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心得体会(共9篇)
——参观韶山心得体会
韶山,一个神圣而光荣的字眼,令无数党员群众魂牵梦绕、真切向往,于我而言更不例外。不同寻常的5月,我和班上的同学踏上了红色之旅,寻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的摇篮、红色之都——湖南韶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感受积淀深厚的韶山精神。这是我第一次去韶山,一直以来,那里一直是我心目中的一块神秘而又令人心驰神往的土地。在那里,我们重温了峥嵘的历史,看到了众多的文物,听见了动人的故事,收获甚多。
一代伟人的铜像,高高耸立在韶山广场,栩栩生辉,它时时感染着我们,鞭策着我们„„
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开启了20世纪新中国历史的伟大篇章,戒马倥偬 ,运筹帷幄,毛泽东以其卓越才能和盖世功勋在世界舞台上确立了世纪为人的崇高地位,他的崇高精神、伟大品格、科学思想、丰功伟绩,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永远鼓舞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个民族人民不断奋勇向上。
“韶山精神”,是韶山,是伟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字字珠玑的豪迈诗句,是对战争年代以韶山党支部为核心凝成的韶山精神的高度概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精神又被赋予“坚定信念,团结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时代内涵,孕育了一 1
茬接一茬的英雄模范人物。在战争年代,韶山人牺牲了1598位英雄儿女的宝贵生命,仅毛泽东一家,就牺牲了6位亲人——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杨开慧,还有毛楚雄、毛岸英,这些闪光的名字,与韶山精神一起永垂不朽。韶山共产党人以他们的壮怀激烈、视死如归,书写了一部风云激荡的战斗史、一曲荡气回肠的正气歌。
毛泽东故居——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军事家和战略学家学习和成长的地方。这是一套非常普通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居,面临池塘,依托青山,几间青石泥墙和黑木灰瓦搭建的大房,里里外外收拾得非常干净。各间居室内均有木牌说明原为谁人所住,杂屋也都表明其用途,一应农具家什俱全。普通而陈旧的家具,感受着那个时代的朴实。在毛泽东同志的卧室里,桌上摆着一盏油灯,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经常在这盏桐油灯下学习,他自小热爱劳动、关心别人、懂得关心天下,是他成为中国革命伟大领袖的品质基础。走上革命道路后,他毅然回到家乡,亲手创建了中共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在风雨如晦、哀鸿遍野的乡村,点燃了革命的圣火。这革命的火种,历经了80年风雨沧桑,依然经久不息,见证着往昔峥嵘岁月,也照亮了后辈前行的路程。
随后我们来到毛泽东铜像广场,步行走到毛泽东铜像前,鞠躬敬礼,我心里默默地重温入党誓词。这里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向主席铜像敬献花圈、鞠躬,通过这种最传统的方式来祝福、纪念、缅怀„„
在毛泽东纪念馆,毛主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震撼着现场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从毛主席舍小家为大家、为革命牺牲六位亲人的故事中,党员们领悟到了毛主席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看到毛主席那留有73个补丁的睡衣和书籍、党费证等遗物时,党员们深深感受到了毛主席艰苦奋斗的崇高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这次红色之旅,我们不仅欣赏到了韶山清幽、俊美的自然风光,更圆了自己的红色梦想。如今硝烟散去,只留下静静的墓园、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没有这里的英烈就没有我们和平的生活,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现代化的建设。对我们来说,红色之旅不是一般意义的特色旅游,一座座历史遗址不仅有其独特的思想教育作用,而且它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它的文化色彩、历史风貌,以及自然风光,都会对我们产生永久的魅力,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作为革命的后继者,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历史的红色之旅结束了,但未来的红色之旅却刚刚开始!我们要把红色的革命传统带回来,代代相传,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永久动力。
通过这次韶山之行,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生在和平年代,在党的红旗下成长,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应该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
刻牢记党员的义务,将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
为此,我决心做到:(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在工作上要有紧迫感,要学以致用,保持旺盛的斗志,应对方方面面的挑战。(2)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本职工作,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以最高的热情,最高的效率,为园林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物流管理系1001班孙鹏飞
屋前,一池碧水映衬土屋,屋后,一抹青山掩映青瓦。无论是在人潮涌动的韶山冲还是在宁静清幽的炭子冲,我们在这次红色之旅中看到,毛泽东、刘少奇这两位共和国缔造者的故居是那样的相似,面临绿水,背依青山,当地导游对这种“前有池塘照后有青山靠”格局津津乐道,解说中带有明显迷信色彩的风水说虽然有些神化领袖,但是,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我被山乡秀丽的景色深深吸引,环顾群山,脉脉回环,恍惚间产生时光倒流的错觉,仿佛只身入得山中,但见炊烟袅袅,蓦然回首,不见来时路,若置身世外桃源。而两位伟人生长在这世外桃源般美丽的山乡,这里有温暖的家,家是生命的原点,是人生的起跑线,在这里他们迈出人生的第一步,神奇的是两位伟人的生命原点相距如此地靠近,在中国地图上紧紧相连。
几乎是屏住呼吸,缓步走进光线略暗的堂屋、退堂屋、厨房、横屋、卧室、碓屋等处一一瞻仰,站在烙印着伟人足迹的土地上,心潮澎湃,唯恐错过一物一景,退堂屋、碓屋、横屋这些新鲜的名词很自然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这里是伟人的家,虽然岁月让一切沉寂,挂在墙壁上伟人和家人的照片却鲜活着家的气息,看到为革命离散的一家人重新在照片中团聚,心中半是酸楚半是慰藉。
遥想当年,伟人也曾年少,门前屋后的池塘青山相伴,一眼
望去便可尽收眼底池塘小巧灵秀,全不似大海苍茫长江浩荡,一抹低山虽然是土屋的依靠,却挡住了多少眺望山外的视线。伟人故里多少一同成长在山乡的孩子,一生闭锁终老在这青山绿水间。但是在伟人眼中,池水虽小却闪耀着日月星辰的光芒,只要心中装着天下,一抹青山怎么能挡住眺望世界的目光?伟人自小
