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整理劳务合同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档案整理劳务合同(精选9篇)

档案整理劳务合同 篇1

甲方:

乙方:县档案局档案整理工作组

因工作需要,甲方需要整理档案,乙方按照档案整理规范化要求对甲方进行档案整理业务,经协商双方达成以下协议:

一、甲方给乙方提供档案整理场所、档案整理用具(如:订书机、规档章等)、档案装具(如档案盒等),乙方只负责档案的整理工作。

二、乙方按省一级标准为甲方整理各类档案,双方验收合格后,甲方按档案局规定的收费标准一次性付清相关费用。

三、业务指导结束后,由县档案局出具劳务收费税务发票收取费用,劳务费入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档案整理劳务收费严格按照县档案局制定的整理档案劳务收费参照标准执行。

四、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本协议自签定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档案整理劳务合同 篇2

一、个人材料收集整理的必要性

作为医院编制的补充, 非在编合同制医务人员人数虽少, 但他们遍及医院临床、护理、医技等多个岗位, 他们的存在为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蓬勃发展,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贡献了一份力量。不可否认, 他们已是医院发展建设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我院, 2000年至今聘用的各类非在编合同制医务人员已达500余人, 其中护理人员401人, 占非在编合同制医务人员总数的80%, 占全院护理人员总数的41%, 她们服务在第一线, 与病患者及其家属零距离接触, 一定程度上她们就是医院的形象, 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因此, 我们应该要规范和加强对非在编合同制医务人员个人材料的收集与管理, 从中总结出非在编合同制医务人员发展的规律, 更好地调动她们的积极性, 使之全力投入到医院的优质服务工作中去, 进一步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二、个人材料的管理措施

1. 明确归档范围, 从宏观上加强个人材料收集制度化建设。

个人材料的归档, 是管理非在编合同制医务人员个人档案的一个关键性的业务工作环节, 也是管理好非在编合同制医务人员个人档案的前提和基础。参照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制订的《关于印发〈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分类目录〉的通知》的文件精神, 结合非在编合同制医务人员的实际情况, 制定个人材料归档范围。

同时要围绕档案收集的“纳新、及时、完整、统一”八字原则, 建立起严格的收集制度和畅通的收集渠道。经常积极主动地联系非在编合同制医务人员所在科室及其主管部门, 及时了解合同制人员的动态, 有计划地收集和补充个人材料, 以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收集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接受反映非在编合同制人员工作能力、工作实绩、成就贡献的材料, 如民主评议、鉴定材料、年度考核等;反映其学识水平和智能结构的材料, 如培训结业、再教育等材料;反映其身体状况材料, 如体检报告单等。

2. 严格归档要求, 实施个人材料归档的规范化管理。

保证应该归档材料的数量和质量, 是管理好非在编合同制医务人员个人档案的重要条件。个人材料归档要求严格做到: (1) 材料必须完整、齐全、真实、文字清楚、对象明确, 写明承办单位及时间; (2) 手续完备。凡规定应由科室、主管部门及人事部门审查盖章的, 须有负责人签字或组织盖章;凡须本人签字的, 必须有个人签名; (3) 档案材料须统一使用A4规格的办公用纸, 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色及纯蓝墨水、复写纸书写等。对于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坚决予以退还, 并责成修改, 限期再归档。

鉴于非在编合同制医务人员的特殊性, 一般而言, 属单位内部形成的个人材料, 应当自完成之日起15日内移交人事部门管理, 比如各类考核表、审批表、登记表、科室鉴定等;属外单位形成的个人材料, 人事部门应当积极询问, 争取在6个月内收集到, 比如参加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的凭证, 继续教育、外出培训结业的有关证书等。

3. 细化整理步骤, 从微观上加强个人材料的整理程序化建设。

(1) 组卷。非在编合同制医务人员宜采用以人为单位立卷, 一人一卷的组卷方法。

(2) 卷内材料排列。根据非在编合同制医务人员的实际情况, 以及其个人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形式和特征, 其个人材料一般可按以下顺序排列: (1) 各类履历材料, 如非在编合同制工作人员登记表; (2) 考核、鉴定材料, 如合同制人员培训期 (聘用) 考核审批表、年度考核、科室鉴定等; (3) 学历、职称材料, 如毕业证书复印件、执业执照复印件等; (4) 工作协议、劳动合同材料, 如联系工作协议、劳动合同等; (5) 加入党、团、工会材料, 如入党志愿书、申请书、转正申请书、工会会员登记表等; (6) 奖惩材料, 如评先选优的材料等; (7) 其他可供参考使用的材料, 包括体检报告单、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

排列要求:从整体上说, 档案材料排列次序应有条理, 能保持材料之间的联系, 使类内的各材料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个体来讲, 每份材料应有固定位置, 一个类内的材料脉络分明, 方便利用, 且便于及时补充新材料, 又不破坏原有的排列顺序。

排列方法:一是按档案材料形成时间先后由远及近排列。第 (1) 、 (2) 、 (3) 、 (4) 、 (6) 、 (7) 类均按此法排列;二是按材料内容 (问题) 的主次关系 (重要程度) 进行排列。第 (5) 类适用此法。首先, 应将入团、入党、加入民主党派、加入工会的材料分别排列;三是入团志愿书排在入团材料之前, 入党志愿书排在入党材料之前, 然后依次排列申请书、转正申请书、党 (团) 员登记表, 其他材料则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排列。

(3) 案卷排列。一般而言, 非在编合同制医务人员案卷排列可采用大流水编号法, 即按合同制人员入院工作的先后顺序给定一个合同号 (具有唯一性) 作为一个全宗号, 依据全宗号的先后顺序依次将每个人的档案排列上架, 并以此编制非在编合同制医务人员合同号索引。

