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的风格(精选8篇)
杜诗在中国的古文学历史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怎样的呢?
韩愈称赞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然,自古至今,无人可抹灭杜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超然地位。杜诗不仅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蕴含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其“诗史”的称号当之无愧。因此,笔者每次看到杜诗之后心动之余,对其中杜诗的主要风格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何为沉郁顿挫——沉郁顿挫的涵义
1、“沉郁顿挫”一词的由来
“沉郁”一词最早出于钟嵘的《诗品序》“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明。”而沉郁顿挫显于杜甫《进雕赋表》:“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由此可见,“沉郁顿挫”也是杜甫对于自己诗风的看法之一,这也是被后人以“沉郁顿挫”评杜诗的原因之一。
2、沉郁顿挫小解
何为“沉郁顿挫”?一时间,众说纷纭:清人吴瞻泰《杜诗提要》云:“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而陈延焯说曰:“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象外……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白雨斋词括》卷一)……自古至今,一代代大家对于“沉郁顿挫”的看法举不胜举,各有见解。
而笔者则偏于中规中矩的看法,如《辞海》中释义: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籍,语势有停顿转折。古人对于诗句锤炼大多比较严谨,杜甫于斟字酌词更是如此。在《进雕赋表》中以“沉郁顿挫”评价自己诗文风格每字皆是其心血所化。所谓“沉”,可见于语言厚重朴实,虽不张扬,但思想情感低沉到极致为扬而先抑;对于“郁”,可见于诗句表达的真挚含蓄,强烈的感情浓郁到极致而不发;而“顿”者,从字面上看指语句的停顿,而在杜诗中则不尽然,“顿”既有诗句表达之中的缓和之势,又有结构上的承上启下之用,其暗含搭建厬而薄发的间歇的过渡桥梁之意;至于“挫”字,虽有挫折转折之意,但有在杜诗之中又另有天地。凡“挫”者,必有语势之上的跌宕起伏,之中的曲折迂回,语调上的韵律变化等。综上所述,“沉郁顿挫”指情感的大地般的厚重,层层郁积之下浓郁的种种情感,暗含欲喷薄而发发火山之势,却又隐忍不发,一抑一扬,厚重缠绵,玄机隐现,迂回往复。
3、杜诗风格一评——多种风格兼备,“沉郁顿挫”为主
现世杜诗一千四百多首,风格多样,既有优美诗句,也有浪漫主义诗风诗文,但更多的是以“沉郁顿挫”为主,杜甫一生经历丰富多变,从“壮游”时期到客死旅船。每个时期的心绪和情志略有不同,由感而发的诗风必定不会单一。35岁之前的多年的游历生活,使其诗文充满他的豪情壮志,带上了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此时的《望岳》可为其代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正如诗所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吟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壮游》)。
但杜甫大多作品都在35至59岁之间完成,而这一时期诗文又大多带有“沉郁顿挫”的风格。首先用“沉郁顿挫”形容杜诗风格的是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评》:“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自明清以来,众普遍以“沉郁顿挫”来形容杜诗风格,如清代词学家陈迁焯《白雨斋词括》:“如杜少陵之诗,包括万有,空诸倚傍,纵横博大,千变万化之中,却极沉郁顿挫,忠厚和平。此自子美所以横绝古今,无与无敌也……”;《四库全书·王士祯提要》:“律以杜甫之忠厚缠绵,沉郁顿挫。则有浮声切响之异矣。”清贺贻孙《诗筏》云:“子美诗中沉郁顿挫,皆出于屈、宋……”
二、“沉郁顿挫”为何——杜甫“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缘由
1、人生经历和其所在的特定历史背景,是其形成“沉郁顿挫”诗风的内在因素。
杜甫的人生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杜甫一生可分为四大时期,特别是中后期的生活,事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生活经历上大致可分为:“壮游——失意——困苦——落魄”四个时期来形容。
“壮游”时期(35岁以前),杜甫受祖辈福佑: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审言是著名诗人,父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因此,他的经济善较好,是他一生最快意的时期。诗人从小好学,“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的刻苦学习,为其创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从十十岁起,他开始了十年以上的“壮游”。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游齐赵时,曾先后与苏源明、高适、李白等人结识。这丰富的情感经历,奠定了他诗文的丰富多彩、多种风格并存的局面。
第一次比较大的失意是他在唐玄宗天宗五载(746)到达长安后第二年,参加考试,却被李林甫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皇帝:“野无遗贤”,杜甫也因此不幸落第。天宝十载,唐玄宗接连举行三次盛典,杜甫写了三篇《大礼赋》,唐玄宗十分赞赏,却在宰相考试了他的文章后,再无音信。杜甫又一次未能如愿入仕。且恰逢其父在这几年逝世,他也断了最大的经济来源,生活日益拮据、窘迫,过上了“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艰苦生活。一腔热血报效国家,却恰被泼了一头冷水,封建社会与现实的强烈反差,对原来的豪情壮志、唯美情趣的诗风产生了猛烈冲击。此时诗文忆显“沉郁顿挫”的雏形。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就了杜甫现实主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正是这段时期的佳作。
困苦时期(45-48岁)也是杜甫陷贼与为官时期,这是“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诗人杜甫曾经和人民一直逃难。在沦陷了的长安,他曾亲眼看到胡人的屠杀焚掠,和人民一直感受国亡家破的痛苦。这里他的“沉郁顿挫”风格几近大成,写出了《悲陈陶》、《哀江头》、《月夜》、《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传世名作。
落魄时期,(49-59岁)也是杜甫,到处漂泊的时期,为第四时期。除六个月的幕府生活外,再无入仕的机会和想法。在严武逝世后,他到处漂泊、流离失所。这一时期,他生活大多困顿、举步维艰。55岁时又患风疾,病痛和生活的双重折磨,理想与仕途不得志常常刺痛这位老人的心。落魄的生活、种种不幸困扰诗人直至逝世。这一时期诗文更显“沉郁顿挫”,写下《蜀相》、《客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诸将五首》、《登岳阳楼》等抒怀名篇。
纵观杜甫一生,青少年意气奋发到遭遇官场失意,中年仕途不得志而生活困顿,直到老年生活落魄、客死他乡。在现实中,杜甫的志向(忠君报国、济世忧民)受到了挫折,现实的无情与生活得不如意,让他情感深沉郁结,无法发泄,承以诗抒怀,以诗明志,以诗言情,体现在创作风格上即“沉郁顿挫”。
2、独特的历史背景促成了“沉郁顿挫”的特色的定型
杜甫一生正好生活在盛唐和中唐时期,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过渡时期,历经百年无战事的盛世,众到中年又遇“安史之乱”的战争。
