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不能当领导

2024-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能不能当领导(精选11篇)

我能不能当领导 篇1

摘读《人民日报》评论

领导带头、上下联动,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和重要经验。在群众家门口开展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好队伍。惟其如此,才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让教育实践活动见到实效,让人民群众增强信心。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上面雷厉风行,下面自然不敢敷衍了事,上面干打雷不下雨,下面难保不会打折扣搞变通。领导干部愿不愿意把自己摆进去,能不能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敢不敢动真格见正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提高和作风转变。正因如此,中央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对本地区教育实践活动负总责,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加强具体指导,不搞“权力下放”、“不当甩手掌柜”。

我能不能收留她? 篇2

▲:宁静

△:可以聊聊吗?

▲:可以。

△:好。我现在和一个已婚的女人在一起,我爱她,她也爱我,我不知道怎么办了?

▲:她多大了?有孩子吗?

△:我24,她29。她有个男孩,7岁。她老公也爱她,不愿意离婚。

▲:她的家在农村?

△:嗯。但我知道,她不是骗子。

▲:你的家也在农村?

△:不是。她老公现在知道我们的事,已带她回去了。她过2天还要来我这里。如果她老公来找我,我该怎么办呢?

▲:那会打架的,会出治安事故的。特别是农民,老婆没有了,会拼命的。

△:他说老婆没有了就自杀,那我有责任吗?

▲:你起码要承担道义上的责任。人家会指责你占有别人的妻。因为,她没有离婚,还是别人的妻。我想,你该劝她处理好离婚之事,再来找你,否则受伤害的是两个家庭。

△:会不会有法律责任呢?

▲:如果出刑事案件,你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明知对方是有夫之妇,你还和她同居,破坏别人的家庭。

△:那我该怎么做呢?

▲:我认为,你劝她回去处理好目前的婚姻,办了离婚手续再说。

△:关键她老公不离呀。

▲:这需要时间。另外,她的丈夫和孩子受的伤害,你想过没?

△:想过。但她说只要有我什么都无所谓。

▲:婚姻不能那样随意,特别是有了孩子。冷静考虑为好。

△:是呀,我不知道怎么办。

▲:她来了,你就劝她回,或者让你母亲出面做工作。

△:她来了就不会回去的。我知道她。

▲:你就说现在这种情况,你不能收留她。

△:是呀,我就是烦这个事。

▲:拒绝吧,这是明智的选择。你要下狠心,否则会被她拖累下去。

△:哦。可她说我要把她甩了,她就去死啊。

▲:她是威胁。这女人不好惹,躲为上策。

△:她的心好得不得了,我知道,她会的。

▲:她和你好,是她主动的?

△:我先的。我们都有责任。

▲:你是小伙子,她是孩子妈。双方自愿,好结好散,也很正常。如果你真愿意娶她,也要等她办好离婚手续。

△:我真要把她甩了,她要是自杀我有责任吗?

▲:没有责任,这是她自己的原因。

△:哦。她家我也去过,家里好穷的。

▲:越穷就越要承担家庭责任。一个女人,有孩子有丈夫,也要对家庭负责,自己一跑了之,也不是好女人 。

△:她是个好女人。

▲:她丢掉贫困的老公和孩子,去追求一个人的享受,怎么能说是个好女人。这样的女人,当你陷入困境,她也会离开的。

△:不会的,我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她老公也是好老实的人。

▲:是啊,他老公好老实。不就是穷了,她才要離开?

△:也可以这么说。但她对我是真心的,我知道。

▲:这样的女人,是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妻子和母亲。你目前能给予她舒适的生活,她当然真心。如果有一天,你病了,你遇到困境了,她也会像现在离开她老公一样离开你。

△:不会的,我太了解她了。我现在就是担心她来了之后,她老公来找我,我该怎么办?她老公以前也是我的朋友。

▲:我认为,你目前不能收留她。

△:哦,那我离开她,她会好难过的,我的心好软。

▲:是的。目前,她还是你朋友的妻。“朋友妻不可欺。”这是古训。如果你的妻子被你朋友占有了,你是什么滋味?

△:我知道是什么滋味。但要是她来了不走,我又该怎么办呢?

▲:你不能收留她,你要赶走她。

△:她现在天天给我打电话。

▲:你劝她不要来。你说,来了休怪你不理。更重要的是,你要告诉她,一个人要讲道德。

△:她是肯定要来的。

▲:你不收留她是你的权利,她不能强迫你。

当我们不能改变学生时 篇3

我们做老师的不少人都会有个通病,那就是总想去改变学生,理由很简单——“我这么做是为你好!”因此,为了这个简单的理由,想尽了一切办法,对那些表现不怎么好的学生采用了种种的法子——骂、批评、罚、找家长、谈心、写检讨、罚抄等等。可是结果怎样呢?学生要么口服心不服,要么与你作对,要么自我放弃。我们的初衷——“改变学生”并没有实现,教育的效果没有体现出来。最后,我们便得出结论:“这学生没有办法教!”这结论也就导致了我们许多时候做出错误的行为——放弃这些所谓没有办法教的学生,使这些学生真的越来越差,甚至最终发展成为双差生。

其实,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分析我们所做的一切的时候,我们能否发现问题症结的所在呢?当我们努力试图改变学生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试图去改变一下自己呢?难道我们的教育方式就没有一点问题吗?当我们首先来改变一下自己的时候,也许奇迹就会发生,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的。

我在《读者》上看过这样一篇文章《花儿与少年》,文中的“逃学鬼”是一个令许多老师头痛的学生,老师们、同学们都很反感他,就连他在作文表达真情实感——“对别人穿的新鞋子如何羡慕”,都要被老师批评为“暴露了什么思想”。可他所在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刘老师却不同,用欣赏鼓励的方法对待他,最终使他考上了中学、大学,后来成为大学教授。试想,假如刘老师也和其他老师那样去嫌弃他,刘老师没有改变自己,这个“逃学鬼”也许永远逃学鬼了,成为一个平庸的人,也许成为一个犯罪分子也不出奇。

