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读后感心得
在这本书里,柏拉图指出,良好的教育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公民,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医生、法官等专业人才,并能使一个国家的人性得到改造,使人们成为有理性和健全人格的人。这是国家的执政者所要考虑的大事。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的并非把知识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去,而是要使人的灵魂转向。获取知识是人天生的能力,但是只有当人的身体和灵魂转变方向,从黑暗的王国转到光明的国度时,人们才能看到实在,认识真理和善的理念;否则,人们便如洞中的囚徒,永远生活在影子的虚幻世界里。教育的最高和根本任务就是使人挣脱枷锁,转离黑暗和影子,转向光明和实在,从而认识最高的理念——善。
柏拉图吸收和发展了智者的“三艺”及斯巴达的军事体育课程,也总结了雅典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的概念,其后,便成了古希腊课程体系的主干和导源,支配了欧洲的中等与高等教育达15之久。柏拉图认为,每门学科均有其独特的功能,文法和修辞是研究哲学的基础;算术是为了锻炼人的分析与思考能力:学习几何、天文,对于航海、行军作战、观测气候、探索宇宙十分重要;学习音乐则是为了培养军人的勇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他还很重视选择和净化各种教材,如语言、故事、神话、史诗等,使其符合道德要求,以促进儿童心智之发展。他主张身心和谐发展,这些体育思想也对后世体育的发展有深渊的影响。
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以学生的心里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其具体要求是:0~3岁的幼儿在育儿所里受到照顾。3~6岁的儿童在游乐场内要受到保姆的监护,汇集在神庙里,进行游戏、听故事。7岁后,儿童开始学习军人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算、骑马、投枪、射箭等等。17~20岁的青年升入国立的“埃弗比”接受军事教育,并结合军事需要学习“四科”知识。从20~30岁,那些对抽象思维表现特殊兴趣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四科”,以锻炼他的思考能力,使他开始探索宇宙的奥妙。30岁以后,优秀的学生还需要经过5年哲学研究,才可以成为统治国家的哲学王。由此形成其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柏拉图始终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的。他认为关于理性的知识唯有凭借反思、沉思才能真正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感觉的作用只限于现象的理解,并不能成为获得理念的工具。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心思凝聚,学思结合,从一个理念达到另一个理念,并最终归结为理念。教师要善于点悟、启发、诱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使他们在“苦思冥想”后“顿开茅塞”,喜获“理性之乐”。这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教学方法上,柏拉图师承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把回忆已有知识的过程视为一种教学和启发的过程。他反对用强制性手段灌输知识,提倡通过问答形式,提出问题,揭露矛盾,然后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判断,最后得出结论。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作为教育工作者, 在人到中年时, 为了了解学生, 还得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了二十五岁成功人士覃彪喜的大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读罢我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作者结合自己在大学、求职及工作生涯的经历, 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独特的想法与经验。我们的学生不爱学习, 是因为他们没有搞清楚上大学的目的, 不知道读大学读什么, 究竟怎么读。本书作者覃彪喜在中国体制下, 和我们所有的大学生一样, 努力学习书本知识, 并按自己的规划获得巨大成功, 这是一本全面描述当今中国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状态以及高等教育现实与对策的好书。
以下是我的一些读书心得, 愿和各位同学一起分享。
一、关于专业
“学校无高低, 专业无冷热。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会认为, 你代表了你的学校或者你的专业。千万不要因为你是名牌大学或者热门专业而沾沾自喜, 也大可不必因为你的学校不好或者专业冷门而妄自菲薄。”希望同学们以一种新的姿态重新面对我们的学校和专业, 爱我们所选择的路, 并朝着它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回过头来看时, 你们会欣慰, 会感激那及时的领悟。
二、关于学习
首先, 在课堂上要尽量抓住机会跟老师交流。
其次, 听讲座也是一种与大师进行思想对话的重要方式。聆听讲座并不可能学到系统的知识, 但是一场好的讲座或许可以让我们获得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 对于某一些具体的问题可能获得某些平常我们很难获得的真知灼见。
再次, 读大学, 除了读大师, 最重要的便是图书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真正意义上的读过大学, 是在图书馆里认认真真、安安心心地读过几本受益终身的书。要多读好书, 读大师的书, 看书的过程或许本身就是一种思想的享受。
三、关于社团
踏进大学的校门, 各色社团像万花筒一样呈现在眼前, 新生或呆萌或高冷, 老生或沉着或热情。各社团在招新的时候也是使出浑身解数, 新生们犹豫不决, 徘徊左右, 不知如何取舍。大学区别于校园之外的显著特点就是会有相当数量的社团。因为有才能的人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 所以大学时代至少应加入一个社团。依据自己特长加入一个社团, 承担一定的领导职务, 做一些组织策划工作以便展现、加强、提升自己的独立工作的能力, 另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做普通成员, 以扩充自身视野, 体验一下做普通成员的感觉。
四、关于挣钱
不用急于大学挣钱, 因为世上有挣不完的钱, 在校生的劳动力很廉价;即便毕业以后也有很多机会去积累工作经验, 毕业以后很快也能学会读大学期间通过社会实践好不容易才明白的东西。挣钱、社会实践与学习的关系要看哪种事物不复再来。
五、关于校园爱情
花开堪折方须折, 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期而至的, 我们可以期待爱情, 但不可以制造……越是寂寞, 越要经得住考验, 更要时刻警惕爱情。爱情是需要境界的, 泰戈尔说:“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撑着伞。”
六、关于考证
不要成为证书的奴隶, 但毕业证学位证除外。各种证书可以证明自己很牢固地掌握了书本知识, 但各种技能必须在实践中磨炼, 所以说, 证书很重要, 能力更重要。
七、关于创业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我们一定要有创业的勇气和魄力。如果你一直满足于给别人打工, 那么, 即使你工资再高, 也永远只是一个可怜的穷光蛋。日常生活中除了学习课本知识之外, 你还可以通过兼职来积攒一些社会经验, 通过与人的交流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状态, 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将来创业创新作计划。
八、关于职业规划
虽然提倡早规划、早打算, 但今后能够在哪方面有所作为, 最后还是听从自身所拥有的最擅长最有能力的意志召唤。鲁讯与孙中山本来都想当个医生, 毛泽东的父亲给儿子职业规划的是帐房先生, 他自己本来是想当个教书先生, 可后来却成了“红太阳”从了政, 而鲁迅也从了文, 可见规划真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九、关于读大学的意义
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 现实虽然残酷, 但读大学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能够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段, 获得一生中唯一一次集中而大量学习知识、提升思想的机会。若遇暂不能改变社会现实的时候, 只能选择妥协, 千万不要轻言放弃。妥协不等于软弱, 它在某些时候甚至就是勇敢, 所以放弃大学比读大学更难改变命运。我们必须明白社会差距不是读完一个大学就能够弥补得了的, 可能会付出一生的代价。读完大学, 我们必须有独立的思想, 有创新的胆识, 才能够取得个人的成功, 并用自己的成功一点一滴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诚然, 一本书不是灵丹妙药, 也许在一些人眼里, 它只是一本普通的励志书, 或者只是一碗心灵鸡汤而已, 但是当我认真看完了这本书以后, 我觉得对我们高职生还是有不少启发的。所以, 不论我们学的是什么专业, 不论专业冷热与否, 好好地看看吧, 因为它会带给我们很多启发。请热爱课堂, 热爱图书馆吧, 因为那里才是大学的精神地标!