“安史之乱”(755-763)爆发后,打破了百余年的夹角,繁荣的盛世迷梦。人民流亡,君臣奔逃,兵荒马乱,烽火四起,社会开始了大动荡,现实诗人原本的理想以强烈的冲击。“安史之乱”中被困长安时的千头万绪、随难民逃亡凤翔之时的所见所闻,给诗人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他经受着帝国日渐衰败的打击。今昔对比,更让他深刻地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因此,希望破灭了,志向修正了,传动了豪迈、奔放,现出了“沉郁忧伤。他想挽救国家,拯救黎民,建功立业,而这一切双似乎都只是光景,只有以诗文表达自己的思绪,抒发自己的情感,正如他告诫自己的儿子一样“诗是吾家事”。
无论盛世还是乱世,杜甫情感虽随时代而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他报国建功的思想。因此,他的诗虽沉郁而志不变,常有顿挫之感。
三“沉郁顿挫”在杜甫诗中的表现
1、音韵节奏的顿挫变化 情感的传达除了文字本身,还有文字的.声韵。杜甫在诗歌声律上颇下功夫,他是“文律早周旋”(《哭韦大夫之晋》),“遣辞必中律”(《桥陵诗》),“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他追求诗律的目的,是希望能获得“思飘云物外,律中鬼神惊”(《赠郑谏仪》)的审美效应。他的追求和努力,使他在诗律上获得了极高的成就,并对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1)自由变化的声韵促成顿挫诗风。
杜甫现在存诗一千四百余首,其中约有半数属于古体诗,半数属于近体诗。就古体诗而言,作者是通过韵律和节奏的变化实现其顿挫诗风的。
在用韵上,杜甫注意到,韵是情感的音符,不同的音符能传达不同的情感,因此他能够做到随情选韵。当他的感情平和时,他选用中性的声韵,当他的情绪高昂时,他选取响亮的声韵,但大多时候,他选用的是抑郁的声韵。在声调中,中古时的平上去入,根据平声柔而长,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短而促的发音规律,上去入三声,尤其是后两声,适合传达沉郁压抑的情感,所以杜甫的不少诗是选用的入声韵,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哀江头》、《羌村》等;在韵部中,开口大,声音高平的韵,适合传达较为开朗的情绪,而开口小,声音低沉的韵则适合于传达忧愁的情怀,像支、微、鱼、齐、灰、豪、歌、尤、侵、覃之类,属于后者,而杜甫的诗韵,用此颇多,如《兵车行》、《石壕吏》、《潼关吏》、《无家别》等。
在节奏上,作者善于通过字词多寡的变化和内部情感的调整传达抑扬变化的情绪。像他的杂言体歌行诗如《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醉时歌》类,是通过字句的多寡变化实现变化不拘的情感表达的,而《新婚别》、《垂老别》之类,则是通过调整诗歌内部情感实现顿挫诗风的,比如《新婚别》,是以一新婚女子的口吻来反映人民对战争的认识的。诗中女子的丈夫与自己“暮婚晨告别”,这是巨大的不幸,因为唐代法律规定,新婚不满一载者不从兵役,可以与新婚妻子相厮相守。不该分别而不得不分别。此一悲。新婚的女主人公尚未拜见公婆,以何身份面对世人?此又一悲。但不得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此又一悲。愿随君去,此情真也。惧兵气不扬,爱国心也。与君永望,情之坚也。诗中新婚女子的情感几复几变,转出无限波澜,“几乎一声一泪”(5),令人感慨万千。
(2)在格律中求变化。杜甫诗有一半是格律诗。按照唐代格律诗的要求,除排律外,其它几种形式(五律、五绝、七律、七绝)都有严格的字数限制,且最长的七律也只五十六个字。在这样短的篇幅里,怎样才能实现顿挫变化的诗风呢?一是在诗意上追求句转句新,如他的《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第一句,写管弦的热闹,第二句烘托气氛,第三句似有疑惑,第四句便用反讽,句句出新意,“风华流丽,顿挫抑扬,虽太白少伯,无以过之。”(6)又如他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首联,引起,概括力较强,从昔闻引至今上;颔联,写景,通过感觉写洞庭湖的水流急速、烟波浩渺、吞吐日月,暗传出时局的动荡与不安;颈联,写自己,独处江湘,孤穷老病,伤感不已;尾联,写国家,戎马关山,战事未绝,令人伤痛。全诗只四十字,一句一意,一句一转,既含蕴深刻,又有“境随心转,意到笔随”(7)之妙。 二是在格律上求变。
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命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 个人的坎坷遭遇, 一有感触, 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 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 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 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 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 每欲喷薄而出时, 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 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 使它变得缓慢、深沉, 变得低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 留下了无穷韵味。沉郁顿挫, 是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 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 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杜诗如此“沉郁顿挫”的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呢?这除了与他个人的丰富坎坷的人生经历、固有的天才、不懈的追求有关之外, 更是与他所处的急剧变化的时代、中国文学的阶段发展密不可分。
第一, “风格形成的主要根基是:作家丰富的生活和对人生的崇高愿望。丰富的生活迫使他有话可说, 作品充实;崇高的愿望指导他的作品为人生效力。”是的, 杜甫一生仕途坎坷,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疾病缠身, 穷愁潦倒, 奔波衣食, 但仍意志弥坚, 矢志不渝, 这些磨砺了杜甫, 也玉成了杜甫。因此, 诗人丰富的生活和救国救民的崇高而强烈的愿望, 是形成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原因之一。
第二, “万方多难”的时代特征是形成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又一主要原因。杜甫的一生, 正值唐帝国由盛而衰的急剧转变的时代, 既经历了繁荣昌盛的“开元全盛日”, 也经历了“流血川原丹”《垂老别》的安史之乱, 并看到安史之乱后唐王朝一蹶不振、江河日下的败落景象。可以说, 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和他所处的那个“万方多难”的时代息息相关。紧扣时代脉搏, 同情民生疾苦, 关心国家兴衰是杜诗永恒的旋律。
老杜忧国忧民和表现自己不幸遭遇的作品大多具有这种风格, 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全诗共三段, 每段都从不同角度抒发自己忧国忧民之情, 可谓“一篇之内, 三致志焉”, 极具沉郁顿挫之情, 而第一段表现得尤为突出。诗曰:
杜陵有布衣, 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 窃比稷与契。居然成瓠落, 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 此志常觊豁。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 浩歌弥激烈。非无江海志, 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 不忍便永诀。当今廊庙具, 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 物性固难夺。顾惟蝼蚁辈, 但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 辄拟偃溟渤?以兹悟生理, 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今, 忍为尘埃没。终愧巢与由, 未能易其节。沉饮聊自适, 放歌破愁绝。
