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礼仪修养(精选12篇)
护士的礼仪不仅反映从事护理工作人员的外在精神状态,更是内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敬业精神和自身修养等深层次的体现。护理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老、弱、病、伤、残等),他们比正常人更加需要尊重、安慰、关心和理解,而恰当的仪表、仪态、言行举止不仅能密切医患关系,而且对患者的康复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礼仪修养是护士必备的基本素质。2 礼仪的培养是护理工作的前提
2.1 打牢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及道德修养根基,增强责任感
目前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仍然是影响护理人员发挥作用的首要因素。护士的道德修养、思想品质、敬业精神直接制约其语言交际的能力并影响患者治疗的效果,决定护士对待护理工作及患者的根本态度。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不但要以南丁格尔为榜样,还要以希波克拉底誓言为准则,不断地进行修身立德,自觉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和敬业精神。具备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时时、事事、处处为患者着想、以患者为重,才能对护理工作有高度负责的责任心,才能在工作中自然流露出真情实感,给患者带来舒适感和安全感,才能增进护患双方之间的协调配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2.2 注重科学文化知识培养
2.2.1 具有丰富的医学护理知识
护理人员只有掌握了丰富的医学专业基础知识,适应现代护理发展要求,才能熟练操作各种现代化护理设备,才能不断提高护理技术;同时还要加强非专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由专科护士向全科护士过渡,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从容应对各种情况的发生。
2.2.2 具有扎实的科学知识和礼仪学知识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要具备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人际沟通学等科学知识,以全面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
义。良好的护士礼仪能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充满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优美的仪表、端正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优雅的举止,使患者在心理上得以平衡和稳定,融洽了护患关系,有效地消除患者由于陌生环境带来的紧张焦虑心理。
2.3 树立良好的形象
良好的护士礼仪无声地营 造着完美的医疗环境,热忱的态度、优质的护理、饱满的精神面貌直接显示医院的管理水平。因此,应着力培养护理人员的形象意识,使她们在护理实践过程中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自觉地按照礼仪的基本要求去规范、检点言行举止,以自身的形象换得公众的认可,为自己以及自己所代表的医院赢得美誉。把握灵活机动的原则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普遍遵循的文明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礼仪是一门较强的行为科学, 现代社会对礼仪的要求越来越广泛, 礼仪规范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大学生对礼仪知识的需求也表现的越来越迫切。
知书达理、待人以礼应当是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 一个优秀的大学生, 不仅应当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 知书达礼, 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礼仪修养。礼仪是良好品德修养的表现形式, 也是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途径之一, 良好的道德品质需用彬彬有礼的方式去体现。当代大学生在追求个性过程中, 许多不文明、不礼貌, 甚至丑陋、陈腐、粗俗的东西都被当做了“新潮”、“潇洒”,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者、行为不端者、随地吐痰者……。诸如此类不良行为的存在, 已严重损害了当代大学生的形象, 因此, 开展礼仪教育和教学, 进行标准的礼仪训练, 通过礼仪这个“尺度”, 规范大学生的言谈举止, 矫正粗俗、丑陋行为, 已成为培养大学生良好形象、优雅气质和风度的必修课, 应该引起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的普遍重视和关注。
知识可以学习而文化却无法复制, 从知识到文化是一个素质提高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建立更多的是在和谐共融的社会性礼仪修养推广和使用上, 当代大学生责无旁贷。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讲究礼仪, 认识和掌握礼仪的规范性、操作性、差异性和时代性的基本特征, 遵从礼仪规范, 可以有效地展现其教养、风度与魅力, 更好地体现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 从而使个人的学识, 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形象, 而且会使大学生与社会各企事业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礼仪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性, 也是大学生社会生活和交往的需要。在大学校园里注重着装和着妆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 而是一种社会工具。得体的服饰可以最大程度的展示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尊重。孟德斯鸠曾说:“我们有礼貌是因为自尊。”“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 也使那些受人礼貌招待的人喜悦。”在大学的生活中讲究文雅、宽厚能使人加深友情, 增加好感;注重言语礼仪, 避免生活中的许多口角和矛盾, 有一个和睦、友好的人际环境;注重行为礼仪, 避免生活中的摩擦、争斗, 有一个宁静、洁净的生活环境, 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美化社会、奉献社会。因此礼仪习惯的培养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从知识到文化的一个过程, 这恰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方面。
二、礼仪教育的特点表现为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
