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天堂的门票

2025-04-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通往天堂的门票(精选4篇)

通往天堂的门票 篇1

①有一对长相酷似性格各异的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弟弟则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哥哥忠诚敦厚,弟弟活泼机灵;哥哥拙于言词,弟弟口若悬河。哥哥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面对贫病交加的父母默默无语,弟弟关在房里不吃不喝,长吁短叹“天公无眼识良才”。

②愁眉不展的老爸默思了两个通宵,终于眨巴着眼睛向大儿子开口了:“让弟弟去读吧,他天生是个读书的料!”

③哥哥把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弟弟手中,并在弟弟的身旁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不是走进天堂的门票,别把太多的希望放在它的上面。”

④弟弟不解,问:“那你说这是什么?”

⑤哥哥答:“一张吸水纸,专吸汗水的纸!”

⑥弟弟摇着头,笑哥哥尽说傻话。

⑦开学了,弟弟背着行囊走进大都市的高等学府。哥哥则让体弱多病的老爸从镇办水泥厂回家养病,自己顶上,站在碎石机旁,拿起了沉重的钢钎„„

⑧碎石机上,有斑斑血迹。这台机子上,曾有多少名工人轧断了手指,哥哥打走上这个岗位的第一天起,就在做一个美丽的梦。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对机身进行了技术改造,既提高了碎石质量,又提高了安全系数。厂长把他调进了烧成车间。烧成车间灰雾弥天,不少人得了矽肺病。他同几个技术骨干一起,殚精竭虑,苦心钻研,改善了车间的环保措施。厂长把他调进了科研实验室。在实验室里,他博览群书,多次到名厂求经问道,反复实验,提炼新的化学元素。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实验,使水泥质量大大提高,为厂里打出了新的品牌产品,产品畅销华南几省。再之后,他便成为全市建材工业界的名人„„

⑨弟弟进了大学后,第一年还像读书的样子,也写过几封信问老爸的病;第二年,认识了一个大款的女儿,就又坠入爱河。那女孩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包,整整两年他没向家中要过一分钱,却通身脱土变洋,“帅呆了”“酷毙了”。进入大四后,那女孩跟他“拜拜”了,他便整个儿陷入了“青春苦闷期”,泡吧,上网,无心读书,考试靠作弊混得了大学毕业文凭,他像一只苍蝇飞了一个圈子又回到家乡所在市求职。他还有那么一点羞耻感,不愿在落魄的时候回家见父母。经市人才中心介绍,他到一家响当当的建材制品公司应聘,好不容易闯过了三关,最后是在公司老总办公室里答辩。轮到他答辩时,老总迟迟不露面。最后秘书来了,告诉他已被录用。不过,必须先到烧成车间当工人。

⑩他感到委屈,要求一定要见老总。秘书送给他一张纸条,他展开一看,上书八个大字:“欲上天堂,先下地狱。”他一抬头,猛见哥哥走了进来,端坐在老总的位子上,他的脸顿时烧灼得发痛。1.文中“天公无眼识良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弟弟__________。2.说说“欲上天堂,先下地狱”的含义。

3.弟弟的所作所为并非偶然,是他思想发展的必然。根据文章,谈谈你的认识。4.谈谈你读本文的感想。(限50字以内)

生命的最后时刻

1975年年初的一天。

在肃静的手术室里,医务人员心情沉重地在给周恩来总理做癌症切除手术。手术已完,正忙着包扎伤口。

身体虚弱的总理,在手术床上睁开眼睛,微微阖(hé)动着嘴唇,对身边的同志说:“把李冰同志请来。”

长期从事肺癌防治事业的李冰同志,刚出手术室,听说总理叫他,又急忙转身返回。总理见他来到身边,叫道:“李冰。”李冰难过地应了一声,低下头去侧耳倾听。

“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情况,你知道不知道?”

