整体美观,最好根据黄金分割法定位图片。0另外,不要插入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片,画蛇添足,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4)动画设置 PowerPoint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动画设置选项。适当的动画效果对教学内容能起到承上启下、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但需要强调的是如果要设置动画,一定要把教学内容设置成动画效果,因为根据人的视觉习惯,相对于静止和运动的物体,人的视觉往往对运动的物体投以更多的关注。(5)超级链接 适当的超级链接可以使演示文稿展示合理有序。(6)课件打包 为保证制作的课件能在不同的场合顺利播放,课件制作完毕后,必须进行打包,打包时一定要把字体、动画和影音文件、播放器一起打包,否则课件有可能在其它电脑上无法正常运行。
3、PowerPoint制作课件注意事项
(1)素材准备充分 课件制作同备课一样,对要阐明的主题和课件的结构要有清晰的认识,材料准备要充分。这样才能减少制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1)文字资料。同教案一样,是整个教学的重点和中心环节。文字材料的准备是制作课件的基础。可通过网络下载或文字办公软件输入。2)图片素材。可用数码相机拍摄或从Internet网搜索相关图片。图片使用上,在保证图片清晰度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文件容量小的图片。3)影音资料。必要的影音文件可给课件增色添彩。视频文件avi格式、mpeg格式可直接插入,rm格式不能直接插入,但可以通过建立超级链接打开相应的播放器播放。音频文件最好选用mid格式的文件,wav、mp3格式容量大。
高行中学
黄晓静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在其教育理念中“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因为一直以来,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以“教”为出发点,注重对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学生对词汇的背诵记忆和语法规则的掌握理解,忽视了学生外语学习的心理特点、智力特点和思维特点,英语是一种语言,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交际。英语学习是需要大量实践练习的,学生只有在真实语境的交际活动中积极地运用语言,才可能发展语言技能,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任务型为核心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就是建立在这种思想上的、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宗旨的新型教学模式,这是近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是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成具有实践意义的一种教学。
英语学习的“任务”是指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为达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在任务型教学课堂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可操作性强、任务化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项真实的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即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获得情感体验和调整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以课文Arturo Toscanini的教学过程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任务,层层深入,来让同学们完成。
Ⅰ.Pre-task lead-in: Listen to the song “yesterday once more” and ask some students to introduce their favourite music then come to the topic.让同学们来介绍他们喜欢的音乐,可以是歌曲,也可以是人物,以便于调动起他们对于音乐的积极性,然后顺势由音乐的话题转换到本课的主题――音乐家Toscanini。
Ⅱ.While task: Analyze the text Task 1: Learn and say.1.listen to the tape of the text and outline the brief account of Toscnini.Teacher will give the time on the screen and let the students find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from the text.The students can make marks in the text.通过听录音,要求学生归纳出Toscanini的一生简历,并能根据屏幕上的时间找出相应的事件。
2.Skim paragraph A and ask a student to describe Toscanini in one sentence and the three world-famous operas conducted by him.快速浏览语段,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来描述Toscanini,并在文中找出Toscanini指挥的三部著名的歌剧。
3.Scan Paragraph F&G and fill in the missing information on the answer sheet.Ask the students to retell his being strict with the help of the key phrases on the screen.快速阅读F和G段,填出答题纸上缺乏的内容,并让学生复述Toscanini所表现出来的对自己对乐队的严格之处。
4.What factors made Toscanini a great conductor? 这是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的任务,要求学生总结出Toscanini的成功因素。Task 2: Ask your classmate.In this part, a student can ask any of his or her classmate a question according to what we have learned just now.The person who is asked has the right to ask another student another question.Teacher will give the students some time to prepare the questions and students can discuss with their deskmates.Eg: Q: Why was Toscanini physically attacked? A: Because he refused to play the fascist anthem and protested against Hitler’s ban on Jewish musicians.在这个任务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在文中寻找问题,通过自己寻找搭档的方法来完成问答,如果碰到比较有难度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帮助。
Task 3: From all of the brilliant qualities of Toscanini, which one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Why? Toscanini: a great conductor 1.His hard work: the highest honours in cello and composition 2.Opportunity: called in to fill in as conductor at very short notice 3.His marvelous memory 4.His energy 5.His strict attitude towards performance 6.His loyalty to composer’s intention 7.His political outlook: anti-fascist 这个任务的难度在于回答出为什么,这就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并通过自己思考,组织好语言来回答问题。