礼仪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 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谓礼仪教育的操作性, 是指礼仪教育与实际操作密切相关。对于具体的礼仪规范, 了解它是一回事, 而进行实际操作又是一回事。如果把礼仪规范只是当作一般知识来传授, “光说不练”是行不通的;只有经过实际的训练, 礼仪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所谓礼仪教育的实践性, 是指礼仪教育具有知行统一的要求。学了礼仪, 知道了礼仪的规范和要求, 就应该付诸行动, 按礼仪的规范、要求去做。如果学习礼仪掌握了有关的礼仪知识, 并且也会实际操作, 但就是不愿身体力行;学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 这样的礼仪教育肯定是不成功的。
由于礼仪教育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 就不应该只是采取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 还应该与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说, 课堂讲授重在传输礼仪知识, 那么, 模拟训练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操作性的特点, 而日常养成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实践性的要求。理想的礼仪教育模式, 应该是这三种教育方式珠联璧合的结晶。
在礼仪教育中, 既应当让学生“知其然”, 知道应当怎样做, 还应当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礼仪教育如果只是单纯传授礼仪的规范和具体操作的要求, 而不注意对礼仪理论及其文化底蕴的探讨和说明, 那么这样的礼仪教育, 实际上也是残缺不全的。这样的礼仪教育, 虽然在培养学生循规蹈矩、照章办事方面可以立竿见影, 但却不利于学生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充分发挥灵活自主的创造精神, 达到礼仪应用的更高境界。传授给学生“知其所以然”的礼仪知识, 是建立在对礼仪文化的深层把握基础上的, 学生掌握了礼仪文化的底蕴, 才有可能在复杂的情境中, 面对怪异或突发的问题, 保持一种雍容豁达、应付自如的礼仪风度, 减少无所遵循、不知所措而导致的礼仪失范。
礼仪不单是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同时还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俗的反映。某些大学生礼仪行为中呈现出的人际交往不诚信, 公众场合言行粗鲁, 日常生活不敬师长等不文明行为, 应当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警觉。司富春委员呼吁: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事不宜迟, 并建议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 制定系统的大学生礼仪规范, 并将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学校在人文素养选修课中开设大学生礼仪修养课程;学校可通过校园广播、报刊、宣传栏等媒介形式, 将礼仪文化融入校园活动之中, 形成良好氛围;积极开展礼仪实践活动, 加强礼仪模拟训练和礼仪社会实践, 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交际中亲自体验到拥有礼仪知识、礼仪技能的成功感受, 提高自身礼仪修养, 使大学校园充满知礼、守礼、行礼、尚礼的行为。
三、加强大学生的礼仪修养, 推广礼仪教育的建议
崇尚礼仪, 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和精神追求。建议大学生学习实践礼仪, 首先应该“学”“用”并重。强调大学生礼仪知识“学”“用”并重, 是指学习礼仪不能停留在礼仪教程条文上, 应该使理论联系实际, 使礼仪知识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如可以将目前高校开设的社交礼仪、商务礼仪、公关礼仪等课程, 纳入高校正常的教学管理, 如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开设一定的礼仪训练课程,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礼仪习惯, 倡导大学生按照礼仪规范去协调人际关系, 使遵守礼仪原则的学生榜样的作用带动更多人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礼仪教育, 净化心灵, 陶冶情操, 修炼大学生“内”“外”一致、“形”“神”兼具的礼仪能力, 引领大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提升, 推广普及良好礼仪风范, 以具体行动推动校园特色文明礼仪文化的形成, 使其最终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其次要注重大学生的礼仪行为的实践养成。礼仪是知与行的统一。自觉、系统地学习礼仪、知晓礼仪, 是践行礼仪、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基础。礼仪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践行礼仪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立足日常、注重细节, 时时习礼、处处用礼,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日积月累、久久为功。如在杭州下沙的浙江理工大学和中国计量学院进行的“校园文明礼仪月”、“礼仪知识竞赛”“礼仪的你我他”等系列活动获得了很多学生的肯定和好评。
三要注重大学生的礼仪行为示范。在社会交往中, 大学生的个人礼仪行为客观上起着积极的示范作用, 其言行举止、仪容仪表生动具体地传播着文明礼仪规范, 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带动身边的人学礼用礼。礼仪是人的内在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只有修于内, 方能行于外。缺乏道德修养, 不可能真诚自觉、表里如一地体现礼仪要求。作为一个现代大学生, 要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的修养, 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 努力做一个讲道德、重礼仪的现代文明人。强化当代大学生的礼仪意识, 积极践行礼仪规范, 传承我国礼仪特色, 塑造当代大学生传播礼仪理念、光大礼仪行为的良好形象。
四、结语
现代礼仪的核心内容是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 大学生将其运用自如是其知识、修养、人格的自然外露, 因此讲礼仪、用礼仪不可能仅礼仪而学礼仪, 它是大学生丰富自我、完善人格魅力、提高自我修养的综合反映。在高校引导大学生重视礼仪, 形成社会公众认可的良好礼仪风范, 有助于构筑大学生完整的道德体系。
礼仪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 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它反映出气质、风度、阅历知识、道德情操、精神面貌等,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 礼仪即修养, 好的修养是依靠知识的积累、人格的升华、精神境界的提升、道德的提炼、举止的优雅等日积月累而成的。良好的礼仪教育构成了高校大学生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引导大学生学礼用礼, 以礼仪教育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自我修养, 形成良好礼仪风范和道德行为势在必行。
