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点建设工作总结
我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库区和核心水源区,被环保部确定为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水质安全是调水的关键。为确保一池清水北送,近年来,国家对库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投入了大量财力,我市被国务院批准为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和河南省10个省直管县试点后,我市环境监测能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2009年,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组织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环境监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我市正式召开,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能力提升正式拉开了序幕。
监测站拥有一批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较高技术人员,拥有一个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1993年、1998年、2004年、2010年和2013年先后5次通过了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计量认证评审,取得了计量认证合格证。2007年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审核,成为全国第一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机构。
监测站由于受资金问题影响,多年来较少添置更新监测仪器设备,已无法满足工作需要。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尽快达到标准化建设的要求,2007年4月环境局在市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资25万元,在省局“一搭二”政策的扶持下,共筹资75万元,购置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分析仪、红外油份测定仪、COD快速测试仪、VOC气体检测仪、多气体检测仪等多台
标准化建设所缺口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和办公设备。2008年6月市财政拨款105万元,新建了2座空气自动监测站,2009年1月投资430万元建设了3套水质自动监测站,2009年9月省环保厅无偿配发我局监测站美国戴安离子色谱仪、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三合一大气采样器、烟尘仪、水气应急监测仪等仪器,使该站监测能力进一步提高。2013年8月,根据豫环办
[2012]35号《关于印发河南省省直管试点县(市)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又购置了价值400万元的60台(套)仪器,基本达到了《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中部三级站标准化建设的要求。2013年1月,环境监测站顺利通过了省环保厅标准化验收,成为环境保护的千里眼和顺风耳。2012年8月国务院批复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我站水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被明确列入,预计2014年我站监测能力必将高标准进一步提升。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耳目和基础,兵强马壮、装备优良的监测队伍每年为环境管理提供了大量基础数据,为国家生态功能考核提供了科学依据,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着力保持生态环境,开展工业污染防治,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加强建设项目管理,严防产生新污染源,以创建国家生态市为载体,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通过我站监测,我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总体保持稳定,2012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8.82%,水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出境水均达到Ⅳ类标准,Ⅲ类或优于Ⅲ类达标
率由2010年的58.3%,上升为2014年的61.7%,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1 周密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
按照国家、吉林省动物疫情测报工作的要求,桦甸市在春防、秋防前召开动物疫情测报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流行病学调查、免疫、监测等动物防疫工作,做到了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并印发桦甸市防治动物重大疫病指挥部文件,明确一年四季的各项工作任务及要求,确保了全年动物疫情测报工作计划和目标的实现。
各乡镇(街道)政府对动物疫情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相继召开各层次工作会议,由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对此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几年来,桦甸市继续实行防疫、疫情测报工作目标双轨责任制:一是市政府和乡镇政府、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签订责任状,并明确各级政府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明确工作任务、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及奖惩办法;二是市畜牧业管理局和乡镇畜牧兽医站、乡镇畜牧兽医站和村动物防疫员签订责任状,真正做到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三是严格执行《强制免疫通知书》制度,为了规范免疫项目和时间,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全市采取层层下达《强制免疫通知书》的办法,市政府向乡镇政府下达《强制免疫通知书》,乡镇政府向村委会下达《强制免疫通知书》,市畜牧业管理局向养殖大户下达《强制免疫通知书》,全面推进依法防疫、规范防疫的进程。并且严格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纳入乡镇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政绩和乡镇畜牧兽医站及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和业务部门领导重视,从而保证了防疫、疫情测报工作的顺利开展,高密度、高质量的全面完成。
2 保障经费物资,人员培训到位
2.1 落实经费
只有解决动物疫情测报经费,才能全面高质量地完成动物疫情测报工作。每年年初,财政都列入20万元为动物疫情测报经费,以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
2.2 基础保证
按照农业部和吉林省畜牧兽医局相关文件要求,在市级兽医实验室建设方面,桦甸市动物疫病预控中心办公室面积达到480 m2,其中兽医实验室建筑面积330 m2;市兽医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增加到35台(套),符合二级生物实验室要求,通过了农业部考核、计量标准验收,并获得了“两证”。在物资储备库建设方面,物资储备库面积达到110 m2,疫苗冷藏库、疫苗冷冻库分别达到12.1 m3和12.7 m3,储备物资已全部到位,市、乡、村三级疫苗冷链体系基本健全。在乡级畜牧站建设方面,目前桦甸全市10个乡镇(街道)畜牧兽医站办公场所面积全部达到120 m2以上;实验室面积全部达到10 m2以上,所需仪器设备也全部到位。
2.3 完善队伍
桦甸市共有10个乡镇(街道)畜牧兽医站,设立181个村级动物防疫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全部签定《村级动物防疫员聘任合同书》。在抓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管理工作中,采取一年一聘任村级动物防疫员,按照工作量大小确定工作范围、补助标准。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确定了岗位工作内容及考核标准共10项,每年对村动物防疫员考核两次,有奖有罚,年末按照考核结果进行奖罚,以推进动物防疫、动物疫情测报工作。
2.4 加强培训
每年桦甸市动物疫病预控中心都要对动物疫情测报人员培训两次。通过培训,使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养殖大户等掌握了动物疫情测报知识,依据法律法规要求,实行日报告制度、零报告制度。
近几年桦甸市免疫抗体监测得到了提高,防疫检查评比特别以免疫抗体水平为主要评比参数,乡级畜牧兽医站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养殖大户都逐步掌握了采血技术。过去这项工作都靠市测报站完成,通过培训练兵,让这些人员操作,使免疫抗体监测普及化。
3 扎实开展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3.1 调查对象及内容
几年来,桦甸市每年都开展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还针对甲型H1N1流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每年在4月份专门组织布鲁杆菌病、结核病、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在5月份开展猪蓝耳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8月份开展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小反刍兽疫、牛疯牛病、羊痒病等调查工作。
在调查过程中,重点对区域内的养畜禽大户,特别是市郊区附近大户进行调查。每年对全市10个乡镇(永吉街道)、1/3的村屯、1/3的所有养殖户,开展定期不定期流行病学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对养殖户发展情况、免疫情况、消毒情况、免疫档案、免疫标识、免疫监测情况、各项防疫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等进行了详细调查。
桦甸市无任何动物疫情发生,动物病死率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确保了养殖业健康发展。
3.2 调查方式及方法
在每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中,采取每个乡镇(街道)每个月调查2~3个村,每个村调查20~40户。特别是发挥4个疫情测报分站的作用,保证让二道甸、公吉、横道河、永吉4个分站按要求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做好各类报表、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在调查过程中,采取走访、座谈、查找资料等形式,广泛收集信息,重点找养殖大户、村社干部、村动物防疫员、农民群众进行座谈,向他们了解动物防疫开展情况、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发病情况、死亡情况等。
