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信访工作总结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计划生育信访工作总结(精选8篇)

计划生育信访工作总结 篇1

医院信访工作计划篇一

2020年,我院以人性化精细管理活动为主题,以保证医疗质量安全为核心,一是按质按量完成了手足口病、甲型h1n1防治等项重点工作,二是努力加强医院自身建设,医院各项工作平稳有序。2019年全年业务收入1160万元,同比增长49.9%,门诊人次45135,同比增长10.3%,住院人次4504,同比增长19.7%,急诊人次2881,同比增长33.1%,手术例数756,同比增长58.8%,床位使用率73%,同比增长4%。根据年初计划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卫生局“一条主线、一项活动、三大工程”卫生工作总要求为指导,结合医院年初工作安排,努力加强医院自身建设。

(一)加强日常工作的监督管理,为医院整体工作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一是继续落实了每月一次的综合考核制度,做到了有处罚,有改进。

二是从3月份开始,实行了院领导每周下科室巡视制度,做到“三用”做事,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了工作的时效性。

三是每周二、每周三的业务、行政查房做到了常抓不懈。

四是针对医院管理人员管理知识匮乏,医护人员缺乏医患沟通技巧等现状,分别在5月份和10月份有针对性地举办了医院管理学基础知识讲座和医患沟通与技巧知识讲座。五是为提高科技含量,医院投资38万元以议标形式购置了全自动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微量元素分析仪等设备6台件。

(二)以宣传为载体,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1、充分利用电子屏、宣传栏、展版等宣传平台,打造医院特色文化。如在门诊大厅建立了卫生保健宣传栏,根据季节变化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在病房、门诊走廊制做宣传展板,定做科室心语牌共计50块,向广大患者宣传防病治病、健康饮食等保健知识,倡导和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2、利用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以及院务公开渠道,向社会公布医院信息,让社会了解医院,让大众认识医院。

3、为弘扬先进,激励落后,在去年基础上,11月份在五个病区继续开展了标兵评选活动,评选出了10名标兵。

(三)加强医护质量建设,保证医疗安全。

1、抓基础,练技能,提高全院医护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

(1)每月5号科室业务学习做到了经常化。

(2)从3月份始,坚持每月护理人员考试考核制度,做到了月月练,月月考,对不及格人员进行了补考。

(3)11月份,按照上级医务人员基本技能岗位和竞赛活动方案有关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对40岁以下中青年医师进行了岗位考核,做到人人过关。

(4)为保证奥运安全,提高应急救治能力,重点对急诊科、120全体人员进行了心肺复苏术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的培训与演练。

(5)为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开展了病历评比活动。

2、抓关键、堵漏洞,保证医疗安全。一是完善了门诊、住院、急诊病人的工作流程和急诊病人的转诊流程,使工作环节衍接更加紧密。二是加强每月至少一次业务工作大检查工作,重新量化了医疗质量检查标准。在护理检查方面,实行了各病区护士长互查、互学、互提高制度。三是大力开展医疗质量安全集中行动,把查问题、摆不足、找症结、定措施、改缺陷、保安全放在活动的首位,对查摆出的各类问题,召开专门会议逐条梳理,逐条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并以此为载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安全工作,抓关键部位,抓薄弱环节,把防范措施前移,做到预防为主。

3、积极开展新技术、进行新科研。独立开展了腰椎间盘摘除术,尺骨冠状突骨折、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请专家联合完成了甲状腺切除术、多发脂肪肉瘤摘除术、全髋置换术等项手术。2019年有3项科研课题在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其中基金资助1项),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4、加强科室建设。新建门诊手术室;独立了脑血管科门诊;成立了体检科,制定体检套餐,规范体检档案,明确专人负责,共对1690人进行了健康体检。

5、加强继续教育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先后派出3人外出进修,17人次参加各种短训班。

6、加强院感防控工作。在生物监测、消毒、医疗废物回收、销毁等方面严格落实有关制度,对全院人员进行传染病知识培训考核,提高全员预防意识;5月份按上级要求规范了肠道门诊。

(四)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全年补偿参合人数2407人,补偿费用232.5万元。

(五)积极开展医疗惠民和卫生支农、医疗下乡工作。

(1)继续落实“一减三免”惠民政策,共对贫困患者减免各种医疗费用2万余元。

(2)落实帮扶工程,定期派业务骨干到帮扶单位定期坐诊,业务查房,并据其需要进行适当设备支持。

(3)继续启动流动医院工作,全年共下乡义诊16次,义诊人数9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余份。

(六)继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活动,从源头治理,建立长效机制。

(1)制定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方案,鉴定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抵制商业贿赂全员承诺。

(2)在全院广泛开展医用耗材、医疗器械采购和使用情况自查自纠及治贿长效机制落实情况“回头看”专项行动,并针对治贿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重点部位、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监督制约机制,完善并落实了各种制度20余项,并打印装订成册。

(3)采取多种形式推行院务公开工作,做到了常规化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及时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

(4)增强工作透明度,向社会公开了服务承诺和投诉电话,并召开了社会义务监督员会议,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由于我院高度重视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至今,未发现商业贿赂等不良行为。

