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物流公司发展因素调研措施

2024-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制约物流公司发展因素调研措施(精选9篇)

制约物流公司发展因素调研措施 篇1

一、影响集团公司

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际华轻工集团组建以来,整体发展速度较快,整体质量也较好,截止2008年底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亿元,规模迅速做大,“十一五”末“百亿际华”的发展目标提前两年实现。目前,上市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样的辉煌业绩取得,主要是集团管理层针对原军需企业的发展实际,遵循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转变思想观念、重组整合、改革改制、市场经营、市场开拓、深化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各个层面坚持“两个解放”,加强学习创新,实践科学发展的结果。可以说,轻工的发展业绩印证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因此,从科学发展观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对当前轻工集团的整体发展状况进行审视,查找存在影响和制约轻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问题,无论从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本身,还是轻工自身的科学发展看都显得尤为重要。我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对目前轻工发展、经济形势等综合思考,感到在今后可能影响和制约轻工集团今后发展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

1、企业创新能力不平衡将可能成为影响整体快速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军需生产企业产品在自主研发、自有知识产权、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等综合实力上较之国外企业还较弱,因为历史原因和各企业的资金状况,在上述方面的投入、效果、实际能力还不够平衡。如果一个粗放式管理的低水平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企业,在创新能力上跟不上市场形势的需要,势必在快速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减缓甚至停滞,如果还不能及时突破,就有可能出现倒退,这是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目前看,轻工企业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但按照轻工整体发展规划的速度,以及当前面临的危机蔓延,对市场影响不断加深的严峻形势,创新能力较弱且不平衡的状况对企业发展速度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影响与制约可能会日益显现。

2、对事业部的整体管理和协调须进一步加强。刘三省董事长在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事业部管理的要求,这是符合集团整体发展状况和组织结构形式运作规律的。轻工集团2008年实施组织结构改革,组建事业部,符合落实组织扁平化的现代企业管理趋势,是一种应变灵活、运作有效的机制。但由于各事业部组建时间较短,无论从集团总部管理的层面,还是各事业部自身运作的层面都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事业部制“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组织形式特点发挥还不很明显,随着当前应对危机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要求,由集权制向分权制的转化过渡以及事业部的规范管理、按职能定位运作的过程尚需进一步加快。

3、个别事业部的定位尚不能满足作为利润中心的需要。理论上说,事业部必须满足三个基础条件:相对独立的市场、利益和自主权。集团公司据此从战略和组织角度将事业部定位为利润中心,组建成立事业部,这是符合企业管理规律和事业部制要求的。但以物业物流事业部为例,虽然以专业化区分的原则对物业资产进行了统筹监管,但事业部自身尚未赋予上述三个基础条件,同时,作为利润中心的定位,从自身负责的成员企业物业经营指导、监督等职能来看,本身不具备作为利润中心所拥有的生产经营决策权,既不对成本承担责任,也无法对收入和利润承担责任。因此,就物业经营而言,很难实施资源的整合和集中经营监管。目前,物业物流事业部只完成了组织形式的再造,从事业部作为利润中心的属性要求看,尚未实现管理制度的再造。导致集团公司整体物业资源依旧处在辅业地位、业态层次、附加值和资产效益大多偏低状况没有根本改观。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际效果看,物业物流事业部当前的职能定位,实质上是无法起到缩短决策与信息源管理距离的事业部制组织管理目的的,局限和制约了利润中心的作用发挥。

制约物流公司发展因素调研措施 篇2

中国是农业大国, 很多农民无法再银行等金融机构贷到资金, 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 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农民融资难的问题, 做为一种扶贫手段,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 小额贷款公司在落后地区蓬勃发展, 仅用3年时间, 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户小额信贷额将近2300亿元, 收益农户8500万, 占到全国农户总数35.9%;其次, 中国还有很多小企业需要资金来发展壮大, 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门槛更低, 适合有发展潜力的小企业;小额贷款公司可在一定程度上笼络中国民间的热钱, 中国民间有大量“游资”, 在资本市场上横冲直撞, 游资可以造成股市房市混剧烈波动, 对国民经济的冲击很强劲, 对于民间游资, 宜疏不宜堵, 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 可以很好的笼络市场上的游资, 将这些闲置资产投入到国民经济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

一、制约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因素 (1) 只贷不存

中国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实力是决定小额贷款公司是否能很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实际情况是中国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不足, 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 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小额贷款公司由于其业务性质, 无须大的厂房和设备, 因此, 很难从金融机构贷到资金。其次银监会还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额度进行的各种限制。这些都导致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不足。更为重要的是银监会不允许小额贷款公司吸收存款, 而吸收存款是小额贷款公司扩大资金规模的重要措施。禁止小额贷款公司吸收存款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 这限制于我国现在的金融监管制度。孟买发展小额贷款已经比较成熟, 且效果明显, 孟买发展壮大的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吸收存款, 可以更灵活的实施放贷, 对孟买农村金融做出了巨大贡献。

(2) 利率水平低

利率是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又一制约因素。国际发展成熟的小额贷款公司体系表明, 若使小额贷款公司能长足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要有较高的利率。小额贷款公司的放贷成本比银行等金融机构高, 风险大。由于主要面向农村地区的散户, 小额贷款公司需要在各个地区开设办公机构, 且对贷款者的风险评估等都会浪费更多的成本。农业和小企业的不稳定性也加剧了小额贷款公司的成本负担。我国目前对利率严格控制, 实行利率封顶政策, 小额贷款公司在夹缝中求生存, 利润很小。

(3) 监管制度不完善

银监会规定, 小额贷款公司由地方政府监管, 属于公司。这样一来, 小额贷款公司从法律法规的角度上来看, 不能在农村金融市场吸收存款, 由此产生的跟同类金融机构的竞争不平等性严重制约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同时由于小额贷款公司从事金融活动, 当地政府部门无法更为专业的管理, 从而造成了银监会和政府部门两者都要管, 两者都不管的尴尬局面, 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得不到好的引导,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二、解决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瓶颈的对策 (1) 拓宽融资渠道

应努力扩大资本金的来源, 一方面从政策上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的优惠和股利, 取消个别对小额贷款公司资本金的限制, 使得民间游资愿意流向小额贷款公司, 从而形成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是对于发展壮大的小额贷款公司, 可以尝试性的允许其向当地居民进行融资。当然随着小额贷款公司在中国的长久发展业务的萌芽, 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和法律法规也要相应的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

