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二数学知识点

2024-1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一必修二数学知识点(精选8篇)

高一必修二数学知识点 篇1

高一必修二数学知识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2)棱锥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3)棱台: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6)圆台:定义:以直角梯形的垂直与底边的腰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7)球体: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俯视图(从上向下)

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侧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斜二测画法特点:①原来与x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x平行且长度不变;

②原来与y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y平行,长度为原来的一半.4、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几何体的表面积为几何体各个面的面积的和.(2)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c为底面周长,h为高,为斜高,l为母线)

(3)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

高一必修二数学知识2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当时,;当时,;当时,不存在.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注意下面四点:(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2)k与P1、P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3)直线方程

①点斜式:直线斜率k,且过点

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②斜截式:,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

③两点式:()直线两点,④截矩式:

其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即与轴、轴的截距分别为.⑤一般式:(A,B不全为0)

注意:各式的适用范围特殊的方程如:

(4)平行于x轴的直线:(b为常数);平行于y轴的直线:(a为常数);

(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

(一)平行直线系

平行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

(二)垂直直线系

垂直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

(三)过定点的直线系

(ⅰ)斜率为k的直线系:,直线过定点;

(ⅱ)过两条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为参数),其中直线不在直线系中.(6)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7)两条直线的交点

相交

交点坐标即方程组的一组解.方程组无解;方程组有无数解与重合(8)两点间距离公式:设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

(9)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到直线的距离

(10)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

在任一直线上任取一点,再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行求解.高一必修二数学知识3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2、圆的方程

(1)标准方程,圆心,半径为r;

(2)一般方程

当时,方程表示圆,此时圆心为,半径为

当时,表示一个点;当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3)求圆方程的方法:

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需求出a,b,r;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

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3、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

(1)设直线,圆,圆心到l的距离为,则有;;

(2)过圆外一点的切线:①k不存在,验证是否成立②k存在,设点斜式方程,用圆心到该直线距离=半径,求解k,得到方程【一定两解】

(3)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圆(x-a)2+(y-b)2=r2,圆上一点为(x0,y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r2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设圆,两圆的位置关系常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当时两圆外离,此时有公切线四条;

当时两圆外切,连心线过切点,有外公切线两条,内公切线一条;

当时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有两条外公切线;

当时,两圆内切,连心线经过切点,只有一条公切线;

当时,两圆内含;当时,为同心圆.注意:已知圆上两点,圆心必在中垂线上;已知两圆相切,两圆心与切点共线

5、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是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应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用符号语言表示公理1:

公理2: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平面α和β相交,交线是a,记作α∩β=a.符号语言:

公理2的作用:

①它是判定两个平面相交的方法.②它说明两个平面的交线与两个平面公共点之间的关系:交线必过公共点.③它可以判断点在直线上,即证若干个点共线的重要依据.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一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平面;两相交直线确定一平面;两平行直线确定一平面.公理3及其推论作用:①它是空间内确定平面的依据②它是证明平面重合的依据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高一必修二数学知识4

①异面直线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②异面直线性质:既不平行,又不相交.③异面直线判定: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与平面内不过该店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④异面直线所成角:作平行,令两线相交,所得锐角或直角,即所成角.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0°,90°],若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求异面直线所成角步骤:

A、利用定义构造角,可固定一条,平移另一条,或两条同时平移到某个特殊的位置,顶点选在特殊的位置上.B、证明作出的角即为所求角C、利用三角形来求角

(7)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角相等或互补.(8)空间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三种位置关系的符号表示:aαa∩α=Aa‖α

(9)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平行——没有公共点;α‖β

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α∩β=b2、空间中的平行问题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

(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1)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线面平行→面面平行),(2)如果在两个平面内,各有两组相交直线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线线平行→面面平行),(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1)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某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平行)

(2)如果两个平行平面都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面面平行→线线平行)

3、空间中的垂直问题

(1)线线、面面、线面垂直的定义

①两条异面直线的垂直: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②线面垂直: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垂直,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③平面和平面垂直:如果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是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就说这两个平面垂直.(2)垂直关系的判定和性质定理

①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这个平面.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他们的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4、空间角问题