医院信访工作计划篇二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强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根据《信访条例》和县委、县政府以及县卫生局信访、维护稳定工作的相关规定,特制订本责任书。

一、目标任务

1、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要定期和不定期召开信访工作会议,研究解决信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好信访工作机构和制度。

2、严格依法办事,杜绝因本单位工作人员不作为或乱作为所造成的恶性上访事件发生。加强对本单位非正常上访人员的教育与稳控,支持、配合公安、政法部门对严重违法上访人员的打击处理。

3、有效控制和及时处置集体上访。对发生的越级上访,院领导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赶赴现场,迅速处理,疏导化解。

4、认真做好信件办理工作。确保群众的每一件来信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力争在初级阶段妥善解决问题。处理结果按要求上报有关部门并向信访人书面回复。

5、建立健全信访网络机构。认真做好排查化解工作,做到信息灵、底子清、反应快,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有可能引发越级上访的信访苗头及时报告卫生局,并跟踪稳控。

6、信访信息报送及时准确。

7、力争本单位不发生信访事件。

二、加强值班备勤

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切实做好各特护期间的维稳信访和值班备勤工作。

1、特护期间要全员参与、全心投入、全面排查、全力化解、全责稳控。

2、特护期要认真制订书面的领导值班制,并于规定期限前上报局办公室或局信访维稳办备案。

3、特护期内要坚持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

4、特护期内院领导、责任人的通信工具保持24小时开通。

5、特护期内要坚持每天情报信息的收集研判和上报,每天下午3点前上报局办公室,不得迟报、漏报和瞒报。

6、特护期内领导干部非特殊情况非特别批准不得外出。

三、严格责任追究

1、对矛盾纠纷排查不及时、防范措施不得力或相互推诿扯皮的,视情节轻重分分别给予口头警告、通报批评、预否决、一票否决。

2、对因工作不力从而导致一般矛盾纠纷升级为群体性事件的;或处置群体性事件不力的,视情节轻重分分别给予口头警告、通报批评、预否决、一票否决。

3、凡在特别防护期内不服从维稳调度、或在抽查中发现通信不通的实行预否决,两次预否决予以一票否决。

4、对职工非正常上访、越级上访的年终不能评先评优,给单位造成的一切损失由当事人承担。

医院信访工作计划篇三

2019年,我院的信访维稳工作在上级的领导下,严格按照信访目标管理的要求,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把解决群众上访,化解矛盾纠纷作为工作重点,加强组织领导,深入细致排查,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化解措施,各项信访维稳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切实做好今年信访维稳工作,促进我院又好又快发展,特拟定今年信访维稳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卫生局的总体部署,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规范信访维稳工作行为,解决信访维稳突出问题,努力实现信访维稳工作目标,为我院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目标要求

努力实现四个提升,即:一是在服务领导接访下访工作能力上有新提升,努力促进大信访工作格局的进一步完善;二是在预防排查矛盾能力上有新提升,促进信访预防功能的进一步强化;三是在督促检查能力上有新提升,促进信访事项办结率的提高;四是在信访信息收集能力上有新提升,促进预防和处置群体性来访的能力切实增强。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服务意识,促进领导接访下访深入开展

积极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排查难点热点问题,确定下访计划,切实解决信访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同时,认真办理上级交办信访件,做到件件有安排,有落实,有回音。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问题化解在系统内。

(二)强化基础,积极排查化解各种信访问题

认真做好初信、初访工作。高度重视初信初访办理工作,强化初信、初访台账管理办法,实行信访事项首接首办制,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力争在群众第一次来信来访时将问题妥善解决好。开展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工作,切实做到矛盾纠纷底数清、情况明。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要按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五个一”(即一个矛盾纠纷、一个调处班子、一个调处责任人、一个调处方案、一个调处期限)的要求,千方百计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多策并举,积极化解疑难信访问题。遵循个案处置的原则,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

(三)强化交办督办,推进信访问题的及时解决

加强对领导干部落实信访稳定“一岗双责”情况的督查,强化责任主体的工作责任,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一岗双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努力减少和纠正各种推诿扯皮和不负责任的现象。

(四)强化依法处置,规范信访秩序

规范信访事项办理程序,把好受理、交办、转送、催办、督办和反馈等各个环节,努力提高行政效率,确保信访事项按时按质办结。加强信访事项的复查复核工作。提高复查复核案件的办理质量,进一步增强信访复查复核的性与公信力,促进“案结事了”,提高案件息诉率。认真落实稳控工作措施。认真解决信访事项,做好上访群众的思想疏导和法制教育工作。

(五)强化调查研究,积极提出化解矛盾纠纷的政策性意见

关注苗头性、倾向性信访问题。加强典型个案研究,从个别中发现共性问题。从政策层面、体制、机制及制度建设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推动问题的普遍解决。及时了解反映社情民意,及时反馈政策执行情况,科学研判和准确把握信访稳定形势,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特别是重复上访和集体访。

