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快乐学习浅析

2024-11-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快乐学习浅析(精选8篇)

小学生快乐学习浅析 篇1

贵州省盘州市鸡场坪镇和中希望小学 作者:毛镜林

联系电话:*** 【摘要】快乐学习源于快乐课堂,没有快乐的课堂,何谈快乐教育?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学生思维的场所,是学生创造力得到充分展现的王国。在这里,学生“通过阅读、合作、研究、实践等获得知识或技能”,这一过程本应是快乐的。然而,学生难以从课堂学习中获得快乐已几近共识。

【关键词】 小学生 快乐学习

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是学生接受新知、获得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在学习中发现快乐、在成长中收获快乐又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探索欲,培养儿童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确立终生学习意识的保证。当“快乐”与“学习”形成良性循环,势必能造就一群阳光向上、积极自主的孩子,他们主动发现、善于思考、勇于探究、合作创新,并始终乐在其中。那么,如何才能给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将学生由厌学转向愿学呢?这一问题是我们小学教师值得去研究和讨论的问题。本文笔者以小学生为例对培养学生快乐学习习惯养成作粗浅的分析,以供读者参考。

一、目前小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作为我们的小学,“贪玩、好奇”是他们的天性。学生不爱学习,成天只知道玩,上课玩,下课玩,造成课堂气氛低沉,学生不配合,学习不主动,作业不做等现象,有碍教学的有效开展,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贪玩、不好学的习惯逐渐养成,教师讨厌学生,学生逐渐厌恨教师的行为逐渐产生,这样的恶性循环,造成了厌学学生增多,愿学学生逐渐减少,这些问题的产生成为了老师们最为头疼却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最为普遍的问题。然而“贪玩”是学生的天性,“好奇”也是他们的天性,对于小学生的这两种天性,“贪玩”教师不可取,但可转换,可“好奇”教师是可取的,我们教师的教学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这种天性去抹杀“贪玩”的天性。在小学课程标准中,各个学科都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有趣、幽默,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让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神秘感,使学生充满探究欲望,将课堂教学情趣化、生活化、直观化和神秘化。因此,课堂教学要以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以教材为主要内容,以教师创设“好奇而有趣”的教学情境为手段,让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欲望,让课堂教学充满快乐的气氛,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情境中快乐地学生,使学生感觉学习其实就是玩,让学生在玩中快乐地学习到知识,从而有效地抹杀贪玩的天性。

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教师在快乐课堂、快乐学习小组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快乐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了学生厌学习惯的养成。其主要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课前感染力度不够。其实学生的学习是需要教师去感染的,无论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都需要感染。只要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受到了感染,自然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学生的快乐学习是建立在快乐课堂教学基础上的,而课前感染是课堂教学的入口,在课前我们需要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爱好,创设导课情境去感染学生,让他们一开始就充满学习的欲望。

2、教师的课堂教学死板,不具备情趣性。要学习能快乐学习,就需要教师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用较有情趣的学习情境渲染课堂教学,使我们死板的课堂教学变为快乐的课堂教学。

3、小组分配不合理,学习不具备带动性。其实每个班都有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习,而且成绩好的只有那么几个,成绩差的也就那么几个,多数是占中等。我们在分组时,让每组都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开展“小手拉大手”的带动作用。让中等生通过优等生的辅导与带动转化为中等生,让差等生逐渐转化为中等生。这样就学生就会越来越有兴趣参与学习,从而建立起了快乐的学习环境。

4、课后学习不具备典型性。教师为了抓成绩,课后学生作业安排过多,不具备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使学生无法在教师规定时间内完成,从而受到教师的批评。学生压力大,逐渐形成了厌学习惯。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创设学生快乐学习的环境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感染。课前感染是建立快乐课堂的关键入口,在课前,教师通过创设有趣、幽默的导入情境,充分抓住学生“好奇”的天性,创设具有神秘感、巧设悬疑情境,感染学生,让学生充满探究欲望,充满好奇心,为建立快乐课堂作好有效的铺垫。

2、建立快乐课堂。

有了课前的感染,要达到学生快乐学习,还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的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集中注意的有效时间不长,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习实际,建立有趣的学习情境,渲染课堂教学,建立起快乐的课堂教学,紧紧地吸引住学生参与教学与学习,让他们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动画观赏中快乐地学习。

3、建立快乐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还是以前一样,各自为阵,单人单桌地学习,那么差生永远是差生,永远无法参与教学与学习,课堂上无法配合教师。所以,需要教师有效组织快乐的学习小组,将结合不同层的学生进行分组,围着桌子坐在一起,便于交流与讨论。这样差生不懂知识,就会从小组交流讨论中获取,加之优生的辅导,就逐渐掌握,就会参与教学与学习,从而培养其学习的兴趣。

4、有效安排课后作业。

小学生快乐学习浅析 篇2

一、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1. 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方法欠缺

小学生正处于自制力较差, 个性贪玩的时期, 很多孩子都很难自觉、自主学习。即便自主进行学习, 对学习内容也缺乏清晰的目标和概念, 都是以家长和教师的要求作为既定的目标。而且对于学习的结果评价也缺乏自身的认识, 完全以家长和教师的评价为依据。除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欠缺以外, 小学生还缺乏自主学习的方法, 或者是知道某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但是不会独立运用。在课后或者校外, 很难找到自身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开展自主学习。