摘要:开展大学生的礼仪教育能够提高其礼仪修养, 礼仪习惯的培养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从知识到文化的一个社会进步的过程, 同时强化礼仪教育的操作性和实践性, 引导学生礼仪知识的学以致用, 推动校园礼仪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修养,礼仪教育
参考文献
[1].兴盛乐主编.社交礼仪与形象设计.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7
[2].杨眉主编.现代商务礼仪.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3].李莉主编.商务礼仪教程 (第2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4].曹浩文编著.如何掌握商务礼仪.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金正昆.商务礼仪.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关键词:个人礼仪修养;形成
中图分类号:B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87-01
个人礼仪,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不仅事及个人,而且事关全局。若置个人礼仪规范而不顾,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必然授人以笔柄,小到影响个人的自身形象,大到足以影响社会组织乃至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强调个人礼仪,倡导现代文明,旨在提高个人礼貌素养。强化公民的文明观念。
个人礼仪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讲有5个方面:
以修养为基础,个人礼仪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表现,而是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品格与文化修养。若缺乏内在的修养,个人礼仪对个人行为的具体规定,也就不可能自觉遵守、自愿执行。只有"诚于中"方能"行于外",因此个人礼仪必须以个人修养为基础。
以个人为支,我们强调个人礼仪,规范个人行为,不仅是为了提高个人自身的内在涵养,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序与文明。从此意观点看个人礼仪是对社会成员个人自身行动的种种规定,而不是对任何社会组织或其他群体行为的限定。但由于每个群体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所组成的,每一个社会组织也都是由一定数量的组织成员所构成的。因此,个人行为的良好与否将直接影响着任一群体、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以尊敬为原则,在社会活动中,讲究个人礼仪,自觉按个人礼仪的诸项规定行事,必须奉行尊敬他人的原则。“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尊敬别人,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礼仪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而且还可以避免或缓解某些不必要的个人或群体的冲突
以美好为目标,遵循个人礼仪,尊重他人的原则,按照个人礼仪的文明礼貌标准行动,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个人的自身形象,更充分地展现个人的精神风貌。个人礼仪教会人们识别美丑,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引导人们走向文明,它能使个人形象日臻完美,使人们的生活日趋美好。因此,我们说,个人礼仪是以"美好"为目标的。
以长远为方针,个人礼仪的确会给人们以美好,给社会以文明,但所有这一切,都不可能立竿见影,也不是一日之功所能及的,必须经过个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和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因此,对个人礼仪规范的掌握切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我们已知道,良好的个人礼仪、规范的处事行为并非与生俱来,也非一日之功。是要靠后天不懈努力和精心教化才能逐渐地形成。因此,可以说个人礼仪由文明的行为标准真正成为个人的一种自觉、自然的行为的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完成这种变化则需要有三种不同的力量,即:个人的原动力,教育的推动力以及环境的感染力。
个人的原动力,亦称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人的行为和思想发生变化的根本条件,也是人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礼仪风范的基本前提。作为社会个体,我们每个人只有首先具备了勇于战胜自我,不断完善自身的思想意识,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行动中才可能表现出较强的自律性,自觉克服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自觉抵御外来的失礼行为,与此同时,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使个人礼仪深植人心,真正成为优良个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个人礼仪的形成需要个人的原动力,需要个人的自律精神。
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个人礼仪是一种文明行为标准,其在个人行为方面的具体规定,无一不带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尚而诚挚的特点。讲究个人礼仪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这也是一种德,是一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行为心表,言为心声"是众所周知的,个人礼仪如果不以社会主义公德为基础,以个人品格修养、文化素养为基础,而只是在形式上下功夫,势必事与愿违。因为它无法从本质上表现出对他人的尊敬之心,友好之情,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地打动对方,感染对方,增进彼此间的友谊,融洽彼此间的关系。那些故作姿态,附庸风雅而内心不懂礼,不知礼的行为,或人前人后两副面孔的假文明、假斯文行径均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所为,众人将对此嗤之以鼻。"诚于中则形于外",只有内心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有风流儒雅的风度,只有有道德、有修养、有文化、有学识的人才能"知书达礼",才能嚴于律己,宽以待人,自觉按社会公德行事,才能懂得尊重别人,就是等于尊重自己,懂得遵守并维护社会公德,就是为自己创造一个文明知礼、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的道理,才能真正成为明辨礼与非礼之界限的社会主义文明之人。
——对于大学生礼仪修养的重要性
班级:商管101 姓名:潘
根 学号:135210141
