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科学概论课程考试安排(精选8篇)
考试要求:撰写论文(不少于4500字),阅读文献,但须有自己的观点,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10篇;论文格式:参考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征稿要求,不能缺项(作者后注明专业及班级、学号);论文主题在15个建议题目中选择其一。作为提交时间:2013年11月30日
题目
1、国外城市化与国内城市化的模式对比。
题目
2、中外城市的发展演变与政治、经济、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题目
3、中国大城市进入现代发展阶段的主要空间模式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题目
4、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新、旧城关系研究以及面临的挑战与问题。题目
5、中国东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道路分析比较。
题目
6、试讨论新型建筑结构/生态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利用等技术对未来城市
空间发展的影响(可选一、二种技术)。
题目
7、阅读下列报道,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相关调查,撰写论文,试阐述下列
内容:(1)从人居环境的视角阐述室内空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影响;(2)从人居环境的视角提出改善目前室内空气品质状况的建议;(3)预测2100年前可能出现的室内空气品质问题并提出预防措施。
控制室内装修污染刻不容缓
(2012-9-6 11:20:37,中国经济导报,本报记者 刘宝亮)
钟南山院士在全国“两会”上专门说过这么一段话:最近5年来很多人在问我,我不吸烟,也不喝酒,生活也很健康,为什么会得肝癌、肺癌和胃癌?我家里的环境也很健康,为什么孩子会得白血病?我回答,假如人们生活在一个空气污浊、饮水有毒、食品有害、家庭有味的环境里面,再好的生活习惯,也会得病。“人类要健康除了绿色的外部环境,还需要密切关注室内环境。”钟南山说。
在日前举行的“绿色家居、健康中国――绿家居联盟启动仪式”上,来自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中国建筑学会、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机构的专家以及商务部、住建部的官员均表示,控制室内装修污染刻不容缓。商务部有关领导还在会上宣读了《绿色板材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
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任宋广生指出,目前室内环境污染着实令人堪忧。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世界上每年有280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室内装
修污染,室内污染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10大威胁之一。而据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的数据,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达到11.1万人,也就是说每天就有304人丧生。
宋广生说,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因为室内装修选材的不当,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正被高浓度的有毒物质危害着健康,它们主要由放射性物质、甲醛、苯及微粒等组成,这些物质通过呼吸作用和皮肤吸收而进入到人体之中。而这些潜在的有害物质的来源正是从床、沙发、橱柜及新的装饰材料中所释放出的有害气体。许多消费者在装修后购买一些祛除甲醛的设备或者盆栽,以为如此,甲醛等有害物质就消失于遁形了。殊不知,这只能起到非常浅层次的缓解,毒素和隐患依然存在,这样的方式并不能治本。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长刘?表示,中国装饰业是一个很大的行业,现在大概有2万多亿元的产值,其中有一半是居民住宅。“这样一个市场目前存在着很多问题,不环保,不绿色,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要实现绿色家居的目标,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首先应该从源头抓起,如果原材料不环保,怎么装修都是有害的环境。”他说。
如何让消费者能够简单、放心地选购家居材料、家居产品?如何让消费者拥有一个真正绿色的家?
与会专家认为,首先,消费者需要了解识别与采购绿色家居产品的知识,一般来说,首选那些采用绿色板材作为原材料制作的家居产品,这样才能迈向绿色家居的第一步。此外,还有两点要特别注意:第一,要注意装饰装修材料环境污染的叠加效应。很多产品,如果单独拿出来可能符合国家标准,但是在很多家居材料、家居产品叠加在一起后,整体环境就不达标了。第二,甲醛等有害气体的释放周期很长,有的长达8~10年,如果选用的装饰装修材料不合格,将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长期危害。
其次,国家要制定权威绿色标准,强化整个行业的规范性,同时联合行业内具有社会责任和优质产品的一线品牌,淘汰市场上的不合格产品,切实保障消费者轻松购买到放心、健康的家居产品。
记者看到,在本次启动仪式上,由9家一线家居企业联合发起成立的“绿家居”联盟,倡导让更多的一线企业成为绿色家居理念的践行者,弥补行业标准的缺失。
“诚然,治理室内污染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全行业各个产业链的联动。毋庸置疑,只有保证链条上的每个环节没有纰漏,才能实现绿色产业链,也才能真正杜绝室内环境污染,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安全,做到防患于未然。”宋广生说。
题目
8、阅读以下新闻,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相关调研,撰写论文,回答以下问
题:(1)传统民居如何营造良好建筑环境?(2)传统民居对绿色建筑的启示;(3)绿色建筑如何实现建筑节能?(4)如何在保持传统民居特点的基础上完成中国城市化进程,避免目前城市建筑过于单一的现象?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创建真正的绿色建筑
(中新网西安1月12日电,作者 李友海)
全球能源短缺,气候变暖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对此,科学界该如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数据显示,中国的能源消耗构成中,建筑能耗约占三分之一;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建筑行业几乎占到一半,缓解这种压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刘加平科研团队多年来系统开展“西部低能耗建筑”研究并应用于实践,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实际测算,他们完成的西部典
型低能耗建筑工程示范超过100万平方米,每年直接节约能耗约5500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0吨。2011年12月,因在建筑热工与建筑节能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刘加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让窑洞民居成为“时尚”
延安传统民居窑洞具有冬暖夏凉、节省资源的优点,也有阴暗潮湿、通风不畅的缺点。生活条件改善后,不少富裕起来的窑居人纷纷弃窑建房,消耗大量水泥、砖木等建筑材料。
为了把窑洞这一地域特色浓郁的传统民居发展成新的建筑时尚,1996年,刘加平科研团队开展了“黄土高原绿色窑洞民居建筑研究”课题,运用绿色建筑原理对传统窑洞进行创新改造。他们综合分析了传统窑洞的优缺点,采集了大量科学数据,成功设计出了新型窑洞。
新型窑洞以天然石材为基本建材,减少了制砖的能源消耗和污染。室内卧室、客厅、餐厅、厨房、洗浴室等一应俱全。室外增设阳光房以改善室内热环境,并采用大玻璃窗改善了室内采光条件。
窑顶增加了太阳能热水器,设计了采用地热、地冷的通风空调系统,洗澡、取暖、制冷均不采用电力而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新型窑洞还将延续了几千年的一层结构改造为二层结构,从而大量节约了土地。
如今,延安的新型绿色窑洞不但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当地人的生活观念。2006年,“黄土高原绿色窑洞民居建筑研究”课题荣获联合国“世界人居奖”。
让生土民居建筑“再生”
2001年,云南省永仁县猛虎乡伊帕拉乍村的大部分彝族山民搬迁到附近的莲池乡生活。但不久,搬迁户发现沿用传统方法修建的新房地基开始下陷,墙壁也出现了裂缝。
刘加平科研团队调研发现,就地所取的建筑生土因居住地海拔高度发生变化而出现了不同的特性,加上气候、温度变化等因素,使得搬迁户用同样方式建造的房屋的使用结果完全不同。于是,他们把目光转移到建筑材料的物理测试上,力求从科学数据中直接找到这种差异所在。
一系列实验表明,搬迁地的土质并不适合于夯土材料,而生土结构体系可以满足绿色建筑的需要,且在抗震性能方面还有较大提高空间。由此,科研人员认为,莲池乡地区适合发展生土民居建筑。于是,由刘加平主持的长江上游绿色乡村生土民居示范工程开始在莲池乡实施。在示范房里安装的太阳能装置、沼气燃料系统、排污系统和被动式通风系统,以及人畜分离、玻璃采光、庭院化设计效果,吸引了众多乡亲前来参观学习。
云南彝族生态民居建筑的研究成功及推广,既继承了彝族传统民居的优点和风俗习惯,又把绿色建筑技术应用进来,进一步推动了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乡村绿色建筑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称之为“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人居环境工程成功的范例和样板”。
让雪域高原不再“寒冷”
西藏属高海拔高严寒地区,供暖是个大问题。但对于缺煤少油的西藏来说,大量燃烧煤、油集中采暖将使运输成本过高,造成的污染也会让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地热采暖也不现实,尽管拥有羊八井地热区,但地热水中的硫磺对于输送管道具有强腐蚀化学作用。且大部分居民都住在偏远的农牧区,地热资源管道输送也难以顾及如此分散的住户。
因此,太阳能成为西藏主要采暖热源。在深入调研后,刘加平向西藏建设厅递交了一份利用太阳能采暖的成熟方案。
方案很快获得批准,由于农牧区房子之间的差别很大,采暖还涉及房屋的结构、门窗
设计和材料的保温等一系列问题。刘加平科研团队实地调研了西藏民用建筑的大量资料,采集、整理了不同气候条件下不同户型的温度变化数据,并广泛征求意见,为《西藏自治区民用建筑采暖设计标准》和《西藏自治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两个标准的编制取得了一手资料。不久,这两项在国内尚属首例的以太阳能采暖节能的地方性建筑标准在西藏推广,对开发利用太阳能,对保护环境、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让地震灾区民居走向“生态”
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大坪村,在汶川地震后蕴育了一场让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走上生态文明轨道的巨大变革。
这归功于刘加平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汶川地震后,刘加平成了大坪村灾后重建中的一名专家义工,并带来了一个自带干粮的志愿者建筑师团队。
他们通过详细调研研究,研究出了具备抗震安全、就地取材、节能节地、成本低廉、舒适便利等特性,具有鲜明川西地域特征的生态民居建筑模式,实现了生态民居的低能耗,为我国地震多发区民居建筑提供了样板。目前,由刘加平主持的“四川地震灾区生态民居建筑模式”项目在大坪村先后建成约200户,2万平方米的节能低碳建筑如珍珠般散落在青山绿水间。2011年,刘加平主持的“乡村可持续发展:四川大坪村灾后重建和康复”项目再次荣获世界人居奖。