2. 教师缺乏引导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 随着年级的逐渐升高, 越趋向于应试教育内容。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选择和自主学习意识能力的培养都不够重视。如果教师在教学理念认定上, 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作为自己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并认同现有教学目标, 从而赋予小学生一定的选择权, 这样会增加小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机会, 更有利于小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另外, 小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挠, 在这些困难面前, 缺乏战胜它们的勇气和信心, 也是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欠缺的重要表现。

3. 家庭学习与阅读氛围不足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三者之间需要互相培养、协调一致, 才能保证教育在方向上的一致性。其中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家庭和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目的不同。在学习型社会的今天,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大部分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有所欠缺。小学语文的自主学习, 需要拓展学生的阅读和词汇量。但是很多家庭缺乏阅读的氛围, 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功利性的, 没有遵从科学的教育原则开展家庭教育。

二、加强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措施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要从学生、教师、家长三个方面开展, 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师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重视家庭教育, 学校与家庭合力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兴趣

小学语文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兴趣培养要从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自主思考能力两个方面开展。一方面, 自主阅读是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基础。充分的阅读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是非常重要的, 阅读是一种调动各种感官的复杂心理活动, 自主阅读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统一, 培养小学生技能的同时提升了其素质。小学生自主阅读需要自身兴趣的引领, 家长和教师的帮助也不可或缺。另一方面, 自主思考是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前提。小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想法需要得到教师的肯定和家长的鼓励。

2. 教师加强引导和能力培养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与学生互动, 准确理解并合理分配知识和技能传授与学生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 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化差异,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他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教师还要做好学习情境的创造者、学习兴趣的启发者、学习方式的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有想法、敢表达, 和学生教学相长, 共同进步。除了态度的转变, 还需要在具体的能力培养上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例如, 在学习中训练他们运用泛读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 通过精读掌握知识的重点, 解决难点;采取什么样的记忆方法效果最佳;怎样做学习笔记, 怎样使用多种媒体学习等。

3. 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

要让小学生养成自觉、自主学习的习惯, 来自家庭的教育和影响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家庭中有着浓郁的学习气氛, 家长能够以身作则, 养成多阅读、多思考的习惯, 给孩子树立起自主学习的榜样, 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比如, 家长在饭后率先安静地捧起书报进行阅读, 无形中给予孩子一种暗示和引领, 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除了行为影响外, 还要多为孩子准备一些自主学习和阅读的书籍, 主动与他们探讨学习中的困难和收获, 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 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总之,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符合学习型社会人才需求的教育目标, 需要家庭、学校承担起各自的责任, 为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 树立好的榜样, 需要通过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合力, 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佟艳君.小学语文自主学习问题及对策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 2015, (6) .

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策略浅析 篇3

一、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

1.巧设新奇情境,激发感知兴趣

新奇有趣的事物是每个人都感兴趣的,小学生也不例外,教师应适时引入生动形象的教具课件,给枯燥的内容创设新颖有趣的情境。小学生一旦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并积极思维。

2.巧设问题情境,唤醒探究欲望

在课堂学习中,问题情境主要指个体想解决某个问题,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困惑状态,是学习内容与求知心理之间的一种不平衡,这种不平衡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带着疑问寻求答案。因此,教师导入新课时利用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应用性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投入度。

3.巧设矛盾情境,点燃思维火花

学生之所以认真学习,除了新奇刺激的吸引和问题解决的需要外,还有解决认知矛盾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和学生已有经验的矛盾,或直接给学生提供一个与他们已有经验相冲突的事实等,将学生置于一种矛盾的氛围中,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凸现学生地位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设置矛盾,使学生产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比如,在教学“商中间有零的两位数笔算除法”时,有一位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15只小猴在花果山摘了1516个仙桃,正当他们为分桃发愁时,猪八戒狡猾地说:“好办,好办,你们每人分11个桃子,剩余的就归我八戒叔叔吧。”猪八戒还在地上列出算式:1516-1=1515(个),1515÷15=11(个)小猴们检查后,都表示同意。正当小猴们捧着11个桃子,兴高采烈地准备回家時,孙悟空赶到了,他一看算式,顿时大怒,要打猪八戒,小猴们犯糊涂了:我们每人拿11个,八戒叔叔只拿1个,大圣为什么还要找他算账呢?……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学生逐渐进入情境,悬念顿生,活跃了课堂气氛,学习更加专心了。

三、有效的合作与交流策略

1.共同协商目标,增强学习欲望

课堂学习目标既是学生学习的灵魂,又是教师教学的灵魂。远离学生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教学目标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有经验的教师会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进行一定的整合。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元角分》这部分内容时,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已经认识了人民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内容,教师重新确定课堂学习目标,先让学生观察他们自己收集的人民币,然后让学生围绕人民币提出疑问并讨论问题,将之作为课堂学习的目标,接着让他们分组讨论并提出问题。下课后,学生还很兴奋,继续讨论着人民币的有关问题。

2.精选实践作业,增强学习乐趣

布置作业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的内容,并预习第二天的课程。例如,有一名教师布置“3个以上的小朋友一起玩”这一作业,锻炼小学生如何交流和沟通,如何合作;有的教师尝试让几名同学合作编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小学生非常喜欢这种作业形式,因为这种作业给了他们全新的体验,可以轻松完成。通过这种类型的作业,学生的认知和交往能力得到了切实提高,学习兴趣也大大增强了。