发愤读书,“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后求学长沙,接受共产主义,橘子洲头指点江山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伟人心中谨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已任,毛泽东曾经笔名“子任”,赤子之心可鉴。在滴水洞,我们看到,主席曾经用过的床与众不同,在床的一侧加装一条长长的挡板,因为主席的习惯在床的一侧摆放书籍卧床阅读,据导游介绍,床板一侧略有倾斜,为的是当主席伴书入眠后让书自然滑落到一旁。遥想伟人当年戎马倥偬,行万里路,破万卷书,熟读丹青,俯仰古今,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选集》共四卷158篇,是我党的行动指南。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论党内斗争》等都是党建理论的重要著作。战士的武器是枪,而毛泽东、刘少奇手中改造世界的武器是笔。
在刘少奇纪念馆,两位青年双手紧握的雕像前我久久凝视,雕塑将时光的指针定格在1922年,那时候,中国共产党建党仅仅一年。那是毛泽东、刘少奇在安源煤矿历史性的第一次握手。他们点燃了中国革命在安源的星星之火,无数星星之火最终成为燎原之势。光辉的毛泽东思想源于革命实践,后来他带领红军走上井冈山,摸索出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唯一正确的道路。在安源,毛泽东29岁,刘少奇24岁,风华正茂。雕塑栩栩如生,宛若伟人在世,目光中饱含革命同志相会的欣喜。可以想见,他们紧接着应该会是分析安源工人运动形势和研究斗争策略。安源工人运动千头万绪且危机四伏,不仅仅需要过人才干,更需要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胆识。我不禁想问伟人:“为了新中国,您就不顾惜年轻的生命?”此刻我转眼看到不远处杨开慧雕像伫立一旁,她亲眼目睹了共和国两位主席第一次握手,而她却看
不到鲜艳如血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高高升起,看不到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城楼上两位伟人肩并肩昂首挺立。杨开慧的身躯是那样娇小,可就是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被捕后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壮举荡气回肠令我折服!看着杨开慧坚定安详的面容,仿佛对我说:“死亦何惧!”此时此刻,我不禁润湿了眼眶。
红色之旅,我的灵魂无不为每处景每件物每个故事触动,硝烟早已散尽,经过战火洗礼浸染烈士鲜血千疮百孔的军旗党旗陈放在历史纪念馆,毛泽东铜像广场上凭吊伟人和先烈的花蓝中的菊花如“战地黄花分外香”,历史翻过了一页又一页,毛泽东、刘少奇等最早的一批党员书写的最重要的第一页,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此番红色之旅,是一段重要的心路历程,我不是游客而是虔诚的信徒,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不会盲目地顶礼膜拜神化伟人,但是我深深感到伟人给予我的精神力量绝不是一个凡人所能给予的!红色之旅至今,每当夜深人静时,总会浮现那前有池塘后有青山的青瓦土屋,毛泽东、刘少奇和杨开慧在安源的情景在我脑海千百次回放,让我深深思索人生的意义。
而今,建党90周年,处党总支组织党员瞻仰伟人故居,追寻红色足迹,接受红色教育,传承革命精神。主席的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激励着我们在服务水运经济的平凡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成绩。或许,我们面临的困难还有许许多多,但是我相信,在处党总支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拿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气概战胜任何困难。虽然在过去,成绩斐然硕果累累,但是,昔日的辉煌只能证明过去,未雨须绸缪,居安必思危,“风物长宜放眼量”。重新开始,再创辉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韶山之行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毛泽东铜像广场。毛泽东铜像重达3.7吨,高6米,再加上4.1米的基座共计10.1米,喻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日。只见毛穿着一身笔挺的中山装,满脸带着微笑,双手紧握着讲话稿,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正高瞻远瞩平视着正前方,真是一代伟人的风范。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近瞻仰毛铜像,向毛的铜像献花,向毛三鞠躬,像全国各地奔向韶山的人们一样,通过这种最传统的方式来纪念、缅怀、祝福……。站在铜像前,仿佛能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激荡人心的巨人之声。毛铜像微笑着望着前方,他老人家一定是为我们的国家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感到欣慰。
接下来参观的是毛故居,毛故居坐落在青山环抱之中,这里山势虽不高,但重峦叠翠,郁郁葱葱中透着大自然赋予的灵气。周围的地形酷似一个天然的太极图,毛故居正位于太极的核心。这是一座坐南朝北凹字形结构的瓦房,共有18间,虽年代已久,但确显的古朴而端庄,房屋的前面有两口池塘,后面有座大山。这两口池塘,一口叫荷花塘,另一口叫南岸塘,从小就是在此学会游泳的,池塘不算大,但池中荷花盛开,岸边细柳低垂,一幅勃发生机的景象。
离池塘不远的前方,是驻守毛故居的武警的营地,紧挨着还有一排非常醒目的画廊,中间挂着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毛故居的留影。
我们随着人流,走进了毛的故居。我们跟着工作人员首先参观堂屋,堂屋的东边13间小青瓦房是毛的故居,西边的4间茅草房是邻居,堂屋为两家共用房。紧靠堂屋的东侧是厨房,屋内有口大锅灶,还摆着家人早年曾经用过的水桶等生活用具。穿过厨房是横屋,这里通常是吃饭的地方,摆放着一张旧式的方桌和凳子。据工作人员介绍,在韶山开展农运时,在这间小屋里开过会,并写下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再过横屋,依次是毛父母亲和他自己的卧室。卧室墙上挂着一幅他与母亲文氏及弟弟毛泽民、毛泽覃的合影,室内有一张早年曾经睡过的木床。
工作人员一边带我们参观,一边介绍说,毛在韶山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他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学习。19秋,毛离开韶山,到外地求学,寻找革命真理,19春,毛回到韶山,谆谆教育全家亲人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为人民,把全家亲人引上革命道路;1925年2月至8月,毛在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培养农运骨干;同年6月,在这里成立了中共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在风雨如晦那个年代,点燃了革命的圣火。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感受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2011年11月24日至11月27日,我参加了第二批中层干部赴湖南韶山的外出考察学习活动,开展了革命传统教育,重温了峥嵘的历史,看到了众多的文物,听见了动人的故事,使我们真切感受到共和国江山来之不易,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来之不易。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
1、韶山圣地凭吊毛泽东丰功伟绩
韶山,这个神圣而光荣的圣地,令无数党员群众魂牵梦绕的革命摇篮、红色之都,一直是我们心目中的一块神秘而又令人心驰神往的土地。赴韶山学习考察我们学到了积淀深厚的韶山精神,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韶山人民对毛主席的敬仰、爱戴和怀念。
