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维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共8篇)

维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篇1

二0一三年三月四日

二职高维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李钊

各位老师:

2012年,我校在区委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通过了一系列“硬任务”、“硬措施”,学校维稳工作取得了实效,确保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教育系统维护稳定工作任务仍很繁重,给学校维护稳定和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竣的考验和挑战。面对当前学校维护稳定工作的复杂形势和重大责任,我们要牢因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进一步坚定“稳定是福、**是祸”的思想,充分认识学校维稳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关于维护稳定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继续把维稳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巩固维稳工作成果,强化维护稳定各项措施,严防敌对分子的渗透,坚决遏制不稳定事件的发生,努力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教育”。昨天上午,区委专题召开了全区学校党建和维稳工作会议,王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具体要求。综合区委的指示精神,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点: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维护校园安全的政治责任感和敏感性。二是加大力度,排查隐患漏洞,调处矛盾纠纷,清除危及学校安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三是采取综合手段,全面强化学校的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四是落实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坚决防范不稳定事件的发生。根据区委、区政府指示,下面我就我镇学校的维稳工作贯彻落实问题,讲几点意见。

1、严格实行维稳工作责任制。继续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成员配合抓” 的工作责任制。学校主要领导要切实增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坚守岗位,狠抓落实。要严格落实维稳工作包抓责任制,把包抓责任落实到学校领导班子、党团组织,群团组织、班级,落实到每个班子成员,班主任、任课教师、职工和学生干部头上,确保“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

2、切实健全完善各项工作预案。学校要认真总结完善近年维稳工作的实践经验,结合区委、教育局出台的一系列维稳工作方案、意见、安排等指导性文件,立足各自实际。有针对性的充实完善各项工作预案,既要有全年的整体工作预案,也要有阶段行的工作预案,制定好现场应急处理的措施,增强防控措施的准确性、有效性。

3、加强校门口的安保措施。一是要加强对出入校园人员的管理,做好来访查验登记,严防无关人员进入校区。二是要加强值班教师的安排,对提前到校的学生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不仅要确保提前到校的学生能够随到随进,不在校门口滞留,还要保证提前进入校园的学生不发生安全问题。三是要采取妥当措施,防止各类危险品(如刀具、易燃易爆、有毒化学品等)出现在校园周边,或被带入校园。四是在上、放学前半小时左右,要派出人员对校门口周边情况进行安全观察,指定必要人员在校门口维护秩序和进行安全管理,安

排适当的人员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形成观察、防控、应急三位一体的安保体系。同时协调公安部门在上、放学及晚自习时段,加强对校门口及附近路段的治安巡逻。

4、加强校园内的安保巡查。要安排力量组织校园内巡查,对出现在校门口及校园内的可疑人员,要及早发现、及早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特别是在开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特殊时节,要组织力量严密防范无关人员在校区内游动。

5、进一步加强情报信息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员覆盖到学校内的各班级、各宿舍及部分家长的维稳信息网络,随时掌握师生动态,牢牢掌握维稳工作的主动权。切实加强信息研判和报告工作,严格落实“日报告”制度,做到“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不得瞒报、迟报和漏报。老师们,现在正值刚开学的日子,颍泉区委、政府的要求,组织工作组对校园治安防范工作进行专项检查督导,各位老师也要迅速行动起来,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我校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维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篇2

同志们:

刚才, 战书同志作了重要讲话。讲话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对我省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进行了科学分析, 对“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思路进行了系统阐述, 对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各地各部门要深刻学习领会, 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有三个重点:一是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二是要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抓住机遇, 加快解决我省工程性缺水问题。三是要贯彻落实三个“重中之重”的要求, 扎实抓好新形势下全省扶贫脱贫攻坚工程。下面, 我讲三点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为全省经济社会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十一五”时期,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部署, 齐心协力、顽强拼搏, 努力克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 经受住了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和严重干旱的重大考验, 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农业农村工作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是农业生产取得新成绩。“十一五”时期, 全省财政投入支农预算资金730.62亿元, 是“十五”时期的2.62倍。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五年粮食总产量累计达到5577万吨, 比“十五”时期增加37万吨, 200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68.27万吨, 创历史新高。草地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 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提高。2010年, 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630.33亿元, 年均增长4.7%。烟叶产业稳定发展, 全国第二大烟叶产区的地位更加牢固。茶园面积突破300万亩, 绿茶生产排名全国第二。蔬菜、精品水果发展加快。

二是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达到3472元, 比2005年增加1595.04元, 年均实际增长8.3%。“十一五”时期, 全省共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11.06亿元,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72.4万人。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1641元增加到2010年的3105元, 年均增长13.6%。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黔中水利枢纽一期、“滋黔”一期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全部开工建设, 五年共新增解决10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793万亩, 其中烟水配套工程受益面积达463万亩, 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0.64亩。全省建成通乡 (镇) 油路10403公里, 96.9%的乡镇通油 (水泥) 路, 建成通村公路74493公里, 96.7%的建制村通公路。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680万千瓦。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0.5%, 年均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

四是农村公益事业取得新进步。农村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普及, 五年共安排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167亿元, 其中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89亿元。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年人均保障标准达到1186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有27个县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省五年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043个, 村级卫生室12997所。全省财政投入68.31亿元, 完成60.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全省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我省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 农村贫困人口比重大, 按照中央要求, 要在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任务艰巨。二是我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欠账多, 要改善、解决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任务艰巨。三是农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快,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低, 推进“三化同步”任务艰巨。对于这些问题, 我们要在下步工作中认真研究, 切实加以解决。

二、认真做好2011年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努力为“+二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今年, 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和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 牢固树立三个“重中之重”思想, 按照“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和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的要求, 以工业化致富农民, 以城镇化带动农村, 以产业化提升农业, 加快“三化同步”进程, 紧紧围绕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 全面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主要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增长5%;粮食总产量1150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以上;全年减少贫困人口55万人;新增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营造林任务350万亩, 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 着力增加“三农”投入, 加快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一是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今年, 省级财政支农资金预算46.89亿元, 比2010年年初预算增加8.04亿元, 增长20.98%。各地要认真落实好中央和省关于“三农”的投入政策, 充分体现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 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 即: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 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增幅、比重均有所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 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切实落实好综合直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林政策补助等各项农业补贴政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今年各级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大水利投入的政策要求。二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服务,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发挥财政资金激励作用, 引导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 确保全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2010年, 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支持边远贫困地区新设金融机构, 综合运用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填补金融空白乡镇的网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把金融服务向村组延伸。三是建立支农投资、信息沟通工作机制和资金融合平台。加大省、市级支农资金融合力度, 积极探索“政府出资、市场运作”的新型资金运作模式, 采用补贴、贴息、以奖代补、以物折资、先建后补、购买服务和信用担保等支持政策, 激发社会资金更多的投向“三农”。

第二, 着力抓好农业生产, 加快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针对近几个月北方持续发展的旱情, 温家宝总理两次实地调研, 并先后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及全国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 安排部署抗旱救灾和促进粮食生产工作, 国务院出台了扶持粮食生产的十条政策措施, 这对于促进今年粮食生产, 保障农产品供给, 稳定物价水平, 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各地要认真抓好粮食等农产品生产, 努力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我省的粮食总产尽管多年来保持在1100万吨以上, 但是粮食生产仍处于“农村粮食基本自给, 丰年有余”的较低水平, 每年需从省外调进100万吨左右的粮食, 才能实现全省供需基本平衡。今年北方麦区发生的严重干旱, 很快引起粮食市场预期发生变化, 国际国内粮油期货价格已经全面上涨, 这再一次警醒我们, 我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的粮食基本自给省, 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供给上, 任何时候都放松不得、大意不得。今年, 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左右, 其中, 杂交水稻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 继续推进“粮增”工程和“高产创建”工程, 确保粮食产量恢复到1150万吨左右。健全地方粮食风险基金制度, 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省发改、财政、农委等部门要抓紧与国家相关部委的衔接沟通, 积极争取对我省粮食生产的倾斜和支持。二是突出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大力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 突出抓好优势产区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园艺产品、养殖产品标准化创建和规模化种养, 提高大中城市农副产品自给能力。三是加强和改进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下大力气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 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 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制假售假、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运用多种调控手段, 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 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防止价格大起大落。加快“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 实施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