(六)强化内部管理,继续做好水利系统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工作

计划生育信访工作总结 篇2

一、信访工作与信访部门工作关系

通常来说, 我国的信访工作和信访部门的工作关系属于极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 对信访工作与信访部门工作关系进行分析。

(一) 信访工作与信访部门工作联系。在我国, 信访工作和信访部门的工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并且这两个工作所具备的职能也是各不相同的。众所周知, 信访工作是指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及相应工作部门对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务进行依法处理并且缓解相应矛盾的行政工作。而与此相对应, 信访部门工作则是代表党委和人民政府负责受理、办理、转送、协调信访事务的工作, 即信访部门的工作是信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访部门的工作水平会对信访工作产生全面性的影响。

(二) 信访工作与信访部门工作区别。虽然信访工作与信访部门的工作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 但是两者之间依旧存在着很大区别。这主要体现在信访工作和信访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 发挥的作用也存在很大区别。

众所周知信访工作是群众工作和政治工作, 其主要工作目的在于更好地维护群众权益并且缓解社会矛盾, 与此同时促进社会的平稳、和谐发展。而信访部门的工作则是为党委和人民政府处理相应信访事务提供服务, 是信访部门自身应当履行的程序性工作, 其工作性质偏向监督性和参谋性较多。即信访工作与信访部门的工作的主要差别在于性质和作用上。

二、完善信访工作与信访部门工作关系

信访工作与信访部门工作关系的有效完善是促进信访工作整体水平有效提升的基础和前提。这主要体现在提升信访工作责任感、加强信访工作自觉性、增强信访工作主动性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 对信访工作与信访部门工作关系的完善进行了分析。

(一) 提升信访工作责任感。信访工作责任感的有效提升是促进信访工作与信访部门工作关系有效完善的基础和前提。众所周知, 信访工作是人民群众与党委、人民政府进行快速、直接沟通的重要途径, 在维护、发展这一途径的过程中, 信访工作人员应当注重提升自身的责任感, 从而能够更好地增强人民群众对于党和人民政府的整体信任度。

除此之外, 信访工作与信访部门工作整体责任感的不断提升能够更好地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与此同时, 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从而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另外, 在完善信访工作与信访部门工作关系时, 工作人员提升信访工作责任感还有助于发扬务实作风, 坚持依法办事, 认真履行职责, 积极稳妥地协调处理好群众的信访问题, 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并且促进社会更加和谐与稳定。

(二) 加强信访工作自觉性。信访工作和信访部门工作人员在处理相关信访事务时应当注重自觉性的有效提升。即在工作中更好地细化具体信访事务的受理、办理流程,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注重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 从而使得信访工作变得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除此之外, 信访工作和信访部门工作人员在加强工作关系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完善信访事务的登记、受理、办理、答复、复查、复核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 并且要自觉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相应的信访事务, 并且及时答复信访人。

另外, 在提升信访工作与信访部门工作的自觉性时, 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充分利用信访工作联席会、稳定工作例会等方式促进信访渠道能够变得更加畅通、有序。

(三) 增强信访工作主动性。主动性是影响到信访工作与信访部门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信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当注重自身工作主动性的有效提升。即将被动地处理信访工作变为主动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因此在这一过程中, 工作人员应当将信访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给予更多的重视, 并且建立和完善信访稳定工作绩效考核机制, 从而将信访工作与个人工作绩效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且进行同步的考核, 从而真正地提升信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另外, 在增强信访工作的主动性时, 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应当对不重视信访工作、不及时处理信访问题的单位和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的通报批评和行政处理, 从而更好地提高信访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 最终促进和谐社会的有效构建。

从信访制度沿革看新时期信访工作 篇3

一、我国信访制度的历史形成与发展

信访是中国历史悠久的社会现象,其雏形承接封建社会类似“告御状”的制度安排。虽然类似“信访”的活动古已有之,但信访工作、信访制度作为表达民愿、参与政治和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殊手段的正式确立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信访制度在新中国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1949年—1951年,信访工作的初步确立阶段。

这一时期由于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信访制度事实上是作为党中央加强群众联系、监督干部作风、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渠道。虽然这一时期信访工作没有正式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但已经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49年8月中央正式成立了中央书记处政治秘书室,1950年变更为中央办公厅秘书室,该室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处理人民群众写给中央领导同志的信件,接待上访群众。1951年5月16日,毛泽东在《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上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要把这件事看成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和人民联系的一种方法,不要采取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义态度”。

(二)1951年—1981年,信访制度的正式确立和发展阶段。

1951年6月7日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对于人民的来信或要求见面谈话,均应热情接待,负责处理”,这被视为我国信访制度正式确立的起点。同年,中央人民政府系统分别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厅和总理办公室,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966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处成立,在党内正式确认“信访”一词。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信访”概念开始公开化。

