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问题的讨论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问题的讨论(精选5篇)

关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问题的讨论 篇1

吕叔湘在197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的文章,就本国语文和外国语文的教学问题提出呼吁,其中说:“中小学语文课所用教学时间在各门课程中历来居首位。新近公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10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10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为此,他建议:“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叶圣陶和吕叔湘的讲话、文章引起了国内语言学界和语文教育界的强烈震动,使人们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并引发了“文革”之后一场全国性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不过,与1959年的大讨论不同的是,这场讨论并非表现为不同观点的论争,而是对问题的共同关注和强烈的呼应。一批语言学家、语文教育专家纷纷发表文章或言论,分析现状,探究根源,倡导争鸣,呼吁改革。身处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高等师范学校的一批语文教育工作者,也纷纷参与,并开始探索语文教学的改革之路。这场语文教育的大讨论产生的直接效应是:

第一,它唤起了人们改革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感。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规划了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而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又如此令人忧虑,二者反差如此之强烈。问题一经推出,一种尽快“走出误区,探求革新之路”的意识由此萌发。

第二,它引起了人们对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视。197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派出两个调查组分赴福建、四川两省,对语文教学现状进行较大规模的实地调查,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形成了两份调查报告。这就为深入地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了基础。

第三,它引发了语文教育界对语文教学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等根本性问题的重新审视和思考,从而正本清源,端正了思想认识。

第四,它直接引起了语文教学改革和实验的行动。1978年,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首届年会所展示的研究课题和教学改革经验,主要围绕着这场大讨论所提出的问题展开。

关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问题的讨论 篇2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使课堂讨论顺利开展

课堂讨论的前提是小组的合理组建, 只有小组讨论有效开展, 才能使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在组建小组时, 教师一般可以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 即按学生成绩的优、中、差和学生的活跃程度来分组, 让每一组都能够得到均衡发展, 这样也有利于开展组际间的竞争。同时为了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在一些练习课上, 也可以采取分层分组的形式, 并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问题, 这样才能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 让讨论的实效得到更好的发挥。

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的乘法分配律时, 学生由于认知和理解能力存在着差异, 在对学生在学习新课时的表现进行了全体了解的前提下, 练习课时教师可以按优生、中等生、待进步生分别成立讨论小组, 并分层设计练习题。对于优等生, 可以让他们讨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也才能更加激发起他们思维的潜能;对于中等生, 可以让他们通过讨论来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巩固知识的运用;对于待进步生则可以让他们讨论最基本的题目, 以此把握根本, 努力提升。这样的分组讨论既避免了整齐划一使各层学生得不到原有层次上的提高, 又调动起了所有学生参与的兴趣, 使讨论取得了更大的实效。

视教学情况进行合理分组, 可以让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样既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 又能让所有同学收获到成功的喜悦, 使学生由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

二、发挥合作交流作用, 让讨论引领学生成长

优化课堂教学既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还需要发挥出学生的合作交流作用,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感悟思想方法、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讨论是合作交流的主要形式, 学生通过讨论, 可以将各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呈现出来, 从而实现思维的互补, 帮助学生在整合不同观点与看法时得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让学生认识到仅靠一人很难在短时间完成的任务, 在多人的合作下会变得轻松, 从而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传统的学习方式缺少同学间的横向沟通, 这样对学生的成长不利, 而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随着学生之间不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互相帮助, 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以及与他人的交际、合作能力都会得到增强。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业水平、能力、性别、个性特征等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 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合作学习、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在课堂上, 充分安排学生去自学, 凡是小组里能解决的问题都自行解决, 解决不了的, 提出来全班进行交流。小组合作学习要有民主性, 要充分尊重与众不同的思路和独到的见解, 吸纳不同的观点:适时引进竞争机制及激励性评价, 通过竞争得到共同提高, 分享成功快乐。

三、积极把握讨论动向, 实现课堂更真实生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讨论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但是在实施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监控与调控, 把握好学生讨论的动向, 不要偏离了主题, 这样才能使课堂实现真实的生成。课堂讨论与互动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开拓思路, 实现更多的生成, 而讨论的动向决定了生成的质量, 无效的讨论只能是表面上的热闹, 而不能探究出数学的本质, 只有及时调控讨论动向, 才能让讨论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也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融境入情”只有教师自己“融境入情”, 才能“情动而辞发”地开展预设, 才能恰当地应对教学的动态性, 从而在教学实施中把握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 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由此, 教学的艺术则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生成的艺术———如何在课堂中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 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 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的互动。唯其如此, 我们的教学才能绽放精彩, 达到真正有序和谐, 优质高效。

关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问题的讨论 篇3

姓名:班级:时间: 2012年5月

1、你对数学的态度?