(4) 保管期限。非在编合同制医务人员辞职后, 其个人档案材料中属于干部人事档案范畴的相关材料, 转寄其学籍档案所在人才市场、人才服务中介机构或其生源所在地人事局保管, 其他的材料则继续保存三年, 三年后予以销毁。

4. 积极提供利用, 有效促进个人档案材料信息化建设。

将非在编合同制医务人员的纸质档案材料进行数字化加工, 形成电子档案资源库, 建立起非在编合同制医务人员信息数据库, 通过计算机对合同制人员的档案材料进行规范管理和安全保护, 以达到方便查阅利用的目的。

(1) 提供可支持建立信息数据库的计算机软、硬件平台, 确保电子档案材料能长期处于可用、可存取和可理解的状态, 能接收本单位对电子档案的有效访问和查询。

(2) 在积极主动地收集和补充合同制人员材料的基础上, 及时完善和更新信息数据库, 并做好安全备份工作, 以确保合同制人员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便于提供利用的正确性。

会计档案的整理 篇3

一、会计档案的分类

会计档案的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1.在本单位全部档案总体分类方案下进行;2.尽可能保持分类的连续性;3.一个单位内部有不同的核算单位的一般应分成不同的类别;4.同一核算单位的会计档案原则上按年度——类型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和其他会计材料等4类。

二、会计档案的组卷

就是按照其形成规律和有机联系,区分不同的类型和保管期限,将会计核算材料组成保管单位——案卷的过程。

1.会计凭证的组卷方法

会计凭证一般按年、月顺序组卷整理,一个月的凭证可根据量的多少立卷装订一本或几本,个别月份凭证特别少的也可几个月组卷装订一本。凭证外面要加封面,封面規格略大于所附记账凭证,凭证左侧和上边墩齐进行装订;用“两孔一线法”或“三孔一线法”装订,装订厚度一般应在2厘米以内,方可保证装订牢固、美观大方。

对以下会计专业材料,为了便于日后查阅,原件可以不附在记账凭证之后,另行组卷,入其他类,然后在相关的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上注明原件所在的类和卷号,以便日后核对:土地征用及重大固定资产的买卖单据;工资名册;债权债务;交通肇事、工伤事故的处理单据;涉外(含港澳台地区)的会计材料;各种经济合同、存出保证金收据、契约;有必要延长保管期限的其他会计材料。

对于那些较多的原始凭证,例如发货票、收货单、领料单等,页可以不符在记账凭证之后,单独组卷,在封面上注明记账凭证的日期、编号、种类,然后在记账凭证上注明“附件另订”(或“所附原件凭证另订”)和原始凭证的名称、编号。

2.会计账簿的组卷方法

会计账簿的组卷要注意按账簿形成的特点,区分会计年度并把不同名称种类的账簿分别组卷。对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簿、其他会计账簿等分别组卷装订。

3.财务报告的组卷方法

财务报告组卷时,首先要注意按所形成的会计年度组卷,不同年度的不要混杂组卷。另外财务报告是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的,组卷时不要分开。其次,组卷要注意区分不同的保管期限,如年度财务报告的保管期限是永久,就要与月度、季度的财务报告分开组卷,因为其价值不同。

4.其他会计核算材料的组卷要求

其他会计核算材料可按年度——问题结合保管期限分别立卷装订。如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等可分别立卷装订一本。

三、会计档案的编目

会计档案的编目是会计档案整理的最后一道工序,目的是为了使会计档案实体整理的成果得以固定下来,以便于会计档案的保管和查找利用。

1.拟写案卷题名。会计档案的案卷题名一般应由单位名称、会计核算针对时间、会计文件名称等要素组成。如“XX单位X年X月凭证”、“XX公司X年现金日记账”等。

2.填写卷内文件目录。除会计凭证外,其他会计档案案卷都应填写卷内文件目录。卷内文件目录的内容包括顺序号、责任者、文件材料名称、日期、页号、备注等。

3.案卷的排列编号。会计档案的排列编号一般按照以下次序:会计凭证按形成时间顺序排列,会计账簿、财务报告和其他类的按保管期限长短排列。具体方法有两种:

一是年度流水编号法:按财务报告、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和其他类的顺序排列,一年的全部会计档案编一个大流水号(案卷号)。

二是分类流水编号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和其他类按类别分开排列,各编一个流水号(案卷号)。

档案整理方法步骤 篇4

整理的第一个环节是鉴别,也是对准备归档的材料进行审查,甄别材料的真伪,判定材料的保存价值,确定其是否属于归档范围,是否符合归档要求。鉴别工作的内容包括归档材料是否办理完毕,是否对象明确、齐全完整、文字清楚、内容真实、填写规范、手续完备;对经过鉴别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转出、退回、留存、销毁等不同方式进行处理。除了鉴别以外,一般来讲,整理工作包括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装订五个步骤: 第一步。分类 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应根据其内容特征分为十大类。

第一类:履历材料。包括以反映干部本人自然情况、经历、家庭和社会关系等基本情况为主要内容的材料。主要有:1988年、1999年两版履历表,参加工作后填写,填写1999版可以填当前时间,填写要规范,前后一致,培训两个月以上的填写,需在四类中有材料。还要有属于履历性质的登记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简历,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委员简历归此类。

第二类:自传材料。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自传材料包括自传和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自传材料的归类,应该以内容和用途为依据,不能单纯按名称归类。一些以自传为主的履历或简历表也应该归在第二类。第二类中新增加了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

第三类:考察、考核、鉴定材料;审计材料。包括干部人事管理工作中,组织、人事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对干部德能勤绩廉进行调查、评价的材料。具体有:定期考核材料,考核登记表,每年需归档,援青、援藏、援疆、挂职锻炼等考核材料;工作调动、转业、学校、党校学习纯属鉴定不带成绩的各类鉴定(带成绩的归在第4类中);调任时审计材料(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后备干部登记表。