题目
9、试分析我国目前城市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及趋势
题目
10、试从科学的“风水”角度分析城市的设计理念
题目
11、城市人居环境的理念强调了人是城市设计及管理的核心,试从人居环
境科学的角度分析现在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题目
12、试从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分析未来城市水的供给与消费模
式、污水处理模式等。
题目
13、有报道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工蓄水工程—昆明池将在西咸新区沣
东新城重现,根据规划昆明池将恢复10.7平方公里的水面面积,相当于两个杭州西湖的水面面积。还有报道说,根据规划西安市到2020年将再增加生态水面2万亩,全市生态水面达到6.5万亩,建成“八水绕长安、九湖映古城”盛景。试从生态景观、局地气候、水文及水资源角度,分析这些规划的科学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题目
14、未来海洋城市的可行性分析。内容要求:(1)对未来海洋城市的全貌
做一设想;(2)就所设想的未来海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进行分析;(3)就所设想的未来海洋城市在建筑、结构、施工、资源供给等方面(选至少2个侧重分析)的可行性(包括主要困难)进行分析。
题目
15、未来地下城市的可行性分析。内容要求:(1)对未来地下城市的全貌
做一设想;(2)就所设想的未来地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进行分析;(3)
作者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针对《环境科学概论》教学过程中所遇问题,结合教学重点,现实热点和学生难点,通过设计、选定、制定课题,制定计划、调查研讨、成果交流、总结评价等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激发创新,开阔视野,试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式的知识体系,探寻教学科研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教学新方法。
1 当前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遵循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教学被视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认知活动,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位置,而淡化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学家的批判。随后发展的凯洛夫教学理论开始意识到教学活动不同于其他认识活动,具有双向性,既包含教师的教,有包含学生的学,初步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首先,多媒体教学是目前实现文字、声音、图像一体化的先进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可大量快速传递信息,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掌握教学进度,如使用不当会造成学生对大量信息的被动接受,甚至对课堂产生抵触心理[3]。反之,摒弃多媒体教学会造成课堂内容单调乏味,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适度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也是目前教学中指的探讨的热点。
其次,《环境科学概论》的授课对象为大二学生,刚开始接触专业课,知识储备不多理解能力较弱,传统教学模式又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略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学生作为认知主体未能很好地体现出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理论学习缺乏实践指导,一旦结合现实生活,学生总表现出陌生。而理论课程结束后的教学实习在时间安排上又存在与教学脱节的问题。
再次,同时该课程使用教材更新较慢,部分内容存在与时代脱节的问题。而《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本身内容覆盖面广,知识交叉性强,外界环境问题案例更新快,环境质量动态变迁迅速,应该紧跟学科发展步伐,课题教学应反映不断变化的环境热点以及前沿科学内涵,做到不断丰满教学内容。如讲到大气污染章节引入雾霾专题、有机废气光催化处理技术。水污染控制章节引入微滤、超滤、反渗透概念,及最新的正渗透膜分离技术,通过这些前沿专题的介绍,提起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最后,传统课程的评估方式主要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组成,考核形式单一。学生对于课题型教学中所规定的论文撰写往往敷衍了事,大多数情况下视论文为一次平时作业,而忽略了其实践调查基础上的科学研究机会,内容雷同时有发生,即收不到预期提升学生专业水平的目标,又增加了学生对该课程本身的抵触情绪。
2 教学科研一体化途径
“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学就是把学习过程视为科学研究的过程,科研严谨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设计出科研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有效地建立起课堂与学术科研的联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使学生带有目的性、目标性的学习。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学科发展,不断向陈旧知识体系注入新鲜血液。教师从课堂教学的台前退居幕后,统筹全局,精心设计问题巧妙指引学生,恰当地评估学生的表现。例如在讲到水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时,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成因、诊断及防治为教学重点。设计研究课题“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其趋势”,为使学生有充分准备时间,通常在理论教学前两周提出课题,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报道、收集图片及相关信息,教学过程不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过程,而是学生探索学习提升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正确的的引导学生,教师不再对学生的学习“负责”,学习的第一责任人是学生自己,学生通过文献阅读,了解事件前因后果。通过新闻报道了解在我国太湖、滇池、巢湖九十年代都发生过大规模的绿藻爆发事件,甚至三峡水库曾经也出现过7天以内的短时间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顺此脉络让同学们探寻绿藻爆发的成因,水体理化指标的极端变化,水环境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环境问题,及我国针对不同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现状所采取的防治工程措施等。这样的课题因为本身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课外积极准备。课程设计2学时,1次课,围绕着教学目标,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一步深化相关理论知识体系。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评价课题小组研究成果、成果交流评价、进一步完善评价三种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热情。针对不同区域水体富营养化实例,每组重点分析案例中富营养化具体防治工程的不同特点,充分说明该措施在本案例中的适用性。通过专题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中发挥着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使教师和学生在课题型教学模式下最大程度发挥各自作用。
“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科研实践过程,注重的是过程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和把握知识[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存在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对立的或者居高临下的关系。教师通过生活中可触及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动机。
3 考核与评估方式的讨论
广为采用的课程评估方式主要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形式单一。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注重过程性评价考核方式,重点关注课程进行中学生的体验和参与程度,采用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的方式完成课题活动,并以此作为成绩评定的指标[5],但中间也存在一些弊端,如组内合作主要评价课题小组研究成果,总体来看每个小组最后能够提供的相关成果载体在分数的表现形式上差别不大;组间竞争侧重各小组间的成果交流评价,主要采用以学生代表为主教师参与为辅的打分模式,在学生代表科研素质总体不高的情况下,所点评的内容不能够深入,也致使每一小组所得分数相差不大。在小组讨论结束后,为更好的完善完整教学工作,作为任课教师要对各组的研究内容及方向进行适当的点评和必要的引导,避免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及内容的传播。同时也要进行必要的小结和点拨,针对每个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及适当的提问。在最终成绩评定时引入课题小组研究成果评价(权重40%)、成果交流评价(权重40%)及成果进一步完善评价(权重20%)三大部分,通过适当增加课题型研究后期完善性成果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培养同学树立严谨治学的态度。
4 结论
本文提出将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途径,旨在解决我国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与社会对实践创新型人才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提出将课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具体途径,将科学研究中严谨治学的方法、态度、精神引入课堂教学,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倡导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改变单一学业成绩考核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考核,重点关注课程进行中学生的体验和参与程度,提升完善性成果评价体系所占比重,探索多途径学业评价方法,形成科学合理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刘翠英,徐向华,李仁英.《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科研结合途径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7):62-363.
