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信息化培训体系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校信息化培训体系(精选11篇)

学校信息化培训体系 篇1

发布时间:2010-8-16点击次数:406

吴江市松陵第一中学校李勤娟

天下父母谁不想教子有方?但现在的孩子难教:孩子的世界丰富多彩,孩子的知识日新月异,面对孩子,家长的知识不够用;中国特色的“独生子女”国策,导致“6+1”的家庭结构集中6个人的期望,再加上社会竞争的残酷激烈,“应试教育”的倾向;同时单亲家庭孩子、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的增多„„,现实呼唤有效的家庭教育。因此,构建有效的家长学校培训体系势在必行:“孩子入学,家长进校”,与孩子一起成长,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一、培训保障:到位

一是认识到位。家长学校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纽带,是指导和服务家庭教育的主课堂和主阵地。但是,目前仍有错误的观念存在:家庭教育是家长自己的事,是社会的事,与学校教育没有多大关系。可是孩子的成长受到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的共同作用,失去任何一方,都将影响孩子的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重视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实践下来,学校举办家长学校具有指导家庭教育无可比拟的优势。学校还有社会上其他机构所不具备的组织和管理优势,不少家长常常是其他人请不动,学校、老师一请就会自觉到校参加学习;此外,学校指导家庭教育还有较强的针对性,容易受到家长欢迎。基于以上几点,学校、教师都应把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是机制到位。成立家长学校领导小组,搭建一把手校长负总责,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处室行政、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等参与的领导班子,要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同时,选配好家长学校的教师,除本校领导、班主任外,学校还可以聘请妇联、关工委、社会专业机构等家庭教育专家。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工作落实到位。

二、培训对象:分层

分年段培训。从幼儿到大学生,六个成长阶段,孩子在每个学段和年龄段呈现不同特点,“孩子在父母的眼中永远是孩子”,如果父母以不变的方法来教育变化着的孩子,那就

是没有掌握孩子的特点,盲目教育,必将招致失败。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长应该接受针对性指导。家长学校的培训应该体现年段特点,如初中的起始年级、中间年级和毕业年级,三个年级的培训分开进行,这样针对性更强、实效性更佳。

分类别培训。随着社会发展,区域性人员流动频繁,思想领域出现多元文化,因而一般学校生源都比较复杂,有优秀生,也有学习和行为困难生;有单亲孩子、有外来工孩子;还有一下子因地方开发而突然富裕起来的农民孩子,也成为一个特殊群体„„所有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都需要分类别加以指导,学校应巧妙开设不同内容的课程引导家长参加各自所需的培训,以获得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三、培训内容:多元

“十五”规划课题“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研究成果《当代家长》系列教材,以“指导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健心、学会审美、学会实践(劳动)、学会创新、学会生活”八大内容,根据孩子的成长需要和家长亟待解决的问题设计。还有省编教材《家长必读》,也成为教师上课的辅导教材,家长学校的好教材。选择教材,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通过调研,了解家长所需,了解家庭教育误区,从而确定培训主题和多元化的培训内容。

必修课。有规范办学要求等教育法规内容学习,以增加教育的透明度,提高家长政策、法律水平;有相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实用理论知识的学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成功的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菜单课。主要开展分类别培训。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家庭类别特点商议确定若干课题,列出菜单,如:对优秀生家长的“耐挫教育”,对行为困难生家长的“习惯养成教育”,对学困生家长的“学习方法指导教育”,对单亲学生家长的“自信自强教育”,对外来子弟学生家长的“沟通能力教育”。其它还有“文明礼貌教育”、“生命教育”、“说话的艺术”、“个性发展教育”等等,让家长挑选,指定相关人员备课、上课,课后请家长座谈,提高培训学习的有效性。

四、培训方式:灵活

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包括讲座和课堂教学两种形式,这类学习要求规范:有主题、有时间、有地点、有名册、有记载。分散学习主要是自学及班主任的个别指导:“自学”要求家长多读书,读好书,特别是家庭教育丛书,如我校推荐一些好书,如《家长必读》(关工委)《和谐成长》(德育课题研究成果),家长的好学还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营造书香家庭的氛围;有的学校推行的“导师制”活动中任课教师与家长的个别指导,增强了针对性。

函授学习与网上学习相结合。函授学习主要指学校印发告家长书、学习资料和征询意见书等。每逢节假日,学校印发《告家长书》,指导家长如何指导孩子过好节假日。有的学校还编写《家教小报》等。网上学习主要指三个方面,一是指充分发挥学校网站、市局德育在线、关工网站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家长上网了解学校信息,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更多家教知识;二是充分发挥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及吴江分校的作用,学校对班主任进行辅导,借助家校短信这个平台指导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及时了解孩子在家或在校的表现,以便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加强指导。这个平台更方便、快捷、有效,深受家长欢迎。三是指导家长不断提高使用电脑的能力,从而有效指导、监督孩子的文明上网、绿色上网,防止孩子迷恋网络。

