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改革体会

2024-11-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效课堂改革体会

高效课堂改革体会 篇1

提到高效课堂,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提高课堂效率,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把课堂真正的归还给学生。如果说原来我们老师就像领头雁,那么我们领到哪儿,学生就要飞到哪儿。当学生飞不到我们指定的位置时,就会受到我们的指责。高效课堂中,老师要把这种“带”变为“推”,把学生推到学生的舞台上,我们要甘愿退居幕后。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对高效课堂改革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首先,老师们应该从心理上尽快接受并适应我校高效课改的现实。我们在课堂中的角色将发生变化、在课堂中的作用也有所不同、甚至作业、备课都有较大的改变,我们要有信心去迎接挑战。同时还要做好被质疑的`准备。

其次是老师要让学生尽快的适应高效课堂。一开学,学生会发现教室的环境布置变了、座位变了、作业变了、老师也变了,这些变化会引起孩子的好奇,老师们应该发挥我们的作用,使学生尽快的适应老师、适应课堂、适应学校。

作为一个经常与家长打交道的班主任老师,我想很多家长对改革还是持支持态度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会有个别家长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质疑、面对困惑,老师们,我们要耐心解释,及时沟通,不要让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到我们的课改。胡校长讲话时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他说这次改革,他有信心,再大的困难他都会挺过去的。我想我们每一位老师也应该充满信心,一定要相信我们能行!

高效课堂改革体会 篇2

关键词:学习心理,建构知识,高效课堂,创设情景,持久动机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 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社会环境交互, 自主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强调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 重视“情景”、“协作”、“构建”等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实现以“学”为中心的高效教学策略。下面结合“平方差”教学时的几点尝试, 谈谈笔者的认识。

一、从学的角度入手, 发挥教师导的作用

1.创设情景, 提示新旧知识间联系的线索。抓住导入新课一环, 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 对一堂课的教学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在投影片的设计上找准旧知识和新知识的联结点, 引入前一课学过的多项式乘法法则让学生练习 (m+3) (m-3) 等一组题, 并引导学生观察结果, 进行交流讨论, 寻找其中的共同特征。学生很快发现:结果是两数的平方差。学生学得轻松、主动, 既温习了旧知识又把握了新知识, 从而实现了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2.激发学生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教学既是一种科学活动, 又是一种艺术活动。笔者想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创设情境, 借助多媒体通过图像的形、色、声、光的动态感知,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因此, 在本课, 笔者设置了拼图演示, 用图形的面积说明平方差公式: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一角挖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 (a>b) , 把余下的部分剪拼成一个长方形, 并计算这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

这一动静结合的教学环节设计, 意在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地验证自己探讨的结论的正确性, 从而加深了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 达到了理想的学习效果。

3.挖掘学生潜力, 促进知识内化。“知识的内化是永久的精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 学生的操作活动是不可缺少的, 首先要有模仿、记忆, 形成基本技能的过程, 但低层次的活动并不能形成数学能力, 通过变式, 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提炼和组织, 把数学知识放到现实中使用, 这时数学活动才是更有效的。所以, 变式演练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交流与反省、完成又一次知识建构的重要环节。

课上, 笔者将上述实验播放一遍后关掉, 让每组同学用一张正方形白纸相互演示了一次,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实践, 使他们在知识得到内化的同时, 又从中体会到发现规律的乐趣, 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从知识体系入手, 帮助学生探究规律

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 笔者设计组织学生协作学习, 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问题设计引导, 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

1.引导观察, 建立表象。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往往通过对问题的解答来达到目的。新授后要有针对性强的单项练习,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初步的表象, 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把握及应用, 实现从感性熟悉到理性熟悉的升华。因此, 笔者就设计了这样一道选择题:

下列各式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

引导学生观察, 通过寻同辨异, 在对比中加深理解, 从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2.设置悬念, 享受成功。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 而自设悬念, 更具有强烈的诱惑力, 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为此, 笔者要求以二人小组为单位, 各小组出一道具有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的题目。学生每组都设计了题目, 任意叫了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写, 结果都对了。这种方法, 可以把学生引入“问题、探究、发现、解决”的一个学习过程, 使学生获得思维之趣、参与之乐、成功之悦。