摘要:没读过大学的, 无限向往, 上过大学却又很迷茫。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怎么读?此读后心得就着力回答困扰着大学生们这个绕不开的话题。
书中朱教授把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他认为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与提升,理想不能脱离现实,要使理想最终变为现实,就要洞察现实、把握现实。《理想》一书的指导思想,是作者在通过对中国现阶段教育现状的剖析和对中国教育现实深入考察后提取出自己的教育理想观,为中国的教育发展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譬如:作者对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理想教师、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的描述,就是作者通过共性与个性交融、优点与缺弊共存的教育现实,来揭示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应具有的基本规范、精神或素质,从而将作者的学校观、教师观、学生观、父母观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切近实际教育又不失前景指向的研究思路,既能使人感悟到目前教育现实中存在的种种流弊与矛盾,又能使人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或方法,读后使人油然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定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中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总之,对于这本书我感受很深,引起了我的思考,以前我是非常喜欢看教育类的书籍,但在这几年没怎么看过,是因为没有,可现在有了,我就看看,不管是多么忙,我在休息时都会看看,从中学到一些经验,有些随机带到教学活动中去。了解当前教育的需要,特别是朱教授写的《我的教育理想》,我读了几次,感受很深,受益匪浅。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作者历时写就的一本教育随笔。书中收录的60多篇文章,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重要领域和主题,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的价值、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道德教育、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习与成长等等。它力图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多彩的教育世界,以真挚的情感讴歌人类之爱,以满腔的热情高扬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独特之处在于:对教育世界中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与学理上的阐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从而收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孔窥豹、洞幽查微的效果。
《理想国》中提出女子也应该接受教育。柏拉图认为,一定要给女子和男子以同样的教育,女子也要学习音乐、体操和军事教育,因为“同样的禀赋应该给以同样职务”柏拉图的这种思想打破了古代的传统观念,认为男女平等,天赋和才能相当的人就接受相同的教育、训练,接受相同的职务,这就为妇女提供了学习和发展才能的机会,是很伟大的教育思想。
《理想国》中也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柏拉图将人出生到死亡的每个阶段应学习的内容都做了规划。他认为,先用五年的时间学习辩证法和体操训练,然后用十五年的时间到“地洞”里接受考验,积累经验,到五十岁以上,那些通过了的优秀的人还要接受最后的考验,要求他们讲灵魂的目光转移向上方,注视照亮一切事物的光源,这时候他们会看见善的本身,用它作原型来管理国家和人民,剩下的岁月里他们用大部分时间来研究哲学,走上统治者的岗位。可见,人的一生是要不断的努力学习,磨练自己,不断接受考验最终才会看到善,走向顶峰。柏拉图的终身教育论让教育不仅仅局限与学校教育时间,在人一生中的所有时间都应该不断学习和接受教育。这种观点现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所主任达夫把终身教育理论概括为20条,使终身教育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1994年,罗马召开的首届全球终身学习大会上,欧洲终身学习促进委员会为会议准备的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这让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也更受重视。终身教育的思想,让我们有能力自身发展,学会认知、学会生存。 另外,我认为《理想国》中也存在一些不理想的地方。柏拉图认为,为了使城邦一直强大,就要控制他们下一代的出生,他认为,最好的男人必须和最好的女人尽多结合在一起,最好结合者的下一代必须培养成长,而最坏者的下一代则不予养育。他们的统治者首先要设计出抽签的方法从而使优秀的男人和优秀的女人结合,他们为了保持治理者品种的纯洁,对于优秀的者的孩子带到托儿所进行抚养,竭力不让母亲认清自己的孩子,而对一般或其他人生下来有先天缺陷的孩子,他们将秘密加以处理,有关情况谁都不清楚。首先我对这种夫妻的结合方式不认同,这种结合方式对于人们并不公平,其次对于小孩的处理方式太过残忍,生命本就是可贵的,一生下来就要被处理掉,我们没有这样的权利,而且这样太过重视先天因素了,忽略了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的作用。还有,不让亲生母亲照顾自己的孩子,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都缺乏亲情和母爱,一个缺少爱的国家是很可怕的,而且这也违背了人的本能。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确实蕴藏了很多闪光的智慧和思想,它对后世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理想的国家中是存在很多理想的东西无法实现,但是柏拉图同样认为这是有价值的。就好比美丽画中的风景人物并不真实存在,但我们不能说这幅画的作家很糟糕,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国家不能在现实中管理得像描述的.那样好就否定这些理论。理想国是我们的一个目标,我们尽可能实现。
在《理想国》的最后,柏拉图给大家的忠言:“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恶和善。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我们自己的神和爱,无论是今世活在这里还是我们死后得到报酬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诸事顺遂,无论今世在这里还是将来在我们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程中。”
读理想国的过程中,很多细节的描述和观点让我想起了多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分布在其后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我下面想挑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稍微描述一下自己的想法。