(1)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

①两平行直线所成的角:规定为.②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两条直线相交其中不大于直角的角,叫这两条直线所成的角.③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过空间任意一点O,分别作与两条异面直线a,b平行的直线,形成两条相交直线,这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不大于直角的角叫做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①平面的平行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规定为.②平面的垂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规定为.③平面的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求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思路类似于求异面直线所成角:“一作,二证,三计算”.在“作角”时依定义关键作射影,由射影定义知关键在于斜线上一点到面的垂线,在解题时,注意挖掘题设中两个主要信息:(1)斜线上一点到面的垂线;(2)过斜线上的一点或过斜线的平面与已知面垂直,由面面垂直性质易得垂线.(3)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

①二面角的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顶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二面角的平面角.③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直二面角.两相交平面如果所组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反过来,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

④求二面角的方法

定义法:在棱上选择有关点,过这个点分别在两个面内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得到平面角

垂面法:已知二面角内一点到两个面的垂线时,过两垂线作平面与两个面的交线所成的角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高一必修二数学知识5

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应用

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数列

(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

①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②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①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②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③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④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不等式

高一政治知识点必修二 篇2

1、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1)依法行政的实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3)意义:(了解)A有利于保障、、权利和自由

B有利于加强、、建设,增强、、权威

C防止、、、、、、、、提高、、、、、、

D带动、、推进、、民主法制建设。(P44)

(4)怎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P44)

A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B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

C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权责明确的行政管理体制。

2、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1)对政府权力为什么要监督?(P46)

1、必要性: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就能造福人民,滥用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

2、监督的意义(P47)

A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B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C才能更好地作出正确的决策

D才能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

(2)如何监督?

A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B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P47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篇3

2、在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单存在。

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①试验现象:p:高茎×矮茎→f1:高茎(显性性状)→f2:高茎∶矮茎=3∶1(性状分离)②解释: 3∶1的结果:两种雄配子d与d;两种雌配子d与d,受精就有四种结合方式,因此f2的基因构成情况是dd∶dd∶dd=1∶2∶1,性状表现为:高茎∶矮茎=3∶1。

4、测交:让杂种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证实f1是杂合体;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正确性。基因型和表现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环境相同,表现型相同。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5、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①育种方面:a、目的:获得某一优良性状的纯种。b、显性性状类型,需连续自交选择,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选隐性性状类型,杂合体自交可选得。②预防人类遗传病:禁止近亲结婚。③人类的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人类的abo血型是由三个基因控制的,它们是ia、ib、i ,但是对每个人来说,只可能有两个基因,其中ia、ib都对i为显性,而 ia和ib之间无显性关系。所以说人类的血型是遗传的,而且遵循分离规律。

6、纯合子杂交不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杂交不一定都是杂合子。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4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而且还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1)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适用于被统治阶级。(2)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4、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经写入宪法。(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5、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3)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义务的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7.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1)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2)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3)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4)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力的实现。

8、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为何结合?怎样结合?

原因: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要求:(1)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2)当两者出现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9、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本质?内容?要求?

本质:崇尚民主与法制

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求:(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2)学习政治知识(3)贵在实践

10、民主选举的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11、公民应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一时不强的表现。(3)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的神圣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1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哪些方式?

社情民意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13、公民为什么要参与民主决策?

地位:公民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决策。意义:(1)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决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14.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1)利于扩大基层民主(2)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3)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4)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15、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有哪些?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制度。

16、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公民如何行使监督权? 意义:(1)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2)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如何:(1)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敢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2)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同,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17、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

18、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19、我国政府的作用?

(1)管理人们的公共生活(2)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20、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 宗旨:为人民服务;原则:对人民负责

21、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

(1)工作态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2)工作作风: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3)工作方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22.什么是依法行政?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23.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必要性: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从根本上讲,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根本要求。

※重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利于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4、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总体要求: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政府行使权力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具体要求: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当④高效便民⑤诚实守信⑥权责统一 ※基本要求:(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2)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25、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必要性+意义)

必要性:权利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利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来为人民谋利益。※※意义:

(1)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2)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3)才能更好地适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

(4)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26、怎样监督政府的权利?

(1)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2)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27、政府为什么接受人民的监督?

(1)从根本上说,是有我国政府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的公职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因此,只有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才能更好地执行人民的意志,捍卫人民的利益,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

(2)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只有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才能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依法行政。所以说,自觉接收人民监督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28、如何接受人民监督?