三、从学习特点入手, 用科学方法掌握知识

1.创设平台, 学以致用。通过合作交流, 可以集思广益, 协作攻关, 使片面的、支离破碎的结论, 渐渐地互相配合起来, 从而有效地使认识趋于完整, 使结果趋于完美。另外, 在合作交流中学生逐步学会学习, 学生各抒己见, 为困难学生创造发问机会, 在优等生帮助下, 达到求知的目的;优等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 也使自己的知识条理化, 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思维更加敏锐、精确, 同时他们在合作交流中, 受其他同学的启发, 思维更加开阔、深刻, 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中等生如鱼得水, 在他人的启发下, 跳一跳摘到了“桃子”。这样就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由此可见, 教师在课堂中要提倡合作交流、“学以致用”, 在特定的情境中和热烈的情感驱动下进行实际应用, 努力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同时还通过合作交流来强化学习。因此,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多为学生创设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 相互借鉴, 内化知识, 提高能力。

2.参与交流, 提高效益。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友好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无拘无束, 产生愉快的求知欲望, 无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老师也可在聆听同学的交流中了解学情, 给以恰当的指导。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更透彻, 掌握更牢固, 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而且会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浅谈“1121”高效课堂改革 篇3

关键词:高效课堂;意义;教学课改

一、高效课堂的含义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灌输—接受”,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课堂45分钟效率很低,如何向课堂要效益?必须进行新课改,而高效课堂实施则可以满足这一点,在高效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突出了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学生的成绩。

三、“1121”高效课堂的实施

我校积极响应新课改,采用了“1121”高效课堂的模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校“1121”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

1.学案的编写

高效课堂要求上课必须有学案,这就要求上课之前老师必须提前编制好学案,学案的编制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主课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二是展示课需要展示的内容,教师在编学案时要事先考虑好哪些内容学生可以自主完成,哪些内容需要小组讨论后才能完成。这就要求所有老师都参与到学案的编写中,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研究教材内容、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学案编好后,还要有专门的教师进行审核,才能过关,最后学生手里拿到的是一份相对完美的学案。

2.自主学习

以前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先教后学,课后作业”,每节课都是假定学生对这些问题一无所知,教师大都不厌其烦地系统讲授,唯恐哪个知识点讲不透,学生不明白,然后作业压到课后,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導学案的运用,则克服了这一弊端,真正实现“先学后教,课上练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经过自主课,学生能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在互动课上就有明确的讨论问题和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目的更明确。

3.互动展示

就自主课上发现的问题进行展示,可以进行小组展示,也可进行全班展示。首先,小组展示,把要进行展示的问题分到不同的小组中,每个小组就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在小组范围内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每个小组可派代表(学生轮流担任)写到黑板上,也可以通过口头表达等形式进行展示。在学生展示的同时,教师适时评价、引导,对各组的发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小组的展示,学生的问题可以互相补充,相互启发,有可能达成一致,也可能各执一词。教师在课堂展示后必须进行归纳总结,点明重难点。这样本节的学习重点就会再次突显出来,学生也会在教师的总结中有新的发现。

4.学习效果

自我校实施高效课堂以来,调查问卷和学生取得的成绩都表明,目前实行的学习方式和课堂模式,学生感觉每节课的目标很明确也很具体。学生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课下作业量减少,学生感觉学习更舒适,更轻松;学后效果很明显,学习成绩较以前得到极大的提高。

总之,我校高效课堂的实施仍处于探索阶段,高效课堂的真正实施有许多细节还要我们不断地思索,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讨论,让我们继续前行,不断发现高效课堂给我们带来的惊喜。

(作者单位 马玉芹:山东省德州一中 司超孔:山东省德州实验高中)

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4

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1

我校在实施“和谐互助 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使我对高效课堂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它主要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下面就谈一谈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一、我理解的高效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教学高效益就其内涵而言,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预习、课堂教学中实践展示和课后反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二、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做好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导学案。

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教学中适时指导、监控、反馈、激励,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三、两节展示课的启示,共性的地方:

1,学生素养高,学习过程上的学习参与度高,这就使得学生专注于课堂,能够保持较高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评价方式的灵活高效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指标,即时、灵活的评价同样起到激励学习主动性、保持学习兴趣的作用。

3,高效课堂应是长期进行的工作,最终形成一种常态的模式。它的预习、展示、反馈都应是高效进行的。

4,高效课堂重视各学科基本素养的落实和训练。在物理课上对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语文课上对听说读写的强化训练无不突出了这一点。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更是现今我们课改的主阵地,必须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预习准备、不断改进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去不断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终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2

在上级领导的积极倡导下,今年初,我校开展了“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为了尽快融入改革的队伍之中,并在课改中积极实践,不断完善和提升,今年,主要与本组语文教师研究导学案的编写工作,在研究、编写和使用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专业素质也在不断提升。