礼仪修养是个体之间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普遍情感、传统、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礼仪修养能够体现个人修养,国家魅力,民族气质。大学生是构建社会主义的一股重要力量,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礼仪修养绝不仅仅是一种外在行为表现形式,它是与人内在的道德、文化和艺术修养密切相关的,是其内在的道德、文化和艺术修养的反映和折射。古人云:“相由心生”。说明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现代人也提出这样一种观点:“知识美容论”。因此,大学生在学习礼仪规范的同时,还要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在勤奋求职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以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水平。
礼仪修养包括:伦理修养,文化修养,艺术修养等。伦理修养是指一个人的意识、信念、行为和习惯的磨练与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指达到一定的境界。
礼仪修养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利益自古以来就被用来为君子的修生养性之道。古人学礼的目的有三:所谓的“修身、治国、平天下”,修身便是其中的第一目的。
礼仪修养能提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礼仪最初的功能就是用以规范社会秩序和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礼仪修养的重要内容就是关于人际交往态度、方式、方法和礼节的学习,如何介绍自己和如何与他人交往等等,这对大学生而言是他们走向社会必须掌握的“通行证”,否则他们将“无礼而寸步难行”。
礼仪修养能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职业人必备的思想、知识和技巧等,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礼仪、职业知识和职业技巧等。礼仪是影响社会组织得失成败的重要因素。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衣着修饰,不仅仅反映他个人,更重要的是代表他所在的集体,是组织形象的重要窗口。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礼仪修养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为,礼仪修养是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学习和应用礼仪标准,是自己成为一个集丰富文化知识和良好礼仪修养于一身的新人,从而促进自我顺利进入社会,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如果说,个人礼仪的形成和培养需要靠多方的努力才能实现的话,那么礼仪修养的提高则关键在于自己。
礼仪修养即社会个体以个人礼仪的各项具体规定为标准,努力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不断完善自身的行为活动。从根本上讲,礼仪修养就是要求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把良好的礼仪规范标准化作个人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能力行为,今天,强调个人礼仪修养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加强礼仪修养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体现自身价值。“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人所共知的。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却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追求着自身的完美,寻找通向完美的道路。争当“名牌”人,强调“外包装”者有之;注重“脸蛋靓”、在乎“身段好”者也有之,但这些均不足以使人发生美的质变。费时费力费钱财之后,不仍有不少人依然是“败絮其中”吗?我们认为,只有将内在美和外在美统一于一身的人才称得上唯真唯美,才可冠以“完美”二字。加强礼仪修养是实现完美的最佳办法,它可以丰富人的内涵,增加人的“含金量”,从而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实力,使人们面对纷繁社会时更具勇气,更有信心,进而更充分地实现自我。
1.行走路线要固定
一个人独步街头,行走的路线应尽量成为直线。如果不是寻找失物,就不要在行进中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2.遵守行走规则
步行要走人行道,行人靠右,并且让出盲道。过马路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走人行横道、天桥或地下通道,切忌图快捷翻越绿化带、隔离栏。
3.行走也要有风度
男女同行的时候,男士应该主动走在靠近街心的一边,让女士靠自己的右侧行走。恋人同行,不要勾肩搭背、搂搂抱抱,女士只能轻挽住男士手臂。街上行走时,随带物品最好提在右手上,若有同龄男士在,物品应由男士代劳。
4.约束不良行为
行走时不要吃食物。不要在路上久驻攀谈或是围观看热闹,更不能成群结队在街上喧哗打闹。
上下台阶的礼仪
1.行走讲究次序
上下台阶,应注意一步一阶,不可并排而行挡住后人;上楼梯时,应让尊者或女士走在前面;下楼梯时,尊者或女士应走在一人之后。
2.上下注意安全
(三)居中式所谓居中式排位,实为并列式排位的一种特例。它是指当多人并排就座时,讲究“居中为上”,即应以居于中央的位置为上座,请客人就座;以其两侧的位置为下座,而由主方人员就座
(四)主席式它主要适用于在正式场合由主人一方同时会见两方或两方以上的客人。此时,一般应由主人面对正门而坐,其他各方来宾则应在其对面背门而坐。这种安排犹如主人正在主持会议,故称之为主席式(见图十一)。有时,主人亦可坐在长桌或椭圆桌的尽头,而请其各方客人就坐在它的两侧 它的做法,是会见时有关各方均不分主次,不讲位次,而是一律自由择座。进行多方会面时,此法常常采用。
六、合影的要求一次较为正式的会面,宾主双方往往需要合影留念。在涉外交往之中,对此尤其比较讲究。处理合影的问题,通常要求关注下述两个重点问题:
(一)合影准备凡预备正式进行的合影,具体负责操办此事的基层公务员应认真地有所准备。进行准备工作时,须特别关注以下细节:1.主随客便。在合影前,主方宜征求来宾意见,切勿勉强从事。有些外国人士出于宗教方面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往往忌讳拍照,因而他们对合影多有抵触情绪。2.提供照片。合影之后,主方宜向参与合影的各方人士主动提供照片,并保证人手一张。3.布置场所。正式的合影,均应先期选择好场地,并进行认真的布置。临时凑合,往往欠妥。4.备好器材。拍照时需用的一切器材,均应提前备好、备足,以防在合影时发现短缺,令人措手不及。5.确定时间。正规的合影,在必要时要向所有参加者通报具体的时间,使对方有所准备。6.忌讳他用。公务合影的照片,只宜作为资料或纪念。一般不宜用于商务活动,也不得随便发表。
1具备良好的职业心态, 热爱本职工作
首先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门诊护士工作的重要性与责任感, 具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高尚的道德修养, 对患者要有同情心、耐心、热心, 对患者要一视同仁, 乐于服务患者, 立足本职工作, 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护理工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无比的成就感。
2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
门诊护士面对的人群复杂, 各种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因此门诊护士在工作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集中精力, 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护士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前来就诊的患者, 良好的情绪能够调节门诊的气氛, 稳定患者的情绪。护士要克服各种不利因素, 始终保持和蔼的态度, 感染和影响患者, 不把任何不良情绪转嫁给患者, 以免影响患者的就诊情绪, 引起护患纠纷。