开放日活动与信息反馈相结合。“让社会了解学校,让家长了解孩子”,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学校开放日活动。“看”校风、校貌,看校园生活环境,看孩子在校的表现;“听”老师讲课,听老师对孩子的评议和对家长的要求、建议;“议”是指家长参观后对学校工作进行评论、提建议,填写信息反馈表。学校根据家长的反馈,进一步改进学校教育工作,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五、培训成效:多样

家校合作看配合。家校合作体现为相互配合默契,要相互理解信任支持。家长学校活动到位,家长自然感受到学校、老师的教育艰辛;灵活的培训方式,多元的培训内容,促进家校沟通,相互理解支持。这样的家校合作关系必然是成功的,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看成效。解决好“成人”比“成才”更为重要的问题;解决好教育孩子怎样做人,做什么人的问题;解决好如何优化家庭育人环境,如何科学培育一个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孩子,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家长懂得: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成长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且影响甚至左右着孩子一生的道德行为。那么和谐的家庭文化、和谐的亲子关系就会呈现。和谐家庭必将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学生发展看和谐。和谐发展,这里指孩子个体的和谐发展,孩子的知情意行得到和谐发展,徳智美体劳诸要素之间和谐发展。建立在学生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基础上的学业提

高、能力提高,符合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符合社会需求,是我们教育共同的追求

学校信息化培训体系 篇2

1 京郊农机化教育培训体系的现状分析

京郊目前共有10所农机化学校, 分布在延庆、昌平、大兴、房山、顺义、平谷、通州、怀柔、密云、丰台10个区县, 其中顺义农机化学校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平谷、昌平、房山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其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1.1 人员及素质情况

北京市10所农机化学校现有在职人员共382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8人 (包括专职教师80人, 科技人员58人) 占总数的36.12%。

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为100人, 占72%;具有高级职称4人, 占2.8%, 中级职称40人, 占28%, 初级职称占70%左右。

人员年龄在35岁以下的102人, 占26%, 35~50岁人数为184人, 占48%, 50岁以上人数为96人, 占25%。

从以上数据分析得出, 郊区农机化学校的技术人员比例偏低, 师资队伍职称结构不合理, 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太低, 年龄结构老、中、青比例失调, 年龄偏大, 技术人员整体技术水平偏低, 缺乏专家级人才。

1.2 基础设施及装备状况

基础设施:10所农机化学校办公室总面积共7515平方米, 每所学校平均751.5平方米;教室总面积为13036平米, 每所学校平均为1303.6平米;实习场地总面积为26100平米, 每所学校平均2610平米。

办公、教学设备及农机具装备:10所农机化学校共有办公用计算机69台, 教学用计算机233台, 合计302台, 平均每所学校30.2台, 电教设备投影仪共19台, 平均每所学校1.9台;电视机和影碟机共32台, 幻灯机5台;农机具主机拖拉机为20台, 平均每所学校2台, 配套农机具耕整机、播种机、植保机械、收获机械等共19台, 平均每所学校1.9台。

从以上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10所农机化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整体状况能够基本满足农机化技术培训的要求, 但总体水平不高。各区县农机化学校之间发展很不均衡, 与农机化发展新形势及农机化培训任务的需要有一定差距。

2 京郊农机化培训体系及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2.1 农机化学校软、硬件建设水平整体水平不高, 各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

2.1.1 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

由于各区县农机化发展自身区域性特点、学校经费来源、办学思想、承担任务等因素的差异, 造成了农机化学校之间发展很不均衡, 有的办学思路灵活,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走技术培训社会化合作办学路子, 积极开发新工种, 主动争取承担培训任务, 拓宽培训范围,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软硬件建设水平较高, 发展势头良好, 如顺义、房山农机化学校, 但大部分学校处于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维持现状局面, 发展规模和建设水平较低。

2.1.2 教学基础设施落后, 教具简陋陈旧

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 长期以来农机校缺少必要投入,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快, 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较差。教学设施、电教设备陈旧, 现代化教学设备配备不足, 教学手段落后, 现有教材内容过时、教具老化, 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农机化技术培训的需要, 缺乏系统的新型农机化管理和技术培训教材, 培训教材亟待更新、规范。

2.1.3 师资力量不足, 再教育缺乏

目前京郊农机化学校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满足不了农机培训发展的需要。大多数教师专业知识比较单一, 动手能力差, 知识老化问题突出, 缺少专业性的进修, 对新型农业机械状况知之甚少, 现有农机化专业技术知识滞后于新时期农机化技术的发展, 农机化专业知识亟待更新。

2.2培训对象的特点和行业整体环境增加了培训实施的难度

从调查情况来看, 2007年京郊从事各种农机作业服务的有46290人, 其中懂技术的人员只有1329人, 只占3%, 凸显出农机使用人员中技术人员的严重缺乏。另一方面由于受条件的限制, 农民一般不爱参加培训, 比如农机维修企业修理人员的资格培训, 虽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要求, 但由于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对农机修理工准入制度没有概念, 加之监管制度不严, 有的区县甚至需要农机主管部门做很多的宣传组织工作, 统一安排车接车送, 并提供免费的午餐, 才来参加。对于其他农机手、操作工来说, 缺少法规的强制性, 对培训往往有一种抵触情绪。加之农机从业人员普遍老龄化、文化程度偏低, 对新知识、新技术理解、接受较慢, 造成了培训的组织难度较大, 培训质量不高。