在这一阶段,由于一系列社会政治运动的开展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调整,信访制度的作用和功能也经历了从“诉情”(反映民情)向“求解”(解决问题)的转变。如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一直处于“三反”、“五反”、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等政治运动中,信访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各种政治运动的痕迹,其内容、数量与政治运动紧密相联。而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拨乱反正的开始,信访迅速从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边缘位置走到了中心位置,要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平反冤假错案的信访大量增加。1977年至1981年,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短短四年左右的时间里完成了堆积如山的冤假错案平反任务,信访人数之多、解决问题之多,都是史无前例的。

(三)1982年至今,信访制度在法制化的轨道下逐步完善的阶段。

随着历史遗留问题的逐步解决,信访工作转入健康发展轨道,其“求解”功能进一步得到强化,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和实现救济功能的主要渠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步伐不断加快,1995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信访条例》,这标志着我国信访工作开始步入了法制化轨道,并最终在国家政治制度层面得到确立。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各种社会利益和群众矛盾增多,针对信访制度体制松散、职责不清,法律地位不明,权利救济渠道不畅,信访人员不断向中央集中等情况,根据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信访局坚持“搁置争议,先规范”的指导原则,于2005年颁布了新《信访条例》。其中重点突出了畅通信访渠道、维护信访秩序、强化行政机关的责任等内容,赋予了信访部门交办权、督办权,便于信访案件的监督和相关部门的及时办理,由过去的两级信访变为三级信访,加大了对相关部门的督办力度,使信访制度从制度设置和信访处理程序上进一步走向规范。

二、新时期信访制度存在的主要困境

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法制不全、政法不分和其他救济渠道有限,加之政府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控制,信访制度的存在和运行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法治国家的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情况的不断变化,信访所承载的过多责任和希望,显然已经超出制度设计本身的预期,越来越多群体性和突发性信访事件的出现,值得人们从理性角度进行思索和探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主要原因:

(一)“人治”思维惯性的障碍。

从信访制度的历史沿革来看,信访制度的设置初衷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人治色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的信访制度,明确表示信访工作的性质是群众政治工作,并被视为党和政府群众路线的宝贵经验,是人民主权原则的制度反映,是党“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意识形态的体现,而并非确定的法律制度。以至到现在依法治国已成为治国基本方略的情况下,在一些执政者的意识中,信访仍然是一项政治工作而非法律工作。政治意识的过度强化和法制意识的相对薄弱,使得“人治”思维必然成为信访工作的实质内涵。在“人治”理念下,权力的行使与维持依靠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身份联系,社会矛盾和纠纷的解决,除了行政、司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度框架外,还留有宽泛的官员个人意见裁断的空间,信访案件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依赖于上级机关的权威特别是领导的批示。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法制的权威受到了威胁,也一定程度上为上访者努力谋求最高领导的关注以满足个人诉求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信访途径事实上已经演化为司法、行政救济渠道的“救济渠道”,致使基层问题层层升级,这也导致了近年来进京上访的现象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

(二)社会活动多元化和政府控制能力的下降。

从信访制度设立之日到如今,其存在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尤其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大量的社会组织和个人渗透到广泛的经济、社会领域中,社会行为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情况。如果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还能够拥有比较充分的政治、行政资源,通过行政努力化解社会矛盾还算比较有效的话,在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则给政府的管理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政府所直接掌控的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公共政策和行政行为的不当往往就会引发难以预计的矛盾纠纷,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政府管理的难度,也弱化了政府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在缺少有效化解资源的情况下,信访难题不断积累升级,在上级政府“维稳”考核指标压力下,基层政府只能通过采取“截访”、“劝返”等非常规的控制手段暂时对信访活动予以干预,有些基层政府为了让上访者“息访”,不惜动用公共财政满足上访者利益诉求,有的甚至对信访人进行迫害,造成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践踏,由此又为信访秩序和氛围的继续恶化埋下了伏笔。

(三)行政、法制等救济手段的相对滞后。

由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法制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信访仍然是群众解决矛盾纠纷、实现权利救济的重要途径。但法制的不断健全和行政活动的不断规范,也并未使信访活动随之减少。这是由于,虽然各种司法和行政救济途径相继出现,但这些救济途径在现实中并未完全担负起应有的救济功能和效果。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门槛较高,司法不公、行政效能低下,以及政府利益和地方保护仍然普遍存在,这些都导致地方司法和政府权威的丧失,民众向上一级司法和政府机关上访的需求迫切。同时,由于受长期计划体制的影响,民众法制意识薄弱,在权利救济方面有着严重的“政府依赖倾向”,有困难找政府已经成为了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公众选择信访途径解决问题仍然是首选的制度途径。

三、关于改进信访制度的几点思考

从以上三方面原因分析来看,造成目前信访制度的困境既有传统信访治理理念的偏差,也有信访外部制度环境不断变迁以及现有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不尽完善的因素。面对复杂的形式,面对不断严峻的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我们必须要以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目前的信访工作。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对策建议:

(一)弱化信访政治功能,改变以往信访工作“人治”化观念,构建“法治”思维下的新时期信访工作格局。

在政治诉求表达方面,随着国家民主机制的不断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机构和人大代表工作机制的建立,为公民的民主政治诉求提供了理论上的有效途径,也为各方面利益群体表达不同声音和对政府行为有效监督提供了渠道,因此,信访理应褪去浓重的政治色彩,逐步弱化这一功能。而在权利救济方面,社会需要的是法治这种最高和最后的权威。信访部门事实上的权力真空,使得信访制度难以从根本机制上成为化解矛盾的有效制度。因此,解决纠纷机制的基本渠道应该是复议、诉讼和仲裁,适应法制社会建设的要求,信访应该只是起补充辅助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党各级领导树立高度的法制意识,改变过去那种“靠领导批示、不靠法律”的工作作风,而群众也要逐步改变以往“求助法律不如求助领导”的观念。同时,信访作为我们党加强与人民联系的一种制度补充,也必须在一定法律制度框架下实行,如2005年国务院颁布施行的《信访条例》,从信访途径、信访受理以及与行政、司法救济途径的关系等方面对信访行为进行了初步的制度设定,一定程度上显示信访制度正逐步走上制度化和正规化的道路。

(二)提高公共决策和社会管理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

信访活动是社会矛盾的反映。根据有关调查,当前民众上访主要是有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乱收费、地方官员腐败以及国有企业改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基本上与地方公共政策和行政权力的行使紧密相关。必须在对社会形态充分了解的情况下,不断提高公共政策水平,完善现有法律法规覆盖面和社会规范效力。只有一个公平合理的政策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各类社会不公的出现,而只有将社会各种行为纳入到现有法律制度框架之下,并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可,才能从根本上使各类矛盾纠纷的解决确立良好的制度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各类政策和法律法规时,充分考虑人民的利益诉求,一切为了人民,充分考虑全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依法行政,赢得民心,减少信访源。这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当前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三)提高行政、司法救济亲民性和准入门槛,增加社会救济渠道。

司法、行政公正对于一个法治社会的意义毋庸多言,然而没有一个较低的准入门槛,也难以使行政、司法的权威得以体现。目前上访中的许多官民纠纷,法院因受到行政部门的压力,拒不受理或裁决不公的现象时有发生,进而引发民众上访。要改革现有行政、司法程序,提高亲民性,并将对权力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与法律监督结合起来,除去“司法行政化”色彩,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加强司法的独立仲裁力量,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司法判决、树立司法最终裁判权威的氛围。同时,适应社会活动多元化的格局,积极引导社会力量进入社会管理和矛盾调解过程,是完善社会管理结构的必然要求。以往社会活动多元和政府治理单一之间的矛盾,使得政府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因此在这一方面,要大力引导社会团体、协会、组织发挥作用,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如社会义务工作者对于各类信访人群的义务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和政策咨询等,各类社会调解组织和行业协会的矛盾化解功能等,逐渐形成法治社会所需要的公民社会基础。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MPA学员、上海市卢湾区环保局干部

抓好计划生育信访工作 篇4

近期,***镇以对信访重点村的剖析清理为突破口,澄清底子,排查苗头,从源头上加强对上访源的管理。组织计生办、综治办、纪委、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与实行村民自治相结合,利用一周的时间,对信访重点村进行重点剖析。一是澄清底子。即通过深入细致的摸排分析,认真排查育龄妇女基本情况和准确澄清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有上访史对象的底子、有上访倾向对象的底子以及在人口、计划生育方面自我感觉有不公平现象对象的底子,并细化为队伍建设问题、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问题、党员干部超生问题、党员干部包庇超生问题、优先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等类,根据不同对象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排查、教育,明确专人对口具体负责。

二是严肃执法。对摸排中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对举报查实案件做到调查清楚,依法查处到位,有违法生育现象的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缴纳社会抚养费;党员干部违法生育或包庇违法生育的由纪委参与调查,责任追究到位;对于拒不执行处罚胡搅蛮缠的,有侮辱、殴打执法人员现象的由派出所民警进行拘提教育,查处一件,教育一片。三是明白公示。农村计划生育一定要做到六公开,即信访案件查处结果、生育证办理结果、病残儿鉴定结果、社会抚养费征收结果、当年人口出生情况、节育手术落实情况公

信访工作计划 篇5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是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新形势下信访工作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和会、和谐单位的内在要求和基础工作。为此,必须充分认识做好信访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单位的重要意义,自觉用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努力为公路段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以下是2010年信访工作思路:

一、认真抓好信访工作的落实,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把领导重视信访工作、处理好来信来访问题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信访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树立群众利益、信访工作无小事的观念进行明确分工,切实把责任落实到人,真正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对一级负责的信访工作格局

三、制定完善的信访工作制度。领导干部要坚持信访接待日制度,建立来信来访登记册,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的信访登记工作,认真落实好首问责任制,要把抓好信访工作作为履行工作职责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好督办督查协调工作。要深入各班、站调研,与干部职工密切沟通,做到早把握、早

预报、早控制、早介入,力争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矛盾上移。

四、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环境机制,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要以实际行动赢得职工的信赖,要教育以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准则,坚持把职工群众利益作为第一目标,把职工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要务,把关心职工群众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放在心上,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

五、信访工作的配置。

1、2010年我段设专用信访工作室一间;