先感慨自己窃比稷契的愚拙, 但马上顿出“白首甘契阔”至死不渝的决心, 次感慨自己忧民之心被同学翁取笑, 但马上顿出“浩歌弥激烈”的更深忧思;复次说自己并非不知隐逸为高, 但马上顿出皇帝于自己有知遇之恩, 自己不忍离去;再次说自己也非以为国无其人, 但马上顿出忠君之情处于本性, 实难移易;继而又说虽想放弃鲲鹏大志而效仿蝼蚁之辈, 但马上顿出仍然耻于干谒;最后感叹耿直的本性使自己碌碌无为, 但马上顿出仍要坚守节操, 在百感交集之时只好借酒浇愁了。虽然全段之意不离忠君爱国、忧国忧民, 但可谓笔笔转、句句转, 在顿挫之中将感情表达得更为深挚。
第三, “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的风格的基础。”杜甫, 并不像他同时代的众多诗人那样, 只把写诗作为炫示文才, 猎取功名的手段, 或者陶治性情, 以及应酬交际之用, 而是自觉地把诗歌当作“史笔”来写, “文章本是吾家事”, 一直到晚年, 仍是“他乡阅迟暮, 不敢废诗篇” (《归》) 。他的目标很高, 对自己的要求也就非常严格, 务求达到“毫发无遗恨” (《敬赠郑谏议》) 的境地。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他“读书破万卷”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语不惊人死不休”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 他是这样宣布的, 也是这样做的, “新诗必罢自长吟” (《解闷》) , 他经常改诗。因此杜诗语言精要凝练, 准确生动。如被前代人称道的是:“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十四个字中就包含九层可悲的意思:他乡作客, 一可悲;经常作客, 二可悲;万里作客, 三可悲;又值秋风萧瑟, 四可悲;重九佳节, 无有可乐, 只有登高, 五可悲;独自去登, 六可悲;扶病去登, 七可悲;病又是如此之多, 八可悲;年过半百, 事事无成, 九可悲。真是包含无限艰辛, 凄泪横流。何其凝练!再如《春望》诗中:“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一个“溅”字, 可谓点睛之笔, 这泪流得何其多, 时间何其长, 心情何其惨痛!象这样的例子, 在杜诗中俯拾皆是, 不可胜数。努力使语句准确、凝练、生动, 这也是杜诗“沉郁顿挫”风格形成的原因。
“飘逸”用房日晰先生的话说便是:“老庄思想作用于艺术趣味的反映,显示出潇洒闲逸离脱尘俗的艺术境界,飘逸重在逸,带有超脱凡俗的神仙风貌”,而吴奔星先生却认为飘逸是诗中所表现出画家所不能画,摄影家所不能摄出的那种立体感与行动感的整体印象。由于李白的性格豪放不羁,因而形成了他诗歌豪放、潇洒、闲逸的主要特色。诗人善于挥洒,笔走龙蛇,诗里往往呈现出一种活泼飘逸之态。“我醉欲眠即且去,明朝有志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便是他坦率性格的真实写照。显然他那种“因援笔三叫,文不加点以赠之”的自由挥洒与杜甫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苦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李白以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浪漫情调,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独特性,他在抒写自己理想的时候总是十分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时,更是十分狂放:“一风三日吹倒山”;在他思念友人时,他会说:“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当政治不得意时,他无法控制内心的愤激,他会高声疾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以上诗句皆表现出一种狂放不羁,啸傲沧州的精神和性格。
杜甫的诗中则更多的是寄予了对国家、民族兴衰的感慨和关注,诗人深受儒家“匡时济世”思想的影响,因此他的诗作较多地反映人民的疾苦和现实的黑暗,所谓“葵霍倾太阳”和“穷年忧黎元”正是他的思想的核心反映。当他目睹长安陷落,国破城荒的景象时,用慷慨激昂的笔调写下了《春望》,从而表达了诗人忧虑国家的焦虑心情,但当他闻听苏北被收这一喜讯时,却又格外欢喜,写出了他“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无不流露出诗人初闻捷报时惊喜的心情。李白在批判安史叛乱时,他沉痛地呼喊“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表现了自己豪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情调,与杜甫沉着、冷静形成强烈反衬。
李白的诗意象跳跃之迅急,感情抒发之异乎寻常,手法运用之夸张是杜甫及同时代的诗人无与比及的。在《将进酒》中诗人说到“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此诗由一个“悲”字引发出“青丝”“雪”这些意象,诗人面对永恒的大自然,发出了内心的愁苦感慨,人生如此之短暂,岁月如此之匆匆。但这一腔的情,这一腔的感叹很快就转为开怀痛饮的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由此可见李白感情变化异乎寻常,意象跳跃跨度大是他飘逸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他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诗人主要采用跳跃式的结构,使人读来飘飘欲仙,诗中留有大量空白,等待读者去填补,从而使人领悟到了李白的飘逸风格。
杜甫与李白不同,他一生的遭遇及所处的“万方多难”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他性格的主要方面和创作的主要风格。他的诗虽事件平凡,感情却极为深沉,例如曾被誉为“旷代之作”的《登高》,这首诗通过叙写无边秋色、不尽长江以及诗人的孤苦形象,抒发了他悲愁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深沉的隐忧。“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借写江边秋景,抒发了袭击满腔的愁哀之情。他的诗“内容深广,意境雄深,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深曲委婉”。国家的危难,社会的动乱,人民的困顿及个人的遭遇形成了他诗歌的主要内容。《羌村三首》其一描写了诗人久别之归的情景,虽篇幅较短,但感情剔透有力,读之不得不使人发出深沉的叹惋。”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随”,对于这种死里逃生的喜悦,谁能不“感叹亦唏嘘”呢?当然对那种“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的激动之情就更能想象了。可以说当时诗人是幸运的,但对于那个时代所成就的千千万万背井离乡的人又该寄予什么样的感情呢?这是一个值得令人深思的问题。
杜甫对人民的深刻同情及对统治者的愤怒之情在他的诗中表现得很深刻。“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他关心人民胜过关心自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宁愿自己受冻,也要天下所有人温暖,对统治者的批判更是深刻和激愤,“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人正是用他沉郁的笔调才写出了黑暗社会的尖锐矛盾。