2.3 培训的内容、方式、手段有待创新, 培训质量有待提高

上面说到农民不愿参加培训有其自身的原因, 但目前的培训内容、方式和手段与农民的特点和需求不适应也影响了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有的培训内容理论性太强, 内容抽象, 不直观, 农民根本听不懂, 有的培训内容太宽泛, 针对性不强, 偏重理论讲解, 结合实际机具演示操作、故障排除内容偏少, 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培训的效果不佳。另外, 培训的方式和手段陈旧, 没有创新, 多采用到某地点时间集中培训的方式, 没有考虑农民在时间上和交通上的不便, 影响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 对农机化学校发展和技术培训的建议

3.1 完善体系建设, 实现农机化培训综合协调及资源共享

市农机鉴定推广站牵头定期召开区县农机化学校工作交流会, 提供交流平台, 加强横向和纵向联系, 纵向联系农机化学校与市级农机鉴定推广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联系, 聘请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客座教授, 带动和提高本校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和能力素质, 提升培训服务的档次;横向与兄弟区县的农机化学校加强联系和交流, 培训教师可以实现跨区县交流, 在教育资源上实现共享, 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 在全市农机化培训系统逐步建立一支专家型的师资队伍, 实现优势互补, 共同提高。

3.2 转变办学思想和工作思路, 加强师资队伍培训

要强化服务意识, 创新方式、方法, 开辟新的培训途径, 多方争取培训任务, 促进和带动学校的全面发展。

3.2.1 加强农机化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集中培训、进修学习等多种形式, 更新农机化知识, 提高专业能力素质, 逐步建立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授课能力强、专业技术精、实际动手能力强的专家型、专业化的农机培训师资人才队伍。

3.2.2 在办学思想和观念上, 要打破过去培训专业单一的传统模式

自从2004年5月份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始实施, 它明确规定:农机培训要社会化。这就意味着农机培训工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再和以前一样是不可能了。要更新观念, 树立农机化培训社会化服务的意识, 做到内引外联, 既要立足农机, 也要走出农机, 根据本区域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供服务, 只有这样, 农机培训才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 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才能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效解决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3.2.3 培训内容要与时俱进

与区域产业分布特点, 与农机化科技推广工作的主推产品、主推技术紧密结合, 培训内容确定要以当前农民最需要的为重点。农民很实际, 他们感到培训内容对自己有用, 能解决实际问题, 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自然就高, 培训效果就会得到保证。

3.2.4 创新培训方式、方法, 开辟农机培训的新途径, 提高培训效果

学校信息化培训体系 篇3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在对教师的培训中,技术问题不是最主要的,解决观念问题才是首要。

随着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推进,困扰农村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硬件建设问题可以逐步得到解决。要推进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校长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广大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计算机专业教师不仅是技术的骨干,还必须是教育的内行。

重庆市江津三口中学是一所农村初中。2000年建成计算机教室,开始了计算机教学;2003年建成校园网,连通互联网,实现了“班班通”;2004年又增添了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3”的设备设施。目前,学校在信息化硬件建设方面已处于本地区领先地位。为避免出现花钱搞摆设的尴尬局面,从2002年起,学校开展了对全体教师的培训工作。

培训初期是单纯的技术技能培训,具体做法是:学校每天利用中午1个小时集中教师参加计算机学习,首先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一般操作技能,然后组织学习与教学有关的应用软件。为了提高教师们学习的热情,促进教师提高技术技能,学校还举行了课件制作大赛和网页设计大赛。到2002年底,第一阶段的培训基本结束,全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有了技术的支持仅仅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教师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从2003年8月起,学校结合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培训重点转移到教育观念的更新上来。这段时期的培训主要有:凡参加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全部要参加岗前培训,获得市教委颁发的合格证后,才可以上岗;多次邀请专家、学者和教研员到学校作专题讲座;购买教育部制作的《走进新课程》教学光盘,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此外,还对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作了硬性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完成1万字的读书笔记和30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或教育论文。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积累实践经验,学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通过集体备课、集体教研、上示范课和研究课等形式提高广大教师的实践能力。这一时期的培训,着重解决了教师们教育观念的转变问题,随着校园网络工程的建成,许多教师还大胆尝试了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一大批教师也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成长起来。