对于学生的问题,我们真的更多的时候应该要改变一下自己的思想,不能总认死理——“我必须改变你”,这样只能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让自己和学生之间伤了感情,使工作无法继续下去,使原本还算可以的学生变得越来越不像样子,一个差生就这样人为地制造了出来。

我们要改变自己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做到宽容、耐心、欣赏就可以了。“宽容”,容许他们犯小错误;“耐心”,慢慢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工出细活儿;“欣赏”,多发现这些学生身上的优点,别总盯着人家的缺点。当我们做到这些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这学生越来越可爱,越来越有出息。

我们要改变自己,摆正心态与自身的位置也很重要。因为我们是在和“人”打交道,我们和学生是平等相处的,我们得处理好人际关系呀,我们对学生的宽容、耐心、欣赏、鼓励,这种种的行为也是对学生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说到底,也是老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教育与影响。为什么我们总要端老师的架子,一幅高高在上、动辄对学生进行说教的面孔?当我们摆正心态、摆对自己的位置时,我们的心就豁然开朗了,我们就会努力去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收到预期的良好教育效果。

社会调查报告能不能当证据使 篇4

事件背景

近日,17岁的小光(化名)因到网吧抢钱成为北京市首个适用“社会调查员制度”案件的被告人。在丰台区法院对其进行的庭审中,社会调查员出庭并向法庭宣读了调查报告。8月13日,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对这起首例适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员制度”的案件做出判决,以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2003年7月14日,北京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员制度”在丰台区试行。第一批20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员接受了聘任。此次在丰台区法院审理小光一案中,首批受聘的两名社会调查员坐上了庭审的公诉席。社会调查员向法庭宣读了包括小光案件的简单介绍、小光成长经历、平时表现、老师和邻居评价等几方面内容的调查报告。该报告认为,小光小时候表现很好,有同情心,经常帮助有残疾的大伯,但上中专后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出现吸烟、打架、扰乱课堂秩序等不良行为,建议司法机关依法对其进行处罚。

对于这项还在试行的新制度除了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外,亦在法律界引起争议,关于社会调查报告的效力、如何认识社会调查员的法律身份、社会调查报告对法院在定罪量刑时所起的作用等问题一时间成为业界争论焦点。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法律专家。

问:未成年人犯罪本身就可以从轻减轻处罚,实行社会调查员制度是否有其现实意义? 刘艳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规定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时考虑从轻或者减轻 提供了法律准绳。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实施刑罚,一向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理过程中,参与审理的法官如何考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问题一直没有统一的模式。实行“社会调查员制度”,为法官考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主观恶性程度,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提供了统一的方式方法。因此,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审判过程中实行“社会调查员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吕新伟:从大量的刑事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平时表现相当不错的人由于某种突发外界因素而犯罪,但从其平常的良好表现可以确定主观恶性并不深,这种情况在量刑时考虑社会评价是必要的。社会调查员制度对于教育挽救青少年是有益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与西方的陪审团从社会公众角度对当事人评价有近似之处,但陪审团定性不定量,而调查员制度只对定量有参考作用。在肯定调查员制度有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属于法定不公开审理案件,社会调查员在开展调查工作中要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问:如何理解调查员出庭时的法律身份? 马辕进:从最高法院的规定来看,调查员是接受法院的委托,从事一项特定的任务,应当对法院负责,保证其所提供的调查材料是全面、真实的。社会调查员不应作为一个旁听者,他应该是一个诉讼参与者。社会调查员不应当坐在公诉席的这个位置,因为调查员的职能不是代表国家来追究犯罪的,他只是提供一个背景式的材料,我认为法庭应当单独为社会调查员留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应当与证人席并排。

吕新伟:我认为刑事诉讼是一种等腰三角形关系,控方与辩方居于等腰对角,法院居于顶角居中独立裁判。而社会调查员在刑事案件中没有独立的法庭地位。社会调查员要出庭只能依

从于控方或者辩护方,作为控方证人或者辩方证人出席法庭,具体调查报告结论交由控方或辩方向法庭提出。

问:如何理解调查报告的证据效力?是否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新类型的证据形式? 黄荣昌:社会调查报告基于人民法院的委托而产生,而且作为人民法院在审理未成年被告人案件前的准备工作之一,只要符合刑事诉讼法有关证据规定,应该是具备证据效力的。从形式上来讲,因其来源于人民法院的委托,与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的“鉴定结论”相似;社会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反映未成年被告人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以及实施犯罪前后的表现等情况的文字材料,就其性质而言,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证人证言。当然这种“证人证言”与《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的证人证言还是有所区别的,但如果社会调查员的报告在法庭上接受控辩双方的询问和质证,并经过查实以后,也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吕新伟:我们通常所说的证据的证明力大小,就是指证据与案情存在的客观联系的程度。对于调查员作出的在法庭上宣读的调查报告严格来看,不能称之为刑事证据。调查报告的内容只是涉案嫌疑人在案发前的日常生活学习表现,对刑事案情本身没有证明意义。因此我认为目前不能把调查报告作为刑事证据来对待,而只能作为法庭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量刑时的一种参考。特别要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调查报告是作为在量刑时的参考,前提是在认定未成年人有罪的情况之下,但刑事诉讼的结果往往不能排除无罪情况的出现,如果认定无罪,那么调查报告与案件本身没有相关性不能成为刑事证据的特征更加显著起来。

王国华:社会调查员制度是一个新生事物,是我国法制建设进步的表现。但是它不应有悖于现有的刑法原则。调查员的调查材料既不是用以证明犯罪事实,也不是司法人员依照法定程

序取得的证据,仅是案外的一些情况的调查和研究。因此,它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也不是新类型的证据形式。

问:社会调查报告是否成为法院判决的必须考虑的依据?实行这一举措会不会影响法院独立审判? 黄荣昌:我国刑法第61条规定:“对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对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或轻重)、直接影响到行为人(被告人)刑事处罚的轻重,如果社会危害性大,那么相应地处罚就重,如果社会危害性小,那么处罚也就轻些。如果社会调查员的调查报告中,对未成年被告人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方面有充分的、实事求是的说明,那么人民法院在对未成年被告人决定刑罚的时候,就会充分考虑社会调查报告中所反映的有关事实,如未成年被告人平时的表现,老师及领导的评价等等。如果平时一贯表现很好,他人对其评价很高,就可以说明他的主观恶性小、社会危害程度小,如果这些情况被法院加以认定,就可能对他的量刑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社会调查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量刑的一种依据,但它并不是惟一的依据。因此,社会调查报告对人民法院判决的影响是有限的,它不会影响人民法院独立审判。