自去年12月底以来, 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来势猛、起伏大、时间长、范围广的冰冻雨雪天气, 全省各地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均突破历史记录, 灾害达特重等级, 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932.5万亩, 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25亿元。灾害发生后, 各级各部门按照“抗凝冻、保民生、保生产、保稳定”的要求, 采取有力措施, 保证了交通运输、电力通讯正常, 受灾地区群众生命安全、生产生活稳定, 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当前, 正值全省夏收作物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 即将进入春耕备耕大忙季节,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 牢固树立“救小季、保大季”的思想, 扎实抓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要根据当前作物的苗情长势和气候变化, 抓好夏收作物田间管理, 力争夏季粮油取得好收成。受灾较重的地区要及时改种、补种马铃薯和蔬菜。要加快养殖业补栏补苗, 确保畜牧水产养殖业稳定发展。要抓好春耕备耕工作, 切实加强农用物资的储备和供应。

第三, 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 既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又是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各地要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 积极探索适合我省特点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当前要突出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一是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稳定生猪生产, 加快牛羊养殖业发展。新增种草面积80万亩, 新增牛、羊存栏24万头和80万只, 逐步实现从种粮养畜向种草养畜转变。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推广步伐,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 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二是加快发展马铃薯、蔬菜、烟叶、茶叶、精品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实现马铃薯种植面积1000万亩, 蔬菜面积1200万亩, 新建茶园50万亩, 新增水果面积20万亩, 扩大天麻、金银花等药材基地。三是加快发展林业经济。加快油茶、核桃、竹子等基地建设, 以木浆、竹浆加工为重点, 争取开工建设一批大的林业产业项目。四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各地要结合资源禀赋, 围绕重点产业, 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 支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促进农产品流通。

第四, 着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 加快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今年, 中央1号文件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进行专题部署, 目的是要集中力量解决关系“三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问题, 这为我省解决工程性缺水难题、推动水利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意见稿已印发本次会议讨论, 请大家认真提出修改意见。我们一定要紧密结合贵州当前发展的现实需要, 不断推动水利事业发展改革取得新突破, 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统筹推进水源工程建设。结合我省水资源分布和地形地貌特点, 综合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适应能力, 围绕民生需求和产业发展, 合理规划和布局水源工程, 全力推进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加快“滋黔”一期工程建设。按克强副总理的要求, 一边争取《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尽早报经国务院审批, 一边要按照《三位一体规划》确定的项目, 抓紧启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今年要确保20个、力争32个中型骨干水源工程开工建设。抓好夹岩水利枢纽、黄家湾水库、五噶冲水库、马岭水库等大型水利工程前期工作。二是抓好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新增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275座病险水库治理。实施烟水配套工程110万亩,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0平方公里。完成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示范项目建设工作, 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坡耕地整治工作, 力争早日建成农村人均半亩口粮田。三是积极推进水利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行水务一体化改革, 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 加快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按照国家、集体、社会投入相结合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积极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融资机制, 搭建省级水利投融资平台。四是强化科学管水和依法治水。围绕保障水资源安全加强各项管理制度建设, 认真落实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确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加强水利法制建设, 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规章制度, 健全完善水政监察执法体系, 推进水利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坚持建管结合, 加强水利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第五, 着力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增强“三农”发展活力。农村改革正在向多领域扩展、向深层次推进, 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系统性更加凸显。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严格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 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探索山区发展集体经济特别是村级经济的有效途径。二是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鼓励农村集体和农户以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参与当地资源开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 推进林权、水权交易等试点工作。三是搞好农村金融改革。调整农村金融资本结构, 拓宽农业资金渠道, 建立健全金融对农业生产的支持体系。加大政策性银行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 加快发展村镇银行, 大力培育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房用地制度改革抵押贷款试点。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积极推进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森林保险等工作。四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大幅度增加奖补资金规模。

三、大力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 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今年, 省委、省政府决定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 全方位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5万人, 培训转移贫困人口10万人以上, 完成50个乡、500个村的整乡、整村推进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深化认识, 切实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扶持力度, 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为我省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基础。

第一,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不动摇。开发式扶贫是指导我省新阶段扶贫攻坚的工作方针, 必须长期坚持。一是启动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试点。省里将在武陵山区、乌蒙山区、苗岭山区和大娄山区等连片特困地区各选择1至2个试点县, 按照规划, 集中实施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 努力实现黔中经济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同步协调发展。全面推进集团化帮扶, 广泛动员全社会各种力量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实现集团化帮扶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全覆盖。继续支持毕节、威宁等试验区先行先试。二是完善扶贫开发激励机制。采取“摘帽不摘政策”的办法措施, 鼓励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非重点县的各类贫困乡加快脱贫步伐。三是大力推进产业扶贫。进一步扩大产业扶贫资金规模, 培育壮大草地畜牧业等优势产业, 加快形成扶贫产业格局。对符合扶贫产业发展规划, 经营机制好、生产效益好、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项目, 加大支持力度, 确保项目建设成功、长久发挥效益。加快山地农业扶贫开发, 大力实施“三个一细胞工程”, 继续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四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等项目, 大力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引导农民运用农业科学技术,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增强农村劳动力非农技能, 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 鼓励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第二, 抓好改善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下大力气改变全省农村特别是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一是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50个乡镇通油路、555个建制村通公路, 行政村电网完全改造率超过90%, 新建农村通信光缆2.6万公里、移动通信基站3200个。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编制和实施乡 (镇) 建设总体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 建设乡 (镇) 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 完成100个村庄整治和80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点建设任务, 建成农村沼气池15万户。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 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1000平方公里。启动新一轮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 完成营造林面积350万亩。抓好城镇绿化、公路绿化和重点村寨绿化,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三是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新建或改扩建300所乡镇幼儿园, 提高农村学前入园率。四是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333个农民文化家园、3654个农家书屋、500个数字农家书屋。建成40个乡 (镇) 、10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第三, 进一步做好贫困地区人口计生工作。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主题, 探索贫困地区人口计生工作的科学发展路子。一是进一步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积极应对第四次生育高峰人口结构性回升压力, 确保今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o以内。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公共惠民政策与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的有机兼容。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二是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出生缺陷防治体系, 大力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 全面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 努力降低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 确保常住人口计划怀孕妇女预防出生缺陷覆盖率达80%以上。三是积极改善人口结构。强化出生人口性别结构综合治理, 依法严肃查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 着力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

第四, 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加大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 着力把保基本的安全网打牢, 确保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推进。一是认真解决农村低保对象季节性缺粮问题。解决部分农村低保人口季节性缺粮问题, 是对已建立的农村低保制度的完善和补充。省民政厅正在认真调查研究, 完善制度设计, 拟定实施方案, 省委、省政府研究确定后,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 确保定期供应到户。二是建立失地农民和水库移民生活保障制度, 有效保障失地农民和水库移民生活。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调查研究, 抓紧制定符合我省实际, 指导性和操作性强的办法措施。三是扎实抓好农村社会养老工作。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 继续积极向国家反映, 争取年内将更多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纳入试点范围。将临时救助资金、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和农村五保供养机构建设资金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并同比有所提高。加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或改造乡镇敬老院180所。四是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政府筹资标准达到200元。实施14所县级医院和1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 实现村卫生室全覆盖。新建或改扩建500个村级计生服务室。对7600名乡村医生进行三年全日制普通中专学历教育。加大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 提高人均标准。五是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新增改造40万户农村危房, 加上正在改造的7万户, 总量达到47万户。抓好30个农村危房改造示范村建设。做好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学校和农房搬迁工作。六是抓好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 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省民政厅与省扶贫办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 认真搞好配合, 确保工作不留“死角”。