(2) 利率市场化

小额贷款公司本质是公司, 必须符合市场规律和特点, 人为的设定利率虽然可以稳定金融市场, 但不适于小额贷款公司的长期发展。随着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政府对小额贷款的利率政策也逐步放松。在今后还应该继续松绑, 使得小额贷款公司有更高的利润空间。提高利率, 可以促使借款人更加努力的发展生产, 来防止无法偿还的可能, 从宏观上有利于小额贷款公司的和社会生产力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3) 改革监管体制

小额贷款公司面临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双重监管, 在实际操作中, 两者都管的结果往往是两者都不管, 而且监管不明确, 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和公司性质的定位不符, 这些都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扩展业务和正规发展。在以后的改革中, 可以尝试成立小额贷款公司行业委员会, 该委员会由银监会管理。这样银监会得意间接管理小额贷款公司的宏观发展, 形成自治为主, 引导为辅的监管格局。这样改革的好处是小额贷款公司可以更多的以金融机构的身份去扩展自身业务, 也避免了监管不专业或无人监管的局面。

摘要: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 小额贷款公司的作用是及其重要的, 但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还不完善和我国国情制约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从而限制了其发挥应有的优势, 本文重在探讨小额贷款公司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制约因素,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方建武刘惠.宏观经济环境视角下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 2011, 28 (5) .[1]方建武刘惠.宏观经济环境视角下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 2011, 28 (5) .

[2]刘明玥.孟加拉国农村小额信贷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思想战线, 2011, 37.[2]刘明玥.孟加拉国农村小额信贷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思想战线, 2011, 37.

制约物流公司发展因素调研措施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制约因素;管理;资金;专业人才

中图分类号:TV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3-0047-02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水利工程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抵御自然灾害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原有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存在工程老化、设备原始、资金缺乏、发展滞后、管理粗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在此情况下,根据多年从事农村基层水利工作的经验,从建设和管理两方面入手,分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探讨性的提出发展建议,旨在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理论参考。

1 制约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发展的因素

1.1 工程老化

原有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机器设备陈旧老化、效率低下,已不能适应当前农业发展需要。有些抗洪坝体基础工程是几十年前人工修建的,历经洪水侵蚀已体无完肤,虽经修缮,但治标不治本,已基本失去抗洪能力,一旦发生水灾,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有些灌区上下水管网工程老化,干渠、支渠能承载部分工作,田间斗农渠因自然脱坡、无人管护等原因几乎被填死,上下水困难,供求关系紧张,极易出现局部洪涝灾害。部分灌区的排灌站为灌排两用,机电设备和各种配套设施已使用多年,虽说能基本满足灌溉和排涝需要,但时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配电盘老化、电动机磨损、泵体老旧、压力水箱渗漏、进出口闸门封不严、起动装置不灵等,影响工作的连续性。

1.2 管理不当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设备是否真正发挥效能,管理至关重要。有些水管单位、部门和组织重建设轻管理,使部分工程运行几年即出现疲态,浪费大量的资源和资金,这其中有制度制定方面的原因,也有管理和使用不当的原因。尤其近几年,农民个人利益至上、集体观念淡薄,只知用水、不愿管水,乱垦乱种、乱设置、乱摊占、乱截流、乱堵坝等现象屡见不鲜,导致灌区上下一片混乱,“跑、冒、滴、漏”现象较为严重。管理在水利工程发展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水利工程支离破碎,即使投入再增加、设备再先进,如果不加强管理,效率也会下降。

1.3 资金投入不足

某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县、乡政府财力不足,严重影响一些好工程、好项目的落实。国家虽然划拨了专项补助,但地方财力跟不上,在其他融资渠道闭塞的情况下,资金到位困难,许多好项目无法落实。

1.4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现在的农村水管单位虽然人员不少,但真正有学历、懂管理的却不多。例如,某农村水利管理站有员工85名,但正式员工只有5名,且学历参差不齐,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只占10%,懂技术的更是寥寥无几,通常是凭经验工作,一旦遇到新技术、新情况、新设备,往往束手无策。由于某些原因,一些单位无法开展部分技术培训,制约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及普通工作人员能力的提升,进而影响整个水管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1.5 小型水利工程缺规划 缺布局

近年来,受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一些水利工程项目急功近利、盲目上马,缺少宏观布局和中长期规划,且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缺乏有效评估,对工程效益的考量也较少。加之施工过程中对各环节的监管不严,导致工程建成后不是质量不合格,就是与其它领域的工程不协调,成为死工程或烂尾工程,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2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发展建议

2.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水利工程利国利民,不仅经济效益良好,综合效能也较好。因此,要有高度的战略思想,把水利工程这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事业,放在国家层面的高度考虑。建国60多年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水利事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有些政策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需要进行修改或改进。同时,要采取有效的引导措施,使扶持政策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着实让群众受益。

2.2 采用多种管理模式

任何形式的经营组织,在实际运营中都离不开“管理”二字。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制约因素中,管理不当是主要因素之一。在工程建设、运行、发展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以管理为保证,彻底改变重建轻管的局面,向管理要结果、要效益。近年的生产实践表明,管理混乱已严重阻碍农村水利工程发展。农村水管单位要加强先进管理经验的学习,由主要领导负责建章立制。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机动灵活。

水利工程即有公益性,也有经营性,因此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要采用多种形式,根据区域特点制定适宜的管理模式。由政府水管单位管理的水利工程,由水管单位承担管理责任;该发包的小水利工程,根据合同和授权书由承包单位负责管理。只有管理方法多样、管理机制灵活、管理责任明确,才能真正提升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

2.3 广开资金渠道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尤其是一些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在地方配套工程的资金筹措过程中,一定要积极拓宽投资渠道,采用地方政府列专项、集体融资、群众集资、个人局部承包出资、企业赞助等多种方式融资。必要时,采取法人单位向银行借贷的方式融资。只有多措并举,才能充分保障投资资金到位。

2.4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养

对农村基层水管单位、部门、站、所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要予以高度重视,加大对水利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选拔、任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在职工人参加业务培训、学习。有条件的单位应组织职工赴外地考察,无条件的单位可以开展“岗位比武”活动,使职工在相互切磋中提升业务能力。另外,特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同时,吸纳一些懂专业、懂管理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水管队伍,以适应岗位和市场化需要,使基层水利单位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2.5 合理规划