杜甫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深刻体察,创作出了大量的诗来表达他对时局的关注,并将忧国伤时之情与自己有志难畴、报国无路的痛苦相交织,表现了他对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的关心,他借助对景物的描写,将那一腔忧国、忧民的热忱表达其间,委婉含蓄,使读者不难看出诗中隐匿的痛苦与哀伤之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秦川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苍州”这些诗句中无不渗透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慨,忧国忧民的心情跃然纸上。
吴奔星先生所说的李白飘逸的主体感与行动感的整体印象,我认为的确是画家所不能画,摄影家所不能摄的。至于什么是诗的行动感与立体感,吴先生认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便可作为它的标准答案。在李白的诗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流动而又具体的画面给人一种天马行空般的感觉,使读者也似乎处于其中,与诗人并驾齐驱于飘洒、出尘的美好境界里。《早发白帝城》是李白被贬夜郎,中途被赦之后的作品,“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正表现出了诗人轻松、欢快的心情,我认为诗人当时的这种喜悦足以同杜甫“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随”,“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喜悦激动之情相媲美。唯一不同的便是前者带有浓厚的自我主观情调,而后者则带有较强的忧患意识。
总之,诗仙李白的飘逸让我们回味无穷,诗圣杜甫的沉郁让我们愁结百度,二人互为补充,同时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强音,的确不愧为韩愈在《调张籍》中说的:“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这么一段话:作为一个读书人,如果要学习写文章,就看韩愈和柳宗元,学完走遍天下都不怕了;如果学历史,就学司马迁的《史记》或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学完你可以去当政客;如果学宋词,就跟苏东坡和辛弃疾学,学好了可以干掉方文山和林夕;如果学写唐诗,一定是学李白和杜甫。这段话是否过于夸张,我不予置评,但是对于最后一句话,我是完全同意。
如果把唐诗比作一座让人抬头仰望的山,那么山的顶峰一定是李白和杜甫。而作为在唐诗领域中最为出色的两个诗人,其诗歌却是风格迥异。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的诗风豪放飘逸洒脱,正如他的人一样。他出生于盛唐时期,但因不满那政治的黑暗,弃官从文。他没有杜甫的沉郁,有的是一分潇洒,一份自由。李白向往的是游仙问道的生活,所以才有《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佳作。“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样美妙的景色可能只有李白才能写出吧。同时李白是社会的一员,他也关心现实生活,痛斥战争,同情百姓。但毕竟李白的黄金创作期是国家最强盛的时候,到处莺歌燕舞,他写他看到的东西,大部分就是花、酒、剑、歌、月,洒脱无极限。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诗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其实浩瀚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有人这么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而杜甫是衔接盛唐和中唐的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创作风格也是别具一格的,当然,这和他的身世遭遇也是分不开的。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素的家庭之中。同许多唐代诗人一样,他怀着巨大抱负的心思,一心要为国家尽力。但到了公元746年,他参加一次李林甫设好骗局的考试,落第之后不久,又回长安,数度希求汲引,但都落空。十载长安,历尽辛酸。但同时,他看到了民生疾苦,时刻关心国家安危。安史之乱后,他几经周折,当官,被贬。最后开始了他晚年飘泊西南的生活,并最终病死于穷困潦倒之中,十分凄凉。我觉得,使杜甫形成其独特的创作风格显然是同他的身世遭遇息息相关的。杜诗的不同风格,与其不同时期不同境遇,或同一时期不同心境似有关系。当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之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悲歌慷慨,诗歌往往表现为沉郁顿挫。当他的生活稍为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成都草堂的一段时间,就有不少这类作品。
如果说李白是从天上降临人间的“诗仙”,杜甫则是从地上经过修炼而升起的“诗圣”。李白的诗具有火热的激情,有超凡的气势和豪迈的精神,更关注理想和未来,更具创新性。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情感内敛,曲折迂回,更关注现实和民生,更具继承性。李白代表着青春,张扬个性,抒发自我,有一种勃发之气。杜甫代表着暮年,老成持重,千锤百炼,有一种人工的锻造之美。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那“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的杜甫,即使在“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心酸低贱生活中,依然不失他那济世苍生的梦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真正的贵族大家心态,贫贱不改其志,自己的安危生存置之度外,心中挥之不去的梦想依然是民众,比他更不幸的人。每每念起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吟哦时,令人发背沾衣,惭愧不已,敬仰之极。有谁能了解他“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的远大志向呢?自我心目中,杜甫先生不仅是精瘦清癯的老者形象,他更是无可拘牵的理想主义者!从这点而言,老杜的沉郁之外更有飞扬的一面,节操高洁才是他的本色。
杜甫诗中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愫,这也正是杜甫心境的完整诠释。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的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诗史”。 杜甫的这种心境形成了杜诗特殊的诗境。
首先,从杜甫的身世说起。杜甫出生于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家庭给予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和务必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所以,杜甫这一生也在为了仕途奔波劳累。父亲,祖父都是朝廷官员,都在为黎明百姓,国家社稷做着自己的努力。所以杜甫耳濡目染,从小有为国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的志向。这样的家庭氛围对杜甫在以后无论是作诗和生活都有重大的影响。
其次杜甫不光饱揽群书,而且在年轻时也游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可以说杜甫正因为读了万卷书,又行了万里路才会有那样博大的胸怀,才能写出意境那么凄清,凝重,现实的诗歌。杜甫曾先后漫游了吴越和齐赵一带。结交了很多朋友。在游历的过程中不仅看到了祖国的山河壮丽,景色秀美,也看到了一些社会现实,这些刺激着杜甫早日考取功名,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一些贡献。在游历的中途参加了一次进士考试,随自信满满的杜甫却名落孙山,这对杜甫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也正是这样经历让杜甫看到了一些更加黑暗的社会现实。在杜甫应试失败后,他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判时政,讽刺权贵的诗歌。