A.很喜欢B、喜欢C、谈不上喜欢不喜欢

2、你有喜欢的数学老师吗?

A、有B、说不出来C、没有

3、你有喜欢的数学老师原因是什么?

A、平易近人,课堂有趣味,语言幽默B、要求严格C、说不上来

4、你喜欢上怎样的数学课?

A、课堂有趣味活动,自己能够充分参与B、有活动,自己能够充分参与

C、无所谓

5、你认为学习数学的压力大吗?

A、没有压力B、一般,有一点C、大

6、你喜欢怎样的数学课堂练习题:

A、难易结合,有动手操作的题B、简单的题C、无所谓

7、你觉得自己数学学得怎么样?

A、优B、良C、合格D困难

8、你对自己学习的判断来自哪里?

关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问题的讨论 篇4

摘要:宏观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之一。然而,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时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不佳。本文从宏观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出发,探讨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特点 现状 教学效果

宏观经济学作为各高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一、宏观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一)庞大而复杂的体系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它是研究一国的整体经济运行状况,如经济增长、充分就业、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等问题,以及政府如何采取政策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控的社会科学,因而它的理论体系是相当完善和庞大的。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学经历了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等理论学派的演变,目前也存在众多不同经济流派的理论学术观点。此外,宏观经济学是建立在许多前提假设、剔除众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的学科,不同的前提假设,必然引起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的差异,因而它的理论体系是相当复杂的。

(二)抽象而晦涩的理论分析

宏观经济学是在不断改变前提假设的基础上,通过抽象的理论分析方法,运用数学模型和数学推导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演绎经济活动的学科。它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用总体的眼光来进行分析研究,这对于刚入大学,没有社会经济生活深刻体验的学生来说,不太容易理解和接受。此外,宏观经济学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图形、表格、模型,需要良好的数学知识和微观经济学理论作为基础,如果微观经济学就学得一知半解,那宏观经济学不可避免地就会遇到很多难题,从而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现状

(一)课程学时较少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宏观经济学的学时设置都在30-40个学时。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型学科,其内容繁多、体系性强,还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数学模型需要讲解,在有限的学时内,教师容易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按照教材内容讲解,可以把理论都灌输给学生,完成课本内容,但这样就有了照本宣科的意味,与学生互动交流少,案例教学少,导致学生提不起兴趣,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如果在教材外引入大量案例教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加交流讨论,则可能导致教材内容讲不完,学生基础知识没掌握好。

(二)教学方式单一

虽然近几年,部分高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考核不仅仅局限于考试成绩,也开创了一些实验课程,但大部分的宏观经济学课堂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通过多媒体PPT讲解,学生记笔记,大量的授课篇幅往往会让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更加谈不上主动和独立的思考了。

(三)理论联系实践不够

宏观经济学是建立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其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因而,我国的宏观经济学教学难以像国外高校那样,将学生熟知的案例完美融合于教材当中,加深理解。我国社会体制的区别,以及教师经济社会阅历的不足,会导致无法用最合适的案例恰当模拟经济形态,取得生动教学的效果。

三、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一)改革教学模式

要想学好宏观经济学仅仅依靠听讲、记笔记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主动思考,激发兴趣才能充分理解其理论精髓。因而,在教学模式上应进行改革。即在传统的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增加课前预习阶段和课后复习阶段,要求学生课前先把知识点整理一遍,有疑问的地方做出标注,带着问题来听课,课后布置适当的练习,比如模型推导和求解问题等,把重点、难点问题重新加固一遍,加深记忆与理解。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的结合,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

在课堂讲授阶段,可以在传统的教师全堂讲的基础上,增加多种互动形式,比如课堂讨论、小组辩论、演讲、主题讲座等方式进行多层次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对热点问题的讨论,比如“人民币升值有何利弊”等等,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理论是怎样指导实践的,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二)增加案例教学

在增加了课前、课后阶段的学习后,课时少的矛盾问题就得以解决,课堂上可以用大量的时间进行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可以用国外经典的案例,也可以用我国当下的热点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进行说明、验证,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理论,把抽象的理论变成简单、具体的知识,达到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作用。同时,案例教学会引导学生进行关联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理论指导案例、案例验证理论,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培养思维方式