王国华:调查报告可以作为定罪量刑特定的参考材料。调查员的调查材料大都是真实的、可信的,它应是合议庭定罪量刑的特定参考材料,也必然对法院判决产生直接影响,但不会影响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它会使人民法院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更具有客观性和亲和力。

问:调查报告是否会造成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和被害人的不满?如何保证调查报告的公正性? 张玉伟: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和受害人可能会对社会调查制度持有异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和受害人因犯罪行为受到或重或轻的伤害,从其心理上讲当然希望法院可以为其讨回公道,重惩被告,这一因素会影响其对调查报告的认识。

马辕进:作为公正性的保证,至少应有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这个调查报告应当是调查人员独立制作出来的,而不应当受到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干涉;其二,该调查报告应具有科学性、规范化的特点,要做到广泛、全面,同时,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应当针对未成年人所犯罪的情况,有重点的进行深入的调查,只有把握好广泛与深入相结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规范化就是要求在制作调查报告过程中对收集的证据材料、或者说相关素材,应当按照刑事证据搜集的要求来进行;第三,这种报告应该是比较便捷地接受控、辩双方质询的。这种质询应当贯穿于整个诉讼过程,控、辩双方可以查阅、摘抄、复制该报告的全部或部分。

问:社会调查员的工作应该由哪些部门监督?如何防范虚假报告? 王国华: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精神,所谓社会调查员,不是一个职务,是临时性的专项工作人员。凡18岁以上的公民都可以担任。人民法院、控诉机关、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及其辩护人都可以自己进行社会调查或委托有关社会团体组织派员进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书面材料,应是文责自负,即由调查单位或受委托的有关社会团体组织负责。为了保障其调查材料的真实性,调查材料应由调查单位盖章,调查员签字。合议庭可将调查材料抄送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所在学校或其户口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由他们进行监督。

吕新伟:总体上来说,对社会调查员的监督工作应该由聘任单位负责。首先,社会调查员应定期向未成年人保护机构报告工作,对于调查员有违反职业道德的不良行为,上述机构有权

依职权取消其调查员身份。再有法院作为审判机关有权对社会调查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对调查员出具的调查报告中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提问,在被告人或其监护人及被告人的辩护人对调查报告的内容提出异议的情况下,法院有权要求社会调查员作出相应的解释。另外,社会调查员在深入到社区和学校时,其行为还应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在防范虚假报告方面,应当采取以下六项措施:第一,社会调查员主体要合格,要聘请思想道德优秀品德高尚、有一定法律知识、有一定社会影响并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士来担任,要保证社会调查员有能够公证、公平地去进行调查工作的能力。第二,设立调查员回避制度,调查员与未成年刑事案件被告人有利害关系时则应当回避,以免影响调查报告的真实性。第三,制定一套比较完整的调查程序,指导规范社会调查员的调查行为。第四,政府青少年保护部门对调查员的行为要加强监督。第五、调查报告要经过法庭严格质证,如果在庭审中被告人对调查报告发生较大争议时,法庭在没有新的证据提出之前,不宜将调查报告作为量刑参考。第六,要建立一套制裁措施。一方面对于调查员故意提供虚假调查报告的行为要给予相应的惩罚,另一方面对于故意向调查员提供歪曲事实的人也要进行相应制裁。

马辕进:最直接的监督应当是人民法院,作为委托方来讲,对受托方的监督应当说是最直接、便捷的,其次应当是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这种监督的机制,源与法律的规定及自然延伸。调查报告存在虚假是可能的,在刑事诉讼中,应当充分发挥法院、检察院、律师这三方对调查报告的监督、制约,不能把调查报告仅仅当作是法院的“专利”,其他各方无权过问,发现问题,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这样就会造成司法专断。

相关链接:

2001年4月12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开庭审理前,控辩双方可以分别就未成年被告人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以及实施被指控的犯罪前后的表现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制作书面材料提交合议庭。必要时,人民法院也可以委托有关社会团体组织就上述情况进行调查或者自行进行调查。”此规定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确立了“社会调查员制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八条规定:“对于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并应当收监服刑的未成年罪犯,少年法庭应当填写结案登记表并附送有关未成年罪犯的调查材料及其在案件审理中的表现材料,连同起诉书副本、判决书或者裁定书副本、执行通知书,一并送达执行机关。”

我能不能当领导 篇5

从省卫生厅获悉,从今年开始,国家对参加护士执业考试的报名资格又有新规定,通过自学考试、广播电视大学和函授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取得的护理专业学历,不能作为参加国家护士执业考试的依据。

此外,未经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高等院校招收的护理专业毕业生以及高等医学院校计划外招收的护理专业毕业生也不得参加国家护士执业考试。

据省卫生厅科技教育与国际合作处的同志介绍,近几年来,通过自考、函授、网络教育等形式取得护理专业学历的人越来越多,为保证护士执业队伍人员素质,我省按国家卫生部的要求出台此项规定。

我能不能当领导 篇6

我今年43岁,有一个在上高中的女儿。目前我面临的问题是,我与丈夫在两个月前离婚,我的女儿因为上的是寄宿学校,她还不知道我已经与她父亲离婚,我也还没想好要怎样告诉她这件事。

我和丈夫感情一直不错,十几年的婚姻生活并没有发生过特别大的冲突,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我们会走到离婚这一步。我本来以为丈夫是因为爱上了别人,询问他,他说绝对没有,只是觉得现在的婚姻生活索然无味,并且早就对我没有了感情,只是一直没有做出这个决定。这个理由我实在无法接受,我坚定地认为他是有了新的爱人,只是找个借口。丈夫离婚之后就搬出去另租房子住,我曾偷偷让朋友去观察,看他是否和新的爱人住在一起,朋友连续观察一个月,发现丈夫确实并无女人,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并且从丈夫的朋友那里得知,他已经辞掉高薪又稳定的工作,打算去广西开一家客栈营生。我觉得他是一时冲动,才会有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他毕竟不是20岁出头,是个有家有孩子的人,他就这样为一个冲动的念头抛弃家庭和孩子,他有想过我和孩子的将来吗?