现在,学校对教师的培训重点再次发生转移,主要探索如何更好地将信息技术与新课程进行整合,采取了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让教师在“研中学”、在“学中研”,在探索和实践中得到培训和提高的方式。围绕这一探索,开展了三个课题的研究:一是农村中学老师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体系下参与博客活动的行动研究;二是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服务“三农”,增强农村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研究;三是学科教学利用WebQuest和MinQuest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通过对课题的实践和探索,教师们的教育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转变,信息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简报 篇4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近日,xx市民族中学举行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培训。此次培训邀请到xx市教育局和崇实小学北校的专家团队指导,市民中全体教师分两个会场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会议上,四位专家的课干货满满,让信息技术落地课堂更清晰明朗。xx市师资培训中心工作人员、省级信息技术2.0考核专家瞿珊对《xx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施方案》进行解读。崇实小学北校副校长、永定区信息技术2.0管理团队工作坊坊主张祎就“激活团队,赋能研训,助力信息技术2.0能力提升工程整校推进”进行案例分享。崇实小学北校教务主任、永定区工作坊坊主李韧就合格能力点进行解析。崇实小学北校校级督学、永定区工作坊学科专家许清娅就优秀能力点4和5进行解读。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本次培训,学校老师进一步认识到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变化的重要性,纷纷表示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努力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

学校信息技术2.0培训研修总结 篇5

谢庆辉副校长主持线下集中培训开班仪式。

培训会议上,谢庆辉副校长明确信息技术工程2.0整校推进项目即将开始校本考核,必须重视加强能力点的实践应用,明确考核标准要求,着手考核材料的准备,确保考核通过。

湖南省信息技术2.0省级考核专家、湖南省教师培训师、娄底市信息技术融合团队核心成员、市师资培训中心工会主席毛新琼专家阐述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施策略。

她从三个方面集中给我们阐述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施策略:

1、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的时代背景;

2、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的组织架构;

3、能力点考核规范解读及考核流程介绍。

本校信息技术培训团队教师答疑解惑。

娄底七小信息技术融合团队在组长曾季春的带领下,2名培训教师王文娟老师和周念老师,根据我校老师实际情况,从20个能力点中选择了6个能力点对我校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他们各有所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运用希沃白板5、班级优化大师、问卷星、贝壳网等软件对学情分析、设计与实施、系统运用、网络教研四个维度的6个能力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现场操作演示,对每个能力点的考核要求、考核类型和实际操作进行了剖析和解读。整个培训充分发挥了教育信息化备授课教学软件、学生评价系统等功能,教授大家改进课堂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与学,在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软件操作能力等方面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

信息技术2.0省级测评专家,省在线集体备课大赛评委李瑛老师就能力点4、11、16为老师们进行解读和案例分析。

3月22日下午,准备充分的李老师,为大家清晰解读能力点,指导方法简明扼要,举例说明典型且可借鉴,实操性强,为需要评优的老师们拨开迷雾,指明方向。

信息技术2.0省级考核专家、娄底市信息技术融合团队成员初鑫老师解读了能力点5、8、10的考核规则,进行了案例分析。

初老师授课内容娴熟,能力点解读通俗易懂,所举实例指导性强,化繁为简,切中要害,听课老师豁然开朗。

学校信息化培训体系 篇6

——团结中心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为全面提升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推动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2018年3月14日,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希沃白板5”的技术应用培训。本次培训由王飞副校长主讲,贺二兵校长全程参与。王校长主要介绍了“希沃白板5”注册、登陆,以及“白板5”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更生动、更形象、更快捷、更直观、更具科学性,合理运用这样的软件,提高我们的课堂实效。

培训过程中,老师们都觉得这款软件功能很强大,也很实用,大家都认真倾听,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认真做记录,唯恐落下一点知识,并且积极动手参与。

学校信息化培训体系 篇7

一、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培训的主要特征

在信息化大背景下, 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的培训呈现出了很多的新的特点, 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的培训越来越得到重视, 直升机在作战中反应快, 而且具有良好的性能, 而且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 所以, 直升机在信息化背景下成为作战的主要装备。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的培训更加具有目的性, 在信息化大背景下, 其培训的任务更加具有针对性, 能够对不同的岗位实现一对一的培训。在直升机维修和保障人才的培训中更加具有指向意义, 在培训的时候, 针对作战的方式, 从而对特定的任务进行培训, 然后按照特定的环境规定培训任务。直升机维修和保障人才的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能够保障直升机的作战能力, 在对直升机维修和保障人才进行培训的时候, 不仅仅是让其具有在地面维修的能力, 同时也要克服高空, 能够在空中对直升机进行维修。在直升机维修和保障人才的培训中, 培训的内容更加多元化, 注重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影响直升机维修和保障人才培训的主要原因

(一) 军队院校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设备

在军队院校中, 由于资金的匮乏, 他们不能建立起价格昂贵的信息化设备, 在对软件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存在很多技术问题, 技术比较落后, 不能提供支持, 而且, 很多学校的信息化设备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数量也不足, 从而影响了信息化大背景下对直升机维修和保障人员的培训, 而且, 院校内很多信息化设备形同虚设, 不能与网络连通, 起不到任何的实质性作用。

(二) 教员的信息化水平落后

现在, 直升机维修和保障培训的教员信息化水平不高, 他们没有主动地去了解信息化方面的知识, 对这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 现在, 教员的观念有待革新, 现在, 信息化技术发展得很快, 但是, 能够独立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开发的教员并不多, 而且很多教员没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导致他们在直升机维修和保障人才的培训中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三) 专业设置存在缺陷