毛泽东故居——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军事家和战略学家学习和成长的地方。这是一套非常普通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居,面临池塘,依托青山,几间青石泥墙和黑木灰瓦搭建的大房,里里外外收拾得非常干净。各间居室内均有木牌说明原为谁人所住,杂屋也都表明其用途,一应农具家什俱全。普通而陈旧的家具,感受着那个时代的朴实。在毛泽东同志的卧室里,桌上摆着一盏油灯,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经常在这盏桐油灯下学习,他自小热爱劳动、关心别人、懂得关心天下,是他成为中国革命伟大领袖的品质基础。走上革命道路后,他毅然回到家乡,亲手创建了中共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在风雨如晦、哀鸿遍野的乡村,点燃了革命的圣火。这革命的火种,历经了90年风雨沧桑,依然经久不息,见证着往昔峥嵘岁月,也照亮了后辈前行的路程。
来到毛泽东铜像广场,步行走到毛泽东铜像前,毛主席那高达10.1米、两手卷握文稿、两眼炯炯有神地注视远方的铜像矗立于青松环绕的广场上。院长助理赖展新同志带领我们向伟大的领袖敬献了花篮,鞠躬敬礼,我们心里默默地重温着入党誓词,追思着领袖的丰功伟业。
一代伟人的铜像,高高耸立在广场,栩栩生辉,带着崇仰的心情远远地看其清幽,近近地看其高大,粗看其伟大,细看其豪放。看他的风貌,承受了许多风风雨雨,看他的历史,经历了多少枪林弹雨,在他的眼中,时刻散出坚贞不渝的品格。久久瞻仰,心系伟人,钦佩之情溢于言表。站在铜像前,仿佛能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激荡人心的巨人之声。站在铜像前,会使你增添一种无穷的力量。有一种“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的革命豪情。据说1993年12月6日毛泽东铜像落成时,山上杜鹃花提前盛开,鲜艳喜人;天上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日月同辉,金色的阳光穿透弥天尘雾,变成红通通火球,银色的月亮被远天沙尘虚掩着,变得洁白晶莹等神奇的传说。
昔日,是韶山养育了主席;今日,却是因为主席,韶山呈现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一睹毛主席故乡的真容,了解主席过去的种种经历,同时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主席的崇敬和爱戴。从另一方面加快了韶山经济的发展。韶山,一个永放光芒的光辉之地,把自己的特色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2、花明楼前追思刘少奇人格魅力
刘少奇主席是当代湖南诞生的第二位伟人,这位1898年11月24日诞生于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的无产阶段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是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开国元勋,他曾于1959年和1965年两度当选为国家主席。花明楼是一处低山环绕的地方,自然风光较为平常,但因这里是刘少奇同志的故居,故知名度较高,尤其是粉碎“四人帮”以后,刘少奇同志的冤案得以昭雪,江泽民等众多国家领导人前来参加瞻仰,使花明楼的知名度节节上升
刘少奇故居坐东朝西,前临水塘,后倚青山,土墙小青瓦、土结构的四合院农舍,大大小小有二十余间。生活在这里的刘少奇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九,人称“九满”。“九满”从小就热爱劳动,怜贫恤寡,酷爱学习,有“刘九书柜”的雅号。1913年,少奇考入玉潭高等小学校。1915年5月,当他听到袁世凯接受日本帝国主义提出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时,义愤填膺,毅然将名字“渭璜”改为“卫黄”,表示誓死捍卫炎黄尊严,振兴中化民族,并率领同学们罢课游行。1917年春,考入湖南讲武堂学习军事。1921年春赴苏俄。1922年从莫斯科回国;同年9月,到安源煤矿同李立三等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这位少年就心怀大志、一心报效祖国且刚正不阿的“刘九书柜”从此走了风云际会的革命征程。
刘少奇纪念馆一片青翠,庄严幽静。纪念馆共有八个展室,按少奇同志生平分为四个专题进行陈列,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图片、资料和实物,从不同角度展示着少奇同志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镜头和珍贵文物。在静谧的展厅内,讲解员专注而深情地介绍少奇同志从工人运动、白区工作到缔造新中国、发展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时期所做的独特贡献,娓娓而谈少奇同志在扩大新四军、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卓越功绩,声情并茂地讲起这位历史巨人的朴素情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在著名的延安整风中,刘少奇同志奋笔疾书写了《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告诫每个党员应该怎样加强自己的思想意识修养和组织纪律性,从有效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角度,提出和分析问题,创立了党性修养理论,为党的建设理论作出了创造性贡献,对我们今天开展党性修养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二、学习考察的主要体会
毛泽东同志开启了20世纪新中国历史的伟大篇章,戒马倥偬 ,运筹帷幄,毛泽东以其卓越才能和盖世功勋在世界舞台上确立了世纪伟人的崇高地位,他的崇高精神、伟大品格、科学思想、丰功伟绩,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永远鼓舞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个民族人民不断奋勇向上。这种精神凝练成“韶山精神”——是韶山,是伟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字字珠玑的豪迈诗句,是对战争年代以韶山党支部为核心凝成的韶山精神的高度概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精神又被赋予“坚定信念,团结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时代内涵,孕育了一茬接一茬的英雄模范人物。
1、韶山精神向我们昭示:为了人民,牺牲“小我”
在战争年代,韶山人牺牲了1598位英雄儿女的宝贵生命,仅毛泽东一家,就牺牲了6位亲人——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杨开慧,还有毛楚雄、毛岸英,这些闪光的名字,与韶山精神一起永垂不朽。韶山共产党人以他们的壮怀激烈、视死如归,书写了一部风云激荡的战斗史、一曲荡气回肠的正气歌。
在这些烈士中,许多人就个人出身来说,他们的条件在当时应该说是很优越的,如果只是管“小我”的话,他们个人的生活应该是比较顺利的,是用不着流血牺牲的。毛泽东出身于富农的家庭,家里生活在当地来说应该是比较富裕的;杨开慧烈士出身于教授的家庭,家里有许多的家产;刘少奇家庭财产也是比较丰厚的,共有房屋 21间半,前临碧水,背倚青山,左有参天古树,右为村民农舍。但为了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危亡,他们都舍弃了这些。
2、韶山精神向我们昭示:艰苦奋斗,敢于胜利
在毛泽东纪念馆,毛主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震撼着现场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从毛主席舍小家为大家、为革命牺牲六位亲人的故事中,党员们领悟到了毛主席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看到毛主席那留有73个补丁的睡衣和书籍、党费证等遗物时,党员们深深感受到了毛主席艰苦奋斗的崇高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在韶山陈列馆中我们见到的诸多面孔,多数人殒命于战场,但他们前仆后继,在挫折、失败、流血面前,革命前辈对胜利仍然充满信心,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如毛泽东所言:“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无所畏惧,敢于胜利!