第四类:学历学位材料。职业(任职)资格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材料;反映科研学术水平的材料;培训材料。包括记载和反映干部学习、技能、科研水平的各种材料。需要注意的是过去学生登记表归第一类,学习(培训)鉴定表、学习(培训)考核表归第三类,此次统一调整到第四类。其中:

1、学历学位材料:高中毕业登记表;中专毕业生登记表;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党校、军队院校报考登记表,入学考试各科成绩表,研究生推荐免试登记表,专家推荐表、毕业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党校学历证明。归二级分类的1类中。

2、职业(任职)资格材料:职业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或职业(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等材料。评(聘)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申(呈)报表,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审批表等材料。归二级分类2类中。

3、反映个人科研学术水平的材料:青海省存在此类情况的较少,主要是科研单位和院校,归二级分类3类中。

4、培训材料:为其两个月以上的学员培训(学习、进修)登记表、考核登记表、结业登记表等材料(培训学习时间明确为两个月以上)归二级分类4类中。

第五类:政审材料。更改或认定姓名、民族、籍贯、国籍、出生日期、入党入团时间、参加工作时间等材料。包括干部审查和干部基本情况更改形成的材料。注意,过去更改或认定姓名的材料是归在第一类的,此次调整到第五类。档案审核工作中形成的“三龄一历”(年龄、党龄、工龄和学历学位)认定材料也归在第五类。这里重点讲一下关于确认出生日期和参加工作时间如何确认。档案材料中出生日期更改的情况主要有:虚、实岁换算造成出生年份不一致;阴阳历换算误差造成出生月份或出生年份不一致;出生日期填写中的笔误;个人早期为满足入学、参军或参加工作所必须的年龄条件而有意将出生日期提前或拖后填写。中组部、人事部、公安部关于干部出生日期问题的文件有两个:一个是现行的文件,即《关于认真做好干部出生日期管理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06]41号)。文件规定,“从2006年10月起,不再办理审批干部本人要求确定或更改出生日期的事项;对个别干部的出生日期,档案记载与户籍登记不一致的,应当以干部档案和户籍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中组部2007年1月印发《关于做好公务员登记中干部档案相关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07]4号)规定,“对个别干部的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等信息,档案记载前后不一致的,应当以干部档案和户籍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干部档案中,最先记载干部出生日期的材料一般为入团志愿书,或者高中毕业生登记表、入伍登记表、招工登记表等。第二个文件是1990年印发的《关于办理干部退(离)休手续时认定出生日期问题的通知》(组通字[1990]24号)。在2006年10月以前,已经按照这个文件更改了出生日期的,档案中必须有个人申请、所在单位党委(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的调查报告、证明材料(原户籍内册、登记卡片、出生证等的复印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上级党委(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的批复。干部档案中记载干部参加工作时间的早期材料一般为:录(聘)用审批(备案)表、应征入伍登记表、招工审批表、职工登记表、毕业生转正定级审批表等,以及招生(入伍、招工)政审材料、知青上山下乡登记表证明等。确认干部参加工作时间的政策性文件包括:《中共中央组织部、劳动人事部关于确定建国前干部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的规定》(中组发[1982]11号)、《国家教委、人事部、劳动部关于博士生和在职人员考取硕士生学习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教高[1990]001号)、《人事部关于“文革”前赴苏联、东欧留学的本科生学习期间工龄计算的问题的通知》(人薪发[1992]11号)、《人事部、劳动部关于一九六六至一九六九届大中专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和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人薪发[1994]43号)、《劳动人事部关于解决原下乡知识青年插队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劳人培[1985]23号)等等。

第六类:党、团组织建设工作中形成的材料。包括干部参加党、团组织的有关材料。

第七类:表彰奖励材料。包括对干部给予奖励或表彰的材料。注意,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材料,此次统一规定作为奖励材料,归第七类。

第八类:涉法违纪材料。

第九类:招录、聘用材料;任免、调动、授衔、军人转业(复员)安置、退(离)休材料;辞职、辞退、罢免材料;工资、待遇材料;出国(境)材料;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代表会议,民主党派代表会议形成的材料。包括干部职务变化、工资待遇、出国(境)等材料,以及各种代表会议代表登记表等材料。注意,《公务员登记表》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统一规定归在第九类。本条增加了对外国永久居留证、港澳永久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的归档要求,删除了因公出国(境)人员备案表。这里的工资、待遇类材料应有:93年10月执行的工改表;95年10月正常晋档工资审批表;97年7月调整工资标准审批表;97年10月工资正常晋档审批表;98年元月正常晋级审批表(五年考核称职);99年7月调整工资标准审批表;99年10月正常晋档审批表;2001年元月调整工资标准审批表;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审批表;2001年10月调标审批表和正常晋档审批表;2003年元月正常晋级工资审批表(五年考核称职);2003年7月调标审批表和正常晋档审批表;2004年10月学历浮动工资审批表;2005年10月正常晋档审批表;2006年7月工资改革审批表、工作津贴和生活补贴审批表、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审批表。2006年至今正常晋级和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审批表。职务变动调整工资,要在职务变动工资审批表标表明工资文号,属于公务员的要有公务员定级表(97年或98年);退休的要有退休住房补贴表、高原补贴表这两张表。任免:要求有副科级以上任免表及形成的考察材料及现实表现;按规定逐项如实、准确填写。要注明任免职务的批准机关、时间和文号,并加盖组织印章。2008年3月以后从其他单位调入机关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的干部,须有《公务员调任审批(备案)表》。

第十类:健康检查和处理工伤事故材料;治丧材料;干部人事档案报送、审核工作材料;其他材料。

包括录用体检表,反映严重慢性病、身体残疾的体检表;工伤致残诊断书,确定致残等级的有关材料;生平,非正常死亡调查报告等。省管干部档案报送单,干部档案有关情况说明等材料也归入此类。