第一卷通过苏格拉底、格劳孔、克法洛斯和他的儿子玻勒马霍斯和诡辩派哲学家色拉叙马霍斯直接的讨论,主要引出了两个问题。正义是什么?正义与不正义哪个更有利?我首先想到的是维特根斯坦。其传奇天才般的一生我就不赘述了。不过我想到的是他八岁时向家人提出的一个问题,大概是如果撒谎有好处的话,为什么我非要说实话。这在道德常识上显而易见极为浅显的问题,然而在哲学逻辑上,却又很多哲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辩论。而由其衍生出来的理论也一直影响至今。这些哲学家中首当其冲的这位就是柏拉图书中的苏格拉底老先生。他的辩论者大概提出了这样四个观点:1,欠债还钱是正义,2,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3,正义是强者的利益,4,不正义会更快乐。接着苏格拉底老先生一一驳回。我们在这些观点中也不难看出符合我们价值观的影子,甚至我们还可以为自己印证到一些大师的观点,比如我上面提到的维特根斯坦从小对第四条的“历史之问”。甚至对于第二点,我们甚至可以把孔老夫子找来撑腰,孔夫子对于以德报怨的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如果以德报怨的话,那么用什么来报答德呢,所以应该用怨来报答怨,用德来报答德,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但是,柏拉图认为你们都错了,至于为什么,在围绕着论述了如何才能建立一个正义的完美的城邦后,其观点也渐渐浮出水面,总结就是“不正义对于一个行为完全不正义却有正义之名的人是有利的。”人是一个不同性格混合在一起的生命体,关键要使各个部分和谐相处,从而达到正义。而一旦人性(或者神性)受制于天性中的兽性,那就是沦落和不幸。这也在城邦的建造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认为个人具备的不同的品质,主要包括灵魂中的理智、激情和欲望三者,不同的品质各司其职才有正义,城邦和国家也是如此,就是要让城邦的各个组成部分,安守本分,惟其如此,方有正义。那么问题是,具体怎么做才是各司其职,什么环境下,或者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各司其职呢。为什么不正义就没有各司其职呢?
这让我想起第二位大儒,之所以成为“儒”,是因为他是我们儒学的学派代表人物。柏拉图接着在书中说,正义可以被认为是心灵的健康状态,而不正义就相反,是心灵的不健康状态。有意思的是苏格拉底所认为的健康是“合自然的”,而不健康是“自然的”。也就是说苏格拉底强调的需要进行后天教化,使人趋向于客观存在的“至善”,而这才是真正的合“自然”。大家如果曾读过王阳明的著作,有没有觉得这个观点有点似曾相识呢?
王阳明的学说在当时其实是对儒家正统朱理学的一次反叛,但仍然是致力于教导人们如何去生活,君主如何治国,甚至用这个来帮自己打仗。这点跟柏拉图倒是也挺像的。王老先生在认识到他的学说之前也有一段苦苦寻觅天理以成圣的经历。甚至可以说他的一生一直是为此努力的。为此,不断尝试,期间不光是钻研朱理学的格物致知,也去山上找和尚观里请道士,寻寻觅觅,转了一大圈,却觉得都不是天理,都很狭隘。最终成就传奇的“农场开悟”。他的研究简单概括是,一切天理存于心。只要在实践生活中试炼内心,扫去尘埃,内心就会自显真理,也就是天理。其中的试炼内心,扫去尘埃,就是其学说中有名的“明明镜”,我们内心原是明镜,但积攒了太多尘世的尘埃,以至于模糊,所显现的就不是我们内心原本的样貌,我们需要试炼内心把镜子上的灰扫除,这样才能感知到来自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并按照内心去行事判断。
青少年犯罪案在我国和国外都存在, 可是对待和处理的方式却完全不同。差异的产生和教育密切相关。在一般人的认识中, 国外人的思想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约束的, 因此不会受思想的禁锢, 其实不然, 在国外也有思想教育, 只是存在与进行的方式有自己的特点, 与我国不太相同。早在《理想国》中, 柏拉图就提出了他的教育观, 他认为学前教育应由国家控制, 对儿童实行公育公养。对比我国现有的幼儿园教育方式, 有很大差别。
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不断升高, 与早期儿童教育的缺陷不无关系。我国当前的幼儿园大多数以私立为主, 极少数的公立幼儿园门槛很高, 普通家庭的孩子根本没有资格入园, 因此普通人家的孩子往往选择昂贵的私立幼儿园, 相对贫困的家庭则无法承担孩子高昂的学费而放弃学前教育。这就会导致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首先, 那些去公立幼儿园的孩子会发现周围小朋友的家庭和自己的家庭一样条件不错, 所以这些处于懵懂期的孩子会慢慢产生攀比心态, 而他们的背景也会让教师“不敢”管教, 因此, 这些孩子逐渐会产生高人一等的骄傲感, 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日后很难根除。而那些以高昂费用获得入园资格的孩子也会或多或少听过一些对社会不公的抱怨, 有的孩子会产生自卑感, 而有些会产生仇富心理。还有另一个群体, 他们上不起幼儿园, 因此启蒙教育有可能会落后于他人, 甚至会产生教育并不重要的偏见。其次, 尽管上幼儿园们的孩子处在不同体制的幼儿园中, 但是他们所受的教育方式是类似的, 所有学科都要学习, 甚至是他们不想学的学科, 而且, 不能输在起跑线的心理会让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众多业余补习班, 本该在游戏中度过的美好童年就在无形中消失了, 孩子们剩下的只有无休止的学习, 而可悲的是, 这些知识往往并不会被孩子们掌握, 既浪费了时间又做了无用功。因此, 笔者认为柏拉图的思想在现今社会依然是适用的。幼儿园一旦变成公立、变成义务教育, 那么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个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同时也可以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而且, 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中, 每个孩子的机会是均等的, 竞争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 无所谓谁比谁强, 自然少了很多矛盾。每个孩子都有被教育的机会, 会使得他们的素质得到提高, 有利于加强我国少年儿童的整体素质, 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柏拉图强调讲故事与游戏的教育理念与我国现在实行的“减负”有异曲同工之妙, 把孩子们从复杂的无法胜任的学习中解脱出来, 让他们回归童年, 在童年时期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故事和游戏虽然简单, 却是精心选择的, 在简单中孩子们更容易学习和理解其中的真谛。如此一来, 那些“人上人”家庭的孩子也会融入普通人的生活, 不会以自我为中心, 不顾及他人。
对于7~18岁的普通教育阶段, 柏拉图认为应以情感为主, 强调人文学科的重要性, 尤其是体操和音乐。柏拉图说:“用体操来训练身体, 用音乐来陶冶心灵。”这一阶段正是学生的小学到高中阶段, 也就是九年义务教育加上高中。九年义务教育在我国已普及多年, 绝大多数未成年人都会有九年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知识, 学习做人。而柏拉图强调的体操和音乐, 在我国却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两个学科, 因为他们不用参加考试, 在学生和教师甚至家长眼中这都是浪费时间的两门学科, 所以经常会被其他学科教师取代。尽管近年来体育也成为了升学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但是重视程度依然很低。体育类课程的缺失导致未成年人身体素质普遍变差, 未成年人肥胖率不断上升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很难在繁重的学业中立于不败之地。音乐作为柏拉图强调的另一个重点基本上也被各个学校所“取消”, 只会象征性的上几节课。音乐不仅可以陶冶情操, 还可以使未成年人从繁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 压力会使人变得焦躁, 尤其对于自控能力薄弱的未成年人, 适当的放松会使得他们拥有一个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来对待学习和生活。