是的,毛主席确实值得崇敬和爱戴!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他带着家人一道浴血奋战,牺牲了那么多亲人。是以他老人家为首的革命前辈缔造了新中国。我们怎能不怀念他,又怎能望记历史。
3、韶山精神向我们昭示:反对教条,实事求是
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充满了曲折。在这个过程上凡是做到实事求是,中国革命就取得成功,背离了这条原则,革命就面临着困难和失败。中国革命所面临的是既不同于西欧又不同于俄国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它所要解决的是既不同于西欧又不同于俄国的特殊而困难的革命任务,它有着自己的特殊性。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革命寸步难行。但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空谈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则和公式,对中国革命无济于事。从思想理论上和实际行动上解决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特殊环境相结合的问题,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就是更加迫切的和命运攸关的事情。毛泽东同志从韶山开始就进行了艰难探索,从推崇康梁到信仰马思主义,在不断的成功与失败的曲折经历中,逐步认识到与中国实际问题相结合的重要性并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思想体系,解决了许多国家的共产党所没有解决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的这一普遍性的问题,作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面对严峻形势,毛泽东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开创了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的理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建军和建党等问题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原则,提出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著名论断,指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这次红色之旅,我们不仅欣赏到了韶山清幽、俊美的自然风光,更圆了自己的红色梦想。如今硝烟散去,只留下静静的墓园、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没有这里的英烈就没有我们和平的生活,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现代化的建设。对我们来说,红色之旅不是一般意义的特色旅游,一座座历史遗址不仅有其独特的思想教育作用,而且它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它的文化色彩、历史风貌,以及自然风光,都会对我们产生永久的魅力,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作为革命的后继者,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历史的红色之旅结束了,但未来的红色之旅却刚刚开始!我们要把红色的革命传统带回来,代代相传,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永久动力。
这次红色之行,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生在和平年代,在党的红旗下成长,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应该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党员的义务,将他们的精神传承下来。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工作上要有紧迫感,要学以致用,保持旺盛的斗志,应对方方面面的挑战。要正确对待名利,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本职工作,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以饱满的热情,更高的效率,昂扬的精神状态投身到工作中。
2005年3月26日-27日,教育局机关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踏上了红色之旅,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的摇篮、红色之都——韶山冲、花明楼,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这些地方,我们重温了峥嵘的历史,看到了众多的文物,听见了动人的故事,收获甚多。
一、舍小家为大家。
红色之旅尽管只有
短短2天,却使我们深受一次丰富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使我们真切感受到共和国江山来之不易,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的建立,有无数的热血儿女铺路。
在这些烈士中,许多人就个人出身来说,他们的条件在当时应该说是很优越的,如果只是管“小我”的话,他们个人的生活应该是比较顺利的,是用不着流血牺牲的。毛泽东出身于富农的家庭,家里生活在当地来说应该是比较富裕的;杨开慧烈士出身于教授的家庭,家里有许多的家产;刘少奇家庭财产也是比较丰厚的,共有房屋21间半,前临碧水,背倚青山,左有参天古树,右为村民农舍。但为了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危亡,他们都舍弃了这些。
在毛泽东纪念馆,毛主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震撼着现场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从毛主席舍小家为大家、为革命牺牲六位亲人的故事中,党员们领悟到了毛主席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看到毛主席那留有73个补丁的睡衣和书籍、党费证等遗物时,党员们深深感受到了毛主席艰苦奋斗的崇高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二,艰苦奋斗,敢于胜利
在这些景点,我们了解了当时贫困的生活和险峻的军事环境:我们看到了毛主席挑粮上山的箩筐和扁担;条件艰苦,吃的食品是红米饭、南瓜汤,这些东西在当时已是上等的饭菜了。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了艰苦岁月里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斗志,红军就是在这里度过“红米饭、南瓜汤”的日子,忍受严寒酷暑,保卫红色政权。我们由衷地赞颂一代伟人毛泽东为国为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无所畏惧,敢于胜利!
三,反对教条,实事求是
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充满了曲折。在这个过程上凡是做到实事求是,中国革命就取得成功,背离了这条原则,革命就面临着困难和失败。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进山当起了“山大王”,历史记载的“农村包围城市”等思想均在井冈山时期产生,这些思想含蕴于青山、淬火于实践,指导着工农红军的方向。中国革命所面临的是既不同于西欧又不同于俄国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它所要解决的是既不同于西欧又不同于俄国的特殊而困难的革命任务,它有着自己的特殊性。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革命寸步难行。但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空谈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则和公式,对中国革命无济于事。从思想理论上和实际行动上解决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特殊环境相结合的问题,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就是更加迫切的和命运攸关的事情。中国共产党人从井冈山时期开始,在不断的成功与失败的曲折经历中,逐步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并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思想体系,解决了许多国家的共产党所没有解决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的这一普遍性的问题,作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当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惨遭失败,5000人的队伍仅存1000人,竟出现了枪多人少的局面。面对严峻形势,毛泽东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说服教育大多数人,向罗霄山脉中段行军,使中国革命有了最初的立足点。从此开创了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的理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建军和建党等问题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原则。在这些期间,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者,否定毛泽东的正确理论与实践,坚持照抄共产国际决议和照搬苏联经验,他们的左倾错误使革命根据地和白区的革命力量遭到巨大的损失。在同“左”倾错误的艰苦斗争中,毛泽东始终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著名论断,指导中国革命走出了低谷。