“知道。”李冰的声音有些哽咽。

“你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马上就去。”总理的话音断断续续,十分吃力。“我就去,请总理别说话了,千万要好好休息。”李冰强忍着抽泣,低着头,退出手术室。

在走廊上,李冰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热泪夺眶而出。耳边再次响起总理的指示:癌症不是不治之症,我国医学一定要战胜它!这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啊!∥

当医务人员带着总理的心意,奔赴云南锡矿的时刻,我们的周总理正在受着癌症的折磨。他那慈祥的面庞,已是异常消瘦;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已深深地凹陷下去。然而,那目光却仿佛在重复地说,我还有许多工作,我还有许多工作„„

为了和病魔作斗争,周总理要求医护人员给他喂饭。癌症的疼痛是难以忍受的。他紧紧捏住医护人员的手,忍着剧痛吞咽着,每咽下一口饭,都要作出极大的努力。总理对身边的同志说:“我要多吃几口。来,给我数数。”“一!”总理费力地咽下一口,“二!”“三!”„„

豆大的汗珠从总理的额上滚落下来!晶莹的泪水从人们的腮边滴落下来!∥

呵!总理那广阔的胸怀装着亿万人民,唯独没有自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了人民,他就是这样在一分一秒地向生命索取„„∥ 1.注意带点的字,按要求填空。(4分)“索取”的“索”的第7画是。

“肃静”的“肃”有三种解释:①恭敬;②严肃;③清除。应取第 种解释。

2.联系上下文解释。(4分)倾听

炯炯有神

3.短文已用“‖”分成了三段,请概括前两段的段意。(4分)

4.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2分)5.“广阔”的近义词是()“沉重”的反义词是()。(2分)6.联系课文内容,写出下面句子含着的意思。(6分)(1)“豆大的汗珠从总理的额上滚落下来!”

(2)“晶莹的泪水从人们的腮边滴落下来!”

菩提树

我家巷口的路边种了一棵菩提树,这是在纽约少见的一种树,大概也正因此,树旁特别支撑了木架,使它能不怕强风,长得郁郁葱葱。

今年夏天,正该是菩提树最繁茂的季节,不知怎的,那树却突然枯死了,似乎每个路上的人,都为它的调零而投以惋惜的目光。

这棵从小就被特别照顾,向来因有木架支撑,而未曾倾倒过的树,为什么长了十多年,几乎要成为一棵大树时,却一下子死了呢?

有一天我特别走近它,抚摸着它那依然细腻光滑的树皮,作深深的悼念,突然发现树皮上竟被人割了一圈裂口。“是谁杀了菩提树?”我沿着刀痕转向树的另一侧,发现居然是一根绑在支架上的铁丝,想必是菩提树幼小时,为了保护它而拴的,岂料随着树的成长,人们竟然忘了那圈小铁丝已经不再适用,渐渐地铁丝嵌入树皮,大家更难以觉察,直到此刻被我发现,却已经迟了。

许多对孩子的呵护,或当孩子幼小时,为了保护他们灌输的片面观点和加诸的束缚,如果不能在他成长中,逐渐给予解释,常会对孩子造成终生的伤害。对树对人,道理都是一样的。

1用简短的一句话概括短文的内容。(2分)

2从全文来看,“我”对菩提树的死抱着一种怎样的态度?(2分)

3因为“在纽约少见”,所以菩提树“从小就被特别照顾”,并且在“树旁支撑了支架”,这反映了人们怎样的一种心理?请甲《藤野先生》一文中的一句俗语来概括。(2分)

4菩提树死了,是谁杀了菩提树?(2分)

5人内容上看,第三自然段似与第一、二自然段重复,那么去掉第三段行不行?为什么?(2分)

6你能从现实生活中列举一个有如“为了保护他们灌输的片面观点和加诸的束缚”的例子?并谈谈你的认识。(2分)

学画

他最怕开家长会,最怕见到老师。

老师一看到他就要诉说他儿子的种种不是,什么上课不专心,作业马虎,贪玩,缺乏上进心,成绩上不去等等,总之一无是处。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罚也罚了,该用的方法都用了,仍然无济于事。竖子不可教也。