四、有效的课堂练习策略

1.进行实践性的课堂练习,增强学习主动性

课堂练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小学生可以更好地巩固以前所学的内容。当前小学生的数学课堂练习以纸笔练习为主,为了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教师应精选课堂练习内容,少布置一些机械的课堂练习,多布置一些活动性、实践性强的课堂练习。例如,有教师布置“娃娃和真人尺寸比较”课堂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如何精确测量,如何分析比较数据,学生非常喜欢这些课堂练习的形式,因为这些形式和内容给了他们全新的体验,原来课堂学习也可以这样轻松和快乐。通过这些活动性、实践性的课堂练习,能够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2.增添游戏式的课堂练习,增加学习乐趣

有效的课堂练习不只局限于教师规定的练习内容,也可以用做游戏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气氛,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比如,在学习“乘法口诀”快要下课的这段时间里,教师可以把这节课学过的内容设计成一场竞赛,分组后从第一名同学开始“开火车式”一个接一个地说,哪组结束得快,哪组同学得一朵小红花,使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浅析大学生学习倦怠成因及对策 篇4

论文题目: 浅析大学生学习倦怠成因及对策

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系:

数学系

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

课程名称:

实用心理学

学生姓名:

号:

指导教师:

杨俊华

2014年 6 月 10 日

浅析大学生学习倦怠成因及对策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种各样的倦怠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从学习倦怠的内涵入手,通过对我国大学生学习倦怠诸多表现的呈现以及产生原因的分析,尝试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倦怠 成因 对策

一 绪论

大学生曾一度被称为“天之骄子”,他们是进步的象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革新,更多的年轻人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深 造。但大学生数量的递增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育的发展。一部分大学生开始对学习失去原有的热情,时常感到情绪低落,甚至对学习产生一种强烈的倦怠。因此,对大学生的学业倦怠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探究尤为重要。

二 所谓大学生学习倦怠

美国心理学家费登伯格于1974 年提出“倦怠”一词。他认为倦怠是由于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一些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 期望的结果。国外学者认为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和负担而产生精力耗竭,对课业及活动的热情逐渐消失、与同学态度冷漠疏远,以及对学业持负面 态度的一种现象。处于学业倦怠状态下的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对学习冷漠、悲观,在课堂上或学习过程中容易感

【1】到疲劳、嗜睡,容忍度低、性急易怒、沮丧无助,有一种衰竭无助感,自信心不足。这种倦怠状态的持续可能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甚至导致退学,同时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 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

学习倦怠现象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直接关系到这一代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大学生学习倦怠具体表现如下: 1.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现象。逃课是学习倦怠的直接折射。据一项调查表明高校中大学生基础课逃课率在25%以上,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至于一些公共课的逃课率甚至达到50%以上。在一些高校,因不喜欢所学专

【2】 业而厌学的学生比例竟高达40%,还有一些学生退出了大学学习。2.据一项对南京六所高校1036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类型、不同学习成绩、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在学习倦怠情绪、学习倦怠行为和低成就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最低,而大

二、大

三、大四学习倦怠情绪和倦怠行为都较严重;男生的倦怠程度高于女生,男生的情绪更为低落;理工科大学生倦怠程度最高,而文科、艺术类、体育类相对较轻;学生学习成绩越差,学习倦怠现象越严重;师范类大学生由于自己未来角色的缘故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教师,无意识中比非师范类大学生更能尊重老师的劳动,倦怠程度因而偏低。

四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

大学生中较为普遍的学习倦怠现象显然违背了高等教育的本意,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我国社会的进步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

1客观原因

外界赋予大学生的压力较大。一些家长总以绝对权威来教育孩子,时常不顾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把自己的兴 趣、意愿等不合理因素强加给孩子们。过多地干涉必然会导致交流障碍。诸如对孩子报考院校、专业的直接干涉,毕业后从事工作的选取等。如果家长的要求超出孩 子们的承受范围,他们难免产生逆反心理,很容易引起对学习的倦怠。

除此之外,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目前,用人单位都不愿意聘用实践经验不足的大学生,或者只把目光定位在名牌大学或高学历上。一些大学生会认为无论自 己怎么努力,到最后还是一样找不到心仪的工作。消极的心理在潜意识中影响着学习。在他们眼里,在校所学知识的实效性低,学到的专业知识在步入社会后用处不 大,于是现有的学习热情逐渐消逝。

2.主观原因

大学生自身努力不够。倦怠的产生与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方式直接相关。大学生对学习过度自满或失落都可以导致倦怠的产生。在大学里的各种比赛中涌现出许多佼佼者。他们得到了旁人的赞扬。但是在潜移默化中这部分学生开始安于现状,满足于现有的学习和生活,不主动改变。过度的自满导致了他们对学习的倦怠与 不思进取。另外有一部分大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缺乏成熟的心理素质,处理事情比较急躁,当付出的努力在短时间内得不到相应回报的时候,他们开始沮丧,抱怨,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失去信心。强烈的失落感导致他们消极的学习态度。

另外,人际关系失调是导致大学生学习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师生关系的疏远、同学关系的冷淡与功利性扭曲、亲子沟通不畅都会对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学习态度和自我评价。在人际冲突中体验到挫折、失望、沮丧、厌恶等,也可能导致逃避学习的行为。5 五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对策

