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有感(精选11篇)
我们一定都在赞颂建设者们的崇高的精神,伟大的理想吧。为了使我们的青藏得到更好的发展,经济有所提高,使青藏交通方便,建设者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研究、辛辛苦苦地工作,在几年的时间里默默地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建设者你们从不气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经验;你们为了同一个理想,同一个口号: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你们历经了多少风雨,却仍然坚持不懈、义无反顾,要知道,这不是一条普通的路啊!这是民,一条终年积雪,含有土冰层、浅埋地层等复杂地质的路。你们知道这不容易,可你们却一心想着造福广大人民。这种坚忍的毅力,永不熄灭的信心,是你们勇往直前的支柱。
功夫不负有心人,你们辛苦撒播的种子终于结果了;你们终于有回报了。青藏铁路,这条伟大的路在2005年10月15日竣工。能提前了三年完工,这要感谢你们不畏艰难的精神!
【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有感10篇】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组中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环境恶劣的条件下, 西部建设者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克服了一个个世界难题, 修筑了青藏铁路的故事。整篇文章充满了浓浓的正能量, 字里行间包含了对西部建设者们的歌颂与赞美。
这样一篇西部大开发的课文, 引发笔者的三点思考:第一, 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遥远, 学生很难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 教师怎样在文本与学生生活实际中架设一座桥梁, 帮助学生学习?第二, 这篇课文中5 次出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 但是出现的方式却不一样, 有单独出现的, 有重复出现的, 还有和其他句子联合出现的,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第三,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如何让学生做到真学、会学、乐学, 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设计理念】
基于文本解读的三点思考, 笔者建构了四个学习活动:把课文读成一个词语、把课文读成一个表格、把课文读成一句话、把课文读成一个丰碑。通过四个学习活动的组织, 把一篇课文作四次改变, 让学生在自学、群学、讨论、质疑中,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条理清晰的表达方法, 称赞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认读“妖娆”“隧道”等词语, 能理解“银装素裹”“杯水车薪”等词语的意思。
2. 能借助表格梳理课文内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感受铁路修筑者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
3. 能用质疑、解疑的方法, 了解反复写法在不同呈现形式下的不同效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把课文读成一个词语。
1.检查字词, 扫清学习障碍。
师:同学们, 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 我们观赏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 游览了神秘的丝绸之路, 了解了扎根边疆的白杨, 祖国的西部真是景色奇丽,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条通往美丽圣城拉萨的铁路———青藏铁路。 (出示课题, 齐读)
出示词语, 检查落实。
第一组 (检查字音) :妖娆隧道机械青藏
第二组 (检查意思) :银装素裹七零八落不翼而飞劈头盖脸杯水车薪废寝忘食
学生自读、齐读,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全班讨论。
2.了解起点, 把课文读成一个词语。
师:通过预习, 你觉得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
学生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伟大、困难、壮观……
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 通过预习就能够把这么长的一篇课文浓缩成这样几个词语, 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预习感受, 这种归纳的阅读方法值得赞扬。
(设计意图:本环节用问题“你觉得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 让学生畅谈预习感受, 尝试把预习的成果提炼成一个词语。学生学习不是零起点, 教师通过检查预习情况, 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进而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堂教学, 既有效节约课堂学习时间, 又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举两得。)
学习活动二:把课文读成一个表格。
1.借助表格, 自学课文。
师:就像同学们说的, 青藏铁路是伟大的, 修筑是艰难的, 那就让我们打开课本, 看看修建这条铁路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又是怎样解决的。 (出示表格)
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习, 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些学习建议。 (课件出示, 学生自学)
2. 互动交流, 完成表格。
(1) 师生互动交流, 完成表格内容。
(2) 阅读表格, 赞美修筑者。
师:同学们通过15 分钟的学习, 把这篇课文由几个词语又读成了一个表格, 真不错!看着这样的表格, 你想对铁路的修筑者说些什么? (学生交流)
小结:正是如此, 所以作者带着敬佩、赞美之情, 热情洋溢地写下这篇课文——— (生齐读课题《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设计意图:把课文读成一个表格,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完成连续文本和非连续文本的转化, 用多种角度、多种思维去思考文本的内容和内涵, 可以为学生开拓思维提供另一种方法。独学、群学、修改的学习活动展开充分, 做到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习活动三:把课文读成一句话。
1.聚焦关键句。
师:课题“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5 次) 请把这5 句话都找出来, 画上横线。
课件出示:
第①处第1自然段: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第②处第5 自然段: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第③处第7 自然段: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第④⑤处第10 自然段: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 提出疑问。
师:看着这样五句话, 你有什么想问的? (生提问)
3.合作解疑。
师:以4人小组为单位, 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
全班交流。
①为什么要出现5 次?