高峰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田欣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团结奋斗,教育事业稳步推进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团结拼搏,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多方面严峻挑战,实现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省教育事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拓展事业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工作实效,教育事业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是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以校长公选、教师全员聘任和绩效分配为核心的“三制改革”不断深化,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立了“以县为主,州市统筹,定期拆除,分期拨款,先拆后补,奖励先进”的危房改造新机制,通过试点以点带面,全省各地排危积极性高涨,排危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开展了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在4个州市共计安排20万平方米建设面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住房不足问题。组建了5个省级、4个州市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方向发展。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提高了高校生均经费标准,加大了呈贡高校新校区财政投入力度,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二是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新增5个“普九”县,全省“普九”县已达126个,“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4.7%。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602万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210万名寄宿学生得到生活补助。中等职业在校生总数达到41.39万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达到1∶0.83。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36.7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6.17%。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累计竣工11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52.5亿元,先期开工建设的4所高校已入住学生1.7万名。

三是稳定局面得到有效维护。切实加强在招生、收费等环节上的管理,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加大了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发放临时生活补助,有效缓解了因物价上涨给学生带来的生活压力。及时采取措施,做好思想疏导、政策宣传和解释说服工作,教师罢教事件、大学生聚集家乐福抵制法货事件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全省教育系统的稳定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大家付出的辛勤劳动得到了收获,大家流下的汗水结出了硕果。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教育事业新突破

当前,我省的教育事业已进入到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如何,决定着教育事业能不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发展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及如何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促进教育事业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

刚才,田欣同志已对今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作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田欣同志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抓好落实。对做好2009年工作,我再提四点要求。

一是保稳定。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关键之年,保持教育系统安定局面,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一要确保教师稳定。要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2009年元旦收假第一天,光荣省长就主持召开会议对此问题作了专题研究部署。目前,省里已在制订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好事办好。要加强政策宣传,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做好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解释、说服工作,保持教师队伍稳定。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坚决防止因要提高教师待遇而出现乱收费、乱摊派、乱招生等现象。二要确保大中专毕业生顺利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更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社会和谐和稳定。2008年的最后一天,光荣省长工作调研的问题就是就业工作,2009年省政府印发的第一个文件就是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20项措施。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近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达到15万人,据估计,历届未就业的毕业生还有近4万多人,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用足现有政策,用好新出台的政策,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做好服务。要积极挖掘潜力,扩大容量,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要积极制定毕业生继续升学攻读研究生和双学位、实施“准就业”制度、鼓励高校等事业单位扩大招聘数量、扩大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项目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实现今年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去年水平的目标。三要确保学校安全。要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提高师生思想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学校内部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防止发生恶性事件;加强学校食品、饮用水安全工作,防止发生中毒事件;加强校园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防止发生校舍倒塌和交通安全事故。

二是推改革。要破解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一要推进素质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素质教育虽然已抓了很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上风。现在不少中小学生是“身体越来越胖,体质越来越差;书包越来越重,视力越来越差;压力越来越大,快乐越来越少”,实在令人担忧。去年以来,我省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切实采取措施,制定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措施。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认真抓好落实。“减负”工作要注意:减负要适度,不能矫枉过正,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减负”不减质,不能因“减负”而降低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减负”要配套,要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使课程改革、考试制度改革、考评制度改革等相互配套。“减负”要统筹,全省上下要“一盘棋”,要“一刀切”,防止相互攀比,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减负”工作既要区别对待,但又要统筹协调。“减负”工作必须科学合理,努力做到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让教师安心,让社会满意。二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要贯彻落实《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要实现到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55%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以上的目标,今年就必须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我省发展职业教育的策略一是扶优扶强,让一部分有规模、质量好、就业率高的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以此带动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的作用,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以企业的发展带动职业学校专业发展,实现产学研的互动,并通过专业发展带动企业发展,为企业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按照“东帮西、城帮乡、强帮弱”的方式,积极推动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三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省委、省政府如此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等院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按照今天会上签订的《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教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基础设施、重点学科、科研平台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国际化,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四要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负责制和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投融资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鼓励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三是促发展。一要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紧紧抓住国家制定中长期教育规划的契机,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积极破解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努力实现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要抓住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大投入,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机遇,按照光荣省长“危中寻机,危中转机”的要求,及早做好项目规划方案,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反映我省实际,争取得到更大的项目、资金支持。同时,抓住原材料价格下滑的时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当前,我省招商引资是红红火火,可招商办教却冷冷清清,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吸引力不够,现有鼓励政策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新的优惠措施又十分缺乏。二是“一视同仁”难以落实。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现有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民办学校做大做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兴办民办学校,促进我省民办教育加快发展,扩大民办教育在全省教育中的比重。同时,要针对当前民办学校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管。三要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学校办学不能“千校一面,千篇一律”,必须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风格。要向改革要质量,向创新要特色。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评价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开设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高等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强化教学管理,鼓励名师、教授上讲台,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定要从严管理,从严治校,从严治学,以质量促发展。

四是抓重点。一要抓好“两基”攻坚。按照规划,今年是我省“两基”攻坚的最后一年,一定要确保3个未“普九”县完成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两基”攻坚的目标。已完成“普九”的县,要继续下大力气做好巩固提高工作。二要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办人民放心的教育。当前,在我省64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中,在地震断裂带上的就有近300万平方米。危房不除,教育不稳;危房不消,政府不安。从今年起,省委、省政府已决定用3到5年的时间,全面排除现有中小学D级危房。省里已成立了以田欣同志为组长、我和建方同志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深入推进危房改造工作。各地也要尽快成立相应机构,落实责任,不能把教育优先发展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用“真金白银”来优先发展教育。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如何在资金、项目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机制、用足政策,实现全面排除中小学危房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同时,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联系,积极反映我省解决中小学危房的思路和拟采取的措施,争取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三要抓好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今年是新校区建设至关重要的一年,按照目标,要新开工面积3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达到50亿元。各高校一方面要加大多渠道融资力度,加快老校区资产的处置进度。省级有关部门和昆明市要按照资产处置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争取在今年3月前完成第一批老校区资产处置交易,并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第二批老校区资产收储工作。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原材料价格下降的有利时机,加快工程进度。工程建设一定要确保质量、确保安全、确保建设过程在阳光下运行。四要抓好经费管理。当前,国家和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用于教育的资金数量逐年增长,去年,仅中央和省安排的危房改造专项资金以及农村初中工程、寄宿制学校工程等建设资金就达10多亿元,若再加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专项资金,总量可达到数十亿。要确保各项经费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行为,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乱摊派,切实减轻老百姓的教育负担,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国家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的阳光。

同志们,今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强的责任感、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去迎接挑战,破解难题,收获成功,用实际行动迎接建国60周年的到来,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云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全区政法暨维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4

下面,在国平同志总结部署的基础上,我再强调五点意见:

一要以崇高的使命激励作为。今年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开局之年,也是京口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提升之年,这为政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实情况表明,越是经济发展快的地区,维护稳定工作遇到的新问题越多;越是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平安的期望越是强烈。为此,我们必须更加清醒地看到政法工作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始终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党委、政府必须更加强有力地支持和保证政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各级政法综治部门要切实肩负起构建“和谐京口”的重任,加快提高履行职能的能力,为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清除障碍,为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不遗余力,为实现“两个率先”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二要以积极的举措服务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稳定是第一责任,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现在的京口,已经步入发展的关键节点,这既是“发展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既有着加快发展的机遇和潜力,又面临着影响发展的多种困难和风险。政法综治工作要抓住这一规律特征,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紧贴发展大局,以更加积极的举措做好维稳各项工作,为经济快速稳健发展提供强力支撑。要超前作为抓苗头。定期主动分析维护稳定的形势,把困难估计得严重一些,把影响稳定的因素预想得多一些,进一步完善信息和预警机制,超前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摸底工作,对倾向性、苗头性、初始性问题,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注处置得好。要慎重办事抓源头。各级领导机关作决策、定政策,一定要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人民利益,切不可因决策失误或政策适当而引发不稳定事件。政法综治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全面掌握社情~特别是可能引发不稳定事端的动态信息,及时提出疏导化解的对策建议,从源头上减少滋生和诱发不稳定的因素。