这里需要重点说明两个问题:

一是第四类、第九类材料的二级分类问题。第四类、第九类材料需要采用二级分类法,按照内容的不同再分别分为四小类,具体来说: 根据中组部1991年印发的《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第九类材料可以再分为:1.工资材料;2.任免材料;3.出国(境)材料;4.参加会议的代表登记表等其它材料。此外,第四类材料可以再分为: 1.学历学位材料;2.职业(任职)资格和评(聘)转业技术职务(职称)材料;3.反映科研学术水平的材料;4.培训材料等。第四类、第九类材料必须按新的分类标准进行二级分类。二是内容交叉材料的分类问题。部分档案材料,特别是一些制式表格,存在内容交叉的情况,可以根据材料的主要内容或用途来确定类别:

1、以自传为主的履历或简历表归第二类;

2、学生登记表、学习(培训)鉴定表、学习(培训)考核表归第四类;

3、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材料归第七类;

4、干部任免审批表及其相应的考察材料或表现材料归第九类;

5、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委员简历,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委员简历放一类。

第二步,排序 排序是指将每一类别的材料按其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或材料内容的内在联系排列顺序,并通过编写类号、顺序号和页码固定下来。排序的具体方法有两种: 1.按材料形成的时间排序

适用于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第一、二、三、四、七、九、十类材料。注意,第四类、第九类材料排序时,是在采用二级分类后的各小类中分别按时间排序。

2.按材料的内容以及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排序

适用于第五、六、八类材料。其中,第五类、第八类材料的排列顺序一般为:上级批复,结论或处分决定,本人对结论或处分决定的意见,调查报告,证明材料,本人检讨或交待材料等。第六类材料,入团志愿书应排在入团的其他材料之前;入党志愿书应排在入党的其他材料之前,党员登记表等可按时间先后依次排序。每个类别中的档案材料排序后,要用铅笔在每份材料首页的右上角编上类号和顺序号,并在其右下角逐页编写页码。页码的编写方法为,凡有图文的页面,每面作为一页;有封面的材料从封面开始编写;空白纸和托裱用的衬纸不计页数;复印件和原件应视为一份材料,统一编写页数。

第三步,编目 修订后的目录与旧目录的不同:一是把“类号”改成了“序号”;二是把“材料制成时间”改成了“材料形成时间”;三是删除了“份数”栏。

编目的具体要求: 1.档案材料应按照排列顺序,逐份逐项进行编目,做到目录清楚,填写准确。书写目录要工整、准确、清楚、美观,使用规范的书写材料,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荧光笔、水彩笔、红墨水、纯蓝墨水和复写纸书写。档案目录不能粘贴涂改。2.每类目录应首先注明材料类号和类别名称。3.“类号”下再依次填写排列序号。规范的序号栏填写方法应该是:材料类号用汉字的“一”至“十”,二级类号用

(一)至

(四),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4.“材料名称”根据材料题目填写。一般来说,没有标题或标题不规范的,应另拟标题。材料的题目过长,可适当简化。凡原材料题目不符合实际内容的,须另行拟定题目。拟定或简化题目,必须确切反映材料的主要内容或性质特点。5.“材料形成时间”填写材料落款时间。有多个时间的材料,一般以最后的时间为准,也就是以文件办理完毕、正式生效的时间为准。时间填写要尽量详细、规范,有具体年月日的,必须填写齐全,如1985年9月1日,不能填为85年9月,或者1985年等。6.“页数”材料的页数。按照编好的页数如实填写。7.“备注”填写需要说明的情况。归档材料因为内容相关合并为一份材料的,要在备注栏中进行简要说明,如附有考察材料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复印件等情况也应注明。8.书写目录时,每类目录之后,须留出适量的空格,供补充档案材料时使用。特别是第三、四、九类等,由于后续的材料比较多,为了留出足够的空格,不要在同一页中再填写其它类别材料的条目。

第四步,技术加工 1.对纸张破损或字迹材料不符合要求的档案材料,应采用复印、扫描、拍摄等方法进行复制。复制应保持材料原貌,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不能对原件内容进行修改。复制后的材料应清晰,所用材料要符合档案保护要求,经久耐用。复制件应附在原件后,与原件作为一件。2.幅面过大的档案材料应进行折叠或剪裁。折叠后的档案材料要保持平整,文字、照片不得损坏,便于展开阅读。剪裁时不得损坏档案材料上的文字、印章、图形等内容。3.幅面过小的材料应进行托裱,装订边过窄或装订线内有文字的材料应加边。4.档案材料上的订书钉、曲别针、大头针等金属装订物应当拆除。5.为方便档案利用和后续材料补充,每份档案材料在整理时必须保证各自独立,禁止将多份材料以缝纫、被糊等形式粘连在一起。

档案整理工作方案 篇5

为使公司的工作有序化、规范化,档案建设是重要的一环。目前在硬件投入的基础上,正在进行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总的想法是:立足于高起点,规范化进行整理和建设。

基本设想及工作内容如下:

一、档案整理目标 1.合同审批单

2.合同排产单

3.生产指令单

4.原材料产品质量证明书

5.化学成分复检报告单

6.原材料进货验证记录

7.工艺卡

8.热处理生产记录

9.拉伸试验报告

10.晶间腐蚀报告

11.钢管超声波(涡流、水压)探伤报告

12.外观尺寸检查报告

13.产品质量保证书

二、分类

按照公司的业务特点及档案管理的要求(以下三点)1.要求所有档案整理目标的按公司名称分类。

2.要求所有档案整理目标的生产指令单中的合同序号分类,如合同中的规格、炉号、炉批号等。3.要求所有档案整理目标的分类档案做编号、排号等。

三、整理方式及内容

文书档案: 收集、1.合同审批单

2.合同排产单

3.生产指令单

4.原材料产品质量证明书

5.化学成分复检报告单

6.原材料进货验证记录

7.工艺卡

8.热处理生产记录

9.拉伸试验报告

10.晶间腐蚀报告

11.钢管超声波(涡流、水压)探伤报告

12.外观尺寸检查报告

13.产品质量保证书

整理以上所有证件归档将公司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刻录光盘(包括纸质档案);