农村水利工程项目虽小,但也要统筹兼顾、科学决策、合理布局,避免盲目投资和施工,劳民伤财。要做到有的放矢,根据地域特点进行中长期规划设计时,把一些节能环保、可持续性的因素充分考虑进去。

3 结语

水利工程是农业的基础保证,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现代农业要加快发展,必须水利先行。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发展将开启崭新篇章,并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09年农民增收制约因素调研思考 篇4

正是我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时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我们就**市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对2008年农民收入构成及特点和2009年一季度农民现金收入情况分析,提出2009年农民增收面临的压力和相应的对策,为**市农村经济科学发展和领导科学决策服务。

一、2008年农民收入的构成及特点

2008年,**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09元,比2007年增加468.5元,增长13%。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2652.6元,占65%;工资性收入1101.3元,占27%;财产性收入48.9元、占1.2%;转移性收入276.3元,占6.8%。

1、外出务工机会增加,劳动报酬提高,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在农民工资性收入1101.3元中,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59.8元、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209.7元、外出从业831.8元,分别增长7.4%、14.9%和26.4%,农民外出从业劳动所得增长加快。

2、种养业发展较快,家庭经营收入增加。2008年农民直接从第一产业获得收入2150.7元,增长9.1%;从第二、三产业获得收入501.9元,增长9.3%。

3、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转移性收入增多。中央近几年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各种政策性补贴全部落实到农户,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2008年,农民转移性收入276.3元,比2007年净增54.6元,增长24.6%。

二、2009年一季度农民现金收入简析

今年一季度我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447.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9.2元,增长9.8%,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2.2个百分点。从构成看,工资性收入250.1元,占17.3%;家庭经营现金收入1118.9元,占77.3%;财产性、转移性现金收入78.6元,占5.4%。

1、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一季度农民从事各种劳务活动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人均250.1元,同比增长32%,增长幅度比上年提高12.9个百分点。对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7%。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今年政府大力支持全民创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二是由于养殖效益下滑,很大一部分农民外出务工;三是本地务工薪酬提高促进农民增收;四是外出从业收入的稳定增长对农民增收起了积极的拉动作用。

2、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回落,人均现金收入为1118.9元,同比增加50.6元,增幅为4.7%。

(1)一产业现金收入增幅回落,畜牧业现金收入出现负增长。由于设施农业发展迅速,人均出售蔬菜量较去年增加,加上设施蔬菜发展以种植名特优为主,出售价格大幅提升,人均出售蔬菜现金收入同比增加,此外,部分农户出售去年存粮,拉动种植业收入的增加,一季度**市人均种植业收入为328.2元,同比增加37.7元,增13%。自去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以来,奶价大幅下跌,直接影响了牧业的稳定发展,今年一季度农户出售牛奶的平均价格为1.61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每公斤下跌1.17元,致使牧业现金收入下跌,一季度**市人均牧业现金收入为593.5元,同比减少20.7元,减3.3%,牧业现金收入出现负增长。

(2)

二、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在于服务领域,尤其是以交通运输、批零贸易业和饮食业为主。主要是今年政府大力鼓励支持农民创业,实行免息贷款等政策,农民创业热情高涨,促使三产业收入的增加,今年一季度**市农民人均二三产业现金收入为187元,同比增加34.3元,增长22.5%。

3、人均财产性收入为14.1元,同比增加2.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3%。

4、人均转移性收入为65.2元,同比增加15.1元,增长30.6%。

三、2009年农民增收面临的压力

2009年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市经济的负面影响正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将更加显现,农民增收将面临较大压力。

1、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和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粮食继续增产难度加大。全市粮食总产连年增加,目前在农作物种植品种和生产技术等没有出现大的突破的背景下,粮食增产压力加大,这也制约了

农民直接通过种粮增收。

2、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较多困难和问题。设施农业虽然发展较快,但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依然存在,同时,受经济条件制约,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种苗繁育、市场体系建设等工作相对滞后;种植产品类同,蔬菜市场价格低,效益下滑,农民种植积极性受到挫伤,从种植品种上看,目前日光温室种植的主要是黄瓜、西红柿、茄子、角

瓜及叶菜等其他蔬菜。现阶段市场销售问题突出,生产和市场不能有效对接;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我市目前的主流温室结构是二代温室,保温性能和坚固性较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不能适应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往往农户只能选择种植较耐寒、易生长的家常农产品,效益较低,影响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优质种苗价格较高,推广缓慢,据了解,普通西红柿种苗0.25元/株,优质种苗0.6元/株,价格高出2.4倍,同时,种植温室大棚劳动强度较大,仅每日拉起绵帘一个大棚用时就得一个小时左右,对于规模种植来说,劳动强度无形中加大,同时人工拉帘危险也较多,经常会出现拉绳断裂,人从温室掉落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用机械化卷帘机只需3—5分钟,省时省力且安全系数较高,但投入较大,一个大棚的机械和棉被需10000元左右,农民普遍感觉一次性投入太大,吃不消。

3、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压力加大,畜牧业生产喜中有忧。金融危机导致国内外对农产品的需求疲软,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跌趋势明显。近年来,畜牧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生产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已成为推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受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奶产业发展受重创,近期整个乳品行业出现问题又接连不断,市场恐慌情绪弥漫。奶价持续下跌,拖欠2-3个月奶款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拖欠4-5个月奶款,农户购买饲草料的周转资金出现严重问题,交售了鲜奶长时间拿不到钱,可是家里的牛还得继续喂养,奶农无钱购买饲草料,只好卖牛维持,有的甚至将奶牛整圈低价处理掉,“养殖大户卖畜养畜,养殖小户不打算养”的现象较为普遍,大大影响养殖奶牛积极性。目前,散户鲜奶价格由去年同期的2.78元/公斤下跌到现在1.55元/公斤,奶业成本与收益倒挂。近期,牛肉价格由30元/公斤降至29元/公斤,羊肉价格由30元/公斤降至29元/公斤,羊羔肉价格由32元/公斤降至31元/公斤,猪肉价格已从2008年最高峰13-14元/斤跌到年初10-11元/斤。从2008年全市农产品价格情况来看,农产品价格指数呈下滑趋势,回落十分明显,2009年农产品价格下行的压力依然较大,农产品价格的下跌同样令人担忧。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居高不下与农产品价格的回落,对农民增收十分不利。