一、相互切磋,集思广益

传统教学中,教案的编写主要是教师自己研读教材、自己编写教案。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学案的编写,注重的是教师的合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在每一单元备课前由备课组长精心安排,谁负责出哪一部分的.知识点和导学案。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研究的内容集中、资源也可共享。导学案的编写在学校总的“研———展———质———点———评”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包括自研环节、展示环节。展示环节又包括学习目标。课堂流程有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评价和课堂反馈当环节。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们的聪明才智,让每一节导学案都成为精品,成为“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在主备人阐释自己教学构思的同时,集体讨论、质疑和补充,最后形成定案。长期坚持这样研究,增强了教研组的凝聚力,也提升了教师们的业务能力。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了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

学生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的预习部分。通过预习就理清了学习的思路和线索,明白了自己的学习障碍在哪里?教师通过批改预习作业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上有目标的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另外,学生可以从导学案上看到教师教学设计预计的课堂全过程,这样既节约了教师呈现问题的时间,也避免了学生看完了课文依然理不清思路的情况。甚至部分学生还能够在学案上补充问题,给其他的学生回答,真正的做到了举一反三。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和学习的乐趣。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教育教学成绩的提高便可计日而待。

三、监督检查,巩固提升

传统教学虽说是以讲授为主,但是孩子们基础知识夯得很实。“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是活起来了,但是,最重要的是孩子们的知识掌握得很不扎实。常常是课堂上侃侃而谈,而作业本上却是令人大失所望。分析原因,主要是课堂上巩固部分没有落实到位,教师的讲解有时也不是太到位。因此,导学案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监督检查到位,展示环节,如果学生没有讲解到位,教师一定要适时点拨、讲解清楚。同时,要根据本节重点,及时巩固相关知识点。反复训练、强化练习,这样才能加深记忆。

四、及时反思、不断完善

课堂教学是不完美的艺术,也就是说,无论你课前怎样精心设计,由于课堂上有不断生成的新内容,总是不能达到完全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及时反思,不断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高中高效课堂改革经验 篇5

高二化学王维

高效课堂改革在我校进行已经快有一个学期了,从山东学习的课改经验也在很多课改班级中成功的实施了一段时间,在这期间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收获也有感慨。

一、小组合作推动班级管理

作为一名普通班的班主任我更关心的是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方面的运用,要想把一个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是非常不容易的,长期以来我对于班级里面一部分比较调皮的学生一直很头疼,管理难度非常大,迟到、上课说话、上课睡觉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每天要花大量时间处理学生问题。

从山东学习归来后我就将班级学生按照成绩分成了九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名组长和副组长,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带领大家学习,副组长的职责则是小组的几率管理,通过不断的努力将各个小组凝聚成一个小团队,每位组员都非常注重小组的荣誉,每位组员都努力的给本组争光添彩,上课大家都非常积极回答问题,作业也比以前交的快交的齐了。而班级里的一部分难管理的学生再以前的时候可能已经不在乎我对于他们的批评教育,但是他们非常在乎同学们对他的评价,他们非常需要被小组成员的认同。通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管理,班级管理难度比以前降低了不少。上学迟到了,不用我去批评,小组成员就会对迟到者口诛笔伐,他下次再也不敢迟到了,上课困了,小组成员会提醒他不让他睡觉,每个小组成员为了本组的共同成绩都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二、高效课堂营造学习氛围

在实行课改之前,上课的时候无论是什么课,无论老师的课讲的多么精彩,总是有一部分学生仿佛置身于这个课堂之外,这部分学生不是不想学习,而是落下的课程太多了,想学习却又不知道从何入手。渐渐地他们在学习中迷失了自己,对于这部分学生是所有老师最头疼的问题,无论怎么激励效果都不明显。班级里的学生分成了两个阵营,一部分学习积极的学生越学越爱学习,天天在一起讨论学习问题,而另一部分不学习的学生则是天天在一起说话、玩闹、给管理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

实行课改以后,将爱学习的学生和不爱学习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有机的组合到一起,通过集体荣誉感促使小组内的各个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共同进步。以前学习好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可以在学习上帮助组内成绩不好的同学提高成绩,同时也可以督促纪律差的同学遵守班级的纪律,而以前管理难度大的同学也变得好管理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非常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通过小组间的各项竞争激励学生学习,尤其是对于学困生而言,集体荣誉感可以支持着他们不断的进步,而成绩较优秀的学生则通过帮助学困生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整个班级呈现出你争我赶的学习氛围。