1.建立有效的适合学生发展和学习的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 第一,学校根据社会和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合适和有价值的课程和学科内容,让学生明确这些学科的性质,指导学生进行课程选择,同时要有高能力的教师通过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把知识和技能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第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教学过程。研究表明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可以降低情绪衰竭和提高自我成就感和个体对学校的承诺,从而降低倦怠水平。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可开展多种讨论会、研讨会及对问题解决的讨论等,让学生参与有兴趣的项目;同时在制定教学计划和策略时允许学生参与,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第三,规范考试制度,增加反应学生创新能力的题目的比例,杜绝考前划范围的现象。

2.引导大学生确定合理的目标

·目标激励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方式,在学习倦怠的预防中,可以引导大学生建立合理的学业目标,有了目标大学生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难以实现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过低没有成就感,难以起到激励的作用。

3.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降低压力的消极结果和提高心理健康的重要资源。因此,为了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发生,学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机制系统,开展一系列心理导向活动来引导不同时期大学生,增强大学生对未来生活的预见性。

4.大学生要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学会有效地应付压力

在学习生活中,大学生可能遇到各种冲突,学习、工作及人际交往中会遇到各种挫折。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调控和适应能力。一是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加强自身个性修养,锻炼坚强的意志。二是学生应该培养对同学对老师的兴趣,乐于合群,积极参加学校或班级活动,与同学老师友好交往,建立和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学生遇到挫折或困难时,要有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3]

5.激发大学生学习热情与斗志

大学校园的理想精神日渐缺失,影响了学生的精神面貌,破坏了应有的学习情趣,损坏了学生的身心康,中国大学生留给人的典型印象是呆在室内伏案学习,镜片越来越厚,身体越来越弱“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让大学成为培养大学生精神资源的中心,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意志砥砺的机会”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通过灵活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热情与活力,克服日常生活中的慵懒思想,呼唤自信,振作精神,让年轻的学子激荡起应有的活力和热情。

高校大学生的学业倦怠不仅仅是大学生本人的因素造成的,它还和社会、学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有效地预防和缓解学业倦怠,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这一问题一定会得以解决。六 结语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预防和干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家长慎重选择科学的教育方式,更需要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应对和自我调适,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大学生远离学习倦怠的困扰,收获学业发展,享受人生幸福。

参考文献

[1] 曾玲娟.解读当代大学生的学业倦怠[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4):27-30

浅析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5

一、厌学情况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明确的认知

语文学习为了什么?多数学生并没有明确的认知,在我们的一项问卷调查中看到,一部分学生将语文学习作为一种负担,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他们认为这就是一项程式化的内容,只要上学就无法摆脱母语的课堂学习。因此,他们对语文学习并不上心,觉得语文考试能应付过去就够了,目标不明晰,认识有缺陷。

(二)学生基础差,意志力薄弱

学生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并未完全掌握好语文知识,进入中专院校后,没有升学和考试的压力,便不愿进行语文方面的自我提升,满足于仅有的现状;即使是有一定学习意愿的同学,由于认识不到语文需要长期积累,只追求短、快,因此“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就慢慢的自我放弃了。

(三)语文课堂缺乏创新,因循守旧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包括“导入课文――简介作者――逐段分析――归纳总结――拓展延伸”等几个方面,不断重复固定的程序、缺乏创新总会使课堂失去活力。另一方面,学生上课时的积极性不高,睡觉、玩手机、说话的现象时有发生,师生在课堂上无互动,这样一来,老师认认真真备的课变成了摆设,深深打击了教师上课的积极性,更何谈备课的丰富多彩。

(四)缺乏思想沟通,课堂感染力不强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老师备好了课,带着一肚子的知识信心满满进教室,同学们却听得昏昏欲睡,毫无精神,究其原因,是教师和学生们缺乏思想上的沟通,教师们往往只重视了自己的教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承受能力 ,这中间出现了断层,简单的问题学生倒是愿意配合回答,一旦难了学生就自动忽视了,教师变成了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演员,学生不再具有主体地位,课堂的内在感染力也就无从谈起。

二、语文课堂兴趣培养对策

(一)丰富课堂体验感

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带给他们的乐趣。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欢乐。他们越能从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就会对学习有更加浓烈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尽可能多的尝试成功的机会,充分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鼓励。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学生答题正确时,要加以鼓励;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对于那些讨厌语文学科、学习有些掉队、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学生,更需要鼓励,课堂上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语文教师要想提高中职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合理制定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把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定期在校内举办读书活动,学生可以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供其他学生阅读,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减少批评性的语言,教师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语文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意志,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并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提高个人修养、增强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我们的学生时代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当我们特别喜欢某一个教师的时候,那么那个教师所教授的课程也是自己学生时代学得最好的一门课程。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具体体现,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品德越高尚,学识越渊博,身心越健康,教师人格魅力就越大,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也越强,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就越好,就越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本身的情感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作用,如果教师有强烈的求知欲,热爱自己的专业,以饱满的情绪带领学生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