4、农业生产成本依然偏高。从2008年情况看,农资继续大幅涨价,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大大抵减了农产品价格上升和国家补贴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据相关调查资料表明,2008年农户购买种植业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支出与上年相比增长35%以上,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增长潜力。2009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虽有回落,但相对农产品价格下行幅度,仍显偏高。

5、市场制约因素增多,农产品流通不畅,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一是缺乏市场竞争力。由于我市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滞后,对农产品就地、就近加工转化能力相对薄弱,加上价格、品种、质量、品牌等方面的缺陷,农产品缺乏相应的市场竞争力,农产品外销的稳定渠道开辟不足。二是缺乏市场信息。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狭窄,无法及时、准确地捕捉把握市场信息,不知道种什么、销往何处、价格如何。农产品品种单一,产品结构雷同,低层次重复严重,生产盲目、销售无序的问题突出。由于引导农民有序地进入市场的专门组织很少,在农户和市场之间的中介服务组织明显滞后甚至断层,农产品销售队伍规模弱小,实力有限,销售半径狭小,导致一些农产品销售不畅,影响生产效益。三是不成规模,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规模小而分散,经营粗放,提篮小卖,无大批量的产品供应,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大部分农产品销售主要靠零散的运销,与市场连接十分有限,农户承担着绝大部分的市场风险,当市场风险增大时,农民的利益往往缺乏有效保障。

6、农业生产投融资难,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金融支持乏力,农村金融部门为化解贷款风险而采取的严格担保、质押政策,使农业生产贷款难度很大,产业发展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撑,对于实力不强的农户,贷款扩大生产难度较大。

7、土地流转农民有后顾之忧。对于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的**市区,“人多地少”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一大瓶颈。许多农民为了增收过上好日子,一直想弃农进城经商从事二三产业,但还是把土地作为生活的退路,怕失去土地后,一旦在外面呆不下去,生活没有保障,因而不愿把土地流转出去。

四、今年我市农民增收的建议及对策

2009年是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国家扩大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社会平衡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要确保今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收,应该做好七项工作。

1、积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坚决落实好中央、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农业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覆盖面,提高补贴水平,既稳定了农业生产,又可以直接拉动农民来自第一产业收入的增加。

2、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保障农民持续增收能力。一是要稳定粮食面积,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不少于上年,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优质水稻率。二是大力推进“十个特色农业生产区”建设,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全区创一流的主导产业和名优拳头产品;三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念,将农业结构调整同生态城市建设相融合,大力推进农业快速发展,扩大农民就地转移空间,为增加农民收入开拓新的渠道。

3、加强农资监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是影响农户收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关监管部门应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适时降低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收益,增加农民收入。

4、加快农业项目招商,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加强农业重点产业化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尤其是要加强农产品加工业项目的引进,积极培育一批辐射带动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努力构建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经济链。

5、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积极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打工收入和从事第二、三产业经营的收入。一方面要切实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引导企业履行责任,鼓励和支持企业多留用、安置农民工,及时足额发放工资;另一方面,重点扶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加速发展流通服务业,促使更多的农民进入流通行业,确保农产品鲜销和外销畅通。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协会,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构建农产品外销网络,促使本市的农产品能走出去、走得顺。

6、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加大“三农”投入,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的生产、消费积极性,是增加农民务工收入更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直接或间接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制约物流公司发展因素调研措施 篇5

1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随着建筑工程管理的不足和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我国建筑的发展现状不是太美好,主要表现在对工程质量的不重视,安全问题过于突出,资金的管理等方面,还有一个就是由于目前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导致我国建筑企业的水平处于一个相对较若的阶段,这就是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的表现现状,这种现状的出现会让我们的建筑工程中有着很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却直接的影响到了我们工程建筑经济效率,只要公司的总经济效率发生了下降,那么最后在给工程人员的经济收入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样就不利于建筑工程和工程人员的长期发展。

★ 建筑工程中的施工问题与措施论文

★ 建筑结构常见问题及措施探讨论文

★ 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问题解决措施论文

★ 建筑工程管理与安全控制探析论文

★ 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维护问题与加强措施论文

★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论文

★ 水利工程中的水利施工管理措施论文

★ 高校学生管理现状和措施论文

★ 市政工程勘测与工程变更管理措施论文

制约我国网球运动发展因素分析 篇6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网球运动起源于英国,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史。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球运动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各种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世界各地各种级别的网球赛事更是接连不断。但是在高级别的四大公开赛以及各站网球大师赛中,即使能看到我国运动员的身影,也很少能打进第三轮,这说明我国的网球水平的整体水平较低。本文简要分析了制约着我国网球运动水平的发展的几个关键因素。

关键词 制约 网球发展 因素

首先,缺乏良好的竞争态势和育人环境。

每一个优势项目的发展都与各省市专业队的形成息息相关,优秀选手的培养需要有一支优秀的教练员队伍和良好的竞争环境。从教练员队伍状况看,高级以上教练员大多数为大专学历。可以看出,教练员群体学历较低,具有理论水平高、组织能力强及训练经验丰富的教练员很少,缺少威信高的领军人物,教练队伍的核心及骨干教练员队伍尚未形成。从目前情况来看,女子单打与世界高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男子项目还相当落后。后备选手在能力和水平方面尚未对一线优秀选手形成冲击。与世界同层次的青少年网球选手相比,技术、战术、能力、心理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就全国运动队整体水平来看,无论是教练员、运动员数量还是教练员、运动员水平都仍显得基础十分薄弱,造就优秀运动员的整体环境亟待加强和提高。

其次,网球项目的制胜规律认识不够深入。

制胜规律是竞技实践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原理,也是博弈理论中的核心部分。竞技实践活动的选材、训练、竞赛、管理、决策等活动,都必需服从于制胜规律的要求。而由于我国竞技网球运动起步较晚,对项目的发展趋势、职业选手培养过程中不同阶段训练规律特点以及制胜要素的认识和把握还不够全面、深入、准确。如何处理好连续不断的比赛与训练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赛与练的有机结合等问题尚需更加艰苦的探索。尤其是省市队伍受经费条件所限,外出参加比赛的机会较少,对这方面的认识就更加薄弱。