三、丰富多彩的评价手段

高效课堂的实行,除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之外,还应该有配套的管理方式和激励方法。在分组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大量学困生的转化,自信心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使同学们改变学习态度,定期举行一些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小组合作探究能够长期坚持下去打下良好的基础。

每个月开一次大型的表彰大会,表扬这一个月以来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给学生颁发流动奖杯、发放奖品,班级有九个小组,表扬的时候表扬前六名,给他们发奖、发吃的。而表现不好的小组什么也没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其他小组享受胜利的果实,对这些表现不好的小组来说具有非常强的激励作用。激励手段必须要每次有新花样,不至于学生产生审美疲劳。

除了一月一次的大型奖励之外,日常的评价也要及时跟上,每节课要有评价,每周也要有评价,评价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主要以小组的加分为主,配合一定的物质奖励,要让学生摸不透老师的心思,时刻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刚开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难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提不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以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时,告诉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提出;遇到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地解决问题。当然,这些技能和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教师要有意识地长期培养,潜移默化。这种长期培养,仅靠课堂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重视学生课后小组合作学习的延伸。

高效课堂改革教学月反思 篇6

----李薇薇

在近一个月的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注意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十分注意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除了要求他们“学会”,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自己“会学”。新授课一般要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当学生经过集体合作探究仍然不能解决某些问题、理解某些内容时,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拨。尽管取得一定的进步,但在整个高效课堂的操作之中还是存在这许多的不足,需要今后加以改进。

1、需要进步强化小组长的作用。各个小组良莠不齐,有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混在小组里,没有踏实地学习,他们觉得上课就是好玩。这就需要教师强化小组管理。

2、个别的课堂设计的内容还是比较多,内容巩固落实的不到位的问题非常明显。需要加强课下辅导。

3、在课堂上气氛沉闷,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学到知识或者学到的东西很少,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检测、反馈。

打造高效课堂点滴体会 篇7

去年, 我省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上实现三大目标, 即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违背。在过去的课堂上, 教师几乎占据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学生几乎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填鸭式教学的结果是教师讲得辛苦, 学生听得乏味。新课改教学理念提倡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变讲堂为学堂,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要达到这一目标, 就必须改变课堂结构, 合理安排课堂45分钟的教学时间,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笔者和同事们在教研活动中提出了打造高效课堂这一课题, 希望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 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以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

李岚清副总理也曾明确指出素质教育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所以首先应从教育观念入手, 进行彻底的“洗脑”。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笔者发现要打造先进高效的课堂, 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为此, 我们通过国家远程教育的培训, 市教育局组织的培训以及各种渠道的学习、研讨, 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并接受了新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 更新传统、陈旧的教育理念。

二、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 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 变单一、枯燥的传统教学方法为有趣、有效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 我们应多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应采用情境教学法, 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 深刻体会科学家当时所处情境及确立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学习他们的思维和意志品质, 领悟在科学的道路上兴趣、探究方法和信念的重要性, 明白通往科学的殿堂是没有坦途的, 使知识和情感目标同时实现。

2.小组合作探究法

因为学生具有丰富的思想和创造力, 如果把每个个体的才华总和到一起, 其发挥出来的力量将令人惊喜。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应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合作探究, 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 培养团队精神。

3.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法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 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让人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表现和发展。所以在新课程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需要教师提供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 勇于接受学生的意见, 积极参与问题探讨, 平心静气地看待学生, 甚至对学生“离谱”的思想和问题也要包涵, 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启迪者。

4.实践法

实践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和实习等活动, 培养实际运用知识、技能、技巧的能力, 并大胆地走出课堂, 感知自然、社会。

教师除了采用以上几种方法进行教学外, 还应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因为它丰富了教学的多样性, 将网络资源运用于课堂, 丰富而生动, 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高效课堂要求更新教学模式

结合学科特点及学生的个体差异, 我校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学习和实践, 总结出了适合我校教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第一, 自主学习, 阅读感悟, 找出不会的问题, 约5分钟。

第二, 小组合作对学、群学, 尝试解决不会的问题, 约10分钟。

第三, 组长带领小组展示、体验学习成果, 约10分钟。

第四, 教师围绕“问题”大展示, 即反馈问题, 约5分钟。

第五, 学生整理学案, 分层训练, 拓展延伸, 即自我反馈, 约15分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改革与教学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改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一、前言

考虑到数学学科在初中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开展教学创新,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创新,保证初中数学教学取得积极效果。目前来看,要想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成绩,就要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并对高效课堂进行积极改革,使高效课堂成为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要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全面了解,并根据教学实际制定具体的高效课堂改革方法,保证高效课堂改革取得积极效果,对初中数学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改革的必要性