3.3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分析
几年来,桦甸市无任何动物疫情发生。通过调查走访,农民群众对动物防疫工作非常认同,特别是从2009年开始,动物防疫实行免费,农民群众积极配合动物防疫工作,普遍认为动物防疫工作提高了,确保了防疫质量,动物免疫实行档案化管理,家家户户建档,随时对免疫情况记录,对大户、个别散户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牛、猪、羊佩带免疫耳标。养殖大户建立了免疫制度、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等,逐步达到规范化管理水平。
通过开展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动物免疫方向,结合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措施,使动物防疫工作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
4 抓好动物疫病监测
4.1 病原学监测
在养殖大户病原学监测工作中,桦甸市动物疫病预控中心于春秋两季分别在2个规模养殖场(猪、牛或羊场各一个)、2个屠宰场(猪、牛或羊场各一个)采集病原样品。每个猪规模场采集猪鼻咽拭子10头份;每个猪屠宰场采集猪淋巴结样品10头份;每个牛、羊饲养场同时采集O-P液样品20头份。在散养户病原学监测工作中,每个月在3个乡镇(永吉街道)随机抽取1个村,每村抽猪、牛或羊血清样品各5头份,共采集血清样品20头份;春秋两季各采集猪淋巴结10头份,牛、羊O-P液样品20头份;同时根据上级的要求,分别采集不同样品,送到上级进行病原学检测。
4.2 免疫抗体检测
从2006年开始,桦甸市就开展了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检测,并且把免疫效果当做考核各乡镇(街道)的重要指标。随着无疫区建设的推进,加大了监测频率,以能够随时掌握免疫质量。
5 创新监测工作
桦甸市作为动物疫情测报站,不断总结监测工作经验,形成了“两度、三净、四规范、十符合”工作模式。
两度:即在采血时,保证血样温度,加快工作速度,迅速离心,保证血清数量和质量。
三净:即在采样时,保证在采样现场不能留下任何采样废弃物;保证在样品处理现场不能留下任何遗留物;保证动物及动物饲养场和周边环境干净,并进行消毒处理。
四规范:做到采集样品规范、保存样品规范、报送样品规范、填写采样单和检测报告规范。
十符合:1)市、乡、村、屯、户名称标准。地名要使用现行标准地名,乡、村、屯不得使用土名,户名要使用户主姓名,名字与身份证相符。
2)采样单上大户名称与《动物防疫合格证》的名称要相符。监测大户时,采样单填写的大户名称与《动物防疫合格证》的名称一致,可以在括号内注明法人姓名。
3)采样单上散户名称要与《免疫档案》上名称相符。监测散户时,采样单填写的名称要与《免疫档案》填写的姓名相符。
4)存栏数要相符。采样单、流行病学调查的存栏数要与《免疫档案》的存栏数据相一致,并与实际存栏数相同。
5)时间要相符。采样单、流行病学调查的时间要一致,应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免疫情况,证明无疫,再按要求采样,填写采样单。
6)检测报告和采样单要相符。从工作流程上计算,应该采样在先,检测报告在后。采样后1周之内出检测报告,特殊情况可推迟1周。
7)大户养殖档案记录和采样单与检测报告要相符。养殖档案要详细记录采样时间、采样单位、采样份数等内容。发放给养殖大户检测报告的相关单位要详细记录检测报告签发时间、领取时间,养殖大户要记录检测报告的相关内容。
8)检测报告签发时间和接收时间要相符。检测报告签发后,1周之内必须送达到被检单位,紧急情况,检测报告在3 d内送达到被检单位。要登记好检测报告签发时间和接收时间。
9)耳标号要相符。采样时,牲畜必须佩带二维码耳标,存有相关信息,发送到网站。个体牲畜耳标登记要与《免疫档案》、采样单、检测报告一致。
10)从上到下都相符。牲畜免疫监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根据“免疫-监测-免疫”的程序,可以全程追溯,从疫苗、免疫、耳标佩戴、上传信息、采样、检测报告等,都是一个科学系统工程。因此要求参照文件工作,各个环节必须相互印证,上下一致,以达到科学免疫、规范监测的目标。
【关键词】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对策
1.引言
根据我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要求,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前必须先通过环境保护验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技术依据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其内容主要包括:建设项目执行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情况;环评中要求的各项环保设施的实际建设、管理、运行状况及各项环保治理措施的落实;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全面调查,以及对建设项目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物排放及达标情况;治理工程及其设施的处理效果;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总量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以及建设项目周围环境质量影响的监测分析评价等[1]。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技术、管理水平已无法与日益剧增的建设项目验收需求相适应,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存在问题
2.1验收监测企业认识不足
由于盈利性是现代企业的主要本质,企业在追求利益时往往会忽视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加之对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认识一知半解,认为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所提出的各种治理和环保要求无足轻重。有些企业项目建设的时候,环保设施有时会不建或打折扣建设。有些企业为了通过验收弄虚作假,采取降低生产负荷、排放浓度稀释等方式,造成监测结果的虚假达标[2],验收通过后,环保设施就成了摆设。有些企业建设项目发生变更后,不及时告知环保审批部门。更多企业虽建设了环境保护设施,却无专人管理,环保设施运行和维护记录混乱,最终造成环保设施作用不能落实到实处。
2.2建设实际与环评有出入
在实际中,一些企业的新、改、扩项目在环评报告审批后会根据市场变化和资金紧松改变项目的性质、规模、生产工艺,造成污染物的处理和排放情况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文有较大的出入,出现“小生产规模,大治污设备”或“大生产规模,小治污设备”等现象,给验收监测报告的总量控制评价造成了一定影响[3]。
2.3验收监测工作缺乏技术支撑
如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很多时候一些验收监测的部门缺乏新技术支持,在一些测定成份的仪器缺乏的情况下,只能用原始的实验方法进行污染物含量的测定,结果造成误差率偏大,很难做到精确验收[4]。且根据《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文)的要求,现场实施监测须达到75%以上的生产负荷工况,也会因为市场需求、投料多少、当日产品量等,导致无法执行,影响了验收监测报告结论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2.4“三同时”审批把关亟待加强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6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但在实际工作中,管理部门对企业“三同时”建设有时会监管不到位,对建设项目申请验收时限执行的要求又缺乏强制性,给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带来很多困难[5]。
3.对策
3.1规范法律政策,提高企业环保意识
任何工作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为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可靠性和公平性,急需进一步明确企业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深度细化“三同时”规范,提高违反规定的可操作性和“三同时”规定的强制性。同时应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宣传环境污染的危害,使建设单位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促使企业自觉按照环保要求实现达标排放。
3.2强化监督管理,及时修改和补充环保批文
环保监测部门要加大对企业监测控制力度,不能仅局限对环保设施末端排放物的监测,而是要把监督贯穿到建设项目“三同时”全过程。及时发现企业已建成部分是否已按照审批规模建设,对于未达到、不能达到审批规模,或原有的生产项目不再生产的,应要求企业重新报请环保管理主管部门对排污总量进行审核和核定,及时修改和补充环保批文,并行文纳入验收监测。
3.3拓展验收监测种类,建立常态排污监控机制
环保主管部门面对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亟待进一步规范验收监测数据标准,提高验收监测技术水平,拓展验收监测种类,尤其是一些有机污染物等特征污染因子。同时可适当增加采样间隔时间,防止因市场变化等造成企业未达到75%以上的生产负荷工况下进行现场监测的情况发生。同时建立常态排污监控机制,动态管理企业常态排污水平和总量指标,及时监控企业非正常生产污染物排放情况,减少项目单位偷排、偷放、超标排污的违法行为发生。
3.4提高监测人员素质,加强验收监测机构自身能力建设管理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地州市的验收监测能力有待增强,大部分二级监测站仪器设备配备不齐,导致有些常规的监测因子有时会监测不准,环境监测工作开展困难。环境监测报告编制水平也参差不齐,与规范格式标准有一定差距。建议加大对环境监测部门的管理检查和技术培训,强化验收监测人员在验收工作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对验收监测人员监测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定期考核,持证上岗,提高工作人员的紧迫感和积极性。此外还需要对验收监测人员进行相关的反腐倡廉教育,指出怎样的不良行为会危害到个人名誉,避免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警示工作人员在验收过程中不能越界,建立一个良好的纪检监察工作环境[6]。
4.结语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是一项十分系统的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也容易存在各种问题,既有技术上的原因,也有管理上漏洞,本文粗略的分析了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期待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给于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2]骆虹,林宏.浅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5):67-69.
[3]唐松林,姚斌.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5):63-66.
[4]崔晓.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难点初探[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8):57-58.
[5]孙松.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环境,2012,25(3):101-103.
