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2024-1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潜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共7篇)

潜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篇1

市交通运输局:

2011年,在省市行业主管部门和潜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密围绕交通“先行跨越年”各项工作部署,坚持以提高执法队伍素质为抓手,按照“建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铸一流业绩”的目标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积极履行公路法制工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年内,我局共受理行政许可15件,查处路产损坏赔偿案件25起,查处率、结案率均达100%;全年共检测车辆14338台次,其中超限运输车辆10627台次,累计卸货3820.8吨、转载286吨。全年无行政强制措施案件,无行政败诉案件,无行政复议案件,无超越法定职责执法的现象,无执法人员执法犯法和违法违纪行为发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基本做法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切实加强依法行政的组织领导。

一是将贯彻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作为全局工作的行动指南,切实加强领导。为确保我局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局党委高度重视,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班子会议或有

关部门的碰头会,专题研究以行政执法等为内容的依法治路工作,制定了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安排方案,并对方案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情况;开展了依法行政知识教育培训工作情况,把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奖惩考核的内容。

二是建立健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年初,我局成立了以一把手任组长、分管路政法制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的公路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班专人开展工作,全面推行公路行政执法责任制,将执法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切实增强了执法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建立了执法评议考核和奖惩制度,提高了依法治路的水平。

三是认真组织宣传和学习培训。一方面,在《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即将颁布实施之际,及时出台了《学习宣贯〈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实施方案》,将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条例》纳入“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重点,明确了具体任务、活动安排、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保证了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另一方面,组织公路干部职工培训学习,举办了1期专题培训讲座,具体介绍了《条例》出台的背景及其确定的重要原则,系统解读了与公路行业责、权、利紧密相关的条文规定,为全局干部职工尽快领会《条例》的主旨要义奠定了基础。此外,大张旗鼓开展宣传活动,依托宣传媒体,在《潜江日报》刊发了《条例》全文,在潜江电视台《交通纵横》栏目制作了1期专题节目,在《潜江公路网》开辟了宣贯专栏,集中宣讲、解读《条例》内容;与此同时,以国省干线公路集镇路段、治超检

测站、公路管理站、交通流量观测点为宣传主阵地,制作橱窗专栏和展板,广泛张贴《条例》原文、挂图和宣传画30余处,发布宣传口号,刷写墙面标语7处,悬挂宣传横幅20余处,面向广大司乘人员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力争做到大众知晓,全面普及公路安全保护知识,以期形成爱路、护路和依法管理公路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狠抓检查和评议考核。年初我局就制定了2011法制工作要点,文明执法单位创建方案和实施计划,组建评议考核专班,对方案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路政中队和超限站一月一考核,对路政执法人员一年一考核,执法工作列入全年目标考核内容。建立健全交通行政执法“四制”,并将《湖北省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湖北省交通行政执法公示制》、《湖北省交通行政执法督察制》、《湖北省交通行政执法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四项制度在办公地点上墙,明确了执法责任,将执法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进一步增强了执法人员的责任感,提高了依法行政的水平。

(二)规范行为,执法为民,不断增强行政执法工作效能。一是所有赔补收费项目和数额严格按照鄂价费[2003]100号文件执行,并严格执行省局路产损失赔(补)偿费实施微机裁票工作,切实加强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杜绝了截留、挪用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各类执法案卷档案按照统一格式规范制作,一案一档,整理归档及时,案卷装订整齐。

二是进一步规范路政执法行为,提高办事质量和效率。我

局路政执法人员深入学习交通运输部颁发的《交通行政执法风纪》、《交通行政执法用语规范》、《交通行政检查行为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交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等五个规范,以及省厅下发的《湖北省交通系统文明执法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执法标准》,按照“政治合格、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勤政廉洁”的要求,加强路政许可、路政赔偿、路政处罚、路政强制等方面的执法规范培训,不断提高公路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规范执法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执法水平。

三是在执法过程中始终严格遵守《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坚持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许可,在处理路政案件时严格遵守五大原则,即:亮证执法原则,由行政执法人员出示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使当事人了解身份,告知当事人所享有的权利,被处理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使处理决定建立在合法、公正的基础上;程序合法规范的原则,在处理事实的过程中严格遵守《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程序执行,特别是一般程序,即立案→调查取证→决定→送达→执行,并依法制作规范的执法文书;执法人员合法原则,只有取得执法资格的人员才能执法,每宗案件必须是两人以上执法人员执行;注重证据的真实性及完备性原则;办理案件遵守时效性原则,合理适用法律。

(三)加强对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检查。

一是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严格按照省厅下发的《湖北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执行标准》实施行政处罚,确保“同样的案件,同样处理”,减少执法的随意性,促进行政处罚行为的合法与合理。

二是严格实行路政许可网上审批,加强许可工作的监督,保证正确履行行政许可的法定职责,明确了许可范围及项目。对路政许可,由具体承办人员受理后当天进行实地勘测初步审查,再支队领导复核后,报经分管领导进行审核,最后上报省局许可,做到了许可程序化。

三是积极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审批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创新制度,规范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加强行政执法检查和评议考核,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促进依法行政。开展行政许可和公路赔(补)偿案件案卷卷宗的自查自纠,在今年十一月省局法规处组织的恩施片区评查活动中,我局送交的卷宗获得了省局法规处领导和兄弟同行的好评。

二、在推进依法行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少数公路执法人员学习自觉性不强,业务水平不高,知识结构单一,法律专业知识薄弱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与担负的路政执法重任还有一定差距;

二是部分公路执法人员便民服务意识还比较淡漠,对待行政相对人的态度还比较生硬,人性化执法有待加强;

三是乡镇地方政府往往以管网改造或进行新农村建设为由,未经交通公路部门许可擅自在公路用地范围内破挖施工、-5-

埋设管线,一旦公路部门启动执法程序,往往遭到各级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执法环境亟待改善。

三、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一是继续抓好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实现执法队伍从单一型、低素质型向复合型、高素质型转变。坚持逢进必考的原则,对新录用的执法人员严格把关,狠抓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意识。

二是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创新执法手段。严格按照《行政执法检查行为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的要求,把好每一道执法程序关,严格依法行政,将依法治路落到实处。运用新科技强化执法手段。

三是依托潜江公路网积极推行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公路服务社会能力,积极谋划建立公路法制网页,及时发布最新的交通公路行业法律法规,公布执法依据和办事程序,做到阳光执法;同时有序公开政务信息,跟踪解析公路行业热点、难点问题,主动争取社会各界对公路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使我市公路法制建设迈上科学化、规范化、公开化轨道。