在目前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高效课堂的构建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许多学校和教师都开始了关于构建高效课堂的探索。但是从教学创新的实效性和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形势来看,为了保证高效课堂的构建质量,应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进行适度改革。

1、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改革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有效性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为了保证教学过程能够满足实际需要,需要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保证高效课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此,对高效课堂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2、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改革是满足教学要求的必要方法

为了保证初中数学教学能够满足教学要求,积极构建高效课堂并对高效课堂进行改革已经成为了重要方法,基于这一考虑,对现有的高效课堂进行合理改革,成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3、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改革是促进教学发展的必要措施

随着教学创新的持续进行,整个初中数学教学发展是不断向前的,为了保证初中教学发展能够取得积极效果,我们必须对高效课堂进行深入的改革,保证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持续提升。

三、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改革的具体方法

结合目前初中数学构建高效课堂的经验,要想实现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改革取得积极效果,就要联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高效课堂改革质量。

1、激发学生潜能,鼓励探索创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例如“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节的教学,可以先复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然后提问:我们如何利用已有的三角形知识来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学生经过讨论不难得出:(1)想办法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2)具体转化方法采用添线来分割多边形,使之成为若干个三角形。通过学生思考探索,他们总结出许多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还因势利导探索多边形对角线的有关知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2、转变教育观念,发扬教学民主

从目前初中数学教学来看,所有的教学行为都是依据学生的现实水平和基础而做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为了保证教学实效性,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当作教学主体来看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数学课堂上发扬教学民主精神,保证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上收获自信心。除此之外,老师应从讲解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学生学习和中的朋友,积极协调学生课堂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使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目前高效课堂的构建来看,尊重学生的个性因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手段,对初中数学教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高效课堂中这一提法具有一定的缺陷,因为受到年龄限制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学生不可能代替老师的作用成为课堂的绝对主体,老师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课堂为平台由老师进行发挥。所以,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改革中,应把握好教学民主的度。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从目前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中可以发现,虽然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兴趣的培养还做的不到位,在下一步的高效课堂改革中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于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而言,改革的重点在于要发挥高效课堂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使高效课堂成为满足教学需要的重要手段,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最终质量。从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我们应积极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培养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取得积极效果。

四、结论

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在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取得了积极效果,但是从提高教学有效性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角度出发,对高效课堂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应从激发学生潜能,鼓励探索创新、转变教育观念,发扬教学民主、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这三个方面对高效课堂进行积极改革,保证高效课堂成为初中数学教学取得积极效果的重要推动因素。

参考文献:

[1]黎开红;;数学教师怎样引导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J];吉林教育;2011年22期

[2]徐巧萍;;数学教师要当好三种人[J];湖南教育(下);2011年07期

[3]李乃叶;;浅谈初中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1年18期

[4]张雅杰;;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探讨[J];吉林教育;2011年Z3期

[5]王建强;;新课题教学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师行为的转变[J];快乐阅读;2011年08期

高效课堂观摩体会 篇9

“提倡有效课堂教学”、“尝试师生快乐教学”已经成为学校教学不断追求的目标,我校也将其作为本年度学校重点工作之首。12月28日我校有幸参加了固店小学、邱庄小学和杨家村小学三个学校的现场观摩交流。其中杨家村小学的“导学案”教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认真讲,学生的仔细听为主,学生的一切服务于老师的教学;老师是领队,学生是队员,老师领路带学生,最终学生不认路,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而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毫无疑问,是让教师转换角色,退到幕后;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课堂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可以说,学生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他们自觉主动的行为,预习、展示、反馈都是以学生为主体。

1、预习课中,我要学习什么、了解、掌握哪些知识点,每个人都各不相同却都心中有数。学生们积极地看他们的笔记,找出不会的知识点,遇到的问题先自己去解决,解决不了的找小组长。小组中解决不了的再写在黑板上,全体想办法或老师来解决。

2、展示课中,每个学生将自己负责讲解的知识点以自己设计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知识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讲解时过渡自然,表达清晰,这节课中学生们不仅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知识水平也充分地

展示了他们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老师很少讲话,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做一下点拨启发。当然老师在课前会提出要求,如展示时学生必须脱离课本。可以说这节课中学生各种形式的展示与点评都闪烁着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智慧。