四、编制档案检索工具和各种统计、登记册

1、文书档案(案卷目录、分类目录、字号目录);

5、建立健全各类档案的统计册、查借阅登记册等。

五、制订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1、借阅制度;

2、归档制度;

3、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4、保密制度;

5、其它工作制度。

七、建议

档案整理实践总结 篇6

――以城建档案为例

首先对这次实习中整理的档案作一个基本说明。整理的大部分档案是城建档案,整理环节相对全面,包括从文件到装盒的全部过程。但是,由于这只是一个机关单位的档案,所以某些环节可能没有档案馆整理档案的过程标准与完整。

整理的所有档案是属于人事局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公室(简称军转办)的档案,是属于同一来源。这些军转房屋的相关文件与资料,包括军转房从准备建造(立项资料,招投标资料,拆迁安置资料,土地勘测及建筑设计资料,预算资料等)到建造中(工程决算资料,工程决算资料,工程施工管理资料等)再到建造完成后期维护(工程竣工资料,销售资料,物业管理及维修资料等)产生的全部文件与资料。

根据我自己的实操经历,将整理档案的全过程总结为八个步骤,同时以军转办的军房档案为例来辅助说明:

前期:

一,分类

先按问题分类。

比如这些军转房屋在武汉一些地区都有工程,首先按地区归类,分别归为复兴村,后湖地区,东西湖地区,晒湖地区,徐东路地区等,这种分类相当于按来源分类;开发建筑的相关文件资料有以下类:立项资料,招投标资料,拆迁安置资料,土地勘测及建筑设计资料,工程预算资料,工程决算资料,工程施工管理资料,工程竣工资料,销售资料,物业管理及维修资料,照片音像资料等,这就是按问题分类。不清楚类别的可另归为其他类。二,整理

首先要去掉重件及无关紧要的文件资料。

然后再对已分类的文件资料作一个简单的进一步的分类,把有联系的放在一起,但不用分开,比如某一文件有附件,就应把属于这一文件的附件紧随其后;也可以把大类中的一小类另作一类,比如售房合同是属于销售资料的,但售房合同较多,可以另外作为一类。

最后把每一小类按时间排序(一般情况下),但在有些时候,就可以按其他顺序排列,比如一号楼房的售房合同,包括每个单元每户的售房合同,就不用按签定合同的时间,可以按每个单元依次排列,每个单元又可以按楼层依次排列。

中期:

三,打页码

最好是用铅笔,以免在整理结束后发现未加入的资料。如果资料已经整全,可以用自动号码机打页码。注意空白页面不要打页码。四,编卷内目录

卷内目录分为卷内文件目录和卷内资料目录,以表格的形式作为目录,目录的表头写有“案卷名称”,应根据整个案卷的内容写出案卷名称。

卷内文件目录包括以下几列:序号,文件编号,责任者,文件材料题名,日期,页次,备注。卷资料目录包括以下几列:序号,责任者,文件材料题名,日期,页次,备注。

这里要注意的是,责任者是形成文件或资料的人,如果有公章最好以公章上的名称为准;文件材料题名有时候需要根据文件或资料内容拟出。比如有的文件的题名只有“请示”二字,应根据文件或资料内容拟出题名,可以为“关于XXX的请示”;日期是形成文件或资料的时间,如果一类资料的形成时间不止一个,就填写这些资料的起始日期,比如施工日志是几 1 个月内每天对施工概况的记录,就应填写施工日志记录的起止日期,如果开始日期是2004年3月20日,结束日期是2005年5月30日,就可写为:2004.03.20-2005.05.30。

校对后可打印出来,分别按顺序放在一类资料的最前面,如果一类资料太厚可以分成若干本,一本不要超过两厘米(档案盒脊厚度为1.5厘米或2厘米),并将每一本用长尾夹夹好以免丢失或混淆。

后期:

五,打孔。

打孔的时候将夹好的档案靠左并靠下对齐,然后在左边打三个孔,三个孔之间距离平均。六,穿线和装盒。

穿线是将档案和档案盒联结起来,以免档案从盒内掉出来,穿完线后系个活结,以便以后加资料或取用资料。

七,贴案卷名称和卷脊名称。

案卷名称的宽度应和档案盒正面写名称的格子的宽度一致。

卷脊名称的宽度有1.5厘米和2厘米之分,从上到下应写明档号和名称。档号的编写规则有一定的标准,比如这盒档案是属于复兴村的销售类档案,如果代表复兴村的字母是A,代表销售的字母为S,而这一本档案是复兴村销售档案的第12本,就可以按如下格式编写:A-S12,以此类推。卷脊名称应和卷面名称一致。八,按顺序排列到柜架上。

首先将涉及该公司相关工程的总档案放在最前面,竖立排好;然后将A地区的某类档案依次竖立排好,接下来是B地区的各类档案……以此类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竖立排好。

总结

档案整理劳务合同 篇7

一、岩土芯样收集范围及保存期限

岩土芯样指对建筑物勘探点进行钻探工作时取出的岩土芯体, 是核电站厂址地质勘察活动中对建筑物的岩土工程进行勘探时产生的一项重要基础实物档案, 它是研究和评价核电站地质结构的重要依据。

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的根据其安全分类, 可分为与核安全有关建筑和常规建筑两类, 其岩土芯样收集按核岛、常规岛、水工建筑、附属建筑四个地段的建筑物进行收集。