下面以《兵车行》这首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名作为例,探究一下杜甫写诗的心情和此诗的意境。“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这两句诗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官府在百姓中,大规模征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天宝十载,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伐南诏,兴兵打仗,结果战败。宰相杨国忠谎报战功,在关中募兵再攻南诏,结果就出现了诗中描写的场面。文章末尾几句话隐讳的道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凄惨境遇。“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短短的几言几语浸满了作者内心的无尽伤痛和同情的泪水。全诗借征夫对路边老人的答话,倾诉了百姓对战争的痛恨以及因战乱带来的灾难。字里行间透显出杜甫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忧国忧民的心绪。杜甫的心境在这首诗中已有了比较深刻的体现。
最后,杜甫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将国家带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杜甫自己也进入了自己一生中最艰难困苦的阶段。看到破碎的国家残骸,作者发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叹。国家的破落不仅使杜甫的创作在继承现实主义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又铸入了深挚的爱国主义情思。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杜甫的才能的发展倾向,甚至是特性,也就越和生活的发展紧密地联结着。别林斯基在《莱蒙托夫的诗》中提出的卓见,完全适用于杜甫。“杜甫胸中那颗对祖国对人民无限赤城的心,始终敏锐的感受着历史的风云,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
时代的变迁在杜甫诗中有着深刻而细致,全面的记述。下面以杜甫的《阁夜》为例来看一下诗人对时事的记载和诗人当时的心境。“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外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这首诗作于766年冬。诗中描述了在残冬的破晓时分,军营中的鼓角就开始回响,声音悲壮。这声音牵连着千家万户,牵连着荒野的每寸土地,牵连着无数的无辜生命,还牵连着国家的命运。但尾句一语惊醒梦中人。“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英雄们的辉煌战绩最终都是一抷黄土。书信中的寂寥,人间萧条零落却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诗中诗人也有很多感慨,悲叹着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悲叹人间 宏伟事业的空无。诗中流露着诗人杜甫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出诗人当时孤寂的境遇。
杜甫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是荆棘丛生的,是坎坷不平的。他经历过唐朝的太平盛世,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他见证了唐朝的锦绣山河走向破碎和凋落。他的人生也是起起伏伏,由锦衣玉食到贫困潦倒。这样一位天才诗人,一生的境遇不仅未能飞黄腾达,顺风顺水,反而处处波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因为在这种境况之下,他用他手中的笔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盛衰难料,又用心中的笔为后世勾勒出了一个全盛王朝的昙花一现,总结了战乱更迭,改朝换代的残酷历史。杜甫的诗因之成为诗史,杜甫也因此成为圣人,然而杜甫的人生却是“长使英雄泪满襟”,但在他的一生中,我们看到了信念的力量,我们学到的是一个真正高尚的人永远把大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杜甫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沉重责任感,凝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忠实的描绘出了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
杜甫的名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平淡舒缓之中,写出了人生的怡然淡静。也写出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喜悦。杜甫蹉跎的一生,生前饱经风霜,并没有飞黄腾达,而这舒缓平和的人生感悟,却穿透了千年的岁月,缓如细雨润泽我们的心田。
杜甫,字子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人,唐代杰出诗人。他一生忧国忧民,关爱百姓,关注未来,呼唤正义,以其自觉和深沉的社会意识创作诗歌,其诗“浑涵汪茫,千汇万状”(《新唐书》)。杜诗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其中所体现的仁者之心,表现为矢志不移的追求理想和深沉广博的仁爱,这不仅是杜甫伟大的人格魅力之所在,更是其诗作能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力量所在。
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这个概念是宋代人首先提出来的,认为他是个“集大成者”,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一些重要的品质如“仁者爱人”、“仁民爱物”等,并以自己的道德人格去影响他人。因此“诗圣”的称号既有文学的涵义,更有文化的性质和意义。受儒家思想影响,历代文人关心天下苍生,特别臵身乱世。杜甫是这些诗人的代表。他一生中经历了唐朝由盛至衰的过程,他的诗歌真实形象的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风貌,是当时社会现状的一面镜子,故又有“诗史”之称。
一、忧国忧时,心系社稷
杜甫生于盛世末期,年少时即志存高远。他登泰山时写了著名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绘出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诗人的凌云壮志和宽广、博大的胸怀,给人以向上的精神动力。
杜甫认为历史上的尧舜之治和本朝的贞观之治,是当代和后世效法的德治典范,倡导实行仁政和教化。他早年曾“窃比稷与契”,致君尧舜,写了《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称赞“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写了《忆昔》描述出开元盛世时的繁荣景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游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这首诗后来常被人们用来形容唐代盛世的社会风貌。他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开篇就表明自己报效国家的心迹,犹如葵藿向阳之天性:“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向太阳,物性固难夺!”