特此报告。

潜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篇2

扬州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基层经费保障管理工作调研结果表明, 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经费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一, 项目经费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形势及全面履职尽责的需求不相适应;其二, 干部的教育培训经费与“两费”停征后干部技能转型的需求不相适应;其三, 考核奖惩机制与“阳光工资”实行后的管理体制不相适应;其四, 重点经费的投入不能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需求等方面。目前全市系统经费供需矛盾仍较突出, 工商经费尚缺乏健全的保障机制。加强基层工商部门经费保障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采取各项举措, 建立健全“经费筹措、经费使用、财务监督”等三项机制 (见表1) , 努力开拓与现代工商发展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

一、多策集财, 建立高效的经费筹措机制

当前, 工商系统经费保障体制还不够完善, 要切实提高经费保障水平, 必须制定科学的经费保障标准, 并坚持多方筹资、开源节流、向内挖潜。

(一) 科学编制经费预算, 落实公用经费保障标准

科学地编制预算是完善工商经费保障的前提。系统预算编制必须坚持“突出保障重点、不断优化结构、统筹收支安排”的原则。预算编制过程中, 人员资产基础信息由人教部门和办公室提供资料, 专项支出预算严格执行重点项目由集体统一商定科学安排制定, 非资本性项目由业务部门根据职能和负担的工作任务提出草案, 财务部门审核编制, 严格执行预算单位编制的专项支出按照项目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原则。促进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 优化工商经费保障机制。

扬州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根据江苏省财政对工商系统的预算管理办法, 建立公用经费的保障标准纳入财政预算, 规范对工商经费的投入, 健全工商经费保障机制, 制定相关工商部门基本支出各项经费开支标准。这一做法, 为解决制约工商工作长远发展“瓶颈”的经费保障提供了政策支撑, 使经费保障制度化、规范化迈出了新步伐。各单位要制定相关制度, 使经费保障真正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二) 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

近年来, 扬州市工商行政部门充分发挥好服务地方经济的职能作用, 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两费”停征后,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的经济来源是财政拨款。因此, 要积极向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反映汇报, 争取它们的理解和支持, 充分了解我们在执法中遇到的经费保障困难, 能在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区别于一般的行政机关, 予以政策倾斜。特别是一些与工商部门职能结合密切, 能够发挥工商部门职能优势的工作上, 比如“12315”申诉举报系统、信用平台建设、食品抽检等积极运作, 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在安排专项经费时, 由地方财政提供足额保障, 并根据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 逐年调增, 争取对相关专项经费支出实行专款、专报。此外, 对地方党委、政府解决不了、无法解决的问题, 走“条块结合”的路子, 及时向上级工商部门报告, 积极协调解决问题, 申请补助专款和配套资金。争取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工商牵头”的工作机制。这样, 既有利于树立工商权威和形象, 又便于争取经费支持。

(三) 开源节流, 切实抓好内部挖潜

要真正筹足经费, 必须向内挖潜, 开源节流。首先要用足用好现有法律、法规, 抓好依法处罚, 规范执法行为, 杜绝应收不收、应缴不缴或坐收坐支、乱收乱罚现象, 确保依法增收。同时, 转变工作思路, 积极组织规范各类收入。通过强化规费管理, 调整监管重点, 拓宽登记费征收渠道和罚没收入来源。二是通过盘活资产, 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增加其他收入来源。三是通过延伸服务职能, 实现协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拓宽会费收入来源。另外, 坚持开源节流, 严格机关管理、接待管理、车辆管理、通信工具管理、办公经费管理等各项财经管理制度。努力通过这些节俭措施的推行, 营造良好氛围, 从源头上杜绝浪费, 最大限度地节约经费。

二、合理用财, 建立高效的经费使用机制

如何管理使用资金, 发挥最大效能, 是建立全市工商系统经费保障机制的关键。各单位应深入调研辖内经费保障情况, 摸清基层实际需求, 坚持“全局统筹, 优先基层, 提高标准, 办好实事”的经费管理使用原则, 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 归口管理, 统筹实施

实践证明, 只有归口管理所有经费, 切实提高财务管理部门调控能力, 才能确保整个财务开支统一、有序。要求推行“五制”经费管理法。一是基层分局经费包干制。核定临时人员、日常公用和专项支出实行经费包干制;二是机关科室公用经费实行归口负责制。办公用品、会议费、招待费等统一由办公室管理, 招待费等部分费用实行科室包干, 电话费实行网上公示;三是项目经费责任制。非资本性专项支出经费分解到责任科室、分局 (所) , 严禁超项目经费的发生;四是重大经费报告制。凡是非常规性支出和一次性支出超过1000元的日常支出实行先申请, 经批准后方可支出;五是民主理财制。根据工作热点、难点, 突出重点, 加强财务公开的针对性, 积极推行制度公开、预算公开、执行公开、结算公开、收费项目标准公开, 切实用好经费,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 精打细算, 量入为出

工商部门各级要以经费预算为切入点, 强化计划管理, 增强经费使用的前瞻性和全局性。按照实事求是、勤俭节约的精神, 精打细算, 尽力控制过高的不切合财力的需求, 尽力压缩会议、通讯、接待等日常经费开支, 充分保障基本建设、装备建设等工作开支。同时, 要树立一盘棋思想, 激活工商经费“余缺互补”机制, 实现平衡发展。同时强化预算的执行管理。一是要以工商中心工作为主, 保证重点, 兼顾一般, 真正体现出工商经费使用效益的科学性;二是加强对预算支出的管理, 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 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支出标准, 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支出用途使用资金。坚持量力而行、量入而出的原则, 提高预算执行的权威性, 在执行预算过程中, 对一些偏离预算、离开追求工商经费使用效益总体目标的现象要及时纠正;三是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规范执行管理流程, 充分运用该机制为预算执行的管理和分析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 保障提供预算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 加大力度, 倾斜基层

基层工商分局 (所) 处于行政执法和监管工作的前沿, 是全市工商工作目标任务完成的具体承担者, 全市系统要求所属局坚决贯彻省市局提出的“人往基层走、心往基层想”的要求, 优先保障基层工商分局 (所) 经费需求。扬州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基层工商分局 (所) 经费保障制度的制定, 依据优先保障日常公用经费需求、基本支出需求、实行定员定额管理为主、厉行节约制止浪费的四原则, 明确基层工商分局 (所) 经费管理体制、支出管理制度、固定资产购置、大修及专项支出、定员、公用支出定额、定额标准的调整及监督。确保基层工商分局 (所) 能够有效地履行监管职责, 依法行政, 完成新形势下基层监管工作任务, 满足基层工商分局 (所) 正常办公经费需求, 提高全系统资金使用效益。

三、认真管财, 建立高效的财务监督机制

加强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 是提高工商经费使用效益和建立落实工商经费保障机制的有力保证。监督是否有力, 主要取决于各项监督制度是否制订并落实到位。