我国政府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例如,“阳光工程”。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施“阳光工程”是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表现。

29、“阳光工程”意义

(1)一方面是规范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2)另一方面,是保障人民的权益,目的是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开放红头文件的查阅,说明政府的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正在逐步加强。(3)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4)朋利于群众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5)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30、政府权威表现、怎样树立(最根本的三点)

体现:(1)坚持依法行政、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广大群众中享有声望。(3)讲信誉的政府,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得到人民的自觉认可和拥护。(4)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都会有促进作用。

要求:(1)政府的权威是通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决策的科学性、依法行政的态度和能力、履行职责的效果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形象等树立起来(2)政府树立自己的权威,要坚持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其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最后,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坚持情为民所系;坚持利为民所谋。

3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 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职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2、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33、人民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注意: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人民是间接行使者。

一方面,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国家的权力。另一方面,人民代表要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34、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义务: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35、政体与国体的关系

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有重大作用。同时,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36、民主集中制体现?

(1)在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上,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民主决定。对违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或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

(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3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和地位:

含义: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地位: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为什么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2)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3)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3)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40“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一种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P63 客观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说,是我国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意义:(1)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2)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3)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而且必须领导现代化建设,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含义、原因、具体要求及三者的关系)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关系:依法执政是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工作。

4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4、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核心、本质)(1)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它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典范。(2)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3)本质在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5、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核心、精髓是什么?

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核心: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6、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是什么?

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意义:它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47、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他们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8、我国的政党制度优越性?

(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有利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49、我国的政党制度符合我国国情,绝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的原因? 实质: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后果:人民政权的丧失、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

※50、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51、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原则。

52、共同繁荣的必要性?

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53、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的关系?

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54.怎样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该做什么,能做什么)(1)我们应该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种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已由宪法予以确认,也是我国在各族人民生活中都能体会到的感受到的。我们应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2)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生活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既是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人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5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自治权?

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权: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和其他自治权。

※5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哪些?(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57、我国的宗教政策如何?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3)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4)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58、弘扬科学精神的原因?怎样弘扬科学精神? 原因:(1)我国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也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不懈地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

(2)中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振兴中华的光荣历史使命。怎样:(1)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2)不断提高科学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创造美好人生。

59、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含义、原因、要求、根本特点?

含义:就是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原因:(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越发展,民主也越发展。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要求:(1)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建设政治文明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是一个广泛的系统工程。(2)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60.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61、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生命和灵魂)。※※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62、国际组织的活动依据、分类和作用? 活动依据:以正式条约或协议为活动依据

※分类:按主体构成分:政府间和非政府的;按活动的区域范围分:区域性和世界性的。

※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

63、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 宗旨:(1)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2)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觉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

(3)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4)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

※简单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作用:

(1)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2)局限性: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面临诸多挑战,改革任重道远。

64、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发挥重要作用。

※65、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决定因素和重要因素)

决定因素:国家利益——(1)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存在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可能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3)由于各国的国家性质与追求的国家利益不同,执行的对外政策不同,国家间矛盾和利益交织,使国际关系纷繁复杂。

影响因素:国家力量-----(1)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3)是衡量一个国家杂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66、为何要坚决维护我国的利益?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我国的国家利益包括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

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际礼仪,并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67、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的表现?(和平问题的影响因素)主题: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很不安宁的表现: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2)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2)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4)贫困、毒品问题更加突出。

68、发展问题的主要问题表现是什么?

(1)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2)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3)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地存在贫穷和饥饿现象。(4)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69、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和有效途径?(怎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有效途径:

(1)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2)改变旧的国际秩序

(3)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70、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

(1)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2)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3)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4)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71、世界为何会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72、国际斗争的焦点是什么?

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73、国际竞争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内容: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

※※实质: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74、各国应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

当今世界,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关心的问题。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有有利地位。

※75、中国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

我们要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利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76、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77、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78、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了什么?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79、中国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

(1)要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2)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5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 、城市形态的概念: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 、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④内部分区明显;

3 、功能区比较 [ 理解记忆 ]

4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记忆 ]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5 、经济因素 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 付租能力 。影响 付租能力 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 , 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

6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 理解 ]

7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 1 )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 2 )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 3 )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 4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8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 理解 ]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后期: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 、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记忆 ]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 100 万以上)、大城市( 50~100 万)

中等城市( 20~50 万)、小城市( 20 万以下)、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 、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 [ 理解 ]

城市等级低,数目多,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

城市等级高,数目少,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 、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 [ 理解记忆 ]

( 1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 2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 3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 、城市等级体系: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姐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 、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 [ 理解 ]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6 、门槛人口与商业服务等级

( 1 )把维持一家企业生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称为门槛人口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 (赢利) 服务人口 = 门槛人口 (保本)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 (亏本)