这是反复的写法, 强调作者对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吃苦奉献精神的歌颂。
②为什么第2 处和其他4 处不一样?
因为后面文章要讲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这句话起到过渡作用, 而且句子读起来有节奏变化。
③为什么第4、5 次要放在一起出现?
这句话在文章结尾重复出现两次, 更能准确抒发作者的感情。
(设计意图: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教师要通过组织学习这个例子, 来教给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方法。在这个学习活动的设计中, 根据针对反复出现的五句话的质疑, 让学生对反复的写法进行思考, 了解不同形式的反复能够表达不同的思想, 从而达到知其然, 还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学习活动四:把课文读成一座丰碑。
1.观看青藏铁路开发的视频。
2.练笔, 把课文读成一座丰碑。
师:如果要在铁路经过的海拔最高处为建设者立一块纪念碑, 你会在上面写下什么呢? (生自由写作)
3. 汇报交流。
4. 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收获。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五年级
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4)搜集有关西藏和青藏铁路的资料。(安排指导学生在微机室上网利用百度搜索搜集资料)
二、教学课题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走进西部”单元第四课 4*把铁路修到拉散去
三、教材分析
(一)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文章。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文章条理清楚,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对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吃苦奉献精神的歌颂。这篇通讯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抒情色彩。
作者主要采用这样几种抒情方法:一是直抒胸臆,通过8个感情色彩强烈的感叹句,充分表达了筑路大军的信心与决心以及所遇困难的严峻以及克服困难和取得胜利的喜悦之情。二是运用恰当的比喻,如,“铁龙”“下马威”“逞凶一时的冻土”“巨大的拦路虎”,更加突出了建设者 的豪情壮志。三是语言直白简洁,有很强的节奏感,字里行间充溢着乐观情怀。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二是使学生感受到建设者们身上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在脑海中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三是对西部大开发有更多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主要内容,弄清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复杂冰冻土层、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这些困难的,并从中受到感染。
难点:修建风火山隧道中的施工困难及科技攻关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有关青藏铁路的资料
四、教学方法:
本文为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饱含激情,催人奋发的一篇通讯报道,要求进一步练习巩固单元学习要点,在学生结合课文导读自学的基础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加强朗读指导练习,体味“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不同情态下筑路人的呼喊,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利用互联网百度搜索、文库、百科等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五、教学过程:
(一)播放《天路》,导入板题
1、播放韩红的歌曲《天路》【百度视频】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25&word=天路
2、导入板题:悠扬的歌声,优美的风景,一条世界屋脊上的“铁龙”将天堑变通途,给西藏人们带来新福安康,让我们伴随着悠扬的歌声共同走进《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件出
示
课
题)【
百
度
文
库
】http://wenku.baidu.com/view/e7408503eff9aef8941e0679.html
(二)结合提示,自学交流
1.自读导语,理清学习本文有几个方面的要求。(三个方面)(1)知道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2.根据要求,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3.小组交流:(1)检查生字字音及组词情况;(2)把不理解的句子提出来,进行归纳,为全班交流作准备。(3)将收集到的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讲给同学听。
(三)抓住关键,突破重点
1、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请勾出课文中相关语句,联系实际或收集的资料进行批注,小组交流。
*展示修筑风火山隧道图片,再现修建过程。【百
度
图
片
】
http://image.baidu.com/i?word=%B7%E7%BB%F0%C9%BD%CB%ED%B5%C0&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ie=gbk&fm
【百度百科】冻土层http://baike.baidu.com/view/888224.htm
2、自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这句话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每一处应该含着怎样的感情朗读?
指导朗读:如在铁开工时、在遇到困难时、在隧道打通时、在铁路竣工时
(四)归纳总结,情感升华
1、谈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你想对青藏铁路的建设者说些什么?