第三,科学训练水平不高。

现代科技与竞技体育经过近百年的磨合之后,已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从运动员选材、现实状态诊断、训练目标的确定、训练计划制订、训练活动的组织实施、训练效果的检查评定,每一个环节都应用了现代科技的成果。目前,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越来越离不开科技的支持与帮助,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强。教练员在科技与竞技体育相结合的关系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科技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练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而我国网球教练员整体素质不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水平较低,制约了训练理论与方法的迅速提高,教练员主动研究业务的风气尚未形成,科学训练水平还不高,对技术和训练手段的研究与创新,先进训练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训练的实战性,赛前、赛间小周期训练的针对性,训练、比赛节奏的科学性、系统性,各阶段训练、比赛的目的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强化。

第四,全国网球竞赛体系不够完善。

体育运动的魅力与活力来自于竞赛,它能激发人的潜力,增加荣誉感和成就感。目前,全国性的网球竞赛已形成,但省市级的竞赛体制尚未形成或刚刚起步,许多竞赛环节还不完善,国内竞赛在比赛数量、级别及时间安排上还不够科学合理,不能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从参加全国性网球竞赛的代表队来看,主要集中在竞技较发达省市,许多省市由于种种原因,无缘参加或机会较少,这不利于调动一般省市的参赛积极性。因此,国家网球协会要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宏观指导,培植公开、平等、有序的竞赛市场,完善竞赛办法,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比赛,并实行升降级制度,严格运动员的参赛资格审查,利用一切手段完善竞赛市场,调动众多省市的参赛积极性,以此推动网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与提高。

第五,市场冲击大,教练员思想不稳定。

由于我国体制和网球竞技水平不高的原因,网球教练员的收入相对较低。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球运动已逐步在我国普及,许多网球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以此导致国内业余网球陪打市场的迅猛发展,造成业余网球教练员供不应求,陪打教练员的收入畸形高涨,对专业队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人生观、价值观趋向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影响了教练员与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献身精神。因此,如何加强教练员与运动员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建设一支数量充足、水平较高的网球师资队伍是目前网协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

最后,竞技网球职业化不高。

制约物流公司发展因素调研措施 篇7

1. 第四方物流概念的提出

在当今物流链中,买卖货物双方为第一、第二方,物流公司被称为第三方,而向前三方提供供应链管理、物流咨询等系统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企业叫“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4PL)这一概念最初仅是在1996年由埃森哲咨询公司(Anderson Consulting)在《战略供应链联盟》一书中首次阐述并作为专有的服务商标进行了注册。该公司认为:“第四方物流就是一个供应链的整合者及协调者,管理组织本身与其他互补性服务所有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来提供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4PL经营者基于整个供应链过程来考虑问题,扮演着协调人的角色:它一方面与客户协调,与客户共同管理资源、计划和控制生产,设计全程物流方案;另一方面与各分包商协调,组织完成实际物流活动。因此,4PL提供的是一种全面的物流解决方案,与客户建立的是长期、稳固的伙伴关系。

2. 第四方物流的特点

(1)第四方物流的特点之一是其提供了一个综合性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有效地适应需方多样化和复杂的需求,集中所有的资源为客户完善地解决问题,因此对于传统以功能性为主,如运输、配送、加工等外包的第三方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提升。综合供应链的解决方案包括:

(1)供应链再造。供应链的参与者将供应链规划与实施同步进行,或利用独立的供应链管理的传统模式,将商贸战略与供应链战略连成一线,创造性地重新设计了参与者之间的供应链,使之达到一体化标准。

(2)功能转化。主要是销售和操作规划、配送管理、物资采购、客户响应以及供应链技术等,通过战略调整、流程再造、整体性改变管理和技术,使客户间的供应链运作一体化,提供技术、仓储和运输服务的最佳组合。

(3)业务流程再造。第四方将客户与供应商信息和技术系统一体化,把人的因素和业务规范有机结合起来,使整个供应链规划和业务流程能够有效地贯彻实施。

(4)实施第四方物流,开展多功能、多流程的供应链管理,为供应链功能或流程提供完整的服务。

(2)第四方物流的特点之二是通过影响整个供应链来获得价值,为客户带来的利益包括:

(1)利润增长。第四方物流的利润增长将取决于服务质量的提高、实用性的增加和物流成本的降低。由于第四方物流关注的是整条供应链,而非第三方中仓储或运输单方面的效益,因此其为客户及自身带来的综合效益会出现惊人的进展。

(2)运营成本降低。即通过整条供应链外包功能达到提高运作效率、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流程一体化、供应链规划的改善和实施将使运营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降低。

(3)工作成本降低。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的管理流程和标准化管理,使存货和现金流转次数减少,工作成本大幅度降低,目前很多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正采取这种流程或是信息化改善的步骤,通过与出色的服务提供商联盟来提高他们的技能。

(4)提高资产利用率。客户通过第四方物流减少了固定资产占用和提高了资产利用率,使得客户通过投资研究设计、产品开发、销售与市场拓展等获得经济效益的提高。第四方物流的出现能否解决我国“物流瓶颈”问题,在我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二、目前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状况和制约因素

1. 第四方物流在我国实施的意义

在当今的供应链环境中,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物流服务质量、服务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物流服务商从具体的运输管理协调和供应链管理上升到对整个物流供应链的整合优化和供应链方案的再造设计,建立社会化、现代化、一体化的物流模式已成为解决我国物流瓶颈的关键因素。第四方物流能够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推动物流业向规模化、社会化、网络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可以实现快速度、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运送服务;能够解决在合作关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合作双方能够彼此间信任;能解决整个社会物流的主要问题,使整个社会物流资源得以整合。可以看出第四方物流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其可提供“一站式”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这一点是传统物流企业所不具备的。因此我国发展第四方物流不仅对于形成第四方物流市场有推动作用,而且对于整合传统物流企业资源及指导传统物流企业的转型都有重要的意义。

2. 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现状

目前构成我国物流市场竞争主体的主要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总体来说,随着供应链不断向纵深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面对客户复杂的物流需求显得力不从心,需要有专门的物流企业针对供应链活动提出完整而有效的方案。第四方物流企业就充当了这一角色。据中国仓储协会对全国450家大中型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75%的企业将会选择新型的现代物流企业,并把自己的所有综合物流业务外包给这些物流企业。

我国目前物流市场中的第四方物流企业为数甚少,于2002年11月28日成立的广州安得供应链技术有限公司为东泽电器提供从供应商到经销商、从经销商到单一客户的一整套涉及货物运输、仓储、货物跟踪等全流程的解决方案,是国内第一家第四方物流企业;2002年12月,海尔集团物流有限公司与寰宇空港物流签订北京首都机场的物流合作项目协议,也标志着海尔物流已进入第四方物流领域;亚洲物流(天津)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网络物流服务商;共和快捷也成为北京地区首屈一指的第四方物流企业。