工信部节[201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节能减排信息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把握分析节能减排形势、研究提出有关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强工业节能减排监测预警体系建设,2011年5月我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工业节能减排信息监测系统的通知》(工信部节〔2011〕237号,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工业节能减排信息监测系统建设工作。在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重点监测企业的支持下,监测系统已上线试运行,总体运行情况良好,但还存在各地填报进度不一致、数据不够完整等问题。为加快推进监测系统建设,按照全国工业系统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通知》要求,现就进一步做好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工业节能减排信息监测工作,以此作为推进节能减排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措施抓紧抓好。要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在做好本地区监测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支持全国工业节能减排信息监测系统建设及日常信息填报组织工作。
二、抓紧完成监测系统应用培训。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节能服务(监察)中心要加强对重点监测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培训。尚未组织集中培训的,应在2012年2月15日前组织完成对本地区重点监测企业的集中培训,确保填报人员了解监测系统报表及指标体系,掌握操作方法和报送要求,切实承担起数据填报工作。集中培训的技术支撑工作,可联系监测系统运行维护单位。
三、按进度要求填报企业数据。根据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提出的监测企业名单建议,结合各地产业结构特点、用能及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分布和监测工作情况,我部统筹核定了各地区纳入监测的节能与综合利用重点企业名单(见附件1)。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组织重点监测企业做好基础信息的初始化录入,切实按照《通知》提出的进度和频次要求开展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信息的填报工作,加强对企业报送数据准确性、完整性的审核。当前要特别做好2011年度数据填报,同时抓紧补充填报基准期(2010年1-12月)数据,上述数据应于2012年1月22日前完成填报。自2012年起,我部将通过简报等形式,通报各地监测数据填报情况。
四、进一步加强本地区监测体系建设。已建立信息化监测系统的地区,要组织技术支撑单位研究将地方已建系统与工业节能减排信息监测系统进行对接的可行性及具体实施方案,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填报。未建立区域性监测系统的地区,要研究在监测系统基础上组建本地区节能减排信息监测平台的实施方案。有条件的地区应结合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在线监测试点。
五、加强节能减排形势监测分析。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监测系统,组织开展工业节能减排动态监测分析,按月将本地区节能减排形势报送我部。同时,根据监测及产业发展情况,要适时提出重点监测企业名单调整方案,不断提高监测企业典型性和代表性。
六、加强对重点监测企业的支持。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积极支持重点监测企业实施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节能减排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对重点监测企业能源管控中心、清洁生产示范、节能减排信息化技术应用等项目予以优先支持。
印发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工作方案的通知
渝府办发〔2016〕219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0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56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把绿色作为全市发展的本底,严守“五个决不能”底线,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通过全面设点、全市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构建统一、完善、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科学支撑,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明晰事权、落实责任。依法明确各方生态环境监测事权,推进部门分工合作,落实政府、企业、社会责任和权利。
(二)统筹规划、共建共享。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统筹规划布局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统一建设运营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互联共享和信息统一发布。
(三)科学监测、创新驱动。依靠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立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强综合分析和预报预警。
(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更好履行政府制定政策法规、提供公共服务和营造制度环境的重要职责,推动政府购买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驱动创新、提升效率的作用,依托现有环保平台,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
三、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
建成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区县(自治县)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
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和测管联动、部门协同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
初步建成要素统筹、规范统一、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二)具体目标。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市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满足环境质量评价、考核和预警需求,实现大气、水、土壤、噪声监测点位覆盖所有区县(自治县),陆地、水体、饮用水水源等辐射监测点位进一步完善,全面反映我市辐射环境质量状况;
重点污染源监测制度进一步健全,重点监控企业建成稳定运行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
生态状况监测网初步建成,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有效运行。
建成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按照统一的数据采集传输方法和标准,实现各部门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有效集成、互联共享,建成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
预警应急全面加强。升级空气质量预警预报系统,提高空气质量预报精确度,逐步实施水体、土壤污染风险预警。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和重大活动保障监测能力显著提升。
生态环境监测权责更加明晰。政府部门、监测机构、排污单位的主体责任和监测事权更加明确。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的法定责任进一步落实。
生态环境监测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设置和职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与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和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市生态环境监测人才队伍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主要任务
(一)全面设点,完善网络。
1.建立统一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市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市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国土房管、规划、水利、卫生计生、林业、园林、气象等部门,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统一规划布设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建设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环境要素,覆盖全市、布局合理、分工明确、重点突出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开展监测和评价,客观准确反映全市环境质量状况。市控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由市级部门确定;
区县控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由区县(自治县)有关部门确定。
(1)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在区县城及重庆主城区城市建成区、全市主要空气输送通道等区域布设监测点位,开展城市、区域空气环境质量(含降水、降尘)和相关气象要素监测与预报预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和环境管理需要,在现有70个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加密监测点位,每个区县(自治县)至少设置2个监测点位。在风景名胜区、重点化工园区、重点乡镇(街道)、主要城市道路等规划布设空气环境质量专项监测点位。(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气象局、市园林局、市林业局、市交委、各区县人民政府)