现在, 对直升机维修与保障人才的培训没有较强的针对性, 没有涉及到信息化的课程, 所以, 直升机维修与保养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而且信息化课程与其他的课程不能有效地衔接起来, 教学的内容理论性偏强, 没有实践意义, 实用性不强。

三、信息化条件下, 人才培训体系的建设

(一) 对人才的素质和结构进行准确的定位, 确定好培训的内容和目标

在信息化大背景下, 直升机的维修和保障具有全面化的特点, 所以, 直升机维修和保障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维修经验, 所以, 在对直升机维修和保障人员进行培训的时候, 就必须让他们了解信息化的知识, 让他们合理的运用信息系统, 深入了解信息化战争, 让他们对信息科学具有深入地了解, 并且要了解信息化的装备。在培训的过程中, 要让他们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 不仅仅要了解直升机的相关维修方法, 同时也要让他们了解无线电、机械等专业知识, 而且, 在培训的过程中, 不仅仅让维修人员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 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 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操作结合起来。

(二) 培训的课程要设计科学, 进行全面化的培训工作

在信息化大背景下, 要根据直升机维修的特征, 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涉及到信息化的课程, 向学员介绍网络知识, 让他们掌握信息化的理论。在培训的过程中, 要使信息课程与其他课程能够有机地衔接在一起, 使信息化课程能够很好地融入到其他课程中, 运用信息化课程促进其他课程的教学, 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课程来巩固信息化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 根据直升机维修和保障的职责, 完善教学内容

应该结合信息化背景下直升机的作战要求, 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 从而能够在直升机的维修中提升直升机的作战能力, 针对信息化环境, 组织教学内容, 在培训的过程中, 要突出重点, 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补充, 要注重在直升机作战中对直升机的维护, 在培训的过程中, 要突出战场的气氛, 在培训中, 尽量模拟在直升机作战中的维护现场, 在培训过程中,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危险的局面, 从而能够提高学员的警觉意识。

(四) 应该尽快地适应信息化的作战要求, 完善实训的环境

在培训的过程中, 尽量满足信息化作战的要求, 现在, 很多军事院校的装备不足, 而且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 针对这些问题, 应该完善信息化系统的构建, 建立起完善的定位系统、信息整合系统, 信息传输系统等, 从而强化直升机维修和保障人才的培训。

四、结语

现在, 在信息化大背景下, 信息战争兴起, 直升机在信息化战争中能够发挥很好的效果, 能够提高作战的能力, 但是, 我国在直升机维修和保障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 直升机维修和保障人才比较匮乏, 军队院校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设备, 教员的信息化水平落后, 专业设置存在缺陷, 因此, 在对直升机维修和保障人才培训时, 要对人才的素质和结构进行准确的定位, 确定好培训的内容和目标, 培训的课程要设计科学, 进行全面化的培训工作, 根据直升机维修和保障的职责, 完善教学内容, 从而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奚刚, 费全荣.加强基于能力的船舶维修保障人才训练考核评估研究[J].中国修船, 2012.

[2]张文军, 李青峰, 郎娟芳.信息化条件下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培训体系[J].兵工自动化, 2012.

[3]任万德.适应装备保障训练转型需要科学构建装备维修保障人才培训体系[J].继续教育, 2013.

学校信息化培训体系 篇8

培训班开班仪式简朴、庄重、融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刘建同在讲话中要求:“各位老师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大局出发,加强信息技术学习。”

刘建同副司长进一步指出:“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已经具有相当规模,迫切需要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升级经济结构,在全球化背景下提高我国产业、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只有在职业教育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够使这些未来的产业发展大军适应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战略要求。2008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继续扩大,在校生规模达到2087万人,比2001年增长70%。面对新形势,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任务是加快实现从发展数量规模到提高质量内涵的历史性转折。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一是改革四大模式,即改革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二是创新六大机制,即教学环境创新、教材应用创新、教学方式创新、队伍建设创新、专业设置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四大模式改革和六大机制创新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都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综合处处长刘培俊强调指出:“此次培训活动是促进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技术能力越来越成为衡量职业学校教师综合职业素质的一项关键指标,当前要大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今后几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是:第一,完善培训工作体系,提供信息技术的学习交流平台;第二,开发培训课程体系,提供动态更新的培训内容;第三,构建培训网络体系,完善服务机构;第四,建立培训能力认证体系,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价的制度化;第五,形成信息技术学习支撑服务体系,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持续提升。”刘处长还同时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是一项持续性和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等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和长期努力,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鼓励教育部门联合相关行业、企业、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发挥各方的政策、技术、市场、人才和服务等优势共同组织开展培训。

学校信息化培训体系 篇9

远程培训”工作总结

根据随县继续教育中心的要求,我镇在2015年国庆放假前对“国培计划’2015——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远程培训”进行了系统的安排,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通过三个月的研修学习,194名在编在岗在教学一线教师按要求完成了“网培”任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对我镇的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