我试过各种方法挽回这段婚姻,自己去和丈夫谈,问他我哪里做得不好,他只是平淡地说,我没有什么做得不好,只是他不想再要这种看似平稳却嚼之无味的婚姻了,我们早就没有了共通的东西。这算什么理由!我找我们最要好的朋友去劝他,求公婆说服他,没想到他是铁了心要离婚。我也是个倔强的人,既然万般努力都已经做了,也不愿再死皮赖脸地抓着他不放。只是我实在无法接受他和我离婚的理由:他对我没有感情了,我们的婚姻嚼之无味!我倒宁愿他是因为爱上了别人。直到现在我的亲友都还是怀疑他是因为别的女人而与我离婚的,我也不愿做解释,就让这种以为继续下去。我虽然看似平静地签了离婚协议,可是只有我自己清楚,我觉得我的生活没有未来了,每天都在熬日子一样盼一天结束。我虽然极力维护表面的尊严,可是也无法掩饰心里对生活和婚姻的失望……

石头青

在婚姻中保持清醒和觉察

叶前,北京四叶草心灵成长工作室资深心理咨询师

我很理解你的失望和心情,十多年相安无事的婚姻突然发生变故,无疑像遭受一场地震一样。不过从你的信中,我倒并没有看出你的丈夫有太多值得指责的地方,反而对你那句“我和丈夫感情一直不错”有一点小小的惊讶。我并非怀疑你和丈夫的感情,只是对“感情一直不错”而丈夫铁了心选择离婚,这个完全矛盾的因果产生震惊。所以我内心的第一个疑问是,真的是你们夫妻感情一直不错,还是,是你以为你们的感情一直不错,其实早有问题,只是你并不想细究?我想,丈夫在他认为的“索然无味”的婚姻里待了多年,最终决定离婚,婚姻中应该有一些被忽略掉的问题。

很多人虽然在婚姻中,有可能他们从来没有去想过有什么事情发生在婚姻中,比如,现在的婚姻如何,或者它以前如何,夫妻双方是否越来越有更深更亲密的关联,两个人享受当下婚姻状态吗?你的丈夫觉得你们的婚姻嚼之无味,你觉得你们感情很好,究竟是谁对这段婚姻的判断出现了偏差?你不妨从这样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一个男人的角度。按照你的说法,他有高薪且稳定的工作,有很好的夫妻感情,有一个稳定和美的家庭,主动选择失去这些对他来说需要不少勇气,而他还是做出了选择,离开现在已经获得的一切。是否真是现在的生活已经让他的忍耐力达到极限?很多人并没有思考婚姻的质量,而是渐渐地将婚姻当成一种方便。

我非常明白失去一段自己觉得满意的婚姻的痛苦,我更明白要承认自己已经无力挽回这段婚姻,并且找出并接受它已经成为过去的真实原因有多么不容易,所以我很理解你为什么会对周围亲友以为丈夫是因为出轨而离婚不做解释,是这个原因离婚比婚姻本身出现问题而离婚要好过得多。但是,我真的不赞同这种做法。首先,孩子有权利知道真正的原因,这样他不会因误解而怪罪父亲,也不会对爱情和婚姻产生怀疑。其次,不论分手的原因是什么,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尊重对方的思想和选择。

婚姻是两个人一起调频

柏燕谊,知名心理专家

我想要和你分享德国心理学家海灵格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关系中一个人调频,另一个人也会。关系中必须分享,不一定从事共同的活动,而是用心分享你自己,与对方共同存在。”

丈夫的行为和想法让你感到诧异,他为什么要抛弃家庭,甚至“一时冲动”地要去开一家客栈。十多年的婚姻生活,可能妻子应该是最理解丈夫到底想要什么,他的思维方式是怎样,他内心的需求是什么的人。只是在你们的婚姻中,好像彼此对对方的想法和想要的生活都并不特别清楚。你生活在你的世界里,按照你的思维方式理解丈夫,觉得你想过的生活理所当然是丈夫乐意过的,殊不知他觉得嚼之无味。

很多人离婚并非因为婚姻中出现了第三者,而是婚姻本身走到了尽头,因为婚姻本身是心灵的,并非是一个安定生活的保障,如果两个人的心灵越走越远,清醒的那一方就会觉得婚姻变成了一种煎熬。

你的丈夫没有在他调频时,带动你一起调频,和你分享他内心的变化,心里的想法。你在稳定的婚姻生活中变得有些麻木,没有察觉到你和丈夫内心的想法和要求早已不是结婚初期的样子。可能你们之间的问题并非如此简单,这只是我从信件的内容中所看到的。无论让婚姻结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试着承担这个问题,期间你需要一些支持,但是却不需要别人的干扰,尤其不需要同情,包括自己对自己的同情。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能 篇7

在重庆市梁平县最偏远艰苦的农村,有一个叫邓平寿的镇党委书记:他下乡从不坐车,靠双脚一村一户地走访;他经常一身灰衣,一双胶鞋,一个黄色帆布包,在田间地头为民解忧;他家里的生活就靠养猪种田、栽桑养蚕维持,和周围农民没有任何区别;他淡泊名利,几次谢绝上级把他调整到县里重要岗位的好意„„今年1月,当他因患急性胰腺炎去世后,上万名群众徒步7公里自发为他送行。

这样一位扎根基层、政绩突出、淡泊名利、群众赞誉的好干部的逝去,让人深感痛惜。在邓平寿身上,我们看到了党的优良传统在领导干部身上的体现,也看到了当前领导干部作风改进的方向。邓平寿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民心所想、所向: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能“说说而已”,一定要身体力行。