2、装置信访接待电话一部;

3、配备电脑一部;

4、安排专职工作人员负责。

在总段党委及焉耆县机关工委的领导下,2010年焉耆公路段信访工作将一定取得更好的成绩。

焉耆公路段

信访工作计划 篇6

一、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组织机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实行信访工作一把手亲自抓,保障信访工作事项办理及时,无敷衍、推诿现象,并能及时、准确,了解、上报信访信息,预防集体、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二、加强信访维稳接待,通畅群众信访渠道

1、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和“一岗双责”要求,把信访接待作为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真正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努力做到“四个清楚”(把群众诉求听清楚、把上访缘由问清楚、把政策法规讲清楚、把受理案件办清楚)。

2、继续推广领导接待日、领导包案制、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让上访群众“访到想访的人、说出想说的话、办成该办的事”,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处理群众的诉求,解决矛盾。

三、建立预防、排查、督办机制,提高信访维稳工作效率

1、抓好源头防范,努力将初信初访一次性处理到位。

2、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推广“一月一排查、一月一交办、一月一落实、一月一督办、一月一通报”的制度,做到逐案登记建档、逐案化解和跟踪管理,防止反弹。

3、加强信访督办,落实限时办结。认真处理上级交办的信访事项,推进各项稳控措施,加大接待劝返工作力度,保证在第一时间接回上访人员。

在全辖区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继续采取“条块结合”的办法。“条”就是要求社区工作人员从分片包户角度,把辖区涉军人员、原民办教师、涉法涉诉、其它信访隐患,每月进行一次集中排查;“块”就是要求社区工作人员每周对辖区内的所有隐患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逐一建立滚动台帐,并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报街道备案,便于实行信访信息动态管理;结合社区党建组织召开部门联席会议,交办信访案件,明确工作责任、明确化解时限、明确稳定措施,并实行领导包案制。加强对基层尤其是那些矛盾纠纷多、群众上访量大、工作比较薄弱小区及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把工作重心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来。

四、完善工作机制,发挥全员信访维稳优势

1、继续推广接待日,建好接待室,保证每个工作日都能接待和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杜绝越级上访、进京上访和群体上访事件,做到预先疏导、快速反应,高效接访。

五、加强政策和理论研究,规范信访接待秩序

1、加大《信访条例》和党的信访工作政策的宣传教育,关心群众工作生活,转变工作作风,化解矛盾,破解信访难题。2、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和社会安定大局,惩处无理信访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坚决打击无理纠缠、恣意吵闹和恶言威胁等违法行为和事件。

3、继续抓好重点时期的信访工作。重点做好全国“两会”、党的“十八大”期间等重要时期的信访稳定工作,加大工作力度,清理突出问题和历史积案,实现“六个不发生、一个确保”的全年信访工作目标。

六、健全检查考核,保证信访工作常态化

1、坚持信访问题的处置原则,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原则,明确信访主体责任的落实。

浅谈基层信访接待工作 篇7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信访工作, 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 就必须切实提高对信访接待工作的认识, 深化接待细节, 强化接待效果, 从而更好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

1提高认识, 切实改善工作作风

信访工作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 关系企业的社会形象, 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信访接待人员思想上必须引起重视, 切实提高对信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一是提高对维护上访者合法权利的认识。上访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除法律特殊规定的以外, 不受任何人和单位的干涉或限制。群众来上访反映问题, 肯定有其主客观原因, 我们要正确引导他们依法行使上访权。同时, 我们必须改变部分人把上访称为“闹事者”、“刁民”等片面的看法。

二是提高对倾听上访群众心声的认识。认真听取来访人的心声, 是信访工作人员树立群众观念的体现。信访部门作为企业对外的窗口, 不仅代表的是企业形象, 而且代表着企业的公开公平公正行使权利的形象。因此, 接待人员既要对企业负责, 对法律负责, 又要对上访群众负责。

三是提高对改善工作作风的认识。树立良好的办公形象, 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迫切要求信访接待人员端正工作作风。接待人员要在思想观念上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接待过程中, 礼貌待人, 热情服务, 丝毫不能有厌烦情绪, 认真对待群众信访要求, 绝不能敷衍了事, 要让来访人感到放心、舒心。

2深化接待细节, 展示良好企业形象

接待中必须深化接待细节, 严格遵守信访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有关规章制度, 认真做好接访工作, 展示良好的企业形象。

一是注重接待环境建设。接待场所的办公用品要摆放整齐, 上访人的座位要安排在接访人的正对面, 以示重视和尊重。接访场所要保持干净卫生、给人以清新、温馨的感觉, 营造一种家的感觉、家的氛围。接待人员仪着打扮要整洁大方, 精神饱满, 带着感情、亲情、温情去接待, 带着诚心、耐心和爱心去接访, 使上访人感到亲切和温暖。

二是热情接待, 礼貌待人。依据接待员制度及工作职责, 接待人言行举止必须文明, 仪表整洁, 对来访人反映的问题, 耐心听取, 认真记录, 同时对他们提供法律咨询, 宣传信访部门的职能。