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往往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当教师热情并多方鼓励学生时,学生更富有创造精神。所以,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对待学生要热情、真诚。教师还必须注意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高级情感的养成。因为,这些情感不仅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有激励价值,对信念、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有陶冶价值。教师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能及时合理的排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同时,也能控制和掌握学生的情绪、情感,为成功的教育创造健康的环境,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健康的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感。当老师成为了学生的对立面,便无法走近学生的心灵,无法与学生达到感情的沟通,也就无法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情感交织在人们的思维中成为一种刺激,往往对人的认识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一个要让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师,不应只有严父的面孔,更要有慈母的心肠,用真挚的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建立情感关系。

(三)注重对课堂学习氛围的调控

课堂氛围的调控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具有重要影响。心理学认为,人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应有的创造力。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最佳的.心态下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要尽可能的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地和每个学生发生心灵上的沟通。要善于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对学生的不同意见,不要轻易做出否定的评价。而不是高高在上,应贴近学生,尊重学生,聆听学生的心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关怀和帮助。教师应该采用亲切的教态、温和的语言和巧妙的方法,结合学习内容创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积极鼓励,诱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催促思维。教师应对学生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持期待成功的热情态度,并以赞许、微笑神情表露出对学生的信任态度,从而使学生受到鼓舞,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游戏环节,学生均可以参与到游戏教学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游戏的主题必须紧扣教学主题,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行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前搜索与教学主题相关的信息材料,做好预习准备,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兴趣指路,让语文课堂不再“枯燥”

小学生快乐学习浅析 篇6

【摘要】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是学生取得学习、发展能力的坚实基础。在自主学习中,学生作为求知者,要成为课堂的主体,需要培养出自主学习、探讨以及运用的能力。笔者就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已改进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问题;措施

传统的小学课堂,老师的“权威”占着绝对的主体,一直都是老师一个人的讲解;学生所能拥有的自主学习空间狭小,也没有实践机会。教学课堂的主动权应交到学生手中,为他们提供一片自主学习的天空。

一、小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性

真正的阅读是自主性工作,是情感与思想全面投入的过程。那种应付考试、寻求刺激的阅读都属“伪阅读”。

首先,自主性阅读能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文章不是文字的堆砌,其灵魂在于文字背后的情感、思想及做人做事的哲理。这些东西都不是老师能“灌输”给学生的,需要学生在自我感悟和实践中获得。

其次,自主阅读能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方法是靠实践形成的,教师文本解读虽然精彩,但不经过学生的思维加工与实践体验,是无法形成自己的方法的。所以,在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着阅读,慢慢让学生学会科学地阅读。

再次,自主阅读才能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伪阅读”缺乏思维参与、缺乏情感投入。一个没有感动、没有智慧、没有灵感的阅读是无意义的。所以,要引导学生在体味、领悟中阅读,读出语文的内涵。

同时,自主阅读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较弱,但具有强烈的阅读兴趣,有着良好的想象力,思想约束少,阅读的个性化特征明显。所以,低年级阅读更需宽松的氛围与自由的空气,才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二、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认识不到位

部分老师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大多认为语文只要让学生学好课本知识就可以了,语文综合性的学习只是知识的一种附属,从而淡化了自主学习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老师的不重视,导致学习在学生中,只有一味的将老师传授的知识被动接收,缺乏必要的自主性学习。

(二)学校教学资源不够丰富

在小学的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过于依赖课本知识,对其他学习资源的开发不够到位,视课本内容为学生学习的唯一依据。老师缺乏课程开发意识,学生缺乏必要的学习意识,在意识开发中,不能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学习不重视过程

许多老师将学习活动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不能有效的挖掘教育价值,缺乏必要的激励与督导。在语文课程展示上,很多老师都只抓住了展示成果这一环节,但具体的实践、操作环节等都没能引起老师的高度重视。

(四)活动开放任自由

长期以来,“培养学生自主性、独立性的学习能力和习惯”是小学基础教育的前提。强调学生在组织活动中自行、主动的设计,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解决。在语文学习活动开展中,人们都提倡学习的自主性,使得教师从“选题”到“成果展示”阶段都完全的放手,而结果可想而知。因为毕竟是小学生,教师不可能完全放手,交由学生自行处理。

三、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具体改进措施

(一)课前预习,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前,需要教学提前预习以及方法。在初读文章时,需要针对课本的导读进行学习,对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点、难点用“?”标示出来,并对知识难点进行讨论和研究等,这样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够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动力。

有了目标、有了针对性,学生才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按照课文以及老师提出的要求,将问题逐一解决。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还能够将学习习惯、方法等融入激励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中去,为小学语文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创设自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老师应现对课文进行了解,明确一下课文学习的主要目标,增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走入课文中去。例如:在教学《松鼠》一课时,刚开始可以说:“今天要跟大家介绍的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它是谁呢?别着急,它来了(用多媒体播放“松鼠”),看完之后,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刚认识的这位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它什么?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松鼠》。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在观看松鼠图片的时候,也走进了教学之中。

(三)注重学生 “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生才是释疑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思考,必须先教会学生提出质疑,让学生在学习中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在“问题式教学”中,激励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例如:在教学《假如没有灰尘》一文时,可以提出这些问题:

1、让学生学生说说灰尘有哪些危害。

2、让学生大胆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怎样。

3、引出课题——《假如没有灰尘》。

用如此的“问题式教学”,就能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渐地占据主动性,进而激励学生学习兴趣。

(四)注重感悟,品味课文

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课文的情感不在于外在,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知识。只有学生的反复朗读,在语气中、在声调中、在表情中体会课文的情感,才能够取得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知识的熏陶。