要强化责任抓龙头。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负起维护稳定的政治责任,把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纳入干部考核体系,真正把维护稳定的责任落到实处。

三要以优质的服务执法为民。今年xx新出台的《信访条例》,将保护信访~利、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信访工作的重要原则,充分体现了执政之要在于为民的理念。政法机关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既要体现国家意志,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更要践行执法为民,为人民服务。一是更加自觉地维护公正。把公平公正作为执法为民的最基本要求,使行政执法的过程,成为维护司法公正的过程,成为增强社会公信力的过程,成为增加人民群众信赖感的过程。二是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工作,切实解决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切实解决久拖不决、久拖不办的事情,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三是更加主动地接受监督。自觉地接受广大人民群众和~媒体的监督,在工作中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自己的服务态度,坚决摒弃以执法者、管理者自居的思想,改变一些不良的习惯,做到于细微处见精神,于服务中显真情。

四要以创新的精神缔造平安。平安创建不是短期任务,而是千秋功业。它既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发展没有止境,不稳定因素也会因时而生、层出不穷,平安创建不仅没有终结,而且更要与时俱进,才能成为支撑和谐社会的擎天巨柱。省级殊荣的取得,仅仅是我们初战告捷,刚刚迈出可喜的第一步。全区政法部门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已经结束”的观念彻底要摒弃,“歇一歇、松一松”的思想坚决不能有,不是平安创建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而是创建工作的起点更高了,要求更严了。今年是“平安镇江”的决战之年,也是“平安京口”的深化之年,“法制京口”的推进之年,希望全区政法综治战线上的同志们,务必要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方法,加快完善社会治安大防控格局,提升人防、物防、技防的水平,提高化解社会矛盾、处置群体事件、解决司法不公的能力;务必要坚持从规律上、治本上解决长效管理的问题,探索建立更加新颖有效的长效机制,使平安创建工作尽快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五要以过硬的素质提升形象。政法队伍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专门力量。政法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京口的稳定与

繁荣。全区政法机关要不断健全队伍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执法公正的政法队伍,全力塑造公正、高效、务实、清廉的整体形象。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加强对广大政法干警的政治教育和理论学习,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学习的重点,使政法队伍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对人民的高度负责;把先进性教育与“公正执法树形象”和“争创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干警)”活动紧密结合,不断加强政法综治部门中的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员政法干部和干警的综合素质,加快提升服务经济、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把素质提升作为重点。通过强化教育培训,着力从科学技术上来提高政法队伍的业务素质,不断增强广大干警掌握和运用高科技手段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能力,培养出一个学习型的素质团队,一班专家型的政法干部,一批实战型的行家里手,打造出一支拉得出、打得赢、业务精的政法精兵。坚持把班子建设紧抓不放。结合先进性教育,领导班子要带头查找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把政法机关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廉洁、高效、务实、肯干的坚强集体。班子成员之间要讲团结,树立团队精神,做到既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又互相协作、相互补台,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坚持把从优待警落到实处。党委、政府在加强对政法工作领导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为政法综治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财力支持,关心广大干警工作上和生活的待遇问题,使广大干警工作上无后顾之忧,保稳定能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罗总在集团维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5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罗 涛

2010年11月17日

同志们:

集团公司今天召开维护稳定工作会议,主要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维护稳定工作的部署要求,学习传达贯彻上级关于维护稳定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总结汇报交流各公司一年来开展维护稳定工作的情况、存在的主要不稳定因素及应对措施,提出进一步抓好集团公司稳定工作的意见。参加今天会议的有集团公司领导,集团公司维稳办成员,集团各公司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分管维稳工作的副总经理以及信访办负责人。

下面,我主要讲两点意见:

一、学习传达贯彻上级维稳工作有关文件精神 最近,集团公司接到了《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在全区进一步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调解、大防控”活动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桂办发[2010]54号)。

《方案》指出,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调解、大防控”活动应坚持属地管理、分类指导、预防为主、齐抓共管、责任追究等五项原则。要通过开展这项活动,达到五个任务目标:一是各级领导干部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维护社会稳定的领导责任制、部门和单位责任制、责任查究制得到进一步落实;二是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组织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基层维护社会稳定 的资源和力量进一步有效整合;三是群众工作进一步加强,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群体基础进一步夯实;四是信访工作进一步加强,信访渠道更加畅通,群众的合理性诉求得到及时解决,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集体上访和非正常上访总量明显下降;五是维护社会稳定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初步形成社会矛盾联调、治安问题联治、邪教活动联防、社会管理联抓、利民实事联办的工作机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得到有效化解,群体性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不发生在全国、全区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和案件。

《方案》明确这项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动员部署和排查阶段(2010年10月中旬至10月下旬);二是全面攻坚阶段(2010年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三是检查验收阶段(2010年12月上旬至2011年1月中旬)。

《方案》专门就“大排查、大接访、大调解、大防控”四个方面分别提出了要采取的工作措施。一是要深入开展“大排查”,全面准确掌握各类社会矛盾纠纷。要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群体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加强和改进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方式。二是要深入开展“大接访”,切实解决一批信访突出问题。要严格实行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加大对信访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力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信访工作。三是要深入开展“大调解”,最大限度地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要加强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大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积极开展重点矛盾纠纷调处攻坚,不断深化“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四是要深入开展“大防控”,积极防范和妥善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要健全完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依法妥善处置突发性群体 性事件,着力抓好重点群体和重大活动防控工作,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管控措施,深入推进基层平安和谐建设。

《方案》提出了七项具体要求: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二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三要进一步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四要进一步强化协作配合意识;五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六要进一步加强工作督导检查;七要进一步严格实行考评查究。《方案》要求,“大排查、大接访、大调解、大防控”活动结束后,要形成书面报告,于2010年1月25日前报送自治区党委政法委。

集团公司已经参照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转发的这一方案,制定了集团公司的活动工作方案,即将下发实施,各公司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切实抓好集团企业维稳工作,确保企业和谐稳定 刚才,听了集团各公司关于维护稳定方面的工作汇报,总体看来,集团各公司在维护稳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确保了企业的整体稳定,但也仍然存在不少影响稳定的问题和因素,必须引起大家高度重视。集团公司目前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几种情况:一是拖欠职工和农民工工资问题;二是退休教师的待遇问题;三是房产证办理遗留问题;四是拖欠离退休职工医疗费用及各种补贴、职工集资款,剥离、改制企业职工就业、安置等问题引发的信访问题;五是个别离退休职工提出的安排住房、享受待遇等问题。

下一步,要针对存在的不稳定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积极化解,切实维护集团公司的和谐稳定。

一要加强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维稳工作机制。各公司要根据机构、人员变动情况,及时健全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完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确保维稳信 息反映渠道的畅通。

二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首先,要搞好发展,加大清理拖欠工程款力度,确保职工和农民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凡过去拖欠的要抓紧筹措款项予以补发,确实无法一次性全部补发的,要与职工或农民工协商一致,采取分步补发方式,并向职工和农民工作好说明。今后要努力确保不出现新的拖欠。其次,对于职工群众提出的确实需要帮助解决的合理问题,要分清轻重缓急,按照分步分类原则加以解决,并做好解释工作。第三,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疏导和矛盾化解工作。对待上访的职工群众,要注意接待方式,避免简单粗暴,要晓之以理,道之以情,宣之以法,往往有时给上访人员递上一杯水、一支烟、一张纸巾表示关心,信访氛围和取得效果都不一样。对于纯粹是无理取闹,蛮不讲理,甚至是有暴力倾向的,更要讲究方法策略,并及时与单位保卫部门和辖区派出所联系,共同做好处置工作,避免暴力事件发生。第四,要搞好安全生产,避免由于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而引发的经济纠纷事件,以致影响企业社会形象和持续健康发展。