三是恪尽职守、秉公办事。严格按照有关管理规定, 客观公正地处理各类信访案件, 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对属于我们管辖的事项, 做好解释说服工作。

3强化接待效果, 依法化解矛盾

只有建立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机制, 基层信访才能真正做到畅通渠道、听取民意、排忧解难、执法为民。接待人员在履行职责中还要深怀爱民之心, 恪守为民之责, 多办为民之事, 从而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努力提高信访部门的公信力。

一是健全信访接待规章制度, 畅通信访接待渠道。畅通信访接待渠道是信访工作的首要环节, 如果矛盾解决得好, 问题处理得圆满, 来访者会息诉停访, 息事宁人;如果处理不当, 则容易导致矛盾激化, 甚至可能造成越级上访、集体上访, 影响工作, 影响社会稳定。首先要健全接待制度及工作职责。接待人员应格严格遵照接待员制度, 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端正服务态度, 热情接待来访人, 设身处地多为他们着想, 要有亲和力, 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其次健全信访工作的首办责任制度。各承办人对于受理的案件必须依法办理, 负责到底, 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结。通过落实这一制度, 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提高工作效率, 努力把问题解决在首次办理环节。

二是全面了解事实真相, 正确运用政策和法律。首先, 接访人员要认真、仔细阅看上访人提供的材料, 理清案件情况, 最大限度地接近案件真实, 切实避免上访人从主观上认定接访人员缺乏诚意, 产生不信任感。其次, 接访人员要耐心倾听上访人的叙述。上访人多是案件发生演变的经历者、当事人, 他们的叙述对于了解案件情况至关重要。在倾听过程中, 即便是已经说清了的事实, 甚至与案件无关的叙述, 也不要轻易打断, 更不能随意训斥, 否则上访人就会因为思想固执、心理脆弱、敏感多疑的特性, 和接访人发生吵架甚至漫骂, 从而将问题以小拖大。再次, 接访人员要详细询问案件事实。看了材料, 听了叙述, 也不一定能客观全面了解事实真相, 还需要问他们提供材料及叙述过程中未提及的事实与证据;问他们提供证据材料的来源和出处;对他们提供的证据材料及叙述的事实进行说明和解释, 去伪存真, 客观、全面掌握事实真相。

三是依法做出结论、答疑解惑、释法说理。在全面了解事实后, 接访人员要依据政策和法律对上访事项做出结论、答疑解惑、释法说理, 即上访人的上访事项是全部有理还是部分有理还是于法无据, 这是接待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 是接待人员的接待技巧、政策水平、法律知识的综合体现, 事关接访成败与否。对于上访事项全部有理或部分有理的, 或上访人未发现、而政府及司法机关认定的事实、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接访人员要给他们以法律帮助, 告诉他们到有关管辖权的单位通过合法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真诚帮助上访人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上访人存在认识上的片面性, 固执已见, 认为自己掌握的事实就是全部真相的情况, 接访人员要耐心给他们释法说理, 告诉他们法律对证据的规定、证据的种类、证据的要求, 还要告诉上访人因他们无权看卷, 对卷内其他证人证言、书证等证据材料了解不够, 其对证据和事实的了解未必客观、全面、真实, 进而引导上访人接受司法机关正确的处理决定。

四是把握信访人的心理特点, 强化信访心理疏导。文明接待有利于与信访人的沟通, 只有满腔热情地接待来访人, 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才能拆除双方感情上的屏障, 取得他们的理解和信任, 使之端正上访态度, 为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有信任心理的信访人, 在接待中认真听取他们的举报, 控告和申诉, 并积极为其解决问题, 同时要认真落实并及时反馈办理情况。对有不平心理的人要注意缓和气氛, 心平气和地听取他们的陈述, 对反映的问题能立即答复的要认真答复;需要转办的, 要及时告知情况, 不拖延;对一时不能答复或短期内解决不了的, 要向信访人解释清楚, 同时要劝其正确对待个人的名利得失。对有恐惧心理的人要耐心地做工作, 从精神上给予鼓励和安慰, 使其消除顾虑。对心存趋利避害心理的人要适时地宣传有关法律、政策, 抓住时机, 指出其思想方法的片面性, 并讲明只有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才能使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打消其不正确的念头。对心存侥幸心理的人要使其明白案件的处理要靠事实、证据说话, 不要心存侥幸。对有从众心理的人要向他们讲明反映的问题能否解决不是以信访人的多少或信访次数的多少来决定的, 关键是所反映问题的真实性、合法性, 改变其错误观念。对具有病态心理的信访人, 态度要热情、诚恳, 在接待时要特别注意不能采取强硬办法将其推出门了事或置之不理, 以免造成有理诉讼被无理压制, 或无理缠诉愈演愈烈;也不能为摆脱信访人的缠诉, 不负责地迎合其不正当要求而随便许诺, 使其多次、反复长期缠诉不止。S