1、成立领导小组,有组织、有计划地抓好培训工作。小林镇中心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吴朝勇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各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管理和考核小组。指导学校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教务处全面负责培训工作,各年级组负责对教师研修的督促。因此从方案的制定到实施,领导小组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认真宣传、全员参与、高效落实、定期通报。

2、结合校情制定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实施方案。各学校还根据实际情况和特点,发挥年轻教师在对新技术的快速适应和接受能力上的优势,发动年轻教师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远程培训”的学习流程进行摸索进而推广经验,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学习和研修,让年轻教师帮助、辅导老教师进行学习和研修。经过我镇老师的共同努力,我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精心准备,方案明确

从接到通知,各学校就着手准备培训工作,从培训内容、培训材料、培训时间等等,对培训的每一个细节都做了详细的安排,并且将相关材料如《参训学员信息报名表填报说明》、《远程培训项目参训人员信息收集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日程安排及注意事项》、《平台注册流程及注意事项》、《信息技术技术平台操作讲解》等内容传到学校网站和各年级办公室的电脑上,供老师了解和学习。

按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组和县继教中心的日程安排,我镇把培训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一)制定方案、宣传发动阶段(8月15日—9月25日),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骨干教师参加省级集中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区域统筹规划能力,制定方案,启动提升工程。学校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把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上传到学校QQ群、各年级办公室电脑桌面,传达给老师,让老师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明确自己的责任,应该完成的任务。做到明明确确学习,认认真真对待,切切实实提高。

(二)上报信息、自测体验阶段(9月26日—9月30日)。主要任务是一步摸清学员信息,分学段学科进行编班,安排管理人员和坊主,组织老师对照专业标准进行自测自评,形成自评能力简述和等次结论。教师们对照自评信息和能力等次,有针对性的选课看课,来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注册选课、培训研修阶段(10月1日—12月15日)。1.注册选课(10月1日—8日):主要任务是教师完成注册,登录中国教师研修网选课,进入平台操作,形成第一阶段学情通报。

2.学习研修(10月9日—12月15日):主要任务是及时学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阶段的课程学习,完成研修作业,提升技术素养。

(四)研修测评、全面总结阶段(12月16日—31日)。要求教师在12月30日前进行自评,中国教师研修网进行测评,学校对教师学习情况和能力提升情况进行总结。

三、积极参与,高效落实

通过宣传发动,老师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每位老师都能在规定 的时期内完成注册和自评,进行学习研修,并积极参加话题研讨、专家答疑等活动,提交研修作业,上传教学资源。在研修期间,我们做了三次学情通报,分别对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理化生政史地体音等学科)四大类的教师研修学习情况进行了公布,对学习进度快、成绩突出的前20强进行了表扬,对学习进度慢、成绩较低的教师进行了督促。各学校在开教师例会时,将学习情况进行现场通报,让老师们明白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有针对性进行学习。这就使我镇教师研修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提升,学习进度加快,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上升明显。

我镇现有194人,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老师都按时参加了学习研修,参训率达到100%,研修率达到100%,合格率达到100%。看课时长达到2250分钟,学时达到50学时,并且通过了网络测评(达到85分),圆满地完成了研修学习任务。所有人员都积极参加线下研修活动,书写研修日志、学习心得。同时,教师们在对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明显的提高,研修学习的效果已经初露端倪。

四、转变观念,勇于实践

作为教师,我们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教学。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我们要改变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我们通过学习,懂得了教学素材收集与加工的方法,学会了多媒体教学环境及课件制作。同时我们学习了微课、慕课、与翻转课堂的相关知识。这些新技术深刻影响着基础教育,虽然我们是农村学校,存在不小的城乡差距,微课、翻转课堂的使用暂时还很难,但信息时代的变革是相当快的,所以我们要在理论上认识它,技能上掌握它的制作,适当的加以尝试,当条件具备的时候,我们可以迅速的应用它,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方式,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

我们将结合本次的培训,在以后的工作中,转变思想,进一步熟

悉各种新技术、新观念,投身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实践,为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做贡献。

我们相信通过这次的培训,全体老师都会对信息技术能力有新的认识,并且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的应用这些能力为教学服务。

五、几点困惑和建议

1、农村教师普遍年龄结构偏大,虽然经过培训大部分教师能运用教学资源、操作电子白板、利用多媒体设施进行教学,但远达不到培训的要求。

2、农村学校教师办公条件目前还比较简陋,无法与教室配备的多媒体、电子白板设施有效结合,影响了备课的效率;有时教师还没有学生对电子设施玩得熟。

3、教师平时工作任务重,大量有效地远程网络培训应放在暑期进行,教师能安心坐下来好好学。

4、教师培训应分层次、有针对性,不能一概而论。

学校信息化培训体系 篇10

面点培训、厨师培训、烹饪培训、东莞誉厨烹饪培训学校来跟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烹调?怎么样烹调?又有那些菜系? 1.什么是烹调? 答:将切成型的原料加上调味品通过加热制成菜肴的过程。2.热菜烹调方法有那几种?