(一) 建立严格的审核把关制度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行垂直管理, 不再隶属于地方政府。为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财务管理, 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施行了《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财务管理办法》, 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实行省工商局统一管理、各级工商局分级负责的财务管理体制。扬州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严格执行《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财务管理办法》, 具体做法有三:其一, 各级工商局的财务活动, 在局长的领导下, 由财务部门统一归口管理, 局长对本单位的财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其二, 各级工商局要健全支出管理制度, 严格审批权限和审批手续, 重大支出项目应集体讨论决定。违反财务规定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要逐级审核各项开支, 认真执行有关规定, 保证各项开支合理。其三, 加强所属事业单位和挂靠社团的财务管理, 执行《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财务管理办法》, 主管局财务部门负责对其进行财务指导、监督和审计。严格票据管理、账户管理、收费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和审计监督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估制度

财务、办公室、督察等部门要对经费保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一是成立考评小组, 以加强支出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为目标, 对计划项目资金的来源、支出的合理性、使用的规范性进行考评。确保经费保障考核评估信息的客观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二是跟踪资金流向, 定期发布绩效考评的相关信息, 提高资金使用管理的透明度。对经费使用和效益进行综合评估, 并将结果列为对相关负责人考核的重要内容, 作为个人政绩评价和单位评优争先的重要依据。三是执行扬州工商系统经济责任评价制度, 将财务管理与内控制度、资产管理与购建的规范管理的执行情况作为评价内容。探索重点、提高考核评估能力, 在实践中逐步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 要建立全面的审计督查制度

浅谈强化工商行政管理的思路 篇3

关键词:工商行政 行政管理 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的十几年,我国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自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与此同时,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也为我国商品经济的不断趋向繁荣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发挥强有力的规范效应。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及任务的重化,如何强化工商行政管理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人们也提出了种种对策并切实采取了有效措施,如逐步完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制建设等。应该说,这些措施是绝对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针对上述工商职能发挥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除了在完善体制、强化法制等方面继续努力外,当前应着重于以下几方面: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即深刻认识工商行政管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所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

转变观念作为强化工商行政管理的对策之一,这几年也一直在强调,但通过实践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比如对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深刻内涵还缺乏准确的把握,仍停留于监管集贸市场而不能自拨就是一个突出的证明。因此,对于习惯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思想、管理方式方法的广大工商管理干部尤其是基层工商干部来说,转变观念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当前,转变观念就是要求广大工商干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认清工商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调准管理观念和管理思想,自觉提高管理层次,从狭隘的监管集贸市场和个体私营经济的管理模式中摆脱出来,增强监管的自觉性和准确性,防止“穿新鞋走老路”。

二、优化监管的外部环境

工商监管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这个环境涉及的因素主要包括:有关的政府部门、执法的手段、管理经费、管理对象对管理主体的认同及其成熟程度等。不可否认,尽管工商部门行使监管职能的内外环境从总体上说是好的,但也存在一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不同程度地制约监管职能的有效发挥。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经常受到来自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涉,从而阻碍工商部门的严格执法;(2)由于财政经费的不足,使得工商部门一直受到管理经费不足及干部工资、福利待遇无法落实的困扰,从而使工商部门不得不把筹集经费和解决工资、福利问题作为优先考虑的目标,这无疑会因目标的多元化而制约管理的效果(市场管办难以脱钩、工商部门难以割舍管集贸市场和个体户主要就是因为经费的困扰);(3)执法手段不强,如工商监管所必须的查封、扣压、冻结等强制手段不具备,使监管力度大打折扣;(4)有关的职能交叉部门由于利益、权力的碰撞,有时互相制肘,从而影响监管效果;(5)市场主体不成熟,有时对工商监管缺乏认同感,甚至产生抵触,这也会严重影响监管效果。因此,要强化工商行政管理,必须改善监管的外部环境,使工商部门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发挥职能作用。改善或优化监管环境,主要解决好以上五个问题,即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涉, 解决困扰工商部门的经费不足问题,赋予必要的强制监管手段,加强与各有关的职能部门的配合和协调,促进市场主体的尽快成熟。

三、提高监管效率

现代市场经济需要高效率的行政管理,这是一条已被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所一再证明的规律。一般来说,管理效率高,管理效果自然就好。因此從提高效率角度强化工商行政管理更具有直接的意义。如上所述,目前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发挥的效率不能说是很高,而我们往往又忽视从效率角度强化工商行政管理。在现阶段,提高工商监管的效率,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提高干部素质,使工商干部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具备管理现代市场经济的能力。这是一个基础性工作;(2)改革监管方式方法,即按照监管现代化大市场的要求,调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需要的监管方式方法。这是提高监管效率的重要途径;(3)加强对工商监管的监督、考评,完善监督机制,使工商部门自觉规范市场监管行为并着力提高监管的效率。这几年一直坚持的效能监察应继续坚持和加强;(4)加强工商形象建设,增强管理对象的认同感,使之自觉接受监管,并增强自觉守法意识,规范其市场行为。

四、提高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整体功能

加强工商行政管理要与整个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相配套、协调。既然工商行政管理属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加强就要与整个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保持协调、配套,在个体突破的同时注意整体推进:加强工商行政管理的每一步骤都要考虑与其宏观调控的职能、手段相衔接,加强其他宏观调控职能或手段时也要注意把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纳入其中,通盘考虑,防止工商职能与其他调控职能互相脱节,以提高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整体功能。

潜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篇4

【发布日期】2000-09-20 【生效日期】2000-09-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关于印发《全国工商

行政管理系统反腐败抓源头工作方案》的通知

(工商党字〔2000〕第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副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局机关各司(局、室)、直属单位:

现将《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反腐败抓源头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本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抓紧研究制定出本单位、本系统《反腐败抓源头工作实施办法》,并于10月底前报送中纪委、监察部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纪检组、监察局。

二000年九月二十日

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反腐败抓源头工作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提出的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要求和中纪委最近《关于抓紧制定反腐败抓源头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中纪办发〔2000〕16号)精神,根据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和需要,制定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从现在起到党的十六大这段时间反腐败抓源头工作方案。