最后, 柏拉图提到了高等教育, 他将这部分分成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20岁, 以军事体育训练及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的学习为主。20岁以后, 绝大多数贵族青年结束了接受教育阶段, 去担负保卫国家的重任。少数才智出众的贵族子弟, 继续接受教育。在这一阶段, 柏拉图很明显让教育变得多元化, 不仅仅停留在体操和音乐, 也涉及了其他方面, 20岁以后的两种不同选择, 类似于我国的升学制度, 有才华的人继续学业, 其他人可以选择参军或者其他。而在这里, 柏拉图仅仅提到了贵族, 体现出了他思想的落后性, 当然,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依然是先进的, 贵族也参加到了保家卫国的事业中去了。而在我国, “人上人”家庭的孩子会认为参军是个苦差事, 他们会采取各种方法获得大学文凭, 有时候会占用到普通家庭孩子的名额,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第二阶段是20~30岁, 是发展智慧阶段, 重点学习辩证法。这一阶段按年龄算是我国的本科到博士阶段。这一阶段, 柏拉图强调了哲学的作用。哲学本意是爱智慧, 是对知识的渴求, 这一阶段柏拉图强调了求知的重要, 这与我国现在的本科到博士的教育非常类似, 也是不断求知。但柏拉图所追求的知识更加全面。我国在这一阶段的特点呈现为术业有专攻。第三阶段为30~35岁, 是继续学习阶段。柏拉图强调这一阶段要继续学习哲学, 然后成为国家重要官吏。这一阶段他强调在不断学习的同时报效国家。这一阶段, 我国的公民也基本步入社会, 开始在各行各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为国家和家庭做出不同程度的贡献, 其中一些人成为了国家干部, 带领国家稳步向前发展。但是比起柏拉图对年龄的划分, 我国并不是如此详细, 并且除了做官还有很多选择。第四阶段为哲学王, 50岁左右。柏拉图认为个别人需要再经过15年的锻炼, 经过指挥战争等各种考验, 在学识方面, 尤其是在哲学方面具有高深造诣的人, 就可以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这与我国不谋而合, 我国各行各业的最高领导者大多是在知识与经验共存的前提下坐上了领导人的位置。他们自身丰富的经验与广泛的学识为我国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从而使我国更好、更快的发展。
柏拉图的教育理念距今已有几千年, 虽然某些方面在如今社会稍显落后, 但是其思想的精髓却同样适用于我国当今社会, 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扬弃”,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造福我们的社会, 造福我国的未成年人, 让他们从小就接受完善的教育, 避免品德的缺失, 使他们从小就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样他们才会健康的成长, 不会走歪路、弯路。
由于历史、地理、发展状况的不同, 东西方教育思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我国, 教育的目标较为单一, 通常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考取一所相对好的大学, 上大学成了学子们的共同目标。而西方提倡个性教育, 注重教育的多样性, 会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兴趣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空间。在教育方法上, 我国普遍为一对多的授课方式。韩愈有云:“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意思是教师就是传授知识解决疑惑的人。在我国, 教育多为“填鸭式”教育。教师们竭尽所能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学生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 在某种情况下, 考核的并不是学生的能力而是记忆力, 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是去询问他人而不是自己克服和解决。过度的依赖他人使青少年的心理年龄远低于生理年龄, 较低的情商使得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会走向极端。相反, 西方崇尚自主学习。教师会给学生布置问题, 让他们自己寻找答案, 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只起到引导的作用而不会过度干涉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长此以往, 西方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国, 除了莫言一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外, 其他为数不多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均为外籍华人, 而诺贝尔奖几乎都被西方人收入囊中。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育, 这不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落后于西方, 而是我们的教育方式缺乏创新性, 尽管在卷面考核上我们占尽先机 (比如在外留学的大多数华人的考试成绩远高于西方人) , 但是在研究和创新方面西方人独占鳌头。当一个新兴领域出现时, 西方人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参与研究和研发。这就是东西方不同的教育方法带来的不同结果。
在笔者看来, 中国的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 对国家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是, 时代在进步, 我们的教育体制不能固步自封, 要在保留传统教育优势的同时, 借鉴西方教育先进的一面。在保障学生能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兴趣。当学业符合自身兴趣时, 处于学生时代的青少年就会自觉主动接受教育, 而不会把精力用到其他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 会减轻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从而减少青少年犯罪率, 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苏格拉底打比方:譬如说,你有个朋友在头脑清楚的时候,曾经把武器交给你;假如后来他疯了,再跟你要回去;任何人都会说不能还给他。如果竟还给了他,那倒是不正义的。把整个真情实况告诉疯子也是不正义的。当原主头脑不正常的时候,无论如何不该还给他。
这样看来,西蒙尼得所说的“正义是欠债还债”这句话,是别有所指的。如果双方是朋友,又,如果把钱归还原主,对收方或还方是有害的,这就不算是还债了。那么,我们欠敌人的要不要归还呢?