三要继续排查各种不稳定因素。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企业内部会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不稳定因素,需要我们定期进行排查,及时了解、掌握有关情况和动态,把它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要定期分析、研判发展态势,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意见,协调、指导妥善处理好;对有可能引发的不稳定因素进行评估并提出化解措施;对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及时向自治区和有关地方、有关部门发出预警,并提出防范的意见和建议。四要认真安排好元旦、春节期间的看望慰问活动。一年一度的元旦、春节快要到来,集团各单位要提前做好相关筹备工作,要提前筹措看望慰问扶助资金,深入开展看望慰问送温暖活动,确保广大职工群众欢度两个节日。

维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篇6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唐定

2004年7月12日

同志们:

信访和维稳工作会议今年开了多次,大家都开烦了,因此个别同志打瞌睡。但是大家意识到没有,今天开这个会和以往的信访维稳工作会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大家应该感觉得出。十六届四中全会刚结束,中央对信访和维稳问题,态度开始强硬。刚才厚忠同志传达了市里17号的紧急会议精神,冲龙书记根据市里会议精神,结合芝山实际,讲了三个方面的大问题,对前段进行了总结,对下段工作作了具体地安排和部署。他们都讲得比较全面,安排的工作也很具体,在这里我再强调三点:

一、迅速传达会议精神,真正做到家喻户晓

一方面大家要认真理解、领会、传达好、贯彻好中央的最新精神。13号我们接到市委办传来的关于省委对企业军转干部四条指示的特递电报时,我就意识到在这个问题上,省委开始讲硬话了。接到后,我给维稳的几个同志传达了。后来又意识到这是不够的,5点半钟把所有的区级领导召集起来,传达省委的这四条指示。所谓“四条指示”:

1、企业军转干部的政策就是这么多,只能按已出台的政策办;

2、所谓地“一个身份,两种待遇”是不可能的,有什么意见通过正当渠道反映;

3、如果还不听劝阻,非法集资、非法串联,省委将依法处理。这就跟前不久不一样了。17号到市里开会时才晓得,此前,中央根据胡总书记的指示,***部长召集17个省市的主要领导研究企业军转干部的事,讲了三条:第一,企业军转干部要求这、要求那,必须是要在中央的2002年82号文件和中办的2003年29号文件这个范畴来解决,不准任何地方贪污这个政策,也不准任何地方超越这个政策。这次武汉想给他们加点补贴,中央不批准。据说前一段时间,深圳的企业军转干部请求解决困难,深圳市委、市政府请示中央,认为钱不多,给点算了,但中央不准。深圳市给了,广东都给吗?广东给了,江西怎么办?广西怎么办?企业破产了,你企业军转干部要安排,那过去还有好多经组织任命、安排到企业去工作的行政干部怎么办?那么多分配到企业去工作的科技人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又怎么办呢?所以中央态度非常明朗,不准出台新政策,就按这个政策办。第二,所谓“一个身份,两个待遇”,那不可能的,不要想了。第三,谁违法乱纪,各级政府依法处理。中央态度硬起来了,我们的工作就好做了。

1接到这个通知后,何冲龙书记把芝山比较有名气的、全市企业军转干部的组织者之一找去谈话。开始他态度很硬,但是把省委的四条政策一讲,态度也变好了。这次的维稳信访工作会和过去的会这就不一样之处,就是告诉大家中央的态度。同志们,大家晓得企业军转干部是闹得最凶的,最有组织的。在长沙的五一路上面,一边唱着《团结就是力量》,一边冲省政府的大门,省委这四条指示上根据中央的精神来的,一讲,一传达,他们就销声匿迹了。所以要理解传达好中央的最新精神,不要看到这个中央的最新精神看起来好象是对企业军转干部而言的,实际上是全方位的,表明中央的态度,不能再违法乱纪,不能再乱来。另一方面要学习好、宣传好湖南省信访局和公安厅的《公告》。《公告》有十条,其中九条是有用的,态度是非常强硬。大家要理解好,要有政治敏锐性。过去讲稳定,要求做好工作、做好劝解,“人盯人”、“几盯一”。现在不一样了,现在除了讲这个以外,如违法串联,在指定的地方上访你不去,围攻谩骂领导,把证据搞足,该出手就要出手了。对企业军转干部暂且这样,其它群体你还闹什么?不要闹。希望大家理解上级的意图。省里15号召开各市州的主要领导会,安排传达各省市会议精神,与会市领导散会后连夜赶回来召开市委常委会议研究,17号就开到各县区。所以我要求,今天这个会议精神原则上不过夜,在当天要传达到广大的干部和群众,远一点的乡镇可以延迟一天。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等下冬春书记再安排,要组织督查。这一次会议精神的传达得好,对我们下一段的依法上访,规范上访行为,维护芝山区的社会政治大局稳定,是个关键。就是讲粮食局那些人,去上访,搞了几个月,许多人是跟着去的。一个是他集了资,集资那些人说集了资搞到了就有你的份,不集资就没得;二个是讲哪里哪里又搞到了;三个是他隔那么久下个通知,讲到粮食局去领钱了,哪里有钱领?就昨天供销社那些人,走出去时碰到我,一边走一边骂娘。“我早就喊你们不要来的,这个有什么名堂呢?大势所趋。” 所以很多的人不了解情况,不明真相,被一些人挑拔,被一些人利用,这就需要我们把一些政策传达好。这是我强调的第一点。

二、要迅速清理政策,不打折扣地落实

这点非常重要。各个部门,各个单位涉及到的政策,一定要清理好,对照好,哪些落实了,哪些没落实,哪些还有好大的差距,尽快地想办法落实,确保政府行为依法依规作为。《行政许可法》7月1日起执行,既要依法依规作为,又不准乱作为。不作为不行,乱作为更不行,所以就要把政策清理好。刚才何书记讲,特别是政策性比较强的职能部门,要多培养一些能够讲得清政策的人,一二个主要领导通晓政策是不够的,多培养一些人讲政策。讲老实话,你作为局长,作为一个干部,连本身的政策讲不清楚,道不明白,还

怎么搞好你的本职工作?主要是缺乏责任心。有的不敢讲,为什么不敢讲呢,主要是没搞懂,有的怕讲出去后负责,但这是你的工作,你的职责,你那一个部门的人你就应该把你自己的政策搞懂了。所以第二点是清理政策,对照检查政策落实。要讲得起硬话,拍得起胸脯,但也严禁个别人乱表态、乱许愿,超越政策答复这个,答复那个,那是不行的。企业军转干部闹起来了,闹一下就给点钱,给不得的,给了你,还有他呢,怎么办?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规矩,规矩是不能破坏的,所以要按政策办事,不折不扣,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工资的问题现在更突出,更突出也没有办法。最近看一些信息,给大家通报一下,中央对工资可能要采取一些措施。国家大了,我们应想到,芝山这个58万人的家这么难当,中央管那么大,地域间的差距,行业之间的差距,经济实力差距那么大,总书记也难当。北京出台公务员的政策,“三、五、八、一”悄悄地搞,悄悄地搞别人也晓得的,中央机关的人有意见了,其他的省份也有意见,就闹起来了。在政策没改之前,那必须要维护的,这是政策的严肃性。***部长在开座谈会时讲心里话:“我在四川当省委书记时,只有三千多块钱个月,就相当于现在北京市的一个一般干部,我是省委书记,我就那么差了,仅仅就相当于北京市的一般干部?但政策就是政策,只能想开点,有不合理的地方,有意见,只能通过正当渠道反映,有些心里不平衡、经济上不平衡的地方需要调整。”现在是各种利益的调整期,集中在这段时期相对来讲,矛盾集中一些,允许有矛盾,允许有问题。然而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讲,矛盾不是你允不允许存在,矛盾和问题总是有的,但通过我们的工作,把这些矛盾和问题逐步解决好,尽可能使大家心平一点,气顺一点。最近有些专家学者,包括有些人也在讲这个观点:还是毛主席那个时代好,虽然吃不好,穿不好,但是大家心里舒服。但老是那么搞可能也不行。毛主席强调一个平衡,太平衡了就是平均主义,平均主义总不能发展,也是不行的。邓小平同志执政以后,强调一个效率优先,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让我们理解,兼顾公平有些工作可能还不到位。现在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兼顾公平这句话以实际内容进行充实。没有效率优先,这个社会就很难进步,更谈不上快速进步,大踏步发展。效率优先不兼顾公平,社会矛盾就越来越大,所以贫富差距越悬殊,矛盾就越大,搞得现在的财富群体呈“哑铃型”。哑铃型两头大,中间小,那是不行的。我们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它变为一个“橄榄型”的,把中间变大,两头变小。中央正在采取一些措施,这有一个过程,太改狠了,又变成平均主义了,国家肯定要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在座的各位,要学习政策,研究政策,特别是要关注时事。十六届四中全会已经闭幕了,会议精神非常重要,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公报,少喝点