IV.Post-task Discussion Nowadays there are many entertaining programs, such as super girls, my show, my hero.Some new stars become well known because of these programs, and many students are crazy about them.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for a singer or star?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讨论题,联系生活中出现的“超女”,“好男儿”,“我型我秀”等选秀节目,讨论对于一个明星来说最重要的因素,这是学生们有话可说的题目,主要在于培养学生们能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V.Homework: 1.Search more information about more musicians on the Internet.Finish the table on Page55.2.What do you think of Toscanini? Exchange your opinion with your group members.最后的回家作业有两项任务,一项是搜寻更多有关音乐家的信息,另外一项是与小组的成员交流自己的想法。
鉴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设计任务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所以本课中第一组任务都是围绕课文内容展开的,难度不高;后面两个任务是在前面一组任务的基础上设计的,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在这样一节以任务为主开展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高,合作意识强,口语表达能力也有了一定的锻炼,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任务型教学显然有其不可忽略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教师加以注意。下面简单谈谈我的想法。
1、任务设计要先有语言输入:
任务型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一系列的任务,在任务设计中应当考虑把学生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技能事先进行语言的输入,如果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在课堂上急于让学生完成任务,学生就不能完成任务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在上文的案例中,整节课中我用了相当一部分的时间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理解消化,这为后面两个开放型的任务作了铺垫,也使得学生在完成后两个任务的时候能够游刃有余。任务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因此,每一阶段任务的设计都应有一定的导入性,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把知识作为铺垫,层层深入,通过一系列语言任务训练,才能在完成任务的语言交际活动中运用自如。
2、任务与任务之间的联系性:
任务型学习中的任务,不是单一的或孤立的,而是系统的、连续的。任务可能出现在多个层次,如子任务、任务、主任务、扩展性任务等,在这任务链中前一个任务的成功是完成后续任务的前提。为了在任务型教学中使学生成功地完成每个task,我们可以从任务所需的语言、思维和活动条件三个界面构成的复杂度安排由简单任务到复杂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设计的任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成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这样由数个任务构成任务链。在上文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完成最后两个任务是顺理成章的,若没有前面的课文内容作铺垫,后面的拓展型任务对学生来说就是遥不可及的。
3、任务要尽可能真实:
为了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设计任务是应着重考虑到任务的真实性、新颖性和趣味性。但我们也看到不是所有的语言材料都是适合学生去完成任务的,即使同一种任务,学生受到年龄、性别、履历、区域、知识等诸多局限,在完成起来也是大不一样的。如:选择的任务是有关体育的,男生和女生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和完成任务的好坏是不一样的;选择有关农业的任务,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理解上也不相同。我在设计最后一个任务时,考虑到联系学生们的真实生活,为了让他们有话可说,选取了好男儿、超女等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娱乐节目,这种任务可以在课堂上展开、又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并有可能在真实生活中运用。对于学生来说,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其效果肯定比教师的强化训练要有效的多。当然,源自生活的真实任务有时可能与课堂教学内容并无直接的联系,这时就需要教师对源自生活的任务加以设计,使其尽可能真实并与课文内容联系密切。
4、任务与学生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
任务型教学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不平衡的。班级里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在完成第一组任务时都会有一种成就感,但是后两个任务对他们而言有一定难度,而有些学生的感觉恰恰相反,他们认为第一组任务过于简单,后面的任务才有挑战性。这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有时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尽量考虑全面,照顾大多数的学生。
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并使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中,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从而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但在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任务型教学和传统教学应该相互结合,因为这样能很好地在强化听说的同时又兼顾读写。我在教学中不是把所有的教材都以任务型教学来展开,而是相互结合,即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强化学生听说的同时,加强词汇、语法等的教学,并加强听写、背诵和课后练习。新课标倡导教师在进行任务型教学中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学习策略,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才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
【任务型PPT制作与大学英语教学】推荐阅读:
基于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的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09-22
“任务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01-04
任务型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探究09-10
基于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大学英语课堂设计11-25
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任务设计研究02-16
任务型教学小学英语06-10
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01-06
阅读任务型教学案例10-14
任务型教学法论文11-28
任务驱动型作文讲评教学设计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