答:炸、溜、爆、炒、烹、煎、塌、贴、烩、焖、烧、扒、熬、炖、蒸、煮、炝、涮、煨、烤、拔丝、挂霜、蜜汁、熏、卤。3.什么是火候?

答:根据原料的性质、形态和要求给菜品加热的量。4.什么是炸?主要有哪几种方法?

答:将加工整理的原料再多量油中加热原料到脆嫩酥香的烹调方法。炸:清炸、干炸、软炸、酥炸、板炸、脆炸、松炸。5.原料蒸制时再蒸屉中应注意什么?

答:汤少的菜品放在上面、汤多的菜品放在下面、色泽淡的菜品放在上面、色泽重的菜品放在下面、不易熟的菜品放在上面、易熟的菜品放在下面、6.爆菜的特点是什么?

答:菜肴的脆嫩鲜美、欠汁薄少、吃完盘中无欠汁。7.说明溜潮炸烹的特点?

答:炸:香酥脆嫩。烹:不勾芡汁清少。溜:勾溜欠欠适量。炒:不勾芡汤汁少。

8.扒的种类?特点?

答:红扒、白扒、奶扒、汤扒等。注重外观、整齐美观、汁明亮欠少。9.烧的种类?特点?

答:红烧、白烧、干烧、葱烧、酱烧、锅烧。特点:品味香醇、以咸鲜略甜为多、明汁亮欠。10炖的种类?特点?

答:隔水炖、不隔水炖。汤汁清鲜、香醇、原汁原味。11.什么是拔丝?炒糖的方法有那几种?

答:把白糖加油或水炒熬到一定火候后放入经过油炸的主料翻匀、食用时能拔出丝的烹调方法。

方法:油拔、水拔、油水合拔。12.凉菜的烹调方法有那几种? 答:炝、拌、腌、酱、冻、熏、卤。13.什么是拌?种类?

答:将加工成型生料或晾凉的熟料直接加入调味品拌和成菜的烹调方发、拌:生拌、熟拌、生熟拌。14.什么是炝?特点?

答:将加工成型的原料用沸水烫至断生或用油温滑熟的方法加入以高热花椒油为主的调味品制成菜的方法。特点:刀工讲究、清鲜脆嫩、利落、清爽。15.拌与炝的区别?

答:拌菜的原料生熟皆可、炝菜大多用熟料。

拌菜调料多用酱油、醋、香油。炝菜多用花椒油制品。16.鲁菜的名菜有哪几道?

答:葱烧海参、九转大肠、油爆海螺、清蒸加吉鱼等 17.苏菜的名菜有哪几道?

答:清炖狮子头、清蒸鲥鱼、叫花鸡、大煮干丝等。18.川菜的名菜油哪几种道?

答:鱼香肉丝、回锅肉、水煮肉片、夫妻肺片等。19.构成宴席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鲜果、干果、凉菜系、热菜、甜菜、面点。20.一只鸡的成本为18元,要求毛利率是45%应售多少钱? 18÷(1-48)=32.7元

东莞誉厨烹饪培训学校作为一所专业的厨师培训学校,热烈欢迎有志于学厨师的朋友来东莞誉厨烹饪培训学校参观学习。东莞誉厨烹饪培训学校作为一所厨师学校,始终坚持教师做到“爱教、会教、教会”,学面点培训到东莞誉厨烹饪培训学校,成功触手可及!

学校名称:东莞誉厨烹饪职业培训学校 联系人:林老师

联系电话:0769-33377611/***

企业培训体系及构建 篇11

建立适应企业要求的培训体系是保

证培训工作持续发展的根本。

培训体系是指按照统一的原则对培训所涉及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综合协调,从而建立起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的制度。培训体系的建立应该包括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讲师管理体系、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和培训管理体系四个部分。

建设符合企业需要的培训体系是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保证培训工作持续发展的根本。

建设培训体系必须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必须着眼于企业的核心需求。

培训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培训体系是根源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体系的,只有根据企业战略规划,结合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才能建立起符合企业持续发展要求的高效的培训体系。培训工作是人力资本实现增值的有效措施,培训体系不是只解决一时一事的问题,而是要深入发掘企业的核心需求,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预测对于人力资本的需求,提前为企业需求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建设培训体系应实现多层次全方位,把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作为建设培训体系的目标之一。

在企业中,员工的培训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的特点。有效的培训体系应考虑员工教育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训练技法,根据具体的条件采用多种培训方式,针对具体个人能力和发展计划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在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多渠道、多层次的构建培训体系,达到全员参与、共同分享培训成果的效果,使得培训方法和内容适合被培训者。

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培训体系建设的依据和目的,员工的培训需求是培训体系建设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只有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统筹结合,才能使企业的培训体系对整体的培训工作起到持续的推进作用。

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建设培训体系,

实现企业培训工作的持续发展。

重视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和评估,明确开展培训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在拟定培训计划时,首先应当确定培训需求。在培训需求分析工作中,我们应从企业员工自然减员因素、现有岗位的需求量、企业规模扩大和发展提高的需求量和技术发展的需求量等多个方面对培训需求进行预测。我们可以通过探讨企业未来几年内的发展方向,确定业务发展的重点领域,并配合企业整体发展策略,运用前瞻性的观点,将未来企业的需要内容纳入培训范畴。