3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判断力
观察力是从事任何职业活动必须具备的能力, 对门诊护士来说更为重要。对患者病情不善于观察, 就不会发现问题, 更谈不上解决问题。观察力主要体现在平时的工作中, 注意观察就诊患者的表情、体态、病情的轻重缓急, 以便迅速做出判断, 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 缩短就诊时间。如对高龄、行动不便的患者可以提前就诊, 同时对其他患者给予合理合情的解释, 并征得其同意, 避免其他患者出现情绪变化。有时候个别不法分子混入人群, 将患者骗到不合法的诊所就诊,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合法利益, 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为此, 门诊护士要注意察言观色,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规范护士的言行, 提高服务质量
患者就诊首先接触到的是门诊护士, 因此门诊护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患者对医院的印象和评价。门诊护士必须精神饱满、举止端庄大方、言语礼貌规范、表达清晰易懂。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 并注意肢体语言的表达。门诊护士必须通过礼仪培训才能上岗, 做到来有应声, 问有答声, 走有送声, 提倡微笑服务, 淡妆上岗, 言语文明规范, 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 才能给患者亲切、信任、温暖和友好的感受。
5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服务技能
在医疗技术不断提高的今天, 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日益增强。科目多, 病种多是门诊的特点, 这就需要门诊护士具有丰富的、综合的、全面的医疗知识。只有具备了过硬的医疗技术才能满足门诊就诊患者的需求。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思考和创新, 吸取更多的知识、技能,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481-01
随着护理科学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准则、道德行为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在多种利益欲望的诱惑下,一些人偏离了道德规范的航向。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独处的机会较多,因此,当前护理道德规范的建立和完善尤为重要,其中慎独修养在护理工作中有着特殊的伦理道德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1 慎独的基本内涵
慎独是伦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所倡导
的一种修身养性之道。慎独源自儒家经典《中庸》、《大学》两书,两书把慎独视为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和很高的道德境界。
2 慎独意识的必要性
护理工作直接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服务,护士的道德水准直
接支配和影响护理行为,并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产生影响。能否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谨慎处置,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自己的道德修养,靠护士的慎独意识。良好的慎独意识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良好的医德行为,否则,就有可能做出违背职业道德,违反规章制度而不利于患者的事情。故加强护士慎独意识的培养颇显重要。
3 慎独意识的培养
“慎独”是护理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和标准。只有把人的道德修养提高到这一境界,社会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才能真正植根于人们心田,进化为人们的道德意识,从而指导人们的道德实践。
3.1 培养护士慎独意识
3.1.1 做到“慎独”,首先要在“隐”处下功夫,即慎隐。慎隐是指在无人监督,没有人在场、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不能为所欲为,不能做坏事。只有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始终如一地加强修养,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3.1.2 做到“慎独”,就必须把握欲望的“度”,即慎欲。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包括从医者在内,无论物质还是精神的,他可以激励人们去奋斗,去追求,但是欲望要适度。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当私欲萌生时,仍要以坚强的道德信念和意志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慎独意识去践行护理行为。
3.1.3 做到慎独,就需要时刻自我校正,自我反省,即慎省。护理人员也是人,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但只要及时反省,认真纠正,尤其是在无人察觉和知晓错误的情况下如此,才能使自己成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3.1.4 做到慎独,还需要注重细节、小事,微处自律,即慎微。“慎独”的根本落脚点是慎微。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与否,往往是通过细节体现出来的。护理行为绝大多数是独立进行的,是发生在“至微至隐”、“幽隐细微”、“幽暗之中”的“细微之事”,这就要求他们谨小慎微,注意“小节”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见微知著,防微杜渐[1]。
3.2 护士慎独意识的培养体现在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
3.2.1 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在护理工作中,每项护理操作都有一定的操作规程,护士能否按操作规程去完成,这就取决于护士的职业信念。
3.2.2、在消毒隔离中:护理人员本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和终末消毒制度等,不能马虎草率,抱着侥幸心理,否则易造成院内交叉感染,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及精神创伤。故此需要谨慎意识来自我规范和约束。
3.2.3 在夜班工作中:夜班工作无人监督,这就需要护士具备更高的慎独修养,要富有同情心,把患者的疾苦放在首位,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按护理级别定时巡视病房,特别是进行无菌操作时更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