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一个重点。在今年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切实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蕴涵深刻,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当前,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着突出的作风问题,已影响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的领导干部消极对待中央的宏观调控措施,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意识不强,为房价升高推波助澜,为国家限制发展产业暗开绿灯。少数一把手独断专行,好大喜功,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不是用在民生领域,而是用来大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一些地方贪图享乐、铺张浪费的情况比较严重,建了不少豪华办公楼、剧院、博物馆、体育馆,给群众背上沉重负担。还有一些干部腐化堕落,大吃大喝,沉溺声色,在腐败泥潭中越陷越深。

这些不正之风尽管只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但影响却很坏,不仅影响了党的形象,也带坏了干部队伍。如果不及时纠正,势必给我们的事业造成巨大损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锲而不舍,绝不能再出现“虚”功“虚”做、“说说而已”的情况。各级党委都要把加强作风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与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真正结合起来,使领导干部作风在短期内有一个新的改进。

首先,要突出重点。在不同历史时期,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和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时提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当前,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就是要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三个意识”为切入点,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应成为当前各级领导班子思考、学习和工作的重点。这些年,我国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这本是好事,但也滋长了部分领导干部好大喜功的不良风气。一些地方超前建设,追求一步到位,大肆兴建豪华气派的楼堂馆所。如果把这些钱投到廉租房建设、低保救助等民生问题上,不知可以解决多少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化解多少遗留的历史难题!这种骄奢淫逸、忽视民生、大肆浪费的风气,与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的执政理念背道而驰,如果任其蔓延,势必会使我们丧失革除积弊、实现转型的良好时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部署。

其次,要抓住制度这个根本。作风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很大弹性和灵活性的问题,它更多地和思想水平、道德品质、修养、个性等联系在一起,具有界定模糊、难以量化、往往并不触及法律等特点,如果没有制度的规范、保障、引导和约束,结果必然是热闹一阵,然后不了了之。没有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是不少地方的领导作风建设流于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能对领导说的这些话 篇8

推卸责任的话:我已经尽力了,真的没有办法了

晓雯是一家饮料公司的南方区域销售经理,年轻有为。但最近她的地区产品销量一直停滞不前,总经理多次打电话要求她加强市场管理,晓雯也倍感压力,使出浑身解数,但业绩还是很不理想。面对总经理的质疑,晓雯本能地答道:“我真的已经尽力了,因为饮料市场竞争太激烈,今年我这块儿一下子又新增了五六个品牌,真的没有办法了„„”谁知,总经理一听,怒不可遏:“难道就你那块儿竞争激烈?北京地区比你那里竞争更激烈,为什么他们做得比你好得多!”一周后,总公司向南方区域派去了一位新的销售经理,晓雯则成了经理助理。

晓雯可能只是在重压下无意识说出“我已经尽力了„„真的没有办法了”这样的话,但这话会让上司这样理解:事情做砸了,可这个员工只想撇清自己的责任,她关注的并不是工作的成败,境界不够高,责任心不强,这样的人不能重用。当你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面对领导的批评,你千万不要推卸自己的责任,领导最反感的不是做错事的员工,而是做错事还推卸责任的员工。所以,当你尽力了但事仍没有做好的时候,你应该这样对领导说:“这件事我一定吸取教训,找到问题的症结,做事考虑周全,在可控制的范围内避免所有的纰漏。”领导也不是铁石心肠,如果你真的尽力了,他也许会客观地考虑到你曾面临的不利因素,而对你网开一面。

过分谦虚的话:我真怕自己做不好

公司来了两个新人小张和小李,俩小伙儿办事勤快、认真,得到同事们的一致好评。但在年终会上,领导对小张大加赞赏,对小李却提出了批评,说他工作缺乏激情和主动性。为什么在同事眼中一样优秀的两个新人,在领导眼中却大相径庭?原来,领导在给他俩布置任务时,小张通常对领导说:“谢谢您的信任!我一定尽力去完成。”而小李则总爱“谦虚”地说一句:“我行吗?我担心自己做不好呢„„”久而久之,领导再也不给他安排一些重要的工作了,而只是让他干一些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活儿。

也许小李觉得自己是新人,领导委以重任时应当谦虚点,但他的表达会让老板这样看:此人没有信心,没有魄力,态度上就缺乏做事情的气势。尽管小李后来全力完成了任务,但给领导第一印象并不好。其实,作为领导,他布置任务时并不希望下属还来谦虚地推辞一番,他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执行者,你无须“谦虚”,接过任务来全力以赴去干就是了;如果你真觉得任务有难度,你应该这么说:“谢谢老板对我的信任,我很高兴受到重用,还请老板多多指教和帮助,做得不好的地方,请您多批评、多担待。”

自我标榜的话:有好几家公司都想挖我过去

沈鹏是公司的部门副主任,在这个不大不小的岗位上干了近十年,他认为凭他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早该提拔了。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领导最近不但没有提拔他,反而把他调到了没人愿意去的后勤部门当主管,沈鹏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一位经理告诉了他其中的“秘密”——原来在一次汇报会上,沈鹏在向总经理讲完了工作方面的事后,还补充了一句:“尽管有好几家公司都想挖我过去,但我从不为所动„„”沈鹏说这句话,其实是向老总表示“忠心”,同时也是向老总暗示,他的能力在业内很被认可,希望公司能重用他。然而在老总听来,感觉此人已动了跳槽的念头。对于一个随时准备离职的人。领导还能重用他吗?此时的沈鹏后悔不迭,其实他现在所在的公司是业内顶尖级的,发展前景和收入待遇都是令人羡慕的,尽管有不少其他公司想“挖”他,但他根本就不想去。

一个有能力的员工得不到提拔,领导可能有更全面更合理的考虑。但你一句“有好几家公司都想挖我过去”,领导只有以下三种理解:此人还想在公司继续干下去,还没找到更合适的机会跳槽;此人想用这些话刺激我,以争取更好的待遇;此人已动了跳槽的念头,我要做一些二手准备了。无论是那种理解,对你都是不利的——你已给领导留下了不忠或者势利的印象,尽管你可能有点无辜。如果你确有能力和实绩,同时希望领导重视你、提拔你,你应该这样对领导说:我希望公司能为我安排更多更重要的工作,为我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这样会让领导觉得你是一个上进的人,迟早会给你机会的。