[2]左玉辉.环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8.
[3]杨永琼,胡丰青,梅再美,等.《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思考[J].广东化工,2015,42(16):269-270.
[4]赵海涛,刘继和.“基于问题的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7,34(12):53-57.
关键词: 《大气科学概论》 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
《大气科学概论》是大气科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启蒙课程,通过介绍大气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对专业课程中详细讨论的大气现象及其本质进行初步的描述和解释,将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大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大气观,形成人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质,最终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知识框架搭建打下基础。大气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是靠多学科渗透和交叉发展起来的,不仅涉及物理、化学、流体力学、数学等学科,还与地球科学、社会科学、生态科学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因此,这门课既可以作为大气科学各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又可以作为环境科学、海洋科学、遥感科学及雷电科学等其他专业的选修课。教师教好该课程,注重课程教学的改革,对培养优秀大气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近两年在本科课程教学中的经验,分析课程现状,探讨教学中待解决的问题,以期强化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安排
在教材的选取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已结合自身的学科发展优势,联和中国气象局共同撰写了精品教材《大气科学概论》。同时根据不同大气类专业的教学计划结合其他课程如大气物理学、大气环境学、大气探测学和大气化学等相关知识,给予一定的内容拓展,使得上课内容和后续专业课程有机联系。课程组按照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制作专业的PPT、Flash课件,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课件要直接,形象生动,条理性强,并多插入图片以丰富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搭建专门课程网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思考题、指导书、试题等实现上网并免费开放,同时争取将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学生们还可以利用网络与教师进行交流、答疑。
该门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基础篇、探测篇、预报篇和应用篇。基础篇包括大气成分与结构、大气现象、大气系统的能力收支与平衡、大气运动的规律与特征;探测篇包括常规气象观测、天气雷达、气象卫星原理及应用、大气探测新技术;预报篇包括气旋和反气旋、气团和锋、天气预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季风和中国雨带、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气候变化;应用篇包括农业气象、气象能源、交通气象、健康气象、防灾减灾等内容。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专业不同,进行内容体系的构建与取舍。大气科学专业为32课时,其他相关专业为16课时。在讲授过程中重视课本知识与科学研究工作的有机结合,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鼓励教师参加和关注科研动态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效果,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
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大气科学概论》课程内容相对枯燥繁杂,高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在每个章节开讲之前,先以提要的形式对本章内容兴趣性引入,并将章节中的重点、难点告知学生。各章结束之后,布置思考题和练习题,加强课堂知识的巩固。面对大气科学大量的知识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内,如果各个知识点都讲得面面俱到,学生反而就会学得吃力,学习兴趣下降。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先对授课内容进行分析,筛选出哪些内容必须在课堂上详细讲解,哪些内容学生课下可以自学完成。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本门课的重要性,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可以摒弃过去所有章节都在课堂上详细讲解“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学时内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分出层次,并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针对一些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的情况,采取设疑、课堂讨论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阅读,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由教师提供研究专题,每组同学根据自己的所选课程专题去图书馆或上网搜集材料,制作PPT,在课堂上将专题小组的研究成果讲演给其他同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锻炼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能力。
再次,在教学过程中紧跟相关学科的发展前沿,随时更新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应时刻关注国内外最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将这些内容及时介绍给学生。在不影响大纲要求的课程结构的前提下保持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如播放一些有关气象的电视录像片《龙卷风》、《北极光》等,给学生提供了感性材料,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
三、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教学主体之一,师资梯队的建立是保证教学过程稳定和连续的基本条件。教学和教研活动以《大气科学概论》课程小组为单位统一安排、集中处理。课程由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作为课程组长,指导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青年教师,逐步形成一支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结构分布合理、教学水平高、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梯队。同时要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科学研究及气象业务需求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不断用最新的科研成果武装自己,这就需要教师开展一定的科学研究。教师通过严谨的科研工作可以提高对课本知识点的认识,加深理解,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作业和考试是巩固教学内容和检验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对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通过课堂练习与课外作业的形式加强巩固,考试的内容是平时作业所涉及内容中的重点。针对前沿科学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文献阅读与小组讨论,完成读书报告一篇。改变过去一次性考试定成绩的考试模式,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将理论课成绩分为两部分:平时成绩占30%,其中作业占10%,讨论占10%,课程论文占10%;期末闭卷笔试占70%。依据《大气科学概论》课程的特点,期末考题共分为七类:填空、单项选择、判断正误、名词解释、简述、论述、计算题,各类之间可重新组合。题库包含各类考题约400道,可以满足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查的要求。通过考试,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反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五、结语
《大气科学概论》是大气科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启蒙课,该课程以传播大气科学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是大气科学教学体系中的先导性课程,起着构筑专业知识基本框架的作用。一名合格的授课教师在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科研实践经验的同时,还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何金海,郭品文,银燕,申双和编著.大气科学概论.气象出版社,2012,(5).