慎独意识是一种时时、处处、事事都存在的道德自觉的内心信念。每一位护理人员,只要加入了护理队伍,就负有为患者健康服务的道德责任。这种道德责任和义务促使护理人员自觉地、愉快地履行自己地义务,并把职业道德的外在要求转化为自身的、内在的需要。而一旦实现了这种医德内化,具有良好地慎独意识,就能够做到: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不管有无他人监督,不分白天黑夜,不管患者有无感知,不管患者贵贱,对患者服务行为始终如一,在任何时候都不做与患者利益相违背的事情,从而使护理质量真正提高,同时护士的精神境界也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 魏英敏主编.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534-535.
作者简介:
(一)介绍自己介绍自己,俗称自我介绍,它指的是由本人担任介绍人,自己把自己介绍给别人。基层公务员在介绍自己时,通常有如下三点注意事项:1.内容要真实。基层公务员介绍自己时所具体表述的各项内容,首先应当实事求是,真实无欺。介绍自己时,既没有必要自吹自擂,吹牛撒谎,也没有必要过分自谦,遮遮掩掩。2.时间要简短。在介绍自己时,基层公务员理当有意识地抓住重点,言简意赅,努力节省时间。一般而言,介绍自己所用的时间以半分钟左右为佳。若无特殊原因,是不宜超过1分钟的。3.形式要标准。就形式而论,基层公务员所适用的自我介绍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之一,是应酬型的自我介绍。它仅含本人姓名这一项内容,主要适用于面对泛泛之交、不愿深交者。形式之二,是公务型的自我介绍。它通常由本人的单位、部门、职务、姓名等项内容所构成,并且往往不可或缺其一。它主要适用于正式的因公交往。
(二)介绍他人介绍他人,亦称第三者介绍,它是指经第三者为彼此之间互不相识的双方所进行的介绍。从礼仪上来讲,介绍他人时,最重要的是被介绍的双方的先后顺序。也就是说,在介绍他人时,介绍者具体应当先介绍谁、后介绍谁,是要十分注意的。标准的做法,是“尊者居后”。即为他人作介绍时,先要具体分析一下被介绍双方的身份的高低,应首先介绍身份低者,然后介绍身份高者。具体而言:介绍女士与男士相识时,应当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介绍长辈与晚辈相识时,应当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介绍外人与家人相识时,应当先介绍家人,后介绍外人。介绍客人与主人相识时,应当先介绍主人,后介绍客人。介绍上司与下级相识时,应当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司。
(三)介绍集体介绍集体,实际上是介绍他人的一种特殊情况,它是指被介绍的一方或者双方不止一人的情况。介绍集体时,被介绍双方的先后顺序依旧至关重要。具体来说,介绍集体又可分为两种基本形式。1.单向式。当被介绍的双方一方为一个人,另一方为由多个人组成的集体时,往往可以只把个人介绍给集体,而不必再向个人介绍集体。这就是介绍集体的所谓单向式。2.双向式。介绍集体的所谓双向式,是指被介绍的双方皆为一个由多人所组成的集体。在具体进行介绍时,双方的全体人员均应被正式介绍。在公务交往中,此种情况比较多见。它的常规做法,是应由主方负责人首先出面,依照主方在场者具体职务的高低,自高而低地依次对其进行介绍。接下来,再由客方负责人出面,依照客方在场者具体职务的高低,自高而低地依次对其进行介绍。
四、握手的规矩在见面与告别时,人们通常都会握手行礼。在国内外交往中,握手都是最为通行的会见礼节。基层公务员学习和掌握握手礼,主要应当从握手的方式、伸手的先后、相握的禁忌等三个方面加以注意。
(一)握手方式作为一种常规礼节,握手的具体方式颇有讲究。其具体操作中的要点有四。1.神态。与他人握手时,应当神态专注、认真、友好。在正常情况下,握手时应目视对方双眼,面含笑容,并且同时问候对方。2.姿势。与人握手时,一般均应起身站立,迎向对方,在距其约1米左右伸出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手掌,稍许上下晃动一两下,并且令其垂直于地面。3.力度。握手的时候,用力既不可过轻,也不可过重。若用力过轻,有怠慢对方之嫌;不看对象而用力过重,则会使对方难以接受而生反感。4.时间。一般来讲,在普通场合与别人握手所用的时间以3秒钟左右为宜。
(二)伸手顺序在握手时,双方握手的先后顺序很有讲究。一般情况下,讲究的是“尊者居前”。即通常应由握手双方之中的身份较高者首先伸出手来,反之则是失礼的。具体而言:女士同男士握手时,应由女士首先伸手。长辈同晚辈握手时,应由长辈首先伸手。上司同下级握手时,应由上司首先伸手。宾主之间的握手则较为特殊。正确的做法是:客人抵达时,应由主人首先伸手,以示欢迎之意;客人告辞时,则应由客人首先伸手,以示主人可就此留步。在正规场合,当一个人有必要与多人一一握手时,既可以由“尊”而“卑”地依次进行,也可以由近而远地逐渐进行。
(三)相握禁忌在正式场合与他人握手时,主要有下述五条禁忌应当避免。1.用左手与人握手。握手宜用右手,以左手握手被普遍认为是失礼之举。2.戴手套与人握手。握手前务必要脱下手套。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与人握手,才是允许的。3.戴墨境与人握手。在握手时一定要提前摘下墨镜,不然就有防人之嫌。4.用双手与人握手。用双手与人相握,只有在熟人之间才适用。与初识之人握手,尤其当对方是一位异性时,两手紧握对方的一只手,是不妥当的。5.以脏手与人握手。在一般情况下,用以与人相握的手理应干干净净。以脏手、病手与人相握,都是不应当的。
五、座次的尊卑会见客人时,中国人的传统讲究是:“坐,请座,请上座;茶,上茶,上好茶。”基层公务员在会客时,对于让座的问题应予以重视。具体而言,基层公务员在会见时让座于人有两点注意事项。一方面,必须遵守有关的惯例;另一方面,则必须讲究主随客便。从总体上讲,会客时基层公务员通常应当恭请来宾就座于上座。会见时的座次安排,大致有如下五种主要方式。
公文的语言虽然只是一个形式的问题,但却能影响公文的内容,对公文整体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文字或标点错误,都有可能影响对公文的理解和执行。因此基层公务员务必要注意公文撰制过程中的语言问题。一般而言,要做到准确、朴实、简明。
1.准确。公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是指公文的用字用词要恰当,语句段落要通顺,数字标点要规范。例如,根据新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公文中的数字写法就应当严格遵守我国1987年2月1日颁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的要求。只有准确用语,才能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如实传达发文意图,使公文得以更好地理解和执行。
2.朴实。公文具有政治性和严肃性的特点,因此公文的语言应当力求质朴无华,少用描写和抒情的手法。要直话直说,不可拐弯抹角或以含蓄的笔法委婉地表达意思。
3.简要。公文语言的简要,是快速高效地传递信息的需要。冗长的公文不仅会让人望而生厌,而且不利于主旨的突出和重点的把握。简明扼要是公文写作的一项基本要求。要使公文语言简要,就须开门见山,尽快道出主题,紧扣主题,摒弃套话,并学会熟练使用一套常用的事务性词汇,简要对事物进行表达。
二、公文的行文
行文即公文的运转,行文关系则是指公文运转过程中发文机关与收文机关之间的关系,也即各级机关之间公文的授受关系。
(一)行文分类
按照公文在各级机关之间的运行方向,可将行文分为三类: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相应地,行文关系也可分为上行文关系、平行文关系和下行文关系三种。
1.上行文。上行文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呈递的公文,一般可分为逐级行文、多级行文和越级行文三种。由于下级机关要对自己的直接上级机关负责,因此逐级行文最为普遍。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采用多级行文和越级行文的方式。上行文包括报告、请示和议案三种公文类型。
2.平行文。平行文即互相没有隶属关系和业务指导关系,同级或不属同一系统的机关部门之间的行文。平行文多采用公函文件。