贬责同事的话:我没有办法与他(她)合作

公司派夏虹到香港接洽一项业务,同时还派王雅薇协助她。夏虹一听她的合作伙伴是王雅薇,顿时很不情愿,因为她和王雅薇一直合不来,有一段时间关系还闹得挺僵,现在居然要和她一同出差,要在一起同行同吃同住一个多月,夏虹想都不敢想,于是她找到经理,一五一十地将她和王雅薇之间的不愉快讲了出来,最后她说:“我真没有办法与她合作,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我希望公司能更换协助人选„„”后来经理确实换人了,但换下来的不是王雅薇,而是夏虹。夏虹因此失去了一次创造业绩的好机会。

当你跟领导说“某某同事合作精神很差,我没有办法与之合作”时,其实也暴露了你并不善于与别人沟通、不善于处理同事关系的弱点。而且领导还可能认为:你对他人抱有成见,没有能力做管理工作。如果对方确实是一个人人都认为是不好相处的人,你从做好工作出发需要向领导建议,你可以这样说:“我过去和这位同事的合作经历中有不太愉快的地方,但我会尽量与他磨合,也请老板出面跟他沟通一下。另外,就这个项目来说,其他几位同事也是理想的合作人选,老板也可以考虑一下。”

当领导,其实就这七招 篇9

王石说:当领导,其实就这七招,一是沉稳;二是细心;三是胆识;四是大度;五是诚信;六是担当;七是内涵。

一、沉稳。(1)不要随便显露你的情绪。(2)不要逢人就诉说你的困难和遭遇。(3)在征询别人的意见之前,自己先思考,但不要先讲。(4)不要一有机会就唠叨你的不满。(5)重要的决定尽量有别人商量,最好隔一天再发布。(6)讲话不要有任何的慌张,走路也是。(7)自信是好,但是别忽略任何人的想法。(8)人无高低,不要一副拽拽的样子,对人对事,别忘了礼貌。你没有比任何人优秀。

二、细心

(1)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常思考它们的因果关系。(2)对做不到位的问题,要发掘它们的根本症结。(3)对习以为常的做事方法,要有改进或优化的建议。(4)做什么事情都要养成有条不紊和井然有序的习惯。(5)经常去找几个别人看不出来的毛病或弊端。(6)自己要随时随地对有所不足的地方补位。

三、胆识

(1)不要常用缺乏自信的词句。(2)不要常常反悔,轻易推翻已经决定的事。(3)在众人争执不休时,不要没有主见。(4)整体氛围低落时,你要乐观、阳光。(5)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因为有人在看着你。(6)事情不顺的时候,歇口气,重新寻找突破口,就结束也要干净利落。

四、大 度

(1)不要刻意把有可能是伙伴的人变成对手。(2)对别人的小过失、小错误不要斤斤计较。(3)在金钱上要大方,学习三施(财施、法施、无畏施)(4)不要有权力的傲慢和知识的偏见。(5)任何成果和成就都应和别人分享。

五、诚信

(1)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说,说了就努力做到。(2)虚的口号或标语不要常挂嘴上。(3)停止一切“不道德”的手段。(4)耍弄小聪明,要不得!

六、担当

(1)检讨任何过失的时候,先从自身或自己人开始反省。(2)事情结束后,先审查过错,再列述功劳。(3)一个计划,要统筹全局,规划未来。(4)勇于承担责任所造成的损失。

七、内涵

(1)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虚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眼界宽阔。(2)了解自己,培养属于自己的审美观。(3)笑对生活。懒惰要不得。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4)不要盲目的做任何事。要有目标。

当领导的十五句感言 篇10

一、只有當了領導,你才體會得到領導又多艱難

每個職場新人都渴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當上領導,因為領導在他們眼裏意味著高薪、有地位、有名望。其實我想說的是在這些的背後還隱藏著很多的辛酸。你問問那些做過領導的人,尤其是那些企業家、優秀經理人,如果他們願意告訴你的話一定會說“你以為我想啊,我也想當個小職員,沒有什麼太大的壓力,拿點工資算了”。小職員失去一份工作再找一份工作就可以了;經理人失去一份工作就必須再找一個平臺才可以;而老闆失去一個公司就必須重新創立一個公司以及背負的累累負債。所以位置決定腦袋,永遠不要以為你的領導很無能,其實表面的光鮮也無法掩蓋背後的辛酸。

二、在其位不謀其政,員工就會逼你下課

當一個領導坐在了經理的位置上,他的命運就開始變得夾心餅乾一樣。對上有老闆,對下有員工,他必須兩方面都要處的好,否則偏向員工了老闆把他撤職了,偏向了老闆員工離職不幹了。我發現企業中離職員工很大的一部分都是因為和上司的關係處理的不好而被動離職的,即使他們面試的時候對這樣的事情隻字不提。而一個領導在一個位置上,就必須用心去做事情。很多領導在自己的一個位置上,並沒有做太多的事情,因為彼得原理提到過,每個人總是被提拔到不能勝任的崗位上!一個人當晉升的餡餅落在自己的頭上的時候,很少有人想到去拒絕,結果上去了一段時間才發現自己無法適應,員工會千方百計的給自己找藉口。回去已經不可能了,於是接下的日子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等待企業的合同結束,而終止合同。

三、不勤奮、不主動,升職的機會永遠不會眷顧你

沒有一個人可以說我今天不勤奮也不主動,也不想努力就可以升職。如果一個企業存在這樣的人很多,那麼作為老闆的就應該反思。你的企業不做事也能拿高薪,那麼這些人肯定就是那些滿嘴馬屁的人。那麼一個企業這樣的人佔據著高位,很多優秀想做事情的員工就會留不住。反之,如果一個企業領導都是用心在做事情的人,那麼這個企業的員工只要一偷懶,領導就知道的一清二楚,今天他沒有機會開除你並不是表明你有多能耐,而是他想給你找個臺階下罷了。同樣,一個不努力,不勤奮的人就算他今天僥倖當上了這個企業的領導,那麼當某一天這個企業的老闆玩完的時候,也就是他回家種地的時候。