岩土芯样根据工程项目建设与运行维护要求保存一定期限或长期保存。控制性勘探点 (control exploratory hole) 指为控制场地地层结构, 满足场地、地基基础和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变形评价的要求而布设的勘探点, 控制性勘探孔岩土芯样应长期保存。一般性勘探点 (exploratory hole) 指为查明地基主要受力层性质, 满足地基 (包括桩基) 承载力评价等一般常规性问题的要求而布设的勘探点, 一般性勘探钻孔岩土芯样保存到钻探工作检查验收或核电厂工程建设竣工验收为止。

目前, 宁德核电厂一期工程的核岛、常规岛、水工建筑 (防波堤、取水口、重件码头等) 及附属建筑 (联合泵房、生活区等) 四大类共20个子项岩土芯样档案均按“永久”保存。而办公楼和办公楼边坡、人工边坡、防渗墙、土石方补充勘察等与核安全无关物项的岩芯, 以及取水渠、防波堤及护岸等工程中质量检测及变形观测项目及部分回填区建筑物 (AB/AQ/AQ及生活区宿舍楼等) 设置的地质调查点产生的岩土芯样不在归档范围内, 但需做好相应的勘探报告的编制、移交归档。

二、岩土芯样箱 (盒) 内摆放及标识要求

钻探时钻出岩土芯样按其出筒顺序摆放, 并进行清洗。按照由浅至深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摆放在岩土芯样箱 (盒) 内。要求每个钻孔的每一箱岩土芯样样品应独立, 各钻孔样品不得混放;同一钻孔装入多个岩土芯样箱的岩样从开孔到终孔、由浅层至深层排列。岩土芯样按回次 (筒次) 统一编号, 原则上长度大于10CM的岩土芯样直接在圆柱面上或横切面上编号。

每个回次的岩土芯样需要有“岩土芯样标识牌”, 应包括“项目名称、孔号、回次及孔深”等信息, 标识清晰。标识牌应采用不易腐烂的材料使用不褪色的墨水填写。标识牌如是普通白纸打印, 应作过塑处理 (由于目前国内核电项目均在沿海地带, 空气湿度大, 普通白纸打印的标识牌极易出现腐蚀、褪色等情况) 。标识牌放置在被标识的末端, 粉状及碎块的岩土芯样标识牌同时装入塑料袋内。

每一箱岩土芯样应有统一标识牌或直接将孔号、项目名称用油漆写到岩土芯样箱上。如采用标识牌, 应采用不易腐烂的材料制成。使用不褪色的墨水填写标识牌, 经过胶密封后并粘贴在被标识岩土芯箱的正面, 应包括“项目名称、孔号、回次、孔深、箱号”等信息。岩土芯样编号标识及岩土芯样牌填写须书写工整, 字迹清晰, 数据准确。

三、岩土芯样装具及库房建设、管理

岩土芯样箱 (盒) 要求质地坚固, 以便于搬运, 一般有木质和塑料两种材质。“凡需长期保存的岩土芯样应逐步采用塑料岩土芯样箱 (盒) ” (《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管理通则》DZ-T0032-9) , 宁德核电厂一期工程全部采用塑料岩土芯样箱, 统一规格为800×650×150mm, 行格数为4~5。

岩土芯样建筑物进行分类登记入库, 并建立台帐, 并制作岩土芯样档案布置示意图。岩土芯样箱垛按从左至右, 自上而下, 由浅至深摆放, 箱垛应摆放稳固, 高度一般不超过1.5M。有条件还可设置岩土芯箱架, 既利于岩芯垛长期存放时受力均匀, 又可保持岩芯库的整齐美观。

宁德核电厂一期工程的岩土芯样产生后在现场进行存放, 并于2009年才转运到永久性岩芯库。该永久岩芯库约600平米, 库房采用砖混结构, 并安装防火门和配置防火用消防设施。同时, 岩芯档案库设计、施工时考虑了防潮、防白蚁 (采用“15%万洁杀白议乳油”) 的处理。

核电项目地质要求高, 勘探点多, 采集的岩土芯样量大, 在岩土芯样入库时要及时填写登记表, 并将岩土芯样档案相关数据录入到相应的文档管理系统中, 为后续的移交、日常利用等做好相应的信息化数据处理。登记内容应包含:档案分类名称、岩土芯样孔号、岩土芯样名称、孔深、箱数、采样单位、采样日期等关键字段。

岩土芯样入库登记完成后, 要及时办理移交验收手续。在移交岩土芯样档案时, 注意收集项目岩土芯勘测大纲、勘测报告, 所有控制性的勘探钻孔和一般性的勘探钻孔拍摄彩照需纳入勘察成果资料, 岩土芯样照片的电子文件随岩土芯样同时归档移交。

日常的库房管理中, 要注意密闭库房, 定期采取放置或喷洒防鼠、防白蚁药物措施。定期检查岩土芯样的保管情况, 以防止库房漏雨、倒塌或岩土芯样箱 (盒) 损坏、丢失等导致的岩土芯样混乱或损毁。同时, 需定期检查库房的安全及消防设施 (备) , 检查消防通道是否被阻塞, 灭火器材是否阻塞或擅自移动, 灭火器、消防栓、灭火器是否过期, 是否存放有机溶剂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等。

摘要:本文以宁德核电一期工程岩芯档案整理为例, 论述了岩土芯样收集范围及保存期限;岩土芯样箱 (盒) 内摆放及标识要求;岩土芯样装具及库房建设、管理。

关键词:地质勘探,岩土芯样,档案整理

参考文献

档案整理技术的比较研究 篇8

关键字:档案整理 元数据 非元数据 技术

中图分类号:G271

一、相关背景

由于档案是一个强大的资料记录,在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资料不断地增加和累积。如果不能做好档案的整理工作,就会造成档案的繁复、缺失、混乱等原因,造成了档案工作的复杂性和对档案的使用难度。所以,档案整理的技术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目前存在的档案管理技术中,主要的是元数据和非元数据两种档案管理技术。只有对档案管理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分析,才能找到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在促进档案技术的持续发展的同时,还能更加有效地为档案的形成、档案的保护和档案的管理等进行优化,并为档案管理的行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二、元数据档案整理