( 2 )商业等级与门槛人口的关系

根据门槛人口的小,可划分出商品或服务的等级。

价格 低 ,门槛人口 小 ,为 低级 商品;价格相对较 高 ,门槛人口相对较 大 ,为 高级 商品

2.3 城市化

1 、城市化的含义 [ 理解 ]

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 人口的城市化

城市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

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 土地的城市化

2 、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记忆 ]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 记忆 ]

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4 、城市化的意义:

( 1 )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 2 )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 理解记忆 ]

6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 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7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8 、城市环境的改善措施

( 1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精选 篇6

(1)上图的分类是依据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而不是生理作用。微量元素含量虽少,但其生理作用却不可替代。

(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划分是依据生物界中生物的整体情况,具体到某一种生物可能有一定的差别。

(3)组成生物体的常见的20多种化学元素是指必需元素,生物体内可能含一些非必需元素,如人体可能含Pb。

2.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在鲜重和干重下并不相同

(1)细胞鲜重时:

①元素含量:O>C>H>N。

②化合物含量:水>蛋白质>脂质>糖类。

(2)细胞干重时:

①元素含量:C>O>N>H。

②化合物含量:蛋白质>脂质>糖类。

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体所特有的。(2)差异性:尽管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中都可以找到,但与无机环境中的相应元素的含量又有一定的差别。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7

2.减数第一次_减数第二次_间通常没有间期,染色体不再复制。

3.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叫交叉遗传。

4.性别决定的类型有XY型(雄性:XY,雌性:_和ZW型(雄性:ZZ,雌性:ZW)。

5.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6.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7.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8

三、力学规律的运用

物理概念的有机组合,构成了美妙的物理定律。因此,清晰的概念是掌握一个定律的重要前提。如牛顿第二定律就是由力。质量及加速度三个量构成的。在力学中重要的定律定理有:牛顿一。二。三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掌握定律并非以记忆为标准,重要的是会在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如牛顿第二定律,从形式上看来并不复杂,然而很多同学在解决连结体问题时,却总是把握不好这三个量对研究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可举一例。水平光滑轨道上有一小车,受一恒定水平拉力作用,若在小车上固定一个物体时,小车的加速度要减小是何原因?常见的答案显然是:合外力不变,质量变大。然而,若回答合外力变小,是不是正确的呢?这里显然是由于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结果。在此,研究对象的确定和公式各量的对应性问题,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也恰恰是牛顿第二定律应用时的重要环节。

运动学规律及动力学关系在解决问题时,也有许多应当注意和思考的地方。如在匀速圆周运动中,我们似乎并未明确指出哪些公式属于运动学关系,哪些属于动力学关系,但在实际问题中却可使人困惑。例如:在一光滑水平面上用绳拴一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公式v=2nr/T可以知道,若增大速率V可以减小周期T.然而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我们却不能用增大V的方式来改变周期T,若仅在V=2nr/Th大做文章定会百思不得其解。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忽略了动力学原因,即前者与后者的区别是向心力来源不同。一个是绳子弹力,它可以以r不变时,任意提供了不同大小的拉力;而另一个是万有引力,当r一定时,其大小也就一定了。在这类问题上,最容易犯的就是片面性的错误。再比如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这两条重要的力学定律,我们是否了解了守恒的条件,就可以做到灵活地运用呢?我们知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做功”,有些人看到某个问题中,重力没有做功,就立刻得出机械能不守恒的结论,如光滑水平面上的匀速直线运动。造成这类错误的原因是,只注意到了物理定律的文字表述,孰不知深刻理解其内涵才是最重要的。如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是在满足了守恒条件的情况下,即系统不受外力或外力合力为零,动量只是在系统内部传递,而总动量不变。

最后谈谈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观察其形式可以发现,每个定理都涉及两个状态量和一个过程量,注意到这一点应是定理正确应用的关键。我们不妨将状态看作一个点,过程看作一条线,在应用时必然是“两点夹学科”,即状态量及过程量,一定要对应,这也是两个定理的相似之处,至于它们的区别,在此就不多讲了。

由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对物理定律的应用,绝不能只满足于会用,而应当多方面地体会其深层的含意和适用条件中所包含的物理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灵活运用物理规律解题的目的,做到居高临下,以不变应万变。

四、逻辑推理在物理中的运用

上一篇:如何应用“思维导图”复习备考?下一篇:“立德树人 成就最美”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