他对儿子己经不抱希望了,却又不能不抱希望。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不能像商店里购买的货物,不满意可以扔掉重新买一个。唉,可怜天下父母心。他每次坐在儿子学校的礼堂里,都像一名虔诚的小学生似地听几位模范学生的家长介绍他们教子的成功经验。

回去他就按照“经验”如法炮制。

可是儿子回报他的又是一张张画满“×”的试卷。他痛心疾首,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儿子低着头诚惶诚恐,唯唯诺诺。但是下一次考试,儿子的试卷上依然爬满刺眼的“×”。

他绝望地叹了一口气,问儿子:还有半年多就中考,指望你考高中、大学、金榜题名,看来是痴心妄想。不如去学一门艺术或者手艺怎么样?譬如画画?

儿子无可不可地点了点头,他无所谓,长这么大了,他还没有对自己的事作过一次选择,一切都是父母、老师替他安排的。他成绩这么差,在学校在家里都抬不起头来,还有什么资格选择?不过,画画总比读书好玩,他想。

儿子被带到了一个美术老师家中,这里己经有好多年龄相仿的学生了。老师教他们画静物,画石膏像,什么线条、明暗、色块等等。开始几天,老师手把手地教他作画,帮他改画,每幅画他都离不开老师,后来,他能够离开老师独立作画了,当他战战兢兢把他独立完成的第一幅作品交到老师的手里时,没想到老师对他大加赞赏,还对一位先他而来的女生说:看看人家进步多快。后来的女生特意从前排调到后排他的身边来,看他作画。儿子回去把这一切告诉给父亲,父亲第一次在儿子面前露出了笑容。

期末考试后的一天,父亲在街上又遇见了老师。父亲躲避不及,被老师叫住了。

“你儿子最近„„”老师骑一辆小摩托,一边说一边停车。

“又出了什么事?”父亲心里一紧。

“进步蛮大。”老师说。

“你是说他画画?听说他在班上帮着出黑板报?”父亲安下心来,难得听到老师夸奖儿子。“不是画画,我是说他的功课,这次考了全班第二。”

“什么?”父亲大为惊异,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我也没想到,”老师乐呵呵地说,“你是怎样转变他的?下次家长会,要请你介绍介绍教子之道。”

父亲愣了半天。

没想到让儿子学画会带来如此意外的收获,怎么会呢?他回家就找儿子问。

儿子拿出两幅画,一幅是处女作,一幅是最近画的。与后者相比,那幅处女作显得多么稚嫩,甚至拙劣,可当初却受到老师的大力赞扬。儿子说,他的转变就是从这幅处女作开始的。

父亲惭愧了。他自以为最了解儿子,其实他并不真正了解儿子。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情节内容。

2.儿子成绩差的原因是什么?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3.儿子转变的原因的是什么?

4. 谈谈你对下面一句话的理解。

他自以为最了解儿子,其实他并不真正了解儿子。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写下来,大家分享。

悬崖上的草莓

他仿佛是天生的失败者,求学、创业、觅职,从来没做成过一件事。胸中万千梦想,都只是七彩的肥皂泡,瞬间破裂。那年春天他的失意到达顶点,甚至想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有人告诉他:在深山云深不知处,有一位高僧掌握人间成功的秘诀,他便去找那位高僧。

他滔滔绝地倾吐着自己的痛楚,高僧只漫不经心抬手指示:“那边悬崖上有一丛草莓,如果你去采下来,我便告诉你该如何得到你想要的。”

山并不高,却极陡峭,那小红灯笼似的草莓,看上去可望而不可及,“我怎么爬得上去呢?”他在悬崖下始终想不出好办法,不由心烦意乱,想,或许高僧是骗人的吧,干脆算了。但他又明知,这里有自己的机会。

他沉定心思,对整座山认真研究,发现它的南面比较平坦,便向上攀登。但还不到1/3,他力竭而返。

抚着酸痛的四肢,他想到放弃,却在朦胧月色里,依稀看见远处的草莓。次日,他开始第二次攀登,而且成功了。

他掌中满是娇艳芬香的草莓,他急切地问:“大师,现在你可以告诉我成功的秘诀了吧?”