四、就算勤奮了,主動了,也不一定會升職

職場上,有時候就是這樣。努力了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努力你一定不會成功。這是所有成功人士都公認的成功法則。職場上也可以這麼說,你勤奮了,主動了不一定會升職;但是你不勤奮,不主動你一定升不了職。法則永遠是法則,你不要試圖去駁倒法則,因為你只要去做了你會發現你把這件事情做成功所花掉的力氣永遠比你去想那麼多駁倒的理由和藉口來的容易的多。我們最經常出現的就是讓員工做一些小事情,比如倒垃圾,把自己位置清理乾淨。員工這個還好,但只要你叫他把別人的事情也做一些,他馬上會想出一大堆的藉口來駁倒你,比如這是崗位職責上規定的,我沒有違規;制度就是這樣,公司怎麼不考慮改改制度呢?我估計這都是職場政治學和陰謀論看的太多了,或者就是他以前的領導很噁心。

五、當你當上了領導,就意味著你距離危機更近一步

為什麼這麼說呢?源自我身邊的一個朋友。他以前常說採購的工作好,我問為什麼?他回答可以拿回扣;銷售的工作好,可以拿提成;經理的工作好,可以多報賬。我心裏想還好你這樣的員工沒有在我的公司,要不然你這樣的陰暗面不知道會影響多少人。企業的領導,身居高位,他面對的誘惑也就會非常多,面對的應酬也非常多。誘惑多了容易走上徇私舞弊、貪贓枉法的道路,應酬多了容易損害健康、導致家庭不和睦。有一句話說的很好,當一個領導走上了不歸路,老闆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是因為你給的誘惑實在是太多了,多的他都可以放棄自己的人格和尊嚴。所以當你不願意每天沒有規律的生活,每天為很多事情操碎心,就請遠離領導這個位置。

六、陰謀、權術有時候是必要的,但是太多了就不好

有時候在職場上需要耍一些小伎倆、小手段,但這些必須是不傷大雅的前提條件下。有些人在職場上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卻始終得不到回報,因為自己可能走入了一個職場的誤區。有時候做事情不是瞎忙,你必須要有目的,有目標的去實施一些計畫。正如職場上很多人信奉的一句話“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以前我是很低調的一個人,後來我發現人們總是利用我這個弱點讓我不斷的為他們做事情,結果後來我就高調,告訴老闆我要做哪些事情,哪些事情做好了我就及時和老闆進行溝通,這個時候別人想搶功勞也搶不走,這就是我所謂的權術。而不是我盼望著一份採購的職位,做個單子拿點回扣;出差找個便宜的賓館,我多開點回去賺錢。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七、不要離員工太遠,切忌也不要走的太近

我也看了很多新人來剛剛進入公司的時候,把領導很當一回事,過了一段時間和領導熟悉了就不當一回事了,經常拍拍領導的肩膀,拉領導去哪個酒吧喝酒。有些領導還真把這個人當哥們了,一段推心置腹之後,大家話都聊開了。但是某一天,突然老闆下令把這個領導裁了,領導還莫名其妙,後來得知原來是這個人把自己的一些事情都告訴老闆了,並且還掌握了一手的證據。結果這個領導就恨不得把這個員工罵一頓,結果得知人家已經頂替了他的位置,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職場上領導需要溝通,必須和員工走的近些,聽聽他們真實的想法,而過近了往往容易出事。

八、員工做的好就要誇,做的差也要罵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才能,為什麼用領導這個詞呢?是因為遇到不懂事的孩子,你根本無法和他共同交流,因為思維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這個時候你就必須去領導他,他所要做的就是服從和執行。那麼做領導的最怕的就是模棱兩可,做好的也不誇,做不好的也不罵,最後的結果就是好的變差,差的更差,這個時候你就算再怎麼培訓和招聘也無濟於事,因為環境已經污染了,你要做的就是根除污染源。

九、對那些問題員工,必要的時候請開除他

問題員工,典型的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當你發現職場上有個害群之馬你就必須學會去馴服他或者栓好他,如果給了他機會他還是不改變,那麼唯一要做的就是開除這個員工。因為問題員工帶給你的不僅僅是一兩個問題,更多的是帶給你一大堆麻煩,亡羊補牢的故事不應該發生在我根本不知道這個牢在哪里。如果一個領導明明知道這個牢要補,那麼補錯了或者不補都是一種錯誤的管理方式。

十、領導最忌諱的就是你當面揭他的老底

大家都是當領導的人,同樣你上面也會有領導。當一個領導被下屬揭了老底,那麼可想而知他內心是多麼的難受。我們總是在過多的忘乎所以,職場上的素養很關鍵,一個人活著有必要靠揭別人的老底而活嗎?所以當我們聽到別人的八卦時候,請告訴自己,我們有兩個耳朵,只有一個嘴巴。

十一、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聆聽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上面是對外的話,這句話就是對內的。一個領導最重要的是聆聽,而不是辯解和說服。那些剛剛當領導的人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下屬提出意見和想法的時候,領導總是告訴他這個應該不可能,這個辦不到。一個領導如果連下屬的想法都不能辨別是對還是錯,不能為下屬把他的想法表達出去,那麼這樣的領導很容易就失去下屬的信任,久而久之下屬就變得不再表達任何想法。

十二、永遠不要在辦公室大聲說話,這是危險的辦公室裏總是有很多的事情是不能讓別人知道的,並非是這種話帶著怎麼樣的色彩,而是有些溝通的時候要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事情。我也看到有些老總總是大聲的說話,在自己的辦公室和別的經理一起大聲討論另一個經理,導致最後職場政治的立場一步步變僵。有時候公司職場政治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老闆的縱容,他喜歡下屬通過內鬥最後都對他忠誠。那麼我們做領導的也一樣,除非你想一輩子就當個混飯族。

十三、要學會去關愛自己的生活,照顧好自己

沒有人能對你的健康負責,只有自己照顧好自己才是可持續發展道路。人生是一場耐力賽,如果一個領導連自己都不能照顧好,每天都病懨懨的,那麼下屬又怎麼能相信你可以很好的領導他呢?一看你估計就辭職不幹了,他會告訴別人說我們的領導是個工作狂,為了工作不要健康,我跟著他都不知道要怎麼死呢!