有人理解认为:朋友之间应该与人为善,不应该与人为恶。敌人对敌人所欠的无非是恶,因为这才是恰如其份的。
苏格拉底理解认为: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这就是他所谓的“还债”。
至此一段,可看作暂时对“什么是正义”的认可。
而接下来,则是渐进讨论“正义有用与无用的时候”。
苏格拉底得出的一观点:正义平时在“订立合同契约,合伙关系”在满足这些需要,获得这些好处上是有用的。
苏格拉底把“正义有用的时候”趋向于“静”的状态,或者可以说是“和平”的状态。他让对话者的思想纠结:当你要妥善保管钱、盾、琴或者其他东西暂时“静”的时候,人们合伙,正义的人才是一个较好的伙伴,但在利用这些东西的时候,商人、军人、琴师的技术就更有用了。可以认为,正义在你所信任的人或事物上是有用的,像联友。
因此苏格拉底反问道:这么说,所有的.事物统统都是这样的吗?——它们有用,正义就无用,它们无用,正义就有用了?如果正义仅仅对于无用的东西才是有用的,那么正义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了。
至此,我看的还是有点不着边际,似是而非。难道正义不能存在于“对抗”“分歧”“战争”的状态。尽管,确实很多战争的发生从第三方态度来说没有谁方正义之战说。所有战争的发生,都没有“正义”存在可言?
接着,苏格拉底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明:对于那些不识好歹的人来说,伤害他们的朋友,帮助他们的敌人反而是正义的——因为他们的若干朋友是坏人,若干敌人是好人。所以,我们得到的结论就刚好跟西蒙尼得的意思相反了。
苏格拉底看似自然而然,毫无痕迹地把“敌人”和“朋友”放大了。这样看来,这里的关系是绝对的一对一,是两边的位置,不存在任何中立方。举例说:A和B是对抗方,C、D、E。。。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在A方,要么在B方?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关于正义的讨论——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柏拉图的最高理想是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
《理想国》一书是从关于“正义”的讨论开始的,而且全书也贯穿着这个讨论。那什么是正义呢?诗人西蒙尼得说“正义是欠债还债”,那么他所说的“还债”是什么呢?“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一恰如其分的报答”,这就是西蒙尼得所说的“还债”。但正义能单理解成欠债还债吗?显然不能的。如果正义如西蒙尼得所说,那么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乍一看这似乎是对的,但是在人生病的时候是医生把善给予朋友(病人),把恶给予敌人(病魔)。当人们不生病的时候医生是没用的,当船不遇到风浪的时候舵手也是没用的。这么说所有的事物统统都是这样吗?——它们有用正义就无用,它们无用正义就有用了?这也就说当保管盾和琴的时候,正义是有用的,因为保管需要责任心,但是利用它们时,军人和琴师的技术就更有用了。如果正义仅仅对于无用的东西是有用的话,那么正义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无用”指的是不被利用,那么争议也不能实现其价值。
照西蒙尼得的意思“帮助朋友、伤害敌人是正义的”,苏格拉底对这个问题问道“那么伤害不正义的人,帮助正义的人能不能算正义?”,对于那些不识好歹的人来说,伤害他们的朋友,帮助他们的敌人反而是正义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的若干朋友是坏的,不正义的,若干敌人是好的,正义的。那么西蒙尼得的那套就站不住脚了。苏格拉底又交给了我们辨别朋友和敌人的方法,这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我们应该说朋友不仅看起来可靠的人,而是真正可靠的人。看起来好,并不真正好的人只能当做表面上的朋友,不算做真朋友;对于敌人,理亦如此。这是对当前那些酒肉朋友的一个莫大讽刺,他们扭曲了正义,为酒肉朋友两肋插刀是糊涂的行为。一个正义的人能伤害别人吗?显而易见,他能伤害那坏的敌人。可怎么判断好坏呢?人受了伤害就变坏了(不是指品德),因为好人是受帮助的,恶人是被人伤害的。那么正义的人能用他的正义使人变得不正义吗?好人能用他的美德使人变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伤害朋友或任何人不是正义者的朋友,正义是“助友害敌”也不能成立了,因为伤害任何人都是不正义的。通过读这一部分文字,我认识到交友时要慎重,自己心中树立一把正与邪的标尺,不能被外表蒙蔽了眼睛。另外做事情要趋利避害,统筹规划,不做伤害他人的事。
一、重视学前教育
在西方教育史上, 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人, 他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而他小时候教育的成败与好坏, 在很大程度上会对他今后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从而, 对儿童教育的内容和体裁一定要有所选择。
(一) 内容
儿童早期学到的见解、观念和思想更容易根深蒂固。所以如果要培养小孩子高雅的情操和高尚的美德, 就得让小孩子从小接受优美高尚的内容。因为音乐诗歌由于其潜移默化的作用, 自幼便会把真、善、美同假、恶、丑的区别注入人心, 使儿童“从童年时就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所以柏拉图注重音乐文艺教育内容的审查。