2、真篇文章从写法上,你学到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学习应用
1、出示课文插图,为课文插图写解说词。
【百度图片】/
1.师:播放《天路》这首歌。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吗?
生:(听过)指名介绍,(这首歌叫天路,是歌唱铁路工人修筑青藏铁路的事儿的)师:说的好,这首歌深情的歌唱了铁路工人修建青藏铁路的惊天壮举。那你对青藏铁路了解有多少呢?能把你课前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生:学生汇报搜集的有关青藏铁路的资料
2.师:同学们的资料搜集的不错,课前功课做的非常好。西藏地处青藏高原,交通落后,而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长期以来就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直是西部人民的梦想,也是全国人民的心愿。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也正在由梦想变成现实。今天咱们就来学习第四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板书课题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3、齐读课题2次
4、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铁路工人一起走进修筑青藏铁路的施工现场,了解筑路工人在修路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感受他们那种无私奉献、积极乐观和科学创新的精神。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都讲些什么?
2、生:轻声读文
3、师:老师看大家读的很认真,也很投入,相信在初读中你一定有很大的收获,那老师想考考大家,你有信心吗?(课件出示生字词正音)
4、指名读课件中的生字词、重点词
5、师:看来大家对生字词掌握的还不错,那你对课文了解有多少,通过初读课文你都知道些什么?
6、生:课文主要讲筑路工人在修筑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终于是风火山隧道胜利贯通的事儿。
三、精读课文,用心感受
1、青藏铁路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请同学们读读课文1——3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好好读一读。课件出示重点句。
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将通过这里,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
2、生: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3、师: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这条铁路的具体路线?课件出示青藏铁路路线图
4、看了这条路线图,你有何感受?(路程好远,好难啊)
5、指导朗读。那就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这句话,要把你心中的这种感受读出来。指名读——生评价——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上个重点句
体会:天气太恶劣了。筑路队员极度缺氧,生命都受到的威胁。(抓重点词七零八落,不翼而飞,劈头盖脸,始料不及,杯水车薪和海拔4905米理解句子,利用白板把重点词做上标记)
板书:恶劣天气
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本科的重点问题,进行自学。
2、汇报:我先让学生汇报一下预习内容:生字、新词。还有查找的资料,通过查找资料使他们认识到青藏铁路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是沟通东西部、促进合作发展,造福西藏地区和人民的重要意义。
3、感受课文。交流开凿风火山隧道遇到的困难时,学生们结合具体词句体会到,在建设者身上,始终斗志昂扬,洋溢着无坚不摧的乐观主义精神。这正是同学们所要学习的。
一个寒假下来,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孩子们的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没有了。好吧,从头开始吧?!
上课伊始,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问题一出,老样子,全班同学都底下了头,做思考状,当然,许多同学都是装模作样,低头是害怕找他回答。我一边轻轻地慢慢地反复读着题目,时不时地自言自语:“从中知道了什么呢?”一边耐着性子等待着,眼巴巴地不停地扫视着全班。终于,有一个同学慢慢把小手举起来了,我迫不及待地叫他回答,他说:“我知道了课文主要是写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很好,能把这个分解成两个信息吗?”等了半天,空中没有见到一只小手,失望之余,我只好自己讲了出来:读了课题,我们知道了两点。一.这篇课文是写修铁路这件事的;二.这条铁路的终点是拉萨。
接着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有了上面的牵引,一些孩子开始找到感觉了。有几只小手举起来了。叫起来,一开始他们说的是导读提示里的问题。我又说:“对于青藏铁路,除了这些,你们还想知道什么?。”一会儿,就有同学跃跃欲试了,说的疑问有很多,最让我震惊的是陈媛说:“竟然修建青藏铁路这么难,那为什么要修呢?也就是修建青藏铁路的意义是什么呢。”一个农村五年级的学生,说出了意义这个抽象的`词,我很吃惊,更何况这个问题还补充了课文内容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坐上火车去拉萨》。
提问:这首歌曲中唱到“这条天路像巨龙飞在高原上”,这条天路是什么路?(青藏铁路)
正因为有了这条青藏铁路,我们才能“坐上火车去拉萨”。那关于青藏铁路你们了解多少呢?请学生自由发言。
2、西藏地处青藏高原,交通落后,而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长期以来就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直是西藏人民的梦想,也是全国人民的心愿。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也正在由梦想变成现实。今天咱们就来学习第四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都讲些什么?