3. 制约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因素

(1)第四方物流在中国的市场需求不足。如果说第三方物流是对供应链部分功能的整合,那么第四方物流则是对整个供应链的整合,其产生必须以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目前国内物流产业尚不成熟,大部分物流企业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对物流效率缺乏重视,第三方物流产业还远远未达到高度发达,在这样的前提下,要发展第四方物流,显然存在着先天不足的障碍。

(2)缺乏客户的认可和信任。第四方物流服务就是要管理他人的资产、他人的网络,既要为客户设计一个价位合理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在这个价位的基础上,从承运人和配送商那里为客户争取到一个面面俱到的协议。如果在这些具体的运作环节中,无法实现对客户的承诺,将失去客户的信任。

(3)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差。设施和装备对第四方物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其整合多方资源的一个必需的硬件。而我国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够,一是基础设施在质和量上都不够,且建设布局不合理;二是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三是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四是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

(4)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滞后。具体拿TT技术服务提供商这个环节来说,4PL的实施离不开其所提供的全面供应链及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此系统必须与客户现有的商业物流服务平台进行无缝衔接,才能实现供应链上所有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共享,达到资源整合的目标。第四方物流企业往往有自己一定的技术实力,但不可避免的还是要依靠电信、呼叫中心等技术力量强大的服务商。从竞争优势的角度看二者的核心能力在于提供的服务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信息技术提供商也可能成为第四方物流的潜在竞争对手,而且由于它们自身的独特的技术能力和其擅长的模仿能力,难免不保证技术服务商也进入这个领域。

(5)人才的匾乏。4PL的管理咨询专家要具备综合的物流咨询能力,不仅要具备物流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还要具备人力资源管理、技术集成等全方位的知识和能力。

三、发展第四方物流的对策

(1)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第四方物流发展作铺垫。因为第四方物流首先是通过第三方物流整合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再进行整合,只有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才有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发展比较分散,既有改制后的大型物资集团,又有生产企业延伸供应链而形成分管专业化物流公司,还有外商和民营企业,为满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现代物流的需要,必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大型企业集团,这样既可以在不增加资本投入的情况下,提高物流业的效益,又可以为协作企业创造“第三方利润源”。

(2)促进物流信息化的进程,加速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产业的融合,建立全国性的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我国目前正在推进信息化进程,同时物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重要的地位,把当前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产业结合起来的最佳途径就是培育第四方物流,建立全国物流行业的公共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形式整合物流企业(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源,使我国物流产业真正有质的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物流公司的竞争。

(3)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做好物流基础建设、产业服务、规范工作。政府转变其管理职能,搞好物流基础建设、产业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在物流产业政策上,应重点放在物流基础建设、产业服务、规范工作等方面。由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大,投资回收期长,因此应建立以政府资金为主导,引导外资、民间资金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投资体系,并借鉴国外的经验,改革物流设施投资的纯现金回报制度,让物流企业低成本运作,适当时候可以发行物流建设债券,或者放宽科技含量高的物流公司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条件,为物流建设筹资。

(4)规范行业标准,优化市场秩序。第四方物流对整合社会资源、提升物流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发展第四方物流应该是政府重点发展的对象,在物流产业政策上,要重点投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网上物流信息和商务活动,做好物流规范工作,如建立商品条形码标准,鼓励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等,给物流产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5)加强培养专业物流人才,提升物流产业水平。我国物流人才和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我国物流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目前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人才匮乏,因没有对物流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而使其利用率低下已经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一大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建清,刘文煌,张安廷.第四方物流现状及决策支持初探[J].企业管理,2002,9:48-50.

[2]海峰,胡娟.第四方物流在中国发展的障碍[J].物流技术,2005,1:36-38.

制约物流公司发展因素调研措施 篇8

一、我国农产品云物流平台服务的应用优势分析

(一)云物流平台提升了农产品的物流效率

云物流平台可在最短时间内搜索出最优物流方案和资源配置,能极大地提升农产品的物流效率。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利用数据处理速度较快的云物流平台,农产品物流企业处理信息传递会更加及时、有效,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例如,河南鲜易供应链公司依托“云温控供应链系统”,在网络化温控仓储及冷链运输两大模块上,把大数据信息、物联网技术的优势紧密集合,利用云端进行温度全程控制,保证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与时效,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据河南日报报道,2014年,鲜易供应链公司通过云整合物流业务收入达135亿元,2015年整体增速同比提升16%。另一方面,云物流平台通信能力强大、运算和匹配速度较快,再加上用户与农产品商户联合融合成需求整体,使得农产品生产商、物流企业、车主与商户等相关用户可通过平台,随时了解农产品流通各环节的物流信息。例如,重报物流公司与重庆万戈农业发展公司合作,共同打造的农产品供应配送服务平台,利用物流配送、大数据运营和社区活动营销等方面优势,将客户需求与基地供应进行直接链接,以精准匹配的需求订单、销售渠道和电商配送服务,实现了瓜果、蔬菜和禽肉等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无缝衔接,提升了物流运输效率。

(二)云物流平台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针对性服务

云物流平台针对消费者需求精心设计了物流路线,缩短了传统物流地域与空间距离,并解决了盲目性和无序性问题。农产品通过云物流平台获取物流服务方式诸多,如动态物流信息、自动组合服务和按需主动查找与自行定制等,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物流需求,且云物流平台提供的针对性服务,提高了农产品物流服务质量。如2014年5月,由农业部推出的“菜易通”云物流平台在成都试点,建立了庞大的蔬菜产销资料库,为当地蔬菜种植大户、专业组织和家庭农场提供了各类所需信息。“菜易通”云物流平台通过搜集各类蔬菜信息,如种菜情况、上市时间和实时菜价和超市、菜场的收购信息等,为消费者提供针对性的订单式采购服务,且其通过云平台支付相应费用,减少了物流中间环节,降低了30%-60%的物流成本。现阶段,我国农产品云物流应用范围较为集中,主要运用于水果、蔬菜等生鲜农副产品的销售与运输,如辽宁省农产品交易集团建立的“云供销”平台,汇聚了生产基地供应商、采购商和物流等资源,形成了产业生态圈,最大化的利用了农产品物流资源,进一步让利于消费者。