四,珍惜今天,努力工作
敬爱的党组织:
为庆祝建党X周年,加强党员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X月X日至X日,公司党委组织我们全体党员踏上了红色之旅,寻找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的摇篮、红色之都——湖南韶山,开展了以“重温红色经典”为主题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这是我第一次踏上红色之旅,感受红色教育,感觉突然之间经历了许多事情,有的转瞬即逝,有的刻骨铭心,永世难忘,而且时间过得越久,印象就愈加深刻。
韶山是湖南人民的韶山,也是全国人民的韶山。韶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故乡,也是毛泽东青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和从事早期革命活动的地方。触摸伟人故里,亲临其境,心灵无比震撼。现将我在韶山的所见所听所思所想向党组织汇报:
一、瞻仰伟人神姿,重温入党誓词。
X月X日清晨,我们换上了庄严的红军服,行军队列来到了毛泽东铜像广场。广场周围树木葱茏,满眼翠绿,空气清新,沁人心脾。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铜像,高高耸立在广场中央,高达10.1米、两手卷握文稿、两眼炯炯有神地注视远方栩栩生辉。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近瞻仰了毛主席铜像,在两位解放军同志的带领下,向毛主席的铜像献花、敬礼、三鞠躬、绕主席铜像一周,通过这种最传统的方式来纪念、缅怀……一代伟人毛主席开启了20世纪新中国历史的伟大篇章,以其卓越才能和盖世功勋在世界舞台上确立了世纪伟人的崇高地位,站在巨大的铜像下,一种自豪而激动地情怀油然而生,不禁让我想起毛主席那豪迈飘逸的诗篇《沁园春•雪》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脍炙人口的词句。他的崇高精神、伟大品格、科学思想、丰功伟绩,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永远鼓舞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各民族人民不断奋勇向上。
现场气氛庄严而神圣,在鲜艳的党旗前,在公司党委书记的领誓下,公司全体党员们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铿锵有力的宣誓声,让大家心潮澎湃,纷纷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二、解读历史沧桑,领略“韶山精神”。在毛泽东主席纪念馆,毛主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从毛主席舍小家为大家,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前仆后继,先后牺牲了六位亲人——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杨开慧、毛楚雄、毛岸英。我们领悟到了毛主席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看到毛主席那留有73个补丁的睡衣和书籍、党费证等遗物时,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毛主席艰苦奋斗的崇高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通过参观我们知道,毛泽东出身于富农的家庭,杨开慧烈士出身于教授的家庭,他们的条件在当时应该说是很优越的。但为了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危亡,他们都舍弃了这些,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党和祖国,这种舍小家顾大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就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最好体现,也就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体现出来的“韶山精神”。
“韶山精神”是我此次参观学习体会最深之处,在战争年代,韶山人牺牲了1598位英雄儿女的宝贵生命,韶山共产党人以他们的壮怀激烈、视死如归,书写了一部风云激荡的战斗史、一曲荡气回肠的正气之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主席字字珠玑的豪迈诗句,是对战争年代以韶山党支部为核心凝成的“韶山精神”的高度概括。
三、近观故居风貌,追忆革命之火。
毛主席故居是一座泥砖的平房,背倚群山,面临清澈荷塘,是南方常见的普普通通的农家住房。走进故居,里面的摆设一切依旧,主席少年生活的痕迹历历在目,横屋里摆放着的方桌,板凳,卧室里的方型架子木床,青色大布蚊帐,天井边房中陈列的农具、水车、蓑衣、风车,经过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褪尽了它原有的色彩。导游向我们娓娓诉说着伟人年少时的智慧和风采,贫困的中国农村生活,养成了伟人勤劳、勇敢、朴素、苦读的秉性。走上革命道路后,他毅然回到家乡,亲手创建了中共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在风雨如晦、哀鸿遍野的乡村,点燃了革命的圣火。这革命的火种,历经了80年风雨沧桑,依然经久不息,见证着往昔峥嵘岁月,也照亮了后辈前行的路程。如今硝烟散去,只留下静静的故居,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
走出故居,门前两口相连水溏,就像养龙池一样,这是毛泽东少年时游泳的地方;周围群山竹林苍松茂盛,满眼绿色——就是这样一个依山傍水、环山围绕、藏龙卧虎之地孕育了一代天骄。我们领略到了“圣地”的灵气和岁月的记忆,斯人已逝,精神永存!遥想当年,一个心存大志的少年,在这里面对黑暗的中国,萌生了要改变世界的雄心,一盏油灯点亮了他的心灯,最后燃遍了全中国。
四、神秀滴水洞,蜚声海内外
经过20分钟的车程,盘山而上,来到了毛泽东主席乡间别墅滴水洞,这颗被人们喻为湖南“山水明珠”的“西方山洞”已开放20多年来。滴水洞长约2.8公里,洞内有小溪,曲曲弯弯,小溪沿岸林木繁茂,挺拔的松林中夹杂着茂密的楠竹,而上百种野花漫山遍野地生长着。山路的一侧是小溪和水库,毛泽东曾在水中游泳,游出了湘江、长江、中南海,在世纪的惊涛骇浪里遨游。龙头山沟坨中葬着毛泽东的曾祖父毛四端,据说此处风水绝伦,是一块难得的天文地理上五龙朝奉乃产天子之地、还有龙脉。自1932年起至1949年春,国民党曾派特务三次来掘毛泽东主席的祖坟,因当地百姓的保护而均未得逞。滴水洞景观集造化之神秀,萃人文之盛事,因而蜚声海内外。
五、珍惜现在,努力工作
“重温红色经典”的三天行程短暂而紧凑,韶山的历史文化、人文风貌,以及自然风光,使我们深受一次丰富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韶山之行,是精神和灵魂的洗礼,给我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瞻仰一代伟人毛主席当年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追忆他写下的字字句句,重温他的豪情壮志,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深切的感到“韶山精神”的壮怀和共产党的伟大,以及今天安定祥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作为革命的后继者,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共产党员,生在和平年代,在党旗下成长,我要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牢记党员的义务,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时时刻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将革命前辈的精神传承下去,把优良的革命传统带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去,攻坚克难,艰苦奋斗,为公司健康快速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X