老师只是在“不启,不懂,不发”的关键时刻出现。这些做法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主体性,真正做到了学为主体。这些也都有利的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真正是“我要学。”我想如果我们能长期坚持这种做法,那么在学生们离开了这所学校后,不管在哪里学习,他们也都知道自己今后怎样学习,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二、用欣赏的眼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如何调动起来的?是不是有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去影响,感染学生呢?这也是我最期望得到答复的问题。在这里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从人格上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虽然简单,却正中要害,倒出了教育教学的真谛。教师不岐视每一个差生,让后进生本已自卑的心灵得到安慰。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倾向于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得到充分尊重了,学生都有了学习自信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那一切的成功就不在话下了。再有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措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例如划分学习小组,小组长每天负责检查各同学的预习情况和学习掌握情况,使每天所学的知识都能及时巩固。

三、开放课堂,自主学习。

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动起来——身动、心动、神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展开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让学生养成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的学习能力。让课堂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动,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10

通过对高效课堂有关内容的学习,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性。

一、认真学习课标,研究教材

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

二、学习目标制定科学合理

学习目标的定位,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

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三、精心设计教案

精心设计教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使学生乐于学,这就要求自己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尽最大努力使每个学生不再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积极的互动。

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体会 篇11

善谋

人们常说:“凡事谋定而后动。”课堂教学也应如此。精彩的课堂源于教者课前充分的准备活动。每一节公开课的精彩纷呈,都离不开教师课前的提前预设、精心备课;都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的充满智慧的结晶。正因如此,教师首先要在教学新课之前,认真进行个人备课,要在备好教材和教法的同时,下苦功夫备学生,搞好预设,做好课堂上所能想到的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解决策略的准备工作。其次,教师要有效地备好教学方案和课件,教师能否设计出一份好的教学方案和课件,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另外,教师要充分谋划出课堂教学思路,有效且高效地构建一些突破重难点的探究问题。教学过程的设计,探究问题的设计,能决定一节课的目标达成度。这也是教师素养得以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善导

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做到应势利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接受知识必然会事半功倍。教者有效的教学导入,也能够使学生较快地步入到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如果教者能够在上课伊始,就紧扣新授内容巧设悬念,提出疑问,就一定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这无疑将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学《孔子游春》第二课时,教师采用激情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孔子游春》,现在仍清晰地留在你脑海中的是哪几幅画?这节课我们将穿越历史时空,跟随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来到泗水河边,感受一下泗水的美景。”这样,学生在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基础上,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自然进入到新课学习中。除了复习旧知激发兴趣的“回顾导入法”引起新课教学之外,教师还可采用“直接导入法”,就是由学生喜闻乐见的事情入手导入,也能起到独特的效果。

当然,导入新课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运用哪种方式,教师只要做到精心设计,因生而异,因文而异,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就能让语文课堂成为万紫千红的春天,绽放出春的光彩!

善问

善问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课堂上,教师一个好的问题设置,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调动起整堂课的学习和研究的氛围。教师若能够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抛给学生易于接受且能调动其求知欲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便可以有效地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率。

譬如:在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古诗时,在“品读诗画”环节中,教师先出示投影:“苏轼的这首诗中包含了哪几幅画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读古诗。”学生充分阅读后,教师再次提问:“你能给每幅画起个好听的名字吗?”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云翻、雨急、风卷、天晴。接下来,教师抛出难题,进行追问:“自由读读这四幅画,想一想这些画放置的次序可以颠倒吗,同桌间互相合作,进行讨论。”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体会到作者是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的,具体向读者描绘出“雨前、雨中、雨后”的全过程,景物是一一呈现出来的,其顺序当然是不能够随意改变的。在整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提出的三个问题,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较好地调动了学生阅读兴趣,顺利地突破了古诗教学中写作方法渗透上的难点,充分发挥了同桌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作用。

善引

高效的语文课堂拓展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引领学生走进更深远的语文环境,所谓“拓展求发展”。课上,教师创设适当的语言环境,挖掘文本潜在的素材,进行必要的说话写话的训练,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我们知道,凡是选编进苏教版小语教材的课文大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作品,教师应该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文本潜在的训练素材,从而设计出高质量的练习,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些课文的语段的结尾出现了省略号,给人意味无穷的感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续写的训练。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爱之链》一文时,对于课文结尾处的省略号的教学,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同学们发现这段话结尾的标点了吗?乔依的妻子,望着已经熟睡的丈夫,会如何安慰他呢?请以“亲爱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进行续写。还有的课文某些语段比较优美,句式结构整齐划一,可以进行仿写练习。比如:《孔子游春》一文的第二自然段,描绘大自然的片段相当精彩!笔者就让学生进行仿写的练习,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下了这样动人的语句:潺潺的河水,是她甘甜的乳汁;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漫天的云朵,是她洁白的裙裾;茫茫的大雾,是她神秘的面纱。