一、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当前存在滋生腐败的主要源头问题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政府对社会主义大市场实施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职能部门。其办理“证、照、案、费”和市场监管职权,都同广大人民群众--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的一言一行都涉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1978年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复建以后,由于体制的弊端,机制不健全,制度和管理上存在漏洞,一度部门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屡有发生。主要表现为“吃、拿、卡、要”,以权谋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公路三乱”和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集资问题相当普遍;不依法行政,执法随意,徇私枉法,违法乱纪,管理和执法态度野蛮粗暴,以致打骂管理对象的问题也时有发生。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败坏了工商形象,影响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反腐败斗争开展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国家工商局党组和驻局纪检组,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中纪委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加大了抓系统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从治本入手,改革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市场办管脱钩,推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从严治政,加强队伍管理等,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和国家工商局的督促指导下,也都加大了工作力度,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使全系统的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阶段性效果。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和执法腐败问题大为收敛,工商形象明显改观,人民群众对工商的满意率普遍提高。工商系统的反腐败斗争呈现出健康有序的发展势头。但对形势的估计不能盲目乐观,对成绩不能估计过高,以上所列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和根治,稍一放松就会出现反弹。这些消极腐败现象滋生和存在的主要根源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经费不足,收支挂钩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还有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最根本的问题是体制没有理顺,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管理不严格。因此,必须进一步从体制、机制、制度、管理等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力度,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二、十六大以前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抓源头工作的总体安排和阶段性目标

通过狠抓各项抓源头措施的落实,整体推进和深化反腐败斗争,把工商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到十六大之前,杜绝“公路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集资”、“吃、拿、卡、要”、以权谋私和执法腐败得到有效遏制,控制在最低限度;严格依法行政,基本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廉洁执法;提高行政效率和执法水平,改进管理和服务态度,使人民群众对工商的满意率进一步提高。国家局机关和50%的省局机关创建成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涌现一批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力争十六大之前,实现工商系统党风、政风基本好转,树立工商在社会上和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通过工商这个窗口进一步改善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今年后4个月,驻国家工商局纪检组、监察局主要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准容易产生腐败的部位、环节和源头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抓源头措施,形成全系统统一抓源头的具体方案和实施办法,一起部署同步实施。

2001年,集中解决市场办管脱钩的遗留问题,实现产权移交、人员分流任务,确保政企分开职能到位。

2001-2002年,协调各地财政部门,解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人员经费保障问题。到2002年年底使“收支两条线”管理完全到位,收支脱钩,收费票款分离,应缴尽缴。强化政务公开,深化审批和管理制度、管理方法改革,解决好以“证、照、案、费”谋私的问题。

其他抓源头的措施,同明后两年以上两项主要工作结合起来抓落实,在制订具体方案和实施办法时作出具体安排。

三、从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上解决腐败问题的主要措施

为了规范和从整体上推进全系统的抓源头工作,以治理“吃、拿、卡、要”,以权谋私“三乱”和执法腐败为重点,从规范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行为,强化办理“证、照、案、费”的窗口部位和市场管理、行政执法第一线人员权力运作的监督制约入手,把各项抓源头的措施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系统工作,形成规模效应和大气候,全系统集中统一抓。

1、强化党性党风党纪和反腐倡廉教育。

2、深化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省以下垂直管理体制,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统一、协调、权威、高效、廉洁的新型工商行政管理体制。

3、引入市场机制。基本建设工程、信息网络工程等,公开向社会招标,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参与并实施监督。

4、执行政府采购制度。

5、省级、副省级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行会计委派制,加强财务管理,促进“收支两条线”管理到位。

6、认真解决市场办管脱钩遗留问题,尽快完成人员分流、市场产权移交工作。

7、强化制度建设,使之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对工商行政管理的各项职能,管理人、财、物等重要部门以及市场监督、行政执法的窗口部位和第一线,都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法规,规范市场监管和执法主体的行政行为,强化对权力运作的监督制约,促进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提高行政效能和监管执法水平。

8、健全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督机制。内部权力运作实行分权制,加强相互制约监督,如收费、办案、办理证照以及其他审批项目的办理进行权力分解,实行三分离等。外部监督主要是聘请义务监督员,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民主评议行风等。

9、全系统实行全方位政务公开。在各地原有执法公示、执法承诺、两公开一监督等政务公开的基础上,国家局将对全系统政务公开从内容到形式等方面进行规范,年底发文,统一执行。

10、改革监管模式。实行小局大所,工商所由过去的以行政区设置,改为以经济片区设置,监管方式由过去的驻场式按行政区域监管改为以经济区域管理经济户口,实现由微观管理到对整个市场行为全方位监管的转变。

11、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强化岗位监督。

12、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加强对省局领导干部双重管理力度。各级局的部门领导实行竞争上岗和岗位轮换制度,地市、县区局领导干部实行交流制度;执法第一线人员竞争上岗、定期轮岗。开展人民满意公务员和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

13、加快信息化网络建设,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遏制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

14、开展效能监察,用效能监察保证上述治本项目和措施的落实。

以上14项为抓源头的主要内容,要紧密结合,互为补充,充分发挥整体效能。14项工作的实施方案要一起研究,目标要求一起制订,工作统一部署、统一抓落实、统一检查、统一总结。

四、建立健全与抓源头系统工程相配套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行责任目标管理

抓源头的各项工作,都与工商行政管理业务工作紧密相联,属于领导班子的工作范畴,省以下领导体制垂直后,各省局、副省级市局党政领导班子要把这些工作作为主管的系统工程,纳入目标管理直接负责,加强组织领导。

(一)建立由党组(委)统一领导,党政一把手挂帅负总责,副职领导分工负责,部门各负其责,干部职工参与,纪检监察组织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统一的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抓源头系统工程领导小组和全省上下对口的工作班子,避免多头向下,重复工作。

(二)认真组织全面部署抓源头系统工程。各省系统的重大活动和涉及全局的工作,由省局统一协调部署。对抓源头系统工程方案的制订,工作的安排,制发文件,召开会议,省局一把手都要直接主持,副职领导分头抓。

(三)有关政策、制度规定等由省局统一制定下发,有的由国家局制定下发,避免政出多门。

(四)把抓源头系统工程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责任目标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内容,检查,半年总结通报,年终考核,实行责任追究。省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和下级机关的主要责任人责任部门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五)明确分工和责任,切实做到部门各负其责。

国家局和各省局机关各部门按照职能和各负其责的原则,进行任务分解,明确分工:宣传教育由纪检监察、人教、宣传部门和机关党委负责;“三乱”、“收支两条线”、市场办管脱钩、会计委派、财务管理由办公室和财务部门、市场司(处)负责;“证、照、案、费”方面由企业注册、商标、广告、个体、公平交易、消保、市场等司局(处)负责;有关机制建立、制度和法规制订由纪检监察和法制司(处)负责;政务公开由办公室、人事和纪检监察负责;信息化网络建设和网上监督由办公室、信息中心和企业注册、商标、广告等部门负责;执法监察由法制司(处)和纪检监察负责;效能监察由纪检监察负责。这些责任部门的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纳入责任目标管理后,使这些部门既是抓源头系统工程的实施对象,又是完成了这些单项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积极性,使部门各负其责真正落到实处。