高僧只将草莓纳入口中,笑曰:“很甜哪!”然后扫问,“咦,你不是已成功了吗?”

他在瞬间恍然大悟。

这世上还有什么会比悬崖上的草莓更难采撷?他凭借的,无非是勇气、智慧、心中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锲而不舍。

历尽艰险得来的成功,如在悬崖上采撷的草莓,格外甘甜与芬芳。1.文中的“草莓”和“悬崖”分别指什么?

2.高僧的话暗含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3.作者两次上山采草莓,为什么第一次没有成功?

4.本文首尾段有什么联系,请简析

5.根据本文内容,谈谈你对失败与成功的关系的认识?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①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②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

宋妈临回她的老家的时候说: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再吵嘴!他还小。”

兰姨娘跟着那个四眼狗上马车的时候说: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妈妈生气了!”

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说: “等到你小学毕业了,长大了,我们看海去。”

这些人都随着我的长大没有影子了。他们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吗? 爸爸也不拿我当孩子了,他说:

“英子,去把这些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爸爸!”

“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 于是他数了钱,告诉我怎样到东交民巷的正金银行去寄这笔钱——到最里面的台子上去要一张寄款单,填上“金柒拾元整”,写上日本横滨的地址,交给柜台里的小日本儿!我虽然很害怕,但是也得硬着头皮去——这是爸爸说的,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闯练,闯练,英子。”我临去时爸爸还这样叮嘱我。

我手里捏紧一卷钞票,心情紧张地到银行去。等到从最高台阶的正金银行出来,看着东交民巷街道中的花圃种满了蒲公英,我很高兴地想:闯过来了,快回家去,告诉爸爸,③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了蒲公英。

1、联系上下文,说说划线句子①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2分)

2、划线句子②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3、“爸爸也不拿我当孩子了”这句话中的“也”照应了上文中的哪些内容?(2分)

4、用自己的话说说英子的爸爸要英子单独去寄钱的目的是什么?(2分)

通往天堂的路 篇2

为科恩比主持忏悔的是美斯西神父,听说他早些年被大火烧伤了脸,所以脸上一直蒙着黑纱,从来就没人看到过他的真实面孔,人们都在背地里叫他黑衣神父。

这天清晨,科恩比又来做忏悔了。进了教堂后,他像往常那样打招呼:“早上好,美斯西神父,咱们可以开始了吗?”

谁知面前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对不起,我不是美斯西神父,我是斯克迪神父,从今天起就由我来为您主持忏悔了。请问,您有什么问题吗?”

科恩比一下子愣住了,他赶忙问:“那美斯西神父呢?他去了哪里?”里面的声音说:“美斯西神父昨晚突发心脏病,已经被上帝召唤走了。”

科恩比惊呆了。也难怪科恩比如此震惊,十多年了,他和美斯西之间早已超越了神父和教徒的关系。

科恩比的那点罪过也不知颠来倒去地忏悔了多少遍了。后来,他们之间更多的是像老朋友那样的聊天,而聊得最多的就是“天堂”。

美斯西神父死后,科恩比依旧喜欢到教堂做忏悔,他希望这个新来的斯克迪神父能像美斯西那样喜欢和他一起讨论有关“天堂”的问题。可让他遗憾的是,斯克迪神父对这个问题一点都不感兴趣,每次科恩比问起他,他总是说:“这是上帝的事,用不着我们去操心,我们只要做好分内的事情就行了。”

科恩比突然感觉没着没落的,好像他通往天堂的路一下子变得遥不可及了。

这天夜里,科恩比打听到斯克迪神父的家。他想,既然斯克迪神父不愿在主持忏悔时谈论天堂,那干脆直接去他家里找他好了。

科恩比按照打听来的地址好不容易找到那个偏僻的小巷。刚走过一个拐角,突然眼前黑影一闪,紧接着头上被重重地击了一下,科恩比不由心里一慌,糟糕,自己被抢劫了。紧接着,科恩比失去了知觉。

也不知过了多久,科恩比醒来,还是觉得两眼发昏,他恍惚看到身边站着两个身穿白袍,长发过膝的姑娘。可他再往姑娘身上一看,立刻大吃一惊,姑娘身上居然长有一对翅膀。天哪,这是天堂呀,我到了天堂呀!