元数据的档案整理技术,是引进西方的一种在档案整理上非常先进的技术。尤其是在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元数据的档案管理技术能够更好的对计算机网络加以利用,直到电子商务如今已经覆盖了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对元数据的利用和发展也得到了更大的进步。

在这种背景下,元数据的在电子商务的应用中,可有有效地在生成电子文件的过程中,就已经可以提供电子文件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对电子文件的生成环节加以制定。并且,元数据的档案整理技术还能为档案体统提供隐含的环节,在档案生成的过程中,对生成数据的数据更有效地利用。在电子商务的档案整理过程中,还能做到对元数据的全面采集、对历史进行记录和整理,能够形成非常科学、自动化的档案整理系统。然而,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的应用,远不止与电子商务。在许多不同行业的档案管理中,元数据档案整理的技术都能被有效地利用和发展,随着“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多大数据的掌握都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和电子管理系统,而在对数据档案的管理过程中,更加需要对元数据档案技术的应用。为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

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是对传统的档案整理技术的更新和颠覆。因为元数据档案整理的模式,对数据进行了分离处理,把电子文件的整理和历史联系的整理的分开,避免了在档案整理的时候,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对数据的处理更快速、更准确,才能促使档案整理能够进入多元化的时代。并且在此过程中,档案管理的原则也由过去的来源原则发展发展成为了主题与年代多维的历史原则。

三、非元数据档案整理

非元数据的档案整理技术,顾名思义,恰好是与元数据的档案整理技术相反。即除了元数据的档案管理技术以外的所有档案整理技术都是非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在对元数据的档案整理技术进行发展的时候,也要做到对非元数据的档案整理技术的发展,才能在档案整理的过程中,以最合适的技术对档案进行整理,更好的促使档案整理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档案整理技术都是非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非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主要包括有:①以件为单位的档案整理技术;②双套制档案整理技术;③不同载体的混合档案整理技术。对非元数据的档案整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中,需要解决非元数据档案管理的某些不足,才能对档案整理技术的提升以及整理过程中效率的提高起到推动的作用。

档案管理系统最好能把档案实体与历史档案进行分离式的档案整理,并且要在科技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尽早的完成纸质档案对电子档案的蜕变,才能提升档案整理的便捷性,以及降低对纸质档案保存的成本。

四、元数据档案整理与非元数据档案整理的比较

元数据档案整理与非元数据档案整理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具体体现在不同的技术环境、不同的技术流程以及不同的技术操作方法。但是于此同时,这两种技术也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其原因在于元数据档案整理与非元数据档案整理都有着相同的内在结构,只是就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发展出来的不同的档案整理技术。在西方的档案整理中常会采用元数据档案整理的技术,而中国则与之相反,在档案整理的过程中,常采用的技术是非元数据档案整理的技术。究其原因,是因为档案整理需要适应不同的档案管理的内容。

在中国的档案管理中,常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档案管理的方法和理念,最开始的档案管理是以文件的生命周期为中心的档案管理法,从民国时期就已经开始采用,并一直有沿用。但是在新中国解放后,才引进了苏联的另一套档案管理的方式。新的档案管理体系,开始实施与文书实践分离的模式。而要把原理和理念的过渡到实践的层面上,就需要足够的技术支持。

从档案整理的发展前景来看,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明显高于非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因为档案整理的未来就是自动化和电子化。而元数据档案整理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上更有优势。但在中国的档案整理技术的发展上,对元数据整理技术的应用仍有一些障碍需要克服。要么改变档案管理的体制,改变一直以来“文档一体化”的档案模式,要么就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的降低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的高自动化需求。才能创造出一种既可适用于文书的檔案整理、也可适用于电子的档案整理的技术。

五、总结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云时代”。对于数据和档案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也就对档案形成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档案整理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档案整理自身也面临着转型,但是在我国的档案整理的国情来看,我国对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的发展还略有迟缓。需要更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才能促使档案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新安,伍振华. 档案整理技术的比较研究[J]. 档案学研究,2007,06:25-27.

[2]赵春苗. 档案整理技术的比较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8:245.

[3]柳美丽. 全新视角下的档案整理认识[D].天津师范大学,2009.

[4]刘新安,翟瑶,黄小萍,柳美丽. 非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的实践[J]. 档案学通讯,2008,01:19-23.

学校档案整理要点 篇9

A级指标——宣传工作

A5.1创设良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环境:全市中小学、师范院校设立永久性宣传标语牌

永久性宣传牌、宣传挂图等宣传物品的文字、图片资料 A5.3精心组织每年的“推普周”活动,搞好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

(1)“推普周”活动

“推普周”活动计划、活动通知、活动开展原始资料(简报、照片影音资料、活动经费支持等)、活动总结、奖状证书等(含09、10、11三年)。

另:(1)“中华诵 中华赞”活动、“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活动(资料同上)。

(2)学习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举措(可通过“国旗下的演讲”形式,有图片音像资料、学习宣传资料等,09、10、11三年)。

B级指标——普及普通话

B3.1主管部门将普及普通话纳入教育教学要求,作为教育督导、检查、评估的内容,措施到位,制度健全,认真检查落实

(1)各区教体局将普及普通话纳入到教育教学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有落实此项要求的措施。