酒,多留点清醒学习。区委中心组要组织专门学习,希望各个单位的领导也要抓住这个机会,组织好学习。这次会议主要是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个主题来讲的,党的执政能力这里面主要讲了四个方面。第一个是如何提高我们执政党地位的能力。现在芝山也好,国家也好,好多势力在向我们党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如不牢固,那江山社稷就很危险,同志们看到这个问题没有。第二个是中国共产党如何协调好与其它友党的关系,如何领导好全国人民,如何处理好人大、政协这些关系。第三个能力就是如何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第四个就是如何提高我党处理各种矛盾问题,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的能力。主要是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我还学得不深,刚刚看了一些资料,请大家也要学习,把政策搞清楚,把政策落实好。在落实上级政策这个问题上,芝山区是拍过胸脯的,要讲得出硬话。但还有个别政策、个别单位、个别的人,有些没太到位,请大家一定要认真地清理一下,不要给些话给别人讲,不要为了那一、二千块钱,搞得名声不好。这是我想强调的第二点。

三、迅速调整思路,团结一心,认真负责,全面提高处理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要提高这种能力,就芝山而言,一是要迅速调整我们的思路。各个单位、各个部门的情况不同,要根据中央最新精神,针对各自实际调整好思路。该软的软,该硬的硬,该出手时就要出手。二是团结一致。实践证明,一个单位班子成员的团结,一个局一个部门所有干部的团结,是搞好稳定工作和其它工作的关键所在。前段有些单位闹这个事,闹那个事,与团结不够有直接的关系。这个领导讲的话,会还没散,别人就晓得了,今天这个讲要取证,明天那个就晓得了,你还搞什么?所以请各个单位抓好班子建设,尤其是团结。三是要认真负责。现在中央态度强硬,这个工作更加好抓,关键是要认真、要负责,是你责任范围之内的事不要推,不要拖,推不掉的。几次开区级领导会,我都讲了这个观点。四十来个区级领导的责任是哪么分的呢?一个区级领导三大块,第一,分管的部门,第二,联系的乡镇,第三,联系的国企改革的那个企业。就这么三大块,分工很明确,责任很到位,出了什么问题,区级领导自己晓得,不要喊。所以请大家一定要认真,要负责,认真地做事、认真地讲话、认真地理解政策。总而言之,中央的新精神,省里15号的紧急会议精神,市里17号的会议精神,今天我们来贯彻落实。总共三句话:第一,该我们做事一定要做好,不给别人以任何口实。因为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的,讲执政为民。第二,该我们讲的话一定要讲到位。要宣传政策,还要张贴公告,同时,对一些不了解政策的群众,特别是对当前中央和省里新政策不懂的人,要多做解释工作,多做宣传工作。第三,该出手时就要出

手。这个出手并不就是让公安抓人、关人。我们的职能该用的时候就要用,刚才冲龙书记讲了,要慎用警力,但不是说不用警力,要把握好大势,该出手就出手,要出手时一定要搞准,一定要证据确凿,坚持依法办事。怎么样搞准,怎么样把证据搞确凿,大家要多动脑筋。抓人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主要通过我们的工作使他们不懂政策到懂政策,不理解政府到理解政府。怎么样该出手时就出手?大家要好好研究省信访局和省公安厅《公告》中的九条,在这个基础上,把我们的配套工作跟上去。尤其是来区委、区政府大院上访要到指定地点,你就要告诉他指定地点,否则他跑到书记、区长办公室他还怪你没告诉他指定地点。比如说围攻办公室、冲击会场,不听劝阻要现场带离,你如何带离?这些事都要跟上去,不跟上去,第一次未处理好,就有第二次。发了公告,就要按公告办,我们先宣传好,然后再执行好。后续工作请冬春、冲龙、宇荣要专门地研究,围绕《公告》把我们配套工作跟上去,才能够维护《公告》的严肃性。

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篇7

同志们:

这次全省农村工作会议, 传达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伟平书记对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今天下午, 进行了分组讨论, 各位与会代表积极发言, 热烈讨论, 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会上还对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经过全体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 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大家一致认为, 这次会议有这样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在工作部署上重点突出, 措施具体。伟平书记的重要讲话, 站在全局的高度, 按照中央和省上的有关会议精神, 紧密结合我省实际, 对今年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讲得很全面, 很到位。同时突出强调了要做好的重点工作, 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针对性和指导性很强, 对做好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二是在形势分析上深刻透彻。既有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所造成冲击和影响的分析, 又有面对冲击和影响的相应对策;既指出了面对挑战所面临的问题, 又提出了面对机遇所采取的措施。三是在会议代表范围上有所扩大。这次会议扩大了参会的范围, 增加了各县县委书记。这个安排, 主要是有利于将中央、省上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直接传达贯彻到基层, 有利于基层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会议精神, 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 大家在很短的时间内, 结合各自的实际, 围绕会议主要文件和会议精神的贯彻, 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认识进一步提高, 任务进一步明确。

下面, 我就贯彻落实好这次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再强调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会议精神, 切实增强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刚刚过去的一年, 全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为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预计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10亿元, 同比增长6.1%。粮食总产达到877万吨, 比上年增加53万吨, 增长6%, 实现连续五年粮食总产、单产双双连续增长, 双双创历史最好水平。农民收入也实现了比较高的增长, 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80元, 比上年增长15%。但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 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不断显现, 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的新的背景下, 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 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深刻领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认真贯彻落实这次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 准确把握形势, 增强危机意识, 充分估计困难, 振奋精神, 坚定信心, 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努力实现农业稳定发展, 农民持续增收, 农村繁荣和谐。

一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委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思想上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 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通过了《中共甘肃省委实施<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 明确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 提出了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 着力把握“三大战略”思想, 坚持“一个基本思路”, 实施“六大行动”的总体要求;提出了深化农村改革开放、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社会事业的一系列重大任务和重大举措。所有这些, 都是在全面系统总结我省改革开放30年以来农村改革发展经验基础上做出的, 是指导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行动纲领。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 准确把握, 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思想上来,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省上考虑, 今年第三季度在庆阳市召开土地流转改革现场会, 请有关方面及早做好筹备工作。