科恩比这才明白自己为什么对这里那么熟悉,这不就是美斯西神父无数次给自己形容的,通往天堂的最后一站吗?一个狭小的,没有门窗的房间,每个进入天堂的人都要在这里接受最后的考核,看他是否有资格进入天堂。

科恩比立刻欣喜若狂,他问两个姑娘:“亲爱的天使,能不能告诉我,我什么时候可以进入天堂?”

天使冲他微微一笑:“科恩比先生,你的天堂之路就到此为止了。”

科恩比大吃一惊:“为什么?这么多年我一直坚持礼拜,坚持信任上帝,做上帝让我做的一切,为什么我还不能进天堂呢?”

天使说:“那是因为你曾有过很深的罪过,虽然你后来做了忏悔,但那只是很小范围内的忏悔。你对所有人都隐瞒了你的罪过,所以你的天堂之路就到这里了,很可惜呀科恩比先生。就差一步了。”

科恩比傻了,天啊,难道自己要在这个白色的房间里永远呆下去吗?这真是太可怕了。科恩比哭了起来:“天使啊,我是不是只能一个人呆在这儿了?”

天使摇摇头说:“不,你还可以见到一个人,那就是美斯西神父,因为你生前只向他一个人忏悔过,所以你就只能看到他。”

科恩比赶忙抓住天使的衣角:“那我要见他,我一定要见他。”天使点了点头,然后在白墙前消失了。

科恩比正低头陷入痛苦的沉思中,一抬头,一个身穿黑袍、头蒙黑纱的人站在他床前,这个人正是美斯西神父。

科恩比一把抓住美斯西的手:“噢,神父,你在天堂过得还好吗?你知道吗,我要永远呆在这个小房间里了,这太可怕了,我受不了这里。”

美斯西握住科恩比的手说:“我已经知道了,科恩比先生,你向我做忏悔时,只说你曾为了自己的利益给别人造成伤害,我还以为那只是一般的伤害,现在看来不是这样的,是吧?”

美斯西神父俯下身,透过黑纱紧紧盯着科恩比的眼睛。科恩比低下了头:“是的,神父,我犯过很大的罪。”

美斯西直起腰,长叹一声说:“那就没有办法了,天堂很美好,可那里容不下犯过罪的人。”

科恩比一下拉住美斯西的手说:“你帮帮我,神父,如果能改变这一切,我愿意做任何事。”

美斯西看着科恩比说:“你知道吗,其实你现在还没有完全死去,你仅是处于弥留之际,只要你抱着生的希望,你还能回到人间。不过,有一点,因为你曾犯过很大的罪,所以,你必须向所有的人,尤其是向被害人忏悔,并接受应有的惩罚。否则,当你死后,你依然会来到这里,并永远地留在这里。”

科恩比赶紧说:“那我愿意回去,我一分钟也不想呆在这儿了。”

美斯西说:“好吧,那你就闭上眼睡吧,记住,你心里要一直想着‘我要活下去’,我相信不久后,你就会回到人世的。”

科恩比赶紧闭上眼睛,就在他意识模糊时,先前那两个穿白袍的人走过来,把他架起。他们又回到那条长长的走廊,飘忽忽地往前走,不知走了多长时间,科恩比突然觉得一阵昏厥,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他醒来之后,发现自己正躺在医院的床上,斯克迪神父就坐在他身边。神父告诉他,昨天夜里他被歹徒打昏了,天亮时,神父准备去教堂,发现他就躺在自己家不远处。