环境:是指与体系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
生态学中环境是指某一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环境科学中所研究的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P
3环境的特性:环境的整体性、环境的区域性、环境的相对稳定性、环境变化的滞后性、环境的脆弱性P
5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三阶段:
1、环境科学分化阶段,以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为标志;
2、环境科学交叉与整合阶段,以《我们共同的未来》为标志;
3、环境问题全球化与定量环境模型构建阶段,以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为标志。
环境科学的任务:
1、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了解全球环境变化的历史、演化机理、环境结构以基本特征等;
2、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地球环境安全的影响。
3、探索和发现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作用机理及对人体的影响,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机理及环境规律,从而为人类环境的生活提供服务和指导。
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这一矛盾体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二章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以自然界事物为主体的外部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自然环境的多样性:自然环境类型/环境过程/结构/环境功能的多样性
环境主要具有以下四大功能: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资源、调节功能、服务功能、文化功能
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点:任何一种物质或元素都可以重复利用;物质循环是一个复杂过程;物质循环可以用库和流通率来描述。
物质循环类型。根据循环中元素的属性,通常将物质循环分成四大类型,即水循环(物质循环核心与驱动力)、气体型循环(循环性能最为完善的)、沉积型循环(主要是矿质元素p、s、k的循环)、有毒有害物质循环。大多数沉积型循环都是不完全循环。
能量流动过程:能量固定过程;分解还原过程;贮存与矿化过程。
生态系统中的能流特点:
1、单向性:生态系统内能量单向流动;
2、递减性:经过各个营养级的能量逐级递减,根据通过各营养级的能流量,由低到高就构 成了一个能量锥体或能量金字体;
3、能量的质量逐渐提高;
4、变动性p36
信息传递的特点:双向性;信息多样性;信息量大。
第三章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根据空间特征分为:
点状环境,以人类聚集地为中心,可分为:城市环境乡镇环境、城郊过渡带和农村。面状环境,农业和林业等大面积的人工工程,分农田环境、人工森林环境和水利环境。线状环境,公路和铁路环境等交通线路。
根据人类控制的程度高低,人工环境可分为:完全人工环境、不完全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的特点:
(1)人类作为主导因子,环境人工化明显
(2)人工环境多样化
(3)人工环境的脆弱性
(4)环境污染严重
(5)危害人类健康的因素多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国际化;连绵化;郊区化。城市与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不协调集中表现在城郊过渡带,并成为城乡之间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敏感区与脆弱带。
人文环境是指人类各种文化活动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的环境要素的总和。
第四章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所谓对立,即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从周围获取物质和能量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的活动,与环境根据其自身规律形成和转化一定的物质和能量、不为人类主观需求而改变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
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人类的生存绝对不可能离开环境和各种资源。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历史表明。人类与环境的矛盾是整个系统发展最基本的矛盾。
环境问题(原生问题与次生问题: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或耗竭、生态破坏)的实质是人与环境关系的失调,是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造成的生态系统平衡关系的破坏,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未能协调发展引起的问题,是人对自然规律的忽视和不尊重。
污染型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伦敦烟雾事件、马斯河谷事件、多诺拉事件及四日市哮喘事件都属于大气污染。可见大气污染是范围最广泛,也是最严重的污染。并且,当今最受人们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加剧和酸雨,都是大气污染直接相关的。
资源短缺与耗竭型环境问题:有限性资源包括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恒定性资源。生态破坏带来的环境问题:荒漠化;生物多样锐减。
环境背景值亦称自然本底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环境组成的各要素,如大气、水体、岩石、土壤、植物、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的化学成份。它反映环境质量的原始状态。P80
资源短缺与耗竭型环境问题
低碳经济: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指导,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形态。
自然资源的可耗竭性为什么没有导致经济增长的停止:
全球环境变化100
全球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危害加剧、全球生态系统退化
导致威海面积缩小的因素,还会对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127 不同环境伦理观出现的背景
(1)中国古代朴素的“天人合一”观
(2)马尔萨斯的“人地矛盾”观
(3)人类中心论
(4)生物中心论
(5)地球整体论
(6)代价均等的伦理观
环境道德观要求人们首先要树立起正确的自然观,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把自己当作自然界中的一员而与之和谐相处。
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学核心是公平与和谐。公平包括代际公平以及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之间的代内公平;和谐则是指全球范围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
(1)最小伤害原则
(2)比例性原则
(3)协调性原则
(4)适度消费原则
(5)分配公平原则
(6)公正补偿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
(2)
(3)
(4)公平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需求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是世世代代持续的经济繁荣、社会公平和环境优美,是经济、社会、环境“三位一体”协调统一的发展。经济目标是追求质量和效率;生态—环境—资源目标是强调为使系统达到良性循环,发展必须有限制,要与自身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社会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人口适度增长。
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本质区别集中表现在(可持续发展的四点创新):P1
43① 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协调发展
② 由以物为本的发展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发展
③ 由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变为非物质资源(科技、知识)推动型发展
④ 由注重眼前、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变为注重长远和全局的发展
生态足迹是用来度量一定人口需求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域面积。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亦称生态足迹供给)进行比较,即可以定量地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科学规划和建议。
人类造成的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
环境污染是有害的物质对人类生存所需水体、大气、土壤、植物等的污染并达到了致害的程度,而生态破坏是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超出环境承载力,是生态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局部生态环境的破坏效应叠加,可以引起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一个量变引起的质变的过程。
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的新分支,环境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原理,着力研究受损生态系统的变化机制、变化规律、修复对策等理论及实践问题。环境生态学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生物圈的正常功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并使两者协调发展。
环境问题是环境生态学研究的出发点,从环境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身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
对环境问题的研究是研究其生态效应,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生态系统在生态退化和恢复过程中的内在机制和规律研究;
(2)人类干扰与生态系统演替的关系;
(3)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与生态系统管理;
(4)生态监测和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生态经济规划与风险评价等;
(5)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途径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人们从生态系统获取的效益。这一定义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来源既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也包括人类改造的生态系统;包含了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直接的和间接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效益。
光污染是指各种光源(日光、灯光、各种反射光及红外线和紫外线等)过量的辐射对周围环境、人类活动和生产环境造成影响的现象。
热污染是指日益现代化的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产活动中排出来的各种废热所导致的环境污染。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三种方式,(1)挥发及吸附
(2)溶解和沉淀
(3)水解和配位
(4)氧化和还原
(5)光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光分解反应和光氧化反应。
汞的生态效应:经消化道进入人体的金属汞,容易排出体外而不发生毒性作用。而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的汞蒸气,能够透过肺泡馍进入血液,蓄积于人体组织。无机汞能够使肾脏、脑细胞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障碍,也可以导致畸胎、死胎。
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没有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反映出来。
柯斯定理:如果外部性的制造者和受害者之间不存在交易成本,只要其中一方拥有永久产权(不管何方),将会产生最优结果。
外部性分为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就是使生产者或者消费者产生的外部费用进入生产或消费决策,由他们自己来承担或消化,即“污染者负担”或“污染者付费”原则。目前采用的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方法大体上分为两类:管制和经济刺激。
外部不经济性内部的方法大体分为两类:管制和经济刺激。
1管制2损失赔偿3排污权交易4非市场性的经济手段
非使用价值包括选择价值、遗传价值、存在价值。
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总称。
环境影响评价指对已经发生和拟议中的人为活动(包括建设项目、资源开发、区域开发、政策、立法、法规等)已经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包括对环境的有利影响)进行分析、论证的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取的防治措施和对策。
环境影响评价按照评价层次和性质可分为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生命周期评价五类。
生命周期评价:是对产品系统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所可能涉及的环境方面的评价。有时被称为生命周期分析,生命周期方法,摇篮到坟墓分析,生态平衡法。评价包括产品或者活动的整个生命周期。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1项目概况