五、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构的职能作用,强化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反腐败斗争的根本途径,纪检监察机构责无旁贷。各级纪检监察机构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主动性,认真履行职责,在实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系统工程中发挥好组织协调和纪律保障作用。

(一)深入调查研究,出谋献策,当好党组的参谋助手。年底前,中纪委驻国家局纪检组和各省局纪检组,要在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党组提出全系统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系统工程的实施方案。抓好试点,逐步推开。参与抓源头工作专门班子的工作和政策、制度、规定的制订工作。

(二)要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思想沟通,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多种宣传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为实施抓源头系统工程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扫清思想障碍。

(三)强化督办和检查指导,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采取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组织巡查等形式督办检查。国家局、省局纪检组要建立联系点,对日常工作现场检查、指导、督办,具体抓落实,并及时总结推广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

潜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篇5

【发布文号】莆政综〔2007〕177号 【发布日期】2007-09-10 【生效日期】2007-09-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莆田市人民政府批转莆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服务湄洲湾港口

城市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莆政综〔2007〕177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经研究,现将莆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的《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服务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实施意见》批转给你们,请支持配合工商部门抓好实施。

二OO七年九月十日

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服务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实施意见

莆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OO七年九月)

为充分运用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全面支持、服务、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步伐,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关于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意见》(工商办函字〔2006〕209号)和省工商局《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意见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闽工商综〔2007〕196号)精神,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开辟“绿色通道”,依法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一)简化台商准入手续。台湾地区投资者来莆投资的,可凭其返乡证、入境手续等身份证明或投资主体资格开业证明等有效材料办理登记,无需经当地公证机关公证;台湾地区投资者在中国大陆境外第三地投资设立公司并以其名义来莆投资的,凭中国大陆境外第三地相关部门出具的该公司属台商投资的证明,可免予提交投资主体资格证明的公证和认证。

(二)放宽经营行业和领域。鼓励、支持民营资本以独资、合伙、联营、参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电信、石油、公用事业、基础设施以及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其他行业和领域的投资与经营。

(三)放宽企业冠名登记条件。简化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登记手续。对拟设立企业申请名称预先核准登记的,由全体投资人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持本人身份证和指定、委托的证明文件,可直接办理名称登记手续。企业注册资本达5000万元人民币、企业经济活动性质分别属于国民经济行业3个以上大类的,允许企业名称中不使用国民经济行业类别用语表述企业所从事的行业。鼓励外商在莆田投资设立研发中心。外商投资企业在其内部设立研发中心的,可直接向登记机关申请增设分支机构或增加经营范围变更登记。

(四)放宽企业集团设立条件。凡母公司的注册资本达3000万元人民币,有3个以上控股子公司,母子公司注册资本总和达5000万元人民币、集团成员单位均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允许申请设立企业集团。

(五)放宽开办连锁经营企业条件。已在我市设立总店、配送中心和3个以上门店的企业,企业名称中可标明“连锁”字样;连锁经营企业设立全资或控股的配送中心和门店,可凭总部出具的文件,直接到所在地工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免予提交办理工商登记核转手续。

(六)拓展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平台。鼓励、指导外资企业相对集中(辖区内外资企业达100户以上)的县(区、管委会)工商局逐步推行外资企业注册登记远程核准机制。外商投资企业通过网络申报年检率达100%。开展“电子签章”试点工作。

(七)扩大分层分类注册登记范围。推行一级核准制,放宽一审一核制核准权。允许县(区、管委会)工商局依法委托工商所办理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含港澳台居民申办的个体工商户)的开业、变更、注销、备案、年检(验照)、查档等业务。

(八)深化注册登记服务机制。建立注册登记重点产业扶持服务、重点项目跟踪服务、重点企业上门服务、重点改制企业挂钩服务、重点区域挂钩服务、重点难点个别服务的机制,从窗口受理延伸到企业投资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九)优先办理“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工商事务。深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的认定和公示活动,保证认定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宣传诚信企业,树立诚信典型,促进诚信建设。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办理抵押登记优先、企业免于年审等业务。

二、鼓励支持引导,扩大莆台经贸合作

(十)推进莆台产业对接。服务于莆田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农业交流与合作、旅游协作等项目,积极为引进台资服务。鼓励在莆台商企业增资扩股,做大做强。引导台商参加洽谈会,促进莆台产业对接、项目对接,提高莆田利用台资的质量和水平。

(十一)支持台湾农产品销售。指导台湾农产品经营者建立协议准入、索票索证、进货查验、购销台帐等制度。掌握台湾产地水果的来源和销向,防止误导、欺骗消费者。严厉打击假冒台湾农产品、台湾产地以及虚假广告和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依法保护台湾地域商标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落实惠农政策,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二)“以所带村”服务三农。工商所建立联系村制度,通过采取政策资讯支农、工商登记惠农、订单农业利农、商标品牌兴农、发展经纪活农、红盾维权护农等措施,促进联系村的发展。以所带村,讲求实效,由点到面,逐步展开。扶持水产养殖、水果、蔬菜等三大农业优势产业和兴化桂元、兴化米粉、南日鲍鱼、华亭龙眼、莆田荔枝、常太枇杷、度尾文旦柚、仙游皮蛋等八大特色农产品的发展。鼓励和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规范农业订单,推广订单范本,强化行政调解,妥善调处纠纷,提高订单履约率。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强农村经纪人协会建设,规范经纪经营。

(十三)扶持农村经营主体。对经营地域在乡村、无固定经营场所、主要从事商业零售和修理服务等经营活动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行业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公共安全、环境资源保护等行业外,免于工商登记,免收工商管理的各项收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律免收登记费;对农民在集贸市场或地方政府指定区域内销售自产农副产品,一律免于工商登记和免收工商管理费;对农民申请从事农副产品经纪活动的,除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行业、经营项目和经营方式外,经营范围不受限制。?