就在科恩比的伤快痊愈时,他再也无法忍受了。他悄悄从医院跑了出去,直接去了警察局。

科恩比讲完之后,就被警察带走了。他刚一离开,房间后面的门就打开了。斯克迪神父身穿警服走了出来,他刚走到黑人警官面前,警官就立刻站起来:“您好,斯克迪探长,他已经供认了。”

科恩比被捕了。他坐在牢房里日夜祈祷,心里感到无比平静。他不见任何人,甚至连自己的律师也拒绝接见。可是,这一天,还是有一个人来到他的牢房。听到这个人叫他的名字时,科恩比有点吃惊,他抬头一看,面前站着一个身穿黑袍、脸蒙着黑纱的神父。科恩比失声尖叫:“天哪!美斯西神父。”

可是,那个黑衣人用阴沉的声音说:“不,准确地说,是科斯克先生。”说着他摘下面纱,一张恐怖的脸露了出来,这张脸左半边狰狞恐怖,显然受过很大的创伤。但右边却能依稀看出当年的英俊。科恩比瞪大恐惧的眼睛,一边往后退,一边低声叫道:“噢,科斯克,科斯克……”

在牢房里,科斯克激动地走来走去。想当年,他被科恩比推下悬崖后,幸好被一棵大树给挡住了,这才捡回一条命。可是他的左半边脸已被树枝和山石刮得不成样子。更糟糕的是,从此他变得一无所有。他的钱全被科恩比卷走了,老婆也带着孩子嫁人了,丑陋恐怖的面目,让他想找个糊口的工作都办不到,他只能到教堂当了一名神父。

一次,在主持忏悔时,科斯克认出了科恩比,他本来想向警方报告这件事,但是苦于自己没有任何证据,况且也没有人会相信天使般的科恩比会是杀人凶手。所以,他就一遍遍地向科恩比讲述天堂的情景,他想有一天再亲口告诉他,像他这样的罪人永远也别想进天堂。他希望用这种办法来惩罚这个虚伪的家伙。可是,后来他遇到了斯克迪探长,是斯克迪探长安排了这一切,科恩比那天在墓地见到的不过是一个流浪汉的尸体,而他剩下的遭遇全都是迷幻剂作用下的一场戏。

不久后,科恩比的案件被移交给法院。可就在开庭前三天,他突然被无罪释放了。人们都说,其实科恩比从未杀过人,这一切不过是场误会。只有斯克迪警官知道,这是因为科斯克先生突然撤消了所有的指控。

但从此之后,科恩比先生却彻底消失了。过了不久,神秘失踪的美斯西神父突然回来了,他依旧为人们主持忏悔,只是身边多了一个随从。据说这个随从也在一次事故中毁了容,所以脸上也蒙着一层黑纱。人们都觉得这个随从特别像失踪的科恩比先生。

通往天堂的门票 篇3

美文,如春风,似阳光,沐浴我们的心灵,照亮我们的心田.时常捧起一本或翻开一页便爱不释手.今天,我又欣赏了一篇——《走进天堂的门票》.文章讲一对孪生兄弟的故事.高考时,哥哥考上了大学,弟弟以两分之差落榜了.贫困交加的老父亲却让弟弟去读,说弟弟是块读书的料.哥哥把录取通知书给了弟弟.哥哥接替了老父亲的班,开始在碎石机旁工作.他钻研技术,对碎石机技术改造,并改进了车间的环保设施;他创新实验,提高水泥质量,创出新的畅销产品.之后,更是成了全市建材界的名人……弟弟却没有珍惜哥哥给他的机会,在大学里不认真读书,谈朋友,泡吧,上网,靠考试作弊混到了大学毕业证.毕业后,进过很多家公司,但都因水平不够而被解雇.他混不下去就回到了家乡,应聘到了一家公司.但公司要他先要到烧成车间当工人.他感到很委屈,要求见老总,秘书给他一张纸头,上面写着“欲上天堂,先下地狱”.哥哥来了,坐在老总的位置上,他的脸烧得滚烫……