例如在古希腊时代, 《荷马史诗》基本上是古希腊人文化教养和道德教养的源泉和基础, 当然也理所当然地成了教育儿童的主要作品。而《荷马史诗》中描绘的神并不像基督教中的上帝一样全知、全能、全善, 而是坑蒙拐骗, 会做很多坏事。诸神嫉妒, 欺诈, 通奸, 好斗, 谋杀等等。人类拥有的恶, 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无不具有。所以, 柏拉图认为作为故事的编者, 他们应该尽量编撰好的故事, 而拒绝那些坏故事。故事内容应该是正面积极的, 应该是鼓励继而培植人的大度、节制、勇敢、虔敬、高尚等美德。
(二) 体裁
柏拉图也关注音乐文艺教育所使用的体裁。柏拉图把文学体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叙述体, 完全是作者在讲述故事、描述故事;第二类是摹仿体, 即把作者的思想话语渗透到角色中;第三类文学体裁是前面两者的混合体。柏拉图最反对的就是摹仿体, 因为它违背了劳动分工原则, “因为我们的人既非兼才, 亦非多才, 每个人只能做一件事情。”每个人只能做适合他本性的一件事情, 柏拉图认为“更不能够一方面干着一种有价值的行业, 同时又是一个模仿者, 模仿许多东西了, 既然同一模仿者无论如何也不能同时搞好两种模仿。”如果护卫者也经常模仿别人的话, 他们也就违背了劳动分工的原则, 极有可能成为其所模仿的人, 而不在成为其本人。
二、音乐文艺教育和体育教育
柏拉图特别重视对儿童的音乐文艺教育和体育教育。柏拉图强调“用音乐陶冶心灵, 用体育锻炼身体”, 他认为能把音乐和体育按最好的比例很好地配合起来, 才是最完美最和谐的。一个人在音乐的熏陶下具备了“内在精神状态的美”之后, 应该在“有形的体态举止”上也有同样的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协调美, 这就需要参加体育训练。只有这样一个“兼美者”, 才是大家心中最美的风景。
古代希腊重要的文化生活是听民间艺人弹着竖琴演说史诗故事, 故“音乐”一词是音乐、文学、诗歌、艺术等人文科学的总称, 相当于现在的“文化”一词。
柏拉图主张音乐教育之后, 年轻人应该接受体育锻炼。他认为体育训练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增加体力, 练就一身体魄, 还要锻炼人们心灵的激情部分, 因为人的天性中的激情部分容易生成野蛮, 倘若可以加以适当地训练, 就有可能变成勇敢。从而担当起抵御外族入侵、保卫城邦安危和维护城邦稳定的重要责任。
三、基本素质要求:智慧、节制、勇敢、正义
柏拉图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或城邦, 应该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那么作为身系城邦安危的护卫者, 更应该具备这些素质而争当一个合格而优秀的公民。
(一) 智慧存在于理性部分
柏拉图认为理性是“人们用以思考推理”的部分, 是“用来学习的”。理性是人心灵中最高贵的部分, 是它把人与野兽区别开来。在理性教育中要“想方设法努力促使灵魂转向”, 排除纷繁复杂的可见世界对心灵的干扰, 让个体从感性转向对具有普遍规律的真理的认识。只有对理性进行适当的教育, 才能认识真正意义上的善。
(二) 勇敢存在于激情部分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如果一个人的激情无论在快乐还是苦恼中, 都保持不忘理智所教给的关于什么应当惧怕, 什么不应当惧怕的信条, 那么我们就因他的激情部分而称每个这样的人为勇敢的人。”一个国家被称作勇敢或者懦弱, 从某种程度来说, 取决于为国家作战、保卫国家的护卫者。
(三) 节制就是灵魂中各部分由理性来统治
柏拉图认为, 当人的理智、激情和欲望彼此友好和谐, 理智起领导作用, 激情和欲望一致赞成由它领导而不反叛, 这样的人就是有节制的人。对于个人来说, 柏拉图认为每个人的灵魂都由理智 (限制欲望的施展) 、激情 (我们借以发怒的东西) 与欲望 (每个人的欲望就是得到自己本性所要得到的东西) 三个部分构成, 对应于这三个部分有智慧、勇敢与节制三种美德。在他看来, 如果一个人能由理智控制激情和欲望, 从而使三个部分形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那么, 无论这个人如何行事, 其所作所为都会符合正义的要求。所以当这三个部分各司其职、和谐协调, 则产生出第四种美德“正义”。
四、结论
柏拉图不但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 而且是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深刻而全面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其《理想国》中提出的许多有关教育的思想和理念, 对后世影响颇大, 对我们当今人类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摘要:《理想国》内容丰富, 涉及到教育、文化、政治、艺术、伦理道德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其中关于幼儿教育、女子教育、音乐文艺教育、体育及军事教育等思想对古希腊及后世的教育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对护卫者的学前教育、音乐文艺教育和体育教育、基本素质要求三个方面来讨论《理想国》中对护卫者的培养。
关键词:理想国,护卫者,教育
参考文献
[1]胡晓燕.《理想国》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M],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2][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1986.