其次,对于企业的组织结构、组织目标及组织优劣等也应该加以分析,以确定培训的范围与重点。开展培训的重要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在培训之前必须以工作说明书和岗位工作规范为依据,确定岗位的工作条件、职责及在岗人员的素质情况,并确定培训的内容。

培训需求反映了员工和企业对培训的期望,但是要将这些需求转化为计划,还需要对需求进行评估。培训需求至少应当满足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和态度的转变其中任何一个目标。培训需求是否和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培训需求评估可以界定培训需求是否应当得到满足,将需要按轻重缓急组成一个序列,为设计培训内容创造条件。

在企业的培训工作中,要事事以员工为中心,在素质模型、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来设计确定企业各岗位的素质胜任力标准,然后对从事不同工作岗位的员工差异性能力进行评估,从而得出各员工的培训需求,再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计划性的培训模块。

建立培训课程体系,为培训需求的实现提供基础。

培训课程设置是建立在培训需求分析基础之上的,根据企业培训工作的实际情况,一般将培训课程分为员工入企培训课程、基础性课程和专业提高性培训课程三类。

员工入企培训属于普及性培训,其目的是使新进入企业的员工全面了解企业的总体情况,尽快熟悉企业,使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企业。培训的课程主要包括企业发展历史、企业未来发展规划、企业文化、企业政策、企业相关制度等。

基础性课程是企业各层次员工从事本岗位工作所应掌握的基础性培训内容,包括企业中从事各类各级岗位工作的人员所需掌握的应知应会知识和技能,员工岗位调动、职位晋升、绩效考核反应知识、技能有欠缺者需加强的较为固定的课程培训。

基础性培训课程设置的工作量最大。要做好这项工作,在企业中必须建立起以员工职业化为目标的分层分类员工培训体系,明确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

专业提高性培训课程是根据科技、管理等发展动态,结合企业发展目标和竞争战略作出培训分析,依据发展的要求为确保员工能力的提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而设置的培训内容。

专业提高性培训内容可以从两个层次上进行分析。首先,对企业目标进行分析。分析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竞争战略,考虑与此相关的管理思路、管理观念和工作重点的转移,组织流程的改造及涉及新的技术领域、工艺技术,并以此确定培训课程。其次,从技术发展角度分析。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当一项工作内容发生重大革新时,根据由此带来的新技术、新的管理理念来确定培训课程。

重视企业培训讲师队伍的建设,着力培养企业自己的师资力量。

培训讲师是整个培训工作中具有极为重要位置的决定性因素。在企业培训工作中,培训讲师来源有两种途径:一是外部聘请;二是企业内部培养。从企业培训工作的长远发展来看,重视并加强对企业内部讲师的培养,形成一支培训讲师队伍,是直接关系到培训工作效果的重要工作。

企业应重视对内部培训师的培养工作,在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的同时,还应建立起能够覆盖主要专业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并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平时工作在企业生产和管理的一线,了解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实际,是培训讲师队伍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可以制订“讲师资格认证考核制度”,从专业知识、专业经验、成就等方面进行认证。对讲师的工作绩效定期进行考核。同时为支持和鼓励讲师主动积极地开展培训工作,给讲师一定的时间和经费从事教材的开发。企业应帮助讲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组织他们进行专业培训和技能训练。

抓好培训效果评估,为培训工作的发展和提高提供依据。

培训效果评估是培训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评估结果将直接作用于培训课程的改进和讲师调整等方面。评估从四个方面考察:1.反应层面。考核学员对培训讲师的评价、培训内容是否合适等。这是一种较浅层评估,一般通过设计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进行。2.知识层面。检查学员通过培训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书面考试或撰写学习心得报告的形式进行检查。 3.行为层面。学员通过培训是否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绩效。此类评估可以通过绩效考核方式进行。4.结果层面。通过培训是否对企业的经营结果产生影响。结果层面的评估内容是一个企业组织培训的最终目的,也是培训评估最大的难点。因为对企业经营结果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是培训活动,还有许多其他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结果。

完善培训管理体系建设,形成有机的整体。

培训体系是一个动态平衡的体系。如何进行培训课程体系设计和培训讲师调整,以及如何激励学员的培训意愿,如何开发和管理培训项目,如何协调培训工作中各个方面的关系,如何把培训课程的内容转化为工作流程和规范化的操作文件等等,这些都是培训管理体系要考虑的,并通过制订相关管理制度加以落实。培训管理体系是保证培训体系有效运作、对培训活动顺利开展起支持作用的重要环节。

在培训管理体系的各项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应将实现培训目标放在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对各项管理工作和培训资源进行全面的协调,使培训工作成为一个高效运作的系统工程,在较高的层面上,完成好各项具体的培训工作。

上一篇:最成功的表白方式下一篇:高考语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