2项目周围环境状况
3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分析和预测
4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5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6对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7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环境污染控制类型
1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
2末端控制与全过程控制
3分散控制与集中控制
总量控制分为容量总量可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
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比较
浓度控制优点:实施管理方便,对 管理人员要求不高
缺点:(1)浓度标准是为控制各个污染源的排放而制定,和环境质量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不能够保证环境质量水平;
(2)浓度标准没有考虑污染源的处理能力;
(3)浓度标准没有和环境容量相联系。
总量控制优点:(1)浓度标准的制定考虑了环境容量因素,明确了净化污染物的环境容量资
源的有限性;
(2)对污染物的整体控制,控制企业的排放总量,而不规定每个污染源的排
放量。
不足:以中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尚未健全和完善 与总量控制相配套的有关制度
和标准,影响着总量控制的实施效果。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利用原则:(1)无害化(2)减量化(3)资源化
环境政策就是各国政府为保护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而制定的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或技术上的规定。环境法是关于利用、保护、改善环境以及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的环境法仅指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广义的环境法包括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还包括通过对作为环境要素的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对自然环境保护效果的各种法律。
环境政策的基本原则:
(1)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原则
(2)
(3)
(4)
(5)环境责任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环境民主原则 其他原则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以1972年派代表团参加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为起点。第一次全国环境会议于1973年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确定了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我国先后实施了“三同时”制度(即污染设施要与生产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排污收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即通常所说的“老三项”制度。
姓 名: 专 业:
学 号: 日 期
年 月 日——20 14 年5 月18 日
一.研究内容: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是一门课程,是我们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认真学习了解的一门课程。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信息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主要特色,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发展前景及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课程的主要任务与目的是 :
1、为了提高大学生整体文化水平和科学素养,否则大学生只在专业课上比中学生有所长进,大学教育的意义就降低了。
2、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史:了解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怎么发生的,前人是如何解决科研中遇到的问题的;从中学习相关知识经验。
3、了解当下科学技术最新进展,以及其它学科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对这些专业相关的领域的有更多的了解。
4、拓展眼界,了解国内外各种学科各个行业的发展情况,让自己对世界科技发展有个明确的认识,对将来选择工作或科研方向有一定的帮助。
课程的内容主要涉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个人移动数据系统、现代微电子技术与微机电系统、生物医学信息、现代天线技术等。
二.发展现状
信息科学技术如今目前正处于它发展的蓬勃期,对我们来说是一门正在迅速成长的年轻学科。对该学科的研究领域、范围、内容和对象的认识,还存在着许多差别。但是对社会来说,进入新世纪,世界上创新型国家几乎都将发展信息技术作为国家战略重点。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其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产业大而不强,需尽快改变我国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受控于人的局面。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我国把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突破口。根据瑞士洛桑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竞争力报告”、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对世界主要国家科技实力评价进行的综合研究认为: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居中游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虽然我国信息技术的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不少差距。但近年来我国在一些有较大影响的关键信息技术领域有了可喜的突破。
我国科技主要差距表现在,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4年来每年评一次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4年来每年评一次的技术发明奖也空缺。对数千名科学家的问卷调查表明,在我国基础研究方面,15%的学科接近世界先进水平,85%的学科和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基本反映了实际情况。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要求,我们必须迅速提高原始性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进一步明确科学和技术的战略重点。我国科学和技术的战略重点中,第一个是重点发展基础科学。基础科学重点又集中在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物质科学等基础科学领域,积极支持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重点发展基础研究能够解决我国现代化进展中重大瓶颈问题的科学;第二个重点是发展战略高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围绕国家安全和国际竞争力,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空间技术等战略高科技。有此可见。信息科学技术在我们未来存在着客观的发展前景。
三.发展趋势与展望
从人类信息交流和通信的演化进程可以清楚地体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性.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已经成为21世纪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在改变社会的产业结构和生产的同时,也对人类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1世纪,信息技术将会朝着以下几方面发展。
一、微电子向着高效能方向发展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微电子即将进入“后光刻时代”,未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可能将使计算机建立在更微观集成、更高速的基础之上,引起筛子领域的一次新的革命。其结果是:(1)效率更高(2)体积更小(3)功能更奇特。预计本世纪应用电子自旋、核自旋、光子技术和生物芯片的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将要问世,可以模拟人的大脑,用于传感认识和思维加工。可以预见,信息电子技术将不断发展,微电子与电子器件及集成结构功能将向着高集成度、高速度、低功耗、低成本方向发展。
二、计算机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1世纪,计算机向着超高速度、小型化、并行处理、智能化方向发展。在超高速方面,IBM的感性能计算机峰值已达到每秒300万亿次以上。美国计划在2010年前研制出千万亿次计算机。从量子理论推出来的极限计算机,其速度将达1051次/秒,且内存可达1031比特。在小型化方面,日本在利用集成电路方面,将一家电视台(包括设备和信息采集存贮)压缩到纽扣小的芯片上,取得了初步成功。
三、网络向着高级化方向发展
1.普及无线联网。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相互融合,进一步发展为以无线保真技术为基础的无线联网。它可以通过便携式电脑或其他运算器件随时随地高速联网,而无需电缆。
2.能量无限扩充。未来的网络发展是要将分布在地球各个角落宽带多媒体业务无缝地连接起来,用户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用任何一种接入方式,访问全球任何一个数据库和网络。同时可以和任何用户保持任何方式的通信交流。
3.功能逐步完善中国自主研发的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核心技术2006年9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这一成果确定了中国在世界下一代互联网中的领先地位,也标志着中国在世界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建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传统网络由于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局限,在网络安全、规模、性能、提供的业务能力方面都存在缺陷,未来的网络必将朝着更大、更快、更及时、更安全、更方便的方向发展。
四.课程体会总结
非常感谢学校能开设这门课程。也感谢各位老师的辛苦授课。一开始得知要学习这门课程时还不清楚这门课程的意义和目的。因为没有课本也不清楚这门课程的内容。但是在经过了短暂的九周的学习后,我对信息科学概论这门课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涉及哪些方面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了解了电子信息工程这个专业需要学习的知识有哪些方面。比如,在软件方面要学习Keil、WAVE、Matlab 以及C语言等等。仿真方面则是要学习Proutues和multisim等。涉及电路板时还要学习Protel、AD、Power PCB等。这些将有助我在后期正确学习本专业知识以及沿着正确的方向补充课外知识拓展认知面。有助于我对大学生活做一个正确的定位和规划,有助于我深刻的认识社会对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方面。近一倍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
通过本学期老师的介绍和在网上查阅的相关资料了解到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的是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也就是一门集软件与硬件与一体的学科。其实电子信息工程的前景目前仍是相当广阔的,电子产品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些都依赖软件和硬件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将会得到大力的发展。
课程中文名称:管理科学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Management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课程编号:0803100082
课程归属单位:机械学院工业工程系
制定时间:2007年11月18日 学时/学分:30~44/1.5~2(其中实验学时:0)课程类型:必修课
开课专业:机械学院三、四年级本科生
选用教材:周三多,《管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 主要参考书:1.哈罗德 孔茨,《管理学》第十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斯蒂芬 P 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张东生,《现代企业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管理学课程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用管理的观点观察和认识问题的基础课,本课程主要讲述管理理论的发展,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管理工作方法.通过管理学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管理对工业及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掌握管理理论的知识构架,学习如何使用管理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管理学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为工科类各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对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的结构,类型,任务,运营及管理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本课程还结合案例分析和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工作就业打下基础.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及其沿革,并通过管理职能这条主线,掌握基本管理职能的内涵和内容