(十四)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和“红盾护农”行动,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农资商品,严防坑农害农行为发生。依法查处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以及农资市场中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农村食品市场经营主体准入、食品市场巡查、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食品分类管理、不合格食品退市、食品安全信息公示、食品经营者自律管理以及食品经营者实行“两账两票一卡一书”等制度。及时对典型案件进行曝光,取缔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黑窝点”、“小作坊”。

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莆田产品市场占有率

(十五)营造商标发展氛围。把宣传商标法律法规和政府商标工作政策列入工商系统“五五”普法内容,引导企业运用商标策略参与市场竞争。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在商标注册、培育、宣传、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完善商标工作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营造发展商标品牌的社会氛围。

(十六)指导企业商标注册。落实《商标注册建议书》、《商标策略提示书》、《商标法律告知书》等制度。引导企业申请商标注册,2007年商标注册量增长15%以上,总量突破5000件。开展台企商标注册和保护途径的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台企商标意识,培育发展台企商标。支持授权莆田民间机构就商标事务进行交流。

(十七)扶持各类商标品牌。按照“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荐一批”的原则,推荐、认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优先推荐莆田支柱产业企业商标参与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知名商标的认定。2010年我市的驰名商标总量达10件,力争突破12件;著名商标总量达80件,力争突破90件;知名商标总量达80件,力争突破100件。确立100家企业为指导联系企业,打造实施商标战略的优质指导服务平台。会同有关部门跟踪服务,帮助已获得驰名商标的企业打造国际商标品牌;指导雪津、三棵树、三迪克、众和等企业扩大商标注册类别,实行商标的全类保护注册;指导卡朱米、三迪克等出口型企业完成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工作,培育更多具有自主品牌的外向型企业。

(十八)支持商标企业发展。鼓励农户、涉农企业、行业协会创农产品商标品牌。支持企业经过合法评估将商标作为无形资产投资、参股及贷款抵押、担保。帮助企业做好商标的评估、作价、转让工作,盘活闲置商标。协同部门加强对商标代理、资产评估、商标法律服务机构的监管,打击恶意欺诈、出具虚假证明等违法行为。

(十九)加大商标品牌保护力度。加大对高知名度涉外商标、驰著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力度,规范商标印制、商品批发、定牌加工、专营专卖的经营行为。健全与法院、公安、海关等部门管理保护商标的工作机制,完善与企业联手打假维权的协作机制,密切与名优企业的沟通和联系,邀请台企、外企加入维权网络,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二十)培育莆田出口品牌。指导莆田驰、著名商标企业、出口型企业实施商品出口商标先行战略,开展国际注册的指导培训。建立商标争端预警、应对机制。鼓励企业提升产品的质量、档次,调整结构,开拓市场,应对国外贸易壁垒,提高运用国际规则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形成品牌,扩大出口。

(二十一)支持发展广告事业。指导莆田广告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专业化、集团化道路,提高专业化设计、制作、发布、代理、营销一体化水平。鼓励莆田广告企业开拓全国、全省市场,参加国家级、省级广告企业资质认定。支持台湾广告企业进入莆田广告市场,双边互动,开展理论研讨、考察交流、业务合作等活动。加大对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广告的监测力度,建立健全违法广告联合公告、广告审查员、广告市场主体退出、广告联席会议等制度,提高广告监管执法效能。

五、加强消费维权,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

(二十二)发挥12315平台作用。完善12315申诉举报网络,规范建设市局12315指挥中心、5个县区局服务台和54个乡(镇、办事处)12315服务站。牵头开展12315进农村、进社区、进商场、进学校活动,增强维权能力。2008年年底前,全市所有的行政村、社区都要建立“12315消费维权服务点”,在大中型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旅游景点、繁华商业街区以及商品服务消费较为集中的经营网点设立340个“12315消费维权服务点”。加强消费投诉热点的定期综合分析,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引导安全消费和科学消费。

(二十三)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坚持开展一项整治、查处一批案件、引导一批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的工作目标,开展食品、农资、商标、广告、合同、成品油市场、商业贿赂等专项整治。建立健全依法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提高对无照经营的整治成效。加强日常监管,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二十四)开展消费维权协作。牵头推进创建“诚信一条街”活动,促进诚信经营。协同部门,开展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对其趋势的分析,加大查处力度,维护公平竞争。市、县(区管委会)工商局在查处大案、要案或疑难案件时统一调度、协调人员、通力合作、资源共享、促进办案。

六、完善服务措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十五)“网上工商”服务企业。建设“网上工商”、“企业档案查询”平台,优化工商数据库资料录入、管理和使用程序,利用工商信息资源为政府、市场主体、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二十六)强化基层工商所建设。要精心组织,加大工商所建设资金筹措、建设用地征用、税费减免等问题的协调力度,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抓紧落实有关地方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加大资产盘活力度,统筹建设资金使用,做好资金、用地已到位单位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和启动建设工作,加强项目的管理,科学合理安排专项资金,力争两年内完成11个无房或危旧房工商所的建设任务。按照人员知识化、行为规范化、监管网络化、办公自动化、服务人性化的要求,推进工商所建设,实现规范达标,优质服务,把工商工作落到实处。

(二十七)推行工商行政指导。落实工商行政指导项目和措施,全面提高工商登记事务助导、查处违法疏导、规范经营劝导、维权兴企引导的质量。总结行政指导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典型,推动行政指导工作日常化、规范化。

(二十八)优化服务企业措施。实施“一站式”办结、AB岗、上门、预约、延时等服务措施。推行企业需求记录、重点企业专办员、服务质量评价、重点企业挂钩、工商事务指导等服务制度。拓展服务领域,开展抵押登记,帮助企业盘活资产,增强服务针对性、有效性。引导个私协会、广告协会、守重协会开展无偿代理、帮助维权、诚信创建、会员培训等工作,办好会员之家,当好工商助手。

(二十九)创建“企业之家”活动。充分发挥工商部门自身优势,创新服务举措,扶持企业做强做大,扎实有效把工商部门建成“企业之家”。工商所和工商窗口单位开展以职能服务人性化、注册登记规范化、网上工商便民化、行政指导具体化、监督管理和谐化,引导行业自律化为主要内容的创建“企业之家”活动,不断推进工商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机制、服务手段的创新。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发展、保障发展,实现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四个统一”。

(三十)强化沟通协调机制。市、县(区、管委会)工商局要强化组织领导,全面落实本实施意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贯彻落实本实施意见的情况,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共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全面履行工商职能,为加快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潜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篇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 工商行政管理的管理思想、职能定位、组织方式、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等不断推陈出新。要适应新时期市场监管的需要, 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适应网络经济发展对市场监管工作提出的挑战。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 高科技、多媒体手段在商品流通领域的日益广泛运用无疑已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市场内涵和外延, 要实现对这样一个庞大而富于变化的大市场的有效管理, 依赖传统的监管手段和方式方法将会面对越来越多的不适应。

一、当前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要走出理解信息化建设的误区。

在信息化建设上存在这样的观点, 即:信息化建设等于“电脑+网络+信息数据库”, 认为购买计算机、研制或推广软件和建数据库就是信息化的全部内容, 甚至有的把信息化直接理解为电脑化。确实, 信息化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 但是这些仅仅是信息化基础建设的一部分。电脑、网络、数据库都是信息化不可或缺的载体, 但光有这些而忽视对工商行政管理目标的理解, 离开对工商行政管理业务的深刻领会, 信息化就难以发挥其作用。