例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时,教师着重强调出“我”在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体会出父亲为什么要“我”把鲈鱼放生。然后对学生提问:“假如是你,你舍得放了这一条鱼吗?”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也能够体会出作者的心境,那就是要求自己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从课文中,我们也能够品味出作者的思想。

(五)强调阅读中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所以,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让学生去体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学生虽然知识经验少,但他们具有非常强的想象力与大胆的创造力。在教学中要提供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于学生想象中一些荒诞的成分或者一些不合理创作要抱着宽容态度,保护与激励学生把想象与创造结合到阅读中,一旦形成学生个人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阅读质量的提升是极有帮助的。

例如:在《夕阳真美》的教学中,教材把太阳拟人化为一张圆圆的脸,“它那张圆圆的脸涨红了,把身边的云染成了黄色、红色、紫色„„”可以让学生想象“太阳为什么脸红了?高兴了还是生气了?还是害羞了?”“太阳是什么性格?你能够为它编一个小故事吗?”这样能够在文本阅读中,结合文本特点开展定向想象,同时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

个性化的阅读不仅需要宽容,而且需要让学生展示。在教学中可以激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看法、做法说出来,给学生展示个性与训练表达的机会,这样的交流对全体学生阅读思维的开发非常有意义。

总之,要多提倡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要多让学生进行自由的交流、讨论。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体现出叶圣陶所说的“自读自悟”的佳境。笔者通过对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求学生能够在快乐中自主性的求知。

【参考文献】

[1]杨富强:《小学语文自主探究“五环节”阅读教学模式》[J].作文教学研究,2009(1)

[2]毛润秀.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科教研究,2010(12):64

[3]张辉.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05):80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石淙学校金国平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浅析 篇7

一、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动力因素分析

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动力因素主要表现在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

(一) 内在因素

1. 自卑心理严重。

高职学生入校, 没有考入重点大学学生那种的喜悦和兴奋, 相反, 高考的挫折感、失落感时时刺痛着他们的内心。对于那些由于经济的原因, 无力复读再考的学生来说, 入读高职院校是一种失落和无奈。由此产生的沮丧、抑郁、封闭的心理短时间内无法排除。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 学习中经常失败的体验, 使自信心屡遭伤害, 因此怀疑自己的智力水平, 甚至认为自己天赋不足或者天生愚笨, 没有学习能力, 根本就不是学习的那块料, 怎么努力都没用。于是, 在学习中常常表现胆怯、退缩、敷衍、拖拉、懒散, 对学习不感兴趣。

2. 学习需求不足。

学习需要是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和力量。许多高职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对知识价值认知迷茫, 不能界定自身的需求。很多学生把学习仅仅看作是为了应付考试, 即使是考试, 也希望教师能划出复习范围和重点题, 对考试分数无太高要求, 及格万岁, 混个文凭, 作为以后求职的资本。或采取实用主义态度, 有利于赚钱、找工作、获取文凭的知识, 是有用的知识, 是需要完成的, 至于毕业后做什么工作, 怎么工作, 怎么发展, 怎么报效国家, 则是一片茫然。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毕业做什么工作, 那是家长考虑的问题, 自己等待就是了。

3. 未来期望值不高。就业难, 就业压力大, 是当下大学

生普遍的心理问题。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就是更难了。一是当今比较理想的用人单位, 设立进入的学历门槛比较高, 一般都是研究生、本科生。这些单位岗位档次比较高, 高职学生无资格问津, 望尘莫及。二是研究生、本科生在实习期间就可以签订就业协议, 高职学生必须在拿到毕业证之后, 才能签订就业协议。这样, 在就业机会上, 往往失去先机。无论是就业单位的发展远景, 就业协议签订的时机, 还是就业岗位的档次, 都无法和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面对这些现实, 高职学生对未来不敢有太高的期望值。三是高职学生进入高等本科院校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 使很多高职学生感到前途无望, 不知所措, 于是采取了得过且过, 上课不听讲, 玩手机、睡觉、逃课、迟到、早退、不完成作业, 或抄袭作业, 严重者自暴自弃, 悲观厌世。

4. 意志薄弱。

当今的高职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父母包办了除学习以外的所有事情。父母的过分照顾和溺爱, 使他们从未吃过苦,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 都惧怕困难, 缺乏意志, 没有恒心。在接受先进事迹教育的时候, 也有被感动的时候, 也曾暗下过决心, 努力学习。但这种热情不能坚持长久, 一遇到困难就放弃, 没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5. 学习方式不适应。

高职学生入学后, 面临学习方式的巨大转变。高中阶段的教育方式是应试教育, 教师是填鸭式教学, 学生是死记硬背。复习时等待教师划重点复习范围、重点题, 完全是被动学习, 对教师依赖性较强。过去依赖老师, 依赖家长已成为习惯。高职的学习方式, 要求是独立思考, 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学习的内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 既要掌握知识, 又要训练能力。更重视技能的训练和实际的动手能力。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 给这些独生子的高职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不适, 部分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很差, 也增添了许多的烦恼和困惑。