(2)完善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在全市主要流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重要湖泊水库、城市内河、重要水文地质单位、地下水污染高风险区、主要港口等区域布设监测点位,开展流域水环境质量、水源地水质、水功能区水质与水文等监测和评价。监测范围覆盖长江、嘉陵江、乌江、沱江、汉江、沅江等6条河流的干流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以及跨界(省、区县界)河流出入界处、库容量1000万立方米以上已划分水域功能的73个大中型湖库、全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三峡库区一级支流回水区、主城区典型黑臭水体等。根据区域污染防控、环境管理考核、预报预警需要,适时增加监测因子,增设监测站点。(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城乡建委、市农委、市卫生计生委、各区县人民政府)
(3)完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在耕地、林地、草地、污染企业、工业园区、气田采矿区、固废集中处置场地周边、历史污染区域、规模化畜禽养殖基地、饮用水水源地、果蔬菜种植基地等区域布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建成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开展土壤环境质量、农产品产地质量、农业面源污染、污染土壤修复等监测和评价。(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农委、市国土房管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林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各区县人民政府)
(4)完善声环境质量监测网。进一步优化调整我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噪声和交通噪声监测点位。加强对城市敏感点的监测,逐步开展低频噪声监测与噪声频谱分析监测。适当增加客货运交通枢纽场站、环线高速、城市轨道交通沿线、进城高速人口密集区噪声监测。(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交委、各区县人民政府)
(5)完善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在城市建成区、重点流域、重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等区域布设监测点位,开展空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生物等环境要素的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在现有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的基础上,新增8至10个自动监测点位;
在每个区县(自治县)至少设置2个陆地监测点位。完善水体监测断面,增加涪江放射性水平监测,适当加密长江、嘉陵江、乌江及库区监测断面,增加大型饮用水水源放射性监测点位;
设置商业中心电磁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农委、市卫生计生委、各区县人民政府)
2.完善重点污染源监测制度。
(1)落实排污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推进排污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制度。企业是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要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开展自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及时上传、依法公开。国家重点监控排污单位要建设稳定运行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市级及以下重点监控排污单位根据实际建设稳定运行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并各自承担建设与运行维护责任。(责任单位:各区县人民政府、排污企业)
(2)加强污染源监测与统计。各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组织开展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建筑施工源、核与辐射污染源、面源和移动源等各类污染源的监测与统计工作。环保部门依照法律法规、排放标准和监管需要,按照属地原则,组织开展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并发布监测结果,评价行政区域内污染源排放的全面情况;
依法将企业自行监测纳入对排污单位的许可证管理、日常监管、执法检查范围。市政部门组织实施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产生及收集处理、市政道路清扫保洁的布点监测。农业部门组织实施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产生及收集处理的布点监测。城乡建设、环保等部门对企业开展建筑施工扬尘监测进行监督管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组织实施道路机动车尾气污染、易撒漏物质运输车辆扬尘的布点监测。环保、交通和海事等部门组织实施对港口码头污染、船舶污染的监测。(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市政委、市农委、市城乡建委、市交委、市海事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3.建立生态状况监测网。
建设地面生态定位和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区及主要山系河流等重点区域建设生态定位监测站或固定观测点,开展生态环境监测、调查和评估,满足区域生态保护工作需要。优化现有资源,重点推进一批地面生态定位监测站、生物多样性观测样区、陆地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建设,掌握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趋势。(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林业局、市国土房管局、市水利局、市农委、市城乡建委、市规划局、市园林局等)
加强卫星、无人机遥感监测,综合采用环境卫星、无人机航拍及多源遥感影像源,结合地面监测站点数据,逐步构建天地一体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服务平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着力提升我市的生态、水、大气等综合遥感监测和技术研究能力,实现对典型区、典型生态系统等大范围、全天候监测,对县域、市域、生态区等不同尺度开展生态状况监测与分析评估,准确掌握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状况。(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林业局、市国土房管局、市水利局、市城乡建委、市农委、市规划局、市园林局等)
市和区县(自治县)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和本行政区域、本部门对生态环境质量评估与考核要求,拓展监管区域,增设监测点位,进一步完善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二)全市联网,信息共享。
4.优化融合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网络。
统筹推进环保物联网建设,实现重点排污企业、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等污染源自动监控监测点,以及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环境要素自动监测点数据传输网络互联互通。依托水土云计算中心基础设施,逐步融合建立全市生态环境监测云计算服务平台,实现生态环境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管理。(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经济信息委等)
5.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汇聚共享机制。
按照统一的数据传输方法和标准,整合市、区县(自治县)环境保护部门以及国土房管、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卫生计生、林业、气象等各部门、各行业生态环境数据,实现有效集成、互联共享。2017年建成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制定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共享交换办法及配套技术规范,逐步推进各部门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实时共享交换。(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城乡建委、市交委、市水利局、市农委、市市政委、市卫生计生委、市规划局、市林业局、市气象局、市经济信息委等)
6.建立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和应用体系。
积极争取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试点,在现有环保数据平台基础上,建立全市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汇集管理海量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管控数据质量,提供各级政府各部门数据共享。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大数据管理平台,开展大数据关联分析。构建大数据应用平台和市级相应职能部门子平台,为政府治理、环境评价、产业发展和公众参与提供大数据应用服务。重点围绕扬尘、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机动车污染管控,重点流域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源安全,推动大气环境保护大数据工程建设和水环境保护大数据工程建设;
共享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相关数据,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2017年,基本形成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主体框架。2018年,在综合决策、环境监管、公共服务等业务领域形成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应用服务。(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城乡建委、市交委、市水利局、市农委、市市政委、市卫生计生委、市规划局、市林业局、市气象局、市经济信息委等)
7.统一发布生态环境监测信息。
按照国家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制度要求,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机制,完善信息发布要素,明确对外发布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公开事项和开放数据目录,规范发布内容、流程、权限和渠道,提高政府环境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保障公众知情权。(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城乡建委、市交委、市水利局、市农委、市市政委、市卫生计生委、市林业局、市气象局等)
(三)自动预警,快速响应。
8.加强环境质量监测预报预警。