3.下行文。下行文即上级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制发的文件,一般可分为逐级行文、多级行文、直到基层行文这三种。下行文的文种较多,有命令、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会议记要等9种。
(二)行文规则
各级机关之间互相行文时,务必要遵守如下一些规则。
1.行文机关应明确发文权限,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制发公文。对超出自己权限的待处理事项,应行文商请职权部门发文或双方联名行文,不可越俎代庖。越权而行之公文没有任何权威和约束力。
2.下级机关应向自己的直接上级机关负责,不可随意越级向上行文。如有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请示,则应抄报所越机关。上级机关如有必要越级向下行文时,亦应同时抄送受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3.受双重领导的机关上报公文,应根据内容写明主报机关和抄报机关,由主报机关答复请示的问题。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时,应同时抄送另一上级机关。
4.贯彻党政分开原则,实行党政分别行文。凡属政府的工作,应以政府名义行文;凡属党委的工作,则应以党委名义行文。
5.若待办事项涉及多个机关的职权范围,或多个机关遇有相同问题需请示和报告时,各机关可联合行文。联合行文的各方应是同一级别。各部门若对某一问题未形成一致意见,均不得擅自向下行文。
6.经批准在报刊上发表的行政公文,应被视为正式公文而依照执行。如不另外行文,发文机关应在报刊上发表该文时加以注明。
7.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严格控制发文的数量、投送范围。尽量减少行文的中间环节,不重复行文。
三、公文的办理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公文办理一般包括登记、分办、批办、承办、催办、拟稿、审核、签发、缮印、用印、传递、归档、销毁等程序。”一般而言,公文办理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在收到公文后对它进行的办复。
(一)基本要求
基层公务员办理公文务必须遵循准确、及时、安全三项基本要求。
1.准确。所谓办理公文要准确,是指办理公文的每个环节都要井然有序,办理公文的顺序要合理,衔接要紧凑,办理的形式和方法要力求规范、标准。
2.及时。为提高办事效率,基层公务员办理公文时务必要及时,要避免因公文误期而影响工作。一是要强化时间观念。公文能办就办,说办就办,养成限定时间内办好公文的良好习惯,不可拖拖拉拉、办办停停。对于紧急公文,更须及时处理。二是要缩短运转周期。公务人员要尽量缩短公文的传递、留办时间,促进公文高效运转,避免在公文传递过程中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三是要简化办文程序。要尽量减少公文办理所需的手续和环节,防止因环节复杂、程序繁多而导致的效率低下。
3.安全。基层公务员在办理公文时要恪尽职守,确保经办公文的安全。这里的安全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要确保公文物质上的安全,防止公文受损或遗失。这就要求不可乱堆、乱放、乱叠公文,以免受到过多的磨损;要做到防潮防火防蛀,延长公文“寿命”。二是指要确保公文政治上的安全,严守国家机密。要积极做好保密工作,开展保密教育,做到有备无患,防止国家利益受损。
关键词:小学教师 礼仪休养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c)-0227-01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人与人在仪表、仪态、仪式、仪容、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重要程序。其中体现出相互的尊重和理解。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礼仪是其中的重要篇章,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礼仪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就个人而言礼仪是衡量道德水准、文明的有效的尺度。在当今社会小学教师的礼仪不但反应出其个人的道德水准,从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国家当前的道德水平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整个社会的礼仪修养以及文明程度。
1 小学教师礼仪的重要性
小学教师面对的是7~13岁的少年儿童,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着教育性质的特殊性,小学教师作为儿童的启蒙老师,每天与孩子们朝夕相处,潜移默化、时时处处都在影响着孩子们的身心世界,作为教师,文化底蕴、专业知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程度通过形体、语言,随时随地都在孩子们的心里打上烙印。因为,孩子的眼睛就像是一台摄像机,不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外在的一切影像都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记,有的甚至要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教师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通过我们这个讲台,向孩子们展示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影响孩子、影响社会。在小学老师的队伍中大部分都是女教师,女老师的服饰就存在很大问题。当今的社会,虽然,提倡个性化,但是为人师表最基本的原则是必须的。走进校园,就非常不适宜穿着短裙、超短裙,上衣不宜穿胸口开的太低的,不要以为校园里都是不懂事的孩子,你以为无所谓,其实影响很大,你简单的一件衣服在影响着他们的内心世界。中国的传统服饰是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汉朝服饰,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不会让人产生不雅的感觉,不会让人产生邪念,这就是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明。作为教师,坦胸露腿走上讲台,是无论如何也谈不到礼仪的,看似很小的问题,其实已经对中国的未来产生了影响,这样不良的行为同时也影响到中国未来的文明。
2 礼仪是一种修养
礼仪是人与人相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就个人而言是衡量道德水平的重要尺度。作为小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讲究礼仪其实显示出的是施教者的个人修养。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很小的事情感受到礼仪所带给人的美好的情感和心灵的愉悦。说到个人修养,儒家所提倡的:温、良、恭、俭、让,被我们的老祖宗沿承了两千多年,用这样的标准来处事、待人接物,就是非常舒服的礼仪。我们要把这种美好的传统文化变成我们自身的修养,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流露,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此教学,我们对孩子们的影响是真善美慧,对孩子的影响是长远的,对社会的影响更是长远的,果然如此,我们才不愧对教师的称号,对得起孩子,对得起国家。
3 小学教师礼仪的实施
小学教师礼仪的特征包括很多方面,从大的方面来说:
(1)要以学识为基础。作为教师首先要以传授知识为基础,学识、学问为前提,不但要传授课本上的知识;同时,要广泛涉猎各种基础知识,以一桶水的底蕴准备一杯水。作为教师的我们,基础夯实,内在的东西完备,才能在外在有力的展示出来。