十四、失去了就重新來過,沒有什麼是承受不起的人生難免有成敗,人重要的不是年齡和學歷,而是你的經歷。年輕的時候總是屢屢嘗試成功,肯定也會失敗,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無法正確的看待失敗。

十五、適當的放棄有時候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我能不能当领导 篇11

秘书工作人员作为领导的参谋和办事人员,无论是为领导起草讲话、拟制公文,还是完成领导交办的事情,都会遇到如何正确把握、领会领导意图的问题。所谓领导意图,主要是指领导在布置工作、下达任务、发出指令时的根本意图或精神实质,希望达到某种目的或要求。如果对领导的意图理解不透,把握不准,就很难按照领导的要求完成任务。因此,正确领会和把握领导的意图,是秘书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也是当好领导参谋的重要内容和根本前提。

一、领会领导意图应注意把握的基本方法

我们知道,由于领导交待意图的时机、场合和方法不同,领会起来有难有易,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的意图十分明确、具体,有的则比较笼统、模糊。对只交待大体思路或基本想法的意图应如何领会?我体会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注意从领导的言谈中捕捉。领导的发言和口头交待,是领会领导意图的主要途径。领导的设想、主张,大都要通过言谈体现出来,所以无论是与领导一起检查工作、参加会议,还是在处理日常事务中,对领导的讲话以及主要观点和主张,都要注意准确记录下来,特别是对领导的口头交待,更要全面记录,反复领会。另外,对领导在各种非正式场合的谈话,平时比较零碎的看法、意见等,也要“善闻其言”,注意搜集。这些虽然一时可能用不上,但它往往是形成领导意图的重要过程和内容,把握它就能为及时、准确捕捉领导意图打下基础。

二是从领导的行为中发掘。行为是思想的客观反映,领导的意图必然要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对领导意图的把握不仅要善于“听其言”,还要善于“观其行”,比如,这段单位他比较关注哪方面的动态、去哪些单位调研、与哪些领导和部门交谈,喜欢哪些方面的话题等等,注意从领导的行为表现中发现其思想和主张。

三是从领导的“办文”活动中揣摩。无论是领导亲自撰写的文稿,阅读的各种文件、报刊的批示、阅示,还是为下级人员草拟材料提出的修改意见,都常常是领导对某一问题的思想和观点的反映。悉心研究领导的这些反映,就能从中把握其思想本质,洞察其意图。四是要善于站在领导的高度观察思考题。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如果看问题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和结论也往往不同。领会领导意图时,如果站在自己分管工作的局部看问题,往往导致理解层次偏低,得出结论片面。这就要求我们尽量做到与领导同步思维,善于围绕领导的主要观点,按照其原有的思路进行思考,并以此为主线反复琢磨、领会,把领导的思想和意图拿准吃透。另外,要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有关精神,了解涉及到的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力争经过自己的全面思考,逐渐使领导本来不成熟的想法趋于成熟,非确定性的意图上升为确定性的意图,一般化的意图上升为具有某种特色的意图,再及时与领导一起确定、交流,从而准确而富有创造性地领会好领导的意图。

二、准确领会领导意图要注意深化和完善

我们在领会领导意图时,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由于工作忙、头绪多,领导传达意图时,往往只是一些零碎的观点和初步的设想,作为领导的“参谋”,在这些方面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一步深化领导意图,并根据时间的发展,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使领导意图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遗漏的予以弥补,偏差的予以校正。

要深化领会领导意图,就要联系有关背景条件思考。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出台,上级的指示和要求,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都可以使领导萌发一些观点,反过来说,领导的意图也往往可以从这些背景条件中找到“注释”。所以,我们就要紧密联系领导交待意图的背景条件,弄清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便深刻地领会好领导意图。特别在理解重要问题时,更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联系背景条件进行分析、综合、提炼、概括,得出符合领导意图的结论,为深化领导的意图提供保证。

当然,我们领会贯彻领导意图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领导意图一旦付诸实施,就要搞好跟踪调查,经常向领导反映执行的进程、成效和经验,尤其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反馈给领导,以便于领导及时了解情况,对自己的意图进行修正、充实和完善。

三、领会领导意图注意克服几个主要问题

准确领会领导意图,应特别注意克服和纠正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受意时不能一知半解。口头受领领导意图时,有的本来对领导意图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没有弄清领导的本意,但由于怕领导说自己理解能力差,思维不敏捷,不敢当面向领导询问,更不敢提“为什么”,只好轻率违心地回答“明白”、“是”,作出没有问题、坚决执行的承诺。由于受意模糊不清,理解起来往往陷入困境,甚至“卡壳”。有时之所以“出力不讨好”,在领导面前出现“这不是我的意思”的难堪局面,受意不清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是理解时不能生搬硬套。有的在理解领导授意时,习惯于照话直录,机械套搬,从表面上孤立地去理解;也有的拘泥于只言片语,片面咬文嚼字,由于理解时不全面、不系统,缺乏连续思维和综合思考,往往只能依葫芦画瓢,挖掘不出深层次的东西,只能产生出“半成品”。要创造性地领会好领导意图,就要努力提高思维层次,拓宽思维渠道,不断积累学习,否则就难以向领导交出满意答卷。

三是贯彻时不能惟命是从。有的在理解领导意图时缺乏正确分析和深思熟虑,有顺风倒的现象,始终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建议不敢提,问题不敢指,很少发表自己的见解。事实上,绝大多数领导都是喜欢广开言路,博采众长的,只要问题提得准,方法适度,领导会虚心接受的。

四是处置时不能固执己见。有的在领会领导意图时,为服务思想树得不够牢固,不管领导好恶,喜欢用自己的“口味”取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领导身上。更有甚者,自视自己水平高,能力强,对领导意图你按你的意思说,我按我的想法办,这就更不对了。当自己的观点与领导意图有分歧时,最好适时提出有理有据的建议,供领导参与,最后还得由领导定夺,不能先斩后奏,喧宾夺主,更不能我行我素,固执己见。

上一篇:初一上实验班班主任工作计划下一篇:设计师助理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