(1)空气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升级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依托环保物联网和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实现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数据、气象数据的全天候采集监控、分析研判和预报预警。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大气污染防治相关职责和预警应急要求,加强扬尘、燃煤及工业、交通、生活等大气污染防治监管应对工作措施。(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气象局、市城乡建委、市交委、市公安局等)
(2)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加强重要水体、水源地、源头区、水源涵养区等水质监测与预报预警。在国家考核断面、跨省界断面、跨区县(自治县)界及入江断面、超水域功能断面和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建立重点流域、湖库水质预警系统,开展水质变化趋势预测和风险预警,并实现水质预警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的同步联动,快速响应。(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水利局等)
(3)土壤环境质量风险防控。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掌握重点土壤污染风险区的特征污染物分布特征、动态变化情况,分析污染成因和来源,预测潜在的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农委、市国土房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林业局等)
9.加强污染物排放监控预警。
(1)重点排污单位监控。依托环保物联网监控调度平台,实现全市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数据和管理信息的全市联网共享、污染自动预警、超排实时告警以及精确追踪定位。加强重点工业园区特征污染物排放及周边环境质量监测,力争实现对环境污染事故的提前预警、事故告警、警情追踪。(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经济信息委、市安监局等)
(2)重大环境安全隐患监测。在重大环境安全风险点实施全过程监控和环境风险自动预警。建立危险化学品储运监控体系,对危险化学品存储和运输过程实施远程自动监控,严格防控危险化学品储运过程的环境风险。实施监控重点单位的高风险放射源,确保放射源安全可控。(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交委、市经济信息委、市安监局等)
10.提升生态环境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能力。
定期开展全市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对重要生态功能区人类干扰、生态破坏等活动进行监测、评估与预警。开展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等生态灾害发生的预报预警,及时指导生态建设与保护。强化重点区域与重点行业的有毒有害物质等监测与研究,加强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新型特征污染物及危险废物等环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开展三峡库区水环境放射性监测,提高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事件应急监测能力。(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林业局、市卫生计生委等)
(四)强化应用,依法追责。
11.加强监测评价结果应用。
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充分运用监测和评估结果,将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情况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评比及生态补偿的依据,为环保督查、生态环保考核、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政府督查室、市审计局等)
12.开展生态环境同步监测与执法。
加强“测管协同”,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有效联动。市和区县(自治县)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履行对排污单位的监管职责,依托污染源监测开展监管执法,建立监测与监管执法联动快速响应机制,根据污染物排放和自动报警信息,实施现场同步监测与执法。(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林业局、市国土房管局、市水利局、市城乡建委、市农委、市规划局等)
13.加强对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管。
落实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的法律规定,各有关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环境监测设备运营维护机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对其出具的监测数据承担法律责任。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核查、部门查处及第三方评估机制。严格执行《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严肃查处故意违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篡改、伪造或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行为。党政领导干部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规定严肃处理。(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及有关行业监测机构主管部门)
严格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名录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建立环境监测机构分级评价与分类管理机制,对环境监测机构实施动态管理,实行环境监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黑名单”管理制度,对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监测机构,依法取消其资质。(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环保局及有关行业监测机构主管部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明确职责分工、实施步骤和完成时限,落实各项任务。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组织开展本系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现状调查,梳理现有监测点位、指标和监测评价技术标准规范,制定本系统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城乡建委、市交委、市水利局、市农委、市卫生计生委、市林业局、市园林局、市公安局、市气象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二)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
根据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法律法规出台情况,适时开展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立法调研,研究制定我市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管理办法、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共享办法、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规定等生态环境监测法规制度。建立完善污染源、大气、水、土壤监测等领域适应地方实际的监测方法标准。(责任单位:市政府法制办、市质监局、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农委、市国土房管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三)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和运行投入机制。
根据生态环境监测事权,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一致的财政保障机制,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与运行及其相关工作所需经费足额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重点保障。探索建立与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运行、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投融资机制,采用委托运营、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公私合作等市场化方式,依托市环保局现有平台,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融入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运行和维护。(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各区县人民政府)
(四)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强化环境监测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属性,明确机构设置、职能任务、编制配备和财政保障方式等,加快推进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强化环境遥感监测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机构队伍与能力建设。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监测岗位津贴政策。制定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培养规划,加强生态环境监测队伍建设。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综合能力建设,重点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监测数据质量控制、遥感监测、环境应急监测、机动车检测与辐射监测、预报预警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大数据平台等能力建设。贯彻落实《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环发〔2015〕20号)等文件要求,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制度化、规范化。(责任单位:市编办、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五)强化监测科技创新能力。