(三)云物流可发挥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协同作用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基地利用云物流运输产品,已成为未来发展新趋势。以云物流平台的供应链系统为例,2009年上海菜管家电商有限公司建立,在业内率先建成了集网上商城、ERP系统(核心供应链管理系统)等一体化的供应链平台,其与农户签订了农产品生产协议,并建立了符合安全管理体系的物流仓储基地。目前,菜管家已与海博物流合作,共同建立了辐射长三角地区的农产品云物流平台,预计在2016年年内,其业务范围将扩展至华东地区。双方开展第三方物流合作之后,利用农产品云物流平台,以产销对接为核心,依托种植、加工与销售等产业链,对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合作社以及农户等起到协同作用,加快了农产品流通效率,为消费者提供了健康安全的农产品。据业内人士统计,2015年上海菜管家电商公司与海博物流合作所建立农产品物流平台,服务的农户与合作社超过50家。并且,云物流平台的配送服务将运营管理成本降低了5%,物流损耗率减少了10%。由此可见,云物流平台可有效发挥农产品社会化的协调作用,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二、我国农产品云物流平台服务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一)云物流平台的基础设施较为滞后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完善,客户的物流需求难以全部满足,以物流仓储基础设施为例,据新华网显示,我国现有物流仓储设施中,超过70%建于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且人均物流仓储面积仅为美国的1/14,在5.5亿平米的物流仓储设施中,供应量达到国际化标准的仅有1/55,难以满足现代化物流需求,并且,由于我国云计算和云服务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云物流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也相当薄弱,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产品生产地的互联网覆盖区域少,农产品物流信息得不到有效共享,使得农产品损耗率较大。据农产品信息网数据显示,每年鲜活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数量约为4亿多吨,未通过农产品云物流共享信息,损耗率高达25%-30%,而西方发达国家仅为5%。

(二)云物流平台的云技术普及率较低

我国农产品云物流发展较晚,物流云技术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依然较低。相对而言,美国GPS技术、遥感技术、卫星定位等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农产品云物流产生了较大改变。例如,美国芝加哥凭借其优越地理位置和综合运输枢纽,依托云平台技术,形成了联通全球市场的农产品云物流中心,自2015年以来,芝加哥农产品云物流集群经济效益年均增长率超过了7%,极大地增强了谈判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而在我国的物流信息技术,如RFID(智能物流管理)、EDI、POS技术等,在农产品领域尚未充分应用,使得农产品信息采集及时性、全面性不足。据行业数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农产品物流运输过程中,并未有效利用云物流而且针对性较弱,致使果蔬产品、农产品腐损程度较高,经济损失占整个行业产值的30%,由此减少了农产品物流企业规模化运输,阻碍了农产品物流企业经济的规模化发展。

(三)云物流平台服务的体系尚未确立

目前,我国农产品云物流体系仍不健全,是其阻碍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是物流装备技术体系尚未成型,我国冷链物流起步晚,发展缓慢,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尚未有效运用,物流装备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二是我国云物流所需的协同合作组织体系尚未建立,与这些物流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物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供应链核心企业缺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集中配送、“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优势难以发挥。三是我国农产品物流尚未建立起以销售地为依托的批发市场体系,缺少相对稳定的运销渠道和集散地,难以保障农产品的持续、均衡与充足供应;此外,我国行业协会尚未构建云物流平台的责任体系,使各企业在参与云物流配送中的利润分配难以有效协调,制约了云物流模式的实施与改进。

三、我国农产品云物流发展的升级途径

(一)建立集群化的农产品“云服务”体系

鉴于目前我国物流技术相对滞后,需要联合农产品物流企业建立集群化的“云服务”体系,开展多渠道的物流途径,推进物流企业开放性和合作性,从而达成信息共享、配送等综合性的服务合作。我国应设立和完善农产品物流“云服务”体系。国家应加大农产品云物流的技术,研发、部署、运营,为农产品物流运输企业、客户、商户提供系统、配置机房、配置技术人员,按需使用、按次计费,从而为物流企业提供系统化的云服务。除此之外,物流企业应根据客户意愿,建立快捷易用的云物流服务交互界面和新型供应链和商业模式,为建立集群化农产品云物流“服务”体系创造条件,促进农产品云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并且,物流企业应创新农产品云物流服务理念,依据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和云物流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和农产品服务项目,加快构建集群化的农产品“云服务”体系。

(二) 借助第三方物流模式,延伸农产品云物流产业化链条

完善我国企业农产品云物流模式,可以借助第三方物流模式,进一步提升商业化运作能力。由此,具体做法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我国应发展企业农产品云物流,以物流配送中心来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强物流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在农产品领域的应用,鼓励企业在农产品物流各环节使用先进的物流设施,重点支持电子标识、自动识别、信息交换服务等信息技术利用。建立智能化仓储物流方式,支持农产品物流电子商务、派送企业和专业化高端培训企业进行多方面合作。二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应通过合理组织规划,凭借其先进信息系统和物流自动化方式,整合各方资源,使高端物流配送更专业化,推动农产品云物流综合服务建设。完善交易、保险、融资、仓储、政务资讯等服务,整合多方资源,进而延伸农产品云物流的产业化链条。三是,我国应加快建设农产品第三方云物流企业的配送网络和配送功能管理,并加大对农产品云物流运输的投资力度,鼓励电子商务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相互合作,推广云物流网店建设,有效结合现代农产品云物流和电子商务的集成拓展,拓宽农产品云物流的产业链条。

(三)完善云物流平台基础设施,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

我国应大力完善云物流基础设施,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一方面,加快完善云物流技术与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设备。在生产基地的户外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快速和实时地将生产基地周围气象信息信息传递给农民,包括温度、风速、湿度、霜冻、雨雪、雾霾和地震等,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并通过安装农产品物流实时跟踪设备系统,促使顾客随时查询和跟踪农产品物流信息状态,为客户提供按时、保质和保量上市销售农产品,有效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另一方面,完善云物流鲜活农产品领域的基础设施,保证农超对接后产销一体和鲜活农产品“超市+基地”的流通模式的充分应用,缩小中间环节,减少采购环节成本,彻底改变传统渠道中“地头、运输企业、批发市场和零售商贩”等监管难与农产品价格不稳定的现象,致使农户和消费者获利,进而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

(四)建立农产品云物流平台安全保障体系

以云平台安全为基石,建立农产品云物流平台信息安全体系。一方面,在抵御外部攻击方面,企业需要建立农产品云平台安全服务,进而全方位安全保障客户信息。例如,加强电力供应、机房建筑和防火防盗等安全方面建设;保护云物流数据传输的私密性、拒绝服务器被攻击、网络可达性等云物流管理;提供数据备份、恢复以及日志管理等云安全服务;完善数据备份、DBS安全、数据的访问控制等数据库管理;提供网络设备安全、服务器安全、通讯线路安全等服务;以及加密云物流系统用户身份、虚拟机安全、补丁管理等应用系统。另一方面,加强农产品云物流平台运营的内部管理与控制。在农产品云物流平台内部安全性方面,向用户承诺实施信任管理,提供安全基础设施服务,并引入公众信任的第三方来强化监管。

参考文献:

[1]丁丽芳.云物流环境下的农物商一体化农产品物[J].中国流通经济,2014(6):41-45.