传统的教学质量是通过考试成绩进行评判的,只要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即意味着完成了教学任务。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掌握实实在在的理论知识,并化为灵活运用的工具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教学质量。对于宏观经济学而言,让学生熟记专业术语、数学模型显然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宏观经济学作为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方式,为之后的专业经济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应该“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比如,让学生意识到假设前提的重要性而不是仅仅记住推论的结果,不同的学派正是因为假设条件的不同,才有了观点的对撞和政策主张的差异。再如,说明宏观经济学的西方经济背景和我国的经济形态的差异,让学生结合本国国情,了解哪些理论和政策主张是适用于我国当前形势的,哪些是不适用的。

四、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们应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增加教学内容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经济思维、学会分析市场现象,从而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经济人才。这也是我们应努力追求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关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问题的讨论 篇5

高兴镇工农小学 丁兴

教学过程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生物学科而言,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物学现象都比较熟悉,而对本学科中的一些原理和重要知识点则常常缺乏深入的理解。如何使学生从平日里熟悉的各种现象中学习到全面、准确的生物学知识呢?此时,合理设计课堂问题便成为了教学进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随意的、精糙的和不讲究质量的问题只能是流于形式 ,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精心设计的问题则对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其学习热情 ,启发其想象与思维 ,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课堂提问的信度、坡度、难度、角度

1.课堂提问的信度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注意 ,问题必须准确、答案明确、要有鲜明的科学性 ,体现较高的准确度 ,即“信度”。问题本身合理、准确 ,学生就会开动脑筋 ,积极思维 ,知道该运用哪些已学的知识来回答 ,从哪些方面回答才比较完善准确。例如“光合作用有什么意义 ?”问域过大 ,学生不知答到什么程度 ,会把学生的思维导向歧途。若将问句改为 “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或影响)?”就具体得多。

2.课堂提问的坡度 生物学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合理地设计出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前后彼此关联到一个个、一组组问题 , 才能使教师的提问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 ,进行“能量代谢 ”一节课教学时 ,根据初中学过的有关知识与“能量代谢 ”的内在联系进行层层设问 ,以旧驭新 ,循序渐入 ,可设计如下一组问题 :①营养物质的利用是指什么过程 ?②生物体内的有机物有什么作用 ?③能量贮藏在哪些物质里 ?④生物体利用能量的形式如何 ? ⑤ATP的合成与分解标志了细胞的什么生命活动 ? 3.课堂提问的难度 一般来说 ,教学过程最终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提高。所设计的问题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如果提出的问题浅显随意 ,引不起学生兴趣 ,反映不出思维的深度;而超前、偏怪、深奥的提问又使使学生不知所云,难以形成思维的力度。因此尽量使每一问题都能使学生“跳一跳 ”摘到“果子 ” ,体会到智力活动的愉快 ,既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 ,又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例如 :让高一学生回答 :“生物体如何维持体温?”问题 ,由于他们对呼吸作用原理、呼吸链上 ATP的释放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原理及各系统所起作用几乎不了解 ,问题的设计在实质上已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就难以进行深入思考和回答 ,不能取得良好效果。

4.课堂提问的角度 提问的角度不同 ,激发学生思考的效果截然不同。教师在设置问题时 ,应从不同角度力求新颖 ,不是老生常谈 ,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使学生听后趣味横生 ,人人跃跃欲答。例如 :“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有什么变化 ?”除设问域过大外 ,问句概念还有歧义 ,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分歧。如果将问题联系实验观察加以改进 ,使其新颖些 : “有丝分裂前、中、后、末各期中核膜、核仁、染色体、纺锤体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的变化典型图象 ,你能用语言把他们勾画出来吗 ?”这样换一种问法就能使学生跟着老师的提问去开动脑筋 ,也容易用自己的语言朝着已规定了的提问的目标去进行归纳、总结。

二、课堂提问的实际性、启发性、探究性、趣味性

1.课堂提问的实际性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 ,因此课堂提问要密切联系实际 ,要把课本中的知识跟生活实际、生产实际、自然现象等紧密的联系起来 ,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样才能使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充满生活气息 ,学生才能获得较完整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例如 ,学习“生态系统稳定性 ”时,根据学生平时生活的实际,我们举了农村常见的池塘为例子 :清晨池塘清澈见底 ,然后 ,由于鹅鸭嬉戏一天下来池塘混浊,可第二天又清亮如故,这是何原因?这种来源于生活感受的问题会拉近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上一篇:幼儿园常规教育月计划下一篇:关于大学教学方法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