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生态环境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和环境监测热点问题研究,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将生态环境监测产业作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引进优势企业、培育龙头企业等途径,尽快完善物联网、监测设施设备制造等完整的产业链,支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国产化监测仪器设备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推广应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强与生态环境监测经验丰富、技术领先的国家交流,委派专业人员参加环境监测经验及技术海外培训、考察、国际论坛等。通过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我市环境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创新能力。(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环保局、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商务委、各区县人民政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已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15年7月26日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存在范围和要素覆盖不全,建设规划、标准规范与信息发布不统一,信息化水平和共享程度不高,监测与监管结合不紧密,监测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难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影响了监测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政府公信力,必须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坚持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明晰事权、落实责任。依法明确各方生态环境监测事权,推进部门分工合作,强化监测质量监管,落实政府、企业、社会责任和权利。
健全制度、统筹规划。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统一规划布局监测网络。
科学监测、创新驱动。依靠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加强监测科研和综合分析,强化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先进装备与系统的应用,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立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综合集成、测管协同。推进全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和共享,开展监测大数据分析,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有效联动。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
二、全面设点,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四)建立统一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规划、整合优化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建设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全国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开展监测和评价,客观、准确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五)健全重点污染源监测制度。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确定的重点排污单位必须落实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的法定责任,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监测要求。国家重点监控排污单位要建设稳定运行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依法开展监督性监测,组织开展面源、移动源等监测与统计工作。
(六)加强生态监测系统建设。建立天地一体化的生态遥感监测系统,研制、发射系列化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和环境卫星后续星并组网运行;加强无人机遥感监测和地面生态监测,实现对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等大范围、全天候监测。
三、全国联网,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信息集成共享
(七)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集成共享机制。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以及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卫生、林业、气象、海洋等部门和单位获取的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数据要实现有效集成、互联共享。国家和地方建立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共享与发布机制,重点排污单位要按照环境保护部门要求将自行监测结果及时上传。
(八)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加快生态环境监测信息传输网络与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资源开发与应用,开展大数据关联分析,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管理和执法提供数据支持。
(九)统一发布生态环境监测信息。依法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机制,规范发布内容、流程、权限、渠道等,及时准确发布全国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及生态状况监测信息,提高政府环境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保障公众知情权。
四、自动预警,科学引导环境管理与风险防范
(十)加强环境质量监测预报预警。提高空气质量预报和污染预警水平,强化污染源追踪与解析。加强重要水体、水源地、源头区、水源涵养区等水质监测与预报预警。加强土壤中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和对人体健康危害大的污染物监测。提高辐射自动监测预警能力。
(十一)严密监控企业污染排放。完善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排放自动监测与异常报警机制,提高污染物超标排放、在线监测设备运行和重要核设施流出物异常等信息追踪、捕获与报警能力以及企业排污状况智能化监控水平。增强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预警与处置能力。
(十二)提升生态环境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能力。定期开展全国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对重要生态功能区人类干扰、生态破坏等活动进行监测、评估与预警。开展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新型特征污染物及危险废物等环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提高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事件应急监测能力。
五、依法追责,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联动机制
(十三)为考核问责提供技术支撑。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监测与评价结果,为考核问责地方政府落实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污染防治、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等职责任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十四)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与执法同步。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履行对排污单位的环境监管职责,依托污染源监测开展监管执法,建立监测与监管执法联动快速响应机制,根据污染物排放和自动报警信息,实施现场同步监测与执法。
(十五)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各级相关部门所属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环境监测设备运营维护机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和技术规范开展监测,健全并落实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环境保护部依法建立健全对不同类型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及环境监测设备运营维护机构的监管制度,制定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等规定。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大监测质量核查巡查力度,严肃查处故意违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行为。党政领导干部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六、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制度与保障体系
(十六)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体系。研究制定环境监测条例、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管理办法、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统一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海洋、生态、污染源、噪声、振动、辐射等监测布点、监测和评价技术标准规范,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修订完善。增强各部门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可比性,确保排污单位、各类监测机构的监测活动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