因奸臣李林甫当道,嫉贤妒能,杜甫未能得到朝廷任用。后来安史之乱爆发,他在漂泊各地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盼望着能得到报效国家的机会。他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时,便历尽艰辛,奔赴凤翔行在。他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在这国运衰微,民不聊生之时,他写了《羌村三首》、《北征》、“三吏”、“三别”等诗歌,这时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急峡、危城、孤舟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
杜甫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鸣不平,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因不愿与社会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于是弃官,携家入蜀,开始了他漂泊西南的生活。在他颠沛流离的日子里,目睹历经战乱的祖国山河,写下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壮苍凉的景象,表达出“华夏满疮痍,忧虑何时毕”。他希望改变现状,写下了“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洗兵马》),“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昼梦》)。
二、与人为善,伸张正义
杜甫的一生,大都在困苦、奔波中度过,然而他并没有因为苦难的遭遇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无论身在何处,总是心系国事,从浓浓的诗意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报国无门的辛酸与惆怅。他不仅随时随地不忘君国、生民,而且本着儒家的“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的精神,处处与人为善,拥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一生结交了不少朋友,他对朋友做到了肝胆相照。如他与李白的友谊就是最好的例子,可以说是千古佳话。杜甫在结识李白后,非常钦佩李白的才华和不事权贵的气节,两人曾一起赴王屋山寻真访道,又同游梁、宋等地,后来又北上齐鲁。杜甫为李白写过十余首诗,如他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他在《春日忆李白》中写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在李白遭到贬谪后,杜甫不畏朝中权贵,写诗为李白抱不平、为其辩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并向世人呼吁。他始终对李白表示理解和支持,他们的交往没有丝毫势力和功利的成份,使人感受到什么是人间美好的关爱。
杜诗的震撼力量不单纯在于他对世上苦难的揭露和对苦难制造者的抨击,更在于他歌颂了人性中的善良、美好的一面,并满怀善意地描写,希望它能发扬光大。杜甫的朋友非常多,开元、天宝时期有成就的文人才士大多与他有往来,如高适、岑参、王维、薛据、郑虔、苏源明、孟云卿等。杜甫描写友谊的诗章非常感人,多是描写这些朋友对他的关心和帮助。其中如《赠卫八处士》成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描写战乱之后,他遇到老朋友受到了热情的款待:“回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偶遇故人,相伴话旧一夜,这短暂的相会诗人多么眷恋和珍重呀!表达出友谊的纯洁和无私。
从杜诗中还可以看到,无论走到哪里,邻人对杜甫都是非常友好的。他在回鄜州省家事时写道:“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从邻人父老对杜甫的热忱,可以看到他们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关系。杜甫对儿女也十分慈爱,当他在外漂泊时,分外惦念家中幼小的孩子:“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倘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遣兴》)
他在短暂的为官任职中,从不趋炎附势,而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伸张正义。在杜诗中,凡是邪恶、黑暗的人或事,都受到严厉的抨击,叛军、贪官、奸臣是不用说了,对那些“翻手作云覆手雨”(《贫交行》)、“当面输心背面笑”(《莫相疑行》)的卑鄙小人、“攀龙附凤势莫当”(《洗兵马》)的庸俗之辈也不能逃脱其如椽之笔的讨伐,更不会与他们同流合污。
杜甫诗歌中的仁爱(中)
三、关爱天下百姓
杜甫时时处处把天下的安危和人民的忧乐视为己任,即使在遭遇艰难困苦乃至在外漂泊时也不改初衷。从早年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到晚年的《朱凤行》,他救济天下苍生的宏愿没有丝毫的改变。安史之乱带来了无数灾难,最早而且最全面反映这场大战乱所造成的大破坏、大灾难的,是杜甫。杜甫用他的诗,写了这场战争中的许多重要事件,写了百姓在战争中承受的苦难,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画面。如他在《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在征人出发必经之咸阳桥时,描绘出一幅“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图景,“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平白如话,但人们却能于诗人平实如话的诗句中看到当时的社会现状,人民遭受的苦难及艰辛欲泣的生活。此外,“登兹翻百忧”、“独立万端忧”等这类诗句在杜诗中频繁地出现。至德元年唐军陈陶斜大败,继又败于青坂,杜甫写有《悲陈陶》、《悲青坂》;唐军收复两京,他写有《收京三首》;九节度兵围邺城,看来胜利在即,他写了《洗兵马》,其中提到了胜利的消息接踵而至,提到了平叛诸将的功业;当他听到安史之乱平定的消息,欣喜万分,写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凸显了诗人急于返回故乡的喜悦。
安史之乱结束不久,又遭遇外族入侵,藩镇叛乱,战争仍然不断。杜甫滞留夔州时期,写了组诗《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等。诗人自己漂泊沧江,山城秋色、丛菊两开牵动着他对辛酸岁月的感慨,也牵动着他的故园之思,他写道:“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他担忧国家前途,感叹自己壮志难酬,“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杜甫写下了许多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他困居长安时,逢到秋雨连绵,联想到农民收成不好,写下了“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秋雨叹》)在他漂泊的困难时期,仍然是:“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解忧》),并没有因为个人的苦难而减少对他人的同情。在路过绝险之地石龛时是“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就在这种环境下,他在过嘉陵江经水会渡时,船夫的勇敢和撑船的技术的高超引起他赞叹:“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但此时他也关切着他们的艰辛:“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水会渡》)他渴望四海升平,百姓能早日过上宁静祥和的日子,如他描写的《江村》图景:“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期盼着“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一次,赶上狂风骤至,吹破茅屋,风定雨至,“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对于茅屋被秋风所破以及屋漏雨湿的苦况,杜甫百感交集,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不拘于一家的寒暖,不囿于一己的哀乐,而是大声疾呼拯天下寒士于凄风苦雨之中,救广大百姓于水深火热之间,其博大的胸怀令人感动。