2,掌握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3,熟悉工业企业.对其类型,组织结构,任务,环境,运营系统,管理方法等都有一个清楚的概念 4,使学生能够利用管理学知识对国内外著名企业的相关案例进行简单分析,将管理学的思想以及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渗透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之中
5,讲授本课程之前,先修课程为政经,高数,线代,机械设计,工艺,设备,制造,修理等 6,由于本教材没有市场营销,运营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等内容,需要任课教师添加,因此对下列各章节的内容可进行压缩和合并.二、各章节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6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管理的定义,管理的基本职能和管理者并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所认识,理解管理发展的沿革.教学内容
第一节 管理活动 管理的定义 管理的职能 管理者
第二节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导致管理理论诞生的环境因素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管理理论 数量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 权变管理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
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理论新发展 考核要求
掌握:管理的定义,管理的基本职能, 理解:各种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管理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道德与社会责任(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道德及崇尚道德的管理具备的特征;理解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道德与崇尚道德的管理 四种道德观
崇尚道德的管理的特征
第二节 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
道德发展阶段 个人特征 结构变量 组织文化 问题强度
第三节 提升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 招聘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确立道德准则 设定工作目标 全面评估绩效 建立保护机制
第四节 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 社会责任的定义 两种社会责任观 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 考核要求
掌握有关道德及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 了解道德及崇尚道德的管理具备的特征; 理解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
第三章 全球化管理(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国际化经营及其发展阶段,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和受哪些环境因素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化经营的内涵、特征与动机 国际化经营的内涵 国际化经营的特征 国际化经营的动机
第二节 国际化经营中的环境 环境要素 环境评估
第三节 国际化经营的竞争战略 全球一体化的压力 当地化反应的压力 全球战略的选择 考核要求:
掌握有关国际化经营的基本概念;熟悉经营环境;
了解国际化经营及其发展阶段,以及国际化经营的竞争战略。
第四章 信息与信息化管理(2学时)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了解信息和有用信息,熟悉信息的采集、加工过程; 初步了解MRP、MEPⅡ、ERP及供应链管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的定义 有用信息的特征
第二节 信息管理工作 信息的采集和加工
信息的存储、传播、利用和反馈 第三节 信息化管理 信息系统的要素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考核要求:
掌握信息的有关概念;熟悉信息的采集和加工; 了解开环和闭环的MRP、MRPⅡ、ERP的异同 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4学时)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何按照决策过程的步骤进行决策,学会用所学的各种决策方法对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决策.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 决策的定义 决策的原则 决策的依据 决策理论
第二节 决策的类型 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
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 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确定型决策,风险决策与不确定性决策 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 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第三节 决策的过程
诊断问题、明确目标及拟订方案 筛选方案、执行方案和评估效果 第四节 决策的影响因素
环境、组织自身、问题的性质和决策主体的因素 第五节 决策方法
定性决策方法(德尔菲法为主)定量决策方法(加盈亏分析法)考核要求
了解: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类型 理解:满意原则与最有原则的区别,决策的步骤
掌握:决策的方法,各种决策方法的优缺点
第六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得学生对计划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并理解计划的层次体系,能够编制简单的计划.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概念
计划与决策 计划的性质
第二节 计划的类型 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 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 具体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 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 第三节 计划的编制过程 考核要求
了解:计划的概念,性质
理解:计划与决策的区别和联系,计划的层次体系 掌握:计划的编制过程
第七章 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2学时)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学会分析战略环境和选择战略计划;熟悉目标管理 掌握滚动计划法和网络计划技术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战略愿景和使命陈述 核心价值观 核心目标 10~30年的宏伟的、大胆的、冒险的目标 生动逼真的描述
第二节 战略环境分析 外部一般环境
行业环境、竞争对手、企业自身和顾客 第三节 战略性计划选择 基本战略姿态
企业核心能力与成长战略 防御性战略
第四节 计划的组织实施 目标管理 滚动计划法 网络计划技术 考核要求:
熟悉有关的定义、概念,对目标管理有较深刻的认识; 掌握网络图的绘制方法和网络时间的计算 第八章 组织设计(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对身边的组织结构进行正确分类,对组织权利的利用有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组织的部门化 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
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有特征比较 第三节 组织的层级化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集权与分权
组织层级设计中的授权 考核要求
了解:组织概念
理解:组织类型,组织结构
掌握: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集权与分权,直线与参谋 第九章 人力资源管理(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人力资源计划的内容;
熟悉员工的招聘、解聘和培训以及绩效评估的作用、程序和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力资源计划 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 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 人力资源计划编制的原则 第二节 员工的招聘与解聘 员工招聘的标准
员工招聘的来源与方法 员工的解聘
第三节 员工培训 员工培训的目标 员工培训的方法 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 第四节 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的作用
绩效评估的程序与方法 考核要求:
了解人力资源计划;熟悉员工招聘的来源与方法; 掌握员工培训的目标、方法以及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 第十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组织变革的动因、类型、目标和内容; 理解组织变革的阻力、压力、冲突; 掌握组织文化的概念、特征、结构和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组织变革的动因
组织变革的类型和目标 组织变革的内容
第二节 管理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
组织变革的阻力、压力、冲突及其相应的管理 第三节 组织文化及其发展 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 组织文化的功能与塑造 考核要求:
掌握组织变革和组织文化的基本概念; 了解组织变革的动因、目标和内容 第十一章 领导概论(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会对周围的组织进行管理学领导职能的观察,分清领导与一般管理者,能够对某种具体的领导方式加以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领导的内涵 领导和管理
领导的作用 领导权力的来源 第二节 领导风格类型 按权力运用方式划分 按创新方式划分 按思维方式划分 第三节 领导理论 领导特性论 领导行为论
1、管理方格理论 领导情景论
1、菲德勒的权变理论
2、领导生命周期 考核要求:
理解领导和管理的异同;了解权力的来源和领导风格的类型; 熟悉管理方格论、权变理论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第十二章
激励(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激励产生的原因,理解激励的实务并熟悉各激励理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激励原理 激励的概念与对象 激励与行为
激励产生的内因与外因 需要的管理学意义
第二节 激励的需要理论 需要层次论 双因素理论 成就需要论
X理论和Y理论
第三节 激励的过程理论 公平理论 期望理论 强化理论
第四节 激励实务 薪酬管理 员工持股计划 灵活的工作日程 目标管理 考核要求
了解需要产生的心理过程,激励的概念与对象;理解激励实务; 掌握需要层次论等激励理论 第十三章 沟通(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沟通的作用,沟通的过程及其类别,熟悉影响沟通的因素以及如何实现有效沟通; 掌握组织冲突的原因以及有效谈判的原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沟通的原理 沟通及其作用 沟通的过程及类别 第二节 组织沟通
个体间、团队间及组织间的沟通 第三节 沟通管理
有效沟通的障碍和实现 第四节 组织冲突与谈判 组织内冲突的原因 冲突的管理 有效谈判的实现 考核要求
了解沟通的原理、沟通的障碍因素、克服障碍的准则;掌握冲突原因和有效谈判的原则 第十四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应该能够认识到控制是管理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能够将控制理论与方法用于身边发生的事情或管理案例的分析.教学内容
第一节 控制活动 控制的必要性 控制的基本原理 控制的类型
第二节 控制过程 确立标准 衡量绩效 纠正偏差
第三节 有效控制
适时控制、适度控制、客观控制和弹性控制 考核要求
了解控制的必要性和类型;理解控制的过程;掌握有效控制的特征 第十五章 控制方法(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预算的编制、作用及缺点;熟悉预算的种类和比率分析;粗略了解控制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预算控制 预算的编制及其种类 预算的作用及其缺点 第二节 生产控制 对供应商的控制 库存控制 质量控制
第三节 财务控制方法
比率分析、经营审计和其他方法 第四节 综合控制方法 标杆控制
平衡积分卡控制 考核要求:
了解预算的作用,对供应商、库存和质量的控制;理解综合控制方法; 熟悉预算和比率的种类
第十六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创新过程及其管理;理解创新的作用和重要性; 掌握工作流程再造的相关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创新及其作用 作为管理基本职能的创新 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及其作用 创新的类别与特征