[3]余纪元.《理想国》讲演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高中时受历史老师的启蒙,开始对古希腊文化感兴趣。三大哲人之一的柏拉图尤为让我着迷。不仅是因为他出身于雅典贵族,更是因为他在政治和哲学上的智慧。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之中,他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而今,都兰军老师再度提起这本经典,经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学习,第四次拿起柏拉图的《理想国》,尽管依旧无法参透《理想国》其中的奥妙,也无法深入地了解它的精髓,但它带给我的启迪确是深远的,尽管我只能仰望而叹之,道听途说而思之,片言只字而感之。其实,经典的影响力,不在于天马行空的文句,也不在于振聋发聩的论断,而在于它给世人幽暗闭塞的观念世界以一道耀眼的闪光。
看这本书,我们会被苏格拉底睿智、深邃的思考所折服,他的诡辩不仅让对手难以招架,也让读书的我们产生一种难以跟上他飞快、机智的思维的感觉。柏拉图借苏格拉底的辩论逐一地将自己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完整地表达出来,同时通过对城邦的哲学、道德、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争论,设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并在辩论中不断完善,逐步建立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的蓝图,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不同,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存在、永恒不变的,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会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由理念论和回忆说构成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理想国》的哲学基础。
《理想国》讨论的热点是正义哲学问题。书的开篇,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智者就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柏拉图对正义有着多么强烈的憧憬与向往,这也正好印证了对话结尾的宣言,“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他们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等观点,苏格拉底将其一一进行了驳斥,并最终得出了正义的真正概念——“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互相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他应当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己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然而文章并没有仅仅落在关于个人正义的讨论上,柏拉图更加着眼于城邦的正义。他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原则,并将这条正义原则归结为“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或“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干他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份内的事”,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柏拉图想要缔造一个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这也是要建立在政治统一的基础上的。我国古代也有位与他思想相近的文人,叫陶晋,字渊明,他的《桃花源记》就体现了柏拉图的这一思想,追求平静美好、和谐友善的生活。对于这样的完美,人人趋之若鹜。只是我们是否人人都能做到一辈子波澜不惊,不与任何人产生矛盾的目标呢?试想一下,难道你能容忍别人毫无理由地指着你的鼻子唾骂而面不改色心不跳吗?难道你能在战争来临前淡定从容地将生死置之度外吗?你不能!因为每个个体都是有缺陷的,是不完美的。而每个人生来不同,有不同的价值观、人生境遇和思想。
所以,正如永动机的失败,生物实验2号的放弃,玛雅帝国的灭亡,历史不断验证:理想国是不存在的。
《理想啲风筝》,光是念题目,就有着新鲜而深刻啲涵义。每個人都有理想,這裏啲一位老师少了只腿,可他不气馁,把理想系在风筝上,越飞越高。他一個瘸男人,比躺在病床上埋怨着自己的腿的人强多了。身为老师,瘸了是非常麻烦的。也许,他的理想是好好当一位老师,那么,他的理想系在了风筝上,每次都特别的高,飞得特别的好,他的理想离他根本就不远了。
“圆木仗”是他的好助手,没有它,刘老师不可能那么那么的伟大,说不定沒了它,刘老师就还在病床上呻吟呢!那在现实中,这根拐杖就是我们精神的支柱。刘老师瘸了还能这么的精神,我们呢,四肢齐全,可对自己的理想根本就没迈过一步,对吗?
也曾试过把理想系在风筝上,让它飞高飞远,让自己的理想靠自己走,自己向理想走去,可却没有达到:我写过一封书信,上面的内容是忏悔,要自己好好学习,相当于计划表,可当我想做这件事时,却身不由己,不由自主地把它给撕了。我实在想不通,刘老师的理想率已经少了一大半,他却能挺过去,而我,懒惰得连自己条件充足了还不知足,还跟自己的理想怄气,我真不应该呀!
在第一卷中, 苏格拉底对波勒马霍斯和色拉叙马霍斯对正义的定义的反驳其实是无力的, 在他雄辩的背后是某种修辞术在起作用——把正义等同于一种记忆或一门职业, 显然是对正义概念的一种混淆。美国学者尼古拉·帕帕斯在《柏拉图与<理想国>》中这样说:“第一卷的毫无成果反映了柏拉图对传统的苏格拉底方法的看法, 即它将德性作为专业技能的倾向只能表现出这些对德性的所谓定义的不充分, 却不能产生自己的好的定义。”或许正是这种利用修辞术的争辩让后世将苏格拉底和智者的诡辩术放到了一起。
但是, 我们仍然说苏格拉底是明显地区别于智者的, 那是因为, 苏格拉底将语言作为一种工具, 借着语言, 他希望给予人们一种希望:即通过对正义的追求让善良的人们可以过一种更好的生活。从目的论的角度, 我们区分了苏格拉底与智者:“苏格拉底的萨满术把语言变成他的逻辑的唯一工具, 把逻辑变成一种真理的谱系学, 把真理变成一种与永恒的沟通, 从而把哲学变成一种咒语, 把这种咒语变成一种巫术。”
目的论下的正义:道德之真
在第二卷中, 格劳孔提出了自己对于正义的思考:正义是契约。它来源于人们和谐共处的需要, 正义的契约订立可以保证所有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吃别人的亏也不占别人的便宜。然而, 如果正义只是社会契约, 那么, 正义就显得如做买卖一般流于庸俗化。正义不再是神圣而崇高的, 它可以接受讨价还价, 甚至当有一种更好的替代方式出现时, 它完全可以被取代, 正如尼古拉·帕帕斯所说, “如果我们接受法律或道德原则, 不是把它作为道德的化身, 而是作为游戏的必要规则, 这样, 正义是一种方便, 而不是具有内在价值的性格状态。如果正义是一种社会契约, 那么它的吸引人之处就不可能超越社会能够给予正义的人的利益这个限度。”格劳孔的这番定义就必然引出阿得曼托斯的以下问题:看上去正义而实际上不正义的人得利最多。看上去不正义而实际上正义的人将处境悲惨。人们可以通过将自己的表面形象经营得正义来取得最大的利益——由此, 人为了追求一种好的生活 (或者为名, 或者为利) 是不是应该过一种虚假的生活?