四、对天地万物怀有仁爱之心
杜诗叙事,有时既叙事件经过,又用力于细部描写,精心刻画,从细微处见出真实,展开画面,把人引入某种氛围和境界中。杜甫除了关爱他人以外,他的同情心、他的仁爱心还推广到天地万物,推广到宇宙中间的一切生命。从杜诗经常可以看到他对动物、植物,即便是一些细小的东西,写到它们的时候也充满了仁心。如他《过津口》这首诗,看到江面上,横着一张密密的渔网,很多鱼都被那张网困住了,他就觉得很同情那些鱼,写道:“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他对于自己居住草堂外的花草树木等,也以爱抚的笔触描写它们:如“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缠。霜骨不甚长,永为邻里怜。”(《寄题江外草堂》)在诗人心目中,天地万物都应该沐浴在仁爱的氛围之中。
杜诗风格多样,有时通过对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出一种安静明秀的境界。如《水槛遣心二首》其一:“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在诗人描绘的这宁静的氛围里,“出”写出了细雨中鱼儿的欢欣,极其自然;“斜”写出了微风中燕子的轻盈,逼肖生动。没有对生命的仔细观察和怜悯,怎能描绘出如此细致入微的神态?全诗八句都是对仗,而且描写中远近交错,精细自然,“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画之痕。”它句句写景,句句又有“遣心”之意。表现了环境的清幽美好和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心情。
杜甫在《秋野》中写道:“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在《北征》中写道:“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此类种种,体现了杜甫以他的行为倡导着把仁爱之心施及于天地间万物的精神,人类、特别是圣贤应与天地同心,仁民爱物。
杜甫诗歌中的仁爱(下)
五、对后世的影响
唐代韩愈曾把杜甫与李白并论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杜诗风格多样,宋代秦观说:“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宋代吴沆在《环溪诗话》中评杜甫诗句说:“恣肆变化、阳开阴合”、“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
杜甫不仅熟读儒家经籍,也深谙佛道经典,他与道士、僧人交往也很多。举凡佛道文化中精妙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杜甫都尽量的加以运用,正如清代杨伦所云:“释典道藏,触处有故实供其驱使,故能尽态极妍,所谓读破万卷,下笔有神,良非虚语。”(《杜诗镜锉》)
当然,杜甫对后世更大的影响在于一种人格的塑造,历来凡是有气节之士无不爱读杜诗。如北宋将要灭亡的时候,爱国将领宗泽想抗击金军,但朝廷一味议和,金军乘机南下,宗泽忧国忧民,临终时长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北宋的李纲在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的时候,亲笔题写杜诗赠义士们“以激其气”,鼓励他们;南宋朱熹把杜甫认为是和诸葛亮、范仲淹一样的人物;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始终坚持民族气节,他在燕京狱中写了二百首《集杜诗》,并在《序》中说:“凡我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杜诗成为后代志士仁人从中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
杜甫有自比稷、契的伟大志愿。孟子曾说:“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意思就是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并由之而导致对人民的命运怀有深刻的责任感,这正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性格特征,而杜甫对此是心领神会并躬身实行的。从推己及人到“人溺己溺”、“人饥己饥”,再到自许稷契,诗人自觉地把解救苍生视为自己的使命。清代蒋士铨亦称“杜诗者,诗中之《四子书》也。”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反映出一代文人道德良知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其作品被称为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因此后世诗人有“最尚杜工部之系心国民”之语。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该诗意境是一个风和日丽、天清气朗的春天。诗中的景色有远有近, 有动有静, 无一字写情, 而情意饱满, 使人沉浸在一个明媚秀丽、欣欣向荣的自然风光中。这是杜甫为数不多的一篇清丽之作。诗作饱含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的同时, 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意境美。屋外杨柳呈现一派青翠欲滴的色彩, 柳枝迎风飘舞。两只黄莺在柳枝间相互追逐, 唱出了悦耳的歌声。把诗人给逗乐了, 于是写出了“两个黄鹂鸣翠柳”这一有声有色的诗句。再把视线投向天空, 看到成行的白鹭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好像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这很自然地会使诗人产生“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感受。这两句由近及远, 视野辽阔。诗人的眼睛好像摄影机的镜头一般, 又转向对面的西岭。这巍峨的西岭, 尽是皑皑白雪, 千年不化。它像一道雪砌的屏障, 横亘西部。西岭虽大, 但这个小小的窗口却能把西岭的雪景尽收眼底。诗人用“窗含”句来概括所看到的这幅积雪图, 气势非凡。接着诗人的目光又由山落到门前的岷江上, 看见沿河停泊着许多商船。这些商船是经常往来于蜀地和长江下游吴地的。草堂附近有个合江亭, 由蜀到吴去的人都由此登船。据历史记载, 三国时费伟出使东吴, 孔明曾在此为费伟送行。他对费伟说:“万里之行始于足下。”后人把附近的一座桥称为“万里桥”。