2、汇报交流生字。
3、通过初读课文,都知道些什么?
课文主要讲筑路工人在修筑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终于是风火山隧道胜利贯通的事儿。他们面临很多困难,高原缺氧,冻土区开凿隧道很艰难 西藏地区天气恶劣,建设者工作认真,顽强,有毅力
三、精读课文,用心感受
(一)遇到困难
1、青藏铁路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好好读一读。
2、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看这条铁路的具体路线吧!(出示课件)。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路程好远,好难啊)
3、指导朗读。那就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这句话,要把你心中的这种感受读出来。
4、其实在党中央毛主席的关怀下,从1958年就已经开始修筑青藏铁路了,但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因为各种原因青藏铁路也未能走进拉萨,直到 2001年10月18日,青藏铁路的二期工程才正式开工。那么在青藏铁路施工的过程中,筑路工人遇到了哪些巨大的困难?又是如何战胜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9自然段,用浪线画出,把你的感受和体会在句子的旁边做好标注,再和小组的同学好好交流交流。
5、指名汇报。
A.风火山隧道要穿过多年冻土区,各种复杂的冻土层挡在前面,施工难度极大。„„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B.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
C.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刚刚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一夜之间被大风撕扯得七零八落„„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6、小结:在修路的过程中,我们的筑路大军面对多年的冻土区,面对如此恶劣的天气,面对含氧量不到平原一半的极度缺氧这样巨大的困难,他们肩上的担子太重了,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这部分内容,再次感受筑路工人修筑青藏铁路的无比艰难。
过渡:面对如此巨大的困难,我们的筑路大军退缩了吗?筑路大军面对多年的冻土区,面对如此恶劣的天气,面对含氧量不到平原一半的极度缺氧这样巨大的困难,他们又是如何战胜这些困难的呢?
(二)战胜困难
A但是,这一切难不倒我们的筑路大军。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B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公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败„„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你觉得筑路大军能一次又一次的战胜困难,他们靠的是什么?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精神?(科技人员的智慧和汗水
工人的勇气和毅力、吃苦耐劳、积极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党和人民的关怀)
(三)隧道胜利贯通
1、“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西藏人民多年的梦想,也是全国人们的共同心愿。同学们,让我们齐读文章最后2小节,边读边想这2小节主要写什么?
全长1338米的风火山隧道终于胜利贯通了!我们的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内心是无比的激动,他们高呼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那你把这句话再读一遍,看你能不能读出自豪、兴奋地语气
2、生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评价——齐读
3、从省略号中,你读懂了什么?
刚刚凿开的隧道,无法喷射混凝土。营地外常常狂风大作,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砸下来。风火山海拔4905米,隧道越掘越深,空气越来越稀薄,使早有准备的突击队员各个胸闷气短。尽管有很多困难,但都克服了!
20xx年10月19日,全长1339米的风火山隧道终于胜利贯通了!每一个青藏铁工人都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读后感
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西部,世界历史上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如今,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建设者辛苦汗水的浇灌下,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让我们走进西部,了解西部感人的事迹。
青藏铁路,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建筑,对祖国,甚至世界的影响都很大,功不可没。但在它的背后,有着辛酸感人的一个个故事。老一辈建设者献出了青春和热血。如今,为了加快西部的建设,新一辈建设者继续贡献智慧和力量,一定要把青藏铁路修到拉萨去。
青藏铁路的建设异常艰巨。冻土层、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是摆在建设者面前的三道拦路虎。深厚的冰渣子比石头还硬,筑路大军打隧道异常麻烦,再加上恶劣天气的扰乱和极度缺养的折磨,队员们个个胸闷气短,头痛腿酸,工作效率迅速下降。怪不得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土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但这一切都难不住我们的筑路大军,他们和科学家经过了200多次失败,终于建成了一个大型的制氧站,为筑路大军的生命做了保障。在全国人民的呼吸中,铁路线不断前进。终于在2006年7月1日这个盛大的节日里,青藏铁路开通了!是由工人们耐住严寒,不顾生死创造了这个奇迹,也是科学家们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成就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西方媒体强调了我们不可能成功,但也暴露了他