(二) 外在因素

1.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的,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既要引导, 又要以身作则。现在很多家长以身作则表现得比较差, 很多家长在家从不读书, 甚至有的家长认为读书无用。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在教育方面, 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较高, 管理得也比较严厉, 但是事与愿违, 孩子却和家长产生了逆反心理, 对于家长的教导听不进去, 家长没办法。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 耗费了很多的时间, 却没有收效。有的家长忙于工作, 无暇顾及, 任凭孩子自己自由发展。有的家长忙于生意, 对孩子关心很少, 自己也不希望有多大出息, 混个文凭能挣钱就行了。有的家长本身素质就很差, 经常在家里打麻将、打扑克, 高声喧哗, 对孩子的影响是负面的。有的家长对于厌学的孩子很无奈, 觉得他们年纪还小, 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很差, 不上学又一时找不到工作, 在社会上游荡, 怕学坏, 在学校里总有个管束, 放心一些。这些家庭环境, 对孩子的健康成长, 都没有起到应有的正面作用。

2. 社会环境。

一是社会偏见。当今社会受传统思想影响, 人们仍然崇尚名牌大学、重点大学, 对高职教育存在很大偏见。歧视高职教育的社会舆论从来没有减少过, 甚至有些人鄙视高职教育, 认为高职教育是低层次教育, 高职学生是经过高考四五次筛选后的学生, 生源差, 没出息。一些考生和家长对高职教育表现冷漠, 不屑一顾。一些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家长, 反对自己的孩子和考入高职院校的孩子交往, 怕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这些偏见无疑加重了高职学生的心理压力, 加深了他们的自卑感。二是网络诱惑。一部分高职学生无法抗拒网络的诱惑, 把许多课外时间都用于上网, 还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 上网玩游戏、网聊、网恋, 忙得废寝忘食, 更有甚者, 为此逃课。能够运用网络学习的同学, 微乎其微。网络的诱惑, 严重地影响了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学校环境。

一是校园文化还不够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二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严重滞后, 部分教学仍按着普通高校的教学方式进行, 教学改革还处在初级阶段。三是针对高职教育的专业教材不多, 不少教材内容陈旧、单调, 和当今社会实际脱节, 不能学以致用。四是课程的设置还不够合理, 专业性、职业性还不够突出, 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正。五是部分老师的责任心不强, 上课不认真, 不投入, 照本宣科, 把课上得乏味枯燥, 课堂气氛沉闷。还有的教师对学生没有学习动力, 上课睡觉、玩手机, 看课外书, 很气愤, 在批评教育不起作用的情况下, 采取我讲我的, 你学你的, 我的课上完了, 我完成了我的教学任务。

二、提高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的思考

(一) 正确地面对现实, 树立信心

无论高考的挫折怎样令人痛心疾首, 都已成为过去, 无法改变。过去的事情只能表示过去, 不能说明现在和未来。现在仍然是生命的黄金季节, 对于人生来说, 努力学习, 从现在开始还不晚。所以要面对现实, 迅速从挫折的阴影中走出来, 振作起来, 把握住当下, 努力学习。只要有恒心, 有毅力, 将来是大有希望的。要把今天当成人生的转折点、骄傲点。对于将来来说, 今天不再是令人悔恨、痛心的过去, 而是自己付出努力的起点。

(二) 了解政策形势, 增强学习动力

加强形势和政策教育, 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 了解时代的发展和要求。知道自己赶上了好时机,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 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产业结构升级, 知识密集型产业正在兴起, 这给高职教育注入极大的活力。使受过更多教育、掌握更多技能的劳动者拥有更多的就业和高报酬的机会。同时, 介绍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取得的成绩, 高职学生毕业后获得的社会地位、待遇, 说明我国高职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只要努力学习, 掌握良好的专业技能, 就是社会需要的稀缺资源, 就是人才。另外, 还要让学生懂得, 社会的人才结构是金字塔形的, 塔尖人才是少量的, 社会既需要塔尖人才, 也需要塔基人才。当今, 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 就是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来支撑, 高素质的高职学生会在经济建设中大展鸿图, 大有用武之地。通过拓展学生的视野, 开阔学生的思路, 鼓励学生自我提升, 奋发向上,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 丰富校园文化, 健康成长

高职教育要把人的健康成长摆在首位, 使之具有健全的人格, 高尚的品质。高职学生不但要有为社会服务的本领和绝技, 更要有为社会服务动力和热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情感、兴趣、爱好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活动, 在排练和演出中, 让他们尽情地抒发青春的激情, 在感染别人的同时, 也感染自己。参加活动的过程也是发现、发挥自己的潜能, 磨练毅志, 培养自信和创新能力的过程。同时,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的讲座。如心理健康的讲座, 使高职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培养对自己负责的独立意识, 相信自己的能力, 学会自我调适, 把握自己的言行。

(四) 准确自我定位, 明确奋斗目标

高职教育是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前提,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用人单位不仅要看文凭, 更要看水平。只要有真才实学, 就会受欢迎, 受重用。高职学生要准确地自我定位, 精益求精地研究掌握本专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 尤其是在核心技术上下功夫。为未来打造自身, 积累知识, 增长才干。同时要懂得知识的价值, 知识的多元性, 知识的融会贯通性, 只有掌握知识, 才能掌握正确处理事情的方法和理念。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进行有效的沟通, 有利于人际交往, 提高自身的品位, 身心更加健康地成长, 更好地融入社会。