这样的课堂说话写话训练是为了配合教学设计的,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只有舍得花时间,才能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打造优质高效数学课堂的体会 篇12

一、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被当作了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教师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现代教学观的崭新体系,努力做到“五个转变”和确立“四种教学观”。

“五个转变”是指:(1)由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的素质教育;(2)由“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3)由局限于课堂的封闭教学转变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4)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发展能力的教学;(5)由“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因材施教。

“四种教学观”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如下四种观念:(1)整体观。即是用整体观点指导课堂教学,从整体上进行数学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各种因素(教师、学生、教材等)的积极性,使它们合理组合,和谐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2)重学观。就是要重视学法指导,积极地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的过程。(3)发展观。不但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而且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4)愉快观。要把愉快因素带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取知识。

二、精心备好每一堂课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是加强课堂教学计划性、预见性的前提,也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率、轻负担的重要保证。我校数学组全体老师经过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以“导学学案”为载体的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法。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导学学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导学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保障,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学案不同于教案。学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而设计的,由学生直接参与,并自主求知的学习活动的案例。它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侧重于让学生“会学”知识。学案和教案一个侧重于“学”,一个侧重于“教”。学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帮助并促进学生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上来。教案主要从教师自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传授知识的角度来考虑,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力求把教师放到主导地位上来。因此要想真正实现课堂的优质的我很矛盾,再过几分钟任务就完不成了,但看到学生们渴望知识的不肯罢休的样子,我说:“好吧!再给你们几分钟时间。”这时有几个学生竟跑到了这位学生座位旁看个仔细,并一起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没过几分钟,就听见一个学生说:“我做出来了。”通过这位学生的回答我才知道,他们组用的是面积法。课后我反思:如果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合作交流,那么合作只能流于形式,就会出现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思维刚刚展高效,要想把整堂课学生的学习“导”好“导”活,关键在于学案的编写设计上,编写的学案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主要环节之一,是新课改一直重视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每一个动作,如果要完成,就需要反馈”,反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

数学课堂教学反馈,一是要有及时性,因为反馈的目的在于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因此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以便改进自己的教学。二是要有准确性,由于教师把反馈信息作为改进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师得到的反馈信息必须是准确的。否则,就会像指挥员根据错误的情报进行决策而导致战斗失败一样,课堂教学就会成为“盲人摸象”,凭着错误的感觉走,更谈不上教学效率的提高。

1. 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上的反馈。

数学相对其他科目来说,确实比较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上的反馈,要让学生愿学、乐学。在数学课上,学生愿不愿学,学得怎么样,这些信息都会体现在他们的表情上。如果学生表现得积极配合,眼睛炯炯有神,说明学生听了、懂了、会了,课堂效率肯定比较高;反之,则说明学生注意力不在课堂上,对老师讲的内容没有兴趣,或者对所讲知识一知半解,处于脱节状态。这时教师就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利用各种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另外,课堂反馈和评价应尽量用具有激励性的言语,使学生了解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学习,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自己的学习。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课堂学习的效率。

2. 在反馈形式上要体现面向全体。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使人人都能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数学教师往往偏爱优生,但是在讲究民主、和谐的现代课堂中,偏爱“尖子”学生,势必造成反馈信息的失真,学生的两极分化。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强调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发展”。要改进反馈方法,根据问题的不同,合理地采用小组讨论、自学质疑、生问师答、生问生答、小组提问集体讨论作答等多种反馈形式,创造让全体学生参与、展示的机会。

3. 反馈要体现分层思想,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个体差异。

新的教育理念既然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应当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教师可以把个体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教学反馈资源来开发,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差异的作用。例如,利用个体差异,可加强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开,所研究的问题刚刚有所深入时就被终止,学生的创造力就会被扼杀,学生的激情就会被挫伤,学生的能力当然也得不到相应的提高,合作效果就不言自明了。

合作学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最具活力的方式,它的推行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开拓出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值得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躬行探索。只有把它坚持下去并不断光大,我们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确立创新意识,让课堂“活”起来

王亚娣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心小学,江苏常州

“多元化”的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是“多元化”的。思维活跃,观念新颖,能力出众,有创新意识和潜力,是当今社会上所需人才的标准。学校应向社会输送这样的人才,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优化课堂,使课堂活跃起来,使课堂成为学生能力培养、意识交流的摇篮,让学生在自主、快乐的学习环境中成长、发展。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观念,转换角色