们无力完成。但中国人冒严寒,顶风雪,战缺氧,斗冻土,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挑战极限,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谱写了中国铁路建筑史上的光辉篇章。使西方国家的媒体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联想到我们自己,学习中会遇到难题,是放弃还是努力完成?生活中会遇到困难,是逃避还是勇闯难关?……和青藏铁路的难题比起来,我们的困难真是微不足道啊!西部建设者靠着顽强的精神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我们遇到困难时也要勇敢面对,不抛弃,不放弃!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案例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学习目标
1.默读全文,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
3.认识本课14个生字,搜集和交流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学习重点
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感受新一代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
学习难点
理解冰碴子、冻土区、高原缺氧、混凝土喷射等术语的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A案
教学准备
青藏铁路有关资料图片,西藏风光短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天路》引读
1.师:同学们,听过《天路》这首歌吗?它深情歌唱了铁路工人修建青藏铁路的感人事迹。来,随着这动听的歌声,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青藏铁路。(播放《天路》配乐的青藏铁路施工画面)
2.师:这就是青藏铁路,1958年,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开工,但是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条铁路还没有进入西藏,直到今天,西藏依然是中国惟一不通铁路的省份。这到底是为什么?是什么困难阻挡了这条铁路的前进?请同学们跟着筑路工人走进青藏铁路施工现场,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二、初读感受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个别难读的字音是否读准。如械(xi),不读ji狰狞读准后鼻韵。
2.师:读着课文,想着青藏铁路的施工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交流)
3.师:这是一条艰难的铁路,(师生补充资料,结合看屏幕上的青藏铁路示意图:青藏铁路要经过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要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全长1142公里,要经过550公里的永久性冻土区。解释冻土区:一年四季覆盖着坚硬的冰,有些坚冰厚度达一百多米,是高原地区修建铁路遇到的最大难题。)而风火山是最难的难题,但是最终,这只巨大的拦路虎却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4.(屏幕出示句子: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1)为什么说风火山是只巨大的拦路虎?(因为这里有三大难关:多年冻土区,恶劣天气,极度缺氧)
(2)为什么风火山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①因为科技人员找到了喷射混泥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冻土区。
②因为青年突击队员顶住了恶劣的天气,继续顽强的工作。
③因为科技人员建起大型制氧站,攻克了极度缺氧难关。
(3)你们说这是一批什么样的建设者?(勇敢的、坚强的、智慧的,不怕苦不怕累)
(4)是啊,他们的确是一批勇敢坚强、充满智慧的青年突击队员。你们谁想成为这样的一名突击队员?我们就请这位突击队员来读1~2自然段,要读出你们的决心来。
(5)同学们,让我们也象这位突击队员一样严阵以待,准备迎接风火山的挑战。(齐读1~3自然段)
4.师读:然而,一次次爆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1)西方的媒体说明了什么?
(2)他们认为不可能,那你们认为可能吗?
(3)我们的青年突击队员是如何把外国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的?让我们把自己当作中央电视台的一名记者,走进工地,去采访筑路工人攻克风火山的艰难历程。
三、读后采访
1.合作要求:
(1)自己边读边画,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工程的艰难和建设者的勇气与智慧。
(2)根据采访提纲上的问题提示,把自己的同桌当作青年突击队员互相采访。
(3)按冻土区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分成三个事件,做三次报道。
2.采访提纲
(1)你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2)这些困难给你们造成了什么影响或者后果?
(3)你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四、现场报道
1.攻破多年冻土区。(结合看课件中的图)
(1)请某个学生做现场报道,其他人补充评价。
(2)理解下马威。
①什么是下马威?
②风火山给青年突击队员什么下马威?
③这些下马威可能给工人和工程带来什么危害?
④但是,这一切难得倒我们的筑路大军吗?为什么?
(3)是的,因为这群勇敢坚强的青年突击队员心中装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齐读第7自然段)
2.克服恶劣天气。(结合看课件中的图)
(1)请某个学生做现场报道,其他人补充评价。
(2)想象七零八落不翼而飞和劈头盖脸是什么样子。
(3)导读第8自然段前5句(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跟读后半句,强调突出作用)
(4)看图,想象工人们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面前可能会怎样?