(五) 贴近市场, 培养实用人才

一是专业要围绕本地区产业、企业发展的需要来设置、调整, 增强专业对市场的适应性。优化教学计划, 使教学计划更贴近实际, 更突出专业特点、职业特点。二是教材的处理上要突出职业性、技术性和实用性, 坚持理论教学必须够用的原则。公共文化基础课要进行改革, 适当压缩课时, 专业基础与专业课通过确定, 加强若干门核心课程, 其它课程也可以重组和压缩。三是突出实践教学, 切实抓好从注重理论教学向注重实践教学的转变。与企事业单位的有关专家共同探讨综合实践课程的具体内容、教学目标、评估方法。妥善安排实训环节, 确保实训条件和实训时间, 从解决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入手, 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在服务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感受到被需要的快意和体现自身的价值。四是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 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认真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能力, 教会学生一套行之有效通用的学习方法, 教会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布置一些需要上网查找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 引导学生上网兴趣的转变。关爱学生, 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给予肯定和赞赏。

(六) 继续深造, 创条件

浅析学生的优质学习 篇8

关键词:优质学习;情绪;参与;交往;思维;生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264-01

优质学习,是高质高效、高水平高境界的学习。怎样的学习才是优质的呢?

首先,要让课堂活起来。在传统教学中,“闷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它的课堂气氛沉闷,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没有思想交锋,思维呆滞。其必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习热情,抑制思维的发展。而新课程的课堂“活”起来了,课堂充满了活力,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师生互动。从“闷课”走向“活课”让学生动起来,让教材活起来,让整个教学活动开放。

第二,学生的学习要从无效,低效走向有效。每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在的收获。

有效之后,还要有更高的境界,更高的追求,这就是优质学习。那么,我们怎样判断学生是否在进行优质学习?我想从五个维度来分析:

第一个维度,情绪状态。

具体来说,就是判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是浓厚,学习热情是否高涨,学习情绪是否饱满,学生是否有很好的精神状态,是否认真地投入学习。在概率的初步认识—“可能,一定”这节课中,我先让孩子们从装有3个黄球和3个白球的盒子里摸出一个球,让孩子们感受“可能”。然后再让孩子从装有6个黄球的盒子里摸出一个球,让孩子们感受“一定”。但我事先不告诉孩子们盒子来装的是什么球,而是—

师:刚才同学们摸球了,有趣吗?

生:有趣。(声音不高)

师:现在还想摸吗?好,(拿出事准备好的盒子)如果你摸出的是白球,将会得到这个奖品(出示奖品)。(学生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都举起了手,好多孩子竟站起来)谁来摸呢?(请一男生到讲台前来摸球,孩子的手刚要从盒子里拿出来时却被我按住了)

师:他摸到的是什么球?你们猜猜看。

生:黄球。

生:白球。

生:可能是黄球。

师:他用上了“可能”这个词,真好!请你拿出来。(男生将球拿出,是黄球,孩子们发出一片惋惜声。再请一女生,又摸出了一个黄球,孩子们又是一片惋惜声。这时候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

师:(再请一女生)这一次摸到白球了吗?(停顿,让孩子们在脑子里猜测,孩子们脸上充满了期待)好,请拿出来。

(她摸到的也是黄球,她自己笑了,同学们笑着发出了叹息声)

师:(再请一名男生)他能得到老师的奖品吗?(他拿出来的还是黄球,孩子们骚动了)

师:还想摸吗?

(还是有不少的孩子举手)

师:有没有人想说点什么?

上完这节课,我深深的为孩子们积极的参与,大胆的发言而高兴。整个学习过程是愉悦的,开心的,这就是好的情绪状态。并且整个课堂学生全身心的参与,融入到学习过程当中,整个教学是互动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这就是良好的高层面的参与状态。

第三个维度,交往状态。

新课程强调互动,合作和交往。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衡量。

一是倾听。学生上课时,要学会倾听老师的讲解,会倾听同学的回答,才能进行判断。良好的倾听习惯,必须从一年级开始培养起。我从一年级开始,就十分强调学生的倾听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二是发表。仅仅学会倾听是不够的,当学生在脑袋里收集同学的各种回答后,还要在头脑中进行思考和处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表,如果学生心中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但是没有发表出来,那么这就不能说是交往了。在我平时的课堂中,我总会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见解,每位有想法的学生,我都尽量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互相交往,了解对方的想法,互相学习,这才是优质的学习;三是互助。同学之间包括师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欣赏。在《猜一猜》这节课中,我先从转盘入手,学生有了可能性的知识基础,他们可以很快的判断,如果转动转盘,指针停在哪种颜色的区域的可能性大。之后,我让学生同桌两人一组合作抛硬币,其中一人负责抛硬币,另一人负责记录实验的结果。另外,我还特地请一位同学和我合作,一起抛硬币。不难看出,这节课中,我秉承着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原则,将此节课开展。

第四个维度,思维状态。

一节课是不是好课,学生的思维状态如何是很关键的。优质的思维状态,我认为应该是有深度,比如问题提得是否击中要害;有广度,是否有创造性思考和个性化的见解等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要让学生有足够充分的时间去进行思维,当我们不是由自己来总结,评论产生各种认识,观点和答案,而是由学生进行思考,提炼出自己的看法,来完成这些教学行为,这就是优质的学习。

第五个维度,生成状态。

上一篇:时间流逝快的优美句子下一篇:世界环境保护日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