第二节 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 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及环境创新 第三节 创新过程及其管理 创新的过程 领导创新
创新管理的技能
第四节 工作流程的再造 工作流程特性和功能
流程再造的基本观念和途径 考核要求:
了解创新的内容、过程;理解创新的作用;掌握流程再造的基本观念和途径。第十七章 企业技术创新(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技术创新的贡献,诱发创新的因素,选择创新战略涉及到的因素;理解产品开发的任务及竞争战略;掌握产品开发的分析方法。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技术创新及其贡献 创新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贡献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源泉 意外的成功或失败 企业内外的不协调 过程改进的需要
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人口结构的变化 观念的改变 新知识的产生
第三节 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 创新基础、创新对象、创新水平和创新方式的选择 第四节 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 产品开发的任务 产品竞争战略
产品开发的分析方法 考核要求:
掌握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产品开发的分析方法;了解创新源泉、创新战略。第十八章 企业组织创新(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企业制度及其分类,制度创新、层级结构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特点;理解创新对企业重要性和紧迫性。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制度及其分类
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结构选择及其特征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创新 第二节 企业层级结构创新 层级结构及其基本类型
工业社会的企业层级结构及其特征 知识经济与企业层级结构的改造 第三节 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的功能与反功能 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特点 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创新 考核要求:
掌握有关知识经济的概念和企业制度的概念;了解企业制度的类型及其分类的标准。
说明: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内容,删减本大纲的讲授内容,课时也作相应的调整。
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 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在我国, 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 已经被作为基本国策提出, 并成为各级政府的施政纲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正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用、管理为内容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专业, 涉及到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城乡建设规划与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这个专业的开设将为促进我国城市建设、房地产业、旅游业等方面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资源与环境概论这门课程以资源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减少资源损失与浪费、保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主线, 以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物质与能量循环为重点, 系统阐述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 自然资源的现状、发生与发展规律、资源利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资源, 协调资源与人口、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实现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将该课程设为了基础必修课程。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在2013年专业调整中, 由“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改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这次专业调整是与地理科学发展趋势相适应的, 它侧重以学科层为基础、学科综合为特征, 由于地理科学专业偏重于基础理论,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偏重于方法与技术, 通过此次调整后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相比地理科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更具较强的应用实践性。为了使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一方面充分理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增强资源环境意识, 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渗透到专业阶段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另一方面也能具备相应的调查研究方法与科学技术手段, 提升分析和解决实际存在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能力, 对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十分必要。
二教学内容改革
1. 精选教学内容
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选用的教材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资源与环境概论》 (王敬国主编, 2011年6月第2版) , 该教材在2000年第1版的基础上, 按照新的编写大纲进行了提炼和调整, 并根据新的研究进展补充了部分的内容。其优点是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 全书共分为11章, 包括概述、资源和环境与人类为社会发展、生物资源与生态系统、水资源与水环境、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矿产资源与矿区生态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污染控制、大气环境与全球变化、资源与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教材的信息量非常大, 但目前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计划对于资源与环境概论的课时设置为32学时, 不可能在规定的学时中详细讲完所有内容, 因此, 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较好的规划与设计。作为农业院校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基础先修课程, 既要全面选择其中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内容, 又要对资源与环境科学基本理论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因此, 在课程设计中, 任课教师重点选择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以及相应的农业管理措施进行了详细讲授, 并以此为基础对教材各个章节进行了重新的设计与编排。将原教材的11章, 调整为8章, 分别为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水资源与水环境、第三章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第四章气候资源与大气环境、第五章矿产资源与矿区生态恢复、第六章生物资源与农业生态系统、第七章全球变化及其影响、第八章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管理。其中主要调整的是:把教材的第一二章合并为第一章绪论;教材的第三章和第八章合并为第六章生物资源与农业生态系统;教材的第九章大气环境部分与第六章合并为第四章气候资源与大气环境;教材的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合并为第八章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管理。新的课程安排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基础与全面性, 又突出了农业高校的“农”字特色。
2. 建立教学基本案例库和特色案例库
为了加强学生对资源与环境概论这门课程中农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资源科学、农业环境学等专业的相关基本原理的理解, 全面掌握我国资源与环境的现状与问题, 采取多学科、跨学科的案例式教学方法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如我校李翠兰等对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进行案例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通过收集农业资源环境各个案例, 建立教学素材库, 利用网络资源查阅资料, 研制多媒体课件, 并结合案例进行互动式讨论, 对教学的改革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中国石油大学赵勇生等针对提高资源与环境概论公选课教学质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其通过实施案例教学, 从具体生动的案例开始, 把拟学的知识带到课堂上来, 提供一个拟真情景,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借鉴教学素材库这一有效方法, 在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任课老师使用了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和生态学教授程序主编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概论》教材中的案例与近期国内发生的资源环境问题实例建设了教学基本案例库。与此同时, 结合学校科研优势, 选择部分相关高水平科研成果形成了教学特色案例库。在授课中适当穿插使用基本案例和特色案例过程中, 学生对本校的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也就是他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特色案例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述“农业气候资源”时, 结合陈立云教授获得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水稻两用核系C815S选育及种子生产新技术”科技成果, 向学生介绍了温度对水稻制种和农业生产的巨大影响, 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气候生产力这一抽象概念。这一教学方法的改革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有利于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三教学方法改革
由于资源与环境慨论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导论性课程, 学生会觉得该课程很多内容比较科普化, 很多内容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学习过, 对课程的重视程度相对不高。因此, 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意识到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思想观念做起, 从自我做起。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互动式教学和实践教学三种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的结合, 集文本、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于一体, 以计算机为核心, 通过视听的组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图文并茂的学习环境, 使客观事物以视听的形式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 富有吸引力, 在现代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优势。多媒体教学能大大减少课堂板书时间, 增加教学内容。在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中, 任课老师利用互联网查阅下载大量文献、图片资料, 精心制作了信息量大、设计美观、逻辑结构清晰的PPT课件, 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其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进行讲解, 给学生带来了相关知识点的最新研究成果, 这既弥补了教材在这方面的缺失, 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 还利用互联网下载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相关视频, 课堂上结合相关章节给学生播放。例如, 在讲述“矿产资源与能源资源”章节时, 给学生播放了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国情备忘录之五——资源扫描”和美国Discovery频道拍摄的纪录片“驱动未来:能源革命”, 这些纪录片使得学生更加直观和深刻地认识到我国和世界矿产与能源资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 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 达到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 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 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除了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 还可以采用学习讨论活动等方式进行互动。如在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中, 任课老师在完成主要课程内容的学习之后, 组织1~2次学习分享讨论会, 要求学生针对本课程内容自由设计一个比较具体的学习分享主题, 并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将资料进行分类和总结, 然后以PPT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学生在学习分享活动中, 表现出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互动的教学方式中,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归纳分析问题, 拓展了知识面, 对学习内容有了很好的补充;通过课堂PPT汇报, 还增强了学生应用Power Point水平, 锻炼了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中, 还能让老师了解到学生在关注哪些资源与环境问题, 在下一轮的教学中, 可将学生广泛关注的内容进行重点的设计, 这正是“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与循环。