(5)是啊,房子吹倒了,屋顶掀翻了,头砸破了,脸流血了,冷啊!疼啊!可是,当队员们想到西藏人们贫困的日子和迫切的期待,他们咬紧牙关,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呼喊:把铁路修到拉萨!(齐读两遍)
3.解决极度缺氧。(结合看课件中的图)
(1)请某个学生做现场报道,其他人补充评价。
(2)什么是杯水车薪?为什么会杯水车薪?
(3)看图,想象工人背着氧气瓶在隧道里工作是什么样?
(4)胸闷,头痛,呕吐,四肢无力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这是多么可怕的难关啊!但是建筑大军硬是让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为什么?他们的胜利依靠的是什么?
①是工人们的勇气和毅力。
②是科技人员的智慧。
③是党中央的关怀。
④是西藏人们的支持。
(5)因为,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铁路工人的坚强决心,也是全国人们的共同心愿。同学们,带着全国人民的心愿,让我们大声地呼喊出铁路工人的决心。(齐读10~11自然段)
四、总结升华
1.(屏幕出示最后一个句子:青藏铁路这条铁龙在不断地向前,向前,拉萨已经遥遥在望)从最后的省略号里,你们读懂了什么?(介绍青藏铁路最新进展:工程进展顺利,全线路基、桥涵、隧道等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累计铺轨743公里,今年年底铁轨将铺到拉萨,明年7月进行列车试运行。届时将开通拉萨至西宁、北京、成都、上海、广州等多条线路,并装备当今世界最豪华的旅游列车。到那时,从拉萨乘座火车到北京,仅需48小时。)
2.想不想坐上这趟列车去拜访神秘的青藏高原?来吧,跟老师一起踏上这段神奇的天路。(播放西藏美丽的风光,配上李娜的《青藏高原》,最后画面定格在一个西藏小女孩站在铁轨边上,眺望拉萨的方向。)
3.同学们,为了建设这条铁路,40多万各族同胞远离亲人朋友,奋战在这荒凉恶劣的高原,多少年轻的生命永远地长眠在皑皑的雪山下,还有多少人奉献着自己的热血和青春,但是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可能彻底改写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西藏才可能真正走向繁荣富裕。
4.面对着这样一群铁路工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写下来)
附板书:
教学《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文,在初读课文时,学习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令我颇感意外。
初读课文时,学生认真的自由读了一遍课文之后。我想检查一下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如果现在有机会让你任意选读一段,你会读哪一段?
(季丹妮站起来读了描写科技人员攻克难关的一段,但不甚流利)。
师:老师已经猜到你为什么要读这一段话。先放一放,等会儿深入学习课文之时,看看老师猜得是否正确。我想如果你喜欢这段话,应该怎么做?
季丹妮:读流利。
师: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将这一段读流利。
(季丹妮认真地在读了一遍,很投入,且读得相当流畅)
师:谁还想读一读自己想读的段落。
(李泓读了建筑工人困难重重的一段,较流利)
师:刚才老师猜了季丹妮为什么读那段话,现在“有奖竞猜”,你们来猜猜李泓为什么要读这段话?
朱宇航:我猜是这段话详细的描写修建青藏铁路的艰辛,所以李泓选择读这一段。
师(还以为猜中了):李泓,对不对?
李泓:没猜中,我是敬佩筑路工人,他们在这样艰辛的条件工作。
(师生一阵哈哈笑,课堂气氛明显更加向上,不再出现初读课文时总是死气沉沉的,很多学生走神的现象)
[教学反思]:
初读课文,总是列在上课伊始,旨在帮助学生整体感之课文,对课文有总体感觉,此为其一;其二,疏通文本,引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这时学生刚刚从课外走入课堂,注意的转移并没有这么快全部转移到课堂之上。而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又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因此往往出现学生讨厌这一环节,自然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往往打个折扣。而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一课的教学时,在“初读课文”时,针对季丹妮这类课文还未读流利的同学,老师中引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同时,用老师“已经猜到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这样赞赏的话表扬,更使学生产生读书的积极性,也为让学生“有奖竞猜”读书原因埋下伏笔。针对李泓这类课文已经读流利的学生,先让其他同学猜,然后再李泓自己说,这样就在学生初读课文一环节时,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又吸引学生融入课堂,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