好一个“欲上天堂,先下地狱”!好一个伟大的哥哥呀!孝顺,能体谅老父亲的心;无私,能转让自己努力得来的结果;努力,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天堂是什么 字典中说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那天堂的门票是什么

文章没有直接告诉,但我从哥哥的成功中明白:天堂的门票是一个人的努力和勤奋,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就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去创造.哥哥虽然没有读大学,但他却不气馁,努力工作,勇于创新和实践,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哥哥拿到了走进天堂的门票.放眼看看一些成才的人,哪个不是像哥哥一样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正像爱因斯坦说的:九十九分汗水加一分天才等于成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啊!

摩天大楼 通往“天堂”? 篇4

人类对“天堂”的追求似乎从未停止过,19世纪80年代,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楼“芝加哥家庭保险大厦”建成,现在世界最高的大楼是位于中东迪拜高达828米的哈里发塔。

哈里发塔的最高纪录很快将被打破,据报道,2013年在中国中部城市长沙将建成一座高达838米的摩天大楼——天空之城。而随后在2015年将会有一座高达1000米的大楼——国王塔在沙特阿拉伯的吉达建成。不过,在吉达另一座高达1609米的摩天大楼预计将会在2025年建成。

虽然2001年在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导致的世贸大厦倒塌事件一时唤起了人们对于摩天大楼存在的意义以及危险性的思考,但尽管如此,似乎没有什么理由能够阻止人类不停向更高发展的向往。

世界著名摩天大楼设计师、高层建筑和城市住区理事会主席蒂莫西·约翰逊最近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说:“如果有足够的钱,我很确信依靠人类的智慧能够建起更高的大楼。”“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对错,人类追求更高,这不正是人类的本性吗”。

蒂莫西·约翰逊也提及了在4年前他曾经与中东商谈建造一栋高达2400米的摩天大楼,不过最终该计划因为中东地区的经济问题不得不搁置。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重心从欧洲转移至美国,至1929年经济大恐慌是美国建筑的繁荣期,摩天大楼也随着美国经济而快速发展。1931年,102层的帝国大厦于纽约落成,此后长达40年的时间帝国大厦雄踞世界第一高楼的地位,帝国大厦成为摩天大楼和纽约的象征。

从19世纪30年代以来,摩天大楼也开始出现在南美洲的圣保罗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亚洲的上海、香港以及后来的新加坡。第二次世界大战刚一结束,苏联便开始计划在莫斯科建造8幢巨型摩天大楼,并称之为“斯大林塔”,几经周折,有7幢在1947-1953年得以完成。建成的7幢大楼被称为“七姐妹”,这些摩天大楼将俄罗斯巴罗克风格和哥特风格巧妙地熔于一炉,同时还应用了美国20世纪初摩天大楼的建筑技术。

到了20世纪60年代,摩天大楼也开始出现在非洲、中东和澳洲。至此,摩天大楼这种建筑物已遍及世界各大洲。

1974年芝加哥希尔斯大厦竣工,取代纽约世贸中心双塔世界最高大楼的地位,也让世界第一的光荣重回芝加哥——这座被称为摩天大楼发源地的城市。

摩天大楼一问世,美国的纽约和芝加哥便在摩天大楼高度上你追我赶,激烈竞争,长期保持着世界第一,直到1998年。

随着亚洲新兴国家的经济实力逐渐抬头,超高摩天大楼的排行榜,就从原来的美洲独霸,转移到亚美争锋。1998年完工的吉隆坡双峰塔成为世界第一高楼,随后是2004年完工启用的台北101大楼、2010年完工的迪拜哈里发塔。

如今前十位已建成的摩天大楼九位屹立于亚洲,中国内地、香港以及台湾地区占五座。前二十位中也只有排名第九的希尔斯大厦以及排名第十四的特朗普国际大厦是亚洲以外的大楼。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科室管理下一篇:留住核心员工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