这次来韶山是我第二回了,第一次那是16年前的事,当时刚从学校出来的我与几个同学稀里糊涂地来到了韶山,那个时候正值雨季,可以说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就连毛主席故居也没去就打到回府了。成家后,去韶山瞻仰毛主席及参观故居的愿望十分强烈,我多次与妻商议携全家去韶山一回,但由于工作上的原因,一直未能实现。这次听到单位组织去韶山,我十分激动。8月10日,正值夏季高温天气,我们早早的就启程,怀着敬仰伟人的激动心情,行车约四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来到了久仰的革命圣地——韶山。
刚下车,映入我眼帘的一幕,干净的马路,山上茂密的植被、挺拔的松柏、翠绿的青竹,人行道上一排排绿化带,即使在炙热的太阳下,微风吹来,如入人间仙境,行走几步就远远看见一座高大的毛主席塑像雄伟般地屹立在广场,一群群敬慕者不时的在塑像前献花,广场园林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精美的的浮碉、名贵的盆景、花木、有如花园当中。与记忆中的韶山广场大径相庭,原先主席塑像对面至少有几十家一排排低矮的砖瓦“毛泽什么餐馆”早已成了花园式广场的一部分,我们跟随导游讲解,冒着火红般的太阳,带着崇敬般的心情向伟人塑像走去,听导游讲,耸立在广场上的毛泽东铜像是为了纪念他老人家诞辰100周年而特意铸造的,毛主席铜像重3.7吨,像高6米,通高10.1米,象征着“十一”国庆,基座高4.1米,象征主席从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领导地位到1976年在位41年,主席诞辰那天,虽然是十二月的严冬,但韶山冲的映山红满山竟然提前了二个月遍野地灿烂开放,好象在欢迎主席落叶归根,回到故里.同时铜像揭幕时天空中太阳与月亮也竟然同时出现,也就是说毛主席真是与日月同辉!真是奇迹,之所以导游介绍说毛主席是我们心目中的“平安神”.铜象面朝东南方,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主席证,手执文稿,面带微笑而又沉思,正视前方,巍然挺立.站在铜像前,人流很多,我们集体排成二排向主席铜像三鞠躬,并沿着铜像绕了一圈,在主席铜像前我们拍了一张集体照以作留念。
我拿着相机尾随团队对主席附近的景点拍个不停,到了毛泽东故居,参观的人很多,络绎不绝。听导游讲,主席故居得到了多次整修才有今天这个样子,这是一幢座落在山角下的U字形土房,前面有两个大的池塘,面朝山,同事开玩笑说,房子里最值钱又值得一看的是毛主席父母的睡过的那张床,我笑了笑。主席故居有13半房,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一间间地对主席曾经用过的一件件物品看过去,好象在找回主席当年生活的点点滴滴。我感触万分,也正是这间普通农家的土屋里走出了一个世纪的伟人,实现了新中国的梦想,才赋予了它不一样的含义。毛泽东小时候在这里生活也造就了一代伟人的人格魅力,早在学生时代毛泽东就胸怀大志,就写出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材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无处不青山,”远大志向,为他走上中国革命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
午饭是在毛家饭店用餐,在这里我真正地品尝到了主席当年最爱吃的家乡红烧肉。午饭后我们坐车来到了距故居4公里外毛主席于1959年回韶山时曾住过的地方——滴水洞。滴水洞毛泽东曾形象喻为“西方的山洞”,这一喻为也不为过分,滴水洞在毛泽东故居的西北方向,入口处的门楼是仿水帘瀑布的洞式造型,“滴水洞”三个大字为毛泽东书体,灵动飘逸,分外夺目。马路边有一个大的水库,当年主席回韶山就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在这里游过泳。进洞改坐电瓶车几分钟的工夫我们就来到了主席的办公楼,这里有三幢办公楼,里面三面环山,由于谷深清幽,犹似一个洞,山上有一小股泉水从岩缝中滴下,故称为“滴水洞。洞内有小溪,小溪的的沿岸林木繁茂,挺拔的松林中夹杂着楠竹,清静幽雅,真是个避暑的好地方。我走进了一号楼,里面第一间是宽敞的会议室,台灯亮着的地方曾是主席回来坐在这个位子召开会议的地方,我在窗旁站了很久,脑海里浮现出主席当年在这里开会带有浓厚的家乡口音的场景。看到主席办公和休息的场所是那么的简单与朴素,是与主席一贯艰苦奋斗的作风分不开的。走到防空洞时,一扇厚厚的铁门呈现在我的面前,导游告诉我,这是当年为了主席安全修建的,走进去里面阴深深的感觉,每隔10多米就有一道道的厚厚的铁门,这个防空洞约有2米高,宽1.5米,有抗震、防辐射的作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滴水洞优雅的环境吸引了无数名人志士的到来,亲自感受伟人的风采。
韶山之行即将结束,站在伟人的故土,真是依依不舍,为了缅怀主席,临走时我特意买了一尊毛主席半身塑像带回家以表释怀。
莲花分公司:刘奉斌
2011年7月5日,中信银行苏州分行第一批湖南韶山红色之旅43人团吹响集结号,怀揣着对毛主席乃至无数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我们踏上征程。
湖南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说到“地灵”,湖南张家界是世人眼中无可复制的自然瑰宝。我们第一站到达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游览了海拔1200米有“不到黄石寨,枉到张家界”之称的—黄石寨,其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构成奇特的自然风貌和森林王国著称于世。我们一行徐徐登上山顶,身处临空观景台,一览气势雄伟的石峰林,观山奇,石奇,云奇,雾奇,植物奇,动物奇。下午我们游览金鞭溪,金鞭溪蜿转曲折,幽静异常,随山而移,穿行在峰峦幽谷云间,迤逦延伸于鸟语花香之中,全长7.5公里,自西向东贯通森林公园,两岸奇峰屏列,风光如画,嬉戏的鸟兽、古奇的树木、悠然的游鱼、景色显得异常幽静。
次日我们造访黄龙洞和袁家界。前者黄龙洞又称黄龙泉,位于索溪峪镇东7公里的一座山腰上。洞内景观面积约20公顷,分旱洞和水洞。共四层,长13公里,最高处百余米。属石灰岩地下河侵蚀型洞穴。两层水洞与两层旱洞上下纵横,形成洞下洞,楼上楼螺旋结构,最大洞厅的面积12000平方米,可容纳上万人。洞内有一个水库、两条阴河、三条地下瀑布、四个水潭、十三个大厅、九十六条游廊。我们迂回蜿蜒,流连于洞内流痕、边石、倒石芽、倒锅状窝穴阶段发育良好,钙质石积物呈五颜六色,绚丽多资。陶醉于穹顶石壁滴水沉淀的石乳、石柱、石笋、石幔、石琴、石花,如水晶玉石,琳琅满目。令人称奇的是,叩击洞中石琴山上的钟乳,便能发出动听的丝竹管弦之音。
在体验了“魅力湘西”的精彩纷呈和“猛洞河漂流”的惊险刺激后,我们于7月9日到达此次旅程的目的地—韶山。
韶山,历史源远流长。光绪刊《湘潭县志》载:韶山因虞舜南巡得名。秦至西汉属湘南县,东汉至晋未变。南齐废湘南县,遂属湘西县。隋开皇九年(589)入衡山县。唐天宝八年(749),改衡山县为湘潭县;自此至宋,属湘潭县。元湘潭县升湘潭州,韶山属相潭州。明代属湘潭县移风乡居义里;清代为湘潭县的第七部;光绪十九年(1893)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于湘潭县七都韶山冲上屋场;民国时期先后属湘潭县的西二区,第九区、清溪乡和银田乡、清田乡。民国十四年,1925年2月,毛泽东偕夫人杨开慧回韶山组织领导农民运动,先后在毛氏宗祠、李氏宗祠、庞氏宗祠等地创办了20余所农民夜校,并在韶山冲建立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之一——中共韶山支部。因此韶山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也是他早年开始革命活动的地方。
我们先后参观了毛主席故居,毛泽东铜像广场。当我们来到广场时,毛泽东同志铜像已有数万人簇拥。人们纷至沓来,手里抱着鲜花,用最敬重的目光、最诚挚的心情瞻仰眼前这位伟人。在青松、鲜花、红旗的映衬下,毛泽东同志铜像显得庄严肃穆。我行43人集体向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并深深三鞠躬。“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在蒋海兴行长铿锵有力的宣誓带动之下,我们一行共产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我们一字一句跟读,一字一句领会90年前南湖偏舟上的激昂。韶山精神是一种勇于征服洪荒的艰苦创业精神,勤于科技发明的开拓创新精神,乐于为民造福的牺牲奉献精神,包容互补的民族大团结精神。这些性格和精神,一脉传承迄今,形成了爱国主义传统指向以及个人对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种韶山精神同样也是对我们平时工作生活的很好启发和指导。今年以来,方行长提出要以“四种精神、五种意识、六种理念”为思想武器,“全员发动,主动工作”。正是指导我们要有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要有无私无畏敢于奉献的勇气,要有经世致用、重视实践的品质,要有博采众家、思想开放的胸怀,要有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豪迈。面对复杂竞争的金融市场,面对错综变化的经济环境,我们唯有全员发动,才能真正发挥中信团队的力量;唯有主动工作,才能有效抢占苏州市场的先机。