要用群众工作推动信访工作创新 篇8

一、群众工作是信访工作的生命线

从工作目的来看,群众工作是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信访工作在以下四个方面体现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群众工作的显著标志和必然归宿:一是通过信访工作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汲取民智,改善了党群、政群、干群关系,巩固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二是通过信访渠道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监督,促进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三是通过信访工作为群众解决诉求和纠纷,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强化和完善了执政为民的宗旨覆盖面;四是信访渠道,让群众有地方诉苦、伸冤、求助,化解矛盾,增加社会和谐因素,体现了向人民负责和向党负责的一致性。从制度安排来看,信访工作是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群众工作,群众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创造者、拥有者,信访工作在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依法、及时、就地化解矛盾及为群众排忧解难,上情下达,下情上達,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层面群众的观点和利益,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增强群众积极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的活力等方面有着其他渠道不能代替的作用和长处。这些特点既彰显了信访工作制度自身的优势,又从源头上证明其本身也是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分支。

二、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

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就是要创新问政于民的工作制度。我们党和各级干部之所以成为群众工作的主体,完全在于也只是在于他们是人民群众中的一部分,是先锋队。人民群众与共产党人都既是群众工作主体,又是群众工作客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的干部则是他们的服务员。党委和政府要用群众工作去统揽信访工作,由“坐门等客”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延伸,创新“三个在前”的工作制度:把群众要求想在决策之前,把群众和信访工作做在执行之前,把群众利益落实在实施之前。

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就是要创新服务群众的工作制度。多年来,各级各类信访机构承担着接待、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的重任,特别是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在其他反映通道几乎阻塞的情况下,信访便几乎成了唯一的反映通道,但对于许多问题明显的信访事项,承办单位顶着不办,有错不究,信访部门督办起来感到无力、无奈,使信访问题日积月累,积重难返。信访工作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要让信访工作真正姓“群”,就要从工作体制上进行制度创新,在保证党委和政府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方面做出责、权、利相结合的制度安排。

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就是要创新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信访工作之所以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就在于经常通过群众的来信来访,了解群众最迫切、最直接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困惑什么。但是,了解不是联系的结果,联系却是了解的必然结果。信访工作部门在联系群众的需要和自愿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是,在新情况下重塑政府工作的公信力,首先是要创新用群众的需要和自愿推进政府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的工作制度;其次是要创新用群众的需要和自愿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建立必要的利益损害补偿制度;最后是要创新用群众的需要和自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就是要创新政府主导和社会各阶层团体全员参与的信访联席会议的工作制度。政府主导的联席会议制度是新时期一项行之有效的群众和信访工作的制度安排,但是,现在各地对这一制度的执行力都有不同程度的软化趋势。这就要求政府从群众工作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拓宽社情民意的反映、沟通渠道,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让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首先,要做到创新联席会议制度与让广大的民众对改革及其决策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协同化。其次,要做到创新联席会议制度与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协同化。

三、用信访工作拓展和深化群众工作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决策的社会风险和民意评估机制。迄今为止,政府决策和行政行为的绩效评估是“政府主导型的”。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引发群众异议。信访工作应当充分利用群众工作渠道优势,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进行民情满意度测评,健全和完善政府决策社会风险和民意评估机制,把评估程序规范化,克服随意性,使政府的服务标准、服务流程和服务质量充分反映公众的利益和意志要求,避免和减少以“个人利益、部门利益的实现程度”作为评价尺度。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政府主导政策服务平台、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参与和监督政府政策落实过程的维权机制,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定期接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落实实际工作中要在完善机制上不断深化和硬化,目标设定是把群众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属地,主要任务就是对矛盾纠纷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同时,把做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做好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维护合法权益。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注重分析社情民意机制。要在各级群众和信访工作部门在投诉中心主导下建立民间高层次的专业社情民意研究分析机构,定期对当前群众和信访形势进行科学分析和专题性研究论证,向政府提交建议报告,当好政府“智囊”。有针对性地妥善处理和减少一些长期积累的信访问题的“存量”,又要正确研判和认真应对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降低信访问题的“增量”。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群众和信访听证机制。新时期信访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用听证处理信访事项。要善于尊重和适应群众的听证意见和要求,特别是在涉及各类群体切身利益的事情上,群众和专家听证应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参与权,兼顾各方利益,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平衡性和关联性。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信访工作社会化、社会工作群众化机制。基层群众和信访工作需要多样化的工作机制。实践证明,各级领导干部只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的要求,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和调动资源,激活政治资源,挖掘市场资源,用好社会资源,形成群众和信访工作与社会工作、社区工作的融合机制,以社会化的方式活动,就能真正获得群众的认同。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群众和信访工作巡视员机制。政府应设立专职群众信访工作巡视员。以执行力建设为重点,建立民情巡视和问责机制,对民生政策落实情况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实施跟踪问效,实行任务目标分解,确定重点督查事项,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明察暗访、实地调查等方式,定期不定期对基层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重点工作、领导干部作风以及民生建设项目的落实情况开展巡视,严格实行相关责任倒查式问责。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定期和专题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群众信访工作机制,使群众信访工作自身和接受监督同时进入社会化、责任化、法制化的轨道。

上一篇: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下一篇:小班第一学期期末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