(二) 要走出盲目硬件建设的误区。

现在无疑是信息化建设的最重要时期, 特别是近几年各地兴起建网热潮, 几百万、上千万, 有些地方甚至投入上亿元的资金, 购置了大量设备, 甚至包括几十万、上百万的小型机。但是由于盲目建设, 应用系统开发严重滞后于硬件投入, 花巨额资金购置的设备基本处于闲置, 或仅仅用来打字上网, 信息化建设效果相当于零。加之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周期很短, 几年过去以后, 其性能大打折扣, 浪费不可避免。

(三) 要走出“人工克隆”的误区。

信息化不是原有人工管理的电子版本。但就目前现状而言, 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层次仍然较低, 基本属于原有管理方法和监管手段的“人工克隆”。一方面, 业务操作流程照搬照套, 还没有上升到综合化、集成化管理的层次, 离“业务处理电脑化、信息交流网络化、信息管理数据库化、档案存储光盘化”要求还差之甚远。另一方面, 应用软件与工商行政管理业务嵌合度不高, 信息化的优势还不明显, 信息的利用率比较低。这是不符合信息化建设要求的。信息化建设要实现纵深发展, 就必须从如何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上下功夫, 从如何实现信息综合管理上下功夫, 由单一的信息检索向移动执法办案、电子巡查、信息综合分析图表和信息反馈等方向转变。

(四) 要走出轻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误区。

目前, 各级工商管理部门均将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根本性任务, 下大力气抓落实, 也取得了一些成果。购置了一批电脑硬件, 建立健全了一批网络操作平台, 开发了一批业务应用管理软件, 信息化已达到了一定规模。但与此同时, 信息数据库的质量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现在, 信息数据库的质量成为了信息化建设最大的“软肋”。单从市场准入方面, 就反映了如下几个方面:1、注册信息失真, 如企业经营地址不符, 登记资料虚假。2、注册信息更新滞后, 如企业办理了变更登记后信息却没有得到及时更新。3、注册信息缺失, 部分注册资料残缺不全甚至发生资料全部丢失等情况。由于信息数据库不是经营情况真实有效的反映, 电脑网络上提供的信息仍需要经过手工核对原始资料才能确保信息真实有效, 造成了重复性工作, 与实行信息化管理的初衷相背离, 经济户口监管、巡查执法、年检管理等对信息质量要求较高的业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 由于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与管理滞后, 信息真实有效得不到保障, 企业信用建设和分类监管也难以实现。此外, 信息数据库的来源单一, 实际上仅限于登记资料, 信息量小, 难以全面反映市场经营者运行状况, 这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 要走出重建设轻监管的误区。

信息化工程是一项软硬件紧密结合的系统化工程, 在技术和实施上集成度要求很高。当前, 由于工商部门多采用委托开发的方式进行系统建设, 因此, 如何加强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 确保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质量是各级工商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应用软件和网络平台的开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要经过多次调试才能达到较好效果。如果在工程协调和后期管理维护上做不好, 就会出现开发出的产品实用性不高, BUG不断, 软件缺乏可操作性等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找准开发企业, 又要在开发过程中强调全方位的参与和监督, 特别是要抽调既熟悉工商业务, 又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员参加开发, 做好产品的调试工作, 保证开发目标与结果的一致。

二、树立科学的信息化发展观, 推动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要走出上述误区, 就必须树立科学的信息化发展观。就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信息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是信息化建设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 以方便、服务民众为目标, 最终的受益者必须是老百姓。二是信息化建设要在操作应用上体现人性化, 既要追求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又要确保操作的简便易用。

(二) 信息化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信息化建设工作不仅要满足当前的需要、解决现存问题, 还要具备一定的超前性。其次, 还要求数据信息做到可持续利用。信息的使用是有一个过程的, 注重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就意味着资源的最优化, 意味着最小成本发挥最大效能。这就要求在信息化建设上必须要有完整的综合规划, 在软件开发上要统一接口标准。当前特别要加快进行信息化标准的建设, 结合标准项目实施, 尽快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按照急用先上的原则, 尽快制定基础性标准和各地急需的数据标准、应用标准等, 统一企业信用与分类监管标准。

(三) 信息化建设要坚持应用主导的原则。

建设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要避免建设上的重复和浪费, “够用, 好用, 实用”才是检验信息化建设成果的根本标准。

(四) 信息化建设要坚持协调发展、内外并举的原则。

就工商系统来说信息化建设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面向内部的电子政务平台, 另一个则是面向管理对象和公众的外部监管服务平台, 二者缺一不可。离开了内部的政务平台, 信息化建设就失去了强有力的保障, 内部的工作效率就难以提高;离开了外部的监管服务平台, 信息化就失去了根本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 坚持“两条腿走路”, 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五) 信息化建设要避免“信息孤岛”和“数字鸿沟”的出现。

在建立健全国家局、省市局及基层工商所系统联网的基础上, 逐步开创条件, 开拓实行互联审批的路子, 实现统一受理、信息共享。即由工商信息“内部共享”向“外部共享”转变;由信息的“纵向共享”向“横向共享”转变;由信息化建设的“条条共享”向“条块共享”转变, 进一步打破信息壁垒, 打破信息一家独享的局面。

(六) 信息化建设要实现创新。

第一是要实现创新思维。《行政许可法》规定了受理可以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因此, 信息化管理要结合这一改变, 制定详细、可行的信息程序, 实现信息来源多样化, 信息利用多元化。第二是要创新信息公开。工商行政管理信息是公众信息的一种, 人民群众对此应有知情权。而且, 信息化管理最终的目标是建立在信息的可共享基础上的,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信息的公开、透明。同时信息的公开也有利于企业信用的建立, 继而推动社会信用的建立。因此, 工商部门必须通过信息公开, 实现信息面向社会。

结语

加快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进程, 就要加强对人员的网络应用知识和使用技能的培训, 重点培养一批既精通业务、懂管理, 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管理“知本时代”的经济之前, 管理者首先应该是知识的拥有者, 只有管理者的素质提高了, 才有可能参与制定与网络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 才懂得如何去加强网上的监测, 才有可能在“新的游戏规则”下, 创新监管方式、改善监管手段, 完善运行机制。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 对当前工商行政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工商行政管理中信息化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探析

参考文献

[1]、高建秋.浅析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6, (01) .1、高建秋.浅析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6, (01) .