(2)礼仪的内容包括非常广泛,总的表现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的老祖宗告诉后代:父子有亲、兄弟友爱、朋友有信,这是天然的礼仪,具体应用在生活中,师生如父子,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要爱护学生,老师要做学生的君、亲、师。具体地说就是:像领导者一样,在学习生活上领导、指引孩子们;像父母一样关爱他们;像老师一样教授孩子们,使他们的知识框架完备。鼓励学生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相互友爱、相互关照,同学之间要讲究诚实有信。在现实社会中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内容,就是最好的礼仪。
(3)要从自我做起。礼仪的展示是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面来表现的。每一位老师都要从自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我们要踏踏实实从自身做起,不要管别人如何,每个人的内在因素不一样,修养水平不一样,不要管别人讲不讲礼仪,我们自身一定要努力做到,学多少做多少。中國是礼仪之邦,在校园里一定要把我们的传统文化通过我们的自身表现展示给同学们,传承给下一代。自己做到了同学们才能看到。我们与同事之间的良好的关系同学们会看到,我们与同事之间吵架同学们也会看到,看到的内容不同,对孩子们的影响也会不同。看似小问题,但影响是长远的,是巨大的,因为我们在孩子心中种下的是一粒种子,将来它会开花会结果,这是我们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所必须重视的问题,这就是礼仪。礼仪是一种内容,不是一种形式,就像是一个果实,你吃到了才知道味道,你做到了才知道它的魅力。它是师生的润滑剂,是学生与社会的润滑剂。
1 护理道德在整体护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1 护理道德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必要条件
护理道德是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调整医护之间、护患之间、护士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 是医学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疗体系中, 医护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因此, 病人的康复及对护理人员的依赖不低于医生, 而护理质量的优劣取决护理人员的道德水平和技术水平, 所以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 必须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 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1.2 护理道德是新型医疗关系的基础。
随着护理科学的发展和护理实践的深化, 护理工作在现代新型的医患关系中, 已经由从属地位上升为合作关系。在医疗活动中, 护理人员与病人接触最多, 护理人员在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中的协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有良好护理道德的护理人员能及时解决医疗实践中的各种矛盾, 从根本上保护患者利益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统一。
2 要切实明确整体护理对护理道德的内在要求
2.1 整体护理其突出的特点是责任感强
病人一入病房就安排有指定的护理人员专门负责, 直到康复出院。责任护理者要对自己负责的病人, 从她的整个身心到社会、家庭背景多要作全面了解, 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全面有系统、有计划的护理。整体护理突出的道德要求有责任感。责任感的形成一方面要靠规章制度的约束, 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道德体现, 它来源于护理人员自觉的道德情操。其根本的动力还是护理人员对护理事业的忠诚、对护理事业的热爱。
2.2 要坚持科学性, 富有进取心。
整体护理的主要内容是应用护理程序。护理程序是以护理学的理论为指导, 以科学的工作方法为手段应用于实践的。依照护理程序道德安排步骤, 首先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观察、交流、询问健康史和体检来取得病人的有关资料, 再运用理论进行分析判断, 确定护理诊断和判定护理计划。然后, 通过各种护理活动来实施计划, 使病人恢复健康。最后, 通过评价, 衡量病人是否达到预期的健康目标。正确熟练的实施护理程序, 要求护理人员要不断地充实和扩展知识, 使平面型的知识结构变为交叉型的知识结构。
3 实践不断强化自身的医德修养
3.1 确立病人第一的观念
(1) 尊重病人, 全心全意为其服务, 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 以病人为中心, 这是护理人员起码的道德修养。还要尊重病人独立的意志和人格以及平等就医的道德修养。还要尊重病人独立的意志和人格以及平等就医的权利。护理人员不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病人, 不能欺骗侮辱病人, 不能损伤病人的声誉, 要保护其隐私, 对病人要一视同仁。
(2) 保护病人的心理平衡。患者在肉体上遭受痛苦时, 往往还承受着种种精神上的折磨, 容易出现消极心理及心理反应。因此在护理病人时, 应时刻注意病人的心境, 了解其需要, 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 使病人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3) 维护病人的安全利益。作为病人利益保护的护理人员, 对于诊治、预防, 保健中的有损病人利益的不道德行为, 失职和不法行为, 要注意观察, 一旦发现问题, 要主持正义和公道, 及时制止损害行为。
3.2 尽心尽职服务于病人。
(1) 充分理解。病人就诊或住院、环境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往往带来焦虑和不适, 需要护理人员根据获得的信息进行表象和实际结合处理方式。热情解释积极引导, 取得病人的信赖。
(2) 支持与参与。护理人员在实践中要认真听取病人的意见, 充分调动病人参与护理过程, 对护理方案提出认可或修正意见。
(3) 竭诚以待。护理人员要以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精湛的技术、广博的知识、端庄的仪表, 使病人获得安全感、亲切感和愉悦感。
(4) 审慎操作。审慎护理人员长期修养锻炼的结果, 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个基础条件, 是保证病人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
(5) 语言激励。提倡使用礼貌语言, 使用安慰性语言, 使用解释性语言, 使用暗示性语言, 使用科学性语言。
(6) 健康指导。护理人员要对病人承担最直接、最具体、最持久的健康指导。
3.3 陶冶医德品格和医德气质。
(1) 情绪饱满, 主动热情。在繁忙而琐碎的护理工作中, 护理人员要情绪饱满, 对病人始终耐心、细心、主动、热情、善于控制自己的主导心境, 经常保持心态平衡, 避免矛盾和差错, 使服务不断臻于完善。
【护士礼仪修养】推荐阅读:
当代护士及其礼仪10-09
护士职业礼仪培训09-15
公务员礼仪修养之会议礼仪06-08
交际礼仪修养10-27
护士节护士发言稿07-03
护士长和护士长的区别05-29
护士节写给护士的感谢信09-27
国际礼仪着装礼仪07-08
称呼礼仪握手礼仪11-13
秘书礼仪:秘书会议礼仪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