(十七)明确生态环境监测事权。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主要承担生态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环境执法监测、环境应急监测与预报预警等职能。环境保护部适度上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准确掌握、客观评价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状况。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监管重心下移,加强对地方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管理。地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相应上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逐级承担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环境应急监测等职能。
(十八)积极培育生态环境监测市场。开放服务性监测市场,鼓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参与排污单位污染源自行监测、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运行维护、生态环境损害评估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清洁生产审核、企事业单位自主调查等环境监测活动。在基础公益性监测领域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包括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等。环境保护部要制定相关政策和办法,有序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制度化、规范化。
(十九)强化监测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环境监测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促进和鼓励高科技产品与技术手段在环境监测领域的推广应用。鼓励国内科研部门和相关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推进监测仪器设备国产化;在满足需求的条件下优先使用国产设备,促进国产监测仪器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借鉴监测科技先进经验,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
1 开发建设项目的内容
我国开发建设项目主要包括:采矿类工程、交通铁路工程、电力工程、冶炼工程、水工程、建筑及城镇建设工程、石油、天然气、煤气管线工程等。
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
开发项目的水土流失是指, 在开发项目建设生产过程中, 人为扰动地表, 产生弃土、弃渣, 对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产生的损失和破坏。具有不完整性、多样性、分布不均性、事件突发性 (有侵蚀时间短、强度大的特点。如2006年3月30日, 太旧高速公路K460+500处石太放向路面发生塌陷, 最长150m, 宽12m, 深8.5m, 幸运未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 、强度变化大、流失物质成分复杂 (如弃渣成分除土壤外, 还有岩石及碎屑、建筑生活垃圾、植物残体等混合物) 、危害性极大 (如大量弃土弃渣流入河流, 会造成河道淤积, 损坏水利设施, 引发洪涝地质灾害等) 。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有:a.破坏植被, 恶化环境:破坏地面植被, 加剧水土流失;污染土壤与水体;加快地下水位下降;威胁城市安全;b.淤积河道, 加剧洪涝灾害, 破坏水利基础设施;c.降低岩土稳定性, 引发地质灾害;d.占用土地, 改变土壤性质, 危害农田等。
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3.1 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
a.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地形地貌和水系的变化情况;项目区土壤、植被的变化情况;项目区降水、风速等;b.主体工程建设进度;c.工程建设扰动土地面积:建设项目占地和扰动地表面积;挖填方数量, 弃土 (石、渣) 量及堆放面积;d.水土流失灾害隐患;e.水土流失及造成的危害;f.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情况;g.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3.2 水土保持监测的方法。
采用定位监测与调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 有条件的建设项目也可同时采用遥感技术。扰动土地面积、弃土 (渣) 量、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等内容以实地量测为主;线路长、取弃土量大的公路、铁路等大型建设项目, 可以结合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等手段调查扰动地表面积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有条件的项目, 可以布设监测样区、卡口监测站、测钎监测点等, 开展水土流失量的监测。
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出发点是保护减少水土资源的流失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 对水土流失状况进行动态监测, 分析其原因、强度、数量、影响范围、危害程度, 为防治水土流失提供依据和参考。是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作。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4.1 为国家生态建设服务。
据调查:我国水土流失量大面广, 无论是山区、丘陵、风沙地带, 还是乡村城市沿海地带, 都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目前我国的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 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和重组, 还有中东部地区新兴产业的崛起, 都需要开发建设大量项目。这些开发建设项目在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同时, 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效应, 如粗放式生产下, 强烈扰动地面;大量废渣土石的乱弃等不良生产方式, 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直接破坏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面对水土流失如此严峻形式,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建国后, 我们国家先后多次在全国一些重点地区就水土保持工作开展监测和遥感调查。如长江中上游一带水土流失的监测防治, 黄河中游多沙区的勘察, 东北黑土区和珠江上游石灰岩区水土流失的试点监测防治, 还有三江源头的生态环境恢复等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在国家生态环境建设中作用越来越大。为国家制定水土保持政策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为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服务。
4.2 为开发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服务
4.2.1 监测水土流失动态, 为完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开发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主要对水土流失数量、强度、成因和影响范围动态监测, 监测水土流失的变化动态, 分析潜在的危险和隐患, 为防治水土流失提供科学数据和信息, 也为完善水土保持方案提供依据。
4.2.2 监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动态, 为工程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在开发项目建设中, 随着人为活动和外力作用的突变, 场地的地表扰动增强, 料场和弃渣场的侵蚀随之出现, 同时出现一些隐蔽的危险。在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中, 实时对监测对象的特征、数量变化、突发事件的损坏和危害进行监测跟踪, 能够及时有效采取防范措施, 规避风险, 减少财产和生命损失。
4.2.3 客观全面分析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为项目建设管理提供依据。
在开发项目建设中, 对水土流失进行动态监测, 对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为管理机构提供准确信息, 及时采取合理防治措施, 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监测也为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和后评估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同时, 为同类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4.2.4 对水土保持设施和效益进行评价, 为设施验收和管护提供参照标准和依据。
在水土保持全面实时的动态监测中, 对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质量和效果, 以及变化趋势作出科学分析, 为水土保持设施的验收和管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 在全面的动态监测中, 对项目建设中的扰动土地整治率、拦渣率、林草植被的覆盖率和恢复率、水土流失的总治理状况等问题作出科学分析, 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效果作出全面评价, 为水土保持工作的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4.3 为水土保持学科发展服务。
水土保持工作的宗旨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开发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是人为活动引起, 在自然为力作用下, 对地面地表植物造成干扰和破坏, 同时排放大量不同形态的废弃物。通过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研究分析这类人为侵蚀破坏的机理、特点和变化规律, 为水土保持防治提供依据, 是水土保持学的一个新发展方向。
实践是真理的来源。在水土保持监测的实时动态监测过程中, 对不同条件下水土流失的变化情况和水土保持的效果进行分析, 不断总结水土流失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影响, 为水土保持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推动水土保持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完善。
结束语
综上,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防治水土流失、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对国家水土保持政策的制定、开发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水土保持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S].2011.