[2]、屠光宗.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8, (01) 2、屠光宗.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8, (01)

[3]、李家声.浅谈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行为规范[J].黑河学刊, 2008, (01) :3、李家声.浅谈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行为规范[J].黑河学刊, 2008, (01) :

潜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篇7

我从小梦想着当一个语文老师,从一所师范大学的中文系毕业之后,阴差阳错报考了公务员,由此进入了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通俗地说,就是工商局。

公务员这个队伍,在别人眼里未免有些尴尬。在社会上混得好的人,会认为你胸无大志,就指望着混一口旱涝保收的安逸饭吃:混得不好的,就直接说你啥活不干,作威作福,光吸人民的血。但无论别人如何看待。我实在没有料到。在我上班的第一天,差点被人打了一枪。

到单位报到的第一天,我迷迷糊糊地跟着一票人马去抓传销。线人说得很清楚:传销头子有一把手枪,经常拿出来恐吓已经加入骗局的人们。因为是涉枪,案情重大,所以公安的刑侦也出动了。进了小区,楼底下不动声色撂倒两个望风的,公安兄弟们把六四小砸炮从兜里掏出来,我们一群人就往楼上冲。踹开门把人摁住,我淡定地端详这把快报废的麻醉枪——上面用红漆涂着、“联防”两个字。

我们押着人从楼上下来,住在所有楼层的人们都开门注目我们。一个不明所以的老太太跟她的小孙子说:看,楼上的人卖假药。被工商局抓了!

我心中顿时充满了学生时期从未体会过的荣誉感,我感到我真实地加入了这个社会,并参与了它进步的过程。

执法在一线

在一线执法的,日子,既艰辛又痛快,它给你带来一种充实感。我们这里是祖国边陲,走私一度猖獗,我能够一眼从照相馆里辨认出走私的胶卷一胶卷整桶走私,上岸后再由毫无责任心的走私分子们进行裁剪,所以标称36张的胶卷,实际上可能可以照39张,也可能只能照32张,直到数码相机大行其道,这种引发过无数消费纠纷的胶卷才从走私大宗物品的名单中剔除。此外,走私的还有红油(香港特有的添加红色染剂的民用柴油)、手机、铝锭、贵重木材、野生动物,但最多的是出口退税后又重新走私入境的高档白酒,因为走私方便,获利最丰,以五粮液、茅台最为常见。走私者乘用改装过的小汽车——只保留一个驾驶座,副驾驶座改装为功率强大的车载电台。后排和尾箱用于装货,从海岸线一路开来,几乎每一个高速公路主要出口和高架桥上都有专门望风的马仔。通过车载电台联系。如果是短途贩运,则在夜间组织成群的大马力摩托车队,用超过100公里的时速,沿着濒海公路和蜘蛛网一般的便道呼啸而过,马达轰鸣,蔚为壮观。

我不记得和海关缉私经侦交警在高速人口蹲守过多少个夜晚,我的同事还曾和走私者在高速上疯狂飙车——对方走私的穿山甲数量之大。足以判处死刑。所以亡命而逃,你追我赶从B城追到0城,然后跟着对方掉头冲卡,又从O城撵到F城:我们曾经从铁路货运站守候数夜,沿途跟踪直至大米加工厂,查获以火车车皮为计量单位的陈化粮:半夜和公安带着警犬在山林里搜查走私油库……就我个人而言,所遇凶险除了那未遂的一枪,还曾经被人用刀架在脖子上,从此养成了出门之时环顾左右、步行中时不时回头观察的良好习惯——如果你两次发现同一个人走在你身后,两次距离相差无几。则不妨直视之。对方一旦不敢与你对视,并在你回头观察之时左顾右盼目光游离佯作坦然,那没得说,这哥们在跟着你——这是实践出来的一个反跟踪小窍门。

作为一线执法人员,是需要一点胆量的。虽然执法并不总是危险,除了传销分子——他们人多、私宰窝点——他们刀多、走私分子——他们本身就是亡命之徒。一般来说,危险系数跟货值金额、违法后果成正比。我在这个行当里和形形色色的经济违法行为耳鬓厮磨了将近十年,再清晰不过地理解了马克思的一句话:“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上绞首架的危险: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

平凡的日子

作为一线执法人员,更需要一点耐心。工作并非总是充满如此众多的意外和变数,更多的是日复一日和鸡毛蒜皮。开会、学习、市场巡查、办证办照、接电话写材料、整档案做案卷,因为这个事那个事消费者来投诉——无论何时,接待投诉总是最琐碎的活儿,什么话费多收了两块钱,什么早上买的包子里有沙子,手机已经修了两回了,一斤青菜只有八两了,一斤牛肉煮出四两水了……事关日常生活方方面面,有时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调解起来一个头,两个大。打进12315热线的电话千奇百怪——

问路的:去体育中心坐哪路公交车啊?

要推荐的:我想买个皮沙发你们给推荐一下吧。

查资产的:我要跟老公离婚麻烦你们帮忙查查他到底有几个公司?

问电话的:114查不到麻烦帮查一下某某餐厅的订餐电话。

有过很长一段时间,12315热线里经常有一个人打电话进来,用一种异常深沉的沧桑声线,缓慢而坚定地说:“有个孩子,他一掉一下一河一里一去一了,唉……”

长叹一声,悲凉无限,然后他就挂断了。这个莫名的电话坚持不懈地打了好几个星期,热线的接线工作人员忍无可忍,按着这个固话的登记地址实地探查,最后在一个边远码头找到了这位精神异常人士,这闹剧才算告终。

大家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想到你,说明你被信任。这种信任,是经过无数同事努力并在漫长时间的考验中慢慢积累沉淀而成的,这种信任,是不应被辜负的。

部门职能简介

工商局的事儿,其实挺杂,不了解的人往往一头雾水,跟税务、城管之类分不清楚。在这里简要介绍主要职能如下:

1.管主体准入,负责各类企业和商户的登记注册并监督管理:2.管交易行为;3.管食品安全:4.管消保维权;5.管传销直销;6.管公平交易:7.管合同鉴证:8.管商标广告。

以上,差不多就是工商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能。工商局算是除公安外杂事儿最多的执法部门——当然。也是除公安外人数最多、机构最多的执法部门。

进入工商局的好处是执法监管中掣肘相对较少,独立性较强。坏处是干部流动性较小,出路不多,调整来调整去都在一个系统之内,没法像政府机关里可以从这个部门跳到那个部门。同时单位级别不高,位置有限,但人数相对较多。若是从基层工商所干起,科员——副科一正科,了不起处级就到顶了。凡从事或希望从事工商行政管理这项工作的,应对此有所认识。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只是现状如此,政府机构改革正在进行中,将来如何则不得而知,从深圳改革试点中将工商、商务、物价、质监、食药等多部门合并的做法来看,也许大部制会是将来的一种选择。

专业推荐

上一篇:军人个人年终总结范文下一篇:如何做好社区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