长期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仅仅把学生当作是抽象意义上的客体,教育教学的目标千篇一律,教育教学的过程也高度程式化。掌握知识的量与质成了评价学生优劣的惟一标准,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个性、人格的发展都被视为可有可无的东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只是枯燥、乏味、疲惫、厌烦、失败和高度的受挫感,而不是积极、愉悦、兴奋和在求知过程中发现新知的巨大成就感。结果学生所感受到的只是沉重的学业负担,对学习越来越淡漠。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必须确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尊重生命个体,也就是说把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命个体并加以肯定。教育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认知方面的深化与扩展,而且要深入到学生内心的体验和感悟、情感和意志等非理性成分。教学过程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和教师两种生命体之间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方面的交流和互动,教师更多关注的将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状态。总之,教师应确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对自己正确定位,让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的摇篮。

二、确立创新意识,让课堂“活”起来

传统的教学片面强调教师怎么教,把重点放在教“懂”和教“会”上,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采用了“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术”等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不能给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形成。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一个全新的、自主的、创新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真实实地、快快乐乐地学习。为了真正使课堂“活”起来,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活泼的心理环境。

调查显示,学生最喜欢上的课是体育课。为什么?因为体育课活泼,无过重负担,形式多样,学生能亲身体验成功和失败,学生自发的情感贯穿着整个课堂。如果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也有这些特点,那学生也会喜欢数学这门学科,也会喜欢学习数学。所以,我认为,情感是师生之间的纽带,是意识交流的核心,是迸发创新智慧的交织点。教师对情感的把握,往往会之间的互动,让反馈矫正在互动中进行。

4. 注重当堂检测反馈。

通过当堂检测反馈,教师不仅可以准确了解学生“学”的情况,而且可以发现自己“教”所存在的缺陷,从而为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供重要依据。

四、注重课后及时自我反思,提醒学生进行自我反馈

曾经有位教育家说:“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费登塔尔教授也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教师及时地进行自我反思,合理取舍反馈信

影响学生的心理、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把微笑带给学生,把鼓励送给学生,尊重、宽容、理解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出差错;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适当点拨、提醒、探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对其中的合理成分给予充分的肯定;当学生取得进步时,给予热情的表扬。

2. 教师设身处地地问,学生自由自在地答。

许多教师提了问题后总是想着让学生一语中的,把答案一下说到自己的心坎上。学生如能做到,教师心花怒放、点头称赞;如不能做到,教师就挖苦讽刺。这哪是在教学生,分明是在寻觅“知音”啊。这种提问忽略了学生体验的过程,把学生推进思维的绝境,使学生觉得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回答。在教学中设法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是我的理念。我在教学中,由浅入深,创设了一个一个的一环紧扣一环的问题,让学生一步一步思考想象,或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换位思考,或大胆假设,让学生在否定中得到肯定。

比如我在教学小学数学中的比例问题时这样设计问题:一上课,我就端了两杯冒热气的牛奶,分给学生喝。我问:“什么味道?”学生说:“一杯牛奶太浓了,一杯牛奶太淡了。”“是哪里出了问题?”我问。学生说:“一杯牛奶放得多,水放得少;另一杯牛奶放得少,水放得多。”“怎样放得正好?”学生说:“按比例放。”我接着问:“应按怎样的比例配制呢?如果是1∶2,或者1∶10,会配制成什么口味的牛奶?”这时,我又拿出一桶奶粉晃了晃,有学生马上喊:“看说明书。”上面是按1∶8配制。很多学生都想来配制一杯可口的牛奶,我抓住这一契机,马上就问:“一杯200克的开水,应加多少奶粉合适?”学生有的已报出答案,有的同桌讨论,有的独立思考,整个班级都沉浸在积极主动学习的氛围中。

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数学。

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求。当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终于解决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时,就会产生一种强有力的和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如果他们能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继续获得成功的体验,那么这种需求就会得到加强。因此,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哪怕是获得一点点微小的成功,老师都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赞赏,用语言、微笑、手势等方式进行鼓励,让学生尽情表现自己,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展现他们的潜力,用内心的体验与行为参与到学习中去。

例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我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寻求不同的计算方法,通过思考,学生想出了十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无论是哪种算法,我都给予肯定(当然,也指出了最优的方法),用各种形式表示对学生的赞息,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后续教学。

以上是我对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些体会,也是我对自己多年数学教学经验的简单概括。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苦心研究的课题,我会继续努力,争取使自己成为这方面的先行者。

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二教师个人的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工资、社保费用 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