格劳孔和阿得曼托斯的问题几乎把苏格拉底逼到了绝境, 对于正义问题的终极追问可能让人对于世俗的信念和价值产生绝望, 被动摇的不仅是正义的合法性, 还有道德、法律、信仰, 世俗的信念大厦将全都变得摇摇欲坠。
善与两种真的同一性
在前一卷中, 苏格拉底已经迫使色拉叙马霍斯承认, 正义是一种善的价值。因此, 概括一下, 苏格拉底要解决的其实是这样两个问题:怎样才能给予知识之真和道德之真以一种乐观主义的合法性, 来拯救正义在形而上学的追问中可能遭到的毁灭命运。简言之, 善与真是否存在一种同一性。
苏格拉底的论证首先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上:人的灵魂和城邦是同构的。苏格拉底并没有给出足够的论证来证实自己的这一类比, 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 这种假设是有一定的相似性的。一个城邦由许许多多个人组成, 城邦中大多数人的灵魂状态必然会主导这一城邦的风气和状态。
既然城邦是作为一个整体性存在并发挥作用, 那么与此相对应的, 灵魂也必然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善才具有意义。苏格拉底告诉我们, 对于真理 (作为整体的知识) 的追求是导向正义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因此只有一颗热爱哲学的心灵才有可能明辨是非, 达到真正的正义。
因此, 如果苏格拉底要解决两人的问题, 就必须要把这个关于内在的转化成外在问题。对此, 苏格拉底给出的解答依然是基于城邦和灵魂的类比的:在无论以上哪一种政体中生活的人, 是不可能产生幸福感的。因此, 当灵魂中的理性部分丧失了它的统治权, 被激情部分或者欲望部分所代替时, 灵魂的内在秩序也会发生混乱, 就好像一种多头的怪兽生存在了人的体内一般, 时时面临冲突和选择, 于是, 没有了秩序的灵魂不可能感觉到幸福。
于是, 柏拉图完美地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正义能够带给城邦和人幸福, 而幸福是起源于一种对秩序——也就是世俗道德和法律的遵守。
读到这里, 柏拉图的论证是无论如何会让人吃惊的——苏格拉底由一个完全违背人们的常识的观点出发, 最终竟然回到了常识:对世俗道德和法律的尊重可以带给人幸福, 循规蹈矩地按照道德准则生活是值得哲学家赞赏的准则, 这一结论完全符合人们古老的信念, 却不符合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感受。对此, 可能的解释有以下三个:一、苏格拉底的论证在逻辑上的漏洞导致了结论的错误;二、苏格拉底的关于城邦和灵魂的类比前提是错误的;三、人们生出的城邦并不具有苏格拉底创造的理想国那般完善, 因此, 无论是个人的灵魂, 还是城邦的各个部分, 都没有达到正义的状态, 在这种非正义的状态中, 一个渴求正义的灵魂要感到幸福是能求助于内在的道德, 而这就让幸福变得加倍的艰辛。
同一性下的自由
真和善的同一, 对于人来说是一个如此高的标准, 以至于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不可能达到。苏格拉底清楚地看到了这种对于完美道德的严苛要求, 因此在他的理想国中, 他只要求统治者具有哲学家般的智慧, 对于战士, 他要求的仅仅是一个勇敢的灵魂, 而平民则是一个节制的灵魂。城邦的完善是靠割裂的各个不完善部分拼凑而成的。或许, 这是因为他早已悲剧性地预见到, 理性、激情和欲望的和谐相处是一项过高的要求, 并且, 灵魂的上升困难, 堕落却极其简单。
尽管如此, 我们依然需要保有这种信念, 因为在某种程度上, 正如苏格拉底企图用他的修辞术告诉我们的:人生必须抱有希望。
摘要:柏拉图的思想一般可以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时期, 由于《理想国》作于柏拉图创作的中期阶段 (约公元前375年) , 而其中的对话发生在公元前422年, 因此《理想国》中记叙的苏格拉底的言论几乎不可能是真实的场景还原, 而是经过柏拉图虚构和加工的作品, 因此, 《理想国》的正义观更多体现的是假托苏格拉底之口来说出的柏拉图的正义观。苏格拉底成了柏拉图的代言人。
关键词:理想国,柏拉图,苏格拉底,正义
参考文献
[1]《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著, 郭斌和、张竹明译, 商务印书馆
[2]《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古希腊】柏拉图著, 严群译, 商务印书馆
[3]《柏拉图与<理想国>》:【美】尼古拉·帕帕斯著, 朱清华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论柏拉图》:【法】让-弗朗索瓦·马特著, 张竝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巫师苏格拉底》:【法】居古拉·格里马尔迪著, 邓刚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苏格拉底》:【英】A·E·泰勒著, 周濂、朱万国译, 山东人民出版社
【理想国读后感心得】推荐阅读:
理想国读后感4000字10-07
理想国读后感优秀作文经典10-29
《理想点亮人生》读书心得07-04
《我的理想课堂》读后感11-12
《坚定理想信念》心得体会07-12
构建理想家庭心得体会11-29
理想信念心教育心得体会10-28
坚定理想信念的心得体会10-29
观《理想照耀中国》心得体会11-20
“理想信念 廉政纪律教育”心得体会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