[2]李智广.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
【关键词】矿山;瓦斯监控监测系统;系统概念;配置要求;设备选型
0.引言
煤炭目前仍是中国最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其生产安全一直受到政府及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当前,中国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仅仅依靠人工监测手段难以满足矿井对生产安全的要求,且监控数据难以保证准确性与及时性,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瓦斯监控监测系统,对工作环境和生产设备进行全天侯、全方位的监测。
1.瓦斯监控监测系统的概念
矿井瓦斯监测系统一般由监测传感器、井下分站、信息传输系统和地面中心站等部分组成。
(1)监测传感器。作为系统的感知元件,传感品用来测量系统所需测量的量或判断设备、设施状态。其主要有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各种状态(开关)传感器等。传感器的供电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一个传感器一个电源箱;另一个是集中供电的方式,即若干个传感器共用一个电源箱,而这种电源箱大多和系统分站在一起,井下使用的传感器的供电电源必须是本质安全型的。传感器模拟出的被测量的电信号分为电压型!电流型和脉冲型3种。
(2)井下分站。井下分站的作用是收集接入的各种传感器送来的模拟信号并进行整理;根据中心站的命令将各种监测参数和设施、设备工作状态参数发送给中心站;接收中心站的控制信息,执行中心站的各种控制命令,控制所关联的设备、设施。一些智能化程度比较高的分站,在系统电缆断开后,分站仍能继续工作,如实现超限报警、断电、连续记录监测参数等。目前井下分站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提高智能化程度,一般来说分站备有备用电源,在电网停电时仍能继续工作。大多数分站可以接入4~8个模拟量,输出2~3个控制量。
(3)信息传输系统。该系统是井下分站和地面中心站间的连接部分,它直接决定信息的传输质量和间接影响系统的投资费用。在电磁干扰大,环境潮湿,有易燃、易爆、腐蚀性气体,空间小,有顶板冒落危险的井下,对信息传输提出了特殊的要求,特别是传感器分散分布,信号无法集中发送时,情况尤为突出。这就造成了矿井信息传输系统在结构上的特殊性。信息传输系统按结构可分为放射状、环状和树状3种。
(4)地面中心站。地面中心站是矿井瓦斯监测系统的最为核心的部分。一般而言,它由计算机和信号传输接口组成。信号传输接口将井下传来的信号解调送入计算机,而计算机则通过信息传输系统,向井下各分站进行通讯联系,发出指令,指挥各分站向中心站送回各种监测量。地面中心站的计算机根据井下各分站送来的各种监测信息处理的结果,必要时可向有关分站发出指令,指挥分站控制某种对象(如井下某地区瓦斯浓度超限,切断该地区的电源),操作人员也可根据计算机提供的清单,向计算机发出控制命令,计算机通过显示屏显示各种数据,既有实时监测数据,也可以了解过去某一阶段的监测数据。
2.监测系统的选择配置要求
矿井使用瓦斯监测系统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采用新技术来改进采掘过程中的安全状况,改善矿井的环境与安全条件,提高生产率;保证矿井的生产计划和工程的实现。为此,系统的选择主要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1)矿井灾害情况。如矿井瓦斯涌出量、煤层自然发火、冲击地压和地温地热等灾害及程度都是确定建立矿井瓦斯监测系统类型的依据。
(2)矿井生产情况。要根据矿井生产能力的大小与生产系统复杂程度,以及井下采掘工作面的数量、机电硐室数目、装煤点数目、风硐等一些需要监测地点的数量来确定瓦斯监测系统的装备容量,并在此基础上再考虑20%~30%的备用量。
(3)系统的功能。选择矿井瓦斯监测系统时应优先配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处理,除汉字功能外,其软件功能要强,易于开发,有足够的容量,能够用来开展通风安全管理、数据统计、计算及报表编制工作,当监测点数较多时,应考虑生产监控和安全监测自成系统。在计算机的选型上应优先使用兼容机种,要能方便地和矿、局计算机联网。
3.监控设备选型要求
(1)监控设备选型原则。矿井监控系统是以环境监测和生产设备工况监控为目的,因此,矿井监控系统应满足: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抗故障能力强、监控种类多( 如甲烷、风速等多种物理量的监测)、容量大、监控距离远、监控周期短、处理软件丰富、显示直观、操作方便、使用电缆少、安装维修方便、投资少、可配置远距离终端、方便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网的要求。
(2)监控总站和各分站主要设备。基本配置:分站主机、电源、传感器电源、甲烷超限报警断电闭锁装置。井下分站应安装在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调度、检验、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入风巷道或硐室中。其距离巷道底板的高度不应小于0.3m,并加垫木或支架牢固固定。独立的声光报警箱要悬挂在巷道顶板以下300~400mm处,悬挂位置应满足报警声能让需要听到的人听到的要求。地面中心站的布置要求:矿井监测系统中心站应配备2台计算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并配有打印机和屏幕显示器。中心站要能遥测和记录所有瓦斯传感器的数据。中心站计算机电源应有在线式不间断电源或交流稳压器加后备式不间断电源供给。中心站机房应采用空调设施及抗静电地板。
4.传输设备及器材选型要求
(1)监测系统传输电缆要专用,不能与井下通信电缆合用,以提高可靠性。
(2)监测系统各设备之间本质安全信号的连接宜选用蓝色外护套的矿用通信和信号电缆,井下非本质安全信号之间的连接不宜使用蓝色外护套的电缆。
(3)监测系统中井下设备所使用的电缆应具有阻燃性能。
(4)监测系统中各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需加长或作分支连接时,被连接电缆的芯线应采用盒线,或具有接线盒功能的装置,用螺钉压接或插头插座插接,不得采用电缆芯线导体的直接搭接或绕接的方式。
(5)具有屏蔽层的电缆,其屏蔽层不宜用做信号的有效通路。在用电缆加长或分支连接时,相应电缆之间的屏蔽层应具有良好的连接,而且在电气上连接在一起的屏蔽层一般只允许一个点与大地相连。
(6)所有传输系统直流电源和信号的电缆尽量与电力电缆在巷道两侧敷设,若必须在同一侧平行敷设时,它们与电力电缆的距离不宜小于0.5m。
5.结语
建立瓦斯监控监测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对工作环境和生产设备进行全天侯、全方位的监测,以保证矿井生产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其不可或缺性要求我们在建立此系统时应着重考虑针对性和功能性,通过选择合适的设备或器材建构科学稳定的监控系统来为矿山安全生产服务。 [科]
【参考文献】
[1]汪蔚超.煤矿生产事故原因及对策研究综述[J].经济视角(下),2011,(08).
[2]全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暨“五优”矿井创建工作座谈会在郑州召开[J].中州煤炭,2011,(07).
【监测点建设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环保局监测中心站与监测站工作通知06-24
中学体质监测总结06-15
死因监测工作方案07-27
危险因素监测总结11-05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前建设单位准备资料清单11-05
安全监测监控工作总结05-29
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制度09-18
环境监测采样工作总结06-28
初中学生体质监测工作总结10-11
环境工程监测实习心得总结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