广场前花团锦簇,红旗招展,广场上不断上来鲜花和敬礼的人们,不管是八十多岁的耄耋老人,还是系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大部分人都久久不愿离去。我们在这一幕美好的画面中结束了此次行程。停步回望,我们每个人脸上仿佛意气激昂,志气满满,这一路红色之旅便是将这种雄浑和阔放带回来。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韶山市,隶属于湖南省,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中丘陵区。韶山地处于处于湘潭市市区以西,北、东与宁乡县麻山乡、朱石桥乡、三仙坳乡毗连,东南与湘潭县良湖乡、楠竹山镇接界,南与湘乡市龙洞乡、白田镇、金石镇接壤,西与湘乡市白田、金石镇相邻。
好了,现在请大家注意一下,我们马上就要进入韶山了。大家看,前面有一幅对联,左联:为有牺牲多壮志,右联:敢叫日月换新天。大家都知道中国有四大火炉:长沙、南京、武汉、重庆。那么除了四大火炉外,最热的地方是哪儿呢?对,韶山!因为韶山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嘛。
韶山旅游区位于湘潭市、韶山市。1994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4平方公里,人口9.8万,姓毛的人家占70%。韶山的整个地势是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的,东部为丘陵和较为开阔的地带,西部山峰环绕,由于长年的封山育林,峰峦一片葱郁。韶山最高峰韶峰是南岳衡山的第71峰,第72峰是岳麓峰。韶山是一块风水宝地,关于它的传说都是美丽的。传说当年舜帝南巡,来到了湖南,来到了韶山,见此风景宜人,心情十分愉快。便令随从奏起了韶乐(当时的一种宫庭音乐),这一奏,忽然一瞬间,只见百鸟欢跃,附近的飞禽走兽都闻声而起,欢歌起舞。由于附近全是山林地带,后来人们便根据舜帝用韶乐引来百鸟的故事,这地方叫做韶山。韶山的韶拆开就是音召,正是取这个意思啦。以韶字命名的还有韶山冲、韶峰、韶河等。韶山的传说很多,除此之外,还有关乾隆的。据说,清朝乾隆曾断言,他说韶山是块风水宝地,5内必出真命天子,此人的姓必是“反手掌乾坤”。果然不出所料,1893,诞生了我们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同时也正巧验证了乾隆的话。大家可以试着写一下,把手掌的“手”字最后一笔反过来是什么字,反手掌乾坤就是毛字。
毛主席的母亲文氏是湘乡人,文氏在家中排行老七,别人都叫她文七妹。因为文氏家的祖坟在韶山,为了清明节上坟的时候有个落脚的地方,文氏的父亲就将文七妹嫁到韶山,嫁给了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文氏比毛顺生大三岁,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在当地毛顺生家里条件还算是可以的。在文氏生下毛泽东的前一天晚上,毛顺生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条飞龙翘首东望,迟迟不肯离去。在1893年12月26日一个漆黑的夜晚,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一代伟人诞生了。毛泽东从小接到外婆家,在外婆家的山后有一块非常像人形的巨石,人们称为石观音,他外婆便把他带到石观音面前,拜为干娘,以保佑他茁壮成长,石儿伢子由此而来了。
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是个很精明的生意人,他对父亲的做法非常反感,所以时常顶撞父亲。有一次,他父亲将其生意上的朋友,请到家中做客,叫毛泽东招待一下,但毛泽东死命不从,便逃出家门,其父亲毛顺生追出来,毛泽东便跑到池塘边威胁父亲:“如果再逼我,就跳下去”,毛顺生当时非常担心,因为两个大儿子夭折了,害怕再失去一个,只好作罢。毛主席是非常孝顺他母亲的,有一次跟父亲斗气,一连十几天没跟父亲说话,母亲见不过劝他,给他父亲跪下认错,毛泽东跪下说:“母亲,这只腿是为你而跪的。”
好了,待会儿,我们要参观的一个景点,就是毛主席铜像广场。毛主席铜像高10.1米,重3.7吨。10.1米意味着10月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所以毛主席铜像是取自于开国大典上的一个形象,主席手执发言稿、身穿中山装、面带微笑。韶山冲的冲意就是山谷中的一块平地,那么毛主席铜像广场就处于韶山冲这块平地的中心部位。毛主席铜像由南京晨光制造厂制造,由我国为著名雕刻家刘开梁和程允贤先生雕刻,历时120天。毛主席铜像于1993年12月6日从南京启运,一路经江苏、安徽、湖北、江西进入湖南。当运载毛主席铜像的汽车队开到江西井岗山的时候,突然汽车熄火了。司机们反复检修也没查出什么问题。这时一位70多岁的老表说:“井岗山是毛主席最早走出深山,拿起枪杆子闹革命的地方,他老人家想在这儿住一晚看一看。”到了第二天,车子没有经过任何检修,奇迹般地可以开动了。在江西与湖南交界处的一个“人”字型山坡上,天正下着瓢泼大雨,进井岗山的路很滑,一百多辆车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有的根本走不动,只有运载铜像的车子很顺利,安然无恙地开过了井岗山。当有记者问起司机时,司机说:“我想是得到毛主席的保佑了。”所以现在很多的司机都有在车子前面挂一个毛主席小像章,以求一路平安。
关于毛主席铜像还出了一连串的奇事怪事,不知大家从新闻媒介中知道了多少。在此,小x就给大家说说吧!毛主席铜像揭幕仪式于1993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之际正式举行。江泽民同志亲自从北京赶到韶山为毛主席铜像揭彩。当天艳阳高照万里无云,但奇怪的是,上午10:30左右,月亮也出来了。铜像的左边是太阳,右边是月亮,太阳与月亮相互照映,照得整片天空通亮。于是形成了千载难逢、非常罕见的天文奇观――日月同辉。当时正值12月份,而满山的杜鹃花顿时也全部盛开了,以毛主席故居山后的开得最艳。大家都知道,杜鹃花一般是在每年的三至四月份期间开放,而这次则是在寒冬腊月之际,比以往的开花季节提前了几个月。难道不能说是一件有违自然规律的事情?那时舜帝南巡、乾隆预言,这些都只是传说,没有任何历史根据、凭证。
而日月同辉与杜鹃花开,是人们亲眼所见,同时还有当时摄下的盛况。于是人们说:毛主席太伟大了,他能使天随人意变、花伴天意开。毛主席真神,他的光辉名字和丰功伟业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待会儿,我们到了韶山就可以看到日月同辉和杜鹃花开的相片和实况录相。当时还不止这些奇怪的事。1993年12月26日,揭彩的那一刻,有6只彩色的大蝴蝶围着主席铜像翩翩起舞,久久不肯离去。观瞻者惊叹不已,一老人介绍说是毛主席的六位亲人:杨开慧、毛泽民、毛泽翠、毛岸英、毛楚雄、毛英建来给主席祝寿了。
各位团友,像这样的一件奇事、怪事单独的发生并不算什么,但一连串的奇事、怪事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个人身上,就不得不承认这真是太奇特了。主席毕竟是伟人,他老人家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冥冥之中仍活在我们身边,活在我们心中。所以毛主席铜像被称为“东方的一尊神像”。
大家到韶山游览一次,肯定是要带些纪念品回去,象主席像章、主席项链、钥匙扣、毛主席集邮册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常见的、非常普通的。那么到底哪种才是最好的、最具有收藏价值的呢?我想作为导游,小x有义务、有责任为大家引导啦。在韶山最珍贵的纪念品莫过于由国家中央档案局批准、发行的毛主席铜像。这种小铜像是12月10为庆祝澳门回归而发行的。(小铜像是铜像广场铜像形象缩小100倍)到目前为止,已发行了四个版本,铜像由中央档案局统一编号,从0001号到9999号,总共9999枚。为什么只发行9999而不是9998或10000尊呢?因为毛主席一生与9特别有缘。大家不妨跟小x一起回忆一下,在1949年9月9日率领解放军攻入了北京;1976年9月9日,是毛主席逝世的日子。那么还有一个9字呢,则是九五之尊的意思了,也象征着毛主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不可替代的。毛主席铜像一经发行,第一号0001号及最后一号9999号就马上被原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和国家主席江泽民请去了。因为0001表示起点,毛主席出生在韶山,出生在湖南,第0001号小铜像当然要留在湖南了。现在王茂林将0001号主席铜像捐赠给了省博物馆保存了。而9999表示九五之尊,理所当然只有主席才能拥有了。如果大家细心的话,有时偶尔会在电视上看到江泽民总书记办公桌上摆着一尊毛主席小铜像,那就是第9999号小铜像了。
待会儿,大家请铜像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毛主席小铜像是由韶山市旅游管理局在国营韶山故居商场定点发行的,其它地方的小铜像没有唯一的珍藏编号。真正的毛主席小铜像是紫铜制成的。其它的有的是玻璃铜、瓷的、石灰的。第二,大家在请毛主席小铜像时,一定要注意是“请”,而不是买。用买字就是对毛主席的不尊敬了,韶山人听见了是很不高兴的了。第三,如果大家要买一般的纪念品,在小商贩手中就可买到,他们不用交税,价格也很便宜。
等一下我们到了定点发行处会有专门的讲解员为大家讲解。好了,大家等会儿一定不要忘了,如果大家有兴趣,一定要把主席请回家了,请一尊神像,带上主席的一点灵气,保佑家人平平安安、幸福健康!