二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委对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中央农村工作会上, 回良玉副总理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 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时指出, “当前的挑战非同寻常、实属严峻, 面临的机遇多年未见、实属难得, 明年的任务相当繁重、实属艰巨。”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今年“将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 是三农工作面临调整最大的一年”, 并用“五个堪忧”具体阐述了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冲击和面临的严峻挑战。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在深入分析省情的基础上, 得出了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正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 形势“不容乐观”的基本判断。伟平书记也对今年我省农业农村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全面深刻透彻的分析。各地、各部门要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关于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 充分估计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克服困难, 迎难而上, 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牢牢掌握农村改革发展的主动权, 奋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三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委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安排部署上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主题, 全面部署了今年的农村工作, 确定了“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工作重点, 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全省经济工作会议, 提出了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机遇, 紧密结合我省实际, 加大“六大行动”计划实施力度, 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的任务、措施。伟平书记在安排部署今年农业农村工作时明确要求, 要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牢牢把握做好工作的主动权, 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工作, 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各地、各部门要准确地把握, 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委的安排部署上来, 求真务实, 真抓实干,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促进全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今年是确保完成“十一五”目标的重要一年, 也是应对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 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按照伟平书记上午的总体安排部署, 我着重就几项重点工作再强调以下四点。

(一) 从落实“六大行动”入手,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去年, 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680元, 比上年增长15%。尽管是多年未有的高速增长, 但在新的一年, 确保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面临很多压力和挑战。与全国相比, 我省农民收入水平仍然很低, 200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00元, 增加了560元, 我省增加了351元, 虽然是历史上最高的增幅, 但与全国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仍然在加剧。与此同时, 随着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就业压力迅速加大, 农民工就业会更加困难, 劳务收入会受到较大影响。工资性劳务收入占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 一些地方占到40%到50%。劳务收入的下降, 必然会对全年农民增收带来新的压力, 增收形势十分严峻。因此, 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要以落实“六大行动”为抓手, 把农民增收作为头等大事继续下大力气抓紧抓好。一是抓好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今年, 要按照“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进一步做大做强马铃薯、果菜、中药材、现代制种、酿造原料等特色优势产业, 新增特色优势作物面积60万亩以上。省级财政今年筹集8500万元, 围绕完善脱毒种薯生产建设这个关键环节, 大力支持扩建原种生产防虫网棚、储藏库、质量监测以及精深加工项目建设, 促进全省马铃薯产业发展, 推进我省由马铃薯生产大省向马铃薯生产强省转变。省上将于近期出台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办法, 准备筹集专项资金, 从良种繁育、无公害栽培、深加工技术开发等方面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要进一步搞好产业布局规划, 加快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 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专业村和专业乡镇, 加快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二是抓好草食畜牧业发展。根据《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扶持办法》, 今年全省共筹措草食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1.5亿元, 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 在项目安排上向肉牛、肉羊产业大县倾斜, 重点从品种改良、规范化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防疫体系建设等环节入手, 全面提高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安全水平。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通过提高草食畜牧业规模化生产经营水平、畜禽良种生产与供应能力、畜产品加工能力和质量检测水平, 大力推进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 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800个, 推进草食畜牧业的发展。三是抓好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大力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 扶持培育3~5个农业产业化大型龙头企业, 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在这方面, 省上将于近期出台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办法, 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着力搞好小城镇建设, 支持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民群众从事个体经营, 拓展农民就近就业和增收空间。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 培育一批农家乐特色示范村、示范点。四是抓好劳务产业发展。要从农民科技培训、转移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三个层次上全力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继续抓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全年实现农民工技能培训33.1万人, 培训“两后生”2万人。要积极拓宽劳务渠道, 提高组织化程度, 保障农民工权益, 努力实现今年输转450万人, 创劳务收入330亿元的目标。同时, 要注重扩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容量。要积极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予以扶持。五是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国家扶贫标准调整后, 我省扶贫对象将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加之去年有230万农村人口因灾致贫、返贫, 贫困面达36%, 我省面临的扶贫开发任务更为繁重而艰巨。今年, 我们要抓紧开展对全省贫困人口的统计核查, 建档立卡, 确定扶贫对象。同时, 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政策的衔接工作。要完成整村推进500个村, 并以整村推进为基础, 探索“连片开发”的新模式。要做好河西移民的扶贫工作, 认真落实扶持政策, 着力改善安置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真正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二) 从推广农业新技术入手, 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去年, 我省农业生产获得丰收, 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这为今年农业生产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但是,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 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大大提高。随着农产品市场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去年国内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前9个月, 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 从10月份开始, 我省马铃薯、苹果、猪肉、棉花等产品价格下滑, 销售困难。特别是去年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 引发了全社会对食品质量的担忧。这些问题, 都对我们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规避市场风险, 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 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市场有效供给。一要大力扶持粮食生产。坚持稳定播种面积, 优化品种结构, 提高单产水平, 强化扶持政策, 落实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有关政策, 下功夫着力推广先进实用的粮食生产技术, 毫不松懈地抓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要稳定在3800万亩以上。启动实施旱作农业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 努力实现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00万吨。二要加大全膜双垄沟播等实用技术推广力度。今年, 省上筹措1.2亿元资金, 继续在中东部地区41个县实施旱作农业项目, 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500万亩, 增产粮食10亿斤。准备适当时候在顶凌覆膜搞的好的县召开现场会推广经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 力争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2500万亩。同时, 要加大农业科技攻关力度, 重点在良种培育、先进种养技术集成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三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全程监管的要求, 全面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管理,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监管措施, 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突出抓好鲜食农产品、肉类、生鲜乳和禽蛋的质量监管, 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全省农产品综合抽检合格率要提高到98%以上。

(三) 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入手, 切实改善农村民生。去

年我省遭受了比较多的自然灾害, 特别是5·12大地震给我省群众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毁坏, 这使本来就比较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恶化。为此, 我们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 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改善农村民生, 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改善。一是抓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重点搞好石羊河流域治理、引洮供水工程, 开工建设盐环定扬黄续建工程, 实施2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 加快12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 发展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 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0平方公里。二是加快农田基本建设。要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抓紧做好新增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任务分解、扶持政策研究和项目争取, 在适宜坡改梯的县早日启动这项工程。继续加强农业综合开发, 集中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 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改造, 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 提高耕地质量,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三是切实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重点要办好农村“水、电、路、气、房”几件实事。进一步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解决1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沼气26万户, 争取30万户。启动抗震安居工程建设, 力争年内建设40万户抗震安居房。推广秸秆利用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新建50个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要加快推进玉米秸秆资源利用工作, 以丰富的玉米秸秆带动草食畜牧业的发展。为推动这项工作, 省上已决定, 今年10月份在平凉召开全省秸秆利用现场会。

(四) 从加大支持保护力度入手,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农业既是基础产业, 也是弱势产业, 确保农业稳定发展, 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保护和资金投入。一要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去年全省农业四项补贴达19.35亿元, 数额巨大,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央补贴。这些补贴能否落实到每一个农户, 直接关系中央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调动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首先要确保中央、省上各项补贴的发放和落实, 要按照去年省上出台的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有关规定, 在3月底前, 全面推进“一册明、一折统”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支付方式改革, 坚持公开公平、规范透明, 集中统一、按时发放, 以人为本、方便高效, 封闭运行、确保安全的原则, 切实保障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同时,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农业补贴制度, 扩大范围, 提高标准, 完善办法, 严格落实国家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农民种粮补贴的政策和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政策。二要切实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今年, 省财政将继续加大“三农”投入, 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省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预算在2008年8.36亿元的基础上, 拟新增1.43亿元, 达到9.79亿元, 增长16.5%。各地也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认真落实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 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规定, 落实好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 城市维护建设税新增部分主要用于乡村建设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政策。三要加强支农资金的整合。近年来, 我省财政支农支出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的发展。但农业投入也存在着结构不够合理、投资渠道分散的问题。因此,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积极稳妥地推进各类支农资金的整合。要在确保资金管理权限不变、补贴政策不变、部门职责不变的前提下, 加强资金整合,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各类金融机构要增强大局意识, 加大农村信贷投入力度。要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 建立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的激励机制, 鼓励县域内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 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 积极探索发展多种形式担保的农村信贷产品。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 扩大试点范围、增加险种, 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 努力规避农业风险。

三、认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 确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今年农业农村工作都进行了全面部署, 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把中央、省上会议精神传达下去, 把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实到基层, 推动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