再看杜诗的人情味。“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呈这首诗以《月夜》为题, 抒写了夫妻怀念的至情, 反映了乱离时代的相思之苦。全诗语浅情深, 曲折含蓄, 章法紧密, 而不失流畅清丽, 丝毫不见为律诗束缚的痕迹。五律至此, 无愧诗圣矣!今晚圆圆的秋月多么皎洁美好, 妻子一人在鄜州闺中独看。开篇写得既突兀又形象。诗人身在长安, 不写长安的月夜, 却写起鄜州的月色;不写自己怀念妻子, 反而写妻子想念自己。这种写法虽违常规, 但细细玩味, 它已包含自己在内。正是因为诗人在长安望月, 在想念妻子, 才想到妻子正在思念自己。“只独看”, 虽是描写想象中妻子孤独望月的形象, 但使人感到她望月时感情是那样得真挚和凝重。妻子如此, 诗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这种寓主观于客观, 以客观写主观的手法, 新颖而别致。相思的情感是抽象的, 因而多缘景物而发, 或睹物思人, 或触景生情。望月怀人, 自古皆然, 但以此法写相思, 用多了往往有失僵滞。一代诗圣, 落笔见奇, 因情造象, 不写自己望月怀妻, 而将相思之情幻化为生动具体的生活图景, 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 又以儿女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 衬出妻子的孤独凄然, 进而盼望聚首相倚, 双照团圆。这类景象, 都是诗人意中之景。其写法之妙, 正如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所说:“心已神驰到彼, 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 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再把视线投向天空。
【关键词】杜甫;诗歌;知人论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杜甫的诗歌的内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杜诗有诗史之称。我们初中阶段一共学到了他的四首诗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孤雁》《望岳》。如果结合杜甫的人生经历就更容易理解他在这些诗歌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一、《春望》——叛乱京都的伤时恨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时间一晃杜甫已到了而立之年,可是他空有一身济世才华和报国的满腔热忱却不能被朝廷重用,当时政治腐败,皇亲国戚把持朝政,皇上只顾享乐,战乱四起,百姓苦不堪言,杜甫亲眼看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惨境况,这在杜甫心中掀起了万丈波澜。天宝十四年,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叛,唐玄宗带着百官逃离长安,京城陷落。那一年杜甫35岁,他逃离叛军的营地回到了自己在杜陵的旧居。生活在沦陷下的长安,真是度日如年啊!每当月白风清的秋夜,他总是怀想着流落鄜州的妻子儿女;每到乱云急雪的冬日,他又为官军迟迟不能反攻而独自愁吟。春天来了,他更为远在延州以北的卢子关担忧,因为那里防守空虚,万一山西的叛将史思明和高秀岩率兵攻下这一关口,就可以直捣凤翔,一下子摧毁反攻的根据地,大唐就真的岌岌可危了。三月里,陷落的长安城春光格外明媚,杜甫居住的杜陵一代,春草长得很茂盛,绿油油的如烟似雾;五颜六色的杂花,仿佛星星和宝石嵌在绿草丛中。清晨起来,翠鸟在枝头鸣叫,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使人好像进入了一个纤尘不染的境界。可是春光越明媚,杜甫的心情也是悲凉。望着晨露未干的花朵,他觉得也在为艰难的时事暗自流泪;听着千啼万啭的鸟语,他觉得鸟儿也在为人们的生死离别心惊胆战。战火已经烧了两个暮春三月,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此时此刻感伤时事、叹恨离别、家音难觅各种复杂的情感一起涌上心头。一阵春风吹乱了他的鬓发,他随手抓了抓,感到白发越来越短,差不多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这首《春望》里,诗人通过望见的长安城春天草木丛生的荒凉景象,写尽了这位忠贞爱国、忧国忧民的诗人的所有伤感与悲愤。
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凄风苦雨下的济世最强音
经历了长安逃难、麻鞋见天子、北征、弃官西行等层层磨难,48岁的杜甫终于在四川成都城西三里的地方建了一所简陋的草堂,算是有了一个暂时安身的居所,在成都草堂的这一年是杜甫人生中少有的一段闲适时光。然而好景不长,第二年秋天的一个下午,一场暴风雨席卷而来,吹走了草堂屋顶的茅草,使得草堂屋漏无干处。自从战乱以来杜甫为国事担忧,很少能睡安稳觉,今夜更是翻来覆去不能安眠,粗布的棉被,又冷又硬,加上儿子的睡相不好,早把被子蹬的七零八落,屋里四处漏雨,没有一丝暖气,可是在这穷困交加的夜晚想得更多的却是普天之下更困难、更贫苦的读书人,想想他们今夜的处境,要是能有成千上万宽敞的屋子让他们住进去,再大的风雨也摇撼不动,那该多好啊!杜甫甚至想到什么时候眼前出现了这样高大的房屋,就是他一家的茅屋破了,自己受冻死去也是心甘情愿的。想到这些,杜甫靠在枕上吟出了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可见,结合杜甫当时的贫苦经历,却还能在凄风苦雨的夜晚为天下寒士慨然呼喊,他这种胸怀天下、心忧黎民的博大胸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不能不让后人由衷的敬佩。
三、《孤雁》——漂泊无依的悲苦哀鸣
杜甫草堂的闲适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唐代宗永泰元年(765),随着好友严武的去世,杜甫也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只得带着一家老小坐船从岷江顺流东下,开始了长达一年的漂泊。杜甫坐在船头看到一只离群的孤雁发出凄厉的哀鸣,仿佛在急切地呼唤同伴,此情此景让他不由的想起了自己的处境,自从严武去世好,杜甫又陆续得到了苏预、高适、郑虔、李白去世的消息,亲人也大多不在人世了,好友亲朋的一个个离去,他更加觉得孤苦无依。加上自己体弱多病,心里更是悲痛不已。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诗《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全诗以孤雁象征自己。诗写的是孤雁,无一字涉及诗人自己。但通过这只不饮不啄、穿飞哀鸣、思寻伙伴的失群的孤雁间接暗示了诗人在战乱中只身颠沛流离、怀念亲朋的情怀。
四、《登岳阳楼》——岳阳楼上的人生绝唱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杜甫一路漂泊,准备直下衡州去投奔韦之晋,途经岳州,乌篷船停在了洞庭湖边的岳阳楼下。这年八月,吐蕃贵族进攻凤翔,长安又面临威胁,杜甫北归的计划终成泡影。漫天的雪花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天和水都变成了灰蒙蒙的一片。杜甫望着万顷湖波,心情像坠了铅块似的沉重,载着茫茫天地间,有哪一个亲友还在牵挂自己,能捎来一封安慰的信啊?又有谁想到吐蕃贵族不断侵扰,国家一天比一天衰弱能像自己这样愁肠百结呢?站在岳阳楼上,杜甫望着烟波浩渺的洞庭湖触景生情,《登岳阳楼》便脱口而出: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诗人站在岳阳楼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国家,想到自己,万种感慨。这首诗既有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无限歌颂,又有对自己漂泊天涯、孤苦无依的悲苦,更有对时局动荡的无限感慨
这就是杜甫,才华横溢,满腔报国热忱,一生颠沛流离、漂泊无依,却又惦念国事、心忧黎民。万古青蒙蒙的群山,永远伴随着他——我国古代伟大的歌手和他的歌声,从漫漫黑夜,直到光辉灿烂的黎明。
【杜甫诗歌的风格】推荐阅读:
关于杜甫草堂的诗歌07-16
论杜甫诗歌的爱国精神10-04
杜甫诗歌意象09-14
杜甫诗歌精选12-13
论杜甫诗歌的现实浪漫主义07-16
杜甫诗歌艺术成就11-27
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06-14
古代诗人的风格及诗歌语言风格特点11-25
孟浩然的诗歌风格07-09
诗歌风格教案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