韶山,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中一颗美丽的明珠,面积247.3平方公里,总人口11.8万。因舜帝南巡至此演奏韶乐而得名,更因孕育一代伟人毛泽东而蜚声中外。
韶山是一方红色的圣土。是全国人民和世界友人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去年接待游客超过845万人次。先后摘取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级5A景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县市区党委等金光闪耀的国家级名片。
韶山是一方奋进的热土。借助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湖南省韶山“五个示范工程”和全国人民“共建韶山”的和煦春风,紧抓中央和湖南省委《关于支持湘潭率先统筹城乡发展实现韶山率先富裕的意见》文件实施的重大机遇,争取湘潭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倾力支持,围绕建设红色韶山、富裕韶山、生态韶山、文明韶山、幸福韶山的发展战略、韶山正扬起腾飞的劲翼,着力构建以文化旅游业为主导,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也融合共促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管理创新、精神文明建设“三个示范区”,迅速向在全省率先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迈进。
韶山是一方创业的沃土。作为全省“两型”示范综合片区的重要节点,享受全省文化旅游业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政策扶持,韶山不但享有先行先试权,还享受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革命老区等一系列国家优惠政策。同时,韶山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韶山市关于鼓励外来投资加快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给予投资者实现科学跨越的广阔平台。地处湖南“3+5”城市群建设核心区域,30分钟可达湘潭市区,40分钟可抵达省会长沙,穿城而过的省道S208线,以及即将建成的核心景区外环公路、长株潭外环高速公路、通用机场、串联起京珠和上端的韶山高速公路、与正在建设的泸昆高速铁路、长韶娄高速公路一起构成了现代化便捷交通网,使得韶山这座神奇秀美的城市拥有了无与伦比的发展优势。
“领袖故里,红色圣地”。韶山人民真诚地希望,全国乃全世界有识人士,投资韶山、兴业韶山,与我们携手并肩,创造更大的辉煌与感动,谱写更加壮丽“中国梦”的韶山篇章!
地名由来
“韶”乃 虞舜时乐名。《书·益稷》曰:“箫韶九成,引凤来仪。”史载:韶山,相传 舜南巡时,奏 韶乐于此,因名。(《湖南省志·地理志》引《嘉庆一统志》卷354)《辞海》据此诠释韶山:“相传古代 虞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故名”……山有八景,风景优美。虞舜, 远古时代 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首领。
姓尧,号有虞氏,名重生,世称虞舜。他是继尧之后被中华民族世代推崇的又一明君圣主。他为尧所器重,尧不但把盟主的尊位禅让于他,还把两位爱女娥皇、女英许配与他。舜继位之后,为造福人类,开拓疆土,辞别爱侣,甘冒苦辛,渡黄河,涉长江,深入荆楚蛮荒之地,探测山川利弊,规划拓垦宏图。南下途中舜与侍从宿营韶山,侍从们为舜帝载歌载舞,随着优美的音乐舞蹈,山崖翕然,山鸣谷应,声震林木,凤凰闻乐展翅,嘤嘤和鸣。山间胜境,人间盛会,亘古传诵。日久,人们便把舜帝欣赏过的音乐称为韶乐,把他赏韶乐的山岭叫韶山。
,韶山市开设12个少儿艺术免费培训班、2期全市广场舞文艺骨干免费培训班、3期广场舞普及班,受益群众达3000人次。市图书馆办理免费借阅卡1500余张,新馆免费开放后接待读者近2万人次。免费放映公益电影74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6000人次。全市7个乡镇文体广新站和61家农家书屋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开展全民健身广场舞比赛共有余名群众参与;参加湘潭市运动会,在承办的登山比赛中,获得2个个人金奖、3个个人银奖和县市区组女子团体一等奖、男子团体二等奖。
韶乐
《韶乐》是一部歌颂、宣传舜帝九功之仁德,集诗、乐、舞为一体的尽善尽美的乐舞。从夏朝韶乐至清代,中和韶乐失传,《韶乐》经历了4000多年的延绵史,韶乐神秘,韶乐奇妙,是“华夏第一乐章”。
乐舞:韶乐所使用的乐器是严格按文史考证作为远古至明、清宫廷雅乐《韶乐》所使用的乐器制作演奏的。使用的乐器有甬钟、四虎缚钟、歌纽钟、歌缚钟,编馨铜鼓、木鼓、陶鼓、建鼓、悬鼓、鼗鼓、雷鼓、路鼓、灵鼓、古琴、古筝、古瑟、萧、笛、排箫、埙、 笙、枳 、缶(4种)、石、相、铃、土号、角共36种200余件。舞蹈有文舞—长袖舞、羽毛舞、牛尾舞和武舞(盾牌舞)。
舜文化
舜帝是中华民族史祖五帝之一。《汉书·古令人表》对舜帝的标准称谓是:“帝舜是虞乐”。舜是孝德的化身,一生“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四千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景仰称颂。舜是中国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之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舜死于苍梧之野,葬于湖南九疑山。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是尧的两个女儿,闻舜已死,赶至洞庭湖君山,便南望痛哭,随后投湖殉节,化为湘祀女神。
湖南是舜帝南巡的主要区域,其主要路线是围绕湘江流域进行的,并留下了很多动人故事和美丽传说。韶山是舜帝南巡的主要地区,韶山因舜在此奏《韶乐》化解一场恶战而得名。
毛泽东文化
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确立了其文化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化的主体,因此,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就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的态度,就是评判文化价值取向的标准。强调文化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并明确了文化领域中继承、借鉴、批判、创新、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韶山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韶山之行总结06-28
韶山参观有感10-25
韶山市旅游体验的调查06-01
读书心得体会读书心得体会07-02
心得体会,师德楷模心得体会07-05
国培计划心得体会教师心得06-17
文秘实习心得体会例文实习心得体会06-01
跟班学习心得体会-跟班学习心得体会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