一是认真做好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会议结束后, 请参加会议的同志在全面领会会议精神的基础上, 及时将会议精神向党委、政府和部门做好汇报。各地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 尽快做好会议精神传达贯彻。

二是认真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 转变工作作风, 强化工作责任, 细化工作措施, 狠抓工作落实。要加强协调配合, 自觉服从服务于中心工作, 齐心协力完成好工作任务。要对落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及时研究, 认真解决, 确保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三是认真搞好各项措施的督促检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的每一项工作任务细化量化, 层层分解, 责任到部门, 落实到人, 并加强督促检查。特别是要突出抓好重大部署、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省上将把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分解到省级责任部门, 明确责任主体, 落实牵头、协办单位, 实行动态考核。要注重督查与调研相结合, 准确掌握工作动态, 注意总结、推广好经验和好做法, 发挥典型引路和教育示范作用, 以点带面, 推动工作落实。

在这里, 我还要强调的是, 要注意抓好当前的几项工作。就是要切实抓好今冬明春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确保不再发生大的火灾。要继续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进一步巩固防控成果。要切实抓好冬春农业生产, 搞好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 大力开展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全力做好农村稳定工作, 及早发现苗头, 妥善化解纠纷, 防止矛盾激化。要安排好农村困难群众, 特别是地震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让他们安全过冬, 安心过年。

同志们!今年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十分关键的一年, 也是应对金融危机、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 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定信心, 迎难而上, 抢抓机遇, 扎实工作, 为确保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维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篇8

今天,在大理州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现场会,大家一起来交流经验、探讨问题、查找差距、研究对策,推动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今天上午,我们参观考察了大理州4所职业学校,大理州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强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经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午,大理、楚雄、玉溪、临沧等州市和旅游职业教育集团负责人交流了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介绍了各具特色的做法,畅谈了改革体会,也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人作了发言,对下一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要求。大家的发言都很好,很有借鉴意义,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推广各地职业教育的好做法和好经验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2005年,国家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会议刚结束,我省立即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07年8月,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光荣省长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七大工程”建设;2008年3月,省政府印发了《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按照省里的部署,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探索出了许多好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放思想是先导。近年来,全省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定不移地调整教育结构,确立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教育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持续不断地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促进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协调发展;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等,不断破除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面向社会办学,面向市场施教,走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发展路子,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加强领导是关键。实践证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显著的州市,基本上都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摆在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各级领导干部都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抓职业教育。由于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有关部门认识统一,许多长期难以解决的体制不顺、资源分割、教师缺编、增加投入等问题迎刃而解。

(三)改革创新是核心。一是改革招生方式。如玉溪市实行一年多次招生,积极营造“读完初中读职中,就业致富路路通”的浓厚氛围,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达到1:1.05;楚雄州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印制职业学校招生手册,建立乡镇长、初中校长、学生家长送初中毕业生到职业学校就学的“三长送学”制度;临沧市实行常年招生、免试入学,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在校生比例达到1:1.01。二是改革教学方法。临沧市的职业学校在农村初中加挂职业培训牌子,在初中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实现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衔接;玉溪市围绕当地“三优一特”优势产业及省内外用人趋向,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依靠行业、企业,极力打造職教特色品牌;大理州组建专业教学联谊会,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促进了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三是联合办学、订单培养。大理州职业学校先后与上海财经大学、东芝集团等十几所高校和二十多家企业联合办学,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玉溪市的职业学校与长三角多家企业开展“2+1”带薪顶岗实习,2008年首次就业率达96.8%;怒江州着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云南旅游职业教育集团采取两个“三段式”教学(一个是“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另一个是“一年在当地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中心城市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实习”),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训练。四是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作用。积极组建职教集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灵活开放的办学。玉溪市在2005年就成立烟草、工贸、旅游三大职教集团,联办企业发展到了上海、广东、青岛等东部发达地区.建立了实习、就业一体化伙伴关系。通过这些措施,促进了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

(四)加大投入是基础。各州市在改革中,坚持政府主导,拓宽投融资渠道,以各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教育,努力扩大教育资源。如昆明市投资2亿多元,改建、扩建校舍3万多平方米;大理州整合职业教育资源,采取政府划拨、学校自筹、银行贷款、资产置换等办法,筹资4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20万平方米;玉溪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保证每年1200万元投入的基础上,确保职业教育经费占全部教育经费的比重逐年增加;临沧市采取招商建设、政府逐年回购的方式加快职业学校的建设步伐;楚雄、曲靖、普洱等州市积极筹集资金,建设职教园区、公共实训基地;红河、文山、德宏等地投入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都达到历年新高,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打下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五)队伍建设是根本。各地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事关长远的大事来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教师培训,把优秀骨干教师送到省外进修学习提高,不断加大教师的招聘力度。如昆明市向省内外招聘优秀教师到本地任教;玉溪市以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重点,以“特聘教师”选聘工作为突破口,加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楚雄州设立专项资金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工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

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达到20.24万人,比2007年增加2.22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49.29万人,比2007年增加6.08万人。全省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由2007年的1:0.75提高到2008年的1:0.83,全年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达到502万人次。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

二、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滇、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措施,对全省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加快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工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教育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宗旨在教育上的具体体

现。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决策,明确要求“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省第八次党代会也提出了要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我们要站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第二,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迫切需要。我省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对于我省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劳动者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从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转变,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第三,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省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逐步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2008年,全省初中毕业生61万人,其中20万人进入中等职业学校,21万人升入普通高中,还有20万的初中毕业生未接受培训就直接进入社会。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坚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使高中阶段教育形成合理的结构,符合教育规律和社会需求,有利于教育自身的健康协调发展。总体上看,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我省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办学资源严重不足。截至2008年底,全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75%,而我省仅为52%。目前,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只有307所,校舍建筑总面积为480万平方米,平均每所学校只有1.6万平方米,而平均在校生规模已经超过1500人,按国家规定的生均建筑面积测算,校舍缺口达300万平方米以上。相当数量的中等职业学校已经超负荷运行,教室拥挤,实作实训场地设备缺乏,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场所等不足现象突出。二是发展不平衡。昆明、曲靖、楚雄、大理、玉溪、临沧等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较快。但仍有部分州市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在1:0.5以下;县一级的差距更大,不少县的比例在1:0.4以下。行业和企业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部分校企合作仅满足于企业内部的一般性培训。举办学历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实践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三是筹资渠道单一。社会融资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仍然偏小。各州市每年投入的经费与发展需要差距很大。大部分地区难以做到城市教育费附加按不低于30%的比例用于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信贷和融资困难。四是办学水平有待提高。截至2008年底,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专职教师有1 85万人,生师比为26:1,远远高于教育部提出的16:1的要求。按照规划,到2010年,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要达到60万人,教师缺口达1.4万人。专业课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缺乏,结构不合理。五是体制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少数地区学校还没有实行岗位设置管理、教职工全员聘用和校长公开招聘及任期制度。不少地区虽然已经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但仅只是搭起了台,并没有充分发挥集团办学的优势,没有建立以服務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和市场的办学体制。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的协调发展。

三、全力以赴做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工作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从2009年春季学期开始,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在实施国家助学金的基础上,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省委、省政府也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科教兴滇、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措施,不断完善鼓励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二是经济社会发展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特别是发展现代制造业、构建特色经济、生态旅游业等为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今年1月份,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江苏的职业教育工作时指出:“应对金融危机,需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不发生大的波动,二是保证群众就业而不造成大批失业。解决就业问题,根本靠发展,也需要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职业教育直接为就业服务,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在当前形势下,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扩大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是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当务之急和一举多得的重大举措。按照教育部的计划,今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还要扩招50万人。三是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省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上这些,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创造条件,自觉地、主动地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我省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55%以上,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30万人以上,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以上。到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70%以上,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68万人以上,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80万人以上。要实现上述目标,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以超常规的思路、超常规的举措和超常规的努力,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超常规发展。重点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实现突破。

上一篇:律师刑事诉讼格式文书三:律师事务所函下一篇:教师教案封面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