[2]王娟娟.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农产品云物流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4(11):37-42.

[3]刘佩君.基于云物流平台的农产品物流优化[J].物流技术,2015(10):188-190.

[4]孙振兴.农产品的云物流平台构建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15(4):157-160.

[5]孟魁.我国农产品云物流模式的整合路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5(4):1009-1013.

制约我县安全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篇9

(第一研究课题)

课题组长:游国辉

参加人员:张向群 王清明 周 波

一、全县安全生产总体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县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全县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开放型经济、城镇建设等各项事业呈现迅猛发展态势,生产经营单位和高危行业急剧增多,全县现有煤矿企业43家, 非煤矿山企业46家、尾矿库3家、砖瓦粘土场97家、砂厂82家;危险化学品企业159家;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521家,建筑企业10余家,其它生产经营单位上万家, 安全生产工作可谓点多面广、责任重、压力大,安全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几年来,我县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按照“重基层,打基础,整治要深化、监管要强化”的要求,抓住“源头管理、过程监控、应急救援、事故查处”四个环节,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全县未发生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在市安委会下达的控制指标之内,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2006年,全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96起,死亡18人,同比事故起数下降11.8%,死亡人数下降25%,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占市安委会下达我县控制指标的58.6%。其中,道路交通死亡12人,其它生产安全事故死亡6人。

2007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75起,死亡17人,死亡人数占市下达当年控制指标60.1%。其中煤矿死亡事故3起,死亡5人;道路交通死亡事故3起,死亡12人。

2008年,截止11月24日止,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7起,死亡12人,死亡人数占市下达上半年控制指标50.4%。其中:煤矿死亡事故1起,死亡2人,道路交通死亡事故9起,死亡10人。

从上述统计数字分析可以看出,我县虽然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但仍有部分生产经营单位没有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效益、发展的关系,尤其是道路运输及煤矿等高危行业企业,容易忽视安全生产,安全隐患仍大量存在。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从深层次分析,我县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大矛盾和四大问题:

(一)、三大矛盾

第一、生产力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我县目前既有较为先进的生产企业,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甚至缺乏最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据调查,近年来工矿企业约半数以上的伤亡事故,都是由于缺乏必要安全生产条件所导致。

第二、结构上的矛盾。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结构性矛盾对安全生产的影响非常突出。一是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新课题。非公有制经济目前已成为我县经济增长的支柱,但由于其基础薄弱,导致伤亡事故多发;二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高危行业在我县的gdp中所占比例较重,加大了解决高危行业安全问题的难度。近年来调整优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总体上看:煤炭、非煤矿山、建筑、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和领域,仍然存在着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管理体制不顺、技术水平低等问题。三是经济结构的差异,使安全生产工作更加艰巨。产农乡镇经济落后,基础设施普遍薄弱,安全生产条件较差,事故不断;而经济较为发达的乡镇又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又正是事故的多发期,从而导致事故呈上升趋势。四是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化,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农民工、临时工和外来工等,已成为企业职工队伍的主体。与上一代职工相比,这一代职工的思想面貌、敬业精神、文化水平、安全技能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客观上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五是业主结构的变化。一些业主由于原始资本积累运作较为成功,成为了企业家,特别是一些暴发户,一夜起家,腰缠万贯,但其自身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却丝毫未改变;素质低下、知识贫乏,加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疯狂追求高额利润,对安全生产不屑一顾;对工人生命漠不关心,只知要利润,舍不得投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发生事故在所难免。

第三、体制编制上的矛盾。我县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几经变革,出现了一些转机,但仍存在设置不规范、力量不足、权威性不够等问题。作为一个拥有70余万人口、各类生产经营单位上万家的县城,县、乡两级安全监管队伍只有五、六十人,难免会出现监管不到位,管理有死角等问题。再则,我县还普遍存在各方面的行政干预、多头管理、职责不明等现象,也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二)、四大问题

第一、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的问题。极少数基层领导和经营单位业主对安全生产工作认识不足,工作只停留在开会、发文件等表面工作上,盲目乐观、心存侥幸、思想麻痹。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落实到位;讲得多,真正落实少;短期行为多,随意性大;工作表面化,疲于应付,缺乏主动;抓一次,动一次,整改一次,反弹一次,反反复复,效果不佳。部分业主安全生产意识差,对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置若罔闻,不能按规定对职工进

行及时有效的安全生产教育;部分从业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生产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视安全生产中的有关规定为儿戏,违规操作,冒险作业,从而导致事故不断。

第二、安全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规定,公共安全设施建设以及安监队伍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省政府每年安排4000万元的安全生产专项资金,而

我县每年安排的专项资金不足10万元,远远不能满足公共安全设施隐患的整改和繁重的日常安全生产监管的工作需求;就企业而言,没有按规定交纳风险抵押金,提取安全费用,从而导致安全欠账严重,隐患不能得到及时排除。

第三、企业责任主体未能得到很好落实的问题。企业责任主体不落实的问题在全县企业中普遍存在。有的企业让投资最少的股东担任法人代表,大股东们坐享其成,出了事故让法人代表去承担,以此来规避法律责任;有的企业出了事故赔点钱了事,其它问题一律推给当地政府;有的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把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保障安全投入,夯实基础等工作搁置一边,这种现状如不得到彻底改变,不出问题纯属侥幸。

第四、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我县企业70%以上为小型企业;随着国有经济从一些领域的退出和企业改制,小企业还将越来越多,多数小企业目前仍处在资本原始性积累、低水平发展的阶段,普遍缺乏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能力,安全保障程度低下。

上一篇:入党积极分子党课总结20下一篇:企业标准体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