3. 实践教学
理论来源于实践, 实践加深理论的掌握与理解。大家都很关心资源与环境保护, 但对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内容并不十分了解, 课堂的学习也仅仅是“纸上谈兵”, 因此, 开展结合理论学习的实践教学也非常重要。任秀娟在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过程中, 带领学生到污水处理厂和环境监测局开展实习, 使学生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消化与理解, 也实现了从教室到企业或单位的转换。习向银等在“STS”素质培养理念指导下开展资源环境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教学内容, 设计情境 (如研究型课题) , 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 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湖南农业大学的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设立了资源环境概论实验模块, 并与地质与地貌学实验、自然地理学实验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地学综合实验大模块。该实验模块共计48个学时, 在内容选择上兼顾资源分析和环境分析, 测定环节上实现了“样品采集—样品制备—样品分析测定—结果计算”一体化过程, 分析对象上兼顾固体样本 (即土壤、肥料和农畜水产品) 、水样和大气样本, 分析方法上兼顾酸熔法、碱熔法和干灰化法等方法, 较好地实现了野外与室内、定性与分析、实验与设计的“三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协同作用, 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 通过动脑动手, 较好地掌握了相关资源调查以及环境分析的基本方法。
四结束语
随着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过程中,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资源与环境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与环境意识, 增长将来从事各项与资源、环境相关工作的才干与能力, 是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不断提高课程内容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关联度, 丰富学生专业知识和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同时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沛、刘洵、王翠红等.高等院校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建构与实施——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J].农业教育研究, 2014 (2)
[2]李翠兰、张晋京、郭聃等.案例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以《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30)
[3]赵勇生.提高资源与环境概论公选课教学质量的探索[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7)
[4]陈莹、刘宇航、奕娇.对高等学校多媒体教学现状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6)
[5]刘翠英、徐向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环境科学概论》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13)
[6]任秀娟、吴大付、欧行奇等.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5)
[7]习向银、王书凤、李丽梅等.“STS”素质培养理念下资源环境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22)
[8]王翠红、周清、罗兰芳等.本科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新西部 (下半月) , 2009 (5)
关键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0 引言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是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先导作用,它对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开拓专业视野和形成创新思维具有积极意义。该课程开设历史较短,目前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被普遍认同和推崇的教学方法。因此,针对该课程展开深入的教学教法研究,对于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无疑都大有裨益。文章结合本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改进和研究。
1 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现阶段“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在高校作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开课时间一般设在主要专业课之前。该课程范围涵盖本专业全貌,包括取水工程、给水厂、污水厂、建排及管网各个专业方向,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站在学科全局的高度,对学科全貌充分认识与把握,以期做到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运用和推广能力。该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认识给排水工程的专业范畴,初步建立解决问题的工程方法,掌握各个方向的相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学习相关的后续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能应用给排水的理论和方法对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定性分析。
2 实践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2.1 教材内容宽泛粗浅,缺乏实践性
从目前看来,该门课程作为一门引论性质的课程,课本所涵盖的领域极为广泛,其内容涉及到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给排水管网系统、水质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工艺设备、水工程施工与经济等[1],内容庞杂粗浅,且书本概述性文字偏多,缺少实践性的内容作为支撑,课时紧,很多只能点到为止。
2.2 任课教师工程经验不足
鉴于课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求要配备对给排水工程有深刻认识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来讲授这门课。榆林学院的实际情况是,代课老师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工程经验,极个别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们往往还承担着更为繁重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而“概论”课程通常由经验不丰富的年轻教师承担,在讲述工程实例时就难以做到旁征博引、生动活泼、深入浅出。
2.3 定位不准确,考核方式过于传统简单
就自身的教学经历来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往往被定为考查课,课程知识点散而多,抽象难理解,教学效果不佳。而其考核方式大多采取开卷的形式,有些甚至以小论文的形式出现。
2.4 学生态度不端正
因为课程定位为考查课,学生重视度不够,认定不会挂科,自然上课效率不高,疏于平时知识的积累,只盼望考试时“毕其功于一役”。
3 教学改革措施
3.1 丰富教材内容,调整教学重点
目前,我校采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 李圭白、蒋展鹏等编,2010年 3月第二版) 作为给排水专业本科学生使用的课程教材。该教材主要内容覆盖了我们整个专业范围,但与我们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宗旨,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调整教学重点。
3.2 结合教学内容,分阶段认识实习
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根据教学内容的划分,可以将认识实习融合该课程一起进行教学,主要是通过每学习完一个版块的知识后,安排学生到相应企业进行参观实习,一方面可以将课本上所描述的实物展示在学生面前,另一方面,完成了认识实习的任务[2]。
3.3 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创新
针对这门概论课的特点以及不断被压缩的课时而言,传统的“一本教科书+一根粉笔”的教学方法已不再满足教学要求。多媒体教学优点在于图文并茂,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大量穿插工程实例、施工现场的照片、图片、动画等,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了抽象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3]。例如给水厂、污水厂工艺处理流程,就可以用Flash动画展示出来,清晰直观,容易理解。同时,善于采取一些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法,比如认识实习完后,会专门组织一节讨论课,让学生对自己看到的和学到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4 设计职业规划,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主要通过授课前对本专业所从事的职业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以及在学习每一个版块时,都能够和以后可能从事的职业一一对号入座,这样让学生有一种每节课都是非常关键的内容,这样就会积极去对待,用这样谨慎的态度学习完整门课程。
3.5 丰富考核内容
对于考核方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试卷考核,而是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对学习效果和成绩进行综合评价,比如说平时成绩的考核:作业+讨论课+出勤率,其中讨论课就是一个很好地展示平台,在这期间对于表现较好的同学,可以考虑奖励分数。同时,对于开卷考试模式,建议将考核重点放在高校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测试上。
4 结语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是给排水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入门课,肩负着专业教育和引导学生顺利进入专业技术学习阶段的任务。为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如下改进:充实教材内容,加强实践性;将教学和认识实习紧密结合;多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及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通过职业规划,加强学生学习的紧迫感,调动积极性;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圭白,蒋展鹏,范瑾初,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魏彩春,林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改革设想[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282.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课程考试安排】推荐阅读: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07-21
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论文09-18
人居环境整治汇报07-24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汇报06-08
人居环境治理汇报材料07-20
浅谈人居环境设计论文06-13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09-22
农村人居环境宣传单10-22
提倡提升人居环境倡议书06-25
环境科学应用型课程创建论文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