(2)普及普通话作为教育督导、检查、评估内容,措施到位,制度健全

①各区教体局有将普及普通话作为教育督导、检查、评估内容的相关文件或制度。

②各区教体局有普及普通话的措施或要求。

③各级各类学校有接受教育督导、检查、评估时的方案、总结、简报等。

④各单位年度语言文字工作计划及总结(09、10、11三年)。内容包括机构、制度建设(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学校建设,有明确要求);普通话成为校园用语、教学用语、工作用语的要求;关于用字规范化的要求及保障措施、开展活动的情况;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学习培训情况,照片影音资料、专项活动经费支持等。

(3)各区教体局对普及普通话工作有检查和改进措施 ①各区教体局对普及普通话工作的检查计划、检查总结、检查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等材料(如检查人员、时间检查表、检查意见、整改通知、整改记录等,含09、10、11三年)。

②各级各类学校存档的区教体局组织的普及普通话检查及反馈资料(含09、10、11三年)。

B3.2各级各类学校将普及普通话作为素质教育、学校管理的内容,要求明确、制度健全、认真检查落实

(一)各级各类学校将普及普通话作为素质教育、学校管理的内容

①各级各类学校有普及普通话的相关要求或规章制度 ②各级各类学校有语言文字领导小组及分工文件及名单。

(二)各级各类学校对普及普通话工作有检查和改进措施

各级各类学校有对本单位普及普通话工作的检查计划、检查总结、检查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等材料(如检查人员、时间检查表、检查意见、整改通知、整改记录、等,含09、10、11三年)。

B3.3普通话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的教学语言(1)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有把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的相关要求或规章制度。

(2)体现教师教学语言的听课记录(含09、10、11三年)。

(3)定期举办教职工演讲比赛(含09、10、11三年)。(4)能体现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的教职工以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的各种材料(含09、10、11三年)。

B3.4普通话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的校园语言(1)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有把普通话作为校园语言的相关要求或规章制度。

(2)校园普通话使用情况的检查记录(含09、10、11三年)。

(3)能体现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以普通话作为校园语言的各种材料(含09、10、11三年)。

B3.5对在职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在职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规定等级

(1)全体在职教职工参加过培训

在职教职工的普通话培训(语言文字法规、政策和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情况材料。(培训计划总结、培训时间、地点、人数、签到表,图片资料、主讲人、培训内容资料等)。资料能够证明培训率。

(2)全体在职教职工达到规定等级

全体在职教职工的普通话测试情况材料(测试计划、测试名册、等级证书复印件、水平等级登记册、参测率、达标率等)。

B3.6将普通话合格作为对教师进行业务考核和录用教师的一项条件

(1)各区教体局有把普通话合格列入教师业务考核、教师岗位职责、评聘奖惩的规章制度,并有实施措施。

(2)各级各类学校有把普通话合格列入教师业务考核、评聘奖惩的相关要求或规章制度,并有实施措施。B3.7师范专业和其他与口语表达关系密切专业的学生,普通话水平达到规定等级

师范专业学生和与口语表达关系密切的专业的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情况材料(测试计划、测试名册、等级证书复印件、水平等级登记册、参测率、达标率等,09、10、11三年)。

B3.8小学、中等学校及普通高校学生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1)小学、中等学校及普通高校选取推普员,有纠察普通话使用情况的记录(含09、10、11三年)。

(2)班级推普晚会、校园广播宣传、普通话口语课等(有条件可开展,09、10、11三年)。

(3)能体现小学、中等学校及普通高校学生普通话水平的各种材料(含09、10、11三年)。

C级指标——社会用字管理

C2.1主管部门把用字规范化纳入教育教学要求,作为教育督导、检查、评估的内容,制度健全、认真检查落实

(1)各区教体局将用字规范化纳入到教育教学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有落实此项要求的措施。

(2)用字规范化作为教育督导、检查、评估内容,措施到位,制度健全

①各区教体局有将用字规范化作为教育督导、检查、评估内容的相关文件或制度。②各区教体局有推进用字规范化的措施或要求。③各级各类学校有接受教育督导、检查、评估时的方案、总结、简报等(含09、10、11三年)。

(3)各区教体局对用字规范化工作有检查和改进措施 ①各区教体局对用字规范化工作的检查计划、检查总结、检查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等材料(如检查人员、时间检查表、检查意见、整改通知、整改记录等,含09、10、11三年)。

②各级各类学校存档的区教体局组织的用字规范化检查及反馈资料(含09、10、11三年)。

C2.2各级各类学校将用字规范化作为素质教育、学校管理的内容,要求明确,制度健全、严格管理

C2.3名称牌、标志牌、标语(牌)用字符合要求 C2.4公文、校刊(报)、讲义、试卷及其他自办印刷物用字规范

C2.5指示牌、电子屏幕等用字规范

C2.6教师板书及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符合要求

(一)各级各类学校将用字规范化作为素质教育、学校管理的内容

①各级各类学校有用字规范化的相关要求或规章制度 ②各级各类学校有语言文字领导小组及分工文件及名单。

(二)各级各类学校对用字规范化工作有检查和改进措施

各级各类学校有对本单位用字规范化工作的检查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等材料(如检查通知或会议、会议记录、检查表、检查意见、整改通知、整改记录、整改效果、整改前后的图片等原始资料,09、10、11三年)。

(三)体现教师板书情况的听课记录;定期举办教职工钢笔字(或粉笔字、毛笔字)书法讲座或比赛的资料(含09、10、11三年)。

C2.7学生能认识并正确书写所学规范字

(1)检查本学期学生作业,确保纠正学生不规范字。(2)对学生正确书写识字范围内的规范字有检测举措(含09、10、11三年)。

(3)对小学生、师范生正确书写所学汉字、字形、笔顺有检测举措(含09、10、11三年)。

补充说明:

1.各单位可将除以上资料外的本单位开展的其他语言文字活动的档案按要求分类入档。

上一篇:旅程作文下一篇:动物乐园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